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信阳市2021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2021年河南省中考语文真题(解析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河南省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共4分)汉字是世界上最具造型感的文字,而软笔书写更让它散发出变①无穷的魅力。
中国人使用一支有弹性的笔,锲而不舍地追求书法的线条美,创造出五彩斑斓的书法艺术。
秦代李斯的铁画银钩,东晋王義之的秀美飘②,唐代柳公权的刚劲有力,明代徐渭的扭曲盘结……不同时代名家③出,掀起了书法艺术的一个又一个高潮。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河南卷)(考试版A4)

2024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河南卷)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六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1.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6分)秒,禾芒也。
春分而禾生……秋分而秒定。
(《说文解字》)小呦:让我们先从“秒”字的本义开始研究吧!“秒”是形声字,“禾”作形旁,说明它最早和(1)有关。
小鸣:没错!再结合方框里的资料,我认为“秒”的本义是(2)。
根据本义,人们将“秒”引申为某种细微的长度单位,后来又将它用做时间计量单位。
小呦:看来,中国古代人民常常将生活中的物候现象融入字形字义中。
小鸣:到了现代社会,人们将“秒”完全融入了现实生活。
紧俏商品开售后被“秒杀”,别人的话你能否“秒懂”……这里的“秒”字多用作状语,理解为(3)。
小呦:看来,社会的不断发展,为字词增添了新义项,创造了新用法。
小鸣:你说得太好了!明天我打算这样向老师转述我们的探究过程和发现:(4)2.小郑准备写一段活动结语,请回顾学过的古诗文,帮他一起完成。
(8分)子曰:“①,②?”所以,我想请同学们跟我一起回顾所学的古诗文,共同完成活动总结。
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说“③,④”,春节是一年之始,意味着旧去新来。
春节过后,天气逐渐转暖,不久便是花朝节、上巳节。
花朝节这一天,女孩子们像从军回家的木兰那样“⑤,⑥”,梳妆打扮一番,到郊外踏青赏红,迎接花神;上巳节,花繁草茂,春意更浓,正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描写的那样“⑦,⑧”,人们趁着天朗气清到水边祭祀宴饮,临溪而渔,酿泉为酒,享受野炊之趣……这些美好的节日虽已消失,但古人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态度,我们应该继承。
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大家能对我们的传统节日有更多的了解,对如何弘扬节日文化有更多的思考。
3.育才中学记者团将开展以“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工作”为主题调研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8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用一句话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2分)[材料一]提升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安全性和健康度,需要进一步强化法治保障。
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以及参考答案

2021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积累(20分)(共2题;共20分)1.综合性学习。
完成1--2题。
过中华节日,品味传统民俗:元宵观灯、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重阳登高……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
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
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请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例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________,________。
(2)端午节的中午,家人团聚,—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却一直低头玩着手机。
爸爸妈妈批评他,他却说:“年年都围在一起吃粽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玩手机呢!”此时,你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字左右)2.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旬。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②________,绝胜烟柳满皇都。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③________,儿女共沾巾。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⑤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⑥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
(王安石《登飞来峰》)⑦妇姑荷箪食,________。
(白居易《观刈麦》)⑧李煜《相见欢》中面对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残叶,词人不禁“寂寞”情生的句子是“________”。
(2)默写范仲淹《渔家做·秋思》的下片。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息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2024年河南省息县部分学校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为激发同学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班级拟召开“大美黄河”主题班会,以下是班长小豫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
1.小豫收集了一则赞美黄河的材料,但对其中有些字词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共4分)【大美黄河】九曲黄河蹬过深沟峡谷、险隘.涧洞,一路吸纳飞瀑激流,连通起江河湖海,以奔流不息的姿态汹涌彭湃.,流经河南。
