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说课稿(一下语文)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小青蛙》教案
《小青蛙》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正确认读“清、晴、眼、睛”等 12 个生字,会写“青、清、气、晴、情、请、生”7 个生字。
- 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儿歌诵读,认识青蛙的一些习性和特点。
- 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儿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 增强爱护青蛙的意识,培养保护动物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正确认读“清、晴、眼、睛”等 12 个生字,会写“青、清、气、晴、情、请、生”7 个生字。
- 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2. 教学难点- 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猜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
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谜底:青蛙)-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青蛙吗?它们是怎么叫的?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儿歌就叫《小青蛙》。
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儿歌里的小青蛙是什么样的吧!2.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教师范读儿歌,学生认真倾听。
- 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儿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教师领读,学生跟读,注意纠正发音。
-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清、晴、眼、睛”等 12 个生字,教师指导学生认清字形,理解字义。
- 学生交流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
-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 学生玩“找朋友”的游戏,给生字组词。
3.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学生齐读儿歌,教师指导学生读准节奏和停顿。
- 学生分组朗读儿歌,比一比哪一组读得更好。
-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儿歌中描写了小青蛙的哪些生活习性和特点?- 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总结:小青蛙生活在水边,爱捉害虫,保护庄稼,是我们的好朋友。
-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体会儿歌的韵律美和节奏美。
4. 指导书写- 出示“青、清、气、晴、情、请、生”7 个生字,学生认读。
- 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观察字形和笔画顺序。
小青蛙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
小青蛙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1、小青蛙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小青蛙评课说课稿教学反思《小青蛙》是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内容,它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语言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
课文中清、情、请、晴、睛都是由共同的母体字青作为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同时体现了汉字的趣味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为此,我设计本课时本着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同时采用归类识字、组词识字、随文识字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感受识字的乐趣,力求使每位学生都喜欢识字,能主动识字,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所以在教学中我注重识字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讲完课我感受颇深,反思如下:一、激趣导入,已猜谜语的形式进入文中课前与学生交谈,引出谜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然后我让学生观察,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之后我总结了写作方法,让学生写然后让学生评价,鼓励学生爱上写作。
二、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识记青字家族的生字1.教师示范阅读。
让学生朗读儿歌,并用绿色圈出课文中的生词。
2.展示这些词:清晰、深情、讨好、阳光、明朗,引导学生阅读。
然后,跟着短文记住这些单词的意思,引导学生观察,找出异同,在比较中进行初步记忆;然后通过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强化巩固。
比如朗读课文中的句子并随课文记忆,把句子的意思联系起来,组成一个词再造一个句子,让学生初步了解形声字的构词规律。
此时如果我能及时引导学生给生字作自我介绍去识记,如我是清,清水的清,我有三点水,照老师这样把生字介绍给同桌听,用不同方法反复与这些字打交道,学生自然而然就记住了,而且也不枯燥。
三、游戏巩固检测生字采用挑战过关(认读生字)如:送字宝宝回家、编问答歌,同时本课我先用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用游戏加以检测,更有效地调动了学生识字的动力和兴趣。
最新3小青蛙说课稿
《小青蛙》说课稿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青蛙。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呈现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小青蛙是部编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识字课中的第三课,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课,读起来朗朗上口,音韵和谐,讲述了小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保护小青蛙。
本课共有12个生字,其中母体字“青”和不同的形旁搭配,构成五个新字,形成了以“青”为基础的一组音近、形近的形声字,而这些字的意思在这首儿歌的情景中有具体体现,于是这些字的音形义在语境中便巧妙的联系起来,很有特点。
