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投稿:近三十年我国核心期刊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中国大陆莫里森研究综述
近 三 十 年来 中 国大 陆 莫里 森 研 究 综 述
胡 艺 丹
( 江南 大学人 文学 院, 江苏 无锡 2 4 2 ) 11 2
摘要: 文章对三十年来(9 0 2 1 ) 18- 0 0 中国大陆莫里森研 究的发展 过程 、 主要 内容和不足之处 进行 了简要 的归纳和评 述 。从 8 0年代初 的鲜 有人 问津 , 19 到 9 3年诺 贝 尔文 学奖颁 布 后 的 万众 瞩 目, 再到 新世 纪的 百花 齐放 , 国大陆莫里 森研 究 正一 步 步走 向成 熟 。就 目前 来 看 , 三 十年 来 中 中 近
况 、 里森 研究 的学 术 专著 以及 莫 里森 研 究 的学 莫
术论文归纳分析 。
一
、
莫 里 森 作 品 的译 介 情 况
尽管莫里 森 自己坦言 “ 未计 划要 成 为作 从 家 ”但 到现 在 为止 , 已经 发 表 9部 长 篇 小 说 : , 她 《 最蓝 的 眼 睛 》( h letE e 17 , 秀 拉 》 T eBus y ,90) 《 (u , 7 ) 《 Sl 1 3 , 所罗 门之 歌》 S n f o m n a 9 ( o go l o , So 17 ) 《 油 孩子 》 T rB b ,9 1 , 宠儿 》 97 , 柏 ( a ay 18 ) 《 ( e vd 18 )《 B l e ,98 , 爵士乐》 Jz ,92 ,天堂》 o (a 19 ) 《 z ( a ds, 9 ) 《 ( oe20 ) 《 P ai 1 9 ,爱》 L v ,0 3 , 恩惠》 A r e 9 ( Mec ,08 。除 此 之 外 , 里 森 还 著 有 短 篇 小 ry 20 ) 莫 说《 宣叙》 R ca f18 )剧本《 ( eit , 3 、 ti 9 梦想 的埃默特》 ( ra n mme ,9 5 、 D emigE t 18 ) 童话诗 《 t 大盒 子 》 T e ( h BgB x 1 9 ) 编辑 出版 了黑人 丛 书 , i o ,9 9 , 以及《 种族 正义 , 性别 权 力 : 安 尼塔 ・ 尔 , 论 希 克拉 伦 斯 ・ 托 马斯以及社会现实的构建》 R c— gJsc ;n ( ae n u i E — i te
核心期刊文献综述的写法
发表核心期刊尤其是北大核心期刊对于论文写作的要求是很高的,无忧论文网今天就为需要发表职称论文的学者介绍一下论文文献综述的写作要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论文名称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
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
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
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
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
主要内容包括:⑴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通过分析本地(校)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
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论文写作的目标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目标定得过高,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我国云计算在图书馆领域应用研究成果综述——基于CNKI的计量分析
我国云计算在图书馆领域应用硏究成果综述**本文系天津社会科学院青年课题“地方社科院图书馆新型智库建设分析”(项目编号:20YQN-08)研究成果之一。
基于CNKI 的计量分析柏艺莹(天津社会科学院图书馆,天津300191)[摘要]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建设是图书馆长期发展的需求。
云计算新兴技术的 应用,是现代数字化资源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以我国有关云计算在图书馆领域应用的研究成果 为对象,利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从文献总体特征、作者合著现象、高频关键词耦合现象3个方面 进行计量分析,以期揭示我国云计算技术在图书馆领域应用研究成果的现状、焦点以及未来发展 方向。
[关键词]云计算数字图书馆计量分析[分类号JG252.8大型计算机于20世纪80年代一次巨大变革 后,客户端-服务器服务形式也同时岀现,云计算 技术产生是对于信息技术软件领域又一次重大的 创新。
大数据时代,云计算的应用激发出信息技 术的创新与革命,并对计算机、传媒、通信等现有 网络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图书馆作为满足公众知 识信息资源获取的重要平台,实现图书馆数字化 信息管理以及完善图书馆服务功能,是云计算进 入图书馆领域的价值体现。
目前,学术界对云计 算并没有确切而完整的定义,结合云计算的功能特征,笔者在此处借鉴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 院(NIST )定义:云计算是一种按使用量付费的模 式,这种模式提供可用、便捷、按需的网络访问资 源,进入可配置的计算资源共享池(资源包括网 络、服务器、存储、应用软件及服务),这些资源能 够被快速提供,只需投入很少的管理工作或与服 务供应商进行很少的交互叭云计算应用于图书 馆服务过程中,对图书馆服务模式产生较大影 响戮相关主题领域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并且有学 者开展持续性研究,而大数据环境驱动下,云计算 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研究成为了学术界关注的焦 点之一。
因此,借助文献计量学分析方法对其研 究现状进行探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 值。
“线性”考察:近三十年中共党史研究热点的总体概况、发展脉络、主要特点与未来展望
“线性”考察:近三十年中共党史研究热点的总体概况、发展
脉络、主要特点与未来展望
张乃芳;高强强
【期刊名称】《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年(卷),期】2024()1
【摘要】对中共党史研究文献的梳理分析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其高质量发展的必要前提。
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对1992年以来“北大核心”与“CSSCI”数据库收录的1639篇中共党史相关文章进行可视化分析。
总体来看,中共党史研究在发文数量、作者、机构等方面呈现了纵横交织的总体概况,通过解读突现词,把中共党史研究脉络划分成基础奠基、全面发展和特色凸显三个阶段,运用矛盾特殊性原理,结合关键词出现规律,总结出中共党史研究内容聚焦根本性问题与阶段性问题的主要特点。
