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
(完整版)古代文学史.doc
一、名词解释1、建安七子建安七子的得名源于曹丕《典论·论文》 ,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祯七位文人。
他们的创作中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政治理想的高昂,人生短苦的哀叹,的个性表现强烈以及浓郁的悲剧色彩是他们的总体创作特色。
2、建安风骨建安文学时期,文坛以曹氏父子为中心,周围集中王粲、刘桢等一批文学家,在创作上形成了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等特点,这些特点构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
3、志怪小说志怪小说是以记述鬼神怪异之事为主要内容,包括神仙方术、鬼魅妖怪、殊方异物、佛法灵异等,也有野史逸闻、民间传说等等。
艺术上带有传奇色彩和超现实的表现。
以干宝的《搜神记》为代表,其它有托名陶渊明的《搜神后记》、旧题曹丕的《列异传》、等。
4、志人小说志人小说记述人物的逸闻轶事、言谈举止,从中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面貌。
它的产生和汉末至魏晋的人物品评和清谈风气有直接的关系。
志人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此外还有邯郸淳的《笑林》、沈约的《俗说》、殷芸的《小说》等。
5、永明体新体诗又称“永明体” ,是与古诗相对而言的,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它是古诗向律诗过渡的重要一环。
因为这种诗体最初形成于南朝齐永明年间,所以又称“永明体”。
它产生的关键是声律论的提出。
创作“永明体”诗歌的主要作家有谢朓、沈约、周颙、王融等,而最杰出的代表诗人是谢朓。
6、宫体诗就内容而言,宫体诗是用永明新体诗来描写宫廷生活,尤其是以描写女性题材为主,也有咏物的题材等。
其突出的艺术特征是:讲究声律、对偶;辞藻华艳,风格轻靡柔弱。
但宫体诗在诗的艺术技巧、形式、格律等方面还是有一定的贡献。
宫体诗的影响一直持续到初唐。
主要作家有梁武帝萧衍和其子简文帝萧纲、元帝萧绎,以及宫廷诗人庾肩吾、庾信、徐陵、徐摛和陈后主陈书宝等。
7、长吉体李贺因其诗歌创作中在继承前人风格的基础上有独特的创新,形成了意象带有很大的虚幻和想象的成分、构思不拘常法、意想之间的跳跃性很大、常常超越时间和空间、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等特色,创造出神秘幽奇、冷艳凄迷艺术境界。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一上word版本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复习绪论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中国古代史、文学家文学早已注意到文学的发展与变迁一、史家记述: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屈原、贾谊立传,涉及宋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辞赋家,文学发展过程初步描述。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史记》前史官之文发展过程追述;齐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南朝宋以前诗歌发展历程,关于诗歌史比较详细论述。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22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文学发展线索。
二、目录学著作:斑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其《诗赋略论》对诗赋发展有初步的描述。
此后,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大都继承《汉书•艺文志》传统,在著录书目的同时考辨源流。
(清)幻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算是这类书中的集大成者。
三、在诗文评方面:(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以下20篇论及文体形成过程,《时序》等篇也有关于文学发展论述。
(梁)钟嵘的《诗品序》,文学发展详细论述。
郑玄《诗谱序》追述诗歌起源,历数周文、武、成王以至懿、夷、厉、幽王时政治变迁与诗歌关系,政治角度对诗歌发展描述。
(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文体流变角度,论述文学发展《全唐诗》为唐代诗人作简介,可看到唐代诗歌发展线索。
包括文学总集或选集的作家小传、序跋、题记20世纪初出现,林传甲京师大学堂编写讲义《中国文学史》为滥觞。
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卷、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分别代表了20年代、30年代、四五十年代、60年代文学史著作所能达到的成就。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分体文学史最早、最有影响著作。
中国文学的演进影响文学发展的内部因素。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简答题
《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及答案《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题-—论述题1.论述《诗经》的主要文学成就。
1.(1)写实和抒情的融合。
①作者所抒发的情感是真实的。
②作者抒发情感的方式是坦率的.③叙事性的诗作中也饱含着作者的感情。
(2)赋、比、兴的艺术手段。
①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手法.它可以直接叙事,也可以是直接的刻画描写,可以是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
②比一般说就是比喻。
③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
就兴与诗歌情思的关系而言,基本有相关和不相关两种情形。
(3)形式和语言方面的特点。
①重章复沓的结构形式。
②以四言为基本句式。
③节奏鲜明,音韵谐洽,有天然的音乐美感。
④语言也很有特色.一是词汇十分丰富,二是大量运用双声叠韵的联绵词和叠字,不但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更细腻地传达出诗人曲折细微的情感和物象的活泼情状.2.试论《左传》的文学特色。
2.(1)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2)刻画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4)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3.试论《孟子》文章的主要特点。
