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常见的病毒性疾病病名和病原
牛羊猪常见的疾病以及预防措施
牛羊猪常见的疾病以及预防措施牛羊猪是家畜中常见的动物,它们在养殖过程中会面临各种疾病的威胁。
为了确保牛羊猪的健康和生产效益,养殖者需要了解常见的疾病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介绍牛羊猪常见的疾病以及预防措施,以帮助养殖者更好地管理家畜的健康。
牛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1. 霍乱。
霍乱是一种由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感染病,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和腹痛等症状。
预防霍乱的关键是加强饮水卫生管理,保持饮水的清洁卫生,定期清洁饮水设施,并对牛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
2.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咳嗽、流鼻涕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预防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的关键是加强牛舍的通风管理,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对牛进行呼吸道疫苗接种。
3. 牛瘟。
牛瘟是由牛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烧、食欲不振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预防牛瘟的关键是加强牛舍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洁消毒牛舍,对牛进行定期的牛瘟疫苗接种。
羊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1. 羊痘。
羊痘是由羊痘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水疱、结痂和发热等症状。
预防羊痘的关键是加强羊圈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洁羊圈,对羊进行定期的羊痘疫苗接种。
2. 羊肺病。
羊肺病是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和肺部炎症等症状。
预防羊肺病的关键是加强羊圈的通风管理,保持空气流通,定期对羊进行呼吸道疫苗接种。
3. 羊疯狂病。
羊疯狂病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狂犬病毒感染后的症状,包括疯狂、瘫痪和死亡等。
预防羊疯狂病的关键是加强羊的疫苗接种管理,定期对羊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
猪的常见疾病及预防措施。
1. 猪瘟。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高烧、食欲不振和呼吸困难等症状。
预防猪瘟的关键是加强猪舍的卫生管理,定期清洁消毒猪舍,对猪进行定期的猪瘟疫苗接种。
2. 猪肺炎。
猪肺炎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和肺部炎症等症状。
以咳嗽、喘、发热为主牛病的防治
牛腺病毒感染是以犊牛和成年牛的呼吸道疾病、下痢、肠炎、结膜炎和多发性关节炎等为特征。
(2)热射病。 见于气候闷热、潮湿,无防暑措施,加上体质不良,散热困难,使体温异常升高所致。当机体调节 体温机能紊乱,或在外界气温过高时,其蒸发和辐射都受到阻碍,体内热量不能释放而蓄积体内, 致使机体过热,高温对神经作用引起麻痹。体内过热,大量出汗、脱水使血液浓稠,血流缓慢,氧 供应不足及代谢产物蓄积,又因水及氯化钠大量地随汗排出,致使水和盐类平衡紊乱,最终导致心 力衰竭、酸中毒、麻痹和窒息死亡。
3、牛支原体肺炎 病原为牛支原体、殊异支原体、牛生殖道支原体及解脲支原体等,上述这些病原支原体中单独感染 引起轻微的肺炎,几乎没有死亡。本菌感染后牛可产生相应的特异性抗体,以达到治愈的目的,但 这些支原体中含有扰乱免疫的超抗原。这种超抗原的作用,加之本菌的感染,使动物呼吸道黏膜上 皮纤毛停止运动,容易引起病毒和细菌的继发感染性肺炎,导致病程延长,很难治愈。
2、肺充血与肺水肿 肺充血及肺水肿是许多疾病常见的一种最终结果。引起肺充血的原因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即 主动性的,继发性即被动性的。
(1)原发性(主动性)充血。主要损害在肺脏。多见于肺炎初期;汽车或火车的长途运输;炎热 天气,无遮荫、防暑设施所致的日(热)射病;吸入烟雾、刺激性气体及毒气;农药中毒,如有机 磷、有机氟中毒;再生牧草所致的急性过敏反应等,均可引起肺主动性充血。
(2)继发性(被动性)充血。主要损害在其他器官。主要见于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疾病,如心扩张、 心肌炎、心肌变性及二尖瓣膜狭窄和闭锁不全,因肺内血流出受阻而造成肺淤血。也见于病牛长期 躺卧,造成局部血液停滞而引起所谓的沉积性充血。
牛常见的27种疾病
牛常见的27种疾病牛是重要的农业动物之一,常见于农场和牧场。
与人类一样,牛也会患上各种疾病。
下面是牛常见的27种疾病,并对其中一些进行了详细描述:1. 牛流行性腹泻病:是由牛冠状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发热。
它会导致牛的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
