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卫第六章职业伤害与职业安全(ppt)

合集下载

职业危害与防护知识培训ppt

职业危害与防护知识培训ppt
通风设施
确保工作场所通风良好,降低有害气体和 粉尘的浓度。
照明与色彩
提供适宜的照明和色彩,减少视觉疲劳和 不适感。
噪音与振动控制
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工作场所的噪音与振 动,减少对听力和肢体的损伤。
安全卫生设施
提供清洁、卫生的工作环境,保持工作区 域的整洁与卫生。
03
职业病的预防与控制
职业病的定义与类型
职业危害不包括职业病,也不包括因生产事故造成的工伤和 致残。
职业危害的来源与类别
有害物质
如化学物质、粉尘、物理因素等。
有害作业环境
如高温、低温、高湿、高气压等。
有害作业过程
如噪声、振动、辐射等。
有害生物因素
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职业危害的影响
对健康的影响
对劳动能力的影响
可能导致劳动者出现职业病,如尘肺病、职 业中毒等。
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通风处,并给予清凉饮料。 用冷水擦拭患者皮肤,降低体温。
严重者立即就医,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
06
生物职业危害及防护
常见生物职业危害
细菌危害
例如致病性大肠杆菌、金黄色 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可引发感染性疾病。
病毒危害
例如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 ,可导致呼吸道疾病、病毒性肝 炎、艾滋病等。
高温危害
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易引 发中暑、热射病等疾病。
物理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
使用降噪、减振设备和工具, 减少噪音和振动对人体的影响

合理布局工作场所,设置隔音 、隔振措施,降低噪音和振动
的危害。
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如耳塞、 耳罩、护目镜、手套等,保护 个人免受物理职业危害的影响

高温作业的应急处理

职业危害及预防ppt课件

职业危害及预防ppt课件
4
2.职业卫生问题的特点 一般来说,与安全事故造成的危害相比,
职业卫生问题造成的危害有如下3个特点: ①安全事故造成的伤亡多是突发性的,
而有毒有害因素对人造成的危害,一般是慢 性的、积累性的、渐进式的,到一定程度才 会表现出来。
5
②除某些重大恶性事故外,安全事故一般造 成个别人的伤亡,而职业卫生问题则不然,只 要作业场所存在有毒有害因素,它的危害就将 涉及到现场的所有人员。 ③安全问题只危及职工本人生命安全。而卫 生问题不仅影响职工本人健康,还可能危及下 一代(女职工影响较大)。
31
2.窒息性气体中毒 窒息性气体有单纯窒息性
气体如氮气、甲烷、二氧化碳 等;血液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 碳;、细胞窒息性气体如硫化 氢、氰化氢等。
32
常见的窒息性气体 有一氧化碳、二氧 化碳、硫化氢等。
33
(1)一氧化碳中毒。 一氧化碳为无色、无味、无刺激性的气体,易燃、
易爆,是一种最常见的窒息性气体。轻度中毒患者可出 现剧烈头痛、眩晕、心悸、胸闷、耳鸣、恶心呕吐、 乏力等,部分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可发生一氧化碳中 毒迟发性脑病。
粘膜呈鲜红色。接着出现阵发性强直性抽搐,
昏迷和血压骤降,呼吸表浅而慢,以至完全停
止。随后,心脏停博而死亡。
24
第三节 职业危害和职业病
一、生产性毒物及职业中毒 二、粉尘与尘肺 三、物理性职业危害因素 四、职业性致癌因素和职业癌 五、其他职业病 六、与职业有关的疾病
25
一、生产性毒物及职业中毒 (一)概述
⑤气溶胶尘: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 烟和雾等微粒,统称为气溶胶。
27
(二)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职业中毒的表现形式:按发病过程可分为3种 形式。
①急性中毒:由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 体所致。多数由生产事故或违反操作规程所引起。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 PPT课件

