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油气地球化学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分析

合集下载

油气地球化学

油气地球化学

稳定性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与进展摘要:随着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稳定性同位素质谱分析技术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总结了碳同位素、氦同位素、锶同位素以及Re-Os同位素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这些应用包括:用同位素研究来鉴别原油的生成环境和母质类型,对天然气进行成因分类和鉴别,判断天然气的成熟度,进行油气源对比,讨论油气的次生变化,研究油气运移,油气藏的成藏年代等。

探讨了这几种同位素在油气地球化学应用研究中存在的和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稳定性同位素;石油地质;应用PROCESS AND APPLICATION OF STABLE ISOTOPESIN GEOLOGY OF NATURAL GAS AND PETROLEUMLiming ZhaoResource school,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wuhan, 430074, ChinaAbstract: The important roles of stable isotope data in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origin of natural gases, identification of kerogen precursors, comparison of oil-gas-sources, retracing of second migration of oil and/or gases, exploring the evolution of organic matter, analyzing the secondary change of oil and/or gases and exploitation of heterogeneous oil and/or gases are elucidated;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in their study and application in production are also introduced.Keywords: stable isotope, petroleum geology, application前言在石油天然气地质工作中,稳定同位素方法日益受到重视。

稳定碳同位素法在油气地球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稳定碳同位素法在油气地球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稳定碳同位素法在油气地球化学分析中的应用李惠平(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 随着现代分析测试技术的提高,碳同位素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总结碳同位素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这些应用包括:用碳同位素研究来鉴别原油的生成环境和母质类型,对天然气进行成因分类和鉴别,判断天然气的成熟度,进行油气源对比,讨论油气的次生变化,研究油气运移,研究天然气的混合情况和油藏地球化学。

关键词: 稳定碳同位素;油气地球化学;进展1.鉴别原油的生成环境和油气母质类型稳定碳同位素技术在油气地球化学上应用广泛。

现在普遍认为石油是由古代海相或陆相盆地中的沉积有机质随地层沉降埋深热演化而生成的, 沉积环境决定了有机质的性质, 而有机质的类型影响生成油的碳同位素组成。

因此, 通过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的研究, 可以确定其生成环境和母质来源。

一般认为原油< - 30‰时, 其烃源岩的沉积环境为海相; 为- 29. 5‰~ - 28‰时, 其烃源岩的沉积环境为湖相; 为- 28‰~ - 24‰时, 其烃源岩的沉积环境为陆相, 与煤系地层有关。

总的来说, 海相来源原油碳同位素比陆相来源的轻。

Bjoroy研究认为湖相来源和陆相来源的原油中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的同位素值有明显的差别: 在湖相来源的原油中, 类异戊二烯的同位素值与相同碳原子数的正构烷烃的类似; 而在陆相来源的原油中, 类异戊二烯的同位素值比相应的正构烷烃的轻;在湖相来源的原油中, 正构烷烃和类异戊二烯的同位素比值均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变化微弱; 在陆相来源的原油中, 正构烷烃的同位素比值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变轻, 而类异戊二烯的同位素比值则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而变重。

沈平等将我国主要地区石油分离为饱和烃和芳烃两个馏份进行碳同位素测定, 发现不同来源的石油, 其饱和烃和芳烃的碳同位素组成具有明显差异: 对型或煤系有关的轻质油, 其饱和烃和芳烃都富集较重的碳同位素,型原油与煤系有关的轻质油(或凝析油) 相比, 均具有较轻的饱、芳同位素组成。

地球化学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地球化学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地球化学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物质化学性质和地球化学现象的学科,旨在揭示地球形成、演化和资源分布等方面的科学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一些地球化学中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包括新型分析仪器、新型样品处理技术、地球化学模拟等方面。

一、新型分析仪器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ICP-MS是一种高灵敏度和高分辨率的质谱仪,可同时测定多种元素的同位素比值和元素浓度。

它广泛应用于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生物科学等领域,可用于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大气环境污染、生物元素代谢等问题。

2. 微区分析仪(SIMS)SIMS是一种高分辨率、高分析能力的微区分析仪,可对小至微米级别的样品进行分析。

它能够测定元素同位素比值、化合价及缺陷等信息,广泛应用于天然矿物、岩石、陨石等地球化学样品的分析。

3. 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XRF是一种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技术,可快速分析大量元素的浓度和组分。

它广泛应用于生态环境、地质矿产勘探等领域,能够快速确定样品的元素组成和浓度,提高分析效率和准确度。

二、新型样品处理技术1. 等离子体预处理技术等离子体预处理技术是一种采用等离子体辅助化学反应或等离子体评论去除质谱分析的前处理技术。

它可以清除样品中的干扰物质,提高元素的检测灵敏度和准确度,广泛应用于地球化学、环境科学等领域。

2. 全自动样品制备技术全自动样品制备技术是一种快速、精确、高通量的地球化学样品处理技术。

它可以实现样品的自动加样、预处理、分离、纯化、浓缩和转移等多个步骤,并能自动完成数据处理和结果输出等过程。

三、地球化学模拟地球化学模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学方法对地球化学现象进行模拟和预测的技术。

