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经典人生哲理语录

合集下载

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名言名句
曾国藩是清朝末年的名将,他的一生充满了智慧和勇气,留下了许多经典的名言名句,深受后人的推崇和敬仰。

以下是一些曾国藩的名言名句,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他的智慧和风采吧:
1. 心正者,行正;心邪者,行邪。

这句话告诫我们要保持内心的纯正和正直,才能做出正确的行为和决定。

2.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曾国藩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没有什么是不能克服的。

3.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这句名言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学习和努力,才能通往成功的道路。

4.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见如故。

这句话表达了曾国藩对待朋友的真诚和重视,也告诉我们要珍惜友情和人际关系。

5. 以德服人,以心感人。

曾国藩认为,只有用真诚和善良的心感染他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曾国藩的名言名句,不仅反映了他的高尚品德和深厚学识,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人生智慧和启示。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学习和借鉴曾国藩的思想,努力做一个有道德、有智慧的人。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

曾国藩家训名言选粹曾国藩,这位历史上的风云人物,他的家训可谓字字珠玑,蕴含着深刻的智慧和人生哲理。

读他的家训,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他的名言,以及它们对我们的启示。

一、勤奋与自律1.1 “无志者,常立志。

”这句话给人一种强烈的警醒。

没有目标,生活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乱撞一气。

我们得时刻保持清醒,明确自己的方向。

志向并不一定要宏大,但必须有。

就像打拼的青年,心中要有梦想,才能在风雨中不迷航。

1.2 还有一句“力行而不怠”。

这告诉我们,光有理想是不够的。

实现梦想还得靠行动。

很多人都想当成功者,然而真正能付诸实践的却少之又少。

坚持不懈的努力是通往成功的必经之路,虽说“滴水穿石”,但这水得不停地流。

二、修身与齐家2.1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经典之语,真的是智慧的结晶。

个人的修养是基础,家庭的和谐是前提。

一个人若不先修身,那再大的抱负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曾国藩在这方面可谓身教,平日里处事严谨,待人宽厚,家中和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2.2 说到齐家,咱们得明白,家庭就是小社会。

一个家庭的氛围如何,直接影响到每个成员的成长。

和睦的家庭,就像温暖的港湾,给人支持和力量。

想想自己的家,和家人之间的关系,是否也该多一些理解与包容呢?2.3 当然,修身不仅仅是对自己行为的要求。

还得注重内心的修炼。

心态决定一切,积极向上的心态能让我们在困境中逆风飞翔。

曾国藩说过“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这句话让我想起了生活中的坚持与感悟。

面对挫折,心中不能有惧怕,反而要如猛虎般勇敢。

三、处世之道3.1 “待人接物,宜以和为贵。

”这句话简直是为人处世的金科玉律。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和气生财,和睦生情。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摩擦,保持一颗宽容的心,才能化解矛盾,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想想身边,多少因小事而结怨的人,反而失去了更多的机会。

3.2 还有“宽容大度,胜人一筹”。

宽容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力量。

真正的强者,不仅能忍受风雨,还能包容他人。

关于曾国藩警句大全50句精选

关于曾国藩警句大全50句精选

关于曾国藩警句大全50句精选1、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2、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3、常存一不敢为先之心。

4、事前加慎,事后不悔。

5、想起天道有三恶外,又觉得好表现太精明而不能含浑,也是天道所恶的。

6、事业上的成与不成,人力占其中的三成,天命占其中的七成。

7、大约勤字、诚字、公字、厚字,皆吾辈之根本,刻不可忘。

——《曾国藩书信》。

8、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

——《曾国藩书信》。

9、其带勇之人,概求吾党血性男子,有忠义之气,而兼娴《韬钤》之秘者,与之共谋。

——《曾国藩书信》。

10、营中无事,以勤操为第一要义。

操队伍则临阵不至散乱,操枪炮则临阵不至早放。

——《曾国藩书信》。

11、人必中虚,不著一物,而后能真实无妄。

盖实者,不欺之谓也。

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著一物,心中别有私见,不敢告人,而后造伪言以欺人。

若心中了不著私物,又何必欺人哉?其所以自欺者,亦以心中别著私物也。

——《曾国藩家书》12、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

——《曾国藩家书》13、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曾国藩家书》14、家中兴衰,全系乎内政之整散。

——《曾国藩家书》15、诸弟不好整理干净,比我尤甚,此是败家气象。

嗣后务宜细心整理,即一纸一缕,竹头木屑,皆宜捡拾伶俐,以为儿侄之榜样。

——《曾国藩家书》16、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曾国藩家书》17、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家书》。

18、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

——《曾国藩自箴联》。

19、若愧奋直前,有破釜沉舟之志,则远游不负。

若徒悠忽因循,则近处尽可度日,何必远行百里外哉!——《曾国藩书信》。

20、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曾国藩21、忿怒二字,圣贤亦有之;特能少忍须臾,便不伤生。

——曾国藩22、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曾国藩名言摘抄

曾国藩名言摘抄

曾国藩名言摘抄曾国藩名言摘抄11、盛世创业重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力劳苦为第一义。

