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结课论文材料及要求
犯罪学论文
论大学生犯罪大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目前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状况的主流是好的,但是不难发现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尤其是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趋势在不断加剧,例如近年比较出名的马加爵事件、北京外国语大学在校生罗卡娜因琐事将同学刺死、中国政法大学在校生付成励在课堂上杀死老师、上海复旦大学投毒案……无不令人震惊。
在校大学生犯罪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犯罪大学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学校教育的缺陷和家庭教育方式的失当,还有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以及社会对于弱势群体关注程度的不够等方面的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的分析狄更斯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 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我们生活在一个说不清好坏的年代。
一方面我们享受着物质生活的进步, 但是也体会着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后果, 环境污染、价值沦落、腐败盛行、生存压力剧增、安全感低等。
但其中最让人担忧的,是近年来, 被视为国家未来的一代--大学生,他们实施的犯罪呈现多发的趋势。
虽然没有具体全国范围内的数据统计, 但是就目前所能搜集到的资料来看, 在校大学生犯罪已经占刑事犯罪的很大比重, 而且犯罪越来越恶劣。
大学生违法犯罪与其他违法犯罪没有本质的区别,可由于其特殊群体的身份,结合近几年大学生犯罪的事件,归纳如下几点大学生犯罪的特点。
(一)犯罪数量逐年增加我在网上做了一些简单的信息搜索, 整理如下: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二庭副庭长、知名青少年法律工作者尚秀云2008年9月在北京透露, 从1987年至今, 共有超过6000名在校大学生在海淀区人民法院被判刑。
从最开始的一年一两名大学生, 到这几年的80个、90个, 甚至100多个, 这些年大学生犯罪呈现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根据北京大学康树华教授的调查, 1965年青少年犯罪在整个社会刑事犯罪中约占33%, 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
文革期间, 青少年犯罪开始增多, 占到了整个刑事犯罪的60%, 其中大学生犯罪占2.5%;而近几年, 青少年犯罪占到了社会刑事犯罪的70%~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为17%。
犯罪学论文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问题日益复杂化,犯罪学作为一门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和犯罪治理的学科,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
本论文旨在通过对犯罪学领域的研究综述,总结现有研究成果,分析犯罪学的发展趋势,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二、论文主体1. 犯罪学的基本概念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和犯罪治理的学科。
它涉及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犯罪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犯罪行为、犯罪人、犯罪原因、犯罪预防和犯罪治理等。
2. 犯罪学的研究方法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实验研究、案例研究等。
其中,定量研究侧重于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定性研究侧重于对犯罪现象的描述和解释,实验研究侧重于控制变量和验证假设,案例研究侧重于对特定犯罪案件的分析。
3. 犯罪学的研究成果(1)犯罪原因研究犯罪原因研究是犯罪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近年来,犯罪原因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生物学因素:研究表明,遗传、大脑结构、激素水平等生物学因素与犯罪行为有一定的关联。
- 心理学因素:犯罪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异常、人格障碍、认知偏差等心理因素与犯罪行为有关。
- 社会学因素:社会结构、社会控制、社会流动、社会支持等社会学因素对犯罪行为有重要影响。
(2)犯罪预防研究犯罪预防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预防和减少犯罪行为。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社会控制理论:强调社会规范、社会控制和法律制度在犯罪预防中的作用。
- 犯罪机会理论:强调犯罪机会在犯罪行为发生中的作用,主张通过减少犯罪机会来预防犯罪。
- 社区警务:强调社区在犯罪预防中的作用,主张通过社区警务来减少犯罪。
(3)犯罪治理研究犯罪治理研究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地治理犯罪问题。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刑罚理论:研究刑罚的目的、功能、方式和效果,旨在为刑罚制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 刑事司法改革:研究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旨在提高司法公正和效率。
- 犯罪矫正:研究犯罪矫正的理论和实践,旨在帮助犯罪人回归社会。
犯罪学课程论文
湖南商学院课程论文题目大学生暴力犯罪分析学生姓名元颖学号*********专业班级法学1401暴力犯罪又称针对人身的犯罪,是指非法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侵犯他人人身权利后财产权利的极端攻击性行为,是对使用特定手段实施的一类犯罪的理论概括。
暴力犯罪一般表现为犯罪人与被害人之间的面对面的冲突与对抗。
犯罪学研究表明,人们对犯罪的恐惧感主要来自于暴力犯罪。
由暴力犯罪造成的心理创伤或恐惧,在肉体痊愈以后仍要持续数月、数年乃至终生。
一、暴力犯罪的原因暴力犯罪大多是跨类型的,因而很难提出一套适合于解释一切暴力犯罪的理论。
下述因素或者可以成为引发暴力犯罪的诱因,或者可以成为暴力犯罪行为学习或者模仿的来源:(1)不良的生活背景。
不良的生活背景在这里指压抑个性、妨碍人格正常形成和发展的生活经历和环境。
在这种不良的生活背景之下极易形成一种反社会人格,尽管这种不良生活背景是作为人的直接环境而发生影响。
但它常常是社会矛盾的折射。