它可以模拟地球表层环境中多种化学物质的扩散、反应、转运、生物利用等过程,为环境保护、资源开发等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四、结语地球化学是一个复杂的科学领域,涉及的问题范围广泛而深奥。

油气地球化学学生实验报告

油气地球化学学生实验报告

油气地球化学学生实验报告引言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构成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而油气地球化学则是地球化学在石油和天然气领域的应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石油勘探过程,了解油气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实验目的1. 了解油气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2. 掌握油气地球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设备;3. 实践分析和解读实验数据的能力。

实验装置与试剂1. 天平2. 热力学计算软件3. 石油气样品4. 其他常用实验仪器和试剂实验步骤及结果分析1. 样品采集:根据实际需求,我们选择了地下薄层油田作为样品来源,并进行了沉积岩分析和原始油分析。

2. 沉积岩分析:我们对样品进行了粒度分析,发现沉积岩颗粒主要为粉砂质,有利于石油的储集和运移。

3. 原始油分析:我们对原始油样品进行了密度、粘度和组分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该原始油密度较低,粘度适中,其中主要组分为烷烃,含有少量的环烷烃和芳香烃。

这些特性表明该原始油质量较好,具有较高的开采价值。

4. 油气地球化学公式计算:我们根据实验数据和热力学计算软件,利用油气地球化学公式进行了热力学参数计算和油气运移模拟。

通过计算结果,我们可以获得潜在石油储量、矿石成因、油与岩石的相互作用等重要信息。

5. 结果分析: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 该地下薄层油田具有较高的潜在石油储量;- 石油在储集岩石中的运移主要受到孔隙度、渗透率和地应力等因素的影响;- 石油的运移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油水分离、溶解和降解等反应。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初步了解了油气地球化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实验过程中,我们运用了石油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热力学等知识,掌握了油气地球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设备,并且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加深了对油气地球化学的理论和应用的认识。

实验结果表明,油气地球化学在石油勘探和开发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为石油储量评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

致谢感谢实验室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支持与协助,使本次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油气运移地球化学示踪研究进展

油气运移地球化学示踪研究进展

第30卷 第6期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Vol.30 No.6December20202020年12月JournalofGuangdongUniversityofPetrochemicalTechnology油气运移地球化学示踪研究进展纪红1,陈湘飞2(1.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理学院,广东茂名525000;2.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库尔勒分院,新疆库尔勒8410016)摘要:传统的油气运移地球化学示踪研究主要集中在各种生物标志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

近年来,油气示踪研究中相关的示踪剂和分析技术呈多样化发展,除咔唑类含氮化合物以外,二苯并噻吩(DBTs)和二苯并呋喃(DBFs)也是良好的运移指标;储层自生矿物、稀有气体同位素和金刚烷等也可用于油气运移示踪,但其机理与应用指标还有待深入研究。

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MS)技术能够扩大化合物的检测范围,同时避免了传统分离过程对含氮化合物的影响,在油气运移示踪领域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在油气运移示踪研究中,应正视各种方法或示踪剂自身的局限性,加强新的地球化学指标的运用,强调多指标参数的综合运用。

关键词:油气运移;地球化学;含氮化合物;示踪剂;分析技术中图分类号:TE1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562(2020)06-0019-05油气具有流动性,它的这种特性使得油气运移成为石油地质综合研究中至关重要但又最薄弱的环节。

但是,烃类流体经连通砂体、断层及不整合面等输导体运移过程中,由于地质色层效应、有机-无机反应的存在,必然造成输导体系中沿烃类运移方向,油气的某些物理、化学指示参数呈现出一定的趋势性变化特征,这为油气运移示踪提供了理论基础。

笔者在进行大量相关资料调研的基础上,对目前国内外油气运移示踪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并指出了今后油气运移示踪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 传统的油气运移示踪方法油气运移示踪是油气地球化学家们长期以来所面临的问题,Al-Shahristani等[1]根据原油中微量元素V和Ni含量的变化研究了伊拉克油田原油的垂向运移,而自Seifert和Moldowan[2]尝试运用石油成分评估运移距离以来,分子地球化学在油气运移示踪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色谱-质谱分析技术的发展为分子水平的油气运移地球化学示踪提供了可能,研究的示踪参数主要包括各种生物标志化合物、原油成熟度等。

2011 第三章 油气地球化学的主要分析方法简介

2011 第三章 油气地球化学的主要分析方法简介

D (%) I1
70 60 Ⅰ 50
40 30 Ⅱ1
20
Ⅱ2
10 Ⅲ
410 420 430 440 450 460 470 480 490
Tmax ℃
21 Ⅰ
19
17
15
13
11 Ⅱ1
9
7
5
Ⅱ2
3

