肿瘤免疫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肿瘤免疫及其检验》PPT课件

《肿瘤免疫及其检验》PPT课件
肿瘤免疫学基础研究
20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人们开始深入探讨肿瘤免疫的机制。
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
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和临床试验的开展 ,肿瘤免疫治疗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02
肿瘤免疫的机制
肿瘤抗原的识别与激活
1 2
肿瘤抗原的来源
肿瘤抗原主要来源于细胞内异常表达的蛋白质、 细胞膜表面抗原和肿瘤细胞释放的抗原等。
肿瘤疫苗的种类包括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 ,预防性疫苗主要用于预防肿瘤的发生,而治 疗性疫苗主要用于已确诊肿瘤患者的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是免疫系统中调节 免疫应答的重要环节,某些肿 瘤细胞会利用免疫检查点逃避
免疫系统的攻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类能 够阻断免疫检查点信号的药 物,通过抑制这些信号,恢 复免疫系统的抗肿瘤活性。
细胞因子检测
01
细胞因子检测是通过检测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了解
机体免疫状态和肿瘤发展情况的方法。
02
细胞因子检测的常用技术包括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蛋
白质芯片、质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情况,也
可用于评估免疫治疗效果和预测疾病预后。
肿瘤免疫标志物的应用
1
肿瘤免疫标志物是指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的免 疫学指标,可用于肿瘤的辅助诊断、监测和预后 评估。
肿瘤抗原的识别
抗原递呈细胞(APC)通过抗原受体识别并结合 肿瘤抗原,将抗原信息传递给T细胞。
3
肿瘤免疫应答的激活
T细胞在接收到抗原信息后被激活,启动肿瘤免 疫应答。
T细胞介导的肿瘤免疫应答
01
T细胞的激活与分化
T细胞在接收到抗原信息后,通 过与APC的相互作用被激活,并 分化为效应T细胞。

肿瘤免疫幻灯课件

肿瘤免疫幻灯课件
人 类 T 细 胞 白 细 胞 病 毒 I(HTLV-1) 与 成人T细胞淋巴瘤和白血病有关。
病毒诱发肿瘤的特点
( 1).病毒主要通过其DNA或RNA整合到 宿主细胞DNA中,使细胞发生恶性转化并 表达肿瘤抗原。恶性细胞的抗原保留病毒 核酸的遗传信息。
(2).由同一病毒诱发的肿瘤,不论其动物种 属及组织来源如何,均表达相同的肿瘤抗
带瘤宿主的免疫系统不能识别其为外来 物,故不具有免疫原性。但TAA在异种动 物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可用其制备异种 抗血清来检测带瘤宿主的肿瘤细胞或血清 中的这类物质。
1 胚胎性抗原
胚胎抗原(fetal antigen)在正常情 况下仅出现在胚胎组织中,胎儿出生 后逐渐减少或消失。
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时相应编码基因 可被激活呈异常表达,出现在细胞质、 膜表面或分泌在血流中,其含量与细 胞的恶性程度往往呈正相关。
• 20世纪70年代,通过对RNA肿瘤病毒的 深入研究,证实了病毒癌基因的存在, 至今已鉴定出30余种病毒癌基因。
• 在20世纪80年代,应用分子杂交等技术,发现在 动物和人类细胞的基因组中存在与病毒癌基因同 源的序列,参与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发育,在正常 情况下低表达或不表达,被激活后高表达引起细 胞癌变,称这种基因为细胞癌基因。由于细胞癌 基因在正常细胞内以非激活状态存在,故又称为 原癌基因。
胞的恶性转化密切相关,是T细胞识别的特异性 肿瘤抗原。
4 正常静止基因表达的肿瘤抗原
瘤细胞中某些被T细胞所识别的抗原 往 往 由 正 常 状 态 下 的 静 止 基 因 ( silent genes)所表达,除人的正常睾丸细胞外, 这些基因一般只在恶性细胞中被激活而 呈异常表达。
• 从人黑色素瘤、肺癌和乳腺癌等肿瘤已发现 多种这类基因,例如黑色素瘤抗原编码基因 (melanoma antigen-encoding gene, MAGE)。已知MAGE家族至少有12个成员 (MAGE-1-- MAGE-12),MAGE家庭成员在 不同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多个成员也 可在同一肿瘤中表达。

