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部分篇目课后思考及练习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大学语文部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部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部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答案大学语文部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答案课文选讲篇目:1樊迟、仲弓问仁2冯谖客孟尝君3容忍与自由4我的世界观5秋水6张中丞传后叙7婴宁8蒹葭9湘夫人10春江花月夜11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12秋兴八首13长恨歌14无题15苦恼16饮酒17赤壁赋18哭小弟19断魂枪樊迟、仲弓问仁练习题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2、从本文节选的内容,可以看出《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3、《论语》对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附参考答案:1、“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

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了仁学的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这就是推己及人:别人与自己一样是人,因而应当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别人。

所以“恕”其实也就是“爱人”之仁。

孔子从未给“仁”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具体事例谈论“仁”的具体表现形式。

所以,只有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理解,才能全面了解与把握“仁”所具有的本质特性。

2、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3、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

《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过重大影响。

《论语》中虽有些许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

今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一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和探索它的不朽价值。

冯谖客孟尝君练习题1.文中描写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的作用是什么?答: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

开始写他“无好”、“无能”,寄食于人却再三弹铗而歌,要求优厚的生活待遇,仿佛是不知餍足的小人。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答案

第一章1,你认为汉语之美表现在哪些方面?答:汉语之美,美在其音,美在其形,美在其意。

形神意兼备。

用词上,词藻可华丽,可朴实,可冗长,可精简,灵活万变,语感上,节奏韵律强,跌宕起伏,给人听觉享受,书写上,可一笔一划,可一气呵成,具有视觉冲击美,历史渊源上,中华文明上下5千年的进步离不开它。

音调,字体要是汉语的一大特色。

2,汉语目前在世界上的地位如何?答:首先1 汉字使用人数目前世界第一. 2 汉字是联合国官方文字之一,所有文件必须翻译成汉字存档. 3 但是目前被用作官方文字最多的是英文. 4 随着中国国力日渐增强,学习汉语\汉字的外国人日渐增多。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并仍然或曾经在日语和朝鲜语、越南语中使用。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拥有4500年以上的历史。

狭义地说,它是汉族的文字;广义地言,它是汉字文化圈共同的文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扩大,汉语的国际影响也越来越大,受到了各国的广泛重视,要求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形成了学习汉语的热潮。

3,你认为汉语会走向拼音化道路吗?答:我觉得是不会的!汉字真的是博大精深,每个字都有它的意义。

在中国,汉语拼音只是帮助学习汉字,降低汉字的学习难度,提高汉字的实际交际能力的一种工具。

建设汉语拼音并不是要汉字彻底拼音化。

我们应该强烈反对那些以汉字不适应时代发展潮流为借口而要求汉字全盘西化的观点。

因为“现代文化的产生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的消灭,传统文化将于现代文化并存”。

我们在运用汉字的过程中,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批判性的继承并将其发扬光大。

4,汉语繁体字将会取代简化字吗?答:随着社会的发展慢慢的繁体字回取消,而简化字回越来越流行的。

但是目前来看简体中文不会取代繁体字的。

但我想做为一名炎黄子孙我们还是有必要了解一下繁体字的。

简体字相比较繁体字,书写便捷;且学成简体字繁体字也可以无师自通,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繁体字也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它包含着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所以说,谁取代谁都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各有各的优点,各有各的价值。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2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及答案2

第二单元课后题参考答案2-1大同一、阅读和理解2-1. 1.1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有什么作用和表达效果?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述的思想充满了情感与感性,造成了文情并茂的效果。

2-1.1.2文中所提到的“大道“、”大同“各指什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和认识?文中“大道”就是指治理社会的最高准那么,其治理的效果就是国泰民安的理想状态。

”大同”可以理解为儒家的理想社会或是人类社会的最高阶段。

“大道“和“大同”都是当时人们头脑中的理想境界,两个词中带有明显的理想色彩,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

2-1.1. 3文中描述的“大同”社会同与之相对应的“小康”社会相比拟,有哪些突出的特色?表现在:一、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不像小康社会那样为一姓所私有;二、“选贤与能”一一管理天下的人是天下人公选出来的,且“贤”而且“能”,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大人世及以为礼”,以至桀、纣那样的暴虐之徒亦可君临天下;三、生活在这个“大同世界”的人,都有极高的道德思想,有着“爱无差等”的“兼爱”精神,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各亲其亲,各子其子“;四、这儿没有私产,人们各尽其能,都能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不像小康社会那样“设制度”、“立田里”;五、因为大同社会没有私有财产,于是阴谋诡计就断了门路,抢劫偷窃作乱害人的事情也不会发生,甚至大门只要从外面合上即可,用不着关闭,不像小康社会那样常常“谋作兵起”,要用仁、义、礼、信等封建道德来巩固封建秩序,甚至“城郭沟池以为固”等。

二、思考和应用2-1. 2.1大同社会同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有何相似之处?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

“世外桃源”的境界显然是根据“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 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

