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利益相关理论下乡村旅游中的获益者

合集下载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村寨旅游开发模式研究引言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村寨旅游的发展成为了一种热门的旅游模式。

然而,很多村寨旅游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利益不平衡、文化冲突和环境破坏等。

因此,本文将探讨利益相关者的角色,并提出一种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村寨旅游开发模式,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1.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与分类在村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利益相关者,他们对项目的成功与否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利益相关者是指对项目具有利益关系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根据他们对项目的影响力和利益程度,利益相关者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政府部门:政府是项目开发的决策者和监管者,对项目的政策制定和资源分配具有重要作用。

•村民和社区居民:作为项目的直接受益者和居住者,他们希望通过项目获得经济收益并改善生活条件。

•旅游经营者:包括旅行社、导游和酒店等,他们通过村寨旅游提供服务并获取利润。

•地方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他们可能提供项目的投资和技术支持,同时也关注项目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

•游客:作为项目的需求方,游客希望通过旅游体验获取快乐和知识。

2.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村寨旅游开发模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村寨旅游开发模式旨在通过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该模式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2.1 项目规划与决策项目的规划与决策是项目成功实施的基础。

在项目规划阶段,各利益相关者应该参与其中,提供意见和建议。

政府部门应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促进项目的合理发展。

在决策过程中,需要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并尽量减少负面影响。

2.2 资源整合与合作村寨旅游项目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包括资金、土地、劳动力和技术支持等。

政府部门可以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地方企业和非政府组织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而村民和社区居民可以提供土地和劳动力。

各利益相关者之间需要建立合作关系,形成共赢局面。

2.3 文化保护与传承村寨旅游项目的成功与否与当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密切相关。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博弈及协调机制研究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博弈及协调机制研究

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博弈及协调机制研究近年来,乡村旅游作为新型的旅游业态,备受关注。

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促进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还能改善农村环境和保护传统文化。

然而,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涉及到多方的利益相关者,他们之间的利益关系博弈及协调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博弈与协调机制进行研究。

一、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乡村旅游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企业、乡村居民和游客。

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扮演着重要角色。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监管能力决定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和规模。

企业作为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直接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与经营。

乡村居民是乡村旅游的主要承载者,他们的参与和支持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

游客是乡村旅游最直接的消费者,他们的需求和体验质量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影响巨大。

二、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关系博弈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各方的利益博弈。

政府追求的是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而企业则追求自身的利润最大化。

乡村居民关心的是自己的生计和生活环境,而游客则追求独特和丰富的旅游体验。

这些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博弈,可能会导致冲突和矛盾的产生。

1. 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博弈政府作为乡村旅游的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它的政策支持和监管能力对企业有着直接影响。

政府制定的政策措施可能对企业的经营和发展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

企业则通过与政府的合作或游说,争取政策支持和资源优势,以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

2. 政府与乡村居民的关系博弈政府在发展乡村旅游时,需要借助乡村居民的资源和劳动力。

政府在规划和开发乡村旅游时,需要平衡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避免对农村生态环境的损害。

乡村居民则关心自己的利益和生活质量,他们需要在乡村旅游中获得实惠和机会,同时要保证生活环境的舒适和安全。

3. 政府与游客的关系博弈政府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导者,需要提供适宜的旅游环境和服务设施,以满足游客的需求。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乡村旅游 和 乡村社 区的可 持续 发 展有 着密 切 的关联 ,
论 ,进入 2 O世纪 8 0年代 以后其 影 响开 始扩 大 。根 据弗 里 曼的定义 ,利 益相关 者 ( t eo e)指 “ 何 能影 响 组 S hl r k a d 任 织 目标实现或被该 目标 影响的群体或个人 ” 。利 益相关 者理 论最初源于管理学 ,它认 为企 业 的经 营管理 活动要 为综 合
宜春 学院学报
J u n lo c u o e e o r a fYih n C r g t
Vo L32, No 3 . Ma. r201 0
基 于 利益 相 关 者 理论 的 乡村 旅 游 开 发 研 究 冰
张 碧 星 ,赵 瑞
060 ) 400
( 长治 学院 历 史文化 与旅 游 管 系 ,山西 长治
( ioyC l r adT ui ngm n Dp n e o h nzi ol e cagh 0 6 0 ,C i ) Hs r u ue n orm Maa e et ea m m t t s fC a gh lg , h nzi 40 0 hn C e a
Ab t a t s r c :S a e o d rT e r fte t u s d v lp n n t e a p ia in,p t owad t e me nn r o rs , a d b s d o tk h l e h o y o o r m e e o me ti h p l t h i c o u r r a i g o r a tu m n a e n f h f ul i t i h oy, te r r l o r m e eo me t n a c r a c i er lv n tk h le si h u p y a d d ma d o r o r m r d h st e r h u a u s d v lp n c o d n e w t t ee a ts e od r n t es p l n e n r a t u s p o — t i i hh a f ul i u t a d r rltu s d v l p n n o t e d r c a t i ain o t k h l e sa d i d re tk h l e s t d e df r n t e es n u a o r m e e o me ti t h ie tp ri p t fsa e o d r n n i tsa e o d r .su y o t i e ts i c o e f h e k a .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乡村旅游发展成为了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然而,乡村旅游开发涉及到的利益相关者众多,包括政府部门、旅游企业、农民、游客等,其利益关系错综复杂,如何实现各方利益的最大化成为了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出发,探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利益相关者问题。

