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完整版)语言任意性与像似性之辩
语言任意性与像似性之辩摘要:语言像似论者反对语言任意性,反对能指与所指之间的非必然联系。
本文分别从词层面和句层面入手,重新考查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发现像似性不构成对任意性的挑战。
而且,像似论者常犯如下错误:偷换概念,将理据性等同于像似性;扩大能指与所指的外延。
关键词:任意性;像似性;理据;外延一、问题的提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将语言系统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独立出来研究,让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而被称为语言学之父。
既然语言系统不再由语言之外的世界决定,语言符号的价值与功能只能由该单位与其它单位的关系所决定,正所谓“关系决定价值,结构决定功能[1]”。
就一个具体的语言符号而言,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音响形象(sound image)”和“概念(concept)”相结合的产物,分别称作“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
能指与所指分别指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两方面,都不直接与外界相连——两者都是心理实体,一体两面——与柏拉图的理(eidea)式(morphee)之分不谋而合。
问题是,能指和所指之间有无必然联系?索绪尔及其后继者坚持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任意性(arbitrariness),认为两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许多功能语言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则认为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像似性(iconicity),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任意。
二、语言任意观与像似观的交锋认知语言学家王寅教授曾指出,汉语在字层面、词层面和句层面上的像似性情况十分突出[2]。
为了弄清楚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任意性与像似性之间的分歧,本文将分别词层面和句层面上展开讨论。
(一)词层面的交锋像似论者常用拟声词来反驳任意性。
比如,“妈”这一概念在很多语言中都有相似的发音,如汉语“ma”,英语“mom”。
理由是刚出生的孩子常常由妈妈喂养,而孩子一张嘴最容易发的音就是“ma”,所以“妈”这一实体自然就被赋予“ma”这一发音。
你如何看待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的
你如何看待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互动关系摘要 :语言符号任意性的问题 ,一直是语言学界存在争议的话题。
近年来 ,一些学者因为语言符号同时存在象似性而对任意性原则提出了质疑甚至排斥符号的这种特性。
任意性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性的本体论问题,更是人类文化的本体论问题。
可见,这一论题不但是从古至今人们不断探索的话题,而且在当代语言学、哲学和人类学理论界都是公认的具有极其重要基础性作用的课题。
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内涵的界定,从历时和共时两个角度对这一命题进行初步探索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的。
关键词 : 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象似性索绪尔认为任意性是一切符号系统的基本原则,支配着整个语言系统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①许多语言学家都从他那里得到启发,无不折射出他的影子,但后来的诸多学者对这一原则提出了质疑,象似性便成为争论的焦点。
大部分的学者对语言任意性的理解是基于索绪尔符号任意性的阐述,而对象似性的理解是基于皮尔斯符号理论中关于象似符(icon)的论述。
索绪尔是符号学(semiology)的创始人,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他虽没有详细阐述符号学以及它的研究方法,但把它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来确立的思想已初见端倪,“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我管它叫做符号学”,在索绪尔看来,语言是“一种符号的现象”,“依我看来,语言问题主要是符号的问题”。
1.任意性任意性(Arbitrariness)。
任意性原则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惯例派(代表人亚里士多德),但近代对此作出最明确阐述的是索绪尔。
他指出,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
或者,说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①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01-102.体,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各种语言间的差异和不同语言的存在就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的证明。
