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监控四大核心技术资料讲解
视频监控四大核心技术

视频监控四大核心技术视频监控四大核心技术一.图像传感器技术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就是图像传感技术,目前,监控摄像机的图像传感器正逐渐从传统的CCD向CMOS转变。
这两种传感器各有长短,但一直以来,CMOS传感器的缺点渐渐减少。
CMOS图像传感器低成本、高集成度为其主要特点,图像质量已不输于CCD与基于CCD的探头相比,CMOS探头的集成度更高,因为CMOS传感器集成了许多外围处理功能,所需器件比CCD探头少,且CMOS 探头的功耗要低得多。
从整个系统来看,CMOS传感器可将成本大大降低。
CMOS传感器与CCD传感器的比较 CCD(ChargeCoupledDevice)即“电荷耦合器件”,以百万像素为单位。
数码相机规格中的多少百万像素,指的就是CCD 的分辨率。
CCD是一种感光半导体芯片,用于捕捉图形,广泛运用于扫描仪、复印机以及无胶片相机等设备。
与胶卷的原理相似,光线穿过一个镜头,将图形信息投射到CCD 上。
但与胶卷不同的是,CCD既没有能力记录图形数据,也没有能力永久保存下来,甚至不具备“曝光”能力。
所有图形数据都会不停留地送入一个“模-数”转换器,一个信号处理器以及一个存储设备(比如内存芯片或内存卡)。
CCD有各式各样的尺寸和形状,最大的有2X 2平方英寸。
1970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CCD二十年后,人们利用这一技术制造了数码相机,将影像处理行业推进到一个全新领域。
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即“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它是计算机系统内一种重要的芯片,保存了系统引导所需的大量资料。
有人发现,将CMOS加工也可以作为数码相机中的感光传感器,其便于大规模生产和成本低廉的特性是商家们梦寐以求的。
从技术的角度比较,CCD与 CMOS有如下四个方面的不同:1?信息读取方式:CCD电荷耦合器存储的电荷信息,需在同步信号控制下一位一位地实施转移后读取,电荷信息转移和读取输出需要有时钟控制电路和三组不同的电源相配合,整个电路较为复杂。
安防监控系统知识讲解

引言:安防监控系统是现代社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为用户提供了对各种安全事件的实时监控和记录功能。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安防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安防监控系统的更多知识,包括录像存储技术、高清摄像机、远程监控以及智能分析技术。
概述:正文内容:1.录像存储技术1.1.数字录像机(DVR):介绍DVR的工作原理、存储容量、录像质量以及实时监控功能。
1.2.网络视频录像机(NVR):介绍NVR的特点,如网络连接、高清视频传输和存储容量的扩展性。
1.3.存储介质:讨论硬盘、固态存储器和云存储在安防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2.高清摄像机2.1.分辨率:解释分辨率的概念和重要性,介绍高清摄像机的常见分辨率和应用场景。
2.2.码流压缩技术:介绍H.264、H.265等常用的视频压缩编码标准,以及它们对于存储和传输性能的影响。
2.3.图像传感器:讨论CCD和CMOS传感器的优点和缺点,以及它们对图像质量的影响。
2.4.低照度性能:解释低照度性能的重要性,介绍具有强大低照度性能的高清摄像机的应用领域。
3.远程监控3.1.远程访问技术:介绍通过互联网远程访问安防监控系统的方法,包括动态域名解析(DDNS)和虚拟专用网络(VPN)。
3.2.移动监控:介绍使用智能方式和平板电脑进行移动监控的技术和应用场景。
3.3.云监控:讨论云监控的概念和优势,包括无需部署服务器和可扩展的存储容量。
4.智能分析技术4.1.运动侦测:介绍基于像素变化和物体移动的运动侦测技术,并讨论其在安防监控系统中的应用。
4.2.人脸识别:讨论人脸识别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包括人脸库的建立和实时识别。
4.3.对象计数:介绍通过计算进入和离开某一区域的对象数量来实现对人流、车流等的监测和计数。
5.安全防护设备5.1.报警系统:讨论通过声音、光线、震动等方式发出警报以及与监控系统的集成。
5.2.防雷、防水、防尘设计:介绍安防摄像机和其他设备的防护设计,确保其在恶劣环境中的可靠性。
监控视频质量诊断核心技术及特点

监控视频质量诊断核心技术及特点智能视频(IV,Intelligent Video)源自计算机视觉(CV,Computer Vision)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人工智能研究的分支之一),它是在图像及图像描述之间建立关系,从而使计算机能够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来理解视频画面中的内容,达到自动分析和抽取视频源中关键信息的目的,也就是智能视频分析技术(IVS)。
监控系统中的故障问题诊断自20世纪90年代智能视频分析技术诞生以来,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这项起源于计算机视觉的技术伴随着商业化的逐步应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一些国内外专业的视频分析研究厂家都相继推出了各种不同形态的产品,如智能视频服务器、智能网络摄像机、智能分析硬盘录像机、智能视频分析软件等。
作为视频监控的高端应用,像周界检测、行为分析、视频故障诊断等功能业已在各重点行业中成功应用,并逐步显现威力。
拿平安城市监控系统来说,其一方面主要体现在一些重要的路段、社区、公共场所等,以通过视频监控方式对出现的可疑目标进行监控报警。
另一方面则集中在监控系统的后期运营管理过程中,以通过视频分析技术检测前端摄像头常见故障与视频图像质量的低下,实现监控系统的有效维护。
视频质量诊断系统作为安防领域的革新产品,是视频分析技术在平安城市监控系统运营维护方面的典型应用,也是应用性相对普遍的一种产品。
它主要应用在大型监控系统的控制中心,通过控制监控中心矩阵主机的视频切换输出或连接数字视频流媒体管理服务器来获取前端所有摄像机的视频信号,对视频图像出现的雪花、滚屏、模糊、偏色、画面冻结、增益失衡和云台失控等常见摄像头故障以及恶意遮挡和破坏监控设备的不法行为做出准确判断并发出报警信息;在视频监控设备日益增多的今天,其在监控系统中的应用,必然更加有利于帮助用户快速掌控前端设备运行情况,轻松维护大型的安防系统。
视频质量诊断核心技术视频质量诊断系统采用了视频图像分析的方法来检测监控系统中存在的各种视频常见故障。
视频监控及其关键技术

