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结肠疾病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肠梗阻
任何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发生阻碍。

(一)病因与分类
各类肠梗阻可相互转变。

如单纯性→绞窄性,不完全性→完全性梗阻其它分类:急性or慢性
(二)病理生理变化
肠管局部变

机械性完全性
肠梗阻
梗阻部位以上肠蠕动增强,液体、气体聚集,肠管扩张、膨胀,
可使肠管血运发生障碍,有血性渗出物
绞窄、穿孔形成腹膜炎
麻痹性全肠管扩张
慢性肠梗阻肠壁可代偿性肥厚
全身病理生
理变化
电解质紊乱、酸
碱失衡
脱水、休克、代谢性酸中毒或低氯低钾性碱中毒等
感染和中毒梗阻肠管内细菌大量繁殖
休克体液丢失+感染+中毒+酸碱失衡引起
呼吸功能障碍腹胀→膈上升→影响呼吸
(三)临床表现和诊断(☆☆)
机械性肠梗阻肠扭转麻痹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
肠型和蠕动波腹胀不均匀腹胀不对称腹胀均匀腹腔渗液,移动性浊音+
单纯性/绞窄性?
单纯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
全身轻度脱水征重病容,脱水明显
发病渐起急骤,易致休克
腹痛阵发性伴有肠鸣音持续、剧烈
呕吐高位频繁、胃肠减压后可缓解出现早、频繁胃肠减压后不缓解
呕吐

胃肠液可为血性液
触诊腹膜刺激征(-)可及肿胀肠袢腹膜刺激征(+)腹部不对称隆起或触及孤立胀大肠袢肠鸣

亢进、呈气过水音不亢进,或消失
腹穿阴性可有血性液
X线有液平有孤立、胀大的肠袢(位置固定)
机械性/动力性?
机械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
腹痛阵发性绞痛,绞窄为持续性剧痛持续性胀痛,较轻
呕吐明显(除结肠梗阻外)不明显
腹胀除低位结肠梗阻外,可不明显显著,全腹
肠鸣音亢进减弱、消失
X线梗阻近端部分肠管胀气,液平大、小肠均完全扩张
高位/低位?
高位(空肠以上)低位(回结肠)腹痛部位中上腹中下腹
呕吐早、频晚、少或无
呕吐物多为胃内容可吐粪性物
腹胀不明显明显
X线检查无明显液平,环形皱壁-鱼骨刺状,弹簧圈阶梯状液平;结肠:结肠袋
完全性/不完全性?
完全性不完全性
吐频轻
胀明显(低位)轻
闭完全没有排气可有
X线梗阻以上明显充气扩张;梗阻以下无气体充气扩张不明显;梗阻以下仍有气体
肠梗阻小结+记忆
共同症状痛吐胀闭四大症;肠鸣蠕动见肠型
机械性阵发绞痛伴肠鸣;痛吐胀闭见肠型
麻痹性麻痹梗阻无绞痛;腹胀均匀不蠕动
绞窄性阵发加剧持续痛;呕吐频频早期症腹胀不均腹膜征;排出物液为血性早期休克难纠正
低位/高位肠梗阻???
不同病因肠梗阻特点(补充)
特点处理粘连性肠梗阻(最常见)腹部手术、损伤或炎症史非手术
2岁内小儿肠套叠多见(杯口状,弹簧状钡影)
腹痛、血便、腹部肿块三大典型
打气/灌

儿童蛔虫团(单纯性肠梗阻)驱虫
肠扭转(属绞窄性肠梗阻)小肠扭转见青壮年,饱餐后运动后容易导致
手术乙状结肠扭转见老年男性,有便秘史,X线—鸟嘴样或马
蹄样改变
肠梗阻的治疗
原则改善全身情况、解除肠梗阻
基本处理
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防治感染(G-+厌氧)对症处理(镇静、解痉、止痛)
解除梗阻非手术治疗
适应证
△单纯性粘连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
△炎症性不完全性肠梗阻
△蛔虫或粪块所致肠梗阻
△肠套叠早期
方法针对肠梗阻病因处理
原则改善全身情况、解除肠梗阻
解除梗