这就是说,在各种语言中可以用不同的词表达同一概念。
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探源
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探源摘要:任意性不但揭示出研究语言所采用的分析方法,而且它是语言符号的根本特征。
语言是符号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存在着不同的原则,构成了语言内部的组织机制,语言功能就是通过这些原则相互作用来实现的,而任意性原则如同语言内在机制的中枢,其他原则都依赖它才能起作用。
对任意性的理解不能只集中在这个术语本身,而忽略它与整个语言学的关系和它的创造性。
而来自象似性的挑战主要集中在构成符号的两个成分能指和所指的界定、二者的关系以及任意性的性质。
皮尔斯对符号的复杂分类根据的正是索绪尔的能指和所指之间表现出的种种不同关系。
象似性体现了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而非语言的本质,任意性涵盖了象似性,呈集合与子集的关系。
关键词:语言符号;任意性;象似性索绪尔认为任意性是一切符号系统的基本原则,支配着整个语言系统是语言的本质特征。
[1]许多语言学家都从他那里得到启发,无不折射出他的影子,但后来的诸多学者对这一原则提出了质疑,象似性便成为争论的焦点。
大部分的学者对语言任意性的理解是基于索绪尔符号任意性的阐述,而对象似性的理解是基于皮尔斯符号理论中关于象似符(icon)的论述。
如何阐释和理解这两种观点进而对其统一思考和认识呢?如何辨证地看待他们的关系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符号学的角度去探索这些概念的真正涵义和本质。
一、索绪尔的符号观索绪尔是符号学(semiology)的创始人,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他虽没有详细阐述符号学以及它的研究方法,但把它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来确立的思想已初见端倪,“我们可以设想有一门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我管它叫做符号学”,[1]在索绪尔看来,语言是“一种符号的现象”,“依我看来,语言问题主要是符号的问题”。
[1]索绪尔认为绝对任意的符号是最接近符号学理想的符号,由于这个原因,作为一切表达系统中最复杂、最广泛的系统,语言最有典型性,所以语言学可以作为整个符号学的模型,虽然语言只是符号学系统中的一部分,他把语言看作符号学的“总模型”,这是因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习惯性,而非语言的任意性不那么明显,把语言作为模型,可以使人们去注意非语言符号的任意成分和习惯成分,找出支配它们的惯例体系(system of convention),通过研究他们可以揭示一切符号制度的共同规律。
再论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再论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叶友珍
【期刊名称】《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39)005
【摘要】语言的象似性与任意性之争由来已久,雅各布逊(1965)被看作是象似性第一次对任意性提出的挑战.细查象似性与任意性的原委与分歧,会发现所谓的象似性对任意性的挑战违反了同一律,属于历时运作,是个别语言的特征而非语言的普遍的本质特征.对语言象似性的重新定位可以得出结论:象似性学说不构成对任意性原则的挑战和补充.
【总页数】5页(P106-110)
【作者】叶友珍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06
【相关文献】
1.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读王寅《论语言符号象似性》 [J], 张璇;唐凯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象似性与理据--索绪尔的任意性观点和皮尔斯的象似性观点解读 [J], 张凤;高航
3.语言符号:任意性还是象似性 --"语言符号象似说"的几个问题 [J], 鲁苓
4.从任意性和象似性看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语言符号观 [J], 李玉红
5.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任意性·象似性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象似性辩证说优于任意性支配说
象似性辩证说优于任意性支配说一、概述在语言学领域中,关于语言符号的本质和特性,长期以来存在着诸多争议和探讨。
象似性辩证说与任意性支配说作为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观点,各自拥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解释力。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倾向于支持象似性辩证说,认为其相较于任意性支配说具有更为优越的解释力和适用性。
任意性支配说,作为传统语言学的一种核心观点,主张语言符号与其所指代的概念或事物之间并无必然联系,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完全是任意的、不可论证的。
这一观点在解释语言的某些现象时显得力不从心,无法充分揭示语言符号背后的认知理据和规律。
象似性辩证说则强调语言符号与其所指代的概念或事物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或象似性。
