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社会学

合集下载

社会学中的结构主义思想及其特点分析

社会学中的结构主义思想及其特点分析

社会学中的结构主义思想及其特点分析社会学作为一门人文科学,试图解释和理解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因此其理论和方法是多样的。

其中,结构主义思想是一种重要的理论范式,它强调社会现象是由结构支撑和制约的,而这些结构包括了社会规律、文化符号和语言等。

1、结构主义思想的起源和背景结构主义思想最初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是以克劳德·莱维·斯特劳斯、皮埃尔·布迪厄、米歇尔·福柯等学者为代表的学派所倡导的。

当时,西方社会科学正处于以功能主义为主的时期,试图通过强调静态稳定的社会结构来解释社会现象。

而结构主义学者认为,这样的做法忽略了社会现象的动态性和多样性。

他们反而从语言和符号学的视角出发,试图揭示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系统之结。

2、结构主义思想的核心要素什么是结构主义思想呢?总体来说,它主张人们的行为和思维是在社会结构的制约下进行的,结构是人们行为和思维的基础和条件。

首先,结构主义认为语言是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基础和条件,它不仅具有符号性,而且是一种制约和支撑力量。

这个观点源于瑞士学者费迪南德·德·索西尔的学说,他认为,语言是一种符号体系,而人类思维和行为是在符号体系的制约下进行的。

其次,结构主义认为,社会现象是一种与结构相关的事物,而结构又是社会现象的根源和基础。

这种观点主要是由克劳德·莱维·斯特劳斯提出的。

他的理论是:“文本和人类行为都可以看成是符号系统,这些符号系统是由许多结构组成的。

”再次,结构主义认为,人类思维和行为是具有普遍性的,它们超越了个体的差异和文化的特异性。

这个观点也源自克劳德·莱维·斯特劳斯的理论。

他强调,不同的文化和社会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它们的文化符号和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相似的,这就是人类普遍存在的结构。

最后,结构主义认为,社会现象是由多个层次、多个维度和多个因素构成的。

这种观点体现了结构主义的综合性和多领域性,而且具有理论上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第一节∶结构主义理论概述

第一节∶结构主义理论概述

第一节:结构主义理论概述一结构主义诞生的时代背景20世纪30到50年代的法国,以现象学和存在主义为代表的主体哲学在学界一统天下,尤其以萨特的存在主义最为活跃,萨特几乎成为了法国人的精神偶像。

然而,在接下来短短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形势发生了急剧逆转,以列维一施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异军突起,逐渐取代了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统治地位。

萨特将现象学的方法作了最大化的发挥,用它来描述人(主体)在社会生活和文化世界里的各种境遇感。

萨特在其《存在与虚无》中讨论了作为“主体”的人,所面临的孤独、空虚、自欺、说谎、自为、自我、情欲、冷漠、憎恨、恐惧、绝望、自由与责任等各种处境问题(萨特,1987)。

萨特的这些探讨己经超越了19世纪哲学的思考范围,体现了对人类现实生活体验的问题意识。

但是,这种“以人为中心”的思维方式,企图以人(主体)的意识来抹除由于主体与客体、主体与他者的分裂和对立所带来的认识论裂痕,用人的想象与欲望来填补主观感受与现实、表象与真相之间的空洞。

它容易使人们在处理社会与人生的实际问题时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色彩并最终陷入困境。

正如结构主义所批判的那样,以存在主义和现象学为代表的主体哲学(人道主义)在使世界日益人性化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两难问题:由于世界日益人性化,创造了更多的人类主观性,任何证实或断言这种主观性的客观方式都消失殆尽;主体在没有实质的情况下变得愈加焦虑和孤独。

从学术背景来看,结构主义产生于新兴社会科学与传统学术堡垒“索尔邦1”的权力之争。

19世纪后期以来,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新兴社会科学不断产生,它们与老态龙钟的索尔邦迎头相撞。

这些新兴的学科可以脱离旧有的意识形态语言,直接面对文化和问题,凭借学者的思考与观察而提出新的理论架构。

这些新兴社会科学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新的视野和新的方法—结构的方法,并以之作为与古老索尔邦决斗的武器。

结构主义还处于这样一个时代:语言学成了科学的领头羊,它带领社会科学一步步迈向科学的胜境。

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及其派别

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及其派别

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及其派别引言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是二十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新兴社会学理论,该理论反思了现代社会学的局限性,并试图超越传统理论的范式。

本文将介绍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的基本概念、核心观点及其派别。

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是一种以后现代主义思想为基础的社会学理论体系。

后现代主义强调人类存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质疑单一而普遍适用的真理和结构,强调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

这一理论批判了现代主义社会学在研究中的普遍性和绝对性,并认为社会现象是由多种经验、立场和观念的复杂互动所构成的。

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的核心观点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主要包含以下核心观点:1. 反抗主导话语:后现代主义社会学批判了传统社会学中的主导话语,并主张对不同的经验和观点给予同等的重视。

它不再认为唯一的正确观点是存在的,而是强调存在多种合理的解释和理解。

2. 去中心化:后现代主义社会学拒绝了物质或心灵的中心性观念,并认为权力和知识是多元化和相对的。

它拒绝了中心化的社会结构和单一的解释框架,强调人类存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 解构现代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社会学批判了现代社会学的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并倡导从更具批判性和反思性的角度看待社会现象。

它认为社会现象存在于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之中,不可简单地被归纳或解释。

4. 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社会学强调语言和符号的作用,认为社会是由各种符号和意义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

它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角色,并主张个体的主观性和独特性。

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的派别后现代主义社会学理论的派别众多,其中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派别:1. 结构主义后现代社会学派:这个派别强调符号和意义的作用,关注社会结构的符号性解读。

