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四川卷

合集下载

2014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考点详解以及2016预测试题及答案

2014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考点详解以及2016预测试题及答案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真谛睿智勤能补拙夙兴夜寐B.甘霖磨砺积腋成裘蔚为大观C.宵汉崔嵬中流砥柱沧海桑田D.韬略谙熟飒爽英姿风弛电掣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商埠绰约扣人心弦扶老携幼B.博奕翘楚以逸待劳固若金汤C.笃信聪慧日臻成熟灸手可热D.溃乏矫情所向披靡汗流浃背3、下面一段话有三个句子,其中一句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要保持原意。

(4分)①在长江三峡中,瞿塘峡最为雄奇险峻,峡内有不少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

②在瞿塘峡北岸绝壁上,有一条沿江修建、全长65千米的古栈道,连通奉节白帝城与巫山青莲溪,全程异常艰险,这就是著名的夔巫古栈道。

③瞿塘峡南岸的白盐山有一处巨大的临江石壁,上面书写着自宋以来的篆、隶、楷、行等字体的数十块摩崖石刻,气势恢宏,与瞿塘峡雄伟的气势相得益彰。

有语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2分)针对语病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2分)4、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熌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

,皆隐于山坳树影之间。

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栏,环抱为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

桥上有亭。

3.语段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熌灼shuò曲折q? 山坳ào 石磴chãngB.熌灼shuò曲折qū山坳yòu 石磴dângC.熌灼zhuó曲折q? 山坳yòu 石磴chãngD.熌灼zhuó曲折qū山坳ào 石磴dâng4.下列语句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再进数步,渐向北边,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雕甍绣槛B.渐向北边,再进数步,雕甍绣槛,两边飞楼插空,平坦宽豁C.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D.渐向北边,雕甍绣槛,再进数步,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5、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远走他乡、辗转天涯时,他才明白为什么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们会那么怀念故乡?B.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生哲学,儒家坚持以修身为本,追求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2014年四川卷语文高考试卷(原卷 答案)

2014年四川卷语文高考试卷(原卷 答案)

绝密★启用前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四川卷)语文本试卷共21题,共150分。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单项选择共27分)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眼睑.(jiǎn)哺.育(bǔ)扎.辫子(zā)亘.古未有(ɡèn)B.嫩.绿(nèn)铲.除(chǎn)紧箍.咒(kū)一蹴.而就(cù)C.抽噎.(yē)迸.裂(bènɡ)户口簿.(bù)不屈不挠.(láo)D.愤懑.(mèn)要挟.(xiá)绊.脚石(bàn)恃.才傲物(sh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打蜡顷刻生死攸关口干舌噪B.飙升印证贻养天年扶摇直上C.巨擘清彻历久弥新所向披靡D.皱褶荧屏风生水起精简机构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李劼人偏爱用四川方言写作,这和他从小生在成都分不开,他爱到茶馆听评书,评书艺人生动幽默的话语,就成了他今后..文章中的语言。

B.生态走廊如果建立得当,能够在不影响人类居住区域的前提下将隔离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从而..将大大提升野生动物种群的稳定性。

C.熊猫饮水,颇似酒徒贪杯,它总是喝的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地向远处的箭竹林走去。

D.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弹棉花、补锅钉碗等许多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老行业正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2014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试题及答案

2014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试题及答案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地坛书市”曾经是北京市民非常喜爱的一个文化品牌,去年更名为“北京书市”并落户朝阳公园后,依旧热情不减。

B.“丝绸之路经济带”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其形成与繁荣必将深刻影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促进全球的和平与发展。

C.在那个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斗争风起云涌的时代,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是评判一部文学作品好坏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D.父亲住院期间,梅兰每天晚上都陪伴在他身旁,听他讲述一生中经历的种种苦难和幸福,她就算再忙再累,也不例外。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自宋元至明清,清明节除了要祭扫家墓,还要在门楣、窗户上插上柳条。

