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80901)
陕西自考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课程设置
![陕西自考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课程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fb799a44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86.png)
自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陕西自考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公共基础课:这类课程主要涉及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基础,以及英语、政治等公共学科。
2.专业核心课: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为重要的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3.专业方向课: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会有一些特定的课程。
例如,如果是网络方向,会有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课程;如果是软件工程方向,会有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等课程。
4.实践环节:自考专业中,实践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主要包括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体来说,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全面,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陕西自考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5.公共基础课:这类课程主要涉及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数学基础,以及英语、政治等公共学科。
6.专业核心课:这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最为重要的课程,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7.专业方向课: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会有一些特定的课程。
例如,如果是网络方向,会有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课程;如果是软件工程方向,会有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等课程。
8.实践环节:自考专业中,实践环节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主要包括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体来说,这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比较全面,涵盖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1)](https://img.taocdn.com/s3/m/8c4e527b4431b90d6c85c7ba.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1)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Non-Teacher Preparation)一、专业定位与方向介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育在我国高等院校已有5 0多年的历程, 经历了初创、发展和高速发展几个时期,形成了多层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教育体系,专业的办学单位和在校学生人数也随着专业的发展快速增长。
我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也已经过了近30年的建设和发展,逐步形成了稳定的教学师资团队和规范的教学实践体系。
在学科发展过程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内涵和外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加速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
随着我国经济及I T产业的发展,单一的人才规格已不能适应国家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未来几年内的重点是根据新的形势调整教育内容,以社会需求为目标,不断充实新技术,注重专业实践性,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二、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实践能力,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和软硬件知识,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能在科研部门、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科学研究、应用系统开发、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
三、人才培养规格(一) 学制:4年, 学生可在3—6年完成学业。
(二) 毕业标准符合《内蒙古师范大学本科学生毕业标准》要求,准予毕业。
(三) 授予学位符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士学位评定工作细则》要求, 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四) 人才培养要求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素质结构要求: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文化素质: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化意识。
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有一定的工程意识和效益意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7ab8e6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f9.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科门类:工学专业大类:计算机类专业代码:080901一、专业简介本专业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专业,2023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主要面向计算机应用领域,以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爱国进取,创新思辨等为宗旨。
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人文情怀和职业道德,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与技能,具备熟练应用通用软件开发工具,熟悉软硬件项目的开发过程,掌握软硬件开发实践的基本能力和初步经验,能够承担基于硬件的软件应用系统的开发维护、以及基于桌面或网络应用的软件工程的开发与测试的应用型人才。
同时,自2014年与赛为智能合作办学以来,学院与赛为智能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专业实践、专题实训I、岗前培训、毕业设计以及企业实习等实践机会,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适应计算机工程行业发展、具有较强实际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网络与信息系统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良好的综合素质,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行政管理部门从事计算机技术研究和应用,计算机软硬件开发,计算机管理和维护,具有团队合作和团队管理能力,能够主动适应信息技术行业快速发展需求的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应用型人才。
经过3-5年左右的实际工作,根据个人选择,本专业毕业生至少能够承担或者胜任以下一个方向的工作:嵌入式软件开发方向;WEB前端开发方向,物联网工程方向,大数据方向。
三、毕业要求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结合计算机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及本专业实际,本专业学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具体如下:1、工程知识:具有利用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及计算机专业知识来解决计算机相关领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1.1具有从事计算机工程所需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能够将其应用到计算机专业相关问题的恰当表述之中;1.2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包括计算机系统基础、计算机软件基础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够用其解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1.3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核心知识,了解学科的知识组织结构、学科形态、典型方法、核心概念等;14培养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严谨的科学素养,并具备将其用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综合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方向)本科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方向)本科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76d174c5da50e2524d7f8e.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方向)本科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1)一、专业介绍简介:本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大学排行榜四星专业,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软件工程两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本专业培养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学习,学生可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具有计算机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计算机硬件系统应用、开发和维护,计算机网络操作与维护的能力。