视频监控及其关键技术14安防徐乐 144402103监控系统是由摄像、传输、控制、显示、记录登记5大部分组成.摄像机通过同轴视频电缆将视频图像传输到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再将视频信号分配到各监视器及录像设备,同时可将需要传输的语音信号同步录入到录像机内。
通过控制主机,操作人员可发出指令,对云台的上、下、左、右的动作进行控制及对镜头进行调焦变倍的操作,并可通过控制主机实现在多路摄像机及云台之间的切换。
利用特殊的录像处理模式,可对图像进行录入、回放、处理等操作,使录像效果达到最佳。
监控是各行业重点部门或重要场所进行实时监控的物理基础,管理部门可通过它获得有效数据、图像或声音信息,对突发性异常事件的过程进行及时的监视和记忆,用以提供高效、及时地指挥和高度、布置警力、处理案件等.随着当前计算机应用的迅速发展和推广,全世界掀起了一股强大的数字化浪潮,各种设备数字化已成为安全防护的首要目标。
数码监控报警的性能特点是:监控画面实时显示,录像图象质量单路调节功能,每路录像速度可分别设置,快速检索,多种录像方式设定功能,自动备份,云台/镜头控制功能,网络传输等。
加装时间发生器,将时间显示叠加到图像中。
在线路较长时加装音视频放大器以确保音视频监控质量。
适用范围——银行、证券营业场所、企事业单位、机关、商业场所内外部环境、楼宇通道、停车场、高档社区家庭内外部环境、图书馆、医院、公园。
视频监控系统原理图组成设备视频监控系统产品包含光端机,光缆终端盒,云台,云台解码器,视频矩阵,硬盘录像机,监控摄像机[1],镜头,支架。
视频监控系统组成部分包括监控前端、管理中心、监控中心、PC客户端及无线网桥.各组成部分的说明如下:(1)监控前端:用于采集被监控点的监控信息,并可以配备报警设备。
①普通摄像头+视频服务器。
普通摄像头可以是模拟摄像头,也可以是数字摄像头。
原始视频信号传到视频服务器,经视频服务器编码后,以TCP/IP协议通过网络传至其他设备。
视频监控系统知识总结

视频监控系统一、视频监控系统根本介绍监控系统是由摄像、传输、控制、显示、记录登记等局部组成。
摄像机通过视频电缆将视频图像传输到控制主机,控制主机再将视频信号分配到各监视器及录像设备,同时可将需要传输的语音信号同步录入到录像机内。
通过控制主机,操作人员可发出指令,对云台的上、下、左、右的动作进展控制及对镜头进展调焦变倍的操作,并可通过控制主机实现在多路摄像机及云台之间的切换。
利用特殊的录像处理模式,可对图像进展录入、回放、处理等操作,使录像效果到达最正确。
监控系统各组成局部介绍: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一般由前端、传输、控制及显示记录四个主要局部组成。
前端局部包括一台或多台摄像机以及与之配套的镜头、云台、防护罩、解码驱动器等;传输局部包括电缆和/或光缆,以及可能的有线/无线信号调制解调设备等;控制局部主要包括视频切换器、云台镜头控制器、操作键盘、各类控制通信接口、电源和与之配套的控制台、监视器柜等;显示记录设备主要包括监视器、录像机、多画面分割器等。
二、视频监控系统设计要点一般监控*围要涉及主要出入口及重要监控地点〔如**室、枪械室等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做到全覆盖,要注意摄像机的监控*围,减少盲区。
还需配合业主要求,可向业主建议或讨论监控点位。
视频传输线〔超五类或六类〕长度宜为90m以内〔同综合布线系统〕,室外摄像头可接光电转换器再接光纤以满足长距离传输的要求。
规*中提到的设计要求:1 规*性和实用性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应基于对现场的实际勘察,根据环境条件、监视对象、投资规模、维护保养以及监控方式等因素统筹考虑。
系统的设计应符合有关风险等级和防护级别的要求,符合有关设计规*、设计任务书及建立方的管理和使用要求。
2 先进性和互换性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设计在技术上应具有适度超前性和设备的互换性,为系统的增容和/或改造留有余地。
3 准确性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能在现场环境条件和所选设备条件下,对防护目标进展准确、实时的监控,应能根据设计要求,清晰显示和/或记录防护目标的可用图像。
视频监控系统中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

