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代文学思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小结:
• 本时期在革命文学倡导下发展起来的左 翼文学运动,发扬了五四文学的战斗传统, 对追求革命的作家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加 强了新文学思想的深度,形成了30年代文学 的主潮。自由主义文学思潮和民主主义文学 思潮在发展之中,不论有怎样的缺失,应该 承认他们的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有着独特的 贡献,对左翼文学主潮起到了补充作用。
三、文艺大众化:和通俗文学抢市场
文艺大众化问题,是中国现代文学建设 中的一个根本问题。 “左联”时期,由于经过革命文学的倡 导和论争,革命作家普遍提高了思想认识, “文艺大众化”便被作为重要的理论问题和 实践问题来加以探讨。
三次有关大众化问题的讨论
• 1、1930年进行了第一讨论。集中讨论了大众化 的形式问题,即如何写出大众“看得懂”的作品。 • 2、1931年冬开始,到1932年结束。这次讨论是 在“左联”有关决议精神的推动下进行的,讨论的 重点虽然仍是文学形式的大众化问题,但已较多地 涉及了文学内容的大众化和作家思想意识的改造等 问题。 • 3、1934年进行了第三次讨论。这次讨论先由新 旧形式问题的重新讨论开始,针对一些人的错误认 识,鲁迅写文章,用辨证的观点论述了新旧形式之 间的关系,鲁迅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深刻 论述了语言、文字、文学的发生发展及大众语的建 设问题。
时代文学特征
• 3、艺术表现上也出现新的特点。 • 左翼作家对时代、环境与个人性格的关系 有了进一步的把握,个人命运,特别是个人性 格的描写受到重视,注意从时代、环境、社会 关系的影响上去把握与描写人的个性的形成与 发展,描写“典型环境”的“典型性格”。京 派作家创作强调文学的独立性与创作个性,在 表现“人性”的主题以及对文化的变迁与转型 的思考等方面显示出特色,艺术上也讲求独创 性。海派作家笔下出现了环境(都市)与人的 对立而导致人的异化主题,并产生了相应的艺 术形式上的特点。
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
• 一、左翼作家和后期新月派的论争。 • 1、新月派根本否定无产阶级文学存在的 理论基础,首先打出“人性”的旗帜,坚持文 艺的普遍人性与左翼作家的阶级性的论争; • 2、第二面旗帜是“天才论” 。“一切的 文明都是极少数天才的创造”,将文明与资本 主义制度联系在一起,“攻击资产制度就是反 抗文明”,“反文明”的无产阶级势力“早晚 要被(资产者)文明的势力题材空前规模的开拓和表 现角度的新开掘。 • 出现了一大批表现个人走向社会历 程的作品,如茅盾的《蚀》、《虹》, 叶圣陶的《倪焕之》,丁玲的《一九三 六年春在上海》等。中国社会的半殖民 地化和“九一八”事变之后面临殖民地 化威胁的中华民族的命运成为作家关注 的焦点。
时代文学特征
20年代、30年代比较
• 第一个十年文学
• 思想启蒙主题 • 个性解放 • 人性论的价值尺度 • 个人、家庭婚姻题材 • 在反封建中发现了 “人” • 文学的抒情时代
第二个十年文学
社会革命主题 社会解放 阶级论的社会尺度 社会、阶级革命题材 在革命中发现了“大众” 文学的叙事时代
批判鲁迅、茅盾
• 1、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成员提出的无 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基本理论主张; • 2、革命文学倡导者的主要错误; • 3、鲁迅、茅盾同创造社、太阳社的争 论;
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 潮
• 1、成立时间:1930年3月2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简称“左联”)在上海正式宣告成立 • 鲁迅:《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主要内容 和重大意义。 • 纲领:站在无产阶级的战线上,攻破一切反动的 保守因素,发展被压迫的进步要素,援助无产阶 级艺术的产生。 • 2、反对封建阶级、资产阶级、特别是小资产阶级; • 3、从事无产阶级文艺的生产; • 4、吸收外国新文学的经验; • 5、刊物:《北斗》、《萌芽》等; • 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作家团体。