职业危害及其预防 PPT课件
12
(3)生产劳动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物理因素
自 然 环 境 中 的
有 害 因 素
生 产 工 艺 要 求 的
不 良 环 境 条 件
不 合 理 的 生 产
工 艺 过 程 造 成
的 环 境 污 染
由 于 管 理 缺 陷
造 成 的 作 业
环 境 不 良
13
• 二、职业病和法定职业病 • 1.概念 •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 业活动中,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 的疾病。 •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接触 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 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⑦职业性眼病 3 种;⑧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3 种;
⑨职业性肿瘤8种;⑩其他职业病5种。
16
• 2.职业病的特点
• (1)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危害因素,在控 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予消除或减少发病。 • (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以检测的,而且 需要达到一定程度,才能使劳动者致病。 • (3)在接触同样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 病率,很少出现个别病人。
• (4)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如能早期诊断, 进行合理治疗,愈后较好,康复较易。
17
第二节 工业毒物及其危害
• • • • 一、工业毒物 二、工业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三、工业毒物的分类及危害 四、生产性粉尘与尘肺
18
一、工业毒物
• 毒物——毒物凡少量化学物质进入机体后,能与机体组织发 生化学或物理化学作用,破坏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机体暂时 的或长期病理状态的物质。 • 工业毒物——工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或使用的有毒物质称为工 业毒物。
20
无机化工 原料
单质 工业气体
行业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知识讲解(PPT)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知识讲解(PPT)
职业病危害与防护
一、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护
(一)刺激性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刺激性气体的种类:如氯、氨 、二氧化氮、硫酸二甲酯 、 甲醛、氧化银 、羰基镍 、四氯化碳、氟化氢等
① 急性刺激性作用 ② 引发中毒性肺水肿
③ 出现成人呼吸窘迫综合 征
④ 对人体有慢性影响
(二)窒息性气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 单纯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二氧化碳、乙烷等。 • 化学窒息性气体:
(6)发现心跳停止,采用扣击或胸外按压术救治,必要时可注射强 心剂。
(3) 除去中毒者染毒衣物,用大量清水冲洗染毒部位,口、鼻、眼受 污染应尽快用清洁流水彻底冲洗,减少吸收。
(4) 昏迷的患者要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呼吸、心脏停止。冲洗被 污染的部位时,应注意保护清洁部位,防止产生新的污染。对外伤者, 在抢救和搬运时防止造成新的伤害。抢救时,应防止抢救者本身中毒。
(5)发现呼吸停止,采用人工呼吸救治,施行者应避免吸入患者呼 出的气体,防止自身中毒。必要时可注射呼吸兴奋剂。
● 进人体内的H2S ,如未及时被氧化解毒,能与氧化型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 二硫键或与三价铁结合,使之失去传递电子的能力,造成组织细胞内窒息,尤 以神经系统敏感。
● H2S还能使脑和肝中的三磷酸腺苷酶活性降低;与体内谷胱甘肽中的琉基结 合,使其失活影响体内生物氧化过程。
● 高浓度H2S可作用于颈动脉窦及主动脉的化学感受器,引起反射性呼吸抑制, 可直接作用于延髓的呼吸及血管运动中枢,呼吸麻痹,造成 “电击型”死亡。
5. 硫化氢的毒埋(发病机制)
● H2S为剧毒气体,主要经呼吸道进入,在血液内可与血红蛋白结合为硫血 红蛋白, 一部分游离的H2S经肺排出,一部分被氧化为无毒的硫酸盐和硫代硫酸 盐,随尿排出。

职业性危害及防护培训课件PPT(45张)

职业性危害及防护培训课件PPT(45张)

