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新编版)
2024年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1基本原则1.1各单位必须认真做好防尘、防毒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尘毒危害,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1.2防止尘毒的基本要求是: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粉尘、毒气、毒物的泄漏和扩散;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采取有效的卫生和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与尘毒物料的接触;定期监测和体检。
1.3要根据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认真编制防尘防毒规划,并纳入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长远规划,通过革新、改造,逐步消除尘毒危害。
1.4对长期达不到国家规定卫生标准,尘毒危害严重的作业,要制定计划,进行攻关,限期整改。
经过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应停止生产。
1.5企业内的新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其尘毒治理和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运。
1.6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企业内对尘毒危害的治理应制定短期和长期计划,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
2防止急性中毒的措施2.1工业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即人的呼吸道、皮肤和消化系统。
一般情况下以呼吸道进入为主,其次是皮肤进入,消化系统进入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
2.2为防止发生急性中毒,职工进入生产岗位前必须穿戴好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根据我公司的生产实际,在生产过程中凡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都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护,切实保障广大职工的身体健康,其重点是抓好设备密闭和隔离操作二个主要方面。
2.3不断革新工艺,采用现代管理技术,逐步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迈进。
加强巡回检查,对设备、管线的跑、冒、滴、漏现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理。
2.4加强有毒有害岗,并力争做到回收利用,以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
2.5定期给职工查体和定期测定作业环境的毒物浓度。
3发生人身中毒事故的抢救3.1如不慎发生人身中毒事故,抢救工作要分秒必争,绝不能拖延耽误。
2023年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
2023年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引言:急性中毒是指在短时间内,由于外界物质对人体产生急性损害,致使人体出现中毒反应的一种病理状态。
急性中毒不仅对个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也给社会治安和医疗资源带来压力。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全面的急性中毒防控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有助于减少急性中毒的发生,提高急救效率,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一、急性中毒防控管理制度1.加强物质安全管理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生产、存储、销售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建立完善的物质安全管理制度。
加大对危险化学品、农药、化妆品等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其合法合规运营。
完善物质安全风险评估和事故应急预案,做好各类物质安全事故的防范和处置工作。
2.加强宣传教育开展针对不同人群的急性中毒宣传教育活动,向公众普及中毒的危害、常见中毒物质的识别和急救知识等。
加强媒体和网络宣传,提高广大群众的中毒防范意识和自救能力。
组织开展专业培训,提升医护人员和急救志愿者的中毒防控和抢救能力。
3.建立急性中毒监测和报告机制建立和完善急性中毒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掌握和分析中毒事件的发生和发展趋势。
加强与公安、卫生、农业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合作,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提高中毒事件的预警和处置能力。
4.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加强对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管,严禁使用有毒有害物质,保障食品的安全和卫生。
建立食品中毒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及时做好食品中毒患者的救治和处置工作。
5.加强学校中毒防控工作加强学校中毒防控工作,制定和实施学校急性中毒防控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测和治理,确保学校的安全和健康。
二、急性中毒抢救措施管理制度1.建立急救网络建立健全急救网络和系统,包括急救热线、急救设施和急救人员的配置等。
完善急救资源的分布和配置,提高急救的响应速度和效率。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急救工作,培训和组织志愿者进行急救服务。
2.提高急救设备和药品的水平加强对急救设备和药品的购买和管理,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范文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范文急性中毒是指人体短期内接触或吸入大量毒物导致的中毒症状。
急性中毒不仅是一个个体的健康问题,也是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问题。
为了防止和控制急性中毒的发生,保障公众的健康安全,建立完善的急性中毒防治管理制度是必要的。
