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
语法知识: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语法知识:复句类型及关联词](https://img.taocdn.com/s3/m/e28e09b6aef8941ea76e05d2.png)
语法知识:复句类型及关联词导读:复句的类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紧密联系,结构相互独立的单句即分句组成的句子称为复句。
组合复句的分句可以是主谓句,也可以是非主谓句。
分句之间有短暂的语音停顿,书面上用逗号或分号表示。
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1、并列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并列组合而成的,叙述相关的几件事情,或说明相关的几种情况,分句之间没有主次之分,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即A,又B”。
例如: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不是意识决定存在,而是存在决定意识。
2、承接复句:也称顺承复句,连贯复句。
几个分句表示连续发生的事情或动作,彼此顺序不能动。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A,于是B”“A,然后B”、“A,接着B”、“A,便B”。
例如: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草房。
3、递进复句:由两个有递进关系的分句组成,后一个分句表示意思比前一个分句进了一层。
常用的共联词语有“不但(不光、不只)A、而且(还、又)b”、“而且”、“并且”、“尚且a,何况b”、“别说a就连(就是)B”。
例如:他不仅学习好,而且工作好,尤其是思想好。
4、选择复句:几个分句分别说出凡种情况,要求从中选择一种,表示“或此或彼”、“非此即彼”、“与其这样不如那样”等意思。
常用关联词语有“或者(或)a、或者(或)b”、“不是a就是b”、“是a还是b”、”与其A,个如b”。
例如:不在沉默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5、转折复句:由两个有转折关系的分句组成,几个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来一个转折,转到相反的意思上去。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虽然a但是b”、“a不过b”、“可是”、“然而”、“却”等。
例如。
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
6、因果复句:由两个有因果关系的分句组成,分句之间是说明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语类别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语类别](https://img.taocdn.com/s3/m/31d60efae009581b6bd9eba7.png)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语类别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语类别联合式复句:含义:复句的分句之间没有主次的区别,若干分句共同作为表达语意的主体的复句类型。
1、并列复句:1)含义:分句之间:(1)分别说出几个事物的情况,或一个事物的几个方面的情况;(2)或者对比说明几种事物;(3)或者解释说明。
2)分类:(1)平行式:例1:这件名牌衣服很漂亮,那件名牌衣服很便宜。
例2、这个同学一边认真地听课,一边细心地记笔记。
(2)对照式:例1:他面对困难不是灰心丧气,而是勇往直前。
例2:是存在决定意识,不是意识决定存在。
“是”——是连词,不是动词。
(3)解说式:(单一解说·总分解说)例1:北京奥运会有一个无与伦比的开幕式,它是由著名导演张艺谋执导的。
例2:1、年初南方出现了冻雨灾害,2、五月四川发生了汶川大地震,3、8月全国很多省份又发生了水灾,/4、这些都说明2008年是中国自然灾害极为频繁的一年。
3)关联词语:(1)平行式的关联词语:1 单用:也·又·还·同样·同时……2 双用:一面……,一面……一边……,一边……既……,又(也)……有时……,有时……有的……,有的……(2)对照式的关联词语:不是……,而是……是……,不是……(3)解说式关联词语:没有明显的关联词语,应根据语意关系来确定。
2、承接复句(连贯)1)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出现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的顺序)2)分类:(1)动作的连续:例1:同学们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头,回到了学校。
例2:吃过晚饭,老秦跟小福来到场院打谷子。
(2)事情的连续:例1:月亮升起来了,院子里显得很干净。
例2:荆江大堤刚出现险情,解放军战士就出现在大堤上。
(3)关联词语:1 单用:就·便·才·于是·然后·接着2 双用:首先……,然后……刚……,就……一……,就……3、递进复句1)含义:一个分句的意思比另一个分句的意思加深了一层。
复句关系(关联词语)
![复句关系(关联词语)](https://img.taocdn.com/s3/m/fff7ac1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d.png)
❖ 合用:首先……然后……;刚(一)……就。
❖ 单用:就,便,才,又,再,然后,接着,于 是,后来,跟着,继而,终于
❖ ● 战士们一来到村里,就帮助老乡干活。
❖ ● 先是刮大风,接着又下起了大雨。
❖ ● 他机警地向四周扫视了一下,把手一挥,命 令大家快进屋去。(靠分句排列顺序)
❖ 单用:或者、或是、或、还是
❖ ● 这次运动会,你是参加打篮球,还是参加田径赛?
