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经济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经济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经济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绪论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学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

为了深入了解经济学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就相关研究方向进行文献综述。

本文的目的是通过梳理和分析相关文献,总结当前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轨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一、宏观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1. 宏观经济政策的研究进展本部分主要综述了宏观经济政策领域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

针对不同经济体制和经济周期,各国在经济政策方面的实践和研究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新理论和实证结果。

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文献综述本部分回顾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历程,并对其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从投资、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方面探讨了经济增长的基本原因和动力,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新方向。

二、微观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1.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文献综述本部分探讨了市场失灵的原因和后果,并综述了政府干预在制度设计、市场监管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进一步分析了政府干预的效果和限制,并对当前研究热点进行了展望。

2. 行为经济学的文献综述本部分回顾了行为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并综述了行为经济学在市场行为、决策行为、劳动经济学等领域的研究成果。

同时,分析了行为经济学的局限性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三、发展经济学研究文献综述1. 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本部分总结了发展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主要研究方法,并综述了发展经济学在贫困陷阱、收入分配、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同时,指出了该领域仍然存在的问题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2.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文献综述本部分就城市化进程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文献综述。

从人口流动、产业结构、城市规划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城市化对经济增长、环境影响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结论通过本次文献综述,我们对经济学领域的研究进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是当前研究的重点领域,各自对经济学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文献综述范本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文献综述范本

FDI影响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分析与研究综述王雪珂[内容提要]本文在系统疏理国内外学者对FT)T与出口竞争力关系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地探讨了FDI影响东道国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并采用1999—2005年中国第二产业的行业面板数据,构建了ECI指数计量模型,对FDI影响行业出口竞争力的各因素研发挥的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FDI出口竞争力因素分析作用机理一、文献回顾FDI的理论研究,基本上围绕两大主题而展开,一是什么因素引起FDI,即FDT产生和发展的动因问题;二是FUT的效应问题。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的加剧和跨国公司的发展,有关FDI与贸易关系研究的重点正在发生转移,FDT对出口竞争力的影响问题开始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并日渐成为该领域研究的热点。

下面就这一问题的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一)FDI与出口竞争力的理论研究进展早期的研究受传统贸易理论影响,普遍认为FDI与母国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替代或互补效应,但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很多学者放松了H—O模型中的假设条件,将不完全竞争、规模经济、"干中学”、外部性以及国家之间的技术差别等传统国际贸易理论忽视的因素,51人这一研究领域,得出了FDI对母国出口具有正面效应的结论.马库森、斯文森、马库森和斯文森认为国际要素流动的增加会促进国际商品贸易增长,从而得出了FDI具有促进母国出口增长的结论。

赫尔普曼、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构建了基于水平差异化商品的一般均衡模型,证明了在要素禀赋不对称和规模报酬递增的条件下,由于跨国公司的专有资产很难通过外部市场达成交易,因而产生大量的公司内贸易和中间产品的需求,由此带动了母国的出口贸易.格罗斯曼和赫尔普曼把产品的成长内生化,证明在一个动态的模型中FDI和贸易可以是同时扩大的.该模型还表明,随着FDI的增加,人力资本丰富的国家将会逐步增加总部服务(如研究与开发等)和中间产品的出口。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播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播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播在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传播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受到了广泛关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深,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日益频繁,文化传播也变得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

本文将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播现状、影响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展开综述,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启示。

一、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传播现状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文化传播已经成为连接不同文化之间的桥梁,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文化传播的范围和速度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轻松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内容。

同时,全球化也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的趋势,一些主流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传播和接受,而一些地方性、民族性的文化逐渐失去了传承和发展的空间。

二、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传播的影响因素1. 技术因素: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文化传播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互联网、移动通讯等技术手段使得文化内容可以快速传播到全球各地,加速了文化交流的速度和广度。

2. 经济因素:全球化背景下,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使得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市场化,文化产业的发展也受到了经济因素的影响。

3. 政治因素:政治力量对文化传播的引导和控制也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国家的政治体制和政策对文化传播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4. 社会因素:社会结构、价值观念、文化认同等因素也会影响文化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不同社会群体对文化传播的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

三、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传播的未来发展趋势1. 多元化发展: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文化传播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各种文化形式和内容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接受。

2. 文化创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传播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更新,发掘和挖掘各种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和繁荣。

3. 文化自信: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特性和传统特色显得尤为重要,文化自信将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理念和方向。