,。

,,,。

①达到人丁兴旺、身体健康的目的②于是在郊游踏青时③它便成了人类文化中生命力的象征④人们企盼将这种生命力转移到自家门庭和家庭成员身上⑤不会忘记顺便折一些柳条回来⑥由于柳树最先送来春的消息并且具有旺盛的生殖力A.⑥③④①②⑤ B.②⑤①④⑥③ C.②④⑥③①⑤D.⑥④②⑤③①A.风电属于绿色清洁能源,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企业不能墨守成规,应该把握机遇,发挥我们幅原辽阔、风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风电。

B.许多造诣远不能与他媲美的人早已声名雀起,他却仍然不急不躁,保持着艺术家应有的淡泊与执着,相信自己终究会跻身真正的大师行列。

C.为了抑制城市机动车数量的快速膨胀,某市实施限牌新政,规定参与摇号竞价的申请人必须持有驾照,这一门槛绊住了7万多人。

D.活根吸水与花茎泡水养出来的花,乍看似无二致,但一段时间后命运迥异:一个让你忍不住精心浇灌,另一个新鲜过后被弃若蔽屣。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首届“书香之家”颁奖典礼,是设在杜甫草堂古色古香的仰止堂举行的,当场揭晓了书香家庭、书香校园、书香企业、书香社区等获奖名单。

B.专家强调,必须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理念,形成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意识,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发展模式。

201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含答案)

201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含答案)

201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目录一、全国新课标卷I二、全国新课标卷II三、四川卷四、安徽卷五、广东卷六、江西卷七、湖南卷八、山东卷九、湖北卷十、福建卷十一、重庆卷十二、辽宁卷十三、北京卷十四、天津卷十五、浙江卷十六、江苏卷十七、大纲全国卷一、(2014年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试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

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

讳愁无奈眉②。

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

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

③劫:围棋术语。

(1)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

(5分) 【试题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试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结构作用【试题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

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

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起微微的波纹。

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

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2)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6分) 【试题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试题考点】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试题解析】下阕写当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恰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

这更加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愁绪。

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中显露出来。

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

岂料应劫之际,她竟然举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

2014四川省高考语文真题试卷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四川省高考语文真题试卷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研究伊始,该团队选取了华北、西北地区生产的几十种马铃薯进行分析,从营养成分、、硬度等方面多次试验,确定了适合加工马铃薯面条的两个品种。

随后,又从诸多面粉种类中试验选取了的小麦粉加以调试。

A.鉴别色泽终于适量B.鉴别色彩终于适当C.甄别色泽最终适当D.甄别色彩最终适量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纠葛(gã)瓜蔓(màn)牛皮癣(xuǎn)为(wâi)虎作伥B.惬(qiâ)意觊(jì)觎蒙(mēng)蒙亮扺(zhǐ)掌而谈C.谄(chǎn)媚压轴(zhóu)一溜(liù)烟间不容发(fà)D.豆豉(chǐ)箴(zhēn)言轧(zhá)马路开门揖(yī)盗3、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

(12分)治学(东汉)徐幹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

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

民之初载,其矇未知。

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

学者,心之白日也。

③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

④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

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如寤寐焉,久而愈足。

顾所由来,则杳然其远,以其难而懈之,误且非矣。

⑤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

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

⑥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②,没而后已。

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

志者,学之帅也;才者,学之徒也。

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

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

【注】①玄室:暗室。

2014年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版】

2014年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精校版】

2014年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分析一、基础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眼睑.(jiǎn)哺.育(bǔ)扎.辫子(zā)亘.古未有(ɡèn)B. 嫩.绿(nèn)铲.除(chǎn)紧箍.咒(kū)一蹴.而就(cù)C. 抽噎.(yē)迸.裂(bènɡ)户口簿.(bù)不屈不挠.(láo)D. 愤懑.(mèn)要挟.(xiá)绊.脚石(bàn)恃.才傲物(shì)答案为A选项。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打蜡顷刻生死攸关口干舌噪B. 飙升印证贻养天年扶摇直上C. 巨擘清彻历久弥新所向披靡D. 皱褶荧屏风生水起精简机构答案为D选项。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李劼人偏爱用四川方言写作,这和他从小生在成都分不开,他爱到茶馆听评书,评书艺人生动幽默的话语,就成了他今后..文章中的语言。

