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丁——非洲——气候的非地带性与水文
(最新)名师整理湘教版地理7年级下册第6章第2节《非洲》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最新)名师整理湘教版地理7年级下册第6章第2节《非洲》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409a331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b8.png)
4.非洲还是 咖啡 和 油棕 等作物的原产地。非洲大型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均居 世界各洲之冠,其中以非洲象、 斑马 、长颈鹿 等最为著名。
导入
在地球上有这样一个地方,每年定期有数十百万计的动物们为了追逐 水源与青草地进行3000多公里的大迁徙……。它在哪里呢?
一、炎热的气候
1.“热带大陆”
个 读“非洲七中月心平。均气温”图,撒哈拉沙漠为 高温
域为 低温 中心,推测可能是受 地形 因素的影响。
中心;南部的黄色区
阅读
学看气温和年降水量图
阅读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要注意等降水量线 的 数值大小 、 分布 和 走向 。
等降水量线的走向一般与 海陆位置及 风向 等因 素有关。若等降水量线呈闭合曲线时,则说明降水量 受 地形 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的极大值或极小 值。在非洲,由于气温高,蒸发强烈,年降水量在
外,水热条件较好的地方多已 开垦为___耕__地___。
非洲气候类型分布
一、炎热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非洲民居 茅草屋是非洲热带草原典 型的民居。茅草屋以茅草、树 枝等为材料,易于搭建,适合 游牧生活,而且热带草原气候 全年高温,降水较少,茅草屋 具有显著的遮阴、散热、避雨 功能。
马赛人 茅草屋
非洲气候类型分布
第2节 非洲
1、非洲的地理位置,2个交通要道及国家,非洲的地形地势特点。 2、识记非洲气候分布图,分析非洲气候特点。 3、运用相关资料,了解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环境、发展等问题, 培养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 4、了解非洲经济和丰富的物产。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之间的相互关 系。简要分析尼罗河和刚果河流域内的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系特征 以及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炎热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湿季 )
非洲
![非洲](https://img.taocdn.com/s3/m/551efbcd4028915f804dc231.png)
富塔贾 隆高原
热带草原气候
4、非地带性现象 ④非洲30°S附近地区的热带草原气候:
湿季(1月),东南信风从海洋上 带来充沛的水汽,降水较多; 干季(7),副热带高气压带北移 影响该地,降水少。
热带草原气候
【练习2】读非洲某区域图: (1)E为纳米布沙漠,它沿非洲西南大西洋海岸延伸2100千米, 该沙漠最宽处达160千米,而最狭处只有10千米,其沿海岸线延 伸的原因是( D ) A.地形影响 B.降水影响 C.大气环流影响 D.洋流影响 (2)F自然带在此处分布的最高纬度低于35°,其主要的影响因 素是( A ) A.海陆分布 B.降水条件 C.地形 D.洋流 (3)M地为世界重要的渔场 ,其成因是( C ) A.温带海区 B.暖寒流交汇 C.上升流影响 D.河流流入
经典高考(2008全国卷1)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⑴判断G河自N点至M点流经地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 的理由。
盆地 从(向心状)水系或河流分布状况判断,该地 形区北、东、南三面高;再从(500米)等高线判断, 该地形区为盆地。
⑵说明G 河水量丰富的原因。
领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 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 流域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水面积广。
五.资源 生物资源: 咖啡、枣椰、油棕、香蕉的故乡 丁香、剑麻、可可、棕油、花生、棉花占要地位
丁香
剑麻
人文地理特征 1.经济特点: 主要依靠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出口
二、人文地理特征 1.经济特点: 主要依靠一种或几种初级产品出口 2.由单一经济转向发展本国的 民族经济 。
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低非洲
高非洲
2、地形 ③ 海岸线比较平直,海湾、半岛,岛屿都较少。 几内亚湾 ——非洲最大的海湾 索马里半岛 ——非洲最大的半岛 马达加斯加岛 ——非洲最大的岛屿
湘教 八下 地理 第5章《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重难点背本
![湘教 八下 地理 第5章《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重难点背本](https://img.taocdn.com/s3/m/0eda4036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a7.png)