下面,本文将从急性中毒防治的重要性、急性中毒防治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急性中毒抢救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急性中毒防治的重要性急性中毒是由于人体接触或吸入大量有毒物质导致的短期内发生的中毒反应。
急性中毒可以导致人体多脏器功能障碍,严重甚至危及生命。
因此,建立急性中毒的防治管理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急性中毒是威胁人体健康和生命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在工业、农业、医疗、家庭等场所,可能存在各种各样的有毒物质。
如果没有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各种有毒物质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中毒危害,严重影响公众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其次,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控制能够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
急性中毒导致的中毒病例需要进行及时和有效的抢救和治疗,通常需要较长时间的医疗资源。
而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急性中毒防治管理制度,可以提前预防和控制中毒的发生,有效减少中毒病例的发生,从而减少医疗资源的消耗。
最后,急性中毒的防治可以提高社会公众的健康素质。
通过加强对急性中毒防治的宣传教育、知识普及和培训等措施,可以提高公众对中毒防治的认识和应对能力,提高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公众的健康素质和防护意识。
二、急性中毒防治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一)建立急性中毒防治责任主体建立急性中毒防治责任主体是建立急性中毒防治管理制度的基础。
应当明确各个单位和个人的急性中毒防治责任,并落实到位。
对于工业、经营场所,应当明确相关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安全负责人和专职安全人员等的急性中毒防治职责和责任,并明确相应的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
对于一般家庭和公众,应当提供急性中毒防治的宣传教育和指导,增强公众对急性中毒的防范意识和能力。
(二)建立急性中毒危险品的管理制度建立急性中毒危险品的管理制度是防止急性中毒的重要措施之一。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范文(二篇)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范文急性中毒预防及抢救措施管理制度一、概述急性中毒是指人体被有毒物质吸入、摄入、接触或注射后,在较短时间内引起中毒反应的疾病。
急性中毒的发生对人体的健康及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建立一套有效的预防和抢救体系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出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以确保员工及各方利益相关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二、急性中毒预防制度2.1 建立健全中毒预防责任体系公司应建立健全急性中毒预防责任体系,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和义务。
包括但不限于:2.1.1 公司领导严格履行预防责任,确保对急性中毒的认识和预防工作的重视。
2.1.2 相关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急性中毒预防的方针、目标和计划,并组织协调各方面的资源和能力进行预防工作。
2.1.3 监管部门负责制定和监督急性中毒预防的标准、法规和规范,对企业进行监督检查,确保预防工作的有效开展。
2.1.4 员工应按照预防制度的要求,参与预防工作,积极配合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2.2 危险源辨识与评估2.2.1 对企业内所有可能导致急性中毒危害的物质进行辨识,建立详细的危险物清单,并标注其危险性。
2.2.2 制定针对不同危险源的急性中毒风险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定期对可能的中毒风险进行评估。
2.2.3 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降低中毒风险。
2.3 危险物贮存与使用管理2.3.1 对危险物贮存区域进行合理划分,并标示明确的警示标识,禁止非相关人员进入。
2.3.2 危险物贮存应符合相关的标准,确保贮存环境的安全与稳定。
2.3.3 对危险物贮存区域进行定期巡查与检测,确保贮存环境的正常与安全。
2.3.4 对危险物的使用进行管理,严格遵循操作规程,减少意外中毒的发生。
2.4 个人防护措施2.4.1 依据危险物的性质和中毒途径,对员工进行个人防护设备的配备。
2.4.2 提供员工个人防护设备的使用培训,并确保其正确使用和保养。
2.4.3 定期检查员工使用个人防护设备的情况,及时更换损坏或过期的设备。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第一节总则第一条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为防止中毒的发生,加强对急性中毒者的抢救,保障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特制订本规定。
第二条救护人员现场抢救,必须配戴好可靠的防护器材,首先确保自身安全,然后施救。
第三条现场抢救要坚持先救人后抢救财产的原则。
第四条现场处理,应先切断有害物质来源,后处理其他设备。
第二节机构和职责第一条公司成立化学毒物急性中毒抢救领导小组,由公司主管生产的副经理任组长,成员由安健环部、综合办公室等部门的负责人,其职责为:1、负责组织、指挥现场抢救工作,同时向上级部门报告。
2、负责救护人员、设备和物资的调配、供应。
3、负责中毒人员的治疗安排和善后处理工作。
第二条检修公司成立急救小组,并备足急救器材和药品,组织训练合格的救护队员昼夜值班,其职责为:1、负责事故现场中毒人员或伤员的抢救、搜寻和运送工作。
2、负责装置防护器材的检查和维护工作。
3、负责急性中毒者的抢救、治疗和观察,参加分析中毒原因工作。
4、决定重患者的会诊、转院。
第三条各车间成立抢救组,百人以上车间应有四名兼职救护员。
抢救组由车间负责人任组长,成员由安全员、技术员等人组成,其职责为:1、发现急性中毒,立即向上级报告,请求救援。
2、组织人员处理设备故障,切断毒源,制止毒物泄漏、扩散。
3、积极抢救中毒人员,并协助化救、医务人员进行现场抢救工作。
第三节设备与器材第一条对有毒有害作业环境,各车间要配备足量适用的防护器材,并有醒目标记,设有专人负责保养。
第二条有腐蚀或能经皮肤吸收的毒物的岗位,除配备足够适用的防护用具外,装置设洗眼、喷淋器等冲洗设备。