手术治

适应

各种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和先天性畸形引起,保守治疗无效的肠梗阻方法
解除梗阻原

粘连松解术;肠扭转复位术;肠切开取异物术
肠切除肠吻
合术
切除肠管肿瘤、炎性狭窄及坏死
短路手术
梗阻原因不可能解除者,可将梗阻近、远侧肠袢做侧侧吻合

肠造口术一般情况极差或局部病变不能切除的低位小肠梗阻、急性结肠梗阻患者,择期二期
二、肠系膜血管疾病
(一)病因与分类
原因:由于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导致肠系膜血管急性血循环障碍,肠管缺血并失去蠕动功能。

后果:肠坏死、腹膜炎,乃至死亡
本质:肠系膜血管栓塞是一种严重的绞窄性肠梗阻
【分类】
原因备注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闭

最常见原因,多因风心病、房颤栓子脱落
非闭塞性急性肠缺血心排血量下降、低血容量、低血压(心梗、心衰)→肠管低灌注→肠缺血、坏死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

见于真红增多症、镰刀贫血、口服避孕药、腹腔感染、门脉高压等慢性肠系膜血管闭塞
缺血
-
(二)临床表现
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起急骤、进展快,剧烈腹部绞痛



房颤、风心病


频繁呕吐血性液


早期轻压痛,肠坏死则腹胀明显,肠鸣音消失
非闭塞性肠缺血起

较慢


心梗、心衰临

与上相似
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起

较慢


真红增多症、口服避孕药等


逐渐加重的腹胀,持续1-2周,后出现剧烈腹痛、呕吐、血便等
(三)治疗:本病预后不佳,死亡率高,一旦考虑本病,选择性动脉造影不失为一种好的诊断与治疗的手段
早期经动脉导管灌注罂粟碱扩张血管或予尿激酶、链激酶等溶栓治疗
出现腹膜刺激征原则尽快剖腹探查术式切除坏死的肠管
肠管尚无坏死者方法血栓摘除术
静脉血栓形成者方法因血栓有蔓延可能,肠切除范围应更广一些
三、肠扭转
(一)
肠扭转是指一段肠袢,沿其系膜长轴顺时针或逆时针扭转360°~720°而造成的闭袢性肠梗阻。

因其伴有系膜血管受压,故极易发生肠绞窄。

1.解剖因素如粘连、乙状结肠冗长、游离盲肠等。

2.物理因素如饱餐后、粪便、肿瘤等。

3.动力因素多因强烈的蠕动或体位的突然改变诱发。

(二)临床表现(九版P364)
小肠扭转乙状结肠扭转盲肠扭转


青壮年+饱餐剧烈活动有便秘史老年人少见


突发剧烈腹部绞痛+持
续性且阵发性加重
腹部持续胀痛,腹胀明显且不
对称,停止排气排便
腹痛、呕吐


触及有压痛的扩张肠袢压痛、肌紧张不明显右下腹包块
X
线
绞窄肠梗阻表现马蹄状充气肠袢+鸟嘴征
巨大的充气肠袢,钡剂灌肠显示钡
剂在横结肠或肝区处受阻
(三)治疗