二、说学情低年级孩子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特点的限制,爱玩好动,思维活跃,表现欲强,但持久性差。
只有尊重孩子的天性,才能收到理想的学习效果,那么让课堂充满乐趣,不仅是低年级孩子的心理需求,也是语文教学、识字教学本身内在的要求。
另外,虽然孩子们已经有半年的语文学习经验,但识字能力尚在形成过程中,教师仍需指导识字方法,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感悟。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要求,针对本课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1.认识12个生字,认识病字框,规范书写七个生字,培养自主识字和写字能力,这也是本课的重点。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知道青蛙是益虫,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这也是本课难点。
3.能辨析以“青”为母体的五个形近字,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四、说教法学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在教法上采用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景教学法和自主识字法以及以读代讲法。
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景,开展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去。
在学法上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认知水平,采用圈点勾画法,游戏学习法,生生互助法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乐意参与的活动中,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一年级下册语文小青蛙教案
一年级下册语文小青蛙教案
教学目标:
1. 能够认读并理解课文《小青蛙》的内容。
2. 能够理解故事情节,并能够归纳出主要人物和事件。
3. 能够复述课文的内容,并能进行简单的创作。
教学准备:
课文《小青蛙》,小青蛙图片,卡片(上面写有课文中的关键词)
教学过程:
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出示小青蛙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小青蛙,鼓励他们互相交流,说说看小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2. 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课文《小青蛙》,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的插图,引导学生猜测故事的内容。
3. 阅读理解
教师朗读课文《小青蛙》,学生边听边跟读。
结束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课文的理解讨论,关注小青蛙在课文中的表现和发生的故事事件。
4. 主要人物和事件归纳
教师分发卡片,上面写有课文中的关键词。
让学生把卡片按照课文中发生的顺序排列,并分别找到对应的主要人物。
5. 复述课文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文的复述。
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将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
6. 创作小故事
教师提供几个关键词,如青蛙、池塘、雨水等,鼓励学生根据这些关键词进行创作。
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一个关于小青蛙的故事,并进行简单的书写。
7. 总结和小结
教师请几名学生上台将自己创作的小故事进行分享,全班一起评价和点评。
教学延伸:
学生可以选择喜欢的动物,写一个关于它的小故事,或者用图片展示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创作。
《小青蛙》说课稿精选3篇
《小青蛙》说课稿6一、说教材唱歌是人们表现情绪、情感的方式之一,想让幼儿主动、积极、喜欢唱歌活动,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选择合适的歌曲教材是至关重要的。
(一)教材内容分析: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该"既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现有经验,又有助于形成符合教育目标的新经验;既贴近幼儿的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
"小青蛙是孩子们比较熟悉和喜爱动物,此歌曲的歌词简单、句式短小,情绪活泼、轻快,容易引起幼儿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后面9-16小结,歌词是小青蛙"咕呱呱呱、咕呱呱呱"的叫声,孩子特别喜欢,这均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
因此,我选择了《小青蛙》作为歌唱活动来组织。
(二)幼儿现状分析:中班幼儿在语言发展有了一定进步,基本上能够完整的再现一些短小的歌曲,和较长歌曲中的某个片段,但在用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来表现歌曲中的不同形象和情绪还是比较困难。
中班幼儿对"喜怒哀乐"已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欲通过学习歌曲,可以让幼儿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丰富幼儿的内心情感,满足其情感表达的需要。
(三)活动目标接下来我要说的是活动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
根据中班幼儿才唱歌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及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满足"四个要素"和"三个维度"的活动目标。
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学会用速度、力度、音色的明显变化较完整、连贯、准确地演唱歌曲。
目标二(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不同的角色形象,用不同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的不同情绪。
目标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歌唱活动中的不同唱法所带来有趣、活泼、诙谐的氛围,体验歌唱活动的快乐。
(四)重难点:中班的孩子基本上能够完整的再现一些短小的歌曲,和较长歌曲中的某个片段,但在改变速度、力度、音色之后,在音准、节奏等方面会产生跑调、节奏不稳定的情况,因此,我本次活动的重点是:学会用速度、力度、音色的明显变化较完整、连贯、准确地演唱歌曲。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3《小青蛙》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3《小青蛙》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小青蛙》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展示了小青蛙的生活情景,引导学生去关注和爱护自然界的小生灵。
