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近代国防(1)
中国国防历史与国防建设
中国国防发展史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
作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无非两件大事,一个是发展问题,一个是安全问题。
国防,是人类社会发展与安全需要的产物,它是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生死存亡、荣辱兴衰的根本大计。
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关注国防、了解国防、建设国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国防的含义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维护国家安全利益是国防的根本职能;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防止外来侵略、颠覆,是国防的主要任务。
国防是阶级斗争的产物,伴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形成而产生,只要世界上有国家存在,国防就会存在。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在不同阶级专政的国家中,国防具有不同的特征。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国防的职能是将各阶级维持在一定的“秩序”范围之内;资本主义社会,国防的职能是用军队保护和扩大商品产生与贸易,对外进行疯狂掠夺;人类历史上诞生社会主义国家之后,国防有了新的阶级内涵,其职能是确保各民族的平等生存、发展,抵抗外来侵略,维护世界和平。
衡量一个国家国防力量的强弱,军事力量不是唯一标准,还涉及到这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外交等方方面面。
尤其是人类历史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类社会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大经济的基础上的,社会诸方面已经成为一个紧密相关的有机整体,国防只有成为这个有机整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才可能具有无穷的威力。
因此,我们要树立一个大国防观,将国防建设放入整个国家乃至人类发展的大环境中进行思考、规划。
二、、国防历史我国国防的历史源远流长。
公元前21世纪,伴随着奴隶制国家夏的出现,作为抵御外来入侵和讨伐他国的工具──国防便产生了。
在人类社会的历史长河中,神州大地先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
国防也经历了无数个强盛与衰落的交替,从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国防遗产和深刻的历史教训。
军事理论历年考试题
第一题:名词解释1.国防:国防是国家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是国家重要职能之一。
2.军事思想:军事思想是关于战争、军事和国防的基本问题的理性认识。
是人生们长期从事军事实践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军事思想揭示战争的本质和基本规以及进行战争的指导规律,阐明军队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原则,从总体上反映研究战争和军事问题的成果。
3.战略格局:所谓战略格局,是国际社会中有关国家或力量集团,在一定时期,为了一定的政治、经济、军事利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而组成的一种关系和结构。
4.军事高科技:军事果科技技术是高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诸多高技术中为了满足国防现代化需要、能够产生新武器系统、战争指挥系统与战争方法而发展起来的那部分新技术群。
5.信息化战争:信息化战争是一种战争形态,是指在信息时代核威慑条件下,交战双方一信息化军队为主要战争力量,在陆、海、空、天、电、网等全维空间展开的多军兵种一体化的战争。
它的特点之一就是通过取得信息化上的优势,以保障在物质空间实现局部或全局的优势,并将战争附带杀伤破坏减至最低限度。
第二题:简答题1.中国国防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启示?经济发展第国防强大的基础。
经济是国防的物质基础,国防的强大有赖于经济的发展。
政治昌明是国防巩固的根本。
政治与国防紧密相关,国家的政治是否开明,制度是否进步,直接关系到国防能否巩固。
只有政治昌明,才能又巩固的国防。
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是国防强大的关键。
纵观中国数千年的国防历史,不难发现,凡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国防就强大;凡是国家分裂民族矛盾尖锐的时期,国防就虚弱。
2.胡锦涛三个提供一个发挥的主要启示?意味着我军的职能和作用进一步扩展:由维护传统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全延伸到维护海洋、太空、电磁空间等领域的安全;由应对传统安全威胁,延伸到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由维护国家生存利益,延伸到维护国家发展利益;由维护国家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延伸到维护世界和平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国防历史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中国古代国防
1.古代的兵制建设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中国古代国防
1.古代的兵制建设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中国古代国防
1.古代的兵制建设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中国古代国防
1.古代的兵制建设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中国古代国防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二)中国近代国防
2.民国时期的的国防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二)中国近代国防
2.民国时期的的国防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二)中国近代国防
2.民国时期的的国防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二)中国近代国防
2.民国时期的的国防
沙俄策划“外蒙自 治”。 1918年段祺瑞签约,将东 北置于日本的控制之下。
(二)中国近代国防
1.清朝后期的的国防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二)中国近代国防