首先,政府部门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

政府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负责制定政策和规划,推动资源整合和协调,确保项目落地及运营。

政府部门的主要利益在于:一是增加地方财政收入;二是提升政绩,增加政治资本;三是改善当地民生,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因此,政府部门在乡村旅游开发中,需要平衡好经济利益、政治利益和社会利益,维护各方合法权益。

其次,旅游企业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利益相关者之一。

旅游企业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力军,其主要利益在于:一是获得市场份额,增加企业收益;二是提升企业品牌知名度;三是满足消费者需求,提高顾客满意度。

然而,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旅游企业需考虑到资源保护、乡村形象建设等诸多因素,所以旅游企业需要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促进可持续发展。

再次,农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

乡村旅游开发为农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改善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

农民主要利益在于:一是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获得收益;二是提升生活水平;三是通过参与开发,直接从旅游产业中获益。

然而,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农民对土地、生态、文化等资源的利益也面临着挑战。

因此,农民需要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需要保护好手中所掌握的资源,尽可能减少对土地等资源的破坏。

最后,游客也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之一。

游客的到来既刺激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旅游地区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

游客的主要利益在于:一是获得独特的旅游体验;二是享受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乡村文化;三是提升旅游满意度和精神愉悦感。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2018年1月下半月刊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汪星星 陈丽丹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国内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本文对相关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

目前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乡村旅游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部分,研究过程中普遍关注利益相关群体的“利”,今后的研究可以更多地关注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和“责”,以及村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的心理镜像研究。

旅游业作为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对国民经济综合贡献,以及对社会综合就业贡献已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分支,在优化产业结构、缩小城乡差距、拓宽农民收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及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门联合印发《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年)》等文件,为发展乡村旅游提供了政策支持,因此,乡村旅游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乡村旅游作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涉及的利益相关者较多,从利益相关者角度探讨乡村旅游发展成为学者关注的焦点。

本文系统地梳理了国内学者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对乡村旅游所进行的研究,揭示其研究现状并提出展望,对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及其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英美等西方国家,最开始主要用来解决公司的治理模式问题。

1984年,弗里曼在《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一书,明确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的管理理论。

利益相关者理论要求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活动时,综合考虑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与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相比,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都是利益相关者的联结体,企业关注的是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某些主体的利益最优化。

(一)乡村旅游模式选择研究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模式选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发展模式、经营模式以及组织模式等。

陈志永、李乐京从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深入剖析了贵州天龙屯堡“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指出其社会经济意义和现存缺陷并提出完善建议。

利益相关者参与在旅游规划中的重要性

利益相关者参与在旅游规划中的重要性

利益相关者参与在旅游规划中的重要性在当今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时代,旅游规划成为了塑造成功旅游目的地的关键环节。

而在这一过程中,利益相关者的参与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利益相关者,简单来说,就是那些对旅游规划和发展有着直接或间接利益关系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他们的范畴广泛,包括当地居民、旅游企业、政府部门、游客、环保组织等等。

这些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各自有着独特的需求、期望和关注点。

首先,当地居民是旅游规划中至关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他们是旅游目的地的主人,其生活质量直接受到旅游发展的影响。

当居民积极参与旅游规划时,可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

例如,在一些古村落的旅游开发中,如果居民能够参与规划,他们就能提出如何在保持村落原有风貌和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开发,避免过度商业化对本土文化的侵蚀。

而且,居民的参与能够增强他们对旅游发展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旅游服务中,为游客提供更真实、更热情的接待。

旅游企业作为利益相关者之一,在旅游规划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具有丰富的市场经验和运营管理能力,能够从市场需求的角度为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旅游企业了解游客的喜好和消费趋势,他们的参与可以帮助规划出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和服务。