(2)民事纠纷,民事纠纷常常作为一种强刺激而导致杀人伤害等犯罪行为的发生,当纠纷中有过错一方未受到应有的批评与处理,而无过错一方亦未得到适当的救济抚慰,后者可能会采取过激行为一泄愤报复,纠纷中的一方或双方心胸狭窄,报复心重,更容易发生杀人、伤害或其他攻击性行为。
(3)婚恋挫折,婚恋挫折常常导致厌世自杀或杀人。
(4)暴力渲染,心理学研究认为,暴力渲染具有一种心理暗示看到过别人是是攻击性行为的儿童或成年人,比没有看到过别人时是攻击性行为的人更容易采取攻击性行为,并且具有较大的攻击强度,如果见过他人实施攻击性行为的人在某种场合下被激怒,那么,暗示的影响就会被激发出来。
(5)被害人的促动,对社会上的犯罪所进行的任何意义的研究,都必须把对罪行的受害者和犯罪者人的分析包括在内,在某些特定的罪行中,罪犯与受害人有罪一方与无辜者之间很难从法律上划清一条界限,特这特别适用于某些暴力罪行。
(6)暴力犯罪人的个性缺陷,暴力犯罪人一般具有如下心理特征:易冲动、缺乏意志能力;性格孤僻、心胸狭窄、自卑感强、疑心重,报复心强;虚荣好胜,以自我为中心;文化水平低、道德素质差。
本科毕业生犯罪学论文范文模板
本科毕业生犯罪学论文范文模板引言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机制和犯罪预防的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本科毕业生犯罪学论文的范例,帮助学生理解犯罪学的研究方法和论文写作结构。
研究背景本文研究的主题是“城市化进程中的犯罪问题”。
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地区的犯罪问题越来越突出。
针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犯罪原因和机制,以期提供有效的犯罪预防和管理策略,对于社会治安的维护和公共安全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的犯罪问题,揭示犯罪的根源和犯罪行为背后的原因,探讨有效的犯罪预防和管理策略,并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为社会治安的维护和公共安全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本文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包括文献综述、案例分析、问卷调查等。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和前沿动态。
通过案例分析,深入剖析城市化进程中的犯罪问题。
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大量的数据,对犯罪问题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估。
研究结果与讨论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本文得出了以下结论:1.城市化进程对犯罪问题产生了重要影响。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地区的犯罪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社会经济因素是造成犯罪的重要原因之一。
城市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福利水平与犯罪率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3.社会管控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管理犯罪。
警察力量的增加、社区治安的加强等举措可以显著降低犯罪率。
在讨论部分,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研究结果的意义和现实应用。
同时,对于犯罪预防和管理策略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以下政策建议:1.增加警力投入,加强社区巡逻和治安巡查,提高犯罪的侦查和打击效果。
2.提高城市居民的经济福利和生活质量,减少社会不平等和贫困现象,以降低犯罪率。
3.加强社会安全教育,提高公众对犯罪现象和风险的认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结论通过对城市化进程中的犯罪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本文揭示了犯罪的根源和背后的原因。
罪犯法制教育论文4400字-罪犯法制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
罪犯法制教育论文4400字_罪犯法制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模板导读:罪犯法制教育论文4400字应该怎么写?想要在毕业之前撰写出自己满意的论文,并不是想象那么简单的,而现在论文的写作规范要求也是特别多,所以在写作之前,可以先参考一下相关的文献资料,本论文分类为法制教育论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几篇罪犯法制教育论文4400字范文供大家参考。
罪犯法制教育论文4400字(一):浅析传统文化在罪犯教育改造中的作用和运用论文摘要: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于此同时犯罪也呈新态势。
犯罪人员由于错误的价值观导致犯罪的现象增多。
在罪犯教育改造中传统的监管方式需要注入新的活力。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是民族宝贵的财富。
传统文化对于改造服刑人员的思想、重塑价值观、预防重新犯罪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罪犯教育;传统文化;教育改造一、罪犯教育改造中的问题反思罪犯教育改造中的重新犯罪率问题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有些服刑人员在改造期间表现良好,对以前所犯罪行深刻反思和忏悔,出狱前也表示一定要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可是非常遗憾的是,仍有个别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没有实现刑法的矫正目的,对其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危害。
(一)主观方面原因犯罪人员往往具有扭曲的价值观。
例如经济类犯罪案件中,很多犯罪分子往往具有很强烈的追求财富的愿望。
认为金钱名利是人生的价值所在,为了获取金钱名利可以不惜采取一切措施。
这些人往往有具有惰性心理,想不劳而获,所以铤而走险,触犯法律去换取所谓的经济利益。
(二)客观方面原因1.回归社会之旅艰辛刑满释放人员出狱后,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尽快融入新的社会生活中去,找到一份谋生的工作。
社会上有些人出于对自己保护的本能和对犯罪的厌恶,对于刑满释放人员有一定歧视。
很对单位就业时需要开具无刑事犯罪记录的证明。
有些刑满释放人员欠缺技术技能,获得就业的机会较少。
迫于生活压力和不劳而获的思想,有合适的机会又走向犯罪之路。
2.家庭关系破裂不仅在社会上碰壁,许多刑满释放人员初次犯罪就是由于家庭破裂,无人监管,流浪社会所造成的。
犯罪学结课论文
现代化是世界性的发展潮流,中国的发展不能脱离这一趋势。
发展是第一要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由此我国社会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
