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表格式)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 单元主题与教学目标单元主题:[单元主题名称]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具体知识和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学习过程和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情感培养和价值观引导目标]2. 教材内容与结构课文:[课文题目及简要内容]写作:[写作主题及要求]综合性学习:[活动主题及内容]口语交际:[交际话题及要点]二、学情分析1. 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已学过的相关知识:[列举学生之前学过的与本单元相关的知识]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2. 学生学习能力阅读能力:[分析学生的阅读水平,如理解、分析、概括等方面]写作能力:[描述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语言表达、结构组织等]自主学习能力:[考量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三、教学重难点1. 重点[重点内容 1][重点内容 2]2. 难点[难点内容 1][难点内容 2]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讨论法3. 阅读指导法4. 写作训练法五、教学过程1.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导入方式和内容]作者及背景介绍[作者生平、作品风格,创作背景等]初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标注生字词教师范读,正音正字整体感知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结构课堂小结布置作业2. 第二课时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精读课文分析重点段落和语句体会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小组讨论针对文中的某个问题展开讨论小组代表发言拓展延伸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课堂小结布置作业3. 第三课时(写作课)写作指导讲解写作主题和要求分析写作示例,提供写作思路写作实践学生独立写作作文评改学生互评教师点评课堂小结布置作业4. 第四课时(综合性学习课)活动导入介绍活动主题和目的活动开展分组进行活动,收集资料整理分析资料,形成成果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活动成果布置作业5. 第五课时(口语交际课)情境导入创设口语交际情境交际指导讲解口语交际的方法和技巧明确交际要求和注意事项口语实践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评价反馈师生共同评价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建议课堂小结布置作业六、教学资源1. 教材2. 多媒体课件3. 相关拓展阅读材料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参与度:[观察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程度]发言质量:[评价学生发言的准确性、逻辑性和创新性]合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表现]2. 作业评价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度和正确率]作业质量:[分析学生作业在知识掌握、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方面的表现]3. 测试评价单元测试:[通过单元测试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期中期末考试:[综合评估学生在半学期或一学期内的学习成果]《消息二则》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消息的特点和结构,学习阅读消息的方法。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章节《古诗十九首》。
具体内容包括:《关雎》、《葛覃》、《卷耳》、《桃夭》、《蝇蝶》、《草虫》等十九首脍炙人口古诗。
通过学习这些古诗,让学生解古代诗歌魅力,提高他们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十九首古诗基本内容,理解古诗意境和寓意。
2. 培养学生对古诗鉴赏能力,提高他们文学素养。
3. 通过对古诗学习,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道德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意境理解和寓意把握。
2. 教学重点:掌握古诗基本内容,培养学生文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与古诗相关实践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展示:详细讲解每首古诗作者、背景、内容、意境和寓意。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古诗进行深入剖析,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意境和寓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翻译一首古诗,检验他们对古诗内容理解程度。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古诗寓意,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古诗十九首》2. 内容:列出每首古诗作者、背景、主要内容、意境和寓意。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背诵并默写《关雎》、《葛覃》两首古诗。
(2)选取一首自己喜欢古诗,写一篇不少于300字鉴赏文章。
2. 答案:(1)《关雎》、《葛覃》两首古诗原文和译文。
(2)示例:以《关雎》为例,分析其意境、寓意和艺术特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效果,学生掌握程度,以及需要改进地方。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课后阅读其他古诗,提高他们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道德情操。
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学校组织诗歌朗诵比赛,展示自己才华。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把握1. 古诗意境理解和寓意把握2. 培养学生文学素养和鉴赏能力(一)古诗意境理解和寓意把握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以具体古诗为例,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理解古诗意境和寓意。
全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共69页)
全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共69页)目录1消息二则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3“飞天”凌空4一着惊海天5藤野先生6回忆我的母亲7列夫·托尔斯泰8美丽的颜色9三峡10短文二篇11与朱元思书12唐诗五首13背影14白杨礼赞15散文二篇16昆明的雨17中国石拱桥18苏州园林19蝉20梦回繁华21《孟子》二章22愚公移山23周亚夫军细柳24诗词五首1消息二则1.熟悉课文内容,了解渡江战役的规模和意义,感受作者体现在消息中的情感与立场。
2.了解消息的要素和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
3.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及情感鲜明的特点。
第1课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一、导入新课1949年4月21日,中国大地上打响了一场战役,这场战役影响着整个中国的未来走向,关系着中国广大劳动人民能否战胜官僚、地主等资产阶级而获得翻身的幸福。