这种象似性不仅体现在语言符号的形式上,更体现在其背后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模式上。
象似性辩证说认为,语言是人们在对现实世界体验的基础上通过认知加工而形成的,是主客观互动的结果。
语言符号与所指代的概念或事物之间存在一种可论证的、有理据的象似性关系。
我们将进一步探讨象似性辩证说与任意性支配说之间的差异和优劣。
通过对比分析两种观点的理论基础、解释力以及适用范围等方面的内容,我们将揭示象似性辩证说在语言学研究中的优势地位。
我们也将对两种观点进行辩证看待,认识到它们各自在不同语言层面和语境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
1. 介绍象似性与任意性在语言学中的地位与争议在语言学领域,象似性与任意性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同时也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
这两种观点在语言学中各有其独特的地位,但它们的对立与争议,为语言学研究带来了丰富的视角和思考。
任意性原则,由著名的语言学家索绪尔提出,他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没有必然的联系。
这种观点认为,语言符号的选择和使用主要基于社会的约定俗成,而非客观世界的直接反映。
索绪尔的理论在语言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重要基石。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象似性理论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试论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
试论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姓名:李微学号:120114001037 班级:英语11-2摘要:语言符号的语言任意性和象似性关系问题是语言学的一大核心问题,其实质在于探讨语言形式与它所表示的意义之间的关系。
对于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争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出现了“唯名论”和“为实论”两个派别分歧。
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索绪尔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并将其视为统治整个语言系统的首要的和最重要的原则。
然而,皮尔斯则指出了与此相反的语言符号象似性原则,认为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非任意性的,有理可据的。
关键词:语言符号,任意性象似性语言系统能指所指Abstract:Language arbitrariness and iconicity’s relationship problem of Language sign is a core problem in Linguistics. Its essence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nguistic form and what it means. The arbitrariness and iconicity debate can be traced back to ancient Greece; As early as in ancient Greece, it appears the "nominalism" and "real" two factions differences. Saussure put forward the principle of arbitrariness of linguistic signs and it is considered to rule the whole language system of the first and the most important principle in linguistic course. However, Pearce pointed out that the opposite of linguistic iconicity principle; He believes that the signifier and signified relationship is non arbitrariness, justified.Key word:Language sign Arbitrariness Iconicity L anguage system Signifier Signified.引言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还是有理据的?这个问题是西方语言学思想史中长期争论但尚未解决的问题。
语言任意性与像似性之辩
语言任意性与像似性之辩摘要:语言像似论者反对语言任意性,反对能指与所指之间的非必然联系。
本文分别从词层面和句层面入手,重新考查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发现像似性不构成对任意性的挑战。
而且,像似论者常犯如下错误:偷换概念,将理据性等同于像似性;扩大能指与所指的外延。
关键词:任意性;像似性;理据;外延一、问题的提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saussure)将语言系统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独立出来研究,让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而被称为语言学之父。
既然语言系统不再由语言之外的世界决定,语言符号的价值与功能只能由该单位与其它单位的关系所决定,正所谓“关系决定价值,结构决定功能[1]”。
