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所有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所有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db6724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86.png)
七年级上册所有知识点汇总本文将对七年级上册所有知识点进行全面汇总,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和历史七个学科,旨在为同学们复习和学习提供一定的参考。
语文一、语文基础知识1.1 汉字基础汉字笔画、偏旁、构造等基础知识。
1.2 词语基础词按意义分为实词和虚词,并且涉及到词性和词义的相关知识。
1.3 句子基础句子的分类、句子成分、主谓宾、动宾、名词性从句等基础知识。
二、阅读与写作2.1 文学常识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及文学知识。
2.2 阅读理解阅读理解能力、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点拨等。
2.3 写作表达写作方法、写作技巧、写作要素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数学一、整数1.1 正整数、零、负整数及其大小比较;1.2 指数、幂、正整数指数的乘方和除法;1.3 数轴、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1.4 四则运算、整数的加减法和乘除法。
二、分数2.1 分数的概念及其算术意义;2.2 分数的大小比较、基本性质和练习;2.3 分数的加减乘除及应用;2.4 小数的概念、大小比较和化分数;2.5 小数四则运算及应用。
三、代数3.1 代数式的概念和运算;3.2 简单方程的解法、根式、并和式、积和式;3.3 二次根式和二次方程的求解。
四、几何4.1 “同分异构”和“同构异分”的概念、判断方法及应用;4.2 直线、角、面、体的性质、分类、活用;4.3 勾股定理及其影响、解决三角形问题;4.4 三角形的平行、相似、等腰、等边、周长、面积的计算。
英语一、语音1.1 听辨音素的发音;1.2 读音的语音规律;1.3 英语语音的重音和弱音。
二、词汇2.1 英语基础词汇;2.2 英语词汇的分类;2.3 同义词和反义词;2.4 词根、前缀和后缀。
三、语法3.1 英语基础语法知识;3.2 时态;3.3 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等语法成分;3.4 英语从句和疑问句。
四、篇章4.1 英语段落的基本特点;4.2 英语论文的写作方法。
七年级上册数学所有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所有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d9558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26.png)
七年级上册数学所有知识点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概述一、数与代数1. 自然数和整数- 自然数的定义与性质- 整数的定义与性质- 正数、负数和零的概念- 整数 operations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2. 有理数- 有理数的定义- 有理数的分类(正有理数、负有理数、零)-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规则- 有理数的比较大小3. 代数表达式- 代数表达式的构成- 单项式与多项式的定义- 同类项与合并同类项- 代数式简化4.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与方程解的概念- 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5. 线性不等式-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线性不等式的解集表示- 不等式的解法(加减法、乘除法)二、几何1. 点、线、面- 点的位置关系- 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与性质- 平面的基本性质2. 角- 角的定义与度量- 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 角的比较与运算3. 三角形- 三角形的定义与分类- 三角形的性质(边长关系、内角和定理)- 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4. 四边形- 四边形的定义与分类- 矩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5. 圆- 圆的定义与性质- 圆的半径、直径、弦、弧、切线的概念- 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三、统计与概率1. 统计-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频数与频率的概念- 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的绘制与解读2. 概率- 随机事件的概念- 概率的初步认识- 简单事件的概率计算四、综合应用1. 数学问题解决策略- 问题的理解与分析- 数学建模与解决步骤- 结果的检验与评价2. 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数学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概述,具体的教学内容和顺序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的教学大纲和教材有所差异。
教师和学生应参考具体的教材和课程标准来安排教学和学习计划。
七年级上册各科必背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各科必背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fb4052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28.png)
七年级上册各科必背知识点
语文:
1. 文言文的基本结构与句式
2. 对联的格律与含义
3. 诗歌基本结构与韵部
4. 文学常识:古代文学史、文学流派、文学名著
数学:
1.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
2. 代数式的概念与运算
3. 解一元一次方程
4. 平面图形的基本性质:三角形、矩形、正方形、梯形等英语:
1. 时态的使用与转换
2. 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变化规则
3. 简单的英文阅读与表达
4. 生活中常用的英文短语
物理:
1. 物体的状态与变化
2. 声、光、电、热的基本概念与特性
3. 物理学家及其发明的重要物理仪器
4. 热传导、绝缘、散热等热学知识
化学:
1. 元素与化合物的概念
2. 常见的酸、碱、盐及其性质
3.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4. 化学反应的中心、辅助、原始反应
生物:
1. 生物分类与生态环境
2. 性别和生殖的基本概念
3. 植物、动物的基本结构和生命活动
4. 常见的生物遗传规律
历史:
1. 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古代时期的主要历史事件
2. 秦汉时期的重大变革
3. 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 政治制度的演变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地理:
1. 地球与太阳系的基本结构与运动规律
2. 中国的地形、自然资源、气候特点与分布
3.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理位置
4. 人口与经济的分布、发展与变化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各科必背知识点,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积极复习,夯实基础,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汇总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a6c04d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61.png)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重要知识点汇总以下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重要知识点汇总:
1. 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正整数和负整数的比较
2. 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数轴上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3. 整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同号相乘除法的规律,异号相乘除法的规律
4. 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分数的大小比较
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不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
6.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分数乘整数/分数,分数除以整数/分数
7. 小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小数的大小比较
8.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同数位的小数相加减
9.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小数乘整数/小数,小数除以整数/小数
10. 比例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比例的性质和运算,比例的倒数、倒数的比例
11. 百分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百分数的大小比较,百分数的转化和计算
12. 简单利益的计算,利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复利的计算
13. 平均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
14.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可以文章描述的数据和实际情况不符的数据
15. 数据的分组和统计,频数、频率、众数、中位数的计算
