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林泉高致的读书笔记-范文模板 (3页)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林泉高致的读书笔记

假如我们把每一篇好文章比喻成一朵花,写读书笔记就好像在万花丛中采

集花蜜。天长日久,我们会发现读书笔记对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有事半

功倍的效果。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林泉高致的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篇1:林泉高致的读书笔记

北宋一朝,中国山水画大师辈出,而郭熙就是其中能心怀林泉且能点染江

山的一位。

政和七年,宋徽宗与郭熙之子郭思的一番谈话,乃有郭思整理其父遗说及

相关事迹,并成《林泉高致》一书之举。《宣和画谱·郭熙传》中说郭老夫子“善山水寒林,得名于时”,这种艺术家追随性灵恣意挥洒,在当时已是“不

特画矣,盖进乎道欤”,明显“独步一时”于平辈画家,成为北宋巨幛山水传

统的翘楚,后无来者。大诗人黄庭坚说郭熙是“便面江山取意成”,并同苏轼

苏辙兄弟二人共赴显圣寺观赏其山水屏风,苏轼大呼郭熙画作如诗中孟浩然,“目尽孤鸿落照边,遥知风雨不同川”。苏辙则认为郭氏小画亦有让沉浮于宦

海的观者有无限慰藉的效果。而且苏轼等人在这样一种传统的基础上渐渐地又

生发出所谓文人画传统,形成正真意义上的文人画思潮。不同于郭熙之流的文

人画画论特征是“重天机,轻功力;重精神,轻形似;重画外之陶养,轻画中之

技巧;重性灵之抒泄;轻图像之制作”。比而较之,彼此各有千秋,但细细思谓,前者自然主义与人文气质并重,而后者则重画家心中感悟,独抒性灵,纯粹描

摹山水实相的部分不大被重视了。艺术史家往往将文人画的这种传统追溯到唐

朝的王维,中间经苏东坡赵孟頫黄公望等人的鼓吹实践,到明清之际已是蔚为

大观,盛极一时。

《林泉高致》一书,有《山水训》、《画意》、《画诀》、《画题》、

《画格拾遗》、《画记》六篇,是较早的以山水画为论述主体的画论著作。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林泉高致集》认为前四篇“皆熙之词,而思为之注”,《画格拾遗》“记熙平生真迹”,《画记》“述熙在神宗时宠遇之事”,审视

全书,皆当如此。从前四篇来看,郭熙对山水画画法论述甚详。在郭熙看来,

好的山水画少不了时空两大因素。空间上体悟到南北地貌有别,时间上意识到

四时之境不同,这样一来画家对山山水水就从“形”的亲近揣摩渐次过渡到对

其“神”的自得了悟。我们能从这种过渡中意识到院体画和文人画两种美学范

式的区别。在谈到画面布局时,强调协调天地,分清宾主,要求画家在画面上

创设出有实像又有尚意意味的山水来,特别是所谓三远说最为知名。“三远”

是郭熙提出的最重要的美学命题,“高远雄壮,深远深邃,平远冲淡”,郭熙

推崇平远之美,甚至受着郭熙影响的文人画也提倡平远的意趣,因为这充分体

现了画家们“无我之境”的美学追求。对认知主体的暂时忘却,是为了与大自

然做神之交会,是企图以遗忘和交融的形式得到对“道”的体认。画家在这种

虚空飘渺似有还无的妙境中获得了物我两忘的感触,体现在画幅上就有了让观

画者直以画作为自己精神栖居家园的玄妙心得。另外,笔墨技巧上介绍了淡墨、浓墨、焦墨、宿墨、退墨、埃墨、青黛杂墨的区别,笔法上如斡淡、皴擦、渲、刷、捽、擢、点、画的用法,详尽之至。说起这些观念,其成一家之言,具体

创作中甚而成为了当时画师们萧规曹随的通见,可以想象得到,郭熙画论的非

凡影响力。至于《画格拾遗》说到的郭熙真迹,像书中所列画题,如《早春晓烟》、《古木平远》、《朝阳树梢红》等,如见其画,观之当然有所得,因为

以题去猜,仍不脱林泉风雅之气。《画记》所叙神宗对郭熙的画几近神迷,目

力所及尽郭氏风格之作,宫廷大内政府机构,仿佛是郭熙个人的画展,四处弥

漫着带有郭熙品格和趣味的作品,“宠遇”隆恩由此可见。

宫廷首席画家郭熙无疑是命遇恩主,君臣间有惺惺相惜之意,此时也命也,且他人本不能及。画家的奢望无非就是培植观赏者的“林泉高致”,让山水画

这种明显带有文人们情感和哲思的载体能够满足后人隐逸情怀的需要。试想,

对于一个宫廷画师而言,丹青有人赏,才情有所归,意趣又能随性而达,百般

荣宠尚且集于一身,泼墨山水端是名冠百世,此生足矣。这样看来,郭熙身上

充分验证了时运造人的道理,今日读《林泉高致》更有此类感觉。

看着书中郭熙的画,山在眼前隐天蔽日,水在心中潺潺互答,隐士幽人悬

空而坐,望膝下千帆竞过,疏懒态卧听竹树悬鸟鸣之声,茶烟稀疏,抚琴消遣

世虑,优哉游哉……

篇2:林泉高致的读书笔记

《林泉高致》这本书,春天读了一遍。夏天,想再读一遍。

一本好书,捧在手上,慢慢咂摸,就像品一杯上等好茶,能清心,养性,

滋润生命。

《林泉高致》,郭熙所著。郭熙(1007-1087),字淳夫,河阳温县(今属河南)人。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出身寒门,早年尊道教,游于方外,以画闻名。熙宁元年召入画院,后任翰林待诏直长。工山水,师法李成,山石创“卷云皴”,画树枝如蟹爪,笔势雄健,水墨明洁。早年工巧,晚年雄壮,常于巨幛

高壁,作长松乔木,回溪断崖,峰峦秀拔,云烟变幻之景,境界雄阔,灵动飘渺。存世作品有《早春图》、《关山春雪图》、《窠石平远图》、《幽谷图》等。

郭熙认为,人们大可不必去归隐大自然,借助好的山水画,完全可以“饱

游饫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

强调赏画作画应有“林泉之心”。林泉,即山林泉石,指宜于幽居隐遁之处。“林泉之心”,乃一副优游林泉的隐逸情怀,一种超越功利的虚静审美状态。

郭熙开宗明义,篇首就将人们引入画境:“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

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

飞鸣所常观也。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

见也。”“然则,林泉之志,烟霞之侣,梦寐在焉,耳目断绝。今得妙手,郁

然出之,不下堂筵,坐穷泉壑,猿声鸟啼依约在耳,山光水色滉漾夺目,斯岂

不快人意,实获我心哉?”

书中颇多经典之句,过目难忘:

“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 。“然不因静居燕坐,明窗净几,一炷炉香,万虑消沉,则佳句好意亦看不出,幽情美趣亦想不成”。

作画“凡落笔之日,必明窗净几,焚香左右,精笔妙墨,盥手涤砚,如迓

大宾,必神闲意定,然后为之”。

“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善品。”

自然山水云气、烟岚四时不同:“春融冶,夏蓊郁,秋疏薄,冬黯

淡。”“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酷热夏日,走近郭熙,读读他的书,品品他的画,享一回“不下堂筵,坐

穷泉壑”之悠游,觉有缕缕山野清风、阵阵林泉凉意,习习送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