未来中共党史党建研究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提升:一是研究力量要不断加大融合共进的强度;二是研究内容要进一步增强学科的民族特色;三是要继续坚持问题导向和守正创新的方法论原则。
【总页数】10页(P30-39)
【作者】张乃芳;高强强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239
【相关文献】
1.近三十年汉语教师研究热点、演进脉络及展望——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图谱的实证分析
2.改革开放以来中共党史研究概况、热点及展望——以文本数据分析为基础
3.反思与展望:近三十年中国明代灾害史研究综述
4.新时代中共党史研究的热点问题及未来展望——基于2012—2022年1553篇文献的共词聚类分析
5.我国近三十年来超常儿童研究热点及未来展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世纪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热点与主题———基于2000—2016年CSSCI源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新世纪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热点与主题———基于2000—2016年CSSCI源刊文献的可视化分析作者:王战军,蓝文婷,胡德鑫,李明磊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8年第4期王战军1,2,蓝文婷1,胡德鑫1,李明磊2(1.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4;2.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 100081)摘要:以新世纪以来CNKI中7484篇关于研究生教育研究的CSSCI来源期刊论文为样本,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对主要发文期刊分布、核心研究机构、核心研究作者三个维度的研究现状做系统分析,运用科学知识图谱的可视化方法对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热点与热点迁移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新世纪以来被持续关注的研究热点有研究生教育基本问题、研究生教育质量研究、研究生人才培养、研究生招生与就业、研究生教育管理,在十七年间先后被学者们高频率关注的研究热点有导师队伍建设研究、研究生德育研究、学科建设研究、研究生教育国际比较。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文献研究;文献计量;科学知识图谱中图分类号: G643文献标识码: A收稿日期:2018-02-10作者简介:王战军(1956-),男,河北邯郸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蓝文婷(1994-),女,江西赣州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胡德鑫(1988-),男,山东潍坊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李明磊(1984-),男,河南郑州人,北京理工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评价体系与推进战略研究”(项目批准号:16JZD44)一、引言研究生教育是创新型人才的主要来源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领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2015年的《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自1981年我国学位制度建立以来,30多年间我国共培养硕士研究生426万人,博士研究生49万人,其中近20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始终处在爆发式增长的阶段,近5年培养的研究生约占培养总量的50%[1]。
近三十年来农村儿童性教育研究热点及趋势展望
近三十年来农村儿童性教育研究热点及趋势展望作者:秦治琳来源:《早期教育(教育科研)》2022年第03期【摘要】本文以1991~2021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农村儿童性教育相关文献作为研究样本,运用SATI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
结果表明,从发文时间来看,随着时间的推移,近三十年来关于农村儿童性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逐步增多,并且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
从发表期刊与核心机构来看,关于农村儿童性教育的研究更多倾向于公共卫生、教育、管理领域;研究机构之间存在一定的合作研究,但跨地区的合作研究较少。
关于农村儿童性教育的研究热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农村儿童性教育现状的研究、农村儿童性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农村儿童性教育对策的研究、留守儿童是农村儿童性教育研究的重点对象、农村儿童性教育研究存在地区差异性。
基于此,本文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关键词】性教育;农村儿童;留守儿童【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2)03-0006-05【作者简介】秦治琳(1994-),女,山東聊城人,山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一、问题的提出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以下简称“女童保护”)的调查数据显示,2020年媒体报道的性侵案例的地区分布中,发生在城市的占比为66.40%、发生在县城的占比为30.36%、发生在农村的占比为10.53%,城市地区高于农村地区[1]。
无论是城市儿童还是农村儿童,均有被性侵的风险。
“女童保护”认为,这并不等同于城市地区儿童被性侵案例比农村地区更为高发,只是反映了媒体在这一领域的报道规律,恰恰说明城市地区儿童比农村地区儿童受到更为密集的来自家庭、学校及社会的监护。
从近年来曝光的案例来看,农村地区的性侵儿童案件有持续时间长、受害儿童多等特点。
受农村性教育观念、司法完善程度以及媒介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儿童在性教育方面依旧处境艰难。
因此,我们更应关注农村儿童的性教育问题。
近30年来我国义务教育作业减负的历程及未来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研究
近30年来我国义务教育作业减负的历程及未来展望——基于
Citespace的可视化研究
王珊;龙倩;潘亦宁
【期刊名称】《教育导刊》
【年(卷),期】2024()5
【摘要】理清义务教育作业减负的行动逻辑及未来走向是落实“双减”的迫切需要。
