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发展史
七种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及特点
![七种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及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02b479669b6648d7c1c74663.png)
七种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及特点1.CP/M系统CP/M其实就是第一个微机操作系统,享有指挥主机、内存、磁鼓、磁带、磁盘、打印机等硬设备的特权。
主设计人:Gary Kildall博士出现年月:1974年2.MS-DOS系统DOS系统是1981年由微软公司为IBM个人电脑开发的,即MS-DOS。
它是一个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
在1985年到1995年间DOS占据操作系统的统治地位。
主设计人:Tim Paterson出现年月:1981年系统特点∙文件管理方便∙外设支持良好∙小巧灵活∙应用程序众多3.Windows系统Windows是一个为个人电脑和服务器用户设计的操作系统。
它的第一个版本由微软公司发行于1985年,并最终获得了世界个人电脑操作系统软件的垄断地位。
所有最近的Windows都是完全独立的操作系统。
主设计:微软出现年月:1985年系统特点∙界面图形化∙多用户、多任务∙网络支持良好∙出色的多媒体功能∙硬件支持良好∙众多的应用程序4.Unix系统Unix是一种分时计算机操作系统,1969在AT&TBell实验室诞生。
从此以后其优越性不可阻挡的占领网络。
大部分重要网络环节都是Unix构造。
主设计:AT&TBell实验室出现年月:1969年系统特点∙网络和系统管理∙高安全性∙通信∙可连接性∙ Internet ∙数据安全性∙可管理性∙系统管理器∙Ignite/UX∙进程资源管理器5. Linux系统篇简单的说,Linux是Unix克隆的操作系统,在源代码上兼容绝大部分Unix标准,是一个支持多用户、多进程、多线程、实时性较好的且稳定的操作系统。
主设计人:Linus Torvalds出现年月:1991年系统特点∙完全免费∙完全兼容POSIX 1.0标准∙多用户、多任务∙良好的界面∙丰富的网络功能∙可靠的安全、稳定性能∙多进程、多线程、实时性较好∙支持多种平台6.FreeBSD系统FreeBSD是由许多人参与开发和维护的一种先进的BSD UNIX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发展历史
![操作系统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c1ad72f9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f4.png)
操作系统发展历史操作系统发展历史一、引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的核心软件。
它管理计算机的资源,为用户和应用程序提供接口和服务。
本文将介绍操作系统发展历史的各个阶段,从最早的批处理系统到现代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二、批处理系统时代1.单任务批处理系统在计算机刚开始问世时,没有操作系统。
用户需要逐个执行程序,效率非常低。
单任务批处理系统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允许用户将一批作业提交给计算机,计算机按顺序执行。
2.多任务批处理系统多任务批处理系统允许多个作业同时在计算机上执行。
引入了作业调度和内存管理,并且提供了一种程序接口(API)以控制和管理作业。
三、分时操作系统时代1.分时操作系统的概念分时操作系统引入了时间片概念,允许多个用户同时访问计算机。
每个用户被分配一个时间片,在时间片内可以执行自己的程序和操作。
2.UNIX操作系统UNIX是第一个流行的分时操作系统,具有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它引入了许多现代操作系统的概念,如文件系统、进程管理和网络通信。
3.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是一种图形化的分时操作系统,为个人电脑提供了直观的用户界面。
它成为最流行的操作系统之一,广泛应用于消费者和企业领域。
四、个人计算机时代1.GUI操作系统GUI(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让计算机使用更加直观和用户友好。
除了Windows,Mac OS和Linux等操作系统也提供了GUI界面。
2.移动操作系统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移动操作系统成为主流。
iOS和Android是最流行的移动操作系统,它们适应了小屏幕和触摸交互的特点。
五、分布式操作系统时代1.分布式计算的概念分布式计算是指将计算任务分配给多台计算机进行协同处理。
分布式操作系统提供了协调和管理分布式计算的功能。
2.Linux操作系统Linux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操作系统,广泛用于服务器和嵌入式设备。
它具有高度的可定制性和稳定性,成为分布式计算的主要平台之一。
六、结论操作系统的发展不断推动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6cc25e54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b8.png)
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计算机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之间的桥梁,它是控制计算机硬件资源并提供服务的核心软件。
在计算机发展的早期,操作系统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概念,而是与计算机硬件结合在一起使用。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
一、操作系统的起源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当时的计算机是巨型机和迷你计算机。
最初的计算机并没有操作系统,而是由程序员直接编写程序来控制计算机硬件,这种方法非常低效,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一个任务。
在195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操作系统逐渐被引入到计算机中。
第一个操作系统是由曼彻斯特大学的Frederick Williams和Tom Kilburn在1948年设计的。
这个操作系统被称为Manchester Mark 1操作系统,它是由一组命令集合构成的,可以在计算机中自动执行一些操作。
二、操作系统的发展1、批处理系统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初,计算机还是比较简单的,只能完成针对特定应用的指定程序。
这时批处理系统应运而生,使得一次可以处理多个任务。
批处理系统把多个任务一起装载进计算机,运行完一个任务后再运行下一个任务,以此类推。
这种方式可以大幅提高计算机的效率,但是也有一些缺点,比如进程之间没有互动,用户无法交互。
2、分时系统分时系统也出现在60年代,与批处理系统不同,它允许多个用户同时通过终端访问计算机。
在分时系统中,每个用户都有一个独立的进程,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发出命令来执行操作。
这种方式提高了计算机的效率,同时也方便了用户的使用。
3、多道程序系统多道程序系统出现在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它允许多个程序同时运行在计算机中。
当一个程序等待I/O操作时,计算机会自动切换到另一个程序,以此来提高计算机的效率和利用率。
这时计算机的性能不再受限于单个程序,而是可以同时运行多个程序,每个程序都可以使用计算机的资源。
4、网络操作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操作系统也随之发展。
电脑操作系统发展史从Windows到MacOS的演变
![电脑操作系统发展史从Windows到MacOS的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473d086d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71.png)
电脑操作系统发展史从Windows到MacOS的演变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脑操作系统的演变经历了多个阶段。