要启发学生透过“桃源”中的生活现象来认识这个社会,例如从“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中可以看出“桃源”中的老人和孩子因为受到全社会的关爱,生活极其幸福,这就是“大同”社会中“老有所终” “幼有所养” 了(由此还可以推知矜、寡、孤、独、废疾者这五种人也同样受到社会的照顾)。

大学语文部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部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答案

大学语文部分课后思考与练习题答案第一章:课后思考题1. 什么是语文?语文的学习目标有哪些?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研究并传播语言文字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和思维能力。

语文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1) 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字、词、句、篇章的基本规律和运用方法;(2) 培养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多种语言交际技能;(3) 培养文化素养,包括对语言文字背后文化信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4) 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能力。

2. 语文学习的重点是什么?为什么?语文学习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这是因为现代社会对语言文字的要求越来越高,需要我们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语文学习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素养,使他们能够准确、流利、得体地使用语言进行交流和表达,能够理解和解读各种类型的文本,能够进行批判性思考和创造性思维。

同时,语文学习也是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语文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有助于学生的学业发展,也有助于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要求。

第二章:课后练习题答案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并回答问题。

文言文:其目自立于文明,而于知识未可以不免矣,且目自礼法齐全者,未可以不免于戾也。

国之先事也,不可以不察也;臣之言也,不可以不察也。

古之既有将相帅,不可以不察也;今之或有将相帅,不可以不察也。

处理之谓也,不可以不察也。

虽察之言也,不可以不说也。

问题:根据文言文的内容,谈谈你对“不可以不察也”一句的理解。

答案:根据文言文的内容,可以理解“不可以不察也”一句是强调了察觉、观察的重要性。

通过不断的察觉和观察,才能够全面地了解事物的本质,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和处理。

在文言文中,提到了“其目自立于文明,而于知识未可以不免矣”以及“国之先事也,不可以不察也”的句子,都是在强调察觉、观察的重要性。

陈洪主编《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答案

陈洪主编《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答案

大学语文思考题参考现代文《语言的功能与陷阱》2. 怎样看演讲中的幽默与噱头的区别?噱头往往是外加的,内容是浅薄、哗众取宠的。

幽默是内容本身的有机组成,是深化、生动化的手段,是包含着智慧的,给人以启示的。

《一只特立独行的猪》1. 本文所写,你认为是实有其猪呢,还是作者杜撰?它们影响你对文章观点的认同吗?作者劳力于农村,对乡村生活中人猪之亲密关系自是司空见惯;即便并非实有其猪,以动物作为譬喻之媒,亦是古今中外文章惯技。

2. 自己安排或设置自己的生活,有什么问题吗?别人想要设置我们的生活,能够一概无视吗?有道是“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此为自由价值之要义,但实现起来,问题确是不少:政府、社会、思想专制、风俗习惯、陈腐观念,障碍所在多有。

关键是体会“特立独行”之意义,由己身开始实现之。

3. 作者采用这样的写法,你认为“闲篇”太多吗?它是否影响了对论题的充分阐述呢?严肃主题不必全是冠冕文章,看似闲笔,却更有助于引人入胜;文章中心意旨在读者的阅读兴奋中深入其心。

《我的四个假想敌》1. 概括与分析本文中“我”的矛盾心理?父亲喜爱女儿,目睹爱女长到婚嫁年龄,舍不得女儿离己而去、嫁作人妇,却又无法阻拦,于是转移目标,将她们的男友一律视作“假想敌”。

2. 举例说明本文中作者对人生况味的细致体察?作者关注和叙写他人的举止言笑,如小女儿的天真未凿,女儿们对男友照片的“供奉”,“假想敌”来访时与女儿的亲密状,吃饭时的哑剧等等,均是对人情事态的生动再现。

3. 本文作者的幽默风趣表现在哪些地方?妙喻连篇,抓住题目中“敌”之一义,时时扣紧题旨,屡屡用军事上的术语与事物,暗喻父亲与候选女婿对女儿的争夺战,描写“敌”之情状与“我”之心态。

