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生活习性

合集下载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一、简介大熊猫(学名: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哺乳纲、食肉目、熊科熊属,是中国的国宝。

大熊猫以其独特的外貌和温和的性格而备受人们喜爱和关注。

二、分布大熊猫主要分布在中国中部地区,包括四川、陕西、甘肃和云南等省份。

其分布地区主要在海拔1500米至3500米的竹林和高山森林中。

三、外貌特征大熊猫体形较大,体重一般在80千克至150千克之间,体长约1.2米至1.8米。

其毛色呈黑白相间,身体上部以黑色为主,腹部及四肢为白色。

大熊猫的头部圆形,四肢粗壮,手掌和脚掌上有着发达的肌肉。

四、食性大熊猫是一种以竹子为主要食物的动物,被称为“竹食性兽”。

大熊猫每天需要进食大量的竹子来满足能量需求,其食量相当可观。

除了竹子,大熊猫也会食用其他植物、果实、坚果等。

五、行为习性1.栖息:大熊猫主要栖息于竹林或高山森林中的洞穴、树洞或石洞,以及竹子丛中搭建的巢穴中。

2.繁殖:大熊猫的繁殖季节一般在春季,雌性大熊猫每隔两年左右进入发情期。

交配成功后,雌性大熊猫会在巢穴中产仔,通常会生育1到2只幼仔。

3.活动:大熊猫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则在竹林中休息或进食。

六、保护现状大熊猫是一种濒危物种,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和保护。

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买卖大熊猫及其制品等,以保护大熊猫的栖息地和繁殖环境。

七、附件1.大熊猫照片附件2.大熊猫保护区地图附件八、法律名词及注释1.濒危物种:指受到灭绝威胁或可能灭绝的物种,其数量明显减少,分布范围正在减小。

2.自然保护区:指由或组织划定、管理和保护的自然地区,主要目的是保护生物资源和自然环境。

3.竹食性兽:指以竹子为主要食物的动物,其消化系统和生理特征适应于消化竹子。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大熊猫(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世界上最受欢迎和独特的动物之一。

它们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也是世界上濒危物种之一。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介绍大熊猫的饮食习性、栖息地、行为特点等方面的内容。

1. 饮食习性大熊猫是以竹子为主要食物的,每天约需摄入10kg至18kg的竹子,占其体重的99%以上。

它们也会吃一些其他植物、蘑菇和野果。

大熊猫的消化能力相对较低,只能吸收竹子中的30%至40%的营养物质,因此需要大量进食。

2. 栖息地大熊猫主要栖息于中国的四川、陕西、甘肃和青海等地的山区。

它们喜欢生活在海拔1500米至3500米的地区,这些地方有适合它们生活的竹林。

大熊猫对于栖息地的要求较高,需要大片的竹林和丰富的水源。

3. 行为特点大熊猫是独居动物,它们一般不结群,每只成年大熊猫都有自己的领地范围。

大熊猫主要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多在竹林中休息,晚上出来觅食。

大熊猫的行动相对缓慢,它们擅长攀爬树木和竹子,也善于游泳。

4. 繁殖与保护大熊猫的繁殖相对困难,雌性大熊猫每年只有2至3天的发情期。

雌性大熊猫会排除其他雄性的追求,只与一个雄性大熊猫交配。

雌性大熊猫怀孕期约135天,通常会产下1至2只幼仔。

幼仔在出生后需要母亲的照料,大约在一岁半至两岁时离开母亲独立生活。

大熊猫是一种宝贵的物种,目前正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

保护大熊猫不仅涉及到保护它们的栖息地,还需要加强保护工作,包括建立保护区、加强监测和科学研究等。

附件:本文档附带照片:大熊猫的饮食和行为照片。

法律名词及注释:1. 稀有物种保护法:指中国政府为保护稀有濒危物种而制定的法律法规。

2. 栖息地保护:指在特定地区保护动物或植物的生存环境,包括建立保护区、限制开发等措施。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大熊猫,又称为熊猫、熊猫熊,是一种生活在中国西南地区的珍稀哺乳动物。

它们以竹子为主食,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非常独特,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大熊猫的形态特征大熊猫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熊类动物,体长1.2-1.8米,体重70-125千克。

它们的头大而圆,眼睛周围有一圈黑色的眼圈,使它们看起来非常可爱。

大熊猫的皮毛呈黑白两色,头部、背部、四肢为黑色,腹部、脸颊、耳朵为白色。

这种独特的颜色搭配使大熊猫在森林中非常醒目。

二、大熊猫的生活习性1. 栖息地: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高山森林和竹林中,这些地区气候湿润,竹子丰富,适合大熊猫的生活。

2. 活动时间:大熊猫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晚上才开始活动。

它们喜欢在树上或者竹林中休息,有时也会在地上行走。

3. 食物:大熊猫的主要食物是竹子,尤其是箭竹和毛竹。

它们每天要吃很多的竹子,以满足自己的能量需求。

除了竹子,大熊猫偶尔也会吃一些其他植物、果实、昆虫和小动物。

4. 繁殖:大熊猫的繁殖能力较弱,每年只有一次发情期,通常在春季。

雌性大熊猫的怀孕期约为3-5个月,每胎一般只产1-2仔。

幼崽出生时非常小,全身都是粉红色的,没有毛发。

幼崽在母亲身边生活约2-3年,然后开始独立生活。

三、大熊猫的特点1. 独特的黑白相间的颜色:大熊猫的黑白相间的皮毛是它们最显著的特点。

这种颜色搭配不仅使大熊猫看起来非常可爱,还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在森林中,黑白相间的皮毛可以帮助大熊猫更好地伪装自己,避免被天敌发现。

2. 强大的咀嚼能力:大熊猫的颌骨非常强大,可以咀嚼竹子等坚硬的食物。

它们的臼齿特别发达,可以磨碎竹子中的纤维素,帮助消化。

3. 特殊的消化系统:大熊猫的消化系统非常特殊,它们的肠道比其他熊类动物更长,以便更好地消化竹子。

此外,大熊猫还有一种特殊的肠道细菌,可以帮助它们分解竹子中的纤维素。

4. 懒散的生活方式:大熊猫的生活节奏非常慢,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和吃东西。