❖ ● 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二者必居其 一。
❖ ⑵ 选择已定:在几种事情中已经选择停当。关 联词有:
❖ 先舍后取: ❖ 合用:与其……不如(无宁、宁肯、还不如、
倒不如)…… ❖ 单用:还不如、倒不如 ❖ 先取后舍: ❖ 宁可(宁肯、宁愿)也不(绝不、不)…… ❖ ●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 ● 宁可站着死,也不跪着生。 ❖ ●宁可玉碎,决不瓦全。 ❖ ● 我们宁可多赶几里路,也要去看一看。
❖ ● 如果没有群众的支持,那么我们就什么 都做不成。
❖ ● 假如你同意,我们明天一早就出发。
❖ 相背关系:偏句、正句语意是相背的,假设 和结果不一致。偏句先退一步说,把假设当 作事实承认下来,正句则说出不因假设实现 而改变的结论。(让步假设)
❖ 分句之间是“假设让步——转折”的关系。
❖ 合用:即使(就是、就算、纵使、纵然、哪 怕)……也(还),再……也……
❖ “因而”联系的分句所叙述的事实有连续关 系。
❖ “以致、致使”多用于后果不好的情况或说 话人所不希望的结果。
❖ 他优柔寡断,以致错失良机。
❖ 河里结冰了,致使轮船不能开航。
❖ ⑵ 推论因果:前句是前提,后句推论出 因果关系。关联词有:既然……那么 (就、又、便、则);既然、既、就、 可见……等。如:
常见关联词复句分类
![常见关联词复句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ab8e27f7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3.png)
常见关联词复句分类复句分类1.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却……2.假设关系如果……就……、即使……也……、要是……那么……、倘若……就……、既然……就……3.条件关系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不管……也……、即使……也……4.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因此……、既然……那么……、既然……就……、之所以……是因为……5.并列关系不仅……而且……、一边……一边……、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既……又……、不是……而是……6.承接关系一……就……、起初……后来……7.递进关系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还……8.选择关系与其……不如(___、宁可);宁可(宁愿)……(也)不(不愿)、是……还是……、或者……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不……目的是偏句表示一种行为,正句表示这种行为的目的。
为了、以便、以、用以、好、以免、免得、省得。
例如:为了避免情绪激动,你快让他进去。
取舍在两件事情中衡量得失,选择其中的一件,舍弃另一件。
与其……,不如(___、宁可);宁可(宁愿)……(也)不(不愿)。
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关联词语的误用情况:1.错用关联词语例如:宋朝皇帝只知道吃喝玩乐。
因为喜欢踢球,就把一个流氓封为殿师太尉。
(应把“因为”改为“为了”)(也可以把“就”移到“为了”前面)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如: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才能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
(“只有”与“才”搭配,去掉“就”)辨别非关联词的连续语有些短语看起来像关联词,但并非关联词。
例如“一会儿……一会儿……”“一下子……一下子……”等等,这些都不是关联词,也不是排比句。
排比句是拥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相同词语连成的句子。
像这种词语相同却不到三个的词语只能算是连带词或连续词。
复句类型及所属关联词分类简表
![复句类型及所属关联词分类简表](https://img.taocdn.com/s3/m/8de6b3f4d15abe23482f4d97.png)
复句类型及所属关联词分类简表联合关系结构:并列复句:分句之间,不分主次,彼此平行。
例句:中国是火药的故乡,又是火箭的故乡。
关联词:又…,又…一边…,一边…不是…,而是…一方面…,一方面…承接复句:几个分句是连续动作或先后发生的事,分句次序一般不能随意改动。
例句: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关联词:…,又(还)…(便,于是)…(先)…,然后(再,接着)…递进复句:分句间有一层进一层的关系(程度更深,数量更大,范围更广)。
例句:他不但是“三好学生”,而且是“优秀班干部”。
关联词:不但…,而且…不仅…,还……,甚至……,尤其是…选择复句:分句表示从两件事中选择一件。
(分句可以不止两个)例句::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克服。
关联词:不是…,就是…不仅…,还……,甚至……,尤其是…偏正关系结构(主从):转折复句:后一分句是前一分句意思的转折(相反或相对).例句::虽然金子很名贵,但我还是要做一块钢。
关联词:虽然…,但是…尽管…,但是……,反而……,却……,不过因果复句:前一分句表原因,后一分句表结果(或前一分句说依据,后一分句说出由依据推出的结论)例句:几房的本家大约已经搬走,所以很寂静。
关联词:因为…,所以…由于…,……,因次…既然…,就…假设复句:前一分句表示假设情况,后一分句说这假设实现就有结果。
例句:如果你愿意,我就陪你到白云山看看。
关联词:如果…,就…要是…,就…若是…,便…即使…,也……,不过…条件复句:前一分句提出条件,后一分句在次条件下要产生的结果。
例句:只有春天的到来,生活里才能开满鲜花。
关联词:只有…,才…只要…,就…无论…,都…不管…,也…除非…,才…。
复句类型及所属关联词分类简表
![复句类型及所属关联词分类简表](https://img.taocdn.com/s3/m/b706814bf524ccbff0218409.png)
复句类型及所属关联词分类简表
复句类型及所属关联词分类简表联合关系结构:
并列复句:分句之间,不分主次,彼此平行。
例句:中国是火药的故乡,又是火箭的故乡。
关联词:又…,又… 一边…,一边… 不是…,而是… 一方面…,一方面…
承接复句:几个分句是连续动作或先后发生的事,分句次序一般不能随意改动。
例句:过了那树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关联词:…,又(还)… (便,于是)… (先)…,然后(再,接着)…
递进复句:分句间有一层进一层的关系(程度更深,数量更大,范围更广)。
例句:他不但是“三好学生”,而且是“优秀班干部”。
关联词:不但…,而且… 不仅…,还… …,甚至… …,尤其是…
选择复句:分句表示从两件事中选择一件。
(分句可以不止两个)
例句::要么我们被困难吓倒,要么我们把困难克服。
关联词:不是…,就是… 不仅…,还… …,甚至… …,尤其是…。
复句关联词
![复句关联词](https://img.taocdn.com/s3/m/f599cfcb89eb172ded63b7ba.png)
2.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A.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 远不是一两句话就能奏效的。 B.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较开阔,富有正义感 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 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C.我们在本月中旬有个重要会议,所以现在 就要好好准备。 D.地震发生之后,当地政府及解放军部队全 力救助,目前灾区群众已住进了临时帐篷, 以防发生余震。
试看下面这个句子:
明天不下雨,我们上西山去。
(如果)明天不下雨,我们(就)上西山去。
(只要)明天不下雨,我们(就)上西山去。
(即使)明天不下雨,我们(也)上西山去。
(因为)明天不下雨,(所以)我们上西山去
练习:指出下列复句类型
1.老师打开书本, 开始上课。( 承接复句 ) 2.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 就失掉了的。( 假设 ) 3.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用深度 量去衡量的。( 并列 ) 4.我去年曾经去过那里,看见破的石马倒在 地上,一个石羊蹲在草地里呢。( 承接 ) 5.凡事开始最难,然而更难的是何以善终。 ( 转折 ) 6.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 就能超群出众。 ( 假设 )
什么是复句?