其中,Windows和MacOS是两个备受瞩目的操作系统,它们分别代表了个人电脑领域的两大巨头,微软和苹果公司。
本文将从两个操作系统的起源、发展以及各自特点等方面对电脑操作系统的发展史进行探讨。
一、Windows的诞生与发展Windows作为最具代表性的操作系统之一,其诞生可以追溯到微软创建的早期时期。
1975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共同创建了微软公司,并致力于开发出一款能够运行在不同硬件平台上的操作系统。
于是,在1985年,Windows 1.0版本发布,标志着Windows作为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诞生。
随着时间的推移,Windows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更新与升级。
其中,Windows 95的发布被视为操作系统领域的一次革命。
Windows 95首次引入了开始菜单、任务栏和图形用户界面等用户友好的功能,让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使用个人电脑。
此后,Windows XP、Windows 7以及后续的操作系统版本相继发布,不断完善了用户体验,并提供了更多高级功能,如多任务处理、网络连接等。
Windows操作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并成为了普通用户和商业机构首选的操作系统。
二、MacOS的崛起与创新与Windows相比,MacOS作为苹果公司的旗舰操作系统,始终注重在用户体验和设计上的创新。
1984年,首款Macintosh个人电脑搭载了MacOS这一全新的操作系统,引领了个人电脑界的革命。
Macintosh的发布标志着图形用户界面在个人电脑领域的普及,使电脑操作变得简单直观。
随着技术的发展,MacOS也在不断进化和完善。
1999年推出的MacOS X是一个里程碑,它融合了Unix操作系统的稳定性和Macintosh操作系统的直观性,为用户提供了更强大和可靠的操作体验。
在硬件方面,苹果公司还引入了自家研发的M1芯片,该芯片在性能和功耗方面取得了突破。
Windows操作系统发展史
![Windows操作系统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350c1827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13.png)
Windows操作系统发展史Windows操作系统发展史1.Windows 1.0(1985年)1.1 特点-以图形用户界面(GUI)为特色-支持多任务处理能力1.2 功能- 文件管理- 支持文字处理、图形绘制等基本应用程序 1.3 注记-首次引入了Windows的界面设计风格2.Windows 2.0(1987年)2.1 特点-改进的用户界面,支持重叠的窗口-引入了面向对象编程概念2.2 功能-增强了文本处理和图形处理功能2.3 注记-实现了多任务处理和虚拟内存管理功能3.Windows 3.0(1990年)3.1 特点-全面改进的用户界面-引入了多媒体功能3.2 功能-支持TrueType字体和256色图形显示 3.3 注记-Windows开始成为主流操作系统4.Windows 95(1995年)4.1 特点-全面重新设计的用户界面-引入了开始菜单和任务栏4.2 功能-支持32位应用程序-内置了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4.3 注记-开启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新篇章5.Windows 98(1998年)5.1 特点-改进的用户界面-增强了多媒体功能和网络支持5.2 功能-支持大容量硬盘和USB设备-引入了Windows Update功能5.3 注记-进一步稳定和完善了Windows操作系统6.Windows XP(2001年)6.1 特点-全面重新设计的用户界面-稳定性和安全性的重大改进6.2 功能-引入了用户账户控制(UAC)功能-支持多用户登录6.3 注记-成为Windows操作系统最成功的版本之一7.Windows Vista(2007年)7.1 特点-全面改进的用户界面-增强了系统安全性和稳定性7.2 功能-引入了Windows Aero界面风格-支持Windows Sidebar和Gadgets7.3 注记-但用户体验不够理想,成为较为失败的版本之一8.Windows 7(2009年)8.1 特点-稳定的用户界面和良好的用户体验-优化了硬件兼容性和性能8.2 功能-引入了任务栏预览和库功能-支持多点触控技术8.3 注记-成为Windows操作系统的经典版本之一9.Windows 8(2012年)9.1 特点-全面重新设计的用户界面,引入新的Metro风格 -主要面向触摸屏设备9.2 功能-引入了Windows Store应用商店-增强了云服务和安全功能9.3 注记-但引起了用户和业界的争议10.Windows 10(2015年)10.1 特点-整合了Windows 7和Windows 8的优点-全球通用的操作系统10.2 功能-恢复了开始菜单-支持虚拟桌面、Cortana语音等新特性10.3 注记-成为最新的、最受欢迎的Windows操作系统版本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GUI:图形用户界面,即通过图形元素(如窗口、按钮等)进行操作与交互的计算机用户界面。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e5c94a9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4d.png)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的核心软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是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桥梁,还负责管理计算机资源并提供各种服务。
下面将回顾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展示其在不同时代的演进和创新。
一、早期操作系统的兴起在早期计算机时代,由于计算机规模较小且功能有限,操作系统并不像现在这样复杂。
最早的操作系统只是为了支持基本的输入输出功能,如ENIAC(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和EDSAC(电子存储器计算机)等。
二、批处理操作系统的出现上世纪50年代,随着计算机主机和终端的出现,批处理操作系统开始兴起。
这类操作系统通过批量处理任务,使得计算机能够按顺序自动运行一批程序。
IBM的OS/360和Multics都是当时主要的批处理操作系统。
三、分时操作系统的诞生上世纪60年代,分时操作系统应运而生。
这类操作系统使得多个用户能够通过终端同时共享一台计算机。
它们能够有效地利用计算资源,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交互性。
代表性的分时操作系统有CTSS (Compatible Time-Sharing System)和UNIX。
四、个人电脑时代的操作系统上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PC)开始普及,这催生了新一代的操作系统。
微软的DOS和苹果的Macintosh系统相继问世,为个人电脑提供了友好的用户界面和多样化的应用软件。
随着Windows操作系统的推出,PC成为了主流。
五、网络操作系统的崛起上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对操作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需求。
网络操作系统应运而生,能够提供网络连接、分布式计算和信息共享等功能。
代表性的网络操作系统包括Linux和Windows NT。
六、移动设备时代的操作系统21世纪初,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兴起推动了移动设备操作系统的发展。
谷歌的Android和苹果的iOS成为主流,它们支持应用程序的安装和多点触控等先进功能,为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
七、云计算时代的操作系统如今,随着云计算的兴起,操作系统也在适应着新的环境。
操作系统发展史
![操作系统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65472baa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8.png)
操作系统发展史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的软件之一,它协调和管理着计算机各个组件之间的交互,使计算机能够正确有效地工作。
操作系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计算机的早期历史,经历了多个阶段和里程碑。
