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论文
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
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也更加注重融入新的教育元素,创新教学方法。
文中分析了剪纸艺术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作用及具体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美术;剪纸艺术;教学意义;教学方法一直以来,剪纸艺术都是我国非常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但是随着文化多元化的形成,剪纸艺术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少。
让剪纸艺术走入小学美术课堂,不仅为美术课带来了新的教学元素,也让剪纸艺术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一、小学美术课堂融合剪纸艺术的重要意义首先,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具有颜色鲜艳,形式多样的特点,简单图形的剪纸方法非常简单,学生只需要通过观察就可以学会。
这种艺术形式符合小学生的兴趣特点和心理特点。
与传统美术教学形式的明显区别,使得小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到剪纸艺术的奇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小学美术课堂参与度更高。
其次,将剪纸艺术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能够促进学生加强对生活的观察,从而意识到生活中的奇特和美好,养成善于观察、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
剪纸艺术是一种民间艺术,它是人们长期的生活、劳作的过程中产生的艺术,体现了勤劳、善良等美好品质,只有贴近生活和实践,剪纸艺术才会富有生命力。
通过学习剪纸艺术,可以培养学生的细致和耐心,促使学生加强于生活的联系,从而实现陶冶情操、塑造良好品质的目的。
再次,剪纸艺术融合在小学美术教育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符合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操作能力仍然十分有限,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剪纸艺术教学,也是一个由浅入深。
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一开始,只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剪纸能力和方法,按照一些固定的图形去完成剪纸作品。
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基础剪纸能力逐渐提高,此时会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想象和想法,自主选择剪纸的体裁。
这个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也能够促使学生加强于其他学生的交流和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效果。
通过对小学教师和学生的调查研究以及课堂观察,研究人员发现,引入民间剪纸艺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同时,该艺术形式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然而,本研究也发现了一些障碍和挑战,如师资力量不足和课程资源匮乏。
因此,建议加强师资培训,增加相关课程资源,并继续推动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应用与发展。
关键词:民间剪纸;剪纸艺术;美术课堂实践引言:中国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在现代社会的科技浪潮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因此,探讨如何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素养的提升,不仅具有学术研究意义,更是对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重要探索。
1、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定义和发展历史1.1 民间剪纸艺术的定义民间剪纸艺术在中国源远流长,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深受人们喜爱。
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连接过去和现在、传递历史与传统的桥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纸张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材料,尤其在剪纸艺术中。
剪纸艺术家以剪刀为笔,纸张为画布,借助剪裁、折叠、堆叠和粘贴等技巧,将普通的白纸变幻出千变万化的形状,创造出精美绝伦的剪纸作品。
从形式上看,剪纸作品涵盖了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
它可以通过剪刀在纸上留下的线条,表现出自然景物如花鸟、山水的灵动之美;也可以通过对纸张的剪裁、折叠等方式,呈现出生活场景和传统文化元素,如庙会、婚嫁和舞龙舞狮等;还可以通过对纸张的刻画和粘贴,展示出神话传说中的仙鸟、神兽和英雄人物,传递着丰富的历史和故事。
在剪纸艺术蕴含的内涵上,它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这种艺术形式常常与中国的美德、价值观相结合,传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在剪纸作品中,常可以看到节日、家庭和友情等主题的展现,体现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睦邻友善的向往。
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探究
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探究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探究【摘要】剪纸是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有悠久的历史,是民族艺术中的璀璨奇葩。
几千年来形成的“剪纸艺术”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更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奋民族精神的极好教育资源,是小学艺术、美术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剪纸文化,一方面是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全新实践探索;另一方面也是在教育体系中渗透文化内涵的一种重要形态。
从剪纸艺术本身具备的内在价值入手,通过剪纸艺术所表现出的趣味性与形象夸张性,加深学生对于剪纸艺术的全面理解。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剪纸艺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1 前言民间剪纸作为一种古老而独特的艺术风格,千百年来,结合中国民俗及每一个家庭的愿望,成为最受百姓欢迎的艺术种类之一。
源于这一艺术门类的独特魅力,剪纸也进入了多个版本的小学美术教材。
剪纸艺术形象夸张、趣味性强,深得孩子们的喜爱,它不仅能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发展,陶冶学生情操,而且还发展了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爱国热情。
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是十分必要的。
2 小学美术课中民间剪纸的内容及意义梳理教材可以见出,几乎每个学段每本教材的内容都包括剪纸,并按由简到难、由浅至深的思路加以编写。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剪纸艺术的被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