但不可否认的是,几乎与此同时,我国社会也进入了一个犯罪的高峰时期。
改革开放前,我国刑事案件年发案数一般在20—40万起之间浮动, 1977年发案数最高为54万起。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犯罪数量呈现持续增长态势, 1989年达到197万件,1991年全国发生各种犯罪236万起, 2000年全国犯罪案件增加到363万多起, 2003年为439万多起。
我国犯罪率的异常增长说明了什么呢?对现代化建设有什么启示和教训呢?现代化与犯罪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现代化与犯罪的关系:根据马格纳雷拉的定义,现代化是发展中的社会为了获得发达的工业社会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而经历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的,包容一切的全球性过程。
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必然会引起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包括社会关系的重组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这种重组和变革必然会导致个人与个人、社会与个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犯罪则是社会生活中诸如上述消极现象的一种集中反映,也是社会转型中社会关系失调和社会结构失衡的一种表现。
可见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为犯罪提供了条件。
正如美国犯罪学家路易丝·谢利总结的:当代社会犯罪问题的普遍性表明,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发展的成就都有助于犯罪。
它对现代化进程中的经济、整治、文化、道德等方面的正常发展都有着极为消极的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化带来的是一场社会大变革,它将打破传统秩序,破坏原有的社会稳定。
因而,犯罪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是世界各国谋求发展所付出的代价之一。
另一方面,我们也该看到,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深入以及对犯罪问题的科学认识,犯罪的异常增长是可以得到抑制的。
犯罪源于社会;异常的犯罪增长源于现代化进程打破了社会的稳定状态。
《犯罪心理学》课程期末结课论文
《犯罪心理学》课程期末结课论文——童年经历对变态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软件工程142班_142874_邢文静犯罪心理学做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
主要深入研究的部分在于什么导致人犯罪,也研究人犯罪后的反应,以帮助法庭了解犯人的心理及预防犯罪等。
狭义的犯罪心理学研究对象是犯人即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包括其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犯罪心理结构形成的原因和过程、犯罪心理外化为犯罪行为的机理、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犯罪心理变化的规律及怎样对犯罪心理结构施加影响和加以教育改造等。
通过这一期课程的学习,关于犯罪心理学,泛泛而谈不如取其一点,所以这里我选择的论题是:童年经历对变态犯罪心理形成的影响。
首先,我想以一部经典美剧中的人物作为案例分析说明。
《嗜血法医》(Dexter,又名嗜血判官),改编自杰夫·林赛的小说《暗夜噩梦戴克斯特》,该剧讲述的是主角Dexter·Morgan白天以迈阿密警局法医身份为掩护,黑夜降临时追捕罪犯的故事。
这里我们要讨论的主角有二。
首先是主角Dexter·Morgan,Dex很小的时候亲眼目睹了自己的母亲被恶徒用电锯分尸,他和他的哥哥被关在母亲死去的集装箱里,被警察发现的时候,他们已经在两英寸的鲜血里泡了两天。
Harry·Morgan是发现他们的警察之一,他收养了年幼的Dex并将他抚养成人。
长大后的Dex对幼时的遭遇完全没有记忆,但却不断地表现出对血的渴望。
Harry知道后引导Dex的嗜血本性,教导他如何成为一个谨慎,细心高效率的杀手,教导他如何掩盖证据,如何融入社会,并为他订立了Harry法则,正是这个法则没有让Dex 成为一个单纯嗜血的monster,而是只杀曾有过谋杀罪行的人,用自己的方式维护心中的正义。
二是主角的哥哥Brian,与年仅三岁的Dex不同,在目睹母亲死亡过程的时候他已经懂事。
Brian没有被Harry收养,而是被送进了孤儿院。
犯罪学的论文范文
犯罪学的论文范文标题:心理罪犯清醒度对犯罪行为的影响摘要:心理罪犯清醒度是犯罪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
本论文旨在探讨心理罪犯清醒度对犯罪行为的影响。
首先,我们将介绍心理罪犯清醒度的定义、分类和评估方法。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心理罪犯清醒度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联,并分析心理罪犯清醒度在犯罪行为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最后,我们将探讨心理罪犯清醒度对犯罪防范和犯罪惩罚的启示。
通过本论文,我们希望能够提高对心理罪犯清醒度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犯罪行为的理解。
关键词:心理罪犯清醒度,犯罪行为,评估方法,犯罪防范,犯罪惩罚引言:心理罪犯清醒度是指个体在犯罪行为发生时的精神状态的一个度量。
它是犯罪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对于理解犯罪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心理罪犯清醒度的高低可能会对犯罪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因此,探讨心理罪犯清醒度对犯罪行为的影响,对于犯罪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心理罪犯清醒度的定义、分类和评估方法入手,深入探讨其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其在犯罪行为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此外,本文还将讨论心理罪犯清醒度对犯罪防范和犯罪惩罚的启示,以期为犯罪学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建议。
一、心理罪犯清醒度的定义、分类和评估方法1.1心理罪犯清醒度的定义1.2心理罪犯清醒度的分类1.3心理罪犯清醒度的评估方法二、心理罪犯清醒度与犯罪行为之间的关联2.1清醒度水平与犯罪行为的频率之间的关系2.2清醒度水平与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2.3清醒度水平与犯罪行为的模式之间的关系三、心理罪犯清醒度在犯罪行为发生过程中的作用3.1选择性注意和感知3.2决策和冲动控制3.3行动执行和后顾之忧四、心理罪犯清醒度对犯罪防范和犯罪惩罚的启示4.1犯罪防范策略的制定4.2犯罪惩罚的科学与人性之间的平衡结论:心理罪犯清醒度对犯罪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它不仅与犯罪行为的频率和严重程度相关,还影响着犯罪行为的模式。