本文将从早期的批处理系统开始,介绍操作系统的发展史。
一、早期批处理系统时代1940年代至1960年代初,计算机系统使用的是批处理系统。
批处理系统的特点是一次性输入一批作业,由操作系统依次处理。
典型的批处理系统是IBM的OS/360。
这些系统的主要任务是管理读写磁带、打印输出和控制作业的流程。
这个时期的操作系统主要用汇编语言编写,性能和功能有限。
二、交互式时代的兴起1960年代中期,计算机的性能逐渐提高,终端设备的发展使用户能够与计算机交互。
这标志着交互式操作系统的出现。
在这个时期,操作系统的任务包括处理用户的输入和输出、管理文件系统、提供多道程序设计和内存管理等功能。
代表性的操作系统包括DEC的TOPS-10、Multics和UNIX。
UNIX操作系统于1970年代诞生,成为影响深远的操作系统之一。
UNIX以分时操作系统和多用户环境为基础,具有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
UNIX的成功在于其简洁的设计和强大的功能,为后来的操作系统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个人计算机时代的兴起1980年代,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操作系统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微软推出的MS-DOS成为早期个人计算机的主要操作系统。
MS-DOS基于磁盘操作,使用命令行界面,用户需要手动输入指令进行操作。
随着技术的进步,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操作系统开始兴起。
1984年,苹果公司推出了Macintosh操作系统,它采用了窗口、图标和鼠标等可视化元素,使得用户可以通过点击和拖拽来操作计算机。
微软则推出了Windows操作系统,Windows 3.1于1992年发布。
Windows的成功在于其易用性和广泛的硬件支持,使得个人计算机的普及进一步加快。
后续的Windows版本不断改进,引入了更多功能和特性。
操作系统的发展史
![操作系统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2bc59e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64.png)
操作系统的发展史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上完成特定任务的程序集合。
它是计算机系统
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赋予了计算机系统能够完成指定任务的能力。
世界上
第一个操作系统是在1961年由IBM的John McCarthy提出的,它的功能
是从电脑网络上的远程计算机上调出程序和数据,由此开始了操作系统的
发展史。
下面我们将介绍操作系统发展的过程及其对计算机技术的影响。
操作系统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里程碑是Unix。
1969年,由加州大学伯
克利分校的 Bell 研究所研发出的 Unix 系统,是个半成品,由 Dennis Ritchie 和 Ken Thompson 设计出它的核心架构。
1973 年,Unix 在阿罗
的 PDP-11 机器上的运行,崭露头角,这也是操作系统的改变开始。
它的
出现使得程序员可以以统一的方式编写程序,兼容不同机型,从而减少不
必要的代码重复,大大提高了效率。
早期的 Unix 系统被很多法国企业用来作为内部系统,因为它很容易
使用,很好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资源,提高了利用率。
Unix 系统也支持
分布式处理,使得有多台计算机可以同时使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更加强大的操作系统也应运而生。
1982年,英特尔推出了支持8086微处理器的MS-DOS。
它在操作系统领域的出现使
得个人电脑可以使用应用程序,而不必连接到大型计算机网络。
操作系统发展史
![操作系统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47bd9f31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9.png)
操作系统发展史操作系统发展史引言: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软件之一,扮演着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和提供用户界面的关键角色。
本文将介绍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批处理系统到现代的分布式操作系统。
一、早期批处理系统早期的计算机系统没有操作系统,用户需要手动控制硬件设备执行指令。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批处理系统应运而生。
批处理系统允许用户通过批处理作业提交一系列任务,由计算机自动按顺序执行。
1.1 第一代计算机的批处理系统第一代计算机的批处理系统使用纸带和穿孔卡片作为输入输出设备,通过物理方式执行指令。
这种系统需要用户手动装载和运行程序,效率低下。
1.2 第二代计算机的批处理系统第二代计算机采用磁带和磁盘作为输入输出设备,通过随机存取方式执行指令。
这种系统使用作业控制语言(JCL)控制作业流程,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二、多道批处理系统多道批处理系统是对批处理系统的改进,允许多个作业同时在计算机上执行,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
2.1 分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是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一种扩展,可以让多个用户同时通过终端访问计算机系统。
分时系统为每个用户分配时间片,使用户感觉到他们独占了整个计算机系统。
2.2 虚拟内存系统虚拟内存系统是多道批处理系统的另一个重要改进。
它在磁盘上创建一个虚拟地质空间,将物理内存和磁盘空间结合起来,使得用户程序可以超过物理内存的大小运行。
三、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需要一种适合个人使用的操作系统。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通常具有图形用户界面、易用性和资源管理等特点。
3.1 DOSIBM的DOS(Disk Operating System)是最早广泛应用于个人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DOS使用命令行界面,用户通过键入命令来操作计算机。
3.2 WindowsMicrosoft的Windows是目前个人计算机最主流的操作系统。
Windows具有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和广泛的应用程序支持,成为个人计算机领域的领导者。
操作系统发展简史
![操作系统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fe96952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ea.png)
操作系统发展简史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出现过许多不同的操作系统,其中最为常用的有:DOS、Mac OS、Windows、Linux、Free BSD、Unix/Xenix、OS/2等等。
纵观电脑之历史,操作系统与电脑硬件的发展息息相关。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操作系统发展简史,希望能帮到大家。
操作系统发展简史1. 20世纪80年代以前第一部个人电脑并没有操作系统,这是由于早期个人电脑的建立方式(如同建造机械算盘)与效能不足以执行如此程序。
1947年,随着晶体管的发明以及莫里斯•威尔克斯(Maurice Vincent Wilkes)发明的微程序方法,使得电脑不再是机械设备,而成为电子产品。
系统管理工具以及简化硬件操作流程的程序很快就出现了,且成为操作系统的基础。
20世纪60年代早期,商用电脑制造商制造了批次处理系统,此系统叮将工作的建置、调度以及执行序列化。
此时,厂商为每一台不同型号的电脑创造不同的操作系统,因此为某电脑而写的程序无法移植到其他电脑上执行,即使是同型号的电脑也不行。
1964年,IBM推出了一系列用途与价位都不同的大型电脑IBM System/360,这是火型主机的经典之作。
而它们都共享代号为OS/360的操作系统(而非每种产品都用量袅定做的操作系统)。