劳动保护用品
劳保简介
劳动防护用品(又称 “个人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 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的所配备的一种防护性装备。
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使用劳动保护用品,通过采取阻隔、封闭、吸收、分散、悬浮 等措施,能起到保护机体的局或全部免受外来侵害的作用,在一定 条件下,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主要的防护措施。 防护用品严格保证质量,安全可靠,而且穿戴要舒适方便,经 济耐用。
职业性危害及防护 (劳保用品使用)
目录
一、职业危害与职业病 二、职业危害因素控制 三、个体防护用品
前言
防治职业病关键在于预防,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 有效的根治手段。
良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消除职业病危害最有效 的、最经济的办法。
200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防治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工伤:多见于意外事故。 职业病 :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特定疾病。国
家规定的法定职但也见于非
职业人群中。
职业病简介
职业病概念:200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将职业病定义为:是指 劳动者在工作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 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 的疾病 。
强调从源头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从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出发,必须普及 职业卫生知识,提高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的
职业病防治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
职业卫生与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卫生的基本概念: 职业卫生又称为劳动卫生,主要以人群和作业环 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 境,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 的健康,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危害与防护PPT课件

职业危害与防护PPT课件

包括中暑、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手 臂振动病5种。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
包括炭疽、森林脑炎、布氏杆菌病3种。
18
5.00.19
6.职业性皮肤病 .
包括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 性皮炎、黑变病、痤疮、溃疡、化学性皮 肤灼伤、根据《职业性皮肤病诊断标准(总 则)》可以诊断的其他职业性皮肤病等8种。
某些化学毒物可引起机体遗传物质的变 异。有的化学毒物能致癌。有些化学毒物 对胚胎有毒性作用,可引起畸形。
30
5.00.30
3.生产性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生产性毒物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进
入人体。最主要的途径是呼吸道。 凡是气体、蒸气和气溶胶形态的毒物都
可经呼吸道进人人体,整个 呼 吸道都 能吸 收毒物。
7
5.00.8
(3)通风。通风条件不符合卫生要求,或 缺乏必要的通风换气设备。
(4)照明。车间照明、采光不符合卫生要 求。
(5)防尘、防毒、防暑降温。车间内缺乏 必要的防尘、防毒、防暑降温措施、设备, 或已经安装但不能正常使用等。
(6)安全防护。安全防护措施或个人防护 用品有缺陷或配备不足,造成操作者长期 处于有毒有害环境中。
23
5.00.24
第二节 职业危害防护
2.1.化学因素危害与防护 一.生产性毒物危害与防护
(一)生产性毒物及职业中毒
24
1.生产性毒物定义 在工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或使用的
有毒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 可以在原料、辅助材料、夹杂物、半
成品、成品、废气、废液及废渣中存在。 形态可以固体、液体、气体存在于生
3.引发职业病
有害因素的作用如果达到一定程度,
持续一定时间,在防护不好的情况下,将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培训学习PPT课件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培训学习PPT课件

题 目
目的、意义
职业危害因素
安全防护
二、医务人员职业危害因素:
化学性危害
心理性/社会性危险
生物性/感染性危害
物理性危害
人体力学性危害
生物性/感染性因素:
艾滋病、乙肝、丙肝、SARS 等。可经由病人的血液、唾液、皮肤、体液等途径传染给医护人员。
职业暴露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特点:
需要的血量非常少,如感染乙肝只需0.4毫微升;每毫升感染乙肝病毒(HBV)的血液中含有1亿个乙肝病毒微粒。每毫升感染爱滋病病毒(HIV)的血液中含有成千上万的HIV病毒微粒。HBV在干燥环境中可存活一周,而HIV仅存活十分钟。
美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后感染HIV的科室分布
化学性因素各种消毒剂、固定剂。甲醛、福尔马林、化疗药物、水银、卫生材料(PVC)、医院的废气、废水等。
PART 1
化学性因素:
物理因素:
物理因素:
X线、同位素、激光等放射性元素以及各种常见医疗仪器可能的辐射 。
社会心理因素:
工作压力;暴力面对生死离别各种紧急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处理医患关系的不和谐等。
添加标题
如血液、体液等溅入口腔、眼睛等粘膜,应当反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冲洗,禁用眼药水冲洗
添加标题
如发生皮肤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添加标题
在冲洗伤口后,立即用消毒液(75%酒精、0.5%碘伏、0.2%-0.5%过氧乙酸等)消毒,并包扎伤口。
千万不要向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
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他废弃物混在一起。
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中,统一处理。

