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简答题

植物学 简答题
植物学 简答题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答:与动物细胞相比,植物细胞具有许多显著的特征。

1.绝大多数的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壁。植物的许多基本生理过程,如生长,发育,形态建成,物质运输,信号传递等都与细胞壁有关。

2.植物的绿色细胞中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又具有细胞壁,可能是植物祖先最早产生的有别于其他生物的重要特征。

3.许多植物细胞都有一个相当大的中央大叶泡,这也是植物细胞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央大叶泡在细胞的水分运输,细胞生长,细胞代谢等许多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4.再多细胞的高等植物组织中,相邻细胞之间还有胞间连丝相连,使细胞间独特的通信连接结构,有利于细胞间的物质和信息传递。

5.植物分生组织的细胞通常具有无限生长的能力,可以永久保持分裂能力。但对于植物细胞而言,细胞通常有一定的“寿命”,细胞在若干代后会失去分裂能力。

6.此外,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后,普遍有一个体积增大与成熟的过程,这一点比动物细胞表现更明显。如细胞壁的初生壁与次生壁形成,液泡的形成与增大,质体发育等。

受精作用的生物学意义。

答:1.保证了物种遗传的相对稳定性

2.丰富了植物的遗传变异性

3.具有双亲遗传性的胚乳,可使子代生活力更强

4.外界环境条件对传粉,受惊的影响

叙述双受精过程和意义。

意义(1)产生二倍体的合子,具有父母本的双重遗传特性,恢复了各种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保持了物种遗传的稳定性。

(2)后代出现新的遗传性状,利于选择优良变异的后代,培育成新的品种。

(3)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结合了父母本的遗传性,更适合作为胚发育的养料,使后代变异性得以充分体现,生活力、适应性更强。

叙述有丝分裂的过程和特点。

有丝分裂的过程:一般分为核分裂和胞质分裂,根据核的分裂过程可将有丝分裂过程分为前、中、后、末四个时期。

前期:染色体出现,每个染色体包含两个染色单体,随后核仁、核膜消失,同时纺锤丝出现。

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面上,纺锤丝非常明显。

后期:染色体分裂成二组子染色体,二组子染色体分别朝相反的两极移动,直至到达两极,同时,赤道面上出现由成膜体。

末期:到达两极后的染色体逐渐解旋成染色质,核仁、核膜重新出现,形成新的子核。同时,成膜体形成细胞板,细胞板向四周扩展,直到把细胞质彻底分开,形成两个子细胞。

有丝分裂的特点:产生纺锤丝和染色体。

比较禾本科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的主要区别。

表皮:双子叶植物茎的表皮由2种细胞构成,禾本科植物茎的表皮由5种细胞构成。

基本组织:有皮层、髓、髓射线之分,表皮下的机械组织为厚角组织;禾本科植物无三者之分,表皮下机械组织为厚壁组织。

维管束: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束分束环状排列或连成筒状,为无限维管束或双韧维管束,无厚壁的维管束鞘;禾本科植物茎的维管束散生,为有限外韧维管束,有厚壁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

双子叶植物根的维管形成层是怎样产生的?如何使根增粗

在根毛区内,当次生生长开始时,位于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之间的薄壁细胞首先恢复分裂能力,形成形成层弧,每个形成层弧继续扩展,直至与中柱鞘相连,此时,正对着初生木质部放射角的中柱鞘细胞也恢复分裂能力,变成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与形成层弧相连接,形成一波状的形成层环。波

是切向分裂,向内产生大量的次生木质部,向外产生少量的次生韧皮部,结果根明显增粗,形成层也不断外移,初生韧皮部被挤压,组织破坏,功能失去,由次生韧皮部代替之,而初生木质部仍位于根中心。由于根的增粗,外面的表皮和皮层要被胀破,于是中柱鞘细胞产生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产生周皮最终代替表皮起到保护作用。(4分)

叙述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增粗过程。

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当次生生长开始时,位于初生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束中形成层细胞开始分裂活动(3分)。相邻维管束之间正对束中形成层的髓射线细胞也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束间形成层,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互相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维管形成层环(2分)。维管形成层主要进行切向分裂,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使茎的直径逐渐加粗(2分)。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木栓形成层第一次发生的位置,因植物种类不同有所差异,有表皮、厚角组织、皮层、初生韧皮部,这些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进行切向分裂,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共同组成周皮(3分)。

被子植物胚囊的形成过程。

答案:被子植物的胚囊是由胚珠内的大孢子母细胞发育而成的(2分)。大孢子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1分)。这4个细胞排成一纵行,其中靠近珠孔(1分)的3个细胞退化,里面的1个细胞发育成为早期的胚囊(1分)。早期的胚囊不断地从周围的组织中吸收养料,体积增大,细胞核连续进行3次有丝分裂(1分),但是每次核分裂以后,并不接着就进行细胞质分裂,因此,就形成了具有8个细胞核的胚囊(1分)。开始时,这8个细胞核分别位于胚囊的两端,每端各4个。接着,每端各有1个细胞核移到胚囊的中央,这就是极核(1分)。靠近珠孔端(1分)的3个细胞核发育成3个细胞,即1个卵细胞(1分)和2个助细胞(1分)。另一端的3个细胞核则发育成3反足细胞(1分)。双受精及其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是什么?

答案:双受精: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2个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

意义:(1)2个单倍体的雌雄配子融合在一起,成为为1个二倍体的合子,回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2)父母本具有差异性的遗传物质重组,形成具有双重遗传性的合子,加强了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为后代中可能出现新性状和新变异提供了基础;(3)中央细胞受精后形成的三倍体性质的初生胚乳及其发育成的胚乳,同时兼有双亲的遗传性,合子及胚在这样的胚乳哺育下发育,可使子代生活力更强。因此,双受精作用是植物界有性生殖的最进化、最高级的形式,是被子植物在植物界占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

简述根的主要生理功能。

1.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吸收功能)

2.支持和固着植株

3.兼有合成、繁殖、贮藏等生理功能

4.根系与其他生物的关系—分泌物质

根尖及其分区。

根尖从顶端起,可依次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根毛区(2分)。

根冠位于根尖的顶端,是由许多薄壁细胞组成的冠状结构。根冠的外层细胞排列疏松,外壁有粘液(2分)。

分生区大部分被根冠包围着,分生区的顶端分生组织,其细胞形状为多面体,排列紧凑,胞间隙不明显,细胞壁很薄,细胞核很大,细胞质浓密,液泡很小,外观不透明(3分)。

试述花粉粒的发育过程(自孢原细胞开始)。

发育初期的花药,其外为一层表皮细胞,在花药四周的表皮内方,出现1至几列孢原细胞(1分)。孢原细胞进行一次平周分裂,形成内外两层细胞,外层为周缘细胞(也称壁细胞)(1分),内层为造孢细胞(1分)。周缘细胞经过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自外而内,逐渐形成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1分),它们与表皮共同组成花粉囊壁。药室内壁当花药接近成熟时,发育成纤维层(1分)。在其内侧,有一层或几层较小的细胞,即为中层,在花药发育过程中,被挤压逐渐解体并被吸收消化(1分)。花粉囊壁的最内一层细胞称绒毡层,常有双核或多核。绒毡层的细胞质浓,富含营养物质,随

着花粉粒的发育,其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被花粉粒吸收利用,最后消失(1分)。在周缘细胞分裂、分化形成花粉囊壁的同时,造孢细胞也进行分裂,形成花粉母细胞。但也有些植物(如瓜类、棉花)的造孢细胞不经过分裂而直接发育为花粉母细胞(1分)。花粉母细胞为多边形或椭圆形,体积较大,细胞质浓,细胞核也较大。以后,每个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1分),形成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发育成为1个花粉粒(1分)。

举例说明同源器官和同功器官的概念。

凡外形相似、功能相同、但形态学上来源不同的变态器官称为同功器官(1.5分),如茎刺和叶刺,茎卷须和叶卷须,块根和块茎(1分)。外形与功能都有差别,而形态学上来源却相同的变态器官称为同源器官(1.5分)。如茎刺、茎卷须、鳞茎和块茎(1分)。

双子叶植物根与茎的初生结构有什么异同?

1.相同之处: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3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细胞类型在根、茎中也基本上相同,根、茎中初生韧皮部发育顺序均为外始式。2.不同之处是:(l)根表皮具根毛、无气孔,茎表皮无根毛而往往具气孔。(2)根中有内皮层,内皮层细胞具凯氏带,维管柱有中柱鞘;而大多数双子叶植物茎中无显著的内皮层,虽谈不上具凯氏带,茎维管柱也无中柱鞘。(3)根中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各自成束,而茎中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内外并列排列,共同组成束状结构。(4)根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是外始式,而茎中初生木质部发育顺序是内始式。(5)根中无髓射线,有些双子叶植物根无髓,茎中央为髓,维管束间具髓射线。根和茎的这些差异是由二者所执行的功能和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决定的。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有何区别?(5分)

答:有丝分裂:DNA复制1次,细胞分裂1次,产生2个色体数目与母细胞一样的子细胞。

减数分裂:DNA复制1次,细胞分裂2次,产生4个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子细胞。

高等植物与低等植物有何区别(5分)

答:高等植物低等植物:

生境:陆生湿生、水生

营养体结构特征:有根、茎、叶分化无根、茎、叶分化

雌性生殖器官:多细胞单细胞

孢子体发育: 合子-胚-植株合子直接萌发

简述单子叶植物叶片的结构。(5分)

答:表皮(3分):一层气孔器保卫细胞、副卫细胞、长细胞、硅细胞、栓

细胞、泡状细胞(上表皮)、表皮毛

叶肉(1分):等面叶,无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

叶脉(1.5分):维管束鞘、木质部、韧皮部

说明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特点。

答:表皮(1分):保卫细胞肾脏形,表皮细胞不规则

叶肉(2分):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之分(背腹叶)

叶脉(2分):网状脉,大叶脉有形成层

根尖可分哪几个区,各区有何特点?(5分)

答: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1分);

根冠:色浅、分泌粘液(0.5分)

分生区:产生新细胞的主要区域(1分);细胞体积小、色深、核大、壁薄、排列密.

伸长区:有丝分裂逐渐减弱、细胞迅速伸长(1分)

成熟区:有丝分裂停止、细胞分化成熟.

说明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特点。

答:表皮:有根毛,无角质层和气孔器。(1分)

皮层:有内皮层和凯氏带。(2分)

中柱:有中柱鞘,木质部外始式,木质部、韧皮部间隔排列(辐射状排列),多数无髓。

说明植物界的进化规律。

答:由水生到陆生,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配子体逐渐退化,孢子体逐渐发达。

为什么说胚是种子最重要的部分.

答:胚由受精卵(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一代植物体的雏型(即原始体)。是种子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种子中胚是唯一有生命的部分,已有初步的器官分化,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四部分。(1)胚芽位于胚的顶端,是未来植物茎叶系统的原始体,将来发育成为植物的地上部分。(2)胚轴位于胚芽和胚根之间,并与子叶相连,以后形成根茎相连的部分。在种子萌发时,胚轴的生长对某些种子的子叶出土有很大的帮助。(3)胚根位于胚轴之下,为胚提供营养,呈圆锥状,是种子内主根的雏型,将来可发育成植物的主根,并形成植株的根系。(4)子叶是胚的叶,或者说,是暂时的叶,一般为1或2片,位于胚轴的侧方。被子植物中,胚具1片子叶的,称单子叶植物。具2片子叶的,称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的胚具有多个子叶,如松属具子叶3~18枚,给无胚乳的种子提供营养,或给有胚乳的种子运输营养。

双子叶植物茎有哪些分枝方式,各举一例,说明有什么意义.

答:(1)单轴分枝,主茎上的顶芽活动始终占优势,因而形成具有明显、笔直的主干的分枝方式。在这种分枝型式中,主干即主轴,由顶芽不断地向上伸展而成。多数裸子植物和部分被子植物——如杨树、山毛榉和许多草本植物具这种分枝方式。(2)合轴分枝,主干的顶芽生长一个时期后,生长迟缓、死亡或分化为花芽,而由近顶芽的腋芽代替原有顶芽继续生长,发育成新枝。以后再过一段时间(或每年)仍以这种方式形成一段新枝,因而形成了由多个轴联合成的具曲折主干的分枝方式。番茄、枣树、核桃和苹果等大多数被子植物的茎,都属于这种类型。(3)假二叉分枝,具有对生叶的植物,在顶芽停止生长或分化为花芽时,由其下方两侧的腋芽同时发育形成二叉状分枝的分枝方式。这和低等植物那种由顶端分生组织分为2个,因而形成的真正的二叉分枝不同,故称假二叉分枝。如石竹、丁香、接骨木和茉莉等。

为什么说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进化,比裸子植物原始.