让单一操作系统适用于整个系列的产品是System/360成功的关键,且实际上IBM R 前的人型系统便是此系统的后裔,为System/360所写的应用程序依然可以在现代的IBM 机器上执行。
1963年,奇异公司与贝尔实验室合作以PL/I语言建立的Multics,是激发70年代众多操作系统建立的灵感来源,尤其是由AT&T贝尔实验室的丹尼斯•里奇与肯•汤普逊所建立的UNIX系统。
为了实践平台移植能力,此操作系统在1969年由C语言重写。
另一个广为市场采用的小型电脑操作系统是 VMS。
2. 20世纪80年代第一代微型计算机并不像大型电脑或小型电脑,没有装设操作系统的需求或能力,它们只需要最基本的操作系统,通常这种操作系统都是从ROM读取的,此种程序被称为监视程序(Monitor)。
操作系统发展历史
![操作系统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455450cf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f.png)
操作系统发展历史从计算机的问世以来,操作系统一直在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是一种软件,负责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硬件和软件资源,提供给用户和应用程序一个简单友好的接口。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操作系统也经历了几个重要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以时间为线索,为您介绍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1. 早期计算机系统在计算机刚刚诞生的初期,操作系统的概念还未成形。
这些早期的计算机系统完全依赖人工操作来配置和管理硬件和软件资源。
一旦出现问题,用户需要手动调整计算机设置,这使得计算机的使用非常繁琐。
2. 批处理系统时代195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快速发展,批处理系统开始出现。
批处理系统能自动地按照预定程序处理作业,无需人工干预。
该时期最为著名的操作系统是IBM的OS/360。
它引入了作业控制语言(Job Control Language)和分时操作系统(Time-Sharing System)的概念,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和效率。
3. 分时操作系统的崛起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分时操作系统开始崭露头角。
这种操作系统可以同时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每个用户都可以通过终端与计算机进行交互。
分时操作系统的代表是Multics和UNIX。
UNIX操作系统的设计理念简洁灵活,成为后来各种操作系统的基础。
4. 个人计算机时代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个人计算机开始普及,引领了操作系统的新一波发展。
微软的DOS(Disk Operating System)和苹果的Mac OS在个人计算机领域崭露头角。
这些操作系统为个人计算机提供了直观的图形用户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用户可以通过鼠标和键盘进行操作,极大地简化了计算机的使用。
5. 网络时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操作系统迎来了新的挑战。
1991年,Linus Torvalds发布了Linux操作系统的内核,开源的特性为操作系统的发展带来了重要推动力。
同时,微软推出了Windows NT操作系统,支持网络功能,为个人计算机赋予了新的功能和便利。
操作系统的发展史与未来前景
![操作系统的发展史与未来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fa97c5c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0.png)
操作系统的发展史与未来前景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关键的软件之一。
它是计算机硬件与应用软件之间的桥梁,负责管理计算机硬件资源和提供抽象化的接口给应用软件。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已经悠久,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操作系统的功能和性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本文将从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和未来前景两个方面对操作系统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操作系统的发展史操作系统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操作系统并不具备复杂的功能,仅能够执行简单的计算任务。
到了六十年代,操作系统的任务逐渐复杂化,出现了多道程序系统和时间共享系统。
它们能够让多个任务同时运行在计算机上,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
七十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虚拟存储器和分时系统。
虚拟存储器通过将内存划分成页面进行管理,能够让计算机的使用者认为有无限的内存大小;分时系统则让多个用户同时通过终端使用同一台计算机,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资源利用率和效率。
八十年代,出现了分布式系统和开放式系统。
分布式系统将计算机资源进行集中化管理,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开放式系统则打破了操作系统厂商的封闭性,让用户能够定制和扩展操作系统。
九十年代以及二十一世纪初,操作系统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分布式计算和网络计算。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被设计成能够支持多用户通过网络进行分布式计算和协同工作。
二、操作系统的未来前景目前,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崛起,计算机操作系统已经开始向智能化、高效化和安全化方向发展。
其中最重要的发展趋势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随着数据数量和数据类型的不断增加,传统的操作系统已经无法满足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要求。
因此,新一代操作系统要求能够具备数据处理、存储和分析能力,实现大数据分析和应用。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需要操作系统能够支持高速计算和自动化处理,优化计算机资源的利用和效率。
此外,操作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概要与启示
![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概要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e9fd6e0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74.png)
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概要与启示Windows操作系统是由微软公司开发的一系列图形用户界面操作系统。
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至今已经经历了多个版本和重大更新。
本文将对Windows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做一个概述,并从中给予一些启示。
1. Windows 1.0Windows 1.0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第一个版本,于1985年发布。
它的特点是采用了图形用户界面,并支持鼠标点击操作。
然而,Windows 1.0的功能相对较为有限,且不够稳定。
尽管如此,Windows 1.0的发布标志着Windows操作系统的诞生,为后续版本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Windows 95Windows 95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重要里程碑,于1995年发布。