《肿瘤免疫治疗PPT课件》

《肿瘤免疫治疗PPT课件》

CAR-T细胞疗法
CAR-T细胞疗法是一种创新的个体化免疫治疗方法,通过改造患者自身的T细胞,使其能够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取 得显著的治疗效果。
个体化免疫治疗的前景
个体化免疫治疗是未来肿瘤治疗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和肿瘤的遗传变异实现精确治疗,提高 疗效和生存率。
肿瘤免疫治疗的挑战和未来发展
肿瘤免疫治疗的分类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这种治疗方法通过阻断免疫细胞上 的抑制性受体,使免疫细胞恢复活 力,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
CAR-T细胞疗法
该疗法利用改造的T细胞,使其能 够直接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发挥 抗肿瘤作用。
个体化免疫治疗
根据患者的个体特征和肿瘤基因变 异,设计并应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方 案,提高治疗效果。
耐药性
肿瘤细胞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逃避免疫监视,导致治 疗耐药性的发生。
疗效评估
目前还需要进一步完善肿瘤免疫治疗的疗效评估方 法,以便更好地指导治疗策略的选择。
副作用
一些免疫治疗方法可能会引起免疫系统过度激活, 导致严重的副作用。
技术发展
随着技术的进步,肿瘤免疫治疗将迎来更多机会和 挑战,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1
靶向免疫细胞
研究人员正在寻找更精准的方法来激活和引导特定免疫细胞的攻击能力。
2
克服免疫逃逸
通过了解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的机制,研究人员希望开发出针对性的免疫治疗策略。
3
多模式联合治疗
结合不同的免疫治疗方法,可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耐药性。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最常用的免疫治疗方法之一,通过阻断T细胞上的抑制受体,提高T细胞的活性和抗肿瘤作用。

肿瘤免疫 ppt课件

肿瘤免疫  ppt课件
➢ 最初通过免疫排斥实验被发现,故又称为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tumor specific transplantation antigen, TSTA)或肿瘤排斥抗原(tumor rejection
antigen, TRA)
➢ 理化因素或病毒诱生的肿瘤抗原多为TSA
发现和鉴定TSA途径:
A. 移植排斥出现的新 抗原(neoantigen)、肿瘤细胞异常或过度表达 的抗原物质的总称。
➢ 分类:肿瘤抗原特异性
肿瘤抗原的产生机制
一、肿瘤抗原的分类和特征
(一)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分类
1.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 TSA):指肿瘤细胞特有的或只 存在于某种肿瘤细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一类抗原。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是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检测治疗反应和判断预后的重要血 清标志物。
28
6.糖基化等原因导致异常的细胞蛋白 及其产物:多种肿瘤细胞表面常过量 表达或表达结构异常的糖脂或糖蛋白, 此类肿瘤抗原既可用作肿瘤诊断的标 志物,也可用作肿瘤免疫治疗的靶分 子。
肿瘤抗原的分类和特征 (一)根据肿瘤抗原特异性分类 1.肿瘤特异性抗原 2.肿瘤相关抗原:胚胎抗原、组织特异性分化抗原、过量表达的抗原 (二)根据肿瘤抗原产生的机制分类 1.突变基因或癌基因的表达产物 2.异常表达的细胞蛋白 3.致癌病毒表达的肿瘤抗原 4.胚胎抗原 5. 组织特异性分化抗原 6.糖基化等原因导致异常的细胞蛋白及其产物
但目前这类肿瘤抗原尚未在肿瘤的靶向治疗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癌基因编码的蛋白 突变的抑癌基因编码的蛋白
2.异常表达的细胞蛋白:
(1)正常细胞也表达(水平低)但在肿 瘤细胞出现了异常表达
(2)肿瘤睾丸抗原:在机体出生后只表 达于睾丸或卵巢等生殖母细胞(不表达