其水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第三条急救设施应有一定数量的床位,配备救护车和充足的抢救器材以及供现场用的急救箱。
第四节联络与急救第一条安健环部要建立健全急性中毒事故抢救网络系统,制定抢救方案,强化联络和报告制度,及时高效地进行抢救。
1、发生中毒事故后,事故车间当班人员或发现者应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报告调度和生产主管。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
02
建立危险化学品档案,记录每 种化学品的成分、危害性、急 救措施等信息,方便员工查阅 。
03
配备个人防护用品,如防护服 、手套、口罩等,并定期检查 其完好性和适用性。
安全操作规程
制定针对每种危险化学品的操作规程 ,明确安全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对涉及危险化学品操作的岗位员工进行考 核和认证,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操作技 能。
检查内容
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急救药品、设备、人员等是否符合要求 。
监督制度
日常监督
医院应建立日常监督机制,对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的执行情 况进行监督。
专项监督
针对特定问题或重大事件,医院应进行专项监督,以了解事件原 因和采取针对性措施。
监督结果反馈
监督结果应向相关部门和人员反馈,以便及时整改。
不符合项纠正措施
资料管理
应建立资料管理制度,规定 资料的保管、查阅、更新等 事项。
07
附录
相关法规和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规 范
相关表格和表单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表
个人防护用品使用记录表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设备台 账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设备使 用维护记录表
02
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掌握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
措施的知识和技能。
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补考或重新培训,确保其符合要求。
03
05
检查和监督
检查制度
定期检查
医院应定期进行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的检查,确保各项措 施符合规范和标准。
不定期检查
不定期进行突击检查,以发现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急性中毒是指短时间内接触到有毒物质导致的中毒症状,严重时可能威胁生命。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预防急性中毒的发生以及及时采取抢救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建立健全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能够提高人们对中毒的风险认知,有效预防中毒事件的发生,并能提升急救措施的应急能力,减少中毒导致的伤亡和损失。
以下是关于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的基本内容,共计____字。
一、建立中毒事件监测和报告机制为了及时发现中毒事件,并能进行有效的处置和统计,应建立中毒事件监测和报告机制。
在各级卫生部门和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内部设立中毒事件监测和报告机构,负责收集、核实和发布中毒事件信息。
要求中毒事件发生后,相关单位必须立即向监测和报告机构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查处和处理,以确保中毒事件能够及时得到处理和解决。
二、加强中毒风险认知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等形式,提高公众对中毒风险的认知水平,增强自我防范意识。
在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等人员密集的场所进行中毒风险向导的宣传,提供相关资料和宣传物品,引导公众正确使用化学品、药品等有毒有害物质,教育公众如何正确应对中毒事件,并提供相关急救教育,培养公众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三、建立有毒物质管理制度针对各类有毒有害物质,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
制定有毒物质进出库管理制度,规范物质的进出流程、验收、存储和使用。
要求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有毒物质台账,定期进行审核和更新,确保有毒物质的存储和使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标准。
同时建立有毒物质事故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处置流程,以备突发事件。
四、加强职业健康防护措施针对高风险行业和岗位,加强职业健康防护,防止职业中毒的发生。
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应依法制定职业健康防护规程,明确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设备,并进行职业健康培训。
定期检查职工体检情况,及时发现职业中毒或潜在中毒危险,采取相应的控制和治疗措施。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制度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制度一、基本原则1、参加抢救和急救人员都要有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
2、指挥者和急救人员要正确判断,组织得当。
3、指挥者和现场负责人应迅速抢救伤员并采取措施控制事故,以免事态扩大,在把中毒者抬到安全地点后,立即进行急救。
4、必须做好简要记录,内容包括原因、性质、中毒人数等。
5、抢救前,必须配戴好防护用具。
二、防止发生急性中毒的措施1、生产过程要机械化、自动化、密封和管道化及远距离操作。
2、对腐蚀性物质的设备,应选适合的材料,加强检查和管理,特别是设备的密封点、联接处。
3、用无毒代有毒,毒小代毒大的物质。
4、加强通风排气,改善生产环境,可采用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或全面通风、局部通风措施。
5、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管理维修,杜绝跑冒滴漏,防止污染作业。
6、正确使用防护器材,严格事故管理制度。
7、做好联系及化验分析工作,未经化验分析合格,不得进入有毒危险地区。