2. 教材特点•语言简单易懂,贴近学生实际生活。
•情节生动有趣,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蕴含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教育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领会小青蛙的生活习性。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2.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动物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中隐含的意义。
•让学生从小青蛙的视角去观察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谈论生活中的小动物引出本课《小青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课文1)听读课文,感受小青蛙的生活情景。
2)分段理解课文内容,解释生词和句子。
3. 拓展学习通过绘本、游戏等形式拓展“小青蛙”的故事,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
4. 总结反思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与讨论。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理解《小青蛙》的内容,还能够培养爱护环境和动物的观念,加深对自然的感悟。
六、课后作业完成《小青蛙》相关的练习题,包括课文理解、生字认读等内容。
以上为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3《小青蛙》的内容,希望本节课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引领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
人教(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第一课时)
人教(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难点:理解小青蛙的生活场景。
三、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部编)语文一年级下册。
2.教具:图片、小青蛙模型。
3.课前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教学PPT。
四、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1.师生互动,引入话题:你们知道小青蛙是什么样的动物吗?
2.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画面,引起好奇心。
第二步:学习课文
1.听课文,学习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组织学生课内阅读,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步:互动讨论
1.谈谈自己对小青蛙的看法。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小青蛙的认识和喜好。
第四步:拓展活动
1.分组活动,模仿和表演小青蛙的动作。
2.制作小青蛙手工,增加亲子互动。
五、课堂小结
1.回顾课上学习的内容,强化对小青蛙的了解。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该如何爱护小青蛙,保护自然环境。
六、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文知识。
2.绘制小青蛙的生活场景,展示下节课。
七、板书设计
•主题:小青蛙
•内容:生活习性、特点
以上是本课《小青蛙》的教学设计,希望学生们通过这节课能更加了解和关爱小青蛙,培养热爱自然的意识。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3. 《小青蛙》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设计-3. 《小青蛙》一、教学背景分析《小青蛙》是一篇生动有趣的幼儿文学作品,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
故事内容简单易懂,富有趣味性,能引发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关注。
通过本课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观察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 能够流畅朗读《小青蛙》这篇文章。
3.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小青蛙。
4.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小青蛙》中的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阅读,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的态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讲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
2.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难点: 1. 学生初次接触这类生物类文章,可能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2. 单词和句式的整理和积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小青蛙的图片,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动物,引发学生对小青蛙的兴趣。
2. 学习《小青蛙》(15分钟)1.教师朗读《小青蛙》,让学生跟读。
2.教师讲解文章中生词和重要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3. 分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形态特征,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4. 整合梳理(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整合各组讨论结果,总结小青蛙的特点,并帮助学生用简单语言表达。
5. 后记(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鼓励学生多关注自然生物,多读一些富有生活气息的文章。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简单易懂,学生对小青蛙这种生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讨论气氛热烈。
但在讨论环节中,部分学生表现较为被动,在梳理阶段需要更多的帮助和引导。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设计,希望能够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3.小青蛙(说课稿)
小青蛙一、说教材《小青蛙》是一篇孩子们喜欢的儿歌。
本组教材充分体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本文要求掌握的生字7 个,要求会认的字12个。