PD1PDL1抗体与肿瘤免疫治疗PPT课件

PD1PDL1抗体与肿瘤免疫治疗PPT课件
2016年5月,罗氏的Tecentrip获FDA批准用于尿路上皮 癌(膀胱癌)的治疗,是第一个上市的PD-L1抑制剂。
Bavencio(avelumab)
2017年3月,辉瑞和德国默克生产的Bavencio 20mg/ml注 射液以优先审评的方式获FDA加速批准上市,成为首个获 批用于治疗12岁以上青少年及成人转移性默克尔细胞癌 (Merkel Cell Carcinoma)患者。
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
PD-1抗体药物的首秀 The First PD-1 Antibody Drug
1 第一款PD-1抗体药物-Keytruda (pembrolizumab)
2 美国前总统的“代言”
免疫检查点 Immune Checkpoint
1.肿瘤细胞疫苗 2.肿瘤多肽疫苗 3.核酸疫苗 4.DC疫苗
被动免疫治疗
1.单克隆抗体 2.过继性细胞治疗 (CAR-T疗法)
非特异性免疫调节
1.效应细胞刺激剂 (IFN-α、IL-2) 2.免疫负调控抑制剂
(1)CTLA-4单抗、 (2)PD-1单抗
肿瘤免疫治疗的现状 Status of Tumor Immunotherapy
关于“过热”的思考
重复研究过多
免疫疗法的理解跟不上临 床试验的发展速度
占据了太多的研发资源, 间接影响了其他领域的发
展。
临床试验患者短缺
昂贵药物的组合,将会加 重医疗负担
Thanks For your Listening. 感 谢 您 的 聆 听.
OUTLINE
1
肿瘤免疫治疗
Tumor immunotherapy
2
免疫检查点与 PD-1/PD-L1抗体

肿瘤免疫PPT精选课件

肿瘤免疫PPT精选课件
此类抗原只表现出量的变化而无严格肿瘤特异性。 胚胎抗原(fetal antigen)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11
(二)根据肿瘤发生情况的分类 1.化学或物理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
特异性高而抗原性弱 具有明显的个体特异性 肿瘤抗原间很少出现交叉反应
12
2.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 同一种病毒诱发的不同类型肿瘤(无论其组织来源或 动物种类如何不同),均可表达相同的抗原且抗原性 较强。因为此类抗原是由病毒基因编码,因此称之为 病毒肿瘤相关抗原。
29
MHC I分子表达低下
30
缺乏协同刺激分子
31
4.肿瘤细胞导致的免疫抑制: 肿瘤细胞可通过分泌TGF-b、IL-10等抑制性细胞因
子或其他免疫抑制物质抑制机体抗原提呈细胞(包括 树突状细胞)、T细胞和固有免疫细胞(包括NK细 胞)的功能。 某些肿瘤细胞表面可表达FasL和抑制性分子,诱导 肿瘤特异性T细胞凋亡和抑制T细胞的活化与增殖。 肿瘤细胞还可通过主动诱导荷瘤机体产生调节性T细 胞(Treg)和Gr-1+CD11b+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 而抑制免疫应答。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
4
一、肿瘤抗原产生的分子机理
细胞癌变 过程中合 成了新的 蛋白质分 子(Her2/neu)
由于基因 突变或重 排等使正 常蛋白质 分子的结 构发生改 变(p53、 Ras蛋白)
由于糖基 正常情况 致癌病毒 化等原因 下处于隐 表达的肿 导致异常 蔽状态的 瘤抗原 的细胞蛋 抗原表位 (人乳头 白及其产 暴露出来。 瘤病毒 物(神经 (MAGE) E6、E7) 节苷脂 GM2和GD2)
的类似于化学诱发的肿瘤的抗原,也有的类似于病毒诱发的 肿瘤。 如:Ras突变蛋白10%的肿瘤病人表达,乳腺癌表达的Her2/neu等。

