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家乡》教学反思

《美丽的家乡》教学反思

《美丽的家乡》教学反思

歌曲《美丽的家乡》是一首达斡尔族民歌,选自歌剧《傲蕾.一兰》,二段体,C大调。歌曲欢快易唱,主要描写的是赞美达斡尔家乡的美。

成功之处:在教学环节上我首先让学生聆听音乐,让学生从歌曲中找出答案,进入本节课的教学。然后通过学生交流、教师介绍等相关活动,结合图片介绍了达斡尔族的分布、饮食、服饰、民居、传统节日等,让学生更加了解了达斡尔族人们的生活,激发了学生对美丽家乡的向往和了解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其次通过聆听歌曲,感受歌曲,分析歌曲,进一步让学生在欣赏中体验家乡的美,在聆听中理解歌曲表现的内容,检验学生对歌曲旋律的理解。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做到身体力行,全身心的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从而获得情感体验。

例如“呐依吔……”这一段很能体现歌曲的情境,表现了达斡尔族人民开心的心情,学生也很喜欢唱这一段。然后通过观察和演唱弹奏注意旋律相似的乐句的区别,引领学生学好音乐文化知识。介绍木库莲是达斡尔民族仅有的一种传统乐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作为课堂乐器的口风琴,再次发挥它的优势,既解决了音准这个难点,又能让学生发挥团结合作的精神,互相倾听,互相合作。

不足之处:学生学习歌曲在自己总结出两部分的节奏与情绪时效果不理想,但可以用富有弹性和连贯优美的声音和饱满亲切的情绪来

因数和倍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因数和倍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主备课人冯春明备课时间3/11 课题因数与倍数课型讲授课 三维目标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创新点探讨总结因数与倍数关系 空白点动手找因数,倍数 教具准备 生:12个同样的正方形,师:ppt 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创作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

是……?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节课,我们一起讨论两数之间的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板书:因数和倍数。 二、认识因数和倍数 师:课前,老师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了12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卡片,现在请大家把这些卡片拿出来,请看:课件 生:学生明确要求后开始动手操作,师巡视并适当给予指导

生:汇报,师出示课件 师:刚才我们用12 个正方形拼出了不同的长方形,根据摆法我们还写出了3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如:课件生读红色字部分 师:谁能根据6*2=12,接下去仿4*3=12也说4句他们之间关系的话?12*1=12 怎么说呢?板书:12 的因数有:1 2 3 4 6 12 三、求一个数的因数 从12 的因数可以看出,任何一个数都有它的因数,而且不止一个,找到一个并不难,难的是想办法把他的所有的因数无遗漏的全部找出来,老师相信你们能办得到,有信心吗? 课件例1 (小组合作,总结

因数和倍数教案

因数和倍数 教学目标: 1、从操作活动中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另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 2、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以及热爱数学学习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2、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的关系是……? 生:父子(父母、母子、母女)关系。 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的关系是师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两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 二、探究新知 (一)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 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 出示:因为2×6=12 所以2是12的因数,6也是12的因数; 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 4、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 那你还能找出12的其他因数吗? (二)、学习求一个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A、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从1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8的因数有:1,2,3,6,9,1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那些? 汇报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定是(),而最大的一定是()。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18、5、4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 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 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 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一直找到它的本身,找的过程中一对一对找,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B、找倍数: 1、我们一起找到了1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 汇报:2、4、6、8、10、16、…… 师:为什么找不完? 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

美丽的家乡——连云港

美丽的家乡——连云港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每当听到董文华的这首歌时,我就想起了我的家乡——连云港。 连云港是一个靠海的群山环绕,绿水依依的地方。这里是著名的旅游胜地,有孙悟空的老家——花果山,有一座因地震震动而出现的山——孔望山,还有风景如画的渔湾…… 说起花果山,最引人瞩目的应当是水帘洞和玉女峰了。 站在水帘洞前,一眼望去,我就想到了李白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虽然水帘洞前的瀑布没有庐山瀑布那么雄伟壮观,但水帘洞前的瀑布有它童话般的色彩。进了水帘洞内,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水帘洞内,有大量的石桌、石凳、石椅,是供前来旅游的游客拍照留念用的。走出水帘洞,可以看见许多可爱的小猴子;有的好像在向我们招手;有的在保护自己的食物;还有的跟在妈妈的背上玩耍。而玉女峰是花果山的最顶峰,高600多米,是江苏省的最高顶!站在山顶,极目远眺,深绿的,浅绿的,暗黄的树叶,斑斑驳驳,像给山坡披上了一件色彩斑斓的衣裳。 连云港不仅有风景秀丽的花果山,更有让人心胸宽阔的大海。每到夏季,我们都喜欢来这里畅泳大海,嬉戏海浪,或到礁石旁、沙滩上寻找五光十色的贝壳,捕捉小鱼、小蟹。还来这里洗海澡,有时在沙滩上用黄沙把自己的身体埋住,只露出一个头在外面,让阳光充分照射,暖暖的、舒舒服服的,这就是名副其实的“沙浴”,可以强体健身。我们洗完海澡,还可以到小吃部品尝各式各样的海鲜,有活蹦乱跳的虾,张牙舞爪的蟹…… 连云港除了有优美的风景,还有许多知名的特产,如东海的水晶,灌云的醋、凤鹅,赣榆的煎饼、黄粉、虾酱等等都是人们所喜爱的,每一个到过连云港的人都会捎一些特产回去,让他们的家人和朋友也感受一下连云港的美味。 连云港,我的家乡。你美丽、可爱,处处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我爱你——连云港!

