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知识分子给人类的启示(精)
别忘了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痛
别忘了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痛前几天,莫斯科一场特大火灾烧毁了俄罗斯科学院社会科学信息研究所大楼。
对于这座原苏联社会科学文献与典籍的馆藏重镇被焚,俄罗斯知识界痛心疾首,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同行也为之唏嘘不已。
就在这座大楼附近,还坐落着俄罗斯科学院一些社会科学研究所。
这里曾是苏联科学的殿堂、苏共决策的重要智库。
而如今,它们和俄罗斯科学院、教育科学院、医学科学院众多研究所一样,要接受改革,面临被改组或解散的境地。
这不由得让人想起俄罗斯知识阶层所经历的梦幻与悔恨,同时也提醒人们不要忘了他们的痛。
曾“欢呼雀跃”迎合西化2015年恰逢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改革30周年。
戈尔巴乔夫当时宣称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6年的改革将苏联引向歧路,最后葬送了苏联与苏共。
接下来叶利钦宣称推行人民资本主义,9年的激进改革与私有化,将俄罗斯推入了原始的、野蛮的、寡头式的资本主义泥潭。
经过了15年的混乱与失败,俄罗斯在2000年进入普京时期。
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30年来,先是戈尔巴乔夫改革、公开化、民主化、新思维,接着是叶利钦的休克疗法、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炮击议会,后来是普京的出兵车臣、打击寡头等等。
30年来,俄罗斯知识分子经历了太多的大喜大悲、大起大落,有过欣喜、狂热、惊愕、悲愤、无奈、沉默和哀伤。
戈尔巴乔夫提出的公开性、民主化、新思维等口号,像是为知识分子打开了一扇窗。
上世纪80年代末期的苏联知识文人欢呼雀跃。
一时间他们不顾面包商店空空如也和腹内饥肠辘辘,贪婪地呼吸自由新鲜的空气。
社会舆论、课堂讲课和学术话语随之彻底改变,昔日教科书中的“帝国主义、资本主义”等概念不见了,变成了“文明世界和与西方文明接轨”。
苏联知识界从西方拿来比喻纳粹法西斯的“极权社会”等概念来定义苏联。
“反思历史”热潮中吸引了许多非历史专业的文学家、政论家以及编辑记者等公共写手,指桑骂槐有之、数典忘祖有之、挖坟掘墓有之。
称“俄罗斯应该变成西方的殖民地”;“最好死掉几百万人,俄罗斯便能富裕起来”;“俄罗斯应当抛去身上的包袱,让中亚地区落后国家出去,这样才能轻装上阵,奔向自由、跻身欧洲富裕文明世界”,等等。
俄国近代思想史尔雅最新答案
温馨提示,考试题目都是从前面章节题目随机抽取的,所以并没有统一标准的一套期末考试答案,同学们可以考试时复制题目利用快捷键Ctrl+F在本题库中搜索对应答案即可(不会使用Ctrl+F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琢磨俗僧,回复“搜索”,查看教程)。
如果无法使用Ctrl+F,请用WPS办公软件打开即可。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更多其他科目答案等着你哟~从写法到读法(上)1以下()不是对中国思想史影响较大的西方史学家。
A、福柯B、以赛亚*伯林C、托尔斯泰D、昆廷*斯金纳正确答案:C2哲学史等同于思想史。
正确答案:×3新文化史探索的焦点是()。
A、人类的文化B、人类的生活C、人类的成长D、人类的心智正确答案:D4“义理”之学是我们所说的()。
A、哲学B、文学C、史学D、政治学正确答案:A5知识史注重历史环境中的思想。
正确答案:√从写法到读法(下)1知识分子本身既是思想的创造者也是思想的继承者与记录者。
正确答案:√2俄国知识分子思想的核心最早是由()提出来的。
A、弗拉基米尔*索洛维约夫B、别尔嘉耶夫C、奥拓斯洛夫D、霍米亚科夫正确答案:D3彼得一世的西化改革是俄国18世纪的两次重大改革之一。
正确答案:√4斯佩兰斯基的改革发生在()时期。
A、彼得一世B、亚历山大一世C、彼得二世D、亚历山大二世正确答案:B5关于俄国近代史史学界一般都主张其开始于()。
A、苏联时期B、1917年的2月革命C、彼得一世时期D、十月革命正确答案:C从俄国到世界(上)1人类历史的转折点发生在()。
A、16世纪B、17世纪C、18世纪D、19世纪正确答案:C2工业革命是以小规模的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
正确答案:×3中世纪的欧洲是历史上所谓的黑暗时代。
正确答案:√4()是现实生活中的创造者和享受者。
A、企业家B、统治阶层C、机器D、人类正确答案:D5受孔德学说的影响,()对哲学和整个社会科学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知识《论教养》课堂笔记
第8课《论教养》一、作者简介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年11月28日-1999年9月30日)是20世纪俄罗斯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
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
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
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
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
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
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其代表作有《寻常一步》《第三次呼吸》《暗室》《多甫拉托夫》《猛虎之恋》等。
二、写作背景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前苏联著名的知识分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
他生于圣彼得堡,目睹了十月革命。
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
1938年,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
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从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
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
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罗斯文化之根。
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的知识象征。
