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五象校区-二星级绿色建筑技术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制依据
1、《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3、《广西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规范》(DBJ45/003-2012)
4、《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12)
5、《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
6、《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
7、《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
8、《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
9、《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10、《民用建筑绿色设计规范》(JGJ/T229-2010)
1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736-2012)
12、《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能效限定值及能源效率等级》(GB 21454-2008)
1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
14、《房间空气调节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12021.3-2010)
场地生态保护
指标要求:场地建设不破坏当地文物、自然水系、湿地、基本农田、森林和其他保护区。
技术措施:本项目建设场地为五象新区那兴路与良玉大道交叉口的西
南边。
现场勘查发现,项目评价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文物古迹和文化遗产地等,同时也没有河流、沟渠等大型地表水体,营运期本项目雨水排入规划楞良渠。
项目所在区域地表植被幕墙已基本被清除,已经完全处于人类开发活动范围内,无原生植被和珍稀野生植物分布,区域生态系统敏感程度较低,无特殊生态敏感区和重要生态敏感区分布。
拟建场地属低山丘陵地貌,建筑开挖较多,在设计阶段将依照原有场地的地形地貌进行,尽量减少土方量,建设场地平整的投资。
场地安全
指标要求:建筑场地选址无洪灾、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建筑场地安全范围内无电磁辐射危害和火、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技术措施: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项目内及附近无全新活动断裂构造带通过。
场地稳定性较好,可以兴建建筑物。
根据现场踏勘和咨询当地相关部门,本项目评价范围内部存在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源地等涉及地下水的环境敏感区。
建设场地周围为城市规划道路,场地内无洪涝危害、泥石流及含氡土壤的威胁,也没有电磁辐射危害和爆、有毒物质等危险源。
光污染和日照
指标要求:不对周围建筑物带来光污染,不影响周围居住建筑的日照要求。
技术措施:本项目居委多层建筑,除中小艺术中心外均未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形式。
经分析,中小学艺术中心面向良玉大道一侧才用到大面积玻璃幕墙设计,通过运用建筑手法对玻璃幕墙一定的分隔,且该部分幕墙玻璃采用可见光反射比不高于0.3的玻璃,则可有效地控制该部分玻璃幕墙反射光对良玉大道及周围建筑物的影响,《玻璃幕墙光学性能》(GB/T 18091-2000)规定要求。
夜景照明合理选择照明光源、灯具和照明方式,注重照射角度遮光措施,避免光污染,符合《城市夜景照明设计规范》(DB45/T 119-2004)的规定。
污染源处理
指标要求:场地内无排放超标的污染源。
技术措施:本项目无产生大量烟尘的污染源,仅在学生食堂设置了就餐区和烹饪区,通过对食堂内厨房油烟进行控制,采取有效的除油烟措施后在排除,不会对场地产生大量的烟、气、尘、声等污染,因此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环境噪声
指标要求:场地环境噪声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的规定。