4. 分析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巧用比喻,善用典故,机智幽默,富书卷气。

《下棋》1. 你认为这一类“休闲”式的生活小品文,价值在什么地方?为人们的休闲生活提供愉悦,引发感悟,进一步或能在思想感情上得到陶冶。

2010-2011大学语文(本)课后思考与练习答案

2010-2011大学语文(本)课后思考与练习答案

试析本诗中的农民形象塑造。 2. 试析本诗中的农民形象塑造。 诗人采用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手法,抓 住生活化的细节塑造了一个活生生的吃苦 耐劳、坚强不屈、勇于牺牲、无怨无悔的 充分体现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农民形象。 又运用超越时空的抽象性语言将个体形象 提高到普遍性与群体形象的高度,使一个 具体的农夫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主体形象 的象征。
六、我的世界观
1.爱因斯坦对人类的贡献无论在科学研究上还 1.爱因斯坦对人类的贡献无论在科学研究上还 是社会进步上都是非常伟大的, 是社会进步上都是非常伟大的,请结合他这篇文 章谈谈你的体会。(确实伟大) 。(确实伟大 章谈谈你的体会。(确实伟大) 2.爱因斯坦认为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 2.爱因斯坦认为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 “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因此 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 对别人尽力有所报偿, 对别人尽力有所报偿,你觉得他这样说也这样做 是否有得也有失?(得到的是主要的, ?(得到的是主要的 是否有得也有失?(得到的是主要的,失去的微 不足道) 不足道) 3.自然科学家关心政治 自然科学家关心政治, 3.自然科学家关心政治,也以追求真善美作为 自己的理想,这对科学研究有无副作用, 自己的理想,这对科学研究有无副作用,是否浪 费精力和时间?文要学点理,理要学点文, 费精力和时间?文要学点理,理要学点文,这能 有什么益处? 理能够渗透、互补么?( ?(能 有什么益处?文、理能够渗透、互补么?(能)
2010-2011大学语文(本)
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一、齐桓晋文之事
1.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1.谈谈你对孟子“仁政”思想的理解。 谈谈你对孟子 《齐桓晋文之事》表现了孟子反对“霸道”、 主张“王道”即“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他的“仁政”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 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然后再用“礼义” 来引导民众,加强伦理道德教育,这样就可以实 现“王道”理想。孟子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其思想的核心是“以民为本”,在今天看来,它 至少包括重视国家利益,反对特权意识,保护人 民等多方面的含义 。这种社会变革的新观念,反 映了人民要求摆脱贫困,向往安定生活的愿望, 表现了孟子关心民众疾苦、为民请命的精神,这 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孟子的思想也有其局限性。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与练习”参考答案第一单元通古今之变《大同》(精读)1.阅读《墨子·尚同》,跟《大同》作比较研究,与同学讨论或撰写一篇诸如《墨家尚同思想与儒家大同思想的比较》之类的文章。

或选读《老子》、《庄子》、《韩非子》等先秦诸子的著作,归纳他们的社会理想。

答:(1) 《墨子》的“同”是“同一”的意思,《礼运》的“同”是“和同”的意思,二者的内涵不一样。

(2) 由此可见墨家的政治理想是不争、去乱。

儒家的社会理想是大公无私。

(3) 墨家要求民众以贤人、君主为服从的标准,人类又以上天为服从的标准。

《墨子·经上》云:“同,异而俱于之一也。

……同,重体,合类。

”墨家之“同”消除了类别和界限。

儒家要求人们自觉地遵守道德,其次服从礼义刑法。

(4) 课外阅读相关论著,在《老子》、《庄子》、《韩非子》中找出阐论社会理想的文字,与大同作比较。

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分析先秦诸子中的道家与法家的社会理想。

2.你认为大同思想在当今全球化的社会进程中还有没有价值?答:这一点可以结合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重点读《序》)或分析孙中山“天下为公”的思想来讨论。

也可以就此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中对共产主义思想的接受现象来谈。

可以结合当前的全球化过程中的人类价值与伦理危机来讨论大同思想的现代与未来价值。

3.《大同》篇的艺术感染力除来自儒家用世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文字的表达,试总结其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法。

答:(1) 注意找出文字的谐韵现象,如“公”、“睦”、“终”、“用”、“归”、“公”。

再如“礼”、“纪”、“里”、“知”、“起”。

再如“让”、“常”、“殃”、“康”。

先秦许多散文中都注意谐韵。

(2) 注意这篇文章的文字的铺陈与对偶现象。

在对偶中善于变化句式,因此便造成了铺张扬厉的气势。

(3) 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述的思想充满了情感与感性,造成了文情并茂的效果。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泛读)1. 总结王安石所列仁宗治国的主要政治措施。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大汇总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大汇总

第一讲《蒹葭》思考题1. 你还能举出几首临水怀人的诗词作品吗?如《诗经·陈风》中的“东门之池”、“泽陂”,《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温庭筠的《梦江南》等。

2. 有的诗内容十分确定,有的诗可以多种理解,请你结合本文分析其中的原因何在。

诗内容确定,主要是所写对象具体;而含蓄的诗歌,力图使诗歌表现的对象给人以不确定性,难以指实,如本篇中的“在水一方”的美人,可以指情感世界的恋人,也可以指家国渴慕的贤人。

3. 本诗的复沓形式与表现的思想感情之间有什么关联?它的艺术作用在于很好地表现事物进展的顺序和程度,协调诗的韵律节奏,强化诗的音乐美和抒情气氛,增强表情达意的审美效果。

4. 在当代文艺作品里,有没有采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思的?请举几例。

当代作品中经常运用复沓形式表达情思,而且是很普遍的艺术手法。

如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他》、康白情《江南》、沈尹默《月夜》等。

第二讲《无题》李商隐思考题1. 你认为诗中的男主人公是否是诗人自己?供学生独立思考2. 与《长恨歌》那种内容十分明确的爱情诗相比,这种含混朦胧的作品的长处与短处各有哪些?本诗具体内容的含混及缺失,反而提供给读者进行联想、想象的空间,更能引发不同读者多方面的感受。