在云台控制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运动控制、稳定控制等方面。如何实现云台 的精准控制,提高图像的稳定性是研究的关键问题。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基于传 感器信息的控制算法,如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以提高云台的控制精度和稳定 性。
三、技术实现
视频监控系统中关键技术的实现方法包括硬件、软件和算法等方面。在硬件方 面,需要选择合适的摄像机和传感器,提高图像质量和稳定性。同时,需要设 计和优化算法,提高视频编解码、视频分析和云台控制的效率和质量。在软件 方面,需要开发易用、高效的软件平台,以方便用户对视频监控系统进行管理 和控制。在算法方面,需要结合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等技术,实现更高效、更 精准的视频分析。
视频监控系统中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
目录
01 一、关键技术概述
03 三、技术实现
02 二、研究现状 04 四、应用场景
目录
05 五、未来展望
07 参考内容
06 六、结论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视频监控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次演示 将探讨视频监控系统中一些关键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 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1、系统架构设计
基于OpenCV的嵌入式视频监控系统架构包括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两个部分。 硬件设备包括摄像头、图像采集卡、嵌入式处理器等;软件系统则包括图像采 集、处理、传输等模块。
2、硬件设备选择
在硬件设备选择方面,需要考虑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性能等因素。例如, 可以选择具有高性能的嵌入式处理器,以确保系统能够实时地处理视频数据; 选择高质量的摄像头和图像采集卡,以获取清晰、稳定的图像。
五、未来展望
随着科技的发展,视频监控系统未来将朝着高清化、智能化、行业化的方向发 展。高清化是指视频监控系统的图像质量将越来越高,能够更清晰地捕捉和显 示细节。智能化则是指视频监控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识别和分析更多 的信息,提高监控的精准度和效率。行业化则是指视频监控系统将针对不同行 业的需求进行优化,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目标跟踪技术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目标跟踪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视频监控系统已经成为了现代城市管理、安全监控等领域的重要手段。
而其中的目标跟踪技术则是视频监控系统中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应用场景、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技术原理目标跟踪技术可以概括为:通过对视频中特定物体的识别和跟踪,实现对该物体的动态监控。
其核心技术包括目标检测、目标跟踪和目标识别。
目标检测是指在图像或视频序列中检测到指定目标的过程。
常用的目标检测算法包括 Haar 特征、HOG 特征、LBP 特征、SIFT 特征等。
这些算法都是通过提取目标的特征,然后将特征与预先训练好的模型进行匹配,从而识别出目标。
目标跟踪是将目标从一个场景中的一帧图像跟踪到另一帧图像的过程。
它可以分为点跟踪和区域跟踪两种,其中区域跟踪更为常见。
常用的目标跟踪算法包括KCF、TLD、MOSSE、CSR-DCF 等。
目标识别是指对目标进行分类识别,常用的算法包括SVM、CNN、RCNN 等。
目标识别的目的在于将目标与其他物体进行区分,从而实现更加精确的监控和跟踪。
二、应用场景目标跟踪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为常见的应用场景是视频监控和安防。
在视频监控中,目标跟踪技术可以帮助安防人员实现对可疑人员或物品的定位、跟踪和拍摄。
同时,目标识别技术还可以对不同类型的目标进行分类和识别,从而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监控。
在智能交通领域,目标跟踪技术可以实现对车辆、行人等交通参与者的跟踪和识别。
其中,目标跟踪技术通过对车辆的跟踪,可以实现对交通流量的监控和控制;对行人的跟踪,则可以帮助警方对司法案件进行调查和侦破。
在医疗领域,目标跟踪技术可以实现对病人的监控和识别。
例如,在 ICU 中使用目标跟踪技术,可以实时监测病人的身体各项数据,并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报警,从而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
三、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目标跟踪技术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行人识别技术教程

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行人识别技术教程近年来,随着视频监控技术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系统在公共安全、交通管理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其中,行人识别技术作为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介绍视频监控系统中的行人识别技术教程,以帮助读者了解该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一、行人识别技术的基本原理行人识别技术是指通过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摄像头捕捉行人的图像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识别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步骤:1. 行人检测:首先,在视频帧中进行行人检测,从图像中提取行人的位置和姿态以及其他特征信息,例如人体的轮廓、颜色等。
2. 特征提取:根据行人检测的结果,提取行人图像的特征向量,通常包括颜色直方图、纹理特征和形状特征等。
这些特征可以描述行人的外观和结构信息。
3. 特征匹配:将提取到的特征向量与已知的行人特征库进行比对和匹配,以确定行人的身份。
匹配算法常用的有欧氏距离算法、K近邻算法等。
4. 行人跟踪:一旦行人被成功识别,监控系统将记录其运动轨迹,并实时更新行人的位置信息,以便追踪行人的活动。
二、行人识别技术的实现方法行人识别技术的实现方法具有多样性,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方法:1. 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这是一种基于大量训练样本的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通过收集和标注大量行人图像来训练算法模型,以实现对行人的准确识别。
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包括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等。
2. 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深度学习算法在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领域表现出色。
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进行特征提取和分类,可以提高行人识别的准确度。
3. 基于轮廓模型的方法:在行人识别中,人体的轮廓信息是非常重要的特征之一。
通过提取人体轮廓并进行形状匹配,可以实现对行人的准确识别。
4. 基于行为分析的方法:行人的行为特征也可以用于行人识别。
例如,通过分析行人的步态、动作等行为信息,可以辅助行人的识别和跟踪。
IPC(网络摄像机)核心技术以及亮点功能

IPC核心技术谈及IPC的核心技术,还是需要从其软硬件构成谈起。
在硬件上,IPC主要是由光学器件、感光成像器件、IC芯片、电路板等构成;从软件上看,主要是包括视频编码压缩算法、视频分析算法及应用软件程序。
不同的公司采用不同的成像器件、芯片、开发不同的压缩算法,最终生产的IPC设备在性能表现上会有很大的差别。
(一)光学成像技术光学成像系统无论是在模拟摄像机还是在IPC系统中都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视频图像的质量与光学成像系统密切相关。
通常光学成像技术包括镜头技术及感光器件技术,一直以来,镜头技术以德国及日本的技术比较领先。
感光器件目前有CCD及CMOS两种,CCD感光器件目前占据对的市场份额。
CCD的主要优点是高解析、低噪音、高敏感、可大批量稳定生产等,日本公司的CCD 技术占全球主导地位。
CMOS急速自从20世纪80年代发明以来,初期主要用于低端、低品质市场,但随着CMOS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完善,在高分辨率摄像头中,CMOS开始迅猛发展起来,CMOS技术目前是欧美公司的天下。
这两种传感器各有长短,甚至好多公司的IPC 产品线分别以CCD和CMOS传感器架构支撑,两条腿并行。
(二)视频编码算法视频编码算法不仅仅是DVS、DVR的核心技术,对于IPC一样是核心技术。
无论何种编码方式,其关键是“在有限的码流下实现高质量的图像,并具有良好地网络适应性”。
视频编码算法从早期的MJPEG,MPEG-4,发展到目前的H.264。
H.264因为具有良好地图形质量、编码效率及网络适应能力,是目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编码算法的主流。
早期的IPC主要采用MJPEG算法,MJPEG编码方式比较简单,对芯片的处理能力要求不高。
采用帧内压缩方式,帧内间没有关系;图像质量好,适合于影像编辑。
但是由于不采用帧间预测技术,使得码流过高从而网络负荷较重,存储空间需求也比较大。
由于MJPEG 编码方式下对每帧图像独立压缩编码,因此,在部分地区可用来做法律证据。
视频监控知识点总结

