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教学研究会

合集下载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现代科技史专业委员会成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与中国现代科技史”研讨会在京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现代科技史专业委员会成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与中国现代科技史”研讨会在京

‘中国科技史杂志“第44卷(2023年)第4期:633 636The Chinese 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㊀Vol.44(2023)No.4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现代科技史专业委员会成立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中国现代科技史研讨会在京召开刘㊀晓㊀孙萌萌(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北京100049)中图分类号㊀N092文献标识码㊀D㊀㊀㊀㊀文章编号㊀1673-1441(2023)04-0633-04㊀㊀㊀收稿日期:2023-08-22㊀㊀㊀作者简介:刘晓,1978年生,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近现代科技史㊁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孙萌萌,1987年生,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特别研究助理,研究方向为气候科学史㊂2023年7月31日至8月2日,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中国现代科技史 研讨会暨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现代科技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北京香山饭店成功举办㊂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㊁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㊁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史系㊁中国科学院院史研究中心共同承办㊂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㊁北京大学㊁北京科技大学㊁清华大学㊁上海交通大学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㊁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㊁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㊁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㊁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等40多家高校及科研单位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会并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㊂8月1日下午举行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现代科技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通过了‘专业委员会工作细则“,选举产生曹聪㊁丁兆君等34名专业委员会委员㊂经专业委员会选举,王扬宗当选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杨舰㊁张九辰㊁张剑㊁张藜㊁熊卫民当选副主任委员,刘晓当选秘书长,宋元明㊁曹琪当选副秘书长㊂1 开幕式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要包括国家实验室㊁国家科研机构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㊂本次会议的主旨,是从历史的角度全面审视20世纪以来中国战略科技力量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在争取民族独立㊁服务国家建设㊁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贡献㊂436中㊀国㊀科㊀技㊀史㊀杂㊀志44卷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技术史系主任㊁中国科学院院史研究中心主任王扬宗教授主持㊂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金德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㊁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教授,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主任张藜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教授等出席并致辞㊂中国科学院大学党委副书记金德鹏教授在开幕式讲话中强调,回顾20世纪,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抗战和社会主义建设,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爱国奉献,勇于登攀㊂科技史研究要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百年来中国科学的发展道路㊂在新的时期,我们更要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创新自信,锐意改革,使科技真正成为驱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㊂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㊁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教授认为,中国现代科技史的发展离不开传统文化和观念的影响,鼓励大家积极思考传统跟现代究竟如何连接,对比不同国家和文明的科学史发展,启发书写中国特色科学故事的新视角㊂北京大学科学技术与医学史系主任张藜教授提出,应准确把握中国现代科技史领域的核心学术议题,将新兴史学理论与2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进程中极为丰富的宏观㊁中观㊁微观的史事有机融合,生产出属于中国的现代科技史研究的典范成果㊂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教授认为,世界著名大学科学史系都以现代科技史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科技史界也应更关注中国现当代科技史,与科技哲学㊁科学社会学㊁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等学科形成合力,多为现实战略服务,必将大有可为㊂嘉宾发言环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前所长㊁国际科技史学会前主席刘钝教授表达了对成立专委会的支持和祝贺,提到了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的观点,认为历史研究要与当下世界格局产生共鸣,在当前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研究者们对科技史的关注也要与当下的科技发展和战略结合起来㊂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院樊春良研究员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李学通教授分别从科技战略和近代史研究的角度,阐述了中国现代科技史的意义和重大问题㊂2 大会报告及分会场报告大会报告以 中国现代科技史上的战略科技力量 为主题,包含9个报告㊂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研究院樊春良研究员㊁上海社会科学院张剑研究员㊁中国科学院大学王大洲教授㊁北京科技大学熊卫民教授㊁清华大学游战洪教授㊁北京大学甄橙教授,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时文生研究员等分别从历史㊁政策与建构等角度,结合核科学㊁分子生物学㊁医学等领域,阐述了战略科技力量的内涵和演变,学科发展与国家任务之间的关系;王扬宗教授的 中国科学院使命定位的历史进程 则重点探讨了中国科学院改革发展的一个核心问题㊂六个分会场分别从不同主题展开专场讨论,共计66个报告㊂8月1日下午, 战略科技力量的开创与早期探索 分会场,中国科学院大学刘晓的‘李约瑟镜头下的战时中国科学“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付邦红的‘战争时期中央研究院的对外交流“和上海交通大学史㊀4期刘晓等: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中国现代科技史专业委员会成立536斌的‘ 汉阳造 步枪与中国革命“等报告聚焦20世纪上半叶我国科技建制化初期投身建设和抗战的历史,描述了科学家及科学组织在艰难的环境中坚持对外交流,将科学活动转化为抗战文化的组成部分,并通过实业建设支持中国革命和抗战大业等动人的历史场景,揭示了科学和技术同国家和民族命运之间的深刻关联㊂国家科研机构的历史使命 分会场分析了中国科学院㊁研究型大学以及国家实验室的历史和重点问题㊂例如,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方一兵的‘科技举国体制下的中国科学院“㊁上海交通大学萨日娜的‘中国生物医学工程领域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陈雪的‘黄淮海科技大会战与中科院的涉农工作“等,讨论了中科院各研究所的创建和发展及其对当时国家各项生产建设事业所带来的影响,以及在 举国体制 等科技发展思路下,国家科研机构所取得的历史成就㊁面临的历史困境等㊂这些研究对当今国家科研机构建设和改革等议题深具启发意义㊂科技政策与规划 分会场讨论了宏观层面国家科学政策㊁人才政策的制定及其对相关科学技术发展㊁人才培育的影响㊂例如,中国科学院大学柯遵科㊁孙思清的‘ 军工复合体 与 大科学 “,钱学森研究中心李月白的‘钱学森对中国 大科学 道路的思考和探索“等,辨析了 大科学 及其相关概念在中西方不同历史语境中的内涵,以及对20世纪科学和技术实践的塑造㊂分会场还探讨了不同社会和文化条件下科学规划和人才建设方案的利弊得失,例如山西大学刘欣的‘从高水平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看战略科学家的培养“等,为当下科技政策和人才政策的疑难问题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㊂8月2日上午, 重大科研任务与成就 分会场,聚焦于中国现代科技史上典型的重大科研任务㊂例如,上海交通大学黄庆桥的‘中国大飞机崛起之路的背后“㊁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王公的‘从导弹精度测量到飞船交会对接“和中国科学院大学王江山的‘1950年的中国 科学展览会 “等,以新体制雷达㊁大飞机制造等重大工程建设为案例,探讨了重大科技工程在面对科技自立自强时所面临的历史机遇,总结了中国打破国际封锁从而形成独立自主科技力量的历史经验,以客观的态度分析了20世纪后半叶中国各大重要科研任务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重要的历史经验㊂全球视野下的中国现代科技 分会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宋超的‘中国对越南电力工业成套援助考论“㊁江苏科技大学郭昭昭的‘向深蓝进军“和工业和信息化部史晨的‘跨越死亡之谷:北斗星载原子钟突破背后的新型举国体制“等报告,涉及中国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对外援助及超越国界的科学和技术实践的历史研究㊂它们共同揭示了在人才㊁知识的跨国流动以及超越国界的全球科学议程下,国际合作对科学与技术进步的重要作用㊂ 国际现代科技史 分会场从比较视野讨论了20世纪国外科技史议题㊂例如,东华大学仪德刚的‘近年来金砖国家创新竞争力评价及预测“㊁伦敦大学学院朱相龙的‘人工智能史书写中的全球语境㊁科学决策与冲突叙事“和江苏科技大学杨凯的‘诺贝尔奖的阴霾:脑白质切除术在日本的历史与社会考察“等报告,以多个国家的不同议题为切入点,着重讨论了国际重大科学事件和不同国家的科技政策,不仅补充了中国现代科技史的国际背景,也引发对中国同时期或类似情况的比较与思考,从而为研究中国现代科技史提供借鉴㊂636中㊀国㊀科㊀技㊀史㊀杂㊀志44卷3 专委会成立大会及选举8月1日下午,中国现代科技史专业委员会召开了成立大会,由潜伟教授主持㊂首先由刘晓教授讲述专委会的筹备经过㊂近年来,以中国科学院院史研究和老科学家采集工程团队为代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支较为庞大的研究队伍,在不同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㊂因此很多同行感到有必要加强交流和组织,打破学科和领域的壁垒,从更宏观的角度探讨百年来中国科学发展的道路,讲述现代科技发展的中国故事㊂为了创建正式的交流平台,2021年经33名会员联名发起,联络人刘晓和熊卫民向学会常务理事会提交了‘关于筹备 中国现代科技史 专业委员会的建议书“㊂2022年初,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常务理事会会议批准筹备 中国现代科技史专委会 ㊂成立大会通过了‘中国现代科技史专业委员会工作细则“,确立专委会宗旨为:团结广大中国现代科技史工作者,积极开展中国现代科技史的研究和学术交流,推进中国现代科技史的教学与人才培养,促进中国现代科技史事业的发展,服务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㊂计划每两年召开一次全体会员大会暨主题学术会议㊂大会选举产生了34名首届专委会委员,名单如下(姓氏拼音排序):曹㊀聪㊀丁兆君㊀段海龙㊀樊春良㊀付邦红㊀郭金海㊀胡大年㊀胡宗刚黄庆桥㊀姜玉平㊀李学通㊀刘㊀晓㊀陆伊骊㊀卢㊀勇㊀时文生㊀宋㊀超潜㊀伟㊀王㊀勇㊀王大洲㊀王国强㊀王扬宗㊀熊卫民㊀杨㊀舰㊀杨㊀凯仪德刚㊀尹晓冬㊀游战洪㊀张㊀剑㊀张㊀藜㊀张九辰㊀章梅芳㊀赵云波甄㊀橙㊀周雷鸣接下来召开专委会委员会议㊂在张藜教授的主持下,专业委员会进行了选举㊂王扬宗教授当选为主任委员,杨舰教授㊁张九辰研究员㊁张剑研究员㊁张藜教授㊁熊卫民教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刘晓教授当选为秘书长,曹琪和宋元明当选为副秘书长㊂当选人员发言表示加强专委会的制度建设,真正打造服务中国现代科技史研究的交流平台㊂围绕国家建设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现代科技史研究的空间和影响也将日益拓展,认真总结前进道路上的经验和教训,讲好 现代科学 的中国故事,是新时代科技史工作者的使命㊂。