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2.1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具体性质,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2、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都知道一个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以及知道整数的概念(目前小学阶段不包括负整数)。 三、重点难点: 1、理解因数和倍数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2、因数和倍数的概念及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授】 1、激情导入:唐僧和孙悟空之间是师徒,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引出课题。 2、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1)教师用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1,引导学生观察图上的算式,把这些算式分为两类。 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商是整数的分为一类,商不是整数的分为一类。教师以商是整数的第一题为例,板书:12÷2=6。 教师:在这道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商也是整数,这时我们就可以说12是2和6的倍数,2和6是12的因数。 谁来说一说其他的式子? 学生回答。 教师板书: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 (2)说一说第一类的算式中,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学生回答,如:在20÷10=2中,20是10和2的倍数,10和2是20的因数。或:20是10的倍数,20是2的倍数,10是20的因数,2是20的因数。(3)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回答,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倍数与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3、举例概括 教师:请同学们注意,为了方便,我们在研究因数和倍数时,所说的数一般指的是自然数,而且其中不包括0。

教师:在自然数中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每个同学都在心中想一个,想好了说给大家听。学生举例,并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教师同时板书。 教师小结:像这样的例子举也举不完,那能不能用比较简洁的方式来叙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呢? 引导学生根据“用字母表示数”的知识表述因数与倍数的关系。 如:M÷N=P,M、N、P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N和P是M的因数,M 是N和P的倍数。 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那么A和B是C的因数,C是A 和B的倍数。 你能从这些数中挑出两个数,说出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 3、9、15、21、36 学生独立思考并回答。 4、找因数: (1).出示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一个,我们一起找找18的因数有哪些? 学生尝试完成后汇报 (18的因数有:1,2,3,6,9,18)教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生:用整除的方法,18÷1=18,18÷2=9,18÷3=6,18÷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18=18,2×9=18…) 教师:1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 (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6的因数有哪些? 小组合作交流后汇报,36的因数有:1,2,3,4,6,9,12,18,36 教师:你是怎么找的? 举错例(1,2,3,4,6,6,9,12,18,36) 教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

优秀的大班社会教案:美丽的家乡

活动内容:美丽的家乡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立志建设家乡的愿望; 2、使幼儿知道自己的家乡是章丘; 3、引导幼儿更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章丘的风景名胜和土特产。 活动准备: (章丘风景、土特产课件)、章丘风景图片、磁带(幸福泉、夸章丘)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1、听音乐《幸福泉》拍手进教室安静做好。 2、(出示几幅美丽的图片)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哪里吗?介绍: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章丘,是我们生活的地方。(课件章丘地图) 二、基本部分: 1、复习土特产: 我们章丘物产丰富,有好多的土特产,你知道哪些? (章丘大葱、明水香稻、垛庄核桃、龙山小米、白云湖鸭蛋、黄家烤肉) 简介: 章丘大葱:产于秀惠,它很高(最高的比老师还高一大节呢!)葱白也很长(能达到小朋友胸膛)、又脆又甜,有“葱王”、“世界上最伟大的葱”的称号。 明水香稻:是“世界香米之王”,古时候给皇上进贡的贡品。 垛庄核桃:果壳光滑,特别薄,容易剥皮。 龙山小米:米色金黄、香味很浓,是四大名米之一。乾隆年间,给皇上进贡的贡米。 白云湖鸭蛋:蛋黄发红、油多、味道鲜美 黄家烤肉:是绣惠镇黄家湾的特色食品,皮酥、肉嫩、肥而不腻、清香可口,是我们山东的名吃。 章丘还有很多好吃的,请小朋友看一下(课件)。 2、新授章丘美景: 章丘不仅物产丰富,风景更美: 小朋友,你都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让我们一起乘车去游览)(课件逐幅出示)结合课件教师先引导幼儿逐个观察各景点的特点,引导幼儿认识各风景点: (1)(开起小汽车、笛笛、笛笛、哧)小朋友看,我们来到哪里了?(白云湖)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好多荷花)对了,是白云湖。 小结:白云湖在明水西北边,空气清新,湖中种有大片的莲藕,还养着大量的鹅、鸭、鱼、鳖、虾等,是

因数和倍数公开课教学设计

主备课人冯春明备课时间3/11 课题因数与倍数课型讲授课 三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 维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 目3、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标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创新点探讨总结因数与倍数关系 空白点动手找因数,倍数 教具准备生: 12 个同样的正方形, 师: ppt 课件 教学过程二次创作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人与人之间存在着许多种关系,你们和爸爸(妈妈) 的关系是 ,, ?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 生:父子、父女、母子、母女 师:我和你们的关系是 ,, ? 生:师生关系 师:对,我是你们的老师,你们是我的学生,我们是师 生关系。在数学中,数与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 节课,我 们一起讨论两数之间的因数和倍数的关 系。 板书:因数和倍 数。 二、认识因数和倍 数 师:课前,老师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了12 个同样大小的小正 方形卡片,现在请大家把这些卡片拿出来,请看:课 件 生:学生明确要求后开始动手操作,师巡视并适当给予指导 生:汇报,师出示课件 师:刚才我们 用12个正方形拼出了不同的长方形,根据摆 法我们还写出 了 3 个不同的乘法算式。如:课 件 生读 红 色字部分 师:谁能根据6*2=12 ,接下去仿 4*3=12 也说 4 句他们之间 关系的话?怎么说呢?

