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实验报告表下

合集下载

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3、观察花的各个部分。
实验结论:
完全花可分为萼片、花瓣、雄蕊和雌蕊。
实验评价:一般
日期: 2012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11
实验名称:用多种方法研究固体的性质
实验器材、药品:
石块、螺帽、玻璃、橡皮、放大镜、小锤、



法和步骤
1、用肉、观察这些固体的体积。
3、给它们浇同样多适量的水。
4、分别观察、比较它们的生长情况。
实验结论:
植物的生长需要、具有向光性。
实验评价:
日期: 2011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10
实验名称:观察并解剖植物的花
实验器材、药品:
菜花、小刀、捏子、放大镜、盘子、



法和步骤
1、选择几朵完整的完全菜花。
2、把菜花用小刀一一分开(解剖)。
4、每周观察袋中发生的变化。
实验结论:
我们生活中的植物类垃圾是可以制成肥料的。
实验评价:
日期: 2012 年 月 日
学生实验报告5
实验名称:观察种子的部结构
实验器材、药品:
蚕豆种子、水、烧杯、放大镜、捏子、小刀、盘子、



法和步骤
1、把蚕豆种子放到烧杯中用水泡发。
2、用刀把泡发的蚕豆种皮去掉。
3、把种子剖开观察。
学生实验报告3
实验名称: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不同
实验器材、药品:
沙土、黏土和壤土样本、小花盆、水、放大镜、小水盆、种子



法和步骤
1、把沙土、黏土和壤土样本放到纸上用放大镜观察。
2、把沙土、黏土和壤土分别装入3个小花盆是,浇上同样多的水,观察它们的渗水性。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表格版本)
2、在观察纸筒能观察到的范围内, 选择小圆纸片的位置,并保持不变。
3、 移动大圆纸片,观察大圆纸片移到多远距离时,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
教师评语
实验员签字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班级:
科目:
实验小组成员
指导
老师
实验名称
观测阳光下物体影子
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平板、和平板同样大小的观察纸片(画好同心圆、标注好方向)、小短杆、双面胶
4、用笔和活动手册记录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在桌面上产生的不同的影子。
5、不同摆放方式的木圆柱产生影子的形状。
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
教师评语
实验员签字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班级:
科目:
实验小组成员
指导
老师
实验名称
模拟制造环形山
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
实验步骤
1、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
2、分别使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
2、分别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上用蓝色球撞击红色球,画出蓝色球的运动路线。
3、用手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画出小球在桌面上和冲出桌面后的运动路线。
实验现象及结论(分析)
教师评语
实验员签字
学生实验报告单
学校:班级:科目:
实验小组成员
指导
老师
实验名称
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时间
实验目的
实验材料
斜面、不同形状的物体
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
1、观察蚕蛾的活动?
2、观察蚕蛾身体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是怎样的?有哪些器官?
3、对比观察蚕蛾和蚕蛹,说说有哪些联系。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新建街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过程
1让手电筒光对着装些水的玻璃杯照向后面的白色屏幕,观察屏幕。
2往水中倒些牛奶,充分搅拌成混浊液体,再用手电筒对着照射,观察屏幕。
3再向水中加牛奶,直至液体变成全白为止,将手电筒照向玻璃杯,观察屏幕。
4分别用手电筒照向鞋盒、硬纸板、卡纸、透明玻璃、半透明玻璃纸,观察屏幕。
实验结论
有些物体是透明的,有些物体是半透明的,有些物体是不透明的。
实验过程
1钢直尺一端紧压桌面,一端悬空,用手指拨直尺,让直尺发声并指出直尺在振动。
2敲击锣,听到锣声用手轻摸锣面,说出感觉。
3在鼓面上放2粒豆子,敲鼓,听到鼓声观察到豆子在跳动。
4敲击音叉,让音叉发出嗡嗡声,手摸音叉感到音叉在动,将音叉接触培养皿的水面,水面振动。
5将薄铁皮提在手中,由弱到强的抖动,观察到铁皮在振动。
实验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新建街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光的传播实验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光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器材
纸板三块、火柴、积木块6个、蜡烛、小钉子、带盖的纸盒、小刀、胶带。
实验过程
1用钉子把摞在一起的三纸板中心扎一个小孔。
2在桌上放蜡烛,离蜡烛15厘米的位置竖立一纸板并用积木块使它站立。点燃蜡烛,通过小孔观察蜡烛的火焰。
3用2节电池,使2只灯泡发光,并通过一个开关同时控制灯泡的亮灭。
实验结论
电流从电池流出通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泡,然后返回电池,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灯泡才能工作。