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知识点1 热带气候类型气候名称热带雨林气候④_______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分布规律①_____附近(南北纬10°之间)热带雨林气候的⑤_______两侧(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北纬10°至北回归线之间的南亚、东南亚南北回归线经过的内陆和大陆西岸地区典型地区主要分布在②___平原、刚果盆地和马来群岛非洲中南部、澳大利亚和巴西高原⑦_______和中南半岛非洲⑧______地区气候资料特点全年③___,气温年较差小全年高温,一年中降水分明显的干湿两季气温终年较高,长夏无冬,旱、雨季明显全年⑨____,降水极少主要植被热带雨林⑥______ 热带季雨林热带荒漠知识点2 亚热带气候类型气候名称⑩_______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地区亚热带的大陆东岸地区南北纬30°~40°的大陆⑫_______,以地中海沿岸地区最为典型气候资料特点夏季⑪________,四季分明夏季炎热干燥,冬季⑬_______主要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知识点3 温带气候类型气候名称⑭________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地区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中纬地区的大陆西岸,欧洲西部最广、最典型。
亚欧大陆和⑯________气候资料特点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⑮________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主要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降水量由多到少,依次呈现温带森林、温带森林草原、⑰________、温带半荒漠和温带荒漠景观知识点4 寒带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气候类型⑱________冰原气候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亚欧大陆和北美南极洲、格陵兰岛中低纬度地区的山地布地区大陆的北冰洋沿岸和北极地区其他岛屿高原气候特点长冬无夏,只有短暂的暖季终年严寒,⑲______垂直变化明显自然景观苔原景观冰原景观垂直变化明显知识点5 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1. 从赤道向两极有规律地分布着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气候。
非洲知识点总结
![非洲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f6eff04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0.png)
1、经纬度位置:介于20ºW 一40ºE 之间、30ºN 和30ºS 之间,赤道和20ºE 从中间穿过2:海陆位置: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及直布罗陀海峡同欧洲相望。
东北与亚洲之间隔着狭窄的红海,并以苏伊士运河为陆上分界。
3、范围( 1 )组成:非洲大陆和周围岛屿(主要有马达加斯加岛和加那利群岛)组成,世界第二大洲。
( 2 )分区:按照社会文化环境的不同,非洲常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北非是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属于白色人种)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世界上黑人的故乡,有“黑非洲”之称。
11 :以高原为主,地面起伏和缓,称为高原大陆。
大陆周围,有狭窄的沿海平原。
高原主要分布在东南部,主要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
非洲的山地主要分布在东南部和西北部。
东南部主要是得拉肯斯山脉,西北部主要是阿特拉斯山脉。
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海拔 5895 米,是非洲的最高峰。
大陆的中部和北部地势较低,中部的刚果盆地,原是面积广大的内陆湖,后来,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湖水外泄而成陆地,刚果盆地世界上最大的盆地。
北部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沙漠。
2 :地势东部和南部高,中部和西部低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3:东非高原上有世界上最长的裂谷带——东非大裂谷。
它南起赞比西河的河口,向北经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原、红海,一直延伸到死海和约旦河谷。
由非洲板块内部板块张裂形成。
4 :非洲因高原逼近海岸,海岸线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
( 1 ) 非洲地形单一,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和缓; ( 2 ) 高原逼近大陆边缘,使得非洲海岸线平直,缺少半岛、岛屿、海湾及良港; ( 3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
2( 1 ) 东非裂谷,南起赞比西河口,北经红海,一直延伸到西亚的死海附近; ( 2 ) 两岸悬崖壁立,附近还有许多死火山和活火山,谷底湖泊连串。
( 1 )“热带大陆” ——大部在南北回归线间,以热带气候为主,气温高。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特征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理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b44d50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6.png)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拥有独特的地理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高原地形:该地区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主要高原包括东非高原、埃塞俄比亚高原和南非高原。
