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宋代城市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宋代城市建设

*名:***

院别: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学

班级:建筑12-2

学号:*********

2015年06 月17 日

浅析宋代城市建设

杨峰懿

摘要:城一般是由邑群的中心大邑发展而来,称为都,又可称国。其它的邑则成为它的鄙。国的规模大,再加上城墙的突兀高起,明显成为聚落区域的中心,从而改变了邑群原有的结构方式,从多点平等的无序分布变为中心控制的向心格局。这种变化实际上是社会政治、经济生活运作方式变化的形象反映。针对当代城市消解扩散的情形,刘易斯·芒福德在谈到最初城市的逐步形成时说:“人类文明的第一次大发展中,情形恰好相反:社会权力不是向外扩散,而是向内聚合。社区的各种不同构成因素,以前只是分散在广大的河谷平原,偶而也传及更远的地区,现在却在压力之下被动员起来并束集在一起,统统进入城市的高大围墙的封闭之中。就连自然界的伟力,现在也开始处于觉醒的人类的指挥之下:成千上万的人,在集中统一的指挥下,象一架机器般地行动起来,开凿灌溉渠道、运河,构筑城台、宝塔、祭坛、庙宇、宫殿、金字塔,其规模之大是以前不敢设想的。……城市便是促成这种聚合过程的巨大容器,这种容器通过自身那种封闭形式将各种新兴力量聚拢到一起,强化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从而使总的成就提高到新水平”。关键词:发展背景;城市特点;规划思想;意义

一宋代城市发展背景

1.1 社会背景

唐朝末年,五代十国的割据、持续混战,北方受战争影响很大,南方相对安定,北方的人民再次向南迁移。公元979年,北宋,大城市的数量较唐代有很大的增加;城市面貌也与唐代城市有很大的改变。公元1127年,金朝灭了辽与北宋后,形成长期和南宋王朝南北相持的局面。临安、建康,其他还有多个商业城市。13世纪后,蒙古族兴起,建立元朝,各民族融合大发展,南方城市保持繁荣,北方新建部分城市。

1.2 城市背景和城市概况

唐朝末年,以黄巢为首的农民起义失败后,五代十国的割据混战形式持续了近80年南北融合北宋时期,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抬头,影响了城市的布局和面貌,店铺密集的商业街,代替了严格管理的坊里和集中的市肆北宋灭亡后,南宋控制的地区长期稳定,经济上占全国重要地位,商业手工业进一步发展。

1.3 城市发展背景

1.3.1农业

耕地面积扩大,水利事业大发展,推广优良稻种和扩大,多种经济作物的规模。

1.3.2 手工业

主要表现在采矿,冶炼,制陶,纺织,造纸和印刷,造船业等方面,并出现了许多新的发明创造。

1.3.3 商业

在商品流通上,开始产生了纸币,在政府财政收入上,开始在大小城市和大小市镇征收商税南北村中,出现了许多定期的集市,在城市中商业既突破了以前市的限制,商业可以随街布置,也突破了时间的限制,店主可以昼夜营业,在商业和手工业中,行会组织增加。

1.3.4 筑城技术

在宋代前后,由于火药的发明并广泛用于攻城导致筑城技术有较大的改变,在宋以前的城市,城墙主要为夯土或版筑,城门多有木柱支撑而成。宋代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包砖。到明代城墙加砖更为普遍,城门包铁皮,筑砖拱门等。

二宋代城市发展特点

2.1 城市发展新变化

出现定期集市,部分发展成为市镇,商业突破城垣发展,建立新的街巷制,

淮河水系破坏,汴河阻塞,中原城市开始衰落,火药的使用使得城市攻守技术进步,城市中宗教建筑发达,影响城市面貌,城市扩建商业、手工业中心,城市布局变为不规则形态,城市规模变大。

城市中居住区:中国古代城市中居住区城“闾里”,里是一个封闭的居住单位,闾是里的门。自周(或更早)至唐代一直实行这种严格的管理。如唐代实行“里坊制”,有封闭的坊墙,有定时启闭的坊门。唐长安可以说是严格管理的封闭的里坊制的顶点。自宋代以后这种形式渐渐被打破。如宋代城市中虽也有坊的制度,但已非唐长安那种坊里的形式,无坊墙及坊门,通常是指一定的居住地段或居民管理的单位。