《测量水的温度》三年级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测量水的温度》三年级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2、间隔相同时间连续测量和记录4杯不同冷热的水的温度。
(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
(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
(3)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4)在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
(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数不同,温度越高,读数越大。
实验结论
水的冷热不同水的温度不同。
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年级
三年级(下)
组别
指导教师
时间
实验名称
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标
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温度计,以及正确使用温度计
实验器材
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
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
水温测量记录表
实验步骤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三年级下册实验记录

三年级下册实验记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建明小学年级三时间实验名称光能透过哪些物体小组成员实验目的1、使学生通过实验区分不同物体的透光程度,会根据透光程度对物体进行分类。

2、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实验器材手电筒、白纸、玻璃、毛玻璃、书本、卡纸、矿泉水等。

实验过程1、一位同学站在桌边,将一张白纸立在桌子上当屏幕。

2、另一位同学拿着手电筒,手电筒距白纸平面约10厘米。

3、第三位同学分别将桌子上的各种物体放在手电筒与白纸之间。

观察白纸上的情况并做记录。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玻璃能让光全部通过;毛玻璃、矿泉水能让光部分通过;书本、卡纸不能让光通过。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建明小学年级三时间实验名称塑料杯遇热水的研究小组成员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塑料杯遇热后的变化,体验到科学探究要重证据。

实验器材三个相同质地的塑料杯或矿泉水瓶、热水、冷水、空水槽。

实验过程1、在塑料杯内倒入热水,盖上瓶盖,静置2分钟。

用手感觉一下,与空塑料杯做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

2、把另一个塑料杯内倒入冷水,盖上瓶盖,静置2分钟。

用手感觉一下,与空塑料杯做比较,他们有什么不同。

1、实验现象:装热水的杯子形状变了,变软了。

装冷水的杯子,形状不变。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塑料杯遇热会变软,遇冷形状不变。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建明小学年级三时间实验名称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小组成员实验目的1、使学生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实验器材钢直尺(废锯条或塑料尺)、皮筋、鼓、豆子实验过程1、将直尺一端紧压在桌面上,一端悬空,用手指拨直尺。

可以听到直尺发出的声音,看到直尺在振动。

用手按住直尺,使振动停止,声音也就停止。

2、在鼓面上放两粒豆子,敲鼓,听到鼓声,同时可以看到豆子在鼓面上跳动,说明鼓皮在振动。

停止敲鼓,鼓皮停止振动,豆子停止振动,鼓声也就停止。

3.手拨皮筋,皮筋振动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各种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学校 建明小学年级三 时间实验名称做小鼓小组成员实验目的会用各种材料制作小鼓,并能通过实验找出最适合做鼓面的实验器材圆形的容器(碗、罐头瓶等)、塑料袋、气球、棉布、牛皮 纸、报纸、橡皮筋或胶带、剪刀等。

三年级科学下册《如何提高溶解速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科学下册《如何提高溶解速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科学下册《如何提高溶解速度》实
验报告单
实验目的:
探究如何提高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实验过程:
我们先取了两杯温度相同的水,向其中分别加入一小勺葡萄糖。

其中,一杯水我们加入的葡萄糖粉末,另一杯我们加入的是葡萄糖
溶液。

观察它们的溶解情况,比较它们的溶解速度。

实验结果:
我们发现,加入葡萄糖粉末的水,其溶解速度比较慢,需要一
段时间才能完全溶解;而加入葡萄糖溶液的水,其溶解速度较快,
只需稍等片刻即可完全溶解。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到,在相同条件下,悬浮在水中的固
体物质(如葡萄糖粉末)的溶解速度比较慢;而溶解在水中的固体
物质(如葡萄糖溶液)的溶解速度较快。

