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工温度验证系统操作规程样本

合集下载

温度验证系统详细说明

温度验证系统详细说明

08 汇聚众能 大工精诚
2.热电偶类
精选国际一线品牌,最优等级的热电偶导线,配合独家的封装工艺 (拥有专利),成就了研工高精度,高专业的热电偶测温技术。
热电偶传感器技术优点:
结构简单,机械强度高 头部体积小 导线细,携行方便
( 1 )湿热型
热电偶技术指标: 热电偶分度类型 产地 精度等级
T型(铜/康铜) 美国 ±0.2℃(配合研工的验证系统校准后,短期精度)
蒸汽式灭菌器 大型水浴式灭菌器 干热灭菌器
隧道式灭菌器
冻干机
大型恒温恒湿箱/仓库 大型食品设备
06 汇聚众能 大工精诚
D 验证系统 S16温度验证仪 A16集线器 VALIDATION SYSTEM
S16温度验证仪
真正热电阻、热电偶,双模式验证仪 需配专用笔记本电脑
产品特点: 微型,可满足小型设备温度验证需求 16温度通道 非常便携 需配笔记本电脑
精度等级 ±1.8% RH
三.压力传感器
高精度,耐高温,快口式,卫生型,平模压力传感器 精密电连接器
型号 PRS-V-2-XXM 测量范围 -0.1~0.4 Mpa
探头封装 316不锈钢 耐温范围 -20℃~180℃
精度等级 ±0.25%FS(A级) 线径 3.0mm
09 汇聚众能 大工精诚
F 校准装置 CALIBRATION DEVICE SRTD温度标准
T32温度验证仪 业界第一款,真正热电阻/热电偶,双模式验证仪
产品特点:
通用型,可满足常规企业大部分验证需要 16或32温度通道 可选配6湿度+2压力通道 业界最大12.1寸LED显示屏,1280×800dpi分辨率, HD标准高清,全触摸操控
型号选择: T32-R16 T32-R32 T32-T16 T32-T32 T32-RT16 T32-RT32 T32-XXXX-H6P2

温度记录仪、温度验证系统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温度记录仪、温度验证系统设备安全操作规程

温度记录仪、温度验证系统设备安全操作规程温度记录仪和温度验证系统设备是在药品、食品、化妆品和医疗器械等行业中广泛使用的仪器。

这些设备的准确性非常重要,因为它们的使用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为了保证这些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数据准确性,下面列出了温度记录仪和温度验证系统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一、设备安装在使用温度记录仪和温度验证系统设备之前,必须先安装设备。

设备安装应该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负责,确保安装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设备使用前,必须检查设备的所有部件,确保它们在正确的位置和状态。

二、设备使用1. 设备操作人员应该接受培训保证设备的准确性需要有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组织培训对于保证数据准确性非常重要。

所有操作人员都应该仔细阅读设备的操作手册,并且培训应由专业人员负责。

2. 设备操作在使用温度记录仪和温度验证系统设备时,必须按照操作手册上的操作流程进行。

如果发现任何不正常的现象,必须立即停止操作,并向相关人员报告。

3. 数据记录温度记录仪和温度验证系统设备的数据非常重要,应该每天记录设备所接收到的所有数据。

所有数据的操作应该严格按照操作手册上的流程进行。

如果数据不完整或错误,必须立即向相关人员汇报并进行纠正。

所有数据的存储和保管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三、设备维护设备的维护对于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非常重要。

下面是设备维护的几个方面:1. 设备的清洁在使用后,设备应该进行清洁。

应该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进行清洁。

所有清洁剂应该与设备的材质兼容,并且清洁后应该彻底地冲洗干净。

2. 设备校准温度记录仪和温度验证系统设备应该定期校准。

建议每12个月对设备进行一次校准,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

3. 设备保养设备的保养应该按照操作手册上的要求进行。

例如,如果设备需要进行润滑,应该使用厂商建议的润滑剂。

4. 设备存储设备存储应该按照相关规定进行。

设备不应该存放在高温、高湿或有腐蚀性的环境中。

设备应该存放在干燥、阴凉、无腐蚀性的环境中。

研探温度验证系统安全操作规定

研探温度验证系统安全操作规定

研探温度验证系统安全操作规定一、引言为确保研探温度验证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保障用户和数据的安全,特制定本安全操作规定。