肿瘤的免疫治疗 ppt课件

肿瘤的免疫治疗  ppt课件

PPT课件
8
PPT课件
9
作用机制
• 在T细胞激活过程中,T细胞与树突细胞需 要为期8~20小时的稳定接触。而PD-1与PDL1的结合会破坏T细胞与树突细胞之间稳定 接触的产生,从而导致T细胞激活过程的中 止。
• 肿瘤限制宿主免疫反应的一个重要机制是 提高PD-1配体PD-L1,PD-L2在肿瘤微环境中的 表达量。
PPT课件
11
已上市的PD-1/PD-L1抗体
PPT课件
12
适 应 症
• 自2014年9月以来,PD-1抑制剂已经被FDA正式 批准用于:恶性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肝 癌、胃癌、肾癌、膀胱癌、头颈部肿瘤、霍奇 金淋巴瘤、Merkel细胞癌以及所有微卫星高度 不稳定(MSI-H)的实体瘤。 • 此外,PD-1抑制剂在结直肠癌、食管癌、三阴 性乳腺癌、鼻咽癌、卵巢癌、宫颈癌、前列腺 癌、子宫内膜癌、胶质瘤、神经内分泌肿瘤、 恶性间皮瘤、非霍奇金淋巴瘤、胸腺癌等其他 多种实体瘤中,显示出了初步的、鼓舞人心的 疗效。
2
肿瘤免疫治疗的历史和现状
• 19世纪中期:免疫治疗的萌芽阶段 • 上世纪70年代:免疫治疗的发展阶段: 1984 年高剂量白介素2(IL-2)治愈第一例病人给肿瘤 免疫治疗带来一线曙光。 • 上世纪末,免疫检查点对T细胞免疫应答的开 关控制使机体免于伤害性免疫反应基础研究的 突破,为肿瘤免疫治疗带来了转折:细胞毒性 T淋巴相关抗原4(CTLA4, 其基因于1987年被克 隆);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细胞死 亡蛋白1配体1(PD1-PDL1)1mg/kg16%3mg/kg26%
10mg/kg
15%
3年OS
5年OS
13%
PPT课件
26%

肿瘤免疫简介精品PPT课件

肿瘤免疫简介精品PPT课件
Don S. Dizon et al. JCO doi:10.1200/JCO.2015.65.8427
6
FDA于2011年3月批准上市,用于治疗晚 期黑色素瘤。其给药方式是静脉注射
7
在转移性黑色素瘤中第一次发现可改善总生存的药物
Hodi FS. Improved survival with ipilimumab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melanoma. N Engl J Med. 2010 Aug 19;363(8):711-23
8
FDA分别于2014年、2015批准上市,用于治 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和晚期黑色素瘤
PD1/PDL1 单抗比 CTLA4 单抗有更强的抗肿瘤作用。初步临 床试验研究表明,接受免疫检验点单抗nivolumab 治疗后,有 62% 的患者在 1 年后仍存活,43%的患者在 2 年后仍存活
9
10
11
2
2013 Science 十大突破之首
It was the first time any treatment had extended life in advanced melanoma in a randomized trial
针对免疫检验点的抗体 (PD-1, PD-L1, CTLA-4);
pembrolizumab
1. Almost every tumor (12/13) exhibiting high mutation burden demonstrated durable clinical benefit, following anti-PD-1 therapy
2. Conversely, only two out of eighteen tumors with a low clonal neoantigen burden benefited from it