因此,我们可以采取加入溶液的方法,提高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

实验感想:
本次实验让我们了解并且实践了科学实验的方法和过程,收获颇丰。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也了解到了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和影响因素,并且通过实验体验到了怎样通过控制变量、采集数据等科学方法,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实验一、温度和温度计28摄氏度写作:20摄氏度写作:零下5摄氏度写作:-21℃读作:31℃读作:实验要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一、实验名称:水结冰了二、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计的读数三、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观测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四、实验器材:试管、保温杯、温度计、碎冰块、食盐、纯净水。

结论:1、水在低温环境中,温度会不断下降,当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

2、结冰后温度会继续下降,一直降到与环境的温度相同为止。

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实验四、冰融化了一、实验目的:观察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二、实验步骤:1、从冰箱中取出一些冰块,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录录冰块的温度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3、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三、实验器材:烧杯一只、温度计、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一只、冰块若干2、温度会不断上升,当上升到0℃时,冰块开始融化,在融化过程中一直保持0℃。

3、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继续上升,一直到室温。

4、冰块融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实验五、磁铁有磁性(一)实验名称:磁铁有磁性二、实验步骤: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在磁铁和铁制物品之间先放上纸、布、塑料片、木头片等看看磁铁能不能被吸引3.用磁铁识别哪些硬币是铁材料制作的。

三记录实验要求:若物体能被磁铁吸引,请在能被磁铁吸引项中打“√”,不能被吸引的打“×”。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1)三年级下册时间实验名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实验目的: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实验器材:直线轨道、曲线轨道、蓝色小球、红色小球、桶或筐、直尺。

实验步骤:(1)把蓝色球和红色球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让二者之间有50 cm的距离。

2)把两个球放在带槽的直线轨道上,让两球进行运动。

3)把两个球放在带槽的曲线轨道上,让两球进行运动。

4)观察比较小球球在平整桌面、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中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班级实验组别实验者观察到的现象:1.小球在平整桌面做直线运动。

2.小球在直线轨道中做直线运动,在曲线轨道中做曲线运动。

实验结论:根据轨道形状的不同,小球做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2)三年级下册班次实验组别时间年月日实验者实验名称: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尝试目的:1.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体式格局。

2.经历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尝试,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尝试器材:长木板、小正方体、六棱柱、小球、铅笔等其他常见物品.尝试步骤:(1)在斜面上端轻轻放下立方体木块。

2)观察立方体木块的状态。

3)将小六棱柱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

4)将小球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观察到的现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斜面情况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小坡度斜面不动滚动滚动大坡度斜面滑动滚动滚动尝试结论:物体可以静止在斜面上或从斜面上滑下。

除了滑动,物体在斜面上还会滚动。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3)三年级下册时间班次实验组别尝试者实验名称: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实验目的: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尝试器材:直线跑道(长于两米为宜)、小球(运动速度不同)、秒表。

尝试步骤:(1)准备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一端垫起,形成斜坡。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完整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实验一、温度和温度计28摄氏度写作:20摄氏度写作:零下5摄氏度写作:-21℃读作:31℃读作:实验要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一、实验名称:水结冰了二、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计的读数三、实验步骤: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4、观测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四、实验器材:试管、保温杯、温度计、碎冰块、食盐、纯净水。

结论:1、水在低温环境中,温度会不断下降,当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

2、结冰后温度会继续下降,一直降到与环境的温度相同为止。

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实验四、冰融化了一、实验目的:观察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二、实验步骤:1、从冰箱中取出一些冰块,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录录冰块的温度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3、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三、实验器材:烧杯一只、温度计、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一只、冰块若干2、温度会不断上升,当上升到0℃时,冰块开始融化,在融化过程中一直保持0℃。

3、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继续上升,一直到室温。

4、冰块融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实验五、磁铁有磁性(一)实验名称:磁铁有磁性二、实验步骤: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在磁铁和铁制物品之间先放上纸、布、塑料片、木头片等看看磁铁能不能被吸引3.用磁铁识别哪些硬币是铁材料制作的。