在犯罪行为发生过程中,心理罪犯清醒度通过选择性注意和感知、决策和冲动控制,以及行动执行和后顾之忧等方式发挥作用。
犯罪学基础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犯罪学是一门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和犯罪对策的学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犯罪问题日益凸显,对犯罪学的深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报告旨在对犯罪学基础理论进行总结,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犯罪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一)犯罪学的定义犯罪学,又称为刑事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以犯罪现象为研究对象,探讨犯罪的原因、预防、控制和矫正等方面的问题。
(二)犯罪学的研究对象1. 犯罪现象:包括犯罪率、犯罪类型、犯罪手段、犯罪地点等。
2. 犯罪原因:涉及社会、心理、生物等多方面因素。
3. 犯罪预防:包括立法、执法、司法、教育等多层次预防措施。
4. 犯罪控制:通过刑罚、社区矫正等方式对犯罪行为进行控制。
5. 犯罪矫正: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使其重新融入社会。
三、犯罪学的基本理论(一)犯罪原因理论1. 生物因素:如遗传、大脑发育等。
2. 心理因素:如性格、心理创伤等。
3. 社会因素:如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
4. 经济因素:如贫困、失业等。
(二)犯罪预防理论1. 社会控制理论:强调社会对个体行为的约束作用。
2. 犯罪机会理论:认为犯罪的发生与犯罪机会的多少有关。
3. 犯罪社会化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个体犯罪行为的影响。
(三)犯罪控制理论1. 刑罚理论:包括刑罚的目的、种类、适用等。
2. 刑罚执行理论:包括监狱、社区矫正等刑罚执行方式。
3. 刑罚改革理论:如非刑罚处理方式、刑罚人道化等。
四、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一)定性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犯罪学相关文献的梳理和分析,总结犯罪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成果。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对具体犯罪案例的分析,揭示犯罪现象和原因。
(二)定量研究方法1. 统计分析法:通过对犯罪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揭示犯罪现象和趋势。
2. 实验研究法:通过实验,验证犯罪学理论假设。
五、犯罪学的应用(一)犯罪预防1. 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法律法规,提高法律威慑力。
2.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犯罪学课程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犯罪学作为一门研究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预防和犯罪处理的学科,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本学期,我有幸学习了犯罪学这门课程,通过系统地学习,我对犯罪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犯罪现象及预防措施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以下是对本学期犯罪学课程的总结报告。
二、课程概述犯罪学课程主要围绕犯罪的基本概念、犯罪原因、犯罪类型、犯罪预防和犯罪处理等方面展开。
课程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犯罪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总结1. 犯罪的基本概念犯罪学课程首先介绍了犯罪的基本概念,包括犯罪的定义、犯罪的特征、犯罪的类型等。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犯罪是一种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它违反了法律规定,破坏了社会秩序。
2. 犯罪原因犯罪原因的研究是犯罪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等对犯罪的影响。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了犯罪的发生。
通过对犯罪原因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防和控制犯罪。
3. 犯罪类型犯罪学课程对各种犯罪类型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暴力犯罪、财产犯罪、性犯罪、毒品犯罪等。
通过对不同类型犯罪的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犯罪现象的多样性,为预防和打击犯罪提供依据。
4. 犯罪预防犯罪预防是犯罪学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
课程中,我们学习了预防犯罪的策略和方法,包括加强法制建设、改善社会环境、提高公民素质等。
这些措施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犯罪的发生。
5. 犯罪处理犯罪处理是犯罪学课程的重要内容。
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刑事司法制度、刑罚体系、犯罪心理矫正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了解犯罪处理的程序和原则,为犯罪处理提供理论支持。
四、学习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学期犯罪学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形式,使我对犯罪学理论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种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2. 培养批判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运用犯罪学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培养了批判性思维。
犯罪学论文
姓名:王蕊瑞学号:1303030101225 班级:13级法学(2)班犯罪学犯罪学是为了预防和减少犯罪现象的发生,以实证和思辨的方法研究作为社会现象的犯罪现象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变化规律的社会科学。
