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搞资本主义
作者:毛立言发布时间:2009-07-10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资本主义道路。
这个问题,应该说大家都很熟悉,从报刊上、党的文件上也屡次看到。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同志特别鲜明地强调,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又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与此相联系,有两条不能走的路,一个是不走老路,不走回头路,也就是绝不走改革前的那样一条道路;另一是不走邪路,不能改旗易帜,也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或者是改良的资本主义道路。
像民主社会主义,如果不特别了解,大家很容易觉得“社会主义”又加了一个“民主”,有什么不好?大家从报纸或者其他一些材料可以看到,民主社会主义在西方就是社会民主主义。
在一定意义上,民主社会主义也算左翼,它坚持对自由资本主义进行改良,一是国家对经济社会生活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再就是强调对资本利益进行抑制,比较强调对工农大众利益的保护,但本质上还是资本主义制度。
有的同志很关心这个问题,但对里面很多难点问题该怎么理解不是特别清楚。
社会主义改革的内涵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以后曾经反复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大家可能觉得有点奇怪,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不是说得很清楚吗?这个问题涉及很多问题,首先涉及到对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怎么认识的问题。
他们设想的那个社会是不是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拿来进行思考的蓝图?实际上,马
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不是象建房一样随时随地就可以拿来施工的蓝图。
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同时又和每个人密切相关。
我国“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这30年,被称为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国家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大变革,我想大家都能感受到这种变化。
从经济方面讲,总的生产力系统在急剧变革。
大量民工回乡过年,造成令世界瞩目的民工潮,这是由于我们国家的生产力在发展、产业结构在转移,由一个农业占很大比重的国家正在向工业化转变,大量的农民都要由从事农业进入非农产业。
我们国家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原来,我们以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基本上都是公有制状态,所有制结构比较简单,现在出现了相当份额的私营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也在进行着特质的变革。
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阶层,原来的阶层在进行分化。
国家的道德水平、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追求、情趣、衣着、穿戴、婚姻观念等都发生了非常剧烈的变化。
主义、道路的问题存在于我们这场历史变革之中,就是通过这场变革要形成什么样的社会,要走什么道路达到这个目标?这里面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种变革的发展趋势不是唯一的。
有一个观点很容易明确,即不改革是不行的。
这一点大家都容易接受。
为什么呢?这里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从马克思主义来看,中国要改革,是因为我们原来的体制和模式,也就是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与我国当时的社会主义现实、与社会发展阶段存在着不相适应的地方。
西方的理论是另外一种解释,认为中国原来搞社会主义搞错了,是死路,不通,所谓改革就是把社会主义改掉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只能和资本主义结合在一起,改革的内涵、方向和趋势是唯一的,只能这样走。
这是西方主流理论,也是我们所反对的。
实际上市场经济总是和一定的生产关系结合在一起的,