大熊猫的生活习惯

大熊猫的生活习惯

大熊猫的生活习惯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它们生活在中国的竹林中,以竹子为主要食物。

大熊猫的生活习惯非常独特,它们通常是夜行动物,白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和休息。

在野外,它们会选择在竹林中找一个隐蔽的地方,搭建一个简单的巢穴,用来休息和避难。

大熊猫的饮食习惯也非常特别,它们主要以竹子为食,每天需要消耗大量的竹笋和竹叶来满足能量需求。

由于竹子的营养价值较低,大熊猫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食,每天需要吃掉大约12到38公斤的竹子。

除了竹子,大熊猫偶尔也会吃一些小型的哺乳动物、鸟蛋和昆虫,以补充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物质。

大熊猫的社交习性也值得关注,它们通常是独居的动物,不喜欢与其他熊猫一起生活。

然而,在繁殖季节,大熊猫会进行一些社交行为,包括打斗和争夺配偶的行为。

一旦怀孕,母熊猫会选择一个隐蔽的地方,搭建一个巢穴,用来生育和照顾幼崽。

总的来说,大熊猫的生活习惯非常适应竹林环境,它们通过特殊的饮食和行为习性,成功地适应了这个环境,并成为了中国的国宝。

希望人类能够更多地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让它们能够继续在竹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熊猫生活习性

熊猫生活习性

熊猫生活习性熊猫生活习性(一)熊猫,又称“大熊猫”,是国宝级的珍稀物种,是中国的特有动物之一,因其外形圆胖可爱、性情温和深受人们的喜爱。

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是一种植食性大熊。

它生活在中国中南部山区的竹林中,是一种以竹子为主要食物的大型哺乳动物。

熊猫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泛,可以生活在海拔2500-3500米的区域内。

熊猫一天中的活动时间比较有规律,通常在早晨或傍晚时分出来觅食,其他时间都在休息或者睡觉。

在野外,熊猫通常在竹林中的树上或者地面上搭建简单的窝穴,作为自己的栖息场所,白天往往在这个地方休息或睡觉。

熊猫是一种相对孤独的动物,通常不会成群结队地出现在野外。

熊猫在野外的栖息地通常比较稀疏,所以它们之间的距离比较远,彼此之间不会互相干扰。

其中,熊猫的交配期一般在春季,此时熊猫会寻找其他熊猫交配。

而其他时间熊猫都是独来独往,在野外与其他熊猫相遇的机会比较少。

总的来说,熊猫是一种比较懒惰的动物,不喜欢过于剧烈的活动,一般只会进行轻度的活动,比如:爬树、慢跑、散步等。

而它们最喜欢的事情便是吃竹子,一天要吃掉40公斤的新鲜竹笋和竹叶,如果没有足够的竹子,它们就需要到其他地方寻找食物,这也是熊猫走动最多的时候。

熊猫生活习性(二)熊猫是一种极为温和的动物,平时不会对任何生物进行攻击和威胁。

熊猫有着一对圆圆的逗人喜爱的大眼睛,一张黑白分明的脸庞,呆萌的表情加上厚实的身躯让人看了就难以忘记。

他们的性情也同样令人难以抗拒,平和而深情。

在野外,如果遇到熊猫,大多数时候熊猫会先退后并且警惕地盯着人,偶尔甚至会用前肢轻轻地拍打地面来显示自己的存在。

但一旦熊猫无法逃脱,并不是立即发动攻击,而是选择站着希望人类走开,同时表现出一种威胁的姿态,比如翘起尾巴、吼叫和挥舞前臂等动作。

因此,常常有人形容熊猫的本性是“好强不凶”。

对于熊猫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寻找食物和休息中度过的。

尽管熊猫不喜欢进行激烈的活动,但是因为它的身体结构被设计成适合走路,所以在野外经常行走。

大熊猫生活习性简介

大熊猫生活习性简介

大熊猫生活习性简介大熊猫是地球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它们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自然保护的重点对象。

大熊猫生活在中国的川西地区,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它们以竹子为主要食物,性格温和、懒散,是世界上最可爱的食草动物之一。

一、特征描述大熊猫是一种中等体型的哺乳动物,体长约1.2米,体重在80至150千克之间,体型圆胖而又威武。

它们的毛色以黑白相间为主,背部和四肢多为黑色,腹部和头部则呈现出洁白的色彩。

大熊猫的特征之一是它们的大圆眼睛,让人不禁心生怜爱之情。

二、食性习性大熊猫是典型的植食性动物,以竹子为主要食物。

一般情况下,大熊猫每天需要吃掉30多公斤竹子,这也成为它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熊猫擅长爬树,身体灵活,可以轻松地攀爬到竹子的顶端。

三、栖息地大熊猫生活在中国的川西地区,栖息地以高海拔的竹林和森林为主。

它们通常在海拔800至4000米的地区繁殖和生存。

大熊猫喜欢安静、湿润的环境,喜欢藏身于竹林之中,以避开人类的干扰。

四、活动习性大熊猫大部分时间都是懒散的,它们一般在晨昏之际活动,白天则喜欢午睡。

大熊猫的行动速度较慢,一般不会做太过剧烈的运动。

它们喜欢找一个树洞或者树干后面的隐蔽地方休息,也会在树杈上悠闲地晒太阳。

五、繁殖方式大熊猫是独居的动物,一般在交配季节才会在一起。

大熊猫的繁殖期一般在每年的3月至5月之间,雌性大熊猫会分泌出特殊的气味来吸引雄性。

雌性大熊猫一般会在2-3个月之后怀孕,并在5-6个月时产下1-2只幼崽。

六、保护现状由于野外环境的破坏以及栖息地的减少,大熊猫的生存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目前,中国政府采取了多项保护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禁止非法猎杀等。

