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的理解

合集下载

信息社会的理解

信息社会的理解

在韦伯斯特看来,现有的理论家们对信息社会的认识分为两派:信息社会理论家,他们支持信息社会是一个新型的社会,如丹尼尔·贝尔等;信息化思想家,他们认为信息社会不过是否从属于原来社会,是既有社会关系的信息化。

对于两方的争论我们暂且不提,但从两面我们都可以汲取观点来完善对于信息社会的认识。

信息社会有三个主要的特点:1、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提高;2、以知识和信息传播为基础,生产效率和经济大幅提高;3、专业人才运用专业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取代政治冲突的形式来做出政府的政策抉择。

而在这三点中,知识是以信息传播和信息发展为轴心而得以发展和传播并得到实践运用的。

首先,按照信息社会理想的理论来说,卡斯特表示“全球化使组织‘去官僚化’。

权力正在转移到那些真正的推动者和鼓动者手中,以及在网络中工作,操纵生意于四海之内,做有利可图的市场项目的信息劳动力手中”。

而在《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与橄榄树》一书中,托马斯·弗里德曼也写到那些所谓的“电子族”,即控制着大量国际资本的,拥有专业知识的国际投资客甚至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对于专业数据的分析能力,对于信息的处理技术以及对于国际环境的解读等等,这些需要通过长时间学习和实践来掌握的专业能力都是只有知识分子才具备的。

而他们,按照一些理论观点来看,正在掌握着社会的权力,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来发展经济、解决社会矛盾、解决环境生态问题等等。

而资本家,作为部分资金的提供者,在大量信息流所构成的“网络空间”中,并不是真正的掌权者。

国际资本越来越多来自于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源自无数民众的小资本构成的大资本,而被授权管理这些资本的公司,为了利益的最大化,则将资本交由“会计师、精算师、系统分析师、金融家等信息劳动力”来掌控。

他们,而非资本家,成为了信息社会中金融体系的掌权者。

而这仅仅还只是金融、经济领域的典型案例。

在政治方面,知识分子同样也开始占有主导权。

由此,古尔德纳便提出,“知识分子和技术知识分子组成”的新雇员类型就是“新阶级”。

信息时代的思考演讲稿

信息时代的思考演讲稿

信息时代的思考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探讨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信息时代,是指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时代,是一个信息传播快速、信息获取便捷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里,我们每个人都被信息所包围,信息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了方便,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让我们不得不进行思考。

首先,信息时代让我们更加依赖信息技术。

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可以随时随地与朋友、家人交流。

但是,这种便捷也让我们变得更加依赖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导致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虚拟化,缺乏真实的交流和沟通。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享受信息便捷的同时,保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要被信息所束缚。

其次,信息时代让我们面临着海量信息的困扰。

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获取到各种各样的信息,但同时也会面临着信息过载的问题。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有用的信息,如何提高信息的辨别能力,避免被虚假信息所误导。

最后,信息时代也给我们带来了隐私保护的问题。

在互联网上,我们的个人信息可能会被泄露,我们的隐私可能会受到侵犯。

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在享受信息便捷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让自己的信息被滥用。

因此,信息时代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让我们不得不进行思考。

在信息时代,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利用信息技术,保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信息的辨别能力,保护好自己的隐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享受信息时代带来的便利,避免信息时代可能带来的问题。

谢谢大家!。

信息社会学习

信息社会学习
信息系统进行存储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处理等,得到有用的信息,进行传输或输出展示 。 信息系统的开发涉及到计算机技术基础与运行环境,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技术、计算机
软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信息系统进入企业管理,被用来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帮助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常见
的信息系统有:数据处理系统(Data Processing System ,DPS)、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 办公自动化系 统(Office Automation System,OA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 专家系统、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 )等。图 1-5 是一款典型的企 业信息管理系统。
2. 信息社会
1. 信息化与信息社会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 化 的关键环节。那么什么是信息化?信息化包含哪些方面?我国信息化的发展如何呢?
信息化首先是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于60年代提出来的。关于信息化的表述,在中国政府 内部和学术界有过较多的研讨。
在《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这样描述信息化“信息化就是充分利用信息 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 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图1-6 网络学习平台
小明作为信息社会的原住民,在教育信息化的影响下,在智慧校园的信息系统中,他 应 付自如、如鱼得水。教育信息化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教育信息化的提出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1993 年 9 月,美国克林顿政府正式提出建设 “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俗称“信息高速公路”的