三、字词(1)字音贸然(mào)疲惫不堪(kān)大发雷霆(tíng)涵养(hán)恕我直言(shù)自吹自擂(lěi)恪守(kè)允诺(nuò)自持(chí)汲取(jí)矫揉造作(jiǎo)(2)词义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漠:冷淡。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
随,任凭;欲,想要。
中国当代学者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气质
中国当代学者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气质在中国文化界,俄罗斯知识分子一直以其深厚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思想魅力而闻名。
他们的作品对中国知识分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发了他们对人文主义、哲学思考和文学艺术的热爱。
在当代中国,许多学者对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并试图将其思想与中国的传统智慧相结合,为中国的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那么,中国当代学者眼中的俄罗斯知识分子精神气质是怎样的呢?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体现在他们对人文主义的追求和推崇。
正如中国当代学者所言,俄罗斯知识分子一直以来都将人文主义视为自己精神追求的核心,他们不仅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类的尊严和自由。
他们倡导超越物质利益的追求,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道德的高尚。
正是这种人文主义的精神,让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作品充满了深刻的思想和情感,成为了人们心灵的滋养。
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还表现在他们对哲学思考的深刻追求。
中国当代学者指出,俄罗斯知识分子在思想上追求真理和智慧,他们善于从生活和实践中汲取哲学的营养,反思人生的意义和存在的困境。
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思想作品中充满了对宇宙、生命和人类命运的探索,展现出了超脱于日常琐事的宽广视野和深刻洞察力。
正是这种对哲学的深刻追求,赋予了俄罗斯知识分子的作品以深厚的思想内涵和超乎尘世的气质。
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还体现在他们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和创作的追求。
中国当代学者认为,俄罗斯知识分子对文学艺术有着与生俱来的热爱和天赋,他们对文学的追求常常超越了世俗的功利和物质的欲望,以一种纯粹的、对美的追求来创作和审美。
俄罗斯知识分子的文学作品常常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理想主义的思想,展现出了对美、对生活和对人性的高度关怀。
他们用文学的语言诠释了自己对生活和对世界的理解,成为了精神领域的领路人和启蒙者。
中国当代学者还指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在其对自由的追求和对权力的批判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俄罗斯知识分子一直以来都是权力的批评者和自由的捍卫者,他们勇敢地站在真理和正义的一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向强权和专制发出挑战。
俄罗斯文化中的_知识分子_概念辨
【史学博士论坛】俄罗斯文化中的“知识分子”概念辨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 100875)[摘 要]“知识分子”是俄罗斯文化背景下的特殊文化现象,也是俄国思想史的一个核心问题。
19世纪30—40年代,俄国知识分子群体形成,俄国化的“知识分子”概念也随之被大大地强化了源于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思维层面、心理层面和意识层面的原生意义,并且被赋予了独特的俄国文化背景下的哲学、道德和社会层面的扩展意义。
东正教文化土壤为俄国“知识分子”概念增加了浓厚的“弥赛亚意识”和“普世主义”含意,使俄国知识分子自觉承担起社会现实的审视者和“社会良心”的角色。
[关键词]俄罗斯文化;知识分子;弥赛亚意识;普世主义[中图分类号]K 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09)01-0095-05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I ntellectuals in Russian CultureZHANGJian -hua(C ollege of history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5,China )Abstract :“Intellectuals ”is the special cultural phenomenon under Russian cultural context ,and is als o the key problem of Russian thought history.In the 30-40th during the 19th century ,the group of Russian intellectuals formed ,the “intellectuals ”concept was als o greatly strengthened the primary significance in the level of thinking ,awareness and psychological from the ancient G reek and R oman culture ,and have been given a unique significance of expansion of philos ophy ,ethics and s ociety level under the ground of Russian culture.Russian Orthodox cultural s oils increase the strong “awareness of the M essiah ”and “universalism ”for the “intellectuals ”the concept ,s o that Russian intellectuals consciously take on the role of observers of s ocial reality and ”s ocial conscience ”.K ey w ords :Russian culture ;intellectuals ;awareness of the M essiah ;universalism[收稿日期]2008-09-30[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06年度规划项目(06JA77000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资助”(NCET )。