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的科学,犯罪学的研究对象是“犯罪”。
犯罪学的学科任务是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
犯罪学的学科特点是:1、犯罪学所研究的是群体犯罪现象;2、犯罪学的价值追求是犯罪现象的预防和减少。
;3、犯罪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实证的,辅之以思辨的。
从学科地位上看,犯罪学应当处于一级学科的地位。
犯罪学的理论体系是以犯罪现象的存在为核心,研究犯罪现象的产生、本质、存在形态、发展变化规律和对策。
犯罪学与刑法学、形势政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共同目的是为了防止和减少犯罪而与犯罪作斗争。
犯罪学是研究犯罪现象本身的,而刑法学是研究犯罪和刑法的法律的科学。
2、最初,广义犯罪学曾把它作为自己学科的一个方面的内容,形势政策学是研究犯罪现象对策的理论体系。
但是在犯罪学不研究犯罪对策的情况下,形势政策学很快就发展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犯罪学与社会学的历史渊源类似、研究内容交叉、研究方法重叠。
但是犯罪问题是犯罪学研究的主要方面,而犯罪问题仅仅是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方面。
犯罪学不仅对犯罪问题进行宏观的研究,而且也对犯罪问题进行微观研究。
社会学仅仅利用自己的概念和学说从宏观的角度探讨犯罪问题。
4、犯罪学与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有一定交叉、研究方法有一定重叠。
然而,它们之间也有一定的区别,犯罪学的研究重点是犯罪问题,犯罪问题仅仅是心理学的一个应用研究领域——法律心理学中探讨的内容之一。
犯罪学不仅利用心理学的概念和学说探讨犯罪问题,也利用社会学、人类学、生物学、生理学、经济学等很多学科的概念和学说探讨犯罪问题。
心理学仅仅利用心理学自身的概念和学说探讨犯罪问题。
犯罪学对犯罪问题的研究深度,远远超过了心理学对犯罪问题的研究深度。
犯罪心理学主题论文.doc
犯罪心理学主题论文犯罪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犯人的意志、思想、意图及反应的学科。
下面就随我一起去阅读犯罪心理学主题论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犯罪心理学主题论文【1】【摘要】: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犯罪率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要低很多,但自上世纪年代开始,犯罪率出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犯罪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和忧虑文章分析了我国犯罪现象呈现的特征及产生的原因,并从家庭教育社会管理体制和立法方面提出了减少和抑制犯罪对策【关键词】:犯罪现象特征原因对策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犯罪现象的存在与资本主义社会有着本质的区别,犯罪率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要低得多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大力推行依法治国,制定了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两部刑事法律,并不断修正完善,增强打击力度,但犯罪现象仍有增无减,这与我国进步的社会制度是相悖的,本文探究的就是这种相悖的原因与对策一我国犯罪现象呈现的特征一、犯罪现象所呈现的几种特点(一)犯罪数量呈上升态势我国犯罪数量,总的来讲,犯罪率和大案要案发生率上升较快,重大案件越来越多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定时期内,犯罪现象总的趋势是犯罪率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二)犯罪主体以男性为主,女性犯罪率上升与世界众多国家一样,我国犯罪主体或者成员在性别构成上,以男性为绝对多数但有资料显示,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违法犯罪的男女比例为100:1,但现在已接近10:1,女性犯罪多数集中在盗窃卖淫贩毒诈骗和因家庭婚姻问题引起的杀人案中(三)侵财型犯罪为多,暴力型犯罪日趋严重我国正处于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变的过程中,个人利益得到社会和个体重视,加之贫富差距扩大和收入分配不合理,物质财富给一些人带来的优越感,另一些人则形成忌妒和贪欲,为犯罪形成了内在驱动力,导致财产犯罪直线上升暴力犯罪有继续加快发展的趋势,其主要集中在青少年犯罪和因婚姻感情出轨或者家庭暴力引发的故意伤害杀人案罪中妇女未成年人是社会的弱势群体,往往是暴力行为的受害者,暴力既使他们身心饱受痛苦,也可能使其心理扭曲,由受害者角色变成暴力犯罪的实施者(四)犯罪方式趋于组织化集团化智能化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中,犯罪成员往往是三五成群,出于哥们义气,相互壮胆,不计后果,盗窃抢劫寻衅滋事,形成团伙组织,共同作案在成年人犯罪中,犯罪形式呈现多样化和复杂化特点,尤以集团化犯罪比较突出如制毒贩毒犯罪等蔓延,参加人数较多,形成小集团组织共同犯罪;与此同时,我国犯罪现象向高阶层以利益为纽带的小集团化发展趋势不容忽视,其中国家公务员的腐败问题值得特别关注自上世纪80年代来,这类犯罪案件急剧上升,大案明显增多,某些官员形成小集团共同侵吞国家和人民巨额财产,危害极大,社会影响极坏当前国际形势复杂,由于境外和国外有组织犯罪开始渗透到中国大陆境内,导致我国有组织化犯罪态势进一步恶化与此相应,越来越多的犯罪分子运用现代化通讯工具与交通工具来实施犯罪,在犯罪过程中运用事先经过周密组织策划的策略与技术手段,这给我国犯罪学的研究和对犯罪分子的打击提出了更高挑战二、我国犯罪现象产生的原因在我国先进的社会制度里,,为什么会出现犯罪现象有增无减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主要原因如下(一)家庭因素家庭是最小的社会单位,也是个人成长和发展基础如果家庭关系处理不当,就可能引发矛盾,进而发展到违法,甚至犯罪第一,从小管制过严,时刻担心孩子学坏,这样的情况下可能使有逆反心理的孩子瞒着家长干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很容易做出违法犯罪的事情第二,从小过于溺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凡事满足长大后无法独立面对社会,稍有不顺或者达不成自己的理想就自暴自弃,容易走上犯罪道路第三,单亲家庭或者部分农村家庭,父母忙于生计,无力顾及孩子的心理成长,长期缺少父爱或母爱关心的孩子,容易滋生消极情绪进而产生犯罪心理第四,家庭暴力婚姻危机家庭暴力是女性犯罪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它一般伴随着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摧残,当这种摧残超出了一定的承受能力时,有些人就被迫走上犯罪道路婚外情非法同居等导致婚姻危机,部分受害者