8、在有刺激和有毒的场合工作时,不得裸露皮肤作业。
三、抢救和急救的组织机构1、公司成立化学毒物急性中毒抢救领导小组。
由总经理担任组长,副总经理担任副组长,成员有:安全环保、工会、生产、技术医疗卫生、保卫等部门负责人,其职责是:(1)当接到中毒事故报告后,应立即赶赴现场指导抢救工作,同时根据事态情况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
(2)负责组织抢救人员、事故现场的处理和物资的调配,以及伤员运输等现场指挥工作。
(3)根据事故发展,决定是否请求有关单位支援,并负责中毒事故的善后处理。
2、气体防护站昼夜值班,其职责是:(1)负责发生事故现场中毒者或伤员的抢救、搜寻与运送。
(2)负责对中毒人员的救送、人工呼吸或强制自动输氧等。
(3)负责对各车间事故柜内和个人防护器材的检查与维修,防止因误用器材或失效的药剂而酿成意外事故。
四、发生多人中毒事故的抢救1、将中毒者迅速转移到安全和空气新鲜及温度适合体温的地方,立即进行抢救,在抢救的同时联系气体防护站和集团公司总医院急救室(公司医务室)。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为了防止急性中毒事件的发生,企业可以实施以下的预防措施:
1. 管理制度和规范:建立和实施清晰的管理制度和规范,确保员工在工作中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使用相应的防护设备。
2. 培训和教育:对员工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使他们能够正确使用和处理危险物质。
3. 管理危险物质:对危险物质进行正确的储存、运输和使用管理,确保安全操作和防止泄漏。
4. 定期检查和维护:对危险物质相关设施和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5. 应急预案:制定和实施综合的应急预案,明确急性中毒事件发生时的应急措施和责任分工,以便迅速有效地应对紧急情况。
当发生急性中毒事件时,应立即采取以下抢救措施:
1. 立即中止暴露:将中毒者迅速从危险场所转移到安全地点,并立即停止暴露于有害物质的环境。
2. 呼吸道管理:检查中毒者的呼吸道通畅性,如有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压等措施。
3. 化学中毒处理:根据中毒物质的性质,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漱口、吐出、灌肠等。
4. 急救措施:根据中毒者的症状和状况,进行相应的急救措施,如使用抗毒药物、抗过敏药物、解毒剂等。
5. 就医治疗:尽快将中毒者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氧气供应等。
以上仅为一般性建议,具体的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需要根据不同行业和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制定和实施。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模版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模版急性中毒的发生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旨在提供一个模版,包括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的内容,不包含首先、其次、另外、总之,最后等分段语句,以便于各企事业单位按照自身情况进行调整和实施。
一、管理体制1.设立专门的急性中毒防控中心,负责组织和协调全院急性中毒防控工作。
2.明确相关职责,定期组织培训,提升员工的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能力。
3.建立健全的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确保工作的系统性和规范性。
二、急性中毒的预防1.制定、完善职业暴露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设立安全生产岗位、制定操作规程等。
2.进行急性中毒危害评价,定期监测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
3.加强对有害物质的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分类存储、标识、合理使用、储存和处置等。
4.开展员工健康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健康问题。
三、急性中毒事件的应急响应1.建立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人员组织、物资准备、通信和联络等。
2.制定应急处置措施和流程,确保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急救。
3.进行应急演练,提升员工的应急处置能力和反应速度。
四、急性中毒的抢救措施1.在发生急性中毒事件时,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切断与有害物质的接触、清除呼吸道、增加供氧等。
2.根据造成中毒的有害物质的种类和毒性,选择合适的解毒方法和药物进行治疗。
3.确保急救药品和设备的及时更新和维护,保证其有效性。
五、急性中毒后的处理措施1.对急性中毒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寻找问题的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2.开展事故后处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妥善处置残留有害物质、修复受损设施等。
3.对受伤员工进行康复治疗和心理疏导,确保其身心健康。
六、监督和评估1.建立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对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进行检查和评估。
2.对评估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措施。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一、概述急性中毒是指人体短时间内接触或摄入对人体有毒性的物质,导致身体症状的一种急性病症。
为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企业需制定相应的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
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企业内部的防范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减少员工因为中毒事故而造成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二、管理制度(一)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应重视急性中毒的预防和治疗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制定防范急性中毒的制度,确保员工的安全健康。