比如,旅游企业可能会根据市场调研,提出开发特定主题的旅游线路,或者建设符合游客需求的住宿设施和娱乐项目。

政府部门在旅游规划中的参与更是不可或缺。

政府承担着制定政策、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范市场秩序等重要职责。

通过积极参与旅游规划,政府可以确保旅游发展与地区的整体发展战略相协调,促进经济增长、就业机会增加和社会稳定。

政府还能够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引导旅游发展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前进,例如制定环境保护政策、规范旅游企业的经营行为等。

游客也是旅游规划中的重要利益相关者。

他们的需求和反馈是旅游规划不断改进和完善的重要依据。

通过收集游客的意见和建议,旅游规划者可以了解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满意度和期望,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优化。

古村落景区利益分析

古村落景区利益分析
古村落景区的利益分析(利益者 相关角度分析)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近年来, 我国旅游景区的开发建设得到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术 界的重视。我国旅游景区大部分都已进入发展阶段,一些 景区已进入成熟阶段。然而,在旅游景区发展的后阶段, 其运作过程中与许多利益相关者相关联,这些利益相关者 对旅游景区都提出了不同的甚至相互冲突的利益需求。随 着旅游景区的各种盈利性经营活动的日益兴起,使得景区 的潜在商业价值日益凸显,利益相关者的多元化问题也日 益突出,隐藏着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也逐渐激化凸显出来。
研究者利益关注
从研究者的利益概念验证模型的结果中,可看出研究者对文化方面的 利益要求是最强烈的,综合得分为5.83分,通径决定系数为1.2269。其次 是环境方面的利益要求,综合得分为5.18分,通径决定系数为1.5991。文 化因素是研究者最关注的利益点,他们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更希望大旗 头村的文化方面能得到深度保护、开发和利用。从文化方面的C层因素 来看,综合得分最高的是文化保护,为6.39分,其次是教育和生活方式的 影响。从文化方面的D层计量指标来观察,D28社区品位为最高,综合分数 为6.79分。旅游发展应促进当地文物保护和利用居第二,得分6.58分,旅 游发展要改善当地的生活质量,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得分6.53分,旅游开 发应考虑村落原有宁静的生活氛围,得分6.42分,旅游要使当地财政收入 增加,得分6.42分。可见,研究者受过专业的培训,更关心的是大旗头村 的社区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企业利益关注
从企业的利益概念验证模型的结果中,可观察到企业对文化方面的利益要 求是最高的,综合得分为5.33分,通径决定系数为1.01568。其次是环境方面的 利益要求。得分最低的是经济方面,为4.63分,通径决定系数为0.96104,这与 一般认为企业最注重的应该是经济方面的利益不一致。说明投资商更多地也 是对文化方面的关注,这与前面的结论是一致的。另外,投资商对经济方面的 关注度也较高,特别是认为旅游业发展增加了当地的就业机会得分为7.00分, 希望对大旗头村的旅游纪念品进行开发为7.00分,对于向大旗头村进行投资的 倾向程度,投资商评价为6.00分,企业投资大旗头村的旅游,主要看重能带来较 大的经济效益,评价为6.00分。结果表明,经济效益始终是投资商的重要关注 点。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一体化乡村旅游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一体化乡村旅游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一体化乡村旅游研究乡村旅游作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旅游形式,逐渐成为国内外游客趋之若鹜的项目。

在乡村旅游发展中,各种利益相关者充满其中,包括乡村居民、旅游从业者、政府部门等。

如何在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实现一体化的协同发展,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课题。

乡村居民作为乡村旅游的主要承载者和受益者,是其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之一。

乡村旅游的繁荣与乡村居民生活的改善息息相关。

乡村居民可以通过提供农家乐、民宿等形式的服务,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发展中。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乡村居民参与度参差不齐。

一些乡村居民缺乏旅游业务知识和管理能力,无法有效地参与到乡村旅游中,而另一些居民又借机涌入这个行业,使得资源配置不当,影响乡村环境和居民的正常生活。

因此,重要的任务之一是通过培训、教育等方式提高乡村居民的参与能力和意识,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从业者也是乡村旅游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们不仅是提供旅游服务的人员,还是传承和传播乡村文化的重要力量。

然而,当前乡村旅游从业者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缺乏专业知识和服务意识,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需要政府和相关机构进行规范管理,提供培训机会,以提高从业者的素质水平。

同时,乡村旅游从业者们也需要增强自己的发展意识,通过学习和交流,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能力,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政府部门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既是决策者和规划者,也是监管者和推动者。

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划,推动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合理规划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引导资金和人才流入乡村旅游,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政府也需要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监管,确保旅游活动的合法性和可持续性。

政府部门应该与乡村居民和从业者加强沟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政府、乡村、从业者三方共赢的局面。

除了以上所述的利益相关者外,还有诸如游客、相关协会等也在乡村旅游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

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分析发布时间:2021-03-24T08:01:29.191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1期作者:马敏[导读] 缓解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最终实现乡村旅游的健康、良性发展。