缺点是不太适合痛快淋漓地表达情感以及叙述事件。

3. 能否再举出几首具有朦胧美的诗作?如阮籍《咏怀》、白居易《花非花》、李商隐《锦瑟》、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纱”等。

第三讲庄子秋水思考题1. 你认为这种对话体在说理时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对话体多通过两个人物的问答和辩论来阐述道理,善于将不同思想的碰撞或逻辑思辨的过程有机地呈现出来,其语言也容易具有生动、活泼和个性化的特点。

其不足之处是思路和逻辑有时不够严谨。

2. 在先秦诸子中,还有谁喜欢用寓言故事来阐述其哲学思想?韩非子。

《韩非子》中的《内储说》、《外储说》、《说林》、《喻老》、《十过》皆为寓言故事之专集,其数量居先秦散文之首。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及答案董小玉桃夭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及答案董小玉桃夭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及答案董小玉桃夭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及答案。

桃夭
(《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②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注】①归:出嫁。

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

③蓁(zhé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

(1)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的形式。

(1分)
(2)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

(4分)
答案:()(5分)
(1)重章叠句(1分)
(2)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

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妻和睦、子孙繁衍、家族兴旺;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

(4分)。

《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记叙文燕昭王求士【思考练习题答案】一、昭王能富国强兵、报仇雪耻的原因是卑躬屈节、求贤若渴、知人善用。

二、主要是指君主对人才的态度问题。

郭隗认为,君主要象对待老师和朋友那样来对待人才,要降低自己的身份,把人才看成自己的老师,诚心侍奉,虚心求教,这样才能使天下的人才前来投奔,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郭隗向燕昭王讲“古服道致士之法”的原因有二:一是让燕昭王知道“古服道致士”的方法有几种,供燕昭王作出正确的选择;二是希望燕昭王能由此懂得待贤如师,尊重自己,使自己的学问得以发挥,地位得以提高。

三、用了比喻。

郭隗将自己比作死千里马,将燕昭王比作“古之君人”,用千金买千里马比喻以谦虚的态度和优惠的政策招纳人才。

郭隗希望燕昭王通过这个比喻明白招纳人才的办法。

其作用是:1 .由于比喻贴切,使纳贤之理得到透彻的阐明;2 .增加了文章的活力和生气。

四、这段话中以排比为主,排比、对偶、层递三种修辞方法结合使用。

其作用是:排比使文章气势充沛、说理透彻;而对偶使文章句式整齐、韵律和谐;层递使三种待人态度的优劣层次更加鲜明。

五、注意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及用法:1. 币:礼物,与现代的币含义不同;以,连词。

2. 师之:把他(郭隗)当作自己的老师。

3. 见:表示被动,相当于“被”。

于:介词,表示比较,相当于“过”。

远:意动用法,以······为远。

4. 诎指:同屈旨,委曲自己意愿。

5. 事,为······服务。

管晏列传【思考练习题参考答案】一、管晏合传的内在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1. 两人分别从正反两方面贯注了知人善荐的思想。

管仲因得到鲍叔推荐才帮助桓公成就霸业,晏婴因知人善荐而使齐国三世强大。

2. 管晏二人都对齐国有显赫功绩。

管仲使“齐桓以霸”,而晏婴让“景公以治”。

3. 二人都让司马迁感慨万千。

大学语文(第九版) 课后习题答案 华东师范出版社徐中玉、齐森华主编

大学语文(第九版) 课后习题答案 华东师范出版社徐中玉、齐森华主编

专升本插班生入学考试公共课大学语文课后答案大学语文课后题答案课文选讲篇目:1樊迟、仲弓问仁2冯谖客孟尝君3容忍与自由4我的世界观5 又呈吴郎6秋水7张中丞传后叙8婴宁9蒹葭10湘夫人11春江花月夜12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13秋兴八首14长恨歌15无题16苦恼17饮酒18赤壁赋19哭小弟20断魂枪大学语文第九版课后答案1 樊迟、仲弓问仁练习题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的主要内涵。

2、从本文节选的内容,可以看出《论语》的语言具有哪些特色?3、《论语》对今天的我们,是否还有学习、择取的价值?附参考答案:1、“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

从本文所辑录的内容来看,“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相爱的伦理关系——“爱人”。

孔子将“仁”确定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准则,并围绕“爱人”的内涵,构造了仁学的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还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这就是推己及人:别人与自己一样是人,因而应当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别人。

所以“恕”其实也就是“爱人”之仁。

孔子从未给“仁”一个固定不变的定义,而是在不同场合,针对不同对象,结合具体事例谈论“仁”的具体表现形式。

所以,只有对相关内容进行综合理解,才能全面了解与把握“仁”所具有的本质特性。

2、语句简洁,文辞闲雅,意蕴丰厚。

3、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

《论语》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思想,内容十分广泛,涉及人类社会生活问题的各个方面,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素质及道德行为起过重大影响。