中原大地在黄河文化的熏陶下、广袤的平原孕育出万qǐng的碧波良田,隽秀的离山孕育出刚健的少林功夫,奇险的太行孕育出前pū后继的红旗渠儿女……这方土地成为炎黄子孙的心灵故乡,承载.着中原人民的奋斗记忆。
(1)语段中三个加点字小豫不会读,请帮他作出选择。
( )(2分)A. yì bài zàiB. ài pài zàiC. yì pài zàiD. ài bài zǎi(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万qǐng( ) 前pū( )后继2.小豫想在下面这张关于黄河的幻灯片中引用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8分)【黄河诗话】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在不同文人笔下也蕴含着不同的含义。
王维笔下的“① ,② ”(《使至塞上》)展现出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张养浩笔下的“③ , ④ ”(《山坡羊·滢关怀古》)描绘出潼关地势的险要。
同样,描写黄河的诗句也蕴含着人物的情感,在《木兰诗》中,“旦辞爷娘去,⑤ ,不闻爷娘唤女声,⑥ ”寄寓着木兰奔赴战场途中对家人的思念;在《行路难(其一)》中,“⑦ , ⑧ ”,借登山、渡河表达李白对人生道路艰难的慨叹和惆怅。
黄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3.黄河流域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孕育了许多文化艺术。
2024年河南省中考模拟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年河南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一、积累与运用(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后面题目。
初中语文课本为我们打开一扇文学之门,开启一段学习之旅。
旅途中,学习神话故事,我们认识了让这个世界生气péng()勃起来的女娲。
学习白求恩精神,我们知道了对工作不能(A);徜徉动物世界,我们见识了研究动物行为科学家的(B);遥望piāo miǎo()的天上街市,我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学习童话,我们见识了滑稽可笑的人物;吟诵“夜阑卧听风吹雨”,我们读到了诗人的爱国热情……语文学习的天地非常广阔。
我们既可以探访历史,______________;又可以走进自然,______________;还可以体察亲情,______________;更可以了解社会,______________。
语文之旅,让人欣喜,让人着迷。
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更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同学们,相约读书写作,奔赴诗意的语文之旅,尽情畅游语文世界吧!(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péng( )勃徜( )徉piāo miǎo()(2)在文段A、B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瞻前顾后怪诞不经B.拈轻怕重荒谬绝伦C.拈轻怕重怪诞不经D.瞻前顾后荒谬绝伦(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而且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B.通过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习得,而且落地于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C.语文学习不仅是知识的习得,更落地于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D.语文学习不仅是培养我们的生命意识,更落地于知识的习得,使我们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来抵御人生无处不在的暗礁激流。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中考一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模拟试卷语文(一)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班级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活动,请回答下面问题。
1.下面是宣传部张华找到的一则宣传文字,其中有些字拿不准,请帮他判断。
(共4 分)文化、这个看似熟悉却深邃.如海的 (概慨)念,贯穿在人类社会的每一刻,构建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它如同一座繁复.的宝塔,包含了艺术、信仰、哲学、风俗习惯以及价值观念等诸多领域,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这些文化犹如大地的多彩矿石,塑.造了我们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
就如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中所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般,文化也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衍)变,适应着时代的发展。
(1)语段中有三个加点的字怎么读?请帮他做出选择。
(2分)A. sui lǔ suòB. suì fù suòC. suì lù sùD. suì fǔ sù(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该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书写。
(2分)2.张华想在宣传文字中加入一些古诗文名句,请帮他补写。
(8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通过古诗文穿梭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
李白的“① ,②”(《行路难》)传达出一种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的乐观主义精神。
苏轼的“③,④,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表达了一种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主义精神。
《木兰诗》中“⑤,⑥”概写了木兰身跨战马,奔往战场的征战生活,传达出了一种责任和担当精神。
龚自珍的“⑦,⑧”(《己亥杂诗》)表达了诗人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传达出一种牵献精神。
这些精神源远流长,滋养传人。