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干部学校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在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具有较好的市场价值及发展空间,吸引了当地政府、当地村民、旅游企业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旅游者追求高质量的旅游体验、当地村民追求幸福生活、当地政府追求多重效益、旅游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由于各方利益相关者诉求不同导致利益冲突的出现,危及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有鉴于此,通过加强当地政府有效指导、提升当地村民参与意识、深化旅游企业社会责任等,探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路径,进一步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利益冲突;解决方法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往往以当地社区村民为开发和利益主体,以追求“回归自然”的城市居民为市场目标。

因此,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一般包括旅游者、当地村民、当地政府和旅游企业。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农业、农村、农民”领域的集中体现,乡村产业发展、乡村人民富足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

乡村旅游中各方利益相关者所拥有的资源不尽相同,其参与动机、利益诉求各有千秋,平衡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协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冲突是民族地区走上乡村振兴道路的关键组成部分。

为此,我们需要以乡村振兴为核心,整合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根据乡村旅游发展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缓解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的矛盾,最终实现乡村旅游的健康、良性发展。

一、加强当地政府有效指导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中,政府主导能够协调各区域、各利益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有效解决市场失灵的问题。

尽管民族地区具有较好的民族旅游资源,但其产业发展会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村民发展旅游财力不足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因此实施政府主导战略是一种较为现实的选择。

利益相关理论下乡村旅游中的获益者分析

利益相关理论下乡村旅游中的获益者分析

利益相关理论下乡村旅游中的获益者分析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关于乡村旅游的学术研究也进入轨道,但是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规划开发、营销管理、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通过阐述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梳理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文献,为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乡村旅游是以远离都市的乡野地区为目的地,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而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功能性决定其发展过程中参与者和受益者众多,而乡村旅游的学术研究多集中于规划开发、营销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利益相关者的研究较少。

一、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引入旅游研究领域,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引起旅游学者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Haywood发表在国际权威旅游期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上的文章中首次出现了“stakeholder”一词。

世界旅游组织大会在第十三届会议中明确使用了“利益相关者”一词,提供了旅游业发展中不同利益相关者行为参照标准,标志着“旅游利益相关者”概念正式得到官方认可。

(一)旅游利益相关者界定旅游学作为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的利益主体复杂多样,因此对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是研究工作的重点。

部分西方研究者援引管理学中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对旅游利益相关者进行列举式界定:Robson(1996)等分别以旅游经营商和当地政府旅游市场营销者为中心列举出12 个和18个利益相关者;Sautter等(1999)根据弗里曼(Freeman)的利益相关者图谱,勾勒出一幅以旅游规划者为中心的8 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图谱;Weaver等(2000)界定了跨区域旅游业的利益相关者,强调每一个利益主体的活动是双向互动、相互影响的。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探析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探析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探析1. 引言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前往乡村地区参观观光、体验农业文化等活动的旅游形式。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乡村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乡村旅游逐渐受到关注,并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

乡村旅游景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载体,其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对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乡村旅游景区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理论提供了一种有益的视角,可以帮助分析和解决乡村旅游景区管理中的利益冲突问题。

本文将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出发,探析乡村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旨在为乡村旅游景区管理的改进和提升提供一定的参考。

2. 利益相关者理论概述利益相关者理论是一种分析组织与环境关系的理论框架,强调组织应该考虑满足各方利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乡村旅游景区管理中,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乡村居民、旅游企业、游客等。

理解并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是乡村旅游景区管理的重要任务。

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框架下,乡村旅游景区管理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利益相关者:2.1 政府政府在乡村旅游景区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负责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公共服务、管理资源等。

政府的利益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因此在景区管理中,政府应注重平衡各方利益,制定合理的管理政策和规范,确保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2.2 乡村居民乡村旅游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往往会涉及到当地居民的利益。

一方面,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可以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增加;另一方面,景区发展可能会对当地生态环境和生活方式产生影响。

因此,在景区管理中,应注重保护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促进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3 旅游企业旅游企业是乡村旅游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景区的经营和管理责任。

旅游企业的利益与景区的发展和运营密切相关。

景区管理应注重与旅游企业的合作,提供良好的经营环境和支持政策,同时要求旅游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遵守旅游行业规范,保护景区资源和环境。

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博弈与对策

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博弈与对策

2019年4月下半月刊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主体行为博弈与对策辛若园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模式在国内掀起一阵热潮,而利益冲突的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旅游文化的发展。

笔者基于博弈论视域,深入分析了政府、居民、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者之间的主体行为博弈关系,并找到问题的根源。

提出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要增强环保意识、加大监督力度、合理分配经济和打造旅游产业链,以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