1.清朝后期的的国防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二)中国近代国防
1.清朝后期的的国防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二)中国近代国防
1.清朝后期的的国防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二)中国近代国防
1.清朝后期的的国防
英国提出西藏从中 国分割出去由英国 统治的主张,在阴 谋没有得逞的情况 下,又在中印边境 制造了一条非法的 “麦克马洪线”。
1914年日本出兵山东,强占 胶济铁路和青岛;1915年提 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要求。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专题近现代中国国防
专题:近现代中国国防一、专题线索:国防,就是国家的防务,是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防备外来侵略和颠覆,所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外交、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和斗争。
中国近代的国防充溢着孱弱、破败和屈侮,是被动防御。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国防力量也大为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走科技强军之路,国防力量也有了新的发展壮大,国家主权好领土完整得到保障,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二、知识体系:(一)近代国防:1、总体特征:中国近代的国防充溢着孱弱、破败和屈侮,近代是被侵略的100年,所以是被动防御。
2、基本概括: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者利用坚船利炮击破了清王朝的国门,将殖民主义根植在了中国的土地上。
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面前,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却执意奉行“居安思奢”,“卖国求荣”的国防指导思想;“不战而败”,“攘外必先安内”的国防斗争策略。
结果导致有国无军,有国无防。
导致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惨遭蹂躏和屠杀。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带来了民族独立的曙光。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0多年的武装斗争,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共上的“三座大山”。
1949年10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结束了100多年来中华民族有国无防的屈辱历史。
中国国防开始进人了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
3、措施:洋务运动时期统治者还注重海防建设。
苦心经营,建立起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但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宣告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完全破产。
(二)、新中国的国防:【国防建设的巨大成就】人民解放军已经由单一军种的军队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的强大军队。
武器装备实现历史跨越。
在极为困难的条件下开发出两弹一星核潜艇等多项大杀器,逐步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武器装备体系和独立完整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深入解读考点】1.了解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建立的史实。
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成立的作用:人民海军和人民空军的成立,为维护国家领海和领空主权的完整,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保卫和平作出了贡献;为国家建设提供了国防保障。
国防发展(古代+近代)
国防+爱国资料(古代+近代)一、国防的概念:(围绕国防的概念提供符合主体的资料)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历史:公元前21世纪,伴随着奴隶制国家夏的出现,作为抵御外来入侵和讨伐他国的工具──国防便产生了。
(一)古代国防:我国古代的国防是指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共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漫长历史。
1.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①代表作:《孙子兵法》: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诸候国之间连年征战,使国防观念迅速得到强化,虽然当时的诸子百家在政治和哲学主张方面各放异彩,但在国防方面却甚至一致。
形成了诸如“义战却不非战”、“非攻兼爱却不非诛”“足食足兵”、“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富国强兵”“文武相济”、“尚战、善战、慎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等思想,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对武备和国防的重视,而且国防思想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全面奠定古代军事思想的基础,标志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成熟。
在此基础上也形成较为完整的战争观,并提出了普遍的战争指导原则。
②进入隋唐五代时期,国防建设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开始全面整理兵书,初步形成古代军事学术体系。
通过三次大规模的整理,形成了研究军事战略的“兵权谋”,研究战役、战术的“兵形势”,研究军事天文、气象的“兵阴阳”,研究兵器、装备的制造和运用技巧的“兵技巧”,共四大类,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军事学术体系。
另外,战略思想趋于成熟,战略防御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
③宋朝至清朝前期军事上进入冷、热兵器并用时代,因此,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上也有相当的发展。
