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降魔篇 产业分析整理
周星驰——全产业链电影帝国
![周星驰——全产业链电影帝国](https://img.taocdn.com/s3/m/5b10fd43be23482fb4da4ce4.png)
周星驰——全产业链电影帝国在打造全产业链的思路下,周星驰的整个电影帝国版图逐渐扩张、扩大。
首先,北上内地,拓展电影资本合作。
近些年,随着香港电影市场逐渐走向暗淡,周星驰留意到了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地,开始了北上捞金的步伐。
除了巨大的电影消费市场,他还看中了内地雄厚的资本力量。
此前,周星驰的电影基本都由星辉公司独立制作出品,而2013年的《西游降魔篇》成为分水岭。
这是比高上市后投资的第一部作品,那之后,周星驰参与的电影资本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特点和趋势,就是资本方走向多元化。
公开资料显示,《西游降魔篇》的出品方达到了6家,《美人鱼》的为3家,而今年的《西游伏妖篇》,出品方高达21家,这21家公司覆盖产业链的四大环节“投资、宣发、院线和电商”,从线上到线下,从互联网到实体院线,这些出品公司基本囊括了电影市场最佳资源,堪称豪华资源包。
在这三部电影的投资名单中,除了周星驰自家公司,还包括华谊兄弟、中影在内的一系列内地资本。
眼下电影制作的成本越来越高,周星驰敞开大门引入多方资,一方面是为了获得更多资金,最大程度地优化电影效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分散高投入带来的种种风险,还有就是借力各公司,打通各环节,尽可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西游降魔篇》、《美人鱼》和《西游伏妖篇》三部电影所公布的制作费分别为1.13亿、3亿和4亿,投资金额呈直线上升的背后,其实是周星驰作为电影主控方的一种“电影溢价”的做法——当其他公司想要进入电影项目分享投资权时,主控方会通过提高项目整体价格的方式与投资公司开展合作,以提前回收成本甚至实现盈利。
此外,周星驰还从《西游降魔篇》开始采用了“保底发行”的电影资本运作手法。
所谓保底,就是制片投资方与发行方在影片上映前签订一个对赌协议,双方对影片票房达成预估数额,无论最终是否达到这个数额,发行方都需据此按比例分成,制片投资方可稳赚不赔,但若票房超出这个数额,发行方则在超额部分优先获利。
一般情况下,只有大制作电影才会采取这种发行方式。
西游降魔篇读后感传统与创新的碰撞
![西游降魔篇读后感传统与创新的碰撞](https://img.taocdn.com/s3/m/6c1f4675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15.png)
西游降魔篇读后感传统与创新的碰撞西游降魔篇读后感:传统与创新的碰撞西游降魔篇,作为一部新颖的古装奇幻电影,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同时又注入了现代创新的元素,使得传统与创新在其中碰撞出了耀眼的火花。
在观影过程中,我深受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
本文将探讨该片传统与创新的结合及其所带来的意义。
首先,西游降魔篇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做到了出色的表达。
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神话故事《西游记》的原汁原味被呈现在银幕上。
戏剧性的场景,机智勇敢的孙悟空,忠诚义气的猪八戒,聪明机智的沙悟净,以及我国传统文化中充满智慧的观念,如“以无欲则刚”、“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于无形”等等,都在影片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示。
这些元素的传承不仅使电影具有了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让观众们感到亲切和自豪。
然而,西游降魔篇并不满足于传统,它通过加入创新的元素,使得传统与现代相互碰撞,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思考启示。
首先,影片运用了时下热门的特效技术,将历史上的经典角色以崭新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
孙悟空化身为火焰猴,猪八戒成为了机械猪,沙悟净则变身为一只翼虎。
这些改变使得角色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也使观众们感受到了科技发展对电影创作所带来的无限可能。
除此之外,影片中还融入了大量的现代元素,如现代音乐、搞笑桥段等,使得影片更具有时代感和趣味性。
传统与创新的碰撞给了观众们深层次的思考。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它承载着无数历史的记忆和智慧的结晶。
而创新则代表了时代的进步和变革。
西游降魔篇成功地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通过创新手法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
观众们在观影过程中既能感受到过去的情怀和喜爱,又能感受到时代的变化和潮流的影响。
这种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不仅使电影更富有观赏性,更为观众们带来了思考:如何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保持对未来的创新和进步。
通过观影体验,我深刻认识到传统与创新的重要性。