大学研究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大学研究型教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2 0 1 3 年 2月 第2 9卷 第 1 期
北京 科技大学学 报( 社会 科学版 )
J o u na r l o f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B e i j i n g
识、 解决 问题 、 获得 经验 , 表 现具 有个 性 行为 的一 种 实 践 活动 。对 教师 而 言是研 究 型教 学 , 对 学生 而言 叫研 究 性学 习 , 是 以学生 发展 为本 的教育 思 想在 教学 活动
任何一种教学 改革都需要首先弄清楚这种教学 改革关键词的内涵 , 并 以其教学理论和教学思想为依 据进行实践 。 近年来 , 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 、 本科教学 督导组 、 各教学单位和一线教师都十分重视探索研究 型教学的内涵 , 通过对 内涵 的挖掘 , 探讨并 开展研究
各 国家就将创建大学 、 培养社会所需人才视为国家发
展 的重要 战略 。 研 究 型大学 是传 承知识 、 创 生知 识 、 培 育 英才 的学术 共 同体 , 创新 型人 才 培养 是研 究 型大 学
的主要任务【 1 。早在 1 9 世纪 , 德国著名高等教育思想
家、 改革 家洪 堡就 提 出 了大学 教学应 与 科学 研究 相 结
北京科技大学是教育部所属首批进 入 “ 2 1 1 工
程” 建设 的重 点大 学 , 近年 来 提 出了 “ 把 北 京科 技 大学 建 设成 为 以工 为 主 , 工、 理、 管、 文、 经、 法 等 多学 科 协 调发展 , 规 模 适度 , 特色突出, 国 内一 流 , 国际 知名 的 高水平研 究 型大 学 ” 的 目标 。学 校在 借鉴 国内外 教学

