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武汉工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科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年武汉工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计算机网络基础》科
目期末试卷A(有答案)
一、选择题
1、在OS1参考模型中,下列功能需由应用层的相邻层实现的是()。
A.对话管理
B.数据格式转换
C.路由选择
D.可靠数据传输
2、下列关于因特网中的主机和路由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主机通常需要实现IP
B.路由器必须实现TCP
C.主机通常需要实现TCP
D.路由器必须实现IP
3、如果用户程序使用UDP进行数据传输,那么()协议必须承担可靠性方面的全部工作。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应用层
4、以太网交换机是按照()进行转发的。
A.MAC地址
B.IP地址
C.协议类型
D.端口号
5、在OSI参考模型中,下面哪些是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I.帧同步
II.差错控制
III.流量控制
IV.拥塞控制
A. I、III和III
B. I、II和IV
C. I、III和IV
D.II、III和IV
6、下列交换方式中,实时性最好的是()。
A.电路交换
B.报文交换
C.数据报交换
D.虚电路交换
7、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采用了()交换方式。
A.分组
B.报文
C.信元
D.电路
8、()一定可以将其管辖的主机名转换为该主机的IP地址。
A.本地域名服务器
B.根域名服务器
C.授权域名服务器
D.代理域名服务器
9、用户提出服务请求,网络将用户请求传送到服务器:服务器执行用户请求,完成所要求的操作并将结果送回用户,这种工作模式称为()。
A.客户/服务器模式
B.对等模式
C.CSMA/CD 模式
D.令牌环模式
10、主机A发送IP数据报给主机B,途中经过了5个路由器,请问在此过程中总共使用了()次ARP协议。
A.5
B.6
C.10
D.11
二、填空题
11、在传输介质上传输的信号有____________信号和____________信号之分。
12、基带同轴电缆是指____________欧的同轴电缆。
它主要用于____________传输系统。
13、二进制码元在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称为____________
14、信息只能单方向从发送端到接受端,信息传输方向不能改变,这种通信叫做
____________
15、计算机网络按作用范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时分多路复用技术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17、不同类型或不同网络操作系统下的网络互联时,所用的网络连接设备是____________
18、接入Internet的最简单方法是____________
19、将主机名转换成IP地址,要使用____________协议,将IP地址转换成MAC地址,要使用____________协议。
20、有固定基础设施的无线局域网中的一个站检测到信道处于忙态,或者是由于物理层的____________检测到信道忙,或者是由于MAC层的____________监听机制指出了信道忙。
三、判断题
21、( )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这两层的协议的硬件和软件
22、( )RIP协议适用于大型网络。
23、( )在因特网中的所有路由器,对目的地址是专用地址的数据报一律不进行转发。
24、( )ICMP时间截请求报文是请求某个主机或路由器回答当前的日期和时间,可用来进行时钟同步和测量时间。
25、( )电气特性用来说明在接口电缆的哪条线上出现的电压应为什么范围,即什么样的电压表示1或0。
26、( )拓扑结构为星型的网络属于共享信道的广播式网络。
27、( )用集线器扩展局域网,使原来属于不同碰撞域的局域网上的计算机能够进行跨碰撞域的通信。
扩大了局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
28、( )网卡中IPV4的地址是:32个字节。
29、( )联网计算机在相互通信时必须遵循相同的网络协议。
30、( )电气特性用来说明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31、( )将物理地址转换为IP地址的协议是ARP。
32、( )对IP数据报分片的重组通常发生在IP数据报经过的路由器上。
33、( )调幅(AM):载波的振幅随基带数字信号而变化。
34、( )微波接力通信可传输电话、电报、图像、数据等信息。
35、( )IP地址127.0.0.1 是一个C类地址。
四、名词解释
36、资源子网:
37、TCP/IP参考模型:
38、计算机网络:
39、时分多路复用:
40、数据报方式:
五、简答题
41、IP地址与MAC地址的区别是什么
42、分析网络安全隐患应当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常用网络安全隐患和防范手段有哪些?
43、简述OSI七层模型中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和它们进行数据封装时头部信息。
(2分钟)
44、(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代表什么意思?(2)某网络当前掩码为
255.255.255.248,问该网络可以连接多少个主机(3)某A类网络和某B类网络子网号subnet-id分别为16个1和8个1,问这两个网络子网掩码有何不同?(4)某A类网络子网掩码为255.255.0.255,它与否是一种有效子网掩码?
