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不能搞资本主义

作者:毛立言发布时间:2009-07-10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交流一下这个问题:为什么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资本主义道路。

这个问题,应该说大家都很熟悉,从报刊上、党的文件上也屡次看到。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同志特别鲜明地强调,我们一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又特别强调,我们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此相联系,有两条不能走的路,一个是不走老路,不走回头路,也就是绝不走改革前的那样一条道路;另一是不走邪路,不能改旗易帜,也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或者是改良的资本主义道路。像民主社会主义,如果不特别了解,大家很容易觉得“社会主义”又加了一个“民主”,有什么不好?大家从报纸或者其他一些材料可以看到,民主社会主义在西方就是社会民主主义。在一定意义上,民主社会主义也算左翼,它坚持对自由资本主义进行改良,一是国家对经济社会生活要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控,再就是强调对资本利益进行抑制,比较强调对工农大众利益的保护,但本质上还是资本主义制度。有的同志很关心这个问题,但对里面很多难点问题该怎么理解不是特别清楚。

社会主义改革的内涵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以后曾经反复提出: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大家可能觉得有点奇怪,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不是说得很清楚吗?这个问题涉及很多问题,首先涉及到对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怎么认识的问题。他们设想的那个社会是不是我们可以随时随地拿来进行思考的蓝图?实际上,马

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不是象建房一样随时随地就可以拿来施工的蓝图。

这个问题确实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同时又和每个人密切相关。我国“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的这30年,被称为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国家进行了一场深刻的社会大变革,我想大家都能感受到这种变化。从经济方面讲,总的生产力系统在急剧变革。大量民工回乡过年,造成令世界瞩目的民工潮,这是由于我们国家的生产力在发展、产业结构在转移,由一个农业占很大比重的国家正在向工业化转变,大量的农民都要由从事农业进入非农产业。我们国家所有制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我们以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基本上都是公有制状态,所有制结构比较简单,现在出现了相当份额的私营经济、民营经济、外资经济,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也在进行着特质的变革。社会结构也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阶层,原来的阶层在进行分化。国家的道德水平、道德观念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追求、情趣、衣着、穿戴、婚姻观念等都发生了非常剧烈的变化。

主义、道路的问题存在于我们这场历史变革之中,就是通过这场变革要形成什么样的社会,要走什么道路达到这个目标?这里面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就是这种变革的发展趋势不是唯一的。有一个观点很容易明确,即不改革是不行的。这一点大家都容易接受。为什么呢?这里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从马克思主义来看,中国要改革,是因为我们原来的体制和模式,也就是以斯大林模式为代表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模式,与我国当时的社会主义现实、与社会发展阶段存在着不相适应的地方。西方的理论是另外一种解释,认为中国原来搞社会主义搞错了,是死路,不通,所谓改革就是把社会主义改掉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只能和资本主义结合在一起,改革的内涵、方向和趋势是唯一的,只能这样走。这是西方主流理论,也是我们所反对的。实际上市场经济总是和一定的生产关系结合在一起的,

它或者与资本主义结合,或者与社会主义结合,总是有一定的属性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资本主义不是永恒的,它有深刻的内在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充分发育以后,矛盾将激化,将被新的社会形态所替代,这个社会形态被马克思称为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还分为两个阶段。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推想和设想,依据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内在矛盾发展趋势的分析。

大家一定要注意,马克思、恩格斯讲的共产主义社会所实现的两个条件,一个是资本主义充分发育,另一个是商品经济也充分发育。用学术的语言说,共产主义社会是后商品经济、后资本主义。过去大家比较教条地对待马恩的设想,认为在中国、俄罗斯这些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通过短暂的过渡时期,就可以实现共产主义。原来的体制运行以后就发现一些问题,理论界也反复探讨社会主义到底要不要搞商品经济?争论、探讨了几十年,最后终于认识到,我们这个社会确实还不能不搞商品经济,不能不搞市场经济。从交换关系来说,我们所处的阶段在客观上还需要发展商品经济,不能脱离这样一个基本的现实。

当人们充分地认识到我们还处在商品经济阶段的时候,到底还能不能搞社会主义?这显然是一个非常重大的问题。当这样一个问题提出来的时候,整个理论认识和发展趋向发生了分化和分歧,基本上是两种趋向、两种选择,刚才讲“改革是有选择的”,根儿就在这儿。我们最大的国情就是还处在商品经济阶段,不能背离这个阶段。因为商品经济就要充分利用利益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杠杆。计划经济体制下对利益杠杆不是很重视的,比较强调精神的作用、政治的作用,但我们还处在商品经济阶段,就内在地决定了物质利益原则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是不可背离的。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这样一个原则、这样一个杠杆来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调动企业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发展。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改革开放以前我们各种物品、粮食都是凭票购买的,什么都比较紧缺,鸡蛋、肉就更甭说了,但当我们搞商品经济以后,鸡蛋、肉、菜丰富得不得了。这证明,我们搞商品经济是一种历史的必然。大家会问,“改革是有选择的”表现在什么地方?选择就表现在另外一个问题上。一个社会的经济系统是二重基本结构:不仅有一个交换关系系统,还有一个生产关系系统。也就是除了搞商品经济以外,所有制关系、生产关系是另外一个层次的问题。是完全搞私有化,全部以私有制为主体,还是承认我们这样的发展阶段,可以有多种所有制成分,同时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这就是重大的选择,由此决定两条不同的道路。

改革,改什么?可以说改很多,但根本上要抓住两点,一个是交换关系系统,就是指人和人之间,经济单位和经济单位之间是用什么连接。是用商品价值关系衔接,还是像原来计划条件下的直接调拨、直接分配?这是一个重大变革。要是用价值关系来连接,这个社会就还是要搞商品经济的性质。再一个,搞商品经济情况下就有选择了:是公有制为主体,还是私有化?一种理论认为,商品经济天然是和私有制结合在一起的,既然搞商品经济,只能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另外一个选择,就是我们国家的选择,也包括越南等其他国家,认为虽然我们要搞商品经济,但是在所有制选择上,商品经济可以和公有制结合在一起。在现在的条件下,我们也可以找到结合的途径。比如说我们通过股份制的形式,通过在公有制内部产权分离的形式,使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利益边界也是很清晰的。

我们一定要有一个现代化的视角,从最深、最广的根源上来讲我们国家的这场变革是要实现现代化。1963年1月29日,周恩来总理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就提出我们要搞四个现代化。改革开放以后,总的命题就认为我们中国也要搞现代化。为什么一定要搞商品经济?因为现代化和商品经济有着内在的逻辑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