这些高原的地势起伏不大,平均海拔在600米以上。
2. 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是该地区的一个重要地形特征,它由板块张裂处的断裂形成,从赞比西河口向北延伸至死海附近。
裂谷两岸有悬崖壁立,附近火山众多,谷底则有连串的湖泊,如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最深的湖泊坦噶尼喀湖和最大的湖泊维多利亚湖都位于此区域。
3. 刚果盆地:刚果盆地是世界最大的盆地之一,由于地壳上升和刚果河的下切作用,湖水外泄而形成。
刚果河下游没有形成三角洲,且该地区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
4. 海岸线特征: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海岸线相对平直,海湾、半岛和岛屿较少。
最大的海湾是几内亚湾,最大的岛屿是马达加斯加岛。
5. 气候类型:该地区气候多样,以赤道为中心,气候呈南北对称分布。
热带雨林气候面积居世界第二,热带草原气候广泛分布,热带沙漠性气候面积居世界第一,此外还有地中海气候等类型。
6. 地理位置: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大致位于北回归线和30°S之间,以及10°W与50°E之间,赤道和20°E穿过中部。
该地区横跨南北半球,西临大西洋,东临印度洋。
综上所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一个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的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这些都为该地区的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条件。
撒哈拉以南非洲(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
![撒哈拉以南非洲(课件)八年级地理下册(中图版)](https://img.taocdn.com/s3/m/2dab7100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af.png)
高原为主的地形
4
河流:①尼罗河
地位:_____世__界___第__一__长___河_______ 发源于:_____东___非__高___原_________ 注入:_________地__中__海___________ 流向:_______自___南__向___北_________
热带气候与热带自然景观
1 热带草原景观:非洲动物大迁徙
由图可知,东非高原动物大迁徙路线为6——9月向 赤道以北迁徙,10月——次年5月向赤道以南迁徙。 迁徙的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由明显的干湿两 季,湿季草木茂盛,动物食料丰富,干季草木枯萎, 动物食物贫乏;6—9赤道以北的热带草原区进入雨 季,动物食料丰富,10月——次年5月向赤道以南 的热带草原区进入雨季,动物食料丰富。因此东非 高原动物大迁徙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丰富的食料,故 A正确;躲避肉食动物、 繁衍后代和躲避人类猎捕 不是角马迁徙的主要原因。
高原为主的地形
4
河流:③赞比西河
高原为主的地形
5
湖泊:
维多利亚湖
非洲最___大_____的湖泊 世界第____三____大湖
坦噶尼喀湖
非洲最___深_____的湖泊 世界第__二___深___湖
高原为主的地形
4
东非大裂谷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东部高原上
被称为“地球的伤痕”
宽度一般超过50千米
谷地积水,多湖泊
刚果盆地
南 非 高 原
世界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整理完善)
![世界地理—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整理完善)](https://img.taocdn.com/s3/m/5e52cc551eb91a37f1115c4f.png)
本区人口 众多, 增长 过快 。
食物的需求增大
怎么做?
毁林开荒
过度放牧
为了获得更多粮食 为了获得更多肉类
后果?
土地的变化
土地荒漠化
水土流失
非洲约有65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约占非洲面积 的22%)面临严重或比较严重的荒漠化。在广阔的 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非洲面积50%),约有13%已 严重荒漠化。
(三)水文——四大河流一大瀑布二大湖泊
1、四大河流 (1)尼罗河(世界最长的 河流) (2)刚果河 ①流量大而稳定(流量仅次 于亚马孙河) ②河段特征 上游:水流湍急; 中游:流经刚果盆地中部, 地势低平,落差小,水势平 稳,水量丰富,河宽水深, 利于航运; 下游:切穿西部高地,形成 一系列瀑布,落差大,不能 通航。 ③水力资源丰富
2、人口增长快:非洲是世界上人口出生 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2.8%,撒哈拉以南 有的地区高达3.0%。
各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单位/%
0.025 0.02
0.015
0.01
本区的人口自然 增长率高达3.0%
1.3
1.4
0.9
2.2 1.6
0.005
0.0
0
欧
北
大
亚 拉丁 非
本区海岸线平直, 半岛和岛屿很少;东 面有著名的马达加斯 加岛,西面大西洋沿 岸有非洲最大的海湾 几内亚湾。
非洲大陆西南端 有著名的好望角。
几内亚湾
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理名称:
B
A
L
C
K
J
I
D
HG F
A 地中海海 B直布罗陀海峡 C大西洋 洋 D 几内亚湾 E 好望 角 F 印度 洋
(完整版)非洲气候非地带性
![(完整版)非洲气候非地带性](https://img.taocdn.com/s3/m/1f2baae2866fb84ae55c8d56.png)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受到地形的影响。
