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评述范例

文献评述范例
文献评述范例

文献评述

文献题目:吗啡联合去甲替林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

Gilron I, Tu D, Holden R R, et al. Combination of morphine with nortriptyline for neuropathic pain. Pain, 2015, 156(8):1440-1448.

孙立学号:107602160014

【研究目的】

评价去甲替林-吗啡联合用药与分别单独用药对神经性疼痛患者疼痛缓解和不良反应的差异1、该实验几个因素?

【研究对象】神经性疼痛患者

【处理因素】采用双盲双模拟,三组分别为①去甲替林单一用药、②吗啡单一用药、③去甲替林-吗啡联合用药。

【实验效应】

疗效分析指标:

在过去24小时的平均疼痛强度(0-10数值评定量表)

在过去24小时中的最强疼痛强度(0-10数值评定量表)

在睡眠期间的平均夜间疼痛强度(0-10数值评定量表)

次要指标包括:整体疼痛缓解(更加疼痛,没有缓解,轻微缓解,中毒缓解,明显缓解,完全缓解),不良反应/严重的不良反应,简明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Q),神经性疼痛症状量表,简明疼痛目录(BPI)、贝克抑郁目录-II(BDI-II),SF-36健康调查(SF-36),病人便秘的症状(PAC-SYM)评估问卷,斯坦福嗜睡量表,研究药物最大耐受剂量,盲法问卷,体重,和体位心率和血压的变化

安全性指标: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主观开放式提问获得)

2、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否体现?

设计的三大原则:随机、对照、重复均有体现。

3、设计方案是否合理,统计方法是否正确。

设计方案合理,采用重复3阶拉丁方设计(患者、处理、处理顺序皆为3水平),最终36名患者完成了3阶段治疗。

不足:入组基线特征进行了描述,但未对3组分组进行比较。

【主要评述】

1、本文有较为明确的研究目的和假设

2、有比较明确的主要研究结果

3、有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患者年龄从18岁到89岁,有外围神经性疼痛和DN4量表评分高于4/10。临床诊断评估基于神经性疼痛症状/体征、感官测试、电反应诊断研究、皮肤活检进行评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创伤后神经病变或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必须在6个月内未发生刺激性事件。符合条件的患者需具备足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经历了每天疼痛高于3/10至少6个月。

排除标准:可证明神经病变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减退、缺乏维生素B12、结缔组织疾病和淀粉样变性。其他排除标准包括主要器官系统疾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体位性低血压基线大于20毫米汞柱、持续镇静状态或运动失调、男性尿潴留、对所研究的药物过敏、神经性疼痛无法忍受。现在或既往有过活跃期精神病、药物滥用患者,同时出现SOAPP评分(一种评估使用阿片类药物患者疼痛的评分量表)为7或更高被排除在外。候选人独自生活没有日常接触的朋友、家庭成员或照顾者被排除在外。有生育潜力的妇女被要求接受一个高度有效的避孕措施。

4、有样本量估计的计算

根据主要指标计算出大约55病人将提供一个检验效能为0.8,容许误差为1.0,双向检验α=0.05的结果

5、对每组的干预措施有较为详细的说明

(1)去甲替林(N)组:包含去甲替林10毫克/安慰剂;缓释吗啡(M)组:安慰剂/吗啡10毫克;联合用药(C)组:去甲替林10毫克/吗啡10毫克

(2)每日剂量上限:去甲替林(N)组:包含去甲替林100毫克/安慰剂;缓释吗啡(M)组:安慰剂/吗啡100毫克;联合用药(C)组:去甲替林100毫克/吗啡100毫克

每个周期的前24天用药量逐步达到最大耐受剂量(MTD)或天花板剂量,25-31天按照最大耐受剂量(MTD)或者天花板剂量治疗。32-38天剂量逐步减少,39-42天进行四天的洗脱。研究护士每周两次打电话给病人评价不良反应(AEs)和指导剂量调整。

6、报告了所使用的随机化过程

患者采取双盲随机的方式分为3组。由试验药剂师准备隐藏了的电脑随机化分配安排。7、使用了盲法:双盲双模拟

两组药物被封装在黄色(去甲替林)和白色(缓释吗啡)胶囊中。每种药物的活性药物胶囊和安慰剂胶囊具有相同的外观。黄色胶囊和白色胶囊都每天服用两次。

8、详细说明了退出者、不合作者或剔除者,及对其如何进行处理

62名患者进行筛选;10名患者被排除在外(3名患者拒绝参加,3名患者医疗排除,1名患者疼痛强度低,2名患者竞争疼痛,1名患者可疑诊断);52名患者进行随机分组,他们同Treede 等人面谈,确定是否患有可能的或明确的神经性疼痛;1名患者在实验开始前撤回(拒绝);8名患者在第一次实验期间退出;6名患者在第二次期间退出;4名患者在第三次实验期间退出。一个病人退出第一时期(吗啡)接受了邀请去完成第二(组合)和第三期(去甲替林)。一个病人退出第一时期(组合)接受了邀请去完成第二(去甲替林)和第三(吗啡)时期。一个病人退出第二时期(吗啡)接受了邀请去完成第三(组合)。51例患者完成主要的疗效分析。36例完成3期。39例完成至少2期(图1)。实验期间均未采取其他治疗方法。

文献综述的类型

文献综述是"一种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一定时空范围内有关特 定课题研究的全部或大部情报的基础上,简明的类述其中的最重要部分,并标引出处的情报研究报告"。文献综述的定义包含三个基本要素:首先,文献综述反映原始文献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它反映一定时期内或是某一时期一定空间范围的原始文献的内容。其次,文献综述集中反映一批相关文献的内容。其它二次文献如题录、索引、文摘、提要等一条只能揭示一篇原始文献的外表信息或内容信息,且各条目之间没有联系,而综述一篇可集中一批相关文献,且将这批文献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予以揭示,信息含量比二次文献多得多。第三,文献综述是信息分析的高级产物。书目、索引等是对原始文献的外表特征进行客观描述,不涉及文献内容,编写人员不需了解原始文献的内容,也不需具备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提要、文摘是对原始文献的 内容作简要介绍和评价,编写人员需要具有相关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以识别和评价原始文献;文献综述则要求编写人员对综述的主题有深 入的了解,全面、系统、准确、客观地概述某一主题的内容。运用分析、比较、整理、归纳等方法对一定范围的文献进行深度加工,对于读者具有深度的引导功能,是创造性的研究活动。 文献综述的类型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文献综述进行划分,最常见的方法是根据文献综述反映内容深度的不同即信息含量的不同划分按照文献综述信息含量的不同,可将文献综述分为叙述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和专题研究报告三类。