这场战役是什么呢?它具体是怎样打响的?今天,就让我们通过一篇新闻来了解这场战役的动态。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了解作者,了解渡江战役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湖南湘潭人,字润之。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同时也是优秀的诗人与书法家。
渡江战役:1949年,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我人民解放军在全国取得胜利已成定局,但国民党反动政府于4月20日悍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4月21日,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立即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命令人民解放军该日凌晨发起渡江战役。
文体链接:“新闻”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新闻泛指出现在电视、广播、报纸及网络等一切传媒上的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人物专访、调查报告、新闻评论、社论、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新闻专指消息,即用概括叙述的方式和简明扼要的文字对国内外最新发生的有价值的社会典型事实所做的准确简短的报道。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新闻报告第1课:《消息》第2课:《人物通讯》第3课:《新闻小故事》2. 第二单元:人物春秋第4课:《回忆我的母亲》第5课:《背影》第6课:《我的老师》3. 第三单元:说明文第7课:《中国石拱桥》第8课:《苏州园林》第9课:《故宫博物院》4. 第四单元:诗歌第10课:《春》第11课:《济南的冬天》第12课:《雨的四季》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新闻报道、人物传记、说明文和诗歌的基本特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新闻报告的写作方法、说明文的逻辑结构和诗歌的韵律美。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提高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际案例、图片或视频,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
例如:播放新闻视频,让学生了解新闻报告的特点。
2. 新课内容学习:(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课堂讲解:对课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课文的结构、写作方法和语言特点。
(3)例题讲解: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4)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课文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用大号字体书写,突出教学主题。
2. 内容:用不同颜色粉笔,标出重点、难点,简洁明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第一单元新闻报告的特点,编写一篇新闻稿。
(2)以第二单元某位历史人物为素材,写一篇人物传记。
(3)选择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分析其逻辑结构,并仿写一篇说明文。
(4)以第四单元的诗歌为素材,写一首现代诗。
2. 答案:教师对作业进行详细批改,给出指导性意见。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古诗词诵读(第一、二单元)《关雎》、《蒹葭》、《十五从军征》、《鹿柴》、《竹里馆》、《春夜喜雨》等经典古诗词。
2. 现代文阅读(第三至五单元)第三单元:以人物描写为主题,包括《背影》、《阿长与<山海经>》、《回忆我的母亲》等课文。
第四单元:以事物说明为主题,包括《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蝉》等课文。
第五单元:以景物描写为主题,包括《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等课文。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古诗词阅读和鉴赏技巧,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情感。
2. 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分析人物形象、事物特点及景物描写。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词的韵律、意境及现代文阅读中的修辞手法。
2. 教学重点:古诗词的鉴赏技巧、现代文阅读中的分析方法和景物描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播放古诗词相关的视频、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古诗词诵读:带领学生朗读古诗词,分析诗词的韵律、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3. 现代文阅读:事物说明:结合课文,讲解说明方法,进行随堂练习。
景物描写:通过例句分析,学会景物描写技巧,进行实践创作。
六、板书设计1. 古诗词部分:列出重点诗词,标注韵律、意境。
2. 现代文部分:分别列出人物、事物、景物描写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古诗词阅读鉴赏:分析《关雎》的韵律和意境。
现代文阅读分析:从《背影》中选取一段,分析人物描写方法。
景物描写练习:以“校园一角”为主题,写一段景物描写。
2. 答案:《关雎》韵律:五言律诗,平仄对仗工整;意境:表达了青年男女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背影》人物描写:通过外貌、动作、语言等细节,展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诗词、散文欣赏诗歌:《登高》、《钱塘湖春行》散文:《背影》、《荷塘月色》2. 第二单元:说明文阅读与写作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3. 第三单元:古诗文阅读与欣赏诗词:《静夜思》、《夜雨寄北》古文:《三峡》、《醉翁亭记》4. 第四单元:现代文阅读与写作小说:《社戏》、《孔乙己》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二、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诗词、散文、说明文、古诗文、现代文等不同文学体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技巧,提高语文素养。
3. 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文阅读与欣赏、现代文阅读与写作。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学体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高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登高》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描述一次自己登山的经历,从而引出诗人的情感。
2. 新课内容讲解:(1)诗词、散文欣赏: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理解作者的情感。
(2)说明文阅读与写作:学习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分析说明文的条理性和逻辑性。
(3)古诗文阅读与欣赏:解析古诗文中的难点字词,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4)现代文阅读与写作: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学习如何进行人物描写和情感表达。
3. 例题讲解:针对不同文学体裁,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详细讲解。