在剪纸教学中,教师通过讲解各地乃至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剪纸的基本知识、技巧、艺术特色,剪纸从传统到现代的演变逻辑,可以使学生在比较中了解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与文化内涵,激发其学习兴趣与民族认同感,从而使剪纸艺术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激起他们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意识。
通过学生的动手体验等实践,学生可以感受到令人感动的工匠精神,提高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提升小学生的专注力、观察能力、联想能力乃至创造能力等较为全面的美术素养3 小学美术教师应如何上好剪纸课3.1 注意教师自身知识素养的提高作为一名美术教师,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要对民间剪纸有一个全面、客观、深入的认识,通过对民间剪纸的相关知识进行探究,形成自己的理解,以提高“教”的质量。
剪纸艺术引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思考与实践
剪纸艺术引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思考与实践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在满足物质生活的基础之上开始追求精神生活,剪纸艺术作为我国文化传承至今的瑰宝,因此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小学生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未来,应当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对剪纸艺术的认同感与传承的责任感,为实现这一目的,应当将剪纸艺术引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对剪纸艺术充满热爱与兴趣。
引言:对于小学美术教学而言,教师应当将剪纸艺术引入美术课堂,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通过对剪纸艺术介绍,使小学生重视、热爱剪纸,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
剪纸艺术的概念剪纸艺术在中国历史悠久,相较于其他艺术而言,普及度更加广泛,对老百姓而言更加实用。
剪纸顾名思义是一种由纸创作的艺术,通过剪刀或者刀具进行镂刻展示出图像,其寓意丰富,给予人们美好愿望与生活理想。
由于文化习俗的不同,导致剪纸出现了差异,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剪纸中获取到不同的文化,了解到各种剪纸艺术的交流与融合。
作为艺术,剪纸与百姓生活、民俗文化息息相关,具有鲜明的俄特色,展示出独特的特色。
(一)学生是课堂主体,在课堂中感受乐趣传统的剪纸教学教师在意的教,整个课堂上教室为教学中心,以模仿教师的作品为主,这样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失去创新,学习上处于被动状态。
长此以往的学习中,学生慢慢减弱了对剪纸的兴趣。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上强调了改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且积极倡导课堂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课堂上学生为教学主体,让学生积极参考、思考中学习成长,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小学美术剪纸教学课堂中,教师停当有针对性的组织教学,并且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方法。
(三)师生互动,激发学生想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后强调的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方式需要学生与教师相互了解,互相合作。
教师和学生是相对独立的两个主题,因此在课堂中教师必须做到相对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多站在学生的位置进行思考,解决问题,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创新性。
民间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
民间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一个学期,在完成小学美术教材规定内容教学任务的前提下,开发乡土美术和民间美术进入美术课堂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学期,我尝试在每个班用四至五节课时间将民间剪纸艺术引入课堂,收到很好效果。
通过系统的剪纸教学,使学生知道了剪纸的历史,了解剪纸的相关知识,学会了剪纸的基础技能,培养了学生的造型能力,提高了审美意识与创造力,增添了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对祖国的剪纸艺术产生热爱之情。
训练范围:二至六年级训练内容:1、对称折叠剪纸,即中心对称和对称轴对称两种,如窗花、雪花、蝴蝶、蜻蜓、鱼类、喜字、脸谱等,凡是对称的都可以剪。
2、不对称剪纸,先外形轮廓,再利用对称折叠镂空或用刀雕刻花纹。
如动物人物等不对称图形,以十二生肖为重点。
3、先临摹后创作。
剪纸技法二.培养的一般过程1.激发兴趣激发兴趣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已有的剪纸知识和技能,利用欣赏,环境,操作,作业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提高剪纸造型能力的目的。
我国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
”因此,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需求为核心,在教师引导组织下体验学习的过程,找到自己的艺术个性,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并使之健康发展。
(1)欣赏激趣在剪纸教学中,欣赏的内容包括民间剪纸艺术大师们的剪纸作品、教师的范例、同班或平行班同学的优秀作品。
剪纸作品形式有实物、照片、图片、海报或ppt。
欣赏教学可以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导入中的欣赏能一下子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新授时的欣赏能启发学生思考;作业时的欣赏能激起创作的激情;课后的拓展欣赏更能激发学生学好剪纸的热情。
欣赏教学前,教师要确立欣赏目标;根据具体的目标选择、处理欣赏内容;教学过程中欣赏要适时出现,帮助学生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作业时让学生欣赏同龄人的作品、教师的范例;拓展的欣赏可以在课内也可以在课外进行。
例如:我在教学剪“鱼”时,在课导入部分,就把民间剪纸艺术大师们的剪纸作品制作成ppt给学生欣赏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新授时把我自己的作品给学生欣赏并进行分析与讲解使学生掌握技能;最后给学生欣赏同班、平行班同学的优秀作品,激发学生我也要把剪纸学好的信心。
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
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剪纸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手工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作为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形式,剪纸在纸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推广,剪纸已经成为一种大众化的文化艺术形式。
而在小学美术课堂里,将剪纸艺术融入教学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美术课程作为学生的文化修养的一部分,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在艺术上获得启迪,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在审美、逻辑思维和对于环境和自身的觉察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训练。
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里,剪纸艺术作为一种富有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具有极高的价值和意义。
它不仅能够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媒体,同时也可以为他们的美学、创造性思维和社会责任感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其次,将剪纸艺术纳入小学美术教学计划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发展。