宋仁宗时期开办“武学”后又推武举,为军队培养、选拔了大批军事人才,同时也繁荣了军事学术。
2.古代的兵制:我国古代的兵制建设主要包括军事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和兵役制度等内容。
①军事领导体制上:◆夏、商、西周时期,一般由国王亲自掌握和指挥,没有形成专门的军事领导机构。
1.1中国国防
国防的地位和作用
(一)国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国防是国家独立自主的前提 (三)国防是国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
现代国防特点
(一)国家利益与国防的整体性
(二)力量综合性 (三)手段多元性 (四)系统协调性 (五)国防事业社会性
第二节
我国历史上的国防
一、我国古代的边、海防建设 我国古代的边防建设,主要是修筑防 御工程和实行实边固边政策。 海防建设主要是建造海军舰船,修建 卫所、水寨、烟墩等国防设施,组织保甲 ,发动沿海居民从事海防保卫工作等。
3. 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国家主权与国家领土具有密切 联系,领土既是国家行使其主权的 空间,也是国家主权行使的对象, 没有领土,主权就失去了存在空间 和行使对象。 国防捍卫国家主权的独立,必 然要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
4. 维护国家的安全
国家要正常的生存和发展,必 须有一个安全的内外环境。一个国家 如果没有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难 以建设和发展,而且生存也会受到威 胁。因此,维护国家的安全,也是国 防的主要目的之一。
同时,军事手段还能够作为各种 非军事手段的有力后盾,可以强化各 种非军事手段的国防功能。因此,军 事手段理所当然成为国防活动中的主 要手段。 还有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 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四)国防的对象
国防的对象,是指国防所要防 备、抵抗和制止的行为。这是一个涉 及到国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国防 力量的重大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防法》的界定,国防的对象, 一是“侵略”,二是“武装颠覆”。
中国国防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国防概述 我国历史上的国防 国防法规
国防概述
国防: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 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 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 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 、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发展(古代+近代)
国防+爱国资料(古代+近代)一、国防的概念:(围绕国防的概念提供符合主体的资料)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二、国防历史:公元前21世纪,伴随着奴隶制国家夏的出现,作为抵御外来入侵和讨伐他国的工具──国防便产生了。
(一)古代国防:我国古代的国防是指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1840年鸦片战争,共经历了近四千年的漫长历史。
1.古代的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①代表作:《孙子兵法》: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各诸候国之间连年征战,使国防观念迅速得到强化,虽然当时的诸子百家在政治和哲学主张方面各放异彩,但在国防方面却甚至一致。
形成了诸如“义战却不非战”、“非攻兼爱却不非诛”“足食足兵”、“以正治国,以奇用兵”、“富国强兵”“文武相济”、“尚战、善战、慎战”、“不战而屈人之兵”等思想,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对武备和国防的重视,而且国防思想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全面奠定古代军事思想的基础,标志我国古代军事思想在这个时期已经基本成熟。
在此基础上也形成较为完整的战争观,并提出了普遍的战争指导原则。
②进入隋唐五代时期,国防建设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开始全面整理兵书,初步形成古代军事学术体系。
通过三次大规模的整理,形成了研究军事战略的“兵权谋”,研究战役、战术的“兵形势”,研究军事天文、气象的“兵阴阳”,研究兵器、装备的制造和运用技巧的“兵技巧”,共四大类,构成一个较为完整的军事学术体系。
另外,战略思想趋于成熟,战略防御思想得到进一步完善。
③宋朝至清朝前期军事上进入冷、热兵器并用时代,因此,国防政策和国防理论上也有相当的发展。
宋仁宗时期开办“武学”后又推武举,为军队培养、选拔了大批军事人才,同时也繁荣了军事学术。
2.古代的兵制:我国古代的兵制建设主要包括军事领导体制、武装力量体制和兵役制度等内容。
①军事领导体制上:◆夏、商、西周时期,一般由国王亲自掌握和指挥,没有形成专门的军事领导机构。
军事理论-中国国防概述
第一节、国防概述
第一节、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要素
1海里=1.85公里 1平方公里小岛的经济专属区=
Πr2 =3.1=412×52600200海里2 =232360平方公里
领空 100公里 80公里 30公里
第一节、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要素
3.国防的职能
(4).维护国家的安全
国家安全是对国家生存与发展受到威胁的状态的 一种界定。
扩张型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三)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
美国在世界各地建有300多个军 事基地。军事力量 “前沿存在”, 侵犯他国主权和领土,干涉其内政。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三)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 自卫型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第一节、国防概述
(三)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 自卫型 联盟型
美国
一元体
联
(2).保卫国家的统一 国家的统一是指由一个中央政府对领土内
一切居民和事务完整的管辖权,不允许另立 政府或分割国家的管辖权。
台湾问题
第一节、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要素
国防的职能
(3).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