在当今社会,我们面临着百态纷呈的文化碰撞,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显得尤为重要。
电影营销之西游降魔篇
![电影营销之西游降魔篇](https://img.taocdn.com/s3/m/7bbe6e866529647d272852c4.png)
西游降魔篇《大话西游》如酒,酒有五味,人生如酒,所以‘大话西游’才能引发大家的共鸣,誉为经典之作;《西游降魔篇》是茶,茶有三品,入口苦,后而甘,而后蕴。
那“一点点”的禅理就是茶道的内蕴,也是全篇精华所在。
首先作为新片的宣传,《西游降魔篇》在多个城市举办了点映场。
其次华谊首次与腾讯开放平台合作,在影片上映前 QQ 空间推出与电影同名的《西游之降魔篇》 APP 应用。
作为国内知名的电影制作及发行单位华谊兄弟,选择与腾讯开放平台进行合作,也是看中了 QQ 空间 5 亿多的活跃用户群体、强大的好友关联传播机制以及其精准的电影市场的受众群。
通过授权开发 APP 的方式在社交媒体平台推广影片,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影片前期的推广成本,也可通过APP 应用主题场景的多变性及在线免费抢票等多种互动环节快速提升影片上映前期推广传播效果。
2013 年也是腾讯快速推进平台开放的一年,对于泛娱乐合作项目给予了高度关注与大力支持。
通过运用社会化媒体的传播机制,在亿万用户群体中得以实现快速的互动传播,这无疑是社会化媒体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通过好友之间传送和推荐,《西游之降魔篇》APP 应用在QQ 空间上线不到20 天的时间内就达到了十几万用户的安装量,将影片快速地宣传出去,让更多的用户了解影片,也为票房的增长贡献了动力。
乐库科技在应用的设计方面兼顾了美观与互动传播的便利,在APP 的制作环节中将“大话系列”重新拉回到用户身边,让有怀旧情节的网友可以直接通过应用观看与大话相关的电影、花絮及精美海报,通过APP 应用的娱乐性和交互性方式实现好友之间的口碑宣传,让用户在娱乐间通过APP 更深入的了解影片并获得满足。
同时,这也是乐库科技开发APP 应用的一贯宗旨。
通过腾讯开放平台与娱乐巨头华谊兄弟的首次合作我们可以看到,社会化媒体在电影宣传方面的平台地位越来越突出。
APP 应用特有的好友传播机制,以及强关系属性推荐使得传播具有天然的优势。
《西游
![《西游](https://img.taocdn.com/s3/m/749bca4abe23482fb4da4c56.png)
《西游·降魔篇》的营销成功分析时至今日,周星驰导演的电影《西游•降魔篇》票早已突破12亿票房大关,再创国产影片一大奇迹,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这都无疑是一个完美的巨大成功。
这其中的营销因素更是不容小觑,换句话说,该影片的成功可以当成一个十分成功的营销案例来进行分析、探讨与学习。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从营销的角度去分析《西游•降魔篇》的成功原因。
一、体验营销所谓体验营销就是,通过看、听、用、参与的手段,充分刺激和调动消费者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动、联想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重新定义、设计的一种思考方式的营销方法。
体验营销是一连串的事件,是一个系统工程。
首先电影定位。
体现在大情节上对《西游记》原著的全面改写,更体现在小桥段的精彩设计上,例如众人前赴后继以砸跷跷板的方式战胜水妖,拍得就令人热血沸腾。
自我解构式的混搭是香港无厘头搞笑电影的不二法宝,该片不仅继承了这一风格,而且收敛的恰到好处,例如当众村民纷纷被庞大鱼妖弹射落水时,振动声中,一个巨肥的女人喊着“我来”纵身跳下,让人忍俊不禁;狭小山洞里,降魔人段小姐对陈玄奘互诉衷肠之际,孙悟空那句“看什么看,我他妈的还能到哪里去”爆笑全场。
二、饥饿营销上部电影《长江七号》至今已经4年多,无数星迷绕绕首以盼,欲眼望穿。
这次的《西游·降魔篇》拍摄之前、之中、之后几乎不见任何宣传。
而只是在上映前两个月宣传了一下,给人低调而又眼前一亮的感觉,毕竟是周星驰嘛,毕竟是又是与《西游记》有关的电影。
三、微博营销微博营销是指通过微博平台为商家、个人等创造价值而执行的一种营销方式。
微博营销是最近几年新生的一种营销方式,它可以利用名人的影响力迅速地达到所祈求的营销目的。
黄渤刚在《泰囧》里大火了一把,搞笑了一把。
喜欢黄渤的观众会追着看黄渤的下一部电影。
片方通过微博宣传《西游》,与粉丝交流、互动。
星迷也通过微博,帮助宣传、推广,互动。
这样对推动票房火爆有很直接的作用。
四、网络营销网络营销(On-line Marketing或E-Marketing)就是以国际互联网为基础,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和网络媒体的交互性来辅助营销目标实现的一种新型的市场营销方式。
浅析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趋势
![浅析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678aed7b2af90242a895e5de.png)
浅析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趋势作者:陈丽明来源:《北极光》2015年第09期摘要:由“喜剧之王”周星驰执导的《西游降魔篇》上映以来着实在电影界火了一把,在业界掀起了对中小成本喜剧电影的热议。
上映首日起,让观众暌违已《西游降魔篇》其实可堪称“优质喜剧”的典范,也为中国的喜剧电影带来了启示。
在这炙手可热的背后我们也十分想探秘喜剧电影能够如此成功的原因。
