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息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社会
在1964-1966年间,《朝日放送》连续21个月刊载系列 文章,包括:《信息社会中的受众》、《信息社会中 的媒体》、《信息社会中的组织与个人》、《信息社 会中的妇女》等。
1969年,《日本经济新闻》,刊登以“信息社会”为 主题的系列文章,内容涉及:信息化 理论、度量方法、 技术、政策、产业、转播媒介、教育、文化、个人生 活、隐私、脆弱性以及国际对比等。 日本学者更多地将“信息化”看作一种社会现象,而 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
基础设施和接入核心指标 A-1 每100人固定电话主线 A-2 每100人移动电话数 A-3 每100人计算机数量 A-4 每100人Internet用户 A-5 每100人宽带Internet用户 A-6 每人国际Internet带宽 A-7 人群移动电话覆盖率 A-8 Internet接入费用(每月20小时)(以美元计算 的人均收入百分比) A-9 移动话费(每月使用100分钟) A-10 以居民数量计算的PIACs
经济的社会形态
尽管他们一个将其称为“知识经济”,另一个称其为
“信息经济”。但以当今的眼光看,他们的研究基本 上处于“新经济”的概念框架之内。
后人将他们的研究与信息社会联系起来,源于社会形
态的经济划分: 农业经济--农业社会 工业经济--工业社会 信息经济--“信息社会”(一种新的社会形态)
非信息行业购入信息资本的折旧。
国内研究案例对第二信息部门增加值的估算: 第二信息部门增加值= 第二信息部门的信息劳动者收入 + 第二信息部门的固定资产折旧值 第二信息部门增加值= 第二信息部门的信息劳动者人数 ×(人均工资+人均固定资产折旧)
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模型(RITE法)
梅棹忠夫指出: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恩格尔系数(食
社会信息化
信息社会与社会信息化
“信息化”是一个颇具东方思维特性的概念,多为中国、
日本及东欧国家的研究者使用。 对社会信息化的讨论,实质上就是对信息社会的讨论。 这样一种讨论沿着两个方向进行: 由信息经济引发的有关新的社会形态的讨论。
由经济、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变化而引起的社会形态
波拉特法
波拉特还测算出:
1967年,美国信息劳动者人数占总就业人口的45%,信 息劳动者总收入占就业者总收入的53.52%,信息部门 就业人员的收入比非信息部门就业人员的收入平均高 38%。
波拉特法在我国的应用
我国国家统计局采用“收入法”(要素分配法)来计
算GNP,具体公式为: GNP = 劳动者收入(职工工资 + 职工福利基金) +
波拉特法
波拉特将那些向市场提供信息商品和信息服务的企业 和部门,叫做“第一信息部门”。
在企业、团体和政府机关内部,存在着基本的信息服 务部门,如:研究与开发、数据处理、电信、打字、 会计等,波拉特将其称作“第二信息部门”。 这些内部的信息生产和信息消费,并不体现在信息市 场的交易过程中,相反,这些信息生产和信息消费的 成本,包含在这些部门或企业基本产品的市场价格或 服务成本中。
而非经济形态。如:原始氏族公社时代,经济关系在 社会中不起重要作用。(共产主义社会阶段)。 只有在商品生产随处可见的社会中,经济才成为一种 “社会形态”。经济关系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
系。
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提出:可以 “依据一系列生产方式的共同特点”,在文明史中划 分出一个时代,即所谓的“经济的社会形态”。
根据俄罗斯学者B.П.伊诺泽姆采夫的研究:
造成概念混乱的原因,完全是由于人们只是“通过考 察文明的某些个别特征来对它的新状况加以确定”, 而没有将“关注的中心”放在社会现象的“整体规定 性”上。 《后工业社会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经济的社会形态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人类历史的原生形态是社会形态,
在1947-1958年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信息产业的综 合增长率为10.6%,信息生产的增长率是其他生产部门 的平均增长率的2.5倍。 马克卢普据此预言,在不久的 将来,美国的信息生产总值将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一 半。到1972年,美国的信息生产总值就达到了国民生 产总值的50%。 1958年,美国从事信息职业的劳动力已占就业总人数 的31.6%。