通过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发现,我国近30年来的义务教育作业减负研究经历了素质教育背景下探索、“减负令”颁布后波动上升和“双减”政策刺激下增长三个阶段。
核心作者群的图谱显示,虽然该领域并未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但研究主题已从现状调查转向减负本质。
时间线的关键词聚类和突变分析显示,当下的研究聚焦作业设计和提质增效。
未来需要关注核心素养的作业观、作业设计的教研体系和数字化智慧作业系统。
【总页数】8页(P55-62)
【作者】王珊;龙倩;潘亦宁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四川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核心素养教育研究中心”;四川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青台山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1
【相关文献】
1.近30年来中国传统村落的研究热点、进程及展望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解析2.近30年来我国儿童福利研究现状及发展脉络--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可视化分析3.近20年来我国小学数学作业研究的回溯与展望——基于CiteSpace软件的可视化分析4.近三十年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展望——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研究5.近30年来三峡库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效应研究热点演变及展望——基于Citespace的文献可视化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近三十年来人性研究综述
第18卷 第3期2010年9月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 U RN AL O F CH EN G DU U N IV ER SI T Y O F T ECH N OL OG Y(Social Sciences) V ol.18 N o.3Sept.,2010收稿日期:2010 05 12基金项目:陕西省教科 十一五 规划课题(SG H0902277),陕西省教育厅项目(08JK 177);咸阳师范学院校级项目(200801003;07XSYK 232;09XSYK 312)。
作者简介:崔岐恩(1975-),男,陕西咸阳人,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教师发展;张晓霞(1976-),女,陕西咸阳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社会学。
近三十年来人性研究综述崔岐恩1,2,张晓霞1(1.咸阳师范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2.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摘 要:人性研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从文献检索看,国内近三十年来人性研究主题围绕党的指导思想而流变,依次为异化与人道主义(1978-1985)、主体性(1986-1990)、市场经济中人的价值(1991-1995)、人性的内涵与特征(1996-2000)、人性与制度(2001-2005)、人性与教育(2006-2009)。
这对我们概览人性的时代特征和理论建构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人性研究;指导思想;主题;中图分类号:B82-06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 0539(2010)03 034 07人性既是热点,又是永恒的话题。
人性研究在大陆经过短暂的禁锢后又以适度开放的姿态活跃起来,并出现了假设各异、观点相左、结构松散的状况。
了解该领域的研究进路,掌握其脉络,有助于深化其它基于人性的理论的发展。
本文基于CNKI 学术平台,通过文献检索,对近30年来人性研究领域的主题、视角进行梳理。
一、关于人性研究的检索情况为了对人性研究进行整体把握,笔者于2009年11月中旬首先在CNKI 中进行 跨库初级检索 。
审计质量研究综述
审计质量研究综述———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王佳丽吴晓琳(通讯作者)卫萌周通新疆科技学院摘要:注册会计师审计是提升资本市场会计信息可信度的重要制度安排,审计质量也历来受到理论与实务界的关注。
本文利用Citespace 知识图谱分析方法,对近三十年来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研究文献(选取CNKI 数据库中核心期刊)进行梳理。
通过从发文量变化趋势、作者知识图谱、关键词共线等,分析审计质量的基本发展脉络及热点趋势,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学者提供一定的文献参考。
关键词:审计质量;知识图谱;研究综述CPA Aud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credibility of accounting information in the capitalmarket and the audit quality has traditionally drew great attention from both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ircles.In the paper,by using Citespace,all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on the CPA Audit Quality (selected from the CNKI database )from the past 30years will be sorted out.By analyzing keywords,volume of the publications and author's knowledge usw.to identify the trend of the audit quality and hot topics,give an outlook on the further research and provide literature reference in the relevantfield.Audit Quality;Knowledge Map;Research Review 一、引言注册会计师审计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提高信息质量的重要制度安排。
近三十年来人性研究综述
的 时代 特 征 和 理 论 建 构起 到 一 定 参 考 作 用 。
关键词 : 性研究 ; 导思想 ; 题 ; 人 指 主 中 图 分 类 号 :8 - 0 l B 2 6 文 献标 志码 : A 文章 编 号 : 6 20 3 ( O O 0 — 3 - 7 1 7 —5 9 2 1 3 0 4 0 J
篇, 中国重要 会议论 文全文 数据库 5 6 。 1篇
2 文 献 被 引 情 况 分 析 .