办学定位:结合我校计算机教学、科研和“大工程观”特色,体现“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下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原则,培养适应石油石化行业乃至区域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培养目标本专业立足地方,培养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具有良好工程实践能力和一定创新意识,能够从事计算机领域研究、设计、开发、维护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2.毕业要求要求1: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和团队合作意识;要求2:掌握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基础科学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管理知识;要求3:系统的掌握计算机专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前沿发展现状和趋势,具有一定的研究与开发新系统,应用新技术的能力。
;要求4:受到计算机专业领域实验技能、工程实践、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分析、设计、研究与开发和维护计算机系统的初步能力;要求5:获得工程实验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科学思维方法及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来解决复杂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设计过程中能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伦理等因素;要求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要求7: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和行业的生产、设计、研究与开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要求8: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对终身学习有正确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要求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要求10: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查阅专业外文文献,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备一定的国际交流能力。
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c942935f18583d0496459cd.png)
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按照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要求,本专业的主要知识领域包括:离散结构、算法与复杂性、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组织、操作系统、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软件工程、程序设计语言、程序设计基础、信息管理。
具体知识领域的内涵请参见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定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
从课程的主要内容角度,阐述最多2门课程对一个知识领域的支撑,表中的课程必须是表3.8中列出的课程。
专业知识要求与专业主干课程和主要专业课程设置关系表。
计算机类17个专业代码
![计算机类17个专业代码](https://img.taocdn.com/s3/m/7dbf65c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4.png)
计算机类17个专业代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培养应用型、复合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才的专业。
学生在这个专业中学习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网络、软件开发等知识,具备计算机系统的设计、分析、开发、调试和维护能力。
软件工程专业:080902软件工程专业是培养软件开发、项目管理等方面软件工程师的专业。
学生在这个专业中学习软件开发的各个阶段,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等过程,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
信息安全专业:081001信息安全专业是培养具备信息安全理论和技术知识的专业人才。
学生在这个专业中学习密码学、网络安全、系统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信息安全评估、风险管理、安全防护和安全技术应用能力。
网络工程专业:081002网络工程专业是培养从事网络设计、部署、管理和维护的专业人才。
学生在这个专业中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网络设备配置、网络安全等知识,具备网络系统设计和管理能力。
物联网工程专业:081003物联网工程专业是培养从事物联网技术研究、搭建和应用的专业人才。
学生在这个专业中学习计算机网络、传感器技术、物联网通信等知识,具备物联网系统的设计和应用能力。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080903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是培养从事数字媒体内容制作和应用开发的专业人才。
学生在这个专业中学习图形学、计算机动画、多媒体技术等知识,具备数字媒体设计、开发和制作能力。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080904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是培养掌握计算机基础理论和操作技术的专业人才。
学生在这个专业中学习计算机系统结构、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等知识,具备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能力。
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081004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是培养从事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和管理的专业人才。
学生在这个专业中学习移动应用开发、用户体验设计、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等知识,具备移动互联应用的设计和开发能力。
软件测试专业:081005软件测试专业是培养从事软件测试和质量保障工作的专业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2336b7b8f67c1cfbd6b822.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1)学科门类:(计算机类)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科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包括计算硬件、软件与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良好的专业素质,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使用数据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解决实际问题,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适应地方经济建设需要的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开发与应用计算机的基本训练,具有开发和应用计算机系统的能力。
本专业是软硬兼顾,略偏重于软件的宽口径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特别是数据库、网络和大数据分析;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3.具有熟练地进行程序设计和开发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基本能力;4.具有较强工程实践能力;5.掌握一门外语,具有较强的专业外文阅读能力;6.了解与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法规;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独立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四、学制与学位标准学制:四年修业年限:4-6年毕业条件:本专业的学生,德、体合格,在校期间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各类课程和其它教学环节,修满本培养方案所规定的175学分方能毕业。
其中必修课84.5学分,专业选修课46.5学分,全校公共选修课8学分。
