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资源整体情况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48aaaa6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4b.png)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一、中国水资源特征中国水资源总量较大,居世界第四位。
但是,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因而形成如下突出的水资源特点:(一)时间分配不均,年际年内变幅大受季风气候影响,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大,连续丰水年或连续枯水年时有发生,许多河流发生3~8年的连丰、连枯年。
例如黄河和松花江在近70年内出现过∏~ 13年的连续枯水年,也出现过7~9年的连续丰水年。
连丰连枯年差异的年际变化极易造成频繁的水旱灾害。
中国降水年际变化大的另一表现则是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间的差异悬殊。
南方地区最大年降水量一般是最小年降水量的2~4倍,而北方地区高达3~6倍。
降水量较大的年际变幅,势必引起较大的径流变化。
例如,长江宜昌站的最大流量为Π0 000m3 ∕s(历史洪水调查), 而实测最小流量仅为2 770m3∕s,洪枯径流相差40倍;黄河三门峡站的最大流量为36 000正∕s(历史洪水调查),而实测最小流量仅为145正∕s,洪枯相差248倍。
径流量在时间上的分布不均与要求获得稳定的供水量之间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时间分配不均除年际变化大外,年内分配也不均。
中国大部分地区冬春少雨,多春旱;夏秋多雨,多洪涝。
东南部各省雨季早,雨季长,6~9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60%~ 70% (见图「2)。
北方地区黄、淮、海、松辽流域6~9月的降雨量一般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5%,有的年份最大24小时暴雨量可超过多年平均降水量。
不论南方或北方雨季汛期中, 降水多以暴雨形式出现,往往造成严重而频发的洪涝灾害。
图1-2中国部分地区与伦敦、巴黎多年平均降水量年 内分布比较(二)空间分布不均,水土匹配矛盾突出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主要是全国降水不均造成的。
中 国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依次可划分为多雨、 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五个地带。
全国有45%的土地 面积处于降水量小于40Omm 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带。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改善措施
![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改善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5222db5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4.png)
3、水污染严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据2019年《中 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全国地表水水质不容乐观,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的污 染。水污染不仅影响供水安全,还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二、中国水资源改善措施
1、开源措施
(1)建设水利工程
建设大型水利工程如南水北调工程,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缓解水资 源分布不均的问题。同时,加强地方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当地水资源调控 能力。
2、未来水资源开发利用策略和 方向
为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未来需要从多个方面制定策略和措施。首 先,需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水资源 需求。其次,要加大节水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改革等多种手段,提高水资 源利用效率。此外,还需强化水污染治理,提升水质,保障供水安全。最后,要 重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积极推广再生水技术,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2)促进再生水利用
加快再生水利用技术研究与推广,将污水进行净化处理后再次利用,提高水 资源利用效率。
2、节流措施
(1)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使每个人都能够从自身做起,节约用 水。
(2)加强水资源管理
制定更为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对取水、用水和排水等环节的监管, 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在技术方面,中国非常规水资源开发利用已经取得了重大突破。首先,新型 钻井技术的出现使得地下水的开采更加方便、高效。例如,超深井钻探技术的应 用已经成功地开采了地下深层水资源。其次,水质净化技术的不断提高使得污废 水的处理更加环保、节能。目前,中国已经研发出多种高效、环保的水质净化技 术,如膜分离技术、臭氧氧化技术等。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4a02e4c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8.png)
我国水资源现状及面临形势的分析报告一、水资源现状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水资源,但是由于地理分布的不均衡和人口密集区域的发展,导致我国的水资源在分布和利用上存在一些问题。
1.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贫乏,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富裕。
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等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但由于水资源匮乏,农业生产受到限制。
2.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尽管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由于技术设备和管理水平的限制,水资源利用率较低。
据统计,中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仅为40%左右,而世界先进水平为60%左右。
3.水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等都对水质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一些地区的地下水和河流水质恶化。
二、面临的形势1.供水压力增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我国城市的供水压力不断增加。
根据统计,居民用水量占全国总水资源的比例从20世纪80年代的15%增加到目前的30%左右。
2.生态破坏加剧: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密切相关。
由于水资源的开发过度和污染问题,导致湿地退化、河流干枯、生态系统恶化等生态破坏现象加剧。
3.水灾风险加大:气候变化引起的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导致了水灾风险的加大。
洪涝、干旱、山洪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带来巨大的损失。
三、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现状和应对面临的形势:1.加大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力度:提升农业灌溉技术,推广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提高用水效率。
加强城市供水系统的管理和设备更新,减少漏水和浪费。
2.提高水污染治理水平:加强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处理,建设污水处理设施,推广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治技术。
加强环境监测和日常巡查,加大对水污染的追责力度。
3.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恢复:加大湿地保护力度,修复受损湿地,提升湿地功能。
实施河湖管理制度,加强对河流和湖泊的管理和保护,恢复河湖自净能力。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70b58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45.png)