领土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物质前提, 是国家行使其主权的空间。
领土包括领陆、领水(内水,领海)、 领空。
1.古代的兵制建设
三、中国国防历史
(一)中国古代国防
1.古代的兵制建设
三、中国国防历史
(一)中国古代国防
1.古代的兵制建设
三、中国国防历史
(一)中国古代国防
1.古代的兵制建设
朝代
夏代 前21-16 世纪400年
兵役制度
服役 年龄 军队编成
简述我国近代国防历史
简述我国近代国防历史
我国近代国防历史可以追溯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这是古代国防向近代国防的转折点。
在此之后,中国面临了外国的侵略和压迫,国防形势日益严峻。
以下是我国近代国防历史的一些重要事件和阶段:
1. 洋务运动:这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间的一次自强运动,旨在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新式军事工业,训练新式海陆军,建成北洋水师等近代海军。
其中规模最大的近代军工企业是在上海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2. 甲午战争:1894年至1895年中日之间的战争,也称为甲午海战,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海上武装冲突。
这场战争以中国的失败告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
3. 抗日战争:1931年至1945年,中国对抗日本侵略者的战争。
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中国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最终赢得了胜利。
这场战争对于中国的国防建设和民族独立具有重要意义。
4. 新中国成立后的国防建设: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国防建设,发展了现代化的军事力量,包括陆、海、空三军和战略导弹部队等。
同时,还进行了多次军事改革,以提高国防实力和应对未来战争的能力。
我国近代国防历史是一部充满挑战和奋斗的历史。
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为保卫国家安全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古、近代国防、现代国防特征
• 中国 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上,没有 一个主权属于中国的港口,中国人民倍 受外敌凌辱。此时的中国陷入了半封建 半殖民地的深渊之中。
1.落后就要挨打
名称 第一次鸦 片战争 第二次鸦 片战争
中法战争
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
时间
1840.6--1842.8
1856.10--1860.10
1883.12--1885.6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2)军事领导机构的设立 (3)因势采用的兵役制度 (4)实边固边的边防政策 (5)重视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
2.秦、汉以来的国防史 2.1、征服匈奴通西域。 2.2、吐蕃受封及对西藏的治理。 2.3、开发西南,建“海上丝绸之路”。 2.4、巩固东北边陲。 2.5、军事理论进一步发展。
秋
末
步 、车战
骑射
各历史时期的军制和战争——先秦时期
步(车)、骑、舟各兵种出现,奠定了冷 兵器时代作战的基本方式。
1.先秦时期的国防
炎黄文明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
2.古代国防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
(1)国家军队:千乘之国 (2)领导体制:武将带兵 (3)兵役制度:征兵制 (4)国防工程:长城修筑 (5)国防思想:富国强兵
(一)我国古代国防
战争-----------军队-----------国防
我国古代国防始于公元前21世纪第一个奴 隶制国家夏朝,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而终 止,历经数千年。
1.古代国防的建立
(夏、商、西周时期)
(1)军队建立:王室卫队 (2)领导体制:贵族大臣带兵 (3)兵役制度:民军制 (4)国防工程:修城
(一)国防的基本类型
1、扩张型 实行霸权主义政策 2、自卫型 以防止外敌入侵为目的 3、联盟型 以结盟的形式联合他国进行防卫 4、中立型 坚持和平中立
浅谈对我国国防的认识[整理]
浅谈对我国国防的认识摘要:国防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不仅具有“增强全民国防观念,提高全民国防意识”的功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
据此,针对我国从古至今的国防政策进行阐述,浅谈对我国国防的认识以及当代大学生关于我国国防的义务与责任。
关键词:国防政策国防军事理论大学生自从人类社会产生国家以来,国防问题便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而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无可辩驳的证明,国防巩固与否,维系着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
纵观我国五千年文明史,国防史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古代国防、近代国防和现代国防。
古代国防,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到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结束,前后经历了4000多年的历史。
其中从春秋战国到秦汉、盛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国防最为强盛的一个时期,而从中唐开始到两宋、晚清时期国防便日趋衰败。
我国整个封建社会国防事业由盛到衰、由强到弱的发展过程说明,国防不是孤立的防务,它与国家的政治、外交、经济和军事联系密切。
我国古代为抵御外敌的侵犯,巩固边、海防,修建了数量众多的国防工事,而万里长城便是中华民族内部纷争的各国在漫长岁月中修建起来的巨大国防工程,成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防御外侵的象征,也是中国几千年来以土为本的内陆型国防观的标志。
而城池却是我国古代国防建设时间最早、数量最多的工程;京杭大运河则对军事交通运输和“南粮北运”起到积极作用。
从明朝开始,为防止倭寇的袭扰,各种海防工程体系开始在沿海重要地段修建。
近代国防,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我国国防史上最为屈辱的一个历史时期。
1840年鸦片战争到1911年辛亥革命,这70多年间,中国有海无防,有边不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列强将中国瓜分殆尽。
辛亥革命虽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但并没有改变中国任人宰割的历史。