技术措施:本项目位于南宁市五象新区,室外声环境质量良好。
主要噪声源味道路交通噪声,采用绿化隔离等措施进行降噪。
项目用地位于南宁市五象新区那兴路与良玉大道交叉口的西南边。
根据《声环境
质量标准》(GB3096-2008)、《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南宁市城市声环境功能区划的通知》(南府办[2012]135号)及项目声环境评价范围,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环境噪声2类标准适用区域,声环境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执行。
室外风环境
指标要求:建筑物周围人行区风速低于5m/s。
不影响室外活动的舒适性和建筑通风。
技术措施:本项目建筑主要朝向为南北向,有利于建筑自然通风。
通过项目场地的道路规划、行道树设计和景观设计,较大的绿化覆盖率保证了建筑物周围人行区域风速不超过5m/s,保证室外人行区域的舒适性。
彩虹PHOENICS2012模拟软件分别针对南宁夏季和冬季的室外风模拟惊醒分析,模拟包括夏季和冬季两种工况。
以南宁是夏季主导风向西南风,平均风速1.28m/x,作为边界条件模拟夏季室外风环境。
根据图5-1模拟结果,项目夏季室外人行区域平局风速为0.69m/s,风速大小范围在0.1m/s~1.40m/s之间,低于5m/s,有利于室外通风。
以南宁市冬季主导风向东北风,平均风速1.03 m/s,作为边界条件模拟项目冬季室外风环境。
根据图5-2模拟结果,项目冬季室外人风环境平均风速为0.56 m/s,风速大小范围在0.10~1.00 m/s之间,低于5 m/s,有利于室外通风。
立体绿化(不达标)
指标要求:合理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方式。
技术措施:本项目建筑屋面多为坡屋面形式,未采用屋顶绿化的构造方式,该条款不达到。
复层绿化
指标要求:绿化物种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且采用包含乔、灌木的复层绿化。
技术措施:室外环境根据景观环境需要选用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树种,绿化配置采用乔木、灌木、地被相结合的复式种植方式,植物种植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为总体指导思想,以绿色建筑评价条例为标准,根据南宁本地的气候条件和职务自然分布特点栽植多种类型的植物,乔、灌、草结合构成多层次的植物群落,本项目绿地率达到35%。
本项目选用适宜于南宁地区的亚热带植物进行种植,参考选用的植物有:
乔木:红花羊蹄甲、鸡冠刺桐、岭南山竹子、麻楝、高山榕、香樟、秋枫、木棉、桂花、蒲葵、美人树、洋紫荆、大花紫薇;
灌木:朱槿、毛杜鹃、黄金榕、苏铁、小花紫薇、红花檵木、鸡蛋花、旅人蕉;
地被:蜘蛛兰、黄素梅、银边沿阶草、福建茶、毛杜鹃、马缨丹、黄金榕、龙船花、红绒球、朱槿、马尼拉草。
公共交通
指标要求:场地交通组织合理,到达公共交通站点的步行距离不超过500米。
技术措施:本项目位于南宁市五象新区,场地周围有许多办公、文化、体育场馆、商业等建筑,附近有那兴路和良玉大道,交通非常便利,在未来的交通规划中学校旁边有公交站点设立。
地下空间利用(不达标)
指标要求: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
技术措施:本项目设地下室,地下建筑面积为2300.0m2,建筑占地面积为28682.9m2.停车库和设备机房集中设置在地下室,方便管理。
地下室建筑面积占建筑面积的8%,不满足合理开发利用地下空间的要求,该条款不达标。
废弃物场地利用(不达标)
指标要求:合理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
技术措施:本项目为选用废弃场地进行建设,该条款不达标。
旧建筑利用(不参评)
指标要求:充分利用尚可使用的旧建筑,并纳入规划项目。
技术措施: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无可利用的旧建筑,该条款不参评。
室外透水地面
指标要求: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大于等于40%。
技术措施:根据总平面规划图,本项目透水地面面积为58398.67m2,室外地面面积为138170.44m2,因此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约为42.27%。
暖通空调设计
指标要求:空调采暖系统的冷热源机能效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第5.4.5、5.4.8及5.4.9条规定,锅炉热效率符合第5.4.3条规定。