2. 牛瘟热:是一种由牛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眼结膜炎和严重腹泻。
它会导致牛的生产能力下降和死亡。
3. 牛疣:是一种由乳头疣病毒引起的皮肤疾病,主要表现为皮肤上出现颗粒状的瘤块。
它可以通过接触感染其他牛只。
4. 牛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
牛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会导致牛的乳汁受污染,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5. 牛疱疹:是由牛疱疹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口腔和乳房的疱疹病变。
它会导致牛奶的质量下降和牛只生产力的减退。
6. 牛乳房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乳房组织炎症。
它会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和乳房肿胀疼痛。
7. 牛呼吸道疾病:包括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病毒性腹泻和牛病毒性下呼吸道综合征等。
这些疾病主要由病毒引起,会导致牛的食欲不振和呼吸困难。
8. 牛痢疾:是由痢疾弯曲菌引起的肠道感染疾病,主要表现为腹泻、腹痛和发热。
它会导致牛的消化功能受损和体重减轻。
除了上述常见的疾病,牛还可能患上以下疾病:9.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10. 牛口蹄疫11. 牛肺炎12. 牛疯牛病13. 牛巴贝虫病14. 牛挤乳感染15. 牛肉毒中毒16. 牛病毒性腹泻17. 牛角皮炎18. 牛鼻疽19. 牛白血病20. 牛病毒性下呼吸道综合征21. 牛布鲁氏菌病22. 牛布鲁氏菌乳房炎23. 牛佝偻病24. 牛急性心包炎25.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26. 牛结肠炎27. 牛发情障碍牛的健康对于农场和牧场的经营至关重要。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加强卫生管理和合理的饲养环境,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这些疾病的出现和传播。
防治黄牛常见病
防治黄牛常见病•防治黄牛常见病概述•防治黄牛寄生虫病•防治黄牛病毒性疾病目录•防治黄牛细菌性疾病•防治黄牛其他常见病•防治黄牛常见病的综合措施CHAPTER防治黄牛常见病概述定义分类定义与分类流行病学特点030201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测进行诊断。
鉴别诊断需与其他类似疾病进行鉴别,如与肉牛进行鉴别诊断时需考虑肉牛的品种、年龄、性别等因素。
诊断与鉴别诊断CHAPTER防治黄牛寄生虫病内寄生虫外寄生虫寄生虫种类与分布寄生虫病的危害防治措施与药物选择预防措施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阿苯达唑、伊维菌素等,按药物说明使用,避免过量或不足。
药物治疗中药防治CHAPTER防治黄牛病毒性疾病牛流行热由牛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通过空气传播,感染速度快。
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通过空气、水、食物和直接接触传播。
牛病毒性腹泻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引起,通过直接接触和呼吸道传播。
病毒种类与传播途径病毒性疾病的危害定期接种疫苗加强饲养管理建立健康档案隔离和治疗防治措施与免疫程序CHAPTER防治黄牛细菌性疾病细菌种类与感染途径大肠杆菌李斯特菌沙门氏菌03肠炎、腹泻细菌性疾病的危害01败血症02流产、死胎和胎儿畸形防治措施与药物选择保持饲料和水源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加强饲养管理免疫接种药物预防治疗根据当地流行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在疾病高发期可适当使用抗菌药物进行预防。
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如注射、口服等。
CHAPTER防治黄牛其他常见病瘤胃酸中毒尿素中毒有机磷中毒中毒性疾病内科疾病感冒由于气候变化、温差过大或黄牛体质虚弱,导致黄牛感冒。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流涕和食欲不振。
胃肠炎由于采食不当或环境卫生不良,引起黄牛胃肠道炎症。
症状包括腹泻、腹痛、发热和食欲减退。
肺炎由于感冒或其他疾病引起肺部炎症。
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和食欲减退。
角斗伤蹄病骨折外科疾病CHAPTER防治黄牛常见病的综合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23根据黄牛的品种、生长阶段和健康状况,合理配制饲料,确保其营养均衡。
牛病常见传染病病
发病原因及传播途径
发病原因
牛病传染病的发生与病原体的存在、传播以及牛的抵抗力降低等因素有关。当病 原体侵入牛体后,如牛的抵抗力较弱或病原体数量较多、毒力较强时,即可引发 传染病。
传播途径