构建提升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模式探讨

构建提升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模式探讨

一、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目前,国内大部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明显不足,主要体现为四个简单:简单移植、简单揭示表面现象、简单延伸及简单推理,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的成功和他们对研究生学术交流的重视是分不开的。

当前,高校举办的一些专业学术讲座通常是门可罗雀,甚至部分研究生是“被安排”参加,讲座后的提问交流环节无人响应是常有之事。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在“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由于我国工科研究生习惯于被动地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自身的“想”和“问”的能力欠缺。

其次,由于很多研究生没有意识到学术的相融相通及知识结构完整的重要性,对和自己研究方向不同的讲座或是讨论,缺乏兴趣,认为参与其中是浪费时间。

最后,学校方面缺乏系统的学术交流平台,部分学术活动流于形式化,使研究生教育仍存在一定的盲点。

目前国内开展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较好的是一些“985”和发达地区的“211”高校。

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构建出普及型的校内学术交流平台,研讨式、实践式和访学式学术交流模式;北京科技大学从学术活动的层级性、模块选择及整体规划三个方面,构建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

普通高等高校甚至欠发达地区“211”高校的研究生学术交流活动,开展得均不太理想。

二、提升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学术交流平台思路在总结学院学术交流经验的基础上,构建学术交流活动模式应突出创新理念,鼓励创新思维,以学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现有材料学、材料物理化学和材料工程三个硕士点研究生为对象,依据培养现代科技发展创新人才为前提,主旨是激发学术灵感,启迪创新思维,达到增强交流协作能力、培养科学精神的目标。

1.把学术交流纳入研究生培养计划,构建所有研究生均可以自主交流、导师能深度参与、跨专业师生能够共同研讨的普及型的院内及不同学院的学术交流平台。

2.构建把国内外高水平学者“请进来”,学校与学校(如学院学生到四川大学做课题)、学校与科研院所(学院学生到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做课题)合作培养,及研究生“走出去”到国内外著名大学访学交流的共同研讨平台,拓宽研究生学术视野,开阔思路,启迪创新思维。

北京科技大学第27届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

北京科技大学第27届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结果

王旭、郗安民、章东辉、刘颖、刘鸿飞、张卫冬 王书玮、陈红薇、庄凤英、边静、朱琳 郝红英、孙春宝、李正要 仇卫华、滕向阳、鲁毅强、何沂、杨栋、孙丽 李晓静、肖明、刘应文、崔文娟 宋波、徐怀兵、李吉人、王树和 王成耀、罗熊、李建江、李宁 赵鲁涛、陈学慧、牛珩、王荣明
研究生 外国语学院 研究生 土木学院 研究生 本科 研究生教学 督导组 经管学院
周彤、何伟、庄凤英、高西峰 鲁春霞 陈月芳、陈辉伦、王飞、董颖博 王娜、陈娟文、张丹丹、李金玉 刘蕴络、韩守梅、王宏、木春梅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二等 基于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结构力学》课程体系建设(教材) 二等 建筑环境学课程研究型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二等 基于“项目管理”的《项目管理》课程体系创新与实践 二等 研究生学术英语系列课程建设与成效 二等
研究生 土木学院 本科 本科 本科 计通学院 数理学院 文法学院
研究型课程教学体系的开发、设计和实践基于《社会工作行政》翻转 时立荣、邢朝国、许斌、郇建立 课堂建设
二等 面向中国制造2025的增材制造人才培养环境 二等 博弈论及其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应用(教材) 二等 高等微分几何(教材)
贺可太、黄明吉 马忠贵 刘白羽、侯书会
研究生 机械学院 研究生 计通学院 研究生 数理学院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本科 土木学院 外国语学院 马院学院 能环学院 外国语学院 自动化学院
二等 依托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开展桥梁工程全英文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宋波、李吉人、徐怀兵、王树和 二等 语言文化耦合机制下的“专业+”型国际视野人才培养模式 二等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价值澄清法的运用模式研究 二等 《环境监测》课程研究型教学改革与实践 二等 MOOCs时代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二等 基于NI myDAQ 硬件平台和Multisim软件仿真的电工电子课程改革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会工作简报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会工作简报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会工作简报摘要:会议由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李文主持.首先,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2008年5月16日晚,"文法学院第四届学术论坛之研究生就业交流会"在一片热烈的...关键词:研究生,研究生就业类别:研究生考试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会工作简报第3期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会 2008年10月24日校研会工作动态 (3)学术天地 (3)博士生学术沙龙第十八期 (3)博士生学术沙龙第十九期 (4)博士生学术沙龙第二十期 (5)“伴你同行”系列活动——百家讲坛名师辜正坤教授谈中西文化之比较 (5)学者风采 (6)“话说长江”系列访谈第四期 (6)文体活动 (7)“舞研六色,请别羞涩”周末舞会 (7)北京科技大学首届乒乓球联赛开幕 (8)“三好杯”足球赛,热情激荡北科 (8)北京科技大学第五届排球联赛圆满结束 (8)远离烟草,北科大在行动 (9)新生舞会盛大开幕 (10)“拔河”开赛,“轻体运动会”拉开帷幕 (10)素质拓展 (11)校研究生会举办“女生节”美容讲座 (11)暑期社会实践,奔向新农村 (11)校企合作 (12)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硕士研究生毕业及开学典礼 (12)北京科技大学第四届校企合作培养高层次人才研讨会召开 (13)职业规划 (14)成功有约——英语学习与成功学讲座圆满结束 (14)迎新纳贤 (15)金秋九月桂花香,校研会紧锣密鼓筹备迎新工作 (15)校研究生会08年第一次全体大会顺利召开 (15)校际交流 (16)首都大学生创意文化节之“奥运文化大展览”在北科大举行 (16)感受奥运的余温——我校同学赴清华大学参加奥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首都高校报告会 (17)各院研会活动链接 (18)搭建沟通平台共建和谐校园——记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学生会与各学院常代会权益论坛面对面 (18)趣味运动会浓浓师生情 (18)文法学院第四届学术论坛之研究生就业交流会 (19)材料学院首届研究生梯队排球联赛拉开战幕 (19)新学期新活力,新研会新业绩 (20)材料学院学生组织主席团换届大会顺利举行 (20)任命新任部长携手成长顾问 (21)校研会工作动态学术天地博士生学术沙龙第十七期2008年3 月27日晚7点,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学术沙龙第十七期——“另一片天空”,在学生活动中心213室成功举办。