一、乡村旅游利益相关主体分析1980年,利益相关者理论正式被引入旅游行业,而利益相关主体指的是受事件因素和结果影响到的团体、人和组织。

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来讲,乡村旅游利益相关主体指的是,束缚乡村旅游发展与受乡村旅游发展所影响的组织、团体和人。

乡村旅游发展中最主要的相关主体有直接利益和间接利益两种,而直接利益有可分为政府、居民、旅游企业和乡村旅游者;交通业、服务业、银行等是间接利益相关主体的组成要素。

(一)政府乡村旅游资源整合的分配者是当地政府,当地政府推动了乡村旅游行业的发展进程,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在乡村旅游业背景下,政府目标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要素,而政府的目标是使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使居民、旅游企业和利益人员的基本要求得到满足。

(二)居民乡村旅游行业为城市居民休闲、旅游和住房提供了很大便利,其中,居民是乡村旅游产业实现企业目标的关键。

居民既是直接参与人员,也是间接参与人员,与乡村旅游发展联系密切,是集饮食、文化、生活于一体的人文景观,同自然景观形成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

与此同时,居民是经营乡村旅游的直接成员,居民的工作行为和效率直接决定了旅游者对环境和文化的评判结果。

所以,调节好居民权益和服务成本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三)旅游企业旅游企业是乡村旅游企业的一种,按照组织形式可划分成合伙旅游、业主制旅游、公司制旅游等。

其中,投资乡村旅游资源的代表方为乡村旅游企业,其重点工作是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实现企业与居民效益的合理化分配,协调好乡村旅游各细节之间的关系,最终推动乡村旅游快速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及协调

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及协调

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及协调作者:方勇刚黄蔚艳来源:《管理观察》2014年第13期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当今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公司治理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以帮助其走出经济发展的低谷。

乡村旅游业的性质决定了它与利益相关者的紧密关系,并且不可避免地在会发生相关利益者利益的相互冲突,因此,本文把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乡村旅游领域,对其利益相关者作了基本的界定和分类,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乡村旅游与其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透析利益冲突的原因,提出协调冲突的途径以及具体方法,为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相关利益者利益冲突利益协调乡村旅游的由于其在政治、经济、旅游方式上的独特性,乡村旅游在我国开展如火如荼,但是乡村旅游给乡村来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乡村旅游与当地政府、旅游企业、旅游者等之间的冲突日益尖锐,亟需解决。

因此,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探索乡村旅游发展中相关利益者的利益及冲突,能为地方政府、旅游企业、乡村在制定旅游决策时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推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一、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界定旅游业发展中的相关利益者应该以风险性投资和专用性投资作为界定的依据。

专用性投资有些是有形资本,有些是无形的人力资本。

这里要说明的是:第一,所有的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利益相关者都必须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了专业性投资,没有专业性投资的对象不能称之为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

第二,乡村旅游业的利益相关者一定为其经营活动进行了风险性投资,不论主动还是被动。

开发商、供应商、员工等都是主动的风险投资者,而乡村居民、乡村自然环境、乡村人文环境等都是被动的进行了风险投资。

由于国情和中国旅游业的现状,“政府”不能因为定义而简单的被排除在外,政府的政策制定对乡村旅游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界定乡村旅游发展利益相关者时,政府这个主体是不可或缺的。

因此,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与之有关系的旅游企业(旅游开发商、旅游供应商如交通企业、餐饮企业、饭店宾馆等)、乡村居民、乡村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旅游者等。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利益相关者研究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利益相关者研究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利益相关者研究
首先是农民利益相关者。

对于农民,乡村旅游可以提供就近的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的
途径。

乡村旅游项目的实施可以促进当地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增加农民收入。

此外,农民在乡村旅游中充当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可以通过提供农家乐、农家酒店等服务,参与
到乡村旅游中来,从中受益。

其次是政府利益相关者。

政府作为乡村旅游的主要推动者,对于推进乡村旅游具有重
要的责任与使命。

政府对于乡村旅游的规划、推广、管理以及资金投入等方面,都在发挥
着决定性的作用。

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物力,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并通过政策扶
持和补贴,鼓励和支持乡村旅游的发展。

再次是游客利益相关者。

对于游客来说,乡村旅游可以提供一种不同于城市的生活方
式和体验,他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纯真,领略到农村的风土人情。

游客可
以通过乡村旅游享受到美食、住宿、娱乐等各种服务,在享受的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做出了
贡献。

最后是扶贫组织利益相关者。

扶贫组织是推动乡村旅游扶贫的重要力量,他们通过组
织乡村旅游、培训农民、提供技术支持等方面,帮助当地农民提高产能和服务能力,从而
使乡村旅游得到全面、快速、可持续的发展。