以上是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重要知识点汇总,希望对你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e0de962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5c.png)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一、表示数的各种方法1. 自然数:1, 2, 3……(不包括0)。
2. 整数:……-3,-2,-1,0,1,2,3……。
3. 分数:如1/2,3/4等。
4. 小数:如0.5,1.75等。
5. 百分数:如25%,60%等。
6. 带数:如2 1/3,3 3/4等。
二、正比例函数1. 定义:若两个量的比值为固定值,那么这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
2. 公式:y=kx(k为比例系数)。
3. 图像特征:通过原点,且经过第一象限内的点,图像为一条直线。
三、初中几何基本概念1. 点:几何中最基本的概念。
它是没有大小、没有形状的。
2. 线段:由两个端点构成的线段,记为AB。
3. 直线:没有端点的笔直线段,上面有箭头表示。
4. 射线:有一端点,延伸方向上没有终点的线段,记为AB→。
5. 角:由两条射线共同确定的图形叫做角,角的度量用度来表示。
6. 多边形:由线段首尾相连构成的封闭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等。
四、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性质与计算1. 三角形的性质:(1)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2)三角形外角等于不相邻两个内角之和。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一半。
(4)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底边上的角)相等。
2. 四边形的性质:(1)对角线互相平分。
(2)相邻的角互补,即它们的和等于180°。
(3)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4)任意一个凸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交点的连线分成的两条线段之和相等。
五、比例1. 同比例关系:两个分量成正比例或反比例,叫做同比例关系。
2. 比例的性质:(1)比例中有0,另外一个分量也是0。
(2)比例中两个分量分别乘同一个数,比例不变。
(3)比例中两个分量互换,比例不变。
六、平面直角坐标系1. 定义:平面直角坐标系由数轴和坐标轴围成,分为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和第四象限四个部分。
2. 坐标: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到坐标轴的距离分别表示为横坐标和纵坐标,用(x,y)表示。
七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点
![七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11a7017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36.png)
七年级数学上册重点知识点:一、有理数与计算1.1 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1.有理数的概念:包括正整数、负整数、零和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四种数。
2.有理数的分类:整数: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1.2 四则运算1.加法:两数相加,和的符号与被加数相同。
2.减法:相当于加上减数的相反数。
3.乘法:两数相乘,积的符号为正,当两数符号不同时,积的符号为负。
4.除法:两数相除,商的符号为正。
二、整式与分式2.1 整式的概念和运算法则1.整式的概念:只包含有理数和未知数(或字母)的有限个项及其系数,并且在整个整式中,未知数的次数全是非负整数的多项式。
2.同类项的加法:将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合并成一个同类项。
3.整式的乘法:将每一个乘数中的每一项分别与其他乘数中的每一项相乘,然后将所有积相加。
2.2 分式的概念和运算法则1.分式的概念:分子、分母都是整式并且分母不为零的代数式成为分式。
2.分式的加减运算:化成分母相同的分式,然后将分子相加或相减,分母不变。
3.分式的乘法:分子分母分别相乘。
4.分式的除法:用被除数乘以除数的倒数。
三、方程与方程组3.1 等式1.等式的概念:两个代数式之间用等号连接起来,成为等式。
2.方程:有未知数的等式称为方程。
3.2 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未知数的一次项和常数项的一元一次方程称为一元一次方程,其一般形式为ax+b=0。
2.解一元一次方程:运用等式性质将方程化为x=...的形式。
3.3 一元一次方程组1.一元一次方程组:由若干个一元一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2.高斯消元法:根据方程的性质解方程组。
四、几何初步4.1 点与线1.点:没有长、宽、厚度的代表位置的图形。
2.线:长度无限延伸的东西,由无数个点构成。
4.2 角1.角的概念:角是由两条射线共同起点所形成的图形。
2.角的单位:角平分了单位圆周时,所对的弧称为一弧度(1 rad)。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462283a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1.png)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一、有理数1. 正负数正数:大于 0 的数。
负数:小于 0 的数。
0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 有理数的分类按定义分:有理数分为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性质分:有理数分为正有理数(正整数、正分数)、0、负有理数(负整数、负分数)。
3. 数轴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一一对应。
4. 相反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性质: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之和为 0。
5. 绝对值定义: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 a 的绝对值。
性质: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
6.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正数大于 0,0 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
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7. 有理数的加法法则: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 0;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运算律:加法交换律 a + b = b + a;加法结合律 (a + b) + c = a + (b + c)8.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9.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 0 相乘,都得 0。
运算律:乘法交换律 ab = ba;乘法结合律 (ab)c =a(bc);乘法分配律 a(b + c) = ab + ac10. 有理数的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11. 有理数的乘方定义:求 n 个相同因数 a 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记作aⁿ,其中 a 叫做底数,n 叫做指数。
性质: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
12. 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 10 的数表示成a×10ⁿ的形式(其中 a 大于或等于 1 且小于 10,n 是正整数)。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9a58c9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f0.png)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七年级上册主要包括如下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数与式
1.正数、负数、零及其数轴表示法;
2.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加法和减法的性质;
3.有理数的乘法和乘法的性质;
4.除法的意义和公式,零、负数的除法运算规律;
5.整数的乘法法则。
二、分数
1.分数的引入,基本概念;
2.分数的意义,分数化简;
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4.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三、代数初步
1.正数、负数和零的乘法和除法法则;
2.带有字母的代数式、代数式的计算;
3.代数式的值;
4.简单的代数方程及其解法。
四、一次关系
1.比例和比例的性质;
2.相等比例及其性质;
3.相似三角形及其性质;
4.比的应用。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五、图形的初步认识
1.平面与空间图形的认识;
2.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的性质;
3.圆的概念、圆的性质、圆周率的认识。
六、数据和统计
1.统计调查与数据的整理;
2.简单的频次分布表和直方图;
3.利用茎叶图和条形图分析数据;
4.均数的概念。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的知识点总结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可进一步详细了解每个知识点的具体内容。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28c4e4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86.png)