3.(1)雄辩色彩。
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把握对方心理,循循善诱,引导对方不知不觉地投人到自己设置的机彀中来,便对方心悦诚服;二是气势丰沛,是非鲜明,一旦被纳入机彀,便铺张扬厉,纵横恣肆,步步紧逼,不给对方辩驳的机会.两个特点在文中配合,构成了孟子的雄辩。
(2)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
4.试论《庄子》的寓言特点。
4.(1)奇幻谲诡的想象。
(2)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
(3)细腻逼真的描写.(4)谐趣和讥刺横生。
5.分析《离骚》的思想内容.5.(1)“美政"理想。
(2)深沉的爱国情感。
(3)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坚韧品格。
(4)疾恶如仇的批判精神。
6.试论《史记》描写人物的艺术特点。
6.(1)精巧的剪裁和安排,使用“互见法”.(2)人物之间相互对比映衬。
(完整word版)00538_中国古代文学史(一)_大纲复习资料完整版
0053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大纲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第二节神话传说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经》的来源,分类和流传第二节社会政治诗第三节情爱诗第四节史诗及其他第五节《诗经》的文学成就第三章先秦散文第一节历史散文第二节诸子散文第四章屈原和楚辞第一节楚辞的产生第二节屈原及其创作第三节《离骚》第四节屈原的其他作品第五节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第二编秦汉文学第一章秦汉散文第一节李斯与秦代散文第二节贾谊与西汉初期散文第三节刘向与西汉中后期散文第四节东汉散文第二章司马迁与汉代史散文第一节司马迁及其《史记》写作第二节《史记》人物传记的文学成就第三节班固《汉书》及东汉其他历史散文第三章汉代辞赋第一节贾谊,枚乘与汉初辞赋第二节司马相如扬雄第三节西汉中后期其他辞赋作家及东汉辞赋的承变第四章汉代诗歌第一节乐府民歌第二节五言诗的起源第三节《古诗十九首》及其他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章建安风骨第一节曹操与曹丕第二节曹植第三节建安七子及蔡琰第二章正始之音第一节时代思潮与正始诗歌第二节阮籍诗第三节嵇康诗第三章两晋诗坛第一节太康诗风第二节左思与刘琨第三节游仙诗与玄言诗第四章杰出诗人陶渊明第一节陶渊明的生平及思想第二节陶渊明的诗歌第三节陶渊明的散文和辞赋第五章南北朝诗歌第一节南朝诗歌第二节北朝诗歌第三节南北朝乐府民歌第六章魏晋南北朝赋第一节建安赋作的繁荣第二节两晋赋坛的多样化倾向第三节精致化的南朝骈赋第四节北朝赋与庾信第七章魏晋南北朝散文第一节魏晋文章第二节南朝骈文第三节北朝散文第八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一节魏晋南北朝小说创作的繁荣第二节志怪小说与《搜神记》第三节志人小说与《世说新语》第九章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第一节魏《典论•论文》与《文赋》第二节刘勰《文心雕龙》第三节志人小说与《世说新语》第三节钟嵘《诗品》及其他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隋代文学与初唐诗歌第一节隋代文学第二节贞观诗坛与“初唐四杰”第三节杜审言与沈,宋第四节陈子昂与张若虚等第二章盛唐诗歌第一节王维,孟浩然等山水诗人第二节王翰,王昌龄,崔颢等豪侠诗人第三节高适,岑参等边塞诗人第三章李白第一节李白的生平和思想性格第二节李白的乐府歌行第三节李白的绝句第五节李白诗歌的艺术成就及影响第四章杜甫第一节杜甫的生平和思想第二节杜诗的“诗史”性质及写实手法第三节杜诗的沉郁顿挫和律体成就第四节杜诗的集大成和对后世的影响第五章大历诗坛第一节韦应物与刘长卿第二节大历十才子第三节顾况,李益第六章中唐诗歌第一节白居易,元稹等人第二节韩愈,孟郊第三节李贺第四节刘禹锡,柳宗元第七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第一节李商隐第二节杜牧,许浑第三节贾岛与姚合第四节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等第八章唐代散文第一节唐代古文运动第二节韩,柳散文的杰出成就第三节晚唐的讽刺小品文第九章唐传奇与变文,俗讲第一节唐代传奇小说第二节敦煌变文与俗讲第十章唐五代词第一节早期的民间词与文人词第二节温庭筠,韦庄与花间词第三节冯延巳,李煜与南唐词(完整word版)00538_中国古代文学史(一)_大纲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识记:①《尚书·尧典》、《吕氏春秋·古乐》、《诗大序》中关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题库(名词解释和诗歌鉴赏)
名词解释(4个)1.古文运动:唐贞元元和年间,在韩愈的倡导下及柳宗元的支持下,出现了影响广泛的古代散文文体,史称古文运动。
意在恢复先秦两汉以散文单句为特征的散文,推动散文的核心和发展,实质上是一次在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诸方面都进行变革的散文革新运动.2. 唐传奇: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通称,因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故称。
唐传奇艺术构思奇异新颖,寓于变化,叙述事件简洁明快,人物对话生动传神,词汇丰富,句式多变。
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
3.变文: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变文的“变”的变是变更了佛经的文本成为俗讲的意思,“文”的体制是散文和韵文相连接,代表作品有伍子胥的《伍子胥变文》。
4。
郊寒岛瘦:指中唐代著名诗人孟郊、贾岛。
二人都以苦吟诗著称,因其平生遭际大体相当,诗风相似,被后世并称为“郊寒岛瘦".郊、岛之诗风格清奇悲凄,幽峭枯寂,格局狭隘窄小,破碎迫促,且讲究苦吟推敲,锤字炼句,往往给人以寒瘦窘迫之感。
5.“沉郁顿挫":杜甫诗歌最具有特征性的艺术风格。
所谓“沉郁",主要指思想感情的博大深厚、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指语言的刚健,遒劲,音调的铿锵有力,章法的曲折变幻等。
“沉郁顿挫”概括了杜诗在思想内容方面的深广和表达上的波澜起伏的特点。
6。
新乐府运动:指中唐时期,兴起的一场诗歌运动。
自命新题,抒写实事,以白居易和元稹为主要诗人,用乐府诗形式进行创作、都提倡以现实和事实题材入诗,主要运用写实、比兴和讽喻的手法,重视诗歌的社会地位,也重视表达和语言的浅显通俗,这一运动的最高要求是把艺术写实和政教公立结合在一起。
7.上官体: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