简析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社会”单元1“信息社会特征”内容与教学建议

简析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社会”单元1“信息社会特征”内容与教学建议

简析高中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社会”单元1“信息社会特征”内容与教学建议1. 引言1.1 信息系统与社会单元1简介信息系统与社会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掌握信息系统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本单元将深入探讨信息社会的概念、特征、影响以及发展趋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社会对个人、组织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信息系统在其中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将能够更好地认识和理解当今社会的特点和变化,为将来的学习和工作做好准备。

2. 正文2.1 信息社会的概念信息社会的概念指的是一个普遍接受的观点,即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一个以信息为核心的时代。

信息社会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信息资源为主要生产要素,信息服务为主要产业的社会形态。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的传播和利用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信息社会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变革的体现。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社会不断向着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

信息社会的核心是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技术的创新,这种信息化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正在深刻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信息的获取、处理和传播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关键。

信息社会的特征之一就是信息量大、信息速度快、信息丰富,人们需要具备更强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处理能力。

信息社会的兴起也引发了社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观念的变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信息社会的概念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它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信息将成为社会运行的基础和核心。

更深入地研究信息社会的特征和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和把握这个信息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2.2 信息社会的特征信息社会的特征,是指在信息社会中所具有的一些独特特征和标志。

信息社会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化程度高:信息社会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信息化程度高。

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分论点作文

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分论点作文

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分论点作文1. 引言1.1 概述在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中,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得更加便捷和广泛。

社交平台的兴起改变了我们的社交方式,信息泛滥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数字化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困扰。

本文将探讨信息时代中社会生活的感悟和思考,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思考。

1.2 背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依赖数字技术来满足各方面需求。

我们使用社交媒体进行虚拟社交,并在网络上获取各种信息。

同时,移动支付成为一种常见的消费方式,网购也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然而,这些变化所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复杂而深远的。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信息时代对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思考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和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数字化时代带来的利与弊,并从中获取一些对个人和社会有益的启示和建议。

同时,展望信息时代社会生活的未来发展趋势,为我们应对挑战提供参考和思路。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内容,下面将进入“2. 社交平台对社交关系的影响”的讨论。

2. 社交平台对社交关系的影响:2.1 虚拟社交与现实社交关系:在信息时代,随着社交媒体和虚拟聊天应用的广泛应用,虚拟社交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虚拟社交指的是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的在线互动和沟通活动。

与此同时,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社交也仍然是重要的社交方式。

虚拟社交和现实社交形式各有优势。

首先,虚拟社交打破了时空限制,使人们能够轻松地与朋友、家人和陌生人保持联系,并分享个人经历、观点和兴趣爱好。

其次,在虚拟社交平台上,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不受身份、地位等因素的限制。

这为群体边界的消除和文化多样性的推动提供了机会。

然而,虚拟社交也给现实生活中的面对面关系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

过度依赖虚拟互动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真实而深入的沟通。

在屏幕后隐藏的身份会引发信任问题,使得虚拟社交存在着较高的隐私风险。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内容及目标要求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内容及目标要求

《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内容及目标要求一、理解信息社会的含义,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学习和生活带来的影响,表现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使用的习惯。

1.结合学习和生活经验,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主要特征,讨论衡量信息社会的主要标志。

结合自身应用信息技术的经验,进一步讨论信息的价值,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表现出理性认识信息价值、敏锐捕捉有用信息、主动获取相关信息、甄别筛选正确信息、共享交流有益信息的良好意识;进一步提高判断和使用健康信息、主动抵触不良信息的信息道德判断能力;讨论每个个体在学习共同体和社会公共知识创新中的责任,形成积极参与有益信息创作和知识创新的意识。

2.结合实例,了解常见的信息编码方式及其对信息处理的意义。

3.调查身边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了解常用信息技术的类别及其在学习、工作和科研中的前途。

4.能列举和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对工作、学习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并能就某个专题进行调查、研究。

二、探究和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能结合应用实践,总结和描述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构成,初步认、识互联的概念及与单机的区别。

在具备网络的学校中,学生应熟悉局域网的常用功能。

2.了解常见硬件设备的作用及其常用的关键技术指标,比较不同指标对计算机功能的实际影响,学会根据学校、家庭或工作场所的具体要求,设计计算机软件的配置方案。

3.讨论分析操作系统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和主要功能。

4.学习或进一步熟悉资源管理器的有关功能及其相关步骤和命令(例如:格式化、恢复格式化、建立目录、搜索、设置安全和共享等)。

通过实践,加深对资源管理的认识,养成资源管理的意识。

三、利用因特网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1.根据学习或实践需要,提高使用因特网搜索、浏览和下载信息的能力,体验超链接在网页中的作用,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学会合法、合理地使用网络工具和资源。