叙述性综述是围绕某一问题或专题,广泛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对其内容进行分析、整理和综合,并以精炼、概括的语言对有关的理论、观点、数据、方法、发展概况等作综合、客观的描述的信息分析产品。叙述性综述最主要特点是客观,即必须客观地介绍和描述原始文献中的各种观点和方法。一般不提出撰写者的评论、褒贬,只是系统地罗列。叙述性综述的特点使得读者可以在短时间内,花费较少的精力了解到本学科、专业或课题中的各种观点、方法、理论、数据,把握全局,获取资料。 评论性综述是在对某一问题或专题进行综合描述的基础上,从纵向或横向上作对比、分析和评论,提出作者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明确取舍的一种信息分析报告。评论性综述的主要特点是分析和评价,因此有人也将其称为分析性综述。评论性综述在综述各种观点、理论或方法的同时,还要对每种意见、每类数据、每种技术做出分析和评价,表明撰写者自己的看法,提出最终的评论结果。可以启发思路,引导读者寻找新的研究方向。 专题研究报告是就某一专题,一般是涉及国家经济、科研发展方向的重大课题,进行反映与评价,并提出发展对策、趋势预测。"是一种现实性、政策性和针对性很强的情报分析研究成果"。其最显著的特点是预测性,它在对各类事实或数据、理论分别介绍描述后,进行论证、预测的推演,最后提出对今后发展目标和方向的预测及规划。专题研究报告对于科研部门确定研究重点和学科发展方向,领导部门制定各项决策,有效实施管理起着参考和依据的作用。这一类综述主

文献质量评价具体方法及案例

附1:文献评价参考方案 如何评价护理科研论文 Evaluating Research Reports 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开展护理科研不仅是一种传递学术信息的手段,同时,也有利于促进护理实践水平的提高。因此,护理科研实际上是与每一名护理专业相关人员都息息相关的,并不是少数专门从事护理研究的人员的责任。作为一名专业护理执业者,我们首先应具备评价专业领域的相关研究报告的能力。因此,本篇旨在为护理专业人员提供对于护理科研论文严谨、深入评价的具体指导。本篇以评鉴量性研究研究报告质量为例,所列评价要点及问题来源于《Nursing Research: Principles and Methods》(Denise F. Polit, Bernadette P. Hungler.)(以下为本项目组的中文翻译版本) 一、研究报告评价的基本原则 1.对于你所评价的研究报告,不要只评论该研究的缺陷和不足,要看到其优势及价值,任 何一项研究的开展都有其对护理实践的独特意义,不要忽略这些闪光点,且应在你的文献评价报告中有所体现。 2.对于你所提出的该项研究的优势及不足之处,应给出具体的实例论证支持。切莫仅仅给 出空泛的赞扬或批评。 3.让大家信服你所提出的评价。例如对研究报告中研究者未能合理解决的问题提供一个更 好的解决办法或更强大的理论支持。 4.评价应尽可能的客观。不要因为你对该研究的主题不感兴趣,或是你的理论信仰与该研 究的理论基础相悖就过度批判。 5.对于提出的否定的评价应措辞恰当,表达清晰明白,语言中肯,应站在研究者的角度来 考虑评价的语言是否合适、易于接受,既不要过分谦逊,也不要出言讽刺。 6.给研究者或对未来类似研究的开展提出建议。不要仅仅指出问题,应提出具体的、可实 施的建议。 7.对研究的各个方面综合评价——研究的本质、理论基础、方法学基础、伦理问题、对研 究结果的解释和图表等多方面均应涉及。 二、对研究问题及研究假设的评价 1.研究者是否明确的提出了研究问题;是否对研究的范围给出了合理的限定? 2.该研究问题对护理学科是否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意义具体体现在护理临床实践、护理 管理、护理教育等哪些方面? 3.该研究问题与研究开展的理论框架是否合理匹配? 4.研究问题是通过何种方式阐述的,陈述具体的研究目的,提出研究问题,还是提出需要 检验的假设条件?另外,问题的阐述是否清晰、明确?在研究报告中,提出研究问题的过程是否合乎逻辑?研究问题的阐述是否在文中位置明显,易于引起阅读者的注意?5.研究目的或研究问题表述是否完整?例如,是否确定了研究的关键概念及变量,具体指 出了研究群体和目标人群? 6.如果该研究报告没有正式的提出研究的目的或假设,这种缺失是否有其合理性?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导读:本文是关于论文文献综述范文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刑法论文文献综述范文】 一、有许多学者认为我国现行仲裁法中的“其它财产权益纠纷”的规定应当更加明确化。谭兵在《中国仲裁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一书中认为:调整中国现行仲裁范围的主要思路是明确、统一、扩大和规范。对于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中的“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应有更加明确的解释。其认为“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解释,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首先,“财产权益争议”一词,是指交付仲裁的事项应是与财产有关的事项,与财产无关的争议则不可以仲裁。其次,对“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中的“财产权益”的范围,存在着界定不清的情况。为有利于仲裁实践,建议在修改仲裁法前,司法机关及时对“其他财产权益纠纷”作出统一的司法解释。 二、现行的仲裁实践中所通用的有关“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界定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仲裁制度本身的发展。许多的学者建议将更多的民事纠纷纳入到仲裁中来。 乔欣、李莉在《争议可仲裁性研究》一文中提到破产程序中的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债权债务纠纷具有可仲裁性。认为争议的可仲裁性不因破产而改变,仲裁协议仍可执行,裁决所确定的权益可作为破产财产或破产债权向法院申报。同时还认为应将因侵权行为产生的争