代表人物有让-弗朗索瓦·里奇特等。

2. 反结构主义后现代社会学派:这个派别批判了结构主义的观点,强调个体的多元性和复杂性。

代表人物有米歇尔·费柏等。

3. 批判性后现代社会学派:这个派别关注社会的权力关系和社会不平等,强调社会变革和社会正义。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概述源于语言学研究的结构主义(包括后结构主义)哲学思潮把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方法当做学术研究的普遍方法,以具有客观结构的语言取代个体主体存在的人来作为哲学的出发点,力图超越传统的主体性形而上学和心理主义的的理论框架,它们或致力于寻求固定的结构,或强调结构的流动变化,或把结构主义理论用于社会、历史、文化的研究,在思想界形成了巨大影响并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作为一种非常流行的国际性思潮,结构主义还对后现代主义的一20世纪结构主义20为个体主体存在的人转向超越个体主体而具有某种“客观”结构和体系的语言。

结构主义实际上就是把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方法当做学术研究中的普遍方法。

各派结构主义的的共同特征是从既定的语言结构(系统、模式、型式)及与之相应的思维结构出发来解释其所研究的领域的现象。

他们对结构概念的解释在如下几个方面有一致之处。

第一,认为结构作为一个系统(整体)是按照一定的模式(规则、秩序)由许多成分(要素、单元)组成,其中任何一个成分的变化都在不同程度上引起其他成分的变化,而作为系统、整体的结构正体现了这些成分之间的关系,通过揭示和阐释这些关系,就可理解所涉及的领域的各种现象。

第二,把结构划分为深层与表层等不同层次。

第三,认为结构作为一种理智和观念的存在具有超越作为主体的个人存在的意义,也就是说它们是无人格的。

第四,大都否定结构的历史性,认为结构超越时间性。

结构主义作为当代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潮最早出现在法国,也一直以法国为中心,但它很快成了一种国际性思潮而在西方国家流行。

二结构主义的语言学模式索绪尔(的表层结构。

三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社会理论把结构主义语言学方法运用于社会现象的研究是从法国社会学家列维-斯特劳斯(Claud Levi-Strauss,1908-)开始的。

他早年攻读法律、哲学和心理学。

主要着作有:《亲族关系的基本结构》(1949)、《热带闲愁》(1955)、《结构人类学》(1955,1973)、《野性的思维》(1962)、《神话学》(1946-1971)。

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发展与比较

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发展与比较

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发展与比较社会学概论: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发展与比较社会学作为一门研究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行为的学科,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

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同的社会学理论流派,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方法。

本文将对社会学理论流派的发展与比较进行探讨。

1. 早期社会学理论流派发展早期的社会学理论主要集中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时期。

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流派包括功能主义、冲突理论和符号互动主义。

1.1 功能主义功能主义理论强调社会结构和社会制度的稳定性和互补性,以及其对社会维持和功能的贡献。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是艾默生·杜尔凯姆(Emile Durkheim),他关注社会规范和道德秩序对社会的影响。

1.2 冲突理论冲突理论认为社会是由不同利益和权力集团之间的冲突和斗争构成的,这些冲突和斗争会影响到社会的结构和变化。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和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是冲突理论的两个重要代表。

1.3 符号互动主义符号互动主义关注个人在社会互动过程中如何赋予事物以意义,并通过符号交流来构建社会现实。

乔治·赫伯特·米德(George Herbert Mead)和查尔斯·霍顿·库尔曼(Charles Horton Cooley)是符号互动主义的主要代表。

2. 发展中的社会学理论流派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学科的发展,新的社会学理论流派也应运而生。

其中一些重要的流派包括结构功能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

2.1 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主义认为社会是一个由各个部分相互依赖并共同维持的系统,并强调社会结构和社会功能之间的关系。

罗伯特·凯蒂(Robert K. Merton)和图尔马·帕森斯(Talcott Parsons)是结构功能主义的重要代表。

2.2 社会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社会现象的构建和塑造是通过社会互动和交流而产生的,同时也关注语言和符号对社会的影响。

论索绪尔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影响

论索绪尔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影响

论索绪尔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影响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是20世纪最重要的语言学家之一,他的理论被广泛认为是现代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索绪尔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哲学的影响。

一、结构主义结构主义是20世纪法国哲学的一种流派,最早出现在20世纪40年代,延续到80年代,涉及语言学、人类学、文学和社会学等各个领域。

结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是所有的文化现象都是由各种二元对立的结构构成的,而这些结构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规则与符号来描述和解释。

在语言学方面,索绪尔的“语言是系统”的思想是结构主义理论的基础。

他认为语言不是一个杂乱无章的集合,而是有机的、有规律的系统。

这个系统可以由两个互相对立的元素来描述:语素(phonemes)和词汇(morphemes)。

索绪尔的这一理论为结构主义提供了一个灵活的框架,使得研究者可以通过分析语言中单个单元之间的交互关系来洞察整个系统的本质。

二、后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是197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种哲学流派,其最早代表人物是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

后结构主义者批评了早期的结构主义,认为它的偏重于形式而缺乏历史性和文化性。

他们认为社会现象并非是一个静态的结构,而是一个动态的、经常变化的过程。

此外,后结构主义者也更加重视权力和知识的关系,并通过分析历史和文化的特定条件来消除结构主义的局限性。

尽管后结构主义批评了早期的结构主义,但索绪尔的思想仍然在后结构主义的理论和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后结构主义者尝试将索绪尔的结构主义思想扩展到社会和文化方面,并强调了语言符号在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方面的作用。

三、索绪尔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影响总体来说,索绪尔的思想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影响是广泛而深远的。