本文就是以《西游降魔篇》为视角,简析它高票房的原因,也浅析一下中国国产喜剧目前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西游降魔篇;喜剧电影;发展趋势这几年,大家了可以明显感受到,喜剧电影正越来越多,电影市场也越来越热,近十年来中国喜剧电影频频在各大国际电影节亮相,让国际电影人和各国观众逐渐从知道中国喜剧电影到了解中国喜剧电影,再到关注中国喜剧电影,到现在喜欢中国喜剧电影,通过这些可以说明当前中国喜剧电影市场呈现出了繁荣的景象,同时也说明了中国当代喜剧电影有了很明确的目标与其发展趋势,该趋势是正确的,也即将走向成熟。
1.喜剧电影的概述1.1中国喜剧电影的发展概况人是一种极富情感的动物,有喜怒哀乐各种情绪的渲染方式和渠道,在电影没有出现之前人们往往通过戏剧评书等传统娱乐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从古至今无论什么样的情感表达都需要赢得观众的和听众的共鸣才会形成强烈地艺术效果。
电影这一种将声音、色彩进行全面融合的艺术形式,毋容置疑,相比传统的艺术形式更加引起观众的共鸣与好评。
从中国本世纪初,在上海引进了无声电影,但由于无法进行声音的传达,往往只能通过演员的形体来动作来赢得观众的掌声与感觉。
“喜剧电影是以产生笑的效果为特征的故事片”,这个定义不但概括了喜剧片的类型,同时也隐含着对喜剧片优劣的基本判断——往往能够引发观众更多笑的喜剧电影才是成功的。
在这样背景下,喜剧电影以非常生活化状态进入了历史舞台,当时,卓别林拍摄的《摩登时代》,虽然是无声的电影,但其夸张及优美的表现手法贏得众多观众的喜爱。
《西游·降魔篇》出奇制胜的关键——注重电影整合营销策略的选择
![《西游·降魔篇》出奇制胜的关键——注重电影整合营销策略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7459ab4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38.png)
《西游降魔篇》出奇制胜的关键——注重电影整合营销策略
的选择
何珍
【期刊名称】《文化产业导刊》
【年(卷),期】2013(000)005
【摘要】2013年中国传统新年的第一天,由周星驰导演的魔幻喜剧巨制《西游·降魔篇》登陆内地影院,自上映首日以7685万刷新华语电影上映首日票房记
录之后,影片票房一路飙升,2天1.51亿、4天3.03亿、6天5.12亿、8
天6.51亿、15天突破10亿,21天已达11.14亿的惊人战绩……连续三周的
单日票房冠军将影片一路推向票房制高点,成功超越了《画皮2》、《变形金刚3》和《泰坦尼克号3D》等商业大片的纪录,以最快速度跃居华语电影史票房第二,内地影史票房第三(见表1)。
【总页数】4页(P60-63)
【作者】何珍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43
【相关文献】
1.从《西游·降魔篇》看周星驰“西游”系列电影中妖魔形象的塑造 [J], 周营
2.电影字幕中文化意象的翻译方法——以《西游·降魔篇》为例 [J], 张广法
3.探析电影美学之声画艺术——以电影《西游·降魔篇》为例 [J], 陈靖国
4.新世纪国产电影孙悟空形象的建构——以《西游·降魔篇》和《西游·伏妖篇》为例 [J], 徐广飞
5.谈近几年《西游记》改编电影对原著的继承与创新\r——以《大话西游》《大圣归来》《西游·降魔篇》等为例 [J], 韩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0亿票房的背后,周星驰《西游记_降魔》营销分析
![10亿票房的背后,周星驰《西游记_降魔》营销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09d9e40975f46527d3e1a0.png)
10亿票房的背后,周星驰《西游记_降魔》营销分析最近上映的《大话西游3—降魔篇》确实火了一把,一举拿下了10亿元的票房,成为继《泰囧》之后的又一高票房电影。
笔者(仰清风)就从自己的角度就《大话西游3—降魔篇》的营销思路,谈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从卖点来分析第一:《大话西游3—降魔篇》最大的卖点,无疑是周星驰的个人品牌。
从上世纪90年代,周星驰一路走来,从当初的星仔如今已经是娱乐圈标榜的星爷,在圈内地位显赫,受人尊敬。
笔者(仰清风)相信看过周星驰电影的人或是从那个年代走来的人,或多或少地都受到周星驰无厘头喜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不单单是观后一时的开怀一笑,而是承载了一代人的美好记忆。
就抛开电影本身来说,就冲着周星驰这三个字,就已经有了一批庞大的观众群。
第二:观众心中的那份“至尊宝与紫霞仙子”情缘依旧没有熄灭,90年代周星驰主演的“大话西游月光宝盒和仙覆情缘”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特别是那句经典台词:“曾经有一段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失去后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此。
如果上天在给我一个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
”如果要在这段爱情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更是被广大恋爱中的男女拿来相互调侃的经典桥段。
可以说大话西游承载着一代人对逝去美好青春的追忆,而“至尊宝与紫霞仙子”情缘在积蓄了20年后,蠢蠢欲动,就差那一颗火星把它点燃,《大话西游3—降魔篇》就是那颗火星。
第三:华谊出品,大制作电影,与周星驰强强联合,给观众很大的期待。
近些年从华谊出品的电影来看,票房和口碑都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华谊自身的品牌优势也为《大话西游3—降魔篇》积累了一定的观众。
以上三个卖点,其实就已经给了《大话西游3—降魔篇》一个票房保障。
但一部电影,要想取得成功,光有好的卖点还是不够的,毕竟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大话西游3—降魔篇》在营销思路上,一开始就以一种神秘感面试,调足观众的胃口,迟迟不公布的男女主人翁,在主办方合理的引导下,在网络上形成了一片讨论。