《肿瘤免疫治疗》课件

《肿瘤免疫治疗》课件
1 预防性疫苗
预防性疫苗可预防导致某些肿瘤的病原体感染。
2 治疗性疫苗
治疗性疫苗可激活免疫系统对已经存在的肿瘤进行攻击。
肿瘤免疫治疗的优势和挑战
优势
无毒副作用、个体化治疗、长期免疫保护。
挑战
治疗适应症、耐药性、治疗费用、临床研究进展。
临床应用及案例分享
肿瘤免疫治疗已在多种癌症中取得显著疗效。以下是一些成功的临床案例:
2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3 疫苗治疗
通过抑制免疫抑制分子, 恢复免疫系统对癌症的 攻击。
通过注射疫苗增强免疫 系统对癌症的免疫应答。
肿瘤免疫治疗的原理
抗原呈递
肿瘤细胞通过抗原呈递激活 机体免疫系统。
免疫细胞激活
T细胞和其他免疫细胞被激活, 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记忆效应
免疫细胞形成记忆细胞,提 供长期对抗肿瘤的免疫保护。
《肿瘤免疫治疗》PPT课 件
肿瘤免疫治疗是一种创新的癌症治疗方法,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 癌症。本课件将介绍免疫治疗的种类、原理、优势和临床应用案例。
免疫治疗概述
免疫治疗是一种以加强或调节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的治疗方法。它与传统的放疗和化疗不同, 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
1 T细胞疗法
利用患者自身的T细胞 对抗癌症细胞。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止抑制分子与受体结合,增强免疫细胞活性,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
PD-1 抑制剂
பைடு நூலகம்PD-1抑制剂阻止PD-1与其受 体结合,恢复T细胞对肿瘤的 攻击。
CTLA-4抑制剂
CTLA-4抑制剂阻止CTLA-4与 其受体结合,增强T细胞的激 活。
PD-L1 抑制剂
PD-L1抑制剂阻止PD-L1与其 受体结合,增强T细胞的攻击 能力。

《肿瘤免疫治疗》PPT课件

《肿瘤免疫治疗》PPT课件

ZHAN Hai-lun,et al.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2012;125(21):3771-3777
122例非小细胞肺癌
36例腺癌,18例鳞癌
Lili Yang,et al.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2013) 62:65–73
DC-CIK细胞免疫技术
➢肾癌 137例 分成三组:DC-CIK,TNF-α,对照组
调节性T细胞明显下降
五年生存率:100%,93.3%,88.9%
33个GBM病人 平均存活时间(月):
17.2 vs 10.2 1年生存率
88% vs 36%
Dillman et al.J Immunother Volume 32, Number 9, November–December 2009
活性杀伤的免疫细胞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 TIL) 来源于肿瘤组织,引流淋巴结,胸腹水; 分离后用高浓度IL-2诱导,主要是CD8+的T细胞; 同时用免疫抑制剂能增加TIL效果; 效果是LAK的50-100倍,副作用小,细胞存活周期长;
DC-CIK细胞免疫技术
➢抗原附载:多肽,肿瘤细胞裂解物,肿瘤细胞; ➢效应细胞:CIK(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特点:结合了DC附载的靶向性特异性和CIK的快速增殖,光谱杀瘤能力;
DC-CIK细胞免疫技术
➢NIH clinical trials: 12项临床试验 ➢治疗:鼻咽癌,胃癌,乳腺癌,胰腺癌,肝细胞肝癌,食道癌,肾癌;
Nathalie Labarrie`re ,et al.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2002) 51: 532–538