12*1=12 板书: 12 的因数有: 1 2 3 4 6 12 三、求一个数的因 数 从 12 的因数可以看出,任何一个数都有它的因数,而且不

止一个,找到一个并不难,难的是想办法把他的所有的因数 无遗漏的全部找出来,老师相信你们能办得到,有信心吗? 课件例 1 (小组合作,总结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过渡语:小组合作中老师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积极参 与进来,小组合作发挥的是集体的智慧,我希望能看到 你们合作中的勇敢发言和合作后汇报时集体智慧的闪现。 学生合作,师巡视并指导 师:同学们都很积极,哪个小组愿意展示你们小组合作 的结果,, 方法:一乘法二除法 板书 18=1*18 18=2*9 ......... 适时表扬:方法真好等。 板书:表示方法:1、18 的因数有: 1、 2、 3、 6、9、 18 2、集合 归纳:观察 12 18 的因数有什么特点? 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 是本身,一个数的因数通常是成对出现的。 总结: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总结后课件 师:同学们归纳总结的真好:已经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 方法,请你用同样的方法,练习1:再找一找30 的因数有 那些。 学生自主完成,师巡视,指明板演 练习 2:找 36 的因数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而且找的又 准又快 学是为了用,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训练场来检验一下 你学到的方法是否能得到最好的运用。 拓展练习: 1、 [ 猜一猜 ] 一个长方形,它的面积是24 平方厘米,如果长和宽都是整数,猜一猜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 摆一摆 ] 如果把24 个棱长 是 1 厘米的小正方体摆成一个 长方体。想一想每排摆几个?摆了这样的几排?用乘法算式把自己的摆法表示出来,并和同桌交流。学生边操作、边汇报,边板书: 24×1=24 12×2=24 2、下 面我 们就 用这些算式 来研究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课堂教学实录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课堂 教学实录 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课堂教学实录教学过程: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数摆了几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还有吗? 2排。也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2个,摆6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每排能摆5个吗?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摆3种不同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咱们就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3×4=12,数学上把3是12的因数,以往我们把他叫约数,现在叫因数,3是12的因数,那4(也是12的因数,)倒过来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同学们很有迁移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 师板书:因数和倍数 师:这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先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行不行? 师:谁先来? 生说略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啊? 生: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 师: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12的确是12的因数,12也是12的倍数。为了研究方便,以后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都是什么数啊? 生:自然数 师:而且谁得除外。 生:0 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初步研究了因数和倍数,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因数和倍数?行不行?先自己试一试。 3、5、18、20、36 生说略。 二、探索找因数倍数的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因数和倍数已经掌握的不错了。不过刚才张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一个奥秘,好几个数都是36的因数,你发现了吗?谁能在五个数中把哪些数是36的因数一口气说完? 生1:3、18 师:还有谁? 生2:36

幼儿园大班主题《美丽的家乡》教案模板范文

幼儿园大班主题《美丽的家乡》教案模板范文 活动目标: 1、幼儿用泥沙石、自然物、积木、废旧物堆积、黏结、接插、螺旋立体造型,发展幼儿想象力、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2、在玩中进一步了解泥沙石的性质、作用,它们的联系,体验玩的乐趣,产生对自然物的喜爱,对家乡美景的热爱,对艺术家的敬佩之情。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1、录像:家乡的泥沙石景点。 2、教师制作的泥沙石盆景两个。 3、室外走廊有各种泥、各种石、沙盆、树枝、假花。 4、勺、水桶、铲子等操作工具、幼儿卫生服。 5、古典音乐、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欣赏录象《美丽的景点》 1、欣赏录象。 小朋友,这些天我们看到有的艺术家用泥沙石在我们家乡和祖国造了许多美丽的景点。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石林、建筑、假山、牛郎织女雕塑、大桥、泥作等) 幼儿欣赏,交流。 你看到了什么?(关注幼儿描述) 这些景点是用什么做的?(幼儿观察各种泥沙石) 欣赏作品家乡石路 欣赏作品公园假山 2、欣赏教师的泥沙石作品盆景。 老师也很佩服这些艺术家,也学着他们造了许多美丽的景点,请小朋友看一看。(教师泥塑的娃娃、花瓶;用泥沙石做的小桥流水人家) 欣赏教师作品,自由讨论。