牛病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多种多样,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如牛与牛之间的接触、人 与牛的接触等)、间接接触传播(如通过污染的饲料、水源、土壤、空气等传播 )以及垂直传播(如母牛通过胎盘将病原体传播给胎儿)等。
02
牛病毒性腹泻
病原学特征
病原体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 (BVD-MDV),属于黄
病毒科、瘟病毒属。
基因结构
单股正链RNA病毒,基因 组全长约12.3kb,包含一 个大的开放阅读框,编码
一个多聚蛋白。
病毒特点
病毒粒子呈球形,有囊膜 ,对乙醚和氯仿敏感,对 温度、pH和光照有一定的
抵抗力。
临床表现与诊断方法
初步诊断与上报
兽医对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诊断,如确认为疑似牛 病毒性腹泻病例,则应立即上报至当地畜牧兽医 部门。
采样送检
畜牧兽医部门接到报告后,会组织专业人员到现 场进行采样,并将样品送至指定实验室进行检测 。
隔离观察与治疗措施
隔离观察
对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进行隔离观察,防止疫情扩散。同时,对养 殖场其他健康牛只也要加强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新发病例。
预防措施与重要性
预防措施
预防牛病传染病的关键措施包括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牛的抵抗力、定期消毒灭源、严格执行检疫制度 等。同时,对于已经发病的牛只,应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散。
重要性
预防牛病传染病对于保障养牛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传染病的发生会给养牛业带来严 重的经济损失,影响牛只的生产性能和产品质量;另一方面,某些传染病还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因此加强牛病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也具有重要作用。
养牛常见的9种病
养牛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以下9种常见的疾病:
1.牛异食癖:主要病因是缺乏微量元素。
治疗方法:在饲料中添加
牛羊速肥、浓缩鱼肝油、食盐和磷酸氢钙等营养物质,保证营养均衡。
2.牛便秘:症状轻的话可灌服四胃安康散,多让牛喝水,严重的话
可在牛的肛门处涂上碘甘油或石蜡油200ml,并进行灌肠。
3.牛口炎:可以使用明矾水或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后,涂上碘甘油。
平时给牛喝的水中可加入芪聚肽和热感毒克配合治疗。
4.牛前胃驰缓:灌服四胃安康散,在饲料中添加肉牛增肥健胃散,
并注射促刍神针或反刍注射液。
5.牛胃肠炎:让牛绝食两天,然后喂食一些容易消化的饲料,并加
入肠毒血刹散。
若肠道伴有出血,可掺入维生素K。
6.牛感冒:需要加强管理,让病牛得到好的休息,并保证水分的供
给,在水里加入热感毒克,便秘或排粪迟滞时可用缓泻剂,配合四胃安康散可使其肠胃功能恢复。
7.口蹄疫: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
对养牛业的
危害比较大。
症状表现为体温升高,没有精神,没有食欲等。
预防措施:在疾病经常发生的地方,对健康的牛接种口蹄疫疫苗。
如果发现可能患有这种疾病的肉牛,要立即对其实施封锁,隔离等有效措施。
8.新生犊牛病毒性腹泻: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新生犊牛疾病。
9.牛出血性败血病:亦称牛巴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特点是突然发病,发生高热和肺炎、咽喉高度水肿,有时出现急性胃肠炎和内脏广泛性出血。
病原是多杀性巴氏杆菌。
常见牛病毒性疾病及防控建议
2021年第02期病毒病是牛的常见疾病,对牛的生长发育影响较大。
许多养牛场存在管理问题,导致牛感染一些病原微生物,引发各种疾病,尤其是病毒性疾病,没有特效药,如果再没有防控疫苗,会给养殖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影响养牛业的发展。
牛瘟、牛流行热和牛狂犬病都是比较常见的病毒性疾病,本文主要介绍这几种疾病及防控措施。
1牛瘟及防控建议牛瘟是一种比较严重的传染病,病牛出现粘膜发炎,口腔部位严重溃烂。
该病的潜伏期10d 左右,初期病牛出现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口鼻及眼部出现粘性分泌物,全身皮肤粘膜有充血现象,口部周围出现灰白色结节。
病情严重后小结节会融合在一起形成假膜,待脱落后呈现烂斑。
中后期病牛出现腹泻症状,粪便带血。
若母牛感染会出现阴道发炎,怀孕母牛还会出现流产现象,全身症状较为严重,最后引发败血症而死亡。
该病传播快速,由于病牛的分泌物、粪便和血液中都存在较多的牛瘟病毒,健康牛与之接触后就会发生感染,从而导致大面积传播,且该病的病死率比较高。
防控牛瘟,技术员应协助牛场管理员制定完善的疫病防控制度,要了解疾病的发生特点和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防治,保证疾病的防控效果。
首先,要对引入的种牛隔离检疫,提前接种牛瘟疫苗并合理观察,如果发现感染牛瘟病毒的病牛必须要上报给有关部门并针对性处理,与此同时还需要彻底消毒,对病死牛无害化处理。
2牛流行热及防控建议牛流行热也叫“三日热”或“暂时热”,具有发病急的特点,感染后病牛会出现高温和呼吸系统疾病症状,是牛病毒性疾病中比较严重的一种。
该病的潜伏期比较短,通常为2~3d ,初期病牛出现体温升高、口腔和鼻腔干燥等症状,四肢关节浮肿疼痛,后肢还会出现肌肉痉挛。