1
410
430
450
470
Tmax ℃
降解潜率D、Tmax生油岩有 机质类型图版
类型指数、Tmax生油岩有机质 类型图版
与无机矿物 分离开来
深入研究
分子量较小的化合物(沥青):有机溶剂萃取(抽提) 高分子量的化合物(干酪根):与无机基质的分离
从取样、储存、碎样直到分离的整个过程中, 有机质都容易受到污染或发生物理化学变化。
有机质的分离、纯化等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它 是保证仪器测试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
一、岩石中可溶有机质的抽提
五、有机元素分析
有机元素是石油及沉积岩中有机质的基本组成, 其中以碳、氢元素为主。从干酪根至沥青到原油,氢 显著地增加、碳稍有增加,而硫、氮、氧却一致减少。 由于氢比其他元素轻得多,所以氢含量较高的石油比 重低。
在石油地球化学研究中,一般用元素组成范围或 原子比值来表征有机母质的性质,用干酪根或抽提物 中C、H、O元素随埋深的变化来研究生油岩中有机质 热演化特征等,因而是重要的分析项目之一。
一、概述
色谱法:又称色谱分析、色谱分析法、层析法,是一种分离和 分析方法。色谱法利用不同物质在不同相态的选择性分配,以 流动相对固定相中的混合物进行洗脱,混合物中不同的物质会 以不同的速度沿固定相移动,最终达到分离的效果。
1.两相所处状态分类

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技术和技能

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技术和技能

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技术和技能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是一项既困难又具挑战性的工作,它需要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技能。

近年来,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勘探过程变得更加高效和精准。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一些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行业中重要的技术和技能。

第一,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是石油和天然气勘探的核心。

地球物理勘探是通过将电、磁、重力、声波和地震波等物理现象应用到地下探测中,以获取地下地质和矿产资源信息的技术。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识别地质构造、判断油气藏性质和储量、预测油气储层的空间分布、确定油气井的位置等方面。

在地球物理勘探中,地震勘探是最普遍和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在地震勘探中,通过地震波在地下的反射、折射和干涉来确定地下构造和岩性。

第二,数值模拟技术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数值模拟技术是借助计算机模拟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的过程。

通过针对地质储层的数值模拟,可以预测储层中残存的油气的分布、运移和产量等。

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帮助石油和天然气勘探者优化勘探过程,降低勘探风险,提高开发效率。

第三,地质学技能是探索新油气田的重要手段之一。

地质学技能包括对沉积、构造、油气成藏等方面的认识和解释。

通过采用高精度的地质评价技术,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石油和天然气藏的类型和性质。

勘探者还需了解地质结构和地质历史,以及各种因素对岩石物性的影响。

第四,地球化学技术是勘探者用来寻找新油气藏的又一重要工具。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化学元素和化合物在地球物质中分布、演化和转化的学科。

在石油和天然气勘探中,地球化学技术可以通过地表采样和分析油气储层中化学元素和有机烃的含量和组成,从而判断储层是否含有可开发的油气藏。

最后,我想说的是,石油和天然气勘探是一个复杂且危险的工作。

勘探者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和专业技能的巩固,才能够胜任这项艰苦的工作。

为了保障勘探者的生命安全和工作效率,勘探公司需要采用安全的工作流程和适当的防护设施。

此外,在勘探工作中还需要遵循一定的环保规定,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地质勘查中地球化学分析技术

地质勘查中地球化学分析技术

地质勘查中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在地质勘查领域,地球化学分析技术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手段,它犹如一把神奇的钥匙,能够帮助我们揭开地球内部的神秘面纱,探寻隐藏在地下的矿产资源和地质奥秘。

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从寻找金属矿床,如金、铜、铅、锌等,到探测能源资源,如石油、天然气,再到研究地质环境和地质灾害,它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金属矿床勘查中,通过对土壤、岩石、水系沉积物等样品中的元素含量和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可以圈定出异常区域,为进一步的勘查工作提供重要的线索。

而在能源勘查方面,地球化学分析有助于了解油气的生成、运移和聚集过程,提高勘探的成功率。

地球化学分析技术所依赖的原理,是基于不同地质体中元素的分布和迁移规律。

各种地质作用会导致元素在不同的环境中发生富集或分散,从而形成特定的地球化学模式。

例如,在热液成矿过程中,成矿元素会随着热液的流动在特定的部位沉淀富集。

地球化学分析就是通过检测这些元素的异常分布,来推断地质过程和矿产的存在。

常见的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多种多样。

其中,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是一种经典的技术,它能够准确测定样品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含量。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但一次只能测定一种元素,分析效率相对较低。

相比之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则具有多元素同时分析的能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ICPOES 可以同时测定数十种元素,而 ICPMS 则能够检测到更低浓度的元素,具有更高的灵敏度。

另外,X 射线荧光光谱法(XRF)也是一种常用的地球化学分析手段。

它通过测量样品受 X 射线激发后产生的荧光光谱,来确定元素的种类和含量。

这种方法无需对样品进行复杂的前处理,分析速度快,适用于大规模的样品分析。

在地质勘查中,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是地球化学分析的重要环节。

采样点的选择必须具有代表性,要综合考虑地质背景、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因素。

石油勘探中的地球化学勘探技术

石油勘探中的地球化学勘探技术

石油勘探中的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石油勘探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勘探手段和技术,寻找和发现地下潜在的石油资源。