(二)防范急性中毒1.工作场所应保持室内环境卫生与安全,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2.在管道,储罐等设备上应标注有毒和危险品的标识,并设有安全防护措施; 3.在使用有毒和危险品的过程中,相关的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要求; 4.按规定审查有毒和危险品的来源、种类、数量、种植、使用、储存、销毁等过程的安全措施,监测中毒物质的排放情况和消除污染的措施; 5.国家禁止或限制的有毒和危险品,企业应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
(三)应急处理发生中毒事故时,企业应根据不同的中毒症状情况,积极采取相关的急救工作,控制中毒造成的伤害,具体要求如下: 1. 发现中毒现象后应立即停工,马上将中毒的人员送往医院抢救,同时将现场立即疏散; 2. 如发生化学品泄漏或火灾等事故,应在第一时间向消防部门汇报,并加强事故现场的管理和控制,避免事态扩大; 3.要尽量记下发生事故的时间、地点、人员、原因、处理方法和经过等重要信息,做好相关记录,以便对后续的工作做好准备。
三、防护措施为了更好的预防和防范急性中毒,企业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 1. 满足国家有关安全保卫要求,持续加强储存设施的维护,防止设备老化和出现损坏,做好设施的维护工作; 2. 安排有毒物质的储运工作,采用更加安全的储运和操作方式,防止出现中毒现象; 3. 对于有毒和危险品出入口,全部实行监督管理,加强安全保卫管理; 4. 做好员工的培训工作,指导员工如何预防和处理急性中毒事故。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引言自然界中存在很多化学物质,我们依赖它们来生产医药、化学品、食品等物品。
尽管这些物质对我们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它们也有可能对人体造成损害和中毒。
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接触到这些物质。
因此,建立一套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对于保障人身安全至关重要。
制定原则针对企业内部工作环境和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的原则包括:1.防患于未然。
加强对可能导致中毒的化学品、药品、食品等物品的监管,避免中毒事件的发生。
2.主动监测。
建立完善的监测机制,对可能出现的中毒情况进行及时追踪和处理。
3.充分预先准备。
建立一套完善的抢救措施,包括紧急处置流程、复苏技术、紧急救治药品等,以便在中毒事件发生时能快速响应。
内容防止急性中毒措施1.对危险物品进行分类,并加以区分管理。
对化学品、药品、食品、家用品等物品进行标识,设置标志和明确标识用途,标注禁止使用或使用限制;对不同的化学品及危险品,设置专职人员进行统一管理。
2.在生产、存储和使用过程中,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特别是在中毒物品易泄漏或存在暴露可能的场合,增加防护设施,如通风设施、防护罩、防护手套、面罩等。
3.加强人员管理。
对从事有可能接触化学品的员工按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并进行证书颁发。
禁止未经专业技术人员授权,未接受过培训、考核及合格人员的擅自操作。
对和有的同事、家人等提供相关信息,引导其遵守使用规程,做好自我保护。
4.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检修和更换过期、损坏的安全设备和器具。
加强各类监测设备,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在必要时调整生产工艺或调整生产计划,避免生产或使用过程中的事故发生。
抢救措施1.建立应急救援队。
由专业的应急救援人员组成,一旦中毒事件发生,能够迅速展开对事故现现场进行救援。
队伍的成员持有应急技术、心肺复苏、急救知识,能迅速进行紧急处理。
2.设立急救中心。
在生产环境中设立急救中心,配备专业设备、药品及专业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的措施办法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的措施办法为了保证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和防止职业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防护器材的使用1.1过滤式防毒面具的使用(1)只能用来预防与其相适应的有毒介质。
禁止用于各种窒息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
(2)应按头部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面具,以保证松紧适宜,严密不漏。
(3)戴面具前,首先打开滤毒罐堵盖,并检查呼吸阀是否灵活好用,严禁先戴面具,后打堵盖。
(4)严禁在缺氧或具有高浓度的有毒气体中使用。
只准在氧含量大18 %,有毒气体浓度小于2%的情况下使用。
(5)进入设备内和抽加盲板及检修时禁止使用。
(6)使用前应用手堵住罐底做深呼吸,进行气密性试验,如发现漏气,应全面检查,必要时应予修理或更换。
(7)戴防毒面具工作时,应呼吸均匀,以减少呼吸阻力,使用和保管中不要碰撞药罐。
(8)下列情况禁止使用:面罩破损、老化、呼吸阀损坏、漏气,滤毒罐压损、穿孔、锈蚀,有沙沙声响。
(9)使用中感到呼吸困难、不舒服、闻到毒物气味,滤毒罐发热、温度较高时,应立即离开毒区。
(10)在有毒区域,严禁把面罩取下。
(11)保持清洁卫生,面罩使用后,应洗干净、晾干、用酒精消毒。
(12)应保存在温度为5—30℃的地点,要防潮、防油污、防酸碱、防阳光照射。
(13)滤毒罐失效以及发现严重故障,应更换、修理,禁止继续使用。
(14)一氧化碳滤毒罐失效判断用称量法,用小罐超重20克,大罐超重50克为失效。
一氧化碳滤毒罐连续使用时间超过两小时,应检查更换。
1.2橡胶防毒口罩的使用(1)空气中氧含量在18%以上,毒气浓度小于0.1%时方可使用,仅用于氢氰酸、砷化氢、光气等剧毒气体,一氧化碳等无嗅味气体环境。
(2)应按产品使用说明的有关规定执行。
1.3防酸、防氨纱布口罩的使用(1)空气中的氧含量大于19.5%,有毒气体浓度小于200毫克/米3。
方可使用。
(2)若使用中闻到气味,即已失效,应更换滤垫方可使用。
1.4自吸式长管防毒面具(正压空气呼吸器)的使用(1)适用于任何种类、任何浓度的有毒气体和缺氧、窒息性气体环境。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是为了预防急性中毒事件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组织开展急性中毒防范和抢救工作,加强对中毒危险品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生产过程中危险品的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符合安全要求。