军阀混战,生灵涂炭。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7年8月建立人民军队,共产党开始独立的领导武装斗争。
我国近代国防总结的特点
我国近代国防总结的特点我国近代国防的特点总结如下:1. 近代中国的国防观念逐渐成熟。
在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战争等历史事件中,中国人民逐渐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和国防的重要性。
随着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逐步实现,中国人民对国防的认识更加深入,形成了强烈的国防观念。
2. 近代国防建设由被动防御向主动防御转变。
在近代中国,由于列强的侵略和割据,国防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状态。
但是,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人民开始探索主动防御的国防战略,提出了“国防现代化”的口号,不断推进国防科技和军事现代化建设。
3. 近代国防建设注重联合防御。
在近代中国,由于列强的联合侵略,国防力量往往相互对抗。
但是,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人民开始探索联合防御,建立和发展国家间的军事合作关系,增强了国防力量的合作和对抗能力。
4. 近代国防建设注重人才培养。
在近代中国,由于军事技术较为落后,国防力量主要由士兵和将领组成。
但是,随着国防现代化的推进,中国人民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出了众多优秀的国防人才。
5. 近代国防建设注重防御与反击相结合。
在近代中国,由于列强的侵略和割据,国防力量往往只能进行被动防御。
但是,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人民开始探索防御与反击相结合,进行主动进攻和反击,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胜利。
我国近代国防的特点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总结和拓展。
首先,近代国防观念逐渐成熟,形成了强烈的国防观念;其次,国防建设由被动防御向主动防御转变,不断推进国防科技和军事现代化建设;第三,注重联合防御,建立和发展国家间的军事合作关系;第四,注重人才培养,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军事人才培养体系;第五,注重防御与反击相结合,进行主动进攻和反击,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胜利。
这些特点反映了中国近代国防建设的历程和成就,也为现代国防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中国国防历史》PPT课件-81页精品文档
2.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边防体系)
开平卫
辽东边墙
大宁卫
嘉峪关 甘肃镇
宁夏镇
宣府镇
辽东镇
东胜卫
大同镇 太原镇
雁门关 偏关
宁武关 延绥镇
居庸关
山海关
蓟州镇
京师 渤
紫荆关
海
倒马关
黄
固原镇
黄
海
河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二、中国国防历史
(一)中国古代国防
3.古代的国防工程建设(海防体系)
一、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 自卫型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 自卫型 联盟型
美国
一元体
联
日本
韩国
盟
多元体 俄罗斯 乌克兰 哈萨克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扩张型 自卫型 联盟型
中立型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 中国国防
• 第一讲:中国国防历史
一、国防概述 二、中国国防历史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
第一次鸦片战争图(1840.6—1842.8)
一、国防概述
(一)国防的含义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中国国防历史与新中国国防建设
一、国防概述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中国国防
第一讲:中国国防了解国防历史、现状,熟悉国防法规基本内容,增强国防观念主要讲:国防的概念:是国家的防务。
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国防的类型:扩张型:美国;自卫型:中国;联盟型:欧盟;中立型:瑞士;中国国防的发展历史:1、从夏王朝建立开始,建立了军队,实行军制,至今来看,谁掌握了强大的军事力量,谁就是世界老大,毛泽东说过枪杆子里出政权。
2、中国近代国防:清朝后期,鸦片战争爆发后,西方列强大举进攻中国,形成了弱肉强食的局面,对各国是割地赔款(中日甲午战争),签订了多项不平等条约。
(中英南京条约、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沙俄瑷珲条约、中日马关条约、11国辛丑条约)割地160万平方千米,3、民国时期:推翻清朝统治,又被袁世凯盗取胜利果实称帝,张勋复辟,军阀割据称雄(长江中下游流域--直系冯国璋、曹锟、吴佩孚、孙传芳---英美支援;皖系控制安徽、浙江、山东、福建、山西--段祺瑞---日本支援;奉系奉天、黑龙江、吉林--张作霖张学良--日本支援)4、五四运动开始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7、7卢沟桥事变,国共合作共同抗日,国民党背信弃义,被共产党赶下历史舞台,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国防史启示:经济强大---强大的国防;政治昌明---巩固国防;民族团结--坚强的国防二、国防法规:国防法规体系:宪法中的国防条款、国防法律、国防法规、国防规章制度、地方性规章制度我国实行义务兵制及学费补偿等:大学生应征入伍:入学前、读书中、应届毕业生,三、国防建设:现阶段:中央军委:七个部(厅),三个委员会、五个直属机构;五个军种(陆、海、空、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五大战区(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提高海陆空联合作战能力。
国家下达力度进行国防建设,形成综合配套的国防工业体系(北斗、科研院所、空间站、探月、探火星、粒子研究,时空穿梭,震慑作用,在逆境中成长)四、国防动员:可分为总动员和局部动员:国家为准备战争和实施战争而在相应的范围内由平时状态转入战争状态所采取的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统一协调的紧急措施。
中国近代国防
中国近代国防中国近代的国防充溢着孱弱、破败和屈侮的。
上溯至1840年西方殖民主义者利用坚船利炮击破了清王朝紧锁的国门,将殖民主义根植在了中国的土地上。
在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侵略面前,腐朽的清朝统治者却执意奉行“居安思奢”,“卖国求荣”的国防指导思想;“以军压民”,“贫国臃兵”的国防建设思想;“愚兵牧民”,“莫谈国事”的国防教育思想;“不战而败”,“攘外必先安内”的国防斗争策略。