就一个具体的语言符号而言,索绪尔认为语言符号是“音响形象(sound image)”和“概念(concept)”相结合的产物,分别称作“能指(signifier)”和“所指(signified)”。
能指与所指分别指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两方面,都不直接与外界相连——两者都是心理实体,一体两面——与柏拉图的理(eidea)式(morphee)之分不谋而合。
问题是,能指和所指之间有无必然联系?索绪尔及其后继者坚持能指与所指之间的任意性(arbitrariness),认为两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许多功能语言学家和认知语言学家则认为能指与所指之间存在着像似性(iconicity),认为两者之间的关系并非任意。
二、语言任意观与像似观的交锋认知语言学家王寅教授曾指出,汉语在字层面、词层面和句层面上的像似性情况十分突出[2]。
为了弄清楚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弄清楚任意性与像似性之间的分歧,本文将分别词层面和句层面上展开讨论。
(一)词层面的交锋像似论者常用拟声词来反驳任意性。
比如,“妈”这一概念在很多语言中都有相似的发音,如汉语“ma”,英语“mom”。
理由是刚出生的孩子常常由妈妈喂养,而孩子一张嘴最容易发的音就是“ma”,所以“妈”这一实体自然就被赋予“ma”这一发音。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和任意性
语言任意性的意思是说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 之间没有自然的、本质的联系,而是一种约定 俗成的关系。
所指:概念 能指:音响形象 “父亲”的观念(所指)与“father”这个音响 形象(能指)之间是任意的,没有任何自然联 系
研究者们认为,语言符号除了任意性以外还具 有高度的象似性。 所谓象似性(或理据性),通常是指语言的能 指和所指之间, 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联系, 即两者之间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 是有理据 的
19世纪末美国语言学家皮尔斯提出象似性这 一概念, 映象符(image) 拟象符(diagram) 隐喻符(metaphor)
象似性的体现: 1.语音的象似 2.词形的象似 3.句法结构的象似
1.语音象似性,又叫音义象似性,指语音与 它所代表的意义之间存在理据性。 象声词 :flop(重物落地声)、jingle(叮当声) 流水的哗哗声、乒乓 语音象似: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词 中字母词的语音象征和音义联觉现象。 男性:masculine、man、mal 女性:feminine、woman、female
任意说的反驳: 1.拟声和语音象征只是语言的局部现象 2.语言符号内部组合关系的理据性建立在符号 任意性的基础之上 3.理据丢失说经不起推敲
象似性虽然存在于语言,但它不是语言的根本 属性,与任意性相比,它是第二性的。 任意性是语言的基根本属性,象似性是对语言 本质认识的深入和发展, “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这两者 间的关系是并存的,甚至是互动的” 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 以互补的方式存在。
质疑任意说的象似性观点: 1.语言中存在拟声和语音象征(sl象征“滑”) 现象,说明语言是有理据的 2.象似性广泛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数量多, 范围广,完全可以压倒任意性。(符合词、派 生词、句法等) 3.语言本来是有理据的,但是渐渐丢失在历史 的长河中,语言学家的任务是找回失去的理据。
论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论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作者:孙嘉瑜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年第22期摘要: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一直是语言学家研究的焦点,对于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定义及其之间的关系受到各个语言学家的关注。
本文将对此两种观点进行分析。
H0一、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arbitrariness)的内涵1. 语言的任意性的定义索绪尔(1916: 67)曾经指出:“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 ...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他认为所指和能指不是指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即现代语言学家一般认为的语义和语音两个层面。
在作了定义之后,他( 1916: 69)又进一步解释说:“能指是没有理据的,即对于实际上与它无任何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
”也就是说语音和语义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
如汉语中用“gou”与它所指的对象“狗”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是任意的。
此外,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本身也是任意的。