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以绮错婉媚,讲究技巧、追求对仗工整,音韵协和,但音韵内容狭窄,他的诗被争相效仿,称上官体。
8.文章四友:武后时期的宫廷诗人李峤、杜审言、苏味道、崔融的并称。
(完整word版)考研中国古代文学史笔记(袁行霈)
第一章上古文学一、基本知识1、上古歌谣:上古时期的民歌、民谣,是民间文学的一种。
我国古代,以合乐为歌,徒歌为谣。
上古歌谣是先民表达思想、抒发感情、促进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在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原始时代产生的,是出现最早的文学样式。
按题材内容,可分为劳动歌谣、祭祀歌谣、图腾歌谣、婚恋歌谣、战争歌谣等。
它们具有集体性、综合性和再现生活的直接性,词句简朴,节奏流畅,以赋为其主要表现手法。
2、《周易》:先秦时的一部卜筮书。
其文字分经、传两部分。
其中的卦、爻辞为《易经》,约成于西周初年。
它们记载了上古社会的一些情况,保存了一些具有朴素色彩的上古歌谣。
《易传》是对经的说明和解释,大部分作于战国时期,反映了当时的哲学思想。
3、神话:神话是上古先民通过幻想以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所作的形象描述和解释,用虚幻的想象表现了先民们征服自然、战胜自然的强烈愿望和乐观主义、英雄主义精神,是人类早期不自觉的积极浪漫主义艺术创作。
它是原始文学的一种重要样式,是后世文学艺术的重要土壤和武库。
4、《山海经》:一部与巫术有关的古代地理著作,作者不详,约成书于战国时,秦汉时又有增补。
共18卷,以记载传说中的地理知识为主,兼及民俗、物产、医药、巫术、祭祀等,尤其是保存了大量上古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鲧禹治水等,是我国先秦保存神话最多的古籍,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
二、主要作家、作品1、精读作品《弹歌》、《伊耆氏蜡辞》、《神北行》、《侯人歌》、《周易。
归妹。
上六》爻辞、《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
2、阅读作品《周易·同人》、《周易·中孚·六二》、《周易·屯·六二》、《卜辞通纂》375、《后羿射日》、《夸父逐日》、《黄帝杀蚩尤》、《刑天断首》、《共工触山》。
三、思考与练习1、谈谈我国上古歌谣的分类及内容。
参考答案:我国现存上古歌谣,从题材内容看,大致可分为以下五类:一为劳动歌谣,是最早出现的上古诗歌,它们对劳动行为的再演和生产经验的总结,是先民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带有明显的功利目的,以《弹歌》最典型。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学考试大纲史上最全的复习资料Word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学考试大纲史上最全的复习资料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一)》自学考试大纲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中国古代文学史(一)》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内容包括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和隋唐五代文学四编。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学应考者系统地学习中国文学自先秦至五代的发生进展历史,把握其间各种文体的演变、文学思潮的兴替、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学团体的理论主张和创作风格、重要作家作品及其在文学进展中的地位和妨碍,为进一步学习各种选修课程打下扎实稳固的基础。
Ⅱ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奇第一节上古歌谣识记:①《尚书·尧典》、《吕氏春秋·古乐》、《诗大序》中对于上古歌谣的论述。
②《弹歌》、伊耆氏《蜡辞》和《周易·贲卦》XXX爻辞。
明白:①上古歌谣的产生与初民切身的日子紧密相关。
②原始歌舞诗、乐、舞合一的综合性。
第二节神话传奇1.神话及其产生识记:神话的性质。
明白:神话的劳动起源讲。
神话的宗教起源讲。
简单运用:神话与传奇的区不。
2.我国神话的要紧特征综合运用:①中国神话的特征。
②神话对后世文学进展的妨碍。
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经》的来源、分类和流传1.识记:《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西周初到春秋中叶诗歌305篇。
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
笙诗6篇别在305之数。
2.《诗经》的收集和编定识记:①采诗讲。
②献诗讲。
③删诗讲。
明白风、雅、颂的分类依据及其意义。
3.《诗经》的流传识记:《诗经》在先秦时代的三个作用。
明白:《诗经》的流传。
第二节社会政治诗1.下层人民抨击政治的诗简单运用:简要讲明下层人民社会政治诗的具体内容。
2.官吏对政治表达别满的诗简单运用:简要讲明官吏对政治表达别满的诗的具体内容。
3.抒发日子郁懑和人一辈子忧伤的诗简单运用:简要讲明其具体内容。
4.称颂执政者的诗简单运用:简要讲明其具体内容。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卷作品选诗词赏析
浣溪沙-—[宋]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傍晚时分,听着小曲独自饮酒,怅然排遣着心中的愁绪。
去年的时节,去年的天气、去年的亭台依然如故,不知何故,如今却要感时伤怀,心中无端浮生起岁月年华易逝难留的淡淡哀愁,面对西下的夕阳发出几时才能回来的感叹.看着繁花落尽,看着屋檐下似曾相识的归燕,伤春叹老之情才下了眉头,骤然又袭上心头。
一个人独自徘徊在小园落花飘零的小路上,怎么也无法排解心中的失落、惆怅、孤独与寂寞。
这首词的妙处在于不作态,不用典,不做作,通过时间和景物对比,不言愁苦,而愁苦自见.尤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为人称道。
“一曲新词酒一杯”,以听歌、对酒开篇,格调闲雅,欲抑先扬,构思独特,令品读者以为是一首书写词人内心愉悦之情的词作。
接着品读下去,情绪就不由自主地随着词人的笔端蒙上了些许淡淡的哀愁。
虽然摆在眼前的还是那些与去年一样的时节,一样的天气,一样的亭台,不足为哀,但是与词人年事已老联系起来;词人那心中的哀愁就不难理解了.紧接着一句“夕阳西下几时回”点破了其中蕴含的深意,时光易逝难回呀!“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依然是对眼前环境事物的描绘,春天要随落花去了那是毫无办法,好在还有“似曾相识”的燕子又飞回来了,姑且可以聊以自慰,然而词人已随着岁月流年带走的东西无奈是追不回来了。
“似曾相识燕归来”看似聊以自慰,实则内心愁苦更加强烈。
“小园香径独徘徊”,词人面对落花归燕,触目伤怀,抑郁难解,孤独寂寞之中,只有徘徊香径,在记忆中寻回逝去的年华而已。
