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离爱指责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知道你身边有没有这种人:
感情上特别爱计较,日常哭诉朋友不够真心,爱人不够体贴,孩子不尽如人意;
生活中特别爱面子,甭管你和TA关系有多好,“耿直”的挖苦不要钱似地张嘴就来;
工作上特别爱甩锅,每次碰到领导询问进度,TA就一脸愤慨表示:因为XXX所以XXX没完成…..
跟这样的人在一起,你总会有一种风雨欲来的焦虑和惊悚。
不知道什么时候别人哪里就会得罪到TA,更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会变成主角。
我认识的小C就是这么一个姑娘。
小C今年30出头,是办公室里的“老人”了,因为种种原因一直没被升职。
混得熟了,小C经常拉着我的手埋怨:XXX根本不是做领导的料,连XXX都做不好,公司提拔他简直是瞎了眼;XXX以前犯过错现在一点没改好,老公和XXX有关系才勉强保住位置……
听得多了,我发现自己也开始有点疑心疑鬼,于是干脆有意躲开了她。
这下,她背地里骂人的对象里,又多了一个我。
畅销书作家朗达·拜恩曾在她的一本书中提到一个“吸引力法则”
的理念:你生命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你吸引来的。
爱指责的人更容易错过机遇,导致运气差。另一方面,运气越差,又会使得他们更爱抱怨。如此反复,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小C毕业10年仍然固守基层,跟她时时刻刻喜欢吐槽同事的坏毛病实在是分不开的。
试想一下,有哪个领导会想提拔一个定时炸弹呢?
常言道:好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可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把刻薄当耿直,把指责当正义。
印象很深的是前几年,网络盛传的“北大毕业生出国10年拉黑父母”事件。
故事的主人公从小学习成绩优异,考上北大更是当地轰动一时的新闻。
然而谁也没想到,“功成名就”的他会选择彻底斩断和亲生父母的关系。
国内关注度节节攀升的时候,男孩子在网络上发表了一封信,公开了自己压在心底的伤痛。
字里行间不难看出,他的父母不仅控制欲极强,对他的饮食起居进行了360度无死角的“监控”,而且还非常爱指责和打击孩子。
男孩儿的信中提到,小时候自己曾在学校因为不会剥鸡蛋皮被同学戏弄、嘲笑,父母得知之后不但没有一句安慰,反而变本加厉地大声斥责他“没用”、“动手能力太差”;
甚至在他深受校园霸凌之苦的时候,父母也不闻不问,还指责他
“过于软弱”……
舆论发酵之前,他已经多次接受心理治疗。
然而,就在事实真相全部公开之后,男孩儿的父母仍然不认为自己的教育方式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还公开讽刺儿子“病得不轻”,“建议他好好回家治病”。
彻底为这场闹剧画上了句号。
武志红曾说:爱只会导致好的结果,而不会导致伤害,导致伤害的一定不是爱。
所以,不要总是假借着“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名义去伤害别人。
真正的爱,永远不可能是披着毒液的糖果。
事实证明,喜欢指责的人不仅负面情绪爆棚,往往还特别擅长给自己找理由:
我不过是XXX,没想到XXX这么小心眼儿
好像谁如果扛不住他几句打击,就没脸活在世上。
但是敢问:凭什么呢?
无论是父子亲情,还是朋友之谊,“好好说话”都是最基本的道德修养。
有句名言说:跳舞不好的人,总是抱怨自己的鞋子。
不管是指责还是抱怨,总是产生于我们想对现状做出改变,却又力不从心的时候。
但恰恰是这种时候,磨炼了我们的意志。
与其指责周遭,我们不妨反思自己:现在这样的处境里,我可以
做些什么呢?
如果把沉溺于抱怨的时间用来思考,我们就会发现,许多困境完全是可以依靠行动改变的。
即使当时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要沉下心来积蓄力量,未必就等不到阳光明媚的那一天。
坏情绪人人都有,可不同的处理方式却让大家的人生彻底拉开了距离。
富兰克林曾言道:我未曾见过一个早起勤奋诚实的人抱怨命运不好。
命运始终是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人生走过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远离爱指责的人,同时也要警惕千万不要变成其中的一个。
用好的心情去拥抱每一个太阳初升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