《论语》中虽有些许糟粕或消极之处,但它所反映出来的两千多年前的社会人生精论,富有哲理的名句箴言,是中华民族文明程度的历史展示。

今天我们对自己的民族精神及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反思,这一民族文化的精粹,更值得人们重新认识和探索它的不朽价值。

2 冯谖客孟尝君练习题1.文中描写冯谖初为门客时频频争地位待遇的作用是什么?答:文中刻画冯谖的形象,主要采取了欲扬先抑、层层深入的方法。

大学语文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思考题及参考答案(三)《报刘一丈书》一、选择题1、《报刘一丈书》暴露封建官场黑暗所采用的笔法是()A. 客观的求真笔法B. 夸张的漫画笔法C. 含蓄的暗示笔法D. 犀利的怒斥笔法2、在《报刘一丈书》一文中,权要者的性格特征是( )A.阿谀奉承B.狡猾多诈C.残忍凶狠D.贪婪虚伪参考答案:1、B2、D二、解词题1.上下相孚,才德称位()2.即门者持刺入,而主者又不即出见。

()3.主者故不受,则固请()4.前所谓权门者,自岁时伏腊一刺之外,即经年不往也。

()5.长者闻此,得无厌其为迂乎?()参考答案:⒈融洽,信任⒉名片⒊坚持⒋整年⒌只怕三、翻译题1.日夕策马,候权者之门。

2.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

3.幸主者出,南面召见,则惊走匍匐阶下。

4、斯则仆之褊哉,以此常不见悦于长吏,仆则愈益不顾也。

参考答案:1.有人从早到晚都骑着马到权贵者门前恭候。

2.守门人故意不让他进去,(他)就献媚说好话,装得象妇女的样子,袖子里藏着银子偷偷地送给守门人。

3.幸好主人出来,面朝南坐着召见他,于是他赶紧跑过去,趴在台阶下。

4.这就是我心胸狭窄的地方,因此常常不为长官所喜欢,我却越来越不顾这些。

四、简答题1、作者刻画的三个反面人物形象,各有哪些性格特征?参考答案:1)“干谒者“趋炎队势,低三下四,摇尾乞怜,献媚取宠,奴颜婢膝( nú yán bì xī ),一旦见过相公,爱宠若惊,欣喜若狂。

四处吹嘘,狐假虎威,一副奴颜媚骨,得意忘形的奴才相。

2)“权者”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卖官鬻爵,贪污纳贿,故作资态,虚伪狡诈,假里假气,令人作呕。

3)“门者”狗仗人势,以势欺人,敲诈勒索,见钱眼开。

《声声慢》一、填空题:1.李清照,号_________,宋代_________派著名.女词人。

2.李清照的词集名_________。

3.李清照《声声慢》在语言上的特点是善用_________。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答案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答案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思考题思路提示现代文你怎样评价“人定胜天”一类的口号?有合理的一面,但也有夸张的一面。

后者不加以矫正,就是季羡林文中所批判的情况。

季文较多地是强调了传统文化中与自然和谐的一面,陈文强调的是儒家文化家族宗法的一面。

因为都不是专题论文,所以各自强调不同,引申出的看法也有区别。

2. 怎样看演讲中的幽默与噱头的区别噱头往往是外加的,内容是浅薄、哗众取宠的。

幽默是内容本身的有机组成,是深化、生动化的手段,是包含着智慧的,给人以启示的。

3. 天才是否注定要有悲剧命运遭遇悲剧命运的原因主要在社会方面还是在自身?天才的命运当然注定不是悲剧,但悲剧的情况较多也是事实。

原因两方面都有:自身性格的偏执和社会的缺少宽容与理解1. 概括与分析本文中“我”的矛盾心理。

父亲喜爱女儿,目睹爱女长到婚嫁年龄,舍不得女儿离己而去、嫁作人妇,却又无法阻拦,于是转移目标,将她们的男友一律视作“假想敌”。

2. 举例说明本文中作者对人生况味的细致体察。

作者关注和叙写他人的举止言笑,如小女儿的天真未凿,女儿们对男友照片的“供奉”,“假想敌”来访时与女儿的亲密状,吃饭时的哑剧等等,均是对人情事态的生动再现。

3. 本文作者的幽默风趣表现在哪些地方?妙喻连篇,抓住题目中“敌”之一义,时时扣紧题旨,屡屡用军事上的术语与事物,暗喻父亲与候选女婿对女儿的争夺战,描写“敌”之情状与“我”之心态。

4. 分析本文语言上的特点。

巧用比喻,善用典故,机智幽默,富书卷气。

. 分析本文的中心意象及其象征意蕴。

“女孩子的花”即传说中由名叫百叶的女子变化而来的重瓣水仙花──百叶水仙是本文的中心意象。

这一意象蕴涵着复杂的象征意义,作者赋予它以女孩子的性格、美丽和命运,她就成了青春女性的象征。

重瓣水仙的灿烂开放、散发芬芳,美丽而短暂的花期,受到冷落的不幸和“刀一样”的性格,在此都是青春女性之绚烂生命、人生际遇、悲剧命运、纯真性情的写照。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资料]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资料]