它引入了许多划时代的变革,如开始菜单、任务栏和多任务处理等。
Windows 95的成功使得Windows操作系统成为主流操作系统,并对后续版本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Windows XPWindows XP于2001年发布,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版本。
它引入了许多新功能和改进,如更稳定的系统架构、更友好的用户界面和更强大的兼容性。
Windows XP的长期支持和广泛应用让它成为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操作系统版本。
4. Windows VistaWindows Vista于2007年发布,被视为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个失败版本。
尽管Windows Vista在图形界面和安全性方面有一定的改进,但它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性能不佳和兼容性差。
Windows Vista的失败对微软公司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并且促使他们在后续版本的设计和开发上做出了更多的努力。
5. Windows 7Windows 7于2009年发布,作为对Windows Vista的改进版本而存在。
Windows 7修复了Windows Vista中的许多问题,并引入了一些新功能和改进,如更快的启动速度、更稳定的系统性能和更好的用户体验。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3be97142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64.png)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应用软件之间的中间层软件,它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
下面是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里程碑:1.批处理系统(1950年代-1960年代):早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主要是为了管理作业队列和资源分配,实现批量处理。
它们通过批处理语言控制程序执行,减少了人工干预并提高了计算效率。
2.分时系统(1960年代-1970年代):分时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同时共享一台计算机。
这种系统下,计算机通过快速切换不同用户的任务进行并发处理。
目标是实现交互式的用户体验。
3.多道程序设计(1960年代-1970年代):多道程序设计通过将多个程序装载到内存中并交替执行,减少了CPU空闲时间,提高了计算机的并发效率。
4.实时系统(1960年代-至今):实时系统要求任务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响应,常见于航空航天、交通控制等领域。
它们需要对任务的执行时间做出保证,并因此付出了更多的性能代价。
5.分布式系统(1970年代-至今):分布式系统将计算机资源以分布的方式部署在一个网络中,并通过相互通信来合作完成任务。
它们通常运行在多台计算机上,提高了可用性和可扩展性。
6.客户端-服务器模式(1980年代-至今):客户端-服务器模式是一种常见的分布式系统架构,其中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
客户端发送请求,服务器提供服务和资源响应。
7.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1980年代 - 至今):随着个人计算机的普及,微软的DOS和苹果的Mac OS等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逐渐崭露头角。
这些操作系统为个人计算机用户提供了友好的图形用户界面。
8. 开源操作系统(1990年代 - 至今):Linux操作系统的出现开创了开源操作系统的时代,它们由广大的开发者共同维护和改进。
开源操作系统不仅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性能,而且允许用户自由修改和分发。
9. 移动操作系统(2000年代 - 至今):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兴起,移动操作系统如Android和iOS迅速崭露头角。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8a2395e9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de.png)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操作系统是指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之间的中介,负责管理和协调计算机系统中各种资源的分配和调度,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方便、安全的工作环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操作系统也经历了多个阶段的演变与发展。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第一阶段:无操作系统时代早期的电子计算机并没有操作系统的概念,用户需要直接操作硬件来执行指令。
这种方式复杂且效率低下,用户需要了解底层硬件的细节才能使用计算机,限制了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
由于缺乏资源管理和任务调度,这个时期的计算机只能在单个任务之间切换。
第二阶段:批处理操作系统时代20世纪50年代中期,批处理操作系统应运而生。
批处理操作系统使得计算机可以连续处理一系列的任务,无需用户手动干预。
用户将一系列任务提交给操作系统,操作系统按照预定顺序逐一执行。
这种方式使得计算机的利用率大大提高,但仍然存在问题,如一旦出现错误,整个程序都会中断。
第三阶段:分时操作系统时代20世纪60年代晚期,分时操作系统开创了多用户同时访问计算机的时代。
分时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用户通过终端同时访问计算机,并且每个用户都可以独立地运行程序和进行操作。
分时操作系统实现了公平的资源共享,使得计算机可以满足多个用户同时的需求。
第四阶段: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时代20世纪70年代,个人计算机开始得到普及,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迅速崛起。
这一时期的操作系统注重用户友好性和易用性,例如微软公司推出的MS-DOS操作系统。
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图形界面和鼠标操作等功能,使得计算机的使用更加简单和便捷。
第五阶段:网络操作系统时代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网络操作系统成为新的趋势。
网络操作系统允许多台计算机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和资源共享,例如UNIX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的出现促进了计算机之间的协作和信息共享,使得计算机应用更加广泛和便捷。
第六阶段:分布式操作系统时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分布式计算的兴起,分布式操作系统成为新的趋势。
电脑操作系统进化史从Windows到MacOS的技术演进
![电脑操作系统进化史从Windows到MacOS的技术演进](https://img.taocdn.com/s3/m/557ed298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f3.png)
电脑操作系统进化史从Windows到MacOS的技术演进电脑操作系统进化史:从Windows到macOS的技术演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脑操作系统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其中,Windows和macOS作为两大主流操作系统,各自经历了多次技术演进和改进。