议纳入到仲裁。其认为:民事权利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侵权行为也是一个开放型的概念。由侵权行为而产生的争议,当事人双方是平等的民事主体,争议不涉及财产权益,但涉及的权利内容是当事人可以自由处分或可以和解的,这样的争议应具有可仲裁性。 同时,很多学者建议将知识产权中的更多纠纷纳入到仲裁中来。郑书前、宋新宇在《论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之可仲裁性》一文中谈到:目前我国有关法律只规定了“著作权合同纠纷”可以申请仲裁。但对于其他的知识产权纠纷如专利权、商标权有关的纠纷并未规定其可以提请仲裁。仲裁方式在解决知识产权纠纷方面和其他方式相比有其独到的优势。如果不充分利用这种优势,会造成知识产权保护的成本增加、资源浪费。其认为:长远的考虑是在对《仲裁法》进行修改时扩充仲裁的受案范围,明确规定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一部分事项可以仲裁;鉴于《仲裁法》的修改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以及立法者对修改时机会合理把握,目前可先由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相关司法解释,明确任命法院在对仲裁裁决进行司法审查时,不得将裁决事项时知识产权纠纷作为仲裁委员会无权仲裁的情形而裁定撤销或不予执行该知识产权侵权纠纷仲裁裁决,应当执行该裁决结果,这是可采取的权宜之计。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国家对于民商事案件可仲裁性的态度将变的更为开放,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被仲裁机制所扩充容纳,承认其具有可仲裁性将在我们的意料之中。马明虎在《论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一文中谈到,承认更多的知识产权侵权纠纷的可仲裁性符合世界仲裁立法的发展趋势。其认为:按照我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范文

四川理工学院毕业设计(文献综述)红外遥控电动玩具车的设计 学生:程非 学号:10021020402 专业:电子信息工程 班级:2010.4 指导教师:王秀碧 四川理工学院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 二○一四年三月

1前言 1.1 研究方向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电器走进了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而这些家用电器大都由红外遥控器操控,过多不同遥控器的混合使用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设计一种智能化的学习型遥控器,学习各种家用电器的遥控编码,实现用一个遥控器控制所有家电,已成为迫切需求。首先对红外遥控接收及发射原理进行分析,通过对红外编码理论的学习,设计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遥控器。其各个模块设计如下:红外遥控信号接收,红外接收器把接收到的红外信号经光电二极管转化成电信号,再对电信号进行解调,恢复为带有一定功能指令码的脉冲编码;接着是红外编码学习,利用单片机的输入捕捉功能捕捉载波的跳变沿,并通过定时器计时记下载波的周期和红外信号的波形特征,进行实时编码;存储电路设计,采用I2C总线的串行E2PROM(24C256)作为片外存储器,其存储容量为8192个字节,能够满足所需要的存取需求;最后是红外发射电路的设计,当从存储模块中获取某红外编码指令后,提取红外信号的波形特征信息并进行波形还原;将其调制到38KHZ的载波信号上,通过三极管放大电路驱动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射红外信号,达到红外控制的目的。目前,国外进口的万能遥控器价格比较昂贵,还不能真正走进普通老百姓的家中。本文在总结和分析国外设计的基础上,设计一款以MSP430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型遥控器,通过对电视机和空调的遥控编码进行学习,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2 发展历史 红外遥控由来已久,但是进入90年代,这一技术又有新的发张,应用范围更加广泛。红外遥控是一种无线、非接触控制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传输可靠,功耗低,成本低,易实现等显著优点,被诸多电子设备特别是家用电器广泛采用,并越来越多的应用到计算机系统中。 6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究民用产品的遥控技术,单由于受当时技术条件限制,遥控技术发展很缓慢,70年代末,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遥控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在遥控方式上大体经理了从有线到无限的超声波,从振动子到红外线,再到使用总线的微机红外遥控这样几个阶段。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准确无误传输新信号,最终达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是非常重要的。最初的无线遥控装置采用的是电磁波传输信号,由于电磁波容易产生干扰,也易受干扰,因此逐渐采用超声波和红外线媒介来传输信号。与红外线相比,超声传感器频带窄,所能携带的信息量少扰而引起误动作。较为理想的是光控方式,逐渐采用红外线的遥控方式取代了超声波遥控方式,出现了红外线多功能遥控器,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 1.3 当前现状 红外线在频谱上居于可见光之外,所以抗干扰性强,具有光波的直线传播特性,不易产生相互间的干扰,是很好的信息传输媒体。信息可以直接对红外光进行调制传输,例如,信息直接调制红外光的强弱进行传输,也可以用红外线产生一定频率的载波,再用信息对载波进调制,接收端再去掉载波,取到信息。从信

文献综述优质范文.doc

文献综述范文 一、文献综述不应是对已有文献的重复、罗列和一般性介绍,而应是对以往研究的优点、不足和贡献的批判性分析与评论。因此,文献综述应包括综合提炼和分析评论双重含义。 文献综述范文1:"问题——探索——交流"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研究 ... ...我们在网上浏览了数百种教学模式,下载了二百余篇有关教学模式的文章,研读了五十余篇。概括起来,我国的课堂教学模式可分三类: (1)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根据是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是我国长期以来学校教学的主流模式。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2) 现代教学模式——"学生中心论"。这类教学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从教学思想、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管理等方面均以学生为中心,20世纪 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它的优点是... ...,它的缺陷是... ... (3) 优势互补教学模式——"主导——主体论"。这类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兼取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长并弃其之短,是对"教师中心论"和"学生中心论"的扬弃。"主导——主体论"教学模式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但在教学实践中还没有行之有效的可以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模式。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复习导入——传授新知——总结归纳——巩固练习——布置作业"。这种教学模式无疑束缚了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发挥。当今较为先进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表述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提出方案——交流方案,解决问题——模拟练习,运用问题——归纳总结,完善认识"。这种教学模式力求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但这种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学习局限于课堂,学习方式是为数学而数学,没有把数学和生活结合起来,没有把学生学习数学置于广阔的生活时空中去,学生多角度多途径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受到限制,尤其是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发展受到限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此,我们提出"‘问题——探索——交流 ’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研究"课题。 文献综述范文1中,研究者对有关研究领域的情况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和了解,对相关文献作了批判性的分析与评论。对于正在从事某一项课题的研究者来说,查阅文献资料有助于他们从整体上把握自己研究领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已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存在争议的地方、研究的最新方向和趋势、被研究者忽视的领域、对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等。 文献综述范文2:农村中学学生自学方法研究 1.国外的研究现状 国外的自学方法很多。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程序学习法... ...,程序学习使学习变得相对容易,有利于学生自学。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所创设的试误学习法... ...,它主要解决学习中的问题。还