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
• 1、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及其文学(左 翼文学思潮) ;
• 2、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作家的文学 运动及其文学 (人文主义文学思 潮);
革命文学论争
• 革命文学兴起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1927年4月第一次国共合作破产; 上海聚集了一批参加过革命实际活 动的作家和一批从日本回国的激进 青年作家;日本和苏联文学思潮的 影响。
二、和“自由人”、“第三种人”论 争
• 30年代初以胡秋原和苏汶(杜衡)为代表的 “自由人”和“第三种人”,与左翼文学队伍关于 “文艺自由论”的激烈论争。 • 1、胡秋原为代表的“自由人”独立于当时的左 翼文坛和国民党的文艺派别之外,一方面反对国民 党的民族主义文学(这是主要的)另方面又批评左 翼作家主要的错误文学观点。 • 2、所谓“第三种人”就是指那些想认真从事创 作工作,但在当时自由派和左翼说教者的纷争中无 法有说话余地的作家。被称为“第三种人”的除了 苏汶(杜衡)外,还有施蛰存、戴望舒等人。
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
• 30年代中国社会的大变动,以及由此产 生的现代都市与传统农村的对立、相互冲突 与渗透,引发与激化了知识分子在传统农业 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 之间选择的矛盾与困惑。 • 反映在文学与审美层次上,便形成了这 一时期“左翼”、“京派”、“海派”三大 文学派别之间的对峙与互渗。共同丰富了30 年代的文学园地。
30年代文学思潮
30年代文学的总体特征

1、五四所开启的有相对自由的氛围消失了, 文学主潮随着整个社会的变革而变得空前政治 化; • 2、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推进了马克思主 义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初步的运用,并在相当程 度上决定着此后二三十年间文坛的面貌; • 3、在左翼文学兴发的同时,自由主义作家 的文学及其他多种倾向的文学彼此互相竞争, 共同丰富着30年代的文学创作。
左翼最容易变右翼
• 鲁迅: • 《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
左联起到的作用
• 1、成立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会, 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翻译、介绍和 研究工作。 • 2、自觉地加强与世界文学,特别是世界 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联系。比如以极大的努 力输入苏联及其他国家的文学作品。 • 3、积极推动文艺大众化运动。 • 左联的成立使中国的现代文学继续坚持 了反抗现实的传统,继续坚持了“五四”的 启蒙精神,而且全面提高了中国作家的理论 水平。
• 2、文学形式的变化。 • 中长篇小说成为最有成就的文学样式, 与中长篇小说具有类似功能的多幕戏剧也获 得引人瞩目的成就。散文领域得到最充分发 展的是着重于社会批评的杂文和叙事体的报 告文学,抒情散文小品的成就则逊于五四时 期。具有时代性戏剧冲突,表现具有重大意 义的社会主题的散文体戏剧代表这一时期戏 剧的最高成就。诗歌领域着重于表现时代社 会内容的革命现实主义创作,出现了从抒情 到叙事、从短到长的新的倾向。
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
• 代表人物:梁实秋、朱光潜、沈从文等 • 1、公开表示反对“为艺术而艺术”,较少颓废、 享乐色彩,显示出某种严肃性:严肃的自我内省, 严肃的表现、思考社会人生。 • 2、重视与强调文学“洗刷人心”,再造民族灵 魂的作用,这与“五四”时期的文学启蒙思想是有 继承关系的。 • 3、他们一再申说文艺的超功利性与独立性。强 调“超脱现实”的原则,即所谓“艺术和实际人生 的距离”,在美学上自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反映了 艺术创作的某些规律;但作为一种强调独立的文艺 观,又是与当时强调现实批判和社会功利性的文学 主潮相对立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