答:苔藓植物没有种子,用孢子繁殖。一般具有茎和叶,但茎中无导管,叶中无叶脉,没有输导组织,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植物体有根、茎、叶的分化和较原始的维管组织,用孢子繁殖。

裸子植物是地球上最早用种子进行有性繁殖的。裸子植物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用种子繁殖上。

也就是说:

蕨类植物,相较于苔藓植物,它不是有假根,而是有真根的,有维管组织的(更高级)。

而蕨类植物,相较于裸子植物,它不是用种子繁殖的,而是孢子进行繁殖(更低级)。

叙述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的全过程.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盖玻片擦拭干净。

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吸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3、用镊子从洋葱的内表皮上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

4、把撕下的薄膜浸入载玻片的水滴中,用镊子把薄膜摊平。

5、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地盖在薄膜上,避免盖玻片下

面出现气泡。

6、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边缘。

7、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

染色剂可以用稀碘液,也可以用红墨水等。

导管于筛管有什么异同?

答: 1、生理活性:筛管是活细胞构成,导管由死亡细胞构成。

2、存在位置:筛管位于韧皮部,导管位于木质部

3、生理功能:筛管主要运输有机物,导管运输水分和无机盐。

简述被子植物的进化特征。

(1)具有真正的花

典型的被子植物的花由花尊、花冠、雄蕊群、雌蕊群4部分组成,各个部分称为花部。

被子植物花的各部在数量上、形态上有极其多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在进化过程中, 适应于虫媒、风媒、鸟媒、或水媒传粉的条件,被自然界选择,得到保留,并不断加强造成的。

(2)具雌蕊

雌蕊由心皮所组成,包括子房、花柱和柱头3部分。胚珠包藏在子房内,得到子房的保护,避免了昆虫的咬噬和水分的丧失。子房在受精后发育成为果实。果实具有不同的色、香、味,多种开裂方式;果皮上常具有各种钩、刺、翅、毛。果实的所有这些特点,对于保护种子成熟,帮助种子散布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的进化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3)具有双受精现象

双受精现象,即两个精细胞进入胚囊以后,1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另1个与2个极核结合,形成3n染色体,发育为胚乳,幼胚以3n染色体的胚乳为营养,使新植物体内矛盾增大,因而具有更强的生活力。所有被子植物都有双受精现象,这也是它们有共同祖先的一个证据。

(4)孢子体高度发达

被子植物的孢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型等方面,比其他各类植物更完善化、多样化,有世界上最高大的乔木,如杏仁按(Eucalyptus amygdalina Labill.),高达156米;也有微细如沙粒的小草本如无根萍[Wolffia arrhiza (L.) Wimm.],每平方米水面可容纳300万个个体有重达25千克仅含1颗种子的果实,如王棕(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 (H.B.K.) O. F.Cook];

也有轻如尘埃,5万颗种子仅重0.1克的植物如热带雨林中的一些附生兰;有寿命长达6千年的植物,如龙血树(Dracaena draco L.);也有在3周内开花结籽完成生命周期的植物(如一些生长在荒漠的十字花科植物);有水生、砂生、石生和盐碱地生的植物;有自养的植物也有腐生、寄生的植物。在解剖构造上,被子植物的次生木质部有导管,韧皮部有伴胞;而裸子植物中一般均为管胞(只有麻黄和买麻藤类例外),韧皮部无伴胞,输导组织的完善使体内物质运输畅通,适应性得到加强。

(5)配子体进一步退化(简化)

被子植物的小孢子(单核花粉粒)发育为雄配子体,大部分成熟的雄配子体仅具2个细胞(2核花粉粒),其中1个为营养细胞,I个为生殖细胞,少数植物在传粉前生殖细胞就分裂1次,产生2个精子,所以这类植物的雄配子体为3核的花粉粒,如石竹亚纲的植物和油菜、玉米、大麦、小麦等。被子植物的大孢子发育为成熟的雌配子体称为胚囊,通常胚囊只有8个细胞:3个反足细胞、2个极核、2个助细胞、1个卵。反足细胞是原叶体营养部分的残余。有的植物(如竹类)反足细胞可多达300余个,有的(如苹果、梨)在胚囊成熟时,反足细胞消失。助细胞和卵合称卵

器,是颈卵器的残余。由此可见,被子植物的雌、雄配子体均无独立生活能力,终生寄生在孢子体上,结构上比裸子植物更简化。配子体的简化在生物学上具有进化的意义。

被子植物的上述特征,使它具备了在生存竞争中,优越于其他各类植物的内部条件。被子植物的产生,便地球上第一次出现色彩鲜艳、类型繁多、花果丰茂的景象,随着被子植物花的形态的发展,果实和种子中高能量产物的贮存,使得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为生的动物界(尤其是昆虫、鸟类和哺乳类),获得了相应的发展,迅速地繁茂起来。

叙述胚囊的发育过程。

答: 在近珠孔端的珠心表皮下,形成一个体积较大,细胞质较浓,核大而明显的孢原细

胞。孢原细胞先进行一次平周分裂,形成内、外二个细胞,外侧的一个称周缘细胞,内侧的一个称为造孢细胞。周缘细胞继续分裂,增加珠心的细胞层数,而造孢细胞则长大形成胚囊母细胞(大孢子细胞)(1分)。孢原细胞也可直接长大形成胚囊母细胞(1分)。胚囊母细胞接着进行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倍体的大孢子(四分体)(1分),在4个大孢子中,通常是近珠孔端的3个大孢子退化消失,仅位于合点端的1个发育为单核胚囊(1分)。接着,单核胚囊连续进行3次有丝分裂,而且3次都为核分裂,不形成新壁(1分)。第一次分裂形成的2个子核,分别移向胚囊的两端,而后,各自又分裂2次,于是在胚囊的两端各形成4个核,然后,每一端的4个核中各有一核移向胚囊的中央,这2个核称为极核。极核与周围的细胞质共同组成胚囊的大型中央细胞(1分)。近珠孔端的3个核各自形成细胞,其中较大的1个称卵细胞,较小的2个称为助细胞,它们合称为卵器(1分)。位于合点端的3个核也形成3个细胞,称反足细胞(1分)。发育成为具有7个细胞或8个核的成熟胚囊(1分)。

叙述花药的发育过程。

答:发育初期的花药,其外为一层表皮细胞,在花药四周的表皮内方,出现1至几列孢原细

胞(1分)。孢原细胞进行一次平周分裂,形成内外两层细胞,外层为周缘细胞(也称壁细

胞)(1分),内层为造孢细胞(1分)。周缘细胞经过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自外而内,逐

渐形成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1分),它们与表皮共同组成花粉囊壁。药室内壁当花药

接近成熟时,发育成纤维层(1分)。在其内侧,有一层或几层较小的细胞,即为中层,在花药发育过程中,被挤压逐渐解体并被吸收消化(1分)。花粉囊壁的最内一层细胞称绒毡层,常有双核或多核。绒毡层的细胞质浓,富含营养物质,随着花粉粒的发育,其中的营养物质逐渐被花粉粒吸收利用,最后消失(1分)。在周缘细胞分裂、分化形成花粉囊壁的同时,造孢细胞也进行分裂,形成花粉母细胞。但也有些植物(如瓜类、棉花)的造孢细胞不经过分裂而直接发育为花粉母细胞(1分)。花粉母细胞为多边形或椭圆形,体积较大,细胞质浓,细胞核也较大。以后,每个花粉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1分),形成4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发育成为1个花粉粒(1分)。

叙述被子植物双受精的全过程(包括花粉粒萌发、花粉管的生长及双受精过程等)。

答:落在柱头上的花粉粒首先与柱头互相识别,生理性质上亲和的花粉粒得到

溶液的滋养,从萌发孔处向外突出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柱头沿着花柱向子房伸延,在

空心的花柱中,常沿着花柱道表面的分泌物生长;在实心的花柱中,常在引导组织的细胞

间隙或细胞壁与质膜之间向前生长。花粉管通过花柱到达房子后,一般沿子房内壁或经胎座继续生长直达胚珠,通常从珠孔进入胚囊。花粉管进入胚囊是从一个退化助细胞进入。以后,在花粉管的末端破裂形成一小孔,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和其他内含物由此喷入胚囊中,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受精卵(合子),合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中央细胞的两个极核(或次生核)融合,形成初生胚乳核,将来发育成胚乳。这种由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现象,称为双受精。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

双受精的特点

答:①双受精不仅是被子植物共有的特征,也是植物系统进化与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1分)。②精、卵融合,形成了具双重遗传特性的合子,其后代保持了物种遗传的相对稳定性

(1分)。③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联会或染色体片段互换,因此,在此基础上分裂产生的精、卵细胞的遗传物质已出现新的变异,物种的适应性增强(1分)。④精子与中央细胞融合,形成了三倍体的初生胚乳核,生理上更活跃,为胚的发育提供更适宜的营养,使子代的适应性、生活力更强(1分)。

叙述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增粗过程。

答: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当次生生长开始时,位于初生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束中形

成层细胞开始分裂活动(3分)。相邻维管束之间正对束中形成层的髓射线细胞也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束间形成层,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互相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维管形成层环(2分)。维管形成层主要进行切向分裂,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使茎的直径逐渐加粗(2分)。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木栓形成层第一次发生的位置,因植物种类不同有所差异,有

表皮、厚角组织、皮层、初生韧皮部,这些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进行切向分裂,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共同组成周皮(3分)。叙述双子叶植物根的增粗过程。

答:维管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当次生生长开始时,位于初生韧皮部内侧的保持未分化的薄

壁细胞开始分裂活动,产生形成层片段,每个形成层片段逐渐向两侧扩展,直接与维管柱鞘相接(3分)。正对原生木质部辐射角处的维管柱鞘细胞也分裂将各个维管形成层片段在原生木质部角端互相连接,形成一个波浪形的维管形成层环(2分)。维管形成层主要进行切向分裂,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波状的维管形成层环逐渐变成了圆环(1分)。不断向内分裂形成次生木质部,向外分裂形成次生韧皮部,使根的直径逐渐加粗(1分)。

木栓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木栓形成层第一次发生的位置,一般起源于维管柱鞘细胞。维

管柱鞘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进行切向分裂,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共同组成周皮(3分)。

比较禾本科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的主要区别。

答:双子叶植物禾本科植物

表皮:茎的表皮由2种细胞构成茎的表皮由5种细胞

构成。(2)

基本组织:有皮层、髓、髓射线之分,

表皮下的机械组织为厚角组织无三者之分,表皮下机械组织为厚壁组织。

维管束:分束环状排列或连成筒状,散生,为有限外

为无限维管束或双韧维管束,无厚韧维管束,有厚壁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

壁的维管束鞘;

三、描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详述下列花程式所表示的特征。

(1)苹果花:* K(5) C5 A∞G(5:5:2)

表示两性花,辐射对称;萼片5 枚,合生;花瓣5 枚,分离;雄蕊多数,分离;单雌蕊,

子房下位,由5 枚心皮联合形成5 室子房,每室2 个胚珠。

(2)紫荆花:↑ K(5) C l+2+(2)A(9)+lG 1:1: ∞

表示两性花;两侧对称;萼片5 枚,合生;花瓣5 枚,分离,排成三轮,其中有2 个花瓣

联合;雄蕊10 枚,9 枚联合,l 枚分离成二体雄蕊;子房上位,单雌蕊,一室,每室胚珠

数不定。

(3)桑花:♂ * P4 A4;♀ * P4 G(2:1:l)

表示为单性花。雄花:花被片4 枚,分离;雄蕊4 枚,也是分离的;雌花:花被片4 枚,

子房上位,2 心皮,一室,1 个胚珠。

(4)*,K(5),C5,A∞,G(5:5:2)

表示两性花(这个符号还是打不出来),辐射对称,萼片5枚合生,花瓣5枚,离散,雄蕊

多数,离散,单雌蕊,子房下位,由5枚心皮卷合而成,5室,每室两枚胚珠。

双子叶植物根的维管形成层是怎样产生的?如何使根增粗?