4.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如下所示:1. 第一单元诗歌:《登高》、《钱塘湖春行》散文:《背影》、《荷塘月色》2. 第二单元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3. 第三单元诗词:《静夜思》、《夜雨寄北》古文:《三峡》、《醉翁亭记》4. 第四单元小说:《社戏》、《孔乙己》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本节课所学,选择一首诗词进行仿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8篇)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8篇)八年级的上册语文教案篇一《三峡》是一篇文质优美的文言文,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是一篇经典传世之作,不仅详细介绍了三峡的地貌特征,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为了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特征并感受文章之美。
在教学时,我向学生明确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1、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熟读课文。
2、反复朗诵中感悟三峡的优美风光,品味语言的精妙。
3、掌握学习方法,轻松背诵。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以“读”贯穿始终,让学生通过对课文多遍不同形式的读,如:默读、轻读、朗读等,在读中完成学习目标。
整个课堂都是学生在读,在说,在品,在记,老师只起着引导的作用。
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程度的发挥。
语文课“语文味”的特点得到充分体现。
在学生对《三峡》一文精度细品的基础上,我积极引导学生掌握背诵的方法,分清层次,理解文章,掌握重点字词,众所周知,没有提问的课堂,是不完整的课堂,而有章法的朗读,再配以美妙的音乐,让学生愉快地学习,轻松地收获。
整个语文课堂变成了欣赏美、感悟美、收获美的场所。
本节课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相关的朗读技巧,提升了学生“读中品”、“读中悟”的能力。
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二教学目标:一、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通过练习提高学生阅读能力、解题能力。
二、通过中考链接,深入体会大自然中的树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练习的过程及讲解练习的过程是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也是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的一个途径,更是检测学生对于学习方法掌握程度的一个很有效的方法,每一次的练习都会有不同的方法让学生来学习、来训练。
教学重点和难点:一、重点:通过课内的习题,举一反三,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二、难点:对于各题目中的要求,正确理解文本的含义,特别是中考链接,要一边复习所学的方法,一边掌握新学的方法。
练习很好讲,但是要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方法,那就不简单了,学生往往对于这道题会解了,也掌握了解题的方法,说起来是头头是道,但是同样的问题,却望而却步了,关键在于不会举一反三,每次的练习讲解并不能马上解决问题,但是会让学生离成功更进一步的。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古诗五首:《登高》、《望岳》、《春望》、《赤壁》、《钱塘湖春行》2. 现代文四篇:《背影》、《春》、《济南的冬天》、《白杨礼赞》3. 文言文五篇:《三峡》、《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与朱元思书》、《湖心亭看雪》4. 语文园地: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等二、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表达,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现代文的分析与赏析。
重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教学挂图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登高》一课时,可以展示一幅高山图片,让学生描述自己的感受,进而引出诗句。
2. 课文学习(1)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讲解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3)实践演练:例题讲解、随堂练习。
(4)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后作业布置六、板书设计1. 课题:古诗五首、现代文四篇、文言文五篇等。
2. 作者:杜甫、鲁迅、苏轼等。
3. 重点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4. 课文结构框架。
七、作业设计1. 课后练习:根据课堂所学,完成课后练习题。
例如:《登高》课后练习: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2. 写作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例如:《背影》课后写作:以“父爱如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3. 作业答案:课后练习题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3.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阅读书目,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水平。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设计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1. 确保课文内容的完整性,避免遗漏重要知识点。
2024年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2024年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散文欣赏第1课:《背影》第2课:《济南的冬天》第3课:《雨的四季》第4课:《昆明的雨》2. 第二单元:诗词欣赏第5课:《登高》第6课:《望岳》第7课:《春望》第8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散文和诗词的基本知识,提高文学素养。
2. 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情感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的意境理解和散文的情感把握。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以及相关文学技巧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示例:第一单元导入,展示不同季节的雨景图片,让学生感受雨的美丽。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针对课文内容进行思考。
示例:针对《背影》一文,引导学生思考父爱的伟大和深沉。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讲解。
示例:讲解《登高》一诗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示例:针对《济南的冬天》一课,设计描述家乡冬天的练笔题。
5.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示例:讨论《春望》一诗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第1课:《背影》父爱如山第2课:《济南的冬天》描述家乡冬天2. 第二单元:第5课:《登高》意境、修辞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写一篇关于亲情的作文。
分析一首自己喜欢的诗词,说明喜欢的原因。
2. 答案:作文答案:略。
诗词分析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提高学生的阅读量。
推荐相关文学名著,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紧扣教材章节,注重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024年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2024年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具体章节及内容如下:1. 第一单元:散文阅读与欣赏第1课:《背影》第2课:《济南的冬天》第3课:《长江三峡》第4课:《大自然的语言》2. 第二单元:诗词阅读与鉴赏第5课:《诗词五首》第6课:《诗词三首》第7课:《诗词两首》3. 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与理解第8课:《愚公移山》第9课:《扁鹊见蔡桓公》第10课:《狼》第11课:《为学》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散文、诗词、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 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提高审美情趣,培养文学素养。