综上所述,对于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来说,乡村旅游扶贫可以带来不同的利益和机遇。

因此,在推进乡村旅游扶贫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利益,通过协调、整合各方资源,推进乡村旅游扶贫事业的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及协调

乡村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及协调

协调冲突的途径 以及具体方法,为 乡村旅游业发展提供有效借鉴。 关键词 :相 关利益者 利益冲突 利益协调
乡村旅游 的 由于其在 政治、经济 、旅游方式上的独
特 性 ,乡 村 旅 游 在 我 国开 展 如 火 如 荼 , 但 是 乡 村 旅 游 给


乡村旅 游发 展 中利益 相 关者界 定
的社会 生活服 务系统 。
三 、总 结
通过本文对 中 国当下社区现状的分析和 研究,探索 社 区管理体制。尽 管当下还存 在一些问题,随着社 区管
3 . 增 强居 民 的参 与程 度 社 区 的建 设和 发展 ,社 区工 作人 员 的完善 ,都 是为 了 定作 用 的 ,而我 国社 区建设 过程 中,作 为主 人 的社 区居 民 更好 的服 务于社 区居 民, 因此在 社 区建 设 中 ,居 民是起 决 城 市社 区治理结构存在 的问题 ,构建和完善我 国的城市
商 、供应 商 、员工等 都 是主 动 的风 险投 资 者 ,而乡 村 度 和行 为直 接影 响着 旅游 者 的旅游 体验 质量 以及 对旅
居 民、乡村 自然环 境 、乡村 人文 环境 等都 是被 动 的进 游 目的地 的感觉 和 印象 。因此 乡村 居 民的利 益关 系是
行 了风险投 资。
使得居民能够意识到在 自己遇到 问题的时候可以找到居委 会得到妥善的解决。再次,对于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的选人 , 可以有社 区居民 自己选举,对候选人 的条件进行筛选和决
定 ,这更有 利于今后 工作人 员在 社区 中工 作的开展 。
服务的作用,能够更好的应对,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最理 想的状态 则是形成 以社区地域 为依托 , 居 民、 社区 、 社会、 市场 、政 府 各方 共 同参 与 ,共 同发挥 作 用 的多样 化 的丰 富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乡村旅游利益均衡研究--以漳州龙佳森林人家为例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乡村旅游利益均衡研究--以漳州龙佳森林人家为例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乡村旅游利益均衡研究--以漳州龙佳森林人家为例苏玉卿;陈秋华;赖启福【摘要】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森林人家,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平衡与其持续发展密不可分。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森林人家利益相关者包括当地居民、旅游企业、政府及旅游者,分析了三个涉及经营的利益主体的特征。

以漳州市龙佳森林人家为案例研究,实地调查其发展概况。

案例点的经营模式是企业主导型模式,其经营主体是旅游企业;其经营过程中出现利益分配不平衡、利益激励不健全、环境影响的利益补偿缺失问题。

结合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提出从利益表达、利益分配、利益补偿、利益激励、利益保障五个方面进行完善,从而实现其经营中的利益均衡。

%Forest Home, a form of rural tourism, which benefit equilibrium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 its stakeholders are inextricably linked. According to Stakeholder Theory, stakeholders of Forest Home including community residents, tourism enterprises, government and tourists. An analysis about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stakeholders which related to business are made in this paper. A case study in Longjia Forest Home of Zhangzhou, and had a field surveys for its developments. The business operation model of Longjia Forest Home is business-oriented, and the operation subject is tourismenterprises;problems will always crop up during the operation period, which are imbalance of profit-sharing, morbidity of benefit motivation, and deficiency of benefit compensation for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Combining with the interests of the main stakeholders, suggestions aregiven in this paper from five aspects, which are benefit expression, profit-sharing, benefit compensation, benefit motivation and benefit guarantee.【期刊名称】《中国林业经济》【年(卷),期】2014(000)006【总页数】5页(P16-19,25)【关键词】利益相关者;乡村旅游;森林人家;利益均衡【作者】苏玉卿;陈秋华;赖启福【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福建农林大学管理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2.7乡村旅游持续成为国内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随着其发展与研究的深入,不少学者致力于探究乡村旅游经营模式,通过对多种成功模式的分析,提炼出几种典型经营模式。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利益相关者研究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利益相关者研究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利益相关者研究一、政府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和监管者,政府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政府主导着乡村旅游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加大对乡村旅游项目的投入。

政府也要加强对乡村旅游市场的监管,确保乡村旅游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乡村旅游精准扶贫中,政府需要通过扶持政策、资金支持等手段,引导更多的游客到农村旅游,带动当地农民增加收入,从而实现扶贫目标。