你最喜欢哪一处景点? 老师是怎样做出来的?(关注制作技巧:堆积、拼搭、黏结方法) 二、幼儿游戏:《美丽的家乡》 1、激发兴趣。 提问:你们想不想也来造一造美丽的家乡呢? 跟你的好朋友商量一起:你们在家乡里造个什么美丽的景点? 用什么材料做? 2、自由分组玩。 用石、木头、积木堆砌用泥黏结造石头亭子; 用桃花、纸板、积木、酒瓶盒造万善宝塔; 用石头插在黄沙上造石林; 用黄沙堆山造恐龙园、铺上鹅卵石路、山中小路; 挖小河; 3、游戏指导: 教师角色:可以共同建筑、帮助幼儿解决困难、提供幼儿材料、引导幼儿建构合作交流、贴进主题等。 主题指导: (1)你的河里轮船吗?河上有桥吗? (2)哪里是大门、围墙?大酒店有多高?恐龙在干什么?山上的路怎样走? 儿童乐园里有哪些玩具? 技能指导: (1)为你的作品用花朵、树枝、彩纸点缀打扮更美。 (2)你能与大家合作用积塑搭个大的花、船、桥、房、树 游戏注意: (1)注意玩沙的安全。 (2)注意卫生。 三、游戏评价《旅游》。 1、带领幼儿旅游,幼儿当导游,介绍自己作品:“这是什么地方?叫什么名字?我们是怎么做的?”其他幼儿当游客,可以评价和猜想。 导游介绍:这是我们造的石头山,下面是小河,有轮船; 其他游客猜想:石头山里会有什么奇妙的东西?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优秀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以及两者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因数和倍数个数方面的特征。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整数的乘除运算认识因数和倍数的意义,自主探索和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条理性。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自主探索有序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教学例1:

1.观察算式的特点,进行分类。 (1)仔细观察算式的特点,你能把这些算式分类吗? (2)交流学生的分类情况。(预设:学生会根据算式的计算结果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第二类是被除数、除数都是整数,而商不是整数。 2.明确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1)同学们,在整数除法中,如果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被除数是除数的倍数,除数是被除数的因数。例如,12÷2=6,我们就说12是2的倍数,2是12的因数。12÷6=2,我们就说12是6的倍数,6是12的因数。 (2)在第一类算式中找一个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3)强调一点:为了方便,在研究倍数与因数的时候,我们所说的

数指的是自然数(一般不包括0)。 3.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依存关系。 (1)独立完成教材第5页“做一做”。 (2)我们能不能说“4是因数”“24是倍数”呢?表述时应该注意什么? 4.理解一个数的“因数”和乘法算式中的“因数”的区别以及一个数的“倍数”与“倍”的区别。 (1)今天学的一个数的“因数”与以前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有什么区别呢? 课件出示: 乘法算式中的“因数”是相对于“积”而言的,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分数;而一个数的“因数”是相对于“倍数”而言的,它只能是整数。

美丽的家乡(5)

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虽然不是一座大城市,但它的风景很美。 进入我的家乡,就是一条弯弯的小河,两旁是一片茂盛的树林,那一棵棵粗壮而又高大的树木,投下一片浓荫。 家乡的东边,有一片非常开阔的草地,那绿油油的小草,生命非常顽强,冬天的时候小草就钻下地头。直到春天的时候,小草就再从那个地方冒出头来。这也告诉了我一个道理: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站起来。 家乡的北边,就像一个大花园,为什么呢?因为里面的花各种各样,有迎春花、百合花、玫瑰花、牡丹花……说也说不尽。不时还常有蝴蝶伴着温暖的春风,在花朵上面跳起舞来。 家乡的南边,是一条小溪,里面的水清澈见底,而且还能看见些小蝌蚪,还有青蛙唱起歌来,小蝌蚪就像青蛙的观众。 看,我们的家乡很美丽吧,比那城里动物园·植物园的景色,还要美丽吧?如果有时间,你就来看一看,这里的美丽风景会把你迷住哦! 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位于安远县的新龙乡江头村。我的家乡是那样美丽。她像厦门的南普陀寺那样美丽漂亮。 原先老家门前有一面湖,湖水清澈见底,有许多小鱼在这里生活。湖上有几棵竹子,竹子非常茂盛。湖里倒映着竹林的影子,我喜欢这面湖。 在走过点你就能看见一条小溪,小溪的水很清甜很凉爽。正是这样小蝌蚪就来这里生活,人们也很爱护这条小溪。 我的家乡有许多特产,有灵芝、香菇、竹笋等等一些好吃的东西。我家有杨梅酒,因为到了杨梅出产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回老家摘杨梅,然后,做成杨梅酒,就可以喝了 我奶奶有一个自己住的房子,那里还有一群小伙伴,就是蜜蜂。在进入老家的时候你会问到一种香味,是因为我家门口有两棵桃树,在守着我的家园。 我的家乡多姿多彩的,是安远的美丽小村庄。我喜欢我的家乡,我爱我的家! 美丽的甘肃 在我国西北部甘肃省有一个美丽的城市,那是飞天的故乡,神舟的摇篮,那就是我的故乡--------酒泉。 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绿茵茵的小草一根根接二连三的破土而出。冰雪融化了,泉湖公园的湖水又唱起了动听的歌。迎春花、桃花、梨花、杏花、苹果花还有牡丹都个个争鲜斗艳,连蒲公英也不甘示弱。大地一片万物复苏的景象。