视频监控知识点总结一、视频监控系统组成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摄像机、录像机、监视器、存储设备和控制设备等多个部分组成。
其中,摄像机作为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组件,其种类和性能直接影响系统的监控效果。
录像机用于录制和存储监控画面,监视器用于显示视频画面,存储设备则是用来存储监控数据,控制设备用于控制监控系统的运行。
二、视频监控系统的分类视频监控系统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分为安防监控系统、交通监控系统、工业监控系统和智能家居监控系统等多种类型。
不同类型的视频监控系统在系统结构和功能上会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原理和功能都是一致的。
三、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图像采集、图像传输、图像处理和图像显示等多个环节。
首先,摄像机通过逐行扫描或逐列扫描的方式将图像转换为模拟信号,并通过信号线传输到录像机或监控中心。
然后,信号经过数字化处理和压缩编码后,存储在磁盘或存储设备中。
最后,监视器通过解码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显示在屏幕上。
四、视频监控系统的特点视频监控系统有高清晰度、远距离传输、多路视频信号处理和多样化监控功能等特点,可以有效提高监控的效果和范围。
同时,视频监控系统还能进行远程监控和实时录制,对监控数据进行存储和回放。
五、视频监控系统的应用视频监控系统在安防监控、交通监控、工业监控和智能家居监控等多个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在安防监控领域,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重要场所、重点部位和特定区域的24小时不间断监控。
在交通监控领域,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路口、高速公路和停车场等交通场所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在工业监控领域,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生产线、仓储库房和机器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在智能家居监控领域,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实现对家庭安全、家庭环境和家庭成员的监控和管理。
六、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视频监控系统正在朝着高清晰度、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等方向发展。
首先,高清晰度摄像机的普及将会使监控画面更加清晰、真实,提高监控的效果和质量。
公安视频监控知识点总结

公安视频监控知识点总结一、视频监控系统的基本原理1.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视频监控系统由摄像头、传感器、数字视频录像机(DVR)、监视器、网络传输设备等组成。
摄像头是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通过传感器采集画面,并通过DVR进行数字化处理,再通过网络传输设备传输到监视器上显示。
这样就可以实现对监控区域的实时监视和录像,为后续的查找、分析提供便利。
2.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视频监控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摄像头对监控行为进行拍摄和记录,然后将录像通过网络传输到监视器上进行实时监视,或者保存在DVR中以备后续查询。
监控人员可以通过监视器对监控区域进行实时观察,或者通过DVR对历史录像进行回放和分析。
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治安事件,提高社会管理和治安维护的效率和水平。
3.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特点视频监控系统的技术特点主要包括高清晰度、远程监控、智能分析等。
高清晰度是指摄像头能够拍摄清晰、细节丰富的画面,这样就可以更清晰地观察监控区域,提高监控效果。
远程监控是指监控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观察监控区域的情况,这样就可以在不同地点对多个监控区域进行实时监视。
智能分析是通过图像识别和分析技术对监控画面进行自动识别和分析,从而实现对异常行为的及时报警和处理。
二、视频监控系统的管理方法1.视频监控系统的布局规划视频监控系统的布局规划是视频监控工程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对监控区域的规划和分析,确定需要安装监控点的位置和数量,并且确定摄像头的类型和参数设置。
通过科学的布局规划,可以提高监控系统的覆盖范围和监控效果,为后续的管理和使用提供技术支持。
2.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调试视频监控系统的安装调试是视频监控工程的关键环节,可以通过正确安装和调试监控设备,使得监控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在安装调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设备的接线、设置和调试,以确保监控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3.视频监控系统的日常维护视频监控系统的日常维护是视频监控工程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监控设备,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故障和问题,确保监控系统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
视频监控技术概述

第一部分视频监控技术概述⏹关键词☐视频监控技术应用☐视频监控技术发展过程☐视频监控系统核心技术☐视频监控技术发展方向引子⏹安全防范的雏形☐安防的元素——篱笆、女人和狗⏹女人——居家,需要保护的目标;⏹篱笆——是边界,把目标围起来的物理防范措施;⏹狗——是人类的朋友,作用是看家护院。
☐狗⏹是女人视觉和听觉的延伸。
⏹有陌生来客,狗狂吠不止。
女主人出门核实来者身份。
引子⏹网络视频监控☐千里眼⏹传说中的特异功能,能够看到千里之外的景物;☐顺风耳⏹传说中的特异功能,能够听到千里之外的声音;☐千里传音⏹可以远程传递声音。
☐如今的“千里眼”、“顺风耳”、“千里传音”讲的就是目前广泛应用的网络视频监控技术,可以实现音频和视频的远程传输.⏹最初事件☐Troy Coffee Pot (特洛伊咖啡壶);☐世界的第一Webcam ;☐这只被全世界“偷窥”的咖啡壶在eBay 拍卖网以7300美元的价格售出。
⏹他们在网站上贴出给买主的警告说:“我们必须警告你们,这个咖啡壶已经坏了,可能无法修复。
咖啡壶漏水了,我们拔掉了电源插头。
”引子引子⏹智能视频识别☐火眼金睛⏹同样的画面,唐先生看她是村姑,悟空却识别出她是个妖怪,将其一棒打死;⏹悟空厉害之处在于能够做到精确的信息提取并快速识别与报警。
⏹如今的“火眼金睛”就是视频内容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对视频内容的快速检查并提取关键的信息。
视频监控技术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模拟视频监控阶段☐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视频信号采集部分☐主要视频采集设备包括摄像机、镜头、防护罩、支架、解码器、电动云台等。
实现的主要功能是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
⏹信号传输部分☐负责将摄像机的电信号传输到矩阵主机或显示与记录设备,或是反向将矩阵主机[控制终端]的控制信号发送给解码器以控制云台动作。
是一个负责视频信号的上行传输和控制信号的下行传输。
☐主要设备包括信号收发器、信号放大器、铜缆、光缆等。
视频监控技术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模拟视频监控阶段☐模拟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切换控制部分☐这个部分是系统的核心,主要功能是进行视频图像的切换及前端设备的控制。
概述安防监控四大核心