全球经济失衡与金融危机:一个文献综述

全球经济失衡与金融危机:一个文献综述
常账户逆差 占 G D P的 比重 都 比较 小 ,峰值 约 3 . 4 %。 新兴市场经济 国家 ,推行出 口导向型发展 战略 ,为 了 当时美 国的贸易 逆差 主要 来 自 日本 ,并 最 终 以 “ 广 维持汇率的稳定 ,需要 盯住 中心国家 的货 币 ,造成本 场协议” 的签 署 和 日元 的 升值得 到 解决 。本 轮全 球 币低估 ,形成对 中心 国的贸易顺差 ,进 而再通过持有 经济失衡始于 2 0 世纪 9 0年代 ,突出表 现为美 国经常 中心 国的债券使外 围国的外汇储备流回 中心国。中心 账户逆差 的不断扩大 和净对外债 务余额 的不 断攀升 , 国主要指美 国,拥有资本市场优势 ,借 助美元 的国际 带来 贸易和金融 的双重失衡 。本轮全球经 济失衡 之所 货 币地位 ,通过发行债 券吸 引外 围国家 的资金流入 。 以引发理论和实务界 的广泛讨论 ,其持续 多年 的庞大 H a u s m a n n a n d S t u r z e n g g e r( 2 0 0 5 )大胆提出 “ 暗物 质” 的规模是重要 原 因。美 国经常 账户余 额 占 G D P的比 假说 ,综合考虑流人美 国的主要是短期资本 ,而美 国
重在 2 0 0 6年达 到 峰值 ,约为 6 . 6 % ,全球 金 融 危机 对外输 出的主要是长期资本 ,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收 益差 异 ,加上美元流 出所带来 的铸币税收益和美 国企 发 ,对全球经济失衡 同金融危机关系 的讨论 ,以及金 业在东道国较低 的借 款成本 ,权衡之下 ,美 国事实上 融危机带来 的再平衡压力和各 国为应对金融危机所采 是债权 国 ,而非通 常意义上认为 的债务 国。 取的政 策响应 ,都加 深 了对全 球经济 失衡 可持续性 、
2 0 0 9 )。布雷顿森林体 系建立之初 ,美 国是世界上 主 对 失衡 问题讨论 的焦点首要 就在 于其 是否 可 以持 续。

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献综述

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献综述

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献综述1. 介绍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指在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同时,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纳入考虑,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全球各国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综述。

2. 理论探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经济增长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创新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经济增长的支撑,而经济增长的基础是技术创新和投资增长。

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保护环境和资源,为未来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和资源。

而创新理论则强调创新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只有通过不断创新才能提高经济增长和社会福利水平。

3. 实践探讨在实践层面,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投资支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

企业需要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同时加强生态环保和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社会需要加强公民参与和舆论监督,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道德风尚,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4. 国际经验在国际上,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目标。

例如,欧洲倡导的“绿色经济”模式强调生态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在能源、交通、建筑等领域推广清洁技术和节能减排。

而美国则推行创新驱动战略,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率。

中国则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倡导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根据各国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合作模式和发展策略。

5. 展望未来可以预见,未来各国在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的竞争将越发激烈,同时也将呈现出一些新趋势和挑战。

例如,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模式,同时也将带来新的就业和分配问题;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压力将不断增加,需要加强全球合作和治理。

经济全球化文献综述

经济全球化文献综述

经济全球化文献综述摘要: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已经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大趋势,它对世界各国经济都有很重要的影响.虽然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效应均是利弊兼而有之,但前者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而后者则面临更大的挑战和风险。

对我国来说,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应对,趋利避害,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勇敢迎接挑战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正负效应;一、何谓经济全球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报告中指出:化全球化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高度融合,各国经济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通过国际资金的流动,通过技术更快更广泛的传播,形成相互依赖关系。

同时还有人指出:全球化指的是在货物、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全球市场经济进一步形成,国家和其他政治力量出现整合和重组,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大大加强。

虞学群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间的广泛的普遍的联系和交往。

即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竞争,使全球经济由于地理因素所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世界经济的这种发展态势和发展进程、发展趋势就称为“世界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唐海燕认为,从历史上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进程确实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并且经历了四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是16世纪到18世纪。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以后,原先各个相互分离的区域性市场逐渐连接成世界市场,由此第一次出现了“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全球化的高速发展趋势。

第二阶段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大规模展开,尤其是由此导致的世界生产力的增长和资本输出的大规模进行,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到国际市场的密网之中。