能指的任意性指的是不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来指代同一概念,如:汉语中的“天”,在英语中叫“sky”,在法语中叫“ciel”,在德语中叫“Himmel”,在西班牙语中叫“cielo”。
这种不同的符号形式对应于同一内容的现象是无法解释的,这些最初的符号能指一经产生便经久不衰,保持了永远的不可论证性。
因此语言中大部分词是无法论证的,是没有理据的。
所指的任意性表现在语言中概念不是一一对应这一现象上,不同的语言对概念的划分不尽相同,这种划分是没有理据的,任意的。
2. 语言的任意性的相对性索绪尔虽然强调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但他还是注意到,并非所有的符号都是任意的。
索绪尔在强调任意性的同时也看到任意性也有例外情况。
如象声词和感叹词,并且他还认为由两个词根构成的复合词或一个词根加一个词缀构成的派生词并非完全任意,而是带有一定的理据。
索绪尔还注意到,并非所有的符号都是完全任意的。
他甚至明确承认:“符号的特征之一是非完全任意性”。
以汉语视角浅谈语言的象似性与任意性之争
根据现代汉语读音统计,不同音素类别的音响 度是不同的,其级别为:元音>介音>边音>鼻音> 阻塞音。其中,元音>辅音;开口度大的元音>开口 度小的元音;非前高元音>前高元音;边音>鼻音> 擦音>塞擦音>塞音。应学风提出,现代汉语单音节 反义词的音义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表“正面” 的反义词的元音、辅音和声调常高于表“反面”的;表
似性、数量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赵亮将语言象似性 与所表示的所指(signified)之间有明显的象似现象。
大致分为三种情况:单个符号的象似性和理据性、多 早在东汉年间,许慎的著作《说文解字》就用六书来
个符号在组合关系系统中的非任意性、多个符号在 分析汉字的词形。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
聚合关系系统中的非任意性。[4]
二、语言的象似性概述
语言象似性概念的形成最早可追溯到古希腊哲 学家对“词”与“物”关系的争辩以及我国先秦哲学家 关于“名”与“实”的讨论。与索绪尔同时代的语言与 哲学家皮尔斯(C.S.Peirce)从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角 度,把符号分为三类:象似符(icon)、指示符(index)和 象征符(symbol)。其中象似符又分为映像符、拟像符 和隐喻符。[3]这种区分构成了语言象似性研究的基
后在学术界产生了极其广泛的影响。索绪尔的语言 因(motivation)两方面进行分析。此后,语言的象似性
任意说简单来讲就是能指和所指之间的联系是任意 研究从语音、词汇、句法、语篇等各视角和层面开始
的。在索绪尔看来,语言的任意性类似于语言的约定 广泛研究。在国内,杜文礼在《语言的象似性微探》一
俗成性。“事实上,一个社会所接受的任何表达手段, 文中具体讨论了语言在词汇和句法层面的象似性现
仅在字层面、词层面和句层面的象似性现象十分突 出,而且在字层面上不只是反映在形义之间的关系 上,而且在音义之间也存在大量的理据性现象。[9] 并且他认为索绪尔切断了语言与人、社会的联系,仅
第七节 关于任意性和象似性之争
国内语言界对此的看法
同意索绪尔观点的(王德春、张绍杰、郭鸿)
主张首先把争论的问题搞清楚,然后比较尔观点的(许国璋、王寅、秦洪武等) 得出的结论基本上都是语言符号具有高度的象似性,从而 对任意性原则是否具有普遍性持怀疑态度。 尤其是申丹对此有自己独特的理解
关于象似性
一、象似性的提出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语言符号在基本范畴等级 上存在一定的任意性,但在构成上位或下属范畴时,尤其是在构成更 大的语言单位时都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是有理有据的。
二、象似性的发展 皮尔士对符号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他的理论,符号 可分为象似符、标志符、象征符。象似符指的是具有复制性质的符号; 标志符是指可以作为客体标志的符号;象征符指的是那些难以用直观 的方式表示抽象内容的符号。 海曼对语言符号象似性所作的研究最为系统详尽。他把语言结构的 象似性分成两大类:成分象似和关系象似。前者指语言成分与人类经 验象似,换言之,就是形式和意义相对应。后者指语言结构内部不同 成分之间的关系与人类经验结构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对应。
第七节 关于任意性 和象似性之争
主讲人:
关于任意性
一、索绪尔提出的任意性
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提出任意性的观点, 所谓任意性即语言符号的声音形象和它代表的概念像铜板 的两面,不可分开,但他们之间没有自然的、内在的或逻 辑上的联系。
二、任意性的发展 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 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基本都接受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忽 视和否定了语言的象似性。特别是乔姆斯基把任意性的观 点推崇上了顶点。在《语言和心灵》中,乔姆斯基比较了 人类语言与动物语言,认为象似性是动物语言,而人类语 言是非象似性的。
认知语言学家的看法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和任意性———以美国手语为例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和任意性———以美国手语为例李二占(盐城师范学院外语系,江苏盐城224002)关键词:象似性;任意性;心理现实性;美国手语;意象和图式化;腐蚀与提升摘要: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主要指语法形式和其所指概念结构之间的一种映照性或可论证性,因此它是语言任意性的重要补充。