《西游·降魔篇》中的诙谐构建和价值重塑[权威资料]
![《西游·降魔篇》中的诙谐构建和价值重塑[权威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4167dcd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71.png)
《西游·降魔篇》中的诙谐构建和价值重塑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近年来井喷式的中国电影市场,敏锐的电影台词设计与对传统电影价值的反叛思考逐渐引起了业内和观众的注意。
《西游·降魔篇》延续了周星驰一贯的“无厘头”风格,继承了中国喜剧电影后现代主义的潮流,给观众呈上了语言享受、诙谐幽默的饕餮盛宴。
同时我们需要深度挖掘隐藏背后狂欢式的价值重塑。
关键词:《西游·降魔篇》诙谐构建价值重塑2013年初,“喜剧之王”周星驰重磅推出的电影贺岁档新作《西游·降魔篇》凭借12.45亿的总票房完美收官,成为华语电影中最卖座的作品之一。
这部被大多数人看做是“西游记前传”的电影,电影讲述了陈玄奘(文章饰)在师父的指引和驱魔人段小姐(舒淇饰)的帮助下先后收服了沙僧、猪八戒和孙悟空三人,立地成佛,最终师徒四人一同西行取经的故事。
周氏电影中一直使用的无厘头效果在《西游·降魔篇》中继续带给观众十足的“笑果”。
但本部电影在内容设计上,尤其是在狂欢式的台词设计、传神道具的点睛之作、小爱到大爱的主旨升华、时代主题道德与责任的重构仍然是本电影不可不说的亮点。
一、语言的狂欢:让电影节奏轻松欢快人物虽然来自古代,但人物台词的设计并没有古人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而是诙谐的卡通式人物的怪异笑料。
《西游·降魔篇》中设定的故事时间是古代,但是陈玄奘和孙悟空他们说的却不是“之乎者也”,而是最平实的现代语言,影片中港台腔调、大陆方言随处可见。
从一开始村民们的对话,到后来空虚公子与随从女佣的对话,都可以看到方言的搞笑魅力。
影片中除了语言种类繁多,还表现出语言的卡通化特点,常常有机械性的重复和跳跃性的节奏。
比如,孙悟空向陈玄奘炫耀往事:“从南天门砍到蓬莱东路,砍了三天三夜,眼睛都没眨一下!”陈玄奘问道:“你眼睛不干吗?”孙悟空说:“我他妈说我杀人不眨眼,你他妈问我眼睛干不干?”又如舒淇扮演的驱魔人和玄奘在高家庄打斗时,玄奘问舒淇:——小姐,要不要帮忙?——要。
中国电影产业的SCP范式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的SCP范式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6e3ef6e0b1c59eef8c7b4de.png)
产品差异化策略
服务差异化 产品主体差异化
促销差异化
产品差 异化策略
品牌差异化
渠道差异化
价格差异化
电影院线寡占市场结构下的差异化: 电影院线市场的潜在竞争是比较强烈的,为 了避免同质性带来的价格战并获得更高的利润水 平,采取更多的差异化经营策略是保证电影院线 在其市场空间上拥有相对的垄断势力,实现消费 者忠实性,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有效措施。
(三)、进入和退出壁垒
1、进入壁垒: 指进入者难以成功地进入一个产业,而是原有企业持 续地获得超额利润,并能使整个产业保持高度集中度的因素。 在寡头垄断的市场上,产品可能是标准化的也可能是 具有差异的。对电影院线来说,其核心产品与服务——电影放 映,本身没有差异化,不同院线的影院在同一档期放映同一部 电影,这对消费者而言是具有极强替代性的。对融发行和放映 于一体的中国电影院线来说,尽管规模经济、关键要素投入和 政府相关政策能够形成产业进入壁垒,但总体而言,这一领域 的进入壁垒并不是非常之高。
一级价 格歧视
企业把消费者分为有不同需求曲线的两个或更多组, 并将同一商品按不同价格向不同组的消费者销售。
中国电影行业的价格歧视
(1)时间价格歧视,通常新产品都以一个较高的价格发 布,然后逐渐降价,目的是先占取高消费者的剩余,然后 攫取低消费者的剩余; (2)高峰价格歧视,在周末节假日需求的高峰时间定高 价,使价格更接近边际成本,生产者和消费者剩余的总和 更大,在工作日需求相对较少时定低价或以打折方式吸引 消费者; (3)两部收费,这一定价方法针对影迷群体,培养优惠 顾客。消费者办一张电影票VIP卡,先付一个“入门费” (比如半年或一年的固定次数观影费用) ,超过部分可 以实行打折措施对新增加的观影实行“会员优惠” 。
2013年电影行业分析报告
![2013年电影行业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5166eb6960590c69ec37642.png)
2013年电影行业分析报告2013年9月目录一、银幕数增长、票价相对降低,助推电影消费大众化趋势 (5)1、银幕数快速增长,为支撑电影市场发展的硬件基础 (6)2、票价相对降低,电影消费走向大众 (7)3、银幕数、票价因素驱动逐步减弱,符合大众口味影片影响力凸显 (9)二、观众换代,国产影片优势凸显 (11)1、观众换代,80、90 后成为主流电影观众,助力电影市场繁荣 (11)2、贴合主流观众需求,国产电影优势凸显 (14)(1)贴近本土文化,契合国内观众需求 (14)(2)精准化营销发行,提升观影热情 (15)(3)制片人话语权归位,商业化电影运作日趋成熟,缩小与好莱坞电影差距 (17)三、数字化放映降低发行成本,给国产影片带来高速发展机会 (18)1、数字化放映降低发行成本,提升影院排片自由度,为国产小制作影片带来机会 (18)2、民营公司不断崛起,影片单项目风险仍然较高 (19)四、好莱坞经验:依托综合型传媒集团,最大化内容价值 (21)1、纵向整合——注重发行,保障盈利稳定性 (21)2、横向发展——依托集团优势,大电影产业链成就综合性传媒集团 (21)3、迪士尼集团:内容起家并购驱动,缔造完美童话 (22)4、时代华纳:立足品牌内容不断兼并,铸就传媒帝国 (24)5、“好莱坞模式”经验总结 (26)五、投资思路:寻找核心业务稳健,产业链逐步完善的子行业龙头 27六、重点企业简况 (27)1、光线传媒 (27)2、华谊兄弟 (37)3、华策影视 (38)七、行业风险 (39)1、电影投资业务的收益不确定性 (39)2、产业政策风险 (40)3、作品审查风险 (40)4、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40)2012 年2 月,中美决定在原有20 部分账片的基础上,增加14 部高新技术格式影片,并将票房分账比例提高到25%。