它或者与资本主义结合,或者与社会主义结合,总是有一定的属性的。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它有深刻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充分发育以后,矛盾将激化,将被新的社会形态所替代,这个社会形态被马克思称为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还分为两个阶段。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推想和设想,依据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发展趋势的分析。
大家一定要注意,马克思、恩格斯讲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实现的两个条件,一个是资本主义充分发育,另一个是商品经济也充分发育。
用学术的语言说,共产主义社会是后商品经济、后资本主义。
过去大家比较教条地对待马恩的设想,认为在中国、俄罗斯这些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通过短暂的过渡时期,就可以实现共产主义。
原来的体制运行以后就发现一些问题,理论界也反复探讨社会主义到底要不要搞商品经济?争论、探讨了几十年,最后终于认识到,我们这个社会确实还不能不搞商品经济,不能不搞市场经济。
从交换关系来说,我们所处的阶段在客观上还需要发展商品经济,不能脱离这样一个基本的现实。
当人们充分地认识到我们还处在商品经济阶段的时候,到底还能不能搞社会主义?这显然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
当这样一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整个理论认识和发展趋向发生了分化和分歧,基本上是两种趋向、两种选择,刚才讲“改革是有选择的”,根儿就在这儿。
我们最大的国情就是还处在商品经济阶段,不能背离这个阶段。
因为商品经济就要充分利用利益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杠杆。
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利益杠杆不是很重视的,比较强调精神的作用、政治的作用,但我们还处在商品经济阶段,就内在地决定了物质利益原则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不可背离的。
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样一个原则、这样一个杠杆来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各种物品、粮食都是凭票购买的,什么都比较紧缺,鸡蛋、肉就更甭说了,但当我们搞商品经济以后,鸡蛋、肉、菜丰富得不得了。
这证明,我们搞商品经济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大家会问,“改革是有选择的”表现在什么地方?选择就表现在另外一个问题上。
一个社会的经济系统是二重基本结构:不仅有一个交换关系系统,还有一个生产关系系统。
也就是除了搞商品经济以外,所有制关系、生产关系是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
是完全搞私有化,全部以私有制为主体,还是承认我们这样的发展阶段,可以有多种所有制成分,同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就是重大的选择,由此决定两条不同的道路。
改革,改什么?可以说改很多,但根本上要抓住两点,一个是交换关系系统,就是指人和人之间,经济单位和经济单位之间是用什么连接。
是用商品价值关系衔接,还是像原来计划条件下的直接调拨、直接分配?这是一个重大变革。
要是用价值关系来连接,这个社会就还是要搞商品经济的性质。
再一个,搞商品经济情况下就有选择了:是公有制为主体,还是私有化?一种理论认为,商品经济天然是和私有制结合在一起的,既然搞商品经济,只能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
另外一个选择,就是我们国家的选择,也包括越南等其他国家,认为虽然我们要搞商品经济,但是在所有制选择上,商品经济可以和公有制结合在一起。
在现在的条件下,我们也可以找到结合的途径。
比如说我们通过股份制的形式,通过在公有制内部产权分离的形式,使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利益边界也是很清晰的。
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现代化的视角,从最深、最广的根源上来讲我们国家的这场变革是要实现现代化。
1963年1月29日,周恩来总理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就提出我们要搞四个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后,总的命题就认为我们中国也要搞现代化。
为什么一定要搞商品经济?因为现代化和商品经济有着内在的逻辑关
系,搞现代化必须通过商品经济这个途径来实现,就是要通过利益杠杆的启动,来充分地使整个社会分工急速地向深处、广处发展。
简单小结一下,我们这场变革实际上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认为必须搞私有化才能搞商品经济,另外一种选择认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这样两种选择就是两种不同的发展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我们历史的必然选择