急症手术,严重的机械性肠梗阻,易发生肠绞窄及肠坏死


乙状结肠扭转早期尚无腹膜刺激症状时,可试行肠镜检查或肛管置入减压以复位


肠袢尚未坏

行扭转复位或固定
已坏死者
肠切除、肠吻合术、乙状结肠则原则上行单腔造口术,二期再行肠吻合手

四、炎性肠病
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结核菌自身免疫性自身免疫性



回盲部回肠末段邻近右侧结肠直肠乙状结肠


急后重无
累及直肠肛管时有(可累及
口到肛)
病变在直肠可有
病理干酪坏死性肉芽肿
节段性改变,溃疡深,裂隙

弥漫性炎细胞浸润,隐窝炎,
隐窝脓肿。

一般局限黏膜及黏
膜下层,溃疡浅
结肠镜回盲部肠黏膜充血、水肿,环
形溃疡形成,炎性息肉,肠腔
变窄,活检见结核分枝杆菌确

病变呈节段性分布,见纵行
溃疡,溃疡周围黏膜正常或
增生呈鹅卵石样
病变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
可见黏膜弥漫性充血、水肿,
弥漫性糜烂或多发性浅溃疡
并发症肠梗阻、穿孔、出血,腹腔脓
肿,肠瘘
肠梗阻25%,穿孔,出血,
腹腔脓肿
肠梗阻(少见)穿孔,大出血
3%,中毒性结肠扩张5%,癌变
克隆病:肠壁增厚
附:中毒性巨结肠
溃疡性结肠炎的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并发症
好发横结肠
诱因低钾,钡剂灌肠,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阿片酊→抑制了肠蠕动
临床表病情急剧恶化,毒血症明显,有脱水与电解质紊乱,出现鼓肠,腹部压痛,肠鸣音
现消失
X线结肠扩大,结肠袋消失
预后很差,可以引起肠穿孔
肠结核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
腹痛多位于右下腹多位于右下腹或脐周多位于左下腹
腹泻
腹泻便秘交替,多糊样便(溃
疡型),一般无肉眼血便
粪便多为糊状,一般无脓血便
和黏液
黏液脓血便
腹部
肿块
常位于右下腹;增生型有多位于右下腹与脐周一般无
瘘管可有特征性无
全身
症状
低热盗汗发热,营养障碍发热,消瘦,贫血肠外
表现
肺结核
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口腔黏
膜溃疡,硬化性胆管炎
结节性红斑,口腔黏膜溃疡,
硬化性胆管炎
鉴别
诊断
PPD+,存在肠外结核,X线
回盲部跳跃征,抗结核有效
抗酿酒酵母抗体+钡剂灌肠:
黏膜皱襞粗乱,纵行溃疡,线
样征
外周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
体+
钡剂灌肠:多发浅溃疡,铅管

手术
①完全性肠梗阻②急性肠
穿孔或慢性肠瘘经内科治疗
无效
③肠道大出血保守无效
④剖腹探查
①肠穿孔或大出血
②机械性肠梗阻
③慢性肠穿孔后形成腹腔脓
肿、内外肠瘘
④疑有癌变、结核者
⑤重度的肠道外合并症如关
节病、肛周感染等
①并发大出血②肠穿孔
③重型患者特别是合并中毒
性巨结肠伴严重毒血症内科
治疗无效者
急性出血性肠炎
原因不明。

1.部位:空回肠,空肠下段最严重,呈跳跃性。

2.表现:
以急性腹痛为主,呈阵发绞痛或持续性疼痛阵发加重,随后出现腹泻,呈血水样或果酱样,严重者出现中毒休克。

3.分型
1)血便型。

2)中毒型:小儿多见。

3)腹膜炎型:腹膜炎征象,腹腔内积液。

4)肠梗阻型:少见。

4.治疗:
1)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包括禁食、减压、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应用抗生素、肠外营养支持等。

2)手术指征:
A.肠坏死、穿孔——腹膜炎征象。

B.反复肠道大出血。

C.肠梗阻表现、局部体征加重,全身中毒症状明显,有休克倾向。

D.诊断未能确定者。

假膜性肠炎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别称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起病腹部大手术后应用广谱抗生素后4~6天
本质菌群失调→抗生素耐药菌群(艰难梭状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繁殖
病理黏膜充血、水肿,广泛糜烂和灶性坏死
表现水样大便,呈黄色蛋花样或浅绿色“海洋”样便,含黏液和脱落的假膜
并发症暴发者可有肠麻痹、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等
诊断便涂片及纤维结肠镜
治疗主要有:
1.立即停用相关抗生素。