概述安防监控四大核心整理编辑:深圳中瀛鑫开发部时间:2012-7-30监控系统具有哪些核心呢?下面就简单的介绍下。
1、系统供电:电源的供给对于保证整个闭路监控报警系统的正常运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电源受破坏即会导致整个系统处于瘫痪状态。
系统的供电可以采用集中供电和分散供电两部分,用户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选择。
2、控制部分:该部分是安防监控系统的核心,它完成模拟视频监视信号的数字采集、MPEG-1压缩、监控数据记录和检索、硬盘录像等功能。
它的核心单元是采集、压缩单元,它的通道可靠性、运算处理能力、录像检索的便利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控制部分是实现报警和录像记录进行联动的关键部分。
3、防盗报警部分:在重要出入口、楼梯口安装主动式红外探头,进行布防,在监控中心值班室(监控室)安装报警主机,一旦某处有人越入,探头即自动感应,触发报警,主机显示报警部位,同时联动相应的探照灯和摄像机,并在主机上自动切换成报警摄像画面,报警中心监控用计算机弹出电子地图并作报警记录,提示值班人员处理,大大加强了保安力度。
4、电视墙显示部分:该部分完成在系统显示器或监视器屏幕上的实时监视信号显示和录像内容的回放及检索。
系统支持多画面回放,所有通道同时录像,系统报警屏幕、声音提示等功能。
它既兼容了传统电视监视墙一览无余的监控功能,又大大降低了值守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提高了安全防卫的可靠性。
终端显示部分实际上还完成了另外一项重要工作——控制。
这种控制包括摄像机云台、镜头控制,报警控制,报警通知,自动、手动设防,安防监控防盗照明控制等功能,用户的工作只需要在系统桌面点击鼠标操作即可。
这仅是一个的典型安防监控系统介绍,在实际应用中会出现不同种类型的方案,安防监控系统方案一般会根据安防监控用户的不同要求而量身订制。
整理编辑:深圳中瀛鑫开发部文章来源:互联网。
视频监控基本原理讲解

视频监控基本原理讲解视频监控基本原理是通过摄像机将现实世界中的场景转换成电子信号,并将其传输到监控中心或存储设备中。
以下是视频监控的基本原理的详细解释:1. 摄像机:摄像机是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组件。
它包含图像传感器、镜头和图像处理电路。
摄像机将现实世界中的场景转换为模拟电子信号。
2. 图像传感器:图像传感器是摄像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负责将光信号转换为电子信号。
最常用的图像传感器是CCD(电荷耦合器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3. 镜头:镜头是摄像机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它通过聚焦和调整光线的进入角度来控制图像的焦距、视角和清晰度。
4. 图像处理电路:图像处理电路负责对图像信号进行增强、调整和编码。
它包括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电路。
模拟信号处理电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对其进行滤波、放大和去噪等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电路对数字信号进行压缩、编码和解码。
5. 传输系统:传输系统将摄像机捕获的图像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或存储设备中。
常用的传输方式包括同轴电缆、光纤、无线电和网络传输。
6. 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是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控制部分。
它接收和显示来自摄像机的图像信号,并对其进行处理和存储。
监控中心通常包括视频显示器、视频处理器、存储设备和控制台。
7. 存储设备:存储设备用于存储摄像机捕获的图像和视频。
常用的存储设备包括硬盘录像机(DVR)、网络视频录像机(NVR)和云存储。
8. 视频显示:视频监控系统可以通过视频显示器将摄像机捕获的图像实时显示出来。
视频显示器可以是单个监视器或视频墙。
总的来说,视频监控基本原理是通过摄像机将现实世界中的场景转换为电子信号,并通过传输系统将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或存储设备中。
监控中心负责接收、处理和存储图像信号,并通过视频显示器实时显示图像。
智能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智能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智能监控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技术的安防系统,通过视频监控、智能分析、数据处理等手段,实现对特定区域或对象的实时监控和预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监控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城市安防、交通监控、工业生产等。
本文将重点探讨智能监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关键技术1. 视频监控技术视频监控技术是智能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随着摄像头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清晰度、远距离监控、夜视等功能已经成为现实。
同时,视频编解码技术的提升也使得视频数据的传输更加高效稳定。
此外,视频图像处理算法的应用,如运动检测、目标跟踪、人脸识别等,为智能监控系统提供了更多的功能和应用场景。
2. 大数据分析技术智能监控系统每天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如视频数据、传感器数据等。
如何高效地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成为智能监控系统发展的关键。
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系统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实现对异常行为的检测和预警,提高监控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3. 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在智能监控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深度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使得监控系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视频数据,实现更精准的目标识别和行为分析。
同时,人工智能技术还可以实现监控系统的自主学习和优化,提高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和自适应能力。
4. 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智能监控系统的远程管理和数据存储提供了更多可能。
通过云平台,监控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数据备份和共享,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监控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为智能监控系统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性。
二、发展趋势1. 智能化和自动化未来智能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是智能化和自动化。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监控系统将更加智能化,能够实现更精准的目标识别、行为分析和预警。
同时,系统将更加自动化,实现对异常事件的自动处理和应急响应,减轻人工干预的压力,提高系统的效率和可靠性。
安防监控系统的原理及核心

安防监控系统是属于一种摄像头,而且安防监控系统比普通的监控要好很多,安防监控系统是需要用光纤传播信号的一种监控,而且它捕捉的信号不会像普通的监控器一样不齐全,相反,安防监控会捕捉到完整的的画面,安防监控大大的增加了人眼观看监控的距离感,清晰度,而且,重要的是安防监控能够代替人们可以在非常长的时间范围内进行工作,而且能够清清楚楚的记录下来。
它拥有前面多项高科技的功能,还拥有报警系统的设备,报警系统发生之后,还把一切记录在里面的东西详细的拍下来。
安防监控系统的四个核心:1、控制部分:该部分是安防监控系统的核心,它完成模拟视频监视信号的数字采集、MPEG-1压缩、监控数据记录和检索、硬盘录像等功能。
它的核心单元是采集、压缩单元,它的通道可靠性、运算处理能力、录像检索的便利性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性能。
控制部分是实现报警和录像记录进行联动的关键部分。
2、电视墙显示部分:该部分完成在系统显示器或监视器屏幕上的实时监视信号显示和录像内容的回放及检索。
系统支持多画面回放,所有通道同时录像,系统报警屏幕、声音提示等功能。
它既兼容了传统电视监视墙一览无余的监控功能,又大大降低了值守人员的工作强度且提高了安全防卫的可靠性。
终端显示部分实际上还完成了另外一项重要工作——控制。
这种控制包括摄像机云台、镜头控制,报警控制,报警通知,自动、手动设防,安防监控防盗照明控制等功能,用户的工作只需要在系统桌面点击鼠标操作即可。
3、防盗报警部分:在重要出入口、楼梯口安装主动式红外探头,进行布防,在监控中心值班室(监控室)安装报警主机,一旦某处有人越入,探头即自动感应,触发报警,主机显示报警部位,同时联动相应的探照灯和摄像机,并在主机上自动切换成报警摄像画面,报警中心监控用计算机弹出电子地图并作报警记录,提示值班人员处理,大大加强了保安力度。
报警防范系统是利用主动红外移动探测器将重要通道控制起来,并连接到管理中心的报警中心,当在非工作时间内有人员从非正常入口进入时,探测器会立即将报警信号发送到管理中心,同时启动联动装置和设备,对入侵者进行警告,可以进行连续摄像及录像。
视频监控系统的像处理技术