文献综述教师评语

文献综述教师评语 篇一:文献综述封面——(教师意见) 附件10: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连铸板坯中间包控流装置的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院(系)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冶金普20XX-01 学生姓名陈开宏学号20XX440245 指导教师(签字) 文献综述要求 1.文献综述是要求学生对所进行的课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综合分析而写出的一种学术论文。其特点“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 使材料更加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描述和评价。 2.文献综述中引用的中外文资料,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方向紧密相关,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 3.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其所附注释、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同正文。

文献综述的评阅 评阅要求:应根据学校“文献综述要求”,对学生的文献综述内容的相关性、阅读数量以及综述的文字表述情况等作具体的评价。 指导教师的评语: 该生通过大量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对与板坯结晶器内钢液流场/连铸中间包控流装置相关的国内外前人工作较好地进行了综合分析和归纳整理,并针对某一学者具体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和系统的描述与评价,语言简洁,层次清楚。达到了学校“文献综述要求”。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篇二:论文文献综述评价 论文文献综述评价 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在开题前阅读过某一主题的文献后,经过理解、整理、融会贯通,综合分析和评价而组成的一种不同于研究论文的文体。综述的目的是反映某一课题的新水平、新动态、新技术和新发现。从其历史到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等,都要进行全面的介绍和评论。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选题和开题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文献综述的格式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研究性

文献评价点6药物信息

文献评价点6:药物信息 1.比较方式: 对158篇文献中的记录的药物信息进行统计。 2.检索范围: 1998年—2008年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库中的临床文献。 3.比较结果: 1998年—2008年中国中医药期刊文献数据中与胃癌前期病变相关的临床文献158篇,记载药物信息的临床文献148篇,其中核心期刊39篇,记载药物信息的临床文献36篇。 表15:148篇文献药物信息统计表 序号(所占比例由高到低)药物信息所占比例 1 莪术 4.90% 2 黄芪 4.27% 3 丹参 4.15% 4 白术 3.83% 5 白花蛇舌草 3.83% 6 黄连 3.14% 7(本案使用)白芍 2.89% 8(本案使用)当归 2.70% 9 党参 2.64% 10(本案使用)茯苓 2.64% 11 太子参 2.58% 12 甘草 2.45% 13 蒲公英 1.89% 14(本案使用)石斛 1.70% 15(本案使用)川芎 1.63% 16 黄芩 1.63% 17 薏苡仁 1.63% 18 半夏 1.57% 19 枳壳 1.57% 20(本案使用)三七 1.38% 21 陈皮 1.32% 22 半枝莲 1.26% 23 黄精 1.26%

24 麦冬 1.26% 25 郁金 1.26% 26 天花粉 1.19% 27 三棱 1.07% 28 沙参 1.07% 29 枳实 1.07% 30 佛手 1.01% 31 鸡内金 1.01% 32 仙鹤草0.94% 33 柴胡0.88% 34 赤芍0.88% 35 砂仁0.88% 36 田七0.88% 37 炙甘草0.88% 38 枸杞子0.75% 39 人参0.69% 40 山楂0.69% 41 蜂房0.63% 42 厚朴0.63% 43 石菖蒲0.63% 44 香附0.63% 45 延胡索0.63% 46 元胡0.63% 47 木香0.57% 48 桃仁0.57% 49 五灵脂0.57% 50 白芨0.50% 51 连翘0.50% 52 玉竹0.50% 53 八月札0.44% 54 败酱草0.44% 55 瓜蒌0.44% 56 女贞子0.44% 57 川楝子0.38% 58 地鳖虫0.38% 59 干姜0.38% 60 姜黄0.38% 61(本案使用)菌陈0.38% 62(本案使用)蒲黄0.38% 63 山慈姑0.38% 64 生地0.38% 65 红花0.31% 66 苦参0.31% 67(本案使用)泽泻0.31%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怎么写

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怎么 写 开题报告是每个本科毕业生都要书写的,同时也让很多毕业生无从下手。这里小编带来的是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中的文献综述怎么写,有需要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 综述的主体格式 综述的主体一般有引言、正文、总结、参考文献四部分。 引言部分 引言用于概述主题的有关概念、定义,综述的范围、有关问题的现状、争论焦点等,使读者对综述内容有一个初步轮廓。这部分约200—300字。 正文部分 正文部分主要用于叙述各家学说、阐明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其叙述方式灵活多样,没有必须遵循的固定模式,常由作者根据综述的内容,自行设计创造。一般可将正文的内容分成几个部分,每个部分标上简短而醒目的小标题,部分的区分也多种多样,有的按国内研究动态和国外研究动态,有的按年代,有的按问题,有的按不同观点,有的按发展阶段,然而不论采用何种方式,都应包括历史背景、现状评述和发展方向三方面的内容。