2.积极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抢救中毒性休克,必要时给予肠外营养支持。

3.口服万古霉素、甲硝唑、杆菌肽等抗艰难梭状芽胞杆菌药物。

4.考来烯胺(消胆胺)及考来替泊(降胆宁)对抗毒素。

5.止泻药与皮质激素。

6.乳酸杆菌制剂或者用正常人粪便灌肠以协助恢复正常肠道菌群。

7.疑腹膜炎肠穿孔中毒性结肠扩张者,应行手术减压或肠造瘘术。

肠伤寒穿孔
1.临床表现:
伤寒典型症状——高热、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白细胞下降和相对缓脉。

在此基础上出现——急腹症、腹膜炎表现,白细胞升高,脉率增快——提示:穿孔。

2.治疗:立即手术。

五、肠憩室病
(一)小肠憩室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九版P352)


好发十二指肠最多,其次为空肠、回肠
原因
十二指肠乳头附近是血管、胆管、胰管穿透肠壁的部位,肌层薄弱,肠腔内压
力增高,黏膜通过薄弱处向外突出形成憩室
人群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增高,尸检可达10~20%
Meckel憩

先天性真性憩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通常位于回肠末端200cm以内,可有异位
胃黏膜组织


多数无症状
并发

出血
最常见。

Meckel憩室由于异位胃黏膜的存在而发生消化性溃疡,表现
为下消化道出血
肠梗阻粘连、扭转或套叠引起
憩室炎多发生在开口窄、体较长的憩室
其它穿孔(憩室炎导致)、盲袢综合征
治疗
无并发症不治疗
有症状单纯憩室切除术,或带有憩室的部分小肠切除
发现Meckel憩

切除
(二)结肠憩室病
概述
本质假性憩室
发病年龄的增长,发病率增高
病因考虑与肠腔内压力有关
其它有多个憩室存在时称之为结肠憩室病
好发结肠带之间的肠壁上,乙状结肠好发
临表
症状一般无症状,急性憩室炎表现为腹痛
体征憩室炎可有压痛及腹肌抵抗,颇似阑尾炎
并发症有炎症及出血
急性憩室炎治疗以非手术疗法为主,包括休息、禁食、输液、应用抗生素等。

手术指征包括:
①憩室炎急性穿孔;
②并发大量便血;
③炎性肿物已形成腹腔脓肿,而且不断有所增大;
④腹部包块可疑肿瘤。

六、盲袢综合症
由于肠道存在盲袢而造成肠道内容物长期淤滞和细菌过度繁殖(主要厌氧菌,其次大肠杆菌)。

(一)病因
肠狭窄、肠憩室、内瘘或因手术造成盲袢或盲袋,胃空肠吻合术后输入袢过长,克隆病与肠结核发生狭窄或肠瘘。

(二)临床表现:
1.吸收不良——贫血、慢性腹泻、脂肪泻,体重减轻。

2.部分肠梗阻症状。

3.并发症的表现:炎症、出血或破溃——局限性脓肿或肠瘘。

内毒素——高热、寒颤等。

4.辅助检查——全消化道钡剂造影。

(三)治疗:
1.非手术:
症状严重者应用肠外营养,口服肠道抗菌药,如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灭滴灵等。

2.手术:
巨大憩室或回肠横结肠侧侧吻合后的盲袋或盲袢可手术治疗,去除盲袋或盲袢。

七、短肠综合征
由于各种原因切除了大量肠袢,手术造成小肠短路,或胃大部分切除术误将回肠与胃吻合,致使肠吸收面积减少→严重腹泻,吸收不良,失水、电解质与代谢障碍,进行性的营养不良。