其中,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勘探领域中,为勘探人员提供了重要的信息和指导。

本文将介绍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并讨论其在勘探活动中的重要性。

一、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概述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是通过对地质样品和地下水样品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的化学成分和特征,以识别石油的勘探前兆和石油相关的地下构造。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主要包括地球化学测量和地球化学分析两个方面。

地球化学测量是指通过对地质样品和地下水样品进行采集和测试,获取其化学特征和地下构造信息。

常用的地球化学测量手段包括地电化学测量、重力测量、磁力测量等。

这些测量手段能够对地下构造和地质体进行精确的测量和分析,为石油勘探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数据。

地球化学分析是指通过对地质样品和地下水样品进行各种化学分析,以获得其中的化学成分和特征信息。

常用的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包括元素分析、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同位素分析等。

这些分析手段能够直接反映地下岩石和地下水的组成和性质,为勘探人员确定石油资源的分布和质量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二、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在石油勘探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能够提供关于地下构造、岩石性质和石油资源分布等方面的信息,为勘探人员确定勘探目标和制定勘探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1. 发现石油前兆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能够通过分析地下水中的石油指示物和化学元素分布,发现潜在的石油前兆。

例如,地下水中苯系列和烷基苯系列化合物的含量增加可能意味着附近存在石油资源。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通过对地下水样品的分析,能够为勘探人员提供重要的地下信息。

2. 确定石油资源分布地球化学勘探技术能够通过分析地质样品中的有机质含量和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确定石油资源的分布和含量。

有机地球化学分析能够准确地识别地下岩石中的有机质类型和含量,从而帮助勘探人员确定石油资源的丰度和质量。

地球化学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地球化学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地球化学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化学元素在地球上的分布、循环和变化规律的学科。

在石油勘探中,地球化学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能够帮助勘探人员确定油藏的类型、评估石油资源和预测油田的开发潜力。

本文将介绍地球化学在石油勘探中的应用。

一、沉积岩中的有机质分析地球化学技术可以通过分析沉积岩中的有机质,确定有机碳含量、有机质成熟度和有机质类型等参数,从而判断沉积岩中是否具有形成石油和天然气的潜力。

通过对有机质的热解实验和热模拟实验,可以评估油源岩的成熟度,进一步推测石油的生成和运移过程。

二、地球化学勘探寻找石油和天然气地球化学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土壤、岩石、地表水、地下水、矿泉水等不同介质中的石油和天然气示踪物,帮助确定潜在的油气藏。

通过研究这些示踪物的组合和特征,可以找到富集石油和天然气的区域,指导勘探人员开展准确的勘探工作。

三、地球化学技术在油藏评价中的应用地球化学技术可以通过研究油藏中的岩石、矿物和流体等样品,了解油藏的物理性质、化学特征和地质背景,对油藏进行评价和描述。

通过分析油藏样品中不同石油组分的比例和性质,可以判断石油的类型、质量和资源量,为石油开发提供重要依据。

四、地球化学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地球化学技术可以通过分析石油田中的油气示踪物和地层水的化学组成,了解石油田的产油机理、油藏补给方式和储量分布规律,为油田的有效开发和提高产能提供科学依据。

地球化学技术还可以帮助调查地下水对油气开发的影响和石油污染的防治措施。

五、地球化学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随着石油勘探和开采的不断深入,环境保护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地球化学技术可以通过分析地下水、土壤、沉积物和大气等介质中的石油污染物,了解石油的分布、迁移和转化规律,为石油污染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总结:地球化学技术在石油勘探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沉积岩中的有机质、勘探寻找石油和天然气、油藏评价和油田开发中的应用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地球化学技术为石油勘探和开发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

实验二油气地球化学分析

实验二油气地球化学分析

实验二油气地球化学分析
实验目的:通过油气地球化学分析,了解石油和天然气的组成及相关特性。

实验设备:
1. 油气样品
2. 石油分析仪:用于分析样品中各组分的含量和性质,如闪点、凝点、蒸留范围等。

3. 气体分析仪:用于分析天然气样品的组成和性质,如甲烷含量、气体密度等。

4. 地球化学仪器:如质谱仪、红外光谱仪等,用于对样品进行进一步的成分分析。

5. 安全设备:如安全眼镜、手套、防护服等。

实验步骤:
1. 准备油气样品:从不同来源收集石油和天然气样品,保持样品的完整性和纯度。

2. 石油分析:使用石油分析仪,依次对样品进行闪点测定、凝点测定、蒸馏范围分析等。

3. 天然气分析:使用气体分析仪,对天然气样品进行甲烷含量分析、气体密度测定等。

4. 地球化学分析:使用地球化学仪器,对样品进行进一步的成分分析,比如使用质谱仪对石油样品中的各种化合物进行鉴定,使用红外光谱仪对样品中的官能团进行分析等。

5. 数据处理和分析:整理实验数据,并根据数据结果对样品的组成和特性进行分析和解释。

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的相关规定,合理使用实验设备。

2. 样品的选择要代表性,能够反映石油和天然气的一般组成。

3.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对实验设备的维护和校准,以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4. 实验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实验结果: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得出石油和天然气的组成和特性,比如各组分的含量、闪点、凝点、蒸馏范围、甲烷含量、气体密度等。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利用和地质勘探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基本原理及典型方法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基本原理及典型方法