具体而言,索绪尔的贡献包括:1. 认识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规律。

索绪尔的理论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社会现象的本质,通过分析语言结构中单个单元之间的交互关系来了解整个系统的本质。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列维-施特劳斯提出的两种模式
❖ 有意识模式:
即社会成员能够认识到的社会或文化的表层结构。 具体讲,当人类学家深入研究某一民族的文化 时,这种模式就是指土著民族根据自己对本文 化的认识而向人类学家提供的情况,故也称 “家乡制模式”。其作用在于保存了现象,为 结构分析提供材料。但它不是真正的社会结构, 可能是片面的和错误的,甚至可能是一张隐藏 了真正社会结构的屏幕,因而不能用来解释社 会或文化体系。
❖ 从这两种关系,我们可以看出,语言符号的意义并不是它们 本身的内容所规定的,而是在一个纵横交织的关系网中,被 语言的结构所规定的。
❖ 结构主义文论作为结构思潮的一部分,一方 面是西方社会存在的产物,另一方面它也经 过了由索绪尔语言学到捷克结构主义,直至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结构主义文论的自身 发展过程,而对于结构主义文论自身发展过 程的了解,对于我们理解结构主义文论本身, 无疑是有益的。
❖ 解构理论有时也称为后结构主义,因为它采用费迪南·索 绪尔提出的概念以及以其理论为主要基础的结构主义符号 学的因果关系,旨在削弱索绪尔体系和结构主义本身的基 础。
❖ 后结构主义是跟随在结构主义觉醒之后出现的一 套思想,它试图去了解这个无法挽回地被分割成 数个体系的世界。
❖ 后结构主义者与它的结构主义前辈最明显不同的 地方在于,他们抛弃了结构主义的简化主义方法 论。
❖ 1962年,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出版了《野性的 思维》一书,书的最后一章“历史和辩证法”对存在主义哲 学的代表人物萨特在《辩证理性批判》中的基本观点提出明 确挑战,引发了一场决定法国乃至西方哲学和人文社会科学 走向的学术论战,使结构主义取代存在主义成为当时占主导 地位的社会思潮。
什么是结构主义?
❖ 结构主义者特别关注对结构的感知和描绘,试图通过建立一 个关于客体事物的结构模式来达到对于客体的认识,从这个 角度看,结构主义具有了方法论的性质。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名词解释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名词解释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名词解释
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都是20世纪的重要哲学流派,它们在文学、艺术、社会学和心理学等领域都有深远的影响。

结构主义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结构主义者以语言学为模式,试图发展“语法”即作品诸要素的系统排列及其被拼合的可能性,以此说明文学作品的形式和意义。

最著名的结构主义倡导者是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他的研究主要涉及原始社群中的社会结构、神话等文化人类学领域。

解构主义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由哲学家雅克·德里达所创立。

德里达对西方几千年来贯穿至今的哲学思想发起挑战,特别是对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哲学传统提出了批评。

解构主义认为,文本没有固定的意义,而是通过读者的解读而产生意义的。

大体来说,解构阅读是一种揭露文本结构与其西方形上本质之间差异的方法。

与结构主义不同,解构主义流派反对结构主义的观点,认为结构没有中心,结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由于差别在变化,结构也跟随着变化,所以结构是不稳定和开放的。

因此,解构主义又被称为后结构主义。

总的来说,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都对我们如何理解和解释文化和社会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论文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论文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论文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尼采说,我要这样的世界,一个原样的(Tel Quel)世界。

—摘自巴黎《泰勒》( Tel Quel)杂志创刊号遗忘把记忆一波波地带走,并不只是将之腐蚀,也不只是将之变成空无。

遗忘把残剩的片断记忆创造出种种繁复的结构•••••一些看起来毫不相关的事件,发生于本文源自六维论文网不同的地方,来源自不同的时期,都相互接触交错,突然结晶成某种纪念物,好像是建筑师所精心设计出来的,远比我个人生命史更见智慧。

—摘自列维一斯特劳斯《忧郁的热带》我们把读者的记忆倒退20多年前,当二十世纪八一I-年代初中国开始介绍法国结构主义时,在它的故乡,这种哲学方法已经渐渐被后结构主义或解构主义所取代。

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国内对结构主义的研究一直没有真札的展开,总体上仍然限于翻译和一般性介绍,对于其对西方传统哲学乃至文明的颠覆作用一直缺少准确意义上的理解,这种偏差源于结构主义奠基于与我们的象形文字并不一致的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使我们从汉字文化角度理解它非常困难。

事实上,如果缺乏对结构主义的深人理解,就很难产生对现代、特别是对当代欧洲人文科学领域的中肯分析。

从学理上探讨结构主义的来龙去脉,我们陡然发现,目前国内不同人文学科热烈争论的许多似乎没有关联的话题都可以追溯到结构主义问题。

结构主义开辟了一个新的启蒙方向,就像18世纪那些启蒙思想一样,结构主义消解了不同人文学科之间的界限。

拆除这样的界限,也札是国内各相关学科取得突破性成果的症结所在,也札是在这里,需要借助于‚哲学头脑‛的力量。

一渊源:结构主义的基本问题在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影响结构主义的最基本思想可以表述如下: 语词符号是任意的,某一符号与一个对象的连接完全是出于习惯的约定(于是,‚狗‛的发音与狗的概念联系起来)。

所谓约定是任意的,对不同的语言来说,在于某一种语言的符号约定对另一种语言不具有任何约束性(所以在不同语言中,‚狗‛的发音和字形千差万别)。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摘要】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对传统社会学理论的挑战,其起源于20世纪的思想潮流。