了解该 领域 的研究 进路 , 掌握其脉 络 , 有助 于深化 其
它基 于人性 的理 论 的发展 。本 文基 于 C NKI 学术 平 台, 通过 文献检 索 , 近 3 对 O年 来人 性 研 究领 域 的 主 题 、 角进行梳 理 。 视
S p. 2 1 et 。0 0
近 三 十 年 来 人 性 研 究 综 述
范 学院, 1咸 陕西 成 阳 7 2 0 ;. 1 0 0 2 北京 师范 大学 , 京 1 0 7 ) 北 0 8 5
摘 要 : 性 研 究具 有 明 显 的 时代 特 征 。从 文 献 检 索 看 , 内近 三 十 年 来 人 性 研 究 主 题 围 绕 党 的 指 导 思 人 国
想 而流 变 , 次 为异 化 与 人 道 主 义 ( 9 8 1 8 ) 主 体 性 ( 9 6 9 0 、 依 17— 95、 1 8 —1 9 ) 市场 经 济 中人 的 价 值 ( 9 1 1 9 ) 19 — 9 5 、 人 性 的 内涵 与 特征 ( 9 6 2 0 ) 人 性 与 制度 ( 0 1 2 0 ) 人 性 与教 育 ( 0 6 0 9 。这 对 我 们 概 览 人 性 1 9 - 00 、 20— 05 、 2 0 ~2 0 )
近三十年来国内学术界政治文明研究述评
近三十年来国内学术界政治文明研究述评张洋(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上海200433)摘要:近三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对政治文明问题展开了多视角、多层次的研究,形成了丰硕的成果。
政治文明研究历程是在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党的理论创新的互动中展开的。
这期间政治文明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理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政治文明具体要素、经典作家的政治文明思想、地方政治文明等五个方面。
尽管2005年之后政治文明研究热度有所减弱,但是就目前实然的研究状况与应然的研究目标相对比而言,政治文明研究之路还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政治文明;研究述评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6847(2010)08-0007-03=作者简介>张洋(1981-),女,辽宁抚顺人,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07级博士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政治文明问题展开了多视角、多层次的研究,正如武汉大学虞崇胜教授所言,尽管人类历史上有数不清道不完的政治文明建设成果,但是,截至目前,还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明确地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任务,也没有一个国家的理论界取得了像中国这样多的政治文明研究成果。
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无论是政治文明建设方面或是关于政治文明研究方面,中国人应该说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1]一、国内学术界政治文明研究历程政治文明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
我国政治文明研究历程是在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党的理论创新的互动中展开的。
(一)首次提出/政治文明0在社会文明中是否可能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了社会主义要建设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命题,并在报告中将有关政治民主的内容从精神文明中分出来,专设了/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0部分与前两者并列。
这为现实的社会主义建设确定了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项基本工作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学术理论界尝试性地开始思考/政治文明0提法的可能性问题。
2022年我国CSSCI核心期刊广告学研究综述
注:从2022年度统计开始,本表不再将书评类论文纳入到广告史与发展教育统计。
2022年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45.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2%,占GDP 比重达到39.8%。
数字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更加稳固、支撑作用更加明显。
数字时代中国广告业规模显著提升,创意水平不断增强,产业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产业集群化进一步加强,实现了广告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确立全球引领地位。
中国广告学者持续加入到研究数字广告变革,将广告理论推向数字经济发展创新的队伍。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梳理了2022年1月至12月发表的广告CSSCI 文献,分析了2022年广告学研究热点,研究数字中国的广告理论变革与创新。
一、2022年广告学核心研究文献及创新点在中国知网中检索到2022年标题含有“广告”的CSSCI 文献共167篇,为聚焦于广告学研究,最终选取143篇文章研究分析(增加11篇品牌传播主题论文)。
基于中图分类法基础及全球广告与营销学科细目分类法,对文章进行人工编码,将每篇文章的研究问题归纳为九大主题类别(见表1)。
2022年中国广告学研究目录分类结构与2021年文献分类结构一致。
[1]本研究系列采用内容分析法结合海外广告学会议分类标准,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九大分类结构较为稳定成熟,用于年度纵向比较的学科文献发展[2],集中展现了我国广告学研究的主要成果。
整体而言,广告理论创新、广告效果研究和广告史三项类别得到了重点加强。
总体CSSCI 论文数量略有下滑,如果去除广告决策/竞争博弈等管理类计量经济模型论文,新闻传播学者全年发表C 刊广告论文实际数量在130篇左右。
传统广告研究类别,与文化与批评论文数量大幅减少,一定程度上预示着学科发展方向。
二、2022年广告学术研究热点(一)消费者信息过程消费者信息过程是广告学研究的基础类别,重点关注消费者心理如何处理广告信息及消费者态度与效果。
近30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党建研究综述
近30年来我国民办高校党建研究综述作者:陈龙景来源:《西部论丛》2020年第09期摘要:民办高校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党的建设也是我国基层党建的重点任务。
本文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90年至2019收录的722篇“民办高校党建”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研究,从民办高校党建研究的文献计量、研究的必要性、面临的难题与挑战、提升路径及未来展望等方面对文献内容进行梳理,形成研究综述。
