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 世界近代史 两次工业革命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两次工业革命复习课件

两次工业革命复习课件

C
A
B
C
A
6.工业革命带来了许多新的职业。19世纪50年代不可能出现的新职业是 ( ) A.火车司机 B.汽车司机 C.铁路工人 D.煤炭工人 7.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于( ) A.18世纪60年代 B.19世纪70年 C.“一战”期间 D.“二战”期间 8.第二次工业革命最主要的标志是( ) A.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B.电力的广泛应用 C.内燃机的创制 D.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9.“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 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开始于( ) A.新航路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20世纪四五十年代 10.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业发展最快的是欧洲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意大利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2)列举这两次革命的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珍妮机、蒸汽机、蒸汽火车、蒸汽轮船、铁路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动机、发电机、远距离传输技术、 内 燃机、有轨电车、电灯、电报、电话、汽车、飞机
(3)根据上述成果,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这两次革命的特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成为大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机器 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 。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取代蒸汽机成为大工厂机器的主要动 力,电力还应用于交通领域和生活领域,实现了生产方式和 生活方式的电气化。 (4)这两次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为其提供了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 (5)这两次革命的启示。 科学技术及其应用是社会进步的巨大推动力。
图片回顾
知识梳理
名称 开始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60年代 英国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蒸汽时代 珍妮机、蒸汽机、蒸汽火车、 蒸汽轮船 实现了生产方式的机械化

精品两次工业革命精品ppt课件

精品两次工业革命精品ppt课件
——拿破仑
明治天皇名睦仁,1867 年继承王位, 1868 年以 《易经》中“圣人向明而 治”,改年号为明治元年。 推翻德川幕府统治后,实 行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 改革,史称明治维新。
• 对于以上这些国家来说,资本主义带给 他们的是国家的发展。但对于另一些国 家来说,资本主义带来的却是血腥和罪 恶。
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 主义
• 空想社会主义P110自由阅读卡 • 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组成
部分之一
1848《共产党宣言》
• 宣言封面 • 72年后,这本书
才由日本传入中 国,进而对中国 革命产生深远影 响。
巴黎公社运动
• 1870年,法国和普鲁士发生战争,法国 战败。普鲁士军队一直打到巴黎,甚至 在巴黎的凡尔赛宫宣布德意志帝国成立 (1871年),所以德法两国是死敌。
的三轮汽车,于1886年1月29日立案获得专利,因此1月29 日被认为是世界汽车诞生日,1886年为世界汽车诞生年。
世界上第一张汽车专利证书
奔驰1号三轮汽车,车速最快为 15km/h
专利号为37435,类别属于 空气及气态动力机械类,专 利名为气态发动机车。
酷似四轮马车的戴姆勒汽车,, 印第安人口减少了95%,主要的杀手是旧大陆来 的病菌。
还有对当地居民的大肆屠杀,掠夺资源和敲 诈勒索。
罪恶的“三角贸易”
• 最先开始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不过英国 后来居上。
• “资本主义的每一个毛孔 都充满了血腥和罪恶。” ——马克思
“为城市在这样一场人类悲剧的贸易中扮演的角色表 示羞愧和懊悔”
三 1789 级 年7 会 月14 议日
召 开

