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卷调查分析报告小学生了解戏曲文化知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了解戏曲文化知识问卷调查分析报告

一、问卷设计的题目分析

问卷设计第一个题目是:你是否喜欢戏曲?为什么?以此了解戏曲在学生文化生活中的价值。下表是数据统计的结果:喜欢的23人,比较喜欢27人,一般18,不太喜欢12,不喜欢20人。

以上图表显示在100名学生中,明确表示不喜欢戏曲的为20人,不太喜欢戏曲的12人,两者合计32人,占到总数的32%;而喜欢或比较喜欢戏曲的人数占总数的45%,两者悬殊的比例清楚地告诉我们,戏曲并没有赢得学生观众,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在问卷中明确表示自己不喜欢戏曲的原因是听不懂。戏曲唱词中大量的文言、方言、典故;表演程式中的板式、手眼身法;戏曲舞台上的特殊的时空间度都会使平时毫无戏曲知识的学生一头雾水,不知所云,怎么谈得上喜欢呢?另外,还有一些学生表示,听不懂戏曲,不了解剧情发生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难以领会其中深层的意蕴,这同样导致了他们对于戏曲兴致的丧失。

2.戏曲的程式化是破坏学生兴趣的另一重要因素。一个学生在问卷中这样写道:”我觉得那些涂着满脸不知道什么东西的人拖泥带水的唱腔,让人听了就心烦。”他的观点带有相当的普遍性,戏曲唱时的一咏三叹,做时的摇头晃脑,念时的咿咿呀呀,打时的千篇一律,这些都与新时代学生的思维方式、

生活节奏差距甚远,它带给小观众的是陈旧感、距离感,这怎么能吸引观众的目光呢?

3.对戏曲接触少,了解少导致学生丧失了对戏曲的兴趣。建国以来,戏曲在50年代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长足发展,但文革开始后,就在政治高压下发生了扭曲和变形,成为阶级斗争的传声筒和代言人,使戏曲受到致命的重创,因此,现在三四十岁的中年教师所受的戏曲熏陶就少得可怜。一些学生反映对戏曲不了解,没看过,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戏曲,既然不了解,当然也就谈不上喜欢了。

4.戏曲与现代生活脱节,无法满足自己的审美期望。许多戏曲往往宣扬伦理道德,人物的命运是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的才子佳人团圆作为归宿,这与现代观众的审美期望相去甚远,使人难以动情,难以产生与自己生活体验相通的现实联想,从而感到陌生和遥远,有距离感,也导致了观众的大批流失。

5.少量学生认为戏曲太落伍,应该属于老年人群体。一个同学这样袒露自己的心扉:“我对戏曲其实并不反感,只是感觉它太过时,如果说喜欢会被同学笑为老土。”另一个学生则直言:“我不是老头,所以我不喜欢戏曲。”大学生的这一心理虽然反映出他们爱慕虚荣、盲目追求时尚的不良倾向,但同时也折射出现代社会中学生对戏曲所做的定位——落伍、守旧、土气。

综上所述,破坏学生观众欣赏戏曲的兴趣是多方面的,就

戏曲本身而言,剧目的陈旧落伍与现实脱节。除此之外,学校对学生戏曲知识的普及普及程度还很不够。问卷中一名同学写:“老师,您不知道我们有关戏曲的知识是多么的贫乏,如果我们在小学中能稍微涉及一些戏曲基础知识,能开一门戏曲欣赏课,我想一定会有更多的同学喜欢戏曲。”

二、振兴戏曲,剧目也是关键

为此,教师在问卷中就学生对剧目的喜恶状况作了调查:在你看过的戏曲剧目中哪些最好?为什么?由于学生所列举的剧目较为广泛,为了便于论述,作者按戏剧通行的分类方法将所剧目分为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三个大类。调查结果如下:剧目本土传统地方戏28人,新编历史剧12人,现代戏22人,未看过完整剧目38人……

以上图表显示,在三类戏曲中传统戏以绝对优势胜出,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得票最多,共计78人,特点是富有强烈的文学性,唱词优美,在充溢着诗情画意的浪漫气息中演绎着男女主人公凄美的爱情悲剧。观众在欣赏戏曲时,观看的不仅仅是演员的表演,他们更关注剧中人物的前途和命运,为之扼腕,为之叹息,为之潸然泪下,这才是永恒的经典,它使戏曲有了向人心灵深处拓展的天地,也使人生的感悟更为明了地戏曲艺术中得以充分反映。然而遗憾的是,在本土传统地方戏剧中这些洋溢着文学性的作品毕竟是少数,由此可见,学生长期处在学校、家庭这两点一线的生活范围里,社会视野十分狭窄,课余时间少。另外,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学校关注的

仍然是文化课程,对于地方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力度很少,从而导致了学生观众的流失。

此次有关剧目的问卷调查给我们的启示是:文学性与现代意识在戏曲创作中二者缺一不可....通过这次问卷调查,使我们看到了戏曲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了解了戏曲在广大学生观众的相对位置。只要我们不断普及家乡本土戏剧文化,不断激发学生喜欢戏剧、学习戏剧的信心,牢牢地抓住学校这一青少年观众,相信戏曲会不断辉煌精彩。

根据学生对乡土文化调查来看,学生普遍要求增加乡土文化戏剧知识的了解渠道,更多想关注家乡本土文化和其发展变化。问卷的第15、16、17、18题,主要调查学生对家乡戏剧文化的发展认知和态度,根据答案的综合分析看,学生对家乡戏剧文化文化的态度比较明确,发自内心想学习乡土文化,弘扬传承乡土文化。

二、家乡本土戏剧调查结果呈现特点

教师调查了解到学生已掌握了一定量的乡土文化知识,对乡土文化资源学习有了一定的倾向性,目前适合在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资源进行研究。

1.多数同学在情感和价值上,倾向于乡土文化资源,对乡土文化资源有着较高的认知、认同和参与度,但也存在着对乡土文化资源只知皮毛,无话可说的现象。这也说明,学校和教师在利用乡土文化资源进行学科教育方面存在着较大的空间。

2.乡土文化资源的趣味性、公共参与性不强。少数同学乡

土文化资源的教育无动于衷,知行不统一,知识及情感教育效果不明显。同学们对乡土文化资源缺少氛围和新颖的形式表示了不满,对弘扬乡土文化资源的某些方式方法相对漠视等。

三、今后戏剧社团的发展方向

1.顺应新课改的精神,构建开放性教学模式,注重教学的多元化和开放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教学观念,将乡土戏剧文化结合学校音乐学科特点,使其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紧密结合来进一步落实传统戏剧文化进校园。

2.开展乡土戏剧文化教育,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把喜闻乐见的反映当地人们生活情况的乡土文化与社团教学资源很好地结合起来,有目的地多关注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让教学“活”起来。以丰富教学形式和手段,让学生逐步了解并热爱乡土文化资源,进行自主的个性化学习,培养乡土的亲近感和自豪感,实现传承发扬乡土文化,丰富充实学生精神世界。

3.加强戏剧专业引领,提升教师戏剧水平。将戏剧曲艺文化引进校园,对教师的培训是必不可少的,传承和发扬民族民间文化,单靠教师在师范院校学的那点儿知识是不够的,在此活动中,最主要的是要走出校门,走进村子和田间地头向民间艺人学习,将民间艺人请进校园坐堂授艺,培训教师,这样才有助于在校园社团开展戏曲文化学习教育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