视频监控系统的像处理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视频监控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而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就是像处理技术,它可以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实现对视频监控图像的优化和智能化分析。
本文将对视频监控系统的像处理技术进行详细介绍。
一、图像预处理技术图像预处理是视频监控系统中最基础的环节,其主要任务是对原始图像进行去噪、平滑、增强等操作,以提高图像质量和鲁棒性。
常用的图像预处理技术包括:图像去噪、图像平滑、直方图均衡化等。
通过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得视频监控系统能够更好地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下的监控任务。
二、目标检测技术目标检测是视频监控系统中的核心任务之一,它的主要目标是在图像中准确地检测和定位出感兴趣的目标。
目标检测技术可以分为传统的基于特征工程的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传统的方法主要基于边缘检测、颜色特征等手工设计的特征,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则通过神经网络学习特征表示,具有更好的性能和鲁棒性。
三、目标跟踪技术目标跟踪是视频监控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它的任务是在视频序列中连续跟踪目标的位置和状态。
目标跟踪技术可以分为基于传统的特征匹配方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
传统的方法主要通过匹配目标的颜色、形状等特征来实现目标的跟踪,而基于深度学习的方法则通过神经网络学习目标的表示,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准确性。
四、行为分析技术行为分析是将视频监控系统从简单的目标检测和跟踪升级为智能化的核心技术之一。
行为分析技术可以通过对目标的轨迹、状态等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目标的行为是否具有异常和威胁。
常用的行为分析技术包括:行人检测、车辆识别、人脸识别等。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升视频监控系统对异常事件的检测和预警能力。
五、视频编码技术视频编码技术在视频监控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决定了视频的压缩和传输效率。
常用的视频编码技术包括:H.264、H.265等。
这些编码标准通过对视频的空间和时间冗余进行压缩,降低了视频的存储和传输成本,并提高了视频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视频监控关键技术要点你知道几个

视频监控关键技术要点你知道几个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速度进一步加快,我国的建筑市场也很大,每年竣工的建筑面积接近于20亿平方米,这些建筑大多分布在城市,对建筑的智能化和安全防范要求很高。
同时,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安全需求也催生了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开始大量上马。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成为安防的重要措施,小编通过经验总结,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总结为四大类,来适应现代视频发展技术和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结合应用,提高图像录制和传输以及转化技术,促进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发展,实现安防监控系统的流畅、稳定运行。
下面,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对视频安防监控系统中的关键视频技术进行探讨:一、红外热成像技术监控摄像头能够监控到肉眼看不到的画面,就是因为有红外线的使用,利用红外线的成像原理技术,这红外图像称为热图像,来探测比如夜间目标,并通过光电转换、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的设备被称为红外热成像仪。
红外线成像在一下领域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1.夜间和能见度低的监控应用2.防烟雾、防火监控3.对隐藏目标和伪装目标的识别。
二、图像传感器技术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就是对于视频图像的传播,对于监控摄像头的画面传感从CCD向CMOS转变,从两种技术来看是各有千秋,基于CCD的探头相比,CMOS探头的集成度更高,因为CMOS传感器集成了许多外围处理功能,所需器件比CCD探头少,且CMOS探头的功耗要低得多。
从整个系统来看,CMOS传感器可将成本大大降低。
但是,CCD既没有能力记录图形数据,也没有能力永久保存下来,甚至不具备“曝光”能力。
而将CMOS加工也可以作为数码相机中的感光传感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面降低成本。
三、智能监控的视频显示技术智能视频处理技术是带有一定的分析功能,实现人工智能对于图像以及图像描述建立映射关系,从而进行图像分析处理,自动的分析和抽取视频源中的关键信息。
帮助人来进行自动化识别,减少降低人工劳动。
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及其主要应用

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及其主要应用智能视频监控技术是指基于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视频监控系统。
它可以对视频流进行实时分析和处理,提高监控效率和准确性,广泛应用于公共安全监控、工业安全监控、交通安全监控、环境监控等领域。
(一)计算机视觉技术计算机视觉是指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图像进行处理和识别,从而实现对图像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计算机视觉技术是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二)图像处理技术图像处理是指对数字图像进行处理和优化,使其在特定的条件下得到更好的表现。
图像处理技术是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重要技术之一。
(三)模式识别技术模式识别是指通过对目标的特征进行分析和识别,判断目标所属的类别和属性。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采用模式识别技术来检测和识别不同的场景和行为。
(四)人工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人类智能来完成特定的任务,并具有自主学习和决策能力。
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广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对视频流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
(一)公共安全监控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可以应用于公共安全监控,如机场、火车站、地铁站等公共场所的安全监控,能够检测和识别可疑行为和物品,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公共安全。
工业生产中存在着许多危险因素,如高温、高压、有毒、易燃等。
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可以应用于工业安全监控,检测和识别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四)环境监控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控,如对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水资源污染等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能够快速响应、及时监控和控制环境污染。
三、智能视频监控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视觉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智能视频监控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
未来,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将向以下方向发展:(一)多模态智能视频监控系统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将与声音识别技术、人体生物信息识别技术等其他技术相结合,形成多模态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以更好地实现对场景和行为的解析和识别。
(二)智能视频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将与大数据技术相融合,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挖掘,实现对监控场景和行为的更全面、更准确的分析和预测,提高预警和决策能力。
视频监控基础知识培训资料

