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作用
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作用
[摘要] 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作用,它可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使学生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它可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它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为学生的朗读激发丰富的情感;它可为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给学生思维创新带来无限的遐想。
[关键词]电教媒体;语文教学,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教媒体正逐步走入课堂,它弥补了传统教学在情境营造、时空转换、情感渗透、思维创新等方面的不足,以一种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显示出它得天独厚的优势,下面就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浅谈个人的几点认识。
一、电教媒体可为课堂教学营造浓厚的氛围。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
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
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
如《鸟的天堂》一课,引入课文时,可利用电教媒体再现课文的情境:那茂盛的大榕树绿得发亮、绿得可爱,那众鸟纷飞、百鸟争鸣的生动场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进入一个有声有色的动感画面,仿佛置身于"鸟的天堂"。
这样,情随境生,学习的兴趣立刻被激发起来。
又如教学《瀑布》一课,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录相,屏幕上那瀑布的声响气热和壮观景色,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不少学生翘着凝望,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
这样,电教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
中。
二、电教媒体可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
语文教材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
在教学中,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
如《草原》一文中"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句子中的"勾勒"、"渲染"这两个词语比较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清楚。
这时可利用电教媒体以动态的效果展示给学生,把中国画和工笔素描的作画过程维妙维肖地表现出来,给学生直观的形象,教师再稍作点拨,学生茅塞顿开。
这样,原来枯燥的词语立刻鲜活起来,本来不易于用言语解释说明的也变得一目了然,同时,学生也通过形象的流动变化的画面充分地领略到了草原风光的美丽,并沉醉其间,回味无穷。
又如《画杨桃》一文中"从不同的角度看,杨桃的样子也各不相同"这话比较抽象,是课文的教学难点,如果应用电教媒体的动画功能对杨桃的各个不同角度进行翻转、定格,让学生设身处地从不同角度反复观察,这样,改变以教师分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静止平面的教学方式,使平常的教学跳出时空的界限,学生迅速进入动态的教学环境,从而学得生动活泼,学得兴趣盎然,同时,课文的难点也在不知不觉中巧妙地化解了。
三、电教媒体可为学生朗读激发丰富的情感。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
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复现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境。
电教媒体可
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
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我利用电教媒体,给学生创设一种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一边听着优美的音乐,一边欣赏着五彩缤纷的海底世界,在教师范读的引导下,学生被带进了神秘的海底世界,并产生了如置身其中的感觉,从而萌发了"我要读"的强烈欲望。
又如《五彩池》一课,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娓娓动听的诵读,屏幕上的五彩池千姿百态、形状各异,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各色光芒,真是神奇瑰丽、奇妙无穷。
它以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学生余兴未尽,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一种愉悦明快的情感在心底油然而生。
此时,我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带着五彩池的赞美之情朗读课文。
由于学生进入了课文描述的情境,被五彩池的神奇和美丽所感染,朗
读兴趣随之而生。
此外,教师指导朗读时,还可利用电教媒体的动画功能,对一些关键词语、优美段落进行闪烁、变色,放大等技巧处理,让学生反复品读,深入揣摩,从而提高朗读能力。
四、电教媒体可为思维创新带来无限的遐想。
在当今的语文教学活动中,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已成为首要任务之一。
因此,课堂教学要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展开丰富想象的机会,以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电教媒体进入课堂,使教学环境焕然一新。