由于面对的是低年级学生。
我尽量把识字和阅读结合起来,以识字为主,阅读为辅,以多种游戏的形式,使枯燥的识字教学”活“起来。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新课标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和“自主识字法。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有张有弛,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学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及认知水平,运用“做一做、演一演、议一议、贴一贴、读一读”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乐于参与的活动中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三、说学生一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自信心、表现欲特强,但持久性很差。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花样多、新,让他们自主学习,为他们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
此外,在学习生字时,学生只会抓简单的字进行说明学习,对较难的字不大爱理,所以,在教学中我需要对较难的字给以适当的点拨,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感悟。
四、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针对本课生字特点,拟定了以下几个学习目标:1.情感目标:(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知道小青蛙做的好事,培养爱护青蛙的情感。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知识目标:(1)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多种活动学会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辩清字形。
(2)认识新的部首(3)对本课的第一类生字认、会写、会用。
3.能力目标:能正确归范的书写本课的第一类生字。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寻找方法,正确书写。
五、说教学过程1.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它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
课堂气氛的营造十分重要。
良好的气氛容易让学生入情,入境,产生心灵的共鸣,尤其导入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说课稿第1篇】一、说课标解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体育课堂效率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活动兴趣,提高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是小学阶段体育课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将其归纳为:“乐中练、玩中练、动中练”,这里的“练”是发展能力的手段,而“乐、动、玩”则是培养学生兴趣的关键。
本课根据新课程标准,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水平为目标,通过创设《小青蛙学本领》的教学情景,让他们在愉快的教学过程中,既学会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又培养了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整节课从“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出发,通过自主探索,分组比试、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
二、说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选取水平二阶段跳跃中的立定跳远教材,学生在水平一对跳的动作已有了初步的动作概念,但年龄小,理解力水平比较低,还不会归纳其动作的本质;通过本节课内容的安排,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理解动作要领学会立定跳远动作,从而提高灵敏素质和弹跳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跳远技术的掌握与提高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2、教学对象分析三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但协调性较差,注意力较分散不易集中,理解能力也不够全面,因此在教学时,要通过启发引导、设疑探究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此来提高与发展学生的跳跃能力。
另外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能对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以激励学生对技术的学习投入更大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1、通过参与《小青蛙学本领》的活动,发展学生的弹跳力增强灵敏、速度、协调等身体素质。
2、通过参与本节课的学习,90%以上的学生能把握‘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达到‘稳’和‘轻’的要求”。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良好的相互交往与合作的意识和行为。
说教学重点:双脚起跳,双脚落地说教学难点:动作协调用力四、说教法、学法的运用针对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情绪激励法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地去学。
一年级语文小青蛙教案篇
一年级语文小青蛙教案篇在一年级的语文课程中,老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其中之一就是采用小青蛙教学法。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一年级语文课程的小青蛙教案,希望能够为老师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基本构造和基本笔画;2.学习认读常用的20个汉字;3.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注意力;4.提高孩子的阅读和书写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教案的主题为“小青蛙”,其中包括了小青蛙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食性、习性等内容。
具体内容如下:1.形态特征小青蛙是一种绿色的动物,身体有两个大眼睛、一张小嘴巴、四条腿和一条长长的尾巴。
它的眼睛和嘴巴在头部的中心位置,腿部向外延伸。
2.生活习性小青蛙是一种生活在河流和池塘中的动物,同时也常常出没在树林和草地上。
它最喜欢的活动时间是晚上和清晨,它们在这个时间里会发出“呱呱”声,吸引异性或警示敌人。