视频监控基础知识培训资料视频监控技术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安全领域的技术手段,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通过对视频监控基础知识的深入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视频监控技术。
一、视频监控的概念与发展历程1. 视频监控的概念视频监控是指通过摄像机等设备对特定区域进行实时拍摄并传输到监控中心,供人员实时观看和存档记录,以达到预防违法犯罪和保障公共安全的目的。
2. 视频监控的发展历程视频监控技术的起源可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首次使用电视监视设备对银行进行监控。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和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从最初的模拟监控系统发展到现在的数字化监控系统。
二、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和原理1. 视频监控系统的组成视频监控系统主要由摄像机、传输线路、视频监控设备和监控中心四个部分组成。
其中,摄像机负责实时拍摄画面,传输线路将信号传输到监控中心,视频监控设备对信号进行处理和存储,监控中心负责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监控。
2. 视频监控系统的原理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摄像机将图像转换成模拟或数字信号,并通过传输线路传输到视频监控设备。
视频监控设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如图像增强、压缩和存储等,最后通过监控中心显示出来。
监控中心可以对多个监控点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三、视频监控技术的应用领域1. 公共安全领域视频监控技术在公共安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例如,银行、商场、机场等公共场所都安装有视频监控设备,以减少犯罪活动的发生,并提供相关证据以协助警方调查。
2. 交通管理领域视频监控技术在交通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安装摄像机监控交通路口和高速公路等场所,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的控制和交通违法的监测,以提高交通流畅性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3. 生产安全领域视频监控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生产车间和设备的监控,可以实时了解生产过程,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频监控四大核心技术视频监控四大核心技术一.图像传感器技术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部分就是图像传感技术,目前,监控摄像机的图像传感器正逐渐从传统的CCD向CMOS转变。
这两种传感器各有长短,但一直以来,CMOS传感器的缺点渐渐减少。
CMOS图像传感器低成本、高集成度为其主要特点,图像质量已不输于CCD。
与基于CCD的探头相比,CMOS探头的集成度更高,因为CMOS传感器集成了许多外围处理功能,所需器件比CCD探头少,且CMOS探头的功耗要低得多。
从整个系统来看,CMOS传感器可将成本大大降低。
CMOS传感器与CCD传感器的比较CCD(ChargeCoupledDevice),即“电荷耦合器件”,以百万像素为单位。
数码相机规格中的多少百万像素,指的就是CCD 的分辨率。
CCD是一种感光半导体芯片,用于捕捉图形,广泛运用于扫描仪、复印机以及无胶片相机等设备。
与胶卷的原理相似,光线穿过一个镜头,将图形信息投射到CCD上。
但与胶卷不同的是,CCD既没有能力记录图形数据,也没有能力永久保存下来,甚至不具备“曝光”能力。
所有图形数据都会不停留地送入一个“模-数”转换器,一个信号处理器以及一个存储设备(比如内存芯片或内存卡)。
CCD有各式各样的尺寸和形状,最大的有2×2平方英寸。
1970美国贝尔实验室发明了CCD。
二十年后,人们利用这一技术制造了数码相机,将影像处理行业推进到一个全新领域。
CMOS(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即“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它是计算机系统内一种重要的芯片,保存了系统引导所需的大量资料。
有人发现,将CMOS加工也可以作为数码相机中的感光传感器,其便于大规模生产和成本低廉的特性是商家们梦寐以求的。
从技术的角度比较,CCD与CMOS有如下四个方面的不同:1.信息读取方式:CCD电荷耦合器存储的电荷信息,需在同步信号控制下一位一位地实施转移后读取,电荷信息转移和读取输出需要有时钟控制电路和三组不同的电源相配合,整个电路较为复杂。
CMOS光电传感器经光电转换后直接产生电流(或电压)信号,信号读取十分简单。
2.速度:CCD电荷耦合器需在同步时钟的控制下,以行为单位一位一位地输出信息,速度较慢;而CMOS光电传感器采集光信号的同时就可以取出电信号,还能同时处理各单元的图像信息,速度比CCD电荷耦合器快很多。
3.电源及耗电量:CCD电荷耦合器大多需要三组电源供电,耗电量较大;CMOS光电传感器只需使用一个电源,耗电量非常小,仅为CCD电荷耦合器的1/8到1/10,CMOS光电传感器在节能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4.成像质量:CCD电荷耦合器制作技术起步早,技术成熟,采用PN结或二氧化硅(SiO2)隔离层隔离噪声,成像质量相对CMOS光电传感器有一定优势。
由于CMOS光电传感器集成度高,各光电传感元件、电路之间距离很近,相互之间的光、电、磁干扰较严重,噪声对图像质量影响很大,使CMOS光电传感器很长一段时间无法进入实用。
近年,随着CMOS电路消噪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生产高密度优质的CMOS图像传感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目前,CCD技术主要掌握在索尼、佳能、奥林巴斯等几大厂商手中。
主流的数码相机均采用CCD作为光敏传感器件,像素数一般为三百万左右。
其制造工艺复杂,功耗大,成本较高。
未来,采用CCD传感器的数码相机将继续朝着提高像素数,增加拍摄功能,提高照片质量的方向发展,力争在各项指标上早日达到传统相机的标准。
采用CMOS传感器的数码相机一般低于130万像素,主要面向以家庭、个人用户为主的低端市场。
其时尚化、多功能、价格低的优势受到了普通消费者的欢迎。
国内的数码相机厂商对CMOS数码相机倾注了极高的热情,包括海鸥、先科、喜马拉雅等先后推出了相应产品。
CMOS可塑性较高,未来除了数码相机之外,将在传真机、扫描仪、数字摄像机、安全侦测系统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市场上CMOS产品不多,但在美国,包括Intel、ATI在内的多家公司都在积极研发相关产品。