2、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

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

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坚其志,苦其心,劳其力,事无大小,必有所成。

4、观人四法:讲信用、无官气、有条理、少大话。

5、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

6、志之所向,金石为开,谁能御之?7、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8、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9、古来豪杰,吾家祖父教人,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惟数万人困于坚城之下,最易暗销锐气。

弟能养数万人之刚气而久不销损,此是过人之处,更宜从此加功。

10、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11、大处着眼,小处着手12、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所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

13、千古圣贤豪杰,既奸雄欲有立志者,不外乎一个“勤”字。

1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人才,皆以一傲字致败。

15、曾国藩语录:1,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5,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7,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8,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9,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时。

10,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6、人生莫惧少时贫。

17、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8、不为圣贤,便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

19、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

20、居高位者,以知人晓事二者为职曾国藩名言摘抄2他一生修身养性,共有十三套学问,其中的《曾国藩家书》记录了他一生的修身、齐家、从政的重要思想,内容易懂、思想深刻,值得我们学习。

曾国藩处世经典名言句子

曾国藩处世经典名言句子

曾国藩处世经典名言句子
1.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 人生在世,应当立志做事,而不是立志做人。

3. 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善良的心。

4. 做人要有原则,不可随波逐流。

5. 为人处世要懂得尊重他人,不可傲慢自大。

6. 做事要有恒心和毅力,不可半途而废。

7. 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要时刻警惕自己的懒惰和贪婪。

8. 做事要有计划和目标,不可盲目行动。

9. 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感,不可推卸责任。

10. 做人要有胸怀和气度,不可小肚鸡肠。

11. 为人处世要懂得宽容和谦虚,不可嫉妒和攀比。

12. 做事要有勇气和决心,不可畏首畏尾。

13. 人生最重要的是要有智慧和学识,不可愚昧无知。

曾国藩的人生哲理名言

曾国藩的人生哲理名言

曾国藩的人生哲理名言1、小人专望人恩,恩过不感。

君子不轻受人恩,受则难忘。

——曾国藩2、衣冠之族,以清白遗世为本,务要恬穆省事,凡贪戾刻薄之夫,皆不宜与之相接。

——曾国藩3、人若一味见人不是,则到处可憎,终日落嗔。

——曾国藩4、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曾国藩5、将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谓达权。

此之谓才。

未事而知其来,始事而要其终,定事而要其变,此之谓长虑,此之谓识。

——曾国藩6、人只是怕当局,当局者之十,不足以旁观者之五。

智臣以得失而昏也,胆气以得失而奋也。

只没了得失心,则声气舒展,此心与旁观者一般,何事不济?——曾国藩7、两君子无争,相让故也。

一君子一小人无争,有容故也。

争者两小人也,有识者奈何自处于小人。

——曾国藩8、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则不屈于物,忍剧则不扰于事,忍挠则不折于势,忍穷则不苟于进,故曰,必有忍乃有济。

——曾国藩-9、君子多思不若养志,多言不若守静,多才不若蓄德。

——曾国藩10、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

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傍观者审。

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

人能不为利害所汩,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

——曾国藩11、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

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曾国藩12、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

其倾危一也。

——曾国藩13、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

常恐其漏坏之易。

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曾国藩14、务名者害其身,多财者祸其后。

善恶报缓者非天纲束,是欲成君子而灭小人也。

祸福者天地所以爱人也。

如雷雨雪霜,皆欲生成万物。

故君子恐惧而畏,小人侥幸而忽。

畏其祸则福生,忽其福则祸至。

传所谓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也。

——曾国藩15、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曾国藩16、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曾国藩名言名句大全人生哲理

曾国藩名言名句大全人生哲理

曾国藩名言名句大全人生哲理1、听言当以理观。

一闻在辄以为据,往往多失。

——曾国藩2、有恻隐之心者,必有羞恶。

——曾国藩3、人于平旦不寐时,能不作一毫妄想,可谓智矣。

——曾国藩4、举世惟一真字难得。

——曾国藩5、凡将举事,必先平意清神,清神意平,物乃可正。

——曾国藩6、人之精神不可无所寄。

——曾国藩7、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曾国藩8、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曾国藩9、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曾国藩10、米已成饭,木已成舟,只好听之而已。

——曾国藩11、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

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曾国藩12、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

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

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曾国藩13、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曾国藩14、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曾国藩15、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曾国藩16、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曾国藩17、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

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曾国藩18、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曾国藩19、禁大言以务实。

——曾国藩20、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

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

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曾国藩21、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曾国藩22、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曾国藩23、智慧愈苦而愈明。

——曾国藩24、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曾国藩25、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曾国藩26、不可轻率评讥古人。

——曾国藩27、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曾国藩28、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曾国藩29、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曾国藩30、无好小利。