2. 危险品使用培训与知识普及:对从事危险品相关工作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知识普及,提高其对危险品的认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3. 安全标识和警示设施设置:在危险品储存、使用和运输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标识和警示标志,提醒人员注意危险品的特性和防范措施。
同时,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和应急设备,如紧急报警装置、防护面罩等。
4. 建立中毒事件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对发生的中毒事件要及时报告并按规定进行调查和记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切实加强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5. 急性中毒急救措施培训与应急预案制定:组织急救员培训,提高急救技能,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明确急救程序和工作职责,保障中毒者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
6. 定期维护和检查设备:定期对应急设备、防护设施和安全设施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通过上述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急性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预防急性中毒管理制度范文
预防急性中毒管理制度范文预防急性中毒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急性中毒的预防和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急性中毒是指人体接触或摄入毒物后,短时间内发生的或突发的中毒症状。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单位、企事业单位、学校、家庭等各类人群。
第四条急性中毒的预防和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施策的原则,强调预防措施的全面性和灵活性,注重预防与应急救援的有机结合。
第五条急性中毒的预防和管理工作应当由相关部门牵头,各有关部门和单位各尽其责,形成部门协作、上下衔接的工作机制。
第二章预防第六条加强对急性中毒危险源的管理,采取措施控制和消除中毒危险源。
单位和家庭应当建立中毒危险源清单和台账,定期开展巡查和排查。
第七条定期开展中毒危险源检测,检验中毒防护设施的有效性,并及时修复和更换;对已投入使用的危险化学品,应当定期进行检测,确保其质量合格。
第八条加强中毒危险源的标识和警示,制定明确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措施,确保工作人员和居民清楚安全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方法。
第九条加强中毒防护设施和装备的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
按照相关标准配备中毒防护设备和器材,定期进行检测和维修,确保安全可靠。
第十条加强对中毒事故的分析和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完善中毒预防和管理工作措施。
第三章应急第十一条建立中毒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定明确的应急救援措施和流程。
第十二条设立中毒事故应急指挥中心,明确指挥体系和职责分工,做好应急救援组织架构,确保救援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十三条开展中毒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效率。
组织中毒事故应急救援人员定期接受培训,熟悉中毒应急处理流程和技术。
第十四条开展中毒事故的预警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预防中毒事故的发生。
建立中毒事件的信息报告机制,加强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中毒事件的响应速度和准确性。
第四章监管第十五条加强对危险化学品和其他中毒危险源的管理和监管。
严格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的登记备案制度和使用登记制度。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范文(4篇)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范文急性中毒是指人体吸入、摄入、接触或注射一定量有毒物质后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出现的严重中毒症状。
为了提高急性中毒的防控和抢救水平,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每个企事业单位都应建立健全急性中毒防控管理制度。
下面是一份急性中毒防控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的范本,旨在为企事业单位制定并完善相关制度提供参考。
一、急性中毒防控管理制度1. 目的和意义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控制和处理急性中毒事件,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并提供相关抢救和应急处理措施,以最小的损失和最快的速度处理急性中毒事件。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涉及使用有毒物质或易产生有毒物质的部门和岗位。
3. 责任主体(1)公司总经理:负责制订和组织实施本制度,确保急性中毒防控措施的有效实施。
(2)安全生产部门:负责监督和指导各部门全面落实本制度的要求。
(3)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本部门的急性中毒防控工作,并进行定期检查。
(4)所有员工:负责遵守本制度的相关规定,积极参与急性中毒防控工作。
二、急性中毒防控措施1. 危险识别与评估(1)各部门负责人应按照企业相关规定,对部门所有的有毒物质进行准确识别和评估,并建立相应的物品台账和使用记录。
(2)各部门负责人应及时通报员工有关该有毒物质的相关知识和防护要求,并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2. 化学品管理(1)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化学品管理制度,做好化学品采购、存储、使用、运输和废弃物处理等工作。
(2)定期检查和维护化学品容器,确保其完好,并保证有明确的标识。
3. 防护设施和装备(1)配备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统一规范使用标准。
(2)及时更换、修理损坏的个人防护装备。
4. 急救设备和物品(1)每个部门应配备适量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定期检查和更新。