一、文字作品鉴赏1.古代诗词鉴赏(1)古诗词鉴赏方法(2)诗歌的艺术特征(3)古诗词常见修辞手法2.现代作品鉴赏(1)现代散文的特点(2)现代小说的艺术特征二、修辞手法1.比喻(1)比喻的定义(2)比喻的鉴赏方法(3)常见的比喻手法2.拟人(1)拟人的定义(2)拟人的作用(3)拟人的表现形式三、古诗词1.古诗词的特点(1)古诗词的韵律(2)古诗词的意境(3)古诗词的艺术价值2.古诗词的鉴赏技巧(1)诗句的断句(2)句读的把握(3)意境的理解四、散文1.散文的基本特点(1)真实性(2)自由性(3)表现性2.散文的文章结构(1)主题的表达(2)情感的宣泄(3)语言的优美五、小说1.小说的分类(1)依题材分类(2)依体裁分类(3)依题材分类2.小说的艺术特征(1)人物形象的刻画(2)情节的安排(3)语言的写作技巧六、修辞用语1.修辞手法的表达(1)对比的表达(2)排比的表达(3)夸张的表达2.修辞手法的运用(1)修辞手法在作品中的运用(2)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体现(3)修辞手法在语文学习中的应用七、修辞技巧的运用1.修辞手法的运用(1)修辞手法在写作中的应用(2)运用修辞手法的写作技巧(3)修辞技巧的实践应用2.写作技巧的培养(1)培养写作技巧的方法(2)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3)写作技巧的实际训练八、语文学习方法1.阅读的技巧(1)阅读理解的方法(2)阅读速度的掌握(3)阅读习惯的养成2.写作的技巧(1)写作主题的把握(2)写作结构的构思(3)写作语言的表达九、语文学习态度1.积极的态度(1)对语文学习的态度(2)对课文的认真阅读(3)对作业的认真完成2.乐观的态度(1)对语文问题的积极思考(2)对困难的乐观面对(3)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十、古代诗词鉴赏1. 古代诗词鉴赏方法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瑰宝,其鉴赏需要具备一定的方法论。
首先要注意诗句的断句,理解句子之间的意境和修辞手法。
其次是句读的把握,要深入理解诗句的内在含义,并从中感受到诗人的意境。
七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七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539ef15b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882ad47.png)
七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七年级上册是初中的新开始,学生们需要掌握并背诵一定的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不仅是基础,也会贯穿后续学习的内容。
下面是对七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
1. 数与代数a. 整数的概念和运算:整数的定义、绝对值、加减运算等。
b. 分数:分数的定义、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加减运算等。
c. 代数式与简单方程:代数式的概念、代数式的运算规则、简单方程的解法等。
2. 几何a. 点、线、面:基本图形及性质。
b. 相交线与平行线:对角线性质、交叉线均分线段等。
c. 三角形:三角形的分类、特殊三角形等。
d. 平面镶嵌与投影:平面镶嵌的基本原理、投影的定义和性质等。
3. 数据与统计a.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调查方法、数据的整理和分析等。
b. 图表与图形:线形图、条形图、折线图等。
4. 函数a. 函数及函数图象:函数的定义、函数图象的基本性质等。
5. 空间与形体a. 立体图形的认识:立方体、长方体、正方体等。
6. 算法与应用a. 算法的初步认识:算法的定义、流程图的认识等。
b. 实际问题的解决: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分步解决问题等。
7. 概率与统计a. 概率的初步认识:事件的概率、概率计算等。
8. 函数的运算与应用a. 一次函数:一次函数的定义、一次函数的性质等。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的总结归纳,每个知识点都是学习的基础,同学们需要通过反复的复习和实践来巩固和掌握。
希望同学们在学习中能够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并在后续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章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各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33c3918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06.png)
第一章有理数一、有理数:1.定义:凡能写成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p不是有理数;2.有理数的分类:3.注意:有理数中,1、0、-1是三个特殊的数,它们有自己的特性;这三个数把数轴上的数分成四个区域,这四个区域的数也有自己的特性。
4.自然数Û0和正整数a>0 Ûa是正数;a<0 Ûa是负数;a≥0 Ûa是正数或0 Ûa是非负数;a≤0 Ûa是负数或0 Ûa是非正数.二、数轴1.定义: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三、相反数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注意:a-b+c的相反数是-a+b-c;a-b的相反数是b-a;a+b的相反数是-a-b;3.相反数的和为0 Ûa+b=0 Ûa、b互为相反数。
4.相反数的商为-1。
5.相反数的绝对值相等。
四、绝对值1.正数的绝对值等于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等于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2、绝对值可表示为:4.|a|是重要的非负数,即|a|≥0;五、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2.正数大于一切负数;3.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4.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5.-1,-2,+1,+4,-0.5,以上数据表示与标准质量的差,绝对值越小,越接近标准。
六、倒数1.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2.注意:(1)0没有倒数(2)若ab=1Ûa、b互为倒数(3)若ab=-1Ûa、b互为负倒数2.等于本身的数汇总:(1)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0(2)倒数等于本身的数:1,-1(3)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正数和0(4)平方等于本身的数:0,1(5)立方等于本身的数:0,1,-1.七、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da71a67b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79.png)
第一章有理数1. 正数和负数•正数:大于0的数。
•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符号“-”的数。
•0的意义:不仅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某种量的基准。
•相反意义的量:用正数和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如收入与支出、前进与后退等。
2. 有理数的分类•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
•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的统称。
3. 数轴•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点与有理数的关系:任意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
4. 相反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
•性质:任何一个数都有相反数,且只有一个;正数的相反数是负数,负数的相反数是正数;0的相反数是0。
5. 绝对值•定义: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性质:绝对值表示数轴上某点到原点的距离。
6.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利用数轴:数轴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
•利用法则:同为正数或负数时,绝对值大的数分别更大或更小;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
7.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同号相加取同号,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并相减。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除法: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乘方: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1. 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用字母和数通过有限次的加、减、乘、乘方运算得到的式子。
•单项式: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式子。
•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
2. 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括号前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符号不变;括号前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符号改变。
•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1. 定义•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
2. 标准形式•ax+b=0(其中a、b是已知数,且a≠0)。
3. 解法步骤•整理方程•去分母(如果有的话)•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检验解的正确性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1. 直线、射线、线段•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不可度量。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全)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全)](https://img.taocdn.com/s3/m/e06f2d9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5.png)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全)一、语文1. 字词学习(1)生字词: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包括字音、字形、字义。