3. 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包括表达、交流、写作等。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诗词的鉴赏。
2. 教学重点:散文、诗词、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朗读录音、课文注释、词典、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单元:展示不同季节的风景照片,引导学生体会散文中的自然美。
第二单元:播放古典诗词吟诵视频,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第三单元:讲述古代文化故事,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2. 课文学习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讲解课文难点,指导阅读方法。
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以课文为例,讲解散文、诗词、文言文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散文阅读方法与技巧2. 第二单元:诗词鉴赏方法与技巧3. 第三单元:文言文阅读方法与技巧七、作业设计1. 课后作业题目:第一单元:描写一个你熟悉的季节,要求运用散文的写作技巧。
第二单元:选择一首诗词,分析其艺术特色,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第三单元:翻译一篇文言文,并概括其主要内容。
2. 答案示例:第一单元:例文《秋天的校园》。
第二单元:示例:《静夜思》艺术特色分析及个人感受。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同步精品教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同步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现代文、古诗文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鉴赏能力,感受文学之美。
3. 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培养写作兴趣。
4. 增强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作文指导。
2. 教学重点:阅读技巧、文学作品鉴赏、写作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与课文相关自然风光、历史背景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内容,精选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3. 随堂练习:结合例题,设计针对性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互动:组织学生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互动。
具体教学过程如下:第一课时:《春》1.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春天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美好。
2.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春》写作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手法,进行仿写练习。
4. 课堂互动:讨论春天美好,分享学习心得。
第二课时:《济南冬天》1. 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介绍济南冬天视频,让学生解课文背景。
2. 例题讲解:分析课文《济南冬天》写作特点,如对比、排比等。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手法,进行仿写练习。
4. 课堂互动:讨论家乡冬天,分享学习心得。
(其他课时教学过程类似,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六、板书设计1. 根据课文内容,提炼关键信息,进行简洁明板书设计。
2. 注重板书逻辑性和层次感,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文言文阅读:《答谢中书书》。
(2)现代文阅读:《狼牙山五壮士》。
(3)古诗文阅读:《夜雨寄北》。
(4)作文:以“我梦想”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2. 答案:(1)文言文阅读答案:见教材课后习题。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教案: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新闻、说明文《新闻两则》《苏州园林》2. 第二单元:古诗文《春望》《泊船瓜洲》3. 第三单元:现代文《背影》《秋天的怀念》4. 第四单元:文言文《出师表》《岳阳楼记》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观点。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以及古今异义词的转换。
2. 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以及作者的表达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盒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问题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
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检验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 内容解析:引导学生分析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解释难点词语的含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文章的主题和作者的观点。
5. 表达与写作: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表达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列出文章的和作者。
2. 用粉笔标注出文章的结构和修辞手法。
3. 用不同的符号或颜色标出难点词语和重点句子。
七、作业设计1. 阅读理解作业:让学生回家后阅读文章,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 写作作业:根据文章内容,写一篇读后感或评论文章,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拓展知识面,提高阅读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以及古今异义词的转换。
1. 词语解释:在讲解文言文时,教师应该给出文中出现的重要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思。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新闻、人物通讯、故事;2. 第二单元:诗歌、散文、小说;3. 第三单元:说明文、议论文、演讲稿;4. 第四单元:成语、俗语、谚语。