(2)制定明确的急救物品使用标准,并确保员工随时能够使用。
5. 事故隐患排查(1)每个部门应进行定期的隐患排查,主动发现和整改可能引发急性中毒的隐患。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四篇)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急性中毒是指人体短期内因吸入、食入、接触或注射有毒物质而导致的广泛损害。
急性中毒事件具有突发性和危险性,需要迅速采取适当的抢救措施,以减轻或避免其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伤害。
因此,建立有效的急性中毒防护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一、急性中毒防护管理制度急性中毒防护管理制度是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预防或减少急性中毒事件的发生。
1.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 对于可能产生急性中毒的物质或工作环境,应制定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并向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每个人了解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
2.提供个人防护装备: 针对可能接触或吸入有毒物质的岗位或环境,应配备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如防护服、手套、呼吸器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换。
3.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对于从事容易接触有毒物质的职业人员,应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风险,以减少急性中毒事件的可能性。
4.加强安全宣传和教育: 对于广大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应加强有关急性中毒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急性中毒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理的能力。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二)急性中毒抢救措施管理制度是指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急性中毒抢救措施,对发生急性中毒事件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救治和抢救。
1.建立急救专家组织: 针对不同类型的急性中毒事件,建立急救专家组织,包括急救医生、毒物学专家、临床药师等,提供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持。
2.配备急救设备和药品: 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公共场所等地方配备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如急救箱、中和剂、解毒剂等,并建立合理的库存管理制度,确保及时供应。
3.开展急救培训和演练: 对于从事有关急救工作的人员,应定期进行急救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应急处理能力和协同配合能力。
4.建立急救信息系统: 建立急救信息系统,实现急性中毒事件的迅速报警、定位和调度,确保急救资源的有效利用。
5.完善急救记录和统计制度: 建立急救记录和统计制度,对急救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和统计分析,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和依据。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一、引言急性中毒是指一种突然发作,短时间内大量吸入、摄入或接触有毒物质,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病症。
急性中毒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和重要性。
二、防止急性中毒的管理制度1.确立责任人和部门建立一套明确的责任制度,确立急性中毒的责任人和管理部门。
这样可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为防止急性中毒提供有力的保障。
2.制定管理规范针对不同行业和工作场所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规范。
要明确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标准和注意事项,例如在化学实验室中应该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避免吸入有毒气体等。
3.开展培训和教育开展针对急性中毒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通过培训,让工作人员了解有毒物质的特点和对人体的危害,掌握正确的急救方法,以降低急性中毒发生的风险。
4.建立监测制度建立急性中毒的监测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急性中毒事件。
可以利用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对各种有毒物质进行检测,及时发现逾期或不合格产品,防止危害人体健康。
5.加强宣传和倡导通过各种渠道进行宣传和倡导,提高公众对急性中毒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可以通过媒体、网络等途径,向公众普及有关急性中毒的知识和防范措施,引导公众正确应对急性中毒事件。
三、抢救措施的管理制度1.建立急救设施在各个工作场所和公共场所配备急救设施,例如急救箱、急救车等。
同时要对这些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能够在发生急性中毒事件时发挥作用。
2.培训急救人员选派一部分员工参加急救培训,提高其急救技能。
急救人员应具备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在急性中毒事件发生时迅速采取措施,为受伤人员提供及时有效的急救。
3.建立应急预案制定急性中毒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急救人员的职责和任务。
应急预案应包括急救流程、联络方式、资源调配等内容,以保障在急性中毒事件发生时的迅速反应和有序处置。
预防急性中毒管理制度
预防急性中毒管理制度一、前言急性中毒是指人体在短时间内接触或摄入某种有毒物质,所引起的疾病与症状。
急性中毒可因吸入、摄入、注射、皮肤或黏膜接触毒物等途径引起。
它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