二、系统安全操作流程2.1 登录与账号安全• 2.1.1 登录系统前,请保证操作环境的安全,不要在公共场所或使用不可信网络登录系统。

• 2.1.2 系统管理员将发送给您的账号和密码视为您的个人隐私信息,请不要向其他人透露,同时也不要将其记录在任何笔记本、手机或其他不安全的媒介上。

• 2.1.3 建议您每隔一段时间更换一次密码,且不要使用过于简单的密码。

• 2.1.4 在使用完毕后,请及时退出系统,不要在不安全的环境下保持登录状态。

### 2.2 数据安全操作规定• 2.2.1 切勿在系统中公开发布您个人或机构敏感的信息。

• 2.2.2 如果必须在系统中发布敏感信息,请先咨询系统管理员,确保相关信息的安全受到保障。

• 2.2.3 禁止在系统中使用任何形式的恶意程序或发射网络攻击。

• 2.2.4 对于不合法、违法的操作,系统管理员有权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警告、中止账号服务或永久封禁账号等。

### 2.3 使用流程• 2.3.1 在开始使用研探温度验证系统前,请确保已阅读本安全操作规定。

• 2.3.2 系统登录成功后,您可以根据您的工作需要,在系统中进行数据采集、上传、下载等操作。

在这些操作中,建议您遵循以下操作流程:准确输入相关信息,将数据信息完整记录并妥善存放;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不因网络等问题导致数据丢失或被非法窃取;验证数据和信息是否符合要求,并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数据处理。

• 2.3.3 您在操作过程中,请避免使用危险操作或错误输入数据,以免影响后续的数据处理和研究结果。

### 2.4 紧急处理• 2.4.1 发现系统异常或存在安全风险,请第一时间与系统管理员联系,以便及时进行处理。

• 2.4.2 在紧急情况下,由于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保护系统或用户安全,系统管理员有权停止系统服务,但会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服务,并保证您的数据和信息不会因此受到损害。

P3温度验证仪操作规程.2016-07-121

P3温度验证仪操作规程.2016-07-121

颁发部门:质量保证部分发清单:■生产技术部(1)份■质量保证部(1)份■质量控制部(1)份■工程部(1)份□人事行政部( )份□研发注册部( )份□供应部( )份□营销部( )份□总经办( )份□固体车间( )份□提取车间( )份□液体车间( )份□财务部( )份文件内容目录一、目的: (3)二、适用范围: (3)三、职责: (3)四、依据及参考文件: (3)五、内容: (3)1.验证仪的组成 (3)2.设置权限 (3)3.仪器开机 (3)4.温度、湿度、压力验证 (4)5.报告、审核、输出、打印 (7)6.维护、保养 (8)7.注意事项 (9)六、变更历史记载: (9)一、目的:为了正确使用和操作P3温度验证仪,对有温度、湿度、压力要求的仪器设备进行正确的验证,通过验证仪得到准确可靠的验证数据。

建立P3温度验证仪使用、维护标准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有温度、湿度和压力要求的仪器设备的测试和验证。

三、职责:1.QA:起草和修订文件,保管仪器。

2.工程部:仪器的送检、校准。

2.质量保证部、质量控制部、生产技术部: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进行仪器的操作和对需要验证的仪器设备进行验证。

2.生产技术部:对生产部相关的仪器设备进行验证时,配合仪器的测试工作。

四、依据及参考文件:1.《GMP文件管理制度》2.《Power 3000温度验证系统使用手册》五、内容1.温度验证仪系统组成部分:温度验证仪(Power 3000)、温湿度探头(干热和湿热)、系统专用软件。

2.管理员可以设置专用用户登录,报告的审核权,备份-还原数据库和系统的设置。

操作员可以设定标准方案和验证方案。

3.仪器开机:3.1将12V直流电源适配器插到验证仪上(DC孔在验证仪左侧下方),将电源适配器的220V 输入插头插到220V3孔(带地线)插座上,打开验证仪的电源开机键(在验证仪右侧下方,按一次开机键,松开手即可),待屏幕进入登录画面;3.2点击账号输入框的黄色位置(或黄色右边的倒三角,可选择账号)弹出键盘,输入登录者自己的账号。