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资料]大学语文课后习题答案一、思考练习1. “序”的文体特征是什么,2. 在陈省身先生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中西文化的不容,把我们带到一个新的春秋时代。

”你怎么理解这话,3. 你认为季、陈两位在文章中提出的主张相互冲突吗,4. 能力提高请就你对“大学语文”学习的感受和理解,试为这本大学语文教材写一篇短序。

(500字)二、参考答案1. 参见“知识识记”第1项。

2. 陈省身先生认为在全球化的今天,中西方文化正处于一个相互冲突、融合的时期。

它们是平等的,但也是相互竞争的,正如“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其间不存在主次的观念。

3. 两位先生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

季羡林先生作为著名的人文学者,关注文化交流问题。

他提出“天人合一”是希望能够实现中西文化的优势互补。

提醒读者在学习西方文化时,也要看到西方文化的弊端(人类,特别是近几百年来的西方人,却反其道而行之,要“征服自然”,在大自然面前翘尾巴)。

而陈省身先生以其理性的头脑看到中西文化、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都具有自己特殊的产生环境(五百年的伟大的科学进展,开启了我们对自然的了解,也因此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我们同五百年前的人已不是同一种动物了)。

在谈到继承问题的时候应该更加理性和辩证。

4. 能力提高序言可叙事、可议论,是一种相当自由的文体。

可以从目前“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个人对这种教学的感受、目前教学的不足和需求谈起。

不过写作时,应注意结合书的特色去谈问题。

一、思考练习1. 简要评述傅雷对东西方文化之差异的观点。

2. 本文采用书信日记体写作有什么好处,在阅读、欣赏此类文学作品时应注意什么,二、参考答案1. 西方文化受宗教影响很深,特别是受到基督教的影响。

文艺复兴之后,西方文化中自我的觉醒和传统宗教对人性的压抑形成了近代西方文化的主要矛盾。

自我对无限自由的争取和人对神的臣服两者之间的矛盾折射到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

而中国文化则更加自然、健康,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互动。

《大学语文》部分思考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部分思考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大学语文》部分思考练习题及参考答案《大同》篇的艺术感染力除来自儒家用世的情感之外,还来自于文字的表达,试总结其中最主要的修辞手法。

答:(1)注意找出文字的谐韵现象,如“公”、“睦”、“终”、“用”、“归”、“公”。

再如“礼”、“纪”、“里”、“知”、“起”。

再如“让”、“常”、“殃”、“康”。

先秦许多散文中都注意谐韵。

(2) 注意这篇文章的文字的铺陈与对偶现象。

在对偶中善于变化句式,因此便造成了铺张扬厉的气势。

(3) 文章的开头安排一个孔子与子游对话的场景,具有起兴的作用,使得文中陈述的思想充满了情感与感性,造成了文情并茂的效果。

结合《七月》将周代农民一年的劳动生活按时间顺序作一简要的概括。

答:正月:于耜、纳于凌阴二月:举趾农作、其蚤,献羔祭韭、播百谷三月:女子求柔桑、采蘩;条桑,伐远扬四月:无五月:无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食瓜八月:(采)萑苇、载绩、其获、剥枣、断壶九月:授衣、叔苴、采荼薪樗、筑场圃十月:穹窒熏鼠,塞向墐户、获稻、为春酒、纳禾稼、农夫入执宫功。

昼尔于茅、宵尔索绹,乘屋、涤场。

飨酒、杀羔羊,跻彼公堂十一月:于貉,取狐狸为裘十二月:其同,载缵武功、凿冰(注:均用夏历标示。

)你觉得《七月》中哪些地方体现出了劳动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情变化?答:(1)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2)为公子裳,为公子裘,食我农夫(喜悦);(3)嗟我农夫,上入执宫功(忧虑);(4)称彼兕觥,万寿无疆(满足)。

对诗中“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一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传统的看法认为“春女感阳气而思男”,“悲则始有与公子同归之志,欲嫁焉”,近代以来学者提出这句是指身为奴隶的采桑女内心伤悲,害怕被贵族公子强行娶走。

你觉得哪种理解更为合理?说说你的理由。

答:此题分歧产生于“殆”字解释的不同。

“殆”解释为“始”,是传统的训诂,即指将要发生的事,是自己所愿望;近代以来将“殆”解释为“只怕”。

传统的说法以郑《笺》为代表,近代解释以郭沫若为代表。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及答案董小玉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及答案董小玉

大学语文课后思考题及答案董小玉1.分析“吾辈”看月与他人有何不同,表现了怎样的审美情趣,从中可看出张岱小品文的哪些特点?一喜喧嚣,一喜清幽,故而是两种境界,两种天地,两种情感。