三记录实验要求:若物体能被磁铁吸引,请在能被磁铁吸引项中打“√”,不能被吸引的打“×”。

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学校年(班)级年级__班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运动和位置实验器材: 软尺、自制方向盘我的猜想: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准确描述位置。

实验步骤:( 1)将方向盘摆放在地上,摆放时需要与实际方位相吻合。

(2)一名学生站在方位盘中心,手拿这软尺的零刻度一端紧缩在胸前,另一名同学站在方向盘外,手拿着软尺另一端紧缩在胸前。

(3)让站在方向盘外的同学用方向和距离描述自己的位置。

观察到的现象:用方向和距离能够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

结论: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指导教师: 评定等级:科字二年级下册头验报古早学校年(班)级年级_ 班实验者时间实验名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实验器材:蓝色球和红色球各-一个,--条带槽的直线轨道、一条带槽的曲线轨道我的猜想:根据轨道形状的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不同。

实验步骤:(1)把蓝色球和红色球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让二者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2)先尝试这用蓝色球击中红色球,再分别利用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击球。

画一画,比较两种轨道中蓝色球的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

观察到的现象:轨道形状的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不同结论: 轨道形状的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不同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学校年(班)级年级_ 班实验者. 时间实验名称物体在斜面的运动实验器材:一个自制斜面、一个立方体木块、一个小六棱柱、一个小球我的猜想: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是不同的。

实验步骤:( 1)将几块小木块竖着搭起来,形成一个类似桥墩的立柱在立柱上搭一块长方形的木板,形成一个斜面。

(2)把立方体木块轻轻放在斜面的上端,观察它的运动情况。

(3)按上面的方法,分别观察小六棱柱和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4)观察身边更多不同形状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观察到的现象:有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滑动,有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滚动。

结论:有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滑动,有的物体在斜面上会滚动。

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植物的生长需求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了解植物的生长需求。

实验材料:小花盆、土壤、种子、水、阳光、温度计、尺子、相机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土壤填充到小花盆中,每个小花盆填充相同的土壤量。

2. 播种:在每个小花盆中均匀撒上相同数量的种子。

3. 给予水分:每天给每个小花盆浇适量的水,保持土壤湿润。

4. 提供阳光:将小花盆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确保植物能够充分接受阳光照射。

5. 记录观察: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的高度、叶片数量、颜色等信息。

实验结果:在给予水分和阳光的条件下,植物开始发芽,并逐渐生长。

在第一周内,植物的高度增长较为缓慢,但叶片数量逐渐增多。

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的高度迅速增长,叶片也变得更加茂密。

然而,当植物没有得到足够的水分时,植物的生长情况明显受到影响。

植物的叶片会变黄并逐渐枯萎,高度增长缓慢甚至停止。

这说明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品,缺水会导致植物无法正常进行光合作用,从而影响生长。

另外,阳光也是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因素。

在缺乏阳光的条件下,植物的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叶片颜色变得暗淡。

这是因为阳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能源来源,缺乏阳光会限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阳光的供应。

缺乏水分和阳光会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

2. 植物的生长过程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

在给予适当的水分和阳光的情况下,植物会逐渐发芽、生长并茂盛。

3. 观察和记录是了解植物生长需求的重要方法。

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需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促进植物的生长。

实验启示:本次实验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植物的生长需求,还培养了我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通过实验,我们明白了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和阳光的供应,这对我们种植和照料植物非常重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给植物提供足够的水分和阳光,以保证它们健康的生长。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及答案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及答案

实验教学计划一览表(三年级下册)2021.3(参考答案见教参)
备用一套。

新三下)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生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学生实验报告单(三下)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填空版)。

三年级实验报告表下

三年级实验报告表下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
器材
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




1、在过滤器上端的底部各放上一块纱布,以防泥土漏到下面的塑料杯中;在三个土壤过滤器的上层分别放上同样质量的三种土壤;用小勺轻轻将三种土壤微微压紧,使土壤中间没有明显空隙,但不能压得过于板实。
2、三个过滤器中加入的水应同样多,水量80毫升效果较好;倒水时,要同时把水倒进三个过滤器;倒水的动作不能太猛,要让水缓慢地流进土壤,否则水把土壤冲散会影响渗水速度;倒好水后千万别晃动过滤器或搅动土壤。
3、用玻璃棒沿着同一方向进行搅拌,边搅拌边观察,停止搅拌,耐心观察3——5分钟。