中国水资源现状调查报告一、引言水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中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是其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然而,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持续增加,中国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紧缺问题。
为了全面了解中国水资源的现状,本报告对中国水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中国水资源面临的挑战和可持续利用做出了分析和建议。
二、水资源的分类和分布水资源主要可分为表层水、地下水和降水三大类。
中国地域广阔,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东部沿海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中部地区水资源较少,西部地区水资源十分匮乏。
其中,长江、黄河、淮河等主要河流是中国最重要的水资源供应源。
三、水资源利用状况1. 农业用水:农业用水是中国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部分,约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
然而,农田灌溉方式落后,水利设施建设滞后,导致了大量的浪费和损失。
2. 工业用水:近年来,中国工业用水量逐渐增加,尤其是一些高水耗行业如石油化工、钢铁等。
这给水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3. 城市用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水需求不断增加。
城市给水管网老化、水资源污染等问题也亟待解决。
4. 生态用水:保护生态环境是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然而,由于开发过度和污染问题,许多湖泊、河流和湿地遭受了严重破坏。
四、水资源面临的挑战1. 水资源供需矛盾:中国东部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较为突出,尤其是北方地区,水资源供应严重不足。
2. 水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许多地区的地下水和河流已经遭受了污染,影响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 非法采水问题:一些地区非法采水问题突出,导致水资源浪费和损失严重。
4. 水灾和旱灾:中国经常发生的水灾和旱灾给水资源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五、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与建议1. 完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体系,提升水资源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 提高节水意识: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加强公众节水意识教育,减少浪费和损失。
中国的水资源与水文特征
![中国的水资源与水文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f870baba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2.png)
中国的水资源与水文特征水是生命之源,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水资源管理挑战。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水资源现状以及其水文特征。
一、中国的水资源概况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其分布不均衡。
东部地区水资源相对较丰富,而西部地区则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根据统计数据,中国的年平均降水量约为643毫米,总蓄水量达到约28000亿立方米。
然而,由于地理特点和气候差异,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现象突出。
二、中国的水文特征1.江河湖泊众多中国境内有许多大小江河湖泊,其中长江、黄河是最重要的两条河流。
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也是亚洲第一长河,其流域面积约为180万平方公里。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其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九个省区,其流域面积约为75万平方公里。
2.季风气候影响中国地大物博,东、南、中部多受季风气候影响。
东亚季风主要由夏季的东南季风和冬季的北风构成。
夏季的东南季风带来了丰富的降水,为中国东部地区提供了宝贵的水资源。
冬季的北风则带来了干燥的气候,在北方地区尤为明显,导致该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3.水资源利用方式多样中国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多样,包括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
农业用水是中国最大的水资源利用部门,占用了绝大部分水资源;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虽然比例较小,但也日益增长。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正面临着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的压力。
4.水污染问题中国的水资源遭受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工业废水、农业排污以及城市生活废水都对水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部分地区的河流和湖泊已经严重受到污染,使得水资源更加紧缺。
因此,治理水污染已成为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点领域。
总结:中国的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衡,受季风气候的影响较大。
江河湖泊众多,长江和黄河是最重要的两条河流。
水资源利用方式多样,但面临着供需矛盾和水污染等挑战。
为了保障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加强水资源管理与保护工作,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_中国地理知识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_中国地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2c67d22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16.png)
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_中国地理知识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其水资源的分布情况非常丰富和复杂。
总体上来说,中国的水资源分布呈现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格局。
首先,华北地区是中国水资源最匮乏的地区之一。
这个地区主要由河北、山西、河南和北京等省市组成,总体上属于半干旱和干旱区。
在这个地区,水资源供给极其有限,人口众多,对水的需求量巨大,因此长期以来一直处于水资源紧缺状态。
华北平原上的黄河是该地区最主要的水源,但由于被严重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水质受到严重污染,使得该地区的水资源问题更加突出。
其次,东部沿海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为充沛。
这个地区包括了广东、福建、浙江和江苏等沿海省份,以及上海等大型城市。
由于海洋的影响,这里的降水量相对较高,河流众多,水资源相对丰富。
此外,东部沿海地区还有许多湖泊,如太湖、洞庭湖等,为当地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补给。
西南地区是中国水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之一。
这个地区主要由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等省市组成。
该地区地势复杂,山地与河流纵横交错,拥有大量的河流、湖泊和水库。
其中,长江和亚洲第一大内陆湖鄱阳湖分别位于该地区,成为该地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西南地区降水量较高,水资源相对充裕,对中国整体水资源供给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西北地区是中国水资源最为匮乏的地区之一。
这个地区主要由陕西、甘肃和宁夏等省份组成。
由于地处内陆,且属于干旱半干旱区,降水量非常稀缺,使得这个地区的水资源极其有限。
黄土高原上的渭河、洮河等是该地区主要的水源,然而由于地理条件限制,这些水源在满足当地需求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
综上所述,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呈现出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的特点。