从中可看出作者文人情趣的流露,以及其小品清新空灵、率性任真的文风。

2.比较袁宏道的《虎丘记》与张岱的《西湖七月半》,两篇同写望月之夜,不过彼此之內容及感慨有同有异,试加以分析、讨论。

袁宏道的《虎丘记》所写的是中秋月夜,主要笔墨倾注在叙写游虎丘的游人身上,作者的感慨,在于做官的身份,使他与游人之乐隔绝开来;张岱的《西湖七月半》亦主要写游湖之人,但对游人持嘲笑态度,意在凸显“吾辈”的清雅。

3.在写到曾晳的时候,出现了一段关于弹瑟的声音和人物动作的描写,这样写的意图和效果是什么?意图在于将曾晳的性格与其他三位弟子加以对比,将读者的关注点聚焦在他的身上;其效果是突出了曾晳洒脱放达的人格特征,并为其出人意料的回答作了铺垫。

4.在描述百姓对齐王好乐和田猎的两种不同反应时,孟子使用了同中有异的重章叠句的手法,这种写法的意图何在?效果如何?“今王鼓乐于此”至“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与下段“今王鼓乐于此”至“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两段,采用了类似诗歌的重章手法,即结构和语句大体一致,仅更换个别词句;且每段中也采用了类似诗歌的叠句手法。

重章的效果是同时强化了两种现象之间相同与不同之处的对比,有很强的说服力;叠句则产生了积累性效果,增强了情绪的感染力。

5.比较本文与《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思考二者的语言风格有何差异,原因何在。

“侍坐”章平实自然、谈言微中,措辞简约而余味隽永;本文则富思辨性与逻辑性,有很浓厚的雄辩色彩。

这种差异首先源自话语的对象、内容、场合及目的。

大学语文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四)

大学语文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四)

大学语文思考题及参考答案(四)《菉竹山房》一、《菉竹山房》中的悲剧的社会根源。

这是一个恋爱、婚姻悲剧。

悲剧的根源是封建社会。

在那个社会里,是容不得男女自由恋爱的,更不要说少男少女一时冲动野合于后花园,那是人人鄙夷的。

在那个社会里,让女子抱着死去男人的灵牌做新娘这种扼杀人性的荒唐之举反而会得到嘉许。

从此,二姑姑在枯寂阴暗的老宅中销蚀尽青春年华。

这是封建社会和礼教造成的悲剧。

二、简析结尾"窥房"在人物刻划和艺术结构上的作用。

“窥房”在艺术结构上将小说前文渲染的令人毛骨悚然的森森鬼气推到了极致,同时,又突然逆转,以来窥房的是二姑姑主仆二人。

这一结局,在艺术上出奇制胜,在思想上发人深省。

“窥房”在人物刻划上使鬼气转化为人气,使两个生活在非现实境界中的女人,表现出最为世俗的欲望,“鬼脸”一晃,晃出了人性的微光,晃出被礼教牢笼禁锢成鬼的躯壳中,一颗灼热的充满人欲的心灵。

自然,这一晃,使读者在小说喜剧性的结尾中,无论如何也轻松不起来。

三、分析作品以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表现悲剧的艺术特色。

小说不在悲剧故事上多化笔墨,也不在悲剧人物性格的刻划上尽遣才华,而是着重于悲剧环境气氛的渲染烘托。

阴森的住地,尘封的住房,作伴的生物,姑爹的鬼魂……一切是那样的死寂与恐怖。

在那古墓式的环境中,生活着曾是十分心灵手巧的美丽姑娘,她们被摧残、扭曲成了充满鬼趣的人,其沉重的悲剧气氛令人窒息。

“窥房”将神秘恐怖的环境气氛渲染到了极致,然而,鬼气向人气发生了转变,使我们看到了充满鬼趣的女主人公其内心深处的人欲的涌动。

在此,悲剧的冲击力再次震撼了我们。

《再别康桥》一、《再别康桥》的抒情线索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全诗七节,感情线索由:惜别——美丽的母校——甘心做一条水草(成为母校的一部份)——母校给我理想——回忆在母校愉快的生活——回到现实,心情沉重——照应开头这七部份组成。

诗人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语文》部分篇目课后思考及练习参考答案
《论语》课后思考与练习:
1、意图在于将曾皙的性格与其他三位弟子加以对比,将读者的关注点聚焦在他的身上;其效果是突出了曾皙晒脱放达的人格特征,并为其出人意料的回答作了铺垫。

2、《韩诗外传》在构思上受到“侍坐”章的影响,但没有本章自然、平实和蕴藉;其句式更为华丽,感情更加张扬、外露,并带有战国文章的雄辩色彩。

《世说新语》课后思考与练习:
2、重人不重事。

不是单纯地写事记人,而是选择人物生活中最具戏剧化、最能体现人物精神气质的片段,加以适当地渲染。

语言以简洁隽永见长,着墨不多,重在神似。

抓住人物最有特点的动作和语言,寥寥几笔,不求巨细无遗,只求传神写照,表现出人物的神情气质。

遗貌取神,意味深长,形成一种简澹、疏落而有意境、有余韵的美学风格。

4、《世说》玄虚空灵,《语林》政治功利色彩浓;《世说》言约旨远,《语林》摹写具体,有较强的故事性。

《李商隐无题》课后思考与练习:
2、本诗具体内容的含混及缺失,反而提供给读者进行联想、想象的空间,更能引发不同读者多方面的感受。

缺点是不太适合痛快淋漓地表达情感以及叙述事件。

3、如阮籍《咏怀》、白居易《花非花》、李商隐《锦瑟》、李煜《菩萨蛮》(“花明月暗笼轻纱”)等。

《苏轼临江仙》课后思考与练习:
1、如“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句,颇可见出作者的幽默与安适。