餐巾纸上有水,将封放入水中,会发现土壤慢慢下沉,用玻璃拌搅拌后,土壤与水混合后,过一段时间又会慢慢分层




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






实验报告
序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实验内容
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
器材
大号透明塑料袋(或保鲜袋)、土壤、水果皮、菜叶、蚯蚓、水等




1、放土:先在塑料袋里放上土壤,大约小半袋,然后放入一些水果皮,菜叶等,并及时记录下来,放入的土壤要松软湿润一些,不能放入硬土块。
2、放入蚯蚓:在肥料带里放上2-3条蚯蚓。
3、加水:在土壤上均匀地洒上一些水(不宜太多,更不能在袋底有积水,用浇花的水壶喷一点水更好),扎好袋口。




树枝上会有各种颜色的盐的结晶体依附在上面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实验报告单实验概述本次实验主要目的是评估三年级下册教科版语文教材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情况。

通过实施该实验,我们能够了解教材的适用性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从而为改进语文教学提供依据。

实验设计1. 实验对象:三年级学生群体2. 实验内容:根据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教学框架,进行系统的教学实施。

包括课堂教学、作业布置、考核评估等内容。

3. 实验时间:持续一个学期4. 实验步骤:- 开展教学前准备,包括教材编写和教案制定。

- 按照教学计划进行课堂教学,包括课堂讲授、学生互动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

- 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提供反馈和指导。

- 定期进行考核评估,包括小测验、作业成绩和口头表现评价等方式。

- 结束实验后,进行数据分析和总结。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和学生反馈,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现积极,能够积极参与互动,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2. 作业完成情况良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按时完成作业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3. 考核评估结果显示,学生在语文能力上有明显提升,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

实验结论通过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实验的实施,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适用性良好,能够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2. 教学方法包括课堂讲授、学生互动和案例分析等,有效促进学生的研究兴趣和能力提升。

3. 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在语文能力方面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实验改进建议基于实验结果和总结,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进一步完善教科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加强与学生实际情况和兴趣的结合。

2. 探索更多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创造力。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配合,形成学校、教师和家庭的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

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由于你没有具体说明是哪个实验的报告单,以下为你提供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中“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报告单示例:一、实验名称。

物体在斜面上运动。

二、实验目的。

1. 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2. 了解物体的形状与在斜面上运动方式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1. 斜面(一块木板和支撑物组成,可调整坡度)2. 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立方体木块、球体(小球)、圆柱体(小圆柱)等。

3. 白纸、笔。

四、实验步骤。

1. 搭建斜面。

- 将木板一端搭在支撑物上,形成一个斜面,调整斜面的坡度至合适角度(例如30°)。

2. 观察立方体木块在斜面上的运动。

- 将立方体木块轻轻放在斜面顶端,松手让其自由下滑,观察木块的运动情况,并在白纸上记录其运动轨迹(可以简单画出木块下滑的路线)。

- 重复上述步骤3次,确保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3. 观察球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 把小球放在斜面顶端,松手使其滚动,仔细观察小球的运动状态,同样在白纸上记录其运动轨迹。

- 进行3次重复实验。

4. 观察圆柱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 将圆柱体横放在斜面顶端,松开手,观察圆柱体的运动过程,记录运动轨迹。

- 再将圆柱体竖放在斜面顶端,重复上述操作,对比两种放置方式下圆柱体的运动轨迹有何不同。

- 每种放置方式各进行3次实验。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

1. 立方体木块。

- 在斜面上,立方体木块是滑动着向下运动的,运动轨迹基本是一条直线。

每次实验的运动情况相似,下滑速度相对较慢且比较稳定。

2. 球体。

- 小球在斜面上是滚动着向下运动的,运动轨迹为曲线,滚动速度较快,而且在滚动过程中基本没有停顿。

3. 圆柱体。

- 当圆柱体横放在斜面上时,它是滚动着向下运动的,运动轨迹为曲线,滚动速度比立方体木块下滑速度快,但比球体滚动速度略慢。

- 当圆柱体竖放在斜面上时,它会一边滚动一边滑动,运动轨迹比较复杂,既有曲线部分(滚动)又有近似直线部分(滑动),整体运动速度比横放时稍慢。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实验名称观察植物的种子小组成员实验器材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实验目的观察各种植物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