历史背景方面的内容:按时间顺序,简述本课题的来龙去脉,着重说明本课题前人研究过没有研究成果如何他们的结论是什么通过历史对比,说明各阶段的研究水平。 现状评述又分三层内容:第一,重点论述当前本课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着重评述本课题目前存在的争论焦点,比较各种观点的异同,亮出作者的观点;第二,详细介绍有创造性和发展前途的理论和假说,并引出论据(包括所引文章的题名、作者姓名及体现作者观点的资料原文)。 发展方向方面的内容:通过纵(向)横(向)对比,肯定本课题目前国内外已达到的研究水平,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发展趋势,指明研究方向,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 正文部分是综述的核心,篇幅长约1000――1500字。 总结部分(不是必须的) 在总结部分要对正文部分的内容作扼要的概括,最好能提出作者自己的见解,表明自己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特别交待清楚的是,已解决了什么还存在什么问题有待进一步去探讨、去解决解决它有什么学术价值从而突出和点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这一部分的文字不多,与引言相当。短篇综述也可不单独列出总结,仅在正文各部分叙述完后,用几句话对全文进行高度概括。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范例

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论“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指导教师尹力 学院法学院专业法学班级法学072班 学生姓名徐元媛学号074050428 开题日期2010年12月10日要求:一、说明材料来源情况;二、对课题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等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归纳并作出简要评述;三、表达自己的观点与主张,阐述该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四、字数要求不少于3000字,可另附纸。 文献综述正文: 见附页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附页: 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的文献综述论文题目:论“法律关系本座说”对国际私法的影响 法学072班 074050428 徐元媛 作为国际私法经典学说之一的“法律关系本座说”,一直备受研究者的关注而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它们或以学术专著为载体,或以学术论文的面目示人,主要围绕以下一些方面的问题展开讨论。 一、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成因 萨维尼从根本上颠覆了冲突法主题的关注方式,而被公认为是冲突法世界的“哥白尼”。在实体法与超越实体法之间,萨维尼的独特身份、优雅节制的精神操守、先人的历史储备以及法律关系的格致工夫,这一切的风云际合为萨维尼奠定了重估一切价值所必不可少的历史机缘。因了这份缘分,冲突法革命在萨维尼的身上灿烂生发。①萨维尼对法律冲突问题进行了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因而最终产生了“法律关系本座说”这一据说是他“其他著作都比不上的最高影响”的理论成果。②关于“法律关系本座说”的成因,现有文献主要是从社会背景和哲学渊源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一)社会背景 在18世纪末期,德意志仍然处于资本主义手工业的初级阶段,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非常微弱和缓慢。整个德意志处于封建农奴制和封建分裂割据局面。在德意志各邦国中,对历史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是普鲁士王国,也就是萨维尼的祖国。在普鲁士王国的发展过程中,“容克”始终是中坚力量,是这个国家的统治阶级。市民阶级在普鲁士的力量非常微弱。因此,从王权集中这个意义上讲,普鲁士君主专制要比西欧强得多。这里始终也没有出现像“三级议会”、“国会”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联盟的机构。因此,普鲁士资本主义因素相当薄弱。在政治上,普鲁士王国是几次反法联盟的中坚力量。由此,招致拿破仑沉重的军事打击和异族的政治统治。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是德意志民族觉醒的警钟,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民族团结的范例,宣告了各民族的自由、平等,拿破仑在德意志以“革命者”的身份出现,同时又充当了贪得无厌的掠夺者。这就从正反两方面启动了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和民族主义运动。从1800年起,德意志掀起了猛烈的民族运动。尽管这个时期民族主义是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结合,但目标是一致的:要求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压迫,恢复德意志的独立性。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出现了一位法学宗师萨维尼,也产生了这位法学家伟大的法学思想。③(二)哲学渊源 ①张春良:《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萨维尼冲突法革命发生学之究竟》,《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第6期。 ②杜涛:《德国国际私法:理论、方法和立法的变迁》,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183页。

博士英语文献评价范例

本文的题目涵盖了作者想要研究的重要信息,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的内容从题目中可以读到不同文化教育、比较性研究分析、网上教学材料和议论文的写作。题目可以看出,对议论文写作的比较性研究是作者的研究方法,而不同文化影响议论文写作则是作者想要研究的根本问题。 在论文的摘要部分,首先是对近段时间以来,许多学者关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的比较研究的结果认为暂时对中国人的写作只有很少的影响,这是背景介绍。其次则是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这以部分也是作者想要阐述的研究问题,通过来自美国和中国大陆的网上议论文写作资源的研究发现了中国和美国的写作方式、方法,以及两方学者在写作时的思考的思路方式等,在研究中主要发现,类比方式、认知论等都是要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当中。那么在介绍内容之后则是提出了分析中西两方的差异后如何能对今后的文化适应和文章的写作更好的理解。最后提出建议对中国和美国的议论文写作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研究。关键词部分我认为contrastive rhetoric 和 comparative rhetoric 有重复行,一个是对比,另一个是比较,在关键词部分应该呈现出最重要的词,对作者或读者都是看到关键词就能知道文章的最重要的信息,我认为把其中的一个换成online instructional meterials 比较合适。因为本文无论是在题目中或是文章都能看出,作者在研究此课题所选择的资源范围就是网上的教学资料,没有这个范围,读者会对作者研究的内容产生疑惑,所以我认为应该把网上教学资料放在关键字里面。 文章的中间部分——摘要,文献综述,数据分析和讨论——思路清晰,逻辑紧密。摘要的开始是以对近几年来大量的留学生涌入美国,不同的教育文化使得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地域文化的不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的深刻的影响。此外还阐述Contrastive rhetoric (CR)在本文中的定义,指出对比性的分析就是研究以英语为二语写作和以英语为母语写作的类比分析。近几年来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多美国进行学习深造,这为他们的学者进行实验分析提供了可能行。之后作者列举了国外一些学者对中西方的不同的比较分析。但是作者提出,过去几十年的研究材料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内容,而这些内容都是被本土的作者的作品或者他们选择的有代表行的文章。那么这些内容呈现出来可能有一定的片面性,作者认为教学资料则更能精准的抓住文化、习俗最深刻最内在的文化性。最后,作者列出研究过程。我认为在写作的初始部分列出自己的研究过程会另读者能够更加清晰明了,帮助读者理解文章接下来研究方法,并能使读者想要与作者一起一步一步的对研究问题进行研究,不会觉得枯燥乏味,了然无趣。 文献综述部分是以回顾一位知名作者Kaplan’s 的早期的文章开始,而K的早期文章并不是以议论文为主,而是说明文。K指出中过的文章无论是议论文还是说明文都受到中国古代的八股文的影响。虽然近几年来学者研究领域已经转移出学生的写作但是仍然关注着写作模式。演变到今天的写作模式是:文章以描写一个特殊的偶然的事件为开始;之后回顾并指出这起事件不是偶然发生,而是某些因素造成的必然的联系;接下来是解释现阶段的造成此事件的原因;最后是对事件做出结论并提出呼吁。在这里,作者还列举出一个实例,三组物理学家的论文写作,一组是以英语为母语的科学家用英语写作,一组是中国的科学家用英语写作,一组是中国的科学家用汉语写作。最后研究结果是很难他们之间很难找到联系。作者在列举了众多学者的观点之后,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写出自己研究内容的来源,加强可信性。最后提出了4个问题:1议论文写作的目的是什么?2文章的组织策略是什么?3议论文的论证技巧是什么?4议论文写作的基础是什