在发病后,病牛出现呼吸急促和垂涎等症状,严重时呼吸困难,出现咳嗽症状,听诊肺部会有肺泡音。
病牛口腔温度上升明显,饮食量也会有所下降。
该病常发于黄牛和奶牛,3~5岁的犊牛易感,5岁以上的牛感染率下降。
该病在雨水较多或炎热的天气环境下易发,具有季节性特点。
牛结节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
牛结节病的治疗与预防措施牛结节病的病原为牛结节性疹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一旦出现感染,会对牛群的健康生长构成很大威胁,且不利于养殖场的稳定发展。
为此,应该加强对该病流行特点、传播媒介、临床症状等方面的分析,制定科学完善的疾病防治体系,推动养牛行业的快速稳定发展。
1 特点及危害1.1 典型特点牛结节病较为常见,又称牛疙瘩皮肤病,容易引起病牛除皮肤外的组织感染,影响牛产品的销售及养牛业的健康发展。
牛结节病的突出性特点是,体温不断升高,超过40 ℃,呈稽留热型,持续时间一般可达7 d。
初期病牛表现以鼻炎为主,有黏性分泌物从鼻部流出,且病牛体表出现一些明显的硬块,多数呈圆形,并隆起,大小在20~30 mm,该硬块即结节有明显的触痛。
其病变主要集中在四肢、胸、颈等处的皮肤上,不利于牛的健康生长,同时会影响牛的产奶量与市场交易,进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2 危害性牛结节病缺少有效控制会发展成鞍坏疽,其治疗需要长达几个月的时间。
牛结节病的病毒传播方式较多,如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等都可引发其他牛感染,并且可以通过蚊虫传播。
此外,该病可通过患病母牛传播给犊牛,即垂直传播。
目前对牛结节病缺少针对性疗法,需要提高对疫苗接种的重视,加强预防和治疗药品的研发,有利于降低牛结节病的传播概率,减少给牛及养殖场造成的不良影响。
2 流行状况2.1 地区流行特点牛结节病的发生率较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面积传播,但养殖区域不同流行特点也存在差异,即使在同一个养殖区域内也会出现不同的感染概率。
多数地区的牛结节病发生率为5%~20%,少部分地区牛结节病的发生率可达80%。
该病初期症状不是很明显,容易与其它疾病的症状混淆;发病后期症状会与其他疾病有明显区分。
所以,要明确牛结节病的典型临床症状,配合做好预防及诊断工作,切断疾病传播途径,减少给牛健康生长的不良影响,确保养殖业的稳定可持续发展。
2.2 主要病原牛结节病是由山羊痘属的牛结节性疹病毒引起的,属于病毒传染病。
我国牛重要传染病流行现状和防控建议
我国牛重要传染病流行现状和防控建议
我国牛重要传染病流行现状包括:
1. 牛瘟:牛瘟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高度传染性疾病,我国已成为是世界上牛瘟发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我国牛瘟疫情总体稳定,但局部地区仍然存在爆发风险。
2. 细小病毒病:细小病毒病是一种由细小病毒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危害奶牛和肉牛。
近年来,我国细小病毒病疫情呈现出增多趋势,且病情普遍较严重。
3. 肝炎病毒病:肝炎病毒病是一种由肝炎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主要危害母牛。
近年来,我国肝炎病毒病疫情也呈现出增多趋势。
4. 冠状病毒病:冠状病毒病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我国尚未发现大规模的疫情。
针对以上传染病,防控建议包括:
1. 加强疫情监测:建立完善的疫情监测体系,及时发现疫情并进行预警和控制。
2. 加强疫苗接种:及时接种疫苗是防控传染病的有效手段,建议根据疫情情况和病毒特性制定相应的疫苗接种策略。
3. 加强饲养管理: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母牛的健康水平,增强其免疫力,以减少患病的风险。
4. 加强消毒工作:定期对牛舍、设备和工具进行消毒,可以降低病原体的传播风险。
5. 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公众意识教育,提高农民和兽医对疾病的
认知和预防意识,减少带毒行为的发生。
需要指出的是,牛病疫情的防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加强团队协作和持续的努力。
同时,也应该注意牛病疫情对当地农业和经济的影响,及时采取措施缓解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
牛主要疾病及防治
青霉素、异烟肼、对胺基水杨酸等药物治 疗。
①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抵抗 力;②预防接种牛副伤寒灭活疫 苗。
①肌肉注射抗血清;②氯霉素,磺胺甲基 异恶唑和呋喃唑酮进行药物治疗。
①自繁自养,引进时作为检疫;
①对败血症,病初可采取多价血清进行治
2
如有帮助,欢迎支持。
病(牛肺病)
犊牛大肠杆 菌病
大肠杆菌 埃希氏菌
血症,慢性为皮下组 织,关节等脏器局灶 性化脓性炎症。 严重腹泻,败血症为 特征
定或血清学诊断及动物接 种试验。
确诊需实验室诊断
②加强管理,减少应激反应的发 生;③接种牛出血性败血症氢氧 化铝甲醛苗。 母牛产前注射疫苗; 饲料中可 适当添加大肠杆菌类敏感药物。
疗;②同时,可用青、链、氯、土和红霉 素等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①抗生素治疗:土霉素、四环素、金霉 素, 金霉素、氯霉素内服②磺胺治疗磺 胺脒(SG) 、磺胺二甲基嘧啶(SM 2)内服,同时服等量或半量碳酸氢钠。
急性中毒 病牛食欲废