(2)多音字:识别课文中出现的多音字,并能正确拼读和运用。
(3)形近字:区分课文中出现的形近字,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 词语解释(1)成语: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成语,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2)俗语:了解课文中出现的俗语,理解其含义并能正确运用。
(3)词语辨析:学会对课文中出现的词语进行辨析,理解其差异并能正确运用。
3. 句子学习(1)句式:掌握课文中出现的句式,包括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
(2)修辞手法:识别课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并能分析其作用。
(3)句子衔接:学会分析课文中句子的衔接关系,理解段落结构的组织方式。
二、数学1. 数的概念(1)自然数、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数:理解这些数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运算。
(2)数的性质:掌握数的奇偶性、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等性质。
2. 数的运算(1)四则运算:熟练掌握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基本运算。
(2)混合运算:学会解决包含多种运算符号的数学问题。
(3)估算:掌握估算的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3. 几何图形(1)点、线、面:理解这些基本几何元素的概念。
(2)平面图形:掌握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性质。
(3)立体图形:了解圆柱、圆锥、球等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
三、英语1. 字母与音标(1)字母:掌握26个英文字母的书写和发音。
(2)音标:学习国际音标,掌握音标与字母的对应关系。
2. 词汇学习(1)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掌握这些词性的基本用法和变化。
(2)短语:学会运用课文中出现的常用短语。
3. 句子学习(1)简单句:掌握英语简单句的基本结构,如主语+谓语、主语+谓语+宾语等。
(2)时态:学习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基本时态。
(3)疑问句:学会构成和回答英语疑问句。
四、历史1. 中国历史(1)史前时代:了解中国历史的起源,包括元谋人、北京人等古人类的出现。
七年级上册必考知识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必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f5d5510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86.png)
七年级上册必考知识点归纳七年级上册是初中的起点,各个学科的知识点的密度和难度都在一个全新的水平。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备考,本文将列举七年级上册必考知识点,供大家参考。
语文:1. 背诵文言文、现代文;2. 朗读、默写生字词;3. 形近字、形似字的辨析;4. 写作技巧及作文规范。
数学:1. 整数的概念、绝对值、加减法;2. 常见分数的相关计算、转化;3. 代数式的概念、计算方法及应用;4. 平面图形的性质、周长和面积;5. 直线、角、同、异、邻角的概念、计算及运用。
英语:1. 基础语法、句型及用法;2. 基本词汇及短语搭配;3. 基本阅读理解及写作技巧。
物理:1. 物体的运动、等速直线运动、平抛运动等基本概念;2. 物体受力与受力平衡的关系、力矩、摩擦力等;3. 基本电路组成、欧姆定律等基础电学概念。
化学:1. 物质的性质及分类、化学式与化合价等基本概念;2. 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关系、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守恒定律等基础化学法则;3. 常见的盐酸、氧化铜等实验指导。
生物:1. 基本的细胞概念及其分类;2. 生物结构的组成,人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概括;3. 常见的植物贮藏器官、动物的消化道等种类的相关生物知识。
历史:1. 中国历史的主要朝代、历史文化遗产的基本概念;2. 秦汉、唐宋、明清等主要时期历史事件及其相关人物;3. 世界历史的主要时期、重要事件及其相关的文化成就。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必考知识点的归纳,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备考情况,针对性的对重点知识进行复习。
同时,同学们可以多听老师的讲解,多做专项练习和模拟题,以期顺利通过七年级的考试。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集合14篇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集合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22aae8d2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2f.png)
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集合14篇七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第一章有理数(一)正负数1.正数:大于0的数。
2.负数:小于0的数。
3.0既不积极也不消极。
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二)有理数1.有理数:由整数和分数组成的数。
包括: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可以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
(无理数是不能写成两个整数之比的形式,它写成小数形式,小数点后的数字是无限不循环的。
如:π)2.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
3.分数:正分数、负分数。
(三)数轴1.数轴: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
(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零点叫做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向上为正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以便在数轴上取点。
)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3.古物:只有两个符号不同的数叫做倒数。
0的反义词还是0。
4.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逆;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相比较,较大的绝对值较小。
(四)有理数的加减法1.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
2.加法算法:加同号,取同号,绝对值相加。
不同符号的加法,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用绝对值大的减去绝对值小的。
两个相反的数相加等于0。
用0加减一个数,还是得到这个数。
3.加法交换律:a+b= b+ a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4.加法结合律:(a+b)+ c = a +(b+ c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5. ab = a +(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五)有理数乘法(先定积的符号,再定积的大小)1.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2.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3.乘法交换律:ab= ba4.乘法结合律:(ab)c = a (b c)5.乘法分配律:a(b +c)= a b+ ac(六)有理数除法1.先分乘法,再符号,最后求结果。
七年级上册所有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上册所有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bf7c5b0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1b.png)
七年级上册所有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的学习内容涵盖了多个学科,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生物、道德与法治等。
接下来,让我们逐一回顾和总结这些重要的知识点。
一、语文1、古诗词熟练背诵并理解《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等经典古诗词。
掌握诗词中的意象、意境和作者表达的情感。
2、文言文学习《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理解古代文化常识和文言词汇,如“尊君”“家君”等称谓的区别。
3、现代文阅读掌握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的特点和阅读方法。
学会分析文章的结构、主旨和写作手法。
4、写作练习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注意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现事件。
1、有理数理解正负数的概念,能够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掌握数轴、相反数、绝对值的相关知识。
2、整式认识单项式、多项式,学会整式的加减运算。
3、一元一次方程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4、几何图形初步认识直线、射线、线段,掌握它们的性质和相关计算。
学会角的度量和计算。
三、英语1、词汇积累大量的基础词汇,如生活用品、颜色、数字、家庭成员等。
2、语法一般现在时的构成和用法。
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的用法。
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如问候、介绍、购物等场景。