老师作文之文献综述指导老师评语

文献综述指导老师评语 【篇一:文献综述封面——(教师意见)】 附件10: 重庆科技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题目连铸板坯中间包控流装置的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院(系)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冶金普2006-01 学生姓名陈开宏学号 2006440245 指导教师(签字) 文献综述要求 1.文献综述是要求学生对所进行的课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综合分 析而写出的一种学术论文。其特点“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 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加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 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 的描述和评价。 2.文献综述中引用的中外文资料,内容必须与课题或专业方向紧密 相关,理工类不得少于10篇,其它不少于12篇。 3.文献综述不少于2000字。其所附注释、参考文献格式要求同正文。文献综述的评阅 评阅要求:应根据学校“文献综述要求”,对学生的文献综述内容的 相关性、阅读数量以及综述的文字表述情况等作具体的评价。 指导教师的评语: 该生通过大量搜集和查阅文献资料,对与板坯结晶器内钢液流场/连 铸中间包控流装置相关的国内外前人工作较好地进行了综合分析和 归纳整理,并针对某一学者具体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比较专门的、全 面的、深入的和系统的描述与评价,语言简洁,层次清楚。达到了 学校“文献综述要求”。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篇二:毕业论文指导老师评语及答辩教师评语集锦】

评语:1、论文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能够达到综合训练目标,题 目有一定难度,工作量一般。选题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2、该生查阅文献资料能力一般,能收集关于论文的资料,写作过程 中基本能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全面分析问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一般。 3、文章篇幅完全符合学院规定,内容基本完整,层次结构安排一般,主要观点集中有一定的逻辑性,但缺乏个人见解。 4、文题基本相符,论点比较突出,论述能较好地服务于论点。 5、语言表达一般,格式完全符合规范要求;参考了一定的文献资料,其时效性一般;未见明显抄袭现象。 评语:本文研究了xxxx.对处理会计信息失真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提供了新的依据。作者思路清晰,论述过程严谨,分析合理,结果 于实际应用性较强。论文写作规范,语句通顺,达到了学校对学位 论文的各种要求。 评语:论文题与论文的内容基本相符,结构完整,语言比较流畅。 即或在初稿中除了分段过细外,也没有发现多少严重的语法或拼写 错误。作者试图从列夫?托尔斯泰和曹禺的作品中寻找其小说中某个 人物的关联。从内容看,作者对原著比较了解,也收集到了相关的 资料,如何通过分析资料得出自己的结论这是论文写作应达到的目的,而恰恰在这一点上,作者下了苦功夫。 评语:论文结构完整,各部分基本符合xxxxx论文的写作规范。论 文的选题很好,有创意。为了写好这篇论文,作者作了一定研究, 特别是斯坦贝克的原著。从作者对原著的引用情况不难看出,作者 对原著的内容是相当熟悉的。语言也非常犀利,论文条理清晰、说 理充分,观点具有独创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失为一篇好文章。评语:论文选题有意义,在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自己 的心得体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言之成理。论述观点正确,材料比 较充实,叙述层次分明,有较强的逻辑性。文字通顺、流畅。行文 符合学术规范。今后要进一步总结经验,对音乐教育模式进行比较,这样可以把音乐教学教得更好。论文能按时交稿,经过认真修改, 已经达到本科论文的要求。评语:本论文选题有很强的应用价值, 文献材料收集详实,综合运用了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得数据合理,结论正确,有创新见解。另外论文格式正确,书写规范,条理清晰,语言流

文献评价点5治疗方案

文献评价点5:治疗方案 1.比较方式: 对100篇临床文献中的记录的治疗方案进行统计。 2.比较结果: 2005年—2007年中国中医药期刊临床文献数据库中含中风主题词的临床文献100篇中,有86篇设有对照组,占86%。 治疗组治疗方案:在中医治疗方案中,记载采用针灸治疗的有56篇,占56%,使用的穴位主要有风府、哑门、内大迎、脑三针、舌三针、百会、通里、次髎、中髎、会阳、悬钟、玉枕、天柱、通里、廉泉、极泉、尺泽、少海、内关、肩髃、合谷、太溪、三阴交、照海、风市、委中、足三里、丰隆、下极泉、太白透束骨、丘墟透照海、交信透跗阳、阳陵泉透阴陵泉等,采用的针法有电针、巨刺、叩刺、刺血、透刺、钩针、关刺、恢刺、燔针劫刺、恢刺、水针、头针等。 采用中药处方治疗的有35篇,占35%,使用的中药方剂有益智醒恼丸、化痰解郁方、钩藤天麻胶囊、安宫牛黄丸、导痰汤合菖蒲郁金汤加味、脑安胶囊、化瘀熄风颗粒、活力苏口服液、神昌滴丸、千草脑脉通口服液、郁乐疏胶囊、星蒌承气汤、枣仁安神胶囊、三七通舒胶囊、解痉合剂、温阳奋志振颓汤、复方丹参注射液、银杏达莫注射液、脑血疏口服液、血栓通注射液、脑脉泰胶囊、加味黄连解毒汤等。 采用康复训练的有17篇,占17%。有5篇研究提及治疗组的治疗方案选用来源。 本案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中医治疗原则,辨证治疗结合辨病治疗,治疗措施可选用相应治则的中药汤剂、口服中成药、中药注射剂等。 对照组治疗方案:在86篇设有对照治疗的文献中,有25篇使用常规治疗( 对症、抗血小板聚集药、抗凝药、钙阻滞剂、活血化瘀药、扩容药、降颅压药、脑营养药、防治并发症)作为治疗或对照治疗方法,使用率为25%。没有一篇研究提及对照组的治疗方案选用标准来源。 3. 比较结论 治疗方案:100篇文献中有5篇研究提及所选用方案的参考来源,2篇研究提及对照组的治疗方案选用标准来源。