2.能根据学习主题或实践任务,识别网上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能讨论网络信息获取与其他信息获取的异同点。

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

信息社会的道德和意识引言在当今信息社会中,信息的快速传播和获取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必然。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的道德和意识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探讨信息社会中的道德和意识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信息社会带来的道德问题1. 隐私和个人信息泄露在信息社会中,人们越来越依赖互联网来存储和交换个人信息。

然而,个人隐私的泄露问题也随之而来。

互联网上的各种社交媒体、购物平台和应用程序可能会收集用户的个人信息,并未经充分保护就进行传播和使用,导致用户的隐私权被侵犯。

2. 信息虚假和造谣信息社会中,虚假信息和谣言的传播速度惊人。

由于信息的匿名性和互联网上信息的广泛流传性,在信息社会中,信息虚假和造谣问题日益严重。

这不仅会误导公众,还会威胁社会的稳定和公共秩序。

提高信息道德和意识的方法1. 加强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为了提高信息社会中的道德和意识,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至关重要。

学校应该将信息道德纳入课程,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信息的意识和道德观念。

同时,媒体和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道德教育,引导公众正确对待信息。

2. 完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制为了解决个人隐私泄露和信息虚假问题,政府应该加强相应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

同时,加强对信息平台和服务提供者的监管,确保他们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和权益。

3. 增加自主控制权和反讽平台个人应该增强自主控制权,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在社交媒体和其他平台上,用户应该了解隐私设置和信息共享策略,并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设置和调整。

此外,相关技术公司也应该加强平台的反讽机制,及时删除虚假信息和谣言。

总结信息社会中的道德和意识问题是当前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

为了提高信息社会中的道德水平,教育和意识形态建设是关键。

同时,政府和个人也需要共同努力,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保护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努力,才能够建设一个道德和谐的信息社会。

简述信息社会的概念

简述信息社会的概念

信息社会是指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信息传播和处理成为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要特征和核心要素的社会形态。

信息社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向以信息和知识为核心的社会转变。

信息社会的概念包含以下几个关键点:
1.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信息社会以信息技术(如计算机、互联网、通信技术等)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基础,实现了信息的大规模流动和高效处理。

2. 信息化经济的崛起:在信息社会中,信息成为经济生产和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生产方式、组织形式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加快了经济全球化与数字化进程。

3. 知识和创新的重要性:信息社会强调知识和创新的价值和作用,知识经济成为主导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知识的积累、创新的推动和知识产权的保护都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任务。

4. 信息交流与共享:信息社会中,信息的传播和交流变得更加迅速和便捷,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如互联网、社交媒体)随时随地获取和分享信息,促进了信息共享与协同合作。

5. 社会结构和文化的变革:信息社会的出现引起了社会结构和文化的重大变革。

新的职业和工作方式涌现,网络社交和虚拟社区的形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信息素养和信息道德也成为重要的社会素养。

信息社会的到来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为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然而,也存在信息的泛滥和信息安全等问题,需要人们保持理性、批判地应对和利用信息社会带来的各种挑战。

信息社会的未来发展

信息社会的未来发展

信息社会的未来发展
信息社会是指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人们能够通过信息网络方便快捷地获取和处理信息,以此推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诸多领域的发展。

未来,信息社会的发展将呈现以
下趋势:
一、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
社会将越来越智能化,人类的生产力和智力水平将得到极大提升。

二、信息技术融合呈现加速趋势。

传统产业和新兴技术不再是分离的,各行各业实施
数字化转型,生产和生活日常中越来越多的领域将会趋向于数字化和智能化。

三、大数据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大数据将成为信息社会中最重要的资产之一,
对各行业、政府、社会组织等将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四、信息社会的共享经济将不断发展。

随着人们对个性化需求的不断提高,共享经济
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包括网约车、共享办公、共享单车等领域。

五、数字隐私安全问题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信息社会中,隐私安全问题将面临极
高的风险,数字安全将成为信息社会中的一大挑战,如何保障人们的个人信息安全将成为
未来发展的重要议题。