3.豫剧,是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中国第一大地方剧种,主要流行于河南省,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21年中考仿真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语文中考模拟测试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26分,1—7题每题3分,第8题5分)1.下面各组加点汉字注音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跻.(jī)身渔父.(fù) 俨.(yán)然两肋.插刀(nèi)B. 颠簸.(bǒ) 攒.(zǎn)聚歧.(qí)路如坐针毡.(tǎn)C. 矜.(jīn)持鸿鹄.(hú) 情笃.(dǔ) 被.(pī)坚执锐D. 殷.(yīn)红机杼.(zhù) 溯.(suò)游杳.(yǎo)无消息2.下面几组中,汉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禆益悲恸清冽不屑置辨B. 鹊跃募集狂澜战战惊惊C. 隽刻夜阑城阙朝辉夕阴D. 锦鲤斑驳宛转无精打采3.填入下面几句的横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中国人很爱贴:“现在的儿童,就是将来的栋梁。
”每个成人都会点头称是,并且也深信不疑。
但是,却没有多少人会注意到儿童的心灵的充实。
没有的幼苗会长得好吗?其实,儿童所的,很容易就可以使他们满足。
就像一天工作后,父母可以带孩子们在家居的附近散一下步,在阳台上浇一下花。
也许一天只要十分钟,假如不能天天实行的话,哪怕一个星期两次,一次也行。
让孩子们和你一起观察这个世界,让大自然他们心中。
孩子们会知道感激的。
(席慕容《美的导师》)A. 标语灌溉需求走进 B. 标签浇灌要求走进C. 标签灌溉需求进入D. 标语浇灌需求进入4.下面各句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A. 野人谷有令人溢于言表....的绝美自然风光,让不少摄影爱好者痴迷神往。
B. 哪怕几个坏习惯都足以使许多美德黯然失色....,所以学校应不断加强对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
C. 在地球上,能登上珠穆朗玛峰,可谓是登峰造极....了。
D. 生日那天,她收到了很多朋友们送来的礼物,书桌上都摆放不下了,真是美不胜收....啊。
2021年中考考前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带答案解析

中考全真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一、基础·运用(共15分)在孔子诞辰2570周年之际,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同学们前往参观.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 下面是展览“前言”中的部分文字.阅读这段文字,完成小题.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分为“孔子的生平与思想”“儒家学说的形成与发展”“儒家学说的国际传播”“孔子题材艺术作品”四个部分.展览以众多文物讲述孔子开① (宗/综)儒学,倡导仁政、礼义等儒家思想【甲】回顾孔子创办私学的历程和诲.人不倦的圣迹;展示儒家学说所历经的绵延不断的历史……在儒家学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两千多年的中华文明,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半部《论语》治天下.”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亚洲乃至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影响.(1)结合语境在①处填入汉字,并给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①宗诲(huǐ)B. ① 宗诲(huì)C. ①综诲(huǐ)D. ① 综诲(huì)(2)在【甲】处填入标点,并在横线上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甲】分号不仅还B.【甲】分号既然就C.【甲】句号既然就D.【甲】句号不仅还2. 进入展厅,就能看见展览的宣传海报.对海报上面“高山景行”这个词语,同学们进行了探究性学习.请你完成小题.(1)小鲁发现“高山景行”这个词语来自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孔子的赞美:“《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其中的《诗》指的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______》.(2)小豫查词典得知,“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景行”比喻光明正大的行为.结合展览“前言”的内容,你认为展览以“高山景行——孔子文化展”为题,想要表达的意思是:__________.3. 展馆中“论语镜廊”两侧垂下的小木板上雕刻了《论语》中的许多语句.其中一块小木板上雕刻着“学而不思则罔”,这让你立刻想到下句:_______.4. 参观“孔子的生平与思想”后,同学们用对联评价孔子,不适合...的一项是( ) A. 德大千年祀 名高万世师B. 先师功德传四海 儒学精华照五洲C.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春秋D. 半世经文传道授业 一代圣人杏坛讲学5. 作为本次参观活动的志愿讲解员,小京同学拟写了一段讲解词.结合语境,在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其中既有唐代荣启奇问孔子葵花镜、历代御制孔庙碑拓片等文物精品,还有各种语言版本的《论语》,以及当代艺术名家创作的孔子题材艺术作品等.这些展品诉说着孔子思想形成、发展与传承演变的历程,讲述了孔子文化的深远影响,为大家带来 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A. 展览集中展示了孔子不同时期的700余件艺术品及珍贵文物、古籍B. 展览集中展示了孔子不同时期的700余件珍贵文物、古籍及艺术品C. 展览集中展示了不同时期与孔子相关的700余件艺术品及珍贵文物、古籍D. 展览集中展示了不同时期与孔子相关的700余件珍贵文物、古籍及艺术品6. 在“孔子题材艺术作品”展览处,同学们欣赏了与孔子有关的书法作品.对下面两幅作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庙堂碑》的字体属于楷书笔势舒展,端雅静穆,B. 《孔子庙堂碑》的字体属于行书,宽严得体,自由飘逸.C.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用隶书写就,体态宽扁,俊美雄健.D.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用篆书写就,蚕头雁尾,古朴浑厚。