答题要点:在根毛区内,次生生长开始时,位于各初生韧皮部内侧的薄壁细胞开始分裂活动,成为维管形成层片段。之后,各维管形成层片段向左右两侧扩展,直至与中柱鞘相接,此时,正对原生木质部外面的中柱鞘细胞进行分裂,成为维管形成层的一部分。至此,维管形成层连成整个的环。维管形成层行平周分裂,向内、向外分裂的细胞,分别形成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即次生维管组织),与此同时,维管形成层也行垂周分裂,扩大其周径,使根增粗。在表皮和皮层脱落之前,中柱鞘细胞行平周分裂和垂周分裂。向内形成栓内层,向外形成木栓层,共同构成次生保护组织周皮。

根尖由哪几部分组成?为什么要带土移栽幼苗?

答题要点:每条根的顶端根毛生长处及其以下一段,叫根尖。根尖从顶端起,可依次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等四区。①根冠:外层细胞排列疏松,外壁有粘液(果胶)易于根尖在土壤中推进、促进离子交换与物质溶解。根冠细胞中有淀粉体,多集中于细胞下侧,被认为与根的向地性生长有关。根冠外层细胞与土壤颗粒磨擦而脱落,可由顶端分生组织产生新细胞,从内侧给予补充。②分生区:(又叫生长点)具有分生组织一般特征。分生区先端为原分生组织,常分三层。分别形成原形成层、基本分生组织、根冠原和原表皮等初生分生组织,进一步发育成初生组织。③伸长区:分生区向上,细胞分裂活动渐弱,细胞伸长生长,原生韧皮部和原生木质部相继分化出来,形成伸长区,并不断得到分生区初生分生组织分裂出来的细胞的补充。伸长区细胞伸长是根尖深入土壤的推动力。

④根毛区(也叫成熟区):伸长区之上,根的表面密生根毛,内部细胞分裂停止,分化为各种成熟组织。根毛不断老化死亡,根毛区下部又产生新的根毛,从而不断得到伸长区的补充,并使根毛区向土层深处移动。根毛区是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地方。根毛的生长和更新对吸收水、肥非常重要。故小苗带土移栽,减少幼根和根毛的损伤,以利成活。

比较禾本科植物根与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的区别。

答案要点:(1) 共同点为: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区表皮具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有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顺序、排列方式相同。 (2) 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在根的初生结构上的差别是:单子叶植物的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木质化和栓质化)。仅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不具凯氏带增厚,此为通道细胞。

双子叶植物茎的维管形成层是怎样产生的?如何使茎增粗?

答题要点:茎维管束初生韧皮部和初生木质部之间的薄壁细胞恢复分裂能力,形成束中形成层;和连接束中形成层的那部分髓射线细胞也恢复分裂性能,变成束间形成层,束中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连成一环,共同构成维管形成层。维管形成层随即开始分裂活动,较多的木本植物和一些草本植物,维管束间隔小,维管形成层主要部分是束中形成层,束中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次生韧皮部和次生木质部,增添于维管束内,使维管束的体积增大,束间形成层分裂的薄壁组织增添于髓射线。维管束增大,茎得以增粗。许多草本植物和木本双子叶植物,茎中维管束之间的间隔较大,束中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增添于维管束内,而束间形成层分裂产生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则组成新的维管束,添加于原来维管束之间,使维管束环扩大。双子叶植物茎在适应内部直径增大的情况下,外周出现了木栓形成层,并由它向外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木栓形成层、木栓层、栓内层三者共同构成次生保护组织一周皮。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包括周皮和次生维管组织。

比较禾本科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初生结构的主要区别。

答题要点: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茎的横切面)由表皮、皮层、维管柱三部分构成。禾本科植物茎没有皮层和中柱界限,维管束散生于基本组织中。其茎由表皮、基本组织、维管束三个基本系统构成。双子叶植物茎表皮一般由一种类型表皮细胞构成,细胞外壁有角质层,表皮上有气孔分布,并常有表皮毛等附属物的分化。而禾本科植物茎表皮由长细胞、短细胞、气孔器有规律排列而成。长细胞

是构成表皮的主要成分,其细胞壁厚而角质化,纵向壁呈波状。排成纵列。而短细胞亦排成纵列,位于两列长细胞间,一种短细胞具栓化细胞壁的为栓细胞,另一种是含大量二氧化硅的硅细胞。表皮上气孔由一对哑铃形的保卫细胞构成,保卫细胞的旁侧各有一个副卫细胞。双子叶植物茎的皮层位于表皮与维管柱之间。由多层细胞构成,有多种组织,其中以薄壁组织为主。皮层内是维管柱,它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等组成,在幼茎中央的为髓。而禾本科植物茎维管束散生于基本组织中,基本组织主要由薄壁细胞组成,紧连表皮内侧常有几层厚壁细胞形成的机械组织。中央由薄壁细胞解体的形成髓腔的(如小麦、水稻等)茎中空,不形成髓腔者(如玉米、高梁等)则为实心茎。

植物有哪些分枝方式?举例说明农业生产上对植物分枝规律的利用。

答题要点:不同植物形成分枝的方式通常有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和假二叉分枝三种类型。农业生产上利用植物顶端优势强烈的单轴分枝规律进行合理密植麻类作物,可增加其纤维的长度。利用合轴分枝规律进行棉花等作物或花卉植物的打顶,促使侧枝发育而形成较多的分枝增加花果数量。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

答:有丝分裂是一种最普遍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导致植物的生长,而减数分裂是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分裂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核分裂一次,每一子细胞有着和母细胞同样的遗传性。因此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在于它保证了子细胞具有与母细胞相同的遗传潜能,保持了细胞遗传的稳定性。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连续分裂二次,但染色体只复制一次,同一母细胞分裂成的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数只有母细胞的一半。通过减数分裂导致了有性生殖细胞(配子)的染色体数目减半,而在以后发生有性生殖时,二配子结合成合子,合子的染色体重新恢复到亲本的数目。这样周而复始,使每一物种的遗传性具相对的稳定性。此为减数分裂具有的重要生物学意义的第一个方面。其次,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同源染色体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了遗传物质的重组,丰富了植物遗传的变异性。

旱生植物的叶在其构造上是如何适应旱生条件的。

答:叶的形态构造不仅与它的生理机能相适应,而且也与它所处的外界条件(即生态条件)相适应。(1分)旱生植物的叶片对旱生条件的适应通常有两种形式。一种是:(1)叶面积缩小,叶片小而厚;(2)机械组织发达;(3)栅栏组织多层,分布在叶的两面;(4)海绵组织和胞间隙不发达;(5)叶肉细胞壁内褶;(6)叶脉分布密;另一种是:(1)叶片肥厚,有发达的贮水薄壁组织;(2)细胞液浓度高,保水能力强。

简述嫁接的生物学原理。

答:嫁接是一种在生产上应用很广的繁殖措施,其生物学原理是,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当砧木和接穗削面的形成层彼此接触时,由于接穗与砧木各自增生新的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填满砧穗之间的空隙。愈伤组织进一步分化形成维管组织,将接穗与砧木连接在一起,嫁接苗就成活了。砧木和接穗的亲和力是嫁接成活的最基本条件。一般亲缘关系愈近,亲和力愈强,所以品种间嫁接较种间容易成功。

已知十字花科植物的花程式为*K2+2C2+2A2+4G(2∶1),请用文字表述此花程式中包含的信息。

答:此花程式告诉我们,十字花科植物的花为两性花,整齐花(即花辐射对称);花萼4,每轮2片;花瓣4,每轮2片;雄蕊6枚,外轮2,内轮4;子房上位,由2心皮结合而成,1室(注:由于具有1个次生的假隔膜,子房为假2室)。

什么是自花传粉?什么是异花传粉?植物如何在花部的形态结构和生理上避免自花传粉发生?

答:成熟的花粉粒传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自花传粉。如水稻、豆类等都进行自花传粉。异花传粉是指一朵花的花粉粒传送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的过程。异花传粉可发生在同株异花间,也可发生在同一品种或同种内的不同植株之间,如玉米、向日葵等都进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植物的花由于长期自然选择和演化的结果,在结构上和生理上以及行为上产生了一些特殊的适应性变化,使自花传粉不可能实现,主要表现在:(1)花单性,如蓖麻为雌雄同株,柳树为雌雄异株。(2)雌、雄蕊异熟,使两性花避免自花传粉,如向日葵。(3)雌、雄蕊异长、异位,如报春花;(4)自花不孕,如荞

麦。

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在后代的发育过程中更有优越性,原因是什么?自花传粉在自然界被保留下来的原因又是什么?

2.答:异花传粉在植物界比较普遍地存在着,从生物学的意义上讲,异花传粉要比自花传粉优越,是一种进化的方式。自花传粉的精、卵细胞来自同一朵花,遗传性差异较小,连续长期自花传粉,可使后代生活力逐渐衰退。相反,异花传粉的精、卵细胞各产生于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其遗传性差异也较大,经结合所产生的后代具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既然异花传粉有益,自花传粉有害,那么自然界为什么还可见到自花传粉现象呢?这是因为自花传粉在某些情况下仍然具有积极意义。在异花传粉缺乏必需的风、虫等媒介力量而使传粉不能进行的时候,自花传粉则可弥补这一缺点。自花传粉是植物在不具备异花传粉条件下长期适应的结果。况且在自然界没有一种植物是绝对自花传粉的,它们中间总会有少部分植物进行异花传粉,增强了后代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所以,长期进行自花传粉的植物种类,仍能普遍存在。

各种不同传粉方式的花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

答:植物传粉的形式有两种,即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自花传粉是一种较异花传粉原始的形式。自花传粉植物的花均为两性花,其雄蕊的花粉囊和雌蕊的胚囊同时成熟,自交是亲和的。传粉方式与花的形态结构的密切关系在异花传粉植物上得到充分体现。异花传粉主要有风媒传粉和虫媒传粉两种类型。风媒植物的花小而多,常密集成穗状花序、葇荑花序等,能产生大量花粉,同时散放;花粉一般质轻、干燥、表面光滑,适应被风吹送。在禾本科植物中,花丝细长,易为风吹动,利于散粉;花柱往往较长,柱头常呈羽毛状,伸出花被,利于承受花粉;花被常退化,花常先叶开放,避免花粉传送受阻挡;常雌雄异花或异株,不具香味或色泽。上述各个方面都是植物适应风媒的特征。适应昆虫传粉的花(虫媒花)一般花冠大而显著,色彩鲜艳,花具特殊的气味(芳香的,甚至恶臭的),往往具蜜腺,均利于吸引昆虫;花粉粒较大,外壁粗糙,有粘性,易粘附在虫体上;花粉粒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等,可作为昆虫的食物。上述性状皆有利于昆虫传粉。此外,虫媒花的大小、形态、蜜腺位置等,常与传粉昆虫的大小、形态、口器的类型和结构等特征相适应。典型例子之一是鼠尾草的花形态结构,对蜜蜂传粉的适应。从上述可知,异花传粉的花对其特定的传粉方式存在高度的适应性。但必须指出的是,并非所有特征都是必不可少的,各特征与传粉方式的对应关系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如禾本科植物的花是风媒花,但却是两性的,枫、槭等植物的花也为风媒花,却具花被;柳属植物具葇荑花序,无花被,却是虫媒花植物。

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有何生物学意义?