45、令牌环网是什么
46、令牌总线网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六、综合应用题
47、一个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最多为多少字节?为什么?如果用户要传送的数据的字节长度超过TCP报文段中的序号字段可能编出的最大序号,问还能否用TCP 来传送?
48、如果收到的报文段无差错,只是未按序号,则TCP对此未做明确规定,而是让TCP的实现者自行确定。
试讨论两种可能的方法的优劣。
1)将不按序的报文段丢弃。
2)先将不按序的报文段暂存于接收缓存内,待所缺序号的报文段收齐后再一起上交应用
49、有人指出:每一帧的结束处是一个标志字节,而下一帧的开始处又是另一个标志字节,这种做法是对空间的浪费。
如果只使用一个标志字节可以完成相同的工作,那么就可以省下一个字节。
这种说法有错吗?
50、假定站点A和B在同一个10Mbit/s以太网的网段上。
这两个站点之间的传播时延为225比特时间。
现假定A开始发送一帧,并且在A发送结束之前B也发送一帧。
如果A发送的是以太网所允许的最短的帧,那么A在检测到和B发生碰撞之前能否
把自己的数据发送完毕?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能否肯定
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提示:在计算时应当考虑每一个以太
网帧在发送到信道上时,在MAC帧前而还要增加7B的前同步码和IB的帧定界符。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B
3、D
4、A
5、A
6、A
7、D
8、C
9、A
10、B
二、填空题
11、【答案】宽带、基带
12、【答案】50 数字
13、【答案】误码率
14、【答案】单工通信
15、【答案】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
16、【答案】同步时分复用、同步时分复用
17、【答案】网关
18、【答案】拨号连接
19、【答案】DNS、ARP
20、【答案】载波监听、虚拟载波
三、判断题
21、【答案】对
22、【答案】错
23、【答案】对
24、【答案】对
25、【答案】对
26、【答案】错
27、【答案】对
28、【答案】错
29、【答案】对
30、【答案】错
31、【答案】错
32、【答案】错
33、【答案】对
34、【答案】对
35、【答案】错
四、名词解释
36、资源子网:
答:由计算机网络中提供资源的终端(称为主机)和申请资源的终端共同构成。
37、TCP/IP参考模型:
答:TCP/IP参考模型只有四层,它们是网络接口层、网际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其中网络接口层相当于七层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所以,TCP/IP参考模型实际上具有七层协议中的五层。
38、计算机网络:
答: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点、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互连起来,通过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
39、时分多路复用:
答:把一个物理信道划分成若干个时间片,每一路信号使用一个时间片。
各路信号轮流使用这个物理信道。
40、数据报方式:
答:在数据报方式下,网络传递的是报文分组。
报文分组所需经过的站点并不事先确定,在数据链路上的每一个站点都要执行收、存、验、算、发等5项任务。
它的特点为: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经由不同的路径到达信宿;由于经过的路径不同,可能形成分组到达顺序乱序、重复或丢失;由于每个站点都要执行5项任务,所以花费的时间较长,通信效率较低。
数据报方式适合于突发性的通信要求,不适合长报文和会话式通信。
五、简答题
41、答:
⑴、IP地址是网络层逻辑地址,MAC地址是数据链路层物理地址;
⑵、IP地址用于表示网络中某设备或节点的身份(网络位、主机位)(本网段唯一);
⑶、MAC地址用于表示某设备或节点在本以太网链路中的物理地址(全局唯一);
⑷、IP地址由32位,MAC由48位组成;
⑸、IP地址可区别不同网段,MAC地址无法进行区分。
42、答:网络安全隐患应当从两方面进行考虑:内部网络安全和访问外网安全.
常用网络安全隐患有几种方面:袭击、病毒、木马、人为破坏、环境影响等.
常用防范手段:ACL、防火墙、杀毒软件、IDS/IPS等
43、答:
⑴、传输层:服务点编址、分段与重组、连接控制、流量控制、差错控制,封装源端口、
目的端口:
⑵、网络层:为网络设备提供逻辑地址:进行路由选择、分组转发:封装源IP、目的IP、协议号:
⑶、数据链路层:组帧、物理编址、流量控制、差错控制、接入控制:封装源MAC、目
的MAC、帧类型。
44、答:
(1)255.255.255.0可代表C类地址相应子网掩码默认值:也可代表A类或B类地址掩码,即主机号由最后8bit决定,而路由器寻找网络由前24bit决定.