关键词:民办高校;党建;研究综述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1],并且强调“这个时代要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1]。
民办高校作为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其党的建设是一项重大任务。
2016年11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其中第九条规定:民办学校中的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开展党的活动,加强党的建设。
民办高校党建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必然会越来越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
本文利用计量文献学等方法,梳理近30年(1990—2019)以来民办高校党建工作的文献资料,并进行研究分析。
一、资料来源本文研究的文献资料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
以“民办高校党建”为主题、发表时间从1990-01-01至2019-12-31为条件进行检索,再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述评,最终形成研究综述。
二、检索结果与分析(一)文献总量特征分析以“民办高校党建”为主题检索,共计得到722篇文献,发表数量趋势如图1所示。
据图1显示可知,(1)近30年来民办高校党建研究文献发表数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2)第一篇以“民办高校党建”为主题的文献发表于1997年9月,在此之前未检索到该主题文献。
(3)1997年—2006年共发表文献37篇,占总数5.1%左右。
这一阶段随着2000年6月中组部和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社会力量举办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通知的印发,明确了民办学校党组织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也使民办高校党建研究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
近三十年来我国公众科学素养问题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我国公众科学素养问题研究综述刘永泉【摘要】我国学者对公众科学素养的介绍和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其经历了研究的萌芽、起步、快速发展等几个阶段后已经日臻成熟和稳定;研究主题包括对科学素养结构的探析、科学素养测量方法的探索、影响公众科学素养的因素以及我国公众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等几个方面;目前还存在重现状调查、轻理论探索,科学素养现状调查的群体和区域差异明显等问题.【期刊名称】《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6(035)004【总页数】4页(P61-64)【关键词】公众;科学素养;研究综述【作者】刘永泉【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新疆乌鲁木齐 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N05公众科学素养问题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此后逐步引起各国学者的关注。
我国学者对公众科学素养的介绍和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后,至今已有30多年的研究历史。
文章通过对1982-2016年间相关文献与主要论著的检索、阅读和分析,系统梳理了中国公众科学素养问题的研究成果,审视了学术演进的历程及主要论题,并分析和展望了发展趋势。
以“科学素养”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检索发现,中国公众科学素养问题的相关报道和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在1982-2016年的34年时间里,关于我国公众科学素养问题的研究不管从文献总量、研究层次、研究规模还是研究范围都呈现出较大的发展变化。
从其发展变化情况来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1.1 萌芽阶段(1982-1994年)这个时期我国学者对公众科学素养的相关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屈指可数,学术研究方面代表性文献仅有方遇顺的《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金涛的《浅谈记者的科学素养》,孙桂莲的《中医研究生应提高现代科学素养》,《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编辑部刊发的《努力提高人民的全方位科学素养——纪念五四运动70周年》,宋倩茹的《管理人员应该提高多位科学素养》,《科技导报》刊发的《中国公众科学技术素养调查》,李大光的《美国、欧共体的公众科学素养调查》等数篇文章。
综述类的核心期刊有哪些
综述类的核心期刊有哪些?综述类的核心期刊就是适合发表综述类论文的核心期刊了,综述类论文是对先前的已经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的重新组合、研究,综述类论文具有一定的指导性和综合性,主要包括对问题进行定义和总结以前的研究两方面内容,一篇合格的综述文章必须具备对现有的材料的归纳整理以及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所以综述类文章写作还是比较有难度的,以下适合发表综述类论文的核心期刊供参考,如果想了解更多核心期刊可以咨询在线编辑:《》(月刊)创刊于2004年7月(2009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西安交通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34所高校联办的管理类综合性学术期刊。
编辑部在逐渐深入认识我国管理学术界现状的基础上,形成办刊的3个关键词——“中国”、“实践”、“文化”。
《》(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经济管理理论刊物。
对中国经济改革、经济发展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介绍有关研究成果包括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研究与借鉴以及环境、社会、科技等方面。
读者对象为政府决策部门、科研机构的管理者、管理理论研究人员、企事业管理人员及大专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
有英文目次。
包括本刊专稿、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宏观经济管理、财政、金融、物价、对外经济贸易与经济合作、企业发展与管理栏目。
《》创刊于1981年,是科学管理研究专业学术性刊物。
