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道路
农村田间道路管理制度最新
农村田间道路管理制度最新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农村田间道路的建设和管理对于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农村田间道路的管理制度也日益完善。
一、农村田间道路的重要性农村田间道路是农民日常出行和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农村的发展至关重要。
良好的田间道路可以方便农民的交通,提高农产品的运输效率,促进农村产业发展,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而且,农村田间道路对于农业机械作业、农产品运输、农民进城务工等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因此,加强农村田间道路建设和管理,提高农村交通的整体水平是十分必要的。
二、农村田间道路管理的现状目前,我国农村田间道路管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农村田间道路建设相对滞后,道路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地方农村田间道路依然是破旧不堪。
其次,农村田间道路缺乏标准化管理,一些地方管理混乱、制度不完善,导致一些交通管理难题。
再者,一些地方农村田间道路管理责任不明确,存在责任、资金等方面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国农村田间道路管理还需进一步完善,为农村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好的交通保障。
三、农村田间道路管理制度的构建1、建立健全农村田间道路管理机构农村田间道路管理机构是农村田间道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是加强农村田间道路管理的关键。
要加强农村田间道路的专业化管理,可以在县乡村级建立专门的道路管理部门,加强管理机构与农村基层政府的联系,进行统一管理。
2、建立健全农村田间道路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农村田间道路管理制度是保障农村田间道路畅通的重要保障。
制定相关管理规定,加强农村田间道路管理的法制化建设,对农村田间道路的建设、维护进行规范,同时建立农村田间道路的使用和管理办法,加强管理权利的明确。
3、加强农村田间道路建设管理农村田间道路的建设是农村田间道路管理的重中之重,需要全面加强对农村田间道路的管理。
加强对农村田间道路的规划设计和施工质量的监管,确保农村田间道路的质量,加强对农村田间道路建设资金的管理,保障农村田间道路的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
田间道路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田间道路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村交通条件,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本方案针对某地区田间道路进行施工设计。
二、施工目标1. 完成田间道路建设,满足农业生产和农民出行需求。
2. 提高田间道路的通行能力,确保道路安全、舒适、便捷。
3.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三、施工范围本施工方案针对某地区田间道路进行施工,道路全长约10公里,包括路基、路面、排水、照明等工程。
四、施工设计1. 路基设计(1)路基宽度:根据实际情况,路基宽度定为4.5米。
(2)路基高度:路基高度根据地形地貌、排水要求等因素确定,平均高度为0.5米。
(3)路基材料:采用级配碎石作为路基填料,确保路基稳定性。
2. 路面设计(1)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厚度为15厘米。
(2)路面材料: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
3. 排水设计(1)路面排水:采用边沟、排水沟、检查井等设施,确保路面排水顺畅。
(2)路基排水:路基两侧设置排水沟,将路基积水排至路面。
4. 照明设计(1)照明方式:采用太阳能路灯,节能环保。
(2)路灯间距:根据道路长度和实际需求,确定路灯间距为50米。
五、施工进度安排1. 施工准备阶段(1个月):完成施工图纸设计、招投标、合同签订、施工队伍组建等工作。
2. 路基施工阶段(3个月):完成路基平整、填筑、压实等工作。
3. 路面施工阶段(2个月):完成路面基层、沥青混凝土摊铺、路面标线等工作。
4. 排水、照明施工阶段(1个月):完成排水沟、检查井、太阳能路灯安装等工作。
5. 工程验收阶段(1个月):完成工程验收、资料整理、竣工备案等工作。
六、施工组织与管理1. 施工组织机构成立项目指挥部,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协调、指挥工作。
下设工程技术部、质量安全部、物资保障部、财务部等部门。
2. 施工质量管理(1)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农村维修田间道路方案
农村维修田间道路方案一、背景介绍田间道路是农村地区农民通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由于长期使用以及气候变化等原因,田间道路往往存在破损、坑洼不平等问题,给农民的日常出行带来很大不便。
为了提高农民的交通便利性和农业生产的效率,有必要对田间道路进行维修。
二、维修田间道路方案1. 路面清理对田间道路进行彻底的清理工作。
清理过程中,应清除道路上的杂草、杂物及其他垃圾,确保道路表面干净整洁。
2. 路面修补对于出现坑洼、破损等问题的道路,需要进行修补工作。
修补时可以选择使用环保型的路面修补材料,如砂石混凝土、沥青等,以确保修补后的道路坚固耐用,能够承受农用车辆的行驶。
3. 边坡加固田间道路经常会存在边坡塌方等问题,为了确保道路的安全性,需要对边坡进行加固。
加固方式可以采用石头、混凝土等材料,将边坡加固固定,避免土方滑坡,确保道路的畅通。
4. 排水设施建设为了防止田间道路在雨季或雨水较多时积水,需要建设排水设施。
可以在道路两侧挖设排水沟,将雨水及时排除,保持道路的干燥。
5. 标线划设对于宽度较大的田间道路,为了提高行车安全性,可以在道路两侧划设标线,明确车辆行驶的范围,避免发生交通事故。
6. 道路照明为了方便农民夜间出行,可以在田间道路两侧设置适当的路灯,提供照明。
这不仅可以增加道路的安全性,还可以方便农民的夜间作业。
7. 定期维护维修田间道路不仅仅是一次性的工作,还需要定期进行维护。
定期巡查道路是否出现破损、坑洼等问题,并及时进行修补,确保道路的质量和通行的便利性。
三、维修田间道路的意义1. 提高农民的交通便利性:维修田间道路可以修复坑洼和破损,提高道路的平整度和通行性,方便农民的日常出行。
2.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良好的田间道路可以保证农业机械的正常运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修田间道路可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进入农村地区,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4. 提升农村形象:良好的田间道路可以提升农村的形象,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提升农村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基本农田田间道路标准
基本农田田间道路标准
农田田间道路最低宽度为4.5米。