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 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的句子。所 谓分句是指结构上类似单句而没有完整句调 的语法单位。分句之间的关系常用连词、副 词以及一部分起关联作用的短语来表示,复 句中的分句之间有着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 分句之间不同的逻辑事理关系,可以把复句 分为并列、承接、递进、选择、转折、因果、 假设、条件、解说、目的等类型。
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那就(就、便)…… ……又……又…… ……一面……一面…… ……有时……有时…… ……一会儿……一会儿…… ……既……又…… 结构: “因为a所以b”、“既a就(那么)b”、因此
复句和关联词(全)
![复句和关联词(全)](https://img.taocdn.com/s3/m/9014c7d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63.png)
02
总结词
提供多种选择、增强表达效果
03
详细描述
在写作中,选择复句常用于提供多个选项供读者选择或对比,增强文章
的表达效果。例如,“你可以选择去电影院看电影,或者在家看流媒体
。”
转折复句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转折复句
表示转折关系的复句,常使用转折连词“但是”、“然而 ”等连接。
总结词
突出对比效果、使内容更加鲜明
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常使用条 件连词“才”、“才”等连接。
总结词
强调条件关系、明确结果预期
详细描述
在写作中,条件复句常用于强调 某种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明 确预期的结果。例如,“只要你 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时间复句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时间复句
表示时间关系的复句,常使用时间连词“当”、“正在”等连接。
04
复句和关联词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并列复句在实际写作中的应用
并列复句
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常使用并 列连词“和”、“与”、“及”
等连接。
总结词
增强文章条理性、丰富内容表达
详细描述
在写作中,并列复句常用于列举 、说明或对比多个事物或观点, 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条理清晰 。例如,“他喜欢读书、看电影
和旅游。”
条件关联词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句子,表示它们之间 是条件关系,即后一个句子是前一个句子的条件或结 果。常见的条件关联词有“才便只有”、“才便除非 ”、“才便若是”等。
例句:只有努力学习,才能取得好成绩。
时间关联词的用法和例句
• 时间关联词用于连接两个或多个句子,表示它们之间是时间关 系,即后一个句子是前一个句子的时间上的后续或先决条件。 常见的时
详细描述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https://img.taocdn.com/s3/m/46e12a9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17.png)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复句类型及关联词是:
1、并列复句:各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
单用:也,又,另外,同时,一面,一边,另一方面。
合用:既…又…;不是…而是…;也;又;同时、同样、另外;既…也;又…又;也…也;一边…一边;有时…有时;一方面…一方面(另一方面);一会儿…一会儿;是…不是。
2、递进复句:分句之间的意思是递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语:
单用:更、而且、况且、何况、甚至、甚至于、以至、尤其、尚且、反而、并且、还、不但、不仅、不光。
合用:非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还,也,甚至)……、不但……反而、尚且……何况、别说……连”等。
3、转折复句:句意之间是转折的关系。
单用:虽然虽说是但是可是但却而然而不过就是只是反而尽管固然只不过。
合用:“虽然(虽、虽是、虽说、虽则、尽管)……但是(可是、然而、却、也、还、而)”等。
4、因果复句:分句之间是因果关系。
单用:“因为、由于、是由于、所以、因此、因而、以致、致使、从而”“既、既然、可见”。
合用:“因为(因)(由于)……所以(才)(就)(于是)(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是由于)(就在于),由于……因此(因而,所以);“既然……那么(就、又、便、则、可见)”。
5、条件复句:分句之间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
单用:才、否则、要不然,一旦,除非,只要,只有。
合用:只要(只需、一旦)……就(都、便、总);没有……就没有;无论(不管,不论)……都;“只有(唯有)(除非)……才(否则)(不)”。
初中语文 复句的类型及常用关联词
![初中语文 复句的类型及常用关联词](https://img.taocdn.com/s3/m/d48f5fc1960590c69fc3761a.png)
复句的类型及常用关联词复句的类型及常用关联词(一)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分句组成。
联合复句——分句间的意义平等,无主从之分。
名称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举例并列复句各分句平等地排列在一起,分别说明或描写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又……又……也……也……既……又(也)……一方面……一方面……一面……一面……一边……一边……不是……而是……她又聪明又漂亮。
他钢琴也喜欢,吉他也喜欢。
他既聪明又能干。
他在北京一方面打工,一方面寻找走失多年的妹妹。
他一面开车,一面聊天。
他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
你来得不是太早了,而是太晚了。
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表示要在这几件事情中选择一件。