本文将从技术角度探讨电脑操作系统的进化史,重点关注Windows和macOS在演进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1. 操作系统的初期发展起初,计算机并没有操作系统,用户需要亲自编写机器代码来执行任务。
然而,这种方式极度繁琐,难以应用于大规模计算机系统。
因此,出现了第一个批处理操作系统,如1964年发布的IBM System/360操作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更加高效的任务管理和资源分配方式。
2. Windows的诞生与发展1975年,微软公司由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成立,开始了Windows 操作系统的开发。
第一个Windows版本于1985年发布,它通过图形界面、鼠标等可视化元素,提供了更加友好的用户体验。
此后,Windows 不断更新迭代,逐渐发展为多任务操作系统,并推出了Windows 95、Windows XP、Windows 7等更加稳定、强大的版本。
同时,Windows 也加入了许多新技术,如多线程、虚拟内存等。
3. macOS的演进与创新macOS,最早称为Mac OS X,是由苹果公司开发的操作系统。
它建立在UNIX的基础之上,具有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优势。
第一个macOS版本于2001年发布,它引入了Dock、Spotlight、Time Machine等许多创新功能,大大提升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为了更好地整合硬件和软件,在2006年,苹果决定将macOS迁移到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硬件平台,并推出了许多基于此架构的版本。
4. 硬件与软件的结合除了操作系统本身的演进,Windows和macOS还与硬件紧密结合,共同推动了电脑技术的发展。
操作系统发展史
![操作系统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6b623092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4293a7a.png)
操作系统发展史在计算机科学中,操作系统是一种核心软件,它负责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为其他应用程序提供服务。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演进,操作系统也经历了多次重大改进和发展,为我们的数字化世界提供了稳定和高效的运行环境。
本文将回顾操作系统的发展史,介绍其中的重要里程碑和关键技术。
1. 第一代操作系统在早期计算机时代,操作系统的概念并不成熟。
最初的计算机只能通过手动切换电路和插拔线路来执行程序,缺乏自动化管理能力。
然而,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随着批处理系统的出现,第一代操作系统逐渐诞生。
这些操作系统允许一次性批量处理多个程序,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
其中最著名的第一代操作系统是IBM的OS/360。
2. 第二代操作系统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初,计算机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
第二代操作系统应运而生,它引入了多道程序设计的概念,可以同时执行多个程序。
这种操作系统的革新提高了计算机的吞吐量和效率。
同时,操作系统开始引入文件系统和虚拟内存的概念,进一步提高存储和管理效率。
常见的第二代操作系统有UNIVAC的EXEC 8和IBM的System/360。
3. 第三代操作系统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的处理能力和存储容量进一步提高,第三代操作系统应运而生。
这一时期的操作系统更加注重资源管理和性能优化。
它们引入了分时系统(Time-Sharing System),允许多个用户通过终端同时访问计算机。
此外,第三代操作系统提供了更加稳定和可靠的运行环境,采用了更先进的调度算法和内存管理技术。
UNIX和Windows NT是第三代操作系统的代表作。
4. 分布式操作系统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分布式操作系统应运而生。
分布式操作系统是一种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一起,共同完成任务的操作系统。
它提供了高度可靠和高性能的计算环境,同时具备可扩展性和容错性。
分布式操作系统在大规模计算集群、云计算和物联网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历史概述
![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历史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813a58e5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4.png)
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历史概述计算机操作系统是指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资源的程序集合,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础、最关键的软件之一。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二战后的计算机技术发展阶段,经过多年的演化,如今的操作系统已经成为人机交互的桥梁,极大地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概述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
## 一、早期操作系统的雏形计算机操作系统的雏形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当时的计算机系统面临着严重的问题,如程序加载、I/O设备的管理和内存管理等。
早期的操作系统并不像现在这么复杂,主要包括了一些基本功能,如批处理处理程序、内存管理和分时操作等。
在20世纪50年代,随着硬件设备的发展,操作系统的功能也逐渐扩展。
当时的操作系统主要是批处理操作系统,它能够实现多个作业的提交和执行,但用户与计算机的交互依然很有限。
## 二、分时操作系统时代的到来分时操作系统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20世纪60年代,随着硬件技术的进步,分时操作系统开始应用于大型计算机之上。
这种操作系统可以让多个用户通过终端与计算机进行交互,实时操作计算机,大大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和效率。
UNIX操作系统是最早的分时操作系统之一,它于1969年由AT&T贝尔实验室开发。
UNIX操作系统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支持多用户多任务,并提供了一系列的命令和工具,为用户提供了广泛的应用空间。
UNIX的设计思想影响了后来的操作系统发展,并成为了许多其他操作系统的基石。
## 三、个人电脑时代的操作系统20世纪70年代末,个人电脑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带来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全新发展。
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特点是简单易用、便于学习和操作。
由于个人电脑的需求日益增长,操作系统也逐渐发展出了多种类型,如DOS、Mac OS和Windows等。
其中,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成为了最具代表性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
Windows以其图形化用户界面和丰富的应用软件而迅速赢得了用户的青睐。
七种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及特点1
![七种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及特点1](https://img.taocdn.com/s3/m/18758f5a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2e.png)