结果导致有国无军,有国无防。
导致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惨遭蹂躏和屠杀。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给苦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带来了民族独立的曙光。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20多年的武装斗争,终于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共上的“三座大山”。
1949年10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国防开始进人了社会主义新的历史阶段。
这边是近代国防的基本概括。
1644年清军大举入关,定鼎中原。
自顺治开始,经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五代,经历了177年,是清朝的兴盛时期。
但是经过“康乾盛世”之后,政治日趋腐败,国防日益虚弱。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西方殖民势力大举入侵,从此清王朝一蹶不振,每况愈下,有国无防,内乱外患不息,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清朝初期统治者还注重海防建设。
在同国内割据势力的斗争中,制止了分裂,促进了国内各民族的团结,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在与外部侵略势力的斗争中,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疆域辽阔的多民族的封建专制国家。
但从道光年间开始,朝政日益腐败,防务日渐废弛。
特别是袁世凯在《军政司试办章程折》中说:“中国军政废弛,匪伊朝夕。
其弊端之尤著者,在于营制不一,操法不齐,器械参差,号令歧异。
为将者不习谋略,为兵者半属惰游。
平时而心志不相浮,临阵而臂指不相使,聚同乌合,散如瓦解”。
清军的精华北洋水师也是“日久玩生,弃兵于操驾事宜全不练习,遇敌之时雇佣舵工,名为舟师,不谙水务”。
边防废弛,海防要塞火炮年久失修,技术性能落后,炮弹威力甚小且不能及远。
中国国防概述
一、国家与国防
(三)国家安全
维护国家安全,应当从封 闭和独守家门的模式,转变为 积极进取和开放的模式
中国的发展利益走到哪里, 中国的安全观及其实现手段就 应该辐射到哪里
一、国家与国防
(四)国防职能
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 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 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而进 行的军事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 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 的活动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一)扩张型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美国在世界各地建有300多个军事基地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二)联盟型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三)中立型
奉行和平中立的国防和外交 政策,确定总体防御战略,建立 相应国防体系。典型代表国家有 瑞士、瑞典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四)自卫型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 外交政策,实行积极防御 的国防战略。国防目标是 保卫国家主权、统一、领 土完整和安全,维护世界 和平与发展
四、中国国防历史
(一)古代国防的兴衰
兵制建设
兵制主要指军事制度,包括武装力 量体制,军四事、领中导国体国制防和历兵史役制度
四、中国国防历史
(一)古代国防的兴衰
兵制建设
夏朝:由少数不参加生产劳动的贵族上层 成员组成的卫队
商朝:王作三师:左、中、右 西周:车兵(戎车)、步兵(甲士)
四、中国国防历史
一、国家与国防
(二)国家主权
主权过时论 :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 权、内战非内政
人权是历史的产物,是同每个国家的经 济文化水平相联系的。在不同的国家,不同 的历史发展阶段,人权的内涵是不相同的。 因此,任何国家都不应该把自己的人权标准 和要求强加于人
一、国家与国防
军事
国防概述教案教学目的:掌握国防的基本概念,熟悉国防基本要素的内容,了解我国的国防历史和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树立现代国防观。
激发建设国防的热情。
教学内容:第一节国防基本要素第二节我国历史上的国防第三节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国防基本概念:国家为防备和抵抗外来侵略,制止武装颠覆,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所进行的军事活动,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第一节国防基本要素(一)国防的主体国防的主体,是国防活动的实行者,通常为国家。
只有依靠国家的权力才能使国防得以运转,只有国家,才能领导和组织国防事业。
国防是国家的防务,是全民族的防务,与国家的各个部门、各种组织以及全体公民都息息相关。
(二)国防的目的国防的目的,主要是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
1. 捍卫国家的主权国家和主权不可分割,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根本标志。
如果一个国家的主权被剥夺,其他的一切,都无从谈起了。
因此,捍卫国家主权,始终是国防中第一位的、根本的目的和任务。
2. 保卫国家的统一国家的统一是指国家由一个中央政府对领土内一切居民和事务行使完整的管辖权,不允许另立政府或分割国家的管辖权。
从国际法的角度来说,保卫国家统一、反对分裂,历来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绝不允许外国干涉,这是一个原则性问题,不能有丝毫的含糊。
3. 保卫国家的领土完整国家主权与国家领土具有密切联系,领土既是国家行使其主权的空间,也是国家主权行使的对象,没有领土,主权就失去了存在空间和行使对象。
国防捍卫国家主权的独立,必然要保卫国家领土的完整。
三次台独:内镇台独96’内镇台独内镇台独99.94. 维护国家的安全国家要正常的生存和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全的内外环境。
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难以建设和发展,而且生存也会受到威胁。
因此,维护国家的安全,也是国防的主要目的之一。