象似性和任意性的哲学基础不同,体现层面有异,但二者具有对立补充的辩证关系。
以美国手语为例的对比研究表明,象似性的心理现实性,象似性和任意性的互补关系,象似性的腐蚀性以及任意性的提升等问题都应该并且能够得到合理而充分的解释。
一、引言作为认知语言学讨论句法时的热门话题,象似性对了解语言和认知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也必然要在和任意性的冲突与协调中突显自己。
迄今为止,关于象似性和任意性的关系主要有三种观点。
以索绪尔为代表的语言学家认为任意性是语言的根本属性;齐翁等功能-认知语言学家则坚持语言从本原上讲是象似的;一些当代语言学家则认为任意性和象似性是同等重要的两条原则。
然而,简单地赞同某种观点并无多大意义,我们必须阐明在什么样的时空条件下任意性为主,什么样的时空条件下非任意性(象似性)为主,以及什么样的条件下两者成互补。
因此,我们拟在心理学的视野下,对两者的关系做进一步的辨析,以期说明下面的四个问题:象似性的心理现实性,象似性与任意性的辩证关系,美国手语给予相关问题的启示以及象似性的腐蚀和任意性的提升。
二、象似性的心理现实性象似性之所以没有统一的定义,是因为它所涉及的能指与所指和索绪尔的能指与所指概念内涵不同。
就能指与所指构成的语言符号而言,可以分为语词符号和非语词符号。
语词符号和索绪尔的符号概念相同,都是概念和音响形象的结合。
非语词符号专指超出语词范畴而且具有语法标记的组合符号,可以叫做“语言形式”。
这样,语词符号中能指和所指的关系应该为任意性和非任意性所制约。
超语词符号不借用“施指”和“所指”这对术语,最好用“语言形式”和“概念”。
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指出: “能指和所指之间 的联系是任意的, 或者, 因为我们所说的符号 是指能指和所指相联结所产生的整体, 我们可 以更简单的说: 语言符号是任意的。”
语言符号作为一个符号系统, 形成符号 结构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缺乏自然的、本 质的、必然的联系, 从这方面来讲, 符 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 所以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
语言间的差别和不同语言的存在就可以 证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比如,“牛” 在中国是被称为“niu”, 但在美国它叫 做“cow”。
二、语言的象似性
语言的象似性是说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也 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的联系, 即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可以论证的, 是有理据的 。
语言象似性的种类
拟象象似性
他跨上摩托车骑走了。
二.他走进房间打开灯一屁股坐在沙发上。
∆ 这种象似性反映了语言描述的线性顺序、照 应客观事件的时间顺序及概念时间顺序。
B.接近象似性
接近象似性, 即认知上相近的概 念在语言形式的时间和空间上 也接近。
相同多个形容词的排列顺序的原 则之一就是: 与中心词概念上 越接近的修饰语置于与中心词 越近的位置上, 如
三、任意性与象似性的关系
任意性和象似性可以并行不悖, 因
01
为它们反映了语言的不同属性。这
最终是由于语言本身有多重属性。
任意性是就单个符号而言的,而象
02
似性主要是就符号组合而言的。
因此,讨论任意性和象似性应注意
03
讨论的前提, 同时指出象似性的研
究也应注意其适用的范围。
CK HERE TO ADD A TITLE
○ ∆ the famous delicious Italian pepperoni pizza
论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的关系
论语言符号任意性与象似性的关系1引言自从索绪尔本世纪初提出了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后,关于语言本质的研究几乎是任意说的一统天下,它引起了语言学家们的足够重视。
尽管几乎就在同时符号相似性学说(iconicity)已经提出,但由于当时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结构主义语言学统治者语言界,,相似性理论没有受到学界重视。
但随着对语言本质研究的深入发展,特别是认知科学的发展及他与语言学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科学领域_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人们开始对任意性的统治地位产生怀疑。
常常有人从语言结构相似性的角度来否认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把相似性看成是任意性的对立面,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
任意性与相似性关系究竟如何?笔者通过对任意性与相似性及其历史渊源,发展过程及具体内容的阐释,来分析两者的辩证关系。
2.符号的任意性2.1索绪尔符号任意性原则索绪尔反对唯名论的观点。
在索绪尔看,不仅语言符号连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称,而是概念和音响形象,而且概念本身是由语言所创造的,因而不可能有先于语言或先于符号的客观存在。
而要真正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原则,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上。
这表明索绪尔承认语言符号对现实世界有建构作用。
符号任意性原则的这一理解对于探讨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