农村道路是指任符合《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在农村范围内,用于村、田间交通运输,并在国家公路网络体系之外,以服务于农村农业生产为主要用途的道路(含机耕道)。
城镇、村庄内部公用道路(含立交桥)及行道树的用地,不属于农村道路。
标准同时对路基、路面宽度作出要求:乡道采用双车道,路基宽度不小于6.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5.5米、路肩宽度不小于0.5米;村道路基宽度不小于5.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4.5米、硬(土)路肩宽度不小于0.5米。
对于特殊地区,如三州及盆周山区、地形地质复杂及交通流量小的路段,乡道和村道可按单车道设计,路基宽度不小于4.5米,路面宽度不小于3.5米,错车道数量每公里不少于3处。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田间路(机耕路)的路面宽度宜为3m~6m,生产路的路面宽度不宜超过3m。
在大型机械化作业区,田间路(机耕路)的路面宽度可适当放宽。
因此3.5米的田间道是符合国家标准的。
田间路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田间道路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建设与改善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对某地区田间道路进行施工,以提升田间交通运输条件,满足农业生产需求。
二、项目概况1. 项目名称:某地区田间道路施工项目2. 项目地点:某地区3. 项目规模:全长XX公里,路面宽度XX米4. 项目内容:路基、路面、排水、交通设施等5. 项目投资:XX万元6. 施工周期:XX个月三、施工组织1. 施工单位:某公路工程有限责任公司2. 施工项目经理:XXX3. 施工团队: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等组成4. 施工设备: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摊铺机、沥青搅拌设备等四、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熟悉施工图纸,了解设计意图,确保施工质量。
(2)施工材料:采购符合国家标准的施工材料,确保材料质量。
(3)施工设备:检查施工设备,确保设备完好,符合施工要求。
(4)施工人员:组织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安全意识。
(5)施工场地:平整施工场地,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 施工工艺(1)路基施工1)测量放样: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确保路基位置准确。
2)挖方:采用挖掘机进行挖方,挖至设计标高。
3)填方:采用装载机将填料运至路基,分层压实。
4)碾压: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确保路基密实。
(2)路面施工1)基层施工:采用沥青混凝土基层,按设计厚度铺设,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
2)面层施工: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按设计厚度铺设,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
3)接缝处理:采用热接缝或冷接缝处理,确保路面平整。
(3)排水施工1)设置排水沟:在路基两侧设置排水沟,排除路面及路基积水。
2)设置涵洞: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涵洞,确保排水畅通。
3)设置急流槽:在陡坡路段设置急流槽,防止路面冲刷。
(4)交通设施施工1)设置标志牌:在路口、弯道等危险路段设置标志牌,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
田间道路改造实施方案
田间道路改造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田间道路是连接农田和农户的重要交通工具,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然而,由于长期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许多田间道路存在着质量不高、易损坏、不便利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发展。
因此,有必要对田间道路进行改造,以提高其质量和便利性。
二、改造目标。
1. 提高田间道路的承载能力,使其能够适应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需要;2. 保障农民出行安全,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3. 优化田间道路布局,提高通行效率,减少运输成本;4. 提升农田景观,改善农村环境。
三、改造内容。
1. 道路表面硬化。
采用水泥、沥青等材料对田间道路进行硬化处理,增加道路的承载能力,减少因雨雪天气造成的泥泞和积水现象,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2. 道路宽度调整。
根据实际情况,对田间道路的宽度进行调整,以适应农业机械化生产的需要,保证农用车辆的通行。
3. 安全设施设置。
在田间道路的拐弯处、坡道处等易发生交通事故的地方设置标志牌、护栏等安全设施,提醒驾驶员注意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4. 道路照明改造。
在必要的路段设置路灯,延长道路的使用时间,提高夜间通行的安全性。
5. 环境美化。
在道路两侧种植绿化植物,美化农田景观,改善农村环境。
四、实施步骤。
1. 调查评估。
对田间道路进行全面调查评估,确定改造的重点和难点。
2. 制定方案。
根据调查评估结果,制定具体的改造方案,明确改造的内容、范围和时间节点。
3. 筹备材料。
准备改造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确保改造工作的顺利进行。
4. 开展改造工作。
按照制定的方案,组织施工队伍进行田间道路的改造工作,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5. 完善配套设施。
在改造完成后,对道路的配套设施进行完善,如设置标志牌、路灯等。
六、改造效果。
经过田间道路改造,道路硬化、宽度调整、安全设施设置、照明改造等措施的实施,将大大提高田间道路的质量和便利性,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改善。
田间道路设计规范
田间道路设计规范田间道路设计规范田间道路是农田内部的交通路网,不仅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农村发展的重要标志。
合理、科学地设计田间道路,对农田生产的效益提高和农村综合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是田间道路设计的规范,供设计者参考。
一、道路宽度田间道路应根据不同类型的农业机械和运输车辆的需求,合理确定道路宽度。
常见的道路宽度有3米、4米、5米等。
道路宽度一般应满足机械操作空间和安全通行的要求,同时需要考虑到田间作业的布局和土地利用效益。
二、路面材料田间道路的路面材料应选择耐久性好、承载能力强、施工成本低的材料。
常见的路面材料有混凝土、水泥砂浆、碎石等。
在选择路面材料时,需要考虑到当地地质条件、气候环境和农田的实际情况。
三、路面坡度田间道路的坡度应考虑到下坡道和上坡道的安全和通行性。
通常情况下,下坡道的坡度控制在5%至10%之间,上坡道的坡度控制在10%至15%之间。