肿瘤免疫ppt课件

肿瘤免疫ppt课件

肿瘤免疫治疗前景与挑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 免疫治疗将会有更多的突破和创
新。
目前肿瘤免疫治疗仍面临着一些 挑战,如个体差异、耐药性、不
良反应等问题。
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和临床 研究,探索更加有效的肿瘤免疫 治疗方法,提高肿瘤治疗的疗效
和安全性。
05 肿瘤免疫与其他治疗方式 的联合应用
肿瘤免疫与化疗的联合应用
总结词
细胞免疫治疗是一种利用免疫细胞来识别和攻击肿瘤的治疗方法。
详细描述
细胞免疫治疗包括过继细胞疗法、细胞因子疗法和免疫调节剂疗法等。其中,过继细胞疗法是将具有抗肿瘤活性 的免疫细胞输注给患者,以增强患者自身的免疫能力。细胞因子疗法则是通过注射细胞因子等生物活性物质来调 节免疫反应。
基因免疫治疗
总结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总结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是一种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分子来激活免疫系统抗肿瘤活性的 治疗方法。
详细描述
免疫检查点是存在于免疫细胞表面的一种分子,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防止 对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通过阻断这些分子,解除对免疫细胞的 抑制,从而增强免疫系统对肿瘤的攻击能力。
细胞免疫治疗
肿瘤免疫的历史与发展
肿瘤免疫历史
肿瘤免疫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 对肿瘤免疫的认识逐渐深入。
肿瘤免疫发展
近年来,随着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和应用,肿瘤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 要方向之一,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和希望。
02 肿瘤免疫的机制
肿瘤抗原的识别与激活
肿瘤免疫细胞的激活与功能
T细胞的功能
T细胞是主要的抗肿瘤免疫细胞, 具有细胞毒作用和分泌细胞因子 等功能,能够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或调节免疫反应。

肿瘤免疫治疗-肿瘤生物治疗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肿瘤免疫治疗-肿瘤生物治疗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肿瘤疫苗
肿瘤疫苗是一种利用肿瘤抗原制备的疫苗,旨在激发或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 答。
肿瘤疫苗的种类包括预防性疫苗和治疗性疫苗。预防性疫苗主要用于预防某些癌 症的发生,如宫颈癌疫苗等。治疗性疫苗则是针对已经发生的肿瘤,通过刺激机 体免疫系统来杀伤肿瘤细胞。
免疫调节剂
免疫调节剂是一种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物,常用于治 疗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
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免疫调节剂可以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 力,提高对肿瘤细胞的杀伤力。常见的免疫调节剂包括干扰 素、白细胞介素-2、纳武利尤单抗等。
抗体治疗
抗体治疗是一种利用抗体来杀伤肿瘤 细胞的方法。
抗体治疗通过靶向肿瘤细胞表面的抗 原或相关信号通路,抑制肿瘤细胞的 生长和扩散。常见的抗体治疗药物包 括单克隆抗体和小分子抗体等。
肿瘤疫苗
研发针对特定肿瘤抗原的疫苗 ,激发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细
胞的识别和攻击。
前景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免疫治疗有望成为一种更有效、更安全 的治疗方法。
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质量。
与其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有望克服当前肿瘤免疫治疗的挑战,为患 者带来更好的治疗结果。
肿瘤免疫治疗-肿瘤生物治疗 学基础知识ppt课件
目录
• 肿瘤免疫治疗概述 • 肿瘤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 • 肿瘤免疫治疗方法 • 肿瘤免疫治疗的临床应用与效果 • 肿瘤免疫治疗的挑战与前景 • 相关词汇解释与参考文献
01
肿瘤免疫治疗概述
肿瘤免疫治疗定义
肿瘤免疫治疗是指通过调节和激活人 体免疫系统来识别、攻击和清除肿瘤 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
肿瘤细胞
指异常增生的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 能力,可形成肿块并侵犯周围组织。