七种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及特点1【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及特点】操作系统是计算机软件的核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资源。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操作系统应运而生。
本文将介绍七种主要的操作系统的发展史及其特点。
【一、批处理操作系统】批处理操作系统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最早出现的操作系统之一。
其主要特点是按照作业的顺序处理,不需要人为干预。
批处理操作系统将多个作业收集在一起执行,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
但是,批处理操作系统没有用户交互界面,只能通过批处理命令进行操作。
【二、分时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出现,是批处理操作系统的改进版。
它引入了多任务处理,可以同时为多个用户提供服务,并实现了交互式操作。
分时操作系统通过时间片轮转的方式,让每个用户能够在短时间内轮流使用计算机资源,提高了计算机的利用率和响应速度。
【三、实时操作系统】实时操作系统主要用于对外界事件做出快速响应的场景,比如工业控制、交通控制等。
它可以保证任务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实时操作系统分为硬实时操作系统和软实时操作系统,前者对任务的完成时间要求非常严格,后者对任务的完成时间有一定的容忍度。
【四、网络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是为了方便计算机之间的通信而设计的。
它提供了网络服务和网络资源的管理,实现了远程登录、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功能。
网络操作系统可以使多台计算机相互连接,并共享资源,促进了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五、分布式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通过将计算机系统分布在不同的地理位置上,并通过网络互联,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任务的协同处理。
它提高了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适用于大规模的计算和数据处理。
【六、并行操作系统】并行操作系统是专门为支持并行计算而设计的。
它能够同时利用多个处理器或计算核心进行计算,并实现任务的并行执行。
并行操作系统提高了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处理能力,在科学研究、图形渲染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X发展
最初的Unix是用汇编语言编写的,一些应用是由叫做B语言的解释型语 言和汇编语言混合编写的。B语言在进行系统编程时不够强大,所以汤 普逊和里奇对其进行了改造,并与1971年共同发明了C语言。 1973年汤普逊和里奇用C语言重写了Unix。在当时,为了实现最高效率, 系统程序都是由汇编语言编写,所以汤普逊和里奇此举是极具大胆创新 和革命意义的。用C语言编写的Unix代码简洁紧凑、易移植、易读、易 修改,为此后Unix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年的DOS的确是一枝独秀,在x86上鲜有竞争者。之后的 windows 95敲响了DOS的丧钟,那么是不是DOS就真的从此沉寂 了呢? 许多程序员出于对Windows的不满及对DOS开发的价值和潜 力的深刻认识,继续开发DOS软件。由于在DOS时代的程序员大 多都是些精通系统底层中断和汇编/C的高手,有着丰富的开发经 验和编程功底,因此他们开发出的DOS软件的质量也相当高。为 了开发更多的软件并且增加开发的效率,他们设计了一个又一个 DOS软件的开发工具。虽然MS-DOS已经不再继续发展了,但并 不意味着整个DOS也不再继续发展了。
操作系统发展史
History of Operating System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网络中心计算机协会
官网: 论坛:
ENIAC:
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
Windows 3.1 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的windows版本
1992年3月18日,Windows for Workgroups 3.1发布,看来不甘寂 寞的微软公司吹响了进军企业服务 器市场的号角。 Windows 3.1添加了对声音输 入输出的基本多媒体的支持和一个 CD音频播放器,以及对桌面出版很 有用的TrueType字体。
1981年,MS-DOS 1.0发行,作为IBM PC的操作系统 进行捆绑发售,支持16k内存及160k的5寸软盘。在硬 件昂贵,操作系统基本属于送硬件奉送的年代,谁也 没能想到,微软公司竟会从这个不起眼的出处开始发 迹。
DOS进化 1982年,DOS开始支持双面磁盘。 1983年MS-DOS 2.0随IBM XT发布,扩展了命令,并开始支持5M硬 盘。同年发布的2.25对2.0版进行了一些bug修正。 1984年,MS-DOS 3.0增加了对新的IBM AT支持,并开始对部分局 域网功能提供支持。 1986年,MS-DOS 3.2 支持了720K 的5寸软盘。 1987年,MS-DOS 3.3 支持了IBM PS/2设备及1.44M的3寸软盘, 并支持其他语言的字符集。 1988年,MS-DOS 4.0 增加了DOS Shell 操作环境,并且有一些其 他增强功能及更新。
Three views of paper tape
Unics Un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ystem
Multics是由麻省理工学院,AT&T贝尔实验室和通用电气合作进行的操作系统项目, 被设计运行在GE-645大型主机上,但是由于整个目标过于庞大,糅合了太多的特性, Multics虽然发布了一些产品,但是性能都很低,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AT&T最终撤出了投入Multics项目的资源,其中一位开发者──肯· 汤普逊则继续为 GE-645开发软件,并最终编写了一个太空旅行游戏。经过实际运行后,他发现游戏 速度很慢而且耗费昂贵——每次运行会花费75美元。 在丹尼斯· 里奇的帮助下,汤普逊用PDP-7的汇编语言重写了这个游戏,并使其在 DEC PDP-7上运行起来。这次经历加上Multics项目的经验,促使汤普逊开始了一个 DEC PDP-7上的新操作系统项目。汤普逊和里奇领导一组开发者,开发了一个新的 多任务操作系统。这个系统包括命令解释器和一些实用程序,这个项目被称为 UnICS( Un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ystem),因为它可以支持同时 的多用户操作。后来这个名字被改为UNIX。
Windows 3.1 操作系统截图
Windows NT 3.1
1993年Windows NT 3.1发布,这个产品是基于OS/2 NT的基础编制的,由微软和IBM联合研制。协作后来分开 了,微软则把这个软件的名称改为它们的版本MS Windows NT,把主要的API改为32位的版本。微软公司从数字设备 公司(Digital Equipment Corporation)雇佣了一批人员来 开发这个新系统。这个系统的很多元素反映了早期的带有 VMS和RSX-11的DEC概念。由于是第一款真正对应服务器 市场的产品,所以稳定性方面比桌面操作系统更为出色。
1991年,MS-DOS 5.0发行,增加了DOS Shell功能,增强了内存 管理和宏功能。 1993年,MS-DOS 6.x 增加了很多GUI程序,如Scandisk、 Defrag、Msbackup等,增加了磁盘压缩功能,增强了对Windows 的支持。 1995年,MS-DOS 7.0 增加了长文件名支持、LBA大硬盘支持。 这个版本的DOS并不是独立发售的,而是在Windows 95中内嵌的。 之后的MS-DOS 7.1全面支持FAT32分区、大硬盘、大内存支持等, 对四位年份支持解决了千年虫问题。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1946年2月14日在美国宣告诞生, 长30.48米,宽1米,当时为美国 军方需要而研制,每秒执行5000 次加法或400次乘法,是继电器 计算机的1000倍、手工计算的 20万倍。靠穿孔纸带输入01代码 来操控
Only the left half of ENIAC is visible in the first picture, the right half was basically a mirror image of what's visible.