二、乡村居民乡村居民是乡村旅游的直接受益者和参与者。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为乡村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他们创造了额外的收入来源。

通过开办民宿、农家乐、手工艺品销售等方式,乡村居民可以直接参与到乡村旅游产业中,从中获得经济收益。

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的销售,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游客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者和参与者,游客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乡村旅游提供了一种与城市生活不同的生活体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往乡村感受纯朴的田园生活。

通过乡村旅游,游客可以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体验农家乐的乐趣、参与到农耕活动中,改善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游客的到来也为当地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带动了当地居民的收入增加,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四、旅游从业者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从业者承担着引导游客、提供服务、开展宣传等重要的工作。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为旅游从业者提供了就业机会,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工作内容和发展空间。

通过提供专业的导游服务、优质的住宿和餐饮服务、精彩的乡村体验项目等,旅游从业者可以获得较高的收入,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潜力,政府、乡村居民、游客和旅游从业者都是乡村旅游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利益相关者。

各利益相关者需要携手共进,共同推动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实现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目标。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让乡村旅游真正成为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带动更多的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实现全面小康。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探析.doc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探析.doc

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探析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景区管理模式探析摘要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对浙江仙居公盂岩农村社区参与的乡村旅游进行深入分析,利用利益相关者属性分析研究当地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结合现有景区管理模式探索出适合此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思路。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农村社区;管理模式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3-0054-02 1 利益相关者理论介绍以及对应分析理论框架构建 1.1 利益相关者理论文献综述目前对旅游领域对利益相关者的研究主要包括三大类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规划与目的地(或旅游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规划与目的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979年Rosenow 在其著作TourismThe Good,The Bad and The Ugly中强调旅游目的地发展和管理中需要“公众参与”;此后,Freeman、Butler、Murphy等学者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目的地或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协作与管理、旅游规划和旅游可持续发展等主题;2003年,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Erick.T.Byrd博士研究了在社区旅游发展中,利益相关者对旅游的参与程度、“支持”和“反对”的态度对社区旅游发展的影响;2002年弗吉尼亚理工学院Yooshik Yoon在其博士论文中指出,“利益相关者的支持是旅游成功运作、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目前,国内学者对旅游领域的利益相关者研究暂停留于理论引入阶段,保继刚和吴必虎等少数学者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于旅游规划当中。

1.2 分析框架(1)社区居民。

社区居民参与旅游业的主要体现在于参与旅游管理决策和利益分配两个方面,追求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双重满足。

一方面,在以正当途径和渠道获取经济利益的社会背景下,村民会通过为旅游者提供初级旅游消费品及各种原材料、承包或开办家庭旅馆等旅游企业、从而实现提高收入水平、增加就业机会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利益相关理论下乡村旅游中的获益者乡村旅游是以远离都市的乡野地区为目的地,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一种旅游方式。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篇旅游管理的论文范文,欢迎阅读。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关于乡村旅游的学术研究也进入轨道,但是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规划开发、营销管理、可持续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利益相关者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文通过阐述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的应用,梳理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文献,为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乡村旅游是以远离都市的乡野地区为目的地,以乡村特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需求而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功能性决定其发展过程中参与者和受益者众多,而乡村旅游的学术研究多集中于规划开发、营销管理、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利益相关者的研究较少。

一、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
利益相关者理论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引入旅游研究领域,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引起旅游学者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Haywood 发表在国际权威旅游期刊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上的文章中首次出现了“stakeholder”一词。

世界旅游组织大会在第十三届会议中明确使用了“利益相关者”一词,提供了旅游业发展中不同利益相关者行为参照标准,标志着“旅游利益相关者”概念正式得到官方认可。

(一)旅游利益相关者界定
旅游学作为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涉及到的利益主体复杂多样,因此对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是研究工作的重点。

部分西方研究者援引管理学中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对旅游利益相关者进行列举式界定:Robson(1996)等分别以旅游经营商和当地政府旅游市场营销者为中心列举出12 个和18个利益相关者;Sautter等( 1999) 根据弗里曼( Freeman) 的利益相关者图谱,勾勒出一幅以旅游规划者为中心的8 个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图谱;Weaver等(2000)界定了跨区域旅游业的利益相关者,强调每一个利益主体的活动是双向互动、相互影响的。

另有部分学者通过实证界定旅游利益相关者:Sheehan等(2005)对北美旅游目的地的CEO进行问卷调查,从32 个列举出的利益主体中选出12 个核心利益相关者,并发现酒店协会似乎是目的地管理组织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

我国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始于本世纪初,最早引入旅游利益相关者概念的是张广瑞(2000)翻译的《全球旅游伦理规范》,首次在中文期刊上出现“旅游利益相关者”术语。