2023年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23年河南省中考一线名师押题试卷(一)语文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共4分)回顾一下中国绘画史,我们不难发现,从顾恺之到吴道子,再从米芾、苏轼到扬州八怪、八大山人,以及董其昌、吴昌硕,还有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等,无一不是先在形式美上有相当高的造①,然后再进一步走向神似,直达形神②佳。
据说,吴道子为了画好马,常常琢.磨马的样子,以致于有一天他自己都幻化成了马。
可见,我们的祖先在作画时就很注意形式美的③造,而且为此投入了很大的精力。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 sùzuóB. l ìzhuóC.shùzuóD.sùzhuó(2)在语段的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谐②具③朔B.①诣②俱③塑C.①偕②俱③塑D.①谐②具③朔2.古诗文默写。
(8分)在古代诗文中,文人常用表时间的句子抒发情感。
在桃花源,时间是停滞的: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①(《桃花源记》);在苏轼忘记了时间时,只好去问青天:②?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在黄鹤楼,崔颢认为时间是虚无的:③,④(《黄鹤楼》;陈子昂认为时间是孤独的存在:⑤,⑥(登幽州台歌》);晏殊则表达了对光阴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⑦,⑧(《浣溪沙》)。
3.名著阅读。
(4分)班级开展名著阅读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1)关注情节《西游记》第四十一回“心猿遭火败,木母被魔擒”中,孙悟空与红孩儿打斗遭败,求援于龙王,龙王用“私雨”也未能打败红孩儿。
其中的原因是什么?(2)参与评价有人这样评价《水浒传》中的宋江:“宋江结交了一帮讲义气的兄弟,他是一个幸福的人。
”请结合小说内容写出你的评价。
4.将下面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它们可能显露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上,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河南省信阳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河南省信阳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阅卷人一、积累与运用;班级拟召开“致敬英雄”主题班会,以下是语文老师根据同学们搜集的部分材料拟出的几道“积累与运用”题目,请完成。
(共22分)得分1.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人们都在miǎn①(湎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英雄的精神永垂不朽!我们永远铭记,他们为拯救民族危亡捐躯,用鲜血染红旗帜,用生命照亮来路。
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近年来dǐ②(诋砥)毁英烈形象的丑恶行径时有出现,最有代表性的是鼓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
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打着“解密真相”“还原历史”的幌子,编造谣言、戏谑恶搞甚至恶意中伤,丑化历史、污蔑英雄,产生了恶劣影响。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zhěng zhòng B.chéng zhōngC.chéng zhòng D.zhěng zhōng(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地书写。
①怀②毁2.古诗文默写。
华夏儿女,英雄辈出。
《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①,②”形象地展现了曹操统一中国的远大抱负;《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③,④”生动地写出了孙权叱咤纵横的英雄气概;《过零丁洋》中,“⑤,⑥”,文天祥舍生取义的赤诚之心感动着我们;《满江红(小住京华)》中,“⑦,⑧”,秋瑾心系苍生的侠肝义胆激励着我们。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诗经·国风》中,反战的诗篇很多,反对的是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不义之战。
____。
____。
____。
____。
这类诗歌,必将以它特有的光辉、巨大的魅力,照耀诗坛,教育和鼓舞后人。
①每当国难当头之时,人民群众总是表现出一种高度的爱国热忱和英勇献身精神,这正是一个民族不亡的根本②《诗经》中的这类诗篇,真实反映出人民群众在保家卫国时的精神面貌,也标志着爱国精神一开始就进入了我国进步文学创作领域③《诗经·秦风·无衣》正是表现了这种誓死抵御外侮、英勇卫国的精神④至于对抵御外侮、保卫家园的正义战争,人民群众还是竭诚拥护并踊跃参加的A.②④①③B.③②④①C.①③④②D.④①③②4.同学们在整理2023年我国重大科技成果时,纷纷为我国科技发展成就点赞,为广大的科技工作者点赞。
2024年信阳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2024年信阳市九年级语文中考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1)B(2分)(2)D(2分)2.①人不知而不愠②出淤泥而不染③濯清涟而不妖④会当凌绝顶⑤一览众山小⑥人生自古谁无死⑦留取丹心照汗青⑧赢得生前身后名(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
共8分)3.C(3分)4.(1)示例:①我国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很不乐观。
②我国大学生普遍对民族乐器了解不多。
③我国大学生大多是通过“课堂上老师传授”和“网络电视传媒”这两种途径了解传统文化的。
(3分)(2)把“传播者”和“接受者”互换位置。
(2分)(3)示例:①坚持内容为重,加强形式创新。
②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要在科技赋能、移动传播、年轻化表达上多下功夫。
③注重用年轻人喜欢的语言和表现方式。
④善用网络渠道和技术手段予以创新传播。
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年轻人紧密联接起来,使其自觉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言人。
(3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5.①一天中午刚上班的“我”就遇见了顾客退餐的情况,顾客中的女人以为餐费是8块钱,经我们解释后,她依然疑惑不解;②“我”和那女人同时认出了对方,且她先“我”步,想让“我”为她作证;③“我”想起了一个星期前的事,向她讲述了“我”帮她女儿“圆谎”的事情;④明白事情的原委后,“我”建议他们只买可乐,最终,店长把可乐免费送给了他们。