统一的国际市场的形成推动了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国际经济与贸易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引言国际经济与贸易作为一个重要的学科领域,涉及到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国际金融等多个方面,对于国际关系和全球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旨在通过对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相关文献的综述,探讨其研究热点和趋势,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国际贸易理论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的基石,多种理论在解释和预测国际贸易模式、贸易利益分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中,比较优势理论、新贸易理论、国际要素流动理论等为较为经典的国际贸易理论,这些理论的提出对于国际贸易政策和贸易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国际投资的增加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有关跨国公司的研究主要涉及其发展模式、国际化战略、对宏观经济的影响等方面。

同时,国际投资的研究也关注跨国投资的原因、影响和效应等问题,为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有益启示。

国际金融与汇率问题国际金融是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另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其研究内容包括国际货币体系、国际金融机构、国际金融市场等。

尤其是汇率问题在国际金融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汇率波动对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有关汇率形成与调整的研究成果为国际经济政策制定和风险管理提供了重要理论和实证依据。

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可持续贸易的发展以及贸易政策对环境问题的影响成为研究的热点。

相关文献的综述表明,推动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本文综述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的相关文献,主要涉及国际贸易理论、跨国公司与国际投资、国际金融与汇率问题以及国际贸易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通过对文献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到国际经济与贸易的发展与全球化的推进密不可分,相关研究对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更加深入的角度出发,探讨国际经济与贸易领域更具前瞻性和独创性的研究问题,为学科的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更多有益的建议和发展方向。

关于“经济全球化对社会政策影响”的文献综述

关于“经济全球化对社会政策影响”的文献综述

关于“经济全球化对社会政策影响”的文献综述耿小茜贵州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全球化是时下的热点话题,关于经济全球化对社会政策造成了什么影响,我查阅了有关文献,发现各个学者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各不相同,现对各学者的观点进行分析综合如下:一、经济全球化给社会政策带来了积极影响的观点及理由就社会政策的劳动就业政策方面来说有学者认为全球化进程能有效促进就业的路径选择。

经济全球化把所有国家都卷入了一场竞争。

各国面临全球性的就业岗位竞争。

因此,研究开放条件下的就业对于人口大国的各国来说意义重大。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要发挥自身比较优势,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有学者认为融入全球化程度较高的国家并不必然存在较低水平的社会福利。

不能把全球化看成是纯粹外生的、强制性力量,因为这种界定忽视了国家精英阶层的积极作用。

借助民族国家的传统、有意识的政治行动、以及较完备的制度安排,全球化的影响可以变得更适度,或得以强化。

为应对逐步扩张的全球化进程,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不可或缺,各国会更积极地制定自己国家的有关政策。

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政策的转型.我国逐步放弃了在城市国有部门中原已初步形成的国家福利制度,而代之以“社会化”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

其次,改革后则更加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再有,从其主要经济目标方面看,改革后,通过压缩社会福利开支而降低劳动力成本和政府的负担,以达到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目标。

最后,从主要社会目标方面看,改革后的社会福利制度则更关注于通过为穷人提供基本的社会保障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标。

二、经济全球化给社会政策带来了负面影响的观点及理由更多专家学者都认为经济全球化对于社会政策的正面影响是非常明显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英国著名的社会政策与社会福利学者罗伯特·平克认为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各民族国家主导经济与社会政策的能力。

整个发达工业化国家内公民资格的真实地位受到损害。

文献综述(15篇经济类中外文)

文献综述(15篇经济类中外文)

⽂献综述(15篇经济类中外⽂)国际经济形势特点与中国外向型模式转变张燕⽣、国家发展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前⾔2008年得⾦融危机对世界不同的经济体产⽣了不同的影响,因此引发了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主要国家对全球经济均衡⾏问题的思考以及采取的应对措施,但是主要经济体对承担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责任存在很⼤分歧。

对世界经济形势的研究有助于我国抓住机遇,深化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

正⽂⼀、国际⾦融危机影响的严重性和复苏的曲折性超出预期从美国的“⽹络泡沫”“⾦融与楼市泡沫”的形成与破灭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加剧,以及主要经济体国家对引发经济失衡责任的推诿和对⾦融监管的缺失。

如美国在承担全球经济失衡调整代价和全球治理责任⽅⾯企图想把代价对外转嫁,如责难中国的制度和产业政策,控诉中国倾销和政府对汇率的操纵等等,这些因素都导致了经济复苏⾯临着严峻的考验。