与其相似的是南美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2。
索马里半岛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以上三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且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4.几内亚湾的北侧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
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5。
非洲的东南部气候类型:在教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在个别资料可见到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夏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东南季风.冬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西北季风。
由于非洲南部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故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够典型。
与其相似的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6.小亚细亚半岛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由于地势高,离海洋远,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相似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别在于伊比利亚离海洋较近)。
7.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受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与其相似的北美洲的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别是北美洲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受海陆轮廓的影响,分布的最高纬度比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纬度低。
8。
巴塔哥尼亚高原气候类型: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由于安第斯山的阻挡,地处西风的背风坡,降水少.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减湿.体现非地带性的分布规律。
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第3章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https://img.taocdn.com/s3/m/16712a35aaea998fcc220ec1.png)
2)海陆起伏分异
海陆起伏曲线:平均H陆=875m,平均H海=3800m。
海陆起伏在任一具体地区,都是自然地理环境发生 垂直带性分异的背景。
3)大陆形状与面积分异
大陆的形状:
三角形,尖端指向南方。地中海为陆间海。
面积愈大的大陆地域分异愈显著和复杂,面积 小的大陆地域分异则可能比较简单。
3.4.2 陆地干湿分带性
3.5.4 垂直地带与水平地带的相互关系
1.相似之处
(1)带谱相似: 变化规律一致;
(2)成因相同:
随气温的递变而变化。
2.明显差异
(1)带幅宽度:气温垂直递减率与水平递减率;
水平:100-500km,山地:几十m到2000m;
(2)水热对比:
水平:大气环流与海陆对比;山地:山地性质;
(3)带间联系:垂直带间的联系大于水平带; (4)微域差异:山地小气候复杂化; (5)节律变化:水平带有差异;山地内一致。
气候的纬向地带性分异是形成其他自然要素纬向地带性分 异的主导因素。 植被、土壤、水文过程等都有明显的表现。 动物界的纬度地带性表现的很清楚。大部分地貌,甚至某些岩 性地貌都有地带性特征。
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共轭性”:从某个自然 要素的特征顺序推导出其他自然要素的特征。
3.表现形式:
大陆的纬度地带性表现为各自然地理要素及 其自然综合体沿纬度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并形成与 纬线大致平行的条带状自然地域单位,是陆地自然 区划中划分地带性单位的理论基础。
国内: 我国古代典籍:
《禹贡》:九州的划分; 《大唐西域记》:印巴次大陆的分异; 《梦溪笔谈》:南北气候差异对植物的影响。 中国地理学者对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也作出了独创性 的贡献。 黄秉维:我国的自然地带周期律、自然区划; 郑 度:青藏高原自然地域分异; 模型化研究(牛文元、蒋忠信等)。
非洲概况之自然地理
![非洲概况之自然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f4ad8fe7172ded630b1cb673.png)
主要的地貌类 型有亚高 原(非洲屋脊 )、东非大裂 谷(地球的伤 痕)。 高非洲
南 非 高 原
高非洲海拔多 在1000米 以上 、低非洲 海拔多在50 0米以上下。
撒哈拉沙漠
乞力马扎罗山
非洲的海岸线
几 内 亚 湾
索马里半岛
马 达 加 斯 加 岛
(3)水力资源丰富
尼日尔河
尼罗河与刚果河
河 流 发 源 地 流向 支流 多少 注入 海洋 水 量 大 小 水 位 变 化 流经气候区 水能资 源 国际地位
尼 罗 河
东 非 高 原
南 ↓ 北
东 ↓ 西
少
地 中 海 大 西 洋
小 大 热带草原 热带沙漠
丰富
世界第 一长河
刚 东 果 南 河 部 高 原
多
三、自然资源
1、特征(种类、分布、具有比较 优势的资源及其经济意义) 2、评价*
非洲的海陆位置
苏伊士运河
地中海 红海
直布罗陀海峡
南
非 洲
曼德海峡
非洲的位置及范围