坡度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车辆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四、沟槽和排水系统田间道路的沟槽和排水系统是保证道路畅通和道路使用寿命的重要设施。
在设计田间道路时,需要合理设置排水沟和雨水口,以便及时排除道路上的积水,防止道路损坏和车辆滑动。
五、标志和标线田间道路的标志和标线是确保道路通行安全和有序的重要措施。
在设计田间道路时,应标明道路的路名和里程,并设置交通标志、标线和警示标志,以便驾驶员及时了解道路状况和行驶方向。
六、适应性和可持续性田间道路的设计应与当地农业生产的需要相适应,同时考虑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未来的农村现代化建设。
道路设计需要考虑到农田的经营需求、农机化水平和环境保护的要求,注重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利用。
七、安全性和环保性田间道路的设计应注重安全和环保,确保道路使用过程中不会对人身安全和环境造成危害。
设计者应规划安全设施,保证道路旁边的农田和林地的安全。
同时,应考虑到道路的噪音和尾气污染对周边农村居民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以上是田间道路设计规范的主要内容,设计者在设计田间道路时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田间道路
4.1田间道路等级的划分
1田间道路分为四个等级
田间道路根据服务面积与功能的不同,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1)干道
是乡镇与村庄联系的道路,以通行汽车为主,是整个项目区道路网的骨干,联系着农村居民点和各乡镇,承担着项目区的主要客货运输。
(2)支道
一般指村庄与村庄之间联系的道路,是村庄对外联系的通道,承担着运进农业生产资料、运出农产品的重任。
岩石类型
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
代表性岩石
硬质岩石
≥60
1、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等岩浆岩类;
2、硅质、铁质胶结的砾岩及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等沉积岩类;
3、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板岩、片岩等变质岩类
中硬岩石
30~60
软质岩石
5~30
1、凝灰岩等喷出岩类;
2、泥砾岩、泥质砂岩、泥质页岩、泥岩等沉积岩类;
4.6路面
1、路面设计标准轴载为双轮组单轴100kN。
2、干道和支道路面面层一般可选用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沥青贯入、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砂石路面。
田间道和生产路可采用砂石路面、泥结碎石、素土路面等。
3、路面结构层所选材料应满足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同时路面垫层材料宜采用水稳性好的粗粒或各种稳定类粒料。
(2)干道和支道的最小坡长为60m,当纵坡为9%时最大坡长300m。田间道和生产路的最小(大)坡长没有相应的要求。
5、竖曲线
田间道路中干道和支道竖曲线最小长度为20m。
4.4路基
1、一般规定
(1)路基路面应根据道路功能、等级,结合沿线地形、地质及路用材料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路面面层应满足平整和抗滑的要求。
田间道路设计主要技术参数平面设计
田间道路设计主要技术参数平面设计田间道路设计是指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合理规划和设计田间道路的布局、线型、宽度等技术参数,以提高农田的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益。
平面设计是田间道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道路的舒适性、通行效率和农业机械的作业效率。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来介绍田间道路平面设计的主要技术参数。
一、布局设计田间道路的布局应根据农田的实际分布情况和农业机械的作业需求来确定。
一般来说,田间道路的布局应遵循以下原则:1.与农田的分布相适应:道路应沿着农田的主要轴线布置,使各个农田之间的道路尽量短,减少运输距离。
2.与地形地貌相协调:道路的布局应考虑地形地貌的起伏和坡度,在坡度较大的地方设置盲弯、加宽弯道和减速带,以确保安全通行。
3.与农作物种植相适应:道路的布局应避免穿越农作物的生长区域,以免对农作物造成破坏。
二、线型设计田间道路的线型设计主要包括道路的走向、曲线半径和超高等参数的确定。
线型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道路的舒适性和通行效率。
1.道路走向:道路的走向应尽量沿着地势较平缓的方向布置,避免过多的起伏和弯曲,以减少驾驶员的疲劳和车辆的磨损。
2.曲线半径:道路的曲线半径应根据车辆的转弯半径和行驶速度来确定,以确保车辆能够平稳地转弯和行驶。
3.超高:道路的超高是指道路中心线高于路肩或边沟底部的高度。
超高的设计应根据道路的设计速度和车辆的超高要求来确定,以确保车辆能够顺利通行。
三、宽度设计田间道路的宽度设计主要包括道路的车行道宽度、路肩宽度和边沟宽度等参数的确定。
宽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确保道路的通行效率和安全性。
1.车行道宽度:车行道宽度应根据不同的车辆类型和车辆交通量来确定,以确保车辆能够正常通行和超车。
2.路肩宽度:路肩宽度应根据道路的设计速度和车辆的超车需求来确定,以确保车辆能够安全停靠和超车。
3.边沟宽度:边沟宽度应根据道路的设计排水能力和污水排放要求来确定,以确保道路能够有效排水和保持干燥。
田间道路安全应急预案范文
一、预案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田间道路的使用日益频繁,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田间道路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的1. 建立健全田间道路安全管理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 保障田间道路安全畅通,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
3. 快速、有效地应对田间道路安全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本地区所有田间道路的安全管理,包括农村道路、农田水利设施、农业园区道路等。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田间道路安全应急指挥部,负责指挥、协调、调度应急工作。
2.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3. 各级政府、农业农村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公安部门等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共同参与应急管理工作。
五、应急响应1. 预警响应(1)根据气象、交通等部门发布的预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范工作。
(2)加强对田间道路的巡查,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整改。