教学中,可以把课堂时空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创新思维的感性材料和空间,唤起学生的兴趣,萌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地开展,产生创新
的火花。
古诗的语言非常精炼概括,具有跳跃性,给人留有一个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教师可抓住契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的内容,充分领会诗的美感,并尽情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教《小儿垂钓》第一、二句诗"蓬头稚子学垂纶,側坐莓苔草映身"时,我利用电教媒体出示画面,并配上一段曲调明朗、节奏轻快的音乐,让学生聆听老师诵读,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然后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地显示出来,有的学生这样描绘的:一阵风吹来,嫩绿的柳枝舞动着细细的腰枝;清清的湖面泛起了鱼鳞似的波纹。
瞧,小男孩的头发被风吹乱了,短褂也被风吹开了,露出了可爱的红肚兜呢!……教学第三四句诗"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时,我再次引导学生观察屏幕上的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小男孩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有的说:小男孩不住地摆着小手,似乎在说:"呀,小声点,别过来!别吓跑了我们的鱼儿!"有的说:小男子向他招了招手,好像在说:"嘘,别出声,凑过来,我指给你看!"这样,通过想象,诗情画意了然于胸。
可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关键看教师善不善于利用有利因素来激发学生思维,训练思维的创造性,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总之,电教媒体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
们运用好电教媒体对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电教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轵城镇实验小学许迎霞
语文学科运用现代化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时代的呼唤,课程改革的需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时、适量运用电教手段,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重点,化难为易,而且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想象、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强化学生记忆,拓宽学生视野。
电教媒体是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
怎样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这里想谈一点个人体会。
一、展现场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兴趣是情感、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核心,兴趣是学习的动力。
而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的外部活动感兴趣,对学习内容却兴趣不浓。
因而,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发学生产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正如教育家布鲁纳所指出的“学习的最
好刺激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
教育家赞可夫指出:“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古诗的语言是文言文,学生以理解,而古诗的意境鲜明生动,有很丰富的意蕴。
要想使学生学好古诗,必须借助电教媒体,展现场景,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欣赏意境,才能使学生真正领悟古诗的语言美、意境美。
如教学杜甫写的《绝句》这首古诗。
上课时,老师播放悠扬的轻音乐,动画展示一幅优美的风景图,画中青山绵延起伏、山脚绿水环绕,柔嫩的柳枝,更衬托出环境的幽静,突然两只美丽的黄鹂鸟,不停地跳动,样子十分可爱,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远山脚下,出现一幅“一行白鹭展翅,飞向蓝天”的图画,学生会全神贯注地看着画面的变化,那跳跃的黄鹂,飞翔的白鹭,让学生置身于大自然美丽的景色之中,欣赏了诗的意境,很快理解了诗的内涵。
陶醉在优美的声、画、乐意境之中,获得了美的享受,美的熏陶。
不知不觉地拓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从而使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产生了生动和谐地共鸣。
由此可见,电化教学以其直观的形象,美妙的图画,艳丽的色彩,动听的音乐,对小学古诗教学,有着独特的效果。
二、巧设朗读,融情于文
朗读和默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它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强语感,培养形象思维能力等有着其他任何活动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朗读是对语言文字由外向内的吸收,朗读是情感体验的基础,学生只有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才能理解文的内容,体会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一课时,先组织学生观看《邱少云》电影,学生对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光辉形象,不由产生了崇敬之情。
教学时,加上情真意切的朗读,把学生带入一个特定的情境,较好地渲染了课堂气氛。