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充沛,而北方地区则面临严重的水资源供需不平衡问题。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动合理利用水资源,以确保中国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分布情况对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2024年保护水资源调查报告
![2024年保护水资源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b7491f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8d.png)
二是通过科学管理维护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三是开发和采用各种节水技术。如果政府和人民能够配合的话,政府改善水供的效率,人民爱惜水的话,现有的水源已经足够大部分的人使用,根本不需要接二连三的建大型水坝。只有综合国家的供水政策才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大量供水供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消除政府和人民因为供水所引发的种。种争端和纠纷。
二、调查目的
(一)、让我们了解家乡水污染的现状,了解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意义。
(二)、让同学们知道水污染的危害,使同学们都来关心、保护家乡的水资源。
(三)、培养同学们热爱自己美好的家乡,热爱社会,热爱大自然,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四)、提高同学们深入社会、关心社会、融入社会的能力。
三、调查过程
(一)、调查时间:20xx年4月20日
由上面的资料可以知道,目前,水的缺乏已成了严重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而据专家预测,到xx年前后,中国用水总量将达到每年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而中国实际可利用的水资源量约为8000亿至9500亿立方米,需水量已接近可利用水量的极限。由于水资源供给的稳定性和需求的不断增长,使水具有了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国外的一些专家指出,估计到21世纪水对人类的重要性将象20世纪石油对人类的重要性一样,成为一种决定国家富裕程度的珍贵商品。一些世界著名的科学家提醒人们:一个国家如何对待它的水资源将决定这个国家是继续发展还是衰落。那些将治理水系作为紧迫任务的国家将占有竞争优势。如果水资源消耗殆尽,人类的健康、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系统将受到威胁。对水资源控制权的争夺,将可能在下个世纪引发许多种族和国家间的敌对。如何解决水资源供应问题,保持水资源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相对平衡,世界各缺水国家和地区长期以来都做了大量的探索,一些发达国家或者比较发达的国家已取得了很多成功的经验,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
中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43e1291e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b.png)
中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中国的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合理利用现有的水资源,改善水资源利用现状,成为中国未来水资源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目前,中国的水资源利用现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水资源分布不均中国的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在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充沛,而北方地区则相对缺乏。
华北、东北和北部内陆干旱地区是中国最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地区之一。
由于缺乏自然降水和河流水源,这些地区的水资源主要依赖于人工引水和地下水。
二、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随着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以及经济发展的迅速增长,中国的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
尤其是在城市化过程中,水的需求量增长远远超过供应量,导致城市用水量快速增长,而水资源供应不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
三、水污染严重中国的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持续时间也越来越长。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生态系统和水资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首要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等。
以上几个特点说明了中国水资源利用现状的不足之处。
为了改善水资源利用现状,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未来水资源发展也将朝着以下几个方面发展:一、控制水资源污染由于水污染严重,中国政府加大了对水污染的控制力度。
通过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强水污染监测和治理等措施,实现水污染的防控。
二、推广水资源节约和水利设施为了解决水资源供应不足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水资源节约型社会”概念。
加强水资源管理,可以通过推广节水措施,减少水浪费,提高用水效率。
建设更强大的水利设施可以更好地保证水资源的供应,如人工水源的引入和天然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三、发展海水淡化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是一种目前全球应用最广泛、成本最低的海水淡化和水资源开发技术。
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推广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以海水淡化工程为主要的水资源补给手段。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与管理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76faa8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8f.png)
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与管理中国作为拥有世界上最多人口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管理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相关的管理措施。
一、水资源分布情况中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北方地区相对贫乏,南方地区相对富足。
东部沿海地区相对较为湿润,而西北地区则是干旱的沙漠草原。
这种分布格局不仅造成了地域间的巨大差异,也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影响。
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十分紧缺,尤其是在华北平原和东北地区。
这些地区主要依赖地下水和引黄河、引淮河等跨区调水来满足日常用水和灌溉需求。
然而,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日益匮乏。
南方地区相对水资源富足,主要以江河湖泊和地下水形式存在。
尽管南部地区相对湿润,但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水污染、水资源浪费等问题逐渐浮出水面。
二、水资源管理为了解决中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进行管理和调配。
1. 跨区调水工程为了缓解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紧张状况,中国政府实施了许多跨区调水工程。
其中最著名的是南水北调工程,通过修建输水管道和运河,将长江、汉江等水资源输送到华北地区。
这一工程改善了北方地区的水资源供应,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水平。
2. 水资源保护为了保护水资源,中国政府加强了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
制定并严格执行水资源管理法律法规,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此外,政府还加大了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了解水资源的动态变化,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提倡节水意识中国政府积极宣传和普及水资源的重要性,提倡全社会节水意识。