(三)国防的手段国防的手段,是为达到国防目的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规定,我国国防的手段包括:“军事活动,以及与军事有关的政治、经济、外交、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活动。
我国近代国防(1)
• “轻器”还只是军队建设观念中的一个方面,与之相对应 的则是“贱武”。虽然满族生长于白山黑水之间,是一 个以狩猎和畜牧为生的“马上民族”,勇武而好战,比起 汉民族拥有更多尚武精神。但在入主中原后,随着满族的 “汉化”,再加上承平日久,其原有的崇尚武力的民族品 质渐渐消蚀,军队由中心渐渐滑向社会的边缘。
传统国防战略文化观 念和架构是“天朝上国” 的世界观和藩属朝贡体制, 强调“天子守在四夷”、 “藩篱屏障”。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列强把侵略的锋芒转向清朝的周 边藩属国,这使清王朝的周边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1865年,沙俄出兵进攻中亚的城邦国家浩罕汗国,强迫 其解除与清廷的藩属关系。 1865年,浩罕汗国的阿古柏率兵在英国与土耳其的支持 下,入侵新疆,建立分裂政权。 1871年,沙俄出兵侵占伊犁。 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制造“台湾事件”。 1879年,日本出兵占领原属清王朝属国的琉球王国,改 为冲绳县。与此同时,清廷也面临着普遍的边疆危机。
在“鲸吞蚕食,虎踞狼食” 的残酷现实面前,清王朝的国 防战略文化观念在强调“自卫” 的同时,仍然居留于“藩篱屏 障”。“台湾事件”之后,清 廷内外臣工展开了长达七个月 的“海防议”。
甲午战后,面对更加剧烈的边防危 机与民 族危机,以康有为为首的维 新派人士多次上书,建议改省为道, 编练新式陆军甲午战后中国海口几乎 尽为外国占有的现状,使得维护海权 成为人们的共识。
1883.12--1885.6
1894.7--1895.4 1900.6--1901.9
法国
日本 俄、美、英、 法、日、意、 德、奥
签订《中法新约》
《马关条约》、割地、赔款 及日本占领台湾 《辛丑条约》签订,完全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近代国防是一部充满
中国近代国防是一部充满判断题中国近代国防是一部充满孱弱、衰败和屈辱的历史。
( )参考答案:对中国近代国防是一部充满孱弱,衰败和屈辱的历史。
中国自近代以来,由于满清政府长期奉行闭关锁国政策,盲目排外,造成中国社会大幅度落后于西方列强。
正当中国自诩天朝上国,陶醉于儒家的‘之乎者也’的时候,西方迎来了汹涌澎湃的资本主义革命浪潮。
各主要列强都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力求适应新时代的变革要求。
鸦片战争后,中国羸弱的国防力量终于暴露的一览无余。
各种政治弊端,社会诟病也随着棺椁的打开而全部显现出来。
武备废弛、海防松懈。
八旗与绿营非但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反而敛财有术。
他们欺压百姓,掏空国库,已然从国家肱骨力量变成腐蚀国家的蛀虫。
中国近代历史的条约:1.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要求中国:割让香港岛;向英国赔偿鸦片烟价、商欠、军费共二千一百万银元;五口通商,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允许英人居住并设派领事;协定关税,英商应纳进出口货税、饷费,中国海关无权自主;废除公行制度,准许英商在华自由贸易等。
此外,也规定双方官吏平等往来、释放对方军民以及英国撤军等事宜。
2.天津条约——清咸丰八年(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法国、俄国、美国强迫清政府在天津分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英、法两国为了进一步扩大侵略特权而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爆发于1856年10月,1860年10月结束。
1858年,英法舰队在美、俄两国支持下,袭击大沽口。
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进犯天津。
清政府派钦差大臣桂良、花沙纳与俄、美、英、法各国代表分别签订《天津条约》。
3.瑷珲条约——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瑷珲条约》,又称《瑷珲城和约》,是俄罗斯帝国东西伯利亚总督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穆拉维约夫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传统军事文化在军队建设方面一个重要的定势就 是“轻器”。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 也是最早将火器运用于战争的国家。 • 但是,满族以骑射得天下,所以十分推崇骑射。 在军队建设的观念上也对火器的生产与研究极度 轻视,规定军队不准专习鸟枪而废弓矢。 • 这导致了清军武器装备长期得不到更新,到了鸦 片战争的时候,清军在武器装备方面竟然没有任 何变化的情况。
12国贸班制作 辅导员:董柏林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导致洋务运动 的产生。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 号下,洋务派开始了中国军事近代化的努 力。 但是,洋务派由于受“法古”观念的制 约,仅仅停留在“器物”层面,不仅不主 张学习西方军事制度和军事学术,而且还 把旧的军事制度与军事学术当作“中体” 加以固守并效法,使军事思想文化出现了 “中西合用”的特点。
洋务派的“法古”观 念在军事实践中造成的最 恶劣的后果便是,武器装 备的先进与军事制度、战 略战术的落后形成巨大反 差。甲午战争中清军的全 面溃败,引起了清廷内外 人士的反思,认识到了仅 在“器物”层面上的变革 根本不能使清军真正变得 强大,近代军事思想文化 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中国近代军事文化是在逐渐摆脱中国 古代军事文化的束缚和在西方军事文化 冲击下萌发的,又是在近代中国纷繁复 杂的军事活动中形成和变迁的。 20世纪初年近代军事文化的产生,有 力地推动了中国的军事活动。
虽然1888年成军的北洋海 军标志着近代中国国防建 设的一个里程碑,北洋海 军一度还成为远东第一的 海上军事力量,“以守为 防”一直就是近代中国海 军的作战方略,争取制海 权的观念虽然得到人们的 普遍认同,但在实际操作 中很难得到实现。
以“重道”为主线,经历了由 轻器、贱武向重器、尚武的变 化。
1883.12--1885.6
1894.7--1895.4美、英、 法、日、意、 德、奥
签订《中法新约》
《马关条约》、割地、赔款 及日本占领台湾 《辛丑条约》签订,完全沦 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外国侵略者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 约、协定达1182个,主要的有英国98
3.抗争才能救国
国家的经济实力,稳定的政局,政治开明, 武器装备,全民的国防意识和团结统一是强大国 防的精神支柱 。 今有国就有防,囯无防而不立,民无兵而不 安。可见国防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如果一栋华 丽的房子缺少了一把锁它在不久就会被洗劫一空, 同样一个国家只有建立自己强大的国防力量,才 不会受制于人,任人鱼肉.