B. 生态走廊如果建立得当,能够在不影响人类居住区域的前提下将隔离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从而..将大大提升野生动物种群的稳定性。

C. 熊猫饮水,颇似酒徒贪杯,它总是喝的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地向远处的箭竹林走去。

D.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弹棉花、补锅钉碗等许多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老行业正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答案为D选项。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B. 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以其精致和神秘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和魅力。

C. 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10多万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

D. 音乐剧是19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使它成为很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

2014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考试题库

2014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考试题库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和名著阅读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古诗十九首》最早见于南朝梁萧统的《文选》,代表了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最高成就。

这些作品多表现夫妇、朋友间的离情别绪,士人的宦游失意之感,有的作品还发出了人生短暂的感叹。

B.哈姆莱特得知他的父亲被谋杀的真相,悲愤难抑,在发出“人类是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的赞叹后,明确表示不再对人类发生兴趣。

这说明莎士比亚对人文主义彻底绝望。

C.“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月圆之夜,湘云、黛玉相约联诗。

二人越联越妙,渐入佳境,湘云出句“寒塘渡鹤影”,黛玉对出了“冷月葬花魂”。

这两句诗正是湘云、黛玉各自悲剧人生的写照与象征。

D.《论语?里仁》:“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意思是说不愁没有职位,只愁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担心没有人知道自己,应该去追求足以使别人知道自己的本领。

这说明了自身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2、下面一段话有三个句子,其中一句有语病,请指出并针对语病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句子要保持原意。

(4分)①在长江三峡中,瞿塘峡最为雄奇险峻,峡内有不少令人惊叹的名胜古迹。

②在瞿塘峡北岸绝壁上,有一条沿江修建、全长65千米的古栈道,连通奉节白帝城与巫山青莲溪,全程异常艰险,这就是著名的夔巫古栈道。

③瞿塘峡南岸的白盐山有一处巨大的临江石壁,上面书写着自宋以来的篆、隶、楷、行等字体的数十块摩崖石刻,气势恢宏,与瞿塘峡雄伟的气势相得益彰。

有语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2分)针对语病的修改__________________(2分)3、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亲和力声名鹊起闹别(biâ)扭称(chēng)心如意B.倒胃口皇天后土瞭(liǎo)望哨金蝉脱壳(qiào)C.哈蜜瓜明眸皓齿撑(chēng)场面姹(chà)紫嫣红D.敞篷车异彩纷呈差(chà)不多白雪皑皑(ái)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真谛睿智勤能补拙夙兴夜寐B.甘霖磨砺积腋成裘蔚为大观C.宵汉崔嵬中流砥柱沧海桑田D.韬略谙熟飒爽英姿风弛电掣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2014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2014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最新考试试题库(完整版)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前后衔接最为恰当的一组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充分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救亡图存、实现民族复兴的核心力量。

今天,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铭记这段历史,是因为它的惨烈悲壮与不屈抗争应当成为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更是希望从中汲取沉痛的历史教训,获得开创未来的精神力量。

①永远铭记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抗日将领、爱国人士②永远铭记支援和帮助了中国抗战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③永远铭记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④永远铭记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⑤永远铭记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战斗、为国捐躯的烈士A.⑤③④②① B.①②④⑤③C.③⑤①④② D.④③②①⑤2、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1.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2.下列选项对语段主要运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A.比喻排比 B.对偶比喻C.排比夸张 D.夸张对偶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A.真谛睿智勤能补拙夙兴夜寐B.甘霖磨砺积腋成裘蔚为大观C.宵汉崔嵬中流砥柱沧海桑田D.韬略谙熟飒爽英姿风弛电掣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2014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考点详解以及2016预测考试答题技巧