本文将探讨后现代主义的起源与发展,核心理论观点,对社会学的启示以及对社会学研究的影响。

将对后现代主义与其他社会学理论进行比较分析,揭示其独特之处。

结尾将探讨后现代主义的意义、对社会学的重要性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通过这篇文章的阐释,读者将更深入地了解后现代主义在社会学领域的重要性和影响,以及它对传统社会学理论的颠覆和挑战。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社会学、阐释、起源、核心理论观点、启示、影响、比较、意义、重要性、未来发展1. 引言1.1 后现代主义:一种社会学的阐释引言: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种哲学思潮和社会理论,它对传统现代主义和现代社会学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和批判。

后现代主义强调了语境、相对性和多元性,在对待现代社会问题和个体行为上持怀疑态度,强调了知识相对性、多元文化、权力关系和人类认识的有限性。

在社会学领域,后现代主义的出现为传统社会学理论带来了新的启示和研究方向。

后现代主义不仅挑战了现代社会学的权威性和普遍性,还提出了对于社会现象的新解释和理解。

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的解读和反思,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变迁和发展,同时也为社会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考框架和方法论。

本文将围绕后现代主义这一主题展开阐释和深入探讨,探讨其起源与发展,核心理论观点,对社会学的启示,与其他社会学理论的比较,并分析其对社会学研究的影响和未来发展。

通过对后现代主义的研究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代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为社会学研究的深入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

2. 正文2.1 后现代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后现代主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

在社会学领域,后现代主义最初是由法国社会学家让-福科•利奥塔提出的。

利奥塔认为,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后现代时代。

在这个时代,传统的现代主义价值观和观念已经不再适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调多元文化、相对主义和不确定性的世界观。

结构主义,建构主义,赞科夫

结构主义,建构主义,赞科夫

教育观: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内容是“结构主义教育观和后结构主义教育观的比较”,其中又重点突出课程观的比较。

下面我将从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教育的兴起、解构主义教育观与后结构主义教育观的比较以及结构主义课程观与后结构主义课程观的比较三个方面来展开。

我们首先来看看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教育的兴起。

结构主义教育是一种在现代欧美国家广泛流行、影响很大的教育理论。

它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Piaget)的认知心理学为基础。

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

“二战”后,皮亚杰的心理学理论开始广泛传入美国,开始受到美国人的重视,从20世纪60年代起,布鲁纳把皮亚杰关于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的理论应用到教学和课程改革上,创立了“结构主义教育”理论。

20世纪70年代中期,继结构主义之后,后结构主义出现并开始流行,对当代各种思想文化的转变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从文学批评、政治理论、文化研究、到社会学、民族学等各领域,后结构主义的踪影几乎无所不在。

在教育领域,随着结构主义教育的弊端不断凸显,后结构主义在对结构主义进行批判与责难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后解构主义教育理念与后结构主义的基本主张和观点紧密相关,要理解后结构主义教育理念,我们必须首先厘清后结构主义的内涵及其基本观点。

所谓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就是以福柯的话语权力体系和知识系谱学、德里达的解构理论、拉康的后精神分析学以及形形色色的各种变体构成的知识和思想体系。

在和结构主义的关系上: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有直接的时间关系和因果关系,“后”是一个历史时间标记,也是一个理论逻辑标记,后结构主义产生于结构主义之后。

后结构主义是对结构主义的调整、改造和反拨或对结构主义某一方面的发展、扩充和超越。

后结构主义主要有三个基本主张。

一是主张对文本世界的解构。

如在对文本的处理上,不再仅仅关注静态结构,而是着眼于文本的能产性和开放性等。

建构主义: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演变

建构主义: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演变

建构主义: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演变
郑深
【期刊名称】《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00)004
【摘要】20世纪60年代掀起的结构主义思潮以及随后出现的后结构主义思潮对学习理论的演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早期建构主义学习论以结构主义为理论取向,力图解释客观的知识结构如何通过个体与之相互作用而内化为个体的认知结构.现代建构主义则秉承后结构主义"无结构"、"去中心"、"相对性"等原则,提出了一种网络化、非结构性、具有相对性的学习理论,颠覆和发展了以往的学习理论,具有其它学习理论无法匹及的优点,但也带有否定客观性,抛弃反映范畴等缺陷.
【总页数】4页(P20-23)
【作者】郑深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福州,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0-06
【相关文献】
1.建构主义:一种后结构主义学习理论 [J], 赵耸婷
2.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化的批判理论--让·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J], 黄应全
3.建构主义: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的演变 [J], 郑深
4.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异同辨析 [J], 金惠敏
5.人文医学研究中的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 [J], 郭玉宇;夏誉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之异同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之异同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之异同作者:毕文静来源:《文教资料》2012年第03期摘要: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都是二十世纪影响重大的人文思潮,两者彼此联系、互为因果。

本文分析两者的异同,使读者进一步加深对两者的理解。

关键词: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异同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均为二十世纪影响重大的人文变革思潮。

前者试图以“全新科学模式”来推翻并取代传统的“以人为本、注重主观思辨、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人文主义”,以及习以为常的历史阐释方式;后者从前者的根基上逆生而出,利用其提供的基本命题继续推导,对符号、知识、主体性等范畴做了新的阐释,对整个西方形而上学的思想传统提出质疑,主张消解中心。

因而,两者彼此联系、互为因果。

一论及共同之处,首先,两者均为影响深远的人文思潮。

结构主义发端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经由雅各布逊在音位学领域的借用和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改造开始兴起,后又被列维·施特劳斯借鉴应用到人类学领域。

当法国结构主义崛起后,结构主义的应用范围更是从文本、符号研究一路蔓延,囊括了神话仪式、社会心理、商品广告、意识形态,乃至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结构研究。