2. 应急响应(1)发生田间道路交通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公安部门负责现场交通管制,维护现场秩序。
(3)医疗机构及时派出救护车,对伤员进行救治。
(4)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事故现场的道路清障和交通疏导。
(5)农业农村部门负责事故农田的修复和农业生产恢复。
六、应急处置措施1. 现场处置(1)对事故现场进行初步勘察,了解事故原因。
(2)对伤员进行紧急救治,确保生命安全。
(3)对事故车辆、设备进行拖移,恢复交通。
2. 后续处置(1)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查明责任。
(2)对事故现场进行清理,恢复原状。
(3)对事故车辆、设备进行修复,确保农业生产正常进行。
七、应急保障1. 资金保障:设立田间道路安全应急专项资金,用于应急物资采购、事故赔偿等。
2. 物资保障: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急救药品、防护用品、救援设备等。
3. 人员保障:加强应急队伍建设,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八、预案实施与培训1. 定期组织田间道路安全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田间道路整改方案
田间道路整改方案田间道路整改,说到底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民出行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那么,就让我以意识流的方式,为大家呈现一篇田间道路整改方案。
一、项目背景我国农村道路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有很大一部分田间道路存在路况差、通行能力低、安全隐患多等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农民的生活质量。
为此,本项目旨在对现有田间道路进行整改,提高道路通行条件,为农业发展和农民出行提供便利。
二、整改目标1.提高田间道路通行能力,确保农产品运输畅通无阻。
2.改善农民出行条件,降低出行成本。
3.提升道路安全隐患,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4.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三、整改措施1.调查摸底:对现有田间道路进行全面调查,了解路况、通行能力、安全隐患等情况,为整改提供基础数据。
2.设计方案:根据调查结果,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内容、整改标准、整改期限等。
3.资金筹措:积极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同时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整改,确保资金充足。
4.施工管理: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整改工程顺利进行。
5.监督检查:设立整改项目监督小组,对整改过程进行全程监督,确保整改效果。
6.后期养护:整改完成后,加强道路养护,确保道路长期稳定运行。
四、整改重点1.路面整治:针对路况较差的路段,进行路面修补、铺设沥青等整改措施。
2.桥梁改造:对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进行加固、改造,提高桥梁承载能力。
3.道路绿化:在道路两侧种植绿化树木,改善道路环境。
4.交通设施:完善道路标志、标线等交通设施,提高道路通行安全性。
五、整改效果预期1.田间道路通行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农产品运输更加便捷。
2.农民出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出行成本降低。
3.道路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消除,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得到保障。
4.农村经济发展得到推动,乡村振兴步伐加快。
时光荏苒,十年过去了,我从一个对田间道路整改一无所知的小白,成长为了一位有经验的方案写作大师。
我希望,通过这篇整改方案,能够为农村道路建设贡献一份力量,让农民朋友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田间道路设计规范
田间道路设计规范田间道路设计规范是指在农田中设计和建设的道路的规范化要求。
田间道路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它不仅是连接农田的交通道路,还承担着排水、农机运输和物资运输等多种功能。
因此,合理、科学地设计田间道路对提高农田的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的发展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道路宽度、弯道半径、路基高度、路面材料和排水设计等方面,对田间道路设计规范进行详细阐述。
1. 道路宽度田间道路的宽度应根据农机的通行需要进行科学确定。
一般来说,主干道的宽度应在4米以上,侧支道的宽度应在3米以上。
此外,在考虑农机通行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到安全通行和应急车辆的需要,确保道路宽度合理。
2. 弯道半径田间道路的弯道半径是影响机具转弯通行的重要指标。
通常情况下,小型农机的弯道半径应在4-5米之间,中型农机应在6-8米之间,大型农机应在8-10米之间。
需要注意的是,道路设计中应考虑到不同农机的通行需求,避免因弯道半径过小而导致农机无法通行或者转弯困难。
3. 路基高度田间道路的路基高度是确保道路排水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田间道路的路基高度应高于田地表面,以保证排水通畅。
此外,还应根据道路的设计要求和土地条件,合理选取路基材料,确保路基的坚固和稳定。
4. 路面材料田间道路的路面材料应具备耐磨、耐压、防滑和排水等性能。
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碎石或混凝土作为路面材料,确保道路的平整和耐久。
对于某些特殊地域或者需要考虑农机对田地的损害情况,还可以使用草皮或者压土作为路面材料,以减少轮胎对土地的压迫。
5. 排水设计田间道路的排水设计是确保道路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保证。
在道路设计中,应考虑到农地的地势和土地的排水状况,合理设置排水沟和排水管道,确保道路排水畅通,避免因积水导致道路损坏或农机无法正常通行。
综上所述,田间道路设计规范是为了确保农田的利用效率和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在设计和建设田间道路时,需要考虑到道路宽度、弯道半径、路基高度、路面材料和排水设计等因素,以确保道路的安全性、通行性和稳定性。
田间道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田间道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一、前言田间道路在农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连接着农田,方便了农民的日常作业活动,同时也有利于机械化种植以及农产品运输。