牛
绝,反刍停止, 瘤胃弛
棉 对犊牛, 长期饲喂而未加工调制 缓或瘤胃积食,呻吟,
根据病史、饲料调查、临
籽 的棉籽饼, 棉酚在体内蓄积。 对 初便秘, 后腹泻, 有的
炭疽病
炭疽杆菌
发病急,天然孔出 血,尸僵不全, 血液 凝固不良,皮下和浆 膜下结缔组织出血 性胶样浸润, 脾脏急
疫区内每年接种 通过临床症状, 可初步判定 疫苗,病死牛及
时处理,防扩散。
抗炭疽血清和青霉素、磺胺嘧啶等治疗
病名 布氏杆菌病
结核病 犊牛副伤寒 牛巴氏杆菌
病因(原)
主要症状
诊断要点
布氏杆菌
所有多汁、幼嫩、易 发酵的牧草,应限制 饲喂。不霉烂的草料 及有毒植物
牛常见疫病的防治
❖
滑液囊炎,公羊发生睾丸炎。
(3)猪:最明显症状也是流产,发生在怀孕的第1-3个月,极度
❖
少数流产后胎衣不下,引起子宫炎和不育。公猪常发生
❖
睾丸炎、附睾炎。也可见关节炎,关节肿胀等;
牛布鲁氏菌病-流产
流产母牛从阴道排出污灰白色或棕红色带恶臭分泌液
母牛流产,产出发育比较完全的死胎
牛布鲁氏菌病-流产死胎
胎衣水肿增厚,呈胶样浸润,子叶出血
流产胎儿:木乃伊化
流产胎儿(7月龄),皮下水肿
胎儿脾脏有不同程度肿胀
牛布鲁氏菌病-流产死胎
牛布鲁氏菌病-内脏器官病变
子宫充血
化脓性子宫内膜炎
2020/4/6
肝坏死灶
28
牛羊布鲁氏菌病 睾丸炎、关节炎
睾丸炎
睾丸炎
关节炎
29
(1)感染与症状
人感染:接触病料、饮用乳汁和吸入等。 人症状:表现波浪热、关节疼痛、流产、睾丸炎等症状。
般不超过1%~2%。
5、抵抗力 本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很强,不怕干燥,对 酚类、酒精、季胺盐类等消毒剂不敏感,不耐热,对酸、碱 等消毒剂敏感。
口蹄疫——临床表现
病初体温升高到40℃——41℃,病牛精神不振
口蹄疫——临床表现
口腔流涎,呈引缕状
舌面和口腔内粘膜上出现溃疡
口蹄疫——临床表现
蹄冠、趾间水泡 牛乳头水泡
(2)人布鲁氏杆菌病感染途径: -经皮肤粘膜直接接触感染
2020/4/6
31
(2)人布鲁氏杆菌病途径: -经消化道感染
2020/4/6
32
经(呼2吸)道人感布染鲁氏杆菌病途径: -经呼吸道感染
➢经尘埃传播
2020/4/6
肉牛的传染病有哪些(二)
肉牛的传染病有哪些(二)引言概述:肉牛是重要的畜牧业动物,在养殖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的挑战,其中之一就是传染病的风险。
本文将讨论肉牛可能遭遇的一些常见传染病,以及对应的病症、预防和控制方法。
正文:1. 疯牛病:- 病症:疯牛病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患牛会表现出行为异常、肌肉僵硬等症状。
- 预防与控制: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定期的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疯牛病。
2. 牛流行性腹泻:- 病症:牛流行性腹泻是一种引起腹泻的常见传染病,会导致牛体质量下降和生产力下降。
- 预防与控制:保持饮水和饲料的清洁,避免拥挤养殖,定期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可有效预防该病。
3.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 病症:肉牛感染传染性鼻气管炎后,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并且容易发生并发症。
- 预防与控制:合理饲养环境,加强营养保健,定期对牛进行疫苗接种可有效预防该病。
4. 牛传染性胸膜肺炎:- 病症:肉牛感染传染性胸膜肺炎后,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体温升高等症状,并严重影响肉牛的生产性能。
- 预防与控制:加强饲养环境的卫生管理,提供适宜的饲料和饮水条件,合理使用抗生素,进行疫苗接种可降低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生率。
5. 牛口蹄疫:- 病症:牛口蹄疫是一种极具传染力的病毒疾病,牛患病后会出现蹄部溃烂、疼痛和行走困难等症状。
- 预防与控制:定期消毒牛舍和设备,防止未经检疫牛只进入牧场,及时发现疫情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进行疫苗免疫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口蹄疫的蔓延。
总结:肉牛养殖过程中存在多种传染病的风险,了解各类传染病的病症表现、预防与控制方法对于维护肉牛健康和提高生产性能至关重要。
通过定期的疫苗接种、合理饲养环境管理和卫生防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障肉牛养殖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牛羊常见疾病
牛、羊常见疾病的防治一、牛肺疫牛肺疫又名为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牛胸膜肺炎状支原体所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
病牛或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随呼吸和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污染饲料、饮水,经消化道或生殖道传染.临床特征为浆液性纤维肺炎和胸膜炎,多为慢性和隐性传染,发病率和死亡都较高和一种传染病。
(一)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2—4周,最长可达四个月。
按病情不同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型。