因数和倍数课堂教学实录

《因数和倍数》 课前准备: 今天咱们认识的问题和什么有关呢?(数)对于数同学们不陌生吧,老师来举几个 例子,比如说和,这样是数叫(小数)再比如说2分之1, 3分之2,这样的数叫(分 数),这些都是课堂里学的,但是有一类数,在你们刚刚出生不久以后,爸爸妈妈就开始慢慢的教了,举几个例子,像哪些数?像这样的数叫什么数?(自然数) 为什么叫自然数呢? 自然数真的简单么? 教学过程: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师:一起看大屏幕,数一数,几个正方形?(12) 12就是一个自然数。有一个问 题需要大家帮忙,能不能把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不允许说一长句话,只允许用一道非常简单的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2X 6=12 师:猜猜看,他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 生:2个,摆了6排。 师:当然,也可以是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 (屏幕显示摆法)是这样吗?第二种摆法我们只要把他旋转一下就跟第一种怎么样? (一样)。我们可以把他忽略不计。还可以怎么摆?同样用一道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3X 4=12 师:这一次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或者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屏幕显示摆

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还有吗? 生齐:1X 12=12 师:用手比划一下可以怎么摆,还可以怎么摆。(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 也可以省。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没有了。 师:瞧,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有3种不同的摆法,由此还得到3 道不一样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从这里开始。 这样,咱们就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3X4=12,在咱们数学上还可以说,3是12 的因数,既然3是12的因数,那4 (也是12的因数,)倒过来12是3的倍数,同样12 (也是4的倍数)。这就是我们今天将着重研究的因数和倍数。 师板书:因数和倍数 师:这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先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同桌俩悄悄说)选择一道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X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啊?谁 来挑战这个难题。 生: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 师: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咱们一起来说一下。 为了研究方便,以后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都是什么数啊? 生:自然数 师:而且谁得除外。

大班社会教案会美丽的家乡-大方

大班社会活动 活动名称:《美丽的家乡-大方》 大方县理化乡中心幼儿园—赵泽选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幼儿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家乡变化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大方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典籍繁多,人文景观丰富,民族民间艺术更是多姿多彩。同时拥有丰富的土特产资源,所以我根据了《指南》设计本次活动,希望通过本次活动使幼儿了解家乡的丰富资源,培养幼儿热爱家乡,为家乡尽力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立志建设家乡的愿望。 2.使幼儿知道自己的家乡是贵州大方。 3.引导幼儿更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大方的风景名胜和土特产。 活动准备: 1.大方风景图片 2.(大方风景、土特产课件) 3.音乐《乌蒙磅礴》、《美丽大方》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活动导入) 1.听音乐《乌蒙磅礴》拍手进入活动室。 2.听音乐《美丽大方》教师带领幼儿说出大方。 3.(出示几幅大方的图片)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 4.介绍: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大方,是我们生活的地方。(出示课件) 二、基本部分: 1.了解土特产:我们的家乡大方土特产很丰富,有很多的土特产,你们都知道哪些?(大方的豆干、大方阁丫黄粑、核桃工艺品、天麻、皱椒,农民画等。)简介:(逐一播放课件,结合课件向幼儿介绍相关的知识)。