二、教学目标2.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强审美鉴赏能力;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2. 教学重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素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各章节的文体特点、写作技巧、阅读方法;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文体特点、重点知识点、典型例题;2. 板书布局:合理规划板书空间,突出重点,层次分明。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阅读课文,回答课后问题;(2)结合所学,仿写一篇新闻、散文、议论文等;(3)积累本节课所学的成语、俗语、谚语,并了解其含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课外读物,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宽知识面。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1. 确保文体多样,涵盖新闻、诗歌、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等;2. 教学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3. 注重教材的实用性,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2. 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提高人文素养;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通过课堂讨论、辩论等形式,锻炼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1.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各种文体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补充说明:针对不同文体的写作技巧进行详细讲解,结合例文进行分析,让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所学技巧,逐步提高写作水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完整版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新闻报告《芦沟桥事变》《南京大屠杀》2. 第二单元:人物描写《秋天的怀念》《背影》3. 第三单元:说明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4. 第四单元:诗歌鉴赏《望岳》《钱塘湖春行》5. 第五单元:文言文《三峡》《记承天寺夜游》6. 第六单元:小说《孔乙己》《范进中举》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掌握各种文体的写作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拓展知识视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理解与翻译。
诗歌的鉴赏方法。
说明文的写作方法。
2. 教学重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PPT。
相关图片、视频资料。
2. 学具:课文预习笔记。
课堂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新闻、故事、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文讲解:精讲课文,分析文章结构、写作技巧、表达手法等。
3. 例题讲解:精选典型例题,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6.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课文及作者。
2. 课文结构及重点句子。
3. 解题思路及方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模仿课文写作风格,写一篇作文。
2. 答案:课后练习题答案。
作文范文及点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2.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拓展学生知识视野。
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详细安排与课文重点的把握。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与实现。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与针对性教学。
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的设计。
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清晰度。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古诗文阅读:第一章《古诗十九首》;2. 现代文阅读:第二章《背影》,第三章《安塞腰鼓》;4. 作文指导:第四章《如何写好记叙文》。
详细内容涵盖古诗文鉴赏、现代文阅读理解、作文写作技巧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古诗文的基本阅读和鉴赏方法,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美;2. 提高现代文阅读理解能力,学会分析文章的主题、结构、手法等;3. 学会运用记叙文写作技巧,提高作文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文鉴赏、现代文阅读理解、作文写作技巧的运用;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知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a. 古诗文阅读:展示一幅古诗意境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是哪首诗,进而引入《古诗十九首》的学习;b. 现代文阅读:播放一段《背影》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谈谈对父爱的理解,引入文本学习;c. 作文指导:让学生讲述一次难忘的经历,引入记叙文写作技巧的学习。
2. 新课内容展示与讲解:a. 古诗文阅读:详细讲解《古诗十九首》中的重点诗句,分析其韵律、意境等;b. 现代文阅读:分析《背影》、《安塞腰鼓》的主题、结构、手法等;c. 作文指导:讲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如如何设置悬念、如何描绘细节等。
3. 随堂练习:针对新课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巩固所学;a. 古诗文阅读:让学生翻译一首古诗,并分析其意境;b. 现代文阅读:让学生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描写、议论等;c. 作文指导:让学生现场完成一篇记叙文习作。
六、板书设计1. 古诗文阅读:列出重点诗句,标注韵律、意境等;2. 现代文阅读:列出文章主题、结构、手法等;3. 作文指导:列出记叙文写作技巧。
七、作业设计1. 古诗文阅读:翻译一首古诗,并分析其意境;2. 现代文阅读:分析一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如描写、议论等;3. 作文指导:以“我的成长故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诗词五首《沁园春·雪》《雨霖铃·寒蝉凄切》《钱塘湖春行》《赤壁赋》《夜泊牛渚怀古》2. 第二单元:散文四篇《背影》《荷塘月色》《故都的秋》《囚绿记》3. 第三单元:说明文三篇《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4. 第四单元:小说四篇《孔乙己》《范进中举》《口技》《变色龙》二、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诗词、散文、说明文、小说等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 学习作者的表达技巧,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
3. 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提高审美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诗词的韵律、意境、情感的理解与把握。
散文的意境、情感、语言的品味。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结构的分析。
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的分析。
2. 教学重点:各类文学体裁的特点及表达技巧。
鉴赏作品的艺术魅力,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激发学生对诗词、散文的兴趣。
通过观看纪录片,让学生了解说明文的现实意义。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理解小说的人物特点。
2. 例题讲解分析诗词的韵律、意境、情感。
品味散文的意境、情感、语言。
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结构。