六、虚拟现实将推动信息社会向前发展。

虚拟现实技术将推动信息社会朝着更加多元化、多样化、群众化的方向发展,将为人们提供更丰富的体验和更多的娱乐方式。

总之,信息社会的未来发展无疑将会呈现一个不断创新、不断变革、不断进步的态势。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发掘和应用科技,不断推进数字化转型,注重知识创新和文
化创新,不断完善数字治理机制,为构建一个更加繁荣和幸福的信息社会贡献我们的力
量。

对信息社会的认识

对信息社会的认识

对信息社会的认识
信息社会是指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促进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在信息社会中,信息通信技术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社会的核心活动。

信息社会的出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带来了各种挑战和机遇。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使得人们的沟通更加便捷,信息的获取更加快速,加速了信息的传播和共享。

同时,信息技术也创造了新的职业和产业,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然而,信息社会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信息的泛滥和信息过载导致了信息的质量下降和信息的真实性难以保证,信息安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此外,信息社会中的数字鸿沟、信息孤岛等现象也需要得到关注和解决。

因此,对信息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是我们在信息时代生活和工作中必须具备的能力。

我们需要学会如何正确地获取和利用信息,如何保护个人信息和隐私,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1 -。

信息系统与社会第01课(信息社会)

信息系统与社会第01课(信息社会)

祝大学习愉快
1、以计算机为核心 2、以互联网为核心 3、以数据为核心
计算机与网络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计算机数字化表示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
1、网络互联的移动化和泛在化 2、信息处理的集中化和大数据化 3、信息服务的智能化和个性化
计算机数字化表示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计算机用户界面发展的角度
1、体感技术 2、虚拟现实技术 3、增强现实技术
计算机数字化表示
四、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典型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向应用驱动转变与技术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相结合的模式的角度
1、虚拟计算 2、通信技术 3、传感技术 4、微电子和纳米技术 5、3D技术 6、信息安全
计算机数字化表示
五、信息技术的影响
1、信息技术推动科技革新与进步 2、信息技术促进社会变革与发展 3、信息技术提升人们在信息社会的适应力 与创造力
信息社会本质上是“以信息活动为基础”的社 会
计算机数字化表示
二、信息社会的特征
1、数字生活 2、信息经济 3、网络社会 4、在线政府
计算机数字化表示
三、信息技术发展脉络
自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信息技术沿着以计算机为核心、 到以互联网为核心、再到以数据为核心的发展脉络,深刻影 响着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了全球范围内的知识 更新和技术创新,推动了社会信息化、智能化的建设与发展, 催生出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并存的信息社会。
第一章 走进信息社会
计算机数字化表示
【学习目标】
1. 理解信息社会的概念。 2.理解信息社会的特征 3.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脉络 4.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5.信息技术的影响

信息社会的四个层面

信息社会的四个层面

信息社会的四个层面
信息社会的四个层面可以从以下角度来理解:
1. 技术层面:信息社会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社会形态。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如互联网、计算机、移动通信等,为人们获取、传递和处理信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

技术层面是信息社会的基础,也是推动信息社会发展的动力。

2. 经济层面:信息社会的经济活动主要围绕信息产业展开。

信息产业包括信息技术、电信、互联网、软件开发、数字内容等,是信息社会的支柱产业。

信息产业的兴起改变了传统产业的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

3. 文化层面:信息社会的文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信息的传播和共享。

信息社会中,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平台获取各种信息和知识,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大大加快,使得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更加多样化和开放化。

此外,信息社会也催生了新的文化形态,如网络游戏、虚拟社交等。

4. 社会层面:信息社会对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推动了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

信息社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了社会组织和社会运动的发展。

同时,信息社会也带来了新的社会问题和挑战,如信息安全、隐私保护和数字鸿沟等。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信息社会是以信息为支撑的社会,又叫信息化社会,是指在社会发展某一阶段,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社会发展到信息为基本资源、信息技术为支持、信息消费为主要形式的社会新格局。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一是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的根本变化,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变化,物质生产和交换方式发生变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整体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使用,催生了新的社会功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三是消费者至上主义的大趋势,消费者至上主义是信息社会的最大特征,消费者是信息社会中最重要的角色,把消费者的要求作为重要考虑因素,对社会发展起着重大作用;
四是社会分层结构澄清,信息社会把社会分层结构澄清了,从而使社会发展更加公平、和谐,每一层次的社会群体都有其特定的地位与角色;
五是信息资源的优化,社会的发展,除了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还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发展既促进了传统资源的更新换代,又优化了信息资源的结构和分布。

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及对社会现代化的启示

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及对社会现代化的启示

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及对社会现代化的启示在当代西方社会思潮中,未来主义因深切地表达了对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关注、具体而详尽地描绘了人类社会的未来形态而独树一帜。