授予学位:本专业毕业生,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遵义师范学院学士学位条例》规定者,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主要课程及简介(一)主要课程:程序设计基础、数据结构、数据库、计算机组成原理、软件工程、操作系统、统计理论(二)课程简介:1.程序设计基础【主要内容】学习C语言的基本语法、语义、数据类型、运算符、表达式、三种基本结构、数组、指针、函数、结构体与链表、文件等基础知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080901](https://img.taocdn.com/s3/m/3b35d123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66.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08090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计划(080901)(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培养⽬标本专业培养能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发展要求,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具备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与应⽤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法,能在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与时俱进,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系统分析、设计、应⽤开发、管理与运维⼯作,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的应⽤型⼯程技术⼈才。
毕业⽣毕业5年左右在社会和专业领域应达到的具体⽬标:培养⽬标1:具有良好的⼈⽂社会科学基础、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和多视⾓、全⾯考虑问题的意识,⾝⼼健康,社会责任感强;培养⽬标2: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和团队合作能⼒,具备在团队中分⼯协作、交流沟通的能⼒;培养⽬标3:能够运⽤相关法规、技术标准、现代化⼯具及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知识,分析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内的⼯程技术问题,初步具备运⽤⼯程技术解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复杂⼯程问题的实际⼯作能⼒;培养⽬标4:理论基础扎实,专业视野宽厚,能紧跟学科前沿,具备分析、研究复杂⼯程问题并提出解决⽅案的能⼒;培养⽬标5:具有终⾝教育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具备较强的⾃我获取知识、创新创业和跨⽂化交流能⼒。
⼆、毕业要求毕业⽣应达到以下12个⽅⾯的能⼒:1. ⼯程知识:能够将数学、⾃然科学、⼯程基础和专业知识⽤于解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领域的复杂⼯程问题。
1.1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要求的数学和⾃然科学基本知识,⽤于计算机复杂⼯程问题的分析与建模。
1.2 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所需的算法分析与程序设计等知识,培养计算思维能⼒,能将其⽤于复杂⼯程问题模型的实现。
1.3 掌握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作所需的软件理论与开发知识,能将其⽤于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研发、设计和维护。
计算机科学及技术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方向)本科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及技术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方向)本科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c8f20b1eb91a37f1115cf7.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方向)本科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1)一、专业介绍简介:本专业为江苏省特色专业、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本科重点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专业、江苏省高等学校软件服务外包类专业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入选专业、武书连榜B+级专业以及中评榜四星级专业,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本专业培养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及计算机网络系统开发与应用的宽口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学习,学生可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动向,具有计算机软件系统分析、设计和开发,计算机硬件系统应用、开发和维护,计算机网络操作与维护的能力。
办学定位: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结合我校计算机教学、科研和“大工程观”特色,体现“卓越工程师”教育理念下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原则,培养面向“互联网+”新形态,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建设需求的计算机工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要求1.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养;具备计算机领域内从业工程师的技术和素质;具有国际化视野、自我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企事业单位相关的计算机研发和管理部门胜任重要岗位,能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
具体而言,本专业毕业生毕业5年以后能达到的目标有: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并能担当在社会、知识和技术背景下的道德责任。
目标2:具备计算机领域内从业工程师的技术和素质,能在独立和团队的工作环境中从事计算机及相关行业的研究和开发等工作。
目标3:能在企事业单位相关的计算机研发和管理部门胜任计算机系统分析、设计、管理和教育培训等重要岗位。
目标4:具有国际化视野,能与同事、专业客户和公众进行有效沟通。
目标5:能通过学习或行业锻炼,不断更新和调整自身的核心知识和能力,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
2.毕业要求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计算机系统设计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73d833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4.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方案(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专业代码:080901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二、培养目标及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从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教学、科研、开发和应用的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1.德育方面热爱祖国,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全局观念、法治观念和吃苦精神、奉献精神、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
2.智育方面系统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从事计算机研究与应用的基本训练,具有研究和开发计算机应用系统的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动态;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与教学研究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本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及基本软硬件操作技术和软件开发能力;(2)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献检索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3)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势;(4)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5)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具有从事计算机教学及教学研究的能力,熟悉教育法规,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具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能力。
3.体育、美育及其他方面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掌握体育运动的基础知识和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修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8f5886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0.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80901(软件)一、专业概述从20世纪末开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逐渐成为热门专业。