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3. 随堂练习学生背诵诗词,进行诗词鉴赏。
学生仿写散文,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分析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进行说明文写作。
学生讨论小说的人物特点,进行小说创作。
4. 课堂小结强调作品的艺术魅力,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六、板书设计1. 第一单元:诗词五首板书诗词的韵律、意境、情感。
2. 第二单元:散文四篇板书散文的意境、情感、语言。
3. 第三单元:说明文三篇板书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结构。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同步教案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全册各课同步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1. 古诗文:第一单元《长征》、《夜雨寄北》、《钱塘湖春行》、《湖心亭看雪》等篇目。
2. 现代文:第二单元《背影》、《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散步》等篇目。
3. 文学名著:第三单元《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傅雷家书》等作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诗文、现代文的基本阅读方法和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
3. 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文学的魅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文学名著的阅读与分析。
2. 教学重点:阅读方法的指导,情感体验的引导,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课文背景,明确学习目标。
3. 课文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内容,分析结构,领会作者意图。
4. 例题讲解:针对重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作者。
2. 结构:课文结构、重要段落。
3. 重点:课文重点词语、句子。
4. 难点:课文难点解析、提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
2. 答案:(1)课后练习题答案见教材。
(2)文学鉴赏短文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及时改进。
2. 拓展延伸:(1)推荐与课文相关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
(2)组织学生参加文学社团活动,提高文学素养。
(3)开展文学创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选择。
2024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古诗文阅读与欣赏《春望》杜甫《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夜雨寄北》李商隐《如梦令》李清照2. 现代文阅读与欣赏《背影》朱自清《济南的冬天》老舍《秋天的怀念》史铁生《一只鸟》巴金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古诗文的基本知识,理解并欣赏古诗文的美。
2. 培养学生对现代文阅读的兴趣,提高阅读理解与分析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提高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文中生僻字的识别与理解,古诗文意境的把握。
2. 教学重点:现代文阅读方法的运用,写作技巧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故事等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古诗文阅读与欣赏:朗读并解析《春望》,引导学生理解诗人的情感。
课堂练习:让学生尝试默写《钱塘湖春行》。
小组讨论:分析《夜雨寄北》的意境。
课后作业: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如梦令》的故事情节。
3. 现代文阅读与欣赏:例题讲解:以《背影》为例,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分析《济南的冬天》的写作特点。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秋天的怀念》的感悟。
写作指导:以《一只鸟》为例,教授写作技巧。
六、板书设计1. 古诗文阅读与欣赏:诗人生平简介、作品背景、关键词解释、意境分析。
2. 现代文阅读与欣赏:文章主题、人物形象、写作方法、修辞手法。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课下阅读《春望》的译文,理解并体会诗人的情感。
根据课堂所学,分析《背影》中的人物形象。
以“我的父亲”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2. 答案:《春望》作业答案: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背影》作业答案: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父亲深沉的爱。
作文答案: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真实地表达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古诗五首:《登高》、《望岳》、《春望》、《赤壁怀古》、《赋得古原草送别》2. 现代文阅读:《背影》、《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3. 文言文阅读:《三峡》、《陋室铭》、《爱莲说》、《小石潭记》4. 作文训练:写景状物、想象作文、说明文、议论文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教材中的文学常识、字词、句式等基本知识。
3.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文言文的阅读与理解、作文训练。
2. 教学重点:古诗、现代文阅读、作文训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望岳》一课时,展示泰山的图片,让学生谈谈对泰山的印象,进而引入诗句。
2. 课文学习:(1)古诗学习:通过朗读、注释、解析,让学生理解诗意,体会作者情感。
(2)现代文阅读:引导学生把握文章主题,分析作者观点,理解文章结构。
(3)文言文阅读:讲解重点字词、句式,让学生翻译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堂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文、作者。
2. 结构:课文结构、重点句子。
3. 知识点:字词、句式、修辞手法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翻译文言文课文。
(2)针对现代文阅读,回答相关问题。
(3)根据作文训练要求,完成作文。
2. 答案:(1)文言文翻译答案。
(2)现代文阅读问题答案。
(3)作文范文及评价标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关注学生的困惑,及时解答。
3. 拓展延伸:(1)推荐相关文学作品,拓宽学生阅读面。
(2)组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语文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安排与选取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5. 例题讲解的针对性6.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与条理性7. 作业设计的深度与广度8.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效果一、教学内容的安排与选取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实际需求。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古诗文:第一单元14课,分别为《曹操》、《陶渊明》、《李白》和《白居易》。
2. 现代文:第二单元57课,分别为《背影》、《阿长与山海经》和《芦花荡》。
3. 文学作品:第三单元810课,分别为《孔乙己》、《范进中举》和《我的叔叔于勒》。