是……还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不是……就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要)……宁愿……也不你是去上海还是去广州?我们要么早上八点出发,要么晚上八点出发,别的时间都不合适。
或者班长去,或者你去,或者我们都去。
到了周末,他不是去打球就是去游泳。
与其坐着等,不如出去找一找。
很多顾客宁可直接换一台新的数码产品,也不去修理。
我宁愿受罪,也要和她结婚。
(要)……递进复句后一分句比前一分句有进一层的意思。
不但……而且……不仅……而且……不但……还……不但……反而……不但……而且……甚至……我哥哥不但聪明而且善良。
他不仅聪明而且能吃苦。
班长不但帮助我们班的学生,还经常帮助别的班的同学。
爷爷住院后,病情不但没好,反而更重了。
张秘书不但会唱歌,而且会弹琴,甚至会作曲。
转折复句在语义上,后一分句同前一分句相反或相对。
虽然……但是……虽然……可是……尽管……但是……尽管……还是……不过…………就是…………只不过……虽然已经是春天了,但是晚上还很冷。
她虽然很漂亮,可是我不喜欢她。
尽管我明白了你的意思,但是我不能同意你的看法。
尽管下雨了,我还是要去。
她确实很聪明,不过有点儿懒。
8种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8种复句类型及关联词](https://img.taocdn.com/s3/m/09fa79f8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fd.png)
8种复句类型及关联词在中文写作中,复句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语法结构。
根据从句在复句中的作用和关联词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复句分为以下八种类型:1. 让步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表示虽然有某种情况或条件存在,但这并不会影响主句表达的实际含义。
这类从句通常用连词"虽然"、"尽管"、"虽然...但是"等引导。
例如:虽然天气炎热,但是我们还是要坚持锻炼身体。
尽管工作繁忙,她仍然每天给家人做好晚饭。
2. 条件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表示在主句发生的情况下,某种条件满足了才能实现。
这类从句通常用连词"如果"、"假如"、"除非"、"只要"等引导。
例如:如果你明天有时间,我们可以一起去看电影。
假如明天下雨,我们就改天再去爬山。
3. 原因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表示主句的结果是由某种原因造成的。
这类从句通常用连词"因为"、"由于"、"既然"等引导。
例如:因为他认真学习,所以考试得了好成绩。
既然你已经决定了,就应该全力以赴。
4. 结果状语从句结果状语从句表示某种条件或情况下,主句的结果是什么。
这类从句通常用连词"所以"、"因此"、"以至于"等引导。
例如:他每天坚持锻炼身体,所以身体非常健康。
昨天晚上熬夜看球赛,今天上午以至于迟到了。
5. 目的状语从句目的状语从句表示某种行为或者行动是为了达到主句中的目的。
这类从句通常用连词"为了"、"以便"、"使得"等引导。
例如:为了更好地学习,我准备去图书馆看书。
他买了一台新电脑,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
6. 权衡状语从句权衡状语从句表示某种情况在两个或多个因素之间的平衡、比较。
这类从句通常用连词"不管"、"虽然"、"有时候"等引导。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精选文档】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598ce4e2c281e53a5902ffd8.png)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复句: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按照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复句: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
按照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并列关系:几个分句分别陈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种事物、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句间有平列或对照的意味,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⑴秭归是楚先王熊绎始封之地,也是屈原的故乡.⑵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还可以节约纸张和印刷费用。
⑶概念的内涵越小外延越大,反之,内涵越大外延越小。
(单用)⑷我们既要有冲天的干劲,也要有科学的分析。
⑸于长水一边发动党团员加紧搬石头,一边帮着石匠钻炮眼崩石岩。
⑹海燕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
——高尔基《海燕》⑺治史绝不是为了泥古,而是为了鉴今。
⑻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绝不是真正的政治家。
注意:并列复句还经常不用关联词语,而只凭语序和语义来显示分句间的关系,如:⑴山显得那么苍茫,路显得那样遥远.⑵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⑶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朱自清《春》二、承接关系:即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相关情况,常用的关联词语多为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有:⑴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⑵代表团定于今日离京前往上海,然后赴广州参观访问。
⑶过了那林,船便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鲁迅《社戏》⑷大家看了看钞票上的人像,又彼此交换了将信将疑的一眼,便把钞票塞进破布袄的空口袋或者缠着裤腰的空褡裢.—-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⑸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后来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⑹我一进村,就被这意外的情景惊呆了。