1、经纬位置与海洋位置:位于东半球的西南部, 地跨赤道南北,西北部的部分地区伸入西半球。 东濒印度洋,西临大西洋,北隔地中海和直布罗 陀海峡与欧洲相望,东北隅以狭长的红海与苏伊 士运河紧邻亚洲 。 2、范围:除大陆部分外还包括印度洋和大西洋中的 一小部分群岛,总面积达3 031.2万平方千米。约 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20.2%,仅次于亚洲,为世 界第二大洲 。 3、亚区:在地理上习惯分为北非、东非、西非、 中非和南非五个地区。也有分作北非和撒哈拉以 南的非洲两部分的说法。
西非富塔贾隆高原 他是尼日尔河、塞内加尔河和冈比亚 河及其他许多小河的源地。
维多利亚大瀑布
高中地理 【选考专题】高三选考二轮复习微专题:非洲②详解
![高中地理 【选考专题】高三选考二轮复习微专题:非洲②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d6172b67453610661ed9f47a.png)
【选考专题】高三选考二轮复习微专题(38):非洲②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尔河(下图)是西非主要河流,发源于富塔贾隆高原,从a点到b点河段水量逐渐减少,最后注入几内亚湾,全长4200千米,是仅次于尼罗河和刚果河的非洲第三长河。
(1)分析从a点到b点河段水量逐渐减少的自然原因。
(2)据图分析影响几内亚湾地区气候形成的因素。
(3)说明图中夏季盛行风的形成过程。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设立境外经贸合作区是我国对外投资合作的新模式。
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是我国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距开罗约120km,距苏伊士城约40km,其所在的苏伊士湾西北经济特区是目前埃及唯一的经济特区。
合作区目前已形成新型建材、纺织服装、电器设备和石油装备四个产业区。
材料二2018年埃及人口已超过9800万人,与美国、欧盟、中东、非洲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签订了多个双边及多边贸易协议,在埃及制造的产品可自由进入美国、欧盟、非洲、土耳其、阿拉伯国家市场。
2018年中国与埃及的贸易顺差达102亿美元。
材料三下图为中国·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位置示意图。
(1)联系我国重大发展战略,分析埃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说明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的有利区位条件。
(3)简述在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建设工厂对中国企业发展的益处。
(4)分析苏伊士经贸合作区的建立对埃及的重要意义。
3.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非阿尔及利亚及周边区域图(下图)(1)描述阿尔及利亚的地理位置特征。
材料二:阿尔及尔与贝沙尔气候统计资料(下图)(2)相对阿尔及尔,说出贝沙尔的气候特征,并指出主要影响因素。
材料三:摩洛哥气候宜人,被称为“欧洲和非洲的后花园”。
这里一半是海水,一半是沙漠。
摩洛哥共有9项世界文化遗产,且诞生了奇妙的«一千零一夜»。
这里还被称为非洲的“好莱坞”。
2016年6月,摩洛哥正式对中国全面免签。
(3)为进一步向中国民众介绍摩洛哥,运用所学地理知识,阐述其旅游资源特色。
非洲气候非地带性
![非洲气候非地带性](https://img.taocdn.com/s3/m/2525104c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45.png)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
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受到地形的影响。
与其相似的是南美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2.索马里半岛气候类型:热带沙漠气候。
成因:受东北信风带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以上三地虽不受赤道低压带的控制,但它们纬度低,且都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4.几内亚湾的北侧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
这里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但成因却并不相同。
成因:地处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
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5.非洲的东南部气候类型:在教材的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但在个别资料可见到它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成因:夏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低压,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东南季风。
冬季南部非洲存在一个高压,风由陆地吹向海洋,为西北季风。
由于非洲南部陆地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故亚热带季风气候不够典型。
与其相似的是美国的佛罗里达半岛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6.小亚细亚半岛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为地中海气候,但中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成因:小亚细亚半岛的两侧海拔低,中间为安纳托利亚高原。
由于地势高,离海洋远,成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与小亚细亚半岛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成因相似的是伊比利亚半岛中部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别在于伊比利亚离海洋较近)。