西⽅国家多想尽快的⾛出经济的低迷期,也提出了⼀些具体的措施,如奥巴马要为美国社会在未来5年内创造出200万个新的⼯作岗位和提出了”再⼯业化“的⼝号等等,但是其⾯临着⾼失业率、主权债务⾼筑和严重的内需不⾜以及近⼏年在技术专利申请领域增长率下跌了20%左右,同时随着国内的经济刺激政策的到期,都会使得这些措施举步维艰。

总的来说全球经济现状不容乐观,西⽅主要经济⼤国没有很好的监管⾦融市场,由于其奉⾏的⾃由市场和⾃有竞争,缺少政府的宏观调控,是经济危机产⽣的重要因素。

⼆、2010 年下半年的出⼝形势和引资环境由于⾦融危机的影响导致全球市场的需求减少,加之⼈民币汇率的提⾼,势必会使得我国的对外出⼝降低,挑战与机遇并存,此时也是贸易增长⽅式转变的契机,中国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中国从⾦融危机中较早的⾛出,国内投资环境良好,但很多投资商从原来的制造业转向房地产业和服务业等。

三、关于我国外向型模式转变的建议中国现在是世界的制造⼯⼚,对外贸易的顺差很多是由处于全球供应链低附加值的环节创造的,因此要强调中国制造,创造⾃⼰的品牌和拥有核⼼竞争⼒,多制造和出⼝⾼附加值的产品。

文献综述格式、范文及书写规范要求

文献综述格式、范文及书写规范要求

文献综述格式、范文及书写规范要求一、定义: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

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

阅读综述,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了解若干篇有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文。

国内外大多数医学期刊都辟有综述栏目。

检索和阅读文献是撰写综述的重要前提工作。

一篇综述的质量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作者对本题相关的最新文献的掌握程度。

如果没有做好文献检索和阅读工作,就去撰写综述,是绝不会写出高水平的综述的。

综述的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即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

前言,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

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文,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

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

当然,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

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结,是结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总结,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

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二、格式综述一般都包括题名、著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几部分。

其中正文部分又由前言、主体和总结组成。

前言用200~300字的篇幅,提出问题,包括写作目的、意义和作用,综述问题的历史、资料来源、现状和发展动态,有关概念和定义,选择这一专题的目的和动机、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如果属于争论性课题,要指明争论的焦点所在。

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献综述

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献综述

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了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

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经济高质量发展文献的综述,探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概念、特点、影响因素和推进路径等方面的内容。

经济高质量发展是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性,实现经济全面、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其特点主要包括注重质量和效益、坚持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推进结构性改革等方面。

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市场经济化程度、政策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等。

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创新驱动、完善质量和效益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深化改革、加强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开放、推进绿色发展等方面。

深化改革是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通过推进各项改革,可以优化市场经济环境,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加强政府监管等。

加强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通过加强科技创新,可以提升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优化产业结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优化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可以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国际竞争力。

扩大开放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推进绿色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可以实现
经济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需要通过深化改革、加强创新、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开放、推进绿色发展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实现经济全面、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于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经济周期协同性传导机制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经济周期协同性传导机制研究的文献综述

环 球 市 场GLOBAL MARKET06环 球 市 关于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经济周期协同性传导机制研究的文献综述姜彬1,2 周晓琴1,2 1.丽水学院商学院 2.青田县船寮高级中学摘 要: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以及规模的扩大和升级。

本文主要对经济周期如何在各个经济体之间进行传导的机制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

通过整理,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传导机制主要有三个渠道:国际贸易渠道,国际投资渠道和国际金融渠道。

关键词:经济周期;传导机制;全球价值链一、全球价值链的背景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形成以及规模的扩大和升级。

在全球价值链框架下,生产逐渐的碎片化,被分割为不同的工序和模块分散在全球各地,各国在一定程度上都参与到了全球价值链中,充当着不同的分工角色。

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比较早的可以追溯到1994年Gary Gerrefi对全球商品链的定义,在这个网络化生产系统中,商品的生产是一系列跨组织的网络集聚,不同的工厂、公司和国家被这一商品链链接起来形成了世界经济。

二、关于国际经济周期协动性的传导机制的综述关于经济周期在各国之间如何传导的机制研究一直在学术界中方兴未艾,有句俗话说“美国打喷嚏,欧洲会感冒”。

但是除了数据的经验性分析,并没有对国际周期协动性的重要决定因素上取得一致认识。

这是因为有许多因素可以作为解释变量。

一个因素是贸易。

关于中间品投入的文章在国际贸易领域非常多。

但是对中间品投入与国际经济周期的研究并不多。

Obstfeld 和Rogoff(1995)建立了一个开放经济宏观模型(NOEM ),是现代世界贸易模型的里程碑。

在这当中,理解货币冲击的传导机制是尤其重要的。

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把焦点都集中在了国际货币领域和实际汇率及其他变量上(Basu 和Taylor ,1999,Kiley ,1999)。