油气地球化学勘探的基本原理及典型方法油气化探主要是通过探测到的各种地球化学异常来揭示地下油气藏的存在。

如何从地表检测出各种烃类和烃类蚀变产物、从检测到的各项组分中提取深部油气信息以及尽可能排除各种地表因素的干扰一直是油气化探的主要发展方向。

目前背景和异常的识别主要是通过各种数理统计的方法,如采用区域均值加减几倍方差作为异常的下限等来确定异常的。

这些方法在小比例尺低精度油气化探的概查和普查阶段(背景较为统一)是可行的,然而在大比例尺高精度的详查和精查阶段(存在较大背景差异),异常和背景的区分需要更为科学的标准和方法。

改进应用的数学模型来确定异常是一种思路,另外通过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利用烃类的组成和同位素特征从成因方面对背景和异常进行精细判识是另一个发展思路。

经过多年的发展,人们在检测技术上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为地表烃类和烃类蚀变产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地表烃类的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已有许多种,如顶空气、酸解烃、游离烃、吸附烃,吸着烃、溶解烃以及热释烃等,这些方法有些已相对成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分析实验流程并开发了相应的仪器设备。

由于不同阶段、不同成因产生的烃类不仅组成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如地表生物地球化学作用产生的烃类以甲烷含量为主,且明显贫13C;深部油气中重烃含量相对较多,且相对富集13C),而且进入土壤先后次序以及存在的烃类-水-土壤相互作用的不同,都为从油气化探异常中提取深部油气信息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研究对象。

如包裹在土壤颗粒内部的吸着烃以早期形成的烃类为主;存在于颗粒之间的游离烃以晚期渗逸的烃类和地表形成的烃类为主。

然而由于已有的一些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在测定对象上存在明显的交叉混合现象,妨碍了许多关键信息的提取,从而影响了成因方面的研究。

如酸解烃实际上包括了土壤中颗粒物表面和内部严格意义上的吸附烃和吸着烃,这样得到的酸解烃具有较高的信噪比;活性碳吸附烃法分析测定的实际上是土壤中的游离烃,即包括了地下油气来源的烃类也包含了由地表生物化学作用产生的烃类,因此游离烃测定的稳定性和重现性较差,易遭受气候、土壤含水饱和度以及地表各种污染(包括人为和表生地球化学作用两方面)的影响;顶空气缺点是解吸的烃类量很小;热释烃也包括了吸附烃和部分吸着烃,并且热释温度不易控制,温度低了,烃类释放不完全,温度高了,可能产生裂解,故热释烃指标也不够稳定,应用效果不甚理想。

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有机地球化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上有机物质的成因、分布、演化和功能的学科。

它通过对地球上有机物质的化学特征和地质背景的综合研究,揭示了地壳和生命的互动关系,对于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的原理和应用两个方面来探讨它在油气勘探中的重要性。

首先,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的原理是基于有机物质作为生物标志物存在于地球上的特殊性质。

有机物质主要包括生物标志物、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化合物和溶解有机质等。

其中,生物标志物是比较重要的指示物,它们是生物体自然合成的有机物质,在地球化学寻找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生物标志物包括脂类、腐植酸、藻腋、干酚、单子、正则生物标志物和异构生物标志物等,它们通过地球化学研究,可以根据不同的上下界特征,进而推断地下油气存在的状况。

另外,有机地球化学方法还应用于岩石特征识别和评价、指定表层环境变化、建立与调查油气藏区断层有机物活动性的模型等。

其次,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首先是在油源分析中的应用。

通过对地表样品、岩石和沉积物中的有机物质进行分析,可以判断油气源岩类型、油气生笆化类型和演化程度,从而为油气勘探提供重要依据。

其次是在油气成藏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可以解释油气形成的各个环境参数,如温度、压力、pH值等,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油气的运移和富集过程。

此外,有机地球化学方法还可以帮助勘探人员判断油气储层类型、储集物性和储存条件,进而提升油气勘探的水平和效果。

最后是在油气勘探地球物理勘探和化探方法的应用。

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的结论和结果对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和化探方法的设计和实施有重要指导作用。

虽然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在油气勘探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有机地球化学方法的研究需要实验手段和技术手段的支持,这对于一些小型企业和相关机构来说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其次,有机地球化学方法在地质和化学研究上的应用并不完善,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水平。

地球化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地球化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

地球化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地球化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化学成分、结构和演化的学科。

在油气勘探中,地球化学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它通过分析地球内外部不同环境中的元素、同位素和有机化合物等信息,为油气勘探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本文将分析地球化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并探讨其重要性。

一、地球化学应用于油气勘探的基本原理地球化学应用于油气勘探中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研究地球内外部不同环境中的元素、同位素和有机物等特征,来揭示油气藏的形成和演化过程。

通过分析地球化学数据,可以获取油气藏的来源、形成机制、分布规律等重要信息,从而指导油气勘探地质工作。

二、1. 元素和同位素分析地球化学中常用的元素和同位素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确定油气藏的来源和流体组成。