这时,教师抓住契机,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并着重抓住课文重点内容让学生议读,而后,教师再现伴有这段话的录像,让学生看清楚当时硝烟弥漫的战场,从而理解邱少云舍身为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邱少云面临死亡而无所畏惧的精神。
电教媒体又一次强化感官的刺激,显示它独特的功能,当录像屏幕上映出邱少云的特写镜头时,让学生对着“邱少云叔叔”说说心里话。
这时学生会异口同声地说出:“敬爱的邱少云叔叔,您为了革命,为了美好的新中国而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种直接的心灵感染,通过朗读使学生情感得到了升华。
毋须教师多言,课文的难点就这样在激情朗读中自然地解决了,使语文教学达到了文道相通的完美境界。
三、逐层疏导,发展思维
语文教学中,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过程中,要以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为重心,因为思维是智力的核心。
培养学生的思维必须贯穿于语言训练之中。
但小学生的思维是以感性认识为基础,没有外界媒体的刺激、启迪,他们在思考问题时,经常出现思维障碍,有时还会出现思维不完整现象,这时使用电教媒体的刺激、引导,就会启开学生的思维闸门,收到豁然开朗的效果。
如教学《翠鸟》一课,第三自然段写翠鸟行动敏捷,这一段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问题:从哪些地方看出翠鸟行动的敏捷?学生会很快找出“难以逃脱”、“锐利”、“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等词句,但能否找到“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的关键句子?此时使用电教媒体,演示翠鸟叼鱼的情景,学生眼睛盯着蹬苇杆叼起小鱼而展翅疾飞的翠鸟,如同置身于美妙的境界之中,看到翠鸟活了、飞了、动作那么敏捷。
教师顺势提问:“苇杆的摇晃”和“水波的荡漾”持续的时间长吗?(不会)鸟到哪里去了?(无影无踪),学生茅塞顿开,理解了句子的含义,回答:苇杆还在摇晃,水波纹都没有消失,充分说明了翠鸟行动的敏捷。
再反复朗读课文,品味着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精练,这里电教手段的独特优势使学生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由眼、耳、脑、口等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导视启思,训练说话
语言是表情达意的工具,表情达意者语言的内涵,语言训练要和观察、思维训练结合起来进行。
观察是学生认识客观事物获取感性材料的又一重要途径。
学生一旦学会了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他们就会获得丰富的说话材料。
乔姆斯基理论也认为:人的大脑独具一种“语言获得装置”。
这种装置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成为具体的语法,说出具体的语言。
语文教学中巧用电教手段,导视启思,有目的地进行口语训练,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训练的具体环境。
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教师让看完“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悲壮场景的录像之后,在屏幕上出示:“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周总理回来”这段文字让学生领悟“静静地站着、站着”这句话所表达的意,所抒发的情。
教师凝视周总理遗像再深沉地说:“站着、站着”,这使我们想到以前我们学过的写周总理的课文,请大家用“我们不会忘记……”这一句式说说我们学过的记叙周总理光辉事迹的课文,学生受到启发,思维活跃,接连不断地发言,此时此刻周总理的高大形象和崇高精神深深地吸引着学生,震撼着他们幼小的心灵,引起他们感情上的强烈共鸣,这种情境教学,充分发掘了学生自身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适时精心设计、实施电教手段,可以将静止、抽象、干涩的书面文字变为活泼、具体、有血有肉的直观形象。
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有效地促进小学生感知认识与抽象思维的有机结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活跃教学气氛,扩大知识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电教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化教学作为新型的现代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已进入了课堂。
运用电教媒体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形象直观地导入新课
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分散,所以要上好一堂课,在导入新课时引起学生的兴趣,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至关重要。
将投影、录像、录音、计算机等电教媒体用于课堂教学,即形象直观,又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
如《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我首先用比较神秘的语言说要给学生讲个故事,然后出示活动抽拉投影片:小壁虎在墙角捉蚊子,一条蛇咬住了他的尾巴,小壁虎一挣,挣断尾巴逃走了。
然后引导学生:小壁虎没了尾巴,他觉的很难看,于是他决定去借尾巴,向谁去借呢?
这就是我们所学的新课——小壁虎借尾巴。
这样,通过电教手段以故事的形式紧紧抓住学生,引起他们学习课文的兴趣。
再如《手术台就是阵地》一课,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播放录音,那交织在一起的枪炮声,轰隆轰隆的爆炸声,战士冲锋的喊杀声,使学生如身临其境。
我接着介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白求恩就是在这样恶劣危险的环境中,把手术台当作阵地,抢救了一个个受伤的战士,今天我们就学习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