通过学习剪纸技巧,学生们可以培养出一种良好的生产观念,学习一定的创意思维和动手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另外,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从中感受到孔孟之道和伦常道德的影响。
剪纸艺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汉代,它既是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艺术形式,也反映了中国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对于启迪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化情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除此之外,剪纸艺术也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
它的传统工艺技巧和文化内涵都是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和模仿来融入自己的感受和思维之中的。
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感受到美的魅力和物质生活上的充实。
同时,由于剪纸材料最简单的是纸张,所以它也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一种资源的节约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如果将剪纸艺术教给学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在教学剪纸艺术时,要将其与不同文化传统和生活实践相联系,以帮助学生理解它的文化来源和魅力。
2.在让学生动手做剪纸时,需要逐步进行指导,从颜色、形状、图案等方面让学生形成剪纸的感性认识,然后逐步引导他们学习剪纸的构图技巧和造型方法,帮助他们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自主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精美剪纸作品。
剪纸小学美术论文
剪纸小学美术论文剪纸小学美术论文论文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下面是关于剪纸小学美术论文的内容,欢迎阅读!剪纸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题材广泛,深受国内外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当代小学生可以说是在迪斯尼卡通、日本漫画的熏陶下长大的,对日本和美国的动漫文化知之甚多,而对于本民族的传统艺术却知之甚少。
因此,如何承传和发展民间艺术,上好美术课,让学生认识并初步掌握其中的剪纸艺术技巧,是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剪纸的特点是单纯、朴实、线条简练、粗健,线条块面高度结合,富有装饰性,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很高的艺术价值。
通过剪纸课教学,可以丰富和扩大小学生对客观世界各种事物的认识,既了解制作剪纸作品的全部过程,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净化心灵,又充分发挥了美术课教学的授业、传技、育人的作用。
一、准备工作教师的准备:(1)有集学生喜爱的民间剪纸作品;(2)刻制、复制一些儿童题材的剪纸作品,(3)用油印办法刻印若干画稿或叫刻样,发给学生复制参考,(4)根据学生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
学生的准备:(1)准备剪纸材料。
复写纸,各种颜色鲜艳的腊光纸、标语纸、铝铂纸等,并裁成适当大小的小块,分色夹在旧书中备用。
(2)制作工具。
利用废旧钢锯皮、钟发条、手术刀、修面刀片等作刻刀,并磨锋利。
用木板、层板、硬纸板、玻璃片等制作垫板。
(3)协助老师竟集民间剪纸资料。
学生的准备最好布置在假期进行,并启发学生互相帮助,准备好工具材料。
二、范例的运用范例是直观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美术课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之一。
通过以各种题材,不同形式,丰富多彩的剪纸作品为范例,引导小学生仔细观察剪纸的特点,再直观的讲解剪纸的特点,形式以及方法和步骤,教师亲自示范,然后让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方法和步骤去剪,剪刻完毕,再对照“范例”进行检查。
另外,范例的直观性亦可增加学生的理解力、记忆力和想象力,通过范例,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动脑、多动手,启发学生去想象,去创造。
让民间艺术剪纸走进小学美术课堂
让民间艺术剪纸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摘要:小学教育是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义务教育中最基础的部分。
纸材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素材,具有较大的教学优势,因其良好的舒适性和安全性,且取材方便、简单易学,所以更适合小学生美术学习。
本文主要分析了將剪纸艺术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让其充分发挥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剪纸小学美术小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关键时期,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如果只是依靠单一的教学模式,将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在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小学美术课的拓展,如用剪纸艺术丰富小学美术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剪纸艺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朴实而充满真情的艺术形式,凭借着典雅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技艺扎根于民间,适应着不同时代的不同需求。
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开展剪纸教学,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
在剪纸中,笔者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加深学生对传统艺术的了解。
如在开展教学活动《剪纸贴花》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择不同颜色的纸,然后剪出不同的形象,最后组成一幅多彩的剪纸作品。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民间艺人库淑兰剪纸的过程,以及她的贴花作品,拉近学生与民间剪纸的距离。
这时,教师再和学生讲解库淑兰作品的寓意,如:鸡象征“吉祥”,鱼象征“年年有鱼”,让学生知道,这些剪纸图案都有自己的寓意,表达了老艺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样一来,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创意大胆用色,大胆地剪纸贴花,丰富了自己的剪纸作品。
二、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动漫形象对学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进步的,但是很多学生盲目地崇拜和迷恋动漫,反而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了解知之甚少,让他们接受剪纸艺术,确实是件不太容易的事。
其实,学生很容易接受造型夸张、色彩对比强烈、具有强烈装饰效果的剪纸作品,而民间剪纸作品造型夸张、色彩艳丽、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实用性,十分贴近我们的生活,学生很容易接受。
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探究
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探究摘要:伴随素质教育的主流发展,美术课程的地位也水涨船高,成为小学阶段教学中的关键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是推动学生综合成长的主要方法。