(1)大方豆干:请幼儿谈一谈自己知道的豆干都有那些,什么味道?什么颜色以及形状?幼儿讨论后教师简单小结:大方豆干都有糍粑豆干丑豆干等很多种。颜色主要有白色,淡黄色。大方豆干不仅内容丰富,种类繁多,吃法多,形状也很有特色。 (2)大方阁丫黄粑:小朋友们都吃过黄粑吗?那黄粑是用什么做成的,是什么味道、什么颜色的呢?幼儿讨论后教师小结:大方阁丫黄粑是用粳米、糯米、大豆等磨成浆,经大火蒸、文火旱而做成的,阁丫黄粑很甜吃起来特别好吃,主要有杏黄色和樱桃色。 (3)大方皱椒:又名鸡爪辣、线辣,是贵州大方县内传统特产,其中又以大方鸡场乡的鸡爪辣最为出名。鸡场乡大部分的土壤、土质均非常适合皱椒生产,而且农户有种植习惯和长期积累的经验,鸡爪辣维生素C含量高,颜色鲜红,体长多皱,肉质厚实,香味浓、辣味适度的优点,是佐餐调味的佳品,比较著名的贵阳老干妈品牌辣椒系列就是用大方鸡爪辣为原料的. 东南亚各国都很喜欢。 (4)大方漆器:是贵州富有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作品,大方漆器的特点是,图案幽雅逼真,造型朴实,漆色光亮可照人影,色彩艳丽,很耐用,并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5)大方农作物:我们美丽的家乡都种什么农作物?(请小朋友讨论回答)。教师小结:在我们这儿有20多种农作物,小麦、胡麻、土豆、玉米、蔬菜等等很适宜在我们这儿生长。在我们大方还有很多好吃的,(麻辣土豆片、大方圆珠半夏、豆鼓粑、八堡苗家水花酒等)。这些东西在我们大方都很出名,深受人们的喜欢。所以人们都称大方县为《中国天麻之乡、中国皱椒之乡、中国漆器之乡、中国民间绘画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五乡”称号。》 2.向幼儿介绍大方的美景:大方县不仅物产丰富,风景更美:小朋友,你们都去过大方县的哪些美丽好玩的地方?让幼儿大胆说出自己去过的地方。老师知道我们很多小朋友都想去这些美丽的地方玩耍了,让我们一起开着我们的小旅游车去旅行吧!(教师出示课件)结合课件教师先引导幼儿逐个观察各景点的特点,引导幼儿认识各风景点。 (1)(开起小汽车、笛笛笛、笛笛笛)小朋友们请看,我们来到哪里了?(百里杜鹃)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杜鹃花,有大草原,还有亭子)对了,这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与说明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与说明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与说明课前思考: 1.概念揭示变“逻辑演绎”为“活动建构”。因数和倍数,传统教材是按数学知识的逻辑系统(除法整除约数和倍数)来安排的,这种概念的揭示,从抽象到抽象,没有学生亲身经历的过程,也无须学生借助原有经验的自主建构,学生获得的概念是刻板、冰冷的。如果能借助学生的操作和想象活动,唤起学生的“因倍意识”,自主建构起“因数和倍数”的意义,那么学生获得的概念必然是生动的、有意义的。 2.解决问题变“关注结果”为“对话生成”。要找出一个数的几个因数并不难,难就难在找出这个数的所有因数。这里有一个方法问题。是把方法简单地告诉学生,迫切地寻求结果,还是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让他们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讨论,从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呢?很多成功的教学表明,在教学中为学生营造出一个“对话场”,在生生、师生多角度、多层面的对话中,能让师生彼此分享经验、沟通思考,生成新的看法。 3.教学宗旨变“关注知识”为”启迪智慧”。“知识关乎事物,智慧关乎人生;知识是理念的外化,智慧是人生的反观。”从知识课堂走向智慧课堂,为学生的智慧成长而教,应成为我们数学教学的倾心追求。怎样通过对“因数和倍数”内涵的深度挖掘,在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更教会他们数学思考的方法,让他们在数学课堂上释放潜能,开启心智?这是我设计“因数和倍数”这堂课的宗旨所在。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建构”,使学生领会因数和倍数的意义;通过独立思考、交流谈论,初步掌握求一个数所有因数的方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条理性,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索精神。 3.通过教学,让学生从中感受到数学思考的魅力,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准备: 练习纸、学号卡等。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教学实录

张齐华《因数和倍数》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过程: 一、认识倍数和因数 师:一起看大屏幕,数一数,几个正方形(12)第一个问题是如果老师请你把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会摆吗行不行能不能就用一道非常简单的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1×12 师:猜猜看,他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 生:12个,摆了一排。 师:(屏幕显示摆法)是这样吗第二种摆法我们只要把他旋转一下就跟第一种怎么样(一样)。我们可以把他忽略不计。还可以怎么摆同样用一道乘法算式表达出来 生:三四十二 师:这一次每排摆了几个,摆了几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还有吗 生齐:2×6 师:张老师来猜测一下同学们脑子里怎么想的,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6个,摆2排。也有同学可能想每排摆2个,摆6排。(屏幕显示摆法)同样第二种摆法也可以省。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每排能摆5个吗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能摆3种不同的乘法算式,千万别小看这些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研究的内容就在这里。咱们就以第一道乘法算式为例,3×4=12,数学上把3是12的因数,以往我们把他叫约数,现在叫因数,3是12的因数,那4(也是12的因数,)倒过来12是3的倍数,12(也是4的倍数)。同学们很有迁移的能力,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因数和倍数。 师板书:因数和倍数 师:这儿还有两道乘法算式,先自己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行不行 师:谁先来 生说略 师:刚才在听的时候发现1×12说因数和倍数时有两句特别拗口,是哪两句啊 生:12是12的因数,12是12的倍数。 师:虽然是拗口了点,不过数学上还真是这么回事,12的确是12的因数,12也是12的倍数。为了研究方便,以后来探讨因数和倍数的时候所说的数都是什么数啊 生:自然数 师:而且谁得除外。 生:0 师:好了,刚才我们已经初步研究了因数和倍数,屏幕显示:试一试:你能从中选两个数,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因数和倍数行不行先自己试一试。 3、5、18、20、36 生说略。 二、探索找因数倍数的方法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因数和倍数已经掌握的不错了。不过刚才张老师在听的时候发现一个奥秘,好几个数都是36的因数,你发现了吗谁能在五个数中把哪些数是36的因数一口气说完 生1:3、18 师:还有谁 生2:36 师:3、18、36都是36的因数,只有这3个吗 生1:1 生2:4