4. 写作与口语表达:第四单元,包括写作、口语表达及综合性学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教材中的文学常识,提高文学素养。
2. 学会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口语表达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文的理解与鉴赏,现代文阅读分析方法,写作技巧和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2. 教学重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分析,写作与口语表达的实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黑板、粉笔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a. 古诗文:介绍作者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的历史地位和创作特点。
b. 现代文:联系现实生活,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c. 文学作品:分析作品背景,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
d. 写作与口语表达:展示优秀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2. 课文学习:a.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b. 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深入理解。
c. 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
3. 例题讲解:a. 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题。
b. 讲解答题技巧,指导学生解题。
4. 随堂练习:a. 个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b. 小组竞赛,激发学习积极性。
a. 整理课堂笔记,归纳重点知识。
b. 结合实际,进行课后拓展延伸。
六、板书设计1. 古诗文:作者、作品背景、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
2. 现代文:作者、作品背景、阅读分析方法、重点词语和句子。
3. 文学作品:作者、作品背景、人物形象分析、主题思想。
4. 写作与口语表达:写作技巧、口语表达方法、实践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深刻认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努力培养和提高人的语文素质。
积极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意识。
语文不仅要让学生学到了语文知识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提高思想水平、文化修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
二、教材分析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材分为五个板块六个单元,这是从以往教材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教材编排有阅读、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几个模块。
六个单元是指根据文章的内容或体裁把入选课文分为六个单元。
该教材有以下突出特点:(1)立足学生实际(2)体现现代意识(3)弘扬人文精神(4)突出开放性(5)注重策略引导。
本册教材六个单元共有24篇课文,根据内容和体裁分为:一单元,新闻阅读;二单元,为人物传记;三单元,文言文单元;四单元,散文;五单元,说明文单元;六单元,文言文单元。
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贯穿整个新教材的始终。
每个单元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课外古诗词背诵课外古诗词背诵也是贯穿整个新教材始终的一个板块,每册教材都有十首古诗词供学生背诵,在背诵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诗词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体现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
名著导读名著导读和课外古诗词一样,都是新教材的亮点,是最能体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种教学手段。
三、学情分析学生大多爱学习,尊敬老师,积极动脑筋思考问题,但也有少数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成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是十分浓厚。
四、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具有基本的阅读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初步掌握精读略读的方法,培养读的习惯,提高阅读速度,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基本课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了解文中出现的有关重要作家作品的常识,了解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和词类的有关知识,熟记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的音、形、义。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3、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健康高深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
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五、教学措施(1)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和社会发展对语文的新要求出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知耻、明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2)语文教学中,要加强综合,简化头绪,突出重点,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3)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发展他们的观察、记忆、思考、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4)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
每堂课教师根据学生实际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好学生,改变繁琐的教学方式,突出重点和难点。
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5)重视创设语文学习的环境,沟通课本内外、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习渠道,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6)作文教学,贴近生活实际,进行以“写事”为专题的作文训练,培养学生能够清楚第叙述一件事情,并能够适当运用议论、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以提高作文水平。
(7)加强学生的辅导不弥补工作,争取学生的基础知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
(8)强化作业管理,逐步培养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要避免繁琐的分析和琐碎机械的练习。
(9)坚持课前一句话理解活动(约3分钟),教育学生懂得自尊自强,争取做一个有志青年。
踏实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10) 做好纠偏工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11) 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让学生树立起学习语文的信心。