7.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成因:受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洋流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增温增湿。
与其相似的北美洲的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别是北美洲中高纬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由于受海陆轮廓的影响,分布的最高纬度比欧洲西部的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纬度低。
2019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分区专题06非洲学案
![2019高考地理世界地理分区专题06非洲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61644c4fc5da50e2524d7f86.png)
专题06 非洲非洲地理概况一、自然地理特征1.主要地形:大部分以高原为主,西北部和东南部有山地,中部为刚果盆地。
海岸线平直,岛屿、半岛较少,最大的半岛为索马里半岛,最大的海湾为几内亚湾。
2.主要河流:刚果河、尼罗河(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日尔河、赞比西河。
3.气候: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主要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1)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该地与刚果盆地的区别是它的海拔较高,所以受到地形的影响。
与其相似的是圭亚那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2)索马里半岛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受东北信风的控制,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受离岸寒流(西南季风使表层海水远离海岸,底层海水上泛成为寒流)的影响,降温减湿。
(3)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马达加斯加岛东侧虽不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但纬度低,且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和中美地峡东部的热带雨林气候成因与此相似。
(4)几内亚湾北侧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几内亚湾北侧与非洲的刚果盆地紧密相连,虽然同为热带雨林气候,成因却并不相同。
几内亚湾北侧地处西南风的迎风坡,降水多;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
二、经济地理特征:“单一商品经济”为主。
三、三大问题——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严重1.问题产生的主要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生产力水平低下;不合理开发。
2.解决措施: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保护环境,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等。
非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的五大地理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每一个要素作为整体的一部分是发展变化着的;其中一个要素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发展变化。
非洲的五大地理要素在整体性方面表现更为突出:1.地理位置和地形对气候的影响(1)纬度位置关于赤道对称决定了气候类型关于赤道对称。
(2)刚果盆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而东非高原因为海拔较高,水汽难以到达而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对地域分异的理解
![对地域分异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8d40f601bed5b9f3f90f1c5e.png)
对地域分异的理解地理环境整体及各组成成分的特征,按照确定的方向发生分化,以致形成多级自然区域的现象,称为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地域分异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部分及整个自然地理综合体沿地理坐标确定的方向,从高级单位分化成低级单位的现象。
19世纪前期,洪堡就对气候地带和植被地带进行了描述。
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道库恰耶夫提出自然地带学说以后,人们对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有了新的发展。
一方面发现与自然地带相对立的分异现象,另一方面又发现自然地带内部的地方性规律的存在,但两者都不能否定自然地带,却进一步从侧面证实了自然地带的客观存在。
1.地域分异的因素1.地带性因素:太阳能沿纬度方向分布不均及与此相应的许多自然现象沿纬度方向有规律的分异。
2.非地带性因素:决定海陆分布、地势起伏、岩浆活动等现象的地球内能在地表分布不均,这种地域分异因素称为非地带性因素。
地带性地域分异因素与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因素是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的基本地域分异因素,它决定自然地理现象的大规模分异。