通观全词,我们不难看出,作品始终贯穿着一种对时光年华易逝难留的愁苦与无奈,但是也从另一个角度在警醒后人,应努力抓住今天,不要给自己留下日后的无奈和哀愁。
蝶恋花·欧阳修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
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二重点一、初唐1、王绩:长于五律,《野望》已是五律典型。
多吟咏隐居旷达之趣,寄寓激愤之情。
2、初唐四杰:(1)文学观:反齐梁的宫廷文学,提倡刚健有骨气的诗风,文章要有一定的经世教化的作用。
(2)创作成就:A诗歌:都是中下层文人,他们拓展了诗歌的表现领域。
B:对诗歌体式的成熟和完备做了贡献如七言歌行《长安古意》体式非常大;五律王勃C:开拓了新的诗风,以清新的诗风为文坛带来新鲜的风气。
D:骈文赋3、陈子昂:(1)文学成就:以汉魏的的五言古诗为主,诗的内容比较充实,有为而作,风格质朴刚健。
诗文理论代表新作:《与东方左使扎序》骨气端详,音情顿挫,光英郎练,有金石声。
以深刻的内容质朴刚健的风格破除六朝余袭,他的五古开启了李白等人的五古。
4、宫廷文人:(1)上官仪:五言诗,格律工整,内容空洞。
(2)文章四友:杜审言,崔融,李峤,苏味道。
作品多歌功颂德,宫苑游宴,风格典丽精工。
(3)沈宋:多奉和之作,他们的创作使五七律得以完型。
二、盛唐1、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源于东晋的谢灵运和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然为代表。
这类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
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多用白描手法。
出现原因:开元社会安定,具备隐居的经济基础;以隐求士的终南捷径成为时尚;佛道的思想流行提供了思想基础。
2、孟浩然:布衣诗人,一度隐居鹿门山,曾作九龄门客。
山水田园特点:冲谈自然,语淡味醇;多白描,曲尽其妙;也有一些很浑阔。
3、王维:多才多艺,诗画乐精通。
前期抒报国心,后期以隐居修禅为主。
山水田园诗特点:(1)诗情画意的高度统一(2)音乐美,山营造意境(3)常以动衬静(4)既有陶潜的平淡自然,又有灵运的精工秀丽。
4、边塞诗:边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以高岑为代表,境界开阔,雄奇悲壮。
边塞诗其实就是战争文学。
王昌龄:七绝圣手。
5、高适:内容充实,感情饱满意气豪迈;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沉雄悲壮。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填空1.我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_左传__》、《山海经_ 》、《诗经》和《楚辞》等古籍中。
2.“三家诗"中的“三家”指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3.《诗经·大雅》中有五篇记载周氏族成长壮大的著名史诗,它们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4.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采诗、删诗的说法。
5.《诗经·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6.《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7.《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8.“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韦昭的《国语注》。
10.《老子》:“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1.《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老子》:“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13.《老子·第63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14.儒家所谓“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15.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16.《论语》:“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7.《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8.《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 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 则臣视君如寇仇。
”19.《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完整word版)古代文学史(考试重点)
(完整word版)古代文学史(考试重点)儒:《论语》、《孟子》、《荀子》墨:《墨子》道:《老子》《庄子》法:《韩非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打破了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把奴隶主阶级垄断的古代文化普及于平民,开创了私家著述和私人说学的风气。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义》《春秋》《论语》:20篇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由孔子及孔门后学辑录而成,成书在春秋之际,反映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汉代有《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
其所记载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礼乐,把“仁”作为最高道德标准,孔子重视文学的政治和教化作用,主张“言之无文,行而别远”孟子:“亚圣”,他主张“王道”“仁政”统一天下,使人民安居乐业,反对“杀人盈野”的兼并战争。
提出“民贵君轻”、“性善论”。
主张诛灭残民以逞的暴君,对君主绝对权威表示否定。
“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然而他重视人民,却藐视体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者。
《孟子》:七篇记载孟子的言行和学讲,是孟子及其门徒共同完成的,在体制上仍属于语录体。