四、历史1、史前时期了解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知道原始农耕生活的特点。
2、夏商周时期掌握夏朝、商朝、西周的更替。
了解分封制的内容和作用。
五、地理1、地球和地图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学会阅读地图,包括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2、世界的海陆分布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分布。
六、生物1、生物的特征了解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如生长、繁殖、呼吸等。
2、生态系统认识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
七、道德与法治1、中学时代适应新的中学生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
2、友谊的天空理解友谊的重要性,学会处理交友中的问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d25e55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1a.png)
第一章有理数1.1正数和负数1.正数:大于0的数.2.负数:小于0的数.3.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4.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1.2有理数及其大小比较1.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2.有理数: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数.(1)正有理数:可以写成正分数形式的数.(2)负有理数:可以写成负分数形式的数.3.数轴(1)定义: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作原点;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2)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3)原点将数轴(原点除外)分成两部分,其中正方向一侧的部分叫作数轴的正半轴;另一侧的部分叫作数轴的负半轴.(4)数轴上特殊的最大(小)数①最小的自然数是0,无最大的自然数;②最小的正整数是1,无最大的正整数;③最大的负整数是-1,无最小的负整数.4.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1)任何数都有相反数,且只有一个;(2)0的相反数是0;(3)互为相反数的两数和为0,和为0的两数互为相反数,即a,b互为相反数,则a+b=0.5.绝对值: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6.有理数的大小比较(1)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正数大于负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2.1有理数的加法与减法1.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和取相同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的和.(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且和的绝对值等于加数的绝对值中较大者与较小者的差,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2.有理数加法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a+b=b+a(2)加法结合律:(a+b)+c=a+(b+c)3.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2.2有理数的乘法与除法1.有理数的乘法法则(1)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且积的绝对值等于乘数的绝对值的积.(2)任何数与0相乘,都得0.2.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但0没有倒数.3.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1)乘法的交换律:ab=ba;(2)乘法的结合律:(ab)c=a(bc);(3)乘法的分配律:a(b+c)=ab+ac.4.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0不能做除数)(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且商的绝对值等于被除数的绝对值除以除数的绝对值的商.(2)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2.3有理数的乘方1.乘方:求n个相同乘数的积的运算.(1)乘方的结果叫作幂.(2)在a n中,a叫作底数,n叫作指数.(3)负数的奇数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2.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a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即1≤a<10,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10的指数=整数位数-1,整数位数=10的指数+1.第三章代数式3.1列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1)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2)列代数式应注意:若式子后面有单位且式子是和或差的形式,式子应用小括号括起来.2.反比例(1)两个相关联的量,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且这两个量的乘积一定,这两个量就叫作成反比例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叫作反比例关系.(2)反比例关系可以用xy=k或kyx来表示,其中k叫作比例系数.(k≠0)3.2代数式的值1.代数式的值:一般地,用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2.求代数式的一般步骤(1)代入:用指定的字母的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其他的运算符号和原来的数值都不能改变;(2)计算: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根据有理数的运算方法进行计算.第四章整式的加减4.1整式1.整式(1)定义:单项式和多项式的统称.(2)单项式: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式子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3)系数;一个单项式中,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4)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5)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6)项: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式.(7)常数项:不含字母的项.(8)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4.2整式的加法与减法1.同类项:多项式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2.合并同类项: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3.合并同类项后,所得项的系数是合并前各同类项的系数的和,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4.整式的加减: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时,如果有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1)步骤:①列出代数式;②去括号;③合并同类项.(2)去括号的法则①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不变;②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的符号都要改变.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5.1方程1.等式:用“=”号连接而成的式子.2.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如果a=b,那么a±c=b±c.(2)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结果仍相等.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b/c.3.方程:含未知数的等式(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4.方程的解:使等式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5.一元一次方程(1)概念: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的方程.(2)一般形式:ax+b=0(a≠0)5.2解一元一次方程1.移项: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化简方程——分数基本性质去分母——同乘(不漏乘)最简公分母去括号——注意符号变化移项——变号(留下靠前)合并同类项——合并后符号系数化为1——除前面5.3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1.用方程解决问题(1)行程问题:路程=时间×速度(2)利润问题:利润=售价-进价,售价=标价×(1-折扣)(3)等积变形问题: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4)利息问题:本息和=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5)顺水逆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第六章几何图形初步6.1几何图形1.几何图形:把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的统称.2.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图形是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3.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这样的图形是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多边形等)4.