研工温度验证系统操作规程样本

研工温度验证系统操作规程样本

温度验证系统简要操作流程详细内容请参照《研工-温度验证系统使用简要手册》及有关培训资料!为了更加直观、流畅地使用本验证系统,现将整个重要操作环节整顿如下:一、温度校准1.1 将温度验证仪和校正装置放置在适当位置,使用原装电源线、通讯线并将其连接好,将17孔(或21孔)均热棒轻轻放入干式计量炉内。

◆使用油浴或低温槽,则不用连接通讯线,也不用均热棒,只需要将所有探头弄整洁,放入油浴或低温槽中。

◆选取校准场合时请注意,尽量在一种稳定室内,避开风速较大通风口、空调风口,人员尽量少开关门,此外验证仪和校准装置与其她用电器分开使用电源线。

1.2 验证仪接通电源,摁开核心开机,原始登陆账号和密码都为ADMIN。

◆只需摁一次开核心,等待加载启动。

◆登陆账号或密码错误,请核算有关使用者所分派账号信息。

1.3 设立校准方案:点击“方案→校准方案→添加”。

设立内容重要涉及:方案名称-校准类型-校准方式-单点/多点-温度点-记录间隔-传感器评价原则。

◆超级顾客或管理员有此权限。

◆方案名称:建议使用校准温度点命名:如“手动90/121/130”,表达手动三点校准,低点90度,高点130度,校验点121度。

◆备注:可以不用添加任何东西。

◆校准类型:依照验证设备选取,如隧道烘箱温度较高、湿度低,选为干热;蒸汽灭菌柜温度不高,存在大量蒸汽和液体,选为湿热;冻干机温度极低,选为冻干,对于生化培养箱可选取湿热,等等,同样在设立验证方案时与其相应。

◆校准装置:依照所使用设备选取,如FLUKE干井,低温槽等。

自动校准时如果设备自身没有原则器则不要勾选“外接温度计为原则器”。

◆建议使用多点校准,推荐使用三点。

◆温度点设立:普通检查点设立成验证设备需验证温度,低点、高点可在检查点上下20~30度,特殊温度视详细状况而定,不可超过校准设备量程或者探头耐温范畴。

如需使用两个或者三个检查点,再选中检查点2、检查点3,所有检查点都应在低点与高点之间。

T5温度验证仪操作规程

T5温度验证仪操作规程

###################3333文件编号:S0P-SG-YS-211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建立T5温度验证仪的标准操作程序,保证仪器使用的规范性,延长仪器的寿命。

2.适用范围:适用于T5温度验证仪的使用、维护保养。

3.责任者:凡进行温度验证或温度测试操作的人员均应对执行此操作程序负责,QA负责人负责监督检查和抽查执行情况。

4.程序:4.1打开主机电源,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即可登陆进入主界面4.2进入设置主界面后,显示校准设置,验证设置,设备管理和验证载段4.2.1校准设置第1页共16页版本号:014.2.1.1打开校准设置管理界面,系统以列表方式展示已有的校准设置4.2.1.2界面提供探头、方式、类型、设置人四个检索点4.2.1.3点击列表的表头能够实现对指定列的排序功能,排序的列会有向上或下的箭头方式探头4.2.1.4列表中显示了校准设置的基本信息,如果要查看或修改校准设置,请点击“修改”按钮进入校准参数设置界面。

列表中有“选中”复选款,可以实现批量删除功能。

4.2.2验证设置:验证设置基本信息及过程要求4.2.2.1命名:验证设置的文件名,系统根据时间记忆号自动命名,用户也可以自定义输入文件名。

4.2.2.2描述:用户可根据需要输入备注信息,以便能精确查找到该验证设置。

4.2.2.3SOP 标准操作规程,输入规程编号可便于文件识别与管理。

4.2.2.4类型:分为湿热验证、干热验证和冻干验证等三种验证类型。

选择不同的验证类型影响界利耐廉科的右啦司 1州励珀3齐:■垃血込丙3ETHZO11.-12-1509:35:14V氓■-綁认:口MJ 手的更驱?tH.! 匚1悅"鼻胡阱E4□ BA甲宓隹怕□Co»J三点商T 科 |i <EH*I<i E=j6S$^M 口H-S字Sft三点曲屮 □w三林涎屮痴田苗述201142.13购日占5011-1243 20111M3(P9M?:12 2D11-12-13ZO11-U^3(H?44:17第3页共16页版本号:01面(如上图)的杀死率、速率等参数。