肿瘤免疫医学PPT课件

肿瘤免疫医学PPT课件
第19页/共58页
DC细胞通过非特异性识别肿瘤细胞
第20页/共58页
粒细胞介导的肿瘤杀伤
第21页/共58页
B细胞也是肿瘤免疫的效应细胞
双重作用
效应抗体 增强抗体
第22页/共58页
肿瘤为什么会逃逸免疫系统的重重攻击?
第23页/共58页
免疫编辑学说(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免疫系统的相互关系)
传统的肿瘤免疫监视学说已不能完全涵盖这 一概念,因此Schreiber和Dunn等于2002年首 次提出了肿瘤免疫编辑学说.肿瘤免疫编辑包括 免疫监视和免疫逃逸.它反映了免疫系统具有抵 抗肿瘤的保护性功能,同时又对肿瘤具有塑型作 用,即对肿瘤细胞实施免疫选择压力,使弱免疫原 性肿瘤细胞得以逃逸并进一步生长.
4、调节性树突状细胞( regulatory DC)
第39页/共58页
1、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 Treg)
肿瘤特异性Treg : CD4+CD69+CD25-
CD4+CD69+CD25-
APC
CD4+
APC
第40页/共58页
CD8+
2、髓系来源的抑制性细胞 (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
经典概念:
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一个分 化了的细胞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 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一般认为, 肿瘤细胞是单克隆性的,一个肿瘤中的所有瘤细胞 均是一个突变的细胞的后代。即肿瘤是一种分子病, 是基因改变的结果。
新的概念:
肿瘤是干细胞疾病,肿瘤干细胞是肿瘤发生过程中的 最原始细胞,组织微环境改变了干细胞的特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二、细胞免疫应答(熟悉)
• 细胞免疫在机体抗肿瘤效应中起重要作用。 • 1 . CD4+T 细胞 参与 B 细胞、巨噬细胞、 NK 细胞和 CTL的活化和抗瘤效应。 • 2.CD8+T细胞 CD8+T细胞在机体抗肿瘤效应中起关 键作用。此外,Mφ、DC等抗原递呈细胞可摄取、加 工处理和递呈肿瘤抗原,通过激发特异性 T 细胞免疫 而发挥抗肿瘤效应。
第一节 肿瘤抗原
• 二、根据肿瘤抗原的分类和特征(掌握概念) • (一)肿瘤特异性抗原 • (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
• 是指仅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而不存在于正常组织细 胞 的 新 抗 原 , 也 称 肿 瘤 特 异 性 移 植 抗 原 ( tumor specific transplantation antigen, TSTA)或肿瘤排 斥抗原(tumor rejection antigen, TRA)。
第一节 (二)根据诱发和发生情况的分类法
• 2 病毒诱发的肿瘤抗原(熟悉) • 多种肿瘤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密切关系。能诱发肿瘤 的病毒主要包括 DNA 病毒和 RNA 病毒,尤其是逆转 录病毒。此类肿瘤抗原与理化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不 同,其无种系、个体和器官特异性,但具有病毒特异 性。由同一病毒诱发的肿瘤均表达相同的肿瘤抗原, 且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由不同 DNA 病毒或 RNA 病 毒诱导的肿瘤抗原,其分子结构和生物学特性各异。
第一节 (二)根据诱发和发生情况的分类法
• • • • • • 1)AFP:胚胎期AFP为胚胎血清中的正常成分 出生后AFP消失 原发性肝癌:肝细胞合成大量AFP,血清中AFP↑ AFP是肝硬化癌诊断,普查,疗效观察,复发的指标 2)CEA 镶嵌干细胞膜的180KD糖蛋白,是Ig超家族成员,结肠、直肠、 食道、胃、肝、胰等处肿瘤发生时,可检出 CEA,可辅助诊断, 但特异性不高。 • 3)胚胎性硫糖蛋白抗原(FSA) 含硫的酸性糖蛋白 • 胃癌—96% 胃溃疡—14% 胃炎—9.4% • 胚胎抗原的临床意义:可用于某些肿瘤的免疫学诊断,也可作 为免疫学治疗的靶抗原。 •
第二节 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应答