通过分析油气样品中的元素含量和同位素组成,可以推断油气来自特定沉积环境,判断油气藏类型和地质年代,进而指导油气勘探地质工作。

2. 有机地球化学有机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含有机物的岩石和地球表层沉积物。

通过分析有机质的组成、成熟度和来源等特征,可以评估有机质丰度、烃类类型和烃源岩的潜力,为油气勘探提供重要依据。

3.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主要研究元素的同位素组成和分馏过程。

通过分析油气样品中的稳定同位素组成,可以判断油气的源岩类型和成因,揭示油气形成、运移和沉积过程,为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线索和指导。

4. 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地球化学勘探技术是指基于地球化学原理和方法,开展的专门的地质勘探活动。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地球化学勘探地质地球化学探矿、地球化学勘探地质地球化学工程测量等。

通过采集地球化学数据、分析样品特征,可以评估地质构造、沉积环境和油气藏分布等,为油气勘探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三、地球化学在油气勘探中的重要性地球化学在油气勘探中的应用,可以提供丰富的地质信息,帮助勘探人员更准确地确定油气藏的位置、规模和品质,降低油气勘探的风险和成本,提高勘探效率。

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油气地球化学是以石油和天然气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它们的来源、成熟演化、运聚储藏等方面的一门学科。

自1950年代以来,随着仪器技术、化学分析等多方面的发展,石油地球化学的研究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油气地球化学研究的最新进展。

一、油气源岩形成机制的深入研究油气源岩是产烃和储集烃类物质的重要富集区,其成因机制对石油资源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油气源岩成因的研究主要从有机质古地理、氧化还原条件和沉积环境等三个方面进行探究。

有机质古地理方面,研究表明油气源岩的有机质来源可能是来自周围地层,在运移过程中汇聚到基底区域,形成富有机质沉积物。

此外,还有一部分有机质来源于生物形成废弃物及其他原生有机质。

氧化还原条件方面,研究表明异常高的氧化还原界面可能会导致母质有机质的快速转化,导致大量的烃类产生。

沉积环境方面,一些新的研究表明,不同的沉积环境对于石油形成有着关键的影响。

例如,特定的海湾和海洋环境有助于油气源岩中的沥青质和q10等有机物的形成,而湖、河流和盆地则更有利于烃类型的多样性产生。

二、油气地球化学新技术的应用近年来,油气地球化学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些新的仪器技术和分析方法,这些方法极大的改善了石油地球化学的质量和精确性。

其中,氡同位素放射性检测技术是一种新的石油勘探工具。

氡同位素在油气储层中的浓度非常低,但它的放射性半衰期长,可以通过测量氡同位素的衰变产物来检测油气运移的路径和运聚储藏的情况。

另外,生物分子标志技术也是近年来油气地球化学新的重要分析方法之一。

这项技术以生物黑色素为例,与有机质结合,分析有机质类型,补充了油气地球化学分析的缺陷。

此外,研究人员还开发了新的基于氯同位素的标志技术,利用氯同位素的分布来反映沉积环境的化学特征,从而预测油气储层特征和含量。

三、预测油气运聚储藏和评估采收潜力的新研究油气运聚储藏的解析分析技术已非常成熟,但无论是解压实验还是溶解实验都需要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

浅谈油气示踪的几种地球化学方法(1)

浅谈油气示踪的几种地球化学方法(1)

浅谈油气示踪的几种地球化学方法作者:倪宁【摘要】油气在运移过程中,由于油气分子在大小、结构、极性等方面的差异,存在被矿物颗粒选择性吸附的现象,从而导致油气在运移过程中产生一定程度的运移分异效应,即地质色层效应。

已经证实,当盆地的地质环境比较稳定时,油气在运移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与实验室的“色层”效应极为相似(查明,1997)。

从物理化学的角度来看,色层效应是原油中各个化学组分的分馏过程(Leythaeuser等,1984;Seifert and Moldowan,1986)。

因此,根据某些典型的地球化学指标的变化规律,可以追踪油气运移的主要方向和距离。

【关键字】非烃化合物;饱和烃;芳香烃一、族组成变化由于原油中的非烃化合物(胶质、沥青质)分子大,极易被矿物表面吸附。

同样,芳香烃比正构烷烃和环烷烃的极性强,因此,随着运移距离的增大,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和芳香烃含量都降低,造成了原油中的饱芳比、总烃(HC/R+AS)等指标变大。

王东良等(2007)研究塔里木盆地柯克亚白垩—新近系原油族组成的纵向变化特征后认为,其原油自下而上具有饱和烃含量增高、芳香烃含量降低、饱芳比值增加的特征,而芳香烃、非烃和沥青质含量自下而上的分布特征与饱和烃含量具有相反的变化趋势。

这种差异主要受控于油气自下而上的运移分馏作用的控制。

二、各族组分变化(一)饱和烃对于原油来说,随着运移距离增大,沿着运移方向,原油组分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

由于原油中烃类分子化合物立体结构效应,使得原油中异构烷烃比正构烷烃易运移出去,正构烷烃比环烷烃易运移出去,链烷烃比环烷烃易运移出去,运聚效应结果导致了沿运移方向运移出去的原油中异构烷烃/正构烷烃、链烷烃/环烷烃比值均上升。