2、黄州时期为苏轼文学创作的一个高峰期。

为人称颂的词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赋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富于理趣的句子也颇多,如《定风波》中“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等。

《纳兰性德金缕曲》课后思考与练习:
1、顾贞观的酬答之词赞扬了纳兰的高洁人品和对友谊的珍重,并表述了自己对友情的态度。

从思想内容看,与纳兰性德的思想完全相合,表示其愿意生死相托,来生再结为知己。

在写法上,也同纳兰此篇有相类处,用典恰切自然。

不过在气盛意切、情感跌宕方面,略逊纳兰此篇。

2. 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的《贺新郎》(老大那堪说)等。

可供学生自由讨论。

3. 如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

《汪曾祺金岳霖先生》课后思考与练习:
1、这一笔看似闲篇,其实别有用心:借“好学生”王浩在课堂上受金先生
特别器重和王后来的成就,显示了金先生在治学上的平等精神和他学术的影响。

2、结合文章中的具体例证,分析其特点。

口语朴素而富有表现力,偶尔穿插文言词语,俗雅相彰,臻于化境。

《莫言讲故事的人》课后思考与练习:
1、作者用几个小故事介绍自己的母亲,实际上是在介绍自己的成长经历,讲他的人格是怎样在不断地被教育中完善起来的。

母亲固然是伟大榜样的示范,而“自我”才是真正的诉说中心。

作者在获得世界级荣誉的时候思念母亲,同时产生了深深的忏悔。

作者在这个足以荣耀自己的时机,面对全世界的听众和读者,却一件一件地抖搂出自己的“胆怯、报复、冷酷、贪小”等,这些缺点、弱点、致命的伤害,都因为他母亲的言传身教而被提醒、被正视,并且企图被克服,因而,他的人格也在忏悔中获得了拯救和提升。

莫言是在以母亲的名义做了一次真诚的灵魂忏悔。

而一上来就讲到为母亲的迁葬,是借母亲的骨殖已与泥土混为一体,发抒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的觉悟和感慨;揭示了全文最重要的主题。

2、第一个故事讲自我忏悔,讨论人如何使自己保持真实,从一个小事件中反省到:当众人都哭时,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第二个故事,讲作者因别人漠视其存在而激怒和抗议,后又为自己洋洋得意以为英勇的幼稚行为感到内疚,讨论人如何才能真正证明自己的价值。

第三个故事,从个人的忏悔进而融入一个有罪的群体,提出了集体忏悔的精神要求,讨论人何以为善。

3、第一,写作者为母亲而写作,母亲是大地的一部分,作家站在大地上的诉说,就是对母亲的诉说。

这里强调的是作家与母亲、大地、故乡、母语的血肉联系。

第二,写作成功的秘诀之一,是及早开始阅读社会人生这本大书,这对人童年的幻想和丰富想象力的培养,均有莫大的作用,要有到外边去看世界的强烈愿望。

第三,要善于“用耳朵阅读”,用嘴巴讲述故事,从讲故事的伟大天才们那里学习,包括神鬼故事、历史传奇、逸闻趣事,包括故乡的自然环境、家族历史等,皆能丰富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第四,既要学习,更要善于摆脱前人、他人的影响,创建自我的文学领地,作家必须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在文学创作中,作家必须颐指气使,独断专行;要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

第五,小说必须虚构,必须想象,作品中主要人物的身上,必然象征性地寄托了作家的灵魂,他们既来自生活,又被作家进行了文学化的处理,使他们超越了自身,成为文学中的人物;笔下的场景、人物写成中国乃至世界的缩影。

第六,不要让批判的、燃烧的激情和愤怒影响文学,也不要让政治压倒文学,使小说变成社会事件的纪实报告。

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成人来写,准确地、生动地描写人心中那个充满矛盾的朦胧地带;这样才会使文学发端于事件但超越事件,关系政治但大于政治,具备优秀文学的品质。

第七,作家应该学习世界小说的传统,更应该学习中国小说的传统,应该积极地向外国的小说学习,最终也有可能会回归于传统,又从其他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实现继承而又创新的混合。

第八,作家对待争议的态度,应该如同看戏人看众人的表演,不要被打垮,要学会微笑着从花朵和石块中钻出来,擦干净身上的脏水,坦然地站在一边,对着众人说:对一个作家来说,最好的说话方式是写作;我该说的话都写进了我的作品里;用嘴说出的话随风而散,用笔写出的话永不磨灭;我希望你们能耐心地读一下我的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