同时,世界各地也纷纷提出保护大熊猫的倡议,并在国际间展开了大熊猫保护项目。

七、结语大熊猫作为濒危物种,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去保护它们。

我们应该加强对大熊猫栖息地的保护,促进它们的繁育和生存。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独特而有趣,它们的存在让我们更加了解和关注动物世界的多样性,也提醒我们珍惜生态环境,保护每一个物种的生存权利。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大熊猫,那可是动物界的超级明星,圆滚滚、憨态可掬的模样深受全球人民的喜爱。

接下来,咱们就好好聊聊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大熊猫主要生活在中国的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的山林里。

它们可是非常“宅”的动物,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有着特别的要求。

一般来说,它们喜欢栖息在海拔1200 米到3400 米的高山竹林中,那里气候温润,云雾缭绕,仿佛是它们的世外桃源。

说起吃,大熊猫可是不折不扣的“吃货”,但它们的食物比较单一,主要就是竹子。

你可能会想,竹子那么硬,能好吃吗?可对于大熊猫来说,这就是它们的最爱。

而且,它们吃竹子的样子还特别有趣,会像人一样坐着,用“手”把竹子抓得紧紧的,然后“嘎吱嘎吱”地吃起来。

为了能更好地咀嚼竹子,大熊猫的牙齿特别发达,臼齿宽大且锋利,咬合力相当惊人。

虽然大熊猫看起来圆滚滚、胖乎乎的,但它们其实非常灵活。

在山林中,它们能轻松地爬上高高的树木,找个舒适的树枝睡大觉。

而且,它们的行动也不慢,要是遇到危险或者需要赶路,跑起来也是有模有样的。

大熊猫是一种比较“懒”的动物,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和吃东西。

这可不是因为它们真的懒,而是为了节省能量。

毕竟竹子的营养价值不高,所以它们只能通过多吃和多睡来保存体力。

在性格方面,大熊猫通常都很温顺。

它们很少主动发起攻击,总是一副悠闲自在、与世无争的样子。

不过,要是感觉自己受到了威胁,它们也会展现出一定的攻击性,毕竟是熊类嘛,实力还是有的。

大熊猫的繁殖相对来说比较困难。

雌性大熊猫每年只有很短的发情期,而且受孕率也不高。

再加上幼崽出生时非常弱小,需要母亲无微不至的照顾,这都使得大熊猫种群数量的增长比较缓慢。

从外貌上看,大熊猫长得那叫一个萌。

它们有着黑白相间的毛色,大大的黑眼圈,看起来就像戴了一副墨镜,特别时尚。

圆滚滚的身体,短短的尾巴,再加上那慢悠悠的动作,简直能把人的心都融化了。

大熊猫还是非常爱干净的动物,它们经常会用舌头舔舐自己的毛发,来保持清洁。

大熊猫的行动习性及活动范围

大熊猫的行动习性及活动范围

大熊猫的行动习性及活动范围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世界上最受人们喜爱的保护动物之一。

它们以其独特的外貌和温顺的性格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大熊猫的行动习性及活动范围。

一、大熊猫的行动习性1. 食性:大熊猫以竹子为主食,约占其饮食的99%。

每天需要进食10-40公斤的竹子。

此外,它们也会吃一些野果、坚果和嫩叶补充营养。

2. 独居性:大熊猫是独居动物,它们一般是孤独地生活在一个相对固定的领地内,不喜欢与其他熊猫过于接近。

3. 夜行性:大熊猫主要在夜间活动,白天则选择在竹林中休息。

4. 温和的性格:大熊猫性格温和、友善。

它们喜欢独自静卧、觅食或者漫步在竹林之中。

5. 活动范围:大熊猫的活动范围较大,通常每只熊猫所占据的领地面积为4-6平方公里,但栖息地的条件好坏会对其决定。

二、大熊猫的活动范围大熊猫的活动范围取决于其栖息地和食物供应的情况。

森林中的大熊猫主要活动范围具有以下特点:1. 高山森林:大熊猫栖息在海拔1500-3500米的高山森林中。

它们喜欢生活在竹子丰富的地区,而大熊猫也因此被称为“竹食动物”。

2. 家园范围:每只大熊猫会建立属于自己的“家园范围”,这个范围是它们独立活动的地方。

熊猫在这个范围内寻找食物、休息、繁殖等。

3. 漫游行为:有时候,大熊猫也会离开自己的家园范围,进行漫游。

它们漫游的范围可以扩展到几十公里,这样有助于减少种群之间的竞争。

4. 馆内活动:除了自然栖息地,大熊猫在人工保护区内也有一定的活动范围。

这些保护区为大熊猫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也成为了人们近距离观察大熊猫的重要场所。

总结:大熊猫的行动习性和活动范围是其生态特征的重要体现。

它们以竹子为主食,具有独居、夜行和温和的性格,活动范围较大,栖息在高山森林中。

对于保护大熊猫,我们应当重视其栖息地保护、食物供应等方面,为它们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保护大熊猫的意义远远不止于维持生物多样性,还在于人们对于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大熊猫的外貌特佂、生活习性、动作特点 缩句

大熊猫的外貌特佂、生活习性、动作特点 缩句

大熊猫的外貌特佂、生活习性、动作特点缩

1、生活习性:大熊猫喜独居,每只熊猫有单独的活动区域。

2、特点:体型,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

3、外表: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4、皮肤: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

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mm,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

5、动作特点: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他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

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没必要行动很快。

但是,正是它这种慢吞吞的动作使它能够保存能量,以适应低能量的食物。

它们有时候也会爬树侦察情况,逃避入侵者,或是打盹。

6、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

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

7、大熊猫性情总是十分温顺,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有哪些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有哪些相信各位都知道大熊猫,它们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是中国特有种,属于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知道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吗?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熊猫的生活习性有哪些_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大熊猫的生活习性1、食性:大熊猫最初是吃肉的,也具有食肉动物吃肉的潜力,但很少捕食动物或动物的尸体,这并不是它不喜欢吃肉,而是缺少机会。