国产影片市场地位受到极大挑战。
2012 年全年国产片票房占比仅为48.5%,自04 年以来首次低于进口片。
对《西游降魔篇》的评价
![对《西游降魔篇》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aed0302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4.png)
对《西游降魔篇》的评价
《西游降魔篇》是一部备受关注的电影作品,它延续了中国古代文化中的经典
故事《西游记》,并以现代的方式进行了重新演绎。
本文将对《西游降魔篇》进行评价,从故事情节、视觉效果以及演员表现等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故事情节来看,《西游降魔篇》保留了原著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线索,同时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和情节。
整个故事紧凑而富有张力,通过一系列的冒险和挑战,展现了唐僧师徒四人在西天取经的艰辛旅程。
故事情节紧凑而有趣,给人以极大的观赏享受。
其次,视觉效果是《西游降魔篇》的一大亮点。
电影采用了先进的特效技术,
将古代神话的想象世界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从仙山洞府到妖魔鬼怪的形象塑造,每一个细节都展现了制作团队的用心和精湛技艺。
特效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观影的视觉冲击力,还为观众带来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最后,演员的表现也是《西游降魔篇》成功的关键之一。
电影中的主要角色由
黄渤、舒淇、罗志祥和徐峥等实力派演员扮演,他们通过精湛的演技将角色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黄渤饰演的孙悟空活泼机智,舒淇饰演的白骨精美艳动人,罗志祥饰演的猪八戒憨厚可爱,徐峥饰演的唐僧则忠诚善良。
他们的表演给观众带来了欢乐和感动,也让观众更加容易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西游降魔篇》是一部非常成功的电影作品。
它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同时加入了新的元素和情节,使得故事更加紧凑有趣。
视觉效果的精美和演员的出色表演更是为电影增色不少。
相信这部电影会继续在观众中产生广泛的影响,并成为中国电影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华谊兄弟:《西游降魔篇》票房超预期 全年票房成绩看好
![华谊兄弟:《西游降魔篇》票房超预期 全年票房成绩看好](https://img.taocdn.com/s3/m/984463b1172ded630b1cb6db.png)
从《泰囧》到《十二生肖》再到《西游降魔篇》,在饱受诟病的高票价背景下影院依然爆棚,体现出观众的 观影需求非常强劲。三部准 10 亿级票房大片密集的出现,说明市场也并不会因为大片造成短期内需求过度 释放后陷入疲软。当前情况下,单日票房过亿或将成为热门档期常态,2013 年全国票房预计超过 220 亿, 仍将保持 30%以上的增长。
3.《西游》春节档大胜利 体现华谊兄弟战略眼光。
《西游》票房超预期是华谊兄弟的战略胜利。从大年二十九当日全国 990 万票房到大年初一《西游》上映后 的超过 1 亿票房,强烈的反差凸显出公司在对国内院线渠道以及电影市场行情的深度把握,通过专业发行团 队,公司能尽量降低电影票房波动风险,并可能带来超预期。
敬 请参阅 报告结 尾处的 免责声 明
东 方财智 兴 盛之源
P4
东兴证券事件点评
华 谊兄弟 :《西 游降魔 篇》票 房超预 期,全 年票房 成绩看 好
DONGXING SECURITIES
免责声明
本研究报告由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撰写,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 合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的机构。本研究报告中所引用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 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 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 和建议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并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或征价,投 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我公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 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金融产品等 相关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 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和发布。如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东兴证券研究所,且 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本研究 报告仅供东兴证券 股份有限公司客户 和经本公司授权刊 载机构的客户使 用,未经授权私自刊载研究报告的机构以及其阅读和使用者应慎重使用报告、防 止被误导,本公司不承担由于非授权机构私自刊发和非授权客户使用该报告所产 生的相关风险和责任。