2014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答案、考点详解以及2016预测考试答题技巧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

石钟山的名字也叫得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开展了激烈的争论。

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

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 B.戎马倥偬 C.名不见经传 D.不容置喙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连那些科班出身的经济学博士都被赶出华尔街,到地铁卖热狗去了,何况他这个半路出家的?B.在外打拼数十年后,他回到了家乡,用省吃俭用的结余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为发展当地的教育事业奉献了拳拳爱心。

C.长期以来,杀虫剂、除草剂、增效剂等各种农药所导致的污染,严重侵害着与农业、农村、农民息息相关的城市环境与市民生活。

D.在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的今天,百名青年在某市首届成人礼活动中,以无偿献血作为自己成长的见证,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感。

4、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韧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

2014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4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1、默写。

(6分)【任选6空作答,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1)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去也。

(《〈论语〉七则》)(2),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3),万方多难此登临。

(杜甫《登楼》)(4)叹年来踪迹,?(柳永《八声甘州》)(5),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辛弃疾《破阵子》)(6)书不尽言,。

(《周易?系辞上》)(7)沧浪之水清兮,。

(屈原《渔父》)(8)今夕为何夕,。

(袁凯《客中除夕》)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暂时zàn 埋怨mái 谆谆告诫zhūn 引吭高歌hángB.豆豉chǐ踝骨huái 踉踉跄跄cāng 按图索骥jìC.梗概gěn 删改shān 炊烟袅袅niǎo 明眸皓齿móuD.搁浅gē解剖pōu 鬼鬼祟崇suì不屑一顾xiâ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妨碍功夫片钟灵毓秀管中窥豹,可见一斑B.梳妆吊胃口瞠目结舌文武之道,一张一驰C.辐射入场券循章摘句风声鹤唳,草木皆兵D.蜚然直辖市秘而不宣城门失火,殃及池鱼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5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湖北省全民阅读促进办法》,是我国首部关于全民阅读的地方政府规章,普通人的阅读权益因此获得了法律保障。

2014年高考语文四川卷-答案

2014年高考语文四川卷-答案

2014 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四川卷)语文答案分析第Ⅰ 卷一、选择题1.【答案】 A【分析】 B“箍”应读ɡū;C.“挠”应读 náo;D.“挟”应读 xi é 2.【答案】 D【分析】 A. 口干舌噪—口干舌燥; B.贻养天年—颐养天年; C.清澈—清亮。

3.【答案】 D【分析】息息有关:呼吸有关系,形容关系亲密。

A. 此后:从今此后依据语境,可改为“此后”。

B.进而:连词,表示上文是原由、方法等,不用于表示假定关系。

C.安之若素:表示对失常现象或不顺利的状况视若平时,绝不在乎,也指对错误言论或事物充耳不闻,任其自然。

不合语境。

4.【答案】 B【分析】 A. 搭配不妥,“提升”与“特点”不搭配,可将“提升”改为“显现”等。

C.语序不妥,应将“所有”与“中国”交换地点。

D.句式杂糅,“艺术形式”“娱乐性”既是“拥有”的宾语,又是“使”的主语,明显不正确,应在“使”前加“这”。

5.【答案】 C【分析】 A. “直接催生了大数据教育”于文无据。

B 选项说的是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对比的特点,原文大数据教育的特点是“弹性学制、个性化指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一个人的成功”。

D.“第二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错误,原文第三段结尾一句仅说明教育是“继经济学以后”的“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6.【答案】 C【分析】题干是“将给教育带来的变化”,选项表述的是当前存在的在线教育模式。