而NOEM 的文献强调的是货币冲击和名义刚性对国际经济周期的作用(Devereux ,1997,Lane ,2001),多数文献研究的是国际货币政策和汇率传导对福利的影响。

科技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科技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文献综述范文之二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与评价摘要:我国已加入WTO,对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里处于弱势的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本文综合了18世纪以来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并简要评价,提出我们的看法,以便为政府宏观引导企业微观决策以及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国际贸易/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目前经济全球化正向纵深层次发展。

我国已加入WTO,一方面,成千上万的跨国公司蜂拥而至:我国正在成为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成百上千的我国企业走出国门:我国已渐渐融入世界经济这个大家庭中。

但我国绝大多数企业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政府一时也难以认清复杂的国际市场,因此,研究经济全球化理论已是十分迫切与必要。

一、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回顾经济全球化理论在西方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时期,在过去200多年的岁月里,各主要流派的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立场对经济全球化做了全面、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根据不同时期、不同性质、不同内容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种流派:(一)马克思主义经典经济学家的经济全球化理论1.马克思恩格斯的经济全球化思想。

我们可从马恩(对马克思、恩格斯的简称,下同)1845年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分析、表述“世界历史”的定义与特征里看出马克思对经济全球化的最初理解。

他说:“……生产力的这种发展(随着这种发展,人们的世界历史性而不是地域性的存在同时已经是经验的存在)之所以是绝对必要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使贫困、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会重新开始争取生活必需品的斗争,也就是说,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其次,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一方面,可以产生在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普遍的个人所替代。

法学文献综述范文共10篇完整篇

法学文献综述范文共10篇完整篇

★法学文献综述范文_共10篇范文一:文献综述范文献综述摘要:随着当代科技的不断深入,世界**国的经济生产越来越国际化,不同制度、不同水平的国家都被纳入到统一的全球经济体系之中。

我国已加入**,对于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里处于弱势的我国绝大多数企业,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是十分迫切和必要的.关键词:经济全球化世界市场经济一、经济全球化理论流派(一)主义经典的经济全球化理论1。

恩格斯的经济全球化思想。

最初,把经济全球化寓于“世界历史”之中,生产力的导致**国人民的普遍交往、彼此紧密联系是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恩格斯则认为,大是导致经济全球化的根本诱因,经济全球化的最根本内容和基础是以世界市场为纽带的世界性的物质生产和消费。

在马恩看来,只有在**地区、**民族广泛分工的基础上世界市场,才意味着从根本上消灭了**地区、**民族相对孤立的状态,从而最终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统一的世界市场;同时,随着世界市场的,**地区、**民族之间的其他方面的交往必然也随之起来。

由此可见,马恩在这里认识到了经济全球化与民族问题、国际分工的关系,并意识到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非经济影响。

后来他又指出,“资本输出的目的有两种,一种是作为支付手段或购买手段的输出,另外一种是作为为目的的输出。

”马恩不仅找到了经济全球化执行主体——跨国,分析了经济全球化的具体运行方式:生产全球化和资本运作全球化,而且还指出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是对利润的追求以及经济全球化对民族的影响。

2.现代西方主义的经济全球化思想。

当代西方主义结合当代经济的实际,论述了经济全球的新特点与经济全球化相联系的世界经济格局的,以及对家经济的影响。

3。

新主义流派的经济全球化理论。

S.Amin、A。

Callicos和S.Gill是该流派的代表.该流派的主要观点是,当今的经济全球化就是西方发达国家推行生产方式的帝国主义化,他们认为,今天的全球化代表了反动的全球帝国主义和的胜利,其结果必然是不公平、不公正的国际治经济秩序与贫富两极分化,当今**国府已经沦为国际垄断资本的人。

文献综述中的理论渊源及演进过程参考

文献综述中的理论渊源及演进过程参考

文献综述中的理论渊源及演进过程参考
文献综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境贸易渐渐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力量。


境贸易是指国际商务活动的一种形式,它涉及到货物、服务和资本的国际
流动。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跨境贸易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跨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是由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所推动的。

最初,早
在古希腊和罗马时代,就有人进行跨境贸易活动。

随着大西洋贸易兴起,
从15世纪开始,西欧国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全球贸易,然后在17世纪的
殖民时期,英国政府开始采取政策支持跨境贸易。