曾国藩的10条处世哲学

曾国藩的10条处世哲学
3
专心治学
“穷经必专一经,不可泛鹜。” 出自《曾国藩文集·书信》
研究经典必须专心于一经,不可广泛涉猎。告诫人们治学要专一,不可浮躁。
4
见人之长
“凡事都见得人家有几分是处。” 出自《曾国藩文集·处世金针》
凡事都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强调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
5
身清心静
“欲求一家之安静,先求一身之清静。” 出自《曾国藩文集·笔记》
曾国藩的10条处世哲学
序号
处世哲学
原文出处
译文及解释
1
戒骄戒满
“骄则满,满则倾矣。” 出自《曾国藩家书·治家篇》
骄傲会导致满足,满足则会导致倾覆。告诫人们要保持谦逊,不可骄傲自满。
2
谦谨载福
“天地间惟谦谨是载福之道。” 出自《曾国藩家书·治家篇》
天地间,只有谦虚谨慎才是通向幸福的路。强调谦虚谨慎的重要性。
大家的作品,自然有自己的特色。一定是与古人不同,才可称之为大家。强调创新和个性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性。
8
绝境求生
“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古人有困而修德,穷而著书。” 出自《曾国藩文集·联语格言》
大丈夫应当在绝境的时候图生存,在祸患中求幸福;古人处于困境的时候就修养道德,不发达的时候就著述立说。强调在困境中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要想去掉骄字,以不轻易非难、讥笑别人为第一要义。要想去掉惰字,以起早为第一要义。强调要去除骄傲和懒惰的毛病,保持谦逊和勤奋的,尤人则常不能免,亦皆随时强制而克去之。” 出自《曾国藩文集·处世金针》
抱怨天本来就不敢,抱怨别人就常常不能避免,也都随时随地强制自己能够去除。强调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抱怨别人或环境。
10
去骄去惰
“欲去骄字,总以不轻非笑人为第一义,欲去惰字,总以不委起为第一义。” 出自《曾国藩家书·治家篇》

曾国藩经典100句大全

曾国藩经典100句大全

曾国藩经典100句大全《曾国藩家书》中挑选出的100句至理名言,以修身、勤学、交友、治家和为政五个方面分门别类,精炼而全面地涵盖了曾国藩一生的个人修养和为人处世之道。

一、修身篇:君子之大过人处1.疑心生则计较多,而出纳吝矣;私心生则好恶偏,而轻重乖矣。

2.天下之理,满则招损,亢则有悔。

3.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4.无故而怨天,则天必不许;无故而尤人,则人必不服。

5.学作圣贤,全由自己作主,不与天命相干涉。

6.精神愈用则愈出,阳气愈提则愈盛。

7.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日长傲,日多言。

8.做人之道,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9.少劳而老逸犹可,少甘而老苦则难矣。

10.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秘诀。

11.欲去骄字,不轻非笑人;欲去惰字,不晏起。

12.立身以不妄语为本。

13.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

14.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15.好汉打脱牙和血吞。

16.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豁达光明大略相同。

17.强字须从明字做出18.君子大过人处,只在虚心而已。

19.成大事半是天缘半是迁就。

20.莫怕寒村,莫怕悭吝,莫贪大方,莫贪豪爽。

21.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唯胸次浩大,真正受用。

22.虚心实力勤苦谨慎八字,尽其在我而已。

23.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24.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25.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

26.俯畏人言,仰畏天命,皆从磨炼后得来。

27.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

28.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29.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

30.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31.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修,则谤亦日熄。

二、勤学篇:学问之道无穷32.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

33.凡从师必久而后可以获益。

34.凡人必有师。

35.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

36.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

37.凡人望子孙为大官,余不愿为大官。

曾国藩名人名言语录汇总(精选80句)

曾国藩名人名言语录汇总(精选80句)

曾国藩名人名言语录汇总(精选80句)1、以能立能达为体,以不怨不尤为用。

2、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3、夫知之而不用,与不知同;用之而不尽,与不用同。

4、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5、一个忍字,消了无穷祸患,一个足字,省了无限营求。

6、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7、这颗心狭猛急躁又清高狷介,绝对不是承载厚福的表现,应当努力转到宽大温暖畅和方向去。

8、想起天道有三恶外,又觉得好表现太精明而不能含浑,也是天道所恶的。

9、趋赶时尚的人,博取的是无识的欢喜,损失的是道德学问上的真实。

10、我身在军营中,颇为有以诗文而荒废正务的现象,以后当切为警戒。

11、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学问。

——《曾国藩书信》。

12、国家名器,不可滥予。

权位所在,一言之是非,即他人之荣辱予夺系焉。

——《曾国藩书信》。

13、初非预定之品,要以衡材不拘一格;论事不求苛细,无因寸朽而弃达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

——《曾国藩书信》。

14、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曾国藩书信》。

15、遇小敌时,则枝叶之茂橡瓦之美尽可了事;遇大敌时,全靠根株培得稳,柱梁立得固,断不可徒靠人数之多,气势之盛。

倘使根株不稳,柱梁不固,则一枝折而众叶随之,一瓦落而众椽随之,败如山崩,溃如河决,人多而反以为累矣。

——《曾国藩书信》。

16、古人用兵,最重"变化不测"四字。

——《曾国藩书信》。

17、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

——《曾国藩家书》18、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瘦弱,过于保惜;智慧愈苦而愈明,不可因境遇偶拂,遽尔摧沮。