其散文具有如下特点:1.长于辩论,其文观点鲜亮,感情强烈,气魄磅礴,辞锋犀利,富于战斗性、鼓动性,有纵横家和雄辩家的气概,《孟子》中巧妙灵便地运用了逻辑推理的办法,往往是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蜿蜒地把对方引入自个儿预设的结论中2.在论辩中常用巧妙的比喻和幽默的小故事阐明事理3.气魄浩然,大量使用排偶句、叠句等修辞手法,加强文章的气魄4.语言理解晓畅、平实浅近。
它形成了一种精炼简约、深入浅出的语言风格《诗经》:1.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汉代始称《诗经》。
共有诗305篇,另有6篇笙诗,有目无辞。
公元前6世纪中叶编订成书。
2.《诗经》按音乐性质的别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即为音乐曲调,包括十五国风。
来自十五个地区采集的歌谣;雅即正,指朝廷正乐,是周王朝直截了当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31篇,西周)、小雅(74篇,东周),大多是宫廷宴飨的乐歌;颂是宗庙祭祀的乐歌,分为周颂(31)、鲁颂(4)、商颂(5)三个部分3.《诗经》包括了公卿列士所献之诗,采集于各地的民间之诗,以及周王朝乐官保存下来的宗教和宴飨中的乐歌等4.汉初传授的《诗经》的共有4家,也算是4个学派:齐(齐之辕固生)、鲁(鲁之申培)、韩(燕之韩婴)。
(完整word版)00539《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大纲
《中国古代文学史(二)》考试大纲课程代码:00539Ⅲ课程内容与考核要求第五编宋代文学第一章北宋初期文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内容是宋初“三体诗”和晏殊词。
学习要求:①准确了解宋初诗风和文风的整体面貌及其基本走向;②重点掌握王禹偁诗歌、西昆体诗歌的创作特征;③重点掌握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一)王禹偁与宋初文风和诗风识记:①柳开、穆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先驱;②宋初诗歌的白体、昆体、晚唐体。
理解:“白体”。
应用:王禹偁的诗文创作及其对宋初文风变革的贡献。
(二)杨亿和西昆体、晚唐体识记:①《西昆酬唱集》;②杨亿的生平;③杨亿、钱惟演、刘筠最能代表西昆体风格。
理解:①西昆体;②晚唐体。
应用:①西昆体诗歌的一般特色;②林逋诗歌的特点。
(三)晏殊的令词识记:①晏殊的生平;②《珠玉词》。
应用:晏殊词的创作特色及其在词史上的地位。
第二章欧阳修与北宋诗文革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内容是欧阳修、王安石以及梅尧臣、苏舜钦等的文学创作。
学习要求:①识记并理解有关北宋中叶诗文革新的情况;②重点掌握欧阳修的各体文学创作成就,深入理解他在诗文革新中的领袖地位;③重点掌握梅尧臣和苏舜钦诗歌创作的特点,深入理解他们对宋诗风格的影响;④重点掌握王安石的各体文学创作成就;⑤翔实理解曾巩、苏洵和苏辙散文创作的特点。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要求理解:北宋中叶的诗文革新运动。
(一)欧阳修的文学贡献识记:欧阳修的生平。
理解:①欧阳修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领袖地位;②《秋声赋》的艺术特点。
应用:①欧阳修散文的艺术特点;②欧阳修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开拓性;③欧阳修词的艺术特点;④欧阳修的文学成就和贡献。
(二)梅尧臣和苏舜钦识记:①梅尧臣的生平;②苏舜钦的生平。
理解:梅尧臣、苏舜钦是开创宋诗风格的重要作家。
应用:①梅尧臣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点;②苏舜钦诗歌的风格特征。
(三)王安石的文学成就及其他识记:王安石的生平。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第六章建安文学一、名词解释1、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
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在五言诗歌发展史上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
曹植被誉为“建安之杰”。
2、建安七子:指东汉建安年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等七位文学家的并称。
他们均以诗文显赫当世,是曹魏文学集团核心成员,与三曹同为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
其中以王粲、刘桢成就最高。
3、建安风骨:是对建安文学风格的形象概括。
汉末魏初时期诗歌,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
当时有不少作品反映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达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其诗歌情调慷慨悲凉,语言刚健爽朗。
后人把建安诗歌的成就称为“建安风骨”.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五言诗兴盛、七言诗奠基的阶段。
此时期作家众多,诗作丰富,在中国诗歌史上第一次掀起了文人诗歌的创作高潮,并形成了被称为“建安风骨"的时代风格.4、《悲愤诗》:诗歌篇名。
汉魏间著名女诗人蔡琰的代表作品,相传有骚体与五言体二首。
其中五言体较可信。
全诗五百四十字,自述在汉末动乱中的不幸遭遇,反映了整个汉末动乱时期广大人民,特别是妇女的共同命运,具有典型意义。
全诗叙事波澜曲折,抒情如泣如诉,有强烈的感染力。
二、论述题1、建安时期有哪些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创作有何共同特征?参考答案:建安时期著名的诗人有“三曹”(曹操、曹丕和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和女诗人蔡琰。
其诗歌创作的共同特征是:都致力于五言诗的创作,表现了乱离的社会现实,表现了统一天下的愿望和积极进取的理想精神,情调慷慨激昂,语言刚健爽朗,“并志深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形成所谓“建安风骨”.2、试析“三曹"诗歌风格的差异?参考答案:曹操的诗歌富有抒情化、个性化特色,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语言古朴苍劲,风格悲凉慷慨、雄健沉郁。
(完整word版)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一编先秦文学(考试比重25%)第一章上古歌谣和神话传说第一节上古歌谣《毛诗大序》: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尚书尧典》: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吕氏春秋古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
原始歌舞是初民日常生活情状的重演或庆祝、祭典活动本身。
《周易》的筮辞可以看到原始歌谣的影像。