因为在大熊猫的分布区里,大型的食肉兽很少,没有多少残尸剩首供它食用。

如果自己经常去捕捉鼠类等小动物,所得到的营养却常常不足以抵偿消耗掉的能量。

因此,大熊猫只能偶尔吃到一点肉食,大部分时间则按部就班地依靠竹子维持生命,成为一辈子循规蹈距、依竹而生的动物。

2、环境: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是一种喜湿性动物,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包括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横跨川、陕、甘3省的45个县(市),栖息地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以上,种群数量约1600只,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

3、行为: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4、繁殖:大熊猫栖息于密林之中,生长到一定阶段要进行婚配和生育,即发情、求偶、交配、妊娠和育幼,雌性大熊猫每年发情一次,每次只有短暂的2~3天,发情时期通常在在每年的3~5月。

妊娠期为83~200天,幼子通常在8月左右出生。

5、抚育:大熊猫的新生儿在出生时发育相当的不成熟,体重仅仅是母亲体重的0.1%,初生幼仔体重很轻,初生重平均为145克左右,约为成年大熊猫体重的千分之一,最轻的为51克,最重的为225克。

照顾孩子对于雌性大熊猫来说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通常历时18个月,有时甚至长达两年,直到她的下一个孩子出生。

大熊猫生活习性

大熊猫生活习性

大熊猫生活习性第一篇:大熊猫的食性和日常习性大熊猫是中国珍稀的国宝级动物,以其萌态可爱和独特的生态特征而闻名于世。

它们是植食性动物,主要以竹子为食,同时也吃果子、蜜、根茎等。

除了食性特殊,大熊猫还有一些其它的日常习性。

一、吃的习性大熊猫的食物以竹子为主,平均每天要吃一百公斤以上。

但竹子的营养成分并不高,只含有少量的蛋白质和糖分,大部分都是纤维素。

因此,为了消耗更少的能量,大熊猫必须采取“慢吞吞、嚼个半天”的方式。

二、活动习性大熊猫性格温和,善于独立生活,很少与同类产生冲突。

它们多数生活在山区,是孤居性动物,一般不组成群体。

白天大熊猫喜欢在树枝上晒太阳,晚上则睡在竹林中。

在野外,大熊猫的一个巨大的躯体,可以当作它的庇护所,可以保护自己免受寒冷、雨水和风的侵袭。

三、繁殖习性大熊猫的繁殖季节通常是在春天,即3月到5月,但是在困难的食物情况下,繁殖季节可以被推迟到6月或7月。

大熊猫繁殖率极低,雌熊猫大约每两年才会生一胎儿熊猫。

第二篇:大熊猫的生存环境和保护措施大熊猫是一种濒临灭绝的物种,根据最近的统计,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已经降至不足2000只。

为了保护这种珍稀动物,中国政府和各个保护机构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一、生存环境大熊猫是一种栖息于中国西南地区森林山区的动物,它生活的海拔高度一般在1200-4000米之间,而从地理分布的角度,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等地。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大熊猫的生存环境遇到很大的挑战。

二、保护措施为了保护大熊猫这一珍稀物种,国家和世界各大自然保护组织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和森林资源,同时大力开展大熊猫的保护繁育工作,增加种群数量。

目前,全球已经划定了60多个大熊猫保护区,其中包括四川卧龙、秦岭和甘肃都兰等十多个自然保护区,实施了一系列激励措施,如对保护大熊猫的贡献进行激励和奖励等。

三、教育宣传教育宣传是大熊猫保护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有关部门通过媒体宣传、公众教育、学校教育、志愿者服务等途径,使大众更加认识到大熊猫的重要性和保护工作的必要性,以此推动社会层面的大熊猫保护工作的广泛开展。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要点一
声音
大熊猫通过发出不同的声音来传达信息,比如警告、威 胁、求偶等。这些声音可以被其他大熊猫理解和响应。
要点二
嗅觉
大熊猫的嗅觉非常灵敏,它们可以通过嗅闻尿液、粪便 以及咬痕等方式来识别其他大熊猫的身份和性别。
05
适应性与生存策略
适应竹子资源变化
01
02
03
竹子作为主食
大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 对竹子的适应性强,能从 竹子中获取足够的营养。
大熊猫栖息地内的生态环境具 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大熊 猫赖以生存的家园。
02
食性
主食竹子
01
大熊猫以竹子为主食,约99% 的食物来源是由竹子构成的。
02
竹子是大熊猫获取蛋白质、脂 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物质的 主要来源。
03
大熊猫的消化系统经过长时间 的进化,已经适应了以竹子为 食的习性。
食物选择与搜寻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023-11-07
目录
• 栖息地 • 食性 • 活动与行为 • 社交与交流 • 适应性与生存策略 • 保护与研究
01
栖息地
分布地区
四川省的宝兴县、汶川县、芦山县、崇州市 。
甘肃省的文县、康县。
中国四川、陕西、甘肃的山区。 陕西省的佛坪县、洋县。
栖息地选择
喜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
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
有充足的竹子,地形和水源的分布利于该物种建 巢藏身和哺育幼仔。
栖息地内的生态环境
竹子是食草动物,以竹子为食 。
大熊猫栖息地内拥有大量的竹 类植物,这些植物的分布与大 熊猫的生存息息相关。
殖策略
在繁殖季节,家族群的雄性大熊猫会尝试与雌性大熊猫交配,但雌性大熊猫通常会拒绝雄性大熊猫的交配请求 。

大熊猫的生活

大熊猫的生活

大熊猫的生活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动物之一。

它们生活在中国的
竹林中,以竹子为主食,被誉为“竹食动物”。

大熊猫的生活充满了神秘和可爱,让人们对它们充满了好奇和喜爱。

大熊猫的生活主要集中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的山区。

它们喜欢在竹林中觅食,每天要吃掉大量的竹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除了竹子,它们也会吃一些野生植物、小鱼和昆虫。

大熊猫是一种独居的动物,它们喜欢独自在山林中游荡,寻找食物和休息。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非常懒散,它们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和休息。