3.食性小青蛙的食性主要是昆虫、蚯蚓和其他小动物等。
它喜欢在夜间捕食昆虫,如蚊子、苍蝇、蚂蚱等,这些昆虫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
4.习性小青蛙的习性包括了游泳、跳跃和爬行等。
它们经常在河流和池塘中游泳,可以像鱼一样游动,也可以用后腿助跳跃。
在困难或受惊的情况下,小青蛙还会用爬行方式逃离险境。
三、教学策略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语文课程的难度较高,他们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记忆力都有限,教学策略需要有针对性和适应性。
1.采用互动式教学法。
在讲解小青蛙的特征、生活习性、食性和习性时,老师可以常常与孩子互动,引导孩子自主思考、提问和解答问题,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注重语文实践。
在学习20个常用汉字时,老师可以通过演示、拼音、组合等方式来让孩子学习和认识汉字,同时可以开展一些小游戏,鼓励孩子在实践中掌握汉字。
3.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在讲解小青蛙的特征、生活习性、食性和习性时,老师可以结合图像、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具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孩子的视听感受和记忆效果。
《小青蛙》说课稿(课件)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小青蛙
识字 3 小青蛙
大眼睛 外形 吃害虫 本领
保护禾苗 不生病
八、教学反思
从整节课来看,教学思路清晰,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学得轻松 ,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实践了以读为本、读思结合的设计理念。 教学不在于传授知识的本领,而在于是否激励、唤醒、鼓舞学生。教学中 仍有许多不足如:教学时间的安排不适当,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在各 个环节的时间分配把握不是很好,这还需不断地进。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预设二: “眼、睛”都是“目字旁”。 ①说说这两个字都和什么有关。 ②请眨眨你们的小眼睛。 5.指导朗读。 (1)导学:把这些字宝宝放回句子中,你还能读准吗? (2)男女生赛读第一句。
★学习第二句。 1.指生读第二句。 2.相机学习生字“保、护、害、事、情”。 (1)指生领读生字。 (2)引导学生小组内交流如何识记这几个生字。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识记12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五、说教法
1、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 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 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本课采用导读教学法、情境教学法、 合作学习法、以读代讲法等教法。 2、本课主要采用学生以画助记、合作交流、朗读体验的学习方法。 3、一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强、求知欲望强、对能激起他们兴趣的东 西感触深的特点,我采用了情景教学、问题探究、直观教学等方法开展 教学。
③学生书空跟写。 ④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再试写一个“青”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教师展示字例,学生评价。 ⑥学生再写2个“青”字。
(2)教师指导书写“请”。 ①导学:想想左右结构的字的书写特点是什么。仔细观察每一笔在田字 格中的什么位置。书写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②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领。 ③学生书空跟写。
部编语文一下第3课《小青蛙》教案
二、
1.学生观察“青”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并说一说和组词。
2.学生书空“青”并在课本描红练写。
3.学生组词。
有趣的猜谜语,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学习活动二:初读课文,识字读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1.教师范读:小青蛙还为我们带来一首儿歌呢!请大家看着课文,仔细听。
2.学生自由读:多有趣呀!你们想读吗?请大家试着读一读,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开始吧。
(2)教师指名读:谁想读?你来读。
(3)识记“气”:同学们读得真棒,我们来学写“天气”的“气”。
教师讲解:“ 气”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注意,横笔画之间的距离要紧凑,横斜钩起笔紧贴横中线,横微斜。
教师范写:气。
教师提问:我们可以组什么词呢?
二、
1.教师提问:小青蛙在小河边做什么事情呢?
出示“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
(5)指导书写:清 晴 情 请
一、
1.认真听
2.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
1.生跟读,齐读,去拼音读,多种形式熟练认读生字
在书上圈出来找出的字,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小组讨论:分别是什么偏旁?与什么有关或者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汇报,给生字作自我介绍。
“请”字新Leabharlann 画:横折提1.初读感知,扫清生字读音的障碍。一定要先学后教,归还学生的主动权,确定主体地位。
2.本环节设计了识字解字义,课文的正确朗读。识字遵循多元识字的原则,鼓励学生自主多元识字。
3.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为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打下基础。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教学设计及说课稿
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教学设计及说课稿一、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小青蛙》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内容生动有趣,适合一年级学生阅读。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小青蛙的生活习性,培养对自然生物的关爱和热爱。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听、说、认读、书写《小青蛙》相关生字词语。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表演等形式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关爱和热爱,培养学生理解谚语“亲近自然,就近于心”。