以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关系为主要研究内容探讨其运行机制、发展战略、方针政策以及科技体制改革、工农业科技进步、决策预测理论和人才与发展等软科学方面的学术性问题。
科学管理研究栏目创新论坛、科技管理、知识产权、科技体制改革、知识管理、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科技金融等。
近年来我国高校文库研究综述
近年来我国高校文库研究综述摘要: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以cnki收录的高校文库研究论文为依据,从期刊论文的年代分布、期刊分布、作者分布等论文分布情况,及理论研究、实践研究与相关研究的主题观点进行了综述与分析。
关键词:高校文库高校图书馆文献计量研究主题中图分类号: g25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3)01-0134-03大学文库是高校为收集、整理、展示、研究本校师生员工及校友学术成果、本校出版物而设置的资料性、学术性特藏书库。
国内最早的高校文库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于1987年创建的,此后,大学文库的建设在我国高校普遍展开,并逐渐在图书馆界形成了文库学术研究的热潮。
本文拟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近年来我国大学文库的相关研究成果从论文年代分布、论文期刊分布、作者合作情况、作者分布频率、论文主题分布等角度进行统计与分析,进而了解和发现我国对高校文库的研究现状与问题。
1 文献的来源与获取本文选取了我国学术论文收录最全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文献收录数据库,以“文库”&“高校”和“文库”&“大学”为检索关键词(检索时间:2012年8月22日),共得到55篇文献信息,除去其中一稿多投和会议通讯、征稿启事、倡议书等非学术论文,实际获得相关论文47篇。
同时,鉴于目前一些研究高校文库的文章在关键词的选取上有特殊方式,为保证文献的收集全面起见,笔者对只以“文库”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的结果进行了排查,从中得到和高校文库研究相关的文章12篇。
即共计59篇相关论文。
2 我国高校文库的研究论文基本分布2.1 论文年代分布20世纪90年代,一些大学开始构建本校文库,但基本处于探索阶段。
这一时期的大学文库研究论文也基本体现出这种情况,2003年之前的研究论文较为零散。
2003年,全国首届高校文库工作研讨会会议在浙江大学召开,全国22所高校文库工作者及主管领导参会,对大学文库建设的诸方面工作进行了研讨,并发布《关于加强全国高校文库建设的倡议书》。
国内近三十年批判性思维研究:现状、思考、展望
国内近三十年批判性思维研究:现状、思考、展望
王瑞霞;郭爱萍
【期刊名称】《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10)005
【摘要】自从20世纪80年代批判性思维这一概念首次引进国内,至今短短二三十年时间,吸引了许多学者的注意,有关批判性思维的论文也不断涌现。
鉴于批判性思维在国内的大力发展,由此统计了近三十年(1986—2011)来所有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篇名中包含批判性思维或思辨能力的论文,将其分为了萌动和发展两个阶段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第一,进入21世纪以来,研究成果明显增加。
第二,研究方法发生变化。
在萌动阶段,非实证性研究占优势,但随着研究的进行,实证性研究有所上升。
第三,研究内容逐渐覆盖了多个领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
【总页数】3页(P149-151)
【作者】王瑞霞;郭爱萍
【作者单位】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24;太原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G353.11
【相关文献】
1.国内近三十年中西服饰文化比较研究现状及展望
2.近三十年国内剑川木雕艺术研究发展及其未来展望
3.近十年高校历史学科批判性思维研究及培养综述:现状、思
考、展望4.近三十年国内丝绸之路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5.近三十年国内丝绸之路体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十年来我国青年研究的对象、主题与方法对四种青年期刊论文的内容分析
三十年来我国青年研究的对象、主题与方法对四种青年期刊论文的内容分析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革,青年作为社会的生力军和未来的希望,其研究价值日益凸显。
过去的三十年里,我国青年研究经历了从起步到逐步成熟的过程,研究的对象、主题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深化和拓展。
为了全面了解这三十年来我国青年研究的发展脉络和趋势,本文选取了四种具有代表性的青年期刊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这些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进行内容分析,以期揭示我国青年研究的演变轨迹和未来发展方向。
本研究选取了《中国青年研究》、《青年研究》、《当代青年研究》和《中国青年社会科学》四种期刊,这些期刊在青年研究领域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能够较好地反映我国青年研究的整体状况。
研究的时间跨度为三十年,即从年至年,涵盖了我国青年研究的主要发展阶段。
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采用了内容分析法,通过对期刊论文的标题、摘要、关键词和正文进行编码和统计,提取出研究主题、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相关信息。
同时,结合历史背景和社会发展趋势,对提取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以揭示我国青年研究的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
通过对四种青年期刊论文的内容分析,本研究发现,我国青年研究的对象逐渐从单一的青年群体拓展到多元化的青年议题,研究主题也从传统的社会问题逐渐转向心理健康、职业发展、教育公平等新兴领域。
在研究方法上,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逐渐成为主流,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
我国青年研究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一方面,研究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是在一些新兴领域和交叉学科方面,还需要加强研究力度。
另一方面,研究的实践性和应用性也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更好地服务于青年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十年来我国青年研究在对象、主题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需不断深化和拓展。