复句的八大类型和常见的关联词
![复句的八大类型和常见的关联词](https://img.taocdn.com/s3/m/95890fec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b.png)
复句的八大类型和常见的关联词一、疑问句回答1. 疑问句:What's the matter?回答:Nothing serious.2. 疑问句:How was your day?回答:It was great.二、肯定句回答1. 肯定句:You are so kind.回答:Thank you.2. 肯定句:You did a great job.回答:I appreciate it.三、否定句回答1. 否定句:That's not true.回答:I disagree.2. 否定句:You can't do that.回答:I'll try my best.四、感叹句回答1. 感叹句:What a beautiful day!回答:Yes, it is.2. 感叹句:How amazing!回答:I know, right?五、建议句回答1. 建议句:You should take a break.回答:That's a good idea.2. 建议句:Why don't you try this?回答:I'll give it a shot.六、提问句回答1. 提问句:What do you think?回答:I think it's a great idea.2. 提问句:Can you help me?回答:Of course, I'd be happy to.七、赞同句回答1. 赞同句:I agree with you.回答:Me too.2. 赞同句:I'm with you.回答:I'm glad to hear that.八、关联词1. 同意:Absolutely, Sure, Of course, Definitely2. 拒绝:No, Not really, I don't think so, I'm afraid not。
复句关系类型
![复句关系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a9290e6b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9.png)
复句关系类型一、并列关系并列关系是指复句中的分句之间处于平行地位,没有主次之分,也没有从属关系,而是互相并列、相互并存的关系。
常见的关联词有“既……又……”、“一边……一边……”、“一方面……另一方面……”等。
二、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指复句中的分句之间存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其中一个分句说明原因,另一个分句说明结果。
常见的关联词有“因为……所以……”、“由于……因而……”、“因此……”等。
三、条件关系条件关系是指复句中的分句之间存在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其中一个分句说明条件,另一个分句说明在这个条件下所产生的结果。
常见的关联词有“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才……”等。
四、转折关系转折关系是指复句中的分句之间存在相反或相对的关系,其中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另一个分句则说明这种情况并不成立或结果并非如此。
常见的关联词有“虽然……但是……”、“尽管……可是……”、“然而……”等。
五、递进关系递进关系是指复句中的分句之间存在一种进一层的关系,其中一个分句说明一种情况,另一个分句则在这基础上更进一步地说明情况。
常见的关联词有“不但……而且……”、“不仅……还……”、“尚且……何况……”等。
六、选择关系选择关系是指复句中的分句之间存在选择与被选择的关系,其中一个分句列出几种可能的情况,另一个分句则说明在这几种可能的情况中选择哪一种。
常见的关联词有“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等。
七、假设关系假设关系是指复句中的分句之间存在假设和实际情况的关系,其中一个分句说明假设的情况,另一个分句则说明在假设情况下所得到的结果。
常见的关联词有“假如……那么……”、“倘若……便……”、“要是……”等。
复句关系及常用关联词
![复句关系及常用关联词](https://img.taocdn.com/s3/m/c7c2f7f50242a8956bece4f9.png)
复句关系及常用关联词
1、并列复句
“既……,又……”“一边……,一边……”“一方面……,另一方面……”“不是……,而是……”“有的……有的”、“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又”、“也”、“还”、“同时”等。
2、递进复句
“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并且、也、还、甚至)……”“尚且……,何况……”“除了……还有”、“而且”、“况且”、“尤其”、“乃至”等。
3、选择复句
“或者……”“也许……,也许……”“是……还是”“与其……,不如,”“不是……,就是”,“宁可……,也不”“要么……要么”
4、转折复句
“虽然(尽管、固然)……,但是(可是、却)……”“然而”“不过”“只是”
5、因果复句
“因为……,所以”,“由于……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因此”、“因而”、“从而”
6、假设复句
“纵然……也”“假如……就”“要是……就”、“哪怕……也”、“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 ”、“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 ……也(仍然、还是)”
7、条件复句
“只要……,就”,“只有……,才”,,“没有……,就没有”,“除非……,才”、“凡是……都”、“不管……总”、“无论 (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
复句关联词语顺口溜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
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还是是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设,
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
复句主要有八种类型
![复句主要有八种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dcb87b21bcd126fff7050b3f.png)