急性型体温升高40—42C。
,呈稽留热,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
病不原卧下,常有带痛的短咳,有时流出浆液性或脓性鼻液。
肺部听诊肺泡音减弱或消失,应听到各音和胸膜摩擦音。
病畜反刍,瘤胃弛缓,泌乳量下降,结膜发绀。
亚急性型症状比急性型稍轻。
慢性型病牛消瘦,消化功能紊乱,咳嗽疼痛,使役和泌乳下降,最后室息而发生死亡。
(二)病理变化肺充血呈鲜红色或紫红色,病灶出血水肿。
肺实质可见到了同时期的肝变,呈现红色与灰白色相间的理石样病变。
肺间质水肿、增宽、呈灰白色。
胸腔内积有黄色混浊液体。
(三)诊断要点病畜呈稽留热、咳嗽、肺部有各罗音。
肺部出现大理石样病理变化,胸腔积有混浊液体。
(四)预防与治疗1、为确保非疫区安全,不准从疫区引进动物。
对健康牛应用牛肺疫免身症状不明显,体温微升,精神沉郁,逐渐消瘦,皮毛粗乱,短促的干咳后变为痛苦的湿咳。
肺部听诊有干性罗音和湿性罗音。
体表淋巴结肿大,体温40—41.5C。
,呈弛张热。
乳汁稀薄含有凝乳块或脓汁。
呼吸困难,最后因心力衰竭而死亡。
三、牛流行热牛流行热又名三日热,是由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
本病多经呼吸道,吸血昆虫叮咬或与病畜接触进行传播。
多发生于雨量多和气候炎热的6—9月份。
其特征为突然高热,呼吸和消化器官严重卡他性炎症和运动障碍.病势猛,多为良性经过,无继发病时死亡率约为1-3%. (一)临床症状突然发病,体温40—42C.,稽留3天,故称三日热。
皮温不均,阵发生肌肉震颤,精神高度沉郁,鼻干燥,食欲减退或废绝,反刍停止。
牛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牛病毒性呼吸道疾病的防治牛病毒性呼吸道疾病(Bovine Viral Respiratory Disease, BVRD)是一种由多种病毒复合感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这些病原体可以引发牛病毒性腹泻病、嗜血杆菌感染等众多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病毒性呼吸道疾病。
该病具有扩散性、传染性强、预后差等特点,给牛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因此,防治BVRD对于维护养殖业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BVRD的发病机制BVRD可通过空气、接触、食物、水和昆虫传播。
一旦病原体侵入牛的呼吸道系统后,会破坏呼吸道粘膜的黏液层,使其变得脆弱。
此时,病原体可依附于上皮细胞或单核细胞上,影响它们的活性和功能。
在感染初期,造成的炎症反应可以引起咳嗽、流泪和鼻涕等症状,病毒和细菌的复合感染也可导致牛群配合失调和肺部疾病。
未能得到及时控制,则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肺炎或结核病等更为严重的疾病。
二、BVRD的防治方法1、病毒诊断对于一些不明原因的牛群发生呼吸道疾病时,应通过血清学和病毒学诊断法检测病原体。
如果确诊为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则需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2、防护措施(1)控制感染源:牛场应进行严格的卫生管理,尽量避免和其他牛群接触。
确诊感染病毒的牛群应与其他牛群隔离。
每个牛场应有健全的隔离设施,并制定科学的防护措施。
(2)增强饮食营养:合理饲养,增强营养和保健功能,维护健康生长,以提高免疫力。
(3)环境控制:气流和通风应合理布局。
管理者应确保牛群特别是新生牛的温暖和安全。
如,为牛舍配备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温设备和洗漱设施等。
(4)定期检查和隔离:每周对所有牛群进行一次体检。
动物身体发现异常现象或新生牛退奶进行隔离。
在进行疫苗/治疗之前,必须进行确切病毒诊断。
3、医学预防和治疗(1)疫苗接种:疫苗是BVRD预防和控制的重点。
根据各地不同的病毒荟萃情况,应选择适合的疫苗进行保护性接种,并定期进行加强注射。
(2)药物和治疗:病毒性呼吸道疾病影响严重,治疗过程也相对会比较复杂并需要在进行确切的病毒检测的时候才能进行。
牛羊常见疾病的发生与治疗
牛羊常见疾病的发生与治疗1.病毒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又称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病原体在分泌物和呼吸道分泌物中的传播而引起的。
该病可导致牛的口蹄疱疹、蹄病、口腔溃疡和腹泻等症状,病程长,死亡率高,对奶牛的生产能力和牛群的经济效益造成极大影响。
治疗:口蹄疫的发生防治工作应当做好,保护好奶牛以防止病毒的传播。
如果出现病情应当及时隔离或扑杀患牛,也可采用疫苗进行预防。
当牛群出现腹泻等症状时,应当及时补充水分和营养,加强环境卫生,抵抗力低下的患牛应当注射维生素和免疫调节剂等药物进行治疗。
2.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一种由感染牛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在活体内进行复制和扩散,使得牛的鼻腔、鼻咽部分受到破坏,导致呼吸道病变和肺炎等症状,对奶牛的生产和免疫力造成影响。
治疗:牛群发生传染性鼻气管炎后,应当采取隔离措施,保持空气流通,避免交叉感染。
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如利福平、青霉素、氨苄西林、环丙沙星等抗生素,也可以根据病情采用免疫调节剂、支持治疗等措施。