占 巴 士
《人 权宣 言》
1794 年7 月

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近代史第二十一单元两次工业革命课件

2019届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世界近代史第二十一单元两次工业革命课件

考法1
考法2
考法2第二次工业革命 例2(2018· 安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以 为发动机的汽车、轮船、飞机等出现,为人们的生产 和生活带来了便利。 答案: 内燃机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2瓦特改进蒸汽机 考纲要求:A.识记 瓦特改进蒸汽机 B.理解 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
瓦 特 改 进 蒸 汽 机 将蒸汽机变为主要动力的发明家是瓦特。 18 世纪中期,瓦特对蒸汽机作了一系列改 进。1785 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首先在纺 织部门投入使用。后来,化工、冶金、采矿 等许多生产部门都开始使用蒸汽机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考点3“电气时代”、爱迪生的发明 考纲要求:A.识记 电力广泛使用的史实;爱迪生的发明 B.理解 电力的广泛使用对提高人类社会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背 19 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 景 迅速发展,科学研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 概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 念 于工业生产,促进了工业的蓬勃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 特 科学研究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 生活,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成为工业化 影 强国(对生产力的影响);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主要资本主义 响 国家出现了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 主义过渡(对生产关系的影响);随之而来的资本主义对外扩 张的增强,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世界的影响)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点4
思维拓展 两次工业革命后,煤、石油的开采对人类的影响及我 们的应对措施。 (1)影响: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大量能源;改变了人们的生 产和生活方式。过量地开采与使用,造成了环境污染、全球气温升 高及能源危机等问题。(2)应对措施:树立正确的能源观,积极倡导 节能减排,注重生态平衡;利用科技创新,开发新能源;坚持科学发展 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等。

中考历史 世界近代史 两次工业革命复习课件

中考历史 世界近代史 两次工业革命复习课件
业革命 命(第二次科 (第一次 技革命) 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标志
理论基础
领先国家
比较内容 第一次工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
革命(第一 (第二次科技革 革命
次科技革命)
命)
进入时代
交通工具
动力及能 源
重大突破的 领域(主要技 术发明成果及 发明人 )
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
19世纪中期 20世纪初
正在进行
蒸汽机的广 电力和内燃机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
泛应用
的广泛使用 使用
理论基 础
领先国 家
牛顿的力学 法拉第的电磁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学
英国
美、德
美国等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二 3.领先国家: 美国、德国
次 工 业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概况
1.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电力、石油); 2.新机器、新交通工具的发明(内燃机、汽车、飞机);
革 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德国人 命 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成飞机。
3.新信息传递工具的发展(有线电话、无线电报)。
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
复习四:两次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
代”)
【中考考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主要发明、历史作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主要发明、历史作用)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 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 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想一想: 为什么这场“变革”首先是从英国开始?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_两次工业革命.

中考历史复习课件:_两次工业革命.

行者号”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
特点
(1)许多技术发明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 科学与技术尚未结合;(2)首先发生在英 国,其他国家发展进程缓慢;(3)以轻工 业为突破口
第一次 工业 革命 [201 4 河池 17 (3) 已考]
影响
(1)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开始和结束,使英国 生产力迅速发展,社会发展迅速,大量农村人口 进入城市,工业化、城市化使英国的面貌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最终确立了近代史上英国 长期殖民霸主的地位,英国成为最大的资本主义 国家,被称为“世界工厂”[2014北海17(2) 已考];(2)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 主要方式,大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社会生产力 迅速发展;(3)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 化,出现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个对立阶 级;(4)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生产力,使社会 面貌发生了变化;(5)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 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 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 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了水污染
时间 1765年 发明人 英国纺织工哈__格__里__夫__斯
1765年英国纺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能
珍 概况 同时纺出多根棉纱的手摇纺纱机,提高

了纺纱效率,他以自己女儿名字命名为

“珍妮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是近代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大大
意义 提高了纺纱效率,引发了棉纺织业的一

影响 不平衡,争霸斗争愈演愈烈,激化了先进资本主
工影 业响 革
义国家的矛盾,最终导致一战的爆发[2013南 宁

35(2)(3)已考]
对人 类社 会生 活的 影响
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促进工业部门尤其是 钢铁工业的发展,使人类进入钢铁时代,极大地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提 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经济的发展(现代化工 业的崛起)开辟了广泛的途径。但同时,也带来 了环境的污染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23张PPT).ppt