3.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授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课文表演和情景复述,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教学准备•课件:准备课文的电子或纸质版,包含课文内容和生字词语。
•学具:准备相关教学辅助材料,如图片、游戏等,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提前做好整堂课的教学计划,包括课文的教学重点、重难点等。
5. 教学过程(1)导入引入课文《小青蛙》,通过问答、图片展示等形式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课文逐段教授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语,重点讲解生字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3)课文表演分组让学生进行课文表演,让学生通过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情景复述通过图片展示或问题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情景复述,并纠正语言错误。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重要知识点,并鼓励学生对自然生物有更深的理解和关爱。
二、说课稿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将要说的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小青蛙》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小青蛙》是一篇介绍小青蛙生活的课文,内容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关爱和热爱。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听说认读书写《小青蛙》相关生字词语。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关爱和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教授生字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可爱的小青蛙》说课稿
《可爱的小青蛙》说课稿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可爱的小青蛙》,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以及生活习性,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青蛙的喜爱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课文原文。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青蛙的图片和声音,引导学生关注青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0分钟)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了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
3. 合作学习(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青蛙的信息,分享学习成果。
4. 课堂讲解(10分钟)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青蛙的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青蛙的喜爱之情。
5. 课堂练习(10分钟)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确保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青蛙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保护青蛙。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爱的小青蛙》。
(2)根据课文内容,画出青蛙的生长过程图。
(3)写一篇关于青蛙的小短文,不少于100字。
2. 作业答案:(1)略。
(2)青蛙的生长过程图。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情境导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课堂讲解、课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课文内容,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但在课堂讨论环节,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说课(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说课(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说课第【1】篇〗《小青蛙》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识字中的第三课《小青蛙》。
一、说教材《小青蛙》是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识字中的第三课。
这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读起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
儿歌讲述了青蛙的外形和本领,号召大家要爱护小青蛙。
课文中的“清、晴、睛、情、请”都是由共同的母体字“青”做声旁的形声字,充分展示了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意的构字规律,课文将字族文识字寓于儿歌之中,有效的避免了学习形声字的枯燥。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一年级识字教学的要求,我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青蛙是有益的动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受到启发,从而树立爱护青蛙、爱护益虫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这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是会写“青、清、晴、情、请”5个生字。
教学难点是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知道小青蛙做了不少好事情,我们要爱护小青蛙。
四、说教法学法针对以上学情,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围绕本节课教学目标,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内涵,只有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反复读,才能体会课文中包含的感情,可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2.对比学习法:将课文中的由共同的母体字“青”做声旁的形声字“清、晴、情、请”放到一节课来对比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并让学生掌握对比学习法的学习方法。