在18世纪,随着维多
利亚贸易的崛起,美国开始大规模地参与跨境贸易。

随着20世纪初工业革命的发展,跨境贸易也进一步发展。

在1920年代,英国开始推行“货币国际化”的政策,并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贸易协定,如《伦敦经济协定》(London Economic Treaty)、《布朗尼门欧洲贸
易协定》(Bretton Woods European Trade Agreement)以及《关贸总协定》(GATT)。

这些协定的签订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和政治稳定,为后
来的贸易发展奠定了基础。

除此之外,20世纪40年代也出现了一些新型国际贸易组织,如《国
际货币基金》(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

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中国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的相互影响及相关借鉴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深入,海外投资与出口贸易是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的主要途径,对外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将越来越明显地体现出来,海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增加海外直接投资会促进出口贸易增长,同时这些投资因各国国情不一,其存在着显著的地区差异.。

本文就发达国家海外投资和出口贸易形势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的启示进行相关总结。

关键词:海外投资出口贸易走出去Abstract:with the deepening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the overseas investment and export trade is a main way for a country to participate i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mutual influence betwee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will be more and more obvious,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xport trade,increasing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an promote export trade growth,at the same time these investment for national conditions differ,there are significant regional difference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overseas investment and export trade situation,and then summarizes the enlightenment to our country.Keywords:overseas investment export trade going out引言:关于海外直接投资与出口贸易关系,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现有文献中有三种典型的观点,一种是以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为代表的贸易投资替代论,一种是以日本学者小岛清为代表的贸易投资互补论,还有一种是以贸易投资一体化为背景的贸易投资互动论。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一个文献综述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一个文献综述

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一个文献综述
王润桥;陈子雷
【期刊名称】《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年(卷),期】2024()7
【摘要】纵观世界经济史,以价格趋同为标志的经济全球化经历了多次高潮和中断。

当前,世界各国都有“反全球化”的趋势。

文章就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分别进行定义
明晰和历史界定,并对新冠肺炎疫情时期的经济全球化和逆全球化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后疫情时代中国分别从对内政策和外部环境把握机遇的建议。

【总页数】6页(P81-86)
【作者】王润桥;陈子雷
【作者单位】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112
【相关文献】
1.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农民生产决策分析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2.技术进步、分工和全
球化对贸易理论发展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3.逆全球化思潮下南亚地区经济发
展综述——基于《逆全球化思潮》(Globalization Backlash)报告4.“逆全球化”原因分析综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硕士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硕士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硕士论文文献综述范文一、引言。

文献综述是研究生阶段科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相关领域内已有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为研究生的研究工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参考。

本文将对国内外关于某一特定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二、文献综述。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国内外学者对于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研究成果丰富多样,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在国际关系领域,学者们主要关注国际政治经济学、国际安全、国际组织、国际法律等方面的研究。

而在国际政治领域,学者们主要关注国际政治理论、国际政治体系、国际政治冲突等方面的研究。

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

2. 研究热点和趋势。

在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研究中,一些热点问题和趋势也逐渐显现出来。

比如,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研究重点逐渐从传统的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转向了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研究。

在国际安全领域,学者们开始关注网络安全、生物安全等新兴安全问题。

在国际政治理论领域,一些新兴的理论思潮也逐渐受到关注,比如后现代主义、建构主义等。

这些研究热点和趋势反映了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研究的发展方向,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 国内外研究成果评述。

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值得借鉴和参考的成果。

比如,某位国外学者在国际政治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中发现了全球化对于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影响,这为我们对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又比如,某位国内学者在国际政治安全领域的研究中发现了网络安全和生物安全对于国际安全的影响,这为我们对于新兴安全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这些研究成果的评述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借鉴。

三、结论。

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我们可以看到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泛。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文献综述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文献综述

《信息分析与预测》课程论文论文题目: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的文献综述课程名称:信息分析与预测任课教师:***专业:地理科学(师范)班级:4班学号:****************名:***2014年12 月12日序言: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相互融合、联系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包括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以及金融的全球化三个阶段。

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和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总体上有利于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符合社会进步趋势。

但是由于世界各国基本条件和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及所采取的对策的不同,从而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影响作用是不一样的。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发展中国家应最大限度地趋利避害,参与经济全球化。

只有这样,才能从全球化的大潮中争取国家发展的资本,赢得民族强盛。

正文:一、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我在这里主要讲的是贸易全球化、生产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科技开发与信息传播全球化、人才流动全球化。

1、贸易全球化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商品交换之中,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从一般商品到各类服务都进入了交易范围。