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鼓励居民、企业和农民减少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
同时,政府还鼓励开发和推广节水技术,推动节水型社会的建设。
三、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尽管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管理和保护水资源,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1. 水污染问题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
中国的淡水资源的现状与保护措施
![中国的淡水资源的现状与保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414b850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61.png)
中国的淡水资源的现状与保护措施汇报人:2023-12-20•引言•中国的淡水资源现状•淡水资源保护措施目录•具体实施方案与案例分析•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应对策略01引言淡水资源的重要性人类生存的基础淡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
生态平衡的关键淡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对维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淡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促进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淡水资源,但人均水资源量相对较少,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4。
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中国淡水资源分布不均,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方地区则相对匮乏,导致一些地区水资源短缺。
分布不均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导致水质恶化,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威胁。
水污染严重由于管理不善和技术落后等原因,中国在水资源利用方面存在严重的浪费现象,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突出。
水资源浪费严重中国淡水资源的现状02中国的淡水资源现状中国拥有较为丰富的淡水资源,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长江、珠江、松辽等流域,而西北地区则较为匮乏。
总量受气候和地理条件影响,南方地区相对较为丰富,北方则相对较少。
分布特点总量与分布近年来,由于工业和城市污水排放、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等原因,中国淡水水质普遍下降,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部分流域和地区的河流、湖泊和水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威胁到饮用水的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质量与污染情况污染情况水质由于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等因素,中国的淡水需求量大,但受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质污染等因素影响,有效供给不足,供需矛盾突出。
供需矛盾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业、农业和生活用水量不断增加,加上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给中国的淡水资源保护带来巨大挑战。
挑战供需矛盾与挑战03淡水资源保护措施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与执行建立健全淡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的职责和义务。
我国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的相关资料
![我国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的相关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dd740bc3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d.png)
我国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的相关资料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其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水资源丰富,但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质污染严重等。
本文将就我国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展开探讨,以期加深人们对该问题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我国的水资源。
一、我国水资源的总体情况我国地域辽阔,水资源总量相当可观。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年均水资源总量为2830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占总量的80%,地下水资源占总量的20%。
这一数据表明,我国的水资源总量在世界范围内处于相对丰富的水平。
但是,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却十分不均匀。
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而北方地区则水资源非常匮乏。
尤其是西部地区,干旱地区较为集中,水资源严重短缺。
而在沿海地区,水资源虽然相对充沛,但是水质却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二、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1.农业用水农业是我国水资源利用中最主要的部分,占总用水量的60%左右。
随着工业和城市用水的增加,农业用水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仍然是我国水资源利用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但是,我国农业灌溉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却较低,相当一部分水资源被浪费。
而且,地下水的过度开采也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2.工业用水工业是水资源的第二大消费行业,占总用水量的25%左右。
而且,随着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但是,我国工业用水中存在着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排放污水过多等问题,这给水资源管理造成了一定困难。
3.城市用水城市用水主要指生活用水和城市绿化用水,占总用水量的15%左右。
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城市化的进程,城市用水也在不断增加。
而城市生活用水中的浪费和污水排放问题也较为突出。
三、我国水资源管理的现状面对我国水资源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在不断采取措施,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1.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查为了更好地掌握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我国政府加强了对水资源的监测和调查。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239c5b0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99.png)
中国水资源现状中国的水资源啊,那可是关系到咱每一个人的大事儿。
咱先说说这水资源的总量吧。
看起来好像挺多的,毕竟中国地大物博。
可是呢,这一平均到每个人头上啊,就没多少了。
就像一个大蛋糕,人多了,分到每个人盘子里的就少得可怜。
而且啊,这些水资源的分布还特别不均匀。
南方呢,经常是雨水充足,河流湖泊到处都是。
像长江啊,珠江啊,那水量丰富得很。
可北方呢,很多地方干旱得厉害,有些老百姓喝水都成问题,要靠打很深很深的井才能有水用。
再说说这水资源的污染情况吧。
现在经济发展得快,好多工厂也建起来了。
有些工厂啊,为了赚钱,就把那些没有处理过的污水直接排到河里。
好好的一条河,就被弄得又脏又臭,河里的鱼啊虾啊都死光了。
咱老百姓看着也心疼啊,那些水以前还能洗衣服洗菜呢,现在连碰都不敢碰。