对于天然气来说,天然气的运聚效应导致了甲烷相对于重烃、异构丁烷相对于正丁烃、烃类组分相对于非烃组分优先运移,结果使得随着运移距离增大,天然气中C1/C2、C1/(C2+C3)、iC4/nC4、HC/NHC比值均增大。

油气地球化学实验报告(全)

油气地球化学实验报告(全)

实验一:有机碳含量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验,加强对反映烃源岩各种地球化学特征的相关指标的认识,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和操作步骤及其地质应用。

二、实验原理有机碳含量是指岩石中所有有机质含有的碳元素的总和占岩石总重量的百分比。

有机质含量=有机碳含量×K将去除无机碳的样品,在1300℃~1500℃高温充分氧气存在的条件下进行灼烧45~90秒。

有机碳被氧化为CO2、二价硫被氧化为SO2。

生成SO2、CO2和CO气体,流经各种吸收管除去杂质。

SO2进入硫红外池,检测出样品中硫元素的百分含量。

CO2和CO进入催化炉,将CO转化为CO2,然后进入硫红外池,检测出样品中碳的百分含量。

三、实验步骤1.样品的前处理(1)碎样:将要分析的岩样洗去表面污物,在40~60℃的烘干箱内烘干后粉碎;(2)过筛:过100目标准筛,装入样品袋,放入干燥器待用;(3)称样:在万分之一天平称取0.5~1.0克岩样,放入透水瓷坩埚中;(4)酸化:(去除无机碳)将坩埚放入50ml烧杯中,加25ml 10%的盐酸溶液,浸泡3~4小时后,将烧杯放在水浴锅上加热,温度控制在70℃,使烧杯中的液体慢慢蒸发40分钟;(5)水洗:取出冷却到室温,将坩埚放在抽滤器上,用蒸馏水洗至中性;(6)烘干:取出盛样坩埚放在烘箱内60~80℃烘干,时间为6~8小时。

取出放入干燥器内准备分析测定。

2.样品上机测定(1)开机稳定1个小时;(2)打开氧气、空气分压表,压力控制在36磅/平方英尺;(3)所有最初启动程序必须全部完成,正常操作为自动形式;(4)样品上机测定:从干燥机内将样品取出,在每一个样品中加铁助熔剂0.5克,加铜助熔剂0.2克。

输入样品编号和样品质量,然后将坩埚放入感应炉,按一下分析开关,分析自动进行,结果显示于计算机上;(5)取出废坩埚,放入第二块样品,按上述步骤分析,依次进行下去;(6)空白实验:从某一分析结果中选取标准值,它的差异平均值是新的空白值。

研究油气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的态度与方法

研究油气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的态度与方法

研究油气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的态度与方法
李广之;唐碧莲;缪九军;袁子艳
【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
【年(卷),期】2003(027)003
【摘要】油气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的理论基础还很薄弱,在此理论基础之上建立的勘查技术还不是很成熟. 要想研究、发展和完善油气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的理论和方法,就必须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来正确认识油气地球化学勘查技术研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明确思路,抓住关键,并用科学的方法才能达到目的.
【总页数】5页(P197-201)
【作者】李广之;唐碧莲;缪九军;袁子艳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化探研究所,安徽,合肥,23002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化探研究所,安徽,合
肥,23002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化探研究所,安徽,合
肥,23002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化探研究所,安徽,合
肥,2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2
【相关文献】
1.油气地球化学勘查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J], 陈远荣;贾国相;
2.油气地球化学勘查中的分析测试技术和方法 [J], 汪双清;孙玮琳
3.铂钯地球化学勘查方法技术研究 [J], 马宏卫
4.基于油气地球化学勘查中的分析测试技术和方法 [J], 克猛;李新海
5.油气地球化学勘查新方法和新技术的应用研究 [J], 陈远荣;贾国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油气地球化学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分析
付莹
(沈阳师范大学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油气地球化学是利用多项实验分析技术获得与石油地质相关的信息参数,同时对油气地质进行预估,以便使微观地质研究以及合理的勘探开发得以实现。

油气地球化学是我国石油地质研究领域当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之一。

本文简述了油气地球化学中的技术,从天然气有机地球化、油气轻烃两方面分析了油气地球化学,以便油气地球化学能够在我国地质研究当中的应用更为广泛。

【关键词】油气地球化学技术分析新方法
油气地球化学是我国地质勘查的主要应用手段之一,能够快速、有效的帮助我国或去石油地质的相关信息,为我国石油开采以及相关工程起到积极作用。

我国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兴起于20世纪五十年代后,由苏联引进中国。

我国通过不断的开发以及创新,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在油气地球化学方面已然形成新的技术以及方法,从而对我国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
1.1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内涵以及功能
以油气地球化学的角度来看,油气地球化学技术具有多方面功能:其一,油气地球化学技术能够帮助研究人员分析沉积盆地当中之所以形成石油与天然气资源的原因。