技术措施:艺术中心采用高效风冷螺杆热泵冷热水机组的中央空调,制冷能效比不低于3.2,其余房间采用分体空调,制冷能效比不低于3.2.所选用的空调设备能效比均不低于国家标准的节能评价2级水平。
采暖和空调调节系统的热源要求
指标要求:不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技术措施:本项目根据建筑布局,建筑功能等具体情况,从节约运行能耗的前提出发,空调形式分别采用风冷热泵和分体空调,均能满足冬季供热需求,不需采用电热锅炉、电热水器作为直接采暖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热源。
总平设计利于日照和通风
指标要求:建筑总平面设计有利于冬季日照并避开冬季主导风向,夏季利于自然通风。
技术措施:本项目为中小学校建筑项目,充足的日照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项目所有教学楼、实验楼和学生宿舍均采用南北朝向布置,并保证良好的日照。
建筑方案设计中通过软件对学生宿舍进行日照分析,结果显示,本项目宿舍日照要求满足《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及《南宁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1版)的相关要求,大寒日8点至16点的日照情况来累加计算,半数以上宿舍达到大寒日3小时的满窗日照要求。
通过校园内充足的乔木布置和景观绿化设计,有效降低校园在夏季的热岛效应,降低校园环境平均辐射温度,促进校园夏季降温和自然通风。
可再生能源利用
指标要求: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热水量不低于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10%,或可再生能源发电量不低于建筑用电量的2%。
技术措施:本项目学术宿舍、教学管理用房、生活管理用房、食堂均采用“太阳能+空气源”热水系统,建筑生活热水均采用可再生能源制备,其产生的热水量为建筑生活热水消耗量的100%。
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
指标要求:设置合理、完善的供水、排水系统。
技术措施:本工程给排水系统设计符合《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B版)的相关要求。
供水方式:校区内建筑1-3层采用市政管网直接供水,4层以上采用变频加压供水,充分利用市政给水压力。
污水系统:一层公共卫生间污水单独排水。
公共卫生间污水管采用环形或专用同期立管(伸顶通气)。
餐厅、厨房含油废水须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生活污水管网。
雨水系统:屋面雨水采用重力流系统,所有重力流雨水均直接排向室外雨水管网。
室外场地排水通过雨水口或雨水沟收集后,通过雨水检查井排除。
雨水利用设计:采用雨水渗透技术与集蓄利用的方法。
雨水渗透方案为部分采用渗透措施回灌地下,多余部分排入市政雨水管网;路面雨水设置透水路面、植草砖、下凹绿地等增加渗透,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将溢流至雨水管网接入市政雨水管网。
宜优先采用绿地和透水铺装地面等入渗方式,符合《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的标准。
体育馆和艺术中心建筑屋面雨水经弃流装置弃流、过滤装置处理后,收集至蓄水池,经简单消毒处理后供给绿化灌溉和道路浇洒用水等杂用水,其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
18920-2002)的相关要求。
避免管网漏损
指标要求: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管网漏损。
技术措施:室内生活给水只管采用PP-R稳态管塑料给水管,热熔连接,比其它塑料给水管更坚固,可有效减少管网漏水率;在裸露阳光下铺设的地方及水泵进出口的给水管道,采用衬塑热镀锌钢管降低能耗,减少管网渗漏损失,减少水力损失;DN<100时丝扣连接,DN≥100卡箍或法兰连接。
室外给水管采用PE塑料给水管,冷熔连接。
雨水收集利用
指标要求: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合理确定雨水积蓄、处理及利用方案。
技术措施:本项目结合南宁市当地气候条件和建筑所在地地形、地貌等特点,除采用措施增加雨水渗透量外,还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处理、储存、利用等配套设施,对屋顶雨水进行有效的收集回用。
本项目体育馆和艺术中心屋面才收集相对较清洁的雨水,经过处理,可回用于本工程的绿化、路面广场浇洒等杂用水,以节约宝贵的水资源,同时,可减少地面径流量,降低对市政雨水管网的冲击负荷。