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ppt课件

职业危害及防治措施ppt课件

.
20
2.1.1 粉尘的来源和分类
粉尘来源十分广泛,金属非金属矿山的凿岩、爆 破、装运矿碴、矿石破碎、筛分、粉矿包装和搬 运等;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金属的研磨、 切削;耐火材料、玻璃、水泥和陶瓷等原料加工; 皮毛、纺织物等原料处理;化工固体原料加工处 理,物质加热时产生的蒸气、有机物质的不完全 燃烧所产生的烟;沉积的粉尘二次扬尘等。
游离SiO2含量> 0.2 80%
.
32
2.3 矿尘的防治
粉尘治理措施主要是采用工程技术措 施消除和降低粉尘危害,它是治本的 对策,是防止尘肺发生的根本措施。
2.3.1 改革工艺过程
通过改革工艺流程使生产过程机械化、 密闭化、自动化,从而消除和降低粉 尘危害。
2.3.2 湿式作业
.
33
湿式作业防尘的特点是防尘效果可靠,易于管理, 投资较低。该方法已为厂矿广泛应用,如石粉厂 的水磨石英和陶瓷厂、玻璃厂的原料水碾、湿法 拌料、水力清砂、水爆清砂等。
3.加强个体防护,下班后及时更换衣服,彻底清洗身体。
.
17
1.4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及使用
个体防护用品是保护从业人员安全和健康、 避免遭受职业危害的一种特殊的劳动保护 用品。
个体防护用品主要有:头部防护类(如各类
安全帽)、呼吸器官防护类(如防尘、防毒口
罩等)、眼面部防护类(如电焊面罩、护目镜
等)、听觉器官防护类(如耳罩、耳塞等)、
粉尘:当分散在气体中的微粒为固体时, 称为“粉尘”;当分散在气体中的微粒为 液体时,称为“雾”。
.
19
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形成 的,能较长时间漂浮在作业场所空气 中的固体微粒,其粒径多在0.1-10微米, 是污染环境、影响从业人员健康、造 成尘肺病的主要因素。

职业危害防护 ppt课件

职业危害防护 ppt课件

2020/12/6
呼吸道是最主要、最危险的侵入途径
3、毒物对人体器官的危害
(1)神经系统 一氧化碳、硫化氢等窒息性气体可致缺氧性脑病;汽
油、苯等溶剂可致类神经症。…… (2)呼吸系统
氨气、氯气、光气、硫酸二甲酯、碳氧化物、二氧 化硫等刺激性毒物可引起上呼吸道炎症、肺炎及肺水 肿。…… (3)血液和心血管系统
2020/12/6
指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 任何时间内有毒化学物质不应超 过的浓度
职业病分类(10类)
(1)粉尘类【尘肺病13种】 (2)放射性物质类【放射性疾病11种】 (3)化学物质类【职业中毒56种】 (4)物理因素【职业病5种】 (5)生物因素【职业病3种】 (6)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皮肤病8种】 (7)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职业性眼病3种】 (8)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危险因素【3种】 (9)职业性肿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肿瘤8种】 (1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 【5种 】
一般有毒物品
高毒物品
国家对作业场所使用高毒物品实行特殊管理。
【一般有毒物品目录、高毒物品目录由国务 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依据国家标准 制定、调整并公布】
2020/12/6
四、工业毒物的分类
2、按物理形态分类 ①粉尘:漂浮于空气中直径大于0.1μm的固体微
粒 ②烟尘:又称烟雾或烟气,指悬浮在空气中直径
防止意外释放的能量引起人的伤害或物的损坏,或减 轻其对人的伤害或对物的破坏的技术措施称为减少事 故损失的安全技术措施。(该类技术措施是在事故发 生后,迅速控制局面,防止事故扩大,避免引起二次 事故的发生)它包括 :
1、隔离。隔离是把被保护对象与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 险物质等隔开。隔离措施按照被保护对象与可能致害 对象的关系可分为:隔开、封闭和缓冲等。