其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提出的信息社会理论更是广为流传、影响颇大。

约翰·奈斯比特在《大趋势———改变我们生活的十个新趋向》、《再创公司》、《2000年大趋势》、《亚洲大趋势》等一系列著作,系统地阐述了他对社会发展趋势的看法,形成了所谓的信息社会理论。

概括起来奈斯比特的信息社会理论主要有以下内容: 第一,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社会。

奈斯比特认为,人类社会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三个阶段,目前“虽然我们还是认为我们生活在工业社会,但是事实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创造和分配信息为基础的社会”。

[1]信息社会开始于1956年和1957年,其标志性事件有二:一是“1956年,担任技术、管理和事物工作的白领工人人数在美国历史上第一次超过了蓝领工人;工业的美国正让位给一个新社会”。

二是“1957年标志着信息革命全球化的开始;俄国人发射了人造地球卫星———它引来了全球卫星通讯的时代”。

第二,信息资源和人才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

奈斯比特认为,在新的信息社会中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是信息而不是资本,知识的生产力已以成为生产力、意外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

知识已经成为首要的产业,这种产业为经济提供必要的和重要的生产资源。

“我们现在大量生产知识,而这种知识就是我们经济的推动力。

”作者认为,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人类更快地“进入信息社会,目前电子计算机已渗入整个世界的工作,历史上没有一种技术在工作场所有过这样大的应用范围。

在高技术的信息社会中,人们是利用脑力,而不是象工业时代的工人那样从事体力劳动。

因此最艰巨的挑战还在于人的训练。

要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加强教育,而掌握电子计算机技术知识,已成为当代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项成果。

第三,世界经济一体化(全球化)的趋势在加快。

我对信息社会的感受

我对信息社会的感受

我对信息社会的感受
信息社会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机会的时代。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我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改变。

以下是我对信息社会的几点感受:
1、信息爆炸:在信息社会,我们每天都要处理大量的信息。

新闻、社交媒体、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来源。

虽然信息获取更加便捷,但如何筛选、处理和利用这些信息,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2、数字化生活: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数字化。

从在线购物、网上银行到电子支付,以及各种智能设备的应用,无一不是数字化的体现。

这种数字化生活给我们带来了便利,但也引发了诸如个人隐私保护等问题。

3、远程工作和学习:信息社会使得远程工作和学习成为可能。

通过互联网,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他人沟通、完成工作和学习任务。

这种新的工作和学习方式提高了效率,但也要求我们具备更强的自我驱动力和时间管理能力。

4、社会网络化: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使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了解朋友的动态,与陌生人建立联系。

然而,这种网络化的社交方式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网络欺凌、隐私泄露等问题。

5、创新与变革:信息社会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

新的技术和应用不断涌现,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这种创新和变革为我们的生活
带来了无限可能,同时也要求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的变化。

简述信息社会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

简述信息社会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

简述信息社会的概念及其本质特征
信息社会是指以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为基础,信息传播和信息交流成为社会主流活动方式的社会形态。

其本质特征包括智能化、网络化、全球化和知识化。

智能化是指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使得各种设备和系统都能够智能化运行,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

网络化是指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网络的建立和发展,使得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交流更加便捷和快速。

全球化是指信息社会的形成使得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活动更加紧密和密切。

知识化是指信息社会的发展要求人们具备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

信息社会的出现和发展,使得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

同时,信息社会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思考和探索,以更好地适应和引领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

- 1 -。

【课件】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2023—2024学年人教 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课件】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2023—2024学年人教 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网络社会 网络化是网络社会最为典型的社会
特征;网络社会主要体现在信息服务的 可获得性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性。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数字生活 在信息社会,人们生活方式和生
活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体现在: 生活工具数字化、生活方式数字化、 生活内容数字化。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在线政府 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社会管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信息社会的特征
信息经济;网络社会;在线政府;数字生活。 ——源自《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7)》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信息 经济
数字 生活
信息 社会
网络 社会
在线 政府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信息经济 是指以信息与知识的生产、分配、
拥有和使用为主要特征、以创新为主要 驱动力的经济形态。
理和公共服务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数字 生活
信息 经济
信息 社会
在线息技术应用不断深 化和积累所引起的从量变到质变的一 种必然结果,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 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其基本特征也在 动态变化之中。
总结
工业
农业
微电子技术 传感技术 通信技术 计算机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
人教中图版普通高中教科书
第二节 认识信息社会
1.2.1 信息社会的由来与定义 1.2.2 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学习目标
了解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
信息社会的特征
科学和技术的研究开发日益成为知识经济的重要基础;信息通信技 术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位于中心地位;服务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了 重要角色;人力素质和技能成为知识经济实现的先决条件。
信息技术
信息敏感度