剪纸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是我国传统艺术形式的一种代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学生学习剪纸活动可以亲身感受到我国古代人民的思想,也能够学习到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剪纸活动,可以借助剪纸艺术的美学价值提升学生的美术修养,加深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感悟。
而借助美术专业知识,也能够使学生在剪纸活动中实现长远发展。
因此,剪纸活动和小学美术融合是大势所趋,也是促进学生综合发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剪纸艺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入,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理念,多方位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艺术修养,剪纸艺术属于中华民族智慧的重要体现,也是艺术表现的主要途径,在班级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为学生进行剪纸艺术的有效融入,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加积极地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还有助于促进学生审美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锻炼,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
一、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意义(一)传承剪纸艺术剪纸艺术是我国的民间传统艺术,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剪纸艺术中题材丰富、广泛,既有传统的民间故事也有祖国的大好山川。
学生在学习知识时,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艺术能力,还能够了解到更多的古代传说,能够丰富学生的人文修养。
在美术教学中融入剪纸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我国的民间艺术加深了解,也可以让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深入认知。
在当前多元化社会背景下,学生的课外活动被手机等智能设备占据,他们缺乏对传统艺术的认知,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剪纸元素可以让他们实际触摸到传统艺术,让学生学习剪纸艺术,并将剪纸艺术传承下去。
(二)提升学生审美在艺术发展到今天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开始回归传统,想要从传统的民间艺术中实现自我突破,找到更多新的发现。
【精品】小学美术论文: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人教版新课标
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新课标颁布并实施以来,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了大幅度的进步与发展,各个学科的教学改革都得到了快速的推进与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价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剪纸艺术是我国民间文化与民间艺术的优秀载体,积淀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
在小学美术教学改革中融入剪纸艺术,是一种全新的方式与理念,对于塑造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观念,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剪纸引入美术课堂的意义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剪纸艺术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之中十分重要的形式,收到很多人的喜爱,一直流传至今。
但是,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剪纸艺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其发展进入了寒冬。
2003年,剪纸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抢救和保护项目。
由此可见,现阶段,我们传承和发展剪纸艺术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学校是教授知识,塑造灵魂的地方,当然应该注重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正是这种现状的要求,决定了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融入剪纸艺术,这种方式不仅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为我国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意义。
二、剪纸艺术在美术课堂中“生根发芽”的做法剪纸艺术作为一种优秀的民间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之中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有着很多不同之处,这就需要我们结合实际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方式进行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让剪纸艺术完全融入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实现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1.以优秀剪纸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小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之中注意力很难做到高度集中,这就要求在小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学生良好的学习效果,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之中,我们要想更好地融入剪纸艺术,就应该注重利用剪纸作品的生动与形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该年龄特征的优秀作品向学生展示,并让学生进行模仿,通过这种教学方法来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浅探剪纸在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实践与应用
浅探剪纸在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实践与应用
剪纸在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剪纸是一个开
放性的创作过程,学生在设计和制作剪纸作品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力来选择形状、组合图案,并且可以通过改变颜色和纹理等元素来进行创造性的表达。
这种自由的创
作环境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
剪纸在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实践与应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
剪纸作
品的制作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耐心,一不小心就会导致整个作品的失败。
通过实践剪纸,学生可以体验到这种艺术形式所需要的耐心和毅力,从而培养他们的毅力和坚持到底的品质。
剪纸在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实践与应用,具有多方面的教育意义和价值。
通过剪纸
的实践与应用,可以培养学生的细致观察和动手能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了解和传承民族
文化,美的意识和审美能力,耐心和毅力等素质,是一门值得推广和应用的艺术形式。