西游降魔篇产业分析整理汇总
![西游降魔篇产业分析整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6675a21e87101f69e31954c.png)
【职员表】
出品人:周星驰 监制:周星驰 制作人:周星驰 王中磊 编剧:周星驰 导演:周星驰 副导演(助理):郭子健 摄影:蔡崇辉 艺术指导:余家安 动作指导:谷轩昭 视觉特效:罗伟豪
1
2
3
《西游》20项票房纪录一览:
1、2月10日8165万创华语电影首 日票房纪录; 2、2月11日创华语电影票房破亿; 3、2月11日7100万创华语次日票 房纪录; 4、2月12日华语电影最快破2亿; 5、2月13日华语电影最快破3亿; 6、2月13日7300万创华语电影第 四日票房纪录; 7、2月14日1.23亿创内地影坛国内 单日票房纪录; 8、2月14日华语电影最快破4亿; 9、2月14日华语电影第五日票房纪 录; 10、2月15日8000万创华语电影第 六日纪录;
风格定位
搞笑、无厘头风格。 虽然周星驰没有参演,这仍然是最周星驰的电影。延续了周氏电影以往的搞 笑无厘头风格。
先天因素
大背景环境优势,中国电影行业的飞速成长 以"西游"为题材,继承经典。 明星效应:“周星驰”品牌,新晋喜剧之王黄渤,金马影后舒淇 经济萧条大家爱看喜剧。
电影营销
电影可以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影片的制作 一部分是影片的发行
【演员表】
唐三臧 文章 跟随师父以“儿歌”驱魔,喜欢段姑娘 段小姐 舒淇 驱魔人 ,唐僧降服沙僧时不敌,救了他,后帮了他许多 忙 孙悟空(人形) 黄渤 血腥凶残,后被唐僧化身的佛祖降服 沙僧 李尚正 鱼精,吃了许多渔村村民 空虚公子 罗志祥 驱魔人,常被跟班大妈说是肾虚,以御剑驱魔,剑疑似 变形金刚
传统宣传
1. 海报,杂志广告
西游宣传
1. 借助微博、空间等社交软件
2. 预告片,户外广告
国产电影逆袭解构中国电影产业链
![国产电影逆袭解构中国电影产业链](https://img.taocdn.com/s3/m/b462acce7375a417876f8f32.png)
国产电影逆袭解构中国电影产业链作者:张杰伟来源:《新财富》 2013年第9期中国电影票房历经12年高速增长,截至2012年票房复合增长率达29%。
中国观众消费习惯已接近美国,但观影人数仍偏低,仅占城镇人口的1/10,而美国的观影人口占总人口的68%。
差距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潜力,预计到2020年中国电影票房总收入可达500亿元,单片票房可达30亿元。
随着需求端的快速增长,供给端的电影制作、发行、放映等一系列环节都在逐步市场化,中国电影“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成就了国产电影的逆袭。
张杰伟/文一个少年与一只孟加拉虎,227天的海上漂流,数亿观众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这场电影旅程中寻找着自己的信仰,体会着残酷与纯真。
大洋彼岸的中国电影市场,一个又一个奇迹也正上演。
2012年,中国电影市场超170亿元的票房,不仅同比增长30.18%,更一举超过了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人再途之泰》、《西游降魔记》等国产影片让10亿元这个数字不再只是空谈;《小时代》系列电影票房虽未突破10亿元大关,但对“粉丝电影”的褒贬不一又再次引爆人们对中国电影的广泛关注。
作为电影制作公司的华谊兄弟(300027)、光线传媒(300251)等则凭借着一部又一部卖座佳品打造着自己的娱乐帝国。
一部电影,从最初的构想、立项、签约及筹备到拍摄、制作、后期,随后而来的发行、宣传、放映,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场奇幻漂流,每个环节都与最终的票房紧密相关。
中国电影产业如何成就高增长?国产电影又如何在众多海外大片包围下逆袭成为票房蓝海?国产电影成票房蓝海2012年,中国电影产业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新闻莫过于《人再途之泰》所缔造的票房神话。
经过68天公映,《泰》票房报收于12.6亿元,虽然没能超越美国大片《阿凡达》创造的13.78亿元票房纪录,但对于一部投资不过3000多万元的中小成本喜剧片,成绩已然可观。
进入2013年,中国电影产业延续这一高增长势头,一季度已有12部电影突破亿元票房大关,同比增加了4部,其中,国产电影有6部,占了一半。
“互联网+”背景下的影像传播——以《西游·伏妖篇》为例
![“互联网+”背景下的影像传播——以《西游·伏妖篇》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b5b008b7b14e852458fb57c0.png)
在2017年的除夕之夜,春晚的VR 科技带给我们的视觉享受尚未消退之际,周星驰的《西游·伏妖篇》又在年初一给予了观众更加宏大的感官享受。
影片累计票房超过16.56亿元,豆瓣评分5.6,IMDB 评分5.5。
这个成绩若放在当下或许并不值得惊叹,但在2016年我国电影产业发展放缓之际,本片成为了2017年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拐点和路标,也是“互联网+”强势进入影视产业的标志,更为2017年的我国电影产业改革开了一个好头。