(12)本学期的重点放在基础较差学生身上,做好转差促优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平,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使其与优秀的距离有所接近。
(13)课堂结构和时间的把握需进一步提高,向单位时间要产量。
(14)引导学生把知识系统化,比如古诗词,可按作者、按类别、按主题分别进行分类,形成经纬交织的网络。
(15)根据实际情况,在讲解新知识的同时注意对旧知识的回顾。
(16)经常督促学生养成一些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
如要求学生学会课前预习、学会对课文中关键字词进行圈点句画;养成勤查字典的习惯,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
(17)语文学习重在积累。
因此,平时将定期不定期地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文章、好的诗词等。
增加学生的日常积累。
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接触一些课外读物,多关心一些时事,多看一些报纸杂志、时文,以拓展学生的眼界。
(18)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常练习字,养成书写规范、端正、整洁的习惯。
(19)除课堂的大作文外,鼓励学生平时多练笔,从句段开始,多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文章来,使学生写作能力能渐渐地得以提高。
(20)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
如让学生自己办手抄报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21)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加强课代表,小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监督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单元过关。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区别,要因人而异,充分照顾到不同学生的特点。
六、教学进度安排1消息二则知识与技能1.了解消息的要素和消息结构,分析消息的特点。
2.理清文章内容、层次并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简洁、情感鲜明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默读、批注方式来把握作品内容及作者的情感,并在交流互助中深化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
2.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第1课时《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1.把握课文的内容和消息结构特点。
(重点)2.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感情。
(重难点)一、导入新课1949年4月21日,中国发生了一件决定未来走向的大事。
这节课,让我们共同学习课文《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了解那个重要时刻。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整体感知,把握文体特点提问1:反复朗读课文,勾画出这则消息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二十一日,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芜湖、安庆之间;人物:三十万人民解放军;事件:渡过长江。
提问2:参看课文批注,思考: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迅速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样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比较完整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如果你要把这一消息具体地告知身边的人,你会怎么说?你的告知的方式和消息的哪些部分相对应?明确:迅速告知: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完整地告知: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三十万人渡过长江;具体地告知:渡江战斗于二十日午夜开始,地点在芜湖、安庆之间。
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长江风平浪静,我军万船齐放,直取对岸。
不到二十四小时,三十万人民解放军即已突破敌阵,占领南岸广大地区,现正向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诸城进击中。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
迅速告知对应消息标题;完整地告知对应消息导语。
具体地告知对应消息主体。
提问3: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具有什么关系?明确:标题、导语、主体三者叙说的都是同一事件,但在具体程度上有不同。
这种特点就是人们常说的消息文体的金字塔结构。
这是消息的性质决定的:把最重要的内容最迅速地让人们了解。
提问4:电头有什么作用?明确:告诉人们消息的来源,增加可信度。
目标导学二:品读语言,体会作者情感提问5:朗读课文,说一说朗读的基调是什么。
抽生朗读,大家评议。
明确:朗读的基调应该高亢豪迈、充满胜利的喜悦和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赞美。
提问6:默读勾画,哪些词语最能体现作者的感情倾向?明确:对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的歌颂:“英勇的、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英雄式的、坚决地、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
”“英勇的、英雄式的、坚决地”直接赞美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万船齐放、直取、突破、占领、进击”等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解放军英勇善战,行动果敢,进军迅速,战果辉煌;“不到二十四小时、即已”说明时间短,战果大,从而表现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
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嘲讽:“国民党反动派经营了三个半月的长江防线,遇着人民解放军好似摧枯拉朽,军无斗志,纷纷溃退。
”一正一反,对比鲜明,感情强烈。
提问7:试着用播音员播音的方式,把这则消息读给全班同学听。
学生激情朗读课文。
三、板书设计我三十万大军导语:英勇的人民解放军二十一日已有大约胜利南渡长江三十万人渡过长江英勇善战(标题) 主体时间:二十日午夜至二十一日进军迅速地点:芜湖、安庆之间人物:人民解放军三十万大军事件:渡过长江第2课时《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掌握新闻的相关知识,把握新闻内容及结构特点。
(重点)2.学习课文语言准确精练、详略得当、叙议结合的特点。
(难点)3.探究我军胜利的原因,感悟正义战争的强大力量。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社会的奇闻趣事的呢?(学生回答广播、网络、电视、报刊以及他人的传话等,教师引出新闻。
)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信息。
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
今天,让我们来共同研读另一篇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一起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朗读新闻,整体感知提问1:快速朗读新闻,整体感知课文,用简明的语言说说新闻报道的内容。
明确:《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时间、地点和战况,指出了战局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敌败我胜的原因。
表现了我军战士英勇善战、锐不可当、所向披靡的英雄气概。
提问2:再读新闻,理清新闻的六要素。
明确: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余华里的长江战线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