文献综述范文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课题名称:基于地域文化的上海城市公园休闲空间 设计研究——以徐家汇公园为例 学院:旭日工商管理学院 专业:旅游管理 姓名:王玉__ 学号:090760211 指导教师:潘文焰 二〇一二年十二月十一日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休闲时间明显增加,这对原有城市公共空间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目前我国面临的人们闲暇的需求与设施的供给矛盾日益突出,游憩场地的数量不足和休闲空间质量不高比较明显。如何在有限的城市公园范围内创造出与需求相适应、高质量的城市休闲空间环境是景观设计师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城市公园是城市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承载城市文化、文明的重要场所。城市公园作为一种具有长久生命力的文化载体,是表达地域文化的重要场所。在现在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植根于地域文化的公园设计概念是十分必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植根于城市文化的沃土中,公园才可能具有“此区别于彼”的独特面貌;只有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城市景观才会有生命力。但是面对全球化的冲击,一些城市公园盲目追求“现代化”、“国际化”,相继出现了一批缺乏本国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公园。地域文化特色的缺失使城市公园失去了持久的生命力。 关键词:城市公园,地域文化,休闲,公共空间,设计表达

城市公园的研究及现状 1.1.城市公园的研究及现状 1.1国外的相关研究 公园规划的内容早已包含在了最早的现代城市规划之中,最早的公园规划案例要数英国利物浦的博肯海德公园和法国的奥斯曼改造计划。从那时起,人们已经认识到城市公园有着改善城市卫生、健康环境、美化城市、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地产升值等多个方面的作用。随着城市规划理论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人”休闲权益,而关于城市公园的研究也越来越多。 20世纪70、80年代,西方研究公园与休闲、公园设计的代表人物——阿尔伯特J·拉特利奇出版了一系列有关公园与休闲和公园设计方面的著作,其中《大众行为和公园设计》一书在1990年被翻译成中文,对我国公园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该书从行为学的角度,认为人的行为习惯是城市公园设计中最核心的要素,并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评价标准、观察与调查方法以及规划程序。 此外,Alexander Adrew von Kursell、Sassan Seyed Kalal、Anne Farrell Peterson、Dana H.Taplin等人也从不同角度出发,通过一系列的案例,研究了城市公园再造的因素、政治和社会机制对城市公园分布和城市景观塑造的影响、城市公园的景观价值、公园在城市和社区生活中的角色、不同阶层居民对公园的使用要求、公园在设计过程中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等。对于城市公园的上述研究,使用的研究方法多为问卷调查、访谈法、现场观察等。 1.2国内的相关研究 我国关于城市公园的研究出现在1979年以后,研究的内容包括城市公园发展、功能分析、景观设计、规划设计、生态研究、休闲游憩行为研究、公园容量研究等多个方面。国内关于城市公园的研究方法与国外类似,也多采用案例分析法,国内研究城市公园的学者们大都从研究单个或多个公园入手,进而总结出普遍经验。总结国外研究经验并因地制宜运用到国内城市公园中也是学者们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目前针对公园系统的研究主要有:石金莲等(2005)运用POE(post occupancy evaluation)的研究方法,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为研究对象,得到了POE评价分析

毕业论文心理健康文献综述参考范文

毕业论文文献综述参考范文 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题目名称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题目类别毕业论文 学院(系)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 专业班级2003,23(1):18-21 [15]熊亚红,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2005,(5):73-75 [16]熊亚红,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 现代教育科学,2005,(5):73-75 [17]侯世勋,等.高校体育课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之探讨[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5):110-102 [18]刘卫民,李平.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论纲[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23(1):18-21 [19]熊亚红,等.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J]. 现代教育科 学,2005,(5):73-75 07302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辅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06年2月16日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学生:体育学院 指导老师:体育学院

(长江大学体育学院湖北荆州 434020) [前言] 大学生心理问题发生的频率加快、范围加大和程度加深。有数据表明:“在我国20世纪 80年代中期,23%~25%的大学生存在心理障碍,90年代上升到25 %,近年来已达到30%,存在心理障碍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多”。[1]使得我们不得不更加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任长顺在《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影响的调查研究》中提出“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良好心理习惯的形成和心理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近年来随着现代人对健康认识的转变,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大学时期同时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大的时期。他们既要应付生理变化带来的心理问题,还要应付社会环境变化产生的心理矛盾,常常处于错综复杂的心理矛盾之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心理卫生问题”[2]。曾四清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中提到“心理疾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是行为疗法”[3],而刘卫平、李平等认为体育教学恰恰在这方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以思维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的文化课,由于学生的心理思想和外部行为不宜表现,所以在课堂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多以理性的说教为主,学生的主体参与水平仅处于较低的被动认同活动阶段,故难以实施有针对性、及时性的教育来改善增进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相比之下,体育实践课由于它具有群体性、竞争性、艰苦性、娱乐性、释放性、外显性等特点,故可以看成它是个社会活动的缩影,或者说是社会活动模拟游戏化,人们沉浸在体育实践课活动中,会感受到丰富多变的刺激,也会体验到几乎和社会活动完全相同的精神磨难与心理冲突。所以,它更易于有效地把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与心理健康行为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在寓心理健康教育于课堂身体活动的过程中主动加强主体的参与性,并充分地体验、领悟、内化,然后附诸实践直接接受实践的检验”。[4]正因为体育教育在这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势,使得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关注体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影响。本课题主要是从平时的课堂教学出发,研究体育运动本身会对心理健康产生积极的影响、各种不同教学手段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的不同影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使体育教师在课堂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从而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文献综述的写法及参考范文