北京科技大学各部门详细电话

北京科技大学各部门详细电话

新材料技术研究院
办公室 2609
广东研究院
办公室 4001
重大工程材料服役安 全研究评价设施 项目指挥部
62321017 62329915* 总指挥办公室 3281 副总指挥办公室 82377225 综合管理部 3132 项目管理部 2239 质量监督部 82376255 指挥部小总机
2510 62322983 书记办公室 4308 科研副院长 2466 研究生副院长 3867 本科教学副院长 3013 行政副院长 3366 学生工作副书记 3839 学生工作办公室 3637 分团委 4902 教务室 2855 2951 财务室 3350 资料室 4903 土木工程系 4098 3268 2939 4929 环境工程系 3603 2022 资料工程系 2900 2264 设备工程系 4758 2865 2467 车辆工程研究所 4758 3623
雾化成型室 力学测试中心 振动样品磁强计室 场发射扫描电镜室 纳米力学探针室 电子探针室 热模拟室 大块非晶室
2244 2245 2634 4713 3547 4423 2228 2169
院长办公室
冶金工程研究院 (高效轧制工程中心)
办公室(小总机) 院长办公室 书记办公室 副院长办公室 2598 2947* 2598-6312 2598-6310 2598-6311 2598-6308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办公室 处长办公室 4869 3765 63320883 副处长办公室 2942 62327878* 留学生办公室 2942 2531 专家办公室 2404 交流办公室 2541 留学生楼服务台 3585 4斋留学生公寓前台 3702 友谊餐厅 2542
档案馆

全国第十一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在杭州召开

全国第十一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学术会议在杭州召开
的导 向一致
参 考 文 献
分析 , 寻找 学科 变化 规 律 , 预 测 学科 发 展 趋 势 , 进 行 监 测 预警[ 5 1 。三是对 不 同学 科进 行 横 向 比较 , 明确发 展 重点 和 特色 ,统筹 规 划 。 四是 与兄弟 院 校进行 学 科 数据 横 向 比较 ,明晰 各个 学科 在 国内同类 学科 中 所 处 的相对 位 置 , 找 出差距 和不 足 . 为高 校学 科发 展 战 略决 策提 供参 考 。通 过这 些分 析 。 实现 学科 诊 断 、 预警、 调整 , 促进 学科 建 设质 量提 升 。
由 中国 学位 与 研 究 生教 育 学 会 评 估 委 员会 主
办, 浙江理 工 大 学 、 浙 江省 研 究生教 育 学会 承
研 究生教 育 学会 德 育委 员会 主办 、 北京 科技 大 学承 办 的 中国学位 与研 究生教 育 学 会德 育 委 员会 第十 届 学术 年会 在 北 京召 开。来 自教 育部 、 中国学位 与研 究 生教 育 学会 以 及全 国 1 0 0余 所 高校 的 2 0 0余 名代 表 参 加 了会议 。本 次 大会 的 主题 是 : “ 双 一流 ” 建设 中的研 究生德 育工作 。教 育
教育 , 2 01 0( 21 ) : 4 3 — 4 4 .
可 为高校 制 定学 科发 展 规划 , 治 理学科 发 展生 态 , 优 化学 科 资源 配置 ,突 出学科 发展 特 色提供 参 照 。从
学科 建设 角 度 ,学科 建设 自我监 测结 果应 及 时与 学
校 主要 负责 人进 行 沟通 反馈 ,有 助 于进一 步 明确 学
( 责任 编辑 黄 欢 )
全 国第十一届 学位 与研 究生教 育评估 学术会议在杭 州召开

高校“思创融合”课程探索——以北

高校“思创融合”课程探索——以北

2023年1月第4期Jan. 2023No.4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高校“思创融合”课程探索——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王丽红(北京科技大学 创新创业中心,北京 100083)[摘 要] 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重要基础是良好的政治素养、正确的创业价值观和向上的人格品质。

北京科技大学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打造出“跟党学创业”思创融合公选课,通过“厘清创业逻辑+聚焦核心知识+融入党史故事”的思路,引导学生从党的百年发展史中汲取红色创业智慧和力量,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层次育人目标的有机融合。

[关键词] 思创融合;课程;党史学习;创业[基金项目] 2021年度北京市教育工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思创融合’课程化探索——以北京科技大学‘跟党学创业’课程为例”(BJSZ2021YB13)[作者简介] 王丽红(1983—),女,山西太原人,硕士,北京科技大学创新创业中心副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3)04-0185-04 [收稿日期] 2022-03-17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家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型人才的较量正。

只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投入力度,激发全民族创新活力,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综合实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1]。

这就要求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生创新创业知识、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技能、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服务国家、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正确创业价值观和创业人格,使学生能够成为具有主动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

为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就需要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找到“思”和“创”的有效契合点,推动二者同向同行、融合发展。

教育类期刊汇总(按影响因子排序)

教育类期刊汇总(按影响因子排序)

医学教育探索重庆医科大学思想教育研究全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北京科技现代教育科学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与职业中华职业教育社药学教育中国药科大学;广东药学院;中国医药教育协西北医学教育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陕西省医学会现代教育管理辽宁教育研究院全球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化工高等教育华东理工大学职业教育研究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高校教育管理江苏大学中国成人教育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山东省教育厅;山东成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湖南师范大学远程教育杂志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广播电视大学中国教育信息化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四川广播电视大学教育评论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省教育学会中国现代教育装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继续教育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集美大学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刊社当代教育科学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宁波大学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中医教育北京中医药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高等教育研究学报国防科技大学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沈阳教育学院学报沈阳教育学院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成人教育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广东教育学院学报广东教育学院0.6930.693√0.681√0.6790.6520.6220.622√0.6210.6150.5930.576√0.5490.5450.5330.5280.5080.469√0.4230.371√0.3570.346√0.335√0.3240.3220.3170.2840.2820.2800.2800.2770.2720.268√0.262。