在两种基本地域分异因素--地带性地域分异因素和非地带性地域分异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还有派生的地域分异因素及局部的分异因素。
如地方性的分异因素只导致地表某一局部的分异,它同基本的地域分异因素完全不同。
至于派生的地域分异因素,也是两种基本地域分异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如温带大陆的湿润森林地区、半湿润森林草原地区、半干旱草原地区及干旱荒漠地区就是这种派生的地域分异因素的反映。
2.自然带分布规律(1)由赤道向两极的分异在低纬和高纬表现明显。
含义概念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影响,地表景观和自然带沿着纬度变化的方向,由赤道到两极作有规律的更替自然带更替方向经线方向,即南北走向的更替自然带延伸方向纬线方向,即东西方向的延伸形成基础因素以热量为基础变化趋势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热量从低纬向高线递减分布显著地区低纬和高纬地区,中纬度在一定范围也有分布。
横贯大陆的自然带苔原带和针叶林带(高纬度),热带雨林带(低纬度)中纬度大陆东岸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针阔混交林带大陆西岸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大陆内部中部:亚热带荒漠带、温带荒漠带两侧:热带草原带、温带草原带低纬地区:自然带由热带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过渡 高纬地区:自然带由亚寒带针叶林带→苔原带→冰原带过渡 (2)由沿海向内陆的干湿度地带性在大陆中纬度表现明显 森林—————草原—————荒漠—————草原—————森林 (3)垂直地带性①垂直地带性从山麓到山顶的变化规律相似于从赤道向两极的变化规律 ②山麓带基本上与当地自然带相一致③山坡自然带谱的多少与山地所处的地理纬度、山地海拔高度及坡向等因素有关 ④中低纬度高海拔山脉表现最明显大陆西岸 大陆内部大陆东部 受西风控制 深居内陆,离海较远 受季风影响 降水量较多水分趋于减少降水较多陆地自然带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动物 典型土壤 热带雨林带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 猩猩,河马 砖红壤 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雨林 象,孔雀 砖红壤性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长颈鹿,羚羊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袋鼠,单峰驼 荒漠土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阿尔卑斯山羊 褐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猕猴,灵猫 红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落叶阔叶林 松鼠,黑熊 棕壤褐土温带草原带 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 黄羊、旱獭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双峰驼 荒漠土 亚寒带针叶林带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驼鹿,紫貂 灰化土 苔原带 苔原气候(极地气候) 苔原 驯鹿,北极狐 冰沼土 冰原带 冰原气候(极地气候)冰雪裸地北极熊,海豹未发育3.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律地带性分异因素即太阳能按纬度分布的不均和非地带性分异因素即地球内能引起的海陆分布是造成全球性地域分异规律的基本原因。
2024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2单元 第2讲 课时7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2024届高考地理第一轮复习第2单元 第2讲 课时7非洲(撒哈拉以南的非洲)](https://img.taocdn.com/s3/m/df3d4f4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1.png)
世界上出产黄金最多的国家
__南__非____
世界上出产铝土最多的国家
__几__内__亚____
世界上出产铜矿的重要国家
__赞__比__亚____
非洲重要的石油输出国
尼日利亚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1.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湖泊分布及其成因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形、湖泊分布与成因如图所示: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解析】 第(1)题,“水塔”一是水量大,为尼日尔河提供的补给水源多, 二是地势高。读图可知,富塔贾隆高原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大,且该区域尼日尔河 的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阔,为尼日尔河提供了丰富的水源补给;其次,富塔贾 隆高原所在地区地势高,是尼日尔河的发源地,所以被称为尼日尔河的“水塔”。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4.丰富的矿产资源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非洲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储量大。其中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占世