肠功能代偿能力强,切除75%以上才出现症状。

(一)临床表现:
(二)治疗:手术——延长食物在肠道内存留的时间。

1.常用方法——倒置肠管。

将一段小肠袢(7~10cm)进行顺钟向倒置。

2.将剩余肠段吻合成圈状——增加肠对营养的吸收。

3.小肠移植——理想方法,但排斥率很高。

八、肠外瘘
(一)病因
手术(主要)、先天性畸形、损伤、肿瘤、炎症等。

(二)临床表现
1.局部——腹壁瘘口周围皮肤红肿、糜烂、剧烈疼痛。

2.水电解质失衡。

最多见低钾、低钠、酸中毒。

3.营养缺乏——体重下降,皮下脂肪与肢体肌肉明显减少。

4.感染:肠液引流至腹腔——腹膜炎,严重时可继发全身性感染——主要死因。

5.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严重的结果。

(三)诊断
1.瘘口造影:简单有效。

2.胃肠道钡剂。

3.CT、B超:脓肿定位。

(四)治疗
1.纠正内稳态失衡,补充适量的液体与电解质。

2.控制感染
3.瘘口局部处理
4.营养支持
5.手术——肠管部分切除吻合术——常用。

九、大肠癌(直肠癌提前)
(一)病因及病理(九版391)
Dukes分期法
分期病灶范围
Dukes A
五年生存率80% 0 局限于黏膜内
1 达黏膜下层
2 累及肌层,但未穿透浆膜
Dukes B 65% 穿透肠壁,无淋巴结转移
Dukes C 30% 1 穿透肠壁,转移至结肠壁及结肠旁淋巴结
2 穿透肠壁,转移至系膜和系膜根部淋巴结
Dukes D 远处或腹腔转移,广泛浸润无法切除
联系肠癌TNM分期(补P388)
T 原发癌N 淋巴结转移
T 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Nx 无法评估
Tis 原位癌N0无淋巴结转移
T1肿瘤侵及黏膜下层N11~3个区域淋巴结转移T2侵及固有肌层N24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T3穿透固有肌层至浆膜下或侵犯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 M 远处转移
T4a 穿透脏层腹膜M0无远处转移
b 侵犯或粘连其他器官M1有远处转移
联系胃癌TNM分期
T 原发癌N 淋巴结转移
T1侵及固有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N0无淋巴结转移
T2侵及固有肌层N1 1~2个区域淋巴结转移T3侵及浆膜下结缔组织,但未侵犯脏器N2 3~6个区域淋巴结转移
T4
a 侵犯浆膜N3 7个以上区域淋巴及转移
b 侵犯周围脏器M 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临床表现和诊断(☆)
结肠癌直肠癌
排便
排便习惯与粪便性状的改变:最早的症状,排
便次数增加、腹泻、便秘、粪便中带血、脓或
黏液
直肠刺激症状:便意频繁,排便习惯改变;
便前肛门有下坠感、里急后重,排便不尽
感,晚期下腹痛
其它
特征
1.腹痛—早期症状,为持续性隐痛,腹部不适
或腹胀感
2.腹部肿块—为瘤体或梗阻近侧肠内积粪,如
癌肿并发感染,有明显压痛,多见右侧结肠癌
3.肠梗阻症状—中晚期症状,慢性低位不完全
~,主要是腹胀和便秘。

左侧结肠癌可急性完全
性结肠梗阻为首发症状
4.全身症状
1.肠腔狭窄症状癌肿侵犯所致,初时大
便变细,可不全性肠梗阻表现
2.癌肿破溃感染症状大便表面带血及黏
液,甚至有脓血便
诊断结肠镜+活检+CEA
指肠指检70%检出+结肠镜+活检+CEA
(主要用于评估肿瘤负荷和术后监测)右半结肠癌左半结肠癌直肠癌
癌肿肿块型多溃疡、浸润型多溃疡型多见
转移晚早早
途径
·淋巴转移—最主要
·直接浸润—乙状结肠癌侵犯膀胱
·血行转移—肝肺骨
·种植
同左,直接浸润生长一圈约1.5-2年
全身症状重轻轻
肠梗阻无常有可有
便潜血-++
治疗及预后
右半结肠癌左半结肠癌直肠癌
手术方法切除范围须包括癌肿所在肠袢及其系膜和区域淋巴结,注意纱布条扎紧:防
止癌细胞肠腔内扩散、种植
并发急性梗阻:支架或造口,再二期手术
局部切除
Miles
Hartmann 一期或二期手术二期为主Dixon
如果肿块广泛浸润固定,无法切除,则一期先行近端造瘘解决梗阻问题,二期处理肿瘤结肠癌切除范围了解
直肠癌的手术方式及适应证
手术名称切除范围适应证
局部切除术包括经肛局部切除,骶后径路局部切除早期瘤体小;黏膜或黏膜下层癌;分化高的癌
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 手术部分乙状结肠、全部直肠、肠系膜下动脉周围
淋巴结,提肛肌,坐骨直肠窝组织,肛门周围
3~5cm的皮肤及全部肛门括约肌。