答:双受精是指卵细胞和极核同时和2精子分别完成融合的过程。双受精不仅是一切被子植物共有的特征,也是它们系统进化上高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在生物学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2个单倍体的雌、雄配子融合在一起,成为1个二倍体的合子,恢复了植物原有的染色体数目,保持了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其次,双受精在传递亲本遗传性,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的意义。因为精、卵融合把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重新组合,形成具有双重遗传性的合子,合子发育成的新一代植株,往往会发生变异,出现新的遗传性状。而且,由受精的极核发展成的胚乳是三倍体的,同样兼有父、母本的遗传特性,生理上更活跃,并作为营养物质被胚吸收,使子代的生活力更强,适应性更广。双受精在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中最进化的型式,也是植物遗传和育种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试述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及其优点。

答:将要观察的材料放在载玻片的水滴中,加盖盖玻片,从备显微镜下观察,这种方法叫临时装片。在制作临时装片时,首先将载玻片,盖玻片拭擦干净,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清水,然后用镊子夹取少许材料,放在载玻片上,再用镊子夹着盖玻片,先从一侧放下,使接触到水,再慢慢放下,以防气泡产生,用滤纸条吸去多余的水份,置显微镜下观察。

临时装片的优点在于,新鲜材料组织不会破坏,可保持原来生活状态,同时操作简便,不受设备条件

限制,随时随地地可以进行。

试述徒手切片的过程和操作要点。

答:徒手切片法简称手切片法,一般指材料和刀片都握在手里所进行的一种切片方法。在制作徒手切片时,先将材料切成长约2~3cm的小段,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材料。右手拇指和食指横向平握双面刀片,置于左手食指之上,以刀口自外侧左前方向内侧右后方斜切,每切2~3片后就把所切材料的片用蘸水毛笔移入盛有清水的培养皿中,而后,在培养皿中选择理想的切片,制临时装片镜检。

徒手切片的制作要点有三。①把握材料时使材料和轴面与水平面互相垂直,皿不要高出手指太多。②切片前在材料和刀口上蘸一些水,使之滑润。③切片时,左手保持稳定,不要两手同时拉动,中途应停顿。

如果给你两个未标记的切片,在显微镜下,如何区别哪个是双子叶草本植物茎的构造,哪个是单子叶植物茎的构造。

答:双子叶草本植物茎具皮层。维管束成束状,筒状排列为无限维管束。单子叶植物茎,无皮层分化,具有厚壁细胞组成的下皮,维管束散生于基本组织中,为有限维管束,木质部导管呈“V”字型。

一张未贴标签的幼期木本植物的横切制片,如何在显微镜下判定它是由根是由茎组成部分制成的?答:根的表皮具有根毛,壁薄,无气孔,皮层发达,分为三层,内皮层具凯氏带。具中柱鞘,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各自成束,不具有髓射线,一般无髓的分化。

茎的表皮具气孔,且外壁角质化,皮层不发达,一般无凯氏带,中柱鞘,维管束成束状,筒状排列,具有髓,髓射线明显。

现采得小麦,玉米幼苗上各一片叶,怎样在显微镜下区分C3和C4植物?

取小麦玉米叶片做徒手切片,置显微镜下观察,玉米叶维管束鞘发达。为单层薄壁细胞,细胞较大排列整齐,含多数较大叶绿体,维管束鞘外侧紧密毗连着一圈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形“结构,这是C4植物的特征。小麦叶维管束鞘有两层,外层细胞薄壁,较大,叶绿体含量少,内层为厚壁细胞较小。无“花环形”结构为C3植物。

在观察叶的横切面时,为什么能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

答:对具有网状脉的叶和具有侧出平行脉的叶进行横切,对于叶中主脉而言是横切,叶横切面上呈现出叶脉中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对于侧脉则是纵切,叶横切面上呈现侧脉维管组织的纵面观。所以叶横切面上可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

如何从形态特征上来辨别根状茎是茎而不是根?

答:根状茎横卧地下,外形较长,很象根。但根状茎仍保留有茎的特征,即有叶(已退化)、叶腋内有腋芽、有节和节间。根据这些特征,容易和根区别。

试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答案要点:(1)三者共同点为: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区表皮具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有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顺序、排列方式相同。 (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不同之处在于:a.维管组织的成分有差别,裸子植物初生木质部无导管,而仅具管胞,初生韧皮部无筛管和伴胞而具筛胞。 b.松杉目的根在初生维管束中已有树脂道的发育。 (3)单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在根的初生结构上的差别是: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木质化和栓质化),仅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即细胞具凯氏带,但壁不增厚,此为通道细胞。

试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

答案要点:(1)三者均具表皮,维管组织,薄壁组织。 (2)裸子植物茎初生结构的特点:a.与双子叶植物茎一样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 b.与被子植物的差别:初生木质部含管胞而无导管,初生韧皮部含筛胞而无筛管、伴胞;初生结构阶段很短暂,无终生停留在初生结构阶段的草质茎。 (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在茎初生结构上的区别为:a.茎无皮层与维管柱之分,而具基本组织和散布其间的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外具维管束鞘。 b.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无束中形成层。

试比较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

答案要点:(1)二者共同之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形成层长期存在,产生次生结构,使茎逐年加粗,并有显著的生长轮。 (2)二者不同之处:a.多数裸子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由管胞、木薄壁组织和射线所组成,多无导管,无典型的木纤维; b.裸子植物的次生韧皮部由筛胞、韧皮薄壁组织和射线组成,一般无筛管、伴胞和韧皮纤维。 c.有些裸子植物茎的皮层、维管柱中常具树脂道。什么是减数分裂?什么是双受精?各有何生物学意义?

答案要点:(1)减数分裂和双受精的定义(略)。(2)通过减数分裂可保证有性生殖后代始终保持亲本固有的染色体数目,从而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性。减数分裂使有性生殖后代产生变异。在加强后代个体的生活力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较大意义。

比较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异同。

(1)相似:减数分裂Ⅱ与有丝分裂相似。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均有间期,DNA复制一次,均出现染色体、纺锤体等。 (2)不同:a.发生于不同的过程中;b.染色体数目减半与否;c.分裂次数及子细胞数不同;d.有无同源染色体配对、片段交换、分离。

双受精后一朵花有哪些变化?简述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

从如下三方面叙述双受精后一朵花有哪些变化:a.子房壁→果皮;b.胚珠→种子,包括珠被→种皮,受精卵→胚,受精极核(初生胚乳核)→胚乳;c.花中子房以外的部分或枯萎,或宿存并随果实增大而增大(如柿树的花萼),或参与果皮的形成,如下位子房上位花中的花筒或花托。

试述单孢型胚囊的发育过程。

(1)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2)单核胚囊的形成(核分裂);(3)8核胚囊的形成(质分裂及细胞定位);(4)具7个细胞的成熟胚囊的形成。

为什么说花是适应生殖的变态短枝?

花柄形态结构如茎,花托如节,花被雌雄蕊着生在其上,像叶在节上一样,花被是不育的变态叶,雌雄蕊是可育的变态叶。

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区别?

低等植物:1.大部分生活在水中潮湿处。2.植物体结构简单,为单细胞体或多细胞体,无根、茎、叶的分化。无维管束构造。3.雌性生殖器官常为单细胞。4.生殖过程简单,有性生殖的合子萌发不形成胚而直接形成植物体。

高等植物:1.多数陆生,少数水生。2.植物体形态结构复杂,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具假根,无真根),除苔藓外有维管束构造。3.雌性生殖器官为多细胞。4.有性生殖的合子发育成胚,再长成新植物体。

双子叶植物茎有哪些分生方式?

合轴分枝(总状分枝):顶芽不断向上生长,主干明显,而侧根较不发达。如多数裸子植物,部分被子植物。 2.合轴分枝:顶芽发育到一定时候就死亡或生长缓慢或为花芽,位于顶芽下的侧芽迅速发育成为新枝,代替主茎的位置。其所以称为合轴是因为主轴由许多腋芽发育而成的侧芽联合而成。幼时显著曲折,老时由于生长加粗,则不显著,大多被子植物如此。3.假二叉分枝:是合轴分枝的另一种形式,由具对生叶的植物发育而来。如丁香,茉莉,石竹等。4.二叉分枝:最原始的分支,由顶端分生组织分成两半,各半形成同样的分支,一般见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叶植物草质茎和成熟的单子叶植物草质茎的区别

叶植物根和茎初生构造(1)共同之处: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各部分的细胞类型在根和茎中也基本一致,根、茎中初生韧皮部发育顺序均为外始式。(2)不同之处:a.表皮上有无根毛、气孔;b.内皮层、凯氏带、中柱鞘的有无;c.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排列方式;d,初生木质部的发育顺序;e.髓、髓射线存在与否。二、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1)三者共同点为: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三部分组成;成熟区表皮具根毛,皮层有外皮层和内皮层,维管柱有中柱鞘;初生维管组织的发育顺序、排列方式相同。(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不同之处在于;a.维

管组织的成分有差别,裸子植物初生木质部无导管,而仅具管胞,初生韧皮部无筛管和伴胞而具筛胞。b.松杉目的根在初生维管束中已有树脂道的发育。(3)单子叶植物与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在根的初生结构上的差别是:内皮层不是停留在凯氏带阶段,而是继续发展成为五面增厚(木质化和栓质化),仅少数位于木质部脊处的内皮层细胞,仍保持初期发育阶段的结构。此为通道细胞。三、比较裸子植物,双子叶植物,单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1)三者均具表皮,维管组织,薄壁组织。(2)裸子植物茎初生结构的特点:a.与双子叶植物茎一样均由表皮、皮层和维管柱组成;b.与被子植物的差别:初生木质部台管胞而无导管,初生韧皮部含,筛胞而无筛管、伴胞;初生结构阶段很短暂,无终生停留在初生结构阶段的草质茎。(3)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裸子植物在茎初生结构上的区别为:a.茎无皮层与维管柱之分,而具基本组织和散布其间的维管束:木质部与韧皮部外具维管束鞘。b.绝大多数单子叶植物无束中形成层。四、比较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结构(1)二者共同之处:裸子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形成层长期存在,产生次生结构。使茎逐年加粗,并有显著的生长轮。(2)二者不同之处:a.多数裸子植物茎的次生木质部由管胞、木薄壁组织和射线所组成,多无导管,无典型的木纤维;b.裸子植物的次生韧皮部由筛胞、韧皮薄壁组织和射线组成,一般无筛管、伴胞和韧皮纤维。C.有些裸子植物茎的皮层、维管柱中常具树脂道。

通过植物学的学习,你有哪些认识与提高?

植物学是一门内容又广又杂的学科,研究对象是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植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控制、改造和利用植物,使它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因此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因此我们这些大一生为了和植物更亲密地接触而踏上了实习之旅。在五天的过程中,我得到了以下几点心得:

1.它扩大、巩固和加强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如前我所说的,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我感受到课堂教学的内容,只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感性认识,才能得到巩固和加强,也只有通过野外实习这样的实践活动,才能够起到扩大知识范围,拓宽知识领域的作用,真正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为将来胜任本专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2.对于植物来说,它们并不如动物吸引人,因为它们并不会动,令人觉得很没意思。具有颜色鲜艳或形状奇特等易于吸引人的特点植物并不多,所以,学习植物,需要细心以及耐心。观察、比较、分析植物界各大类群的典型代表植物,探讨各类群之间的形态特征和亲缘关系,充分认识植物。

3.重点认识各大植物类群中常见的重要科、属及其特征。这一切为我们以后合理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打好基础。通过野外实习,使我初步学会和掌握植物学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观察,识别,摘取等)。培养了我独立的工作能力。

4.通过野外实习,我亲身领略了大自然的奇特风光,激发了我的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热爱植物科学的热情。同时,在野外较为艰苦的环境中培养了我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独立自主、勇于实践的优良作风。

5.采集植物标本,为教学、科研提供第一手资料。能够亲眼了解教科书上所解释的各种植物的各种特征,比空想来得更形象,也更便于记忆。

6实习的过程也是快乐的,在实习过程中,我们一起面对困难,一起解决困难,和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得到一定程度的加深,共同体会知识的乐趣,更增加了同学们间的友谊。实习不苦,却也有不识时务的蚊子,不过和那些比起来,收获累累的我,或许还是会觉得充斥着这次实习的并不是开始时的无奈,而是淡淡的喜悦和植物与大自然的浪漫。

干旱对植物的伤害

干旱对植物最直接影响是引起原生质脱水,原生质脱水是旱害的核心,由此可引起一系列的伤害,主要表现如下:

(1) 改变膜的结构与透性细胞膜在干旱伤害下,失去半透性,引起胞内氨基酸、糖类物质的外渗。

(2) 破坏正常代谢过程如,①光合作用显著下降,甚至停止;②呼吸作用因缺水而增强,使氧化磷

酸化解偶联,能量多以热的形式消耗掉,但也有缺水使呼吸减弱的,这些都影响了正常的生物合成过程;③蛋白质分解加强,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削弱,脯氨酸大量积累;④核酸代谢受到破坏,干旱可使植株体内的DNA、RNA含量下降;⑤干旱可引起植物激素变化,最明显的是ABA含量增加。

(3) 水分的分配异常干旱时一般幼叶向老叶吸水,促使老叶枯萎死亡。蒸腾强烈的功能叶向分生组织和其它幼嫩组织夺水,使一些幼嫩组织严重失水,发育不良。

(4) 原生质体的机械损伤干旱时细胞脱水,向内收缩,损伤原生质体的结构,如骤然复水,引起细胞质与壁的不协调膨胀,把原生质膜撕破,导致细胞、组织、器官甚至植株的死亡。

工程测量简答题

1.建筑工程测量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绘大比例尺地形图、建筑物的施工测量、建筑物的变形观测 2.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有何不同? 数学平面直角坐标系纵轴为y轴,横轴为x轴。坐标象限划分按照逆时针测量; 测量平面直角坐标系纵轴为x轴,横轴为y轴。坐标象限划分按照顺时针。 3.确定地面点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基本要素为该点在大地水准面上的投影位臵(两个参数:λ、φ或x、y)和该点的高程H (一个参数)。 4.用水平面代替球面的限度是多少? 1、在半径为10km的范围内,进行距离测量时,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而不必考虑地球曲率对距离的影响。 2、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对高程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在进行高程测量时,即使距离很短,也应顾及地球曲率对高程的影响。 5.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边工作边检查,前一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进行下一步工作 6.视差的产生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 产生视差的原因是水准尺的尺像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 消除视差的方法是仔细地转动物镜对光螺旋,直至尺像与十字丝平面重合。 7.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水准测量时前后视距相等可以减少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产生的误差。 8.水准仪应满足哪些条件? 1、圆水准器轴L′L′应平行于仪器的竖轴VV; 2、十字丝的中丝应垂直于仪器的竖轴VV; 3、水准管轴LL 应平行于视准轴CC 。 9.什么是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在什么情况下可采用相对高程? 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绝对高程,简称高程,用H表示。 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称为该点的相对高程或假定高程。 采用绝对高程有困难的区域可以采用相对高程。 10.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并绘图说明? 利用水准仪所提供的水平视线,通过读取竖立在两点上水准尺的读数,测定两点间的高差,从而由已知点高程推求未知高程。

大学植物学试题及答案汇总-植物学题库及答案

植物学复习 绪论 一.填空题 1.植物界几大类群中, 哪几类属高等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维管植物包括哪几个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各大类群植物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具有维管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植物具有颈卵器; ________植物具有花粉管; ________植物具有果实。 4.植物界各大类群中, 称为孢子植物的有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 称为种子植物的有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 称为颈卵器植物的有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________植物。 5.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三者都有_________, 所以三者合称_________植物; 而裸子和被子植物二者都有_________, 所以二者合称_________植物, 上述四类植物又可合称为_________植物。 6.从形态构造发育的程度看, 藻类、菌类、地衣在形态上_________分化, 构造上一般也无组织分化, 因此称为__________________; 其生殖器官_________, _________发育时离开母体, 不形成胚, 故称无胚植物。 7.维德克(Whitaker)把生物划分为五界系统。即_________界、__________界、________界、__________界和____________界。 8.藻类和真菌的相似点, 表现在植物体都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 生殖器官都是________的结构; 有性生殖只产生合子而不形成________, 但是, 藻类因为有________, 所以营养方式通常是________, 而真菌因为无________, 所以营养方式是________。 9.分类学上常用的各级单位依次是__________。 10.一个完整的学名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部分。用_______________文书写。 11.为避免同物异名或异物同名的混乱和便于国际交流, 规定给予每一物种制定一个统一使用的科学名称, 称为学名(Scientific name),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定, 物种的学名应采用林奈提倡的_________, 而物种概念并不完全确定, 一般认为衡量物种有三个主要标准, 即: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绿色植物在__________、__________等的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 二.选择题 1.(1分) 将植物界分为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两大类的重要依据: A. 植物体内有无维管束 B. 生活史中有无明显的世代交替 C. 生活史中有无胚的出现 D. 是水生植物还是陆生植物 三.判断题 1.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都能形成颈卵器。( ) 2.所有高等植物都具有世代交替, 同时都具有异孢现象。( )

时间上的植物学期末答案修订稿

时间上的植物学期末答 案 Document number【SA80SAB-SAA9SYT-SAATC-SA6UT-SA18】

一、单选题(题数:40,共分) 1 隐性饥饿指的是人体摄入()的不足。(分) 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2 据估算,到2020年,要弥补中国的粮食缺口,单产必须提高()。(分)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3 在河南省的()发现了最早的稻壳。(分) 分

B、 C、 D、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4 得益于绿色植物的维管结构,绿色植物大量出现后,引起了空气中()含量的下降。(分)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5 世界上稻属作物的品种数量大约是()。(分) 分 A、 B、 C、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6 下列植物中不属于伞形科蔬菜的是()。(分) 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7 关于大刍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 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8 对于大众消费需求来说,对黄瓜基因研究的目的是培育出()的黄瓜。(分)分

B、 C、 D、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9 转植酸酶基因玉米主要是为了转化玉米中的()。(分) 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10 林奈根据有花植物雄蕊的有无、数目及着生情况,分为()纲。(分)分 A、 B、 C、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11 黄瓜起源于()。(分) 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12 野生稻在中国主要分布的地区是()。(分)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13 食物链的生产者指的是()。(分) 分

植物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不完全花:缺少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中的任何一部分的花。 完全花:花萼、花冠、雄蕊群、雌蕊群都有的花。 花芽分化:由花原基或花序原基逐渐形成花或花序的过程。 2-胞花粉:传粉时,仅由生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组成的花粉。 3-胞花粉:传粉时,包含3个核的花粉。 卵器:近珠孔端的3个核,一个分化为卵细胞、2个分化为两个助细胞,它们合称为卵器。 配子体:有世代交替的植物的生活史中,以单倍体状态生长的组织或细胞。 受精:卵细胞和精细胞的相互融合、形成合子的过程。 雄性生殖单位:雄配子体中 精子异型性:一个生殖细胞的两个姊妹精细胞之间存在形态结构上和遗传上的差异。 双受精:两个精子分别与卵和极核结合的现象。 无融合生殖:不经过雌雄性细胞的融合而产生有胚的种子的现象。 多胚现象:有些植物里含有两个或2个以上的胚。 合点受精:有些植物,花粉管进入子房后,沿子房壁内表皮经合点进入胚囊。 珠孔受精:花粉管进入子房后,直趋珠孔,通过珠孔进入珠心,最后进入胚囊。 核型胚乳:初生胚乳核在分裂时,从胚囊边缘开始逐渐产生细胞壁,并进行胞质分裂,形成胚乳细胞,并由边缘向中心发展。 细胞型胚乳:有些植物的胚乳,在形成初生胚乳核后,每次分裂都随之进行胞质分裂,产生细胞壁,形成多细胞结构,而不经过游离核时期。 沼生目型胚乳:初生胚乳核第一次分裂后把胚囊分隔成珠孔室和合点室,然后每室分别进行几次游离核的分裂,最后珠孔室形成胚乳细胞,合点室往往保持游离核 状态。 真果: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果实。 假果:出子房外,还有花的其他部分参加发育,和子房一起形成的果实。 单性结实:有些植物,不经过受精,子房也会膨大发育成果实的现象。 识别蛋白:花粉内壁和外壁中所含有的一种具有识别功能的活性蛋白。 雄性不育:在极少数植物中,由于遗传和生理原因或外界环境影响,花中的雄蕊得不到正常发育,使花药发育畸形或完全退化的现象。 二.问答题: 1、试述被子植物从孢原细胞的产生到成熟花粉粒形成的整个花药发育过程。 未分化的花药由原表皮和孢原细胞构成,原表皮发育成表皮,孢原细胞发育成初生壁细胞和造孢细胞;初生壁细胞外层发育成药室内壁,内层发育成中层和绒毡层,这三者统称为花粉囊壁,药室内壁发育成纤维层;造孢细胞分裂分化成小孢子母细胞,再经减数分裂成四分体,期间由绒毡层提供营养物质,四分体发育成花粉粒。 2、简述被子植物雌配子体(胚囊)的产生和发育。

测量学简答题答案

测量学简答题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加括号的是老师删除的,还有一些没查出来,序号都是按习题册上标的} 1.地面上一点的空间位置在测量工作中是怎样表示的 答:平面位置和高程 2.何谓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 答:地面点到大地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绝对高程;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垂直距离称为相对高程;两个地面点之间的高程之差称为高差。 3.测量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数学上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什么区别 测量坐标系的X轴是南北方向,X轴朝北,Y轴是东西方向,Y轴朝东,另外测量坐标系中的四个象限按顺时针编排,这些正好与数学坐标系相反。 4.普通测量学的任务是什么? 答:用地面作业方法,将地球表面局部地区的地物和地貌的等测绘成地形图,由于测区范围较小,为方便起见,可以不顾及地球曲率的影响,把地球表面当作平面对待。 (5).何谓水准面? 答:假设某一个静止不动的水面延伸而穿过陆地,包围整个地球,形成一个闭合曲面,称为水准面。 7.确定地面点位要做哪些基本测量工作? 答:角度、距离、高差. 9.何谓正、反方位角?

答:测量工作中的直线都具有一定的方向,以A点为起点,B点为终点的直线AB的坐标方位角αAB,称为直线AB的正坐标方位角。而直线BA的坐标方位角αBA,称为直线AB的反坐标方位角。 11.直线定向的目的 答:直线定向的目的是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线之间的夹角关系;用真子午线方向、磁子午线方向、坐标轴方向来表示直线方向。 (12).距离丈量有哪些主要误差来源? 答:(一)尺长误差;(二)温度误差;(三)拉力误差;(四)钢尺倾斜和垂曲误差;(五)定线误差;(六)丈量误差。 13.直线定向与直线定线有何区别? 答:直线定向是确定直线与标准方向之间的水平夹角;直线定线是地面上两点之间距离较远或两点之间不平整,不能一尺段量完时,就需要在直线方向上标定若干个中间点,并使它们在同一条直线上。 15.钢尺的名义长度与标准长度有何区别 钢尺的名义长度是指钢尺上所标注的尺长;钢尺的标准长度是指将钢尺与标准长度相比对,测得的钢尺的实际长度,一般来说,钢尺的名义长度与标准长度存在一定的尺长误差,需要对所测直线长度进行尺长改正。 16.何谓直线定线? 答:直线定线是地面上两点之间距离较远或两点之间不平整,不

植物学简答题汇总

植物学 1.简述细胞壁的构造和功能。 构造:细胞壁的结构大体可分为3层:胞间层、初生壁和次生壁。 作用:使细胞保持一定的形态,对细胞起着支持和防止细胞吸水而被胀破的作用。 2.简述细胞壁的特化类型及各自的作用。 木质化:细胞壁内填充和附加了木质素,可使细胞壁内硬度增加,细胞群的机械力增强。木栓化:细胞壁中增加的木栓质,木栓化细胞壁有保护作用。 角质化:细胞壁角质化或形成角质层,可防止水分过度蒸发和微生物的侵害。 黏液化:起连接作用 矿质化:使植物的茎和叶变硬,增强其机械支持能力 3.花瓣和花冠、花萼和萼片的关系? 答:花冠是花瓣的总称,花萼是所有花片的总称。 4.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条件? 答:自花传粉:1、同一朵花两性花雄雌蕊靠近2、花粉粒和胚囊同时成熟3、无生理阻碍。异花传粉:1、单性花2、雌雄配子成熟时间不同3、对本花花粉粒有生理阻碍4、雌雄蕊异常。 5.秋天树叶为什么大多会变成黄色? 秋季,天气转冷时,叶绿素解体,叶黄素和花青素合成,树叶便会变成黄色或红色了。6.叶镶嵌现象和意义? 答:同一枝上的叶不论哪一种叶序,叶总是不相重叠而成镶嵌状态进行排列的现象叫做叶镶嵌现象。其意义是增加光合作用、保持平衡。 7.举例回答捕虫植物叶的各种变态? 答:比如说:囊状—狸藻,瓶装—猪笼草8.液泡的功能有哪些? 决定细胞渗透压的大小,贮藏,保存和排泄各种物质的场所,是细胞质和其他细胞的水分源泉。 8.韭菜割了又长是什么分生组织的活动引起的,枝条加粗是茎的什么分生组织活动引起的? 答:居间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9.简答植物在环境保护。 答:保护水土,调节湿度,缓冲环境剧烈变化。 10.简答植物在园林造景中的作用。 答:植物在园林造景中运用在城市绿地,行道树,屋顶花园,景观花园,美化大自然。11.植物组织有那些类型? 答:分生组织、成熟组织、保护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输导组织、分泌组织。12.什么是周皮,植物根的周皮最早在那里形成? 答:是取代表皮的次生保护组织,存在于次生增粗器官,它由侧生分生组织—木栓形成层形成。 13.机械组织的分类和性质及作用? 答:机械组织可分为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 1、厚角组织:由生活的细胞壁不均匀加厚的细胞所组成的一种机械组织。 性质:厚角组织细胞都具有生活的原生质体,含叶绿体,可进行光合作用 作用:有一定的坚韧性,可塑性和延伸性,既可起巩固支持的作用,又能适应器官的迅速生长。