还有啊,咱们日常生活中的垃圾乱扔,也对水资源有影响。
一些垃圾渗滤液就会渗到地下水里,这地下水可是咱们重要的水源啊。
水资源的浪费也特别严重。
在城市里,你看那些公共场所的水龙头,有时候一直开着,水就那么白白地流走了,也没人管。
还有些人啊,觉得水便宜,洗衣服的时候水放得满满的,其实根本不需要那么多水。
在农村呢,有些灌溉方式特别落后,大量的水都被浪费了,没有用到该用的地方。
咱们可得重视起来水资源的问题了。
政府也一直在努力,建了很多污水处理厂,也在推广节水的技术和方法。
咱们老百姓自己也得有这个意识啊。
在家里的时候,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菜,洗菜的水还能拿去浇花。
在外面呢,看到水龙头没关,咱们就顺手关上。
如果每个人都能这么做,那节约下来的水可就不是一点点了。
咱们不能让子孙后代没水喝啊,这水资源就像咱们的命根子一样,大家都要好好保护才行。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中国的水资源状况才会慢慢好起来,咱们的生活也才能过得更踏实。
全国水的情况汇报
![全国水的情况汇报](https://img.taocdn.com/s3/m/3233fe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e.png)
全国水的情况汇报全国水的情况一直备受关注,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水资源总量虽然较为丰富,但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质污染严重,供水压力不断增加,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等问题依然存在。
下面就全国水的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北方地区水资源匮乏,南方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东部地区水资源丰富,西部地区水资源较为匮乏。
在全国范围内,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亟待加强。
其次,我国水质污染严重,主要表现在水体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有机物污染等方面。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地表水水质达不到饮用水卫生标准,严重威胁人民的生活用水安全。
此外,一些地方的地下水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给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再次,供水压力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和农业用水需求不断增加,给供水压力带来了巨大挑战。
据统计,目前全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城市面临着不同程度的供水紧张局面,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严重的供水短缺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最后,水资源利用效率有待提高,目前我国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尤其是农业用水效率不高,浪费严重。
据统计,农业用水占全国总用水量的七成以上,但农业用水效率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
这就需要我们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综上所述,全国水的情况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我们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改善水质状况,加强供水设施建设,推动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共同保护好我们共同的水资源,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民生活的需要。
希望全社会都能关注水资源问题,共同努力,共同建设美丽中国。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建议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926599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6.png)
中国水资源现状及建议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而且经济发展迅速,因此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问题。
本文将概述中国水资源的现状,并提出一些建议来解决这一问题。
中国的水资源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供水短缺和水污染。
首先,中国的供水短缺问题严重。
据统计,中国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大部分河流和水库的水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特别是在北方地区。
此外,水资源的分布也不均匀,南方地区相对富有水资源,而北方则十分贫乏。
这种不均衡的水资源分布导致了地区之间的水资源争夺,增加了供水紧张的程度。
其次,中国也面临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废水和污水排入河流和湖泊,导致水质恶化。
许多地区的水资源已经被严重污染,不适宜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存。
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危害,也使人们面临着健康风险。
为了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下面是一些建议:1.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
政府应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和政策来保护水资源,增加对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力度。
加强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同时鼓励企业和个人采取环保措施,减少水的浪费和污染。
2.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引进更加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农业领域,可以推广滴灌和精确灌溉等节水技术,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
在城市领域,可以修建更多的污水处理厂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将废水处理成可以再次利用的水资源。
3.加强水资源调配。
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将南方丰富的水资源向北方输送,缓解北方地区的供水短缺问题。
此外,可以设置水价差异化政策,向高水资源地区加大水价力度,鼓励合理用水和保护水资源。
4.提高公众的水资源意识。
加强对公众的水资源教育和宣传,增强公众对节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可以利用各种媒体和渠道,向公众普及水资源知识,宣传节水的重要性,并鼓励公众自觉采取节水措施。
总之,中国水资源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政府应加强管理和监管,推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企业应积极采取节水措施和减少排污;公众应提高水资源意识,自觉采取节水行为。
中国水资源的研究报告
![中国水资源的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370045c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de.png)
中国水资源的研究报告中国水资源的研究报告中国是一个水资源贫缺的国家。
在中国,自然水资源的总量很大,但分布极不均衡,经过长期的发展和利用,已经出现了严重的供需矛盾和水资源的不可持续利用问题。
本报告将对中国水资源的现状、问题与应对措施进行研究。
一、水资源现状1.水资源总量及分布:中国境内的水资源总量为28500亿立方米,但排除冰雪资源,实际是紧张的。
且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北方地区人口多,但水资源较少。
2.变化特征:自20世纪50年代,中国水资源总量基本保持稳定,但近年来面临着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尤其是地下水资源受到极大压力,许多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水质下降。
二、水资源问题分析1.用水效益低:中国的用水效益远低于发达国家水资源利用效益,农业的用水效益最低。
2.水污染问题:中国水污染问题严重,水质达标率较低,特别是湖泊和河流的污染问题突出。
3.长江黄河流域水资源分配不均衡: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水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地区间的水资源争夺激烈,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