今年7月,欧洲的独立半导体研究机构IMEC公布了两个有关CMOS的研发项目,其中探索CMOS技术极限的“AdvancedDeviceImplementationProgram”,其目标是确立国际半导体技术规划(ITRS)的最新版本,并提出面向 60nm——30nm的技术。
二、流媒体技术实时视频监视与录像回放是视频监控的两大重要基本业务,其本质是将视频源上的多媒体数据传送到视频接收端。
实时视频监视要求完成视频的实时传输,具有很强的实时性;录像回放则类似于VOD业务,具有一定的实时性(但并非很强),要求画面清晰流畅,并且能完成各种播放控制操作。
我们可以将前端的摄像机看成是实时的A/V源,而将录像文件看成是存储的A/V文件,那么目前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个很好的办法便是运用流媒体技术。
我们知道,流式传输及流媒体(StreamingMedia)是为了解决信息传输实时性问题而开发的。
流式传输主要指通过网络传输媒体(如音频、视频等)的技术总称,其特定含义为通过网络将音视频等信息传输到用户终端播放时,无须等全部文件下载完毕才可播放,而是将连续的音视频信息压缩后放于服务器,用户终端播放时只要将开始部分的内容存入其内存,其余数据流由用户终端在后台继续接收并播放,直至播放完毕或用户中止操作。
这样,用户播放媒体的等待时间将显著减少,且无须太大缓存。
流媒体指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
流式传输主要是为了区别于下载传输而提出的。
传统的下载转输方式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基于文件操作,二是文件要全部下载后才能使用(播放)。
对于实时视频监视而言,不存在文件的概念,因此无法用“下载”的方式实现。
对于录像业务,录像数据可以以文件形式存在,但是,如果录像数据如果必须等完全下载后才能播放的话,会带来很大的时延,用户无法忍受。
所以,比较理想的方式是采用流式传输。
实现流式传输有顺序流式传输(ProgressiveStreaming)和实时流式传输(RealtimeStreaming)两种方法。
视频监控业务主要采用实时流式传输。
网络摄像机可以看成是一台提供实时A/V源的服务器,当用户请求进行实时监视时,网络摄像机采用实时流式传输方式向用户终端传送监控画面。
考虑到多个用户同时访问网络摄像机将带来流量瓶颈等问题,可以使用视频服务器来进行中转,让视频服务器来提供强大的负载能力。
以上只是原理性的简要说明。
上述方案可以满足小型的视频监控系统,但在大型的视频监控系统中,监控前端设备与用户终端的数目都非常庞大,除了增加考虑组播、广播等方案外,更需要一套完善的媒体分发、调度机制来保证媒体的高效传送。
在这方面,目前尚无现成的成熟方案,中国通信标准化组织(CCSA)正对此展开积极研究,以便为未来的视频监控系统提供标准的媒体传送机制。
三、红外热成像技术人眼能够感受到的可见光波长为0.38——0.78微米。
红外线属于波长大于0.78微米的电磁波。
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会辐射不同波长的红外线,因此能够利用特制的探测设备分别检测出监控目标本身和背景之间的红外线波长,从而可以得到不同的红外图像,这红外图像称为热图像。
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探测目标物体的红外辐射,并通过光电转换、信号处理等手段,将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图像转换成视频图像的设备被称为红外热成像仪。
红外热成像仪在视频监控中的应用举例:1.夜间及恶劣气候条件下的目标监控夜晚,需可见光工作的设备已经不能正常工作,如果采用人工照明,则容易暴露目标。
若采用微光夜视设备,它同样也工作在可见光波段,依然需要外界光照明。
而红外热成像仪是被动接受目标自身的红外热辐射,无论白天黑夜均可以正常工作,并且也不会暴露自己。
同样在雨、雾等恶劣的气候条件下,由于可见光的波长短,克服障碍的能力差,因而观测效果差,但红外线的波长较长,特别是工作在8——14um的热成像仪,穿透雨、雾的能力较强,因此在夜间以及恶劣气候条件,采用红外热成像监控设备仍可以正常地对各种目标进行监控。
2.防火监控由于红外热成像仪是反映物体表面温度而成像的设备,因此除了夜间可以作为现场监控使用外,还可以作为有效的防火报警设备。
很多火灾往往是由不明显的隐火引发的。
用现有的普通方法,很难发现这种隐性火灾苗头。
而应用红外热成像仪可以快速有效地发现这些隐火,并且可以准确判定火灾的地点和范围,透过烟雾发现着火点,做到早知道、早预防、早扑灭。
3.伪装及隐蔽目标的识别伪装是以防可见光观测为主,犯罪分子作案时通常会隐蔽在草丛及树林中,由于野外环境的恶劣及人的视觉错觉,容易产生错误判断。
红外热成像仪是被动接受目标自身的热辐射,人体和车辆的温度及红外辐射一般都远大于草木的温度及红外辐射,因此不易伪装,也不容易产生错误判断。
四、智能视频监控技术智能视频(IV,IntelligentVideo)源自计算机视觉(CV,ComputerVision)技术。
计算机视觉技术是人工智能(AI,ArtificialIntelligent)研究的分支之一,它能够在图像及图像描述之间建立映射关系,从而使计算能够通过数字图像处理和分析来理解视频画面中的内容。
视频监控中所提到的智能视频技术主要是指:“自动的分析和抽取视频源中的关键信息。
”如果把摄像机看作人的眼睛,而智能视频系统或设备则可以看作人的大脑。
建造视频监控系统的目的,一是为了视觉上的延伸--把处于别地的画面通过网络与设备“拉近”到眼前,因此有了远程监控;二是为了智力上的延伸--让系统自动为我们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于是有了智能监控。
当然,后者是更高层次上的要求,但也是视频监控今后发展的必然要求。
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缺乏智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判断。
然而,人类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弱点,比如:(1)人力有限,人的反应与处理速度有限,导致我们在指定的时间内能够进行监视的地点有限。
这也就意味着各个被监控点并非每时每刻都处于监控当中。
(2)人并非一个可以完全信赖的观察者,无论是在观看实时的视频流还是在观看录像回放的时候,由于自身生理上的弱点,我们经常无法察觉安全威胁,从而导致漏报现象的发生。
从上述分析来看,当开展大规模视频监控以后,智能监控实际上已不是可有可无的装饰品,而是系统所必备的一种能力。
否则,巨大的投资将由于缺乏人力资源的跟进以及人类自身的弱点,而有可能变为一种浪费。
智能视频技术可以在很多地方得到应用。
比如:1.高级视频移动侦测:在复杂的天气环境中(例如雨雪、大雾、大风等)精确地侦测和识别单个物体或多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包括运动方向、运动特征等。
2.物体追踪:侦测到移动物体之后,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自动发送PTZ 控制指令,使摄像机能够自动跟踪物体,在物体超出该摄像机监控范围之后,自动通知物体所在区域的摄像机继续进行追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