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由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5.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体:几何体也简称体.(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6.2直线、射线、线段1.直线、线段、射线(1)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3)直线:将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4)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5)相交:两条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称这两条直线相交.(6)两条直线相交有一个公共点,这个公共点叫交点.(7)中点:M点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8)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两点之间,线段最短)(9)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2.尺规作图:在数学中,我们常限定用无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图.6.3角1.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这个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边.或: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2.平角和周角(1)平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形成的角.(2)周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形成的角.3.角的表示(1)用数字表示单独的角,如∠1,∠2,∠3等.(2)用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如∠α,∠β,∠γ,∠θ等.(3)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独立(在一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角,如∠B,∠C等.(4)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任一个角,如∠BAD,∠BAE,∠CAE等.注意: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角时,一定要把顶点字母写在中间,边上的字母写在两侧.4.角的度量单位及换算(60进制)(1)角的度量有如下规定:把一个平角180等分,每一份就是1度的角,单位是度,用“°”表示,1度记作“1°”,n度记作“n°”.(2)换算1°=60',1'=60”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1分记作“1'”.把1'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1秒记作“1''”.5.角的分类6.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7.余角和补角(1)余角:两个角的和等于90度,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即其中每一个是另一个角的余角.(2)补角:两个角的和等于180度,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即其中一个是另一个角的补角.(3)补角的性质:等角的补角相等.(4)余角的性质:等角的余角相等.。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全册)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118a0d5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cc.png)
七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 (全册)第一章:数的认识1.1 整数1.1.1 整数的定义与性质- 整数包括正整数、0 和负整数。
- 整数具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基本运算性质。
1.1.2 整数的分类- 自然数:正整数和0。
- 整数:包括自然数、负整数和0。
1.2 分数1.2.1 分数的定义与性质- 分数是整数比上整数,形式为 a/b,其中 a 和 b 是整数,b 不为0。
- 分数具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基本运算性质。
1.2.2 分数的分类- 正分数:分子大于分母的分数。
- 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
- 零分数:分子等于分母的分数。
1.3 小数1.3.1 小数的定义与性质- 小数是十进制数的一种,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用小数点分隔。
- 小数具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基本运算性质。
1.3.2 小数的分类-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有限的小数。
-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无限的小数。
第二章:代数式2.1 代数式的定义与性质2.1.1 代数式的定义- 代数式是由数字、变量和运算符组成的表达式。
2.1.2 代数式的性质- 代数式具有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基本运算性质。
2.2 变量2.2.1 变量的定义与性质- 变量是代数式中的未知数,用字母表示。
- 变量可以取不同的数值。
2.3 代数式的运算2.3.1 代数式的加减法- 同类项:变量和它们的指数相同的代数式。
- 代数式的加减法:同类项之间进行加减运算。
2.3.2 代数式的乘除法- 代数式的乘除法:将代数式与数字相乘或相除。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与性质3.1.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 一元一次方程是形如 ax + b = 0 的方程,其中 a 和 b 是常数,x 是变量。
3.1.2 一元一次方程的性质-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使方程成立的变量 x 的值。
3.2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3.2.1 解法概述-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有代入法、移项法、消元法等。
七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重点
![七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e0eab5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e.png)
七年级上册必背知识点重点一、数学1.带绝对值的不等式在解带绝对值的不等式时,要将其转化为两个不等式进行讨论。
当绝对值内为负数时,等式右侧直接变号;当绝对值内为正数时,则保持不变。
2.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直角坐标系是描述位置和运动方向的基本工具。
直角坐标系是由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x轴和y轴)及其交点组成的。
通过坐标轴可以确定点的位置,通过坐标轴上的正负可以确定点的运动方向。
3.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相似三角形具有“比例相等”、“角度相等”的特点,可应用于各种实际问题的计算分析。
4.多边形的面积多边形的面积是多边形内部所围成的平面上的空间大小。
常见多边形如正方形、矩形、三角形、梯形等,各种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也不同。
例如正方形的面积是边长的平方,三角形的面积是底边乘以高除以2。
5.勾股定理勾股定理是指在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条边的平方和。
勾股定理可以应用于各种计算,例如用勾股定理求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或者判断某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等。
二、语文1.文言虚词文言虚词是指文言语文中常用的介词、连词和助词等。
例如:“之”、“于”、“与”、“而”等。
文言虚词在古代汉语中扮演了连接、助词、表关系等重要作用,是理解古代文学和文化的关键。
2.成语成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语汇形式,具有固定的词序和解释。
成语讲究“形象生动、简洁明了、含义深远”,经常出现在文学作品、政治演讲和日常交流中。
例如:“画蛇添足”、“半途而废”、“杀鸡焉用牛刀”等。
3.近义词近义词是指在语义上相近或相似的词语。
例如:“美丽”和“漂亮”、“高兴”和“愉快”等。
使用近义词可以丰富语言表达,但也需要注意词汇的恰当选用,以充分体现语言的准确性和言简意赅的特点。
4.修辞手法修辞手法是指在语言表达中运用特定的艺术手段,以达到强调、夸张、比喻、对比、反复等效果。
常见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排比、对仗等。
七年级上册必背100个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必背100个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6008bfb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af.png)