切除后结肠
断端在腹部作永久性人工肛门
适用于腹膜返折以下的直肠
癌,癌肿距肛门缘在7cm以内
经腹直肠癌切除术Dixon手术足够长的乙状结肠和直肠,相应的系膜及周围
组织连同内含的淋巴结。

切除后作结、直肠端
端吻合。

保留肛门
适用于距齿状线5cm以上或
癌肿下缘距肛门缘10cm以上
(远端切缘距肿瘤下缘2cm
以上)
——九版教材无提具体的距
离,只要肛门外括约肌和肛提
肌未受累,保证切缘阴性均可
Dixon术
Hartmann手术
经腹直肠癌切除,远端直肠缝合封闭,近端结
肠做人工肛门
一般情况很差,不能耐受
Miles手术或急性梗阻不宜
行Dixon手术
结肠其他肿瘤
1.恶性淋巴瘤
病变局限者手术,术后放化疗。

病变广泛无法切除或属全身病变一部分时可予放化疗。

2.平滑肌瘤或平滑肌肉瘤
肠腔粘膜完整,内镜可无异常。

治疗:手术切除。

3.脂肪瘤:
可引起肠套叠。

治疗:结肠镜摘除或做局部切除
十、肠息肉和肠息肉病
(一)病理与分类
单发多发
新生物性
管状腺瘤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绒毛状腺瘤Gardner综合征
管状绒毛状腺瘤Turcot综合征
错构瘤性幼年性息肉幼年性息肉症
Peutz-Jeghers息肉Peutz-Jeghers综合征
炎症性
炎性息肉假性息肉
血吸虫卵性息肉多发性血吸虫卵性息肉
良性淋巴样息肉良性淋巴样息肉病
化生性化生性(增生性)息肉化生性(增生性)息肉病
其他黏膜肥大性赘生物
(二)临床特点
【管状腺瘤】又称腺瘤性息肉
A.大肠腺瘤中最常见的一种,腺瘤越大,恶变率越高,当>2cm时,癌变可能显著增高。

B.临床上大多无症状,肠镜偶发现,可有便血,鲜红色或暗红色与粪便不混。

C.较大腺瘤偶可引起肠套叠,还可产生腹痛、便秘、腹泻等排便习惯改变。

【绒毛状腺瘤】又称乳头状腺瘤
A.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呈绒毛状或颗粒状隆起,属于癌前病变。

B.主要表现为便频、便血、排便不尽感和黏液便。

【炎性息肉】
A.多由非特异性炎症所引起。

B.一般不会癌变,往往炎症消退后息肉可自行消逝。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
A.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

表现为整个大肠布满大小不一的腺瘤,如不及时治疗,终将发生癌变。

B.特点
①多发性,腺瘤>>100个;
②多形性,既有管状腺瘤,也有绒毛状腺瘤或混合腺瘤;
③癌变率接近100%。

C.主要症状有出血、腹泻、黏液便,甚至发生肠梗阻、穿孔或恶病质。

(三)治疗
管状腺瘤
较小通过结肠镜进行圈套电灼切除术
较大广基(>
2.0cm)
剖腹探查,单纯息肉切除或部分肠管息肉切除术绒毛状腺瘤
<1.0cm 从内镜切除
>1.0cm 经肛门或经腹作局部切除
家族性腺瘤
性息肉病
原则手术切除是唯一有效措施
时机20岁以前理想,一旦确诊即手术
术式
结直肠全切除、永久性回肠造口术、结肠全切术、回直肠吻合
术以及直肠黏膜剥除、回肠袋肛管吻合术
(四)直肠息肉(提前讲)
1.概念直肠息肉是泛指直肠黏膜表面向肠腔突出的隆起性病变。