事实上,源于中国电影市场内部谋求自我变革的力量似乎从未消失,一旦有了适合创新发展的政策、市场、媒介、观众等生态要素,便会立即焕发巨大的生命能量。
[1]当扩容式的粗放型增长趋于饱和后,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IP 资源的建设和利用则成为了电影票房的有力保证。
纵观2017年电影票房,截至目前,超过15亿元的影片有6部,其中除了《功夫瑜伽》和《羞羞的铁拳》以外,其余影片皆要归功于对IP 资源的成功利用。
“互联网+”背景下的IP 资源产业化运作和传播在2017年已颇具规模。
而作为2017年电影产业发展的拐点,《西游·伏妖篇》通过网络进行有效的IP 开发,并通过具有二次元风格的互联网营销方式和足以引起感官刺激的奇幻式特效,成功地将源于“网生代”青年亚文化的影像传播表象引入电影,将互联网与电影相结合,利用市场传播将这一概念影像化并转化为票房。
一、有效的IP 开发《西游记》作为家喻户晓的古典名著,有别于其他网络原创IP 的建构方式,耳熟能详的故事既是叙事的保障又有着较高的文化意义。
但《西游记》的背后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与情怀,对它的改编仍面临严峻的挑战。
传统《西游记》的粉丝群体可谓庞大,但是如果将“西游记”这个传统IP 加上“周星驰”这三个字则形成了只有“80、90后”网生代粉丝才懂得的新解码,这个IP 创于《大话西游》,继于《西游·降魔篇》。
导演通过对西游文化的深度探究而获得了属于导演个人的IP 加持效应。
二十年后,再见“西游”——《西游降魔篇》叙事主题的读解
![二十年后,再见“西游”——《西游降魔篇》叙事主题的读解](https://img.taocdn.com/s3/m/453590ec964bcf84b8d57b69.png)
作者: 赵博雅
作者机构: 不详
出版物刊名: 艺术评论
页码: 97-100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5期
主题词: 叙事主题 中国电影市场 读解 周星驰 文化现象 90年代 华语电影 广告效应
摘要:如果说上个世纪90年代周星驰主演的《西游降魔篇》系列影片以其对经典的解构造就了一种新的电影文化现象,那么2013年的贺岁档,喜剧之王周星驰执导的新作《西游降魔篇》的强势来袭更是席卷了整个中国电影市场。
仅从票房收益上看,它以12.43亿的内地票房和2.15亿美金的全球总票房成为历年来华语电影的最大赢家。
对《西游降魔篇》来说,这种周星驰与“西游”的组合方式本身就代表一种巨大的潜在广告效应,而与之相比,电影中的明星阵容似乎已经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从颠覆到重建——《西游降魔篇》对《大话西游》的反转见证对核心价值的诉求
![从颠覆到重建——《西游降魔篇》对《大话西游》的反转见证对核心价值的诉求](https://img.taocdn.com/s3/m/74447af690c69ec3d4bb75e8.png)
Contemporary Film and the Revival of Fundamental Social Values: from Subversion to Reconstruction-An analysis of Journey to the West: Conquering the Demons and A Chinese Odyssey 作者: 曲春景 张卫军
作者机构: 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上海200444
出版物刊名: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37-49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5期
主题词:�大话西游》 《西游降魔篇》 价值颠覆 价值重建 社会心理
摘要:�大话西游》、《西游降魔篇》可以分别被视为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初中国社会
意识形态和大众心理的镜像。
作为20世纪90年代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之一,《大话西游》引
发了一场从语言表达方式到价值取向上的话语革命。
它的影响渗透到大众的El常生活.改变了
一代人的思维方式、心灵结构、生活态度。
而20年后出现的《西游降魔篇》,则是一场在《大
话西游》解构后的废墟上试图重建社会道德、理想、信念、信仰的努力,原先在《大话西游》
中被拆解的价值,在此片中又被重新确认其意义。
从《西游降魔篇》到《大话西游》在价值取
向上的这种反转,极富象征性地体现出近20年来中国社会心态由解构到建构,由颠覆到重建,
由价值虚无到价值期待的变化。
《西游·降魔篇》未来前景向好
![《西游·降魔篇》未来前景向好](https://img.taocdn.com/s3/m/07df7c6869eae009591bec06.png)
《西游·降魔篇》未来前景向好
周星驰导演的新作《西游-降魔篇》还未公映就已经催热了华谊兄弟的股价,多家券商分析师据此给予华谊兄弟买入评级,预测其票房达6 亿乃至10 亿元,公司股价近三个交易日亦大涨17%。
不过在股票大涨背后,华谊兄弟是否是投资人的身份受到市场疑问。
有消息称,华谊兄弟只是该片在内地的发行商,或不享受投资分成。
昨日(2 月5 日),华谊兄弟公关负责人士表示,华谊兄弟不仅负责《西游-降魔篇》的发行,我们还是有投资的,但是具体投资是多少,这个是商业机密不能透露。
华谊兄弟在《西游-降魔篇》一片中的投资额还是个谜。
券商看好票房预测频上调
据悉,《西游-降魔篇》在内地的公映日期为2 月10 日春节档,近几日,多家券商对于《西游-降魔篇》的票房收入给予了较高预期。
国泰君安日前发布《西游-降魔篇》观后评研报称,该片叙事连贯无拖沓,兼具笑点、泪点及暴力美学,乃星爷又一部巅峰之作,并将此前预计的4 亿票房上调至6 亿元,同时判断华谊兄弟股价会在该片上映临近及上映期间有强劲向上动力,空间40%。