未来,我国青年研究应更加注重跨学科融合和实践应用,以推动青年研究的创新和发展。
1. 青年研究的重要性青年,作为社会的生力军和未来的希望,其成长与发展对于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未来具有深远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第3期近三十年我国核心期刊研究综述□别立谦 何 峻 摘要 回顾了核心期刊评价研究在我国的起源与发展情况,介绍了我国几大核心期刊评价项目以及来源期刊筛选的基本情况与研究方法,讨论了核心期刊研究成果的作用,最后提出我国核心期刊研究也应在电子期刊的评价以及评价方法上有所发展。
关键词 核心期刊 期刊评价 来源期刊筛选核心期刊概念的出现,源起于西方国家。
19世纪后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术论文及载体期刊大量增加,如何帮助读者快速有效地获取文献成为文献情报工作者研究的重要问题。
这类研究取得了两方面的显著成果:一是编制文献检索工具,及时揭示期刊文献,主要表现为各种类型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包括数据库)不断涌现,二是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分析,主要表现为学术界对文献分布规律和核心期刊的研究[1]。
为了揭示学科文献在期刊中的分布规律,前人曾做过大量研究。
1934年,英国文献学家布拉德福在《工程》杂志上发表的《关于特定主题的情报源》一文①,成为阐述文献分布规律的开山之作,奠定了学科核心期刊评价的理论和方法。
1 我国核心期刊研究的起源与发展1.1 起源(20世纪50年代-70年代)我国对核心期刊的研究,据有关学者论述,最早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当时的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和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即做了一些相关的研究工作[2]。
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外书讯》杂志(《世界图书》杂志前身)开始引进和介绍国外期刊评价理论和方法,如“常用期刊”、“核心期刊”的概念,引文分析评价的方法等等,并具体介绍了部分学科的核心期刊。
总体来说,这一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国外研究成果的零星翻译、介绍等方面,缺乏系统的自主研究。
1.2 发展(20世纪80年代)经过十多年对国外研究的追踪学习,“核心期刊”的概念逐渐被我国学术界熟知与接受,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一方面,随着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全面复苏,信息交流日益增多,期刊作为传播信息知识的重要载体,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以空前的速度和数量涌现的期刊,给图书馆的订购、收藏以及读者阅读等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核心期刊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日益受到我国图书情报界的重视,有关核心期刊的理论研究逐步深入,并开始了应用实践的探索。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相继发表了一批有一定深度与广度的介绍和研究文献离散规律的文章,从理论上对核心期刊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实践应用方面,1981年,《世界图书》杂志编辑出版了“国外科技核心期刊专辑”,共选出了大、小共79个专业的核心期刊,9个专业的常用期刊,是国内进行核心期刊筛选的最早实践尝试,受到了国内图书情报界的好评,对我国的核心期刊研究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中国的期刊出版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70年代初的不足百种,到70年代末的1400余种,再到80年代末的6000余种,期刊数量剧增,加上期刊价格大幅增加,内容质量良莠不齐,这使得国内核心期刊评价研究的对象由国外科技期刊逐步扩展到国内科技期刊。
同时,引文数据库的建设也开始提上日程,为核心期刊的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中国的核心期刊研究开始进入理论和实践并重的阶段。
001文献计量学①S.C.Bradford.Sources of Information on Specific Sub-jects.Engineering.v.137,no.3550,1934。
云投稿:yuntougao.com 张编辑QQ:11056656612012年第3期1.3 繁荣(20世纪90年代以来)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国的核心期刊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更大发展,被一些学者认为是“突进期”[3]。
进入21世纪之后,有关核心期刊的研究更是兴盛不衰,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这个时期,关于核心期刊研究的著译渐多,理论研究成果大量发表,尤其是实践应用,开始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1991年,世界图书出版公司编辑出版《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在其“序言”中阐明了研究和编制的基本出发点是为文献机构选购提供参考,“从优中选优”[4],旨在向读者推荐刊载最新理论、知识和信息的优秀期刊,在核心期刊研究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1992年,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等院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发起研究、编制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问世,对我国近万种在版中文期刊用统一的标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统计和分析,这是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地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中文期刊进行研究,在图书情报界、学术界、出版界和科研管理部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成为我国核心期刊理论和实践结合应用研究发展历程中重要的标志性学术成果。
此后,我国的核心期刊研究一直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进入了全面繁荣的阶段。