——《曾国藩家书》19、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曾国藩家书》20、买书不可不多,而看书不可不知所择。

——《曾国藩家书》21、尔欲稍有至就,须从有恒二字下手。

——《曾国藩家书》22、凡居官不可有清名,若名清而实不清,尤为造物所怒。

曾国藩的名言及哲理

曾国藩的名言及哲理

1111
- 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 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 为善者常受福,为利者常受祸,心安为福,心劳为祸。

- 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

- 才智英敏者,宜加浑厚学问。

- 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

- 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 法者,天讨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

- 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知足天地宽,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这些名言和哲理涉及为人处世、道德修养、学习思考等方面,表达了曾国藩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曾国藩有关人生的格言

曾国藩有关人生的格言

曾国藩有关人生的格言曾国藩格言语录篇1、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2、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3、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4、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5、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愈弱。

6、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7、凡用兵打仗上的事,做一节就说一节,若是预先便去说后面的好几节,到后来往往与事实不符。

8、弟处在这种百事都不顺利的时候,也只有采取逆来顺受的法子,依旧不外乎悔字诀、硬字诀而已。

9、死与生,我已置之于度外,但求临死的.时候,心中没有悔憾之事,这就大幸了。

10、肝气抑郁最容易伤害人。

11、先哲说利益不十倍不变法,我说人员不十倍不改变旧制。

12、上天的意思究竟如何不可知道,我们竭力去做,是成是败则不计较。

13、凡有血气,必有争心,人之好胜,谁不如我,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此强恕之事也。

一日强恕,日日强恕;一事强恕,事事强恕,久之则渐近自然。

以之修身,则顺而安;以之涉世,则谐而详。

——《曾国藩书信》。

14、至作文,则所以浦此心之灵机也。

心常用则活,不用则窒,如泉在地,不凿汲则不得甘醴,如玉在璞,不切磋则不成令器。

——《曾国藩书信》。

15、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曾国藩书信》。

16、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者,自然鬼伏神钦,到处人皆敬重。

——《曾国藩书信》。

17、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曾国藩书信》。

18、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趋于平实,颇不易矣。

若能事事求精,轻重长短一丝不差,则渐实矣。

能实,则渐平矣。

——《曾国藩书信》。

19、人材以陶冶而成,不可眼孔太高,动谓无人可用。

——《曾国藩书信》。

20、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曾国藩书信》。

21、养生之法,约有五事:一日眠食有恒,二日惩忿,三日节欲,四日每夜临睡洗脚,五日每日两饭后各行三千步。

曾国藩名人名言

曾国藩名人名言

曾国藩名人名言曾国藩名人名言11、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2、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3、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4、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5、君子贵通天下之志,疾恶太严则伤公明之体。

6、水激逆流,火激横发,人激乱作,君子慎其所以激之者。

愧之则小人可使为君子,激之则君子可使为小人。

7、留心在危难的时候,默默观察朴厚实在的人,则在识人上做得差不多了。

8、能够俭朴简约的`人可以不求人。

9、一旦焦躁,则好心绪必定减少,办事则必不能妥善。

10、高明由于天分,精明由于学问。

——《曾国藩书信》。

11、看者如商贾趋利,闻风即往,但求其多;读者如富人积钱,日夜摩拳,但求其久。

看者如攻城拓地,读者如守上防隘。

——《曾国藩书信》。

12、居心不循天理,则畏天怒;作事不顺人情,则畏人言。

——《曾国藩书信》。

13、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曾国藩书信》。

14、用兵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曾国藩书信》。

15、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曾国藩家书》16、上下一于恭敬,则天地自位,万物自育,气无不和。

——《曾国藩家书》17、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可变化气质。

——《曾国藩家书》18、用工不可拘苦,须探讨些趣味出来。

——《曾国藩家书》19、读书之法,看、读、写、作四字,每日不可缺一。

——《曾国藩家书》20、位高而资浅,貌贵温恭,心贵谦下。

天下之事理人才,为吾辈所不深知、不及料者多矣,切弗存一自是之见。

——《曾国藩家书》21、善养人然后能服天下。

——《曾国藩家书》22、一家能勤能敬,虽乱世亦有兴旺气象,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知风味。

——《曾国藩家书》23、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

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曾国藩家书》24、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60句人生格言