2、生产全球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的一个环节。

许多商品(如汽车、计算机),虽然品牌是某国的,其实是许多国家共同协作完成的。

3、资本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的全球化,资本在全球大规模的流动,FDI迅速增长,为发达国家和地区过剩资本及部分国际游资的再增值拓展了收益空间,缓和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资金短缺瓶颈,推动了世界经济进入黄金增长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全球化文献综述摘要: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已经是当今世界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大趋势,它对世界各国经济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虽然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效应均是利弊兼而有之,但前者无疑是最大的赢家, 而后者则面临更大的挑战和风险。

对我国来说,我们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应对,趋利避害,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勇敢迎接挑战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正负效应;一、何谓经济全球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7年报告中指出:化全球化是通过贸易、资金流动、技术创新、信息网络和文化交流,使各国经济在世界范围高度融合,各国经济通过不断增长的各类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输送,通过国际资金的流动,通过技术更快更广泛的传播,形成相互依赖关系。

同时还有人指出:全球化指的是在货物、资本、生产、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加速发展的条件下,全球市场经济进一步形成,国家和其他政治力量出现整合和重组,各国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大大加强。

虞学群认为,世界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间的广泛的普遍的联系和交往。

即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的各个领域,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竞争,使全球经济由于地理因素所造成的阻碍日益减少,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世界经济的这种发展态势和发展进程、发展趋势就称为“世界经济全球化”。

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唐海燕认为,从历史上看,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进程确实已经存在了几百年,并且经历了四个高速发展的阶段:第一阶段是16世纪到18世纪。

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地理大发现以后,原先各个相互分离的区域性市场逐渐连接成世界市场,由此第一次出现了“生产与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全球化的高速发展趋势。

第二阶段是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大规模展开,尤其是由此导致的世界生产力的增长和资本输出的大规模进行,把越来越多的国家卷入到国际市场的密网之中。

统一的国际市场的形成推动了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

同时,由于经济的不平衡发展,新兴资本大国同老牌资本大国重新分割了世界殖民地市场,形成了这个时期的殖民地国家经济“变成了世界金融资本活动的一些环节”的全球化。

第三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到70年代。

殖民地体系的瓦解、民族国家的兴起、国际分工体系的拓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迎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二十年黄金时代。

世界经济全球化得到进一步的推动,形成了以生产经营跨国化、信息传播全球化、科技与产业梯度扩散为特征的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

第四阶段是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新发展。

随着国际政治格局的急剧变迁,冷战已经结束,越来越多的国家都开始把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上,全球经济的融合程度进一步提高。

而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科学技术革命使世界市场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时间距离和空间距离都大大缩短,为全球性的贸易、投资和金融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最为便捷的手段,从而使经济全球化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和前所未有的高度。

90年代以来的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以国际政治多极化和国际经济多元化为基础,以科技革命和信息技术发展为先导,涵盖生产、贸易、金融和投资领域,囊括世界经济和与世界经济相联系的全部方面和全部过程的庞大体系和发展进程、发展趋势就称为“世界经济全球化”。

三、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成因当前的经济全球化,是过去30年世界范围内的技术进步和各国社会经济变革的综合反映。

首先,新技术革命的成果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和物质基础。

高新技术产业胡使许多原本并不存在的市场迅速浮现,同时也为各国企业提供了巨大的商业机会。

而围绕新市场展开的竞争变得异常激烈。

其次,全球性的非管制化与市场化改革,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经济全球化的制度障碍。

80年代初整个世界进入了一个更加注重市场化作用的非管制化时代。

作为非管制化和市场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各国在取消贸易和资本流动管制方面迈出了相当显著的步伐。

再次国际金融市场的深化与创新,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技术条件。

8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市场不仅交易的制度环境日益宽松,且各种新型的金融工具与交易技术不断涌现。

这些创新,加上电子计算机原厂终端的广泛应用,加快了交易速度,从而为资本在国际间的快速移动提供了极大地便利。

最后,以世界贸易组织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代表的轨迹经济组织和协调机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从现象上看,经济全球化表现为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的全球化,是一种经济活动过程。

然而,它决不是单纯的经济活动过程。

从某种意义上讲,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分工和社会交往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们不断发展着的实践活动的必然结果我国学者陈德照认为,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全球范围内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是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和空前大发展。

因此,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世界经济的全球市场化。

而杨争光认为,当代经济的全球化实质上是在当代资本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因此,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必然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可以从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寻求发展的机会,但也必然会因此而付出昂贵的代价。