五年级数学下册因数和倍数的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倍数和因数》教学设计 授课教师:张敏本学期我担任五年级两个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我根据两个班的特点,将倍数与因数这一课,设计如下。 一、教材分析: 整除概念是贯穿这部分教材的一条主线。签于学生在前面已经具备了大量的区分整除与有余数除法的知识基础,对整除的含义已经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不出现整除的定义并不会对学生理解其他概念产生任何影响。因此,教材中删去了整除”的数学化定义,而是借助整除的模式a>b=c直接引出因数和倍数的概念。 二、设计思想: 这节课教学倍数和因数的认识,学习找一个自然数的倍数和因数。教材通过用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不同长方形的操作,让学生写出不同的乘法算式,直观感知倍数和因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依据算式具体说明倍数和因数的含义,利用已有的乘除法知识,自主探索并总结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倍数和因数的某些特征。 2、在探索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能力,培养 有序思考能力。能在1-100的自然数中找出10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倍数,能找出100 以内某个数的所有因数。 3、通过倍数和因数之间的互相依存关系使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和掌握求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五、教学难点: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

六、学情分析: 因数和倍数是最基本的两个概念,理解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对于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等结论自然也就掌握了,对于后面的奇数、偶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的理解也是水到渠成。要引导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去掌握这些知识,而不是机械地记忆一堆支离破碎、毫无关联的概念和结论。数论本身就是研究整数性质的一门学科,有时不太容易与具体情境结合起来,而学生到了五年级,抽象能力已经有了进一步发展,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如让学生通过几个特殊的例子,自行总结出任何一个数的倍数个数都是无限的,逐步形成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推理能力,等等0 七、教学过程:(实录) 一、创设情境,弓I入新课。 师:同学们通过半年的接触,我不仅是你们的老师,而且还是你们的朋友,用一句话来描述我们的关系,应该怎样说,“老师是你们的朋友,你们是老师的朋友”其实,数和数之间也存在着多种关系,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两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二、认识倍数和因数 1?操作活动: 师:一起看大屏幕,老师这儿有12个大小相同的正方形,如果请你把这12个正方形摆成一个长方形,会摆吗?能不能用一个乘法算式来表示,试试看。 2?学生汇报算式,然后思考是怎样摆的。 生:4X3=12 师:想一想,他是怎么摆的 生:摆3排,每排4个

美丽的家乡(300字)作文.

精选作文:美丽的家乡(300字)作文我的家乡在湖北,那里风景优美,不过最有意思的是那条长长的小河。有一次我和爸爸去小河边玩,发现水很清,很干净,有许多小鱼、小虾在水里游玩,我本来想把它们捉回去,可是如果把它们捉了,小河就会不开心。春天,小河边的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子。春风一吹,嫩绿的叶子在风中摇摆。美丽的桃花慢慢地绽开了笑脸。夏天,荷花池里的荷花开了,有的荷花才展开两三片花瓣了;有的花瓣全展开了,露出了黄色的小莲蓬卜;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胖乎乎的马上要破裂似的。秋天,果园里长满了香喷喷的果子,有红红的苹果、橙色的橘子、黄澄澄的梨子、紫色的葡萄?冬天,雪花在天上一片片的飘落下来,给大地铺上了洁白的地毯,给小树盖上了厚厚的被子。我的家乡一年四季都那么的美丽!真令人喜爱啊!三年级:吴颖珊 篇一:美丽的家乡 美丽的家乡 我的家乡,一年四季都很美丽,都有不同的变化。春天,妈妈带我去种菜,我看见田野的旁边有很多的小草和野花最后还有苍天大树。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树叶长得那么绿?”妈妈说:“因为现在是春天,大树新的叶子都长出来了。” 夏天,知了躲在树叶间吵吵闹闹的,很热闹!我们叶要热闹去啦,大家穿上游泳衣,到门前的河边去游泳嬉戏!最惊险的是,到了晚上,我们还可以到外面去捉萤火虫呢,捉回来放到玻璃瓶里,一闪一闪的,真有趣!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沉甸甸的稻穗让农民伯伯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橘园里,橘子的香气扑面而来!我和弟弟来到橘园里,爬到树上,摘了些橘子,高高兴兴的吃了起来!好甜啊,我们真开心啊!! 冬天,雪花飞舞,大地披上了银妆。我和弟弟跑到雪地里堆起了雪人!还打起了雪仗。哇,好冷啊,但是我们还是玩的很开心!湖面上还结了厚厚的一层冰!我们还在冰上溜冰,天然的溜冰场!!弟弟一上去就滑了一跤!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弟弟也不哭,爬起来又接着滑,开心极了! 我的家乡,就是这样美丽,我爱你—我的家乡! 美丽的家乡 一说起家乡,真的很有特色。尤其是在冬天,家乡的美景就是美丽的雪中世界。 白天下起了纷纷雪花,有时飘落一片一片的,有时厚厚的雪花可以堆一个雪人,肆无忌惮的玩耍。还可以拿着纸盒作滑板;从高处往下滑落,仿佛像是冲刺一般。那种速度与刺激,是我最喜欢的感觉。 到了晚上,白皑皑的雪漂亮极了,月光打在雪上,就像黑暗中出现的光茫,迷人又温暖;就像给马路披上了新装,加上夜晚绚烂的灯光;过年是璀璨的烟火和它奏出的美妙音乐,让人们露出了灿烂的笑容。这个场景每年都是过年最突出的景象。 还有在道路旁栩栩如生的冰雕。它们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含义:你看那匹骏马!好像在我们眼前奔跑,告诉我们坚持不懈的精神。你看女娲娘娘!正在爱抚着一个婴儿。好像慈祥的母亲爱抚着她最爱的孩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美丽的家乡》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美丽的家乡》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和立志建设家乡的愿望; 2、使幼儿知道自己的家乡是章丘; 3、引导幼儿更进一步了解和熟悉章丘的风景名胜和土特产。 活动准备: (章丘风景、土特产课件)、章丘风景图片、磁带(幸福泉、夸章丘)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导入:1、听音乐《幸福泉》拍手进教室安静做好。 2、(出示几幅美丽的图片)问:小朋友,你知道这是哪里吗?介绍: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章丘,是我们生活的地方。(课件章丘地图) 二、基本部分: 1、复习土特产: 我们章丘物产丰富,有好多的土特产,你知道哪些? (章丘大葱、明水香稻、垛庄核桃、龙山小米、白云湖鸭蛋、黄家烤肉) 简介: 章丘大葱:产于秀惠,它很高(最高的比老师还高一大节呢!)葱白也很长(能达到小朋友胸膛)、又脆又甜,有“葱王”、“世界上最伟大的葱”的称号。 明水香稻:是“世界香米之王”,古时候给皇上进贡的贡品。 垛庄核桃:果壳光滑,特别薄,容易剥皮。