(2)248=(11111000)2,即IP地址中前29位代表网络,后3位代表主机,因此共
有主机数=23=8,但由于其中主机号全0代表该网络网络地址,主机号全1代表该网络
广播地址,均不能分派给连网主机使用,因此网络可以连接主机数=23-2=6台.
(3)这两个网络子网掩码是同样,均为255.255.255.0,但子网数不同,子网号为
16bitA类网络子网数有216-2个,而子网号为8bitB类网络子网数有28-2个.
(4)有效,因RFC文档中没有规定子网掩码中一串1必要是持续,但不建议这样使用。
45、答:令牌环网在拓扑结构上是环型的,在令牌传递逻辑上也是环型的,在网络正常工作时,令牌按某一方向沿着环路经过环路中的各个节点单方向传递。
握有令牌的站点具有
发送数据的权力,当它发送完所有数据或者持有令牌到达最大时间时,就要交就令牌。
46、答:令牌总线网是一种采用了令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Token)且具有总线型拓扑结构的局域网。
它的工作原理为:具有发送信息要求的节点必须持有令牌,(令牌是个特殊
结构的帧),当令牌传到某一个节点后,如果该节点没有要发送的信息,就把令牌按顺序
传到下一个节点,如果该节点需要发送信息,可以在令牌持有的最大时间内发送自己的一
个顿或多个数据帧,信息发送完毕或者到达持有令牌最大时间时,节点都必须交出令牌,
把令牌传送到下一个节点。
令牌总线网在物理拓扑上是总线型的,在令牌传递上是环型的。
在令牌总线网中,每个节点都要有本节点的地址(TS),以便接收其它站点传来的令牌,
同时,每个节点必须知道它的上一个节点(PS)和下一个节点的地址(NS),以便令牌
的传递能够形成一个逻辑环型。
六、综合应用题
47、解析:一个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最多为65 495B,此数据部分加上:TCP首部的20B,再加上IP首部的20B,正好是IP数据报的最大长度(2-1=65 535B)。
当然,若IP首部包含了选项,则IP首部长度超过20B,这时TCP报文段的数据部分
的长度将小于65495B。
即使用户要传送的数据的字节长度超过TCP报文段中的序号字段可能编出的最大序号,也还可以用TCP来传送。
当今的因特网用户速率还不是很高,且分组的生命期
受限。
TCP的序号字段有32位,可以循环使用序列号,这样就可保证当序号重复
使用时,旧序号的数据早已通过网络到达终点了。
48、解析:第一种方法其实就是后退N顿协议所使用的处理方式,这种方法将不按序的报文段丢弃,会引起被丢弃报文段的重复传送,增加对网络带宽的消耗,但由于用不着将该报文段暂存,可避免对接收方缓冲区的占用。
第二种方法就是选择重传协议所使用的处理方式,该方法将不按序的报文段暂存于接收缓存内,待所缺序号的报文段收齐后再一起上交应用层,这样有可能避免发送方对已经被接收方收到的不按序的报文段的重传,减少了对网络带宽的消耗,但增加了接收方缓冲区的开销
49、解析:假如数据链路层的字节流是一直连续不断的,那么采用一个字节的标
志是可以分清不同帧之间的界限的。
但是如果一个帧结束了传递,以flag字节结束,之后的15min内没有新的帧传输。
在这种情况下,接收方无法确认下一个到来的字节是一个新的帧开始,还是链路上的噪声。
采用开始和结束都添加标志字节的办法,可以大大简化数据链路层协议的设计。
50、解析:
设在t=0时,A开始发送数据,那么在t=(64+8)×8=576比特时间时,A应当发送完毕。
另外,由题意可知,B在t=225比特时间就能检测出A的信号。
既然题目说了在A发送结束之前B也发送一帧,就足以说明B发送数据的时间肯定是在t<225比特时间的时候,不然B不可能会发送数据(因为在t>225比特时间时,B已收到了A发来的数据)。
不妨设B是在第N比特时间发送的数据,那么N+225必定小于576,因此在A发送完数据之前就已经检测到了碰撞,即A在检测到和B发生碰撞之前不能把自己的数据发送完毕。
如果A在发送完毕之前并没有检测到碰撞,那么就能够肯定A所发送的帧不会和B发送的帧发生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