塔.托尔斯泰娅小说《野猫精》中的艺术世界
塔.托尔斯泰娅小说《野猫精》中的艺术世界提要:塔·托尔斯泰娅在长篇小说《野猫精》中运用解构、游戏、荒诞、狂欢、互文性等后现代手法来构建小说的艺术时空。
本文尝试通过对小说中女性和普希金形象的解读,对知识分子身上猫性的分析,力图透视作家消融民族理想和民族瑰宝神化外衣的真实意图所在。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解构传统文化;现实折射塔·托尔斯泰娅是俄罗斯当代女性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既受西方女性文学和后现代文学理论的影响,讲求辞藻的华丽和语言的破碎性,重视解构、游戏、荒诞、狂欢、互文性等艺术手法的运用,同时又显见对俄罗斯经典文学、民间文学以及对俄罗斯传统知识分子精神性的继承。
《野猫精》是一部反乌托邦讽刺小说力作,一经问世便在俄罗斯文学界和文艺批评界引起轰动,被誉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它的出现标志着塔·托尔斯泰娅已进入了俄语文学大师的行列。
《野猫精》讲述的是一场诡异的大爆炸后整个俄罗斯国家退回到了蛮荒时代,有着各种各样大爆炸之后后遗症的居民在极为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社会道德和人文精神都极端退化。
在阴冷原始愚昧的费多尔·库兹米奇斯克城,身体蜕化的人们有的浑身长着耳朵,有的长着鸡冠,有的长着猫爪,有的长着畸形的手指…,极少数“往昔的人”尚存健全的人的特征,他们的后遗症是能活几百年,有的还会吐火。
城里的人们以老鼠和蛆为美味佳肴,饮用铁锈水,残忍地打闹嬉戏,以别人的苦难为乐子,也会拿老鼠去换书…;称城市的统治者费多尔·库兹米奇为大王,各种分管统领为王爷,相互称乖孩子,阿附权贵,欺凌弱小。
小说中作家运用杂糅、幻想、怪诞等后现代语言手段,以发生在落后原始社会的荒诞事件折射后苏联时期俄罗斯真实的社会现实和思潮,从而引发俄罗斯人对当下物质衰退条件下各种社会思潮的正视和反思,透视出生存困境下人性的扭曲和美好,并深刻思考如何传承引导俄罗斯前进的文化精神。
对俄罗斯传统文化的解构是托尔斯泰娅创作惯用的修辞手段之一。
俄罗斯知识分子给人类的启示
岭南大讲坛·公众论坛时 间:9月15日星期六上午10:00-12:00地 址:广州市先烈中路100号广东省科技图书馆报告厅主 题:俄罗斯知识分子给人类的启示主 办: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承 办:南方都市报协 办:广东人文学会、广东省科技图书馆、广州市越秀区图书馆主讲嘉宾:王康嘉宾简介王康,生于1949年,有“民间思想家”之称。
其20世纪80代末以布衣之身撰写“中国改革宪章”,名动京畿;90年代初再以《大道》为题,撰写叩问“中国往何处去”之五集政论片,论者称为“冷战结束后对中国道路运思甚深的先知式作品”。
同期有长篇诗评《俄罗斯启示》传布四方。
抗战胜利50周年以九集电视片《抗战陪都》倾服众多业内人士。
60周年又组织巨型长卷史诗国画《浩气长流》。
对中美关系、中日现状以及马克思主义、港台新儒学等皆有独到心得。
俄罗斯知识分子给人类的启示有一点诚惶诚恐,我的尊容大家一目了然,我现在是一个“无齿之徒”,前一个月把牙都拔掉了,还来不及装上。
来广州还得鼓起一点勇气才能来,我希望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不仅仅是无齿之徒。
刚才主持人介绍说王康是一个思想家,确实是,我认为自己是有思想的家伙,而且有独立性,没有吃公家的饭,就是一个民间思想家。
好,我们今天的演讲就正式开始。
我们今天讲座主要是讲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特性,但是我想仅仅讲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特性难免有一点枯燥和单调,而俄罗斯知识分子和他们的历史使命、俄罗斯国家的道路有太密切的联系,我们把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特性放在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命运、道路方面来说,也许我们可以讲得深刻到位一些。
1 乌托邦的理想自古有之乌托邦这个词是中方翻译西方词的神来之笔。
人类乌托邦理想非常古老,中国有大同世界,一直到康有为的《大同书》,西方一样,从《圣经》旧约开始等等,但是真正近代的乌托邦思想,起源于1513年一本书,关于一个十全十美的国家制度,简称乌托邦。
这本书出版之后在英国引起很大的轰动,到后来亨利八世把这本书定为最危险的书。
浅析俄罗斯知识分子及其思想历程
著名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像 C. 布尔加科 夫、H. 别尔嘉耶夫、 C. 弗兰克、 n. 斯特卢威 、 特鲁别茨科依 、n. 佛洛连斯基 、 B. 索洛 维约夫等人对 白银 时代俄罗斯 文化运动 的形成 和发展起 了巨大作 用。他们是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精英 ,他们 的思想和活动与当时俄 罗斯社会 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有着密切联系。正是 白银时代的 大批文化精英才使俄罗斯知识分 子作为一个稳定的社会 阶层和
特特 点。 关键 词 :俄 罗斯知 识 分 子 文化 现 象 思想 历程
俄罗斯知识分子是俄罗斯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 ,知识分子与 俄罗斯文化的深层结 构相一致 ,是俄罗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动力 和 源 泉 。也是 俄 罗 斯 文 化 发 展 的 结 果 。
一
、
俄 罗 斯 知 识 分 子 的发 展 阶段
18世纪下半叶正值德国古典哲学在俄国大行其道之时为求知若渴的年轻人打开了一个新的认识世界的窗口对祖国人民前途和命运的深入思考使十二月党人逐渐明确地意识到自己对社会对历史的任务使他们生发出要改变祖国政治上的落后限制专政制度的权力建立新的社会体制的愿望而这一愿望又随着他们认识的不断深化亦变得越发强烈
29 ・ 月下 0年 0 ・期 0 7
彼得一世改革打开了俄国向西方学习的大门,俄国在学习西 欧 的军 事 、技术 、教 育 、 习俗 的 同 时 ,不 可避 免 地 受 到欧 洲 早 期 启蒙 思想 的影 响 。彼 得 一 世派 出年 轻 贵族 到 欧 洲 学 习 ,并邀 请 外
籍专 家 、教 师 到 俄 国就 职 。叶卡 捷 琳娜 二 世 时 期 ,女 皇 推行 “ 开 明专制” ,法 国启 蒙 思 想 在 俄 国得 到 传 播 。这 为俄 国知 识 分 子 的 诞 生 创造 了条件 。拉 吉舍 夫(7 9—1o ) 14 8 2是第 一批 真 正的 、典 型的 俄罗 斯 知 识分 子 的杰 出代 表 。 19 7 0年 ,其 代表 作 《 彼 得堡 到莫 从学 理 现 代 Fra bibliotek案 术. 论
19世纪俄罗斯知识分子在俄罗斯民族意识发展中的作用