龙山小米:米色金黄、香味很浓,是四大名米之一。乾隆年间, 给皇上进贡的贡米。 白云湖鸭蛋:蛋黄发红、油多、味道鲜美 黄家烤肉:是绣惠镇黄家湾的特色食品,皮酥、肉嫩、肥而不腻、清香可口,是我们山东的名吃。 章丘还有很多好吃的,请小朋友看一下(课件)。 2、新授章丘美景: 章丘不仅物产丰富,风景更美: 小朋友,你都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让我们一起乘车去游览)(课件逐幅出示)结合课件教师先引导幼儿逐个观察各景点的特点, 引导幼儿认识各风景点: (1)(开起小汽车、笛笛、笛笛、哧)小朋友看,我们来到哪里了?(白云湖)你是怎么看出来的?(有好多荷花)对了,是白云湖。 小结:白云湖在明水西北边,空气清新,湖中种有大片的莲藕, 还养着大量的鹅、鸭、鱼、鳖、虾等,是天然的水上乐园。 (2)(开起小汽车、笛笛、笛笛、哧)这是哪里? 城子崖遗址:龙山文化的发原地,以黑陶著名,对科学家考古有 很大意义。 (3)(开起小汽车、笛笛、笛笛、哧)小朋友,我们现在到哪了?(百脉泉公园)百脉泉公园里有什么?(泉水、清照园、龙泉寺)都 有什么泉?(百脉泉、梅花泉、漱玉泉、墨泉等)这些泉水各有什么 特点呢?(……)请小朋友一起欣赏(课件)。 小结: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因数和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五年级三班王敏教学内容:青岛版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88—91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认识因数和倍数的含义,探索求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因数、倍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使学生在认识因数和倍数以及探索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数学思考的水平,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求一个数因数或倍数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练习题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生:小正方形。 师:想不想知道王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多少个这样的小正方形? 生:想。 师:多少个? 生:12个。 师:想一想你能不能把这12个完全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呢? 生:能。 【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师:增加一点难度,用一道算式说明你的想法,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你是怎么摆的,好吗? 生:好! 学生汇报: 生1:1×12=12 师:他是怎么摆的?

生:一行摆1个,摆了12行;也可以一行摆12个,摆1行。 课件出示摆法。 师:把第一种摆法竖起来就和第二种摆法一样了,我们把这两种摆法算作一种摆法。(用课件舍去一种) 生2:2×6=12 师:猜一猜他是在怎么摆的? 生:一行摆2个,摆了6行;也可以一行摆6个,摆2行。 师:这两种情况,我们也算一种。 生3:3×4=12 师:他又是怎么摆的? 生:一行摆3个,摆了4行;也可以一行摆4个,摆3行。 师:还有其他摆法吗? 生:没有了。 师:对,如果把12个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就只有这三种摆法,大家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三种摆法,更不要小看了这三种摆法下面的三道乘法算式,今天我们的新课就藏在这三道乘法算式里面。因数和倍数(板书课题) 2.教学“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师:我们以3×4=12为例,在数学上可以说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12是3的倍数,12也是4 的倍数。这里还有两道算式,同桌两个同学先互相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 学生汇报:任选一道回答。 生1:12是12的因数,1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是1的倍数。 师:说的多好啊!虽然有点像绕口令,但数学上确实是这样的。我们再一起说一遍。 师:还有一道算式,谁来说一说? 生:2是12的因数,6是12的因数,12是2的倍数,12也是6的倍数。 师明确:为了研究方便,我们所说的因数和倍数都是指自然数,(0除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