原始歌舞是诗、乐、舞三位一体的。
《弹歌》:断竹,续竹,飞土。
《蜡词》是冬令蜡祭时的祝词。
神话:关于神的故事。
基本特征:想象或幻想。
远古人类对自然界或社会现象的解释说明。
反映远古人类解释征服自然的愿望。
神话是人类没有能力符合实际的解释自然社会现象的产物。
神话与传说的区别:神话产生比传说早,是传说的故事原型,传说是神话的社会历史化。
神话具有明显非理性的神异色彩,传说则有人间的行为准则。
神话的产生:劳动起源说、宗教起源说劳动起源说:神话伴随初民的劳动生活产生。
神话得以产生的最根本条件。
宗教起源说:神话产生于初民的宗教活动。
万物有灵的观念。
原始宗教意识的产生。
我国神话:女娲、羿、鲧、禹、黄帝我国神话的特征:1.围绕人的生存这个主题。
2.其中的英雄人物斗志激扬、能力神异,有英雄气概。
对人生积极进取、昂扬向上。
3.情感浓烈,形象鲜明,想象力丰富。
4.神话是一种集体创作。
神话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开创为人生的主题,成为我国文学发展主流。
神话富于情感、形象、想象的特征也影响后世文学并成为后世文学的题材源泉。
第二章《诗经》《诗经》:1.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原本称为《诗》或《诗三百》,汉代后尊为“经”。
2.收录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
3.包括《国风》《小雅》《大雅》《颂》《诗经》的收集和编定:采诗、献诗、孔子删诗汉代学者的“采诗”说法: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
(班固《汉书食货志》)献诗:瞽献曲,史献书。
(《国语周语上》)最早提出“孔子删诗”的说法是司马迁。
《诗经》分类:风、雅、颂最早明确在分类意义上指谓《诗经》的风、雅、颂是战国末期的荀子。
(完整word版)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整理
古代文学史(唐~清整理)一·<唐>诗歌诗词:诗初唐(618~713):两大诗派1、以上官仪和杜审言、宋之问等宫廷文人为代表。
他们总结了齐梁以来在诗歌声调、韵调、对仗方面积累的经验,明确了古近体的界限,对律诗的定型及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2、以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为代表。
他们的入主诗坛,标志着中下层文人打破了宫廷文人的一统天下.批判六朝文学,主张言志抒怀,咏叹人生。
诗风:绮丽婉转,不脱六朝;刚建清新,启迪盛唐。
两大乐府诗名篇:刘希寿《代悲白头翁》、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盛唐(713~765):两大诗派1、王、孟山水田园诗(清丽的疏淡的笔墨,描绘题咏山水田园。
抒情寄趣,多用五言古体和律体)2、高、岑边塞军旅诗3、其他特色诗歌(王翰、王昌龄、李颀、崔颢、祖咏等其他个性特色诗歌)▲两大诗人:1、李白(以澎湃雄放的气势、奇特瑰丽的想象、清新自然的语言、飘逸不群的风格,抒写拯物济世的怀抱,揭露社会政治的黑暗,反应民生的苦难,藐视权贵,反抗礼教,成为反映盛唐时代精神风貌的一面镜子)2、杜甫(忧国伤时,谴责战乱,哀恤民瘼,善于把时代的灾难、民生的涂炭和个人的不幸结合起来,用典型事例反映现实,形成“沉郁顿挫"的风情)中唐(766~859):与盛唐相比的变化:其一,内容上现实主义倾向有所加强,题材有所拓宽,如揭露商贾渔利,反映南国风情,描写男女爱情,总结历史教训的题材增多。
其二,形式上流派众多,风格各异。
其三,表现手法更加丰富,如以文为诗,以议论为传,以律调入歌行,用传奇的手法叙事写人等。
两大诗派1、元白新乐府运动及轻俗平易诗风(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等主张发挥诗歌的美刺作用,干预现实.以俗为美,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审美心理,成为当时影响最大的流派)2、韩(愈)、孟(郊)、李贺等奇崛险怪诗风3、其他特色诗歌:大历诗风(大历十才子;刘长卿、韦应物等)刘禹锡、柳宗元晚唐(860~907):唐代诗歌衰微时期两大诗人(小李杜):1、杜牧(评记史诗,针砭时政的怀古咏史诗,《泊秦淮》)2、李商隐(深于寄托,巧于比兴;用典精工巧妙;语言精炼,注意锤炼实词,选择虚词,运用叠词)两大倾向:1:重艺术的司空图、韩偓、韦庄等2:多讽喻的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诗歌诗词:词中唐前早期文人词:文人词初起李白、张志和、韦应物、白居易、刘禹锡等尝试写词,把这一文体初步引入了文坛。
(完整word版)古代文学史第二版第二卷_袁行霈版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卷笔记整编第二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概况1、时代基本特点:政治的动荡、黑暗、民族矛盾尖锐2、士族门阀制度的产生士族,又称世族、高门大族,其对立的称呼是庶族、寒门,基于宗族的血统士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以致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3、社会思想的自由、活跃玄学兴起:形上思辨、清谈析理;任性率真,寄情山水——人的觉醒、个体意识的觉醒。
佛学的兴起道教的兴盛对中国小说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特点1、文学的自觉所谓文学的自觉有四个标志:一是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
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同时又有文笔之分,《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二是文学理论的繁荣与文学批评的兴起。
三是文体的区分。
四是自觉追求文学的审美特性:诗赋欲丽、缘情而绮靡2、文学主题与题材的变化(1)文学风尚与主题。
典型的乱世文学,形成了三大主题:生死主题、游仙主题和隐逸主题。
(2)文学题材的新变玄言诗:谈玄析理山水田园文学:陶谢为代表此外,咏怀诗、咏史诗、边塞诗、游仙诗、宫体诗等诗歌题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并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文人集团与文学的家族化文学家族主要有:三曹、阮瑀与阮藉、嵇康与其子嵇绍、三张(张载及其弟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两潘(潘岳及其从子潘尼)、傅玄及其从子傅咸、谢氏家族(谢安、谢混、谢灵运、谢瞻、谢晦、谢曜、谢惠连、谢眺)、萧衍及其子萧纲、萧绎。
4、文学样式的丰富多样(1)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也进一步丰富发展起来。
五言古诗得到长足的发展并达到鼎盛;七言古诗在这时也确立起来;齐梁“永明体”的出现又为唐代近体诗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基础。
(2)文:骈文在这一时期开始兴盛。