同样调高《西游-降魔篇》票房预期并给予华谊兄弟股票增持评级的还有宏源证券,该券商研究员在研报中从口碑、排片、档期等方面对该片进行分析,并称《西游-降魔篇》有望创造下一个《泰囧》奇迹,将之前的3.5 亿4.8 亿票房预测提高到5.5 亿6.3 亿元,并称有望冲击10 亿元。
不过上述给予华谊兄弟增持评级的券商研报中,并没有对《西游-降魔篇》投资分成方式给予具体解释。
有业内人士置疑收益如何分配都不知道就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视公司均加大了在媒体、网络上的宣传力 度, 以微博营销等进行炒作,以换来高票 房收入
战术:饥饿营销 1.星迷们“饿”了要一次“吃饱”。
周星驰并不是一位量产的导演,《西游》距离他上 两部票房大片《功夫》、《长江七号》已有近10年, 距《大话西游》更是接近20年。所以对于星迷们来 说,这算得上是“饥饿营销”。很多人都是冲着 “周星驰+西游+喜剧”去的。
2 0 13
《西游降魔篇》
【剧情】
讲述的是一个妖魔横行的世界, 百姓苦不堪言。年轻的驱魔人 玄娤以“舍小我,成大我”的 大无畏精神,历尽艰难险阻, 依次收服猪妖以及妖王之王孙 悟空为徒,并用“大爱”将他 们感化,而玄奘自己也终于领 悟到了“大爱”的真意。为救 天下苍生于水火,为赎还自己 的罪恶,师徒四人义无反顾的 踏上西行取经之路。
【职员表】
出品人:周星驰 监制:周星驰 制作人:周星驰 王中磊 编剧:周星驰 导演:周星驰 副导演(助理):郭子健 摄影:蔡崇辉 艺术指导:余家安 动作指导:谷轩昭 视觉特效:罗伟豪
1
2
3
《西游》20项票房纪录一览:
1、2月10日8165万创华语电影首 日票房纪录; 2、2月11日创华语电影票房破亿; 3、2月11日7100万创华语次日票 房纪录; 4、2月12日华语电影最快破2亿; 5、2月13日华语电影最快破3亿; 6、2月13日7300万创华语电影第 四日票房纪录; 7、2月14日1.23亿创内地影坛国内 单日票房纪录; 8、2月14日华语电影最快破4亿; 9、2月14日华语电影第五日票房纪 录; 10、2月15日8000万创华语电影第 六日纪录;
【演员表】
唐三臧 文章 跟随师父以“儿歌”驱魔,喜欢段姑娘 段小姐 舒淇 驱魔人 ,唐僧降服沙僧时不敌,救了他,后帮了他许多 忙 孙悟空(人形) 黄渤 血腥凶残,后被唐僧化身的佛祖降服 沙僧 李尚正 鱼精,吃了许多渔村村民 空虚公子 罗志祥 驱魔人,常被跟班大妈说是肾虚,以御剑驱魔,剑疑似 变形金刚
《西游· 降魔篇》在上映之前几乎见不到宣传。仅有 的宣传活动也是犹抱琵琶半遮面,直到“饥肠辘辘” 的观众走进电影院才千呼万唤始出来,可谓做足了 悬念,吊足了观 跟华谊的分成分歧及华谊股价上涨 放映后“话题延续”
放映期“热度营销”
充分的运用了网络媒体作为口碑营销的战场 网上各种关于电影的热门话题以及豆瓣写手
THANKS
传统宣传
1. 海报,杂志广告
西游宣传
1. 借助微博、空间等社交软件
2. 预告片,户外广告
2. 内幕花絮等内容抢先登陆视频 平台
3. 电视广告
3. 运用了网络媒体做口碑营销
战术:新媒体营销,顺势借力
1.注重新渠道开发,举办了点映场。
2.华谊首次与腾讯开放平台合作,在影片 上映前 QQ 空间推出与电影同名的《西游 之降魔篇》 APP 应用。 3.营销商还首次尝试电影手机App 营销,企业把应用程序发布到应用商店内, 供智能手机用户下载使用,从而达到信息 传播的营销目的。
预热期“未映先热”
通过事件营销掀起了网络热议, 制造话题 明星好友对影片的赞赏
<西游降魔篇>成功的原因
周星驰品牌
影片本身的质量
演员阵容过硬
营销团队的全媒体轰炸
媒体新营销
电影的衍生品市场的开发 多种营销方式并用
寻找多种发行盈利渠道
病毒式营销 精准的市场细分
网络平台 微电影
院线的建设 广告宣传 促销
这种新型营销方式也被应用到电影推广中, 扫描二维码就能下载相关资料,让大家在 电影首播前对某些片段先睹为快,而举办 的体验App拿免费电影票活动,也吸引了 大批拥趸,更顺应时代潮流。
战术:有争议才有传播
华谊兄弟却因《1942》的票房低迷,股价 一度大跌。但2013年,在众影迷苦等近5年 后,“喜剧之王”周星驰的新片《西游》来 了。近期,随着《西游》在全国个别城市的 提前点映,华谊兄弟的股价开始一路疯涨, 近两个月来出现连连高升,从12月3日的低 点12.15元算起,现在股价19元整,涨幅超 过了50%, 票房收入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影响越来越大, 加大研报包装完成炒作,通过机构投资报告 加大对影视作品的包装,逐渐成为一种“另 类炒作”。
11、2月15日华语电影最快破5亿; 12、2月17日5.6亿创华语电影次周 票房纪录; 13、2月17日华语电影最快破6亿; 14、2月18日华语电影最快破7亿; 15、2月20日华语电影最快破8亿; 16、2月23日华语电影最快破9亿; 17、2月25日华语电影最快破10亿; 18、2月28日上映18日累计票房 10.8亿创华语电影单月票房纪录; 19、 自2月10日上映以来,《西游》 保持每日票房冠军,从未被超越。 20、连续两周成为单周全球票房第 一,力压《虎胆龙威5》等众多好莱坞大 片。
2013票房冠军之营销分析
1.2013年2月1日女蛹 2.2013年2月1日百星酒店 3.2013年2月5日全城高考 4.2013年2月10日西游降魔篇
档期选择安排
5.2013年2月12日在一起 6.2013年2月10日101次求婚 7.2013年2月16日侠探杰克
没什么具有竞争力的国产电影和强劲的进口大 片,也没有搞笑的电影。《西游》可谓一枝独 秀,排片量也大,票房自然火爆。
风格定位
搞笑、无厘头风格。 虽然周星驰没有参演,这仍然是最周星驰的电影。延续了周氏电影以往的搞 笑无厘头风格。
先天因素
大背景环境优势,中国电影行业的飞速成长 以"西游"为题材,继承经典。 明星效应:“周星驰”品牌,新晋喜剧之王黄渤,金马影后舒淇 经济萧条大家爱看喜剧。
电影营销
电影可以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是影片的制作 一部分是影片的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