雨水渗透方案为采取部分渗透措施回灌地下,多余部分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路面雨水设置植草砖、下凹绿地等增加渗透,超过渗透能力的雨水将溢流至雨水管网接入市政雨水管网。
优先采用绿地,透水铺装地面等入渗方式,符合《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的标准。
统计南宁市52年的降雨数据,得到南宁市年均降雨量1302mm,年均降雨次数为151.1次,其中2mm以上的降雨降雨量占总雨量的比例为96.2%,具有良好的雨水收集利用条件。
本项目收集体育馆和艺术中心屋面雨水,屋面面积约为6500m2,综合考虑雨量径流系数取0.9,南宁市年均降雨量为1302mm,项目年均可直接利用雨水量约为Q=6500X1.302X0.9=7616.7m2。
据设计方案图纸,本项目小区内绿化比较分散,教学区绿地面积约为29199.5m2,按《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GB50555-2010)中暖季型地区年平均灌水额定以及养护标准0.28m3/(m2·年)计算,本项目绿化年用量约为8175.7m3,平均日用水量为22.4m3/d,最高日用水量约为58.3m3/d。
教学区的道路及广场浇洒用水最高日用水量约为40m3/d。
本项目雨水蓄水池的有效容积根据《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 50400-2006)的要求计算。
本工程取20mm的降雨厚度计算,同事考虑2mm的弃流量,蓄水池有效容积约为Q=6500X0.018X0.9=105.3m3.考虑多天的绿化及道路浇洒用水量蓄水池的有效容量取100m3.雨水利用系统设置在体育馆配电房的旁边,方便绿化灌溉及道路浇洒用水。
非传统水源利用
指标要求:绿化、景观、洗车等用水采用非传统水源。
技术措施:采用雨水作为非传统水源,设置雨水收集回用系统,用于绿化灌溉及道路浇洒用水,节约市政供水的用水量。
体育馆和艺术中
心屋面雨水收集回用,设置雨水收集管网,经处理后作为项目非传统水源,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和浇洒,节约市政供水用水量。
建筑屋面雨水景弃流装置弃流、过滤装置处理后,收集至蓄水池,经简单消毒处理后供给绿化灌溉及道路浇洒用水等杂用水,其水质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的相关要求。
雨水利用系统设置在体育馆配电房的旁边,方便绿化灌溉及道路浇洒用水。
建筑造型要素简约
指标要求: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装饰性构件。
技术措施:本项目立面设计以简约为主,屋面根据五象新区的规划设计条件要求采用了坡屋面形式,在设计中严格控制了教学楼和宿舍的屋面坡度,既保证立面效果也节约了建筑材料。
通过兼顾建筑造型及造价考虑,在保持立面效果的同事也使得装饰性构件的造价不超过工程总造价的5‰.
废气、废水排放达到(运营阶段)
指标要求:建筑运行过程中无不达标废气、废水排放。
技术措施:本项目易产生废气、泄漏和排空的标准气和载气等。
实验室废气主要污染物包括酸雾、碱雾等常见污染物。
通常实验室中直接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的实验都要求在通风橱内进行,所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必须通过过滤消毒处理后才能排放,由于实验室废气排放量不
大,通风橱内气流流速量较大,抽至室外后扩散稀释较快,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小。
食堂的生活燃料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外排废气主要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烹调废气污染物主要是饮食油烟。
上述废气排放时间主要集中于就餐时段,对区域环境空气具有一定的影响。
为了减少油烟对环境的污染,餐厅使用抽油烟机,经专用烟道排放。
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运营阶段)
指标要求:分类收集和处理废弃物,且收集和处理过程中无二次污染。
技术措施:根据垃圾的来源、可否回用性质、处理难易度等进行分类,将其中可再利用或可再生的材料进行有效回收处理。
垃圾分类收集的点位布设考虑人性化,并设置于下风向,同时采取有效抑制垃圾散发恶臭的措施。
物业部门制定完善的收集、处置、运营全过程的管理操作手册,明确垃圾类别、代表物品、注意事项和处理垃圾的指定时间,制定监督机制,避免二次污染。
照明功率密度