性格偏激,容易形成愤怒和复仇心理,使用极端方式,从受害者变成了害人者(二)教育因素是每个人成长过程中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而目前教育尚有欠缺第一,近年来片面强调应试教育,追求升学率,唯文化课考试成绩是瞻,对道德和法制教育抓得不够,造成学生不懂法不畏法的现象有的甚至直接从课堂走向牢房,犯罪后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犯了罪第二,受教育条件差,读书无用思想作怪我国已经实行了九年义务教育,对教育的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地处偏僻的农村,有的一所小学只有一个教师,有的几个村庄才有一所,学生学习成绩大多不理想而部分家长还认为即使努读个大学,但没有关系也找不到工作,不如干脆辍学提前闯荡社会赚点钱这些未成年的孩子还未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与世界观,容易流浪社会从而染上不良习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三)自身因素犯罪行为发生的自身因素通常包括两类:心理因素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是指与个人心理变化及其结果有关的犯因性因素,主要包括一些遗传而来几乎不用学习就产生内在行为倾向的本能因素个人在适用环境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行为和心理反应的人格因素,还有感情智力认知精神疾病等因素;生理因素主要有年龄性别外表遗传等因素,它们都可能不同程度地影响或者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四)社会因素我国正处于从农业的乡村的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型社会向工业的城镇的开放的现代型社会转变时期,在转型过程中很多方面因素尚未固定下来,社会结构处于暂时的失衡状况,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差距有所扩大,一些人对社会地位和财富的渴望非常强烈,容易产生刑犯罪而一些国家工作人员虽然社会地位显赫,但其经济状况与某些富人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容易滋生利用地位职务资源换取金钱和财富的举动而一些承包商等虽然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但对其社会地位并不满意,他们容易倾向于在社会生活中推崇金钱的力量,导致钱权交易,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此外,最突出的社会因素还有:就业困难和人员流动频繁,不安定因素大;劳动收入分配不合理,差距较大,社会公平受到挑战;快节奏的生活与激烈的竞争环境,造就的紧张心理和沉重负担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可能导致犯罪;影视网络中的各种色情画面暴力行为和污秽的语言容易让一些无所事事好逸恶劳的人效仿,走上犯罪的道路三、减少我国犯罪现象的对策在我国现阶段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犯罪现象发生呢?(一)改善家庭教育方式,加强和谐家庭建设家庭是人成长的摇篮,家庭教育是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家长要坚持用积极向上的道德观念正确引导孩子,严格要求,耐心教育,培养孩子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家长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良好的品德修养为孩子做出表率,创造健康的家庭教育氛围要创造和建立温暖和谐的家庭环境,正确处理家庭成员间以及家庭与外界关系(二)调整教育重心,注重素质教育开展素质教育,修正评定优秀学生标准,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持续开展普法教育,加大基础性廉政教育,加强公民道德教育,让学生能够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敢于弘扬社会正气,同一切丑恶现象作斗争(三)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努力促进就业,合理调节收入分配许多犯罪现象与我国社会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相关我们要用民主和法治理念,加强对权力的制约与监督,建立和完善各种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制度早在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在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中指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是解决中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出路我们要紧紧围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具体落实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六个方面要求,合理调整党政司法权力分工和责任体系,将各级各部门及其领导的责权利挂钩,建立谁主管,谁负责的综合治理责任制,建立相关奖励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从犯罪意义上说,失业与犯罪从来都是孪生姐妹,一个丧失工作机会及生活来源的人,犯罪很可能成为他的选项从近三年的司法统计来看,盗窃抢劫诈骗等三类财产犯罪占公安机关立案的刑事案件近八成而这些财产犯罪又与社会弱势群体的失业缺乏有效社会保障贫困等有密切关系为此,我们要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地位,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的方针,激励社会力量设立创业基金,鼓励人们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落实积极促进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不断扩大社会就业贫富差距过大也是导致社会不稳定和犯罪的重要原因对此,我们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加大收入分配力度,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及其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四)加强立法,惩治刑罚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打击犯罪的刑事法律需要及时修订和完善我国在一定时期内对一些发生频繁且影响极坏的犯罪开展严打活动,虽然这一主张遭到部分理论界人士的质疑,但实践却证明,严打过后的一定时期内,犯罪率明显降低,社会治安明显好转所以,在特定的时间开展严打仍然是十分必要的,严厉打击刑事犯犯罪这根弦应该长年绷紧,让犯罪分子不敢露头。
犯罪学专业论文摘要模板
犯罪学专业论文摘要模板摘要:本文旨在提供一种犯罪学专业论文摘要的模板,以帮助研究者在撰写论文摘要时能够准确、简洁地表达研究内容和结论。