可以说萨皮尔沃尔夫假说中的语言相对论思想正是对索绪尔任意性原则的发展,某种程度上证明了不同的语言是以不同的方式来切割所指连续体的。
在共同的思维机制前提下,不同语言中有不同的范畴和概念,反映了不同语言使用者对客观世界的不同分析。
更为有力的佐证来自于符号学的翻译观。
其理论基础是把翻译看作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翻译活动的对象是社会文化信息,而社会信息是有各种各样的符号体系所承载的。
语言符号是最重要的符号,它使得其他其他各种符号所承载的社会文化信息得以展现。
2.2索绪尔的符号绝对任意性与相对任意性原则索绪尔高度强调任意性原则的重要性,明确地把这项原则上升到支配整个语言学研究的地位。
论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论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论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语言在人类之间本质上就是一种交流与表达的工具,从公元前2500年开始,语言就以不同的方式在古埃及、古印度尼西亚、古希腊等地一步步演变出来。
语言有其独特的特点,其中最显著的一点是因它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语言的任意性指的是汉语中某一词语,其语义和某个特定实物之间没有内在的联系,它的含义不会随着周围的语言环境而发生变化,而只是由汉语的使用者根据他们的心智和对这个词的认知来进行判断意义以及换取用法。
例如“大熊猫”这个词,它只是表示一种特定的动物,而不是某一具体的动物,它抽象出来的特点就是任意性。
象似性则指的是当挑战统一代码时,词语需要根据不同的因素来表达,这种表达的形式采用的形象的模仿,具有象征意义的模糊句子,不直接说出意思,而是依靠句子中暗藏的含义,让句子更有活力和吸引力。
例如有句俗语叫“竹筒打水一场空”,这里的“竹筒”和“水”就是用来形象地表达“徒劳无功”的意思,从而让这句话更生动有趣。
因此,任意性和象似性对于语言的表达具有重大的影响。
正是由于这种任意性与象似性,才使得语言在表达上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从而使不同的人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情感,并在沟通中建立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共情,甚至影响更多人的想法。
论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
新教师教学阅读写作对文章的综合含义进行比较准确深入的理解,体会文章的真实含义以及作者的情感,促进学生阅读感悟能力的提升;三是在阅读的过程中,促进语文知识的积累。
学生通过阅读,对于文章中的一些美言警句应当格外重视,并懂得积累,以帮助自己在写作或者其他语文教学活动中使用,变别人的知识为自己的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三、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以上,笔者分析了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意义以及目标,那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促进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效率的提升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教师的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达到良好的阅读教学效果,需要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方能达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传统的阅读教学活动,教师往往是通过强制的手段强迫学生阅读,这种被动的阅读方式,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因此,在新课程标准下,笔者认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在小学语文中段的阅读教学活动中,笔者主要是通过创设阅读教学情境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过程中,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到阅读的意义,并从阅读教学活动中获得美的感受和体验,实现学生阅读积极性的提升,提高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的效率。
2、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对于小学语文中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因此,在小学语文中段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通过小组合作阅读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一定的阅读内容,确定一个比较有启发性的阅读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阅读,并得出每个小组自己的结论。
小组合作阅读的方式,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促进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二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懂得谦让和妥协,懂得求同存异、顾全大局,这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试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