界第一位;铜矿、铁矿、铀矿和其他金属矿产也很丰富。非洲北部和几内亚湾的 __石__油__资__源____十分丰富。非洲重要矿产国如下表: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二单元 世界地理
(1)当地采取收获后留茬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该措施的目的是( )
①减小风的侵蚀力 ②增加土壤肥力 ③保持土壤水分 ④减轻流水冲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萨赫勒地区大片圈地租地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 )
A.土壤污染
B.水土流失
2025年上海市地理等级考一轮复习考点精练 热点微专题5(二)判断气候类型含详解
![2025年上海市地理等级考一轮复习考点精练 热点微专题5(二)判断气候类型含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9e8996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9.png)
热点微专题05 判断气候类型(建议用时30分钟)(一)读下图(a、b、c、d代表不同的气候类型),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四种气候特征,叙述正确的是()A.a气候1月平均气温低于0℃,全年少雨B.b气候1月降水量大于150mm,雨热同期C.c气候年均温高于20℃,降水季节变化大D.d气候位于南半球,全年温和湿润2.关于图中四种气候分布和成因,叙述正确的是()A.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的是a和bB.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c和dC.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a和dD.受单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的是b和c(二)每年东非草原上因降雨都会出现壮观的动物大迁徙。
从5月中下旬开始食草动物如野斑马、角马等从坦桑尼亚的塞伦盖蒂出发,7、8月到达肯尼亚的马萨伊马拉。
到了10月,离开马萨伊马拉向塞伦盖蒂回迁。
下图为东非草原动物迁徙线路示意图,完成3-4题。
3.属于食草动物迁徙区气候特征的是()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D.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4.导致食草动物迁徙的气候原因是()A.赤道低压带的季节性移动B.海陆热力性质差异C.副热带高压与盛行西风交替影响D.副热带高压与信风交替影响(三)读下图,回答5-6题。
5.若在甲处有一天然港湾,则该港湾的气候特征()A.全年温和多雨B.雨热同期C.雨热不同期D.一月份寒冷干燥6.若甲港的对面驶来一艘轮船,其桅杆上的旗帜()A.飘向东南B.飘向东北C.飘向西南D.几乎没有飘动(四)(2023·山东菏泽期末)纳马夸兰沙漠位于南非共和国西北部,独特的水分来源使其成为干旱地区生物最丰富的地区。
一到某个季节,这片沙漠就会魔术般地变成花的海洋,方圆几十千米内全都盛开着紫红、金黄、粉红、橘红色的花朵,不计其数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涌来欣赏这难得一见的自然美景。
但这种壮观的美景仅能维持两个月左右,随着天气的变化,纳马夸兰又将变得荒芜。
如图示意纳马夸兰周边区域及气候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非地带性之一——几内亚湾北岸的热带雨林
(1)纬度低,全年高温;
(2)受到几内亚湾暖流 (属于赤道逆流、暖流) 及气压带风带北移后, 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 赤道后在地转偏向力 作用下偏转为西南风, 西南风从海洋上带 来了丰富的水汽, 经北部高原地形的抬 升形成了丰沛的地形雨。
非地带性之二——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热带雨林 (1)位于低纬度,全 年高温; (2)位于来自海洋的湿 润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 有丰沛的地形雨; 沿岸暖流具有增温增湿 的作用。
非地带性之五——东非赤道上升 较弱,同时温度较 低的空气中水汽含 量较少,降水少, 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非地带性之六——南回归线下东部草原 参见图4—5—7
主要原因:1月 (夏季)受东南 信风的影响,降 水较多; 7月(冬季)受副 高控制,降水少。
非地带性之七——卡拉哈迪沙漠成因
世界其它非地带性雨林: 非地带雨林成因共性: 地形迎风坡、来自海 洋的信风、暖流
非地带性之三——埃塞俄比亚的高山气候
地形
非地带性之四——索马里半岛沿岸的热带沙漠气候
(1)纬度低,气温高, 蒸发强;
(2)冬季盛行东北风, 夏季盛行西南风,风向 皆与海岸平行, 不易登陆抬升致雨; 夏季受离岸风的影响, 半岛南部沿岸有海底冷 水上翻,形成索马里寒 流,降温减湿; 冬季洋流自东北向西南 流动,水温较低,气流 稳定,多雾而不易降水。
位置 水文特征
汛期
位置
特征
成因
位置
特征
成因 形状及成因
位置 特征 成因 形状及成因
位于卡拉哈迪盆地中,卡拉哈迪沙漠位于东南 信风的背风坡,为雨影区,降水少;同时纬度 低,气温高,蒸发强,形成热带沙漠。
非地带性之八——纳米布沙漠南北延伸长
本格拉寒流
非地带性之九——沙哈拉沙漠直逼两岸的原因
p51
位置和水文特征
河流水系:集水河道的结构而言的
① 河流长度、流向 判断依据:水流向低处。 举例:a.我国许多大河受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的影响,自 西向东流。b.海南岛中部高四周低,呈放射状向四周分 流。 ② 流域面积的大小; ③水系状况与流域范围 判断依据:受山脉走向制约。 举例:a.长江水系基本位于昆仑山脉--秦岭和南岭之间;b. 美国密西西比河受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与阿巴拉契 亚山脉影响,支流东西向进入河流主干。 ④ 支流数量及其形态(如;密西西比河多长大支流,呈树 枝状水系) ⑤ 河网形态、密度; ⑥ 落差或峡谷分布 ⑦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