从国际上看,整个社会主义改革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探索,南斯拉夫改革,到后来的东欧改革、俄罗斯改革等。
当时的改革,一开始认识到搞商品经济,但是没有认识到必须搞真正的商品经济。
到大家认识到要搞真正的商品经济的时候,整个改革迅速发生分化,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发展方向。
第一种,当整个社会主义改革存在很多问题、社会主义运动比较低潮的时候,新自由主义思潮汹涌而至。
大家了解一点苏东改革,就可以看到这种思潮对整个改革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二种是我国还有其他一些国家所坚持的道路,我们要搞商品经济,但要探索在公有制为主体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第三种是社会民主主义道路。
大家知道苏东剧变以后搞了休克疗法,放松国家控制,迅速地放开价格,迅速地私有化,一步走到市场经济,后来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局面,整个社会经济迅速下滑,一些政治派别说这条路不行,后来都不同程度的向左偏移,不同程度地实行社会民主主义的道路,就是国家对经济社会生活还要相当程度地控制,国有经济还要保持一定的比重。
这是现实的要求。
从经济角度讲,这场改革的根本内涵是二重的。
有一些人宣扬的改革很简单,改革就是市场化,没有什么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潜在的意思就是说市场经济天然的只能搞私有制,不能搞公有制。
这种思潮影响还是很深的。
苏东的改革受了这种思潮的严重影响,走了那样一条道路。
另外,我们中国共产党要坚持马克思
主义方向,坚持从维护广大劳动人民利益角度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根本体制,它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核心的组成部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是很多的,但最核心的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们要搞市场经济,绝对不犹豫,中央领导一再强调不走回头路,关键就在这个地方。
为什么有一些人非要改为私有化不可?说白了是利益驱动。
大家知道,中国改革中出现了苏南模式。
在市场经济推动下,苏南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乡镇企业。
邓小平讲乡镇企业是广大劳动人民的一个创造,做了很大贡献。
这些企业都是公有制企业,当然产权关系不是特别清晰,由于内部的管理机制不是特别合理,运行中逐渐出现一些问题,特别是企业赚了钱后经营者利用这个钱多吃多喝,挥霍一点,后来看到一些私营经济、个体经济发展很快,老板挣得很多,心里很不平衡,所以就开始搞违法活动,占一点,贪一点。
到最后,企业经营者就特别希望这个企业改制,一改制,这个企业就变成他的了,以前的一些违法、犯罪的行为都抹掉了。
所以说,这个改制是有利益驱动的。
俄罗斯、东欧基本上就是在这样一种思路和利益关系下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也可以说是邪路。
它就是要搞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少数原来掌握经营权的人不满足于仅仅掌握经营权,要把经营权变成所有权。
苏、东剧变的情况已经证明这点,它并没有变成好的资本主义,而是变成了一种野蛮的资本主义。
叶利钦时期实行休克疗法,社会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
1992年到1998年,它的国内生产总值累计下降40%,工业生产下降50%,超过1993年世界资本主义大危机时期的下降幅度,同时经济危机、财政危机、金融危机、政治危机交织发生,几年间,俄罗斯多数人的财产化为乌有,原来存了很多款,可以买汽车,买房子,一转眼什么都买不了,只能买点面,买点菜。
1996年与1992年相比,全国贫困户比重从11%迅速上升到36%,每户平均实际收入下降23%,而且差距比原先扩大了70%,失业率急剧上升,乞讨的人到处可见。
我们从人口的角度来看一下,这种发展道路对俄罗斯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这一变革使俄罗斯的出生率和生育率大幅度下降,人口快速下降。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人口出生率出现了断层式的巨降,不是一个光滑的曲线往下走,而是一下子从这个层次滑到另外一个层次,1997年出生率降到0.86%。
再一个,死亡率迅速上升,人的平均寿命骤减。
死亡率由1989年的1.07%升到1994年的1.56%,现在已经成为世界突出的高死亡率国家。
男性的平均寿命由1985年到1990年的64.3岁减到1994年的57.6岁,女性由44.3岁减到41.2岁。
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人口从1992年1亿4800万历史的峰值,降到2001年的1亿4600万。
据人口学家预计,到2015年将进一步减至1亿3870万。
前段时间,大家说前些年俄罗斯不错了,经济增长很好了,人民生活也有很大的改善,工资也涨了不少,社会保障上了很多,等等。
这是什么原因呢?当国家进入这样一个悲惨的境地以后,不做调整是不行的,所以俄罗斯在政治上、路线上做了调整。