7.【答案】 D【分析】“教师需求量将大为减少”于文无据。

8.【答案】 B【分析】优:居丧。

也叫“丁优”“丁艰”“守孝”9.【答案】 B【分析】均为副词,于是,就, A. 介词,由于 /动词,做。

C 代词,他 /代同,它的。

D.代词,这,这些/构造助词,的。

第Ⅱ 卷二、非选择题10.【答案】( 1)尚书令沈约,是当时的文坛宗师每当看到主筠的文章,赞美吟诵玩味,以为(自己)赶不1 / 4上(王筠)。

2014年高考试题——语文(四川卷)精析版2

2014年高考试题——语文(四川卷)精析版2

2014年高考试题——语文(四川卷)精析版2高考语文2014-06-20 20142413、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两题任选一题)(5分)(1)________________,纫秋兰以为佩。

(屈原《离骚》)《诗经·邶风·静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约会逗趣的生动细节。

荀子《劝学》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些至理名言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者后人可以超过前人的思想。

(2)___________________,蝉蜕于浊秽。

(司马迁《屈原列传》)汉代五言诗《迢迢牵牛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近在咫尺,若隔天涯,难以排遣的离别之苦。

李白《将进酒》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两句诗运用夸张手法极写人生短暂,真是妙笔生花。

【答案】(1)扈江蓠与辟芷兮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考点】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解析】两小题均考查了理解型默写和记忆型默写五、(22分)阅读下面这篇小说,完成14-17题。

想像(英国)凯•杰罗姆①记得那天,我到大英博物馆去查阅有关接触性枯草热的治疗情况,我猜我大概得了这种病。

②取下一本医书,我一口气读完了所有的相关内容。

然后,我懒散地胡乱翻着书页,粗略地研究起疾病来。

没等看完一连串的病症征兆,我便意识到自己恰恰得了这种病。

③我坐在那里呆呆地发愣,陷入绝望之中。

过了好一会儿,我又拿起那本书,翻了起来。

翻到伤寒——仔细看了它的各种症状,我发现我又得了伤寒,想必我得此病已经好几个月了,竟然还茫然不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四川高考试题语文一、(12分、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都正确的一项是()A.眼睑(jiǎn)哺育(bǚ) 扎辫子(zā) 亘古未有(gân)B.嫩绿(nân) 铲除 (chǎn) 紧箍咒 (kǖ) 一蹴而就(cǜ)C.抽噎 (yâ) 迸裂(bâng) 户口簿 (bǜ) 不屈不挠(láo)D.愤懑(mân) 要挟 (xá) 绊脚石 (bàn) 恃才傲物(shì)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打蜡顷刻生死攸关口干舌噪B.飙升印证贻养天年扶摇直上C.巨擘清彻历久弥新所向披靡D.皱褶荧屏风生水起精简机构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李劼人偏爱用四川方言写作,这和他从小生活在成都分不开,他爱到茶馆听评书吗,评书一人生动幽默的话语,就成了他今后文章中的语言。

B. 生态走廊如果建立得当,能够在不影响人类居住区域的前提下将隔离的栖息地连接起来,从而将大大提升野生动物种群的稳定性。

C.熊猫饮水,颇似酒徒贪杯,他总是喝的肚皮隆起,而后安之若素地拖着笨拙的身躯,一摇一摆地香远处的箭竹林走去。

D.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弹棉花、补锅钉碗等许多曾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老行业逐渐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的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

B.金沙遗址博物馆的“太阳神鸟”金箔,是古蜀国黄金工艺辉煌成就的典型代表,以其精致和神秘展示了古蜀人的智慧和魅力。

C.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10万多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

D.音乐剧是19世纪末诞生的,它具有极富时代感的艺术形式和强烈的娱乐性,使它成为很多国家的观众都喜欢的表演艺术。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工业化时代,学校教育映射了工业化的集中物流的经济批量模式:铃声、班级、标准化的课堂、统一的教材、按照时间编排的流水线场景.这种教育为工业时代标准化地制造了可用的人才。