19世纪俄罗斯知识分子在俄罗斯民族意识发展中的作用
乔洋
【期刊名称】《语言与文化研究》
【年(卷),期】2024(32)3
【摘要】19世纪俄罗斯的知识分子在思想启蒙和社会运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通过对俄罗斯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和反思,推动了俄罗斯民族意识的
形成和发展。
本文通过对知识分子的思想观点和实践的分析,探讨了他们对俄罗斯
民族意识的贡献和影响。
俄罗斯知识分子是民族意识的塑造者、文化传承与继承者、思想的引领者、爱国的反思者、言论自由的倡导者和社会改革的推动者。
【总页数】4页(P182-185)
【作者】乔洋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发展中的俄罗斯和匈牙利档案工作——俄罗斯和匈牙利档案工作考察见闻
2.发
展中的俄罗斯和匈牙利档案工作——俄罗斯和匈牙利档案工作考察见闻3.俄罗斯
经济形势前景分析——简评俄罗斯1997—2000年经济发展中期纲要4.俄罗斯民
族意识发轫的普遍主义图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瓦格医生》所表达的俄罗斯心声 论文
《日瓦格医生》所表达的俄罗斯心声1917年的十月革命,从根本上瓦解了19世纪的俄罗斯文化。
著名的诗人勃洛克曾预言:革命将会把整个知识界抛入社会的最底层。
他的预言在革命后应验了,托洛茨基几乎是歇斯底里地叫嚣:“革命的铁扫帚将把旧时代的知识分子和其他残渣余孽一起扫掉。
”十月革命后,俄罗斯知识分子发现,他们所热爱珍视的一切——温文尔雅、高尚情操、温和的人道主义、悔悟、矫饰,还有对美或对朦胧的自由主义的崇尚——突然间都变得分文不值,在军事共产主义和内战的岁月里,这些品质与现实生活更加显得格格不入。
残酷的现实和象征主义的诗人们的预言、满脑子神秘观念的激进分子那种“革命就是福音书”的预言毫无共同之处:现实就是传染病、饥饿、监狱、流放——从肉体到精神的毁灭,从思想到感情的奴役。
作家和诗人们觉得,他们所能做的就是为突然降临的灾难举行葬礼:从雷米佐夫的散文《俄罗斯大地毁灭曲》到爱仑堡的诗《为俄罗斯祈祷》,从舒米廖夫的《死者的太阳》到普宁的《罪恶的岁月》,都表达了这种极度绝望的心情。
1957年,在十月革命四十年后,前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小说《日瓦格医生》在意大利以译文(英文)的方式出版,之后又出版了俄文原版。
1958年,《日瓦格医生》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
《日瓦格医生》是对四十年前的十月革命进行“另类”描述的作品,也是一部引起激烈争论的作品。
帕斯捷尔纳克把十月革命后四十年的思考,都凝聚在了日瓦格这个人物身上。
从日瓦格的经历中,似乎能看到俄罗斯知识分子在十月革命后真实的思想历程。
小说的主人公日瓦格,是西伯利亚一个富裕的工业家的儿子,十岁就成了孤儿。
他是在莫斯科知识分子和艺术资助人的环境中长大的,在沙俄时代,他的成长环境属于“上流社会”。
但是,作为人,他却有着俄罗斯知识分子特有的怀疑主义的、对事物进行质疑和批判的精神,因此很难成为某种信仰的追随者。
日瓦格是一个优秀的医生,也研究哲学和文学(这似乎是旧俄知识分子教养的体现),对许多问题有自己独立的见解。
俄罗斯民族的“反乌托邦”思潮
俄罗斯民族的“反乌托邦”思潮俄罗斯民族是一个热情豪放、骁勇善战的民族,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一直被定义成坚强、向上、绝不服输的硬汉形象。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深刻反思曾经的“乌托邦”社会的功过利弊,并在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哈哈镜中重新审视当下,进而形成了整个民族的“反乌托邦”思潮,批判政治极权主义、科技泛滥发展的不良现象,共同探索俄罗斯未来的发展出路。
标签:后现代主义;反乌托邦;反思;批判俄罗斯民族是一个热情豪放、骁勇善战的民族。
在俄罗斯文学中该民族形象常被定位成坚强、向上、绝不服输的硬汉榜样。
从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到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大多作品都传达出这个民族自强不息的正能量,也激励着俄罗斯人不断向前。
曾经,俄罗斯民族的“团契性”和“乌托邦”精神成就了彼得大帝时期的帝国盛世,更缔造了十月革命后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而苏联解体后,民族的共产主义信念瞬间崩塌,曾作为主流文学的乌托邦文学地位逐渐丧失,被宣扬“反乌托邦”精神和思想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取而代之。
俄罗斯这个强大的民族在文学的哈哈镜中开始重新审视当下,进而形成了整个民族的“反乌托邦”思潮。
“反乌托邦思想出现的哲学根源是对乌托邦思想实体论思维模式的反省和批判。
实体论思维模式是一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它导致了一元论、绝对主义和唯理主义等不符合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倾向,甚至导致了等级制、霸权主义和极权主义思想。
反乌托邦思想正是从乌托邦思想的思维模式展开对乌托邦的批判,从而揭露乌托邦思想的虚幻性和所隐含的强制性”[1]。
因此,俄罗斯民族的“反乌托邦”思潮正是在俄罗斯乌托邦文学的基础上展开的批判,并揭示政治与科技方面的不良现象。
一、在政治领域反专制制度和极权主义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是在本国政治土壤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共同影响下形成的具有本族特点的文学流派。
在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一统天下的时代,后现代主义作家们便以敏锐的目光捕捉到了时代的脉搏。
《我说奥楚蔑洛夫》作文400字
我说奥楚蔑洛夫自1902年起,奥楚蔑洛夫就开始了他在俄国文学发展历程和社会生活中的独特贡献。
在其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所塑造的一个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追求自由和真理、坚定理想的俄罗斯知识分子形象,从艺术高度展现了苏联文学的发展,是俄罗斯文学在苏联时代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文革”期间,我受到批判,却不得不再次翻开俄罗斯文学宝库中经典。
这本书几乎成了俄罗斯文学的一个标志性事件——这是一个悲剧,是俄罗斯文学艺术遭受空前灾难所爆发出的强烈震撼。
《我说奥楚蔑洛夫》在中国出版,其中还包括了中国第一部全彩色文学图解和中译本,达十余种之多;两部获得了普利策奖和美国国家图书奖以及其他多个文学奖项,对中国和世界文学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由于他和莫言和叶圣陶都在苏联生活过,所以他对苏联文学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他对俄罗斯文学所作贡献也最大的地方就是对俄国文学产生了深远而巨大影响。