其所倡导的高度重视事物的整体性和内在组合关系的精神及其对数学逻辑方法的借用,不仅方便人们对世界的宏观认识与微观分析,而且逐渐深入人心,成为人们不得不遵循的思维模式。

后结构主义则从根本上批判了语言学和结构主义理论,论述了知识、真理和现实并非源于实践,而是产生于变化不定的语言结构体系,因而主张对西方思想和现代性的元叙事进行相对化、去神秘化,倡导异质性和多元化,奏响了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序曲。

后结构主义自上世纪七十年代起广泛进入整个人文学科,迄今已经深刻影响和改变了西方学术和思想面貌。

其次,两者都存在着明显缺陷,尤其是在竭力朝各个方向拓展时,就会出现出人意料的戏剧性结果——“成功反而导致失败”。

伊格尔顿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指出,结构主义是二十世纪初期西方经济政治信仰危机和新科学带来的认知危机的产物,力图在思维混乱的时代寻找一个可靠、稳定、安全的“确定物”作为思维的依托。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_一种文化思考_萧俊明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_一种文化思考_萧俊明

从结构主义到后结构主义:一种文化思考萧 俊 明 提 要 结构主义是在现代主义这个广阔的背景下产生的若干思想运动之一,后结构主义则是在后现代主义这个广阔的背景下最早产生的思想运动之一。

后结构主义以其鲜明标志区别于结构主义:消解形而上学传统。

后结构主义的消解策略是以结构主义的二元对立为主要对象和背景来展开的,它所提出的解构对于文化分析和文化批判确实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

关键词 结构主义 后结构主义 解构阅读 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在20世纪掀起的思想波澜已无需赘言,更无需按部就班地作一番导论式的介绍。

因此本文主要以对比的方式来勾勒出它们各自对文化理论和文化研究的影响,其中以凸现后结构主义的文化贡献为主要着眼点。

后结构主义作为一场思想运动,其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

从文学批评、文化研究、政治理论、社会学、民族志、历史学到精神分析等诸多领域,后结构主义的踪影几乎无处不在,至今仍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当然,要对后结构主义进行讨论,首先遇到的一个问题便是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划界问题。

一、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划界 不可否认,后结构主义产生于结构主义,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又是对结构主义的反动。

也许正是由于这一原因,不少学者认为对后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进行划界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①不过,这反倒给了我们一点启示:既然无法对后结构主义与结构主义作出界限分明的划分,那么不如将着眼点落于二者之间的延续性和对立性方面,由此来澄清二者的异同。

这种做法既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争论,又可以使二者各自有一个清晰的轮廓。

结构主义,简要地讲,起始于索绪尔和雅各布森的语言学著作,后经列维-斯特劳斯的发展,成为人类学中的一种文化分析方法论。

到20世纪符号学研究又扩展到文学批评、历史学乃至哲学等领域。

可以说,50年代是一个以结构主义为主导批判话语的年代,它取代了40年代的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思潮的地位。

然而,在50年代中期,某些结构主义话语的实践者,如巴尔特,已经开始去超越结构主义内在的局限性;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出现了新一代的批评家,其中包括M.布朗绍和G.巴塔耶;这些后结构主义批评家深受尼采、海德格尔以及更为自由的思想传统所影响,他们的目标并不仅仅限于拆解结构主义,而是有更远大的目标,只是由于结构主义在当时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他们只能暂且采取一种批判战略。

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

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

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摘要】:在当代西方众多的哲学社会思潮和流派中,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从20世纪中叶开始,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以其独特的思想和方法论,在众多领域掀起了一场影响广泛而持久、改变了人们思维方式的运动。

无论是作为哲学层面上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还是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和范式,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实际上已经对西方的教育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对我国教育研究的影响也开始显现。

但是,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角度,对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之间的关系(如适切性、可行性、特殊性、优越性与局限性等)进行的学理上的分析明显不足。

本文正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思考与探讨,以期丰富和提升我国教育研究方法论的知识体系。

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本研究的缘起、视角以及所采用的方法论。

笔者首先对相关的重要概念(如结构、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教育研究方法论等)进行了界定,然后指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在理清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发展脉络与主要观念的基础上,重点从方法论的视角,对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试图回答:对于教育研究的方法论而言,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可能作出什么样的贡献?本研究采用了历史学、文化社会学与解释学的方法以及思维透析与话语分析的方法来探讨这一问题。

第一章首先从历史的视角对从主体哲学向结构主义的转换历程进行了梳理,然后重点讨论了结构主义的主要观念及其对教育的挑战。

笔者认为,结构主义注重整体、关系和转化的结构观,旗帜鲜明地反对人道主义(主体中心论)、历史主义(历史决定论)、实证主义和经验主义,并试图以“结构”的观念一统人文社会科学。

结构主义的这些观念对于教育有着诸多的挑战和启示。

第二章主要回答了结构主义对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可能贡献问题。

本章首先对结构主义的方法论特征进行了讨论,接下来努力探寻教育研究中结构主义的踪迹,然后以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为例,对结构主义视野下的教育研究进行透视,最后着重讨论了结构主义的方法论和教育研究之间的关系。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作者观之比较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作者观之比较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作者观之比较
彭亮
【期刊名称】《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20)008
【摘要】本篇文章旨在分析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有关作者理论的相似性和差异以及它们各自的局限.与传统的理性主义相比,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中作者的位置有很大下降,但这种下降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框架内各有不同的解释,也有各自不同的局限性.
【总页数】4页(P65-68)
【作者】彭亮
【作者单位】长沙大学,英语教学部,湖南,长沙,41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
【相关文献】
1.女性主义文论与后结构主义之后的作者 [J], 武斌
2.后结构主义视角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 [J], 周娇南
3.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与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的衍生 [J], 肖伟胜
4.罗兰·巴尔特的“作者之死”与后结构主义文本理论的衍生 [J], 肖伟胜
5.后结构主义与禅宗美学的比较 [J], 邓绍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_方法论的视角