因此,做好田间道路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就田间道路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田间道路施工准备工作在正式开展田间道路施工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对道路施工的具体位置进行勘测,并确定施工方案;其次要准备好必要的施工机械和设备,确保施工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要组织施工人员,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并分工合作。
三、田间道路施工工艺流程1. 清理路基在进行田间道路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道路沿线的草丛、杂物等进行清理,确保施工区域的整洁。
2. 土石方开挖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机械设备对道路路基进行开挖,设计合理的路基宽度和深度,确保道路的承载能力和抗压性。
3. 路基夯实对开挖后的路基进行夯实处理,使用夯实机对路基进行均匀夯实,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 铺设路面选择适当的路面材料进行铺设,保证路面的平整度和防滑性,同时进行路面的养护和维护,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四、田间道路施工质量控制在田间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道路建设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对于每个施工环节应该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质量。
五、田间道路施工后期管理田间道路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道路的验收和交付工作,并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保持道路的通畅和良好状态。
同时要做好相关档案的整理和归档工作,为今后道路维护和改造提供依据。
结语田间道路工程的施工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只有经过科学规划和精心施工,才能确保道路质量和使用效益。
本文所述只是基本的施工流程,实际施工中还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
希望通过田间道路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的实施,能够为农田道路的改善和提升贡献力量。
田间道路专项施工方案
田间道路专项施工方案一、前言田间道路在农村地区起着重要的交通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道路会出现坑洼、裂缝等问题,为了保障农民的出行安全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必要对田间道路进行专项施工。
二、现状分析1.目前田间道路存在的问题:–了解到田间道路存在坑洼、裂缝、泥泞等情况,不利于交通顺畅和农产品运输。
–部分田间道路未进行过专项维护和加固,已经出现严重损坏,有安全隐患。
三、施工方案为了解决田间道路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专项施工方案: 1. 道路勘测:对需要施工的道路进行详细勘测,确定道路长度、宽度、所处地形等情况。
2. 清理道路:清除道路上的杂草、杂物,保持道路干净整洁。
3. 补平道路:对坑洼、凹陷处进行填平,确保道路平整。
4. 加固道路:对裂缝处进行修补,对需要加固的路段进行水泥浇筑或砾石铺设。
5. 铺设排水系统:在需要的路段设置排水沟,确保道路在雨天能够畅通排水,减少泥泞情况。
6. 安装路标:在道路重要路口或岔路口设置路标,指示行车方向,提高道路使用的安全性。
7. 定期检查:完成施工后,定期对道路进行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维护。
四、施工效果预期经过田间道路的专项施工,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 1. 提高道路平整度,减少行车的颠簸和损耗,延长道路使用寿命。
2. 保障农民出行和农产品运输安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 改善道路环境,美化农村乡村风景,增强农民的生活幸福感。
五、总结田间道路的专项施工对于农村地区的交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科学规划、精细施工,可以有效解决道路存在的问题,提高道路使用效率,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根据本方案提出的建议,为田间道路的专项施工提供必要支持和保障。
田间道路工程整改方案
田间道路工程整改方案一、前言田间道路工程是指连接农田与农田、田地与公路之间的道路工程。
它不仅是农民进出田间劳作的通道,也直接关系到农产品的运输、市场流通和农村经济发展。
目前我国农村的田间道路整体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着路面破损、桥梁坍塌、排水不畅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
因此,加强田间道路工程建设和整改,是当前农村发展的迫切需求。
二、问题分析1.路面破损由于长期疏于维护和管理,部分田间道路路面出现了裂痕、坑洼、路基下沉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出行和农产品的运输通道。
2.桥梁坍塌田间道路中的桥梁多数为简易土木桥,由于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工程质量问题,部分桥梁已经出现了坍塌现象,严重影响了周边农田的通行。
3.排水不畅部分田间道路的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导致了路面积水严重,影响了农民的正常出行和农田的灌溉。
三、整改方案为了解决田间道路工程存在的问题,提高农田与公路交通连接的质量和效益,我们提出以下整改方案: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田间道路的基础硬化程度。
具体包括:加固路面、修建路基、更新桥梁等措施,以保证田间道路安全畅通。
2.完善排水系统完善田间道路的排水系统,确保雨水及时排除,避免路面积水。
同时,农田的排水系统也需要进行整治,确保农田灌溉的正常进行,提高农田的产出。
3.加强管理加强对田间道路工程的管理,对路面的日常维护和保养进行及时的跟踪和督促,保障田间道路的长期稳定使用。
四、实施步骤1.立项首先,需要明确整改的目标与任务,进行项目立项,确定整改的范围和具体需求。
2.规划在立项的基础上,进行整改规划,确定整改的具体方案、方法和时间安排,同时对整改的目标进行量化。
3.征地拆迁对于需要征地拆迁的项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征地拆迁,提供合理的补偿政策和安置方案,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
4.实施按照整改规划,进行实施工程,包括加固路面、修建路基、更新桥梁、完善排水系统等工程。
5.监督与质量检查在整改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工程进度和质量的监督与检查,确保整改工程的顺利进行,并保证工程质量。
田间道路工程设计方案
田间道路工程设计方案引言田间道路的建设对于农业生产至关重要,它不仅连接着田地与田地之间的交通,更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和农民的生活。