试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关系作者:刘桂英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8年第20期摘要: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是语言学界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争论的焦点集中在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否存在,以及它与象似性的矛盾关系如何界定,本文从语言事实和语言理论两个方面论证了二者之间的关系,指出了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二者都是可以论证的,同时存在,互相补充,而并非非此即彼的。
关键词:语言符号;任意性;象似性;相互关系1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1.1 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及其评价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学说是索绪尔创建结构主义的理论支柱,是全面理解索绪尔思想理论体系的关键。
索绪尔本人把任意性原则看作是语言符号的两个头等重要的特征之一。
索绪尔关于语言符号任意性最正面肯定的论述就是他提出的“任意性第一个原则”即语言符号的“绝对任意性”原则,他是这样描述任意性的:“语言符号是任意性的,……,它是不可论证的,即对现实中跟它没有任何自然联系的所指来说是任意的。
”[1:p104] :索绪尔的任意性是指一个符号内部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的。
他举证说,法语中的s-o-r 与他所指的对象“sister” 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而不同的语言又可以用不同的符号指代同一个人或物,如法语用b-o-f 指代“ox”,而汉语却有“牛”来指代。
一种嗅觉很灵敏的哺乳动物为什么在汉语中叫狗,在英语中叫做dog,在法语中叫做chine,在德语中叫做hund,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的那样:“玫瑰即使叫别的名字也是一样的香”。
这些都是无从解释的,即任意的。
1.2 语言符号的相对任意性及其评价此外,索绪尔还提出了语言符号的相对任意性原则,他指出:符号任意性的基本原则并不妨碍我们在每种语言中把根本任意的,即不能论证的,同相对任意的區别开来。
只有一部分符号是绝对任意的;别的符号中却有一种现象可以使我们看到任意性虽不能取消,却有程度的差别:符号可能是相对地可以论证的。
索绪尔提出符号的相对任意性之后举例说:“例如法语的vingt(二十)是不能论证的,而dix-neuf(十九)却不是在同等程度上不能论证,因为它会使人想起它赖以构成的要素和其他跟它有关的要素,例如dix(十)+ neuf(九),dix-neuf(十九),vingt-neuf(二十九),dix-huit(十八),soixante-dix(七十)等等。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和任意性
语言任意性的意思是说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自然的、本质的联系,而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決系。
x所指:概念X能指:音响形象“父亲”的观念(所指)与“father”这个音响形象(能指)之间是任意的,没有任何自然联系研究者们认为,语言符号除了任意性以外还具有高度的象似性。
所谓象似性(或理据性),通常是指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之间,即语言的形式和内容之间有一种必然联系,即两者之间的结合是可以论证的,是有理据的29世纪末美国语言学家皮尔斯提出象似性这一概念,映象符(image)< 拟象符(diagram)4 隐喻符(metaphor)象似性的体现:1 •语音的象似2词形的象似3•句法结构的象似2•语音象似性,又叫音义象似性,指语音与它所代表的意义之间存在理擴性。
象声词:flop(重物落地声)、jingle(叮当声)流水的哗哗声、乒乓语音象似: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诗词中字母词的语音象征和音义联觉现象。
男性:masculine、man、mal女”生:feminine、woman、female2词形的象似*在词形方面,书写形式与意义之间有象似性现象。
汉语源于象形、会意,属表意文字。
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学,其中心思想就是找出汉字与其字义之间的例句关系。
英语起源于象形文字,虽然现在发展并完善为表音文字,但它或多或少地保留了一些象形文字的痕迹。
字母W: water wave字母H: house harbor inhabit3•句法结构的象似(1) 距离象似性:限定性定语从句和非限定性定语从句(2) 数量象似性:单复数.比较级和最高级(3) 顺序象似性:then, after, therefore国夕卜语言象似4生与任意4生争论经历的三个时期亠口古希腊至29世纪末(两种观点并存)索绪尔时期:20世纪初至60年代(任意说占上风)后索绪尔时期:20世纪60年代以来(重新相持)X任意说2•任意性是人类语言的根本属性。
没有任意性就没有人类语言;任意性与其他语言特征相结合(design features),成就了表达力超强的人类语言;任意性是普遍的,存在于所有语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