植物学复习题名词解释及问答题集锦

植物学复习题名词解释及问答题集锦 名词解释 同配生殖:在形状、结构、大小和运动能力等方面完全相同的两个配子结合,称为同配生殖。 异配生殖:在形状和结构上相同,但大小和运动能力不同,大而运动能力迟缓的为雌配子,小而运动能力强的为雄配子,此两种配子的结合称为异配生殖。 卵式生殖:在形状、大小和结构上都不相同的配子,大而无鞭毛不能运动的为卵,小而有鞭毛能运动的为精子,精卵结合称为卵式生殖。 同形世代交替:在形态结构上基本相同的两种植物体,互相交替循环的生活史。异形世代交替:在形态结构上显著不同的两种植物体,互相交替循环的生活史。孢子体:在植物无性世代中产生孢子的和具二倍体染色体的植物体。 配子体:在植物有性世代中产生配子的和具单倍体染色体的植物体。 无隔菌丝:低等真菌的苗丝都是无横膈膜的,其内含有多个细胞校,为一个多核长管状分支的大细胞。 有隔菌丝:具横膈膜,菌丝被隔成许多细胞,每个细胞内含1、2或多个核,横膈膜上小孔,原生质甚至核可通过。 初生菌丝体:细胞仅具单核,主要由担孢子萌发形成,生命期短,而且也不能形成子实体。 次生菌丝体:含双核,是担子菌的主要营养体,生活期长,同时,担子果均由次生菌丝体形成。 三生菌丝体:高等担子菌由由次生菌丝体形成子实体,称担子果,为三生菌丝体,其营养菌丝仍为二核菌丝。 菌环:担子果的伞盖张开时,内菌幕破裂留在菌柄中上部的膜质环状结构。 菌托:担子果的菌柄伸长,外菌幕破裂留在菌柄基部的袋状或其他形状的结构。担孢子:由担子菌有性生殖结束时从担子上产生的单相核外生孢子。 中轴:在苔藓植物中,由位于茎中央的厚壁细胞群构成,主要起机械支持作用。中肋:在苔藓植物中,由一群狭长的厚壁细胞组成的,多位于叶片中部,相当于中脉的位置,起支持作用而无输导作用。 精子器:苔藓、蕨类等植物的雄性生殖器官,外壁由一层不孕细胞构成,其内具有多数精子。 颈卵器:苔藓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外形如瓶状,上部细狭,称颈部,下部膨大,称腹部。颈部的外壁由一层不孕细胞构成,中间的颈沟内有一串颈沟细胞,腹部的外壁由多层不孕细胞构成,其内有1个腹沟1个大形的卵细胞。蕨类植物和绝大部分裸子植物也具有颈卵的构造。 原丝体:孢子在适宜的生活环境中萌发成丝状体,形如丝状绿藻类,称为原丝体。小型叶:蕨类植物的叶分大型叶和小型叶两类,小型叶无叶柄和叶隙,只具单一不分枝的叶脉。 大型叶:蕨类植物的叶分大型叶和小型叶两类,大型叶有叶柄,维管束有或无叶隙,叶脉多分枝。 孢子叶:主要作用是产生孢子囊和孢子的叶。 营养叶:仅进行光合作用而无生殖作用的叶。 同型叶:有些蕨类的营养叶和孢子叶是不分的,而且形状相同,称同型叶。 异型叶:有些蕨类的营养叶和孢子叶形状完全不同的,称为异型叶

工程测量简答题(部分)教学内容

工程测量简答题(2014部分)

工程测量试题库(论述题) 1、测量的基本工作有哪几项?分别用哪些仪器和工具进行测量? 答:距离测量、高程测量与角度测量。有经纬仪、水准仪以及钢尺等。 2、什么是地物和地貌,常见的地貌形态有哪些? 答:地物是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物体和人工建筑物,如森林、河流、街道、桥梁等。地貌是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形态。常见地貌形态有:山、山脊、山谷、鞍部、盆地五种 3、简述经纬仪测绘法在一个测站测绘地形图的工作步骤。 答:(l)安置仪器:安置仪器于测站点(控制点)A上,量取仪器高i。 (2)定向:后视另一控制点B,置水平度盘读数为0°00′00″。 (3)立尺:立尺员依次将标尺立在地物、地貌特征点上。 (4)观测:转动照准部瞄准点l上的标尺,读取视距间隔l,中丝读数v,竖盘盘左读数L及水平角读数β。 (5)计算:先由竖盘读数L计算竖直角α=90°-L,按视距测量方法计算出碎部点的水平距离和高程。 (6)展绘碎部点:用细针将量角器的圆心插在图纸上测站点a处,转动量角器,将量角器上 β角值(的刻划线对准起始方向线ab,此时量角器的零方向便是碎部点1的方向,等于 然后按测图比例尺由测得的水平距离在该方向上定出点l的位置,并在点的右侧注明其高程。 同法,测出其余各碎部点的平面位置与高程,绘于图上,并随测随绘等高线和地物。 4、用DS3水准仪进行水准测量时,为什么尽量保证前后视距相等? 答:水准测量中尽量保证前后视距相等一是为消除视准轴不平行于水准管轴的i 角误差,二是消除地球曲率与大气折光的影响。 如右图,水准仪位于水准点A、B之间,前后视距为Sa、Sb,视准轴不平行于Array水准管轴,二者之间有夹角i 后视读数为b、a。

大一植物学简答题

简答题 2 简述分生组织细胞的特征。 答:组成分生组织的细胞,除有持续分裂能力为其主要特点外,一般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相对较大,细胞质浓厚。通常缺少后含物,一般没有液泡和质体的分化,或只有极小的前液泡和前质体存在。分生组织的上述细胞学特征也会出现一些变化,如形成层细胞原生质体高度液泡化;木栓形成层细胞中可以出现少量的叶绿体;某些裸子植物中,其顶端分生组织的局部细胞可能出现厚壁特征。 3 肥大的直根和块根在发生上有何不同? 答:肥大的直根即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发育而成,一株上仅有一个肉质直根,其“根头”指茎基部分,上面着生叶;“根颈”指由下胚轴发育来的无侧根部分;“本根”指直根的主体,由主根发育而成。而块根主要是由不定根或侧根发育而成。因此,在一株上可形成多个块根。 4 在观察叶的横切面时,为什么能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答:对具有网状脉的叶和具有侧出平行脉的叶进行横切,对于叶中主脉而言是横切,叶横切面上呈现出叶脉中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对于侧脉则是纵切,叶横切面上呈现侧脉维管组织的纵面观。所以叶横切面上可同时观察到维管组织的横面观和纵面观。 5 叶的表皮细胞一般透明,细胞液无色,这对叶的生理功能有何意义? 答:叶的主要生理功能之一是进行光合作用。叶的光合作用是在叶表皮以下的叶肉细胞内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能。叶表皮细胞无色透明,利于日光透过。日光为叶肉细胞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6 一般植物叶下表面气孔多于上表面,这有何优点?沉水植物的叶为什么往往不存在气孔?

答:气孔与叶的功能密切相关。气孔既是叶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又是水分蒸腾的通道。叶下表面避开日光直射,温度较上表面为低,因而气孔多位于下表皮,以利于减少水分的蒸腾。其次当光线很强时,叶表面气孔关闭,叶下表面气孔仍开张,以进行气体交换,促进光合作用,使植物能充分利用光能。所以气孔多分布于叶下表皮上。由于气孔的功能是控制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沉水植物叶在水中无法进行蒸腾作用,溶于水中的气体也不适应于通过气孔进行气体交换,若沉水植物叶具有气孔,叶中通气组织内的气体可能通过气孔而散失,所以一般来说气孔对于沉水植物的叶无生理意义。 ☆7、C3植物和C4植物在叶的结构上有何区别? 答:c4植物如玉米、甘蔗、高粱,其维管束鞘发达,是单层薄壁细胞,细胞较大,排列整齐,含多数较大叶绿体。维管束鞘外侧紧密毗连着一圈叶肉细胞,组成“花环形”结构。这种“花环”结构是c4植物的特征。C3植物包括水稻、小麦等,其维管束鞘有两层,外层细胞是薄壁的,较大,含叶绿体较叶肉细胞中为少;肉层是厚壁的,细胞较小,几乎不含叶绿体。C3植物中无“花环”结构,且维管束鞘细胞叶绿体很少,这是c3植物在叶片结构上的特点。 8 松针的结构有何特点? 答:松针叶小,表皮壁厚,气孔内陷,叶肉细胞壁向内褶叠,具树脂道,内皮层显著,维管束排列于叶的中心部分等,都是松属 针叶的特点,也表明了它具有能适应低温和干旱的形态结构。 9 被子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同时它们也有较大的叶,两者间是否存在着联系?答:被子植物叶较大,因而具有较大的受光面积,有利于光合作用,同时也使蒸腾作用加强。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的水分有根部吸收,并通过根、茎木质部运输至叶。叶片具很强的蒸腾作用,木质部的运输能力也相应强,因为被子植物的输水分子,管胞之间通过纹孔传递水分,且管径较小,输水效率较低。而导管分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

华南农业大学植物生理学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10×2分=20分) 1、光饱和点 2、植物激素 3、衰老 4、乙烯的“三重反应” 5、种子休眠 6、光周期现象 7、春化作用 8、植物细胞全能性 9、光周期现象 10、冻害 二、填空题(60×0.5分=30分) 1、蒸腾作用常用的指标有、、。 2、完整的C3碳循环可分为、、个阶段。 3、植物呼吸过程中的氧化酶,除细胞色素氧化酶外,还有、、和()等酶。 4、细胞内需能反应越强,ATP/ADP比率越,愈有利于呼吸速率和、ATP的合成。 5、目前,大家公认的植物激素有五大类、、、、。 6、植物体内IAA的合成,可由经氧化脱氨,生成,或经脱羧生成,然后再经脱羧或氧化脱氨过程,形成,后者经作用,最终生成IAA。 7、培养基中,IAA/CTK的比例,决定愈伤组织的分化方向,比例高,形成,低则分化出。 8、1926年,日本科学家黑泽在研究时发现了。 9、起下列生理作用的植物激素为: a、促进抽苔开花; b、促进气孔关闭;

c、解除顶端优势; d、促进插条生根; 10、感受光周期刺激的器官是,感受春化刺激的器官是。 11、11、植物光周期现象与其地理起源有密切关系,植物多起源于高纬度地区;在中纬度地区植物多在春季开花,而多在秋季开花的是植物。 12、12、光敏素包括和两个组成部,有和两种类型。 13、13、引起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有、、、。 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主要有、、、。 14、14、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一般培养基成分包括五大类物质,即、、、和。 15、15、生长抑制剂主要作用于,生长延缓剂主要作用于,其中的作用可通过外施GA而恢复。 16、16、种子萌发过程中酶的来源有二:其一是通过,其二是通过。 三、选择题(10×1分=10分) 四、1、从分子结构看,细胞分裂素都是。 A、腺嘌呤的衍生物 B、四吡咯环衍生物 C、萜类物质 D、吲哚类化合物 2、C4途径CO2受体的是。 A、草酰乙酸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磷酸甘油酸 D、核酮糖二磷酸 3、短日植物往北移时,开花期将。 A、提前 B、推迟 C、不开花 D、不变 4、干旱条件下,植物体内的含量显著增加。 A、天冬酰胺 B、谷氨酰胺 C、脯氨酸 D、丙氨酸 5、能提高植物抗性的激素是。 A、IAA B、GA C、ABA D、CTK 6、下列生理过程,无光敏素参与的是。 A、需光种子的萌发 B植物的光合作用 C、植物秋天落叶 D长日植物开花 7、大多数肉质果实的生长曲线呈。