奥楚蔑洛夫就因为他对俄罗斯文化影响巨大,所以他被称为俄罗斯人中最具有现代意义和世界影响力的人之一。
他用行动诠释着俄罗斯文化和思想之精华;他在文学作品里塑造了许多人性格各异,或具有非凡才华或在文学上卓有成就或默默无闻。
他是俄罗斯文化中独一无二独特而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极大且极富魅力并至今仍闪烁光芒的人物之一(如维克多·伊万卡、纳尔吉斯、托尔斯泰、阿赫玛托娃等)正是俄罗斯作家奥楚蔑洛夫!他是俄罗斯近现代文学创作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并且影响深远的俄罗斯作家。
他是当代俄罗斯文学历史上影响最大、最重要最高成就之一的俄罗斯文学翻译家,同时也是美国人和日本人所喜爱阅读并认同最为广泛而深刻的俄罗斯作家之一。
下面我们来谈一谈奥楚蔑洛夫作为俄罗斯文学研究中“最重要作家”被后人誉为一部经典这部作品及其所产生影响一、作家人生经历奥楚蔑洛夫出生于俄国贵族家庭,父亲是一位有才华的作家,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乡下人,所以他们从小就过着“清贫”的生活。
由于生活困苦,母亲后来也离开人世,从此他们一家子就过上了无依无靠的生活。
读俄国思想家有感知识分子小论
读俄国思想家有感知识分子小论阅读俄国思想家的著作,可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伟大的俄国思想家们的笔下,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对于人类社会的认知以及对于人类未来的探索。
这些作品,在当代依然具有较高的价值,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经典之作,更因为它们所表达的思想观念在现实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这篇小论文中,我将从我的视角出发,对阅读俄国思想家的感受和看法进行探讨。
首先,阅读俄国思想家的著作,给人一种启迪性和思想性的感受。
俄国思想家是人类思想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著作涉及诸多领域,包括哲学、政治、文学、艺术、历史等。
他们的作品不仅对于俄国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启发作用,而且对于全世界的思想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俄国思想家们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于世界的真正洞察力以及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深刻思考。
这种启迪性和思想性的感受,让我们更能够看到自己的局限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追寻自己的梦想和理想。
其次,阅读俄国思想家的著作,让我认识到知识分子存在的重要性和价值。
俄国思想家们是人类思想史上的巨人,他们的思想和理念对于俄国社会和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思想家们一直在思考着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整个世界的情况,他们的不断探索和思考一方面使他们自己变得更加博学多才、成为了那时期的知识分子领袖,同时也成为了引领时代的思想家。
从这些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知识分子在整个社会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他们不仅仅能够倡导社会进步,也有着引导社会思想的使命。
在当代,知识分子依然是社会进步的关键力量,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
再次,阅读俄国思想家的著作对于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俄国思想家们的著作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指导原则。
在这些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知识的追求、对于正义的追求、对于真理的追求作为人生的主题。
这种追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生命和价值,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境界。
俄罗斯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俄罗斯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意义俄罗斯革命是20世纪初在俄罗斯爆发的一次重大社会运动,经历了1905年革命与1917年革命两个重要阶段,最终推翻了沙皇制度,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一、历史背景俄罗斯革命的历史背景非常复杂,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为重要的几个因素是:1.经济问题在19世纪末期,俄罗斯社会经济情况严重恶化。
农民贫困,失去了土地,不得不向富农、封建地主与城市企业主出租劳动力,日益沦为半无产者。
同时,工人阶级也面临着严重的剥削、压迫,工作时间长,工资低,工作环境恶劣。
2.政治问题在沙皇制度下,俄罗斯政府的贵族和官僚阶层控制了全部政治权力,没有进行任何改革,政治腐败严重。
全国各地的人们对这种专制的反感与厌倦达到了顶点,导致了一系列的示威与抗议活动。
3.文化问题19世纪末,俄罗斯知识分子中出现了一批强烈要求政治和社会变革的文学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为俄罗斯革命的爆发创造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他们的思想和行动也成为了推动俄罗斯革命的最强劲的推动力量之一。
二、意义俄罗斯革命的意义非常重要,具体来说,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俄罗斯革命是现代俄罗斯历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标志着当时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
这场革命不仅是民族解放的风暴,也是人类发展渴盼自由与平等的呼声,它向世界证明了人民群众有改变世界的力量,也揭示了社会变革的艰辛道路。