(3)赋:在汉代盛极一时的大赋,演变而为抒情小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填空1.我国古代神话主要保存在《_左传__》、《山海经_ 》、《诗经》和《楚辞》等古籍中。
2.“三家诗”中的“三家”指鲁人申培、齐人辕固、燕人韩婴。
3.《诗经·大雅》中有五篇记载周氏族成长壮大的著名史诗,它们是《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
4.关于《诗经》的编集,有所谓献诗、采诗、删诗的说法。
5.《诗经·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
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6.《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7.《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8.“春秋三传”是《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9.现存最早的《国语》注本是三国时期吴人韦昭的《国语注》。
10.《老子》:“我有三宝,持而保之。
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11.《老子》:“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2.《老子》:“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13.《老子·第63章》: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14.儒家所谓“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大学》、《论语》、《中庸》、《孟子》。
15.语录体是《论语》文体的基本特征。
16.《论语》:“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7.《孟子?尽心上》:“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者不与存焉。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18.《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19.《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殍,此率兽而食人也。
20.庄子散文提出最具文学意味的是“三言”,指的是卮言、重言、寓言。
21.《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
”22.《庄子·逍遥游》:“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定乎内外之分,辨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23.《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24.“运斤如风”的成语出自《庄子》,“自相矛盾”的成语出自《韩非子》。
25.“齐人之有一妻一妾者”的故事出自《孟子》,“刻舟求剑”的成语出自《吕氏春秋》。
26.“井底之蛙”的成语出自《庄子》,“鹬蚌相争”的成语出自《战国策》。
127.“风马牛不相及”的成语出自《左传》,“守株待兔”的成语出自《韩非子》。
28.《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9.《离骚》最引人注目的两类意象是香草和美人。
这种典型的象征手法是对《诗经》比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内涵更加丰富,也更有艺术魅力。
30.《离骚》: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31.《离骚》:羌内恕己以量人兮,各兴心而嫉妒。
忽驰骛以追逐兮,非余心之所急。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脩名之不立。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32.《离骚》: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33.屈原《离骚》:“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4.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5.屈原《离骚》:“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而齌怒。
余固知謇謇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
”36.屈原《橘颂》:“嗟尔幼志,有以异兮。
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37.至汉成帝时,是西汉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从此以后,它就成为《诗经》之后又一部重要的诗歌总集的名称。
现今留存下来的最早的集本是东汉王逸编著的《楚辞章句》。
38.《楚辞》中的《九歌》包括《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等11首诗歌。
39.宋玉的《九辩》开创了文学史上“悲秋”的主题。
40.《谏逐客书》的作者是李斯;《过秦论》的作者是贾谊。
41.贾谊《鵩鸟赋》:“且夫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
”42.“前四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43.司马迁《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44.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
盖文王拘而演《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45.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46.《史记》的人物传记主要载录在本纪、_世家___和列传中。
47.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是《汉书》。
248.汉代大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司马相如,他的代表作是《子虚赋》和《上林赋》。
这两篇作品不写于同时,但内容连贯,构思一贯,结体谨严,实为一篇完整作品的上下章。
49.东汉的张衡是一位承前启后的赋家,他的名作《归田赋》,对东汉后期小赋的不断出现具有开创意义。
50.汉赋四大家是班固、张衡、司马相如、杨雄。
51.东汉京都赋的代表作有班固的《两都赋》和张衡的《二京赋》。