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作能力,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展示平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以实现艺术教育的育人目标。
浅谈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结合
浅谈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结合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之一,它源远流长,源自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国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和精湛的技艺,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如今,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将剪纸艺术引入课堂,充分挖掘其艺术魅力,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力,成为了许多美术教师关心和探讨的问题。
本文试图通过对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结合进行探讨,探寻如何有效地将剪纸艺术融入到小学美术教学中,以丰富美术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艺术素养。
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结合需要考虑如何实现有效的融合。
剪纸艺术是一种以剪刀在纸上进行剪裁的技艺,它注重线条的刻画和形式的表现,有着独特的美感和审美价值。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该通过融入剪纸艺术的元素,促进学生对线条和形式的感知,培养学生的创意表现能力和审美情趣。
可以通过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初步掌握剪纸艺术的基本技巧和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手工技能和美术表现能力。
还可以通过展示名家作品和解读经典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激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结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剪纸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很高的艺术含量和教育意义,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的绝佳途径。
通过剪纸艺术的学习和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感悟美的力量、领悟美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美学修养。
美术教师可以通过介绍剪纸艺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剪纸艺术的浓厚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剪纸艺术的学习和实践,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
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剪纸比赛和展览,激发学生的艺术创造力,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综合素养。
剪纸艺术与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结合是一项有益而重要的工作。
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和倡导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充分发挥其艺术魅力和教育价值,促进小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综合素养。
浅谈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开发与应用
浅谈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开发与应用摘要:剪纸艺术是我国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众多的民间传统艺术中,具有代表性和独特魅力。
随着新时代教学改革的发展,当前的小学美术教育应该加入“多样化”和“艺术化”的特点,才能满足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全方位提升他们的美术综合素养。
本文从“美术课堂”出发,对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开发与应用做简单分析。
关键词:剪纸艺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剪纸艺术是我国一项非常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剪纸艺术融合到小学美术课堂中,不但能提升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还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美术课堂与艺术教学的融合。
小学生思维能力很活跃,在学习美术剪纸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性格特征,利用多元化的教学题材,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
一、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剪纸艺术”是富有活力的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获取知识能力的重要项目。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美育”课堂充满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愿意自己动手实践,愿意从生活中感受美。
教师就要根据孩子们的心理基础,在美术课堂中引入“剪纸艺术”的教学环节,更好的推动美术课堂与美学剪纸的完美融合。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培养小学生对于艺术的热爱,就要从生活中的情感出发,培养孩子们的美术审美意识,提升每个孩子对于艺术、对于创作的能力。
美育作为小学教学阶段非常重要的内容,只有让学生充满爱,才会导致他们积极的行动,从生活中发现美,在各方面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在美术课堂中加入“剪纸艺术”,能使德育交融到美育之中,帮助孩子们以情感去激发情感,通过美、艺术、美感各方面教学元素,有效培养学生的美学素养和动手能力。
二、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应用(一)注重剪纸艺术题材,培养学生美术兴趣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可以加入到小学美术教学当中,能够丰富美术课堂的教学活动,同时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更好的培养小学生对于美术的学习兴趣。
剪纸艺术进课堂论文
谈剪纸艺术进课堂的重要性冯屯联合校崔德龙谈剪纸艺术进课堂的重要性摘要:剪纸艺术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面对民族艺术传承堪忧的状况,剪纸艺术与教育教学结合就显的尤为重要。
关键词:剪纸艺术传承、教育功能、剪教结合剪纸是中国最古老、最流行的民间艺术之一,它是劳动群众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在长期的艺术实践和生活实践中总结出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体现了广大劳动人民美好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审美趣味。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将这一民族瑰宝引入教学中,学生通过创作、剪刻,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了写字、作文水平,形成了良好的道德品质。
这与剪纸艺术和教育教学的有机结合是分不开的。
一、传统文化的传承。
教育是实现民间艺术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途径。