曾国藩60句人生格言

曾国藩的人生格言古诗1. 《屋后一枯池》
作者:曾国藩
屋后一枯池,夜雨生波澜。

勿言一勺水,会有蛟龙幡。

物理无定资,须臾变众窍。

男儿未盖棺,进取谁能料。

2. 《岁暮杂感》
作者:曾国藩
纷纷节候尽平常,西舍东家底事忙。

十二万年都小劫,七千馀岁亦中殇。

蜉蝣身世知何极,胡蝶梦魂又一场。

3. 《早发武连驿忆弟》
作者:曾国藩
朝朝整驾趁星光,细想吾生有底忙。

疲马可怜孤影瘦,啾啾寒雀噪空墙。

归心高枕鸿雁外,宦味虚名蝼蚁场。

惟有弟弟难割舍,泪和灯烬落前桁。

5. 《诫子书》(实际为曾国藩日课四条,以古诗形式表述)
作者:***
文人论神,有清浊之辨。

一曰慎独而心安。

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

曾国藩人生智慧十一句话

曾国藩人生智慧十一句话

曾国藩人生智慧十一句话1. 「行动胜于空谈,只有实际行动才能产生真正的效果。

」曾国藩一生注重实干,他认为只有付诸行动,才能带来真正的成果。

2. 「勤奋是成功的基石,任何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勤勉的努力。

」曾国藩深知勤奋的重要性,他自己每天勤奋工作,也鼓励他的学生和部下努力奋斗。

3. 「谦虚使人进步,自负只会毁灭自己。

」曾国藩谦虚谨慎,他相信人应该时刻保持谦虚的态度,虚怀若谷,才能不断吸收新的知识和经验,进步自己。

4. 「尽心尽力,不留遗憾。

」曾国藩始终以尽心尽力为准则,他认为只有尽力而为,才能不留遗憾,无悔人生。

5. 「坚持原则,不随波逐流。

」曾国藩坚守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他从不随波逐流,而是根据自己的判断和价值观去思考和行动。

6. 「学无止境,不断追求知识。

」曾国藩一生热爱学习,他不断追求知识,自我提升,不止于满足于已有的成就。

7. 「坚定信念,克服困难。

」曾国藩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他始终坚定自己的信念,克服困难,向前努力。

8. 「待人以诚守信,不欺压人。

」曾国藩待人诚恳真诚,他认为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

9. 「与人为善,乐于助人。

」曾国藩乐于助人,他悉心培养他的学生,帮助他们成长,也帮助他人解决问题,传递正能量。

10. 「明辨是非,公正无私。

」曾国藩独立思考,能明辨是非,他在司法和行政工作中一直秉持公正无私的原则,崇尚正义和公平。

11. 「珍惜时间,合理安排。

」曾国藩把握时间的重要性,他认为时间是宝贵的资源,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时间,才能更高效地工作和生活。

这些是曾国藩人生智慧的十一句话,他的言行和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伟大人物的风采,给予每个人无尽的启迪和感悟。

无论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可以借鉴他的智慧,成为更好的自己。

曾国藩名人名言语录(通用100句)

曾国藩名人名言语录(通用100句)

曾国藩名人名言语录(通用100句)1、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2、驭将之道,最贵推诚,不贵权术。

3、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4、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5、凡家道所以持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6、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

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

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

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7、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

8、三寡: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9、不轻率进兵,不轻率撤退。

10、君子想要有所建树,必须自不胡乱求人知晓开始。

11、在清早用单子开出当天应了结的事,当天必须了结它。

12、凡用兵打仗,必须储蓄没有竭尽的士气,留存有剩余的力量。

13、国家名器,不可滥予。

权位所在,一言之是非,即他人之荣辱予夺系焉。

——《曾国藩书信》。

14、位愈高则言日增,箴言日寡;望愈重则责之者多,恕之者少。

——《曾国藩书信》。

15、君臣之知,须积诚以相感,而动疑主恩之义薄。

——《曾国藩书信》。

16、清、勤、慎,为居官三鉴。

——《曾国藩书信》。

17、用人极难,听言亦殊不易,全赖见多识广,熟思审处,方寸中有一定之权衡。

——《曾国藩书信》。

18、拣选将材,必求智略深之入。

又须号令严明,能耐劳苦,三者兼全,乃为上选。

——《曾国藩书信》。

19、兵多则拓地远鹜,兵少则敛抑退回。

——《曾国藩书信》。

20、由俭人奢,易于下水;由奢反俭,难于登天。

——《曾国藩家书》21、养生以少恼怒为本。

——《曾国藩家书》22、人性本善,自为气禀所拘,物欲所蔽,则本性日失,故须学焉而后复之。

——《曾国藩家书》23、治心,以"广大"二字为药;治身,以"不药"二字为药。

——《曾国藩家书》24、吾人为学最要虚心。

曾国藩的10句处世箴言,句句都是人生哲学,概括了人生的所有阶段

曾国藩的10句处世箴言,句句都是人生哲学,概括了人生的所有阶段

曾国藩的10句处世箴言,句句都是人生哲学,概括了人生的所有阶段很多人都说,“做人要学曾国藩,行商要看胡雪岩。

”曾国藩身居高位数十载,能够一直屹立不倒,靠的就是他的为官与做人的智慧,能够在恰当的左右逢源,重点是在人际交往中,能够拿捏好分寸,特别是在平时,能够严以律己,善于识人,被后世誉为“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是具有大智慧的通透之人!曾国潘的很多名言哪怕是到了现在,都是非常值得我们思考与学习的。