包括良性肿瘤及炎性增生。

2.主要症状、诊断与治疗
A.直肠息肉有腺瘤、绒毛状腺瘤、炎性息肉、家族性息肉病等,除去炎性息肉其余可能是癌前病变。

B.大便周围带血或便后出血为主要症状,直肠下端的息肉可能在排便时脱出肛门外,直肠指检在直肠下端可触及圆形、柔软、有蒂的肿物。

C.肠镜最有价值。

D.治疗有电灼切除、经肛门切除、开腹手术等。

(五)黑斑息肉病
·属错构瘤
·可癌变
·多发性息肉可出现全部消化道,以小肠最为多见。

特点:在口唇及其周围、口腔粘膜、手掌、足趾或手指上有色素沉着,呈黑斑或棕黄色斑。

处理:
范围广泛,无法根治。

有大出血、肠套叠等并发症时,做部分肠切除术。

十一、小肠肿瘤
(一)常见类型
良性多见于回肠,有腺瘤、平滑肌瘤,还有纤维瘤、血管瘤、脂肪瘤等。

恶性有腺癌(多在十二指肠和上段空肠)、恶性淋巴瘤、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类癌等,还有转移性肿瘤。

(二)诊断与治疗:症状不典型、缺乏早期体征和有效诊断方法。

(1)临床表现:主要是腹部或腹内肿块。

其他如消化道出血、肠穿孔(急性时引起腹膜炎,慢性引起肠瘘)、肠梗阻及类癌综合征。

(2)影像学检查:X线钡餐造影检查有助于十二指肠与空肠肿瘤的诊断。

(3)纤维十二指肠镜及纤维小肠镜检查,可提高诊断率。

(4)必要时剖腹探查。

治疗
十二、类癌和类癌综合征
类癌又称类癌瘤,是一组发生于胃肠道和其他器官嗜铬细胞的新生物,其临床、组织化学和生化特征可因其发生部位不同而异。

此种肿瘤能分泌5-羟色胺(血清素)、激肽类、组织胺等生物学活性因子,引起血管运动障碍、胃肠症状、心脏和肺部病变等,称为类癌综合征。

诱因:进食、饮酒、情绪激动、按压肿瘤。

表现:阵发性面、颈部和上躯体皮肤潮红、腹泻,哮喘,心瓣膜病(纤维组织增生引起)。

原因:类癌细胞产生5-HT和缓激肽(血管舒缓素的激活物质)。

多见于类癌有肝转移的病人。

手术治疗
手术切除原发病灶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早期手术效果尤好,但是即使发生转移,切除大的原发病灶也能减轻和消除症状。

阑尾类癌瘤——转移少见,肿瘤<1cm+无转移则作单纯阑尾切除即已足够。

当肉眼下有明显转移,肿瘤直径超过2cm者方考虑作扩大根治手术——起源嗜银细胞。

小肠类癌——恶变率高,应积极作根治术。

直肠类癌的临床表现与治疗
1.临床表现直肠类癌多生长缓慢,且较小,早期常无临床症状,多在普查中做直肠指诊及直肠镜检查时发现。

有时伴有出血、便秘和疼痛。

不出现类癌综合征。

2.治疗
(1)直径<1cm的类癌,未侵入肌层,电灼摘除或局部切除。

(2)直径1~2cm的类癌,应做扩大局部切除,包括肿瘤周围正常黏膜下层,术后定期行乙状结肠镜检查。

(3)直径>2cm、明显恶性者行根治切除。

(1~3题共用题干)
老年男性,70岁,既往有风心病病史,因突发全腹剧烈疼痛5小时来诊,查体:血压100/60mmHg,心率130~150次/分,律不齐,腹胀,无明显腹肌紧张。

1.该病诊断的最确切的检查为
A.腹部CT
B.腹部X线
C.腹部B超
D.DSA检查
E.腹部MRI
『正确答案』D
2.患者检查过程中出现意识淡漠、血压为95/55mmHg,此时的紧急治疗为
A.抗凝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