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

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

北京科技大学教务处
校教发【2008】37号
北京科技大学课程阶段建设基本标准(试行)
根据我校课程评估方案、校级优秀课程、精品课程评定办法等课程建设系列文件的精神,结合教育部和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精品课程”评价标准,综合考虑我校课程建设的现状,现将课程建设中所涉主要方面做出最低量化要求——“北京科技大学课程阶段建设基本标准”(详见附表),以方便课程在建设、评估和奖励等的工作。

课程建设是一项富于激情、创造性又弹性较大的工作,需要日积月累的积淀和深厚的课外功夫。

“量化”其工作内容,虽然在课程建设的起步阶段会对课程建设产生有力的推动作用,但是也容易导致课程的“僵化”和建设过程的“简单化”。

因此希望在从事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所列出的量化了的“课程阶段建设基本标准”能够做到“用而不维”,以保证课程的成长性和课程建设工作的活力。

附:北京科技大学课程阶段建设基本标准
教务处
2008年3月25日
北京科技大学课程阶段建设基本标准
教学研究科制2008/3/23。

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活动优秀奖评选和奖励办法(试行)

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教学活动优秀奖评选和奖励办法(试行)

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评选和奖励办法(试行)校发【2000】68号为调动广大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积极性,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确立教学工作在学校的中心地位,学校决定设立“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每两年评选一次(逢奇数年评选),奖励在本科教学和管理中,踏实工作,成绩突出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

为此,特制定本办法。

一、评选条件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接受任务,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未发生过教学过失、事故,年度考核优良,对工作认真负责,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并在下列某一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从事本科教学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均可申报教学优秀奖。

1. 长期担任理论课或实验课教学,认真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积极改进教学手段,对学生严格要求,教学效果突出,获得学生、同行的好评;2. 长期担任实习、课程设计或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精心安排、精心指导,教学效果突出, 获得学生、同行的好评;3. 精心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得突出成绩的指导教师;4. 长期从事教学管理工作,深入研究教育理论,并认真付诸实践,严格管理,努力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业绩突出,受到师生的好评;5. 连续四年任职,认真履行职责,工作深入,使整个班集体保持或形成优良的学习风气,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或有很大提高的导师。

二、评选办法1. 申报教学优秀奖,须填写“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教学优秀奖申报表”,所在系、院应认真审核有关材料,并组织评议。

审核、评议通过的,签署意见后报教务处。

2. 全校每次评选标兵奖2至3名,一等奖10名,二等奖约20名。

成绩特别突出,在全校有特大影响,受到广大师生好评的评为标兵奖。

评选本着严格认真,宁缺勿滥的原则。

3. 各学院(部)的申报名额为本学院从事本科教学的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和教学管理人员的5%,其中标兵和一等奖不超过2%,不足1人的按1人报。

4.由校教学优秀奖评选委员会进行评选,评选细则另订。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冶金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冶金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冶金物理化学课程思政建设作者:郭敏焦树强闫柏军来源:《高教学刊》2024年第22期基金项目: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构建‘一/三/三/四’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助力冶金工程人才培养”(JG2021Z08);北京科技大学全英文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冶金工程学研究方法”(KC2022QYW02)第一作者简介:郭敏(1968-),女,汉族,河北石家庄人,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冶金工程。

DOI:10.19980/23-1593/G4.2024.22.009摘要:在“双一流”学科建设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将冶金物理化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培养品学兼优、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高校专业教育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目前,各大高校都己积累一些课程思政实践的经验,但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依旧突出。

针对冶金物理化学课程特色和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分别从思政教育目标、思政元素挖掘设计与融入、教育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冶金物理化学课程思政教育的改革探索,构建“一/三/三/三”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从而达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的协同育人目标。

关键词:双一流学科;思政教育;专业教育;冶金物理化学;协同育人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2-0040-04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disciplines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 to closely combine the teaching of Metallurgical Physical Chemistry wit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ultivate the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of socialism who are excellent in morality and learning, and have all-round development, is a major issue tha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must think about and solve. At present,all universities have accumulated some experi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practice in the curriculum, but the problems such as imbalance and inadequacy are still promine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etallurgical Physical Chemistry course and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the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Metallurgical Physical Chemistry course were carried out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goa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Mining design and integr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odel, and th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metho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eaching system of "One/three/three/three" course was constructed,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gether.Keywords: double first-class discipline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professional education; Metallurgical Physical Chemistry; collaborative education自2014年課程思政这一综合教育教学理念提出以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逐步从上海推广到全国,各高校获取了各具特色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经验。

CIPP评价模式在实践教学评价中的应用探索

CIPP评价模式在实践教学评价中的应用探索

CIPP评价模式在实践教学评价中的应用探索王国霞;杨旭【摘要】对实践教学评价的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明确目前实践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对CIPP评价模式进行研究,把CIPP评价模式应用与某门课程的实践教学评价,分别给出课程背景评价、课程输入评价、教学过程评价和教学结果评价的相应评价指标、评价方法等.还分析了实践教学中应用CIPP评价模式的教学效果,可知该评价方法可以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教和以教促学.【期刊名称】《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年(卷),期】2018(000)002【总页数】4页(P130-133)【关键词】CIPP模式;实践教学;教学评价;实验室【作者】王国霞;杨旭【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100083;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21 前言应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实践教学作为高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而越来越受到重视。

大量的研究关注高校的实践教学,但重点都集中在实践教学的理论基础研究,比如实践教学内涵、教学体系研究、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实践教学的评价研究较少,针对某门课程实践教学过程的评价就更少。

本文在分析现有实践教学评价现状的基础上,对CIPP评价模式进行研究,并在具体课程中应用CIPP评价模式设计评价指标。

该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的应用较好地促进了教学的优化。

2 实践教学评价现状实践教学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并给予足够的重视,不仅在实践教学的基地建设和硬件配置方面给予资金的投入,而且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实践教学的建设和完善工作。

然而,一些学校对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管方面关注不够,对实践教学的教学过程的评价关注更显不足。