(意对即可。
每点1分,共4分)6.【A〕句示例:运用动作、神态描写,“小心”“窥视”细腻而生动地写出了女儿想让妈妈吃一次麦当劳,一心想瞒着妈妈,生怕被妈妈发现真相的“心虚”心理,表现她的一片孝心。
(2分)【B】句示例: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将“隐瞒”和“坦白”两种对待亲人的态度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二者背后所代表的深刻含义和辩证关系,赞美亲情的珍贵,呼唤人间温情。
(2分)7.①“我”是一个涉世不深的学生,心地善良又善解人意。
“我”愿意帮着那个女大学生隐瞒价格,成全她的一片孝心。
河南省信阳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

河南省信阳市中考语文试题(附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A.伫.立/贮.藏和蔼./暮霭.锲.而不舍/提纲挈.领B.绮.丽/倚.重慰藉./狼藉拙.嘴笨舌/相形见绌.C.炫.耀/眩.目怆.然/沧.海横.冲直撞/蛮横.无理D.空旷./粗犷.塞.外/闭塞.寡廉鲜.耻/屡见不鲜.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A. 人赃俱获陈词烂调当仁不让斑驳陆离B. 心无旁骛一触即发消声匿迹惊魂慑魄C. 怨天尤人流连忘返正襟危坐目不暇接D. 顾影自怜不可企及捉襟见肘变本加利3.下面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以写人物传记为主。
B.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特定的环境来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种文体,人物、情节、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其中情节是最重要的要素。
C.词是古代诗歌中的一种文体,起源于唐朝,兴盛于宋朝,是一种配合音乐歌唱的新体诗,又称“长短句”。
D.《故乡》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文中的“我”不是作者本人。
初中教材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中的“我”都是作者本人。
4.古诗文默写。
(8分)(1)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2),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3)2012年全国农运会将在河南南阳召开,南阳人民骄傲自豪,以高涨的热情准备迎接运动健儿的到来,这正应了《论语》中的句子:,。
(4)修辞的运用,为古代诗词增添了不杞的神韵。
李煜在《相见欢》中运用比喻“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写出了愁绪的纷繁和难解;晏殊在《浣溪沙》中运用工整的对偶句“,。
”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生发出值得玩味的趣味;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形象的比喻,“,。
”把冰冷的雪描绘成暖暖的梨花,表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024中考二模语文(河南卷)(考试版A4)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河南卷)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小豫在参观完郑州二七纪念馆后,写下了一则感悟,请你帮他完善。
参观二七纪念馆,我们可以追溯先烈辉煌,瞻仰英雄风采,传承红色精神,jiàn()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爱党爱国之情。
通过本次参观,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英勇奋斗的精神。
翘.首回望,岁月的长河缓缓流过,就像完成了一场穿越百年的时空之旅,让人深刻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应当míng()记历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一份微薄.之力。
为了“传承红色精神,凝聚奋进力量”,生活在和平岁月的青少年要怀有“①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的决心,不怕困难,敢于攀登;要抱着“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的信心,为了理想勇往直前;要有“以中有足乐者,④_____________”(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的专心,专注于精神追求,不在意物质生活方面不如别人。
同时,还要从过去的历史中,感受先烈们甘愿牺牲自我“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的奉献精神;体会他们以天下为己任“⑦__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的济世情怀和伟大抱负。
1.小豫有些拿不准语段中加点字的发音,请帮他确定一下()(2分)A.qiáo bó B.qiào báo C.qiáo báo D.qiào bó2.小豫在写这则感悟时有两个字把握不准,用拼音代替了,请帮他补充。
(2分)jiàn( )行míng( )记3.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4.请你把语段中的古诗文名句补充完整。
河南中考语文模拟真题卷(二)(原卷+解析)

2021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
(共4分)对浩瀚宇宙的向往,深植于中华民族之魂。
__①__穹之外,寄托着华夏儿女的探索精神与无限__②__想。
靠着自力更生,中国载人航天、月球探测陆续化为现实。
这些成就凝结的是几代航天人的智慧和心血.,汇聚的是中国人民的整体力量。
航天事业开拓者通过筚路蓝缕的探索,开拓进取的钻.研,谱写了探索星辰大海的壮丽诗篇。
未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继续发挥新型举国体__③__优势,自主创新、攻坚克难。
中国载人航天精神也将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永矗.于寰宇间熠熠生辉。
(1)依次给上面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xuèzuàn chùB. xiězuān zhùC. xiězuàn zhùD. xuèzuān chù(2)在上面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①沧②遐③质B. ①苍②遐③制C. ①沧②暇③制D. ①苍②暇③质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如何在时代洪流和历史伟业中书写不平凡的人生?要永葆一颗赤诚的“中国心”,大力________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