计算技术是信息化的核心技术,其应用已经深入各行各业,计算机的发展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计算机技术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成为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传统企业纷纷采用各种计算机技术和平台以提高生产效率,政府、事业部门大力推广信息化建设以提高工作效率。
计算机行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大量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工作岗位,带来了数量巨大的需求缺口。
二、培养目标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综合素质,系统地、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开发与应用、建设与运行的工程实践能力,拥有自我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适应社会需求,能够在计算机相关领域独立承担系统分析、设计、开发、运行维护及项目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毕业后可进入信息产业部门、科研机构、国家机关、高校、企事业等单位从事计算机系统的科学研究、开发与应用、教学等工作。
1.扎实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掌握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基础知识。
2.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好的技术开发和工程实践能力。
3.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工作适应能力,能分析和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相关技术问题。
4.团队合作与领导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协调配合的团队精神和能力。
5.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具有良好的表达能力,有一定的外语交流能力。
具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协调事务能力。
具有基本的资料搜集、文献检索能力。
6.应用知识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处理实际问题。
能掌握使用常用的实验仪器,具有实验方案设计和选择的一定能力。
能分析工程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具备处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一定能力。
在综合类实习、实验中具有独立设计、分析和调试系统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80901)](https://img.taocdn.com/s3/m/6a518f46453610661ed9f4d9.png)
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人文素养和社会责
任感,能够在计算机工程实践中理解伦理 指标点 8-2 :具有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能够在计算机工程实践中
道德、遵守职业规范、履行社会责任
理解伦理道德、遵守职业规范、履行社会责任
指标点 9-1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主动与团队中其他成员沟通、合作、
毕业要求 9 :
开展工作
32
机器学习与应用
32
独立实
践课程 大学物理实验 B
32
军事理论与军训
2周
Web 课程设计
2周
独立
创新项目实训
2周
实践 教学
集中 移动互联网编程项目实训 实践 (互联网应用开发方向)
4周
云平台大数据开发项目实训
(云计算与大数据方向)
4周
毕业实习
3周
毕业设计(论文)
14 周
合计
学分 0.5 1 1 1 0.5 1 1 1 0.5 1 1 0.5 0.5 1 0.5 1 1 0.5 1 1 1 1 1 1 1 1 1 1
备注
必修 54
32.14%
736
128+2 周
20.69%
通识教育课程
选修 12
7.15%
192
39.29%
928
128+2 周
17.14%
必修 92 专业教育课程
选修 10
54.76% 5.95%
888
464+21 周
56.13%
64
64+4 周
75.00%
专业教育课程小计
中
识应用在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中
毕业要求 2 :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专业计划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专业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b6cb6d3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44.png)
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专业计划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本科)专业计划1. 介绍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广受欢迎的专业方向,它涵盖了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网络技术等多个领域,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学科之一。
本篇文章将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这一专业的规划和发展。
2. 专业概况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科学基本理论和系统开发技能,为他们将来在计算机软件、硬件、网络等领域工作做好准备。
学生将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数据结构与算法、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等多门课程,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3. 专业课程安排在本科专业课程中,学生将接受大量的理论和实践训练,包括但不限于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库系统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计算机网络等核心课程。
还有软件工程、人机交互、计算机图形学等拓展课程可供选择,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4. 实践教学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强调实践教学,学生将参与各种项目实训和实习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实践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还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5. 就业前景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以在软件开发、互联网、通信、金融、电子商务等行业就业。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一专业的需求量将持续增加,学生毕业后可以选择从事软件工程师、系统分析员、网络工程师、数据库管理员等职业。
6. 个人观点从我个人的观点来看,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当下和未来都极具发展前景的专业方向。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的需求将会持续增加,学习这一专业不仅能够拓宽自己的职业选择范围,还能够提高自己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力。
总结08090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融合理论和实践、广度和深度的专业方向,学生在学习期间将接受全方位的训练,为将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54799f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c.png)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7级)一、专业基本情况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代码:080901学科门类:工学专业类:计算机类二、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掌握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具有从事计算机应用和软件开发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能力,具有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经过规范的专业教育和培养,能从事计算机软件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及管理等工作,能从事计算机网络领域的建立、管理和维护工作;能从事计算机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监测与控制等工作;能从事计算机软件产品分析、设计、开发及IT市场拓展等工作。
本专业注重培养开发和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业务培养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生要求掌握现代计算机科学和信息领域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基本技术和软件开发能力,网络的设计和管理能力;尤其要掌握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设计、开发、管理和应用实践能力,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企业信息化和林业信息化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2.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外语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3.具有计算机专业宽厚的理论知识和技术基础,主要包括计算机原理、操作系统原理、软件设计及网络设计、网站开发、智能终端开发、软件与网络管理和维护、大数据处理等。