温度校准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温度校准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温度校准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温度校准仪是科学实验、制造工艺和质量控制中经常使用的一种仪器,用来校准温度测量设备。

在使用和保养温度校准仪时,为确保操作安全和设备寿命,需要遵守以下的操作和保养规程。

安全操作规程1. 资格认证在使用温度校准仪和进行校准工作之前,需要经过相应的资格认证和培训,熟悉温度校准仪的操作和使用技巧,了解安全操作规程和校准操作流程,掌握常识和技术知识。

2. 操作环境在进行温度校准操作时,应当保持良好的操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确保操作设备和周围环境的清洁和整洁,避免杂物、油污、尘土等对仪器造成影响,同时服务人员应对环境风险评估,并严守工作纪律。

3. 适当的标准在进行温度校准时,要根据实际需要和被校准仪器的规格精度准确度等要求,选择适当的标准,程序化操作,防止传递偏差,提高校准效果,步骤和流程不可省略。

4. 稳定状态在进行温度校准操作前,需要预热设备,使其达到稳定状态,以确保校准结果的准确和精确,而且在校准过程中,设备质量稳定性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5. 校准计算在进行温度校准计算时,必须遵循相关计算公式及规范,谨慎思考,确认计算结果,当单独校准量不可达到标准值时,需综合考虑影响因素并决定是否要停用或送检等情况,并进行适当的记录和通报。

6. 操作规范在操作温度校准仪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执行,操作细节必须符合标准和流程,熟练掌握仪器的开启、关闭及调节、校准等步骤,不能违规操作或改装,减少仪器的损坏和人为疏忽带来的事故风险。

7. 保证安全操作人员应具备安全意识,时刻关注温度校准仪的状态、运动轨迹和周围环境变化等情况,保证操作安全。

当温度校准仪出现故障、尘污等情况时,停用处理,并及时接受检修和保养。

保养规程1. 日常保养温度校准仪的日常保养工作主要包括清洁清扫、漏水检查、热电偶改换等。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的周边、内部、外部及重要部位进行清洁,避免损伤仪器表面或光学元件,避免污损内部各部件,防止灰尘、腐蚀剂以及其它污染物进入设备内部。

温升试验仪安全操作规程参考模板范本

温升试验仪安全操作规程参考模板范本
3.试验结束后应清理清洁机身及周边环境,并认真填写《设备使用台帐》。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修改时亦然。
编制
杨燕
审核
批准
2.注意事项:
2.1使用前应详细的阅读使用说明书。
2.2感温导线的弯曲角度不能太大,否则容易折断。
2.3为了检测数据的准确性,感温体应与插头刀刃接触良好。
2.4试验电流不能长时间超过40A,否则变压器容易烧废。
2.温度表使用前要进行校准,操作温度工位转换开关时,每个转换后须等30秒,待温度显示稳定后才能进行温度记录。
温升试验仪
安全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
生效日期:
发放号:
版本:1.0
页码:1/1
1、操作步骤:
1.1将处理好的试样接到试验仪器上,如检测试样未达到六件时,其它未接样品的测试端子应套入短路片,以保持测试电源构成串联回路。
1.2接上AC220V电源,打开电源开关,仪表应有显示。
1.3校准温度表显示温度为室温。
1.4根据试验时间要求,设定定时器的时间。
1.5按测量按钮,测量指示灯亮;旋转电流调节盘,使电流显示为被测样品所需要的试验电流值。
1.6试验完毕后,按停止按钮,切断输出电流,逆时针旋转电流调节盘至最小值处,并切断电源开关。
1.7当电流过载时,仪器自保,STOP灯亮,此时仪器不能工作。按“STOP”键复位,仪器恢复至待机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度验证系统简明操作流程
详细内容请参考《研工-温度验证系统使用简明手册》及相关培训资料!
为了更加直观、流畅地使用本验证系统, 现将整个主要操作步骤整理如下:
一、温度校准
1.1 将温度验证仪和校正装置放置在合适的位置, 使用原装电源线、通讯线
并将其连接好, 将17孔( 或21孔) 的均热棒轻轻放入干式计量炉内。