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_方法论的视角

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_方法论的视角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方法论的视角引言教育研究是一门涉及到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学科,对于教育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这两种主要的方法论在教育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讨论。

本文将探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对于教育研究的影响以及两者之间的联系,从方法论的角度来分析它们的异同。

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结构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方法论,强调整体和局部之间的关系,关注社会、文化和心理等系统的结构和运作方式。

在教育研究中,结构主义通过分析教育制度、教育政策和课程设计等方面的结构关系,揭示了教育在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比如,结构主义者可以通过研究学校制度和社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探讨教育对于社会阶层的再生产作用,以及社会背景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

结构主义的另一个重要观点是符号系统的研究。

符号系统被视为社会和文化实践的核心,教育研究可以运用符号分析方法来解读教育实践中的符号系统,并揭示符号与权力、身份、意义等方面的关系。

例如,教育研究者可以分析教育语言和教材中的符号,了解它们如何塑造学生的认知和身份认同。

然而,结构主义在教育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限制。

例如,结构主义者往往过于关注结构而忽视了个体的主动性和多样性。

在教育研究中,这意味着结构主义方法可能无法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此外,结构主义方法也可能忽视了教育实践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后结构主义与教育研究后结构主义作为对结构主义的反思和超越,提出了一种关注话语和权力的分析框架。

它强调了文本和话语的多义性和多样性,并认为这些多义性和多样性都受到社会和权力的构造。

在教育研究领域,后结构主义方法被广泛运用于解读教育政策、课程设计和教学实践中的话语和权力关系。

通过分析教材、教师讲话和学生讨论等方面的话语,后结构主义者揭示了教育实践中的权力运作和身份建构过程。

与结构主义相比,后结构主义更关注个体差异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

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

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的区别【提要】: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20世纪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经历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浪潮的冲击。

在西方人文学界,则相继出现三股强大理论变革潮流,它们分别是现象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结构/后结构主义。

有趣的是,这些思潮都萌发于世纪初,蔓延扩散,至今不衰。

【关键词】:结构主义结构主义结构运用社会学1、结构主义的概念结构主义理论是一种社会学方法,其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理解人类思维活动的手段。

最著名的结构主义倡导者是法国人类学家列维-施特劳斯,他是法国只是运动的重要成员之一。

结构主义者认为,所有社会中,因人们的信仰与人们的日常经济相冲突而导致的矛盾,只有通过发明神话才能得以解决。

设计不像那些短暂的媒介宣传,设计能够使神话变为恒久的、坚实的、可触的形式,因此设计可以使神话看来如同现实本身。

结构主义坚持只有通过存在于部分之间的关系才能适当地解释整体和部分。

结构主义方法的本质和首要原则在于,它力图研究联结和结合诸要素的关系的复杂网络,而不是研究一个整体的诸要素。

2、解构主义的概念解构主义理论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由法国哲学家德里达在其《论语法学》一书中确立,之后便作为一种批评类型被理论家们用于对一切研究领域里方法论问题的全面探讨。

一般认为解构主义揭露传统的偏见和自相矛盾,注重详细解读,具有浓厚的哲学兴趣。

而解构方法也是从符号学引申出来的一种分析方法,它所要解构的是社会模式和大众传媒中有关性别,地位的流行套语。

解构主义及解构主义者就是打破现有的单元化的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

解构的概念针对的是理论上的专制,意味着一种对某种结构进行解构以使其骨架显现出来的方式。

解构看重的是差异和重复,而不是对立和矛盾3、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在服装上的应用结构主义服装风格,也可被称为建筑主义或构成主义服装风格,它以人的肢体造型为基础,强调服装造型的立体感、扩张感、比例感与层次感,并具有极强的秩序感,充分反映了西方传统服装的审美理念。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哲学争鸣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哲学争鸣

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哲学争鸣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是20世纪中后期在哲学、文学、社会学及人类学等领域产生的重要思想流派。

这两种思潮在思考语言、文化和社会结构的方式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形成了激烈的争论和对话。

本文将探讨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基本概念、核心思想、重要代表人物及其对当代哲学的影响,试图为读者呈现这一哲学争鸣的全景。

结构主义的基本概念结构主义强调事物内部的关系和结构。

对于结构主义者而言,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组成更大系统的一部分。

正如瑞士语言学家费迪南·德·索绪尔所指出的,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其中每一个符号(如字词)都是通过与相邻符号的关系来获得意义的。

结构主义认为,通过分析这些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化和社会。

语言与意义语言是结构主义研究的核心。

索绪尔提出,语言不是简单的名称与物体之间的直接对应关系,而是建立在差异之上的。

他称之为“差异”的原则,即同一个词语在不同语境下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

同时,这种意义也受到文化背景和社会规范的影响。

因此,理解一种文化或社会,就必须深入其语言系统所隐含的结构。

符号与符号系统结构主义也注重符号及其系统。

在这种观点下,符号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构成某个系统中的一部分。

比如,在一种文化中,某个符号可能有特定含义,但在另一种文化中则可能完全不同。

因此,分析这些符号和符号体系,有助于揭示背后的社会经历和心理特征。

理论发展与影响在法国,知名的人物如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在人类学上发展了结构主义理论。

他认为,文化现象如神话、习俗等可以看作是一种制度,其内部有着特定的结构。

而这种结构又是由人类共同的思维模式所决定。

这种思想影响深远,为后来的文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后结构主义的发展及核心观点后结构主义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反对、批判结构主义的方法论。