实验原理不同植物的种子特点不同1、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实验过程2、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实验现象或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外形、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实验结果指导教师时间1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实验名称种植我们的植物小组成员1、饱满没受伤的种子2、玻璃杯实验器材3、纸巾4、土壤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实验目的萌发过程。

实验原理种植凤仙花种子并观察它的生长情况。

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实验过程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录等工作。

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

指导教师时间2科学实验报告单班级实验名称研究根的作用小组成员实验器材带根的植物、试管、水、植物油实验目的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实验原理种植凤仙花种子并观察它的生长情况。

1、(观察活动)观察植物根的生长2、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实验过程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指导教师时间3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实验名称观察温度计小组成员体温计一支、气温计一支、水温计(刻度范围-20?——110?) 实验器材两支实验目的认识温度计,会正确读出温度计上的刻度实验原理液柱的热胀冷缩实验过程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评定等级(时指导教师间)4 年级三年级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小组成员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实验器材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温度计和正确使用实验目的温度计实验原理测量物体温度时要根据不同测量对象,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实验过程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评定等级(时指导教师间)科学实验报告单5科学实验报告单年级实验名称水结冰了小组成员观察用冰块及盛放冰块的浅盘,保温杯1只、冰块1杯、试管1支、实验器材8毫升纯净水(或自来水)、水温计1支。

三年级实验报告表下

三年级实验报告表下
3、仔细观察水分渗透到过滤器下层的情况;将渗下来的水分别倒进量筒量出体积,进行比较记录。




沙土渗下的水大约是60毫升,壤土渗下的水大约是45毫升,黏土渗下的水大约是25毫升




沙土渗水性最强,壤土其次,黏土渗水性最弱。






实验报告
序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实验内容
做肥料袋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到可以用人工方式增加土壤肥力






实验报告
序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实验内容
结晶分离的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食盐的结晶和分离
器材
烧杯、开水、盐、绘画颜料




1、调制饱和盐水:在三个烧杯里倒上小半杯热水,所用的水尽量温度高一些,分别在三个烧杯中加入食盐,不停搅拌,使加入的盐全部溶解,一直加到盐不能继续溶解为止,溶解食盐时搅拌要充分,使饱和度达到最高。三杯水应该依次一杯一杯地完成,做完一杯再做第二杯。
3、观察将热水倒入冷水:在水槽中倒入一半的冷水,将染过色的热水倒入一个密封的小玻璃瓶中。瓶口用瓶塞塞住,如果没有瓶塞,可以用一块小塑料布遮盖,用橡皮筋扎进并打一个活结,将小玻璃瓶置于水槽中,用手将瓶塞打开,仔细观察水槽中所发生的现象。




蜂蜜沉入水底,食用油浮在水面上




将液体倒入水中,有的会浮在上面,有的会沉在水下。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

一、实验目的。

探究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二、实验器材。

1. 不同形状的物体,如立方体木块、小球、圆柱体铅笔等。

2. 一块木板,可以搭建斜面。

3. 书本若干,用于调整斜面的高度。

三、实验步骤。

1. 用书本将木板的一端垫高,搭建一个斜面。

2. 将立方体木块轻轻地放在斜面的顶端,观察它的运动方式,记录木块是滑动还是滚动,以及运动的速度快慢(可以简单描述为快、中、慢)。

3. 重复步骤2,分别对小球和圆柱体铅笔进行实验,同样观察并记录它们的运动方式和速度情况。

4. 改变斜面的高度(增加或减少书本的数量),再次分别对三种物体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它们在不同斜面高度下的运动变化情况。

四、实验记录。

物体形状斜面较低时的运动方式斜面较低时的速度斜面较高时的运动方式斜面较高时的速度。

立方体木块滑动慢滑动快。

小球滚动快滚动更快。

圆柱体铅笔滚动中滚动快。

五、实验结论。

1. 不同形状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方式可能不同,小球和圆柱体铅笔主要是滚动,立方体木块是滑动。