2 我国核心期刊评价研究情况回顾2.1 核心期刊评价研究(1)兰州大学的研究1988年,兰州大学图书馆仿照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的《期刊引证报告》(JCR),选用了其认为代表当时中国出版学术水平最高的10种自然科学期刊作为来源期刊,统计1980-1986年期间各刊所载论文的参考文献,编制引文索引卡片,并分阶段编印成册,名为《中文自然科学引文索引》,同时按照被引用期刊被引量的多少排序,筛选出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04种,结果发表在同年《世界图书》杂志的“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一文中[5]。
1992年,“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课题组在此前研究的基础上,选择了1980-1986年核心期刊表中排名前20位的期刊作为来源刊,对其在1990-1991期间的引用情况进行了引文统计、排序,并截取排序结果中的前100种期刊,公布了“1990-1991年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百种表”[6]。
这是对自然科学领域的学术期刊较早进行核心期刊筛选的研究。
(2)北京大学图书馆等的研究1991年11月至1992年12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共同编制《要目总览》1992年版。
共有41所高等院校图书馆的200余名工作人员参与研究和编制工作,聘请了400多位专家进行了书面鉴定,共筛选出核心期刊表131个,核心期刊2174种。
专家鉴定委员会认为:《要目总览》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使用价值,为各类型图书情报部门的中文期刊采购和读者服务提供了较重要的参考工具。
有关学者认为,此次研究有几点值得注意:1.研究主题集团化、2.筛选领域空前扩大、3.评价体系相对完备,是国内“核心期刊”研究史上由“个人学术研究”转向“集体联合攻关”的标志。
尽管今天看来尚有许多不尽完善的地方,但此项研究成果能够代表当时国内“核心期刊”研究的最高水平[7]。
《要目总览》第一版问世后,在社会上引起一定反响。
出版界和图书情报界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较高评价,认为该项成果适应了社会需要,填补了国内空白,促进了中文期刊编辑和出版质量的提高,为国内外图书情报部门采集中文期刊提供了依据,成为大型检索刊物确定收录范围的参考工具。
此后,《要目总览》分别于1996年、2000年、2004年、2008年每四年编制和出版一次,每一版都在研制方法上不断优化和改进。
《要目总览》第三版同时也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项目“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的三个子课题之一,称为“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
按照研究课题的基本要求,第三版的“前言”以“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计量学研究报告”的形式刊出,研究报告全面展示了研制过程,并对“核心期刊”概念、性质和用途做了进一步的界定。
此后,公布研究报告即成为惯例。
第四版同时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子课题之一,于2001年开始研究。
课题组对核心期刊评价的基础理论、评价方法,评价软件的设计与使用,核心期刊的作用与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核心期刊评价理论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第五版于2007年初开始研究,26个单位的102位专家和工作人员参与,全国5529位学科专家参加1012012年第3期了核心期刊表的评审工作,共选出核心期刊1983种。
第五版继续采用以定量评价为依据,以定性评审为补充的评价方法。
在上版基础上增加了基金论文比、Web下载量两个统计指标,同时增加了反映期刊论文质量的评价因素。
此外,还修正了影响因子和被摘率的计算方法,解决了前几版因学科影响因子评价效果不好而权重较低的问题[8]。
(3)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的研究199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创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于2001年1月编制出蓝皮书《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①。
第一版从全国3000余种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中选出506种核心期刊,筛选原则是:国家正式批准的出版物,有较高的学术性和理论性,全国检索类期刊收录频率和引用频率较高,全国省市自治区及各专业学会评比中获奖的学术期刊。
2004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文献计量学研究室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04年版正式出版。
第二版对核心期刊的概念做出新的界定,认为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适用于读者和作者据此选用期刊,以及馆藏和文献数据库的选刊。
”这一版全面采用了引文分析的方法,分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采用指标:学科总被引、学科影响因子、期刊总被引;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采用指标:总被引、影响因子、即年影响因子,入选核心期刊344种。
作为连续性成果,《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修改,出版了2008年版。
该版在2004年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和调整,确定分学科统计指标为:分学科影响因子及被引、影响因子、转摘频次;综合性学术期刊统计指标为:影响因子、转摘频次、在分学科的位次。
最后确定的核心期刊数量为386种。
(4)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的研究2002年6月,中国人文社科学报学会依据《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质量标准及评估办法》评出“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共154种,是在第二届全国社科学报评优活动的基础上筛选出来的,用较大篇幅对27家学报的特色栏目进行评介,这是其他核心期刊评价所没有做到的。
主要参照“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质量标准及评估办法”,全面考虑政治标准、业务标准、编辑标准、出版标准,结合一般评价核心期刊的“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等定量指标,对期刊进行全面评估和鉴定。
这样评选的“核心期刊”实际上是“优秀期刊”,重点在于考察期刊的出版质量,是对期刊办刊质量的整体评价。
(5)《中国学术期刊评价研究报告》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图书馆等单位研制,共选择了6170种学术期刊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