植物学名词解释简答题

名词解释 第一部分 生物学物种:生物学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即物种是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并能进行交配,产生能育的后代,有一定的地理分布区的生物类群。 双名法:由林奈确定的生物命名法则。物种的正式名称必须由两个拉丁词构成,属名在前,种名在后,后面还常常附有定名人的姓名和定名年代等信息。 病毒:是一类形体极其微小,结构十分简单,能侵染特定活细胞的遗传因子。 溶菌性噬菌体:也称毒性噬菌体,能在寄主菌细胞内复制增殖,产生许多子代噬菌体,最终裂解细菌,使细菌破裂死亡。 溶原性噬菌体:参加到寄主DNA中的噬菌体DNA称为原病毒。溶原性病毒有时也能脱离寄主DNA而进入溶菌周期。 质粒:是较核质体小的共价闭合环状,双链互补的超螺旋结构的DNA。能独立复制,也能插入细菌染色体中或从中脱出。也可携带外源DNA片段共同复制。 藻殖段:藻类分裂繁殖时由异形胞、隔离盘以及机械作用分离而成的生殖段。 核质体: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无核膜、核仁,不与组蛋白结合,无定形,大型闭合环状,超螺旋的双链DNA分子。 原植体植物:植物体结构比较简单,为单细胞或者是多细胞的丝状体或叶状体,无根、茎、叶的分化,称为原植体。低等植物也叫做原植体植物。 精子器:雄性生殖器官外形多呈棒状或球状,其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内有多数精子,精子长而卷曲,具2条等长的鞭毛。 颈卵器:外形如瓶状,由细长的颈部(1层颈壁细胞和1列颈沟细胞)和膨大的腹部(多层壁细胞、1个腹沟细胞和1个卵细胞)组成。 原丝体:苔藓植物的孢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萌发成丝状体,形如丝状绿藻,称为原丝体。 原叶体:蕨类植物的配子体叫原叶体,有假根,其贴地一面生有颈卵器和精子器。 世代交替: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双倍体的孢子体世代与单倍体的配子体世代相互更替的现象。大孢子叶球:又称雌球花。大孢子叶特化为珠领、珠鳞、珠托和套被,丛生或聚生成大孢子叶球,其上着生1-数枚裸露胚珠,为裸子植物的雌球花。 小孢子叶球:又称雄球花,小孢子叶聚生而成小孢子叶球,其上着生2-数枚小孢子囊,为裸子植物的雄球花。 第二部分 春化作用:低温对花的促进作用称为春化作用。 光周期现象:植物成花(或发育)对光周期作出的反应的现象,称为光周期现象。 凯氏带: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一条木栓化的带状增厚,为凯氏带。 传递细胞: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包壁向内生长的特性,行使物质短途运输的生理功能。真果:仅有成熟的子房发育而来的果实叫真果。 假果:除子房外,还有其他花部参与形成的果实叫假果。 叶序:叶在茎上的排列方式(着生顺序),如互生、顶生、轮生等。 花序:被子植物的花在花序轴(总花柄)上有规律的排列。 花程式:用符合和数字列成公式,以表示花的对称性、性别、各部分的数量、组成、连合情况以及位置等性状。 不完全叶:托叶、叶片、叶柄三个部分结构中,缺少其中任意一个或两个部分称为不完全叶。不完全花:缺少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其中任意一个或几个部分称为不完全花 心皮:具有生殖作用的变态叶,是构成雄蕊的基本单位。

工程测量学试题1

工程测量学试题2 一、名词解释(10个名词,每个2分,共20分) 双金属标:是一种精密水准测量标志,是利用膨胀系数不同的两根金属管(钢管、铝管)制成的深埋双金属管标,可以不测温度,通过测量两根金属管的高差并进行改正来消除由于温度变化对标志高程产生的影响。 建筑方格网:布置成正方形或矩形格网形式的施工控制网称为建筑方格网。 多余观测分量:矩阵(QvvP)主对角线上的元素ri为观测值的多余观测分量,它反映控制网发现观 测值中粗差的能力。 灵敏度:在给大地显著水平α0和检验功效β0下,通过对周期观测的平差结果进行统计检验,所能发 现的变形位移向量的下界值。 归化法:先采用直接放样法定出待定点的粗略位置,再通过精密测量和计算归化到精确位置的放样方法。 变形体的几何模型:参考点、目标点及其它们之间的连接称为变形体的几何模型倒垂线法:倒垂线法是利用钻孔将垂线(直径0.8~1.0mm的不锈钢丝)一端的连接锚块深埋到基岩之中,从而提供了在基岩下一定深度的基准点,垂线另一端与一浮体葙连接,垂线在浮力的作用下备拉紧,始终可以回复到铅直的位置上兵静止于该位置,形成一条铅直基准线。从而测得沿倒垂线上各点相对于铅直基准线的偏距。 准直测量:偏离基准线垂直距离或到基准线所构成的垂直基准面的偏离值称偏距(或垂距),测量偏距的过程称准直测量。 深泓点:河床最深点。 悬带零位:当陀螺马达不转动并且灵敏部下放时,陀螺灵敏部受悬挂带和导流丝的扭力作用而产生摆动的平衡位置称为悬带零位(也称无扭位置)。 二、对错判断题(只回答对或错,10问,每问1分,共10分) (1) 边角网平差中,边、角的权是无单位的。() (2) 地面网中的边长测量方法是相同的,所以边长的精度都相等。() (3) 对于一个确定的工程控制网来说,观测值的可靠性与精度有关。() (4) 铁路的线路粗测和定测都要做水准测量和导线测量。() (5) GPS RTK 能用于施工放样。() (6) 两井定向与导线测量无关。() (7) 曲线桥梁桥墩中心与线路中心线一致。() (8) 无定向导线的多余观测数为零。()

(完整版)浙江农林大学植物学简答题专版

3、从结构上说明根具有吸收、固着和贮藏的功能。 答: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直根系又由主根与多级侧 根组成,因此根在形态上具有固着的功能。初生根经次生生 长可形成次生根,初生根尤其次生根的维管束中存在大量的 厚壁组织纤维和石细胞,对植物具有重要的支持作用。根初 生结构的表皮形成附属物表皮毛,表皮毛向土壤中吸收水和 无机盐,通入表皮进入皮层并进入初生木质部的导管,经导 管输送到植物体地上各部分,因此根具有吸收的功能。根初 生结构的皮层和髓中的薄壁细胞均具有储藏淀粉等营养物质 的功能。 6、举例说明植物适应旱生环境在形态及结构上的变化。 叶的形态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但生活的环境不同,它 的形态结构差别也很大。 根据植物和水的关系,可将它们划为旱生植物、中生植 物、湿生植物和水生植物。不同环境的植物,其叶的构造会 有很大差异,而长期适应的结果,又形成相对稳定的叶的结 构。一般地讲,叶是可塑性最大的器官。 (一)旱生植物叶 旱生植物叶一般以保持水分和防止蒸腾为明显特征。通 常可以向两个方面发展,形成两种不同旱生植物类型: 1.叶肉薄壁组织增多,呈肉质状态,能贮存大量水分,并减少水分的消耗(如景天、芦荟、马齿苋)。 2.另一种,叶片小而硬,叶表皮细胞外壁增厚,角质层发达或密生表皮毛,气孔下陷或具多层表皮细胞, 构成复表皮等。栅栏组织层次多,甚至分布叶上下两面, 海绵组织和胞间隙,不发达。叶肉细胞壁内褶,叶脉分 布密,机械组织和输导组织均较发达,可保证水分的及 时供应。 (二)水生植物叶 水生植物的全体或部分生长在水中水分充足,但气体和 光线不足,其结构与旱生叶相反,叶片分裂成丝状,并且没 有正、反面,随水漂流,都能光合作用,例黑藻、金鱼草。 (1)表皮细胞壁薄,无角质层,无表皮毛,也无气孔,而具叶绿体,所以吸收,气体交换和光合作用均可由表皮 细胞进行。 (2)叶肉不发达,层次很少,无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但胞间隙特别发达,形成通气组织,气腔中常充满空 气。 (3)由于沉水植物的全部表面都能进行吸收,所以导管不发达,机械组织十分衰退,可随水漂荡。有些植物具漂 浮叶,仅上表皮具气孔。 (三)湿生植物叶 它处于前两者之间,一般其叶片常大而薄,角质层不发 达或一般无蜡被和毛状物,海绵组织发达,叶脉和机械组织 不发达,胞间隙大等特点。 (四)阴性植物和阳性植物叶 所谓阳性植物、阴性植物是根据对光照关系而言。阳性 植物是在强光下生长良好的植物,像马尾松;阴性植物则须 在光线较弱的条件下生长良好。 阳性植物叶结构与旱生植物叶结构相仿,但不等于旱生 植物。水稻为阳性植物,但叶结构趋向于湿生植物。 1、试述被子植物从孢原细胞的产生到成熟花粉粒形成的整个 花药发育过程。 答:孢原细胞进行平周分裂,产生内、外二层细胞,在内的 一层称造孢细胞。造孢细胞经过不断分裂,形成大量小孢子 母细胞,这些细胞的体积大,核也大,原生质浓厚、丰富, 与壁细胞很不一样。小孢子母细胞继续发育,通过减数分裂 形成四分小孢子。四分小孢子形成时由胼胝质所分隔和包围。 以后四分小孢子相互分离,而成独立的细胞。四分体分离出 来的单核花粉粒,单核、壁薄、质浓,它一边转化胼胝质为 纤维素,一方面绒毡层分泌孢粉素形成外壁。同时,单核花 粉粒从绒毡层细胞中不断吸取营养。接着核开始分裂,产生 大小不等的两个核。靠近萌发孔,核大的称营养核,另一个 为生殖核。细胞经胞质分裂,形成两个大小形状有差异的细 胞,生殖细胞呈凸透镜状,紧贴远离萌发孔的内壁上,由生 殖细胞和营养细胞组成,此时称2-细胞花粉。经一段贴合期, 生殖细胞从内壁游离出来,不形成细胞壁,而成为裸细胞。 它再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精子,精子也是无壁的裸细 胞,核大、质少。这时的花粉粒称3-细胞花粉。 2、简述被子植物雌配子体(胚囊)的产生和发育。 答:①随着胚珠的发育,珠心中形成一孢原细胞,孢原细胞 或再经分裂分化或直接增大形成大孢子母细胞(胚囊母细胞); ②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即四分大孢子;③ 四分大孢子沿珠心排成一行,其中靠近珠孔的三个细胞逐渐 退化消失,离珠孔端最远的一个具功能的大孢子继续发育, 形成胚囊;④功能大孢子开始发育时,细胞体积增大,并出 现大液泡,形成单核胚囊,随后核连续进行三次分裂,第一 次分裂形成二核,移至胚囊两端,形成二核胚囊,二核胚囊 连续进行两次分裂,形成四核胚囊和八核胚囊。⑤八个核先 暂时游离于共同细胞质中,然后每端的四个核中各有一核向 胚囊中部移动,相互靠陇形成极核。极核与周围的细胞质一 起组成胚囊中最大的细胞,称为中央细胞。有些植物中中央 细胞的两个极核常在传粉和授精前相互融合成二倍体,称次 生核。⑥近珠孔端的三个核,一个分化成卵细胞,二个分化 成两个助细胞,它们合称为卵器。⑦近合点端的三个核分化 成三个反足细胞。⑧至此,发育成具有7个细胞的成熟胚囊。成熟胚囊也就是被子植物的雌配子体,其中卵器是被子植物 的雌性生殖器官,卵细胞称为雌配子。 3、简述虫媒花适应昆虫传粉的一般特征。 答:靠昆虫传粉的植物叫虫媒植物,它们的花叫虫媒花。这 了适应昆虫传粉,虫媒花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花大而显著,并有各种鲜艳的色彩; (2)虫媒花多半能产蜜汁。蜜腺分布在花的各个部 分或发展成特殊的器官; (3)虫媒花多具特殊的气味以吸引昆虫; (4)虫媒花在结构上也常和传粉的昆虫间形成互为适应的 关系。 4、简述风媒花适应传粉的一般特征。 答:(1)花被很小,不具鲜艳颜色,甚至无花被。 (2)无蜜腺及香味。 (3)花粉量大,细小光滑,干燥而轻。 (4)柱头往往分叉成羽毛状。 (5)开花一般在开春放叶前。 5、双受精过程及其生物学意义。 答:识别作用 传粉花粉管萌发(如为2-细胞花粉,生殖细胞分裂为两个精子)进入助细胞两个精子分别与卵和极核结合,形成合子(2倍体)和初生胚乳核(3倍体)。双受精的生物学意义: ①精、卵融合将父母本具有差异的遗传物质组合在一起,通过受精形成的合子及由它发育形成的新个体具有父母本的遗 传特性,具有较强的生活力和适应性; ②由于雌、雄配子本身相互之间的遗传差异(由于减数分裂 过程中所发生的遗传基因交换、重组所决定的),因而形成 的后代中就可能形成一些新的差异,极大地丰富了后代的遗 传性和变异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③作为胚发育中的营养来源的胚乳,也是通过受精的初生胚 乳核发育而来的,因而也带有父母双方的遗传特性,这就使 产生的后代具有更深的父母遗传特性,以及更强的生活力和 适应性。 因此,被子植物的双受精,是植物界有性生殖过程的最进化 最高级的形式。 6、简述松属从合子到种子的形成过程。 答:合子经两次分裂形成4个自由核,移到颈卵器基部,排 成一层,再经一次分裂产生8个核,并形成细胞壁,分上、 下2层排列。下层细胞连续分裂2次,形成16个细胞,排列成4层,其中第3层细胞伸长形成初生胚柄,将最先端的4个细胞推至颈卵器下的雌配子体胚乳中,此时最先端的4个细胞继续分裂,上部的细胞伸长形成次生胚柄。每行最先端 的细胞继续多次分裂,形成相互分离的4个原胚及长而弯曲的胚柄,原胚继续增大形成胚。与胚发育同时,雌配子体继 续发育,形成胚乳。珠被发育成种皮。这样整个胚珠形成1粒种子。 7、简述裸子植物小孢子的产生和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 答:小孢子叶背面着生两个小孢子囊,幼时囊中充满核大而 细胞质浓的造孢细胞,造孢细胞进一步分裂发育形成小孢子 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细胞叫四分体。四分体再分离成4个小孢子。单核的小孢子分裂为两个细胞, 其中较小的一个叫第一原叶细胞,较大的一个叫胚性细胞, 胚性细胞分裂形成第二原叶细胞和精子器原始细胞,精子器 原始细胞再分裂一次形成一个粉管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此 时,花粉粒已成熟,这种具有四个细胞,即第一原叶细胞、 第二原叶细胞、粉管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成熟花粉也就是雄配 子体。随着发育,第一、第二原叶细胞逐渐消失,仅留下粉 管细胞和生殖细胞继续发育。 8、简述裸子植物大孢子的产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过程。 答:胚珠的珠心由一团幼嫩细胞组成,在珠心深处形成大孢 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四个大孢子, 在珠心组织内排成直行,基中仅远离珠孔的一个成为可发育 的大孢子。大孢子经多次分裂形成许多游离核,逐渐形成细 胞壁,使雌配子体成为多细胞结构,称为胚乳。在雌配子体 的近珠孔端形成3-5个颈卵器。每个颈卵器具数个颈细胞和 一大型的中央细胞,中央细胞在受精前分裂成卵细胞和腹沟 细胞,但后者迅速退化消失。 9、被子植物受精过程及种子的形成。 答:花粉粒传到柱头上后,从柱头吸收水分,同时发 生蛋白质的释放。经花粉壁蛋白与柱头表面的溢出物或亲水 性的蛋白质膜(表膜)的相互识别,决定雄性花粉被雌蕊“接受”或被“拒绝”。花粉粒从柱头分泌物中吸收水分膨胀, 内壁从萌发孔向外突出形成细长的花粉管,内含物流入管内。花粉管不断伸长,经花柱进入子房,最后直达胚囊。当花粉 管从一个退化助细胞处进入胚囊后,先端破裂,两个精子分 别穿过质膜。其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二倍体的合 子,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极核结合形成三倍体的初 生胚乳核,这种两个精子分别与卵和极核结合的现象,称为 双受精。被子植物完成受精作用以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子 房发育成果实。