每天大熊猫要
睡12-16个小时,这也是它们能够保持健康和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休息的时候,大熊猫会找一个舒适的地方,蜷缩起来,闭上眼睛,享受宁静的时光。

除了睡觉和吃饭,大熊猫还会进行一些社交活动。

它们会在竹林中相遇,进行
互相打闹和嬉戏,展现出可爱的一面。

大熊猫也会进行一些标志性的行为,比如爬树、打滚、翻滚等,让人们对它们的生活更加感兴趣。

总的来说,大熊猫的生活充满了神秘和可爱,它们在竹林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着,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

希望人们能够更加关注和保护这些珍稀动物,让它们能够继续在自己的家园中幸福地生活下去。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第一篇:大熊猫的饮食习性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以竹子为主要食物,是素食动物。

但是,大熊猫并不像其他的草食动物那样吃草,它们喜欢吃嫩竹子的叶子和茎干,也会吃一些其他的植物,比如野生的水果、坚果等等。

大熊猫是一种繁殖力很低的动物,每年只有繁殖季节的时候才会有少量的繁殖行为。

由于大熊猫的食谱比较有限,所以人们必须为它们提供大量的竹子才能维持它们的生存。

大熊猫在野外的时候,一天大约要吃30公斤的竹子,而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它们通常吃得比较少,每天大约只需要10-20公斤的竹子。

因此,在国内各大熊猫保护基地中,都会栽种大量的竹子,以供大熊猫们食用。

除了吃竹子之外,大熊猫还会用自己的口腔分泌物给竹子进行浸泡,这种分泌物含有丰富的酶,可以分解竹子中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使食物更容易消化吸收。

此外,大熊猫还会吃一些草药,例如箭毒藤、异常叶子等,来清除体内的寄生虫,保持身体的健康。

总的来说,大熊猫是一种非常挑食的动物,它们的生存离不开竹子和各种植物,所以保护生态环境和野生动物的生存非常重要。

第二篇:大熊猫的活动习性大熊猫是一种典型的树栖动物,但是它们并不像其他的猴子、松鼠那样喜欢在树上跳跃,而是爬到树上休息或觅食。

在野外,大熊猫通常只在夜间活动,白天则会躲在树洞或竹林中避暑返凉。

在人工饲养的环境下,大熊猫的活动时间会相对多一些,它们也会经常在白天出现在游客面前,展示它们可爱的形象。

大熊猫在野外的行动速度比较慢,通常一小时只能走几公里的路程。

但是在特殊情况下,例如遇到天敌或是繁殖季节,它们的跑步速度也是非常快的,甚至可以达到每小时30公里的速度。

此外,大熊猫还善于攀爬,它们可以爬到10多米高的树上去,很容易就能到达竹子的尖端,以便更好地觅食。

值得一提的是,大熊猫的智商非常高,它们可以学会各种各样的技能,比如打开水龙头、玩玩具等等。

这也让人们更加爱护和保护这一珍稀物种。

第三篇:大熊猫的繁殖习性大熊猫是一种繁殖力极低的动物,它们很难在自然环境下繁殖,每年只有繁殖季节的时候才会有大批的繁殖行为。

大熊猫的习性有哪些

大熊猫的习性有哪些

大熊猫的习性有哪些1、善于爬树熊猫善于爬树,以便逃避敌害、沐浴阳光、嬉戏玩耍、求偶婚配。

别看大熊猫个体肥胖,爬树却是能手,这是他们食肉祖先的本能,有利捕食,也能躲避敌害。

幼年大熊猫爬树多为玩耍。

2、嗜好饮水熊猫常生活在清泉流水附近,有嗜饮的食性。

有时,也不惜长途跋涉到很远的山谷中去饮水。

一旦找到水源,好似一个酗酒的醉汉躺卧溪边,没命地畅饮,以至“醉”倒不能走动。

因此有“熊猫醉水”之说。

3、喜欢独居熊猫喜独居,每只熊猫有单独的活动区域。

每个个体的活动范围大约为4—7平方公里左右,所以它的种群通常也是由零散的个体所组成的,每个个体均栖息于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享着同一地区的食物来源。

4、熊猫的消化功能熊猫的肠子很短,也没有供发酵纤维素的共生细菌。

熊猫只能吸收吃下去的竹子的17%,而且食物通过消化道很快,它们的利用率也有30%。

这就使得熊猫每天进食时间长达10个小时以上。

5、食性单一大熊猫食性单一,以吃箭竹为主。

竹子的特点是一年四季都能茂盛青翠,而且各部分的营养成分大体一致,它们吃竹子的心和竹笋,有时也吃竹叶。

偶尔抓到一只竹鼠,它也会显出祖先食肉的本能,大吃一顿。

6、繁衍特性大熊猫的雄兽和雌兽平常都是过着独居的生活,大熊猫性情孤僻,到了繁殖季节,才“夫妻同居”,随后又各奔东西。

雌性熊猫怀孕约5个月,即可产仔,刚生下的幼仔非常小,体重仅有150克左右。

7、行为特点(1)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2)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

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

它们非常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

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3)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他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大熊猫是一种珍贵的濒危动物,是中国的国宝。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食性:大熊猫以竹子为主要食物,还会吃一些水果、蔬菜、肉类等。

在野外,它们每天需要进食12小时以上,消耗的能量非常大。

2.活动:大熊猫是一种昼夜活动性动物,它们在白天比较活跃,在夜间则比较安静。

它们经常在竹林中漫步、爬树和睡觉。

3.栖息地:大熊猫栖息在海拔1200-3500米的竹林中,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等地。

它们非常喜欢在竹林中建筑窝巢,因为窝巢可以提供保护和遮阳。

4.大熊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萌态可爱:大熊猫是一种非常萌的动物,它们圆圆的脸庞、黑白分明的毛色和憨态可掬的表情深受人们喜爱。

6.稀有珍贵: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也是世界上最为稀有的动物之一。

目前,全球野生大熊猫的数量不到2000只。

7.保护意义:大熊猫是一种生态系统的标志性物种,它们在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维护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保护大熊猫不仅仅是保护一种动物,更是保护整个生态环境。