而大数据教育将呈现另外的特征:弹性学制、个性化辅导、社区和家庭学习、每个人的成功。

世界也许会因此安静许多,而数据将火热地穿梭在其中,人与人(师生、生生)的关系,将通过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实现,正如在过春节,拜年,不通过短信、电话、视频、微信,还能像20年前那样骑自行车挨家挨户拜年吗?大数据时代,无论你是否认同技术是丰富了人类的情感,技术的出现,都让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一个学生,考试得了78分,这只是一个“数字”,如果把背后因素---家庭背景、努力程度、学习态度、智力水平等与78分联系在一起,就成了数据。

大数据与传统的数据相比,有非机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等特点,这些特点正好适应了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学习变化。

目前教育变革的讨论,过多集中于在线教育(远程、平板、电子、数字),这正像任何一种科技让人们最先想到的都是偷懒的哲学,自动化时代最先想到的是卓别林电影中的自动吃饭机,多媒体时代最先想到的是游戏。

在线教育本身很难改变学习,在这场教育革命的浪潮中,有在线教育引发的教育从数字支撑到数据支撑的变化,却是很多人没有在意的巨大金矿。

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运用,这些过去靠“拍脑袋”或者理念灵感加经验的事情,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变成一种数据支撑的行为科学。

教育将成为继经济学之后,一门不再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大数据时代的教育,将变成一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目前的经济社会,已经进入后工业化的大数据时代,人与机器的主流社会关系逐渐转向人与数据之间的关系,若干年后社会的竞争将以服务和创新为核心,然而我们今天的教育还受制于减少犯错和标准化的“魔咒”。

大数据教育提供了另外一种可能,标准化的教育将转向网络完成,而个性化的人才培养将主要有学校承担:越来越小的班级、越来越近的学校、越来越聚焦的教育支持、越来越个性化的培养方式。

这将使教育摆脱工业化时代的模式。

5.下列关于大数据教育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工业化时代的教育标准化地培养人才,导致人才的个性和创新不足,这样的弊端直接催生了大数据教育。

B. 大数据教育的特点是非结构化、数据量巨大、数据分析由专家层变化为用户层、大量采用可视化展现方法.C. 以数据支撑为标志的大数据教育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和社会效益,但不少人没有对它给予应有的关注。

D. 大数据教育将不再是靠理念和经验传承的社会科学,而会成为继经济学之后的第二门实实在在的实证科学。

6.下列不属于大数据将给教育带来的变化的一项是()A. 教育环境的设计、教育实验场景的布置、学习场景的变革、教育管理数据的采集和运用等由数据支撑。

B. 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甚至他们与家长、社区交流的大量信息得以处理为数据,可以丰富教育资源。

C. 将优质课堂教学资源传送到教育发展滞后的学校,学生们在校即时同步学习,扩大优质资源的覆盖面。

D. 累积足够的学生个体信息并据此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从而最大可能的实现每个人的进步与成功。

7.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数据教育”中的“数据”不是鼓励的“数字”,而是对数字及其相关资料、信息进行处理所形成的“数据”。

B. 大数据教育时代,随着教育时空的变化、学习场景的变革、情感交流和思想教育将会出现新的情况。

C. 工业化时代的教育培养的少犯错和标准化人才,难以适应后工业化大数据时代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D. 大数据教育由网络完成标准化教育,而学校主要承担个性化人才的培养工作,教师需求量将大为减少。

三、(6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9题。

王筠字元礼,一字德柔,琅邪临沂人。

筠幼警寤,七岁能属文。

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

及长,清静好学,与从兄泰齐名。

陈郡谢览,览弟举,亦有重誉,时人为之语曰:“谢有览举,王有养炬。

”炬是泰,养即筠,并小字也。

起家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迁太子舍人,除尚书殿中郎。

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郎署者,或劝逡巡不就,筠曰:“陆平原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

”乃欣然就职。

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

筠为文能压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

约常从容启高祖曰:“晚来名家,唯见王筠独步。

”昭明太子爱文学士,常与筠及刘孝绰、陆倕、到洽、殷芸等游宴玄圃,太子独执筠袖抚孝绰肩而言曰:“所谓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