职业危害及预防知识培训ppt课件

职业危害及预防知识培训ppt课件
职业危害及预防知识培训
.
1
培训的目的
2
为了使员工在劳动过程中免遭或减轻职 业危害,切实保障公司员工生命安全和健 康,提高职业安全意识,贯彻落实职业病 危害防治工作,现对员工进行预防职业危 害教育培训。
3
一、职业危害的基础知识
4
• 1、什么是(法定)职业病? •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
21
• 4、指导和组织职工及群众防护与撤离。组织职工及群 众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自身防护、自救和互救工作,并向 上风方向迅速撤离出危险区或可能受到危害的区域。
• 5、做好现场环境检测评价与污染的清除,消除危害后 果。
• 6、查找事件原因,估算危害程度。事件发生后应及时 调查事件的发生原因和事件性质,估算出事件的危害波 及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做好事故调查 处理工作。
5
• 2、职业病的认定 • 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
者或者是职业病防治活动可以中可以参照 《职业病防治法》执行的其他用人单位的 劳动者; 必须是因职业活动引起的; 必须 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 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 必 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目录列入的。
6
8
• 3、我国法定职业病有哪些? • 我国法定职业病主要有尘肺病、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
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 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职业性 肿瘤和其他职业病10 大类。 • 4.职业性有害因素作用条件? • ①接触机会,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不断接触或使用某些有 毒害因素。 • ②接触方式,经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肤途径可进入人体内 或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病伤。如粉尘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引 起尘肺病。 • ③在接触同一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数量的发病,很 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 ④如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妥善处理,康复较容易。总 之,明确了职业病的发病病因,并加以控制,职业病是可 以预防的。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共63页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共63页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西塞 罗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职业危害与安全防范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国每年发生职业伤害700万人次,其中 300万为重伤,死亡约6500人;这占20-64岁 人群所有伤害的三分之一,所有死亡的六分 之一。
我国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的平均死亡率1994 年,为23.2/10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998 年,伤亡事故的平均死亡率则上升至26.2/105 工人。
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生产状况还存在 着较大差距。 以煤炭百万吨死亡率为例,美国是 0.039,一年仅死亡30多人。波兰为0.26 , 南非为0.13,印度为0.42,而我国高达4.17。即 使设备和条件都有一定基础的国 有重点煤矿,百 万吨死亡率也在1以上。又如道路交通万车死亡 率,发达国家一般为5 左右,我国去年为1 2.3。死亡人数高居世界第一。
我国职业事故分类
序号 事故类型 序号 事故类型
1
物体打击
11
冒顶片帮
2
车辆伤害
12
透水
3
机械伤害
13
放炮
4
起重伤害
14
火药爆炸
5
触电
15
瓦斯爆炸
6
淹溺
16
锅炉爆炸
7
灼烫
17
容器爆炸
8
火灾
18
其他爆炸
9
高处坠落
19
中毒和窒息
10
坍塌
20
其他伤害
第二节 职业伤害的范围及分类
Range and class of occupational damage
全球每年有近4亿5000万人发生工伤事故或遭受职业 病的折磨,另有220万人因为这两种原因丧生。这是 国际劳工组织在2007年4月28日“世界职业安全与卫 生日”到来之际公布的数字。
劳工组织指出,工伤和职业病每年导致的经济损 失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4%,是世界官方发展援助 总和的20倍,但通过良好的预防措施,大部分事故和 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