第5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 课件(23张PPT).ppt
(C )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B.发明内燃机
C.发明耐用白炽灯泡
D.改良蒸汽机
3.(2022•山西)19世纪,热力学、电磁学等自然科学领域的新发展,开始与
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在技术上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新
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带动了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兴起。这里所说的“新兴
B 工业部门”有( )
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巩固训练
A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 ( )
A.科学技术的发展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B.生产和资本日益集中
C.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的加强
D.与第一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2、有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
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 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 ——《大国崛起》解说词
九年级级下册第二单元 第二次工业革命 和近代科学文化
第5课 原力·动力·张力
——第二次工业革命
19世纪60、7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一部分 原力:时代必然
一、原力:时代必然
材料:“蒸第汽二机次的工吼业声革使命欧、的北发美生、是亚时三代大合洲发力生的变结革果,以改革或
: 工
具特点的

体积 小 ,质量 轻 ,马
动力机大问,效题率,高在。交 通


领 域 内 引煤炭发大了成一就场。变 革 。能源
石油
( 2 ) 带 动 了 相 关 的 新 兴 工交通业 的 发 展 。 ( 推 动 了 石 油 开 采 业蒸的汽机发车展、汽,船加 速 了 石 油工化具学 工 业汽的车、产飞生机、)拖拉机等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 第16讲 两次工业革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课件

中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材梳理   第16讲 两次工业革命、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课件

考点梳理
(2)内容:《共产党宣言》指出,有文字记载的全部历史都是_阶__级__斗__争__的历史。 《共产党宣言》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即共产党,用 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进行_无__产_阶__级__革命。 (3)意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_马__克__思__主_义___的诞生。从此,无产阶级 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兴起并蓬勃发展。
备考点拨:改革是破旧立新,俄国历史上有几次重大改革,有的成功,有的失败, 可以从纵向去总结。
考点梳理
考点5 通过了解美国内战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1.美国内战的概况 (1)根本原因:19世纪中期,美国__北__方_资__本__主__义__经济与__南_方__种__植__园__经济的发展, 导致了南北矛盾冲突加剧。 (2)导火线:1860年,_林__肯__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3)爆发:1861年4月,南方军队挑起战争,美国内战爆发,史称“南北战争”。 (4)转折:1862年,联邦政府颁布《宅地法》,《__解_放__黑__人__奴__隶__宣_言___》,调动 了农民和黑人的积极性,成为扭转战局的关键。 (5)结束:美国内战以北方获胜告终,避免了美国分裂。
备考点拨:复习时抓住关键信息,稍微关注即可。
考点梳理
考点4 通过了解俄国1861年改革等史事,初步认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1.彼得一世改革 (1)目的:沙皇__彼__得__一__世__为改变俄国的落后面貌,实现_富__国__强__兵__,发出向西 方学习的号召,全面推行改革。 (2)影响 ①利:俄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大大增强,一跃成为欧洲军事强国,为对外扩张准 备了条件;开启了俄国_近__代__化__的进程。 ②弊:农奴制进一步强化,后来成为俄国社会发展的障碍。

两次工业革命复习课件

两次工业革命复习课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107-110、P112-116, 完成导学案上的考点梳理
概况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政治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 19世纪70年代 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开始国家 英国首先开始 美、德等多个国家同时进行
开始标志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
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
材料三 自从全球涌现出发明和使用机器的热潮后, 烟囱、厂房、机器轰鸣声,打破了人们恬静的田 园生活。……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利埃提出二 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在他之后,瑞典学 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3)依据材料三说明,在社会生产发展的同时,出现 了什么问题?并谈谈你的认识。
回答材料题应 注意什么?
1、先读问题,后读材料,带着问题去读材料。
2、审题要仔细,先看中心语,知道问题问的是什么,
看清问题的限定语。
3、阅读材料,找到关键词,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
4、回归教材,寻找与材料相关的知识点,归纳整理答案。
1、人们把18世纪60年代生产领域的革命性变化称为“工业 革命”,这里的“革命性变化”首先开始于( A) A.棉纺织业 B.制呢业 C.交通运输业 D.采矿冶金业 2、1819年某天的英国伦敦,所有工厂的机器轰鸣声都停止 了,人们以这种方式来纪念一位把人类历史带入“蒸汽时 代”的伟人。这位伟人是( C ) A.牛顿 B.富尔顿 C.瓦特 D.史蒂芬孙 3、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世界的发展, 证明( D ) A.资本主义消灭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B.工业革命提 高了工人劳动积极性 C.机器使用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D.科学技 术是生产力
影响
2、社会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扩大了交往范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 翻天覆地的变化。
2.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主义, 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 3.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一、“电气时代”的到来
1.时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第 2.主要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4.“发明大王”爱迪生
1879年,美国科学家爱迪生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 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密切了 世界的联系。 3.国际关系: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 义阶段,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重新瓜分世界。
四、对中国的影响: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
(2)条件: 英国具备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海外市场的需求。
一、工业革命概况 1、时间:_1_8_世__纪__6_0_年__代__至__1_9_世___纪____4_0__年___代__ 2、领先国家:_英__国____ 3、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部门:__棉__纺__织__业___
点 ) 明人
国家
蒸汽机广 泛应用 蒸汽时代
珍妮纺纱机 瓦特发明改良蒸汽机
英国
纺织、采矿、 交通运输
第二 次工 业革 命
19C后半 电力在生
期—20C 产生活中