3.探究学习法:通过观看小青蛙捉害虫的视频并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五、说教学流程(一)激趣导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猜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叫呱呱;小时没有腿,长大没尾巴。
小青蛙说课稿人教版
小青蛙说课稿人教版教学设计:《小青蛙》说课稿——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小青蛙》。
-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生字进行简单的组词和造句。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插图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小青蛙成长过程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生物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环境的情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 课文的朗读和理解,特别是小青蛙成长过程的描述。
- 生字新词的学习和运用。
2. 教学难点:- 学生对小青蛙生活习性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 课文中一些比喻和拟人化的表达方式可能需要额外的解释。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 课文插图的放大打印件或PPT。
- 生字卡片和相关教学辅助材料。
- 准备一些关于青蛙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尝试朗读并标出生字。
- 收集一些关于青蛙的资料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青蛙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
- 简单介绍青蛙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为学习课文内容做铺垫。
2. 朗读课文:- 教师示范朗读,注意语音语调和停顿。
- 学生跟读,教师及时纠正发音错误。
3. 学习生字新词:- 利用生字卡片,教授本课的生字新词。
- 学生尝试组词和造句,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
4. 理解课文内容:- 分段讲解课文内容,确保学生理解小青蛙的成长过程。
-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观察与想象:- 观察课文插图,让学生描述小青蛙的样子和动作。
- 鼓励学生想象自己变成小青蛙,会经历哪些有趣的事。
6. 小组合作学习:- 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小青蛙的成长过程。
- 每组分享表演内容,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
7. 总结与拓展:- 总结小青蛙成长的特点和意义。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识字《小青蛙》教案
《小青蛙》教案一、教学内容《小青蛙》是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个识字单元,内容丰富,有看图识字、韵语识字、字族文识字、字谜识字等,体现了识字的多样性。
本课是一首儿歌形式的字族文识字,将字族文识字寓于儿歌之中,通过读文识字,有效避免学习形声字的枯燥。
二、教学思路本课的设计力求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以识字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同时采用复习拼音识字、加一加、换一换、儿歌、字谜等识字方法,引导总结形象字识字法,使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喜欢识字,能主动识字,并在生活中处处留心,随时识字。
三、教学目标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清、晴”等12个生字和病字旁1个偏旁;会写“青、清”等7个字和横折提1个笔画。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正确朗读儿歌。
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清、晴”等12个生字和病字旁1个偏旁;会写“青、清”等7个字和横折提1个笔画。
难点: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正确朗读儿歌。
喜欢小青蛙,有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五、教学策略教法:听读 看图想象 随文识字 启发式教学学法:多种方式朗读课文 游戏活动 合作交流六、教学设计(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猜谜激趣。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
”打一种动物。
2.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汉字】3.指导生字“青”的书写(边写边提示):青是上下结构,(写完上边的部件)大家看,这部分部件的横画有什么特点?(指导学生答出:第一条横要写的略宽,第二条横最短,第三条横最长)对,长短不同,间距相等。
再看最后一条横画起笔有什么特点?(横中线起笔,右上倾斜)对,遵循了横画右上倾斜的书写规律。
看老师接着写,月字做底时,撇变竖,横折钩的横压在横中线上,两条短横靠左不靠右。
把课题书写完整,齐读课题。
4.学生练习写“青”,点评、总结书写情况。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说课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说课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小青蛙说课稿第【1】篇〗一、理论背景说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和交往对话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新知识与自己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完善和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思维的提升与发展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说教学重点。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二、教学背景分析1、教材分析《小青蛙》是部编小学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这篇课文是一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情趣。
本课的生字共12个,其中由“青”加偏旁生成的新字有5个。
这样,这个字便形成了以“青”为基本字的一组音近、形近的形声字。
而这些字的意思,在这首儿歌的情境中有具体的体现。
于是,这些字的音、形、义在语境中便巧妙地联系了起来,很有特点。
2.说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 点和认知发展特点的限制,有趣、具体、细致的内容更有助于他们的学习。