总的来说,大熊猫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动物,它们的萌态、稀有和保护意义都让人们非常关注和珍视。

我们应该加强大熊猫的保护工作,让它们能够在自然界中健康地生活和繁衍。

大熊猫的习性十篇

大熊猫的习性十篇

大熊猫的习性十篇
1.食性:大熊猫以吃竹子为生。

它是食肉动物,有食肉动物的能力。

但由于生活环境少肉,大熊猫经过长期进化,也能吃一些肉,但大多靠竹子维持生命。

2、环境:大熊猫是一种喜湿性动物,栖身于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气候温凉潮湿,湿度常在80%以上,生活地带在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等几大山系。

3.行为:大熊猫每天吃一半睡一半。

大熊猫: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

仅有二个亚种。

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

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

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体色为黑白两色,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

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

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大熊猫习性

大熊猫习性

大熊猫习性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全世界都很关注。

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大熊猫吧!一、睡觉在野外觅食时,或者睡觉时它们会用前掌击打地面,发出如击鼓般的声音,似乎在选择一个合适的地点睡觉。

对于大型猫科动物来说,通过脚掌击打地面传递震动的能力不及身体重量,所以熊猫的这种行为也是它们睡觉时的一种警戒信号。

此外,野外遇到天敌来袭时,大熊猫还有一种极端的保护方式:便是用高速奔跑向敌人冲去,然后滚倒在地。

为了缓解危险带来的紧张感和压迫感,它们可能会像婴儿一样,四肢摊开,蜷成一团,进入睡眠状态。

二、进食主要吃各种竹子,如毛竹、淡竹等,有时也会吃些甘蔗、玉米及其他植物的茎叶。

熊猫很爱吃鲜嫩的竹笋,所以它常在吃竹子的同时抢夺别人的猎物。

不过它对胡萝卜情有独钟。

一只成年的大熊猫每天可进食40公斤左右的鲜嫩竹笋,约相当于五六头成年的大熊猫的体重。

有时它也到村庄里偷鸡、鸭、鹅蛋等。

大熊猫的食量很大,消化功能也很强。

一昼夜之间,即能将摄入的食物全部消化吸收。

三、休息熊猫是喜欢群居的动物,它们会以家族为单位活动。

在群体生活中,总是由雌性大熊猫担任首领,一旦有了小宝宝,雌兽就会离开自己的孩子,而由雄兽来照顾它。

它们有时白天分散活动,到了晚上,才集中到一起睡觉。

当雌兽照顾幼仔时,最有趣的是把它们放在肩背上,它们像人类的婴儿那样被高高托着。

四、产仔熊猫每年繁殖一次,一般是在每年的五六月份,当母亲和她的伴侣决定要孩子时,会寻找一片比较隐蔽、安全的树丛,从几十米甚至几百米远的地方看准了地方,把腹部贴在地上,并且排出许多气泡,以此招引它的伴侣来营救。

熊猫妈妈会产下一头幼仔,重量约300克。

当幼仔初生时,它的皮肤是粉红色的,身上有黑色的斑点。

约9个月以后,它的体色变得接近成体了,但黑色的斑点依旧存在。

到1岁半至2岁时,这些斑点就会消失,并换上新的毛色。

熊猫的平均寿命为20岁。

一般认为是因为熊猫长期生活在密闭的竹林里,与世隔绝,缺乏同伴,未能演化出复杂的社会行为,也没有求偶、交配、哺育后代等行为,所以熊猫的平均寿命只有20岁左右。

大熊猫的资料介绍三年级单元

大熊猫的资料介绍三年级单元

大熊猫的资料介绍三年级单元大熊猫(学名:Ailuropoda melanoleuca),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属于食肉目、熊科动物,是中国的国宝之一。

大熊猫的名字可以说谁都知道,它由于可爱的外貌和稀有的身份而备受世人喜爱。

本文将介绍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分布地区、保护状况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的内容,旨在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大熊猫这一动物。

一、大熊猫的生活习性大熊猫是一种以竹子为主食的濒危动物,它们主要生活在中国西南部的四川、甘肃和陕西等省份的山区。

大熊猫生活在海拔1500米到4000米之间的针叶和阔叶混交林中,喜欢在竹子茂密的地方生活。

大熊猫是一种典型的夜行动物,白天多在树洞或石缝中休息,晚上才开始觅食。

大熊猫的食性极为特殊,主要以竹子为食,每天需要吃30-40公斤的竹笋和嫩叶来维持生活。

除了竹子,大熊猫还会吃些其他的植物、小型哺乳动物和昆虫。

二、大熊猫的分布地区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地区是中国的四川、甘肃和陕西等省份的山区。

其中四川省是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地,占据了大熊猫总分布面积的80%以上。

在这些地区,大熊猫主要栖息在海拔1500米到4000米之间的针叶和阔叶混交林中,夹杂着一些竹子生长的地方。

这些地区气候湿润,植被茂密,适合大熊猫的生存。

三、大熊猫的保护状况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和非法捕杀,大熊猫的数量一度减少到了濒临灭绝的地步。

然而,在中国政府和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大熊猫的保护状况有所好转。

中国先后建立了13个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到了2.4万平方公里,占到了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的45%以上。

此外,中国还开展了大熊猫圈养繁育和放归放生计划,逐步壮大了大熊猫种群的数量。

目前,全球野生大熊猫的数量已经达到了1800只左右,被IUCN列为濒危物种。

四、大熊猫与人类的关系大熊猫有“熊猫外交官”之称,也是中国的国宝之一,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

大熊猫是中国的友好使者,曾作为礼物赠送给其他国家,成为中外友谊的使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熊猫生活习性阅读精选(1):大熊猫的栖息环境大熊猫栖于中国长江上游的高山深谷,为东南季风的迎风面,气候温凉潮湿,其湿度常在80%以上,它们是一种喜湿性动物。