合理的田间道路设计可以减少农机的运输成本,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减少农机损耗,改善农民的出行条件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田间道路工程的设计方案进行探讨和研究,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田间道路建设方案。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农村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田间道路建设和改造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目前,我国的田间道路存在着以下问题:部分道路狭窄、路面破损、通行不畅;有的道路在雨季易被淹没,影响农机的正常作业;有的道路路基不牢固,易发生塌方、泥石流等安全隐患。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也给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不便。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农业部门决定对田间道路进行综合改造和建设,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抗风险能力,降低农机的运输成本,增加农产品的产量,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项目地点这里是确定将要进行田间道路工程建设的地点,需要对农田进行具体测量,查明道路长度、宽度、道路走向、土地利用情况等基本信息。
在确定具体地点的同时,要考虑到未来农田的扩建和规划。
三、设计理念田间道路的设计应该以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为核心。
具体来说,设计方案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道路长度和宽度: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道路的长度和宽度,保证农机的正常行驶和作业。
2. 路基设计:采用合理的路基设计,确保道路的平整和稳定,增加道路的承载能力。
3. 路面材料选择:选择适合田间道路的路面材料,考虑到路面的防水和耐磨性能。
4. 排水设计: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避免道路在雨季被淹没。
5. 安全设计:确保道路的安全性,避免塌方、泥石流等安全隐患。
四、工程实施方案在制定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确定具体的工程实施方案。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施工计划: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土方开挖、路基填筑、路面铺设等工程流程和时间安排。
田间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田间道路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本田间道路工程旨在改善农田的交通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便农产品运输和农民出行。
工程地点位于_____,道路总长约_____米,宽度为_____米。
道路结构包括基层、面层等部分,具体施工内容包括土方工程、道路基层施工、路面施工等。
二、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相关技术规范,进行技术交底。
测量放线,确定道路中心线、边线及高程控制点。
2、材料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水泥、砂石料、土等原材料,并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提供合格的检测报告。
3、机械设备准备配备挖掘机、装载机、压路机、搅拌机等施工机械设备,并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对机械设备进行调试和维护,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正常运行。
4、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的障碍物和杂物,保证施工场地平整。
修建临时排水设施,确保施工期间排水畅通。
三、施工流程1、土方工程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进行作业。
对开挖后的基底进行平整和压实,确保基底承载力符合要求。
填方路段应分层填土压实,控制填土厚度和压实度。
2、道路基层施工基层采用_____材料,按照配合比进行搅拌。
将搅拌好的基层材料均匀摊铺在基底上,采用压路机进行压实。
压实后的基层应平整、坚实,无明显轮迹和松散现象。
3、路面施工路面采用_____材料,施工前应先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并洒水湿润。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路面摊铺,控制好摊铺厚度和平整度。
采用压路机对路面进行压实,确保路面压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4、路肩施工路肩采用_____材料,与路面同步施工。
保证路肩的宽度和坡度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平整密实。
四、施工质量控制1、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控制原材料的采购渠道,确保原材料质量合格。
对原材料进行进场检验和复试,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
2、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督和检查,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对关键工序和重要部位进行旁站监理,确保施工质量。
3、质量检测定期对道路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如压实度、平整度、宽度、厚度等。
田间道路工程施工规范
田间道路工程施工规范一、前言田间道路是指连接农田与道路之间的连接工程,在农田道路建设规划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田间道路工程是农田生产活动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对于提高农田生产效率、便利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运输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确保田间道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一套科学的田间道路工程施工规范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对田间道路工程的施工规范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田间道路工程的顺利施工和完美完成。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勘察设计:在进行田间道路工程施工之前,应对道路进行详细勘察和设计。