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在“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君子耻于器”等世俗观念的影响下,教育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很多实践课程仅仅依靠学生的一份实验报告便给出了评价,和理论课程的评价相比,对实践教学的评价重视不够。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研究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研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数 据库 技 术是 现 代计 算 机 技术 的 重要 组 成部 分 , 是计 算 机数 据 处理 与 信息 管理 系 统 的核 心 。在 当 今社 会 , 各 行 各业 都 已经越 来越 离 不开 数据 库 技术 。 随着 计 算机 技 术 与
据 库管 理 能力 , 又可 以培 养 学生 计 算机 操作 能力 和数 据 库
技大学优秀研究生深入地方服务基层活动管理制度》 、 匕
京 科 技 大 学 优 秀研 究 生 深 入 地 方服 务 基 层 活 动 指导 教 师
业紧密相关 的行业 , 就应该成为研究生社会实践 , 特别是
科 技服 务 实践 活 动 的重点 方 向 。因 此 , 我 们在 选 择研 究 生 社 会 实践 的 目标 企业 时 , 也 主 要 集 中在 钢 铁 行 业 , 这 样 可
的硕士生 , 要培养其对专业 的兴趣 , 使他们及时接触行业 前 沿 的最 新 动态 , 了解 到最 新 鲜 的行 业技 术 和 资讯 。学 院
采 取 了让 学生 自行 联 系单 位 , 组 织 参 观 的 方式 , 通 过 组 织 F A P A展 会 、中科 院 自动化 所 和 A B B展 会 三场 参 观 活动 , 充 分锻 炼 了学 生解 决 问题 、 协 调 沟 通 的 能力 , 同 时丰 富 了 研究 生 的学 术 生活 , 拓宽 了同学 们 的学 术 视野 。考虑 到 高 年级 博 士 生 的职 业 选 择 和专 业 特 点 ,学 院 积极 推 荐 2 0 0 9 级博 士 生到 朝 阳 区呼家 楼街 道 办参 与挂 职 锻炼 。 博 士生 充 分发挥 自身突出的专业优势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 在单位的 技术 培 训 、 文 体活 动 和创新 管 理方 面 发挥 了重 要 作用 。 三、 完 善研 究 生社 会 实践 的建 议 1 . 注重 “ 三个结合 ” 的原 则 。在 研 究 生 社 会 实 践 工 作 中, 应 该 注 重三 个 结合 的原 则 。第 一 , 社 会 实践 和行业 、 专 业相结合。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学科发展 , 每所学校都 有 自己 的优 势 学 科 和特 色专 业 。 与这 些 优势 学科 和特 色专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教育理念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柳明慧;孙佳秋;齐云静;温德佳
【期刊名称】《微型计算机》
【年(卷),期】2024()1
【摘要】高校新工科建设是国家在新时代为应对新一轮技术革命所实施的重大战
略布局,OBE教育理念融入工程类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

目前,很多学者将OBE教学理念应用于新工科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但缺少系统分析。

本文对基于OBE的新工科教学改革研究现状及将OBE教学与新工科教学课程思政改革两个方面进行总结,分析OBE课程教学体系改革在新工科建设中的应用情况,旨在通过探究OBE理念在新工科建设中的应用情况,为我国高校新工科人才培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与方法。

【总页数】3页(P241-243)
【作者】柳明慧;孙佳秋;齐云静;温德佳
【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
【相关文献】
1.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工科专业实验课程体系改革——以黑龙江工
商学院通信工程专业为例2.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理念的高职网站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3.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化工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的探索4.新商科背景下《成本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基于OBE教育理念5.新工科背景下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大学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面上项目评审

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面上项目评审
北京科技大学2016年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面上项目评审结果
教通知【2016】50号
序号
单位
负责人
项目名称
资助经费 (万元) 2
项目编号
备注
1
土木
李正要 基于OBE理念的“矿物化学处理”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基于慕课资源的工程流体力学“生本课堂”实现途 径研究
JG2016M01
2
土木
赵怡晴
2
JG2016M02
2
JG2016M27
28
计通
李莉
2
JG2016M28
29
计通
黄旗明
2
JG2016M29
30
计通
屈微
2
JG2016M30
31
计通
张磊
2
JG2016M31 专业认 证特别 资助
32
计通
王丽娜 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通信工程专业建设
2
JG2016M32
33
数理
张师平 半导体物理实验课程建设研究
2
JG2016M33
2
JG2016M20
21
自动化
陈静
激发学生学习电工技术兴趣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的《过程控制》教 学改革和探索 结合自动化专业认证标准的模式识别课程教改研究 工程专业认证背景下《过程控制系统》实验教学的 研究与探索
2
JG2016M21
22
自动化 彭开香
2
JG2016M22
23
34
数理
马万彪 数学分析A教学辅助资源建设
2
JG2016M34
35
数理
徐岩
基于计算机辅助学习的文科数学课程建设 基于整合中美教材优点的《工科数学分析》教学改 革研究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的案例式教学研究

北京科技大学教学研究会

北京科技大学教学研究会

北京科技大学教学研究会校教研发【2008】17号关于培育教学成果的建议各相关教学单位:为加强我校教学成果的培育工作,促进高水平成果的形成,同时为今年将进行的四年一届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推荐工作做准备,现将成果奖培育的引导意见简述如下:1、按北京市成果奖推荐的通行标准,获得推荐资格的成果应是近四年内获校级教学类(见附件)一等奖以上的成果(简称“资格成果”)。

为增强“资格成果”的竞争力,建议教务处、研究生院和管庄校区组织学院做好拟推荐成果的再挖掘、再提升和相近成果的合并联合工作。

2、为对资格成果在成果真假、作用、发展、创新性、示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凸现成果的特点和在校外评审中的竞争力,校教学研究会将联合全国高教研究中心在7月初对“资格成果”组织鉴定。