目前开发UNIX(System V)的公司是Unix System Laboratories (USL)。USL本为AT&T所有,1993年初被Novell收购。Novell于 1993年末将UNIX这个注册商标转让给X/Open组织。
目前为止,UNIX有两大流派:那就是AT&T发布的UNIX操作系统 System V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发布的UNIX版BSD (Berkeley Software Distribution)。SVR4是两大流派融合后的产物。1991年底, 与System V针锋相对的开放 软件基金会(Open Software Foundation)推 出了OSF/1。
Windows 3.0
1990年5月22日,Windows 3.0正式发布,由于在界面/人性 化/内存管理多方面的巨大改进, 终于获得用户的认同。之后微 软公司趁热打铁,于1991年10 月发布了windows 3.0的多语版 本,为windows在非英语母语 国家的推广起到了重大作用。
1992年4月,windows 3.1发布,在最初发布的2个月内,销 售量就超过了一百万份,至此,微软公司的资本积累/研究 开发进入良性循环。 这个系统既包含了对用户界面的重要改善也包含了对 80286和80386对内存管理技术的改进。为命令行式操作系 统编写的MS-DOS下的程序可以在窗口中运行,使得程序 可以在多任务基础上可以使用,虽然这个版本只是为家庭 用户设计的,很多游戏和娱乐程序仍然要求DOS存取。
UNIX历史版本 V1(1971):第一版的UNIX,以PDP-11/20的汇编语言写成。包 括文件系统,fork、roff、ed等软件。 V4(1973):以C语言从头写过,这使得UNIX修改容易,可以在 几个月内移植到新的硬件平台上。最初C语言是为UNIX设计的, 所以C与UNIX间有紧密的关系。 V6(1975):第一个在贝尔实验室外(尤其是大学中)广为流传 的UNIX版本。这也是UNIX分支的起点与广受欢迎的开始。 1.xBSD (PDP-II)就是由这个版本衍生出来的。 V7(1979):在许多UNIX玩家的心目中,这是“最后一个真正的 UNIX,”这个版本包括一个完整的K&RC编译器,Bourne shell。 V7移植到VAX机器后称为32V。
DOS出现
DOS是Disk Operation System(磁盘操作系统) 的简称, 是1985~1995年的个人电脑上使用的一种主要的操作系 统。由于早期的DOS系统是由为软公司为IBM的个人电 脑开发的,称为MS-DOS,因此后来其他公司生产的与 MS-DOS兼容的操作系统,也延用了这个称呼,如PCDOS、DR-DOS等等。
MS-DOS的最高版本是8.0(它可以用来运行Windows 9x或ME),随后 Microsoft开始开发基于起源于OS/2的Windows NT构件的Windows,才 成了独立的操作系统。而除了MS-DOS以外,其它的DOS也在发展着。 仍在不断发展和更新中的DOS有FreeDOS、PTS-DOS、ROM-DOS等, 这些DOS的功能都十分强大,往往超过MS-DOS,而且FreeDOS还是完 全免费且自由开放(基于GNU GPL协议)的。因此,程序员们完全可以 为它们开发新的DOS软件,而不必依赖于MS-DOS。
To perform this computation on ENIAC you had to rearrange a large number of patch cords and then locate three particular knobs on that vast wall of knobs and set them t AIX:IBM的UNIX,是根据SVR2(最近已经出到SVR3.2)以及一部分 BSD延伸而来,加上各种硬件的支持。具备特有的系统管理(SMIT)。 * 386BSD:Jolitz从Net/2 software移植过来的。支持Posix,32位。 * FreeBSD:1.x从386BSD 0.1而来,FreeBSD 2.x版是用4.4BSD lite改 写。 * HP-UX(HP):旧系统是从S III(SVRx)发展面来,现在是由SVR2 (4.2BSD)发展而来,目前是10.x版。 * Linux(x86):遵从POSIX,SYSV及BSD的扩展。 * OSF/1(DEC):DEC对OSF/1的移植。 * SCO UNIX(x86):SVR3.2,目前影响较大的PC UNIX。 * SunOS(680x0,Sparc,i386):根据4.3BSD,包含许多来自 System V的东西。Sun的主要成果在于:NFS,OpenLook GUI标准,现 演变为Solaris 。 * Ultrix(DEC):根据4.2BSD再加上许多4.3BSD的东西。 * Xenix(x86):Intel硬件平台上的UNIX,以SVR2为基础,由微软推出。 在中国使用较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