剪纸艺术根植于民间的生活土壤,体现了人类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
造型特点、本土艺术特色和地域特征鲜明,不仅表现了群众的审美爱好,还蕴含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同时,民间剪纸作为中国本源哲学的体现,在表现形式上有着比较全面、美化、吉祥的特征和特定的表现语言。
现存知名的剪纸艺人年事渐高,且日益减少,“剪纸艺术正处在濒临灭绝的状况”,当务之急就是使它得以存活。
剪纸艺术进课堂,可以有效使得剪纸这项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同时也是保护我国非物质遗产的一条重要途径。
开设剪纸艺术实践课更能体现出我国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既能使学生通过教育学习到一种传统手工艺技能,又能让他们了解传统文化的精神,体会其中的文化内涵,让学生加深对文化厚土的感情。
因而,在学校教育中加强民间美术的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剪纸艺术特性决定其教育功能。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剪纸作品是学生根据观察、理解、想像组合而创作的,有过创作成功的愉悦感,因此,将剪纸运用于教学中,学生会更乐学、好学,会学得更好。
2、培养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育心理学明确指出:小学生不能只限于对知识的掌握,还要具备将所学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的能力。
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论文
剪纸艺术引进小学美术课堂和平小学谢青平剪纸教学目是为了培养学生对剪纸这一民间艺术认识和理解力;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文明信念和历史责任感;吸取民族文化特点,传承剪纸优秀传统,启发学生创造思维并进行创新活动。
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美术课程价值,所以剪纸教学在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小学美术课本中出现,让少年儿童了解和学习, 这对剪纸艺术继承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为传承祖国传统文化重要课程之一,在整个美术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
那么在现代少儿美术教育过程中如何传承好这一传统文化就成了我们每位美术教师必须认真思考问题。
一、剪纸引进课堂原因1、因为中国剪纸是一种古老艺术形式。
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结晶,是我国非文化遗产一部分,是一种特殊艺术形式。
作为下一代,我们有义务要继承它,发扬它。
2、它材料简单,经济实惠,方便购买,适合乡村学校条件。
便于顺利开展和普及。
3、它已被列入我校校本课程,有了目标与支持,能更好全面推广。
二、课堂开展剪纸教学有利因素1、小学生喜欢剪纸。
这一点不论是从老师对学生喜欢剪纸调查,还是学习过程中点点滴滴,都足以说明了。
剪纸虽说是一门古老艺术,但今天仍被很多人喜欢。
2、有学习剪纸时间。
现行美术教材在教学中有种种不尽人意地方:有内容学生难以准备学具;有因为环境不适合无法展开;有因条件所限难以学习。
这些内容在教学中会被压缩删减,这样就有了可用来进行剪纸学习时间。
3、纸类学具,学生易于准备。
学习剪纸以纸为学具,避免了无法准备学具不足和无奈。
这就为学好美术,学好剪纸打下了物质基础。
4、小学剪纸从浅显入手,对教师要求不高,即便不很熟悉,而只是临时学习一下,也可以从事剪纸教学。
当然,如果本来就是剪纸高手那就更好了。
三、剪纸艺术走进美术课堂用途1、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可以提高手脑协作能力,使学生手部小肌肉得到锻炼,提高手部动作灵活性与精确性。
剪纸需要注意力集中,手眼协调,不断调整剪刀运行方向及力度,才能剪出物体形象。
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
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全球范围内也享有盛誉。
作为一种手工艺术,剪纸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也与现代审美趋势相结合,成为了艺术与生活的结合体。
而将剪纸艺术带入小学美术课堂,则具有远远超出艺术学科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小学美术课堂的功能与需求小学美术课是一门与审美和创造密切相关的学科。
在现代教育中,美术课程不仅开发了学生的审美能力,自然又融合了审美素养、美学意识、创造能力等多方面的需求,让他们更好的理解艺术、拓展想象力、感受美好、增强审美能力和细致观察力。
同时,美术课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表达情感和感受情绪的渠道。
他们每天都聆听老师的讲述,练习画画和操作手工,感受到的不仅是美好的艺术作品,还有慢慢丰富的情感和成就感。
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美术课在小学生身心发展上扮演的角色是不容忽视的。
二、剪纸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剪纸艺术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自古以来就已经广泛地流传于中国百姓中。
它的出现源于镜花水月的民族文化,其所表达的内涵丰富多样,涉及了民俗、民间信仰、神话与寓言、风俗等领域。
它既是一种手工制品,也是一种创意艺术,现在更是在设计领域逐渐受到青睐。
因此,将剪纸艺术引入美术课堂,无疑是对小学生身心发展的极大帮助,同时也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
以下是剪纸艺术对小学美术课堂的作用:1.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在进行剪纸艺术的过程中,需要细心、耐心地观察影像,去分析每一个细节,这不仅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也能够锻炼他们的细致和耐心性。
同时,通过对历史和文化背景的了解,孩子们能够扩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化水准。
2.增强儿童的审美素养剪纸艺术的基本技能在于准确的手法和精湛的创意,这就要求儿童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敏锐感知和判断力,也需要拥有自己的审美意识和公认的审美标准,以此去塑造作品的艺术形式。
因此,引导儿童进入剪纸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中,有利于他们的审美意识的增强和培养。
民间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探究
民间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探究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逐渐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所替代,民间艺术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而小学美术课堂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文化认同感的重要场所,有效将民间剪纸艺术融入美术教学中,不仅能够让学生接触到更为丰富的艺术文化,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积极性和创作能力。
因此,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可积极引入民间剪纸艺术,全面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
关键词:民间剪纸艺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意义;教学策略美术教育在小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如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引入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式,是当前美术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