大熊猫生活的6块狭长地带,包括岷山、邛崃山、凉山、大相岭、小相岭及秦岭等几大山系,横跨川、陕、甘3省的45个县(市),栖息地面积达20000平方公里以上,种群数量约1600只,其中80%以上分布于四川境内。

它们活动的区域多在坳沟、山腹洼地、河谷阶地等,一般在20°以下的缓坡地形。

这些地方森林茂盛,竹类生长良好,气温相对较为稳定,隐蔽条件良好,食物资源和水源都很丰富。

大熊猫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里,那里常年空气稀薄,云雾缭绕,气温低于20℃。

一些其他的因素也会影响野外大熊猫的分布和密度: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处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势等。

人为的干扰是现今影响大熊猫分布的主要因素。

大熊猫具有不惧寒湿,从不冬眠的性格。

哪怕气温在-4~14℃它们仍然穿行于被白雪压得很厚的竹丛中。

它们也不怕潮湿,总爱在湿度80%以上的阴湿天地里生活。

大熊猫的生活习性行为特点大熊猫每一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

在野外,大熊猫在每两次进食的中间睡2~4个小时,平躺、侧躺、俯卧,伸展或蜷成一团都是它们喜好的睡觉方式。

在动物园里面,饲养员每一天两次定时给它们喂食,所以大熊猫其他的时间都用来休息。

即使在睡觉的时候大熊猫看起来也很可爱。

它们十分的灵活,能够把它们笨重的身体摆成各种各样的姿势。

最喜欢的姿势便是腿撑在树上,并用手遮住眼睛。

大熊猫最可爱的特点是它那胖嘟嘟的身体和他那内八字慢吞吞的行走方式。

这是因为它们生活的环境里面,有充足的食物,没有天敌,没必要行动很快。

但是,正是它这种慢吞吞的动作使它能够保存能量,以适应低能量的食物。

它们有时候也会爬树侦察状况,逃避入侵者,或是打盹。

大熊猫善于爬树,也爱嬉戏。

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

熊猫有时还下到山谷,串入到山村小寨或住宅,把锅盆桶具,尤其是圆形的器皿当成玩具,玩耍后弃置山野。

有时它们还和羊、猪等家养的牲畜亲善,随着同吃同住。

通常状况下,大熊猫性情总是十分温顺,初次见人,常用前掌蒙面,或把头低下,不露真容。

它们很少主动地攻击其他动物或人,在野外偶然相遇时,总是采用回避的方式。

但一但当上了妈妈,其小宝贝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即便是关怀看望,也会惹怒母亲大动肝火,张牙舞爪,动手动脚。

有时它们还爱作一些修饰及其他一些求适活动。

能够象猫一样把身体伸直,前是伸开,后半身抬起,让身躯灵活舒展,或睡醒以后,前肢直伸打哈欠。

如果被水沾湿或过河涉水后,也能够象狗一样把身上的水抖掉。

在野外,大熊猫通常在发情季节发生冲突,个性是当三到四只雄性追求一只发情的雌性时。

有时候,雌性和雄性也会发生争斗。

在动物园,它们的争斗通常是因为水,食物或某只大熊猫占据了好的地盘。

气味标记对大熊猫种群来说,能够看见的信号对它们来是毫无好处的:它们的圆脸缺乏表情,尾巴很短,没有冠部或棕毛来展开,耳朵能够竖起放下但也不够灵活。

这都是因为熊猫常年生活在高山上茂密的薄雾弥漫的竹林里面、看不见彼此而造成的。

大熊猫大多数的交流都是透过留在栖息地的气味标记来实现的。

当它们想见面的时候,通常是发情季节,就会透过气味标记找到彼此。

一旦它们见面以后,就转为声音交流。

大熊猫依靠它们丰富的“语言”来表达从多情到生气的情绪。

沉默是另一种交流方式。

当大熊猫在玩,或是简单地表示友好,没有交配或好斗的想法的时候,它们不会发出任何声音。

这种声音规则能够帮忙人们决定在动物园里看到的大多数熊猫的行为。

用气味来标记领土是它们在竹林里持续和平的秘诀。

大熊猫将肛周腺体的分泌物涂在柱子,树桩,墙上,地上以及它们经常经过的地方。

这些气味标记能让它们互相回避或聚到一齐。

在非发情季节的时候,一闻到陌生熊猫的气味它们就会走开。

发情季节的时候,一只雌性大熊猫的气味可能就表示她已经做好交配的准备,并且期望吸引雄性前来。

大熊猫有好几种做标记的方式。

它们经常用尿液,或尿液和肛周腺分泌物的混合来做标记。

当它们做标记的时候,它们会晃动头部,嘴巴半张。

做了标记以后,它们会在做标记的地方剥掉树皮,或留下抓痕,以引起其他熊猫的注意。

阅读精选(2):大熊猫天然的生活习性1)竹林隐士大熊猫生性孤僻,常分散独栖于茂密的竹丛中,故得雅号“竹林隐士”。

仅在春暖花开时节,为了爱,它们才各自打破鸿沟,相互追逐,热恋成婚。

2)善于爬树熊猫善于爬树,以便逃避敌害、沐浴阳光、嬉戏玩耍、求偶婚配。

别看大熊猫个体肥胖,爬树却是能手,这是他们食肉祖先的本能,有利捕食,也能躲避敌害。

幼年大熊猫爬树多为玩耍。

3)嗜好饮水熊猫常生活在清泉流水附近,有嗜饮的食性。

有时,也不惜长途跋涉到很远的山谷中去饮水。

一旦找到水源,好似一个酗酒的醉汉躺卧溪边,没命的畅饮,以至“醉”倒不能走动。

因此有“熊猫醉水”之说。

阅读精选(3):大熊猫的进食方法大熊猫每一天需要花费将近一半的时间来进食。

大熊猫的消化道保留了祖先的特性,与肉食类动物相似,如相对较短的消化道、锋利的犬齿、单室胃,没有盲肠以及相对锋利的爪和较发达的肉垫。

在慢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演变成以高纤维竹为主食,并演化一些适应以竹为生的结构特点,如咬肌、齿冠齿突发达,前爪除有五趾外还演变出一伪拇指组成对握结构以便于握竹。