的整体变化。
经济的社会形态
20世纪60-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开始将
“技术进步”视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因。 至20世纪90年代,有关经济增长的“技术决定论”达
到顶峰。“技术”被当作一种推动和决定经济增长的
独立因素。 马克卢普和波拉特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开始对信息技 术及其应用所引发的经济现象的研究。
经济的社会形态
在社会“信息化”变革的初期,人们的感受是多样化
的。 丹尼尔·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
彼得· 德鲁克的“后资本主义社会”
尼科· 斯特尔的“知识社会” 曼纽尔· 卡斯特的“网络社会” 它们所描述的,都是“与近百年来一直占统治地位的 那种社会截然不同的社会”。
经济的社会形态
息资本的折扣构成。
采用美国劳动统计局的“产业—职业结构矩阵”和美国 经济分析局的“产业—资本流通矩阵”两个数据库。
波拉特法
最终需求法测算结果:
1967年,美国第一信息部门的产值占美国国民生产总 值(GNP)的21%,第二信息部门对最终需求的销售占 国民生产总值的3.4%。 增值法测算结果: 1967年,美国第一信息部门的产值占美国GNP的25.1%, 第二信息部门占GNP的21.1%。就是说,1967年美国 GNP的46.2%,是由信息部门通过市场和非市场创造的。
数据变换(无量纲化);
降维处理; 权重获得和加权平均; 结果的分析、比较。
国际电信联盟的七国信息化指标体系
1995年,国际电信联盟向西方七国集团部长会议提出: 电话主线:每百居民拥有电话线数、数字交换的电话 主线数; 蜂窝式电话:每百人蜂窝电话用户数;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每千人中ISDN用户数、 ISDN在七国中的分布情况; 有线电视:有线电视的用户数、已装有线电视的住户 占全部住户的比例; 计算机:每百人计算机数、每10万人拥有国际互联网 主机数; 光纤:光缆公里长度的年增长率。
G:政府采购。 I :投资量,厂商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或消费量 (企业、组织和政府对固定资产和物质储备的总投资) X :出口额,M :进口额,X-M :出口净额,即产品 和服务的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马克卢普法
1958年,美国信息产业生产总值为136436百万美元,占 国民生产总值的28.5%。
马克卢普法
马克卢普将信息经济测度体系中的各个项目从现行的
统计体系中挑选出来,然后采用“最终需求法”,对
信息产业进行测算和平衡。
马克卢普法
最终需求法又称支出法、最终产品法,是测算国民生产
总值的两种主要方法之一,具体公式为: GNP=C+G+I+(X-M)
C :消费者对最终产品和服务的需求量或消费量,
信息社会
按照日本学者伊藤阳一、小松崎清介等人的观点,
“信息社会”和“信息化”两个概念,都是由日本学 者首先提出并使用的。
1963年,梅棹忠夫(Tadao Umesao)的《信息产业论》
1969年,林次郎(Hayashi Yujiro)的《信息社会》 整个日本社会在20世纪60年代掀起了一股社会信息化 研究的高潮。
《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
15 信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6 信息产业对GDP增长的直接贡献率; 17 信息产业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全国研究与开发经费 支出总额的比重; 18 信息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占全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比重;
19 每千人中大学毕业生比重;
20 信息指数。
国际信息社会测度核心指标体系
波拉特法
波拉特对“第
一信息部门” 和“第二信息 部门”的划分。
波拉特法
第一信息部门产值的测算,用最终需求法和增值法。
其增加值等于全部销售收入和经营收入减去中间产品
和服务、进口的购买以及外购经营费用。
数据来源:美国商业部分析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第二信息部门产值由该部门中信息劳动者的收入和信