52.大赋是汉代文学的正宗,能代表其成就的主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和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后两者是京都赋的典范之作。
53.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评《史记》云:“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54.《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
55.《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南朝徐陵编的《玉台新咏》,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敘事民歌《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56.《上邪》: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57.《陌上桑》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编撰的《宋书?乐志》, 题为《艳歌罗敷行》;《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古诗十九首》这一组诗名称,出于南朝萧统编的《文选》。
58.《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
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59.《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0.《古诗十九首》: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61.《古诗十九首》:四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
62.鲁迅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称赞曹操是改造文章的祖师。
63.《步出夏门行·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64.“建安七子”的提法是曹丕在《典论·论文》当中首先提出来的,是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
65.曹植,字孟德,他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诗品》评为:“骨气奇高,词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譬人伦之有周孔。
”66.曹植《白马篇》:“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67.《赠白马王彪》: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68.曹植《洛神赋》:“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
迫而察之,3灼若芙蓉出渌波。
”69.“正始之音”的代表人物是阮籍和嵇康 _。
70.《咏怀》其一: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71.《悼亡诗》:帷屏无仿佛,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72.左思,字太冲,曾构思十年,成《三都赋》,一时洛阳纸贵。
73.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74.左思《咏史》:“贵者虽自贵,视之若埃尘。
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75.张华《情诗》其一:巢居知风寒,穴处识阴雨。
不曾远别离,安知慕俦侣?76.陶渊明《杂诗》:“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_。
”77.陶渊明《读山海经》:“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78.《归去来兮辞》: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79.《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80.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
送君南浦,伤如之何。
”81.《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况秦吴兮绝国,复燕赵兮千里。
82.鲍照《拟行路难》:“丈夫生世会几时,安得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83.《拟行路难》: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隔路难。
84.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承周民歌和乐府民歌之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创作,其中,以北方的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和南方的抒情长诗《木兰诗》为代表。
85.宫体诗的创作者主要是以梁简文帝萧纲为中心的宫廷诗人群。
86.《乐府诗集》的编者是宋代的郭茂倩。
87.集南北朝文学之大成的庾信的文集叫《庾子山集》,他的最负盛名的赋作是《哀江南赋》。
88.杜甫《解闷》“孰知二谢将能事,颇学阴何苦用心”中,“二谢”指谢灵运和谢朓,“阴何”指阴铿、何逊_。
89.杜甫《春日忆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中的“庾开府”是庾信,“鲍参军”是鲍照。
90.庾信《重别周尚书》:“阳关万里路,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91.文学史上的“北朝三书”是指郦道元的《水经注》,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和颜之推的《颜氏家训》。
92.《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鲁迅说它“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可以视作本书在艺术上的总特色。
4二、名词解释风雅颂:1.,国风,指各地不同“风”《诗经》的三个组成部分,依据地域和音乐的不同分为三类。
“雅”是雅正之声,指周朝京都的音乐。
雅又分为大雅、小雅。
大雅”大部分的民间音乐。
是西周初的作品,小部分“大雅”和大部分“小雅”是西周末年的作品。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宗教音乐,也是荀子最早分类明确的,内容有赞美神灵以及祖先的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