指标要求: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规定的现行值。
技术措施:行政办公室、图书馆、教学楼、科艺楼、艺术中心和食堂等室内办公、学习和生活场所普通照明主要以T5和T8型双管或三管荧光灯为主,配格栅式带防眩光灯罩。
变配电间、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消防控制室、管理用房和宿舍等场所主要采用单管荧光灯。
所有荧光灯均采用稀土三基色光源,其光效比达93lm/W,
而且匹配相应容量的高效高品质电子镇流器,其功率因数可达0.95,镇流器自身损耗功率约2-4W,温升低,无频闪、无噪声,有效降低照明环境的热量,并减少噪音污染和视觉污染。
体育场馆内以悬挂式节能型金卤灯为主,配置高品质电感镇流器。
公共走廊、楼梯间、电梯前室和洗手间等场所采用22W的T5三基色光源环管节能灯,自带高效电子镇流器,光通量达1600lm。
在变配电间、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消防控制室及主要走廊、楼梯间、多功能厅、艺术中心、地下车库等处装设火灾应急照明,在走廊、楼梯间入口、电梯前室入口等处装设疏散标志灯,均采用高效LED光源。
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标志灯均采用自带电池型应急灯,要求其蓄电池出厂初装应急时间为90分钟。
在满足各房间照明照度的前提下,照明功率密度值严格执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的有关规定,确保照明实际安装灯具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规定的现行值标准。
各功能房间照明设计均满足表5-5所示要求。
以其中长8.8m,宽4.6m,高3.6m的办公室为例,采用4组2*36W荧光灯,光通量6700lm,利用系数0.6,则室内照度317.8lx,照明功率密度7.8W/㎡。
表5-6各房间照度及照明功率密度现行值标准及设计值
能耗分项计量
指标要求:新建的公共建筑,冷热源、输配系统和照明等各部分能耗进行独立分项计量。
技术措施:本项目于体育馆地下室设置有配电房及室外变配电房,通过配电房集中配电到个用电负荷。
在项目高压进线处设专门计量柜,计量项目总用电量,各建筑单体分别设计电度表计量。
所有计量柜内的计量仪表均按供电部门的要求配置。
为满足节能经济考核指标要求,本工程对风机、水泵、电梯、照明、空调及特殊用电等分项独立计量。
照明功率密度目标值
指标要求:各房间或场所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规定的目标值。
技术措施:行政办公室、图书馆、教学楼、科艺楼、艺术中心和食堂等室内办公、学习和生活场所普通照明主要以T5和T8型双管或三管荧光灯为主,配格栅式带防眩光灯罩。
变配电间、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消防控制室、管理用房和宿舍等场所主要采用单管荧光灯。
所有荧光灯均采用稀土三基色光源,其光效比达93lm/W,而且匹配相应容量的高效高品质电子镇流器,其功率因数可达0.95,镇流器自身损耗功率约2-4W,温升低,无频闪、无噪声,有效降低照明环境的热量,并减少噪音污染和视觉污染。
体育场馆内以悬挂式节能型金卤灯为主,配置高品质电感镇流器。
公共走廊、楼梯间、电梯前室和洗手间等场所采用22W的T5三基色光源环管节能灯,自带高效电子镇流器,光通量达1600lm。
在变配电间、发电机房、消防水泵房、防排烟机房、消防控制室及主要走廊、楼梯间、多功能厅、艺术中心、地下车库等处装设火灾应急照明,在走廊、楼梯间入口、电梯前室入口等处装设疏散标志灯,均采用高效LED光源。
火灾应急照明及疏散标志灯均采用自带电池型应急灯,要求其蓄电池出厂初装应急时间为90分钟。
普通照明基本上采用单灯单控方式。
公共建筑的走廊、楼梯间、门厅以及大型停车场(车库)等公共场所的照明,采用集中控制,并按建筑使用条件和天然采光状况采取分区、分组控制措施。
夜景照明宜采用自动控制措施,应可根据环境照度变化、活动
安排设定开灯方式和时间。
在满足各房间照明照度的前提下,照明功率密度值严格执行《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的有关规定,确保照明实际安装灯具的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规定的现行值标准。
各功能房间照明设计均满足表5-5所示要求。
以其中长8.8m,宽4.6m,高3.6m的办公室为例,采用4组2*36W荧光灯,光通量6700lm,利用系数0.6,则室内照度317.8lx,照明功率密度7.8W/㎡。
表5-6各房间照度及照明功率密度现行值标准及设计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