8)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 后旧伤复发的;
9)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经路线上,发生无 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 车事故的;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职业伤害的认定(cognizance)
职业伤害事故发生、职业病确诊之日
企业应当
提出职业伤害报告
职业伤害职工或其亲属 提出职业伤害保险待遇申请
澄海一仓库起火
四、职业伤害的经济区域分布
职业伤害的经济区域分布
地区 东北 东部 中部 西部 合计
事故起数 73247 291697 133818 124021 627229
构成比 11.2 46.5 21.5 19.8 100.0
六、人群分布
1、男性比女性易发生事故。 2、年龄小、工龄短者职业伤害发生率高 3、年老工人职业伤害发生率也上升
职卫第六章职业伤害 与职业安全(ppt)
(优选)职卫第六章职业 伤害与职业安全
一、职业伤害流行情况
2002年(ILO)统计:全球每年发生工伤 事故 2.7 亿起,其中造成人员死亡的有36万 起,大约有 1.2 万童工在这些事故中丧生。据 报告,每年全球的致死性职业伤害的平均发 生率约为 14.0/10万 ,非致死性职业伤害 (包 括轻伤)的发生率则更高,达1/10工人。
4)在生产工作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 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 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 能力的;
5)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 6)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
众利益活动的; 7)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
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或因突发 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 劳动能力的;
11·27 吉林通化梅河口市中和煤矿透水 死亡人数:16
事故原因: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 位
事故原因: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
9·8 河南平顶山新华区新华四矿爆炸 死亡人数:44;35人下落不明
事故原因:非法生产
5·30 重庆松藻矿务局同华煤矿瓦斯突出 死亡人数:30
事故原因:违章作业
一、职业伤害范围(range)
1)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 临时指定的工作的,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 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单位重大利益的 工作的;
2)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与本单位 有关的科学试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
一、职业伤害的范围(range)
3)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 职业病的;
3·12 湖南常宁市三角塘镇企业办煤矿透水 死亡人数:13
事故原因:领导滥用职权
2·22 山西古交市屯兰煤矿瓦斯爆炸 死亡人数:78
事故原因:通风管理不到位、瓦斯治理不彻底、 现场管理不严格、安全措施不落实
二、职业伤害的行业分布
2006年统计 除民航飞行事故起数、其他事故起数和
死亡人数同比有所上升,其他行业和领域 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均下降。
中度伤
无生命危险的重伤
有生命危险的重伤
危重、存活和不明
二、职业伤害的分类
2、按致伤因素分类
☆机械性损伤 ☆物理性损伤
锐器造成的切割伤和刺伤 钝器造成的挫伤 如烫建伤筑、物烧倒伤坍、造冻成伤的、挤电压损伤 伤、高电处离坠辐落射引损起伤的等骨。折
☆化学性损伤
如强酸、强碱、磷和氢氟 酸等造成的灼伤。
火灾
35.5%
水上交通 0.1%
道路交通 60.4%
工矿商贸 1.9%
农业机械 1.1%
道路交通 渔业船舶 铁路交通 农业机械 工矿商贸 火灾 水上交通
铁路交通 1.5%
渔业船舶 0.1%
2006年各行业和领域事故起数比例图
火灾 1.3%
工矿商贸 12.8% 农业机械 1.1%
铁路交通 5.1%
渔业船舶 0.4%
水上交通 0.3%
其它 0.1%
道路交通 渔业船舶 铁路交通 农业机械 工矿商贸 火灾 水上交通 其它
道路交通 79.2%
2006年各行业和领域死亡人数比例图
三、职业伤害的行政区分布
在全国23个省、自治 区、市和建设兵团的统 计中,广东省事故起数 和死亡人数最多,其次 为江苏、浙江,新疆建 设兵团最少。
(企业工会组织 )
在十五日
遇有特殊情况申请期限
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当地劳动行政部门
职业伤害的认定(cognizance)
劳动行政部门接到报告或申请
组织有关机构进行调查取证
七日内
特殊情况可以延长
但不得超过三十日
做出工伤认定
二、职业伤害的分类(class)
1、按受伤程度分类
一般分为轻伤和重伤。
Hale Waihona Puke 有的则分为:轻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