第5章 信息社会

第5章 信息社会

质疑者认为,很多学者在涉及信息社会这个概念 时,并没有深入地去研究判断信息社会的准则
核心的问题是测度


有多少信息技术使用,使用到什么程度就可以判定 进入了信息社会? 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测度指标,就无法判定一个社 会确实是进入了信息社会


仅仅从技术的角度来定义和判断信息社会的来临 是不够的
10
5.2 关于信息社会的质疑
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硅文明的时代,一个信息化的时代


从技术的维度定义信息社会的来临有一定的合理性,实质上,从技 术的角度研究信息社会的形成,就是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研究人类 社会的发展

当代的信息革命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扮演了推动人类社会生产力向 前发展,并相应地促进生产关系发生转变,从而推动社会前进的角色
18



14
5.3 关于信息社会的讨论

5.3.2 知识经济是充分利用信息和知识的经济

知识管理和知识经济正在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特征,而 且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第一,经过自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的信息化努力,许多 国家基本完成了数据处理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建立了 大量数据库,各种业务活动中的信息处理实现了计算机化 第二,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形成了信息爆炸局面
信息化与信息技术应用
“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周宏仁 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
1
第5章 信息社会

5.1 关于信息社会的研究 5.2 关于信息社会的质疑 5.3 关于信息社会的讨论
2
第5章 信息社会

本章重点

信息社会的定义和测度的重要性 从技术、经济、社会、网络和文化5个维度, 认识和测度信息社会的基本观点

信息社会带来的变化

信息社会带来的变化

信息社会带来的变化
信息社会是指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为主要资源和生产力的社会形态。

信息社会带来了许多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方面:信息社会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增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竞争。

信息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创造了新的产业和就业机会。

信息技术也改变了经济结构,使知识密集型和服务型产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社会方面:信息社会增加了人们的交流和沟通,缩短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扩大了人们的视野和认知。

信息技术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满足了人们的多样化需求,促进了社会公平和民主。

同时,信息社会也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如信息过载、信息不对称、信息安全、信息隐私、信息道德等。

•文化方面:信息社会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增加了文化交流和融合。

信息技术使人们能够更容易地获取和传播文化信息,丰富了文化内容和形式。

信息技术也影响了文化创造和传承,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同时,信息社会也带来了一些文化挑
战,如文化冲突、文化同质化、文化失真、文化侵权等。

综上所述,信息社会是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形态,需要我们不断地适应和创新,以实现信息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韦伯斯特看来,现有的理论家们对信息社会的认识分为两派:信息社会理论家,他们支持信息社会是一个新型的社会,如丹尼尔·贝尔等;信息化思想家,他们认为信息社会不过是否从属于原来社会,是既有社会关系的信息化。

对于两方的争论我们暂且不提,但从两面我们都可以汲取观点来完善对于信息社会的认识。

信息社会有三个主要的特点:1、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提高;2、以知识和信息传播为基础,生产效率和经济大幅提高;3、专业人才运用专业知识在某种程度上取代政治冲突的形式来做出政府的政策抉择。

而在这三点中,知识是以信息传播和信息发展为轴心而得以发展和传播并得到实践运用的。

首先,按照信息社会理想的理论来说,卡斯特表示“全球化使组织‘去官僚化’。

权力正在转移到那些真正的推动者和鼓动者手中,以及在网络中工作,操纵生意于四海之内,做有利可图的市场项目的信息劳动力手中”。

而在《世界是平的——凌志汽车与橄榄树》一书中,托马斯·弗里德曼也写到那些所谓的“电子族”,即控制着大量国际资本的,拥有专业知识的国际投资客甚至可以左右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对于专业数据的分析能力,对于信息的处理技术以及对于国际环境的解读等等,这些需要通过长时间学习和实践来掌握的专业能力都是只有知识分子才具备的。

而他们,按照一些理论观点来看,正在掌握着社会的权力,运用他们的专业知识来发展经济、解决社会矛盾、解决环境生态问题等等。

而资本家,作为部分资金的提供者,在大量信息流所构成的“网络空间”中,并不是真正的掌权者。

国际资本越来越多来自于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源自无数民众的小资本构成的大资本,而被授权管理这些资本的公司,为了利益的最大化,则将资本交由“会计师、精算师、系统分析师、金融家等信息劳动力”来掌控。