曾国藩对于后世的影响可谓是足够深远,毕竟他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睁眼看世界”并实践与行动的的第一人。

曾国藩在一生的时间中,是十分注重后代的教育问题,最为代表的是能够开辟我国留学史的第一个篇章就能可见其对教育的重视。

对于后代的教育,分别从从为人处世、从政治军、谨守家风、保养身心等方面对后代子孙提出了警戒。

其中曾国藩有十句非常经典的名言,涵盖了人生的所有阶段,句句都是人生忠告,值得我们学习!1、轻财足以聚人,侓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意思是说,慷慨疏财才能有更宽的人脉,为人厚道,才能让人别人信服,不与人斤斤计较才能得到更多的人赞赏,做事身先士卒才能有更多的人与你并肩同行。

总结来说,就是严以律己。

2、行事不可任心,说话不可任口就是说,做事情不能只凭借自己的喜好来,说话要讲究证据,不能盲目不加思考的就开口。

3、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

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与喜欢猜忌多疑的人一起处理事情,事情是一定办不成的,因为他的精力都用在了猜忌别人,而且这种人会不信任他人,所以一起共事是很难成功的。

与眼中只有利益的人一起共事,自己也是一定会受到连累的。

4、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性格急躁的人一定没有成熟稳重的见识,畏手畏脚的的人,就一定不会有卓越的远见,而欲望过多的人一定没有慷慨大方的操守,喜欢侃侃而谈的人一定缺少实事求是地精神,好勇斗狠的人一定不会有文学的儒雅。

曾国藩最精辟的人生格言

曾国藩最精辟的人生格言

曾国藩最精辟的人生格言1. “既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就像走路一样,你总不能一直回头看走过的路吧,得专注当下的脚步,也别老想着前面还有多远,一步一步踏实地走,才能走得稳呀!比如你学习的时候,别老想着上次考得不好,也别担忧下次能不能考好,就专心做好现在的这道题!2. “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

”这不就好比你对朋友大方点,朋友就愿意和你在一起;你对自己严格要求,别人就会佩服你;你心胸宽广些,就能得到更多人的喜欢嘛!想想看,如果你小气、放纵又狭隘,谁会喜欢和你相处呢?3.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哎呀,就像分蛋糕一样,不能一个人独吞好处呀,得大家一起分享;而做决定的时候呢,人多嘴杂反而不好,少数几个有智慧的人商量就行啦!比如你们一起做项目,成果要一起享受,而关键决策就那几个人好好讨论下就行啦!4. “群居守口,独居守心。

”在人多的时候要管住自己的嘴,别乱说话,这不就像在热闹的场合要保持安静一样嘛;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要坚守自己内心的原则,可不能放纵呀!比如在聚会上别啥都说,自己在家的时候也不能随便打破自己的底线哦!5.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你看呀,要做一件大事就得有宏观的眼光,但真正做起来还得从细微的地方开始呀,就像盖大楼,得先把一块一块砖垒好!比如你想创业成功,得先把每个小细节做好!6. “家勤则兴,人勤则俭,永不贫贱。

”家里人勤劳就能兴旺,人勤劳就会懂得节俭,这样怎么会贫贱呢?就好像一个勤劳的家庭,肯定会越过越好呀,一个勤奋的人也不会乱花钱呀!比如你爸妈很勤劳,家里不就过得很幸福嘛!7. “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卓越之见。

”那些总是很急躁的人,肯定没有沉稳坚毅的见识呀,总是胆小害怕的人,怎么会有杰出的见解呢?就像有的人遇到点事就慌慌张张,能成大事吗?而那些胆小不敢尝试的人,能有新发现吗?8. “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