◆使用油浴或低温槽, 则不用连接通讯线, 也不用均热棒, 只需要将所
有探头弄整齐, 放入油浴或低温槽中。

◆选择校准场合时请注意, 尽量在一个稳定的室内, 避开风速较大的通
风口、空调风口, 人员尽量少开关门, 另外验证仪和校准装置与其它用电器分开使用电源线。

1.2 验证仪接通电源, 摁开关键开机, 原始登陆账号和密码都为ADMIN。

◆只需摁一次开关键, 等待加载启动。

◆登陆账号或密码错误, 请核实相关使用者所分配账号信息。

1.3 设置校准方案: 点击”方案→校准方案→添加”。

设置内容主要包括: 方
案名称-校准类型-校准方式-单点/多点-温度点-记录间隔-传感器评价标准。

◆超级用户或管理员有此权限。

◆方案名称: 建议使用校准温度点命名: 如”手动90/121/130”, 表示
手动三点校准, 低点90度, 高点130度, 校验点121度。

◆备注: 能够不用添加任何东西。

◆校准类型: 根据验证设备选择, 如隧道烘箱温度较高、湿度低, 选为
干热; 蒸汽灭菌柜温度不高, 存在大量蒸汽和液体, 选为湿热; 冻干机温度极低, 选为冻干, 对于生化培养箱可选择湿热, 等等, 同样在设置验证方案时与其对应。