三、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对策1.提高用水效益:加大农业用水管理力度,推进农业节水技术应用,优化农业用水结构。
2.加强水资源调度管理:建立多级水资源调度管理体系,加强流域水资源协作,推动流域内水资源的合理调配。
3.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大对湖泊、河流等水体的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废水排放管理,提高水环境质量。
4.加大水资源投入:加大对水资源的投资力度,建设新的水利工程和设施,提高水资源的蓄积能力。
综上所述,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需采取综合性、长期性的对策。
只有加强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合理节约用水才能解决中国的水资源难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水资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fe55e964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f.png)
我国水资源现状引言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及气候变化等原因,我国水资源状况面临严峻挑战。
本文将从水资源分布、利用方式、污染情况和保护措施等方面介绍我国水资源现状。
水资源分布我国地域广阔,水资源分布不均衡。
东部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而西部和北部地区则相对匮乏。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东部地区的水资源占比超过70%,而西部地区仅占约15%。
这种不均衡的分布给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出了挑战。
水资源利用方式在我国,农业是最大的水资源利用部门。
农业用水占总用水量的70%以上,而工业和居民用水则分别占20%和10%左右。
虽然农业用水量大,但其效率相对较低,存在灌溉不当和水资源浪费等问题。
另外,随着经济发展,工业和城市用水需求不断增加,对水资源的压力也加大。
水污染情况水污染是当前我国水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是主要的污染源。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也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和养殖废弃物等。
这些污染物对水体的质量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水资源保护措施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和管理机制,加强水资源监测和评估工作。
其次是推进节水技术和工程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第三,加强污水处理和农药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最后是促进生态补偿和生态修复,保护水源地和生态环境。
结论我国水资源现状面临严峻挑战,但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
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推广节水技术和加强污染治理等措施,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有望逐步改善。
然而,水资源保护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保障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
参考文献: - 杨雪梅. (2010). 我国水资源综合管理策略及实施对策分析. 科技清远 (学术版), (2010)24. - 赵廷宜, 陈圣波. (2012). 我国水资源分区利用: 理论、方法与实践.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2(S1).为确保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我们需要共同努力,从个人习惯、企业责任和政府行动等多个层面出发,共同推动水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我国水资源现状分析[大全5篇]
![我国水资源现状分析[大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203cea3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3e.png)
我国水资源现状分析[大全5篇]第一篇:我国水资源现状分析我国水资源利用现状分析水资源问题是当今全世界最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我国幅员辽阔、水资源十分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并且属多水患国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速增长和水资源开发活动的大力开展,水资源保护压力越来越大,同时,不断出现新的生态环境等各种不利于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最缺乏的国家之一,年水资源总量为2.8万多亿吨, 居世界第六位,人均水量不足2400m3,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世界排名第110位,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
同时,我国水域普遍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降低了水资源利用的功能。
全国600多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供水不足,100多个城市严重缺水,每年缺水60多亿m3。
同时,浪费又很严重,我国工业产品用水量一般比发达国家高出5-10倍,发达国家水的重复利用率一般都在70%以上,而我国只为20%-30%;此外,还面临着严重的污染,近50%的重点城镇水源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
水资源短缺,迫使一些城市大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入侵和城市地面沉降。
城市缺水问题,特别是北方城市缺水问题的严重性,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由于长期以来受“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价值观念影响,水资源被长期无偿利用,导致人们的节水意识低下,造成了巨大的水资源浪费和水资源非持续开发利用。
水资源日益短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共同的使命。
由于人们节水意识淡薄、浪费现象严重、农业灌溉与工业用水效率低、环境污染、地下水超采等原因,我国水资源短缺形势极为严峻。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应提高水的使用效率,加强人们的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型社会,以缓解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现状,这是我国当前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我国节水存在的问题:1、认识不足。
中国水资源现状
![中国水资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54a8878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2.png)
中国水资源现状中国是世界上水资源贫乏的国家之一,水资源的总量只占全球水资源的约7%,然而却需要养活约世界总人口的22%。
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突出,成为制约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
1. 自然水资源分布中国水资源的分布非常不均衡,南方湿润,水资源较为丰富,而北方干旱少雨,水资源匮乏。
西部地区水资源更加稀缺,东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
而且水资源分布与人口、经济工业重心的位置不相适应,使得资源开发利用不平衡。
2.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中国是世界上人均水资源最少的国家之一。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下,水资源开发利用需求越来越大。
但由于部分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浪费,以及水资源治理和管理不到位,造成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
3. 水污染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水污染日益突出。
大量的废水和废弃物直接排放到江河湖泊中,水质恶化严重影响着人们生活和经济发展。
治理水污染刻不容缓,需要采取有力的措施来净化水质。