3.瘤胃酸中毒瘤胃酸中毒是一种由于饲喂不当、过度饲料、饥饿等因素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瘤胃内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病程短,症状突出。
该病会导致牛的食欲不振、消瘦、口干和脱水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可导致死亡。
治疗:饮食方面应当适应性调整,避免过饥或过饱,减少精料或浓缩饲料负担,增加草料比例,保持瘤胃内平衡状态。
在病情严重者,应当采用治疗药物如抗酸制剂、抗炎消炎以及生物发酵制剂等进行治疗。
1.口蹄疫口蹄疫也是羊的一种常见疾病,主要是由于感染口蹄疫病毒而引起的疾病,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呼吸道和分泌物传播而引起繁殖系统病变和导致呼吸系统病变。
治疗:治疗方法和牛类相似,主要是进行预防,隔离感染牲畜,提高环境卫生标准,疫苗在防疫中起到了很好的预防作用。
2.绵羊钩端螺旋体病绵羊钩端螺旋体病也称为血吸虫病,是一种由致病菌引起的疾病,主要表现为绵羊的食欲不振、发烧、体温升高和精神不振等症状。
牛羊常见病症
牛羊病第一节气肿疽(Caneraena emphysematosa)气肿疽又称黑腿病或呜疽。
主要是牛的一种急性、发热性传染病。
其特征为肌肉饱满部位发生炎性气性肿胀,并常有跛行。
本病遍布世界各地,我国也曾分布很广,现已根本控制。
病原气肿疽梭菌(Clostridiumchauvoei),属于梭状芽胞杆菌属(Clostridium)。
为圆端杆菌有周身鞭毛,能运动,在体内外均可形成中立或近端芽胞,呈纺锤状,专性厌氧,革兰氏染色阳性。
在接种豚鼠腹腔渗出物中,单个存在或呈3~5个菌体形成的短链,这是与能形成长链的腐败梭菌形态上主要区别之一。
实验动物中以豚鼠最敏感,仓鼠也易感,小鼠和家兔也可感染发病。
流行病学在自然情况下,气肿疽主要侵害黄牛,而水牛、绵羊患病者少见,人对此病有抵抗力。
本病传染源为病畜,但并不是由病畜直接传给健康家畜,主要传递因素是土壤。
芽胞随着泥土通过产羔、断尾、剪毛、去势等创伤进入组织而感染。
草场或放牧地,被气肿疽梭菌污染,此病将会年复一年在易感动物中有规律地重新出现。
本病常在地区的牛只,6个月至3岁期间容易感染,但幼犊或更大年龄者也有发病的。
肥壮牛似比瘦弱牛更易罹患。
性别在易感性方面无差异。
本病多发生在潮湿的山谷牧场及低湿的沼泽地区。
较多病例见于夏季,常呈地方流行性。
发病机理病原体常以芽胞形态进入机体,在混有腐败物质的无氧肠腺中出芽繁殖,再通过淋巴及血液循环散播于肌肉及肝组织中潜伏,直待肌肉群受伤或其他原因发生改变,给病原体生长繁殖提供适宜环境。
病症潜伏期3~5d,人工感染4~8h即有体温反响及明显局部炎性肿胀。
黄牛发病多为急性经过。
体温升高到41~42ºC,早期即出现跛行。
相继出现本病特征性肿胀,即在多肌肉部位发生肿胀,初期热而痛,后来中央变冷、无痛。
患部皮肤干硬呈暗红色或黑色,有时形成坏疽。
触诊有捻发音,叩诊有明显鼓音。
切开患部,从切口流出污红色带泡沫酸臭液体。
此等肿胀多发生在腿上部、臀部、腰部、荐部、颈部及胸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口蹄疫(foot and mouth disease):病原体为口蹄疫病毒(foot and mouth disease virus,FMDV),具有很强的嗜上皮细胞性。
潜伏期平均为2~4天,有时可达一周,疫苗免疫后发病缓慢。
二、恶性卡他热(malignant catarrhal fever):病原体为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属的恶性卡他热病毒(malignant catarrhal fever virus,MCFV)。
本病毒是疱疹病毒中最为脆弱的一个,很难保存,也很难通过牛与牛之间进行传播,除非洲以外的世界大多数地区,牛的恶性卡他热一般都是通过接触无症状的带毒绵羊而感染。
三、牛瘟(rinderpest,cattle plague):病原体为副粘病毒科、麻疹病毒属的牛瘟病毒(rinderpest virus)。
最後一个牛瘟病毒病例在2001年被确认,2010年10月14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宣布这种病毒已经绝迹。
这是自天花绝迹以来,人类史上第二次消灭病毒性疾病,被形容是兽医史上最大的成就之一。
Rinderpest,字根来自希腊文,意思即是牛的瘟疫。
四、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病原体为披膜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 virus,BVD-MDV),与猪瘟病毒、边界病毒同属,有密切的抗原关系。
Olafson于1946年首先发现了一种以腹泻为主的牛传染病,称之为病毒性腹泻;继之,Ramsey等于1953年又观察到牛的一种与病毒性腹泻相似的传染病,以消化道粘膜糜烂和溃疡为特征,命名为牛粘膜病;1961年,Gillespie从一头患粘膜病的病牛体内分离出的病毒与病毒性腹泻的病毒相同,从而把病毒性腹泻和粘膜病视为同一种病毒所致感染的2种不同表现形式。
本病广泛发生于欧美等养牛业发达的国家,1980年以后逐渐引入中国。
近年来,欧美国家猪的感染率很高,但不发病,成为本病的贮存宿主。
五、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IBR):病原体为疱疹病毒科、水痘病毒属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ovine rhinotracheitis virus,IBRV),又称牛疱疹病毒I型(bovine herpesvirus I,BHV-I)。
病毒与马鼻肺炎病毒、鸡马立克氏病毒和伪狂犬病毒有部分相同的抗原成分。
病毒可在神经组织中持续感染(与TK基因有关)。
本病也称为“红鼻病”、“坏死性鼻炎”。