他们,而非资本家,成为了信息社会中金融体系的掌权者。

而这仅仅还只是金融、经济领域的典型案例。

在政治方面,知识分子同样也开始占有主导权。

由此,古尔德纳便提出,“知识分子和技术知识分子组成”的新雇员类型就是“新阶级”。

这些“新阶级”精英,体现了卡斯特所说的“流动的空间”性质。

这种“地理上的非连续性”,即他们虽分布于全球,却需要全球性的联系和共同的生活方式来保证他们作为一个整体的一致性,以此来与居住在附近的“危险的阶级”相区隔。

当然,这就引发了信息社会中一种新的问题与冲突的诞生。

由此,在信息社会中,过去存在于资本家和工人阶级之间的阶级冲突有可能就会转化成知识分子构成的精英阶级和平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而这种矛盾,按照席勒的观点,会通过信息传播的不平等性得到加深。

在这种崇尚知识的社会中,我们却往往可以发现普通人民接触的信息越多,他们所知道的却越少。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中,“信息鸿沟”可能会进一步扩大:那些经济教育上有特权的人可以通过获取先进的信息资源而独占鳌头;而那些阶级系统底层的人则被八卦、娱乐等“垃圾信息”所淹没。

另外,占有高端信息资源的知识分子开发出基于“知识与信息数据分析”的计算系统,而底层的平民却因为这种系统的存在取代了他们所需要做得分析工作。

于是,他们所要做的工作又回到了原来工业化初期比较无脑的数据录入等简单而庞杂的工作,借此又加深了信息的鸿沟和知识的传播差距。

而由信息社会所产生的新媒介传播方式刺激了“消费者资本主义”的诞生。

于是人们在享乐主义和自我膨胀中,以为通过购买就可以达到完全的自我实现,而“真正的自我崩溃了”。

席勒谈到,“新媒介通过对受众电子化行为的‘数据挖掘’,借此来提升服务的质量,从而将受众牢牢锁定于消费者资本主义之中”。

普通的大众,被区隔于知识分子精英阶层之外,受到新媒介的深刻规训,在信息资本主义与消费者资本主义所双重力量下所营造的享乐主义迷思中彻底迷失了。

其次,信息社会所带来的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体现在两方面。

一方面是“理论知识”对于科技发展和创新的推动作用。

在此,丹尼尔·贝尔在他的书中说道“后工业社会是围绕着知识组织起来的。

其目的在于社会控制和指导创新与变化。

”丹尼尔·贝尔认为在信息社会中像贝尔和爱迪生这种不依靠理论知识的创造者不会再出现了。

一切现代的工业科技创新都依赖于理论知识的突破和发展。

另外,正如“技术资本主义”所强调的那样“新技术、电子工业和计算机化开始取代机器和机械化,而信息和知识开始在生产过程中,以及社会和日常生活的组织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

而由此,丹尼尔·贝尔就认为:“生产力(技术)取代了社会关系(所有权)成为了社会的主要轴心。

”另外一方面,卡斯特则强调了知识与信息在生产环节的作用:“知识活动于知识本身是作为生产力的主要源泉。

知识加工是为了改进加工知识的技术。

在这种技术的知识源泉和技术的应用的互动中,知识得以产生,信息得到了加工。

”实际上,他深察“信息资本主义”是一种极其不可宽恕的,甚至是一种掠夺性的资本主义形式,因为得力于网络安排,融合了充分的弹性和全球性影响使其不同于原来的资本主义。

在他的理论中,他将“网络社会”定义为一种在全球环境中实时开展的资本主义活动。

在此,卡斯特强调了“永恒的时间”和“流动的空间”两个概念的作用。

在信息社会中,随着信息传播的速度几乎达到即时传播,时空的限制被打破。

这里得到凸显的就是信息社会的大环境下,弹性(包括生产和劳动)的重要性。

由于在“网络社会”中,一切都在与世界市场中的反应速度和适应速度有关,所以网络比其他东西都重要。

利用网络,卡斯特认识到,现在的“公司正向网络转变”。

它们不再是“自给自足”,开始了“弹性专殊化”中所描述的“纵向解体”。

公司通过自身的去中心化,只保留核心机构,如研发、科技创新和高层管理部门,将大量生产性的、技术型的工作外包给满足弹性专殊化的、众多有不同技术面向的小公司,以此来满足信息时代下,人们对于多样化的需求。