要认清危中之“需”,迎难而上,实现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________,主动担负起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使命。
要用“敢闯”的激情和“善创”的能力,找准未来发展的________,催生更多新产业的变革,带动更多新业态的诞生。
A. 弘扬突围机会B. 发扬突围机遇C. 弘扬突破机遇D. 发扬突破机会3. 古诗文默写。
(8分)(1)子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2021年初中语文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有答案)

2021年初中语文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一、基础与运用(22分)1、下列字形及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娉.婷(pīng)拘泥.(nì)蛮横.(héng )恹.恹欲睡(yān)B.器皿.(mǐng)旌.(jīn)旗毛坯.(pēi) 退避三舍.(shè)C.桑梓.(zǐ)濒.临(bīn)侍.弄(shì)锱.(zī)铢必较D.绯.红(fēi)妥贴.(tiē)果脯.(pǔ)战战兢.(jīng)兢。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驯良潮汛形销骨立眼花瞭乱B. 贻误忠贞郑重其事鬼鬼祟祟C. 告罄竣工通霄达旦重峦叠障D. 褒奖揉躏张皇失措附庸风雅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在第七届连云港读书节系列活动“名家讲坛”中,著名学者蒙曼教授以生动幽默的措辞、鞭辟人里....的品析,使听众全方位领略了唐诗之美。
B、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吸引大批观众走进影院观看C、近期在东洲岛举行的焰火表演晚会中,璀璨夺目的焰火以及具有衡阳地方特色的民俗表演让人们拍手称快....。
D、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所学校可以什么都没有,只要有了为教师和学生精神成长而提供的图书,那就是学校了。
”②应该认识到,阅读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孩子如果在十多年的教育历程中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一旦离幵校园,很可能把书永远丢弃在一边,这样的结果一定是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不想看到的。
③对教育来说,阅读是最基础的教学手段,教育里最关键、最重要的基石就是阅读。
④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不够重视阅读,尤其是延伸阅读和课外阅读。
A. ③①④②B. ①④②③C.③①②④D.④②③①5、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左传》,即《春秋左氏传》,又称《左氏春秋》,儒家经典之一,是中国古代的史学和文学名著。
2021年新版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

2021年新版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新版河南省初中学业水平暨高级中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请用蓝、黑色水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扭转/纽带粗犷/旷日持久哽咽/狼吞虎咽B.频繁/濒临骁勇/百折不挠竣工/崇山峻岭C.奇妙/奇数绰号/绰绰有余称赞/称心如意D.埋伏/埋怨脉络/脉脉含情臭氧/乳臭未干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提炼化装品全神贯注汗流夹背B.热衷百叶窗措手不及相得益彰C.规矩口头禅以逸代劳浮想联翩D.装潢照相机理屈词穷出谋画策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公益与每个人。
在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微公益”,真正实现了公益的平民化、常态化。
你没有亿万身份,没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不妨碍你从事公益事业。
捐赠一本书,提供一份午餐,甚至转发一条微博,爱心就在你我之间。
A.休戚相关因为所以传递B.休戚相关即使也传承C.息息相关即使也传递D.息息相关因为所以传承4.古诗文默写。
(共8分)(1)亲贤臣,远小人,。
(诸葛亮《出师表》)(2),化作春泥理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3)中秋佳节,举着望月,苏轼用“,。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4)古代文人默客常借“酒”抒情言志。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酒”振奋精神,表现诗人的坚定乐观;“,。
”(《游山西村》借“酒”写农家好客的习俗,赞美了农民的淳朴热情。
5.从下面四部名著中任选一部,依照示例另写一段话,写出你阅读该名著的收获。
(4分)①《水浒传》②《骆驼祥子》③《安徒生童话》④《名人传》示例:吴承恩的《西游记》滋养了我:从孙悟空身上我看到了爱憎分明,从沙和和尚身上我看到了吃苦耐劳,从猪八戒身上我体悟到了憨厚的可爱。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附答案)

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九年级语文试卷(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学校和考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文言文(35分)(二)阅读下面诗文,完成第5—10题(22分)【甲】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乙】出师表(节选)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丙】季布为.河东守,孝文①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
复有言其勇,使酒②难近。
至,留邸一月,见罢。
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
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
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
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
”上默然惭。
(选自《史记》)【注释】①孝文:即汉文帝刘恒。
②使酒:耍酒疯。