六、牛流行热(bovine epizootic fever):病原体为弹状病毒科、暂时性热病毒属的牛暂时性热病毒(bovine ephemeral virus)。
该病毒与血液中的白细胞及血小板等组分相结合,只有吸血昆虫的间接传染才有流行病学上的意义。
本病也称为牛暂时热(ephemeral fever)或三日热(three day fever),也称僵硬病(stiff sickness)。
七、牛副流行性感冒(parainfluenza bovum):病原体为副粘病毒科、呼吸道病毒属的副流感病毒3型(parainfluenza virus 3,PIV3)。
目前认为,牛副流感是病毒、细菌、诱因三者联合作用的结果,如果缺少其中一种因素,常不能发生典型的疾病。
本病在临床上又称为运输热(shipping fever)、运输性肺炎(shipping pneumonia)、牲畜围场热(stockyard fever)。
另外,本病还有一个特点——在支气管肺炎基础上由于病情恶化而发生纤维素性肺炎。
治疗本病可在早期应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及磺胺类联合用药,具体方法是在发病之初即大量用药。
八、茨城病(ibaraki disease):病原体为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的茨城病毒(Ibaraki virus)。
本病曾被称为类蓝舌病(bluetongue like disease),由于咽及舌麻痹,病牛饮入的水可从口鼻返流,食管保留一定程度括约力的牛,饮水后数分钟低头时,水可从瘤胃返流,脱水、舌尖突出口腔外。
国内尚未发生,但周边国家不断发生。
九、牛流行性白血病(enzootic bovine leukemia):病原体为反转录病毒科、致瘤病毒属,C 型反转录病毒的牛白血病病毒(bovine leukemia virus,BLV)。
1878年首先发现于德国,1969年美国的Miller分离到病毒,我国于1974年首次发现本病。
十、赤羽病(akabane disease):病原体是布尼安病毒科、布尼病毒属、辛波病毒群的赤羽病病毒(akabane disease virus)。
虫媒。
我国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河北、陕西、甘肃、
吉林、内蒙古、安徽、湖南等地存在本病。
胎儿发生关节弯曲——水脑畸形综合征(arthrogryposis-hydranencephaly syndrome)。
十一、轮状病毒感染(rotavirus infectious):病原体为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的轮状病毒(rotavirus),是Mebus等于1968年在美国内布拉斯加犊牛腹泻病例中发现的。
我国于1981年首次从患病犊牛病例分离到本病毒。
本病也称为新生犊牛腹泻(neonatal calf diarrhea)。
本病可感染多种幼龄动物,成年动物多呈隐性感染。
人和各种动物的轮状病毒在形态上无法区别。
本病感染率和发病率都很高。
3周龄以下犊牛最易感,严重的疾病出现在出生后1周内。
患病的人、病畜和隐性病畜是本病的传染源,痊愈动物从粪中排毒至少3周。
病畜痊愈所获得的免疫主要是细胞免疫,对排毒时间影响不大,所以痊愈动物可再次感染。
本病潜伏期为15~96小时,病程约为1~8天。
一些报道指出,犊牛轮状病毒在临床上通常不单独起作用,常伴发感染冠状病毒、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沙门氏菌或隐孢子虫等。
单独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症状缓和短暂。
本病常发生于寒冷季节。
研究证明,肠道局部免疫作用比全身免疫作用更有效,特别是初乳中的抗体至关重要。
应该强调指出:一定量的母源抗体只能防止腹泻的发生,不能消除感染及排毒。
美国有2种疫苗,一种是弱毒苗,在犊牛吃初乳前口服,2~3天即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另一种是福尔马林灭犊苗,在产前60~90天和30天给妊娠母牛注射2次,使其产生高效价抗体,通过初乳转移给新生犊牛,有效地保护犊牛安全渡过易感期。
我国用MA-104细胞连续传代获得的牛源弱毒苗免疫母牛,所产犊牛30天内未发生腹泻,而对照组22.5%的犊牛发生腹泻。
十二、牛海绵状脑病(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病原体为朊病毒(prion)。
本病又名疯牛病(mad cow disease)。
十三、水泡性口炎(vesicular stomatitis):病原体为弹状病毒科、水泡病毒属的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人和病畜接触也可感染。
皮肤和黏膜的损伤及昆虫叮咬是主要传播途径,一般不会广泛流行,传播慢。
十四、狂犬病(rabies):病原体为弹状病毒科、狂犬病毒属的狂犬病毒(rabies virus)。
牛感染后精神食欲变差,臌气、便秘或腹泻,继而结膜潮红、起卧不安、阵发性兴奋和冲击或狂暴不安,神态凶恶具有明显攻击表现,特别是不断嚎叫,有些地区称之为“怪叫病”。
有的病牛大口吃土、大量流涎、舔舐墙壁,病程为3~4天。
十五、皮肤疙瘩病(lumpy-skin disease):病原体为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的皮肤疙瘩病病毒(lumpy skindisease virus)。
各年龄易感,一般认为接触传染或吸血昆虫叮咬传染。
感染后病毒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可引起血管炎,从而有利于皮肤疙瘩病病变的发生和形成。
皮肤结节最先出现的部位是头部、颈部和胸部,继而波及全身。
结节数量从1个至100个不等。
病牛可能发热、食欲不振或呼吸异常,口流清涎,淋巴肿大,乳房、四肢水肿。
气管或肺可能发生损伤。