五、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我国学者在综述经济全球化问题时指出,技术进步、生产力发展或者世界市场的扩大、国际竞争的加剧等等均可看作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力。

进行全球贸易和生产的跨国公司以及控制全球资本流动的大财团等,被看作经济全球化的推动者。

其中褚鸣认为,经济全球化最根本的动力离不开资本的扩张性和利润最大化。

一些西方学者在解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时,总是以资本主义发展和建立初期为出发点。

如果他们的设定成立,那么经济全球化也可被看作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世界范围的延伸。

这样说的理由是,从上个世纪末到本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列强虽然已把世界瓜分完毕,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还不能说是世界性的生产方式。

少数西方国家采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大多则仍沿用原有的旧的生产方式,也有一些殖民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

从本世纪中叶以后,这种状况开始改观,发达国家除了通过跨国公司相互投资外,还把发达国家国内的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特别是把这些产业包括高技术产业中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转移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纳人了世界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和销售体系,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开始加快。

六、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来进行分析:第一层次是跨国界或者全球性经济行为的增加;第二层次是跨国界的制度性整合与政策协调,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第三层次是跨国界的商品、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的趋势。

第一层次是跨国界或者全球性经济行为的增加,即全球范围内的国际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金融市场的借款和证券发行、国际技术转移和国际劳务合作的不断扩大以及国际生产分工的不断深化,也就是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全球统一大市场的逐渐形成和深化。

我们可以把这一层次的经济全球化概括为市场扩大,包括全球大市场空间的拓展、范围的扩大和程度的加深。

第二层次是跨国界的制度性整合与政策协调。

这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制度安排,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宏观的制度性整合与政策协调,最引人注目的是关贸总协定(GATT)成功地举行了八轮贸易谈判以及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诞生。

贸易领域的关税和非关税措施的削减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制度安排;而乌拉圭回合将谈判议题扩大到包括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市场准入、反倾销规则和建立多边贸易机构WTO等在内的许多新领域,则标志着贸易领域的全球化的制度性整合达到了新的高度。

微观领域的制度性整合可以从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的发展壮大和组织变迁中略窥一二。

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作为经济全球化微观领域的行为主体,已经越来越淡化其国籍,正在成为无国界经营实体。

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选择最有利的区位和要素投入组合,把价值增值链的每一个环节都放在最有利的地区,选择最佳的原材料和最有效率的技术,由最合适的劳动力来生产。

跨国公司和跨国银行的网络化的分支机构遍布全球,不仅他们的普通员工和中层管理人员来自世界各国,而且他们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甚至董事会成员也越来越国际化。

按照跨国界经济行为的不同,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以下六个方面:贸易全球化、投资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生产全球化、技术和信息全球化以及人力资本的全球化。

七、经济全球化的正负效应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如果单纯从人类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角度和从提高生产力的标准来看,经济全球化的确能够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以及世界产业规模的扩大,会引起生产与消费从结构到地点上的变化,会刺激各种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等。

同样,经济全球化也会产生一些负面效应。

(一)经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一是经济全球化与发达国家:受益最大、冲击最小首先,经济全球化为发达国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经济活动空间,使它们凭借各自的优势和经济实力,积极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不断扩大经济势力范围,在全球获得更大的销售、投资和劳动力市场,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

其次,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发展,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使国际贸易增长迅速,其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再次,经济全球化极大地促进了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发展和全球扩张,并使其对外投资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1996年全世界有44508家跨国公司,其中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为36380家,占世界跨国公司总数的81.7%。

最后,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世界范围内的空前竞争,促使发达国家经济向科技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升级,在高新技术方面不断创新,研究、开发和生产出技术和知识含量高的新产品,并及时推向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综上所述,发达国家作为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推动者,利用其在国际贸易、国际生产和投资以及在高新技术产业上的优势和垄断地位,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逐步建立起有利于发达国家的国际经济秩序,并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

二是经济全球化与发展中国家:受益较大、冲击较大。

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涉及其切身利益,因而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关注;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提出了若干必须正视和需要防范的问题。

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面临着趋利避害的抉择。

受益的具体表现是:第一,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吸引外资的条件和机会。

第二,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外投创造了外部环境和条件,使其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增长迅速。

第三,经济全球化带动了世界范围内经济与技术开发区以及保税区和自由贸易区等多种形式自由经济区的发展。

第四,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深化,步伐加大。

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个契机,根据国内和国际市场的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大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尤其是把发达国家技术先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本国,这仍不失为促进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捷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