2.2 城市发展特点

南方城市继续发展,数量增多,而北方城市仍在减少,城市发展和分布“南升北降”的态势犹在继续,兴起了许多大的商业都会和许多以经济职能为主的市镇对外贸易空前发达,东部沿海港口城市兴起既多且盛以省会为中心的省级城市体系开始形成核心城市(都城),在地理位置上转移比较频繁,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封闭的“坊”“市”制度解体,开放型空间结构开始形成。,

三城市发展变化实例分析

3.1 北宋东京(开封)的改建和变化

扩大城市用地,在旧城之外加筑罗城(外城),新扩建部分相当于原来城市用地的4倍。改善旧城的拥挤现象,展宽道路,改善交通条件。疏浚运河,便于城市供应,便利交通。制定许多防火,改善公共卫生的具体措施,沿街划定植树地带,增加城市绿地。这个改建计划很杰出,主要力量没有放在宫室修建上,也没有受旧的城市规划制度的束缚,主要是为了适应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发展提出要求,和以往的都市规划大不相同。

3.1.1 城市平面布局

开封有三套方城,南北较长,东西较短,平面形状并不方正规则,最内是皇城,也称大内(紫禁城)。第二重是里城,各城门都有瓮城,通御路的四个门,门有三重,各城门正对。里城和罗城外都有宽阔的城壕里城虽经多次扩建,但估计其范围与今日开封城墙位置基本相同,各城门位置也基本相同。由宫城,里城,外城三部分组成;

3.1.2 道路及河道系统

城市干道系统以宫城为中心,正对各城门,形成井字形方格网,其他一般道路和巷道也多呈方格网,也有丁字相交的,在里城外,罗城内还有几条斜街,主要是由于城市是逐渐发展扩建形成的,主要干线叫御路,共四条。道路宽度以御路最宽。开封的街道普遍比长安,洛阳窄主要是由于城市道路逐渐向密布店铺的商业街的方式发展,另外由于城市人口激增,市内用地缺乏,不可能形成长安,洛阳那样占地过大的街道,虽然这时城市里的交通要比过去繁复的多。开封城内和四周有四条河道:汴河,蔡河,五丈河,金水河。

3.1.3市肆街道面貌和居住区居民生活

开封的市肆街道分布和长安,洛阳显著不同,分布全城,与住宅区混杂,沿街,沿河开设各种店铺,形成商业街管理官办手工业的政府机构(总称外诸司),也分散设在城内各处,因而行政区也不如过去集中。当时开封人口比唐长安多,面积却只有长安一半,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都很大,必然带来城市防火,公共卫生,防疫,街道交通等方面新的问题。由于人口激增,新扩建的外城,只将官府仓库军营等定出,其余交私人建造,多是在沿街店铺和贵族宅第的后面建造院落式的住宅开封是全国文化中心,宗教建筑也很多城内居住区,仍分为很多坊,但是没有坊门和坊墙。

3.1.4城市绿化和公共设施

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院园林满足了城市绿化以及公共设施的配备条件。

四城市规划思想

4.1 中国古代规划思想

《周礼考工记》中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中国古代大多数都城都是按此思想修建的,最典型的有曹魏邺城、元大都等。管子认为城地选址应是“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管子影响的城市较明显的是南京城,南京地形较复杂,长江自西南向东北流过,四面环山,只有中部地形较平坦,是中国古代城市中典型的不规则的都城。城内有规则方整的宫城区及反映商业及手工业自发成长的市肆区。

4.2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总结

早期的耕作制度,传统的营建技法,特有的文化观念天圆地方说和天人感应的思想五行,阴阳思想和易学说,相上,形胜与风水说,封建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形态、

4.3 宋代城市规划思想

三套城墙,宫城居中,井字形道路系统,集中市发展成商业街,遍布城市各处城外有堤以御洪水,水利工程引入宫城绿化用水八厢管理,不是严格坊里制度,对城市绿化、改善小气候方面的重视。

五宋代城市建设的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