① 每千人广播电视播出时间;
② 人均带宽拥有量;
③ 人均电话通话次数; ④ 长途光缆长度;
《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1 12 13 14 微波占有信道数; 卫星站点数; 每百人拥有电话主线数; 每千人有线电视台数; 每百万人互联网用户数; 每千人拥有计算机数; 每百户拥有电视机数; 网络资源数据库总容量; 电子商务交易额; 企业IT类固定投资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然而,与马克卢普和波拉特不同的是,日本的“信息
化”研究虽然也起源于产业发展或产业结构等经济相 关问题,但人们在关注日益显现的“新经济”现象的 同时,似乎也对其带来的“新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1964年1月,《朝日放送》刊登了立教(Rikkyo)大学 神岛(Kamishima)教授的《信息社会的社会学》;
IDC的“信息社会坐标法”
国际数据公司(IDC)提出信息社会指标 (Information Society Index,ISI)法以测度社会信 息化程度,ISI坐标变量分3大类20个指标:
社会基础结构:①在校小学生人数;②在校中学生人 数;③阅读报刊人数;④新闻自由程度;⑤公民自由 程度。 信息基础结构:①家庭电话普及率;②电话故障发生 率;③人均收音机拥有量;④人均电视机拥有量;⑤ 人均传真机拥有量;⑥人均移动电话拥有量;⑦有线 电视和卫星电视覆盖率。
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测度
马克卢普法
波拉特法 RITE的社会信息化指数模型 国际电信联盟的七国信息化指标体系 IDC的“信息社会坐标法”
信息产业部的《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
国际信息社会测度核心指标体系
马克卢普法
马克卢普将知识 产业分为五大类:
教育
研究与开发
通讯媒体 信息设备 信息服务
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Joho shakai)被用于静态描述一个信息
产业高度发达并占有主导地位的社会。 “信息化”(Johoka)是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价 值的社会”(工业社会)向“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 社会”(信息社会)的阶段性转变。 这种研究,显然也是出于经济来自社会形态的视角。信息社会
利润 + 税金 + 净利息支出 + 固定资产折旧 + 其他
= 净产值 + 折旧 我国有关部门和有关省市在测算“第一信息部门”增 加值时,基本上都采用“收入法”。
波拉特法在中国的应用
由于缺少统计数据,国内对波拉特第二信息部门增加 值的测算非常困难。一般用以下两个投入量替代:
在非信息行业就业的信息劳动者的收入;
中的比例。
日本的信息化指数模型(RITE法)
在随后的研究中,RITE和佐贯进一步拓展思路,将:
①信息量、②信息装备、③通信主体水平与④原有的 信息系数整合成“信息化指数”,以求更加全面地描
述社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
RITE法的应用
用RITE法求社会信息化指数,大致有以下6个步骤:
构建指标体系; 数据采集及标准化处理;
物消费占家庭支出的比例)在当时有一定的意义。但 现在,“我们需要一个新的指标来表示外层因素(如 信息、通信、文化和教育因素)在家庭预算中的比 例。” 日本电讯与经济研究所(RITE)和佐贯(Sunaki)的 研究,实现了梅棹忠夫所谓的“新的指标” ,即: “信息系数”――与信息有关的消费占全部家庭开支
IDC的“信息社会坐标法”
计算机基础结构:①人均计算机拥有量;②家庭计算 机普及率;③每1千从业人员商用机数量;④每1千师 生教育用计算机拥有量;⑤联网计算机比重;⑥软件 支出与硬件支出之比;⑦互联网服务提供者数量;⑧
每万人平均互联网主机数。
《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案》
2001年7月,信息产业部公布《国家信息化指标构成方 案》,从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络建设、信息技术 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发展、信息化人才、信息政策 法规和标准等六个方面(20项指标)反映国家信息化 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