《植物学》期末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4)

生物科学专业 植物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姓名_______专业与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成绩________ 我保证诚实地完成本次考试,保证不以任何形式抄袭或作弊。 自愿签约人: 一.填空题(除注明者外,每空0.5分,共40分) 1.(3分)裸子植物苏铁纲具有羽状分裂大孢子叶,银杏纲的大孢子叶称为珠领, 松柏纲的大孢子叶称为珠鳞,紫杉纲的大孢子叶称为珠托或套被,而买麻藤纲具有盖被和珠孔管。 2.(2.5分)犁头尖具佛焰花序,花序顶端为附属体,依次以下为雄花 花,中性花花,雌花花。 3.(3分)芸香科植物的识别特征有:托叶缺,枝叶树皮香气,叶具透明 油腺点,花盘存在于雄蕊与子房之间;果实有多种,柑桔属的果实称为柑果,花椒属的果实称为蓇葖。 4.(2.5分)大戟科叶具有托叶、有些植物具乳汁、叶柄上端或叶上常有腺体、花 单性、三室果。 5.(3分)樟科的识别特征有枝叶树皮有香气,花三数,雄蕊四轮时,每轮3枚, 第1与第2轮雄蕊花药内向,第3轮雄蕊花药外向,基部有2枚腺体,第4轮雄蕊退化为箭头状。花药瓣裂。 6.(2.5分)填空: (1)黄鹌菜的头状花序上的花全为舌状花 (2)板栗的果实由壳斗包 (3)草莓食用部是花托 (4)柚的叶是单身复叶

(5)咖啡属于茜草科。 7.(1.5 分)山毛榉科植物的雄花序是柔荑花序;杨柳科花单性,无花被,杨属 的花具有花盘,而柳属的花具有蜜腺。 8.(3分)构成禾本科植物花序的基本单位称小穗, 其基部两侧各有一枚颖片, 每 一两性小花由外稃、内稃、2~3枚浆片、6~3枚雄蕊和雌蕊组成。 9.水杉具有条形且对生的叶。 10.(4.5分)木兰科的原始特征包括花各部多数,分离,螺旋状排列在伸 长的花托上,雄蕊花药长,花丝短,药隔突出;雌蕊花柱与柱头不分化。 11.(2分)具有双韧维管束的植物类群有葫芦科、桃金娘科、夹竹桃科、萝 摩科等。 12.(2分)桃金娘科叶对生,具边脉,常有香气和油腺点,子房半下位。 13.(2.5分)有些植物可根据营养器官的特征来判别所属的科, 例如茎节膨大,叶 常互生,具有鞘状或穿茎托叶的是蓼科;植物体有香气,托叶脱落后在枝条上留下托叶环的是木兰科;有些植物可根据繁殖器官特征来判别所属的科,例如具双悬果的是伞形花科;具角果的是十字花科;具有瓠果的是葫芦科。 14.写出下列植物的学名(每小题1分,共5分): (1)银杏:Ginkgo biloba。 (2)月季:Rosa chinensis。 (3)大豆:Glycine max。 (4)水稻:Oryza sativa。 (5)无花果属:Ficus。 15.(3分)锦葵科植物最易识别的特征是单体雄蕊;苋科与藜科均具有基生 胎座,前者的花被常有颜色,后者的花被绿色。石竹科石竹科花瓣反折,前端流苏状撕裂,有爪。 二.选择题(把选择答案前面的字母直接写在该题的双括号内,每小 题1分,共5分)

植物学名词解释

1.传递细胞:A结构特点:初生壁具有次生性的内突生长,形成指状、鹿角状突起,使质膜面积增大,有利于原生质体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胞间连丝发达,核多样,细胞器丰富(1、5分)。B部位:出现于溶质短途密集运输的部位,如小叶脉、节与花序节部、分泌结构、子叶、胚乳、胚柄、中央细胞与反足细胞、珠被绒毡层与伴胞等(1、5分)。C、功能:一种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高效的传递与运输能力(1分)。 2.植物细胞的编程性死亡:A指在一定生理与病理条件下,细胞遵循自身的程序,主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正常的生理性死亡(1、5分)。B细胞表现为染色质降解,核DNA形成寡聚小体片段,细胞质浓缩,内质网成泡状,具自溶作用,主动耗能(1、5分)。C根毛死亡,管状分子死亡,大孢子退化,叶的衰老等都属于编程性死亡。它以与有丝分裂相反的方式来调节细胞群的相对平衡,就是长期演化的结果(1分)。 3.细胞编程性死亡:A指在一定的生理与病理条件下,细胞遵循自身的程序,主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属正常的生理性死亡(1分)。B细胞表现为染色质降解,核DNA 形成寡聚小体片段,细胞质浓缩,内质网成泡状,具自溶作用,主动耗能(2分)。C 根毛死亡,管状分子死亡,大孢子退化,叶的衰老等都属于编程性死亡。它以与有丝分裂相反的方式来调节细胞群的相对平衡,就是长期演化的结果(1分) 3.外胚乳:A 种子在形成与发育过程中,胚珠的珠心、珠被组织不被完全吸收而消失,有部分残留,构成外胚乳(1、5分)。B 外胚乳就是补充胚乳的一种附属贮藏组织,就是演化位置较高的次生性状(1、5分)。C 外胚乳可以与胚乳并存,如芡的种子等(1分)。 4.双受精:A 被子植物的花粉管进入胚囊后,释放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结合成合子(或受精卵),另一个与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的过程(1、5分)。B意义:双受精就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生殖现象,它使2个单倍体的雌雄配子融合在一起,恢复了亲本原有的二倍体染色体数目,具有父母双亲的遗传特性,加强了后代个体的生活力与适应性(1、5分)。C 三倍体的胚乳也具有双亲的的遗传特性,为胚发育提供营养,促进植物的生活力与适应性(1分)。 5.雄性生殖单位:A 有的植物的两个精细胞与营养细胞在生殖过程中在功能上就是作为一个统一的传送单位(1分)。B 较大的一个精子与营养核联结,含质体少,含线粒体多,较小的精细胞与较大的精细胞联结,含质体多,含线粒体少,这就是精子的二型性。较大的精细胞多与中央细胞结合,较小的精细胞多与卵细胞结合(2分)。C如白花丹的雄性生殖单位(1分)。 1.人工种子:A 利用植物在组织培养中具有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特性,把胚状体包埋在胶囊内形成球状结构,使其具有种子的机能,并能播种于田间(2分)。B胚状体就是由体细胞通过组织培养无性繁殖产生的一种类似合子胚的结构,经过系列发育,可长成植物体(1分)。 C 人工种子具有三层结构,种皮就是有机膜,其内为营养物质及激素,最内为胚状体或芽体(1分)。 2.原套——原体学说:A、被子植物茎顶端的外部由一层或几层细胞组成,行垂周分裂以增加表面积,而不增加细胞层数。原体:原套里面的多层细胞,行平周分裂与各方向的分裂,以增加体积而使茎的顶端扩大(1分)。B、原套、原体各有自己的原始细胞。原套的原始细胞位于茎尖中轴位置,其衍生细胞一部分留在顶端仍为原始细胞,其表层分化成原表皮进而发展为表皮,其余的形成茎端周围的细胞,与原体细胞一样,并没有预定的分化方向,这就是与组织原学说的重要区别。原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