复句主要有八种类型1.并列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陈述几种事物,或者几种事情,或一种事情的的几个方面,分句之间是平行相对的并列关系。
主要关联词语是:既……又……,还,也,同样,不是……而是……,是……不是……,同时,一方面……一方面……,有时……有时……,有的……有的……。
如:①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
②我们不要空话,而要行动。
③从门到窗子是七步,从窗子到门也是七步。
2.承接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一个接着一个的叙述连续发生的动作,或者接连发生的几件事情。
分句之间有先后顺序。
常用关联词语有:就,便,才,又,于是,然后,接着,首先(起初)……然后……,从而。
如:①他们俩手拉着手,穿过树林,翻过山坡,回到草房。
②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然后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③吃过了饭,老秦跟小福去场里打谷子。
3.递进复句后面分句的意思比前面分句的意思进了一层,分句之间是层进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不但(不仅、不只、不光)……而且(还,也,又)……,尚且……何况(更不用说,还)……,况且。
如: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4.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是:与其……不如……,宁可……也不……,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或许……或许……,可能……可能……,也许……也许……。
如: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假呀!③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5.转折复句后一分句的意思不是顺着前一个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作了一个转折,说出同前一分句相反、相对或部分相反的意思来。
分句之间构成转折关系。
常用的关联词有:虽然(虽、尽管)……但是(但、可是、却、而、还是)……,但是,但,然而,只是,不过,倒,竟然。
八大复句关联词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八大复句关联词表格-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bc37d47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4c.png)
八大复句关联词表格-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八大复句关联词是指连接复句之间关系的常用词语,包括因果关系、条件关系、让步关系、目的关系、转折关系、递进关系、选择关系和比较关系。
下面是一个关于八大复句关联词的表格:++++关联词关系示例++++因为因果关系因为下雨了,所以我带了雨伞。
所以因果关系我带了雨伞,所以不会被雨淋湿。
如果条件关系如果下雨了,我会带雨伞。
就条件关系如果下雨了,我就带雨伞。
虽然让步关系虽然下雨了,但我没带雨伞。
但是转折关系我没带雨伞,但是不会被雨淋湿。
而且递进关系今天不仅下雨了,而且刮大风。
或者选择关系要么带雨伞,要么淋湿了。
像比较关系今天的天气像夏天一样炎热。
++++以上是八大复句关联词的一个简要表格,根据需要可以进一步扩展和丰富。
使用这些关联词可以帮助文章表达更加复杂和清晰的句子关系,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
示例2:标题:八大复句关联词表格导言:在写作中,使用复句可以增加文章的复杂性和准确性。
而复句关联词则是连接复句之间关系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八大常用的复句关联词,并提供一个便于参考的关联词表格。
一、并列关联词:1. and(和):表示并列、添加相同的信息。
2. but(但是):表示并列、添加对立的信息。
3. or(或者):表示并列、选择性的信息。
二、递进关联词:1. furthermore(此外):表示递进、添加更多的信息。
2. moreover(此外):强调并列、添加额外的信息。
3. in addition(除此之外):添加额外的信息。
三、对比关联词:1. however(然而):表示对比、前后意义相对。
2. in contrast(对比而言):用于对比两件事物的不同之处。
四、因果关联词:1. because(因为):表示因果关系。
2. therefore(因此):表示结果、前因和后果。
五、条件关联词:1. if(如果):表示条件、前提和结果之间的关系。
2. unless(除非):表示充分条件。
八种复句类型及关联词
![八种复句类型及关联词](https://img.taocdn.com/s3/m/53ba7ae5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89.png)
八种复句类型及关联词1. 复句的概念好嘞,今天咱们聊聊复句,真是个有趣的话题!你知道吗?复句就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的句子,简单说,就是能把几个小句子串在一起,形成一个大句子。
就像搭积木一样,把不同的块块拼在一起,搭出一个漂亮的城堡。
1.1 关联词的重要性说到复句,得提到那些神奇的关联词。
它们就像是句子之间的桥梁,把不同的分句连接在一起。
比如“因为”、“所以”、“但是”、“而且”等等,都是常见的关联词。
没有它们,句子就像一盘散沙,怎么也拼不起来。
1.2 复句的基本类型复句的类型多得很,今天就给你们讲讲八种,保证你听了就明白。
首先是因果关系的复句,比如“因为下雨,所以我没去打球。
”这句子真是简洁明了!接下来是转折关系,比如“我喜欢吃巧克力,但是我怕长胖。
”这不就是生活中的真实写照吗?还有并列关系的复句,比如“我爱唱歌,而且我还会跳舞。
”这就让人想起那些热情四溢的派对!2. 各种复句的细分那么,咱们再细分一下。
首先,因果关系的复句可以分为直接因果和间接因果。
例如,“我感冒了,因为我没穿衣服。
”这是直接因果;而“我迟到了,因为路上堵车。
”就是间接因果,嘿,这真是生活中常见的情况啊。
2.1 转折关系的细分再说转折关系,转折可分为强转折和弱转折。
强转折的例子是“我想吃水果,但是我只有薯片。
”这可是经典的生活反差。
而弱转折则是“我喜欢游泳,可是今天水太冷。
”这听起来就让人心里一凉。
2.2 并列关系的细分至于并列关系,又可以分为对称并列和非对称并列。
对称并列的例子是“我既喜欢看书,也喜欢写作。
”而非对称并列就像“我喜欢唱歌,虽然唱得不好。