4. 水资源管理现状中国水资源管理体制复杂,主要由水利部门和环保部门分别管理,缺乏整体协调和统一管理,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问题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有必要建立更加高效的水资源管理机制,加强跨部门协调,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5. 未来发展建议为了有效解决中国水资源现状的问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加强水资源保护意识、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大治理水污染力度、推动跨流域调水等措施。
只有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实现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的目标。
综上所述,中国水资源现状的问题是一个关乎全局的大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综合施策,达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目的。
只有实现了中国水资源现状的转变,才能够实现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我国水资源现状
![我国水资源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efe6cdfb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36.png)
我国水资源现状导言:水是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
然而,由于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等原因,我国的水资源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我国水资源的现状,分析其主要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第一章:水资源分布情况我国地势复杂,地域差异明显,水资源分布不均匀。
东部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而西部大部分地区则严重缺水。
根据统计数据,我国东部地区的水资源占全国总量的70%,而西部地区仅占20%左右。
这种不均衡的水资源分布导致了水资源利用的难题,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第二章:水资源利用情况我国水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是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
农业用水是我国水资源利用的主要部分,占总用水量的60%以上。
然而,由于农业灌溉技术水平不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农村地区的农民仍然依赖于传统的灌溉方式,很少使用高效节水设备。
另外,工业用水和城市用水的快速增长也给水资源带来了压力。
第三章:水资源污染情况水资源污染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对我国的水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污水排放是主要的污染源。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来自化肥和农药的使用,这些化学物质会通过地下水和河流渗入水体,对水质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城市污水排放量大、处理不彻底,致使城市水体受到严重污染。
第四章:水资源管理现状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非常复杂。
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由多个部门和机构负责,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
这种分散的管理模式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
另外,水资源的价格也没有完全反映其稀缺性和价值,导致了用水浪费的问题。
第五章:解决方案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面临的问题,我们应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水资源调度和管理,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制定全国统一的水资源管理法规。
其次,推广节水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用水和工业用水的利用效率。
提倡城市居民节约用水,加大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水资源整体情况一、中国水资源总量和水污染情况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进入2000年以来的近十年,我国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总量约为2.8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四位。
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径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实际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仅为1.1万亿立方米。
在水资源相对丰富的总体情况下,存在以下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一是人均占有量低,缺水现象越来越严重。
2000—2009年平均,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为2160立方米,扣除不能利用的淡水资源,可供利用的人均淡水资源仅为900立方米,已成为世界严重缺水国家之一。
现在全国每年缺水约400亿立方米,其中全国城市年缺水量为60亿立方米。
655个城市中,已有400多个存在不同程度地缺水,其中又有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农业平均每年因旱成灾面积约2.3亿亩左右。
而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的缺水问题将越来越严重。
目前,我国已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低于严重缺水线。
其中、、、、、6省区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地区。
二是水资源地区之间分布不均衡,水资源与国土面积不匹配。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水资源量约占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西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
由于资源分布不均,北方地区河流取水量已经远远超出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地下水年均超采228亿立方米。
超采区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已经开始引发河流断流、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地面沉降和海水入侵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三是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匀,旱涝灾害频仍。
我国降雨主要受太平洋暖湿气流和西伯利亚寒潮的影响,不同年份、不同季节降雨量变化大,南方降雨比较丰沛,北方普遍干旱少雨,导致北方城市和沿海城市(结构性缺水)严重缺水。
我国大部分地区全年降雨主要集中在春末和夏季四个月(约占全年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的情况在北方尤其严重。
据水利部统计,1980—2000年水文系列与1956—1979年水文系列相比,黄河、淮河、海河和辽河4大流域降雨量平均减少6%,地表水资源量减少17%。
海河流域因沿线多为严重缺水地区,地表水资源量更是锐减41%,“北少南多”的水资源格局进一步加剧。
四是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水资源严重浪费现象并存。
截止2007年,我国农业用水利用系数仅为0.47,远低于发达国家0.7—0.8的水平。
农业用水有一多半在输水、配水和田间灌溉过程中被白白浪费了。
一些年久失修的灌区,跑冒滴漏现象严重,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2—0.4。
工业节水潜力巨大。
按2000年可比价格计算,我国万元GDP用水量虽然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2909立方米下降到2007年的297立方米,但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多。
五是水污染矛盾突出。
水污染主要是由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和其他面源污染造成的。
而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我国水体污染矛盾日益凸显。
2007年,我国污水排放量为556.7亿吨。