2.俄罗斯革命对世界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对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苏联在二战后成为世界第二强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由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为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政治的发展和前进做出了突出贡献。
3.俄罗斯革命揭示了人民群众对自由、平等、民主等基本价值观的渴望,促进了人权、平权等国际社会的进步。
西方世界开始借鉴苏联的社会制度以及中央集权的思想,以此为参照点思考自己国家的未来。
4.俄罗斯革命也暴露出了自由与平等价值观和暴力革命的矛盾关系,俄罗斯共产党的实践证明,“和平演变”是可行的社会改革方式。
有机知识分子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有机知识分子理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我们需要了解有机知识分子理论的基本内涵。
有机知识分子理论是20世纪初苏联学者提出的一个理论,其核心思想是把知识分子看做人类社会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强调知识分子和社会其他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有机联系。
有机知识分子理论认为,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不是与其他社会成员分离开来的,而是和其他社会成员密切相关的。
他们参与社会生产,推动社会进步,与社会其他成员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一、坚持全面发展个体的理念有机知识分子理论强调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有机联系,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坚持全面发展个体的理念。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过分注重对个体的管理和控制,忽视了个体的自主发展和创新能力。
而有机知识分子理论则提倡树立尊重个体的观念,鼓励每个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创造力,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只有给予个体充分的自由和空间,才能使其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得到真正的启发和提升。
二、注重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有机知识分子理论认为,知识分子作为社会的精英,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注重灌输理论知识,忽视了对知识分子社会责任的培养。
而有机知识分子理论强调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知识分子要和社会其他成员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该注重培养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有机知识分子理论强调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有机联系,强调知识分子要与社会其他成员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而这一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很多启示。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一种单向灌输模式,知识分子从上而下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学生被动接受。
而有机知识分子理论则提倡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强调应该建立更加平等的教育关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双向互动和双向学习。
《论教养》教案 (精品)2022年部编版语文附答案
8* 论教养教养是什么?教养是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
是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个人修养的结果,尤指在家庭中从小养成的行为的道德标准。
“教养〞很具体,因为它总是表达在言谈举止的细节中;“教养〞也很深刻,因为它折射出一个人对自己和他人,乃至对社会和自然的态度。
1.掌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2.学习文章的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
3.努力改正没有教养的行为,学习做个有教养的人。
一、新课导入俄罗斯的20世纪,被称为利哈乔夫的世纪。
利哈乔夫被誉为“俄罗斯知识分子的良心〞“俄罗斯民族的良心〞,被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称为是“唯一没有污点的人〞。
20世纪的俄罗斯风云变幻,许多权柄在握、不可一世的人物,来去匆匆,成了时代的过客,唯独德米特里·利哈乔夫的名字屹立不倒。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位“良心〞作家的一篇文章——《论教养》。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积累生字词(1)请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恪.守(kè) 箴.言(zhēn) 自吹自擂.(léi)允.诺(yǔn) 阻碍(ài) 矫.揉造作(jiǎo)愚蠢.(chǔn) 为难..(gān) 絮絮叨.叨(dāo)积淀.(diàn) 谚.语(yàn) 大发雷霆.(tíng)(2)解释下面的词语。
贸然:轻率地,不加考虑地。
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
彬彬,原意为文质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
修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
恪守:严格遵守。
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
矫,把弯的弄直。
揉,把直的弄弯。
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箴言:劝诫的话。
箴,劝告、劝诫。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唆、唠叨。