另一方面,分析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在运移成藏之后所产生的次生变化。

研究人员通过油气地球化学技术能够对上述两个方面进行深人研究。

现今,油气地球化学技术正在高速发展,相关人员也在不断进行研究。

我国以原有的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为基础,可以令含氮化化合物的分离制备得以实现,可以对石油与天然气资源中的色泽、质量、生物标志以及分子等石油信息实施检测,并得
出其质谱、色谱以及同位素方面的数据。

我国以油气地球化学分析为基础,不断开发新型的技术以及方法,其目的是为我国现今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勘测、石油与天然气成因分析、运移成藏的过程预测以及后期次生变化方面所做的研究供提供数据支持以及保障。

1.2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作用
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在勘察过程中,一般是以土壤气测法作为勘察的主要手段。

该方法至今已获得较大的进步,油气地球化分析技术拥有多项新技术以及新方法。

相比传统的油气
地球化学分析技术,新技术能够提供更为健全的指标、同时节省了企业大量资金、并能够高效率完成工作,故而在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当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如今,该技术已然渗人勘探期间的各部分工作当中,高以及新兴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成为油气资源勘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预测成功率的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提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逐渐向一体化以及系统化方向改变与发展。

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适用范围将愈发广泛,以我国目前的油气资源分析,除了陆地的石油与天然气资源需要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海上石油的开采也需要该技术支持。

因此,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对我国海上石油与天然气资源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同时也对海上石油与天然气气源的开采工作具有积极作用。

2油气地球化学新技术以及新方法
2.1天然气有机地球化学中运移、封盖条件方面
传统天然气地质研究当中,并没有丰富的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也较为匾乏,直至天然气有机地球化学以及相关的运移、封盖技术条件测试出现。

通常情况下,传统分析当中,研究人员主要使用Cl一cs中所包含的烃类成分以及非烃类成分实施研究,方法单一,导致分析结果并不精确。

若从技术方面来看,该方法并不能帮助研究人员获取大量的信息,所获取的信息类别也较少,不能区分所有天然气的类别,同时也无法分析目标天然气的形成原因、封盖条件等,油气地球化学开发的新技术以及新方法在天然气中的应用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测定天然气当中测量Cl一cs中烃类以及非烃类成分、coZ中所含碳同位素的方法。

研究人员可将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运用于测定天然气的Cl一cs当中烃类以及非烃类、co 众所含碳工作当中,研究人员便可测定天然气中6个成分的质谱样品,如Cl一cs、coZ。

研究人员在检测过程中,每次检测的质谱样品的量以100产L为标准,测量的误差能够维持在0.巧%。

与住5%。

之间。

研究人员通过该方法测定天然气能够发现,在分析产生天然气原因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数值是甲烷碳的同位素数值。

在分析天然气的演变过程与地质分类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乙烷碳同位素。

因此研究人员便可将甲烷碳同位素与乙烷碳同位素相结合,对天然气进行分析,以便对形成原因不同的天然气进行分类。

第二,测定天然气氢同位素的方法。

研究人员可通过气相色谱仪将天然气以及石油资源中所包含的不同单体烃成分实施分解。

测量过程中,研究人员会发现,主要的单体烃当中含有甲烷、异丁烷、丁烷等元素。

之后,研究人员将分解之后的单体烃放置于热解炉当中分解,当温度高达14400c时,热解炉中的单体烃会逐渐转化为氢气,之后研究人员便可测定氢气的同位素。

2.2油、气、岩轻烃方面
油、气、岩轻烃测定方面对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也具有较高的依赖程度。

如今油气地球化学分析技术的发展愈发迅速,故而油、气、岩的轻烃分析工作也逐渐引起各企业的重视。

当碳元素与氢元素混合而成的物质被称之为烃类物质,而烃类物质当中,碳元素含量不足巧的物质则称为轻烃。

轻烃分类较多,其中含有气态轻烃以及液态轻烃。

气源上方土壤的不同,使得气态烃之间也存在差异。

轻烃是天然气以及轻质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人员应区分天然气以及轻质油所包含的轻烃同其余烃类物质,通过气相色谱仪对天然气以及石油资源分离的轻烃进行分析以及研究。

传统分析过程中,由于科学技术以及研究设备的落后,导致研究人员在研究过程当中,不能完整分析轻烃组成部分的信息,部分有价值的信息也无法获取。

油气地球化学新技术开发之前,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研究人员更倾向于使用热蒸发技术,以便
对岩石所含轻烃含量进行检测。

如今,大部分研究人员在检测过程中,使用溶剂冷抽提技术。

该技术具有全密封、低沸点的特性,能够够弥补热蒸发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开发了冲击式以及切削式两种粉碎方法,均在岩石轻烃分析工作当中起到重要作用。

3结语
油气地球化学技术对我国石油以及天然气的勘测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现今我国油气地球化学技术已然得到较大的发展,在我国石油以及天然气开采工程中的应用也愈发广泛。

然而我国现今的油气地球化学技术还有大量的发展空间,研究人员应注重对油气地球技术的研发工作,以便促进我国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秦建中,钱志浩,曹寅,张美珍.油气地球化学新技术新方法u].
石油实验地质,2005(05):99一108.
[2]索孝东,石东阳.油气地球化学勘探技术发展现状与方向山.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8(02):286一2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