其中:工业废水占44.2%,生活污水占55.8%。
水污染主要是由COD 过量排放造成的。
其中,城镇生活排放COD占总排放量的60%,工业及其他排放约占40%(造纸业又占工业COD排放量的35%)。
六是水环境形势更加严峻。
据环保部《2008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截止2008年底,全国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
在监测的200条主要河流409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5.0%、24.2%和20.8%。
湖泊(水库)富营养化问题突出。
28个国家控制的重点湖(库)中,满足Ⅱ类水质的仅4个,占14.3%;Ⅴ类和劣Ⅴ类的16个,占57.2%。
地下水污染形势正在逐渐加剧。
华北平原部分地区深层水中已经检出污染物,淮河以北数千万人饮用硝酸盐或者氟含量超标的地下水,部分地下水污染正由点污染、条带状污染向面源污染扩散,由浅层向深层渗透,而且污染程度和深度也在不断增加,部分城市浅层地下水已不能直接饮用。
综上所述,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和水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破解水的难题,对于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已经刻不容缓。
二、中国水价现状和已经采取的措施价格是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最直接、最灵敏的信号,是调整平衡各方面利益关系最有效的手段。
如果把水资源总量、人均淡水资源量、人口增加情况看作是不变量和已知条件,供给和需求之间通过价格的变化来调节,那么未来,我们可以用来解决水问题的最有效的手段无疑是价格的设定。
由于计划经济时期和改革开放工业发展初期,我们长期忽视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水价既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更不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污染成本,加剧了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和水环境的恶化。
特别是工业加速发展阶段,由于认识不到位,使我国再次重蹈了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而且代价更为惨重。
党的十七大报告已经明确,要“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这就为水价改革指明了方向。
而只有当水价真正反映了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时,一个节水型社会和可持续利用的水资源体系,水环境的优化才能真正建立。
目前,我国城市水价构成基本完善。
城市供水价格即终端用户水价,由自来水价格(管网建设和维护成本)、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受益地区还加收了南水北调基金)和城市公用事业附加构成。
这其中已经包含了对资源耗费的补偿和对环境污染损害的补偿。
而农业用水由于地域差异性较大,目前仍未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水价体系。
即便是城市供水,我国也仅仅从1999年才开始全面征收污水处理费。
截至2008年底,36个大中城市供水价格平均每吨2.9元。
其中,自来水价格1.5元、污水处理费0.9元,水资源费和南水北调基金约为0.5元(具体价格构成见附表)。
如果不考虑资源的稀缺程度和环境治理成本的需要,衡量一个国家水价的高低,一般使用两个指标:(1)水费支出占家庭平均支出的比重。
国际经验,水费支出应占家庭支出的2%。
(2)与相关国家水价的比较。
如果用此来衡量我国现行水价,无疑是严重偏低的。
我国2008年城镇家庭人均实际支出为14748元,人均水费支出为92元,水费支出占家庭全部支出的比例为0.6%。
从国家比较看,截至2008年,每立方米水,德国3.01美元,美国0.74美元,巴西0.65美元,日本、中国约为3美元,中国0.31美元。
水价偏低,一方面不利于节约用水,治理水污染,优化水环境;另一方面不利于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
由于水价偏低,2004-2007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供水亏损的省份比例分别为68.0%、61.0%、64.5%和54.8%;全国亏损总额各年度分别为16.1亿元、13.9亿元、12.4亿元和14.8亿元。
如果再考虑我国水资源的匮乏程度和治理水污染、优化水环境的需要,则水价偏低的问题则更加突出。
根据国际经验:水价(自来水价格)=水资源费+供水成本(城市管网、引水渠道的建设、维护成本)+污水处理费+税金+利润。
其中:污水处理费≥水资源费+供水成本。
一个不争的基本事实是处理一吨污水的成本要远高于供一吨自来水的成本。
水资源费>供水成本。
从我国水资源稀缺的角度考虑,水资源费需要大幅度提高,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性。
水作为居民生活须臾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供水既是有公共产品的特点,又具有垄断性。
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的职责分工看,各国政府均将引水渠、城市供排水系统的基础设施作为公共品投入,所以我国在自来水实际价格制定时所包含的供水成本和污水处理费仅指维护城市供水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正常的运行维护费用。
为了缓解水资源匮乏、水污染严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政府加大了对水源建设和污水处理的投入。
在此,仅举两例:(一)南水北调。
南水北调工程是调整“南多北少”,解决京津豫鲁冀严重缺水的重大举措,按静态投资计算,南水北调仅东、中线一期工程可研总投资就高达2456亿元。
其中:中央预算投资414亿元,南水北调工程基金290亿元(从受益地区水价中附加)、银行贷款558亿元,国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基金(从全国电价中附加)1241亿元,以及地方和企业自筹43亿元。
如果再考虑西线解决、、严重缺水及中后期配套建设资金,整个南水北调工程的资金投入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因而南水北调工程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其工程量和投入资金量要超过此前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几倍。
三峡大坝因有发电收益而可以偿还本息,甚至盈利,而南水北调工程更多的是水利基础设施的公益投入,不可能盈利,仅负担正常的维护费用,也将大幅度地推高中国的水价。
如果不考虑政府无偿投入,完全按市场机制定价,有专家测算,南水北调到市的供水价格要达到每立方米18元才能还本付息。
(二)污水处理。
自1999年在水价开征污水处理费以来,为治理水污染,优化水环境,近10年来,中国政府集中投入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截止2009年3月底,全国设市城市(665个)、县及部分重点建制镇共建成污水处理厂1590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9204万立方米(占总供水量53.2%)。
目前,全国在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1885个,设计日处理能力约5517万立方米。
随着大量污水设施的建成与投产,污水处理成本将急剧上升,水价中所包含的污水处理费标准也应有一个逐步上调的过程。
除中央统一出台的重大政策之外,各地政府近年来在水利工程供水、城市管网改造、污水处理等方面也增加了投入。
仅市进入本世纪以来,投入水方面的资金就超过了100亿元。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中国政府进入本世纪以来,对解决水资源短缺、治理水污染、优化水环境已尽了最大的努力。
三、当前水价改革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水价改革对于合理配置水资源、提高用水效率、节约用水、促进治理水污染和优化水环境无疑是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仅靠价格改革是不可能完全解决中国的缺水问题和水污染治理问题的。
水作为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水与污染处理行业作为带有垄断性和外部性双重属性的行业,需要在推进价格改革过程中,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把价格作为一个外生变量来予以统筹考虑。
这其中的难点一是如何准确界定市场和政府的责任,即在水价中有哪些需要居民承担,哪些需由政府无偿投入?二是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水的管理体制机制符合中国的国情,可以促进水环境的优化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综上所述,为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我国水价客观上有一个逐步上调的过程。
但当前水价的改革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矛盾。
一是越是缺水的地方,经济越不发达,群众和企业的承受能力越弱,水价越低,调整水价会增加当地企业和群众的负担,不调整水价,长期看,供水企业没有积极性,供水能力萎缩,最终将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