虽然有了半年的语文学习经验,但识字能力尚在形成过程中,教师仍需指导识字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基于上述的教学背景分析,我设计了这样的说教学目标:1.认识12个字,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形声字特点,借助声旁读准字音,借助形旁语境初步了解字义。
教学重难点:“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初步了解形声字特点,并运用其规律识字。
”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基于这样的说教学目标,我精选教学内容,精简教学环节,设计思路如下:入课环节:上课伊始,便让学生猜个谜语。
谜面反应了青蛙的外形特征、生理特点等。
学生猜出了青蛙,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说板书过程中,指导“青”字,为后面“清、晴、睛、情、请”这组新字的学习做了铺垫。
识字环节:1.之后进入本课中心环节的学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青蛙》说课稿(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
一、理论背景
教学过程是一个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和交往对话进行主动建构的过程。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新知识与自己原有知识经验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充实、完善和改造自己的认知结构。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思维的提升与发展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重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材分析
《小青蛙》是部编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
这篇课文是一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情趣。
本课的生字共12个,其中由“青”加偏旁生成的新字有5个。
这样,这个字便形成了以“青”为基本字的一组音近、形近的形声字。
而这些字的意思,在这首儿歌的情境中有具体的体现。
于是,这些字的音、形、义在语境中便巧妙地联系了起来,很有特点。
2.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特点的限制,有趣、具体、细致的内容更有助于他们的学习。
虽然有了半年的语文学习经验,但识字能力尚在形成过程中,教师仍需指导识字方法。
三、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的教学背景分析,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形声字特点,借助声旁读准字音,借助形旁、语境初步了解字义。
教学重难点:
“激发学习汉字的兴趣。
初步了解形声字特点,并运用其规律识字。
”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四、教学过程
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我精选教学内容,精简教学环节,设计思路如下:(一)入课环节:
上课伊始,便让学生猜个谜语。
谜面反应了青蛙的外形特征、生理特点等。
学生猜出了青蛙,很自然地导入新课。
板书过程中,指导“青”字,为后面“清、晴、睛、情、请”这组新字的学习做了铺垫。
(二)识字环节:
1.之后进入本课中心环节的学习。
教师范读课文后,学生自读课文,圈画出带“青”字的新字。
继而引导学生发现“青”和“清、晴、睛、情、请”这些字的异同。
2.在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点拨,最后梳理:
首先,“清、晴、睛、情、请”这些字是由“青”字加上不同的偏旁形
成的;
其次,这些字的读音与“青”或相同,或相近。
“清”的读音与青相同,“晴睛请”的读音与青相近。
在这个过程中,一则渗透了形声字的规律、特点,教给了方法;再则,让学生找相同与不同的地方,是在训练用比较的方法认识事物的能力,促进思维的发展。
3.之后,教师以“清”为例,讲解如何识记这个字。
示范学习、思考的过程:由三点水旁,想到了水。
所以课文中写到“河水清清”。
继而请学生用“清”组词,老师再提供一组词语,(念一遍词语)。
然后,请学生根据刚才示范的学习、思考过程,用这样的方法自主学习“晴、睛、情、请”。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集体交流。
这个过程,学生借助形旁和语境记住了字形、了解了字义,积累了语言,同时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
4.继而出示一首小儿歌,念一遍儿歌。
在新的语境中复现这组生字,再次引导学生关注形声字的形旁帮助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5.紧接着,以选字填空的方式让学生尝试运用,眼睛的“睛”跟眼睛有关,填写目字旁的“睛”,其他的字学生根据示例猜想偏旁的意思填写。
真正体现识字教学中的识用结合。
6.然后,创设情境,——出示小青蛙跳伞的识字小游戏。
孩子们以抢读的方式读词,如果读准确,小青蛙就成功降落。
这样的一个设计,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具体、形象、有趣,在情趣盎然之中,读词巩固字音。
(三)写字环节:
结束后,进入第三板块写字的学习。
出示“青”和“请”。
学生利用既有知识经验,观察后先尝试书写。
教师根据实际状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重点落在:
第一,位置。
独体字“青”基本在田字格的中央;而“青”作为“请”的一部分时,在田字格偏右的位置。
第二,关键笔画。
“青”字中“月”的竖撇变成竖,“请”字言字旁的第二笔是一笔,横折提。
之后,学生修改、再写,再进行全班点评。
让学生先尝试书写这样的设计,既尊重利用了学生既有的经验,又准确把握真实的学情,教师再进行指导,更具有针对性。
赏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并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力求识用结合,从而学会方法、学会学习。
这一部分教学着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识字方法,并运用方法自主识字。
渗透“发现”的意识,如观察偏旁、主要部首、字音等。
接着让学生运用方法识字,达到巩固识字方法的目的。
最后,放手让学生自我发现方法,并运用方法,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引导中,教师又拓展了学习内容,以“其他小组还有哪些认识字宝宝的好方法吗?”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识字方法的积累和运用,同时让学生发现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活教材,走到哪儿都能找到自己识字的内容,体现新课标中大力提倡的生活中识字的观点。
最后出示的儿歌,引导学生感知形声字的特点,鼓励学生运用不同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阅读,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从而让学生不断产生学习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