这种向网络模式迈进的公司可以做到最大的弹性。

而对于一些大型的公司来说,信息的即时传播和生产生活数字化的发展,更使它们能够在去中心化的同时,加强对与子公司的监控,集中化管理在全球的各个分部。

信息技术使子公司的所有数据都被传回总部的数据库,并且通过数据分析软件的处理,直接得出子公司的经营状况、进出货物量、哪些货物需要补仓、哪些货物又处于积压状态,然后总部直接通过信息网络向子公司发布指令并且通过以后传回的数据监控指令是否得到了有效落实。

在这种对于理论知识和弹性一起得到极度重视的情况下,也迫使从业者脱离原本大工业生产时代的自我发展模式,使自己能够更加符合弹性生产的需求,成为网络时代、信息社会中的弹性知识劳工。

信息社会对于知识分子重要性的强调已经在前面论述过了。

对于劳工的弹性卡斯特是这样描述的“对于那些信息劳动力来说,具体的技能与最重要的适应技能相比,就没那么重要了。

只要有必要,他们可以接受培训和重新培训,从而保证生存。

他们不再效忠于公司,合同性工业与‘组合履历式’的职业生涯更适合他们”。

这些富有弹性的信息劳动者,充满着活力,在熊彼得所说的“创造性破坏”的浪潮中,发挥其个性和天赋。

当然在这种光鲜亮丽的信息与企业、劳动力完美结合的背后,席勒通过指明“市场”与“信息”的关系揭示了信息的产生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与资本主义和跨国企业的推广之间相互推动发展的关系。

用丹·席勒的话来说就是“信息是为了符合企业利益的需要而发展的,虽然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变得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的流动”。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电视节目时基于广告商寻求收视率的目的而制作的,而广告商又借助大众媒介的信息支持的以参与全球营销。

除了企业利益的需要,席勒还认为:信息服从和依赖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需要。

这些都构成了“文化帝国主义”和全球对于西方世界的“媒介依附”,而西方的科技发展有进一步使得这样带有意识形态的媒介与信息传播得以加强。

第三,从圣西门开始一直到丹尼尔·贝尔,信息社会的理论思想中一直存在的一点就是:随着权威的理论知识变得越来越重要,非理性的利益博弈式的政治最终会被理性的公共决策管理所替代。

这就是他们所说的“社会从一个人治的政府进化成一个事务的管理者”(from the government of men to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ings)。

通过采用理性的理论知识决策,人们得以藉此从意识形态的纷争中逃脱出来。

一个例子就是美国总统科技办公室曾提出要建立政府的第四个分支,由自然和社会科学的专家组成,为政府提供政策支持。

这些理论家的理论前提是:社会冲突源于不充分的了解。

他们认为一旦采用理性的理论知识,对于社会或者自然科学的事务有了充分的了解,像贝尔所说的就可以满足社会“对计划和预测的需求”。

在信息社会中,随着理性越来越为全社会所认可,人们会逐渐拒绝那些基于迷信、传统或者是武断的决定。

然而,在现实的情况下,这些理论的很多前提假设还是无法成立的。

如:我们暂时无法做到真正的所有信息的共享以便能够充分了解某些社会问题;社会冲突的源头是否只是非充分了解所造成的(是否包含其他原因);以及我们无法做到真正完全的理性人的角色。

总结来说,不去谈信息社会两派学者的纷争,至少所有人都承认信息现在已经对我们的社会造成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而信息社会的最新动向,最近最热门的一点就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随着大数据分析方式的逐渐传播,人们意识到了原本认为无用信息背后的价值。

比如说一条“Hi”的微信,看似没有太大实质意义,但是如果拥有发信者足够多的类似的无用信息,我们可以定位出他的经常的交流对象是谁、他经常什么时候比较有空会来聊天、他该时段经常在哪里,甚至更有甚者,在真正的大数据(即样本=全体可得数据)的分析下可以依靠这些推测出发信者的行为模式、心理状态、甚至是性取向等等。

这种强大的数据分析系统更多地被用于商业上为企业提供消费者的预测,为广告商提供最好的投放广告方式等等。

同时,也更多地被应用于数据分析后的监控,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棱镜门事件。

这一方面,体现了信息社会中理论知识对于经济等方面的推动发展能力;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这也同样体现了席勒所担心的“消费者资本主义”已经是太多的商业发展入侵到我们的私人空间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