的广泛应

电气时代
美国爱迪生发明电灯 美国、德国
本茨发明汽车
超过英国
美国莱特兄弟发明飞机 电力工业、
汽车工业、
石油工业、
初三历史主题复习一: 三次科技革命之比较 比较内容 第一次工 第二次工业革 第三次科技革命
二 3.领先国家: 美国、德国
次 工 业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概况
1.新能源的发现和利用(电力、石油); 2.新机器、新交通工具的发明(内燃机、汽车、飞机);
革 德国人卡尔·本茨设计出内燃机;1885年,德国人 命 卡尔·本茨试制汽车成功;美国莱特兄弟1903年制成飞机。
3.新信息传递工具的发展(有线电话、无线电报)。
第五部分:世界近代史
复习四:两次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和“电气时
代”)
【中考考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时间、主要发明、历史作用)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主要发明、历史作用)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 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 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想一想: 为什么这场“变革”首先是从英国开始?
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五、两次工业革命的启示: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 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坚持对外开放, 引进并吸收世界各国先进技术。 3. 重视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两次工业革命比较
名称
工业 革命
起止时 间
18C60 年代19C40 年代
标志(特 主要技术发明成果和发 工业领先的
Hale Waihona Puke 4、开始标志:哈格里夫斯发明___珍__妮__纺__纱__机
5、标志性成就:_蒸__汽__机__的广泛使用
6、重大发明: 瓦特 改良蒸汽机,美国富尔顿发

轮船
,英国史蒂芬孙发明 火车 ___________
7、时代标志:_人__类__进__入__“_ 蒸汽时代”
8、结束标志:大机器生产 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
图说历史
1688光荣革命后,资 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 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 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英国议会大厦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需要
18世纪英国已成为最大殖民国家
一、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1)政治前提: 英国较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19世纪中期 20世纪初
正在进行
蒸汽机的广 电力和内燃机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
泛应用
的广泛使用 使用
理论基 础
领先国 家
牛顿的力学 法拉第的电磁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学
英国
美、德
美国等发达资本主 义国家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第二次科技革命) 革命
1.促进生产力突飞 猛进的发展。 2.社会生活:
影响
3.国际关系:
启 示
初三历史主题复习一: 三次科技革命之比较
比较内 容
开始时 间 完成时 间 标志
第一次工业 第二次工业革 第三次科技革命 革命(第一 命(第二次科 次科技革命) 技革命)
18世纪60年 19世纪70年代 20世纪四五十年代 代
业革命 命(第二次科 (第一次 技革命) 科技革命) 开始时间 完成时间
标志
理论基础
领先国家
比较内容 第一次工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
革命(第一 (第二次科技革 革命
次科技革命)
命)
进入时代
交通工具
动力及能 源
重大突破的 领域(主要技 术发明成果及 发明人 )
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