针对急性中毒事件,预防和处理工作尤为重要。
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整的预防急性中毒管理制度,对于做好企业内部急性中毒的管理和防范工作,对于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保障职工生命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二、制度目的本制度是为了规范和加强预防急性中毒事件的管理工作,保障职工及其家属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中毒事件对企业的损害,明确相关预防和处理的责任,维护企业生产秩序和社会稳定。
三、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业内部生产、储存、搬运、使用具有毒性的化学品、危险品以及相关企业有关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
四、制度内容1. 预防措施1.1 企业应当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急性中毒事件的防范机制。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排查,做好化学品的标识与管理,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1.2 严格执行使用危险化学品的许可制度,确保每一个使用化学品的员工都具备相关的操作许可证。
1.3 完善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与使用制度,制定规范的存储和使用规程,确保危险品的安全保存与使用。
1.4 加强对危险品的管理,做好对进出企业的危险品进行检查,杜绝无证无照的危险品进入企业。
2. 培训管理2.1 对接触化学品的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掌握安全防护知识,了解危险化学品的毒性特征、安全操作规程和急救处理措施。
2.2 组织定期模拟应急预案演练,确保员工在发生急性中毒事件时迅速有效地处置。
3. 应急处理3.1 配备应急处置设备,设置急救物品柜,并配备有毒化学品应急箱,确保事件发生时能够及时处理。
3.2 设立应急疏散通道和急救站点,明确员工应急疏散路线,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应急疏散演练。
3.3 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对急性中毒事件的初期处理采取快速响应,迅速报警并启动应急预案。
4. 职责分工4.1 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安全负责人,负责危险品的管理与监控,制定并执行急性中毒事件的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
制度(新编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新编
版)
防止急性中毒和抢救措施管理制度
1基本原则
1.1各单位必须认真做好防尘、防毒工作,采取综合措施,消除尘毒危害,不断改善劳动条件,保护职工的安全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1.2防止尘毒的基本要求是:限制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防止粉尘、毒气、毒物的泄漏和扩散;保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采取有效的卫生和防护措施,减少人员与尘毒物料的接触;定期监测和体检。
1.3要根据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认真编制防尘防毒规划,并纳入年度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和长远规划,
通过革新、改造,逐步消除尘毒危害。
1.4对长期达不到国家规定卫生标准,尘毒危害严重的作业,要制定计划,进行攻关,限期整改。
经过整改,仍达不到标准的,应停止生产。
1.5企业内的新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其尘毒治理和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审批,同时施工,同时验收投运。
1.6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企业内对尘毒危害的治理应制定短期和长期计划,根据企业实际情况,每年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改善职工的劳动条件。
2防止急性中毒的措施
2.1工业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有三种:即人的呼吸道、皮肤和消化系统。
一般情况下以呼吸道进入为主,其次是皮肤进入,消化系统进入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会发生。
2.2为防止发生急性中毒,职工进入生产岗位前必须穿戴好规定
的劳动防护用品。
根据我公司的生产实际,在生产过程中凡散发有毒有害物质的作业,都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防护,切实保障广
大职工的身体健康,其重点是抓好设备密闭和隔离操作二个主要方面。
2.3不断革新工艺,采用现代管理技术,逐步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迈进。
加强巡回检查,对设备、管线的跑、冒、滴、漏现象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治理。
2.4加强有毒有害岗,并力争做到回收利用,以改善职工的工作环境。
2.5定期给职工查体和定期测定作业环境的毒物浓度。
3发生人身中毒事故的抢救
3.1如不慎发生人身中毒事故,抢救工作要分秒必争,绝不能拖延耽误。
事故发现单位,要立即向公司领导和值班人员报告,并立即通知医务室和车队,以便及时抢救。
3.2要把中毒人员迅速抢救到安全通风地带,在抢救时。
一定要注意抢救人员自己的安全,如有必要,要穿戴好防护用品。
3.3要及时查明原因,切断毒物,防止继续外泄。
3.4消除掉残留毒物,尽快恢复生产。
3.5中毒患者如衣服被有毒物质污染,要立即脱掉并将其身上的毒物擦洗干净,在这同时要注意保暖,以防患者受冷。
对呼吸微弱或面色青紫的缺氧者,要迅速给予输氧。
3.6人工呼吸法:
3.6.1人工呼吸适用于呼吸已停止,但心脏仍跳动或刚停止跳动而有体温的患者。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适应于中毒、窒息引起的呼吸停止,不受毒物或外伤的限制。
3.6.2口对口人工呼吸法:使患者仰卧,口张开,消除掉口腔内堵塞物,使其呼吸道保持畅通,将患者头部尽量后仰,头部不宜垫得过高,救护人员站在患者头部的右侧,用手掰开患者的嘴,深呼吸后紧贴患者的嘴吹气(可隔一层纱布),要使患者的胸部膨起,整个过程大约吹气二秒,停三秒,每分钟以14-16次为宜,救护人员吹气后要放松患者的嘴使其自动呼气。
人工呼吸要坚持进行,不可中断。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