本文以民间剪纸艺术为例,探讨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引入民间剪纸艺术的意义和具体策略,旨在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小学美术课堂引入民间剪纸艺术的意义(一)提高学生的艺术观察力和思维能力首先,剪纸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通过剪纸艺术的学习和欣赏,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自信[2]。
其次,剪纸艺术需要较高的手工技能和观察力。
学生在进行剪纸艺术的创作和欣赏过程中,需要掌握剪纸的基本技巧和规律,注重对线条、形状和色彩的观察,从而提高其手工技能和观察力。
再次,剪纸艺术需要创造性思维。
学生在进行剪纸艺术的创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想象、构思和创造,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其艺术创作能力。
(二)提高学生对民间文化的热爱度首先,民间剪纸艺术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且有一定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提高学生对民间文化的热爱度。
其次,民间剪纸艺术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其形式多样、造型优美、色彩丰富,能够让学生在欣赏作品的过程中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美的敏感度和表现力。
最后,民间剪纸艺术作为一种手工艺术,需要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掌握创作技能,提高自己的手工能力和创造力,从而增强对民间文化的兴趣。
巧手剪艺术,美术话工艺——探究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
德智体美巧手剪艺术,美术话工艺——探究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陈小齐(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应店街镇中心小学,浙江 绍兴311800)摘要: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艺术,它有着较为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气息,也表达了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愿望。
在小学美术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进行剪纸教学的开展,把剪纸艺术引入到小学课堂当中,能够让学生在剪纸当中提升爱国情怀、审美能力和艺术情感。
本文主要对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以此为小学美术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剪纸艺术;小学;美术课堂;人物剪纸在小学美术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剪纸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剪纸教学的开展,能够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进行传承,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手脑协作能力。
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小学美术剪纸教学的艺术性和有效性,需要进行教学策略的探讨,同时在立足教学引入一页的背景下,找到高效的教学策略,提升整体的教学实效性。
一、剪纸艺术的概述在民间艺术当中,剪纸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它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自身的普及程度和其他的民间艺术比起来也更加的广泛。
所谓的简直就是用纸和一把剪刀或者刻刀进行艺术的创作,它的材料是各种资料的纸张,无论什么样的纸都能够作为剪纸的材料。
因此在小学美术教学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重进行剪纸教学的开展,通过对剪纸教学的实施,更好地让学生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艺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提高他们的美术综合素养。
二、剪纸艺术走进小学美术课堂的意义(一)提高学生的手脑协作能力在小学的美术课堂当中,引入剪纸艺术,可以提高学生在手法方面的协作能力,使得学生手部的肌肉得到锻炼,同时也提高学生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精确性。
在剪纸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学生集中自身的注意力,同时达到手眼协调的状态,不断对剪刀的运行方向和力度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剪出物体的形状。
这样的一种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统筹安排思维的能力,也能够促进学生耐心细致学习习惯的有效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纸艺术引进小学美术课堂摘要:剪纸是一种民间艺术。
它是土生土长的,有着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浓厚的乡土气息,表达民间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意愿。
我在乡镇学校教书,受一些条件的限制,艺术课程因此很难如火如荼的展开。
但这几年教育系统都提倡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同步发展,特别是今年教育局在我市要申报一些特色学校。
我学校的申报项目就是----剪纸。
学校领导支持我进行剪纸实验教学,探索改革发展的路子。
我于是便选定四年级其中的两个班尝试剪纸教学,并将剪纸纳入了学校美术校本教材内容。
【关键词】小学美术剪纸课堂引进传承创新,推广一剪纸艺术的概述民间艺术中,剪纸艺术的发展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的,它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普及的程度也较之其他的民间艺术更加广泛,更加实用。
剪纸,顾名思义是一种用纸创作的艺术,它的材料是各种质量的纸张,即无论什么样的纸都可以用作剪纸的材料。
但是在中国民间,大部分的剪纸用料为单色纸(一般用红、黄、绿三种颜色),染色剪纸和供妇女们刺绣用的花样用纸为白纸。
剪纸的创作工具十分简单,只要有一把剪刀或刻刀就可以进入创作状态。
中国的剪纸还是一种农民的艺术,它的制作群体又是以中国广大农村的妇女为主,在具有剪纸传统的村落社会,剪纸花样被作为女红的一个重要内容得到保存和传承。
“女红”是指民间妇女的刺绣活动。
大凡女孩子到了七、八岁时,家中的奶奶、母亲或姐姐就会向她传授剪纸的技艺。
这一特点使中国的民间剪纸带有浓厚的女性特色和乡土气息。
民间剪纸的作品中大都表现出劳动人民对吉祥、如意的祈求,对生命的渴望。
其中求生、趋利、避害的愿望始终贯穿在民间剪纸的审美理想当中。
通过各种恰当的审美形式表达,使劳动人民的愿望得到一种满足,从而获得一种自我肯定。
这种审美特点具体表现为构图饱满、对称;造型完整、意象;色彩鲜艳、爽朗;气氛热烈、生动;工艺自然、灵透。
学习中国民间剪纸的审美特点,最主要是让学生理解中国劳动人民的审美观,引发学生审美意识的提升,从而培养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热爱。
人教版小学美术中安排了许多剪纸内容,有剪雪花、剪小动物、剪各式各样的窗花作品等。
教师应重视民间剪纸的教学方法,通过对中国民间剪纸的概念、范围及基本特征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介绍,使学生重视民间剪纸,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爱国热情和创新能力,以便于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综合素养。
二,剪纸引进课堂的原因(一)因为我本身比较喜欢中国剪纸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
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我国非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
作为下一代,我们有义务要继承它,发扬它。
(二)它的材料简单,经济实惠,方便购买,适合乡村学校条件。
便于顺利的开展和普及。
(三)它已被列入我校的校本课程,有了目标与支持,能更好的全面的推广。
三、课堂开展剪纸教学的有利因素1,小学生喜欢剪纸。
这点不论从老师调查学生“是否喜欢学习剪纸?”时,那齐刷刷高高举起的像一片小树林似的小手臂,还是学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足以说明了。