5.【甲】诗作者是(朝代)的陈子昂,【乙】文中的“臣”是(人名)。
(2分)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4分)(1)臣不胜.受恩感激()(2)季布为.河东守()7.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3分)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8.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甲】诗语言苍劲奔放,其第三句以空间的苍茫辽阔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
语文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名校调研系列卷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I )卷

语文版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语文名校调研系列卷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II )卷一、积累与运用(15分) (共4题;共15分)1. (6.0分)古诗文填空(1)鸡声茅店月,________。
(温庭筠《商山早行》)(2)汉文有道恩犹薄,_______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________,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醉翁亭记》中“________”一句后成为成语,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5)运用典故是古代诗词常见的表现方法。
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用“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表明理想仍在;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用“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感时叹逝之情、世异人非之感。
(6)杨绛先生曾说:“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这种面对人生悲喜得失的“淡定与从容”,需要有“________,________”的豁达胸襟。
(范仲淹《岳阳楼记》)(7)《水调歌头》中词人以理遣情,希望从共赏明月中互致慰藉,离别之憾在兄弟有爱中得到补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2. (5分)下面是“诗词赏析小组”整理的李白《行路难(其一)》一段赏析文字,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吕尚、伊尹的际遇,固然增加了对未来的信心,但当他的思路回到眼前现实中来的时候,又再一次感到人生道路的艰难。
离筵上瞻望前程,只觉前路崎岖,歧途甚多,不知道他要走的路,究竟在①________里。
这是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
但是倔强而又自信的李白,②________不愿在离筵上表现自己的气něi。
他那种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再次摆脱了歧路彷huáng的苦闷,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划线字“倔”的正确读音是()A . juèB . jué(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024年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第一初级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固始县第一初级中学第二次中考模拟试卷语文注意: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试题卷及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上作答无效。
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积累与运用(共 24分)1.班级开展“自律助我成长”主题活动。
活动结束后,小文完成了一篇心得体会。
老师建议他检查、修改后再次提交,请你帮助他一起完成。
(4分)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自己约束自己,自觉zūn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毕达哥拉斯曾说,不能约束自己的人不能称他为自由的人。
我们的自律,并不是让一大堆规章制度来束缚自己,而是用自律的行动,创建一种井然的秩序,为学习生活争取更大的自由,bèng发出生命的活力,使我们更优秀。
(1).语段中加点的字,小文拿不准读音,请你帮他注音。
①不能称他为自由的②秩序(2).语段中注音处的汉字小文拿不准,请你帮他在田字格内用规范的正楷书写。
①zūn守②bèng发2.本次活动的一个环节是“古诗词中的家国情怀”,请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8分)【任务】同学们正在交流课内古诗词名句,请你参与其中,完成名句填空。
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华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理念。
中华广袤肥沃的土地、绵长深厚的历史,涵养了深沉的家国情怀:背井离乡,戍守边关,范仲淹以“浊酒一杯家万里,(1)”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返的矛盾心理;面对边塞的壮丽风光,岑参诗情所至,一联“(2),(3)”红白映衬、色彩鲜明;文人失意,以词抒怀,辛弃疾以“(4),赢得生前身后名”直抒胸臆,表达自己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苏轼也借用典故,抒发自己渴望得到重用、为国立功:“(5),(6)”;文天祥则以死明志,“(7),(8)”的豪言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3.为了迎接“世界读书日”,班级开展“读万卷书”主题活动,以下是班长小豫准备的部分材料,请你帮他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细水长流
蓝雪冰儿
①父亲说,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苦命的娃。也的确,父亲十二岁丧父,不得不辍学到石灰窑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②后来,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脸,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父亲乐呵呵地说,细水长流嘛。别人不懂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摸着脑瓜皮说,老刘可真逗,说你命好,你还不乐意咋的?是啊,别人觉得,细水长流和命好放在一起,这是哪跟哪啊?但我最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水长流,情才会长在。