七年级上册必背100个知识点一、数学1. 整数、自然数、正整数、负整数的概念2. 完全平方数、完全立方数的概念3. 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约分、通分4. 相反数、倒数的概念及其性质5. 小数的概念、大小比较、四舍五入6. 百分数的概念、大小比较、化为分数、化为小数7. 等式与等式的变形8. 基本的加减乘除法则9. 解一元一次方程10. 枚举法求解问题11. 画图表示信息12. 读懂图表与解决问题13. 总结归纳等数学思维方法二、语文14. 表达清晰、准确、简洁15. 理解并正确运用常用词语、熟语16. 主旨概括17. 文章结构及其表达方式18. 借物抒情、抒发思考、议论文写作技巧19. 诵读、背诵优秀古诗文三、英语20. 英语音标、单词发音规律21. 基本的英语语法、动词时态、句子结构等22. 基本的英语交际技巧23. 能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口语沟通24. 熟练运用常见的英语单词、短语、句型25. 通过阅读理解英语文章的大意26. 熟练运用英语书写、拼写及语法规则27. 通过字幕欣赏英语电影或电视剧四、物理28. 认识力、力的概念及其计算29. 认识能量、功、功率的概念及其计算30. 认识机械波、电磁波、声波的特征31. 了解物理量的计量单位及其换算32. 认识热量、温度及其计算33. 了解静电、电流、电磁感应、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及应用五、化学34. 认识化学元素、化学符号的表示方法35. 熟悉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及应用36. 了解物质的性质、分类及其变化过程37. 熟悉有机化学与无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38. 了解常见化合物的特性及其化学反应六、生物39. 认识生态系统、食物链、生态平衡的基本概念40. 了解细胞及其组成部分、功能、生物膜等41. 熟悉人体免疫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组成及其功能42. 熟悉常见的植物、动物的生态适应、形态结构、生命过程及其发展七、地理43. 熟悉中国及世界各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及自然灾害形成原因44. 了解中国及世界各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基本情况45. 了解中国及世界各国之间的地缘政治关系及其影响46. 掌握基本的地理工具使用方法八、历史47. 熟悉中国先秦、汉、唐、宋、明、清等历史文化的基本特点48.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49. 了解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方面的基本成就及其演化过程50. 熟悉中华民族的宗教、婚姻、家庭等传统习俗及其演变九、政治51. 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政治制度、基本法律法规52. 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发展历程53. 了解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方针等及其对中国的发展作用54. 了解中外重要历史事件的政治背景和历史意义55. 了解现代世界的主要政治制度、国际组织、国际关系等十、音乐56. 了解音乐的基本概念、音乐元素、音乐节拍、作曲方法等57. 熟悉中国和世界各种音乐风格及其特点58. 练习移调、连奏、歌唱、和声等基本技巧59. 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民间音乐、现代流行音乐等特点和发展十一、美术60. 掌握美术的基本要素、画材的使用方法及其特点61. 了解中国和世界各种美术流派及其特点62. 练习素描、色彩、构图等基本技巧63. 了解中国传统绘画、雕刻、陶瓷、漆画等的特点和发展十二、体育64. 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则、技术方法及其专业术语65. 练习跑、跳、投、射等基本动作66. 了解中国和世界各种体育项目及其特点67. 培养运动意识、集体协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十三、信息技术68. 了解计算机的基本部件、工作原理及其软件硬件环境69. 掌握电子邮件、即时通讯、网络浏览和搜索等基本应用70. 掌握常用的电子文档、电子表格制作和编辑技能71. 了解网络中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及责任区分等问题十四、科技72. 了解科学的基本概念、科学家及科技发展的历程73. 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结果分析74. 熟悉科学技术的应用、发明的创造力、理应汲取良好人性品质75. 了解现代工业和农业等的技术应用和管理方式十五、健康76. 了解健康生活的重要性,保持健康的基本要求77. 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78. 了解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健康知识的科学普及79.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十六、思品80. 了解思品的基本概念,基本法律和知识产权等法律常识81. 了解文明礼仪、素质良好的行为和语言转化82. 培养节俭和安全心态,有益的娱乐、吸收、放松和锻炼方式83. 了解家庭、社区、国家构建和维护的基本思想和方法十七、综合实践84. 组织和开展日常生活和劳动实践活动85. 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和志愿者服务86. 开展文体活动,进行主题教育和科技创新实践87. 探索和创造性思考的意义,培养环保、爱护生态,尊重多样特长十八、心理健康88. 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及其对生命和生活的影响89. 熟悉心理健康知识领域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其适用范围90. 掌握心理健康诊断方法、心理健康调节与支持技术和预防心理健康问题的措施十九、生活常识91. 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遵守校园安全规章制度92. 学习日常生活最基本的常识和技能93. 教育养成有关衣、食、住、行等基本礼仪94. 接受生活环境的塑形,培养对生活过程的感悟二十、校园文化95. 培养校园文化的精神价值96. 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长97. 培养学生参与集体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力98. 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倡导文明、守纪律、树新好风尚99. 提高校园文化的质量、水平和效应100. 推进校园文化教育的深入化、广泛化、实效化和特色化以上100个知识点,覆盖了七年级下所有学科知识,学生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度掌握,能够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积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成长的节拍第一课中学时代一、中学序曲1、中学生活是我们的新起点(初中生活有什么新体验?中学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别样的天地:富有挑战的课程,新奇的实验器材,丰富多彩的社团,新校园、新老师、新同学……我们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
2、中学时代在生命历程中的重要意义(1)成长中的每个阶段都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中学阶段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2)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3、中学生活馈赠给我们哪些成长的礼物(礼物有哪些?)(1)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这些都是生命馈赠给我们的成长礼物。
(2)中学生活提供了发展自我的多种机会。
①集体生活,涵养我们的品格,丰富我们的个性;②新的课程,引领我们探索新的知识领域;③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给我们提供发展兴趣的平台;④ 各种各样的社会实践,为我们打开认识社会之门……(3)进入中学,新的目标和要求激发着我们的潜能,激励着我们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4、在新的环境中,我们有机会改变在父母、老师和同学心目中那些不够完美的形象,重新塑造一个“我”。
(1)理想的“我”是怎样的?越来越有活力,能坚持,有韧劲;越来越坚强,会合作,能包容;越来越有主见,敢于表达自我。
(2)在初中时代你打算怎样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中学生活的序幕刚刚拉开,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二、少年有梦1.为什么少年要有梦想?(1)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
(2)梦想是我们对未来美好生活图景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激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3)。
有梦想,就有希望(4)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2.少年梦想的特点?(1)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
(2)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3)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我们,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3.对待梦想有什么不同的态度?少年的梦想,有人放弃,将梦想视为一种臆想;有人坚持,将进取变成一种信念。
4.我们怎样才能实现梦想?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
②要去努力,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③努力,需要立志。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少年如何立志?)④努力,需要坚持。
将梦想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
5.努力的重要性、要求和方法 (重要)①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②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不服输的坚忍和失败后从头再来的勇气,是对自我的坚定信念和对美好的不懈追求。
要求:①努力,需要立志。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
青少年要从小学习立志,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并且把自己最重要的人生志向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
②努力,需要坚持。
将梦想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只要坚持努力,即使过程再艰难,也有机会离梦想更近一步。