普京上台以后,整个国家向左偏移,搞了点社会民主主义,就是政府的作用要增大一点,对私有化要控制一点,对资本的收益要压缩一点,整几个太不像话的权贵大款。
在这样一个基本道路路线调整下,确实有了比较大的改变,但是本质上资本主义的基本结构改变不了,只能是所谓的改良。
普京作为一个政治家,威信还是很高的,他得人心在什么地方?任何一个政治家要得人心都不是口头上说的,都要给人民带来切切实实的利益。
普京认为不能再照抄西方模式了,要做调整,还是搞私有制市场经济,但要加上一点民主,加上一点国家调控,要符合一点俄罗斯的现实;对弱势阶层的利益要给予一定程度的保护。
后来,最低工资也在不断涨,到这次金融危机出现之前,很多学者看好俄罗斯。
俄罗斯经济为什么后来好转了呢?一方面看,是这种调整有效果。
最主要的是俄罗斯有能源,这几年石油和天然气的国际价格迅速上涨,俄罗斯的日子能不好过吗?这个因素占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等这个因素不存在了,整个状况又迅速的下滑,后
来有点增长,一度好转,我不讲例子了。
前些年,国际上有一些学者,国内有一些学者看好俄罗斯,它现在的经济状况到底怎么样?从几个方面简单讲讲。
在石油、初级产品、能源出口带动下,俄罗斯的经济上升以后,问题仍然很多。
国家掌握的投资偏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而且由于外债负担沉重,财政盈余不多,只能作为财政的稳定资金,所以政府不能够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再一个,它经济结构畸形,而且改变很艰难。
它的整个产业结构和档次仍然停留在资源密集型阶段,还有一些资本密集型的,主导产业还是原来工业化时期形成的基础的工业,燃料、电力、冶金等,占到GDP的15%,在整个工业产值中占50%,在出口中超过70%,出口就是能源,可能还有一些资源型产品,一些机械产品。
高新技术产业落后,在世界民营高科技产品市场上,俄罗斯只占1%的份额。
再有一点,金融寡头和官僚寡头主宰经济,掠夺社会财富。
俄罗斯的金融工业集团是在私有化基础上通过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相互参与而迅速形成的,到2001年共有88个金融工业集团,基本上由私人控制,有一部分是国家控制。
金融工业集团控制了重要的经济部门,掌握了俄罗斯经济的50%,并力图寻找政治代理人,控制媒体左右政局,出现了现代官僚寡头取代金融寡头。
再有,社会问题严重,这是不言而喻的。
两极分化严重。
大家知道恩格尔系数,这是衡量社会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后来就达到40%,也就是一个家庭40%的收入都用来买吃的。
贫困线以下人口的比重,到2003年为22.5%,养老金的平均水平仍然低于贫困线。
而且俄罗斯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影子经济,黑经济,灰色经济、犯罪经济和黑社会连到一块儿,谋杀、绑架、走私、贩毒、洗钱等丑恶现象迅速泛滥。
人才的流失也非常严重。
前苏联是教育相当发达的国家,科技队伍在世界上非常庞大,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最大的一个问题而且影响深远的问题就是人才流失非常严重,最近10年科技人员人数从原来250万下降到80万。
去哪儿了?大批的高级人才、高级专家纷纷移民美国和西欧了。
普京上台后各种条件相互作用,俄罗斯经济上升比较快,但现在怎样?这场金融危机汹涌而至,对苏东的影响非常严重。
在世界经济危机下,俄罗斯和东欧的状况是一个什么状况?有人讲,这场危机很快要影响整个欧洲大陆,网上很多人都讲金融危机第二波又要起来,主要是从东欧起来。
东欧的问题是私有化以后大量借债,现在很多到了还债期。
东欧各国可能面临10年来最严重的衰退,可能成为金融危机第二波的重灾区。
作为东欧最大经济体的俄罗斯命悬一线,油价从140、150多美元急跌,外资撤离,外债居高不下,货币贬值,失业率急剧上升,很快会酿成政治、经济、社会动荡。
有人说,恐怕会成为10年前东南亚经济危机的翻版。
俄罗斯两年以后要面临还债的高峰。
由于经济形势不好,许多私有企业出现了债务到期难以偿还的局面,债务危机很可能拖垮俄罗斯的整个金融系统。
今年,俄罗斯大概有1500亿美元的外债到期,银行和企业没有资金,只能靠政府偿还,政府的情况也不是很妙。
而且到2011年,还要出现一个还债高峰,到时候日子就难说了。
再就是波兰、捷克、匈牙利等转轨国家,它们的国有资产和银行都卖给外资,自己又借外债搞,现在马上遇到非常严峻的局面,波兰和捷克的外债占本国GDP的百分之百,匈牙利的外债更是其GDP的两倍多。
我们讲了改革以后的不同道路。
我们不能走邪路,尽管少数人欢迎这条路。
另外一条路,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的、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要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应该看到,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整个人类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的一场创新,难度是非常大的。
上面从反面讲的多一点,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没有比较就不好选择。