”这就是人生的真实写照,哈哈!3. 实际应用说了这么多,咱们再来看看这些复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比如,当你在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可能会说:“今天天气不错,我想去公园,但是我还有作业。
”这就把你的心情和责任感结合在了一起,真是既真实又生动。
3.1 复句在写作中的作用在写作中,复句同样不可或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句的类型及关联词复句: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
按照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复句: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有密切联系、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组成复句的单句形式,叫做分句。
按照分句之间的逻辑意义关系,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并列关系:几个分句分别陈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种事物、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分句间有平列或对照的意味,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⑴秭归是楚先王熊绎始封之地,也是屈原的故乡。
⑵缩微图书保存和使用都很方便,还可以节约纸张和印刷费用。
⑶概念的内涵越小外延越大,反之,内涵越大外延越小。
(单用)⑷我们既要有冲天的干劲,也要有科学的分析。
⑸于长水一边发动党团员加紧搬石头,一边帮着石匠钻炮眼崩石岩。
⑹海燕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
——高尔基《海燕》 ⑺治史绝不是为了泥古,而是为了鉴今。
⑻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绝不是真正的政治家。
注意:并列复句还经常不用关联词语,而只凭语序和语义来显示分句间的关系,如: ⑴山显得那么苍茫,路显得那样遥远。
⑵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⑶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朱自清《春》二、承接关系:即几个分句按顺序说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相关情况,常用的关联词语多为时间副词和时间名词,有:⑴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臧克家《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⑵代表团定于今日离京前往上海,然后赴广州参观访问。
⑶过了那林,船便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鲁迅《社戏》⑷大家看了看钞票上的人像,又彼此交换了将信将疑的一眼,便把钞票塞进破布袄的空口袋或者缠着裤腰的空褡裢。
——叶圣陶《多收了三五斗》⑸起初他们问我个人的情况,后来又问到有关革命形势的一些问题和镇头市敌驻军的动静。
⑹我一进村,就被这意外的情景惊呆了。
⑺她先看了几副镯子,又看了一挂珍珠项圈,随后又看了一个威尼斯式的镶着宝石的金十字架……——莫泊桑《项链》⑻声音开始是林红一个人的,以后变成几个人的,再以后变成几十个、几百个人的了。
——杨沫《青春之歌》注意:承接复句更多的是不用关联词语,而只靠事物之间的时间或其他逻辑顺序来显示分句之间的关系,如:⑴华老栓忽然坐起身,擦着火柴,点上遍身油腻的灯盏。
——鲁迅《药》(叙述同一个人连续发生的几个动作)⑵红军北上抗日去了,白狗子乘机下山报复,村里的党员带领群众与敌人展开了英勇的斗争。
(交代先后发生的几件有密切联系的事情)⑶(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围屏。
——黄传惕《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以视线的移动为顺序对大殿内的陈设分别介绍)三、递进关系:即后面的分句比前面的分句在意思上更进一层,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⑴种花好,种菜更好。
——吴伯萧《菜园小记》⑵她爱诗,并且爱用歌唱的音调教我们读诗。
——魏巍《我的老师》⑶一次大风沙的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拔起。
——竺可桢《向沙漠进军》⑷党八股这个形式,不但不便于表现革命精神,而且非常容易使革命精神窒息。
⑸诚实不仅是做人的准则,也是我们的事业胜利前进的保证。
⑹跪香的人,不但后来参加的全部退出,连原来的八个老头也少了三个。
⑺(我摆手让他停车,)他不但不停,反而开得更快了。
⑻武松非但没被老虎吃掉,反倒打死了老虎。
⑼见面尚且怕,更不必说敢有托付了。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⑽没有花,只有刺,尚且不可,何况只有骂。
⑾别说这么点小事,就是再大的事,他也不放在心上。
⑿这种动物别说饲养过了,我连听也没听说过。
四、选择关系:即几个分句分别说出两种或几种可能的情况,让人从中选择,常用的关联词语有:⑴通宝,你是卖茧子呢?还是自家做丝?——茅盾《春蚕》⑵你或者赞成,或者反对,或者弃权。
⑶景阳冈上的武松,不是把老虎打死,就是被老虎吃掉。
⑷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⑸要么大家坐以待毙,要么一同起来抗争。
五、取舍关系:即两个分句在分别说出两种可供选择的情况的同时,已明确地选定其中的一种,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⑴与其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⑵与其临渊羡鱼,毋宁退而结网。
⑶对待工作,与其看得容易些,宁可看得困难些。
⑷我本想留他多住几天,与其说使他老人家得到一点享受,还不如说使我自己得到一点安慰。
⑸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的材料拉成小说。
⑹我们宁肯毁掉这份材料,也不能让敌人拿去。
⑺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六、解说关系:即后面的分句对前面的分句进行解释、说明或总结,一般不用关联词语,可分为两类。