”哎呀呀,你想劝别人可不能直接说人家的错呀,得先夸夸人家的优点呢,这就像给人吃药,外面得包一层糖衣才好入口呀!比如你想让朋友改正缺点,先夸夸他的优点,他才更容易接受你的建议呀!9.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贱不谋贵,外不谋内,疏不谋亲。
◎ 贵视其所举,富视其所兴,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
◎ 宁可忍耐而死,不可向利而生。
◎ 外重者内轻,故保富贵而丧名。节内重者外轻,故守道德而乐贫贱。
◎ 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
◎ 乱世之名,以少取为贵。
◎ 名节至大,不可妄交非类。
◎ 嘲戏人自事恶事,尤不可入一二壮语,入壮语则戏者皆真,每令人恨。若规人过失,不可入一二戏语,入戏语则真者毕戏。每令人玩,失规人之旨矣。
◎ 阴,小人者。阳,君子也。进君子而退小人,燮理之能事毕矣。
◎ 轻信人不一定多疑,而多疑的人每易轻信。
◎ 术字亦有不可少处,但必不得已而后用。专意利人而用,谓之圣贤。可不必用而用,专意利己而用,谓之奸雄。
◎ 人虽至愚,责人则明;虽有聪明,恕己则皆。尔曹但常以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到圣贤地位也。
◎ 静坐然后知平日之气浮;守默然后知平日之言躁;省事然后知平日之费间;闭户然后知平日之交滥;寡欲然后知平日之病多;近情然后知平日之念刻。
◎ 闻过而不改,谓之丧心。思过而不改,谓之失体。
◎ 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
◎ 俭以养廉,誉洽乡党;直而能忍,庆流子孙。
◎ 故吾人用功,力除傲气,力戒自满,毋为人所笑,乃有进步也。
◎ 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益薄矣。厚福者必宽厚,宽厚则福亦厚矣。
◎ 得意而喜,失意而怒,便被顺逆差遣,何曾作得主。马牛为人穿着鼻孔,要行则行,要止则止,不知世上一切差遣得我者,皆是穿我鼻孔者也。自朝至暮,自少至老,其不为马牛者几何?哀哉!
◎ 才下手便想到究竟处。
◎ 小屈以求大伸,圣贤不为。松柏生来便直,士君子穷居便正。若曰在下位遇难事,姑韬光忍耻,以图他日贵达之时,然后直躬行通。此不但出处为两截人,即既仕之后,又为两截人矣。
◎ 既不俗为小人,即不勉为君子。欲又不能,志不立故也。
◎ 委罪掠功,此小人事;掩罪夸功,此众人事;让美归功,此君子事;分怨共过,此盛德事。
15、恒言平稳二字极可玩,盖天下之事,惟平则稳。行险亦有得的,终是不稳,故君子居易。
16、觅物者苦求而不得,或视之而不见。他日无事于觅也,乃得之。非物有趋避,目眩急求也。天下之事,每得于从容,而失之急遽。
◎ 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缓缓想。想得时切莫缓,便要急急行。处天下事,只消得安详二字,兵贵神速,也须从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迟缓之谓也,从容详审,养奋发于定之中耳。
◎ 食能止饥,饮能止渴,畏能止祸,足能止贪。
◎ 语人之短不曰直,济人之恶不曰义。
◎ 宝货用之有尽,忠孝享之无穷。
◎ 女相妒于室,士相妒于朝,古今通患也。若无贪荣擅宠之心,何嫉妒之有?
◎ 为善最乐,是不求人知。为恶最苦,是惟恐人知。
◎ 人生至愚是恶闻己过。人生至恶是善谈人过。
◎ 遇疾恶太严之人,不可轻意在他前道人短处,此便是浇油入火,其害与助恶一般。
◎ 优娼辈好嗤笑人,而敢为无礼,此自不贱本色。其趋奉不足喜,怠慢不足怒也。
◎ 有必不可行之事,不必妄自轻营。有必不可劝之人,不必多费唇舌。
◎ 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 人有求于我,如不能应,当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误乃事。
◎ 见面前之千里,不若见背后之一寸。故达观非难,而反观为难。见见非难,而见不见为难。此举世之所迷,而智者之所独觉也。
◎ 精明也要十分,只须藏在浑厚里作用。古人得祸,精明人十居其九,未有浑厚而得祸者。今之人惟恐精明不至,所以为愚也。
◎ 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
◎ 事后论人,局外论人,是学者大病。事后论人,每将智人说得极愚。局外论人,每将难事说得极易。二者皆从不忠不恕生出。
◎ 非望之福,祸必继之。急当恐惧修省,多行善事,若一骄则不可救矣。
◎ 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 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 人有过喜谈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过恶,闻之漫无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谓大公,以责人之心责己,是谓大勇。
◎ 居乡勿为乡愿,居官勿为鄙夫。
◎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识见。多一分享用,减一分志气。
◎ 责备贤者,须全得爱惜裁成之意。若于君子身上,一味吹毛求疵,则为小人者,反极便宜。
◎ 闻人之善而疑,闻人之恶而信,其人生平必有恶而无善。故不知世间复有作善之人也,若夫造作全傅会以诬善良,鬼神必殛之。
◎ 盛怒极喜时,性情改常。遇有所行,须一商之有识者。不然,悔随之矣。
◎ 凡人皆不可侮,无用人尤不可侮。
◎ 向人说贫,人必不信,徒增嗤笑耳。且人即我信,何救于贫,哓哓者可厌也。