”其见重如此。

普通元年,以母忧去职。

筠有孝性,毁瘠过礼,服阕后,疾废久之。

中大通二年,迁司徒左长史。

三年,昭明太子薨,敕为哀策文,复见嗟赏。

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

其自序曰:“余少好书,老而弥笃。

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后重省览,欢兴弥深,习与性成,不觉笔倦。

自年十三四,齐建武二年乙亥至梁大同六年,四十载矣。

幼年读《五经》,皆七八十遍。

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

余经及《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并再抄。

子史诸集皆一遍。

未尝倩人假手,并躬自抄录,大小百余卷。

不足传之.好事,盖以备遗忘而已。

”又与诸儿书论家世集云:“史传称安平崔氏及汝南应氏,并累世有文才,所以范蔚宗云崔氏‘世擅雕龙’。

然不过父子两三世耳;非有七叶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继,人人有集,如吾门世者也。

沈少傅约语人云:‘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已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者也。

’汝等仰观堂构,思各努力。

”(节选自《梁书王筠传》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有居.郎署者居:任职。

B.以母忧.去职忧:忧虑。

C.老而弥笃.笃:执着。

D.身.为四代之史身:亲自。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A.时人为.之语日吾羞,不忍为.之下B.乃.欣然就职疑其有悔改,乃.复请之C.其.见重如此其.翼若垂天之云D.不足传之.好事外无期功强近之.亲第II卷(非单项选择题共123分)四、(31分)10.把第I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

(4分)(2)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

(4分)11.第I卷文言文中,王筠是怎样学习的?请简要概括。

(5分)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

(限画9处)(4分)周室既衰诸候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13.阅读下面的清诗,回答问题(8分)秋暮吟望赵执信小阁高栖老一枝[注],闲吟了不为秋悲。

寒山常带斜阳色,新月偏明落叶时。

烟水极天鸿有影,霜风卷地菊无姿。

二更短烛三升酒,北斗低横未拟窥。

[注]“一枝”语出《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

“老一枝”意为终老山林。

(1)简要赏析颔联中“常”“偏”两字的妙处。

(3分)(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5分)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限选6个小题)(6分)(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_________。

(《孟子告子下》)(2)_________,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荀子劝学》)(3)虽无丝竹管弦之盛,_________,亦足以畅叙幽情。

(王羲之《兰亭集序》)(4)_________,拔剑四顾心茫然。

(李白《行路难》)(5)画图省识春风面,_________。

(杜甫《咏怀古迹》)(6)_________,锦鳞游泳。

(范仲淹《岳阳楼记》)(7) 桂棹兮兰桨,。

(苏轼《赤壁赋》)(8)四十三年,望中犹记,_________,(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五、(22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郁达夫①自从亚里士多德的文学模仿论创定以来,以为诗的起源是根据于模仿本能的学说,到现在还没有绝迹;论客的富有独断性者,甚至于说出“所有的艺术,都是自然的模仿;模仿得像一点,作品就伟大一点,文学是如此,绘画亦如此,推而至于音乐,舞蹈,也无一不如此”等话来。

这句话,虽则说得太独断,太笼统;但反过来说,自然景物以及山水,对于人生,对于艺术,都有绝大的影响,绝大的威力,却是一件千真万确的事情;所以欣赏山水以及自然景物的心情,就是欣赏艺术与人生的心情。

②自然的变化,实在多而且奇,没有准备的欣赏者,对于他的美点也许会捉摸不十分完全的;就单说一个天体罢,早晨的日出,中午的晴空,傍晚的日落,都是最美也没有的景象;若再配上以云和影的交替,海与山的参错,以及一切由人造的建筑园艺,或种植畜牧的产物,如稻麦、牛羊、飞鸟、家畜之类,则仅在一日之中,就有万千新奇的变化,更不必去说暗夜的群星,月明的普照,或风、雷、雨、雪的突变,与四季寒暖的更迭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