犯罪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对于犯罪现象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摘要模板将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以期为犯罪学专业论文的撰写提供参考。
关键词:犯罪学、论文摘要、模板1. 研究背景犯罪学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致力于研究犯罪现象的成因、特征和预防控制等问题。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犯罪问题日益突出,对于犯罪学的研究也变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犯罪学领域的某一具体问题,以期为犯罪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理论支持。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犯罪学领域的某一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背后的原因和机制,为犯罪学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实证研究的分析,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几个问题:(1)犯罪行为的成因是什么?(2)犯罪行为的特征有哪些?(3)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犯罪行为?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梳理和总结了犯罪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
其次,通过实证研究,采集了一定数量的犯罪案例数据,并进行了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
最后,通过对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结果的综合分析,得出了本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4. 研究结果通过对犯罪学领域的研究和分析,本研究得出了以下几个结论:(1)犯罪行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包括个体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等。
(2)犯罪行为具有一定的特征,如犯罪动机、犯罪手段和犯罪后果等。
(3)有效预防和控制犯罪行为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策略,包括教育、法律和社会治安等方面的措施。
5. 结论本研究通过对犯罪学领域的研究和分析,揭示了犯罪行为的成因和特征,并提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犯罪行为的建议。
犯罪学作为一门重要的社会科学学科,对于犯罪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犯罪学论文
论犯罪形成的个人因素[摘要]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纷繁复杂,矛盾日益突出,外在的表现就是犯罪现象层出不穷,人类的生活需要和谐的环境与稳定的秩序,而犯罪行为则会打破这样的美好与宁静,严重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要想控制犯罪行为的发生,我们不得不对其发生原因有深层次的理解。
我们不仅需要了解犯罪如何形成,还要掌握影响犯罪的因素。
只有先从围观的因素入手,才能根本有效的认识犯罪,防止犯罪。
[关键字]矛盾;犯罪;形成;防止犯罪是一时的行为冲动还是稳定的行为表现?是无法避免的客观存在还是可以预防控制其发生的主观行为?是个人的行为表现还是社会某群体共同的行为倾向?犯罪形成的原因固然重要,但是研究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犯罪究竟是什么。
为什么如此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如果没有对犯罪本质的了解我们无法找到犯罪形成的因素。
一.犯罪的概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犯罪时一种社会现象,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出现的,它和社会分工、财产私有制以及家庭、阶级、国家等历史现象相联系,因此具有鲜明的阶级本质。
”总而言之,他认为犯罪是社会成员孤立的零散的对社会统治秩序进行破坏的一种极端形式。
笔者认为,马克思主义的犯罪概念过分强调阶级性,具有局限性。
毋庸置疑,他是一位崇高的共产主义者,但也不能因此将社会上负面的东西都归罪于阶级,很多东西阶级都不能解释。
在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犯罪,因此不能说有阶级才有犯罪。
我国旧刑法借鉴苏俄关于犯罪的概念,有了这样一个混合概念。
即:犯罪是具有社会危害的社会行为——这是犯罪最根本的社会特征;犯罪是触犯刑事法律的行为——这是犯罪社会危害性的法律表现;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这是犯罪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结果。
这一概念同样引来一片骂名,反对者认为这样定义混淆了犯罪的概念和特征,由一二项可以推出第三项,第三项有重复评价的嫌疑。
我国刑法第十三条明确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受到刑事处罚的都是犯罪。
犯罪学
透过影视、新闻等文学艺术作品谈现代犯罪问题
——《犯罪学》论文
201111384 11国贸3班朱子心在这一学期,因为个人的兴趣而选择了《犯罪学》这一门课,在这三十多节课里,老师主要以电影和时事新闻两种比较生动形象的形式辅助教学,也让我记忆比较深刻。
而今天,我就想用我在这十几周里接触到的一些内容谈谈现阶段我对犯罪的看法。
对于我们来说,犯罪这一个概念或许并不生疏。
从小时起,或是父母或是老师就教育我们,不能拿别人东西,否则就是犯罪,就会有警察前来处置我们。
这大概就是我们童年对于犯罪最深刻的印象了。
到后来长大以后,逐渐在一些警匪片中认识到了有“私闯民宅”这样一种违法行为,于是便整天将其挂在嘴边。
和朋友闹别扭时便又多了一个“理由”将其赶走。
现在想想,倒也真是可笑。
直到上了初中以后,开始正式接触相关的内容,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犯罪。
在我国刑法里规定,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因此,这里又会涉及到另外一个概念——违法。
在过去的很多时间里,我们对于违法和犯罪都没有明显区分,甚至有时会等同。
直到今天我才明白违法有多种,而其中的刑事违法才属于犯罪。
在这十几周的课程中,老师大多数时间所讲述的犯罪都会涉及到贩毒吸毒,尤其是所放映的几部电影。
【教育】犯罪学论文之校园暴力犯罪的研究