◆校准装置: 根据所使用的设备选择, 如FLUKE干井, 低温槽等。

自动校
准时如果设备本身没有标准器则不要勾选”外接温度计为标准器”。

◆建议使用多点校准, 推荐使用三点。

◆温度点设置: 一般检验点设置成验证设备需验证温度, 低点、高点可
在检验点上下20~30度, 特殊温度视具体情况而定, 不可超出校准设备量程或者探头耐温范围。

如需使用两个或者三个检验点, 再选中检验点
2、检验点3, 所有检验点都应在低点与高点之间。

◆记录间隔: 建议30秒
◆传感器( 探头) 评价标准: 正常情况选择3分钟, 要求值±0.5度。


需减少校准所用时间, 能够调整为1分钟; 不建议超过3分钟。

◆标准器温度判断: 该栏只在选用自动校准时使用到, 建议以默认设置
为准。

◆如果下一次校准温度点、校准方式、评价要求等不变, 可继续使用这
上一次校准方案。

1.4 打开干式计量炉( 低温槽、油浴) 的电源, 根据校正方案进行自动或手动合理升降温。

◆如使用干井手动校准, 需根据校准方案设置干井温度; 自动校准可不
用设置温度, 只需启动干井即可。

◆保证油浴内的油是合格的、足量的。

◆低温槽内需要液体, 那么要保证低温槽内的液体是合格的、足量的。

1.5 启动校准: 运行→校准→选择校准类型→校准方案→搜索干井→选择集
线器→进入→启动, 得到校正补偿报告。

◆如果为手动手动校准”搜索干井”一栏显示灰色, 不可用; 如果使用干
井选择自动校准, 需将校准方案设置为自动, 通讯正常。

◆校准集线器一定要选择正确, 仪器默认为选择集线器1。

比喻做大输液
需要使用30根探头, 在进入校准界面前必须同时勾选集线器1和集线器2。

◆手动校准时, 点击”评价”前必须等待干井( 低温槽、油浴等) 稳定、
验证仪实时数据稳定, 其相关度数波动范围很小, 一般变化范围能在零点零几。

◆手动校准时低点和高点能够任意一个先评价, 检验点则为从上到下的
顺序。

提示: 进行更多点校准时, 可根据干井( 低温槽、油浴等) 升降温度方便设置检验点先后顺序。

◆如果使用”手持式精密标准温度计”为基准, 在点击”评价”前需将其
温度输入至验证仪, 再点”评价”。

如: 设置干井温度为90度, 标准探头实测温度为89.98度, 则需要将验证上的90更改为89.98。

◆如果使用干井为P型, 自动校准时直接读取标准探头的温度并以此为
基准。

◆如果使用验证仪自带的STD温度标准, 在设置校准方案时勾选”外接温
度计为标准器”。

1.6 本次校准结束。

◆校准结束验证仪会停止运行。

◆校准中途停止, 校准未完成, 该数据不会被保存。

1.7 若校准数据在有效期内, 则不需要校正。

◆一般情况下, 一台设备做一次前校准, 验证完成立即再做一次后校准。

1.8 查看及打印校准报告: 报告→( 校准选中一个) 打开→导出PDF/EXCLE
→返回→PDF文件→校准PDF文件→选择→保存到移动磁盘。

◆如果无需调整, 可选择多份校准报告, 批量生成PDF。

◆报告选项一栏可进行相关调整, 如签字栏等。

修改完之后需立马导出
PDF, 退出时再进入则恢复到原始。

◆当含有后校验报告时, 其默认显示最后一次后校准和校准报告在一起。

如果一份校准报告做过几次后校准, 需要全部导出数据, 操作方法: 报告→打开→报告选项→左下角有关后校准可进行选择。

◆”打印”功能需额外配置打印机。

二.温度验证
2.1 打开温度验证仪, 设置验证方案( 超级用户或管理员有此权限) , 包括
温度探头的布局图、所验证的目标设备描述、加载阶段等。

◆方案→验证方案→添加。

◆添加内容分为三大内容: 基本设置→探头定义→组合计算→确定。

◆基本设置: 方案名可添加为某设备名称, 如”大输液水浴灭菌柜”、”
脉动真空灭菌柜”→备注可添加车间名, 如204车间1号线, 或者灭菌
工艺, 如121度15分钟; 也能够空白→验证类型根据验证的设备选择→扫描间隔以默认为准→记录间隔, 1~2个小时内的验证, 建议为30秒, 时间较长的建议1分钟甚至更大点→灭菌工艺是针对恒温段内的温度数据做一个统计分析, 建议选择, 其能够选择自动和手动。

◆探头定义: 下一步→选择集线器, 如需使用两组探头, 可勾选集线器1
和集线器2→快捷生成→探头分布。

◆组合计算: 下一步→组合1( 如需将探头分成两组合或更过组合, 可启
动组合2等) →组合信息不用管→探头选用→计算内容( 默认杀死率没有选择) →监视事件能够不用管。

◆一般情况下, 空载和满载能够不考察杀死率, 因此计算内容中的杀死
率可不勾选。

◆干热杀死率FH计算中Z/D值的选择: 原则为干热灭菌170/20、干热
除热源170/54, 很多时候干热除热源也会选择250/54。

2.2 将温度探头放入待验证设备。

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湿热( 待验证的目标设备运行时有压力, 温度上限不超过150℃)
将需要的湿热探头穿过引线器、硅胶垫、变径管子, 将适量长度的温度探头导线放入待验证设备内部, 根据验证方案中的探头布局图进行探头分布; ※第二种情况干热( 待验证设备运行时内无压力, 温度上限超过150℃, 无蒸汽和水等液体)
将需要的干热探头放入待验证设备内部, 根据验证方案中的探头布局图进行探头分布。

如果验证的目标设备是隧道烘箱, 建议使用特制的干热探头支
架对干热探头进行固定。

2.3 将集线器插入温度验证仪。

2.4 点击”管理→设备管理→添加设备”。

◆型号、名称、编号必须添加, 备注能够不写或者添加车间名称等”, 将
需进行温度验证的设备描述输入进去。

2.5 点击”管理→加载阶段→添加”。

◆将空载1、空载2、空载3、满载1、满载2、满载3、热穿透1、
热穿透2、热穿透3、半载1、半载热穿透1等类似信息输入进去, 如果以存在则不需要重新输入。

2.6 将需验证的目标设备本身时钟与温度验证仪本身时钟调整到时间一致。

◆”系统→修改时钟”。

2.7 设置需验证的目标设备的参数, 启动运行目标设备。

在温度验证仪上点
击”运行→验证→类型→选择设备→加载阶段→验证方案→校准补偿→进入→启动”进行温度验证。

在此运行画面下, 能够查看实时温度、温度统计、杀死率统计、趋势图、监视事件等信息。

2.8 停止运行目标设备, 在验证仪上结束本次验证。

2.9 点击”报告→验证→选中某一份报告→点击”打开”( 或双击) →导出
PDF或EXCEL→返回→PDF或EXCEL文件→验证PDF或EXCEL文件→选择→保存移动磁盘”。

◆数据选取: ”记录间隔时间为多少倍数”可进行成倍数打印数据, 如记
录间隔为30秒, 需要1分钟打印, 便可更改为2倍数。

”验证时间”: 可进行前后数据截取, 比如大输液验证时注水过程比较长, 使用此功能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