大熊猫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手脚并用地收集、准备食物和进食。

它们并不在乎它们在什么地方——坐着、平躺、侧倚——它们只是不停的剥竹竿,吃竹叶。

大熊猫食物的99%都是竹子,有时候也可能是一些野花,藤蔓,野草,蜂蜜,甚至是一些肉。

大熊猫主食竹子,也嗜爱饮水,大多数大熊猫的家园都设在溪涧流水附近,就近便能畅饮清泉。

大熊猫每一天至少饮水一次,有的地方虽然食物很丰富,缺了水,也难以找到大熊猫的身影。

到了冬季,当高山流水被冰冻结以后,有的大熊猫也可能因为留恋自己家园的隐蔽条件和食物基地而不惜长途跋涉,沿沟而下,到谷中去饮水,然后回到家园。

大熊猫取水总是求近舍远,日复一日地走出一条明显的饮水路径。

它们到了溪边,以舔吸的方式饮水,若溪水结薄冰或被砂砾填没,则用前掌将冰击碎或用爪挖一个大约25×20米的浅坑舔饮。

大熊猫以竹类为主要食物,而竹类却难以消化、吸收。

由此,使大熊猫的能量摄入受到极大的限制,它的一切活动都务必思考到尽量多地摄入能量,尽量少地消耗能量。

随着气候和食物分布的变化,大熊猫有垂直迁移习性,夏季上移高山、撵笋觅食,秋冬高山积雪则下移到中低山地区。

大熊猫对竹类的消化利用率较低,食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短,因而采取超多进食、快速排出的方式,来获得足够能量以满足其需求。

根据不同季节大熊猫采食竹子部位的不同,其每一天的采食量大致如下:竹笋23~40千克;竹叶10~18千克;竹秆17千克。

大熊猫是一种十分聪明的动物,这表此刻它们优良的采食策略上。

它们不但选取区域内营养价值最好的竹子种类,而且还优先选取营养价值最高的部位。

采食的顺序为竹笋,嫩竹,竹秆。

食性食物大熊猫的食性是其最为奇特和搞笑的习性之一,因为它几乎完全靠吃竹子为生,在野外自然采食的50多种植物中,竹类就占一半以上,而且占全年食物量的99%,其中最喜欢吃的有大箭竹、华西箭竹等7种。

虽然随着食性的转变,一些器官也起了相应的变化,个性是牙齿,它的臼齿十分发达,是食肉目动物中最强大的,构造较为复杂,接近于杂食性兽类,裂齿的分化不明显,犬齿和前臼齿发达,没有齿槽间隙。

上门齿呈弧形排列,下门齿呈一横列,第二对下门齿位置常靠后,似乎构成双列,这种现象在老龄个体的头骨上较为明显。

犬齿的齿根粗大,而齿冠显得较短,齿尖不算锋利。

第一对前臼齿极小,常见有一侧或双侧缺失的现象,第二对上前臼齿的前缘偏向内,后缘则偏向外,呈半斜位,第三、第四对上前臼齿的齿冠呈棱形,外侧有3个,内侧有2个齿突。

臼齿被称为丘突型齿,咀嚼面特宽大,大致呈长方形,具大小不同的结节形齿尖,上臼齿有4个较大的齿尖,最后一枚上臼齿特大,向后延伸于颧骨的后部,冠面具有复杂的小棱形齿突,最后一枚下臼齿小,齿尖并不明显,位于下颔支前缘的内侧。

一般食肉目动物的最后一枚上臼齿均位于冠状突基部的前缘处,而大熊猫臼齿的后移即可限制上、下臼齿的左右摆动,又能够增强咀嚼效果,但碾磨作用受到限制。

臼齿的磨损上下不同,下臼齿的磨损始自外侧,而上臼齿则始于内侧,原因是左右上臼齿列之间的距离大于下颔臼齿列的间距。

总的看来,它的牙齿与其他食肉类动物不同,却同草食性的有蹄类动物十分相似。

它的前掌上的5个带爪的趾是并生的,此外还有一个第六指,即从腕骨上长出一个强大的籽骨,起着“大拇指”的作用,这个“大拇指”能够与其他5指配合,就能很好地握住竹子,甚至抓东西、爬树等。

但它却还保留着食肉动物的那种较为简单的消化道,没有食草动物所具有的专门用于储存食物的复杂的胃和巨大的盲肠,肠胃中也没有用于把植物中的纤维素发酵成能吸收的营养物质的共生细菌或纤毛虫。

为了获得所需的营养,唯一的办法就是快吃快拉、随吃随拉。

一只体重100公斤的成年大熊猫,在春天每一天要花12~16小时,吃掉10~18千克的竹叶和竹秆,或者30~38千克的新鲜竹笋,同时排出10多千克粪便,才能维持新陈代谢的平衡。

大熊猫的食物营养低劣,不能有过多的能量贮存。

为了保存能量,务必控制能量消耗过大的活动。

因此,它喜欢在平缓的地方行走,避免爬坡。

平时也只在一个小范围里活动,利用气味、声音等传递信息,相互之间并不直接接触。

大熊猫除吃竹子外,也吃一些杂草等其他植物,但吃进的量极少。

此外,它也并非真正的“和尚”,遇到机会,也要开一次“荤”,恢复一下其祖先的本性。

例如在它的栖息地内分布着一种害鼠,名叫竹鼠,俗称“竹溜子”,专吃箭竹的地下根,使箭竹枯死。

但它的肉却是鲜嫩可口,营养丰富,正象当地的一句俗话中所说的:“天上的斑鸠,地上的竹溜”。

大熊猫有一套巧妙的办法来对付竹鼠,一旦闻到它的气味,或者发现其踪迹,很快就能找到它的洞穴,然后便用嘴向洞里喷气,并用前爪使劲拍打,迫使竹鼠慌忙出逃,大熊猫则乘机一跃而上,用前爪按住,撕去鼠皮,尽食其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