【关键字】教育犯罪学论文之校园暴力犯罪的研究摘要:介绍了校园暴力犯罪的影响因素,以及预防措施关键字:犯罪学,校园犯罪,影响因素,预防我是xx,这个学期,鄙人有幸选修了犯罪心理这门课,受益良多。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势下,校园和谐成了主题,学生暴力犯罪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既包括经济、政治、文化、保守、思想道德、国家法律秩序等因素,也包括家庭环境、教育环境以及生活社区等具体环境的因素。
主要可归结为两个方面,即大学生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
(一)个人因素1、年龄因素在校大学生,大都是20岁左右的年龄,其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好动、暴发力强,喜欢争强好胜,而且克制力差。
如果他们不注意自我完善,放纵自己感情用事,就很容易滑入暴力犯罪的泥潭。
尤其是在这个年龄阶段,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型,一旦与社会上的暴力文化、色情文化等亚文化结合,很容易产生暴力违法犯罪的心理,进而转化成暴力犯罪行为。
因而,大学生自身的年龄因素是促使其实施暴力犯罪的关键因素。
2、心理因素某些大学生由于自幼受父母宠爱甚至溺爱,养成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的极端自私的性格。
进入大学后,仍不注意自我完善以克服和改善心理上的弱点,而是任其自我意识膨胀。
其结果必然是一旦欲求不能得到满足或者自尊受到伤害,就诉诸暴力。
马加爵案就是典型案例之一。
3、法制观念淡薄尽管高校都开设法律基础课,但是,由于该门课程属公共课,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加之该课内容多、课时少,无法进行系统细致地讲授,所以部分学生对于某些犯罪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法律后果认识不足,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约束力重视不够。
使得他们遇事只凭自己一时感情冲动,泄之而后快,而很少从法律的角度考虑自身行为的后果。
(二)社会因素1、暴力文化因素改革开放以来, 暴力文化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对社会生活进行侵袭, 形成文化领域的一股“黑色沙尘暴”。
暴力文化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不仅在书刊杂志、报纸、广告、玩具以及行为艺术和绘画等文化形式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暴力狰狞的面孔,而且在影视作品中更是不乏对施暴手段、过程以及反侦查手段的详尽描述。
犯罪学期末论文
犯罪学论青少年与网络犯罪学校: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摘要]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犯罪已成为青少年犯罪的一个新形式。
青少年网络犯罪智商高、隐蔽性强、犯罪手法多样、社会危害性大。
本文针对青少年网络犯罪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分析和研究了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提出了防范这类犯罪的几点建设性意见。
同时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犯罪;成因;防范对策。
第33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总体网民规模达到4.57亿,其中10-19岁网民数占27.3%,20-30岁网民占29.8%。
[①]可见青少年网民数量非常巨大。
网络在给青少年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日渐凸现,色彩纷呈的网络世界驱使青少年利用网络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犯罪活动,网络犯罪的隐蔽性和危害性较之其他犯罪行为更大。
近几年我国网络犯罪的数量不断上升,犯罪者却多为青少年。
青少年网络犯罪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
针对当前青少年网络犯罪现状,必须把握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本质及内涵,正确认识其成因,有针对性地防范与惩治青少年网络犯罪行为。
一、青少年网络犯罪概述(一)网络犯罪及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概念网络犯罪的概念,从犯罪学意义上来看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或者其特性,危害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安全,危害社会信息安全、社会危害性严重的行为;[②]而从刑事立法方面来定义则是指个人或者单位在互联网上通过网络编程、网络加密与解码等技术实施的对网络信息系统及其存储、传输的数据信息进行攻击或者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为犯罪工具实施的传统犯罪的总称。
[③]从上述两种网络犯罪的概念中可以看出,网络犯罪具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实施犯罪中使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技术,以计算机网络系统为犯罪工具或犯罪对象;二是严重危害社会信息安全。
青少年这个犯罪概念在犯罪学中一般是指已满14周岁而不满25周岁的人,它包括“少年”和“青年”,横跨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两个不同群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近年来全国各地发生的特大凶杀案件——灭门惨案发案时间发案地点
2010年2月10日河北灵寿县
2010年4月10日安徽蒙城县
2011年4月13日辽宁鞍山市
2011年6月29日河北泊头市
2013年10月14日宁夏彭阳县
2014年1月30日云南腾冲市
2014年2月18日广东清远市
2014年7月30 日浙江温州市
2014年8月1日湖南株洲市
2014年9月23日湖北长阳县
2014年11月5日河南周口市
2015年1月16日浙江慈溪市
2015年11月16日重庆开县
2015年7月20河南新密市
2015年8月9日南阳镇平县
请根据材料中的线索,搜集了解各案件的发案概况,总结该类案件的发案特点和规律,并分析发案原因。
题目:农村“灭门惨案”发案特征及原因综述
写作要求:
1.结合理论:社会控制理论、标签理论、犯罪传染性理论、亚文化理论等(至少两个)。
2.结合材料:仅限于上述材料中的案例(至少5个)。
3.条理清晰、观点明确、格式规范(包括封皮、题目、摘要、目录等,可参考法律系毕业论文格式)。
A4纸打印并装订。
4.字数在2500字以上。
5.上交时间:第十一周周四。
按班级排序后上交。
写作指导:
图表1:农村“灭门惨案”犯罪人特征
图表2:农村“灭门惨案”犯罪行为特征
需思考的问题:
1.为什么该类案件多发生在农村而不是城市?
2.为什么日常琐事会导致灭门惨案?
3.为什么判决很重但屡禁不止?
4.为什么此类案件过去很少而近年来高发?
5.犯罪人的偏执性格是怎么形成的?
6.犯罪人为什么会不择手段、不计后果?
7.为什么多发生在熟人特别是亲人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