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社会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讲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社会学
第一节何谓结构和结构主义
一、何谓结构
●结构:在直接感受到的经验之下潜藏的各种社会安排所体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模式。
●结构可以被视为一个整体的不同部分之间或者不同过程之间稳定的关系网络。
●只要各构成部分共同构成一个整体,就会产生有规则、有秩序地构成的结构。
●多种结构(structures)所构成的整体,就是系统(system)。
●一个结构借助关系(relation)来确定,一个系统则借助有关部分之间的沟通
(communication)活动来界定。
●结构分析研究系统内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功能(function)分析则研究系统内不同部
分之间的沟通活动。
●结构在哪儿?
➢无意识的心智之中——弗洛伊德
➢物质关系之中——马克思
➢神话或者语言的符号关系之中——列维-斯特劳斯,索绪尔。
二、社会结构
●可以把被观察的现象当做一个指定类型,如角色、阶级、价值担当、社会性别、社会等,
的一系列组成单位来分析;
●这些单位之间彼此存在相当明确的关系;
●单位间的这些关系结合在一起,使被观察现象具有一种独特的模式,需要把这个模式理
解为一个总体;
●这样一个关系模式在时间上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三、结构主义的基本理念
●形式主义
●普世主义与相对主义的悖论性结合
●去主体中心
四、结构观念进入社会学理论思考的路径
●建构主义:结构是人类有意无意创造出来的,是人的行动的突生性后果;
●方法论意义上的,即观察的范畴:社会结构不一定是实体的,亦不一定是建构主义的,
是呈现在社会学家脑海中的一个概念,涵括所有有规律的、持久的关系面相,同时排除了不可预测的关系面相。柏拉图的ideal,拉德克列夫-布朗的方法,Simmel,G.的形式社会学。
●实在论或本质主义:欧陆传统。结构是隐藏于外在表象下的决定性因素,支撑它的是日
常社会经验与信念等假象,实在隐藏在假象和意识之下,社会学家应该还原这个本质的决定性的力量。
第二节结构主义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
●经济基础vs.上层建筑
●矛盾论
二、涂尔干的结构主义
●社会分工背后的结构主义:功能的相互依赖关系
●原始分类的结构主义:知识的结构
三、弗洛伊德的强制性思维
●Sigmund Freud(1856-1939):出生于弗赖堡(现捷克,原在奥匈帝国)一个犹太人家
庭,在维也纳学医。提出精神错乱是心理原因而非生理原因。创造精神分析法。
●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
➢本我:性本能(sex instinct)vs.自我维存本能(instincts of self-preservation)——他人依恋vs.自我依恋——生殖/性爱本能(生本能)vs.攻击性、自毁性/仇
恨本能(死本能)。
➢本我vs.自我vs.超我
●对内在结构冲突的解读方式:梦、失言、玩笑和生理症状。
四、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
●弗尔特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年),瑞士语言学家,结构
主义语言学派的先驱者和符号学的创始人之一。
●语言(language)与言语(parole):语言是从一代人传到另一代人的语言系统或结构,
包括语法、句法和词汇,是使具体语言行为成为可能的总体结构和一般规则;言语是进入实际使用阶段的个人言语行为。
●能指(signifier)与所指(signified):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在这个系
统里,语言符号联结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由具有心理性质的语音形象和概念内容两个部分相联结而成的,语音形象即“能指”,概念内容即“所指”。
五、列维-斯特劳斯的原始思维
●人性永恒不变,原始人与现代人无异。
●心智的无意识活动给内容强行规定了形式。
●要对所有制度与风俗做出解释,需要理解潜藏在特定制度与风俗下的无意识结构。
●外婚制与乱伦禁忌关系不是出于心理需求也非出于生理诉求,而是受作为无意识结构的
交换原则的决定。血亲婚姻造成的是内循环,无助于社会的生产,没有交换就没有社会。
●结构的四个特征:
➢系统特征。结构由一定量的元素组成,任何元素的变化都影响到其他元素。
➢元素之间的关系能够转换,能够反复出现在不同领域。
➢元素间的关系是确定的,一个元素发生变化,人们可以预测结构作何反应。
➢结构的存在意味着社会生活的所有元素在原则上是可以理解的。
第三节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
一、概况
Anthony Giddens(1938-),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前院长,布莱尔政府智囊团成员。
吉登斯试图对过去和同时代的理论进行整合,再建构社会理论。马克思、韦伯、涂尔
干、齐美尔、帕森斯、符号互动理论、沟通行动理论、现象学社会学和常人方法学、心理学,等等,都对吉登斯产生了影响。
吉登斯基于英国传统,从个人主义角度,糅合韦伯的诠释学社会学、符号互动理论和常人方法学,对社会的构成做近建构主义的解释。
吉登斯关注的核心问题是结构和行动的关系,思考结构和行动之间的二重性是如何可能的,并以之来分析现实社会的构成,包括风险社会的生成逻辑。
二、结构化理论
结构:行动者在跨越“时间”和“空间”的“互动语境”中所利用的规则(rules)和资源(resources)。这些规则和资源即结构在互动中得到再生产。
结构是一系列的中介性规则和资源,但它并不具有具体的时空存在,而是一种“主体不在场”的“虚拟秩序”和表现在社会系统中的“结构性特征”(structural property)或——更为精确地说——“结构化特征”(structuring property),主要以如下三种形式存在:作为“怎样做某件事情”的知识以记忆痕迹的形式存在于社会行动者的意识——主要是实践意识——中,作为由这种知识反复发动而组织起来的社会实践而存在,作为这些实践生产所预设的能力而存在(Giddens,1979:64)。
规则:行动者在各种环境下理解和使用的“可归纳而得的程序”,一套或清楚或模糊的行动程式和方法论或技术。规则(1)经常用于谈话、互动仪式和个人的日常例行性活动中,(2)行动者策略性地理解和掌握,是合格行动者的“库存知识”的一部分,(3)是非正式的,(4)在互动中具有可变性。如何利用和建构规则,体现了行动者的资格能力。
资源:行动者用来处理事务的工具。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前者是物质的,后者是组织能力方面的。掌握和利用资源,产生权力。行动者能对资源相机地重新组合、动员,为我所用。
规则和资源是中介性的和可转化的,是社会关系的纽带。
结构各种形态社会系统
规范性规则(合法性)——特定的权利和义务——裁决
配置性资源(控制)——实现目标的手段————权力
权威性资源(控制)——实现目标的手段————权力
解释性规则(意义)——解释框架和库存知识——沟通
在这里,结构是行动者互动时可以使用的东西,而非外在的挤压行动者的“社会事实”。
制度:社会当中跨越时空的互动系统,是在“社会中历经时空而深层次积淀下来的”东西。在较长时间的确切的地点中,当规则和资源被再生产时,就可以说制度就存在于一个社会中了。
符号秩序:解释性规则占据主导地位,联合其他规则和资源。
政治制度:权威性资源占据主导地位,联合其他资源和规则。
经济制度:配置性资源占据主导地位,联合其他资源和规则。
法律制度:规范性规则占据主导地位,联合其他规则和资源。
结构性原则(structural principles):各个社会或者社会总体在结构上的一般性特征,是实现社会系统整合的基础。不同的结构性原则的社会,具有不同的形态:部落社会、阶级分化社会(农业社会)、现代民族国家。
系统:结构的制度性聚合的跨越时空边界的再生产。与结构不同,系统横向地存在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