个、俄国89个、日本76个、法国55个、 德国37个、美国20个。共赔款2700万
元、白银13亿多两;丧失领土300多万 平方公里。
2.腐败没有出路
一、 • 以“自卫”为主线,经历了由 藩篱屏障、弃藩自保向维护主 权的变化。
• 传统国防战略文化基于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的 整体和谐,带有强烈的 “自卫”色彩。《孙子》 中的“先为不可胜以待敌 之可胜”等思想生动地反 映了国防战略文化的“自 卫”性。植根于传统国防 战略文化的近代国防战略 文化虽然历经变化,但其 核心观念——“自卫”, 始终如一。
• “轻器”还只是军队建设观念中的一个方面,与之相对应 的则是“贱武”。虽然满族生长于白山黑水之间,是一 个以狩猎和畜牧为生的“马上民族”,勇武而好战,比起 汉民族拥有更多尚武精神。但在入主中原后,随着满族的 “汉化”,再加上承平日久,其原有的崇尚武力的民族品 质渐渐消蚀,军队由中心渐渐滑向社会的边缘。
我国近代国防
• (1840——1949)
1、落后就要挨打
战争 第一次鸦 片战争 第二次鸦 片战争
时间 1840.6--1842.8 1856.10--1860.10
侵略国 英国 英国、法国
后果 签订《南京条约》、半封建 半殖民地社会的开端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 条约》、联军进入北京
中法战争
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
在“鲸吞蚕食,虎踞狼食” 的残酷现实面前,清王朝的国 防战略文化观念在强调“自卫” 的同时,仍然居留于“藩篱屏 障”。“台湾事件”之后,清 廷内外臣工展开了长达七个月 的“海防议”。
甲午战后,面对更加剧烈的边防危 机与民 族危机,以康有为为首的维 新派人士多次上书,建议改省为道, 编练新式陆军甲午战后中国海口几乎 尽为外国占有的现状,使得维护海权 成为人们的共识。
中国的近代国防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是 悲痛欲绝的哀伤、洗刷不尽的血泪、永志 追思的英烈和伟岸壮阔的史诗,更是追求 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战的期盼、强国富民 的决心和睦邻友邦的祝愿。
作为一名12届的大学生,我更是深谙此 道.经济大战同军事大战同样重要,我们在努 力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应增强国防意识,关 心时局.开拓眼界. 我相信随着中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健康 的向前发展,中国社会的各方面也将随之不 断前进,中华民族的复兴指日可待!
军队建设是一个国家军队
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军 队建设文化也是军事文化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 对来自外部列强的入侵, 以及国内太平天国、捻军 起义的冲击,清王朝经受 着“生死存亡”的考验, 国家经制之军八旗、绿营 在军事斗争中表现的是腐 朽不堪。惨痛的教训与现 实的危险,促使清廷内外 在军队建设的观念以及实 践中发生了重大变迁。
•
八旗由于拥有优厚的待遇,生活奢侈、贪图享乐的风 气四处漫延,而由汉人组成的绿营也不比八旗强到哪里。 为了防止绿营武将擅权威胁中央政权,清王朝秉承传统中 国政治文化的基本特点,实行的是以文督武的方针。如此 形成的官僚阶层,就自然而然地出现了贱武的倾向.
甲午战败的刺激,使得一些有识之 士开始从文化精神方面探索清军失败 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一股不 小的“尚武”思潮。近代军队建设文 化中的“尚武”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
以“法古”为主线,经历了由 “泥古”向“中西并用”、 “古为今用”的变化。
化观 就 文 度 对 辨 想 另 统 农 深念 是 化 。 外 ” 的 外 思 业 受。 照 尤 这 来 , 三 , 想 社 中 “近 抄 其 些 事 也 纲 历 上 会 国 法代 先 是 观 都 五代的之长 古国 代 军 念 物 强 常 统 法 中 期 ”人 陈 事 因 持 调 , 治 祖 , 处 观的 规 思 素 轻 敬 宣 者 和 由 于 念军 的 想 表 视 天 扬 尊 守 此 刀 影事 “ 文 现 排 法 “ 崇 成 形 耕 响思 法 化 在 斥 祖 华 儒 观 成 火 。想 古 上 军 的 夷家念了种 文”,事 态,之思。传的
传统国防战略文化观 念和架构是“天朝上国” 的世界观和藩属朝贡体制, 强调“天子守在四夷”、 “藩篱屏障”。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列强把侵略的锋芒转向清朝的周 边藩属国,这使清王朝的周边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1865年,沙俄出兵进攻中亚的城邦国家浩罕汗国,强迫 其解除与清廷的藩属关系。 1865年,浩罕汗国的阿古柏率兵在英国与土耳其的支持 下,入侵新疆,建立分裂政权。 1871年,沙俄出兵侵占伊犁。 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制造“台湾事件”。 1879年,日本出兵占领原属清王朝属国的琉球王国,改 为冲绳县。与此同时,清廷也面临着普遍的边疆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