2. 斜面高度会影响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速度,一般来说,斜面越高,物体运动速度越快。

实验名称:比较不同材料的吸水性。

一、实验目的。

比较纸、塑料、布这三种常见材料的吸水性强弱。

二、实验器材。

1. 同样大小的纸片、塑料片、布片各一片。

2. 三个相同大小的透明杯子。

3. 水、滴管。

三、实验步骤。

1. 在三个透明杯子中倒入等量的水。

2. 用滴管分别在纸片、塑料片和布片的中心滴上相同数量的水滴(例如10滴)。

3. 观察水滴在三种材料上的变化情况,记录水滴被吸收的时间(从滴上水滴到完全被吸收或者不再有明显变化的时间)。

四、实验记录。

材料水滴被吸收的时间。

纸约30秒。

塑料长时间不被吸收(10分钟后仍无明显变化)布约20秒。

五、实验结论。

在纸、塑料和布这三种材料中,布的吸水性最强,纸次之,塑料几乎不吸水。

实验名称:观察蚕的生长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实验内容
固体混合前后体积和质量的变化
实验目的
探究固体混合前后质量和体积都有什么变化
器材
黄豆、大米、淀粉、一次性杯子,量杯、筛网




1、质量的变化:将三种物品分别装入一次性杯子中,并用天平分别测量出它们的质量,将它们倒入同一只杯子中混合,将其他两个一次性杯子重叠在这只杯子下面,用天平时称出总重量,比较混合前、后重量的变化。
2、制作彩色结晶树枝:在热水里放入少许绘画颜料,搅拌均匀,对盐水进行着色,将着过色的盐水分别倒入小碟子中,再放入事前选好的小树枝,小树枝最好浸入盐水中,让盐水慢慢蒸发,不能将树枝直接放入烧杯中,应使用小碟子,这样冷却结晶容易依附树枝,而且时间短。




食盐在热水中很快溶解,树枝上慢慢析出彩色的食盐晶体。
3、仔细观察水分渗透到过滤器下层的情况;将渗下来的水分别倒进量筒量出体积,进行比较记录。




沙土渗下的水大约是60毫升,壤土渗下的水大约是45毫升,黏土渗下的水大约是25毫升




沙土渗水性最强,壤土其次,黏土渗水性最弱。






实验报告
序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实验内容
做肥料袋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到可以用人工方式增加土壤肥力
观察三种液体,重在发现虽然每种液体从颜色、透明度等方面都不相同,但有很多液体的共同特性。
2、比较同体积的不同液体的质量和流速:在天平两边各放一张滤纸,调节平衡。在烧杯里倒上同样50ml的蜂蜜、水、牛奶和食用油,放到已校准的天平上比较。在流速比较演示板的凹槽里,滴上几滴牛奶、蜂蜜、水和食用油,注意四种液体的量要差不多,然后慢慢将演示板提起,一定要让液体“自己”流下来,不能借助外力,观察、比较哪个流速快。
2、体积变化:1、分别用量杯量出100ml的黄豆、大米、淀粉,将他们一起倒入同一个量杯中,轻轻的摇晃,注意不要洒落在外面,读出读数,比较混合前、后体积的变化。
3、分离混合物:先用大孔的筛网过滤,再用小孔的筛网二次过滤。




混合前黄豆、大米、淀粉各是50g,混合后总质量是150g;混合前体积各是100ml,混合后体积是267ml。
2、比较盐和面粉的溶解性:将两个烧杯内倒上同样多的清水,分别放入两小勺盐和面粉(加入的量要一样多),用玻璃棒充分搅拌,仔细观察搅拌停止后、静止一会儿的现象。




食盐放入水中会慢慢会消失不见,面粉放入水中,水会浑浊,而且发粘,药匙不溶于水,沉入水底。




食盐能溶解于水,而面粉基本不溶解于水。实验中一定要用冷水,在温水环境下,面粉的分子结构被破坏了,就能部分溶解。
器材
大号透明塑料袋(或保鲜袋)、土壤、水果皮、菜叶、蚯蚓、水等