为学生了解课文背景、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情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小学语文有些课文内容是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的。
运用直观的电教手段,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有机的扩展空间为学生提供观察、想象、推理、判断的具体凭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如教《惊弓之鸟》一课,更赢为什么只拉弓不射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了呢?学生感到很难理解,课前,我设计了一幅抽拉活动投影片,并录制了拉弓声和大雁嘶鸣声,教学时,出示投影片,再配以录音,一幅受伤的大雁听到拉弓声后振翅欲飞伤口裂开后摔落在地的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分析出更赢听到大雁叫声悲惨,判断这是一只受伤的大雁,得出只拉弓不射箭就能把大雁射下来的道理。
三、抓住时机,利用电教媒体激发学生兴趣
一堂课如果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即使讲得头头是道,机械地让学生看投影片听录音,结果学生还是不知所云。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降低知识坡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抓住电教媒体运用的最佳时机从整体入手,改进边讲读课文,边看投影的教学模式,利用投影引趣,一片多用,多种媒体优化组合,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时,一开始,我依次投映四框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投影片,同时让学生边看边思考:投影片上有哪些动物?他们在干什么?学生回答比较准确,这时我提问:“小白兔和小灰兔回到家里是怎样做的?后来怎样?”由于学生系统地感知了课文的有关内容的生动活泼的画面,听到了教师的问题思维活跃了,带着问题自学课文,迫不及待的从课文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待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后,我第二次逐一投影,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说图意,读课文,图文对照,以达到理解课文的目的。
学生对课文理解了,并对整个故事有了一个完整的印象后,我又边放配乐朗读录音,边投影故事内容,这样声像结合,使学生轻松愉快地完成了感知——理解——深化的学习过程。
当学生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时,为了让他们的兴趣经久不衰,我又播放了《劳动最光荣》的乐曲,并随着欢快的曲子设疑:在这欢快的音乐中,同学们想小白兔和小灰兔会干什么?哪几位同学愿意分角色表演这一段,小学生个个跃跃欲试,争着上场,在欢快的音乐声中的即兴表演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最后让学生续编了故事《小灰兔种白菜》。
四、充分展示电化教学的立体效果
电化教育教学的立体效果营造了气氛,再创了情境,使学生能更深刻的领会文章的主题思想,开发学生的智力。
如诗《静夜思》的教学,诗中蕴含的爱国爱乡的赤子之情以及漂泊游离的缕缕情思打动了多少人的心。
如何使小学生在学习这首诗时能进入情境,体验诗人的处境和心情,从而加深对这首诗的理解呢?为了突破这一难题,我在介绍了诗人的生平及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后,出示了精心制作的投影片:一轮明月高挂天空,窗外一派异乡景象,诗人身影孤单,凭窗望月,银白色的月光洒在诗人身上,床前地上都铺满了如霜的月色……,同时,播放配乐朗诵,此时,银幕上映出诗人在月光下遥思故乡的情景,教室里还回荡着悠远婉转的乐曲和饱含感情的诗歌朗诵,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与诗人一起身处异乡,思念故乡和亲人。
曲终诗尽,全班学生仍然平声静气,许多孩子的眼眶里竟饱含了泪花,学生的情感融入诗的意境中深化了主题思想。
五、利用电教媒体,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阅读教学中通过想象,在头脑中再现作品所描绘的情景,才能体验情感,理解意境,想象的水平依赖于表象的数量和质量,要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就应该使他们获得足够的表象,在教学中要借助电教媒体为文字教材提供直观的艺术形象,提供想象的凭借,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内涵。
如《荷花》一课的难点是想象荷花的动态美,我运用电教媒体创设了令人神往的意境,学生入境动情,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随着悦耳的水乡乐曲声,屏幕上出现了微风轻拂、荷花摇曳起舞,轻风稍停荷花便悄然玉立;蜻蜓点水,小鱼遨游……,一派令人陶醉的荷塘美景,在优美的轻音乐中,教师娓娓诱导:“我忽然觉得自己怎么啦?一阵微风吹来,我又怎么啦?风过了我又怎么啦?蜻蜓飞过来告诉我什么?小鱼游过来向我诉说什么?”在教师的点拨下,同学们欣赏着屏幕上美丽的荷花景色,聆听着轻柔的乐曲,张开想象的翅膀,浮想联翩,思潮如涌,生动的描述着:“我仿佛也变成了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一阵微风吹来,不禁随风翩翩起舞;风停了,我在荷花丛中休息,蜻蜓、小鱼轻轻聊天。
”“蜻蜓闻到了我身上的清香,飞过来歇在我身上,告诉我他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我身边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他昨夜做了一个好梦”,多丰富的想象,孩子们在课堂上形象地感知生活、理解生活、描绘生活,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审美情感得到了升华,并从中获得了真知。
再如《海滨小城》一文的第三节,作者对海滩进行静态、动态的描写时,分别运用了“寂寞、喧闹”两个词语,我在讲到“贝壳寂寞地躺在那里”时,投影显示:金色的海滩,各种色彩的贝壳静静地躺在沙滩上,让学生观察画面,体会作者对海滩的静态描写。
接着讲:船队捕鱼回来,海滩上顿时喧闹起来,同时出示活动投影“捕鱼船队”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