剪纸虽说是一门古老艺术,但今天仍被很多人喜欢。
2,有学习剪纸的时间。
现行美术教材在教学中有种种不尽人意的地方:有的内容学生难以准备学具;有的因为环境不适合无法展开;有的因条件所限难以学习。
这些内容在教学中会被压缩删减,这样就有了可用来进行剪纸的学习时间。
3,学生拥有并熟悉剪刀。
小学生特别是三年级的小学生,因为经常上手工制作课,大都有一把小剪刀。
学生们经常在美术课上进行剪贴,掌握了一些要领与技巧(虽然专业的剪纸剪刀与小学生手中的剪刀有些区别)。
另外,即使少数学生没有,买一把不过一两元钱,况且可以长期使用。
学生准备学习工具问题不大。
基本上都能配备齐全。
4,纸类学具,学生易于准备。
,。
学习剪纸以纸为学具,避免了无法准备学具的不足和无奈。
这就为学好美术,学好剪纸打下了物质基础。
5 小学剪纸从浅显入手,对教师要求不高,即便不很熟悉,而只是临时学习一下,也可以从事剪纸教学。
当然,如果本来就是剪纸高手那就更好了。
四剪纸艺术走进美术课堂的用途(一) 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可以提高手脑协作能力,使学生的手部小肌肉得到锻炼,提高手部动作的灵活性与精确性。
剪纸需要注意力集中,手眼协调,不断调整剪刀的运行方向及力度,才能剪出物体形象。
这样就会使学生的有意注意、观察的顺序性得到了发展。
学生画画可以边画边想,而剪纸必须事先想好。
这样一来就锻炼了学生统筹安排的思维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勇敢果断、耐心细致的学习习惯。
学生根据自己头脑中感知过的物体表象,进行设计构思、再加工,表现实物或想象创造新的事物。
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都得到发展。
(二) 让剪纸艺术进入小学美术课堂,可以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生活在“卡通”时代的儿童,让他们接受剪纸这一民族艺术,确实是件不容易的事。
但学生对形象夸张、色彩对比强烈、具有鲜明装饰效果的剪纸作品有很强的情感接受性,而民间剪纸艺术作品正是具有这些品质,它们造型呈现夸张变形、色彩艳丽、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十分贴近我们的生活。
(三)剪纸艺术和绘画艺术是相辅相成的,学习剪纸需要一些美术基础,剪纸同时也能很好的提高绘画技能和审美能力,剪纸是一个综合课程,能手脑同时并用。
对小学生的身心是个很好的锻炼。
(四)民族的就是艺术的,艺术的就是民族的。
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有权利和义务传承这一古老艺术,并有责任把它发扬和创新,从小学习剪纸,无形之中加重了爱国情怀。
五,怎样开展剪纸教学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必须选择形式多样、活泼生动的教育方法,如游戏法、故事法、歌谣、剪纸添画等不同形式来进行民间剪纸艺术教育活动。
如:用剪出的人物、动物制成有趣的皮影戏来操作游戏;引导学生用剪出来的各种头饰,进行表演活动;用剪出来的各种面具打扮自己,和爸爸妈妈一起开化妆舞会等等。
这些活动激发了学生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环境产生美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美的感受力,也促进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在内容的选择上,我首先选择较为简单的图形,让学生“试手”。
我先让学生学剪“喜”字,这是典型的轴对称剪法,而且都是直线剪法,训练也是从有痕到无痕。
在实践中,我还要求学生变魔术,在原作品上略加一些剪纸语言,如锯齿纹、月牙纹等把喜字中的“口”都变成空心圆、变成人物的眉毛、眼睛,这不但增加了曲线剪法,而且使图案更加美丽。
不少同学学会了喜字、福字、挂钱等的剪法后,还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应用。
成功的愉悦感,给学生一种无形的动力。
植树节让学生剪各种形状的树、树叶;六.一节联欢,让学生自己动手剪喜欢的、有创意的表演服装、道具;国庆节剪贴国旗、剪窗花;元旦节举办剪纸作品展览等。
剪纸在表现技法上,可以分为阳剪和阴剪两大类,阳剪讲究“线线相连”,阳剪强调“线线相断”同时应做到“五要素”:圆、类、方、缺、线,要达到圆如秋月,饱满圆润;尖如麦芒,尖而挺拔;方如青砖,齐整有力;缺如锯齿,排列有序;线如胡须,均匀精细。
当然,和欣赏任何好的艺术品一样,优秀的剪纸作品也往往让人感觉不到技术的存在。
技法作为一种创作手段,它不应是学习的唯一目标,应是学习过程中所需要掌握的本领。
同时,在剪纸教学中,除了要练好基本功,激发学生剪纸学习的兴趣,还要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一步步的学习中掌握传统,剪出新花样。
1、“随形附物”式的涂鸦剪。
这样的剪纸教学不过多地强调技法和严谨的造型,更多地关注学生对学习的投入和感兴趣程度,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到剪纸是一种乐趣,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能体会到创作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使学生乐学,打好剪纸学习的基础。
如“随意形”的教学:将一些不规则的图形,如剪纸用剩的大边料等,根据形状的特点联想事物,再运用剪纸的基本纹样刻画出事物的特征,从而创作出具有观赏性的剪纸作品。
再如“同形异纹”的教学:提供给学生具有多样性的事物的轮廓纸,如蝴蝶、鱼等一些变化多端的物体的轮廓大样,让学生运用掌握的纹样给物体打扮,形成别有风味的“同形异纹”的系列剪纸作品。
2、“观花走马”式的临剪。
“临剪”指把原样放在旁边,看着样子剪。
有了上面涂鸦剪学习产生的兴趣后,学生就会希望自己也能剪出漂亮的作品,由于学生剪纸能力的限制和对剪纸艺术掌控的不足,还不能凭想法创作,这就需要提供优秀作品并引导他们进行“临剪”,在实践中掌握更多的素材与技法。
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这里的临剪有临变的因素,就是学生在临摹的时候不要求做到百分百的相似度,对大的结构可以适当用笔或指甲抠一下定位,同时,可以在原作的基础进行纹饰的变化或增减,也可以是外形或动作上的变化,只要抓住原作的寓意与意味。
这样的处理方式既可以让学生在临剪中学到优秀作品的精髓,添加自己的想法,又不会因能力的局限而有所束缚,仍然保持学生在剪纸上的兴趣。
3、“移花接木”式的组合剪。
当学生有了一定的剪纸基础后,可以让学生对不同的剪纸作品进行分解、组合、变形,创作出新的剪纸作品,这样的学习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对剪纸纹样和题材更深入的理解,掌握剪纸更多的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造型表现能力,为以后的自主创作或主题创作打好基础。
4、“胸有成竹”式的自由剪。
这里包括对剪纸作品的默剪,也包括没有原样的创作剪,特点是对剪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剪的过程中可以自由地变化或更改原来的想法,能剪出具有欣赏价值和一定想法与新意的作品。
这样的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独创性,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大胆创新组合,将折、剪、刻等技法相结合,用剪纸的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剪纸创作的乐趣,培养学生传承民间艺术精髓的意识,唤起他们对传统民间美术的关注和热爱。
5、“得心应手”式的创意剪。
创意剪的关键在于有了“主题”的限制,不再只是自由的、随意的,而是根据要求,运用能表达主题的纹样和造型进行创作。
这就需要学生对剪纸的纹样、造型、寓意等有一定量的掌握,并能较灵活在运用到实践当中。
创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查阅资料,也可以先画好设计图再剪,重点是抓住主题,发挥创意,剪出特色。
这种“由简入繁”、“由易到难”的递进式分层教学法,分散了学习的难度,让剪纸成了一种乐趣,既利于保持学生对剪纸学习的兴趣,又利于培养学生对剪纸文化的热爱,继而形成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氛围。
六,剪纸的传承与创新剪纸的材料虽然简单,但也有利有弊。
例如:手工纸的色彩稳定,不易退色,只是纸质稍厚,不利于多层剪制;同时宣纸柔韧、绵薄可着色,但易粘连在刀头被损坏,造成刀口不平整。
如果第一层和最后一层使用手工纸,把宣纸夹在手工纸中间,再剪制,那么就可解决两种纸张存在的缺陷,发挥各自的优势,制作出完美的作品。
如遇喜事,也可将纸面光滑,多层剪时易滑开的闪光纸夹于手工纸内,进行创作,同样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当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创造性地使用传统纸张,做到扬长避短,更要积极推陈出新,选择具有特色的材料,创作出新的剪纸作品和新的欣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