请教务处、研究生院和管庄校区将拟鉴定项目名称于6月13日前汇总校教学研究会办公室(办公楼110,电话:62334895),以便据此安排分组和聘请专家事宜。

校教学研究办公室校办代章2008年6月6日第22届“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一览表第23届“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一览表特等奖:1项渗透研究性教学理念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体系与内容的研究应用科学学院吴平赵雪丹黄筱玲邱宏丁红胜一等奖:5项1、多功能试验机卡具装卸车应用科学学院马文江刘云许凤光陈章华董涌尚新春王建强2、准动态裂纹区力学性能试验台》的研制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林志崔新发白振亚王垚郝国建王海清3、多功能测试技术实验装置机械工程学院闫晓强孙志辉程伟王再英范小芳4、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信息工程学院刘贺平鲁亿方张朝晖杨守功舒雄鹰李希胜5、日本理学D/MAX-RB X射线衍射仪数据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熊小涛李红二等奖:8项1、高温多轴非比例循环加载实验技术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建国王红缨王连庆2、多级围压下岩石三轴试验方法研究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张磊王宝学杨同3、数学实验多媒体教学平台应用科学学院艾冬梅李艳晴张志刚范玉妹4、X射线衍射结构精细修正技术及其应用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刘桂荣邢献然林勤于然波5、NG-3型电子束蒸发源电源的改进应用科学学院陈森吴平6、精密阻抗测量实验软件的开发应用科学学院侯志坚李杰董军军秦良强潘礼庆7、无机化学实验考试改革应用科学学院李文军杜凌董彬周花蕾刘世香8、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程信息工程学院韩守梅刘蕴络姜燕钢校实验技术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负责人签字:2006年6月20日一等奖:6项1、冶金过程水模型及数值模拟系统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韩丽辉宋波冯根生包燕平王万军宋忠平2、自动化专业实验平台建设信息工程学院刘贺平徐银梅王尚君鲁亿方刘冀伟孙昌国3、薄膜材料磁电阻效应测试仪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立锦于广华范铁军刘亚东4、高温磁场真空退火炉的研制应用科学学院侯志坚潘礼庆钱大益董军军吴平邱宏丁红胜秦良强王俭王青松5、综合性和设计性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机械工程学院童莉葛王立高婷郭美荣侴爱辉6、工业设计专业数字化产品设计及创新能力培养实验体系机械工程学院崔兴山陈键史铁军吕震光二等奖:12项1、机械制造柔性工艺实验教学系统机械工程学院刘北英刘江狄春良黄明吉2、基于虚拟仪器的非、准稳态导热系数综合实验台改造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申焱华俞洁刘伟黄夏旭罗海亮3、经管学院实验教学用模拟证券交易所的建设经济管理学院王立民杨健闫惠李建芳4、实验轧钢机功能的开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德民孙建林刘希和5、三元系液—液相图实验的革新应用科学学院顾聪钱维兰袁文霞6、新型纳米超顺磁材料VSM9600测试技术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乔祎张茂才张勇周寿增7、AF无线听音智能播控系统外国语学院赵永利张秋曼陈光蒲殷九胜8、工程流体力学网络实验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机械工程学院刘向军郭美荣侴爱辉高婷夏德宏9、金相显微镜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韩凌黄鹏马惠玲张丽娟刘文静邵东朗10、CPITI—V型煤粉物理性能综合测试仪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冯根生宋忠平杜春荣韩丽辉11、二维岩体位移模拟试验台的研制与应用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孙金海金爱兵张延凯王洛峰于正兴12、板状试样疲劳试验夹具设计及应用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建国王红缨王连庆校实验技术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负责人签字:2008年5月29日。

高校美育教学创新研究——基于工作坊教学模式视角

高校美育教学创新研究——基于工作坊教学模式视角

第12卷第2期V ol.12No.22021年4月CHUANGXIN YU CHUANGYE JIAOYU Apr.2021高校美育教学创新研究——基于工作坊教学模式视角喻蕾(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

在此背景下,美育教学也成为高校的基本任务。

高校美育在个人、社会、文化等层面都承担着重要功能,然而当前高校美育实践中却存在一些问题,阻碍了其功能的正常发挥。

要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制定措施、提升硬件条件,还要寻求教学模式的创新。

工作坊教学模式以其开放性、主题性、互动性、实践性的特点,为高校美育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高校美育工作坊教学需要从课程目标、导师配置、团队建设三方面进行完善。

[关键词]高校美育;工作坊教学;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893X(2021)02−0061−06一、问题的提出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所谓全面发展,是指学生的教育不能仅仅以专业知识教育为主,而是要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教育。

高校美育是“研究美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过程”[1]。

美育是全面教育中的重要一环,在教育中的作用也引起了各级教育部门的重视。

2015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2020年初步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结合、普及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促进、学校美育和社会家庭美育相互联系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我国的高校美育工作应当以人们认识美的基本规律为基础,以满足现实社会和人类的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为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新时代高校美育工作,2019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推进美育教学改革与创新,重点研究高校美育的课程体系和教材体系、教学规律和模式、考核评价标准、教师队伍建设等。

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

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

高等学校大学数学教学研究与发展中心
张建 张蓓 周丽娜 王静 席晋聪 解瑞金 杨莹 王荣 李录苹 玉强 王雅婧 吴美华 贾子君 王敏 樊彩虹 努恩吉雅 曹莉 范惠荣 高霞 袁春红 白红梅 包图雅 河北工业大学 河北科技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太原科技大学 运城学院 运城学院 山西财经大学 山西大同大学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大学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农业大学 内蒙古大学 集宁师范学院 河套学院 内蒙古医科大学 内蒙古大学 集宁师范学院 内蒙古师范大学 呼伦贝尔学院 内蒙古民族大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线性代数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 河北 河北 河北 河北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 山西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6)全国高校数学微课程教学设计竞赛 华北赛区获奖名单(排名不分先后次序)
特等奖(16 名)
刘大莲 杨晶 李亚杰 賀慧霞 王玉津 信秀 王秀红 邓硕 苗文静 左会娟 武利平 王欣洁 张新鸿 贾荣 吴晓红 李姝敏 北京联合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河北地质大学 华北科技学院 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太原科技大学 内蒙古医科大学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内蒙古科技大学 包头师范学院 北京邮电大学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物资学院 北京科技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地质大学 衡水学院 河北地质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大学数学应用案例 大学数学应用案例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高等数学 高等数学 北京 北京 北京 北京 天津 天津 天津 河北 河北 河北 河北 山西 山西 内蒙古 内蒙古 内蒙古

公立高校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

公立高校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

公立高校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公立高校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研究——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摘要:高校的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和资源配置的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系统分析了其整体支出的组成和特点,并通过建立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其绩效进行评价,从而为高校管理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引言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公立高校在为社会培养人才、推动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然而,高校的整体支出水平和绩效评价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本文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探讨公立高校整体支出的绩效评价研究。