夏赞才(2003)构建以旅行社为中心的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界定了投资者、职工、旅游者、供应商、代理商和旅游局六大类,说明旅行社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分为核心层、战略层和外围。

黄昆(2003)从景区环境管理的角度认为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当地居民、旅游者、景区员工和景区投资者等。

此后有宋瑞(2004)、鲁明勇(2011)、刘波(2013)等人分别对生态旅游、民族地区和遗址旅游的乡村旅游的利益相关者进行界定,为
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做出贡献。

(二)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
国外主要集中在利益相关者参与旅游目的地的营销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方面,Francesca等(2009)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框架,考核旅游目的地管理组织在决策中的影响力,并比较研究巴塞罗那和维也纳两个旅游目的地利益相关者中起核心作用的利益主体,提出社会决策的制定需要各方利益主体的积极参与。

Joseph(2015) 旨在探讨旅游利益相关者对北极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态度,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三个群体中游客对北极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表现出强烈兴趣。

另一方面有学者研究在旅游目的地发展中兼顾到各个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时面临增加成本(Reed, 1997)、合法利益相关者难以界定(Bramwell et al. , 1999)、利益相关者参与能力参差不齐(Hatipoglu, 2014)等难题。

此外,在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下,旅游目的地的利益相关者参与的程度和方式是不同的,如在发展中国家,对社区参与有操作上、结构上和文化上的限制(Tosun, 2000)。

国内学者在旅游规划开发的利益相关者研究中多有建树,如保继刚等(2002)在桂林市旅游规划开发研究中,对当地游客、政府、居民、开发商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决策行为、相互制约关系等进行初步分析,剖析了当地旅游业发展的内部结构和制约机制;同年,张伟与吴必虎通过对区域和城市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中涉及的多方面利益集团的意见征求及处理,使用利益主体理论构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旅游开发框架。

自此我国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的研究
开始发展并成熟起来,之后涌现了大批相关研究。

曹红枝(2007)以民俗旅游开发为基点,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揭示如何协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以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李悦铮等(2010)、孔璎红等(2013)、邓玲珍(2014)等人分别研究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海岛旅游、古镇旅游和佛教文化遗产旅游等开发规划中的应用,着重分析了不同旅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和他们之间的利益冲突,并提出解决矛盾,达成利益协调的有效措施。

二、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研究
在乡村旅游相关利益者研究早期,国外学者大部分沿袭旅游利益相关者的构成的研究成果,对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和分类结果都大同小异。

随着乡村旅游发展进程的深入,学者开始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对乡村旅游进行了更深层次的研究,如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的旅游感知、利益诉求和利益均衡等。

Byrd等(2009)通过问卷调查北卡罗来纳州东部乡村旅游的利益相关者--社区居民、旅游企业经营人员、旅游者和政府人员,利用方差分析得出不同利益相关者对乡村旅游影响的感知差异。

Ghasemi等(2014)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调查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适用性,说明不同的利益主体选择不同的发展模式是因为各自的利益诉求不同,因此在引进新的发展模式时要充分考虑到当地乡村居民的利益。

Sonia等(2015)基于利益相关者网络视角分析了葡萄牙国家公园的一处乡村旅游,发现不同利益主体通过营销信息、人力资源、财政资源和培训工作等形成互动,并协力合作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国内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研究明显落后于西方的理论研究,现正处于基础研究阶段。

高元衡(2004)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界定了阳朔乡村旅游的主要利益相关者是农民、乡村旅游企业、农村集体和政府,并提出解决利益分配问题的措施.程增建(2009)应用米切尔评分法界定的有社区组织、社区居民、社区旅游经营者等利益主体。

王素洁(2011)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社会网络视角乡村旅游决策的利益主体包括东道地社区、政府及旅游管理机构、旅游企业和压力集团,指出各主体要加强合作,促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三、小结
对中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研究进程上,国外对于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早于国内。

在研究内容上,国外学者不止关注乡村旅游发展、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有利因素,也有部分研究集中于相关的缺陷和难题上,对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更加全面。

在研究方法上,国外学者多采用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有较高的实用性;另多应用其他理论与乡村旅游研究相结合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性较强,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具体步骤上多采用模型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得出的数据结论有较高的科学性;我国研究成果中多个案分析和定性研究,定量方法的应用也比较单一。

虽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界定了不同条件下的旅游利益相关者,并探讨如何在旅游发展中平衡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解决冲突,加强协作,以促进旅游业和谐发展;相对的,乡村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研究多集中于开发、发展和管理模式中利益主体的“利”,但忽视
了他们的“权”和“责”.利益相关者不仅是单方面受到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也是对乡村旅游发展施加影响的主体,所以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以转向利益相关者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着重研究各利益主体如何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