在这一潮流下,一些学者开始质疑结构主义所强调的稳定性和固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社会学第一节何谓结构和结构主义一、何谓结构●结构:在直接感受到的经验之下潜藏的各种社会安排所体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模式。

●结构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或者不同过程之间稳定的关系网络。

●只要各构成部分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就会产生有规则、有秩序地构成的结构。

●多种结构(structures)所构成的整体,就是系统(system)。

●一个结构借助关系(relation)来确定,一个系统则借助有关部分之间的沟通(communication)活动来界定。

●结构分析研究系统内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功能(function)分析则研究系统内不同部分之间的沟通活动。

●结构在哪儿?➢无意识的心智之中——弗洛伊德➢物质关系之中——马克思➢神话或者语言的符号关系之中——列维-斯特劳斯,索绪尔。

二、社会结构●可以把被观察的现象当做一个指定类型,如角色、阶级、价值担当、社会性别、社会等,的一系列组成单位来分析;●这些单位之间彼此存在相当明确的关系;●单位间的这些关系结合在一起,使被观察现象具有一种独特的模式,需要把这个模式理解为一个总体;●这样一个关系模式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三、结构主义的基本理念●形式主义●普世主义与相对主义的悖论性结合●去主体中心四、结构观念进入社会学理论思考的路径●建构主义:结构是人类有意无意创造出来的,是人的行动的突生性后果;●方法论意义上的,即观察的范畴:社会结构不一定是实体的,亦不一定是建构主义的,是呈现在社会学家脑海中的一个概念,涵括所有有规律的、持久的关系面相,同时排除了不可预测的关系面相。

柏拉图的ideal,拉德克列夫-布朗的方法,Simmel,G.的形式社会学。

●实在论或本质主义:欧陆传统。

结构是隐藏于外在表象下的决定性因素,支撑它的是日常社会经验与信念等假象,实在隐藏在假象和意识之下,社会学家应该还原这个本质的决定性的力量。

第二节结构主义的理论基础一、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经济基础vs.上层建筑●矛盾论二、涂尔干的结构主义●社会分工背后的结构主义:功能的相互依赖关系●原始分类的结构主义:知识的结构三、弗洛伊德的强制性思维●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于弗赖堡(现捷克,原在奥匈帝国)一个犹太人家庭,在维也纳学医。

提出精神错乱是心理原因而非生理原因。

创造精神分析法。

●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本我:性本能(sex instinct)vs.自我维存本能(instincts of self-preservation)——他人依恋vs.自我依恋——生殖/性爱本能(生本能)vs.攻击性、自毁性/仇恨本能(死本能)。

➢本我vs.自我vs.超我●对内在结构冲突的解读方式:梦、失言、玩笑和生理症状。

四、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弗尔特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年),瑞士语言学家,结构主义语言学派的先驱者和符号学的创始人之一。

●语言(language)与言语(parole):语言是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的语言系统或结构,包括语法、句法和词汇,是使具体语言行为成为可能的总体结构和一般规则;言语是进入实际使用阶段的个人言语行为。

●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

在这个系统里,语言符号联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由具有心理性质的语音形象和概念内容两个部分相联结而成的,语音形象即“能指”,概念内容即“所指”。

五、列维-斯特劳斯的原始思维●人性永恒不变,原始人与现代人无异。

●心智的无意识活动给内容强行规定了形式。

●要对所有制度与风俗做出解释,需要理解潜藏在特定制度与风俗下的无意识结构。

●外婚制与乱伦禁忌关系不是出于心理需求也非出于生理诉求,而是受作为无意识结构的交换原则的决定。

血亲婚姻造成的是内循环,无助于社会的生产,没有交换就没有社会。

●结构的四个特征:➢系统特征。

结构由一定量的元素组成,任何元素的变化都影响到其他元素。

➢元素之间的关系能够转换,能够反复出现在不同领域。

➢元素间的关系是确定的,一个元素发生变化,人们可以预测结构作何反应。

➢结构的存在意味着社会生活的所有元素在原则上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节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一、概况Anthony Giddens(1938-),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前院长,布莱尔政府智囊团成员。

吉登斯试图对过去和同时代的理论进行整合,再建构社会理论。

马克思、韦伯、涂尔干、齐美尔、帕森斯、符号互动理论、沟通行动理论、现象学社会学和常人方法学、心理学,等等,都对吉登斯产生了影响。

吉登斯基于英国传统,从个人主义角度,糅合韦伯的诠释学社会学、符号互动理论和常人方法学,对社会的构成做近建构主义的解释。

吉登斯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结构和行动的关系,思考结构和行动之间的二重性是如何可能的,并以之来分析现实社会的构成,包括风险社会的生成逻辑。

二、结构化理论结构:行动者在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互动语境”中所利用的规则(rules)和资源(resources)。

这些规则和资源即结构在互动中得到再生产。

结构是一系列的中介性规则和资源,但它并不具有具体的时空存在,而是一种“主体不在场”的“虚拟秩序”和表现在社会系统中的“结构性特征”(structural property)或——更为精确地说——“结构化特征”(structuring property),主要以如下三种形式存在:作为“怎样做某件事情”的知识以记忆痕迹的形式存在于社会行动者的意识——主要是实践意识——中,作为由这种知识反复发动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实践而存在,作为这些实践生产所预设的能力而存在(Giddens,1979:64)。

规则:行动者在各种环境下理解和使用的“可归纳而得的程序”,一套或清楚或模糊的行动程式和方法论或技术。

规则(1)经常用于谈话、互动仪式和个人的日常例行性活动中,(2)行动者策略性地理解和掌握,是合格行动者的“库存知识”的一部分,(3)是非正式的,(4)在互动中具有可变性。