二、北京科技大学整体支出的组成和特点北京科技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其整体支出主要包括人员支出、设备采购、基础设施投资、科研经费、教学资金等。

在这些支出中,人员支出是最大的一项,占据整体支出的很大比例。

这是因为高校的师资力量对于提供优质的教学和科研环境至关重要。

另外,科研经费和教学资金的投入也是评价高校发展的重要指标。

三、公立高校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为了评价高校整体支出的绩效,需要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

本文将从经费使用效益、培养质量、科研创新和社会影响四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

经费使用效益方面,可以通过统计高校各项支出的实际使用情况,对比结果与预期效果之间的差距来评价绩效。

培养质量方面,可以通过学生的毕业就业率、就业薪资水平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科研创新方面,可以通过高校科研项目的数量、质量和成果转化等指标来进行评价。

社会影响方面,可以通过高校在社会中的知名度、社会贡献等指标来评价绩效。

四、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的评价研究以北京科技大学为例,可以对其整体支出的绩效进行评价。

首先,我们可以对该校的各项支出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其支出情况。

通过对比支出与实际效果之间的差距,可以评估经费使用效益的绩效。

其次,我们可以对北京科技大学的毕业生进行追踪调查,了解其就业率、就业薪资等情况,从而评价培养质量的绩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科技大学教学研究会
校教研发【2008】17号
关于培育教学成果的建议
各相关教学单位:
为加强我校教学成果的培育工作,促进高水平成果的形成,同时为今年将进行的四年一届北京市教学成果奖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推荐工作做准备,现将成果奖培育的引导意见简述如下:
1、按北京市成果奖推荐的通行标准,获得推荐资格的成果应是近四年内获校级教学类(见附件)一等奖以上的成果(简称“资格成果”)。

为增强“资格成果”的竞争力,建议教务处、研究生院和管庄校区组织学院做好拟推荐成果的再挖掘、再提升和相近成果的合并联合工作。

2、为对资格成果在成果真假、作用、发展、创新性、示范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凸现成果的特点和在校外评审中的竞争力,校教学研究会将联合全国高教研究中心在7月初对“资格成果”组织鉴定。

请教务处、研究生院和管庄校区将拟鉴定项目名称于6月13日前汇总校教学研究会办公室(办公楼110,电话:62334895),以便据此安排分组和聘请专家事宜。

校教学研究办公室
校办代章
2008年6月6日
第22届“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一览表
第23届“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项目一览表
特等奖:1项
渗透研究性教学理念的《大学物理实验》教材体系与内容的研究
应用科学学院吴平赵雪丹黄筱玲邱宏丁红胜
一等奖:5项
1、多功能试验机卡具装卸车
应用科学学院马文江刘云许凤光陈章华董涌尚新春王建强2、准动态裂纹区力学性能试验台》的研制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林志崔新发白振亚王垚郝国建王海清3、多功能测试技术实验装置
机械工程学院闫晓强孙志辉程伟王再英范小芳4、过程控制系统实验装置
信息工程学院刘贺平鲁亿方张朝晖杨守功舒雄鹰李希胜5、日本理学D/MAX-RB X射线衍射仪数据处理系统的升级改造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熊小涛李红
二等奖:8项
1、高温多轴非比例循环加载实验技术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建国王红缨王连庆2、多级围压下岩石三轴试验方法研究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张磊王宝学杨同3、数学实验多媒体教学平台
应用科学学院艾冬梅李艳晴张志刚范玉妹4、X射线衍射结构精细修正技术及其应用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刘桂荣邢献然林勤于然波5、NG-3型电子束蒸发源电源的改进
应用科学学院陈森吴平6、精密阻抗测量实验软件的开发
应用科学学院侯志坚李杰董军军秦良强潘礼庆7、无机化学实验考试改革
应用科学学院李文军杜凌董彬周花蕾刘世香8、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教程
信息工程学院韩守梅刘蕴络姜燕钢
校实验技术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负责人签字:
2006年6月20日
一等奖:6项
1、冶金过程水模型及数值模拟系统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韩丽辉宋波冯根生包燕平王万军宋忠平
2、自动化专业实验平台建设
信息工程学院刘贺平徐银梅王尚君鲁亿方刘冀伟孙昌国
3、薄膜材料磁电阻效应测试仪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立锦于广华范铁军刘亚东
4、高温磁场真空退火炉的研制
应用科学学院侯志坚潘礼庆钱大益董军军吴平
邱宏丁红胜秦良强王俭王青松
5、综合性和设计性开放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
机械工程学院童莉葛王立高婷郭美荣侴爱辉
6、工业设计专业数字化产品设计及创新能力培养实验体系
机械工程学院崔兴山陈键史铁军吕震光
二等奖:12项
1、机械制造柔性工艺实验教学系统
机械工程学院刘北英刘江狄春良黄明吉
2、基于虚拟仪器的非、准稳态导热系数综合实验台改造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申焱华俞洁刘伟黄夏旭罗海亮
3、经管学院实验教学用模拟证券交易所的建设
经济管理学院王立民杨健闫惠李建芳
4、实验轧钢机功能的开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德民孙建林刘希和
5、三元系液—液相图实验的革新
应用科学学院顾聪钱维兰袁文霞
6、新型纳米超顺磁材料VSM9600测试技术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乔祎张茂才张勇周寿增
7、AF无线听音智能播控系统
外国语学院赵永利张秋曼陈光蒲殷九胜
8、工程流体力学网络实验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机械工程学院刘向军郭美荣侴爱辉高婷夏德宏
9、金相显微镜多媒体互动教学系统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韩凌黄鹏马惠玲张丽娟刘文静邵东朗
10、CPITI—V型煤粉物理性能综合测试仪
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冯根生宋忠平杜春荣韩丽辉
11、二维岩体位移模拟试验台的研制与应用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孙金海金爱兵张延凯王洛峰于正兴
12、板状试样疲劳试验夹具设计及应用
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建国王红缨王连庆
校实验技术成果奖评审委员会负责人签字:
2008年5月29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