我们都身处这场变革之中,这场深刻的变革将影响中国的未来和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决定着我国对人类的发展能不能做出贡献,能做出多大贡献。
如果我们还是走那种邪路,跟着西方资本主义老路走,就不可能有什么贡献。
一个民族和国家
要对人类有贡献,就要有创新。
最根本的创新就是制度创新,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就是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的创新。
原来很多人都宣传和幻想,说资本主义已经相当好了,经济发展挺快,人民生活各方面都挺好的,现在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和随之而来的经济危机使大家可以清醒一点,马克思对它的批判有没有道理?我们是不是愿意使人类永远处在这种制度的恶性循环之中,不时出现经济巨大的波动,使生活陷入不能接受的境地?人类能不能走出一条新路,避免这种严重的弊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确实是有问题的,尽管这个社会曾经对人类的发展做出过贡献,但我们不能够永远停留在这样一个状态中,因为它确实有根本矛盾。
马克思被评为千年伟人,不是西方强迫的,大家可以冷静地想想为什么?他作为一个彻底的人道主义者,就是要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不能够物化为工具,矮化为机器。
这种理想应该是人类的共同追求。
过去我们讲马克思,好像大家的理解都有一些片面化,原来探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该说是不能归咎于马克思的,应归咎于后来者的理解是否正确,行动是不是出了问题。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也是不容易的。
从历史上看,中国不模仿资本主义是对的。
邓小平早就说过,中国如果搞资本主义,将无法避免国内阶级压迫与国际帝国主义压力的残酷现实。
中国要解决10多亿人的贫困问题,10亿人的发展问题,如果搞资本主义,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但是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中国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
他还说,如果我们不能坚持社会主义,最终发展起来,也不过成为一个富人国,而且连想发展起来也不容易。
从苏东来看,像东欧那些国家,捷克、波兰、匈牙利等,现在整个人民的精神状态非常不好。
匈牙利全是外债弄起来的,很多国有企业、银行都卖给外国了,本国人民安身立命的财富都掌握在别人手里,国家的自主权控制在别人手里,国家的状态和过什么日子控制在别人手里,结果经济危机来了,非常悲惨。
这条路,我们不能走,我们要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路子。
从历史来看,走新路有没有可能?应该是有可能的。
全世界的马克思主义,西方的左翼、理论界在不懈地探索,要找出一条新路来,他们也不满意斯大林模式那条路子,而且现实的经济条件也存在着走出一条新的客观条件。
如果这条路根本就走不通,那就是一个乌托邦,如果能够走通,你放弃了,你不去探索,那你就是丧失了机遇,你就是放弃了自己的美好的前景,放弃了对人类做出贡献的机会。
这次金融危机,很多人觉得人类要走出新路了。
从制度上要调整,甚至人的价值观也要调整了。
现在西方很多学者都认为,那种所谓经济主导的、把个人利益绝对化的、弱肉强食的动物性生存法则要变了。
我记得费孝通老先生前些年就说,整个人类的观念、人类的文化要提升,世界需要一个新的孔子。
从经济上讲,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结合,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结合,应该讲还是有它客观的条件。
市场经济是什么东西?就是要使一个企业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原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企业不称其为企业,它没有自己独立的利益,没有利益驱动,这个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资费权统统掌握在国家手里,完全是被动的,没有自己的主动性。
现代经济发展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产权分化了,经营权和资费管理权从产权中分化出来。
公有制在产权分化状态下,所有权公共占有,或者是国家形式代表的全民占有,经营权、资费权交给企业行使,交给一部分经营管理者行使,大家给他激励和监督,要求他搞好企业。
这个公有制企业也可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
现代西方企业大部分都是产权分离的,都不是说我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我又来经营,因为现代经营管理问题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职能。
现在全世界为什么有那么多工商管理学校?就是因为需要它培养一些人来从事经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