(1)解证式:即后面的分句解释前面的分句,如:①在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做百草园。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在大青山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弃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
——翦伯赞《内蒙访古》③重庆的台阶特别多,它们好像是数不清的钢琴琴键。
(2)总分式:即分句间有总说和分说关系,至少由三个分句构成,有三种。
A 、先总后分,先作概括说明,然后再具体交代,如:①事实和根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②纺线有几种姿势:可以坐着蒲团纺,可以坐着矮凳纺,也可以把纺车垫得高高的站着纺。
——吴伯萧《记一辆纺车》B、先分后总,先作具体交代,然后加以总括说明,如:①要求于人的甚少,给予人的甚多,这就是松树的风格。
——陶铸《松树的风格》②在武松看来,景阳冈上的老虎,刺激它也是那样,不刺激它也是那样,总之是要吃人的。
C、先总再分后又总,如:①这样看来,有两种完全不同的知识,一种是现成书本上的知识,一种是偏于感性和局部的知识,这二者都有片面性。
②上面我说了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
七、转折关系:即前面的分句先说出某种意思,后面的分句不是顺着前面的意思说下去,而是转到同前面分句相对或相反的意思上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转折语气1组最重,依次是2、3、4,如:①清初的学者,虽然也治经学,但他们首先是治史学。
②尽管这些演员都已经去世了,但是他们塑造的那些银幕形象却还活在观众的心里。
③虽然已宣布散会,人们还在继续讨论。
④荷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
⑤重庆并不高,但是人们称它山城。
⑥科学只能给我们知识,而历史却能给我们智慧。
⑦对各种意见都要听,不过听了要做分析。
⑧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
注意:转折关系的复句,也可以不用关联词语,但前后分句之间的关系必须明确,如:夜已经很深了,方老师仍伏在灯下,聚精会神地备课。
如:①因为马克思有广博的知识作基础,所以他能够建筑起他学术的高塔。
②由于我们没有努力学习语言,古人语言中的许多还有生气的东西我们就没有充分地合理地利用。
③歌声拖得很长,因此能听得很远很远。
④他事先没有调查研究,以致做出了错误的结论。
⑤散文之所以比较容易写,是因为它更接近我们口头的语言。
⑥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⑦既然你已经知道了,我就没有必要再向你说了。
⑧既然是红军游击队,凭暗号暗语一定可以沟通关系。
⑨连基本公式都弄错了,可见没有认真学。
注意:有的因果关系不用关联词语表示,只凭分句的次序和意义来显示,如:①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茅盾《白杨礼赞》②祥子没有说什么,他已经顾不过命来。
——老舍《骆驼祥子》九、假设关系:即前面的分句提出一种假设,后面的分句说明在这种假设的情况下将①如果爱因斯坦尽相信牛顿的时空观,他就不会发现相对论。
②如今,你若是从井冈山许多山坳走过,便能看到一条条修长的竹滑道。
——袁鹰《井冈翠竹》③要不是有这一段山岩,金斗坪早就被大水冲得没影了。
④如果说进到天山这里还像是秋天,那么再往里走就像是春天了。
——碧野《天山景物记》⑤即使若干年后人口不再增加,人口多的问题在一段时间里也仍然存在。
⑥你就是调尽五颜六色,又怎么画得出祖国的面貌?——杨朔《茶花赋》⑦哪怕再给我增加一倍的工作,我也能够完成。
另外,“连锁关系”的复句由于它们能很自然地加上表示充足条件的关联词语“如果……那么……”,因此也可以看作假设关系,如:①谁自重,谁就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②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③人民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④风越大,浪越高。
注意:还有的不用关联词语,只凭语意来显示假设关系,如:①不见茶花,你是不容易懂得“春深似海”的妙处的。
——杨朔《茶花赋》十、条件关系:即前面的分句提出一个条件,后面的分句说明在这种条件下将会产生的结果,分句间有条件和结果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①只要我能活下去,我就绝不能让这个叛徒漏网。
②鲁西南平原只要有充足的水源,也可以种水稻。
③理论一旦为群众所掌握,就会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
④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棚。
——契诃夫《套中人》⑤只有依靠群众,才能把工作做好。
⑥鸟儿必须凭借空气,才能在天空中自由飞翔。
⑦除非是反革命文艺家,才有所谓人民是“天生愚蠢的”,革命群众是“专制暴徒”之类的描写。
⑧无论植树还是种草,土壤中必须有充足的水分。
⑨肥皂沫不管有多么悦目,最后也免不了破灭。
⑩随你怎么问,他只是不吭声。
十一、目的关系:即分句间有行为和目的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如:①所以印这个材料,是为了帮助同志们找到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
②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
③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纪念几个青年作家。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④这里应该建座桥,以便两岸群众的往来。
⑤今天请大家来开会,为的是研究学习方案。
⑥各地都要把抗洪救灾物资运到指定位置,以备调用。
⑦借阅的书籍应该在限期内归还,以免妨碍流通。
⑧请他先别挖,先招呼着老街坊们到这儿来,免得万一房子塌了,砸伤了人。
⑨大坝要加固,以防汛期决口。
⑩我给你打个压水井吧,省得你大老远地去挑水了。
(带“省得”的目的分句,位置可前可后。
“省得你大老远地去挑水了,我给你打个压水井吧。
”)注意:目的复句在语义关系明确的情况下,也可以不用关联词语,如:①一个人摘了一片大荷叶顶在头上,抵挡正午的太阳。
——孙犁《荷花淀》②张老汉拼命干活挣钱,想给儿子盖五间瓦房。
各类复句间的区别[并列复句与承接复句的区别]1.并列复句的分句是相互对称的,成平行的雁行式排列。
其基本格式是A,B,C……,分句的排列比较自由,有时可以前后对调。
如:①他一边看报,一边听音乐,一边吃饭。
②小李今年十八岁,小王二十四岁,至于老陈嘛已是年过古稀了。
2.承接复句的分句排列次序是由分句所表示的时间和事理上的先后决定的,因此,分句的派顺序不能前后对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