勘察包括了解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和水文情况等,设计应合理布局、合理选址,确保道路平整、通畅、安全。
2.资源准备:在进行施工之前,应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材料和工具设备,包括砂石、水泥、运输车辆等,确保施工过程中资源供应充足。
3.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避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保护农田和植被的完整性。
4.施工人员安全: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安全防护措施,在施工期间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三、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1.道路基础施工:道路基础是田间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整个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在进行道路基础施工时,应保证基底平整、稳固,填料均匀、密实,确保基础的承载能力和抗压性能。
2.路面铺设:路面是道路使用的表面层,其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在进行路面铺设时,应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进行均匀铺设、整齐切割,确保路面平整、耐磨、防滑。
3.边坡保护:边坡是田间道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道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边坡保护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边坡滑坡和坍塌,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4.排水设施:在田间道路工程中,排水设施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有效排除道路上的积水,保证道路的通畅和安全。
在进行排水设施施工时,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合理设计、布置排水设施,确保排水效果良好。
田间道路标准与要求
田间道路标准与要求
田间道路是连接田间作业区域与主干道路的路径,主要用于农业机械运输、农产品收运等作业。
其标准与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道路宽度:田间道路的宽度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计,通常不应小于3米,以便两车同时通过。
2.道路强度:田间道路须能耐受农业机械的重负荷,因此道路材料应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久性。
3.道路坡度:田间道路的坡度应根据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来设计,避免道路积水及易滑。
4.道路标志:田间道路应设立指示标志,以指导交通,并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5.道路维护:田间道路是长期使用的,需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修复,以确保道路的使用功能和安全性。
6.交通安全:应加强对农机作业时的交通安全管理,并设立警示标志,以保障工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田间道路的标准与要求主要是为了提高其使用效率和交通安全性,以
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开展。
河北农田田间路硬化标准
河北农田田间路硬化标准
河北农田田间道路的硬化标准如下:
1. 田间道路合理布设,有序配套,方便使用,与乡、村道路连接成网。
机耕道路宽度宜为3\~4米,高出田面\~米;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通道,便于耕种和农产品运输;供生产、生活通行的道路应硬化。
2. 平原区耕作路宽度宜为1\~2米,高出田面\~米,硬化率80%以上;丘陵区耕作路宽度宜为\~2米,高出田面\~米,硬化率70%以上;山区耕作路宽度宜为\~米,高出田面\~米,硬化率70%以上。
此外,关于路基和路面的具体标准,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数据。
但可以参考的是,建设标准一般应不低于四级公路技术标准,路基宽度不小于米,路面宽度不小于米。
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时,非重载交通的路面面层厚度不小于18厘米、强度等级不低于C25,基层必须满足强度和平整度的要求。
若采用沥青路面,路面面层厚度不小于4厘米,水泥稳定类基层厚度不小于18厘米。
当采用米路基宽度或米路面宽度时,每300米左右应设置一个错车道。
对于受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限制的路段,在保障行车安全的前提下,经市级交通运输部门批准,可适当降低技术指标。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建设标准请以政府发布的官方文件为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的类别
边坡坡率
粘土、粉质粘土、塑性指数大于3的粉土
1∶1
中密以上的中砂、粗砂、砾砂
1∶1.5
卵石土、碎石土、圆砾土、角砾土
胶结和密实
1∶0.75
中密
1∶1
(2)岩石路堑
岩石路堑边坡形式及坡率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排水措施、施工方法,结合自然稳定边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综合确定。边坡高度不大于30m时,边坡坡率可按表4-4-3确定。
1、田间道路设计中对服务水平没有相应的要求。
2、干道和支道的设计速度为20km/h,田间道和生产路的设计速度不高于20km/h。
3、干道和支道的净高应为4.50m,田间道和生产路净高不超过4.50m。
4、干道和支道及干、支道桥涵的设计荷载按公路-Ⅱ级荷载计算,当干道和支道重型车辆少时,其桥涵设计可采用公路-Ⅱ级车道荷载效应的0.8倍,车辆荷载效应可采用0.7倍。田间道和生产路的设计荷载不超过干道和支道的设计标准。
(2)支道路面宽3~6m,高出地面0.5~0.7m。
3、路肩
干道和支道当设置双车道时土路肩最小宽度为0.25m,田间道和生产路的土路肩不小于0.25m。
4、道路纵坡
(1)干道和支道的最大纵坡为9%,田间道最大纵坡宜采取6~8%。田间道最小纵坡以满足雨雪排除要求为准,一般宜取0.3~0.4%,多雨地区宜取0.4~0.5%。
车道荷载的计算图式如图:
注:计算跨径为:设支座的为相邻两支座中心间的水平距离;不设支座的为上、下部结构相交面中心间的水平距离。
(1)公路-Ⅰ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为qK =10.5kN/m集中荷载标准值PK按以下规定选取:
桥涵计算跨径小于或等于5m时,PK =180kN
桥涵计算跨径等于或大于50m时,PK =360kN
1)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结构具有半刚性的特性,其厚度不小于15cm。
2)各结构层的材料回弹模量宜自上而下递减。
3)沥青面层与固化类路面基层和底基层层间结合应紧密牢固,并应喷撒透层沥青,其用量宜为0.8~1.0kg/m2。