疲惫不堪:形容非常疲乏。
堪,能忍受。
随机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2.作者链接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苏联学者,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
俄罗斯知识分子形象
俄罗斯知识分子形象作者:刘丹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03期摘要:“地下室人”是俄罗斯文学中一些具有独到见解的知识分子,他们领略过西方的“理性”启蒙,更看重俄罗斯传统的心智“信仰”。
由于具备先验超拔的意识,并因此无人能够理解。
尽管看起来隐于“地下”的他们有些气急败坏,但却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们试图穿越迷雾看清事物的真相,并顽强地以人的自由意志与外部的“理性”秩序相抗衡。
关键词:俄罗斯文学知识分子“地下室人”在俄罗斯文学中,知识分子形象具有深远意义,其起源于“多余人”的形象塑造。
该形象为知识分子在文学中奠定深厚基础同时,还有很多精神品格别具一格的知识分子形象诞生,这其中就包括“地下室人”。
“地下室人”最早出现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地下室手记》中。
后又在当代作家马卡宁的《地下人,或当代英雄》出现。
两个“地下室人”所处时代不同,却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与文化品格:最显著的特征是秉承知识分子的责任与义务不轻易与世俗妥协;冷眼看世界、孤独笑人生,即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他们也试图保持知识分子的尊严和傲骨。
而他们的悲剧在于只想听从内心意志,而不愿苟同现实规则,哪怕现实规则可以带来实际的利益。
约瑟夫•弗兰克指出“在过去五十年里出现的每个重要的文学发展流派——尼采主义、弗洛伊德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宗教危机论、存在主义等等——都声称,地下人是他们流派的一部分。
”[1]由此可以看出“地下室人”在文学和哲学中具有非凡影响力。
1、明确知识分子责任,完成应尽义务责任感与使命感是俄罗斯知识分子重要的精神品质。
“地下室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表现得非常强烈。
1864年初,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新创刊的《当代》杂志上发表了其最有争议的中篇小说《地下室手记》。
主人公是一个“意识感”过于强烈的人,他不能与周围的人进行平等的对话,总觉得自己的高明见解优于其他人,但又嫉妒他人的确定感。
后成为没人搭理又自我迷惘的怪人走入地下室。
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地下室人”形象对19世纪伴随着俄国启蒙运动而盛行的理性主义进行了解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罗斯知识分子给人类的启示嘉宾介绍:王康,生于1949年。
曾撰写过《中国改革宪章》,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再撰写五集政论片《大道》。
同期还有长篇诗评《俄罗斯启示》。
抗战胜利50周年时推出九集电视片《抗战陪都》,60周年又组织巨型长卷史诗国画《浩气长流》。
对中美关系、中日现状以及马克思主义、港台新儒学等皆有独到心得。
王康:有一点诚惶诚恐,我的尊容大家一目了然,我现在是一个“无齿之徒”,前一个月把牙都拔掉了,还来不及装上。
来广州还得鼓起一点勇气才能来,我希望给大家留下的印象不仅仅是无齿之徒。
刚才主持人介绍说王康是一个思想家,确实是,我认为自己是有思想的家伙,而且有独立性,没有吃公家的饭,就是一个民间思想家。
好,我们今天的演讲就正式开始。
我们今天讲座主要是讲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特性,但是我想仅仅讲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特性难免有一点枯燥和单调,而俄罗斯知识分子和他们的历史使命、俄罗斯国家的道路有太密切的联系,我们把俄罗斯知识分子的特性放在俄罗斯这个国家的命运、道路方面来说,也许我们可以讲得深刻到位一些。
1 乌托邦的理想自古有之乌托邦这个词是中方翻译西方词的神来之笔。
人类乌托邦理想非常古老,中国有大同世界,一直到康有为的《大同书》,西方一样,从《圣经》旧约开始等等,但是真正近代的乌托邦思想,起源于1513年一本书,关于一个十全十美的国家制度,简称乌托邦。
这本书出版之后在英国引起很大的轰动,到后来亨利八世把这本书定为最危险的书。
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初期,让整个西方突然发现关于旧约、关于人间天堂的界定、关于人间十字架的界定,是可能做到的。
乌托邦被赋予了强烈的现实感。
乌托邦有神奇的伴生力量,总有一种力量来监督它和校正它,这种方式最带个人色彩,可以触摸,可以听和感受的,就是公开发出声音。
西方从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一直到法国大革命,一直是西方的公开发声的时代,简单来说,当自由没有降临的时候,当真理和正义迟迟没有兑现时,乌托邦发出一种声音:先生们,你们走错了道路,你们背叛了理想,欺骗了我们,我们要真正实现乌托邦,要达到真正理想的彼岸。
欧洲有三百年时间处于公开发声的时代,欧洲第一流的思想家最精彩、最富戏剧性的应该是法国作家左拉,左拉要为德雷弗斯辩护。
法国狂热的爱国主义者们要打倒德雷弗斯,把这个法国叛徒、法国军队的污点清除出去,而且事实上他已经被关押在大西洋一个岛上。
当时左拉已经是一个誉满全球的名人,他无意中看到材料,他决心站出来为德雷弗斯辩护,而且他认为这是关系到法国的正义和良心的问题。
公开发声表现在左拉身上为一次演讲,后来成为法国世世代代骄傲的福音。
他说我现在站在国家正义的法庭上,以我四十年的工作和誉满全球的声誉,我发誓德雷弗斯是无罪的,如果他是有罪的,我宁愿世界化为乌有,我相信法国感谢我挽回它荣誉的一天一定会到来。
果然,他在流亡伦敦时,就不停地收到法国总参谋部内部发出关于重新为德雷弗斯翻案的信息。
大家知道,左拉后来被隆重接待,进了法国的先贤祠,应该说他是不愧于此的。
西方到六十年代,都没有完全兑现西方资产阶级所承诺的自由、博爱、平等,到了马丁·路德· 金,他在林肯纪念堂发出声音,《我的梦想》。
当时美国的种族歧视政策还很盛行。
马丁·路德·金说,“我有一个梦想,在种族歧视的密西西比成为种族自由的绿洲;我有一个梦想,将来白人和黑人的孩子们可以携起手来”。
无论是左拉还是马丁·路德·金,他们的公开发声将乌托邦的承诺一步步地兑现。
爱因斯坦临死前两天,曾经在罗素倡导的一份宣言上签字。
罗素集中了当时12位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得主,向六国政府发了一份宣言,要求六国政府承诺永远不使用核武器,而且分阶段、持续地削减,最后消灭核武器。
这份宣言我认为到现在都没有过时,后来叫《爱因斯坦罗素宣言》。