③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挂在嘴上,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但是,今年夏天,父亲的“细水长流”刚一出口,就被母亲一句话给噎回去了。
④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啬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打了蔫。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心急如焚。可是,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根本修不出渠来。再说,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
(2)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记承天寺夜游》)
(3)《渔家傲》一诗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李清照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和怀才不遇的愤懑。
(4)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自己不怕困难,坚定相信自己能够成功的豪情;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典故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后生疏而惆怅的心情。
四、综合性学习
6.阅读下而材料,按要求答问题。
(1)提取下面材料中的五个关键词。
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报文通信功能,用户可以一次传送40-60个汉字的短报文信息。可以达到一次传送达120个汉字的信息。在远洋航行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北斗系统具有精密授时功能,可向用户提供20ns-100ns时间同步精度。系统容纳的最大用户数:540000户/小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军事功能与GPS类似,如:运动目标的定位导航;为缩短反应时间的武器载具发射位置的快速定位;人员搜救、水上排雷的定位需求等。北斗导航卫星气象应用的开展,可以促进中国天气分析和数业务水平,提升中国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
③十二只异兽蹲于“禁”下为足,张口吐舌,奋力拖着器身,似气喘吁吁。
④云纹铜禁中“禁”字有禁戒饮酒之意,周朝人将放置酒杯的案台称为“禁”。
⑤禁身的上部攀附着12条龙形异兽,凹腰卷尾,探首吐舌,形成群龙拱卫的场面
A.②①⑤③④B.②④⑤③①C.④②⑤③①D.④①②⑤③
二、句子默写
4.古诗文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读下图,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标志的构成及所蕴含的意义”的解说补充完整。
图标采用圆形构型,象征“圆满”,与太极阴阳鱼共同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深蓝色太空和浅蓝色地球代表航天事业。北斗七星是自古时期人们用来辨识方位的依据,司南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世界上最早的导航装置。两者结合既彰显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也寓意着卫星导航系统星地一体,同时还蕴含着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体现了北斗卫星系统开放兼容、服务全球的愿景。
B.悄悄/悄然翘楚/翘首以盼滥竽充数/烫手山芋
C.奔跑/投奔警惕/玲珑剔透 肆无忌惮/殚精竭虑
D.勉强/强迫遂愿/半身不遂混淆视听/美味佳肴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竣工 霓红灯 望文生义 披星戴月
B.赝品 剃须刀 灭顶之灾 人情事故
C.坐阵 雷阵雨 巧夺天工 两全齐美
D.蝉联 消防栓 名列前茅 顶礼膜拜
【全国市级联考】河南省信阳市2021-2021学年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圈养/圈定赠言/爱憎分明 穷途末路/厉兵秣马
三、名著阅读
5.(题文)名著阅读
(1)孟子认为逆境造就人才。请你从下面选项中任选一个人物,并结合他的情节加以分析。
①阿廖沙(《童年》) ②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2)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许多故事都与“三”有缘,如《西游记》中的三打白骨精、三调芭蕉扇、车迟国斗三仙;《水浒传》中的三打祝家庄、三拳打死镇关西、宋江三败高俅等。请你写出《西游记》或《水浒传》中一个与“三”有缘的故事,并叙述其主要情节。
⑤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父亲得令而行,两人不顾炎炎烈日,在棒子地里穿梭,割伤了脸,衣服都湿透了。最终用三个小时,浇了三家的地。中午,我赶回娘家,替父母准备好午饭。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回到家,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一个劲擦汗;一向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我埋怨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就是旱死了,不就一年没收成吗?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我不敢再接话,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母亲便自言自语,三个小时,差点把命搭进去,不知道那两家知不知情。父亲说,干了就啥也别说,细水长流。母亲吼道,水都干了,还流啥?父亲一向害怕母亲,见母亲发脾气了,连一口粗气都不敢出。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出土于河南淅川县的云纹铜禁是春秋中期禁类青铜器的代表物。,。,。。其造型庄严神圣,神秘精美,令人叹为观止。
①禁的四周以透雕的多层云纹做装饰,各具情态的异兽在朵朵白云簇拥下,似腾云驾雾,如梦如幻。
②云纹铜禁高28.8厘米,长103厘米,宽46厘米,重90多公斤,呈长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