4.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团队合作能力。
5.通过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技能,具有从事PC端软件、网络软件及手机软件的研究、设计、开发及维护的能力,具有从事网络设计、管理及维护的能力;具有大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具有从事计算机基础知识教学的能力;具有教学及组织管理的能力;具有从事软件开发和网络设计的团队协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标点 3-1 :能够根据计算机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需求确定基本
能够设计计算机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 思路和方案
解决方案,能够设计与开发满足特定需求 指标点 3-2 :能够设计与开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模块 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模块或算法,能够正确 或算法,能够正确选择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机硬件系统
用科学方法研究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复杂工
程问题,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 指标点 4-2 :能够融合专业知识结构,具备对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复杂
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工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能力
毕业要求 5 :
指标点 5-1 :能够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
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 技术工具完成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
力。 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毕业要求 1 :
指标点 1-1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应用在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复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计算机 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中
软件系统和计算机硬件体系知识应用在计
算机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指标点 1-2 :能够将工程基础、计算机软件系统和计算机硬件体系知
中
识应用在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中
毕业要求 2 :
指标点 2-1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知识正确识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 别、表述复杂工程问题
本原理,对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
题进行识别、表达和分析,并通过文献查阅 指标点 2-2 :能够利用专业知识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并获得有效
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 指标点 6-2 :能够认识和评价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
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 356 ·
续 表
毕业要求
指标点
毕业要求 7 : 了解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能够 指标点 7-1 :了解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期待毕业生五年左右时间达到以下目标: 培养目标 1 :能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设计并实现计算机软件或硬件系统的解决方案; 培养目标 2 :在团队工作中,有良好的领导、组织和协作能力; 培养目标 3 :具有较强的项目管理和沟通表达能力; 培养目标 4 :通过继续教育或其他终身学习渠道,具备良好的适应性和自我提升能力。
理解和评价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
及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 指标点 7-2 :能够理解和评价计算机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及专业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80901)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具 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大、中、小企业从事信 息系统的设计、开发、运维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创造 性地解决计算机专业领域内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
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 指标点 5-2 :能够理解工具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中的局限性 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毕业要求 6 :
指标点 6-1 :能够分析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
能够基于计算机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 律以及文化的影响
理分析、认识和评价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
· 355 ·
会责任感,能够在计算机工程实践中理解伦理道德、遵守职业规范、履行社会责任。 9. 个人和团队:具备团队协作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不同的角
色。 10. 沟通: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能够就专业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
同行及社会公众有效沟通,包括文字表达和语言交流。 11. 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 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能
选择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机硬件系统 , 在
设计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 指标点 3-3 :能够在安全、环境、法律等现实约束条件下通过技术、经 及环境等因素,并体现一定的创新意识 济评价等论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毕业要求 4 :
指标点 4-1 :能够通过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等科学方法对计算
具有基本的科学素养和研究意识,能够采 机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
二、毕业要求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对学生的毕业要求如下: 1. 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计算机软件系统和计算机硬件体系知识应用 在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中。 2. 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对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复杂工 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和分析,并通过文献查阅与研究获得有效结论。 3. 设计 / 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计算机相关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能够设计与开 发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机软件系统、模块或算法,能够正确选择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机硬件系 统 , 在设计中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并体现一定的创新意识。 4. 研究:具有基本的科学素养和研究意识,能够采用科学方法研究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复杂工 程问题,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 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 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 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计算机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认识和评价工程实践和复 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 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国家信息产业发展的宏观政策,能够理解和评价计算机复杂工程 问题解决方案及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 职业规范: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具有人文素养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