1、放土:先在塑料袋里放上土壤,大约小半袋,然后放入一些水果皮,菜叶等,并及时记录下来,放入的土壤要松软湿润一些,不能放入硬土块。
2、放入蚯蚓:在肥料带里放上2-3条蚯蚓。
3、加水:在土壤上均匀地洒上一些水(不宜太多,更不能在袋底有积水,用浇花的水壶喷一点水更好),扎好袋口。




固体混合后,重量无变化,体积有变化






实验报告
序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实验内容
研究固体的沉浮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水能溶解一些物体
器材
水槽、烧杯、水、各种学生带来的固体材料、面粉、盐、药匙




1、把固体放入水中:预测带来的固体放入水中可能出现什么现象?将预测结果记录下来,在水槽中放入半盆清水,将带来的各种固体依次放入水槽中观察。




树枝上会有各种颜色的盐的结晶体依附在上面






实验报告
序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实验内容
认识液体
实验目的
通过对比实验,了解一些常见液体的性质
器材
菜油、配套天平、一次性杯子、蜂蜜、水、牛奶、流速比较演示板




1、认识液体性质:每组观察桌子上的一杯水、一杯油、一杯蜂蜜、一杯牛奶,用喜欢的方法观察,发现液体共同的特点,填写实验表格。
3、用玻璃棒沿着同一方向进行搅拌,边搅拌边观察,停止搅拌,耐心观察3——5分钟。




餐巾纸上有水,将封放入水中,会发现土壤慢慢下沉,用玻璃拌搅拌后,土壤与水混合后,过一段时间又会慢慢分层




土壤的主要成分有水、空气、腐殖质、沙粒、黏粒






实验报告
序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实验内容
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
器材
沙土、黏土、壤土、土壤过滤器、水、纱布、量筒




1、在过滤器上端的底部各放上一块纱布,以防泥土漏到下面的塑料杯中;在三个土壤过滤器的上层分别放上同样质量的三种土壤;用小勺轻轻将三种土壤微微压紧,使土壤中间没有明显空隙,但不能压得过于板实。
2、三个过滤器中加入的水应同样多,水量80毫升效果较好;倒水时,要同时把水倒进三个过滤器;倒水的动作不能太猛,要让水缓慢地流进土壤,否则水把土壤冲散会影响渗水速度;倒好水后千万别晃动过滤器或搅动土壤。
4、翻动:每天注意把土壤稍微翻动一下,使之不结成硬块,注意不能伤害到里面的蚯蚓。
5、持续观察:把肥料袋存放在黑暗的地方,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一次、翻动一次。




果皮一点点消失掉大部大,松软的泥土慢慢变得蓬松。




可以通过人工方式增加土壤肥力,其中蚯蚓对改变土壤松软程度起到






实验报告
序号




液体都没有固定的形状,放在什么溶器中,便是什么形状,体积相同的液体,蜂密的质量最大,其次是牛奶,下来是水,最轻的是食用油,流速测试结果,水最快,蜂蜜最慢。
实验报告
序号
班级
姓名
学号
日期
实验内容
观察研究土壤
实验目的
了解土壤一些基本性质
器材
湿土块、含较多腐殖质的土壤、餐巾纸、烧杯、水、三角架、石棉网、酒精灯、蒸发皿




1、用餐巾纸包住刚从花圃里挖出的土块(不要太干燥),然后用手使劲握一握,观察餐巾纸的变化。
2、将刚才的土块放入水中,仔细观察土壤刚放进水里和过了一会儿的发现与变化。






实验报告
序号
班级姓名学号Fra bibliotek日期实验内容
结晶分离的实验
实验目的
探究食盐的结晶和分离
器材
烧杯、开水、盐、绘画颜料




1、调制饱和盐水:在三个烧杯里倒上小半杯热水,所用的水尽量温度高一些,分别在三个烧杯中加入食盐,不停搅拌,使加入的盐全部溶解,一直加到盐不能继续溶解为止,溶解食盐时搅拌要充分,使饱和度达到最高。三杯水应该依次一杯一杯地完成,做完一杯再做第二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