如何利用和建构规则,体现了行动者的资格能力。

资源:行动者用来处理事务的工具。

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前者是物质的,后者是组织能力方面的。

掌握和利用资源,产生权力。

行动者能对资源相机地重新组合、动员,为我所用。

规则和资源是中介性的和可转化的,是社会关系的纽带。

结构各种形态社会系统规范性规则(合法性)——特定的权利和义务——裁决配置性资源(控制)——实现目标的手段————权力权威性资源(控制)——实现目标的手段————权力解释性规则(意义)——解释框架和库存知识——沟通在这里,结构是行动者互动时可以使用的东西,而非外在的挤压行动者的“社会事实”。

制度:社会当中跨越时空的互动系统,是在“社会中历经时空而深层次积淀下来的”东西。

在较长时间的确切的地点中,当规则和资源被再生产时,就可以说制度就存在于一个社会中了。

符号秩序:解释性规则占据主导地位,联合其他规则和资源。

政治制度:权威性资源占据主导地位,联合其他资源和规则。

经济制度:配置性资源占据主导地位,联合其他资源和规则。

法律制度:规范性规则占据主导地位,联合其他规则和资源。

结构性原则(structural principles):各个社会或者社会总体在结构上的一般性特征,是实现社会系统整合的基础。

不同的结构性原则的社会,具有不同的形态:部落社会、阶级分化社会(农业社会)、现代民族国家。

系统:结构的制度性聚合的跨越时空边界的再生产。

与结构不同,系统横向地存在于时空之中;系统虽然不是结构,但具有结构即结构性特征,是结构丛(制度是其体现在社会系统中的最具跨越性、最为持久的形式)通过实践在时空中聚合、束集的结果,因此,虽然系统还具有其他的特征,但结构性特征是系统构成的最重要的规定性特征,人类生存其间的世界之所以存在各种各样的社会系统形式,根本原因在于不同行动者在作为总体的结构丛中凸显了某一方面的“结构性原则”的结果(吉登斯,1998a:266)。

三、能动者例行化:本体性安全的获取,本体性焦虑的驱除话语意识-实践意识-无意识行动的反身性监控(reflexive-monitoring of action)反身性自我调控(reflexive self-regulation)四、结构二重性(duality of structure)和双重诠释学(double hermeneutics)“结构二重性”:结构既是社会实践中的行动者的行动结果,又是其中介。

换言之,行动与结构之间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循环的与相互建构的关系,这种循环性是社会得以构成和变化的根本机制,是社会生活基本的、构成性的特点。

理解吉登斯的这个概念的最合适的方式也许是把它比喻为一个个体和社会、行动和结构、社会整合和系统整合相互融合的熔炉,或者是一架这些因素包括意外后果在其中生产和再生产、蒙在“黑箱”中不可洞察的的精巧的孵化器,个体创造历史的理性能力在其中彰显,这种理性能力的有限性在其中昭示,意外后果在其中繁衍,结构和社会系统在其中构成、变迁,地方性的行动情境在其中跨越时空的边界,跨越时空的边界的因素在其中构成地方性行动的情境……“双重诠释学”表征的是社会科学同其研究对象之间的相互阐释和相互建构的关系,即:一方面,“社会学知识的发展依赖于外行能动者的观念;另一方面,在社会科学的元语言中创造出来的术语又重新进入它们最初由之提取出来,并对其进行描述和解释的行动领域中去。

”(Giddens,1990/2000b:15/13)五、意外后果与风险社会“结构二重性始终是社会再生产跨越时空的连续性的主要根基,反过来,它又是行动者身处并构成日常社会活动绵延的反身性监控过程的前提。

不过,人的认知能力始终是有限的。

行为流持续不断地产生出行动者意图之外的后果,这些意外后果又可能以某种反馈的方式,形成行动的未被认识到的条件。

人类的历史是由人的有意图的活动创造的,但它并不是某种合乎意图的筹划;它总是顽固地躲开人们将其置于自觉意识指引之下的努力。

虽说如此,人类还是始终不断地作着这样的尝试。

环境告诉人们,人类是唯一能认识到自己在创造自己的“历史”的动物。

这样的境况既含有威胁,又带着希望。

人类正是面对这种威胁和希望,进行着他们的尝试。

”(吉登斯,1998a:91)这段精彩的文字生动地描述了社会生活中“反身性”的三种维度之间的博弈情形,也充分展现了吉登斯的虽在逻辑上充满悖谬但在实践上却十分迷人的结构化理论的风采:一方面,行动者竭力提升自己的理性能力,试图对自己的行动以及行动情境进行全景式反身性监控,以有效地控制住行动后果,使之能遂人愿;另一方面,结构二重性恰恰又给予了人类理性这种希望,让人参与社会结构的形塑和变革并成为这种变动的根本动力,还偶然性地让人们从“自我实现的预言”中品尝到理性的甜蜜;但是,与此同时,结构二重性又努力遮蔽住自己的真实面孔,保持自身的神秘性,“经常以迂回曲折的方式确定了一些条件和结果”(吉登斯,1998a:444),使理性在其跟前总显得捉襟见肘;在其转化机制中,行动者本以为是万无一失的行动却总会遭遇到始料未及的情境,从而生产出完全意料之外的后果;不仅如此,结构二重性还把这些意外的后果吸纳进其新一轮的循环中,创造出与行动者的初衷愈行愈远的结果和社会情境;更为吊诡的是,即使是行动的反身性监控这种理性化力量亦不可以逃脱结构二重性的魔掌,都无可豁免地被置于结构与行动之间的无尽循环中,成为生产它欲图控制的不确定因素的始作俑者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