宣言的主要内容,就是说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感情倾向,但是作为人类,我们相信如果要解决当时东西方的矛盾,绝对不能采取战争的办法,所有权威的科学家都意识到核战争完全可能毁灭全人类,知道越多的人越忧心忡忡。
最后呼吁,记住你们的人性而放弃一切吧。
这份宣言的水平达到了人类知识分子共同的立场,这是人类上世纪的伟大宣言,这份宣言也起了一定的作用,后来美苏中程大规模运载火箭的削减,就是在这个基础上。
凡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一个国家,能够倾听公开发声的,就是他们的幸事。
相反,如果公开发出的声音不被倾听、不被接纳、不被好好对待,那么这个国家的危机就很深重,这一点尤其体现在前苏联和俄罗斯帝国身上。
2 最深刻的知识分子的语言往往决定一个时代一直到1836年之前,整个俄国就是一个沙俄专制制度的盛世,尼古拉一世出兵波兰,绞杀波兰革命运动,很多俄国知识分子,包括普希金等,都严重失察,认为俄国的盛世即将到来。
尼古拉一世认为,俄国的历史无比辉煌,俄国的现实无比辉煌,未来的俄国将让一切都黯然失色。
1836年9月30日,俄罗斯一本著名的杂志《望远镜》发表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是法文写成的,后来,别林斯基翻译成俄文,之后被总结为俄国漫长历史黑夜中的第一声枪响。
作者恰拉耶夫曾跟随亚历山大一世远征法国,就是因为远征法国,到了西欧,看到西欧经过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深感俄国的落后、愚昧和反动。
在这篇文章里,他为自己定了一个原则,他说我宁愿伤害俄国,我宁愿让它伤心,让俄罗斯蒙羞,我也绝对不说一句谎言,我必须把真理和祖国联系在一起。
他用横扫一切的气魄,对俄国的民族特点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他说俄罗斯的历史,尤其是近代史,从来没有让精力充沛和高尚品德发挥作用的时代,从来没有产生过激动人心的人物,没有优美的形象,人类先进的思想和我们没有什么关系,我们好像是孤儿一样活在这个大地上,和这个土地上的先人、祖宗没有什么联系。
这篇文章,拉开了持续25年的关于俄国命运大辩论的序幕,严重地伤害了俄罗斯的民族感情,但是因为这样夸大的抗议,产生了俄罗斯自我的认识,痛苦的自我认识和痛苦的辩证法,产生了俄国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一直到六十年代关于俄国历史命运的大辩论。
在参与的两大派中,斯拉夫派完全是捍卫俄国的传统、历史的,但是斯拉夫派最优秀的分子,包括陀斯妥耶夫斯基,最后绝望地发现恰拉耶夫是对的,俄国历史上所赋予的对伟大神圣的使命和俄罗斯的现状完全不匹配。
斯拉夫激进代表发现,俄国基督教的相爱和拯救精神从来没有兑现,在俄国充满战争和奴役,沙皇专制、农奴制等等。
斯拉夫派和希拉夫派都是热爱俄罗斯的,他们之间从来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
不管是斯拉夫派还是希拉夫派,他们就像是俄国的双头鹰,他们有共同的心脏,就是对俄罗斯的爱。
但是恰恰在俄国,有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超越了斯拉夫派和希拉夫派的争论,这就是俄罗斯帝国本身、沙皇制度本身,是否体现了俄罗斯的救世主义,是否体现了基督教的拯救意识。
俄国十九世纪整个过程,就是反复地向王朝、向沙皇政权挑战的过程,之所以挑战,就是因为有一种乌托邦的理想,存在于从四十年代的贵族知识分子到六十年代的平民知识分子,一直到以后兴起的民粹派。
亚历山大二世被称为解放者,但是被人刺杀了,刺杀的过程非常有戏剧性,第一颗炸弹扔过去之后,亚历山大二世居然从他的车上走下来,没有被炸死和炸伤,他弯下身去搀扶其他人,这时民意党人的第二颗炸弹又响了。
这个事件使俄国处于关键关头:1881年3月1日,亚历山大三世继位,他的父亲被刺杀了,他该怎么办?俄国该怎么办?民意党人的中央执行委员会写了一封信,《致亚历山大三世皇帝》,信不长,提出了两点意见,第一是大赦政治犯,第二是召开俄国人民自由独立的国民代表大会,重新审查俄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生活。
在信的结尾,民意党人在俄国、全世界面前发誓,他们说如果亚历山大三世放弃镇压、放弃专制,那么俄国民意党人立即放弃恐怖行为。
这时俄国就处在关键的历史关头了,托尔斯泰这个时候刚刚经历了他五十岁的内心危机。
托尔斯泰作为俄国十九世纪知识分子的一位特殊代表,俄国知识分子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他们有良知,这个良知可以表现为一种正义感,追求真理的勇气,表现为有正义意识,认为自己是一个罪人。
托尔斯泰认为自己拥有土地、财产、农奴,就是一个罪人,他五十岁写下《安娜·卡列尼娜》之后,最大的愿望就是去坐牢。
托尔斯泰决定写信给亚历山大三世。
民意党人称呼亚历山大三世为皇帝,但是托尔斯泰写的是“我的兄弟”,显然是以基督徒的身份来写的这份信。
他说,如果你把这五名首犯判处绞刑,那么马上就会有三十个、四十个、五十个、五百个人替补他们的位置,因为罪恶繁殖罪恶、仇恨繁殖仇恨,如果你这样做的话,你就是在历史的关头选择了恶、放弃了善,俄国就陷入血泊中。
他说,陛下如果以善报恶,你把他们放了,而且你给他们钱,把他们请到克里姆林宫,用《圣经》的话来说,爱你们的敌人。
托尔斯泰说,我不知道其他人怎么想,但是我托尔斯泰会号啕痛哭,我会俯在地上亲吻你的脚,慈悲和爱会像泉流一样流向俄罗斯。
这样的声音,如果亚历山大三世接受和执行了,俄国的命运完全不一样。
我稍微岔开一句话,我经常觉得世界的命运,其实系于一念之间。
我们这个世界的冲突、矛盾、斗争不是利益决定的,最根本由人类意识决定的,当年亚历山大三世如果这样决定了,他是俄国最高统治者,没有人会反对他,他作为亚历山大二世的独生子,如果放了这些杀人犯,赦免了他们的罪名,我们可以想像,在世界的历史上,不管是法律、道德还是宗教、灵魂方面,完全是另外一个面貌。
但是非常可惜,亚历山大三世无情地拒绝了,也封死民意党人和托尔斯泰在民意和道德上拯救俄罗斯的可能性。
民意党人前赴后继地刺杀,这其中就有列宁的哥哥,列宁后来领导十月革命之后,1918年,把亚历山大三世的儿子全家逮起来处死,我们可以想象这当中的联系。
其实俄国王朝在统治的时候完全可以听取公开的劝告,深刻地反省和思考一下,就可以少犯很多错误,俄罗斯帝国完全可以延续到上世纪。
一个时代、一个国家,一个历史的最高领导人,他们的聪明与否,他们统治的艺术高明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那个时代最深刻、最先进、最无私的知识分子的语言。
俄国革命之后,旧的沙俄帝国的乌托邦完全被粉碎掉,一种新的、一劳永逸地指明俄国历史命运和道路、乃至全人类解放方向的救世主义诞生在俄国,那就是十月革命的到来。
3 以敬畏和谦虚之心看待历史长期以来,这被认为是最后的斗争,人类的真理将全部实现。
我们在童年、少年,甚至是中年时代,是相信这个时代的,但是历史无情地嘲弄了这个最后的真理。
苏联,这么一个超级大国为什么会崩溃?为什么会下台?苏联人民,苏联共产党的普通党员,苏联红军,没有一个人为苏联的解体,为苏共的下台,流一滴血,如果这个制度、这个党还代表着俄罗斯的利益、他们的愿望和理想,那苏联人民、苏联共产党、苏联军队肯定会起来捍卫它,为什么不呢?这里面有异乎寻常的力量,有世界历史上没有出现过的一种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