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学效应机制十分复杂,涉及多种 免疫成分,包括先天性免疫(非肿瘤特异性免疫)和 获得性免疫(肿瘤特异性免疫),二者共同参与机体 免疫监视和抗肿瘤效应。对于多数免疫原性较强的肿 瘤,特异性免疫应答起主要作用;对于免疫原性较弱 的肿瘤,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可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 但多数肿瘤抗原的免疫原性较弱。
图:TSA的证实(了解)
图:TSTA的确定(了解)
第一节 一、根据肿瘤抗原的特异性分类
• (二)肿瘤相关性抗原(掌握概念)
• (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 • 是指一些肿瘤细胞表面糖蛋白或糖脂成分,在正常细 胞上有微量表达,但在肿 瘤细胞表达明显↑不是肿瘤 细胞所特有的成分。 • 如胚胎抗原、分化抗原和过度表达的癌基因产物等均 属TAA。
第一节 (二)根据诱发和发生情况的分类法
• • • • • 2)异常表达的正常成分(熟悉) ( 1 ) 分化抗原 (2)过度表达的抗原 ( 3 )独特型抗原 ( 4 )胚胎抗原(fetal antigen,又称癌胚发育Ag): 是宿主胚胎发育阶段由胚胎组织产生的,在胚胎后期 或出生后减少或消失,癌变时重新产生。 • 机制:可能是基因去阻遏 • 分类 : 分泌性 如:甲种胎儿球蛋白(AFP) • 膜结合性 如:癌胚抗原(CEA)
第一节 (二)根据诱发和发生情况的分类法
• 1 理化因素诱发的肿瘤抗原(了解) • 化学致癌剂(如甲基胆蒽、氨基偶氮染料等)或物理 辐射(如紫外线、X-射线等)等可致某些基因发生突 变或使潜伏的致癌病毒激活,由此诱发肿瘤并表达新 抗原。此类肿瘤抗原的特点是:免疫原性弱、特异性 强、高度异质性。 • 同一种化学致癌剂或物理辐射诱发的肿瘤,在不同种 系、同种系的不同个体、甚至同一个体的不同部位, 其肿瘤抗原特异性和免疫原性各异。由于不同或相同 理化因素诱导的肿瘤抗原间很少有交叉成分,故难以 用免疫学技术诊断和治疗此类肿瘤。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肿瘤免疫munology)是研究肿瘤抗原性质、 机体对肿瘤的免疫应答、机体免疫功能与肿瘤发生、发展 的相互关系以及肿瘤免疫学诊断和免疫学防治的科学.。 • • 第一节 肿瘤抗原 • 第二节 机体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应答 • 第三节 肿瘤逃逸机体免疫攻击的机制 • 第四节 肿瘤的免疫诊断免疫治疗及预防
第一节 (二)根据诱发和发生情况的分类法
• 3 自发性肿瘤抗原(了解) • 自发性肿瘤是指迄今尚未阐明其发生机制的肿瘤,人 类大部分肿瘤属于此类。 • 1)突变的基因产物 自发性肿瘤表达的抗原大部分可 能为突变基因的产物,包括癌基因(如 ras 等)、抑 癌基因(如 p53 等)的突变产物以及融合蛋白(如 bcl-abl等)。 • 某些自发性肿瘤抗原是由所谓 “沉默基因 ( silent gene)” 在 细 胞 恶 变 时 表 达 ( 如 黑 色 素 瘤 抗 原 MAGE1~MAGE-12等)。
学习提纲:
1. 掌握肿瘤抗原的概念、分类及常见肿瘤抗原的特点 2. 掌握机体的抗肿瘤免疫效应机制 3. 熟悉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 4. 熟悉肿瘤的免疫诊断和免疫治疗原则 5 .了解肿瘤的免疫治疗方法及进展
第一节 肿瘤抗原
• 肿瘤抗原是指细胞癌变过程中出现的新抗原及过度表 达的抗原物质的总称. • • • • • • • 一、肿瘤抗原产生的分子机制 1.细胞癌变过程中合成了新的蛋白质分子 2.基因突变或重排使正常蛋白质分子发生改变 3.糖基化等原因导致异常的细胞蛋白的特殊降解产物 4.隐蔽状态的抗原表位暴露 5.多种膜分子的异常聚集 6.胚胎抗原或分化抗原的异常表达
第二节 一、体液免疫应答(熟悉)
• • • •
1.激活补体系统溶解肿瘤细胞 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 3.抗体的免疫调理作用 4.抗体封闭肿瘤细胞上的某些受体作用 抗体可通过 封闭肿瘤细胞表面某些受体而影响肿瘤细胞的生物学 行为, • 5.抗体使肿瘤细胞上的黏附特性改变或丧失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