文献综述的写法 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方面的专题搜集大量情报资料后经综合分析而写成的一种学术论文,它是科学文献的一种。文献综述是反映当前某一领域中某分支学科或重要专题的最新进展、学术见解和建议的它往往能反映出有关问题的新动态、新趋势、新水平、新原理和新技术等等。 要求同学们学写综述,至少有以下好处: ①通过搜集文献资料过程,可进一步熟悉科学文献的查找方法和资料的积累方法;在查找的过程中同时也扩大了知识面;②查找文献资料、写文献综述是科研选题及进行科研的第一步,因此学习文献综述的撰写也是为今后科研活动打基础的过程;③通过综述的写作过程,能提高归纳、分析、综合能力,有利于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④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可难可易。对于毕业设计的课题综述,则要结合课题的性质进行书写。 文献综述与“读书报告”、“文献复习”、“研究进展”等有相似的地方,它们都是从某一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或报告中归纳出来的。但是,文献综述既不象“读书报告”、“文献复习”那样,单纯把一级文献客观地归纳报告,也不象“研究进展”那样只讲科学进程,其特点是“综”,“综”是要求对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整理,使材料更精练明确、更有逻辑层次;“述”就是要求对综合整理后的文献进行比较专门的、全面的、深入的、系统的论述。总之,文献综述是作者对某一方面问题的历史背景、前人工作、争论焦点、研究现状和发展前景等内容进行评论的科学性论文。 写文献综述一般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选题,搜集阅读文献资料、拟定提纲(包括归纳、整理、分析)和成文。 一、选题和搜集阅读文献 撰写文献综述通常出于某种需要,如为某学术会议的专题、从事某项科研、为某方面积累文献资料等等,所以,文献综述的选题,作者一般是明确的,不象科研课题选题那么困难。文献综述选题范围广,题目可大可小,大到一个领域、一个学科,小到一种算法、一个方法、一个理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选定题目后,则要围绕题目进行搜集与文题有关的文献。关于搜集文献的有关方法,可以如看专著、年鉴法、浏览法、滚雪球法、检索法等等,在此不述。

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

文献综述的写作方法、要求及注意事项文献综述在大学生毕业论文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文献综述的好坏对毕业论文能否顺利开题起着关键的作用,并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质量。文献综述也是我院本科毕业论文工作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之一。本文是我根据自己掌握的部分资料整理出的一篇材料,供各位指导教师参考。 一、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指大学生在毕业论文开题前,在全面搜集、阅读大量相关专题的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所研究的问题(学科、专题)在一定时期内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进行的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所谓“综”即收集“百家”之言,综合分析整理;“述”即结合作者的观点和实践经验对文献的观点、结论进行叙述和评论。一篇好的文献综述,应该能够以系统的分析评价和有根据的趋势预测,为毕业论文的开题报告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毕业生写作文献综述的意义 文献综述的写作是本科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创作中一次重要的研究实践活动。要求毕业生撰写文献综述具有以下意义: 1.了解前人关于这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工作最根本的特点就是要有创造性,而不是重复别人走过的路。熟悉前人对本课题的研究情况,可以避免重复研究的无效劳动,可以站在前人的基础上,从事更高层次、更有价值的研究。 2.掌握与课题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论基础扎实,研究工作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没有理论基础的研究很难深入下去,很难有真正的创造。 3.提高毕业生的归纳、分析、综合能力,也有利于其独立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三、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 文献综述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综合性。文献综述是对某一时期同一课题的所有主要研究成果的综合概括。因此,要尽可能把所有重要研究成果搜集到手,并作认真的加工、整理和分析,使各种流派的观点清楚明晰,不要遗漏重要的流派和观点。 第二,描述性。文献综述在对各种流派的观点作介绍时,应该保持这些观点的“原味”,这就要求对被介绍的观点作客观性的描述。因此,撰写文献综述,首先要站在客观的立场上转述各派的重要观点;同时,在归纳各种观点时要抓住要点,表述时应简明扼要。 第三,评价性。文献综述不能局限于介绍研究成果,传递学术信息,还要对各种成果进行恰当而中肯的评价,并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和主张。文献综述重点在于“述”,要点在于“评”。由于评价的倾向性,通过文献综述,就会引导出对课题今后发展动向或趋势的说明。 文献综述的写作应体现文献综述“综合性”、“描述性”和“评价性”这三个基本特征,做到尽可能把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搜集齐全,尽可能对各类观点作出准确的分析与归纳,尽可能在客观描述各派观点的基础上作出评述,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阐述课题的发展动向和趋势。 四、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 1.文献资料的搜集途径 (1)利用有关的检索工具(包括目录、文摘和索引等)搜集文献资料。 (2)利用国际联机检索系统搜集文献资料。 (3)利用原始文献(包括专业期刊、科技报告、专利文献、学位论文、会议文献、专著和标准等)搜集文献资料。 (4)利用三次文献(包括综述、述评、百科全书、年鉴和手册等)搜集文献资料。 (5)通过Interent网和光盘数据库搜集文献资料。 2.文献资料的查阅技巧 初学者查找文献时往往不知从哪里下手。对于大四的本科生来说,可首先搜集有权威性的参考书,如专著、教科书、学术论文集等,教科书叙述比较全面,提出的观点为多数人所公认;专著集中讨论某一专题的发展现状、有关问题及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