8、水泥混凝土路面对基层的要求
1)土地整理工程中一般选择水泥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基层。混凝土预制块面层应采用水泥稳定粒料基层。
4、在季节性冰冻地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总厚度不应小于表4-6-1规定的最小防冻厚度。
表4-6-1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小防冻厚度(m)
路基干湿类型
路基土质
4.6路面
1、路面设计标准轴载为双轮组单轴100kN。
2、干道和支道路面面层一般可选用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沥青贯入、沥青碎石、沥青表面处治、砂石路面。田间道和生产路可采用砂石路面、泥结碎石、素土路面等。
3、路面结构层所选材料应满足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同时路面垫层材料宜采用水稳性好的粗粒或各种稳定类粒料。
5)浸水路堤应选用渗水性良好的材料填筑。当采用细砂、粉砂作填料时,应考虑震动液化的影响。
6)桥涵台背和挡土墙背应优先选用渗水性良好的填料。在渗水材料缺乏的地区,采用细粒土填筑时,宜用石灰、水泥、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进行处治。
(2)压实度
路堤应分层铺筑,均匀压实,压实度上路堤应大于93%,下路堤应大于90%。
2)排水困难地段,可采取降低地下水位,设置隔离层等措施,使路基处于干燥、中湿状态。
2、地表排水
路基地表排水设施设计中,对于降雨的重现期采用10年。各类地表排水设施的断面尺寸应满足设计排水流量的要求,沟顶应高出沟内设计水面0.2m以上。
路基地表排水设施包括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跌水与急流槽、蒸发池、油水分离池、排水泵站等,应结合地形和天然水系进行布设,并做好进出口的位置选择和处理,防治出现堵塞、溢流、渗漏、淤积、冲刷和冻结等现象。
桥涵计算跨径大于5m小于50m,时PK值采用直线内插求得。
上述计算得到的剪力效应值应乘以1.2的系数。
(2)公路-Ⅱ级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qK和集中荷载标准值PK为公路-Ⅰ级车道荷载的0.75倍。
4.3路线
1一般规定
(1)路线设计应根据道路等级及其功能,正确运用技术指标,保持线形连续、均衡,确保行驶安全、舒适。
(%)
上路堤
0.8~1.5
≤4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23
下路堤
>1.5
≤8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25
表4-4-6中硬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以
下深度(m)
摊铺层厚
(mm)
最大粒径
(mm)
压实干重度
(kN/m3)
孔隙率
(%)
上路堤
0.8~1.5
≤4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22
下路堤
>1.5
≤500
小于层厚2/3
由试验确定
≯24
表4-4-7软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以
下深度(m)
摊铺层厚
(mm)
最大粒径
(mm)
压实干重度
(kN/m3)
孔隙率
(%)
上路堤
0.8~1.5
≤300
小于层厚
由试验确定
≯20
下路堤
>1.5
≤400
小于层厚
由试验确定
≯22
(4)填石路堤可采用与土质路堤相同的路堤断面型式,填石路堤的边坡坡率应根据填石料种类、边坡高度和基底的地质条件确定。易风化岩石与软质岩石用作填料时,应按土质路堤边坡设计。
岩石类型
单轴饱和抗压强度(MPa)
代表性岩石
硬质岩石
≥60
1、花岗岩、闪长岩、玄武岩等岩浆岩类;
2、硅质、铁质胶结的砾岩及砂岩、石灰岩、白云岩等沉积岩类;
3、片麻岩、石英岩、大理岩、板岩、片岩等变质岩类
中硬岩石
30~60
软质岩石
5~30
1、凝灰岩等喷出岩类;
2、泥砾岩、泥质砂岩、泥质页岩、泥岩等沉积岩类;
(2)路基设计应重视排水设施与防护设施的设计,防止水土流失、堵塞河道和诱发路基病害。
(3)路基断面形式应与沿线自然环境相协调,避免因深挖、高填对其造成不良影响。
2、路基设计洪水频率
土地整理工程中道路设计洪水频率视具体情况确定。
3、路基
分填方路基、挖方路基、填石路基。
4、填方路基
(1)填料选择
1)填方路基应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填料最大粒径应小于150mm。
四级公路为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双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2000辆以下。
单车道四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车辆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量400辆以下。
(2)田间道和生产路低于干道和支道的建设标准,因此其建设标准不超过相应国家四级公路的建设标准。
4.2控制要素
(2)干道和支道的最小坡长为60m,当纵坡为9%时最大坡长300m。田间道和生产路的最小(大)坡长没有相应的要求。
5、竖曲线
田间道路中干道和支道竖曲线最小长度为20m。
4.4路基
1、一般规定
(1)路基路面应根据道路功能、等级,结合沿线地形、地质及路用材料等自然条件进行设计,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同时,路面面层应满足平整和抗滑的要求。
(2)道路选线必须由面到带、由带到线,在对地形、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调查与勘查的基础上论证,确定路线方案。
(3)路线线位应考虑同农田与水利建设、城市规划的配合,尽可能避让不可移动文物、自然保护区,保护环境且同当地景观相协调。
2、路面宽度
干道和支道车道宽度为3m,
(1)干道路面宽6~12m,高出地面0.7~1.0m;
3、云母片岩或千枚岩等变质岩类。
(3)不同强度的石料,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填筑层厚和压实控制标准。填石路堤的压实质量标准宜用孔隙率作为控制指标,并符合表4-4-5~4-4-7的要求。
表4-4-5硬质石料压实质量控制标准
分区
路面底面以
下深度(m)
摊铺层厚
(mm)
最大粒径
(mm)
压实干重度
(kN/m3)
孔隙率
边坡岩体类型
风化程度
边坡坡率
H<15m
15m≤H<30m
Ⅰ类
未风化、微风化
1∶0.1~1∶0.3
1∶0.1~1∶0.3
弱风化
1∶0.1~1∶0.4
1∶0.3~1∶0.5
Ⅱ类
未风化、微风化
1∶0.1~1∶0.5
1∶0.3~1∶0.5
弱风化
1∶0.3~1∶0.5
1∶0.5~1∶0.75
Ⅲ类
未风化、微风化
1∶0.3~1∶0.5
弱风化
1∶0.5~1∶0.75
Ⅳ类
弱风化
1∶0.5~1∶1
弱风化
1∶0.75~1∶1
注:1、有可靠的资料和经验时,可不受本表限制;
2、Ⅳ类强化风化包括各类风化程度的极软岩。
(2)填石料的分类
根据石料饱和抗压强度指标,可按表4-4-4将填石料分为硬质岩石、中硬岩石、软质岩石。
表4-4-4岩石分类表
2)基层的宽度应比混凝土面层每侧至少宽出300mm(采用小型机具施工时)或500mm(轨模式行车道面层相同时,基层宽度宜与路基同宽。级配粒料基层的宽度也宜与路基同宽。
3)各类基层厚度和适宜范围见表4-4-9。
表4-4-9各类基层厚度的适宜范围
在路堤基底良好时,填石路堤边坡坡率不宜陡于表4-4-8的规定值。
表4-4-8填石路堤边坡坡率
填石料种类
边坡高度(m)
边坡坡率
全部高度
上部高度
下部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