方法: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
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每天进步一点点,学思并进,珍视团队合作。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一、学习伴成长1.打开学习之窗(如何正确认识学习?)(新阶段学习观)(1)中学阶段,学习是我们的重要任务。
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以及如何做人。
(2)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我们所看,我们所听,我们所尝,我们所触,我们所做,都可以是学习。
(3)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4)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5)学习没有终点。
我们终生都在学习,终生都需要学习,即使离开了学校,也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
只有善于抓住和利用各种机会去学习,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
2.学习点亮生命(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或者说是学习的重要性)(1)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2)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
在学习中,我们分享生命经验,获得成长,同时也增益他人,服务社会,为幸福生活奠基。
二、享受学习1.体味学习(如何体味学习中的苦与乐?)(1)学习中有快乐。
(为什么)对某方面的知识有强烈兴趣时,自己解决某个问题时,学习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时,发现自己的潜能时……我们都可以体味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2)学习中也有辛苦。
(为什么)尽管抱有兴趣和探索欲望,学习也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学习过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费精力,遇到困难和阻挠时需要调节不良情绪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凭借坚强的意志作出努力。
(3)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苦乐交融)2.学会学习(1)如何学会学习?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有了学习兴趣,学习可以成为艰苦却十分快乐的探索之旅。
②学会学习,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习意味着要善于从生活中汲取养料,掌握一些基本的学习策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习方法,学习方法也因人而异,适合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
③学会学习,还意味着要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
比如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2)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有什么关系?学习兴趣与个人的学习目的密切相关,一个有远大志向和明确学习目标的人,学习兴趣就会浓厚而持久。
即便对有些科目内容暂时不感兴趣,也可以在坚持中摸索出适当的方法,逐渐培养起探究的兴趣。
(远大志向+明确学习目标=兴趣深厚和持久)第三课发现自己一、认识自己1.人贵自知(正确认识自己的意义)①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自我发展。
(为什么)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认识到自己的禀赋和独特性,有助于我们增强对自己的信心,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独一无二+禀赋+独特性=增强信心+ 发展自己)②正确认识自己,可以促进与他人的交往。
(为什么)正确认识自己,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离不开他人和社会,从而更好地理解、宽容和善待他人,与他人积极互动。
(离不开=理解+宽容+善待+互动)2.多把尺子量自己(1)我们应从哪些方面(角度)认识自己?我们可以从生理、社会、心理等方面来认识自己:可以从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来认识自己,如自己的身材、相貌、体能、性别等;可以从个性心理特征来认识自己,如性格、气质等;可以从在群体中的关系来认识自己,如自己在家庭或班级中的角色等。
(2)我们通过什么途径认识自己?我们可以通过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来认识自己:A(为什么)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评价,能帮助我们接受自己,对自己抱有正确的态度,不骄傲也不自卑;能帮助我们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
B(为什么)他人评价是我们认识自己的一面镜子。
他人评价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自己更为客观、完整、清晰的认识。
C 自我评价的方法有哪些?自我观察和分析;与他人比较。
D 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他人的评价及理由、方法?正确对待: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
(重视+客观冷静分析=不盲从+不忽视)理由:用理性的心态面对他人的评价,是走向成熟的表现。
方法:用心聆听;勇于面对;平静拒绝。
二、做最好的自己1. 接纳与欣赏自己(1)我们为什么要接纳自己?(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
)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
我们每个人在性格、兴趣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
随着对自己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的自我形象也会越发清晰。
(2)我们怎样接纳自己?①接纳自己,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
(如何理解接纳全部?)既接纳自己的优点,也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不要写成缺点);既接纳自己的性格,也接纳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纳自己的现在,也接纳自己的过去。
(优点+不完美+性格+身材、相貌+现在+过去=全部)②接纳自己,需要乐观的态度,更需要勇气和智慧。
(3)我们怎样欣赏自己?①我们要学会欣赏自己。
欣赏自己的独特,欣赏自己的优点,欣赏自己的努力,欣赏自己为他人的奉献。
(独特+优点+努力+奉献)②欣赏自己,不是骄傲自大,也不是目中无人。
(为什么)欣赏自己的人,既能展现自己的风采,也能看到他人的美丽;既能为自己鼓掌,也能为他人喝彩。
2 我要飞得更高(1)我们如何做更好的自己?①做更好的自己,就要扬长避短。
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华。
②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主动改正缺点。
改正缺点需要决心、信心、勇气和毅力,改正缺点的过程就是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过程。
③做更好的自己,需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
④做更好的自己,是在和他人共同生活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更是在为他人、为社会带来福祉的过程中实现的。
(2)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通过珍视自己的兴趣爱好,专注自己喜爱的领域;通过广泛参与多方面的活动,发现他人和社会对自己的需要;通过积极合作,与他人共同完成任务……我们就可以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
(珍视+专注+参与+合作=激发潜能)(3)改正缺点的方法有哪些?①具体描述自己的缺点,从小的缺点、对你来说最容易改正的缺点开始。
②只要做到了,哪怕只是做到一部分,都给自己肯定或奖励。
③请一个信任的人来协助你。
④在公开场合做出改正缺点的承诺。
⑤运用自己以前改正缺点的成功经验。
第二单元友谊的天空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一、和朋友在一起1.进入初中,我们的朋友圈发生了什么变化?(觉察自己交往范围和交往深度的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交往范围扩大了,朋友圈也扩大了,与朋友的活动内容更丰富了;也许有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比以前要小了,但是交往更加深入,朋友关系更加密切。
(扩大=丰富;小=深入、密切)2.梳理自己朋友关系的意义(p40 第二段3-5 行)3.友谊的力量(朋友对我们有什么影响、意义?)①朋友对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我们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甚至性格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朋友的影响。
②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我们需要真诚友善的朋友。
(为什么)因为朋友,我们少了几分孤独,多了些许温暖,活得更加自在;因为朋友,我们感受到自身的价值,多了一份对自己的欣赏;因为朋友,我们学会了更好地与人相处,享受交往的快乐。
(三个因为)(少、多、活+感受、欣赏+学会、享受)③朋友丰富了我们的生活经验,友谊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生命的美好。
4.要结交怎样的朋友?与正直、诚信和见识广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
三、深深浅浅话友谊1.友谊的特质(如何正确认识友谊?)①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为什么)每个人对友谊的理解和需要不尽相同,我们都希望在友谊中得到理解和支持、忠诚和信任、肯定和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