◎ 凡与人晋接周旋,若无真意,则不足以感人;然徒有真意而无文饰以将之,则真意亦无所托之以出,《礼》所称无文不行。
◎ 君子与小人斗,小人必胜。在君子惟有守正以俟命而已。固不可惧祸而误入小人之党,亦不可恃为君子而有与小人角胜之心。
◎ 有一种人以姑息匪人市宽厚名,有一种人以毛举细故市精明名,皆偏也。圣人之厚宽,不使人有所恃。圣人之精明,不使人无所容。
◎ 勿以人负我而隳为善之心,当其施德,第自行吾心所不忍耳。未尝责报也。纵遇险徒,止付一笑。
13、 做天下好事,既度德量力,又审势择人。“专欲难成,众怒难犯”,此八字者不独妄动邪为者宜慎,虽以至公无私之心,行正大光明之事,亦须调剂人情,发明事理,俾大家信从,然后动有成,事可久。盘庚迁殷,武伐纣,三令五申,犹恐弗从。盖恒情多隐于远识,小人不便于己私,群起而坏之,虽有良法,胡成胡久。
14、世间事各有恰好处,慎一分者得一分,忽一分者失一分。全慎全得,全忽全失。小事多忽,忽小则失大,易事多忽,忽易则失难。存心君子,自得之体验中耳。
◎ 作善岂非好事,然一有好名之心,即招谤招祸也。
◎ 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 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 恭而无礼,遇君子固所深恶,即小人亦未尝不非笑之,枉自卑诌耳。
◎ 人遇逆境,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见识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
1、凡遇事须安祥和缓以处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错。盖天下何事不从忙中错了。故从容安祥,为处事第一法。
2、人生一日或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虚生。遇富贵人,宜劝他宽,见聪明人宜劝他厚。
3、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 仁言不如仁心之诚,利近不如利远之博,仁言或失于口惠,利近或失于姑息。
◎ 以德遗后者昌,以祸遗后者亡。谦柔卑退者,德之余,强暴奸诈者,祸之始。
◎ 人皆有爱生恶死之心,人皆为舍生取死之道。何也?见善不明耳。
◎ 溺爱者受制于妻子,患失者屈己于富贵。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
4、行事常思退一步。
5、 处毁誉要识有量,今之学者反有向上底,见世所誉而趋之,见世所毁而避之,只誉我而喜,闻毁我而怒,只是量不广,真善真恶在我,毁誉与我分毫无干。
6、见人耳语,不可窃听。恐所言之事,其人避我。又恐正值议我短长,闻之未免动意,且使其人惭愧无地自容矣。
7、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物极则反,害将及矣。
◎ 任事者当置身利害之外,建言者当设身利害之中。
◎ 善自是士人常事,今乃邀身后福报,若市道,吾实耻之。
◎ 吾不如者,吾不与处,累我者也。与我齐者,吾不与处,无益我者也。惟贤者,必与贤于己者处,贤者之可得与处也,礼之。主贤世治,则贤者在上。主不肖世乱,则贤者在下。
◎ 处事当务详慎,不可尽兴燥脾。凡饮食举动言语笔墨,尽兴便放肆。一燥脾便刻薄,其始无害人之心,而其事必至于害人。初若不至杀身,终至杀身而有余也。
◎ 天下有非望之福,亦有非望之祸。小人不知祸福之相倚伏也,则侥幸以为尝。是故失意之事,恒生于其所得意,惟其见利而不见害,知存而不知亡也。
◎ 君子所信者,此心也。若愿后世之毁誉,是有待于外也。
◎ 水不能不遇风,长川巨浸,泓澄无底,虽大风不能使之浊。心不能不应物,欲尽理明,表里莹彻,虽酬酢万变,不能使之昏。无风则清,有风则浊者,尘滓之伏于下也;静之则明,动之则昏者,利欲之藏于中也。
◎ 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 处有事当无事,处大事当如小事。
◎ 名节之于人,不金帛而富,不轩冕而贵。士无名节,犹女不贞,虽有他美,亦不足赎。故前辈谓爵禄易得,名节难保。
◎ 世不若不求利,即无害。若不求福,即无祸。
◎ 见人有得意事,便当生欢喜心。见人有失意事,便当生怜悯心。皆自己真实受用处。忌成乐败,何预人事,自坏心术耳。
◎ 水道曲折,立岸者见而操舟者迷。棋势胜负,对奕者惑而傍观者审。非智有明暗,盖静可以观动也。人能不为利害所汩,则事物至前,如数一二,故君子养心以静也。
◎ 倚富者贫,倚贵者贱,倚强者弱,倚巧者拙。倚仁义不贫不贱不弱不拙。
◎ 好誉者,常谤人;市恩者,常夺人。其倾危一也。
◎ 人之制性,当如堤防之治水。常恐其漏坏之易。若不顾其泛滥,一倾而不可复也。
◎ 务名者害其身,多财者祸其后。善恶报缓者非天纲束,是欲成君子而灭小人也。祸福者天地所以爱人也。如雷雨雪霜,皆欲生成万物。故君子恐惧而畏,小人侥幸而忽。畏其祸则福生,忽其福则祸至。传所谓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也。
◎ 以忠沽名者讦,以信沽名者诈,以廉沽名者贪,以洁沽名者污。忠信廉洁,立身之本,非钓名之具也。有一于此,乡原之徒,又何足取哉?
◎ 天下有三门,繇于情欲,入自禽门;繇于礼义,入自人门;繇于独智,入自圣门。
◎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
◎ 夫志心笃行之术,长莫长于搏谋,安莫安于忍辱,先莫先于修德,乐莫乐于好善,神莫神于至诚,明莫明于体物,吉莫吉于知足,苦莫苦于多愿,悲莫悲于精散,病莫病于无常,短莫短于苟得,幽莫幽于贪鄙,孤莫孤于自恃,危莫危于任疑,败莫败于多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